国外社会企业文献综述

2024-11-10

国外社会企业文献综述(8篇)

1.国外社会企业文献综述 篇一

关于中学物理实验探究对教学效率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能正确地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我国在新课改中也提出了实验式教学,并且已进入实践,但由于目前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探究式实验

实验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已经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们小组试图通过对新课改以来延吉市中学(汉族学校)的学生考试成绩、学习物理的态度、探究问题的能力等几个方面研究分析,探讨实验式教学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在梳理上述研究成果的同时,从理论上把零散的研究成果系统化,从实践上拓宽研究思路和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的小实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还会根据教学的需要自主地安排一些课内课外的小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而初中学生受抽象思维的局限,所以开展各种类型的物理探究实验能具体形象地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特别是小实验,器材简单,操作方便,趣味性强,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在延伸迁移环节中进一步深化与升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物理探究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探究式教学方法源于“发现法”学习的思想,在我国可以追溯到孔子,在外国从卢梭那时已经产生。20世纪60年代初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明确提出把“探究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纵观国外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涌现出不少探究教学方法或类似于探究教学的方法。如德国创立的“范例教学法”;英国倡导的“体验学习教学法”;加拿大推行的“积极学习教学法”;日本中小学采用的“主题法”等等。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探究式学习”的研究。2003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将科学探究作为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旨在在科学探究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实验过程,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让学生亲生经历对未知结论的探索过程,使学生获得物理实验研究方法的训练,初步形成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中学物理实验对教学效率的影响,我国研究者已经从物理实验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如何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等方面展开系统的研究。

1.物理实验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探究性学习实质上是使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规律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针对初中生的年龄认知水平特点,明确提出了科学探究七个要素并对每一个要素的基本要求都作了说明,这七个要素是: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以上依次排列的七个要素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物理课程标准》中结合一些案例对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步骤作了详细的介绍。2.如何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传统的物理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式状态。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建构是通过科学探究得出。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新一轮课改推出了探究式学习这一新的课程形态。课本安排中,注重从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问题,通过探究寻找规律,然后介绍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注重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渗透于不同章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注重学科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以便学生学习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客观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探究式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学习为基础,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通过开展探究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从学科和生活中选择或设计具有实践性的研究课题,让学生采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探究、发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教师要树立以探究式教学贯穿高中物理教学全过程的思想,为学生创设亲身参与探究的问题情境。

⑴物理实验要贯穿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始终

⑵将物理学史教育有机地整合到物理课程教学中

⑶开展物理课外活动,陶冶学生科学素养情操

⑷开展物理讲座,渗透科学素养的培养

⑸加强学生自学能力与信息能力培养

⑹联系实际,关注物理学与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⑺在现代物理知识的学习中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3.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① 不少中学的教学实验设备使用时间长,已不适应现有的实验要求,或仪器老旧,常常导致学生兴冲冲进入实验室,却因无法操作或测不出数据扫兴而归。久而久之,学生对实验课兴趣索然,形成了玩和应付的心理。

② 在一些中学,理化生三学科的实验员队伍里,找不到一位具备专业学历要求的人员,几乎都由一般职员或从教学一线退下的其它学科教师担任。在实验准备及对年轻教师的实验指导、仪器维护等方面存在严重缺失。③ 教师实验教学方法老套,难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实验教学方式老套。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讲授式教学养成了教师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习惯性地先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所用仪器、注意事项等,学生根据所讲的步骤被动地重复实验,获取数据,验证规律、定理、公式„„,缺失了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实验教学过程给学生太多限制,束缚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担心仪器损坏、担心局面不好控制,或由于教师本身素质能力的原因,于是要求学生机械式地依照教科书进行“照方抓药”,不引导或少引导独立思考,更谈不上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探究。充其量就是强调学生“做”实验,而不强调学生“学会”做实验。

“讲实验”代替“做实验”。笔者去年参与了一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常规检查,发现一所实验设备还算完善的中学学生实验的完成率竟达不到1/3,而一部分实验设施不完善的乡镇中学则基本上一个学生实验都不做。“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想法在不少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实验教学采用讲授法,并不影响考试成绩,甚至更节省时间,又便于突出和促进学生把握有关实验知识要点,继而提高所谓的教学效率。

我们国家对中学物理实验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新版初中物理课本中实验的比重已大大增加。不少有识之士也通过各种途径强调中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现状还是远不容乐观的,这集中表现在城乡中学在实验教学方面的极不平衡性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观念的尖锐冲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乡镇中学经费紧张,仪器短缺。大部分乡镇中学的仪器配置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三类标准。二是管理上的缺陷。许多乡镇中学缺乏合格的实验管理人员,造成仪器的完好率,利用率下降,直接影响了物理实验教学的进行。三是观念上的原因。

总之国内在教学实验方面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a、提高教师对演示实验的认识.b、加大演示实验方面的投资,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实验能力

c、开放演示实验

d、演示实验教学手段要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初中物理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研究》,王浩,南京师范大学,2013-04-26,硕士论文

2.《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研究》,许殷华,南京师范大学,2008-06-30,硕士论文

3.《中学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研究》,衡耀付,华中师范大学,2004-05-01,硕士论文

4.《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孙文奎,科技创新导报,2013-04-01,期刊

5.《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STS教育》谢海梅,华中师范大学,2010-05-01,硕士论文

6.《开放式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刘俊松,江西师范大学,2003-08-01,硕士论文

7.《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张丙开,江金浓,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16,期刊

8.《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华雪侠,首都师范大学,2008-05-15,硕士论文

9.《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探索》李焕珍,山东师范大学,2008-04-10硕士论文

10《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在农村学校的实施》徐德平,教育教学论坛,2014-02-12,期刊

11.《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曹霞娥,湖南师范大学,2006-03-01,硕士论文

12.《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金久玉,湖南师范大学,2008-10-01,硕士论文

13.《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物理实验课探究教学模式研究》王悦,东北师范大学,2009-05-01,硕士论文 14.《怎样提高物理实验探究的课堂效率》赵成武,新课程(中学),2010-07-08,期刊

15.《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及意义》高延红,华夏教师,2013-07-15,期刊

16.《初中物理实验课高校教学策略的研究》朱宝环,延边大学,2011-05,论文

17.《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吉海城,理科考试研究,2013-06-01,期刊

18.《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时小华,2013-02-15,甘肃教育,期刊

19.《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究》孙明,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05-25,期刊

20.《初中物理探究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周忠武,东北师范大学,2012-06-01,博士论文

2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索建彪,东北师范大学,2011-06-01,硕士论文

22.《基于学生成绩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研究》郭晓萍,刘诗海,金林,雷静,侯明辉,物理实验,2013-04-20,期刊

23.《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朱敏,科技信息,2013-04-20,期刊

24.《谈物理实验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张晓蓉,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04-20,期刊

25.《以实验为支撑点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杨立新,学周刊,2013-07-05,期刊

2.国外社会企业文献综述 篇二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自谢尔顿正式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以后,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各国学者都在争论企业是否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其中最著名的讨论莫过于贝利-多德、贝利-曼恩之间的两次学术论战。

(一) CSR两次学术论战

第一次论战:20世纪30年代, 贝利-多德之间关于企业是否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论战始于对企业经营者职能的讨论。贝利认为, 股东是企业的唯一委托人, 企业管理者应该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而多德教授则认为, 企业既有社会服务功能又有营利功能, 企业管理者作为多方受托人, 应该树立对职工、消费者和社会大众的社会责任感。之后, 贝利和多德争论发生了一些戏剧性的变化, 多德放弃了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 而贝利反而认为多德原来的观点是对的。

第二次论战:20世纪60年代初, 贝利-曼恩之争使得贝利-多德之争得以延续。曼恩批评贝利没有讲清楚为何企业管理者的职责是执行在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企业财富的问题, 贝利则认为企业经营者适合担当企业利益相关者受托人和财富分配者角色。之后, 曼恩的思想逐渐转变, 有条件地接受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

(二) CSR反对派和支持派

经过两场著名论战, 学术界逐渐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在一定的规则内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另一派则认为除了股东利益外, 企业社会责任还要求企业关注相关群体的利益。我们简单称之为CSR反对派和支持派。

CSR反对派的观点主要来自主流经济学中的股东至上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哈耶克认为, 企业唯一的目标是赚取长期利润, 履行社会责任可能使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与“正确的目的”不相干的努力上, 危及企业的生存。弗里德曼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出发, 认为企业责任就是增加企业利益, 如果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社会将走向集体主义。

CSR支持派的观点除了多方受托人观点外, 还有综合契约论观点和利益相关者观点。综合契约论代表人物是唐纳森, 他认为, 企业与社会缔结了一个契约, 社会为企业的存在提供了条件, 企业应对社会承担责任。1984年, 弗里曼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回答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应该对谁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 即CSR管理的对象及相关责任, 从而为CSR奠定了理论根基。

经过半个世纪的辩论, 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问题日益清晰。卡罗尔和巴克霍尔茨认为, 现在只有很少的企业人士和学者在继续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到20世纪90年代, 众多学者和企业对CSR趋于认同和支持, CSR逐步走上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二、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研究

(一) 国外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研究

多德等CSR早期开创者认为, CSR是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之外所负义务的概括, 这一提法因其含义模糊而无法获得认同。1953年, 博文出版了《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 自此CSR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博文给出的定义是:“商人有义务按照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 来制定政策、进行决策或采取行动”。麦克奎尔1963年明确地将CSR延伸出经济和法律范围之外, 认为“社会责任的观点假定企业不仅有经济和法律责任, 同时有超越这些义务的社会责任”。到了20世纪70年代, CSR概念得到了扩展。1979年, 卡罗尔提出了一个至今仍被广为引用的概念, 即“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在特定时期内, 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法律上、伦理上和自行裁量的期望。”卡罗尔认为这是金字塔型结构, 经济责任是基础, 法律的、伦理的以及自行裁量的责任依次向上递减。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又不断衍生出公共责任、企业社会绩效、经济伦理、企业公民等概念, 这些概念的衍生也意味着企业社会责任从“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以及是否需要企业社会责任”开始转向“如何实施企业社会责任”。

(二) 国内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CSR研究较晚, 最早的是1990年袁家方主编的《企业社会责任》。该书主要从纳税、自然资源、能源、环保、消费者等几个方面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 为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奠定了基础。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争取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 面对社会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 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必须承担的义务。2000年以后, CSR研究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比如, 高尚全的《企业社会责任和法人治理结构》、周祖成《管理与伦理》等。高尚全 (2004) 认为, 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有两类:第一类是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基础责任;第二类责任是企业在承担基础责任的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问题, 应通过制度来实现责任的最优分担。周祖成、陈炳富 (2005) 认为, 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应该承担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 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

到目前为止, 我国对CSR的研究还仅停留在对国外相应研究进行梳理、归纳的阶段, 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尽管CSR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但是仔细剖析CSR发展史, 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各国学者对CSR认识的共同点:1.都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企业是社会整体的一个部分;2.都认为企业应该在法律和规则许可的范围内运行;3.都认为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 应该考虑经济利益;4.大部分认为企业除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之外, 还应该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

三、如何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各国学者普遍认识到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也被提上了研究日程。

(一) 利益相关者管理

1984年, 弗里曼在《战略管理:一个利益相关者方法》中写到, “经理们对利益相关者担负受托关系”, 他将利益相关者理解为那些在企业中拥有利益或对企业有要求权的团体。此后, 利益相关者理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按照该理论, 一个负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同时关注所有合适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而不仅仅是企业股东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管理试图将在企业中拥有利益的团体整合为管理的决策制定者。

(二) 普遍权利观点

人权被认为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 尤其在一个全球市场中 (卡塞尔, 2001)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于1999年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提出了“全球协议”, 该协议号召公司遵守在人权、劳工标准和环境方面的9项基本原则。例如企业应支持并尊重国际公认的各项人权, 企业应支持结社自由、承认劳资双方就工资等问题谈判的权力, 主动增加对环保所承担的责任等。

另外一个是早前提出并于1999年更新的“全球Sullivan协议”, 它的目标是企业在他们做生意的地方支持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公正。

(三) 事项管理

事项管理被沃迪克和鲁德 (1986) 定义为, “公司能够识别、评价那些可能对公司有显著影响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事项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过程”。通过事项管理, 企业能够识别社会事项对企业的潜在影响, 从而引导企业对那些有重要潜在影响的社会事项做出反应。通过事项管理的方式来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社会力量的推动。如果社会不能动议某个事项迫使企业承担相应的责任, 那么企业就会逃避它本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因此, 这类企业可以被认为是相当功利的。

(四) 企业社会责任认证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证, 最普遍的是以保护劳动环境和条件、劳工权利等为主要内容的SA8000, 即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认证体系。这是由企业自愿申请认证的一套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适用于各种社会组织、团体, 但目前主要在生产型企业中开展认证和监察。SA8000以一致的标准制定了一系列涉及企业对劳工保护方面的最低要求, 包括公司不应使用或支持使用童工、公司不得对员工使用或支持使用强迫性劳动、公司应尊重员工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等内容。

有关企业怎样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或观点, 有的是原则性的框架, 有的则是相对具有操作性的。由于研究较晚, 理论方法还比较缺乏, 需要各国学者积极的探索。

四、结语

本文将以往企业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的争议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定义进行了梳理, 发现:1.绝大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2.绝大部分学者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 应该在法律和规则许可的范围内运行, 除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外还应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3.有关企业怎样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方法还比较缺乏, 各国学者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管理实践。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从提出到得到广泛认可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 更是引发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必要性的两次学术论战。然而, 到目前为止, 学术界还未对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着重回顾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之辩、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之辩以及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希望能对我国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必要性,内涵,承担

参考文献

[1]李立清, 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2]田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推进机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3][美]哈罗德.孔茨, 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M].张晓君等.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3.近期国外经济周期研究文献综述 篇三

关键词:经济周期;周期阶段;国际经济周期

中图分类号:F1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1-0027-06

19世纪初叶以来,西方学者提出了很多种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假说。最近几十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周期涌现出不少新的特点,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经济周期波动进行了分析。

一、经济周期的测定与预测

经济周期的测定与预测,历来是以计量分析方法为主的一个领域,如何找到最科学的周期划分方式、得到最精确的预测结果,一直是这个领域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它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新的测算方法的引用以及预测模型的构建上。

Haldun通过经济周期转折点的频谱时间表,分析美国经济周期的强度与持续时间的变化。他分析了两个时间表:一是NBER测算的经济周期年表,二是以宏观经济增长率为指标,用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模型测算的时间表。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测定的经济周期均有主周期与次周期之分,一个NBER测定的周期循环中,每10年中平均包含两个5年期的周期循环,每个5年期的周期循环中还有2个小循环。以马尔可夫状态转换模型测算的周期循环中,10年期内平均有3个3.5年期的经济周期,每个周期内又有1个1.5年期的小循环。他指出,由于过去几十年中经济条件的改善,传统经济周期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而现代商业周期似乎在主周期与次周期之间游走。Comln&Gertier定义了一个新的频谱波动以测定经济周期,并给出了中期周期的定义。他们用包含循环项的高频波动反映周期,并将中期周期定义为高频与中频波动之和。研究发现这种波动比常规方法测量的波动更不稳定,波动的时间更长。通过建立中期经济周期的模型,他们发现生产力运动可能是高频与中频波动持续的主要原因。他们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方法去解释数据中的高频与中频波动。Giannone&Reichlint比较分析了以下两种方法对周期波动估计的效果:一是基于VARM的脉冲响应系数,二是为解释因素结构而提出明确模型限制条件的结构脉冲响应模型。他们提出在短期样本下,结构脉冲响应模型比VAR模型估算的脉冲反应方程要精确,但是在中期与长期样本下,两种方法得到的结论几乎是一致的。

非线性模型是经济周期预测的常用模型,Engel等通过对多种模型的比较,研究了非线性模型预测的实际效果。他们发现,如果经济出现大的负增长,非线性模型将在进行预测时遇到困难。Bengoechea et al提出一个新的扩展的多元马尔可夫转换模型,并利用它分析欧元地区国家目前的经济条件和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他们认为欧洲委员会编制的工业信心指数对实时的预测是非常有益的。他们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个有用的预测工具。smerts&Woutem根据贝叶斯似然法,采用美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建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纳入了多种类型的实际和名义摩擦以及多种结构性冲击,在超出样本期的预测方面可以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媲美。

二、经济周期阶段与转折点

对经济周期阶段与转折点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对经济周期测定与预测的一种延伸性研究,它比经济周期测定与预测更具体,得到的结论更具有指导意义。Krolzig对过去几十年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经济增长随机过程中的阶段转换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新的MS向量均衡修正模型,对美国与日本GDP增长率的扩张性结构转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欧洲经济周期的结构转变。其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近几年的长期扩张阶段已经明显改变了美国经济周期的模式;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经历了一段高速扩张阶段,而在90年代却处于长时间的衰退阶段;欧洲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技术赶超之后,经济周期呈现出收敛的特征。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判断经济周期的现状,并提供全面的分析框架。Sen-sier等以德国、法国、意大利以及英国1970-2001年的数据,检验了国内与国际变量在预测古典经济周期阶段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这些变量虽然能很好地预测德国的经济周期阶段,特别是利用国际模型还准确地预测到了德国2001年处于经济衰退阶段,但是,这些变量在对其它国家进行预测时却不能取得一致的效果,即便如此,他们认为,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波动对这些欧洲国家经济周期波动产生了重要影响。ChenL采用经过修正的马尔可夫转换异方差模型,对美国、加拿大、英国的实际GDP增长率数据特征进行计量分析,并对其经济周期转折点进行判断。计量结果显示,该模型不仅在模拟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波动方面表现得非常良好,而且在确定商业周期波峰波谷的日期时表现精准。其后,他又运用马尔可夫转换面板模型对日本的经济周期转折点进行了测算。他发现这个模型与马尔可夫转换自回归模型一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运用该模型可以精确地测算出日本经济衰退的时间点。

三、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

Keynes在1936年曾指出,在经济周期出现阶段转换时,有一个显著特点:当向下的波动趋势取代向上的波动趋势时,往往会出现尖锐的转折点,而当向上的波动趋势取代向下的波动趋势时,则不会出现那种尖锐的转折点。Nieuweburgh&Veldkamp对真实经济周期波动的这种非对称性进行研究,以期找出萧条来临得过于迅速、繁荣出现得又过于缓慢的原因。他们指出,人们对未来能否准确预测是这种非对称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因为当经济处于高位时,高生产力可以产生更多的信息,丰富的信息使得生产者可以对即将到来的衰退进行准确预测,所以当他们预测到衰退即将到来时,资本与劳动力投入都将大幅下跌,出现经济快速衰退的现象;而当经济再度复苏的时候,因为较低的生产力影响生产者对经济发展状况的预测与判断,因此减缓了复苏的速度,使得繁荣期到来的时间较为缓慢。他们根据这一理论,制定了校准的宏观经济模型,并重新编制了经济增长率,发现该增长率的不对称性与宏观经济总量是相似的。Valderramat提出一个新方法对周期的波动特征进行研究。他发现美国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的循环成份有明显的非线性,但是一般均衡商业周期模型并不能拟合非线性的数据,由于参数空间能够很好地反映数据的

所有统计特性,于是他们运用有效的力矩方法,提出了研究模型参数空间的运算方法。结果表明,在这些参数条件下,模型能够体现投资的非线性,但却不能解释已观测到的消费的非线性。不过他们的研究依旧是对传统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的有力挑战。

理论界对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从对经济周期影响因素的研究中略见一斑。近年来,学者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经济周期进行研究,以分析各种因素对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的影响,这一部分的研究也是目前学术界在传统经济周期领域的研究中成果最丰硕的一块。我们可以将这些影响因素大体分为经济体系内部因素与经济体系外部因素。经济体系内部因素主要是指金融、价格、产出等领域的因素,而经济体系外部因素则主要包括技术进步、人们预期以及信息等外部冲击的因素。

Kose研究世界资产、中间产品以及初级产品价格波动对小规模开放性国家经济周期产生与传播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世界价格的冲击对他们的经济周期变异产生了很大影响。Duourt运用标准随机增长模型对产出分解的理论约束,研究产出冲击是否在经济周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以美国数据为样本,他得到以下结论:(1)生产力冲击可以导致经济出现波动,并且生产力冲击也可用于解释美国战后的经济衰退,但是只有20%的波动可以被这些冲击所解释。(2)大部分的波动似乎反而是因为“名义需求”的冲击导致的,但其对产出的影响最终都是暂时性的。Khan&Thomas(2007)对当前几种关于存货投资的理论提出了挑战,其中包括被广泛认同的存货将放大总量波动的说法。他们根据企业依据非凸交易成本实施存货策略这一现象,建立了一组均衡经济周期模型,通过对美国的实证研究,发现尽管存货投资与最终销售之间存在波动一致性,但是GDP波动实质上还是没有受存货积累的影响,而这其中原因就在于基于非凸交易成本的策略使得最终销售的风险有了一部分转移,从而抚平了销售中的波动因素。Cerda&Vergara研究了智利的失业保险对商业周期所能起到的稳定性作用。他们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校准了智利1960~2000年的经济数据,并假定经济受到外生技术冲击且劳动力不完全流动,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失业保险对商业周期,尤其是对消费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它对商业周期的稳定作用并不是第一位的;劳动力流动性越弱,福利越有可能得到改进。

Rotemberg(2003)研究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他采用了自己创造的趋势平滑方法对GDP序列进行趋势项去除,该方法在某种程度上要优于HP滤波法。在对基于缓慢传播的随机技术进步模型的检验中,他发现去除了趋势项的GDP序列与技术进步没有联系。Francis&Ramey也研究了技术冲击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他们对近段时间提出的“正的技术冲击会导致短期波动的平缓”重新进行了检验。通过在DGE模型中引人多种可能的冲击,他们发现除了在一种特殊情况下技术冲击不能导致短期波动平缓外,其余结论均说明技术冲击可以导致短期波动平缓。Beaudry&Pottier对预期可以导致商业周期波动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并对新古典模型中预期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允许对生产技术进行很多假定之后,在新古典模型中,预期才能够引起商业周期的波动,但是这种模型几乎是不切实际的。Vddkamp&Wofers研究了信息对于经济周期的影响。他们对宏观经济各部门间同步的扩张与收缩产生了质疑,因为各部门的生产力联系其实十分微弱。根据其研究结果,他们认为部门间的同步性并不是源于生产的协动性,而是在于所获信息的一致性,整体的信息使得他们做出高度一致的生产决策,因此信息放大了经济周期的共性。

四、经济周期的成本与影响

卢卡斯认为,由于总体消费波动而导致的福利减少是可以忽略的,根据这样一个理念,他认为经济周期并不会给社会福利带来影响(Lucas,1987)。但是Gadi(2004)对此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指出波动因素会通过影响消费增长率来影响福利。他的实证结果表明波动对福利效应的影响是实质性的,他估算出的福利损失比卢卡斯估计的要大两倍。Krebs分析了当工人面临无保障的工作转换风险时商业周期的福利成本。他用一个简单的宏观模型证明,周期性波动导致的工人下岗现象可以创造无限大的周期成本。通过对工人长期收入损失的实证研究,他定量地分析了经济周期的成本,结果显示工作转换的风险产生了可观的经济周期成本,即使这是被二阶矩阵理论认同的可忽略的成本。Mukoyama&Sahin(2006)从就业角度衡量经济周期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工人收入与失业风险的测算,他们发现当经济周期处于衰退期时,没有技术的工人受到的冲击和影响比技术工人要大,这种冲击不仅使他们面临失业的风险加大,而且还会使非技术工人收入减少,从而影响其自我保护的能力。Massi-miliano(2007)在消费波动模型中引入了不完全消费保障因素,测算了在消除消费总量波动中获得的福利。研究结果表明,总量波动每减少10%,我们就可从中获得大量的福利收益。

五、国际经济周期的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的商品、服务乃至资本的流动均在逐步加强,贸易与金融领域的密切联系也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在这种开放的经济体系下,一国的经济波动就会通过全球化的途径向其他国家传播,因此,国家间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就越来越强,并逐步形成国际范围的周期性波动。当前对国际经济周期的研究是学者们在经济周期领域研究得最多的一个问题,相信随着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会使理论界对这个问题更加关注。目前这方面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国家间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国际经济周期的形成与测定、国际经济周期的传导等方面的研究上。

1国家间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及影响因素

Clark&Wincoopb(2001)将美国区域经济周期与欧盟经济周期进行对比研究。他们发现,美国地区内经济周期的同步性要远远大于欧盟国家之间经济周期的同步性。研究结果表明,欧盟各国国内的边界效应要远远大于国家之间的边界效应。当他们加入一些外生变量(如国家距离、国家大小)进行研究时,这个结论依然成立,而欧洲国家间较低的贸易水平是造成边界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Duartea&Holden(2003)使用HP滤波法对G-7各国的真实GDP进行分解,对分解出的循环序列进行分析以研究各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他们使用相关系数与图表分析其静态关系,用自回归分布的滞后模型分析其长期关系,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其短期关系。他们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价格冲击以

后,周期行为模式发生了改变;1980年后,因为G-7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降低,周期波动幅度也开始减小;1990年以后,G-7内部似乎出现了两组不同的周期,一组是德国、意大利与法国,另一组是美国、英国与加拿大。根据GDP波动数据,每组国家内部之间均存在长期与短期的联系。Ambler et al(2004)使用广义矩估计法,以20个工业化国家的季度数据,探讨国家间两两宏观经济总量相关的假说。他们对当前的主流BKK模型认定的国家间经济总量是高度相关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的结论表明,国家间经济总量的相关系数虽然大多数是正面的,但是相关系数不高,只是非常相似。实证与理论最大的差异是国家间在消费上的相关程度很低。

最近的实证检验表明那些有较高贸易联系的国家之间有着高度相似的经济周期,Kose&yi对标准经济周期模型是否能够解释这一结论进行讨论。他们运用一个包含运输费用的三国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模型中有较多贸易往来的国家,它们之间的联系明显增强,但是这种联系与实证结果比起来要低得多。尽管他们尽量控制这些国家经济总量的大小,使其相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是很小的,但是模型结果依旧不理想。他们的估算填补了在该领域理论与实证之间的空白。Calder6n et al(2007)也就贸易强度对国家间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只是他们侧重的是发展中国家间的周期同步性。通过对147个国家1960--1999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他们发现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强度的增长对它们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增强也能产生正面的显著影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这种影响相对而言要小一些,而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间双边贸易与专业化的模式不同。Faia(2007)的研究表明金融结构相似的国家,经济周期也更相关。他指出,当两国实施盯住一个可信任汇率并开放贸易时,产出的协同性增强,而当它们的金融开放度提高时,产出的协同性降低。Chou et al(2007)用两国模型对台湾与美国rr行业的国际经济周期联系进行分析。通过使用面板拉格朗日乘法单位根检验与面板协整检验,他们发现台湾IT行业的产出主要由供应方面的因素决定,如来自美国的rr供应。他们的发现为研究国际经济周期在产业方面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视野。

2国际经济周期形成及影响因素

对于国际经济周期的研究实际上还是建立在对于国与国之间经济周期的紧密联系的基础之上的,只是这一领域侧重的是由各国间同步调的经济周期波动而形成的区域范围的同一经济周期。在国家间经济周期的趋同性被广泛认同的今天,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经济周期的测定与国际经济周期形成的影响因素上。

Heathcote&Peri研究了国际金融市场对国际经济周期的影响,并证明了国际借款和借贷机会对国际经济周期形成的重要性。Kose et al(2003)也重点关注了贸易与金融在国际经济周期形成中的影响。他们对一组发达国家与一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周期进行了研究,发现贸易与金融一体化的趋势极大地强化了国家之间经济周期的同步性,且这一现象在发达国家中更为明显。而他们的另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间的消费联系并不紧密,而金融一体化是更好的分担风险的方式,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同年,在Kose et al的另一篇文章里,他们研究了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的经济周期的共同的动态属性。他们选用世界7个地区中60多个国家作为研究样本,采用贝叶斯动态潜在因素模型,估计宏观经济中主要变量(包括产出、消费和投资)的同步波动成份。结果显示世界范围内的共同因素是造成大多数国家经济周期波动趋同的主要因素,也是世界经济周期产生的证据。他们发现地区内特殊的因素在解释经济周期波动中只扮演了很小的角色。但是,世界与区域因素对于各国产出波动的影响大于对消费波动的影响,而一国自身的因素对于解释投资波动效果明显。

Baxter&Fair(2005)研究了变动资本利用率对国际经济周期的影响。他们构建了一个包含变动资本利用率的两国国际经济周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变动资本利用率显著减少了20%~40%的生产波动规模。通过这个模型,他们发现国家间的工资、工作时间与投资均呈现出同步波动的特征。Kose et al(2008)对世界经济周期在1960--2003年以来的变化加以研究。他们运用贝叶斯动态潜在因素模型对G-7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产出、消费和投资)的共同组成因素与特殊组成因素进行估算,并对这些经济变量的共性与特性在3个不同时期对宏观经济总量同步性产生的影响进行量化,分别是布雷顿森林时代、共同冲击时代、全球化时代,结果显示G-7的产出、消费与投资波动在全球化时代产生的冲击比布雷顿森林时代大得多。

3国际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

国际经济周期传导机制的研究对于研究国际经济周期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不论是研究国家间的经济周期同步性,还是研究国际经济周期形成都离不开传导机制。鉴于国际经济周期的形成是全球化的产物,理论界对于传统的两种传导途径——金融一体化与贸易一体化早已有了共识,如今这个领域则主要侧重于国家间其他的联系导致的经济周期同步性的研究。

Cook(2002)认为市场准入行为是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的途径之一。他指出在一个不完美的竞争动态均衡模型中,开放经济体系的扩大可以通过需求外溢效应导致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中出现额外的商业体系,而该商业体系会引起涨价幅度的下降,从而导致经济体系中就业、产出、投资的扩张。在该模型中,市场准入规则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据此,他提出市场准入规则是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的重要途径。Iaeoviello&Minet-ti研究经济周期在两个不强制执行信贷合同的国家间的国际传导。因为国外贷款者与国内贷款者相比,处于明显弱势,毕竟他们不能很好地了解借款人的信用与资产水平,因此也就不能在面临非强制执行的契约时很好地保护自己。他们指出,这种国内与国外的信用冲突关系改变了经济周期波动,因为这种冲突使得企业家可以通过调整其在国内和国外放款人之间的债务分配和抵押品分配战略,抵御外生生产力的冲击。他们证明了这种理论可以解释跨国间产出波动的协同性。Eiekmeier对美国经济冲击如何影响德国经济进行了研究。他对美国经济波动的多个传导渠道进行探讨,包括一些新的传导渠道,如股票市场、外国直接投资、银行贷款和信心渠道,研究发现,美国的经济冲击对美国经济与德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十分对称。贸易渠道是其中最重要的传导渠道,货币政策由于可以对价格变动产生影响,因此也是重要的传导渠道。但是,没有明显的证据显示金融市场与信心渠道可以对经济冲击进行传导。Onozaki et al(2007)提出了一个新说法:即使没有实际的贸易,区域经济周期也可以通过生产者的期望变得同步,因此生产者期望是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的途径之一。

六、简评

通过以上对国外前沿文献的综述,我们发现国外学术界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进展,不论是在传统的经济周期研究领域,还是在国际经济周期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成果均主要集中在引入新的研究方法或者构建新的数理模型来解释经济现象上,此外还有一部分成果来源于从新的视角来解释经济问题。目前我国对于经济周期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中,国外这些成果对于我国学者进行经济周期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复杂经济模型的数理论证上,更是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我国学者在经济周期研究这一领域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真正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数学论证却不多,一些见解虽然独到,但却缺少自然科学的论证,这极大地削弱了这些研究成果的影响力。而今我们正面临由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新的一轮经济收缩,相信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当前经济周期问题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4.国外社会企业文献综述 篇四

毕业论文题目:家庭暴力问题及社会工作干预

学生姓名:

X

X

X

学号:

201148041221

系别:政法系

专业班级:

2011级法学(1)班 指导老师姓名及职称:

X X X

讲师 起止时间:2014年 12 月—2015年 5月

家庭暴力问题及社会工作干预文献综述 1.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本来应是充满温馨和睦的空间,但是当家庭暴力袭来时,这里就不再是平静的港湾。家庭暴力就像社会有机体上的毒瘤,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健康。2000年一部热播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将一直被视作极为私人化的“家庭暴力”问题以文艺作品的形式曝光于众人面前,对我国的家庭暴力问题进行了揭示,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应。家庭暴力不仅在中国极为严重,其实也是一个国际性的社会问题。目前,在我国每年的离婚案件中超过25%的是由家庭暴力引起的。家庭暴力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况且上面的资料还没有统计对未成年人和老人的家庭暴力,如果再加上二者,恐怕统计数字更令人吃惊。正是出于对这一严重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笔者决定将家庭暴力作为选题,试图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提出家庭暴力的干预措施。

因此,本人结合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经与指导老师多次讨论,以“家庭暴力问题及社会工作干预”为我的学士学位论文题目,以期能为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提供参考,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2.国内外研究现状

家庭暴力在世界上是一个热点问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没有无家庭暴力的净土,而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反家庭暴力方面已经远远走在我国的前面,截至目前,全球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肯尼亚等44个国家与地区制定了反家庭暴力法,对家庭暴力明确地规定了处罚措施、干预对策和救助办法。而我国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80-90年代,相关的研究才陆续开展,我国对家庭暴力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国内研究现状

(一)家庭暴力的成因方面

家庭暴力形成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涉及生理、心理、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做出了深刻的浅析。目前学术界对家庭暴力产生的现实原因的探讨非常多,主要有以下观点: 欧竹青、席春玲在《对家庭暴力的心理学视角分析》和毕金仪在《产生家庭暴力的心理根源及对策》等人分析了形成家庭暴力的心理因素,施暴者多是缺少自尊、不成熟、精神分裂、嫉妒心强、有强烈的占有欲;而受害者多是精神压抑、独立性差,有强烈的依赖感和不安全感。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林玉美的《家庭暴力下的女性心理及成因探析》,伍小东等的《关于家庭暴力的社会认知机制研究》等。谈到影响家庭暴力发生的文化因素,孟广宇认为崇尚强权文化,相信强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一般情况下男子因为拥有良好的身体力量而居于统治地位,相应的拥有更大的权利,女子则居于依附地位,是被统治者,另外,封建残余思想对家庭暴力的纵容和漠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庭暴力的发生。

影响家庭暴力产生的社会因素。刘国奎论述了家庭暴力存在的社会原因:一是多数人长期以来没把家庭暴力“当回事”,二是法律方面的原因包括立法不完善,呼吁尽早颁布我国的反家庭暴力法;执法不及时和打击力度小,要改变对家庭暴力的错误认识,摒弃家庭暴力是“家务事”和“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观念幼。

严静认为社会公众对家庭暴力的容忍和漠视也间接影响家庭暴力的发生珍。持大致相同的观点的研究成果还有郑碧强的《关于反“家庭暴力”援助难的社会学思考》,雷金星的《家庭暴力的社会学探因》,黄宇的《关于家庭暴力现象的综合分析与控制建议》,高殉的《家庭暴力的法社会学思考》等。中国社会的深层结构依然是一个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咚新认为不平等的性别结构已深入到每个男女的意识形态和行动中,是家庭暴力得以延续、维持和再生产的最根本原因刃。

家庭暴力产生的经济因素。家庭暴力的存在与发生,与社会及家庭的经济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片,一般而言,丈夫是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妇女在经济上没有独立,经济是基础,所以丈夫也掌握着家庭的统治权利,妻子和子女、老人为了生活不得不依附于他,而一旦经济状况发生变化,他们就很可能成为受害者。据杨青松和邓克平的调查,有23%的妻子和13.1%的丈夫都承认,他们夫妻间的“拳脚相向”是由于家庭经济原因。

(二)家庭暴力的干预措施方面

1、法律保障

一些学者从法律保障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代表性成果有梁伟的《关于中国建立家庭暴力防治体系的探讨》,陈阳忠的《家庭暴力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付冬梅的《论家庭暴力及遏制对策》,武志坚的《试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对策》,周天枢的《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反家庭暴力机制的探索》等。这类研究成果都不约而同的提出预防家庭暴力的法律机制与构想。研究者提出以宪法为基础,以刑法、婚姻法、民法为手段,包括国家各种单行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地方性法规、政府部门行政法规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打击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律体系。其中,重点强调了要借鉴外国反家庭暴力的经验,制定我国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另外,加强执法也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的法律规定家庭暴力是“自诉”案件,受害人不报案,公安机关是不受理的,有些研究人员认为家庭暴力应该是“公诉”案件,不管受害人报不报案,公安机关都应受理并处理。同时,司法人员要摒弃“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观念,遇到求助及时主动介入和干预。

2、以社区为基础建立家庭暴力的社会干预体系

另一些学者则从社区的角度提出家庭暴力的防治措施,社会干预的重心是促进社区提升反家庭暴力的公民意识,整合社区反家庭暴力资源,使社区反家庭暴力工作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中国法学会《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项目(亡对家庭暴力的社会干预做了重要的探索。该项目首先建立社区项目的工作网络,由社区党委牵头,妇联l办调,有派出所、法庭、社区医院、工商所、法律援助站等单位参加的社区干预工作网络。接着调查了社区居民对家庭暴力的认知状况,继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居民的反家庭暴力的意识。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工作进展情况,无论哪个网络机构遇到求助,整个干预机制联动,快速反应,创造出入户干预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2国内研究现状

(一)社会倡导与法律保护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之后,2008年联合国秘书长发起从2008年到2015年实施“共同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行动,呼吁各国、各界和整个联合国共同努力,应对针对妇女和女孩的暴力问题。美国在州一级进行了家庭暴力立法改革,在国家、州及市设立了有关家庭暴力的组织,设立庇护所,并通过各种方式,对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法律帮助的律师及非专业辩护人进行专业培训。2000年欧洲理事会议会大会通过了《对妇女和少女暴力的零忍耐宣言》,在整体上为区域的家庭暴力提供了统一的法律保障。口本专门创立了针对妇女暴力专家委员会,于2001年颁布了第一部《配偶暴力防治及受害者保护法》,设立了配偶暴力咨询及支持中心。加拿大社会服务和司法制度的改革、最早把受虐妇女综合症作为可采证据应用于司法实践。中国政府1992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年,2001-2010年),新婚姻法也明确表明反对家庭暴力,截至2009年已有21个省市、自治区人大出台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地方法规,有20个省市自治区约60个城市的救助管理站建立了家庭暴力庇护中心。

(二)白丝带运动

1991年,加拿大兴起白丝带运动。发起者认为有责任敦促男性就对妇女的暴力出来发言,并决定以佩戴白丝带作为男性反对男性对妇女的暴力的象征。全加拿大有10万男性佩戴白丝带,表宣誓绝不施暴,面对妇女的暴力不宽容、不沉默。1993年,加拿大实行了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容忍度为零。只要是家庭暴力,无论轻重,一经发现,必须立案。公民有报案的义务,警察有权入室制止。1999年,中国开始了白丝带活动,此项活动鼓励男性加入消除对妇女的暴力的行列中。2002年,中国民间自发组织的第一个反对家庭暴力的男性志愿小组正式宣告成立,倡议“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决不参与对妇女施暴,决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保持缄默”。3.总结

5.企业融资文献综述 篇五

摘 要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实践证明,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的重要力量。融资困难一直是阻碍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应针对我国当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环境特征,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建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诚信系统,有效降低银行的信息成本,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快风险投资业发展,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强大的资本支持等,以改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环境。

关键词:高新技术 中小企业 融资环境

前 言

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只重视改善大型企业的生存环境,而对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困境。而这些企业的融资意识也非常薄弱。政府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力度也不够。西方国家政府扶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有贴息贷款、政府优惠贷款、银行贷款信用担保等。我国政府为了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些支持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但力度相当有限。一方面,针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贴息贷款、优惠贷款有限,另一方面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也显得滞后。而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已经积累了比较久的经验,有了一些较成熟的政策和措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国外现状研究及借鉴

周慧在《事业财会》发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环境的国际比较》一文,(2004,2.),调查指出,为消除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因素,确保中小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美国(1890)制定了《反托拉斯法》来避免垄断对中小企业的不利影响。美国联邦政府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授权其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指导,并为中小企业获得政府的订货合同提供帮助。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税收、金融政策环境,也提供了很大的支持。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企业投资法》后成立了小企业投资公司。这类公司是由小企业管理局审批和管理的私有金融机构,它可以从小企业管理局那里得到长期贷款,其职能是向小企业提供长期信贷和资金。风险投资基金是以具有发展潜力但缺少资本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且具有高风险和高投资回报率的一种投资基金。随着近20年来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美国风险投资规模日益扩大,为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提供了主要的资金支持。政府也带头支持风险投资,为高新技术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周青康在《青海金融》发表《金融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经验及借鉴》(2007,7.),指出,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日本可以说是有关中小企业的立法最健全的国家。而立法方面的得力举措,又得益于其政策理念的适时调整与更新。日本于1963年制定了《中小企业基本法》,这部法律对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纲领性的规定,因此一向被誉为日本的中小企业宪法。日本制定了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许多法律和法令,其中不少是为了保障获得发展所需资金,如《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信用金库法》、《信用保证协会法》、《中小企业信用保险法》和《中小企业信用保险金库法》。此外,还制定了维持竞争秩序的《独占禁止法》,以及保护中小企业利益的《中小企业基本法》。上述一系列法规,促进了公正自由的竞争,避免了垄断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周慧(2004)调查指出,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引人瞩目。高技术产业出口额1998年为30亿美元。软件业在1999年全部收入达到39亿美元,接近硬件制造业的4倍,且在90年代后期的年增长率超过55%。印度对高技术产业的鼓励有三个特点:一是对特定的行业进行鼓励,而对其他行业采取歧视性政策。这一特点突出体现在对软件业的倾斜政策。二是主要针对企业投资和进出口等经营活动实行税收和金融优惠。三是对产业研究开发活动和技术转移的支持较少且不力。在印度,工业界一向对研究开发的投资很少,在政府的一再敦促和各种刺激下,工业界的研究开发投入份额才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的不到3%,增长到70年代的10%以上。

国内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及原因

(一)、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且成本高

郭明杉,高娜,张陆洋在《北方经贸》上发表《中小高新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007,5)一文中指出: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主要表现在:一是以银行信贷为依托的间接融资渠道存在较大障碍。和其他非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方面存在较多障碍。主要原因有:首先,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众多,一次性贷款的数额较小,与银行对大型企业或项目的贷款业务相比,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会明显增加银行的业务量和经营。其次,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风险大,资金占用时间长,商业银行一般不愿承担此类贷款风险。另外,商业银行对企业提供贷款需要严格的担保程序,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往往资产质量不佳、负债率高,难以提供合适有效的担保方式。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外部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但目前国内银行的贷款主要倾向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真正通过银行能解决融资问题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很少,而且对多数企业来说,由于贷款额度低、期限短,总的成本偏高,因此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企业融资意识薄弱

多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局限于通过内部融资来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而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资金问题的意识不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据统计,中小企业所需资金的70%主要来源于内部融资,30%是通过外部融资,而这30%中只有一半左右是通过银行贷款。

(三)、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尚未尽到自己的责任

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来自于融资渠道不畅,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在号称中国硅谷的“中关村”,聚集了大量的高新技术特别是IT企业,但是其面临的融资及提高研发水平扩大再生产的问题同样十分突出,多数海归企业成功拿到的大额融资,大多来自海外。专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国内缺乏成熟的风险投资商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目前知识产权在国内还很难作为质押物获得贷款,而事实上,大部分回国创业的海归最大的优势和最主要的财产就是知识产权,最缺的就是银行认可的抵押物。1995年颁布的《担保法》规定,专利权可以作为担保用于银行质押贷款,一些银行也开设了相关的金融产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但是《担保法》实施多年来,单纯利用知识产权质押得到贷款的企业寥寥无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银行对知识产权质押物兴趣不高,是因为目前我国缺乏专业、权威的知识产权评价体系和规范、有序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一旦借款人出现还款危机,银行无法将手中的知识产权质押物流通。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国刚认为:“园区企业融资困局其实凸显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已经明显滞后,表明我国还缺乏一个服务层次清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中国特别需要区域性的资本市场。他说,区域性资本市场体系的发育,其外部环境非常重要。“当前,园区企业遇到的融资困局,突显出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难,很多融资难不能靠市场来解决,需要政府提供一些特殊的支持手段。”目前我国在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体系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为:缺乏专门的资金供应渠道;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贷款担保或保险制度不完善;银行贷款抵押、担保成本高且条件苛刻,手续复杂;缺乏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优惠措施;没有成立统一的政府机构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解决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一)、国家应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韩新春(2006)和陈昭锋(2003)认为,管理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市场,消除制度缺陷,建立资本体系结构和市场体系,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有一定的扶持政策,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帮助企业消除融资困难,促进企业和资本市场之间的沟通,形成交流媒介,真正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

(二)、加大银行信贷体系和吸纳民间资本

李洪梅在《经济研究》上发表《流动性过剩下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2006)中指出我国银行尤其是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对潜力大、信誉好、管理好、技术先进的企业提供贷款,从政策上对企业进行了解,从技术上进行有效控制,从手段上对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同时,中小企业自身也应努力树立良好形象,广泛吸纳民间资本。通过调查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缺口情况和民间金融资本存量,可以看出显著的矛盾。绝大部分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都表示融资有困难,大大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新华网上有数据显示,2006年末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61587亿元,加上居民持有的现金,国债等,估计民间金融资本存量可逾18万亿。2007年的数据为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72534亿元。如果能有效利用这些闲置资金,导入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环节中,必能大大缓解其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规范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信誉体系

乔晓华(2007)认为,对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自身发展原因,使得投资者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誉认可度不高,对目前的许多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在提高自身的信誉度方面应有待加强;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在制度和体系上对企业从体制上进行规范和监督,这样使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有“外在”压力,接受社会监督,建立良好信誉,加大社会依存度,从而有利于企业在融资时更具有竞争力。目前,我国还未形成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导致金融机构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从而影响了融资的可行性。

(四)、广泛吸引风险投资的参与

王雄伟在《财会月刊》上发表《风险投资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2006,5)的一文中认为:风险投资不同于传统的投融资模式,在解决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问题上,能发挥最有效的作用。美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至少有50%得到风险投资的帮助,我国仅为2%。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要想突破融资难,对风险投资的吸引和依赖将是一个主要手段。风险投资的概念在国内的历史相当短暂,因而很多人还没有接受它的理念。很多搞技术起家创建公司的技术人员,在对外融资、增资扩股时,不愿意放弃对公司的控制权,坚持要自己进行管理。但是,技术人员常常对市场和管理并不在行,由他们一手包揽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能取得良好效果,投资者肯定是有疑问的。很多公司在整体布局的时候,没有进行完善的规划,常常是缺乏资金的时候才想起融资。公司的发展应该始终在按照计划稳步前进,什么时候需要资金、资金用来做什么、技术开发的前景等等,都必须要在掌握之中。而作为股东的风险投资者有能力和意愿提供这样的帮助,这样的双赢的合作方式会使得整个管理层既稳定,又有信心。风险投资者为正在发展中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大量的资金和职业化的管理层,更是颇具前瞻性的经营方式。通过阅读分析历史上成功融资的案例,都可以发现,作为大股东的风险投资者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加快建立我国创业板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体系

徐良平在《中国证券报》上发表《创业板成功的关键——寻求合理的市场定位》(2002,7,24.)中指出,创业板市场由于具有上市标准低、风险程度高、监管体制严格及信息披露要求高等特点,使其

能吸引大量需要资金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直接申请上市,既避免了企业股权分散,又节约了成本。我国股票市场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因而在政策取向上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国家沿用了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行政审批制度、在股票发行、上市方面都对经营年限资产规模等做出一系列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抑制了民营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上市筹措资金。从债券市场看,仍然是由于政策上的原因,民营企业几乎不可能涉足。目前只有少数经营状况好、经济效益佳、信誉良好的民营大中型企业能够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根据我国《证券法》(2006)规定,我国深沪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这使处于成长期的效益好但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进入证券市场。同时债券市场上,注册资本的门槛也使中小企业也很难以发行债券方式筹集资金,因此直接融资渠道基本没有。直接融资的不畅,我国中小企业在间接融资上也不乐观。

6.关于企业并购的文献综述 篇六

摘要

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一种普遍的现象。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企业并购的方方面面,本文尝试对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帮助广大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不断地去发掘和完善。本文对文献的综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企业并购的动因。

二、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三、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的选择。本文以对我国企业并购的动机和原因展开,企业并购的动因是多种多样的,各个文献视角不同,但都包括了企业内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第二部分分析企业并购面临的风险,各文献从不同角度分析企业并购的风险并试图提出一些防范风险的建议。第三部分围绕企业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展开。

关键词:并购动机;风险分析; 风险防范; 会计方法

引言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目前我国经济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生活中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行业调整、企业洗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中国企业并购活动日趋活跃。事实上自1998年以来,全球企业并购就开始出现新动向,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变化的反映,也是全球一体化程度加深、国际竞争力加剧、技术进步加决的结果。企业并购对经济运行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人们想了解,企业并购的动因是什么?各个时期的动因相同吗?企业并购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人们该如何防范?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又是如何选择的?

一 企业并购的动机因

企业并购动因不尽相同。1997年,吴永林在《企业并购动因和目的析论》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企业并购的动机和原因。宏观来看:

(一)企业并购是我国产业重组的需要

(二)企业并购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需要

(三)企业并购是我国市场组织的需要

(四)企业并购是我国科技进步的需要。微观上看,企业并购也有其内在的动机因素导致企业的并购冲动:

(一)壮大企业

(二)获得技术

(三)强化竞争

(四)优势互补。如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关键,根据“抓大放小”的方针全面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发展战略,0

促使理论工作者开始探讨企业并购这一产权交易高级形式的作用和做法而企业也正在进行着通过购来发展壮大的崭新尝试。我国企业股权高度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以及代理问题的存在,除了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外,管理者和政府亦是推动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并购的主要原因。2009年,吴静在《我国企业并购动因分析》一文中提到除了企业发展需求动因外,政府绩效动因在企业并购动机中也占有很大比重,“壳”资源(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对企业是一种可以用来低成本再融资的工具,对地方政府是政绩工程的重要评价指标)分配,以及政府为提高政绩推行体制改革。

无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还是从企业自身与社会环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并购的动因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它们之间有横纵交叉的错综关系。

二、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间的并购行为更加频繁,并购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并购的环境日趋复杂,并购的风险也日益加剧。2002年张建华在《企业并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把企业并购面临的风险分为以下十种:政策风险,财务风险,整合风险,体质风险,法律风险,委托—代理关系失控风险,产业风险,反并购风险,投机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2006年,胥朝阳在《企业并购风险的因素识别与模糊度量》中将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并购风险的度量,把企业并购的风险划分为以下十种:并购战略,法律环境,政府角色,产权市场,体质因素,信息对称性,资产评估,并购价格,融资与支付方式,企业文化。2006年,王太顺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径》则提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并购估价不准确,并购支付方式不恰当,并购融资不合理,并购整合效率低等原因所引起的。

上述对企业并购的观点虽有所差异,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都强调了企业自身融资方式、支付方式、及并购目的,信息的对称性,政府的政策等因素。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把企业并购的风险因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营运风险,财务风险,信息风险。

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高风险特征,有效管理并购风险非常重要。2006年,王太顺在《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径》中提出应该谨慎选择并购目标企业、合理确定目标企业的价值、选择合适的并购支付方式、做好融资安排,合理确定融资结构。企业并购有很多风险因素,2006年,杨明君在《企业并购的信息风险及其防范》中对信息风险的防范做了探讨,提出了签订保密协议,信息披露及保证,信息审查评鉴重点,涉及债务风险防范技巧得建议。此外,针对财务风险,规范的体制保证,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精心策划、慎重选择并购目标和并购方式,与银行等融资机构的合作,卓越的并购整合工作等也能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三 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

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一直是会计学界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目前比较通用两种方法是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以下文献对这两种方法的选择做了探讨。2004年,杨有红在《并会计处理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中提出:购买法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科学方法。并购会计方法选择的焦点在于是否允许采用权益结合法。他认为:

(一)权益结合法可以成为合法运用的会计方法(二)对权益结合法的运用条件做出明确、具体、无懈可击的规定。2006年,肖云龙在《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中对两种方法的原理进行了探讨,并比较了两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的差异。他认为,会计方法的选择应重实质而非形式,就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看,企业并购特别是换股合并会越来越多,权益结合法的使用有其广泛的业务基础。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中国会计也应及早真正地与国际接轨。同时,随着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和资产评估业的不断发展,公允价值的准确性也会逐步提高,权益结合法的弊端在我国会越来越显露出来,而购买会计法则是较为长久、科学的方法。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并购会计方法的选择应注重实质而非形式, 我国目前允许收购法和权益结合法并存的局面是有其经济动因的。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被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能保证公正合理的时候, 权益结合法的废除之日也将随之而来。

结论

通过对企业并购的动机、风险因素及防范、会计方法的选择的分析,可以知道:企业并购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可以归纳为企业自身和社会环境两种因素。企业并购也面临着众多风险,为了有效防范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应该重实质而非形式,目前在我国收购法和权益结合法是并存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永林.企业并购动因和目的析论[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4)

[2]吴静.我国企业并购动因分析[j]经济论坛,2009,(2)

[3]张建辉.中西方企业并购动因比较[j]特区经济,2006,(5)

[4]胥朝阳.企业并购风险的因素识别与模糊度量[j]商业时代,2004,(15)

[5]张建华.企业并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j]华南金融研究,2002,17(3)

[6]王太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途径[j]财会经纬,2006,(9)

[7]杨明君.企业并购的信息风险及其防范[j]会计之友,2006,(2)

[8]肖云龙.企业并购的会计方法选择[j]企业经济,2006,(3)

[9]杨有红.并购会计处理: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j]新理财,2004,(3)

7.国外内部控制文献综述与启示 篇七

一、关于内控理论研究

在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方面, Lauraf.Spira (2003) 指出Turnbull指南的公布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内控的性质, 尤其是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接合。文章使用了社会学关于风险的观点构建了关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的讨论, 深入研究了这种变化。文章通过回顾内部审计的最新发展证明了提供公司治理报告的要求为利益相关者评价公司的风险和管理提供了机会。

通常认为增加新的内部控制程序会使内部控制的可靠性会提高。一些学者试图用科学模型去证明这一结论。Bodnar G. (1975) 通过建立模型来衡量内部控制的可靠性, 结果发现, 随着新内控措施的引进, 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在下降, 这一结论与人们的常识相违背。Rajendra P.Strivastava (1985) 建立了一个包含系列控制措施的内控系统的模型解释了Bodnar G. (1975) 的悖论, 模型表明内部控制输出信息的可靠性可能会随着新的控制措施的增加而增加或减少。如果一种控制措施能够以较高的概率拒绝错误的输入信息并且该措施将正确的信息误读为错误信息的概率较低, 那么这种新的控制措施引入内部控制系统会增加内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如果一种控制措施不能纠正错误的输入信息并且可能将正确的信息误读为错误信息, 那么这种新的控制措施引入内部控制系统会降低内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Srivastava (1983) 、Srinidhi and Vasarhelyi (1986) 使用工程机械学的理论建立了相关模型, 将会计循环和相关控制纳入模型。Barfield (1975) 使用Markov过程建立了内部控制过程的时间序列模型。这些模型全面考虑了误差的条件概率, 详细地分析了各种内部控制之间的相关性。但是, 这些模型的应用并不广泛, 主要是因为在实践中使用这些模型成本会比较高, 此外, 这些模型的假设也难以被实务界接受。

二、关于记录和了解内部控制的研究

关于记录和了解内部控制的研究又可以细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

在规范研究方面典型的文献主要包括:Sack (1980) 描述了一系列关键的内部控制;Vasarhelyi (1980) 、Willingham和Wright (1985) 建立了内部控制和误差的分类。Mock和Willingham (1983) 描述了Peat, Marwick, Mitchell&CO.记录和了解内部控制的方法。Bailey et al. (1985) 建立了全面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TICOM, 来帮助记录和了解EDP部门的内部控制。

在实证研究方面比较典型的文献是James Lloyd Bierstak er和Arnold Wright (2004) 的一篇文章。他们研究了风险审计方法对内控记录的影响。文章收集了高级审计师和23位审计经理与合伙人在使用经营风险审计方法前后的数据来确定审计师所喜欢的内控记录形式和所使用的形式数量是否已经发生了改变。结果显示, 与以前相比, 审计师使用描述法记录内控的情形显著的增加, 对其他形式 (如流程图或调查问卷等) 的依赖显著减少。审计师依赖描述法主要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 而且这种形式的灵活性与新的审计方法相适应。但是如果审计师单纯依赖一种形式记录内控可能会忽略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此外, 由于新的审计方法更加关注企业经营流程, 内控测试的频率显著的提高了。

上述关于了解和记录内部控制的文献有助于科学的记录和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然而, 这些预测或者解释审计师应该如何记录和了解内部控制的文献是难以检验的。在记录和了解内控的过程中, 审计师执行的程序和所作的决策是非常重要的。所以, 对审计师的程序和决策的研究可能是未来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这些研究将有助于建立全面的可检验的理论。

三、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

内部控制评价与计划的理论研究文献在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这类研究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行为研究和调查问卷。行为研究中通常要求作为实验主体的审计师或者学生对各种内控案例做出反应, 而调查问卷是要求审计师回答关于内控计划和评价的政策与实务的问题。

行为研究在确认那些容易引起审计师判断差异的内部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类研究使用线性模型来回归实验主体的决策。早期的内部控制评价行为研究的代表作是Ashton (1974) 的一篇文章。Ashton (1974) 分别将32个内部控制案例分发给执业审计师, 以发现审计师在内部控制判断方面不一致的程度。结果表明单个审计师的判断在不同的案例中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而不同审计师的判断之间也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职责分工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内控设计因素。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的经验, 这两个变量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后来很多研究者使用执业审计师做实验主体重复了Ashton (1974) 的工作, 都认为职责分工的变量能够解释审计判断变化的50%以上 (Hamilton and Wright, 1977;1981;1982;Ashton and Brown, 1980) 。但是Ashton和Kramer (1980) 使用会计系的学生作为实验主体重复实验时, 职责分工的变量只能解释审计判断变化的37%。这些结果说明执业经验和判断对内部控制评价有重要影响。Trotman, Yetton和Zimmer (1983) 在研究团队的内部控制评价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Tabor (1983) 发现的审计师内部控制判断的一致性水平与Ashton (1974) 一致, 但是发现不同事务所在进行内控判断后选择样本的规模存在着差异。

内部控制评价方面的调查问卷的代表作是Gibbins和Wolf (1982) 的一篇文章。他们在审计过程中选择了5个审计点, 邀请80个审计师评价39个变量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在内控的计划和评价阶段, 四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依次是:客户内部控制的状况, 客户的会计系统, 审计经理的胜任能力和事务所的审计方法。Gibbins和Wolf (1982) 发现环境变量的重要性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文章提供了在不同审计点各种审计环境变量排名的证据, 但是没有研究这些变量影响的性质, 也没有衡量不同审计师在判断哪些变量是重要变量的不一致性。

由于内部控制评价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一些学者试图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帮助审计师评价客户的内部控制, 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一致性和稳定性。Seibgjae Yu和John Neter (1982) 建立了一个随机模型以便从数量上客观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这有助于审计师在数量上评价内控的弱点, 此外, 审计师还可以使用该模型进行审计抽样。James M.Peters和Jefferson T.Davis (2004) 使用Access数据库以及三张Excel表格建立了规范决策工具来帮助审计师选择内部控制中的关键点。

四、关于内部控制与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关系的研究

审计理论认为审计师通过了解内部控制、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可以帮助审计师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 然而实际中审计师是否真正将这些理论用于实践呢?Morris和Anderson (1976) 研究了14家审计客户的工作底稿并试图将内部控制的变化与审计师实质性测试的变化联系在一起。他们没有发现审计在内控评价方面的变化与审计师实质性测试相关。然而, 他们既没有考虑事务所技术的影响也没有考虑降低风险与证明自己审计意见合理之前的区别。Willingham和Wrigh (1985) 也发现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的变化不敏感。Bedingfield (1975) 和Asresh (1980) 描述了符合性测试与统计方法使用的频率。Niles (1984) 发现同样的控制制度下, 审计师在符合测试误差率不同的情况下没能发现内部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差异。审计师没有意识到内控的重要性。

与前几篇文献不同, 另外一些学者发现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的判断会影响实质性测试的范围。Mock和Turner (1979) 使用了内控质量不断变化的案例进行了实验。一组执业审计师接到的是内控由弱变强的案例, 另一组执业审计师接到的是内控环境由弱变为中等的案例。结果发现内控由弱变强的案例组实质性测试的规模显著的小于对照组。Ferris和Tennant (1984) 检验了内部控制的质量方面对审计师评价的影响。他们发现审计师对符合性测试误差和误差可能带来的金额影响以及实质性测试的使用是敏感的。

为了帮助审计师将内部控制与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更好的联系起来, 一些学者使用贝叶斯理论建立了相关模型。Kinney (1975) 使用决策理论建立了符合性测试计划和实质性测试计划的关系模型, 得到了最佳的符合性测试样本规模。他的分析也可用于计算可容忍的符合性测试方差的上限。Grimlund (1982) 使用贝叶斯模型建立了符合性测试误差与账户余额误差之间的关系模型。他假设事后的符合性测试误差的主观概率分布能转化成余额误差的发生率和发生额的事前概率。他的模型可以根据余额的变化而变化。

五、内部控制实施和披露的研究

除了内控的理论与模型研究外, 一些文献研究了内部控制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即内控设计、执行和披露的情况。L D.Etherington和I.M.Gordon (1985)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 通过向608家加拿大公司发放调查问卷, 来了解加拿大内部控制的实践以及管理层对这些实践的评价。文章使用了统计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 得出如下结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定义相当广泛, 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电子数据处理风险被认为是内部控制中最高的一种风险, 这涉及到审计师有效审计计算机系统的能力问题;与其他经理相比, 数据处理部门的经理更加不相信公司使用内部控制交流和执行内部控制的能力;非正式公司的内部控制比正式公司的内部控制困难更大;地理上的分散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内部控制风险;尽管有差异存在, 加拿大和美国的内部控制环境还是比较相似的, 受到反国外贿赂法影响的加拿大公司在内部控制系统上经历了类似的显著变化;加拿大内部控制的实践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很难从调查的结果中总结出内部控制标准。Philip J.Candreva (2006) 介绍了美国审计总署 (GAO) 最近发表的两个关于政府机关执行行政管理预算局A-123通知 (该通知与萨邦斯法案的内容高度一致) 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三个政府机关建立了很好的内部控制措施, 但是都缺乏对这些控制措施的监督和评价。因此, 美国审计总署建议加强对内部控制措施的控制与管理。

在内部控制披露方面, Heather M.Hermanson (2000) 对九类财务报告使用者发放了调查问卷以分析内部控制报告的需求。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内部控制调查报告是否有用;内部控制管理报告是否影响决策;增加内部控制管理报告能否改善财务报告。此外, 文章检验了调查问卷的回答会不会因为内控的定义 (广义的经营上的定义和狭义的财务报告的定义) 和报告使用者的不同而不同。结果表明财务报告使用者一致认为内部控制是重要的;自愿的内部控制报告会改善内部控制并且为决策提供了增量信息;强制的内部控制披露也有助于改善内部控制, 但是对决策没有价值;在使用广义的内部控制定义时, 被调查者强烈认为内部控制报告能改善内部控制并且更好的表明了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与个人投资者和内部审计师相比, 企业的管理层更加不认同内部控制报告的价值。

Ge Weili和Sarah E.Mc Vay (2005) 对261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不充分的会计资源构成了内部控制缺陷的绝大部分。复杂的公司比简单的公司更容易存在内控的重大缺陷, 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主要集中于, 期末会计程序、收入的确认、会计调整以及职责划分等方面。

Jeffrey T.Doyle等 (2007) 使用了2002年8月至2005年11月至少披露了一个重大内控缺陷的705家公司, 检验了应计的质量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发现这些内控缺陷与较差的应计质量相关。此外, 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和较差的应计质量的关系是由于所披露的缺陷都是与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相关造成的。在帐户控制层面的缺陷, 则没有发现这种相关性。

六、启示与展望

从上文对国外内部控制文献的回顾, 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的内部控制研究大多都是基于严格的理论和检验的基础上的, 表现出很强的历史逻辑性和可验证性。我国在内部控制的模型构建、实验研究与调查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在今后的研究中, 关于重要的内部控制要素、内控评价的一致性、内控评价与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关系的经验研究将是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Akresh, A.Statistical Sampling in Public Accounting.The CPA Journal, 1980July, pp.20-26.

〔2〕Ashton, and P.R.Brown.Descriptive Modeling ofAuditors'Internal Control Judgments: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Spring, 1980) , pp.269-277.

〔3〕Ashton, and S.S.Kramer.Students as Surrogates inBehavioral Accounting Research:Some Evidence.Journal ofAccounting Research (Spring, 1980, pp.1-15)

〔4〕Bailey, A.D., G.L.Duke, J.Gerlach, C.Ka, R.D.Meservy, and A.B.Whinston.TICOM and the Analysis of In-ternal Controls.The Ac counting Review (April, 1985) , pp.186-201.

8.国外社会企业文献综述 篇八

城市低保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兄弟、姊妹、父母等亲戚是低保家庭最主要的社会网络资源。关系紧密、交往频繁的网络资源同质性较高。就业支持主要来自弱关系,弱关系提供的网络资源质量比较低。贫困家庭获得的民间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支持非常少,社会组织网络资源稀缺。

在贫困和反贫困理论发展的历史上,早期的研究者都是在“绝对”意义上来界定贫困。后来的学者对贫困概念不断充实丰富。但是我们国家对于贫困的界定无疑仍然停留在基本的生活的维持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社会支持网络对贫困家庭的生活的维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拟就我国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做一个比较全面的综述。

社会网络是一定范围的个人之间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良好的社会支持网被认为有益于减缓生活压力,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人幸福。同时在社会层面上,社会支持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减轻人们对社会的不满,缓冲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本文将主要概述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是对城市贫困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的测度。其次是不同的网络关系特征与社会支持内容。最后是出现贫困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现状的原因。

一、城市贫困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的测度

从测量的指标上来看,不同的学者之间有些略微的差别。洪小良和尹志刚在对北京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进行研究的时候,在访问问卷中,列举了七种社会支持内容和一个其他选项,并询问被访者在他家的亲友 (即社会关系网络成员)中,近两年是否有人给他或他家提供过这些帮助?这8项支持内容是:①无偿货币资助;②无偿提供实物;③提供借款;④照顾伤残病老等生活不能自理者;⑤帮助照看小孩;⑥帮助找工作;⑦精神上的理解和安慰;⑧其他帮助(请说明)。在访问中要求调查员首先记下被访者列举的支持人数,然后一一询问支持者的详细情况,如与被访者的关系、家庭经济情况、见面频度等。根据问卷中所列举的8项支持内容的性质,他们进一步将贫困家庭获得的社会支持划分为以下6类:①无偿财物援助,包括无偿货币资助和无偿提供实物;②提供借款;③劳务支持,包括照顾伤残病老等生活不能自理者和帮助照看小孩;④精神支持,即精神上的理解和安慰;⑤就业支持,即帮助找工作;⑥其他支持。这样,根据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类型,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被分为6个子网:无偿财物支持网、借款支持网、劳务支持网、精神支持网、就业支持网、其他支持网。

以上研究者是对实际已经发生的情况的一种实际的反应,而也有学者是通过意象中的讨论来探讨的。比如贺寨平和李汉宗在对天津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的研究就是通过社会支持网的量表内容来测量的。1.讨论支持:在过去的半年里,您与谁讨论过对您来说是重要的问题?2.经济支持:假如您需要借一大笔钱,您向谁借?3.就业支持:假如您需要找工作,您会找谁帮忙?4.陪伴支持:当需要聊天、散步、逛商店、饮酒、下饭馆或打麻将、下棋等度过闲暇时间时,谁陪伴您?要求调查对象就每一个问题列举有关的网络成员,并就其中的前五名提供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政治面貌以及与调查对象的关系类型、认识时间、交往频率、关系密切程度等。

二、贫困家庭网络支持的具体内容

(一)网络规模

贺寨平,李汉宗认为,网络规模就是调查对象的网络成员数量,是社会网络研究的首要指标,它与个人所能动用的社会网络资源紧密相关。洪小良等人认为,支持网规模就是给贫困家庭提供社会支持的人数。综合支持网规模就是给贫困家庭提供所有8项支持内容(包括其他帮助)的人数;社会支持子网的规模就是给贫困家庭提供某类支持的人数。例如,无偿财物支持网的规模就是给贫困家庭提供无偿货币资助和无偿提供实物的人数。他们调查发现,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的平均规模为2.21。李刚对郑州、合肥等中部城市的研究表明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的平均规模为2.33,明显低于全国家庭社会支持网平均规模(9.1个)据张文宏等人在天津的调查,城市居民财务支持网的平均规模是2.1人,城市居民的精神支持网的平均规模为2.6人。贺寨平对山西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研究表明,综合支持网的平均规模为9.1人。曹子玮对进城农民工的调查表明,其三种网络支持(物质支持、精神支持、讨论网)的网络规模分别为2.19、2.30和2.35。天津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的网络规模是2.5综上所述,贫困人口的网络规模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规模非常小。

(二)网络关系构成

网络关系主要是指是哪些成员构成了其社会支持网络。基本上所有的调查都发现亲属关系在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同的家庭成员在支持类型上发挥的作用不一样。贺寨平在对天津的研究中发现亲属在网络中百分比按照子女、兄弟姐妹、配偶、父母、家族人员、其他亲属的顺序依次减小。

构成网络关系的除了亲属关系以外,还有非亲属关系。非亲属关系中最重要的几个主要是邻居、朋友、同事、同学、居委会、社会组织等。其中也是不同关系类型提供的支持类型不一样。但是无一例外的,贫困家庭的社会关系构成主要是以其同质性的群体为主,且主要是亲属,而非常缺乏社会方面的支持,比如社会组织或者社区组织。李健和高灵芝对济南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认为,民间社会组织作为社会贫困群体与政府、社会公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建立网络同社会各界保持联系,促进社会各界与社会弱势群体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推动各种救助资源能够更直接有效地运用到贫困群体救助体系中来,使贫困群体能够切实从中受益。民间社会组织获取资源、筹集资金的渠道更加广泛,不会受制于某一利益集团,更能代表贫困群体的权益,为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民间社会组织另外的一个重要社会支持意义在于,民间社会组织作为一个载体,为低保家庭社会网络资源的扩展提供了可能。唐钧等人也认为社区帮困网络是介于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支持网络之间的特殊形式,对扩大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和社区帮困组织。

(三)网络支持的类型

洪小良对北京的研究将网络支持的类型分为无偿财物支持网、借款支持网、劳务支持网、就业支持网、精神支持网。李健则将其分为资金支持、实物支持、劳务支持、就业支持和精神支持。贺寨平则分为讨论支持、经济支持、就业支持和陪伴支持。各项研究的共同特点都表明亲戚在经济支持和劳务支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在就业支持中作用非常弱小。这主要是因为贫困家庭的家庭成员同质性太高,所获得的信息和信息来源都差不多。而弱关系则在就业支持中起着最主要的作用。

三、小结

国内学者对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已经比较详细,但是很多学者都提到社区等社会组织对贫困家庭社会支持的重要性,然而却缺乏具体的针对社区组织在贫困家庭社会网络中如何发挥作用的具体研究,这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继续深入。并同时给我们的社区建设以提醒,要加强社区组织和社会帮困组织的发展。

[1]唐钧,朱耀垠,任振兴.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网络——上海市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

[2]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

[3]洪小良,尹志刚.北京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J].北京社会科学,2006.

[4]贺寨平,李汉宗.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研究——以天津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p32-37.

[5]李刚.中部城市贫困与社会支持网缺失研究——以郑州、合肥为例[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p36-41.

上一篇:参加工作时间认定标准下一篇:勤奋励志英文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