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的概念

2024-10-19

传统产业的概念(共9篇)(共9篇)

1.传统产业的概念 篇一

什么叫产业?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的劳动分工是构成产业的最本质性的条件。马克思曾指出“单就劳动本身来说,可以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叫做一般的分工??”这种分工不是指劳动对象和生产要素。所谓产业,按照经济学理论的界说,就是指生产同一性质产品或劳务,是基于使用价值来理解的,如工业产品、农业产品、商业服务、邮电服务、教育服务等。按大的分类,就是大的“集合体”。如社会生产就有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等产业部门。如果细分一点,就是小的“集合体”。如就工业产业部门而论,又有纺织、炼钢、造船等产业部门;就农业部门来说,叉有农业、林业、牧业等产业部门。假如再细分一点,就有更小的“集合体”。这些大大小小的产业部们,就是大大小小的“集合体”。每个小的“集合体”都必然属于相应的一个大的“集合体”。

产业“集合体”是有一定结构条件的。就是说,作为一个产业部门“有很多基本单元。这些基本单充根据一定的条件而构成一个产业部门。这些条件就是集合体诸元素之间存在的共同性,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其一,生产性。所谓生产性,就是创造财富的活动功能。一般说有两种生产。“在第一种生产中,生产者物化”;“在第二冲生产中,生产者所创造的物人化”。但是,“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这种占有就是创造社会财富。

其二,商品性。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都不是自身消费,而是用来交换。这就决定了其社会性质,不存在无偿供给的消费品。

其三,求利性。所谓求科性,就是通过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收益,以实现职工劳动的价值,并实现产业的发展。社会主义产业的求利性与资本家的唯利是图有本质的不同,它是社会再生产实现的根本要求。

其四,组织性。每个产业集合体的基本单元,都是有机组成的小集合,或者说是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因而才能形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能力与一定规模,或者形成提供某种劳动服务的能力与一定规模。生产社会化的规模越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这种集合体的内部构成有机性就越强,组织越严密,联系和制约就越复杂和强化。

2.传统产业的概念 篇二

20世纪末以来, 一些原本被称为文化产业的经济部类, 包括广告及营销、广播与电视、电影、因特网、音乐、印刷及电子出版、影视与计算机游戏等, 又有了一个新的名称, 即创意产业。英国政府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创意产业的名义政策性推动其发展的国家。1997年, 布莱尔首相组建了创意产业特别小组, 着手推动这一新兴经济形态的发展, 使得创意产业概念深入人心。英国在这一领域的成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世界各国随之纷纷效仿, 创意产业得以风靡全球。

关于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二者的关系有很多论述, 有人主张文化产业包含创意产业, 也有人认为创意产业是更大的范畴, 文化产业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人认为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与多媒体等新技术的融合, 是更新、更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类型。然而, 这些论点大都带有学者主观倾向的色彩, 没有从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两个概念所涵盖的意义出发, 没有回顾二者产生的历史过程并解释二者的差异, 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本文将通过回顾两个名词产生的历史, 分析两个词汇被创造的原因。主张二者是从相对的视角出发所定义的相互交汇的产业部类。文化产业是从消费者 (需求) 角度出发, 创意产业是从生产者 (供给) 角度出发, 二者的交集可以称为文化创意产业, 是那些生产过程中人的创造力发挥主要作用, 产品以精神价值为主的行业。

二、“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概念产生的历史及辨析

(一) 文化产业

社会学家赫斯蒙德霍 (Hesmondhalgh) 在《文化产业》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一书中对文化产业概念的产生和演变做了较为详细的回顾。20世纪40年代, 社会理论界法兰克福学派的两位德籍犹太哲学家阿多诺 (Adorno) 和霍克海默 (Horkheimer) 在《启蒙辩证法》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一书中首先使用文化产业一词批判美国资本主义的民主社会:如果说美国资本主义民主社会的生活不像德国的那样野蛮、恐怖, 也是空虚的、表面的。根据他们的观点, 文化已经完全丧失了乌托邦的批判, 因为它已经被商品化, 变成了买卖的商品。文化和工业是相对的, 但是在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中两者一起倒塌, 形成了文化产业 (culture industry) 。这类产业被认为价值主要来源于象征意义而非功利主义的属性。

由于广播、出版等各种文化产业遵从着不同的逻辑, 莫兰 (Morin) 、于埃 (Huet) 和米耶热 (Miège) 等法国社会学家在吸收了阿多诺等人的“文化产业 (culture industry) ”概念后, 考虑到这一领域是各种文化生产形式的综合体, 广播、出版等各种文化产业遵从着各自不同的逻辑, 将其由单数变为了复数的“文化产业 (cultural industries) ”。同时, 他们还反驳了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其他观点, 指出:首先, 在文化生产中引入工业化和新技术, 确实导致了商品化, 但是它同时还导致了令人兴奋的新方向和创新。文化的商品化是一个矛盾的过程, 不是简单的文化悲观主义。其次, 资本主义对文化的侵入是有限的、不完全的, 不像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所认为的文化已经输给了资本, 卷入了“工具理性”的系统。

赫斯蒙德霍指出定义文化产业概念的困难来源于“文化”概念的复杂性。如果按照广义的人类学的意义:文化是不同人群的总体生活方式。那样所有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 因为它们都包括了生产和消费文化。事实上, 文化产业的概念是基于一个更为狭义的文化概念:文化是进行通报、转载、经历和研究的符号系统, 借此社会秩序得以维持。文化产业就是那些直接进行社会意义生产的机构 (包括盈利的公司, 也包括政府组织和非盈利机构) 。赫斯蒙德霍认为文本是象征意义和功能性之间的一个平衡, 它更加注重意义而非功能。根据文本可以将文化产业概括为核心文化产业和边缘文化产业。其中核心文化产业是指关于文本 (歌曲、故事、演出) 的产业化生产和销售的行业, 具体包括广告和市场营销、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印刷和电子出版、电视和网络游戏。这一定义得到了经济学家马库森 (Markusen) 的赞同, 称其为目前定义文化产业最好的概念。

地理学家斯科特 (Scott) 对文化产业给出的定义则更为明确, 他认为现代文化经济是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主观意义或更狭义的观念价值高于使用价值的部门。因而文化产业可以被定义为这样一系列的部门:娱乐、陶冶、信息产品的服务业 (比如动画、音乐、印刷媒介或博物馆) ;用来满足消费者展示个性、自我肯定和社会炫耀 (例如时装或珠宝) 的产品制造业。

赫斯蒙德霍所提到的文本更注重意义而非功能性, 和斯科特定义的文化经济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强调文化产品或服务的观念价值大于使用价值, 都是从消费角度出发定义经济部类。

(二) 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这一名词最早在澳大利亚产生, 但是真正产生广泛影响、流传开来却发起于英国。创意产业的定义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种:一种是将创意产业看作文化产业的另一种提法, 因而它也是从消费者 (需求) 角度出发, 强调个人的创造性和观念价值, 以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凯夫斯 (Caves) 给出的定义为代表。第二种从生产者 (供给) 的角度出发, 强调人的创造性的贡献, 以英国政府、经济学家霍金斯 (Howkins) 、城市学者佛罗里达 (Florida) 的界定为代表。第三种将创意产业看作新媒体技术与原有的文化产业的结合。

1.文化产业的新提法

凯夫斯定义创意产业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具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或单纯的娱乐价值的部门, 包括书籍、杂志印刷业、视觉艺术 (油画与雕刻) 、表演艺术 (戏剧、歌剧、演唱会、舞蹈) 、有声唱片、电影和电视节目, 以及时装、玩具和游戏等。这一定义与前面提到的赫斯蒙德霍、斯科特对文化产业的定义, 无论从分析的视角, 还是界定的内容来看都是一致的, 因而凯夫斯定义的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没有差别, 只是一种新提法而已。

2.创造性发挥主要作用的经济部类

英国文化部2001年创意产业报告中定义创意产业为“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巧和天分, 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应用, 可以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英国政府的定义将人的创造力放在定义创意产业的首位, 但是其界定的创意产业部类包括广告、电影、电视等, 却没有将科技创新行业 (比如研发机构) 包括进来。

与此相反, 霍金斯 (Howkins) 认为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创造活动几乎没有区别。科学和艺术都试图想象并描绘现实的本质和意义, 都经历了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区别在于他们为什么这么选择, 怎样展现他们对世界的想象, 怎样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简单说, 创造是相同的, 而创造的产品是不同的。他认为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小组将创意的概念变得与它通常的定义相差很多。本来这一小组将所有基于创意、产生并处理知识产权的行业都叫做创意产业, 但是, 由于文化部门希望强调他们自己对英国总体经济的贡献, 很快将创意产业的范围局限于那些具有艺术和文化意味的行业和一些计算机和电子业, 把知识产权改为局限于版权, 对专利权、商标权和设计版权则不予重视。英国政府的定义包括了那些有意向吸引政府注意力并获得资助的行业 (比如社区艺术) , 去除了那些有意避免政府注意力的行业 (比如报纸的出版业) , 导致了概念的混乱。霍金斯认为创意产业的最佳定义是工作中智力占优势, 产出是可交易的知识产权的行业 (霍金斯原文中没有“可交易的”这一条件, 但是他在《创意经济》一书中, 明确提出像商业秘密这类知识产权不能交易, 因而不能单独成为产业, 更不能成为创意产业。也即这里所说的只有产出的知识产权可以交易的行业才能称为创意产业) 。包括广告、建筑、艺术、手工艺、设计、时装、电影、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研发机构、软件、玩具和游戏、广播电视、视频游戏。与英国政府的定义主要区别是增加了研发机构这一科技创新产业。

金元浦指出霍金斯为创意经济所下的定义有不少优点, 为确定一种给出的活动是否属于创造性部门提供了一种有效而又一致的方式。创意产业依赖于知识产权的国家强力保护体系。通过界定创意部门, 霍金斯避开了该职业的性质是否有创造性这一潜在难题。

美国城市学家佛罗里达 (Florida) 是从职业的角度定义了一个创意阶层, 而这些阶层从事的工作, 被看作创意产业。他认为创意阶层是那些从事创造有意义的新形式的社会成员。这一阶层包括两个组成部分:超级创意核心和创意人才。超级创意核心 (Super Creative Core) :计算机和数学方面的职业、建筑和工程、生命、自然和社会科学、教育、培训和图书馆、艺术、设计、娱乐、运动和媒体。创意人才 (Creative Professionals) :管理、商务和金融、法律、医疗保健和技术、高端销售和销售管理。

显然, 佛罗里达的创意阶层比霍金斯的创意产业范畴更广, 所有那些需要高度智力参与、需要人的想象力和智慧的行业都被涵盖了。

3.新媒体技术发挥主要作用的经济部类

澳大利亚昆士兰技术大学的坎宁安 (Cunningham) 反对英国政府把文化产业归结为创意产业的做法, 认为二者是有区别的, 并对两个概念作了区分。他认为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之间无疑具有关联性, 但认为它们之间存有差异, 创意产业正在试图描绘出一个历史性的变化, 即从被资助的“公共艺术”和广播时代的媒体转变为对创意新的和更广泛的应用。创意产业是一个相当新的学术、政策和产业论述范畴, 它可以捕捉到大量“新经济”企业的动态, 这是诸如艺术、媒体和文化产业等词汇所无法做到的。哈特利 (Hartley) 的看法与此有些相似, 他认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试图描绘知识经济中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 创意艺术 (个人天赋) 和文化产业 (大范围上的) 在概念和实践上的会合。

新媒体技术在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等创意产业的核心部门中的作用并不突出, 同时“创意产业”这一名词本身强调了人的创造性, 将信息技术看作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可能是偏颇的。

(三)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源于我国台湾。台湾跨部会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英国政府对于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定义, 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源自创意与文化积累透过知识产权的形成与运用, 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 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行业。邓晓辉认为“文化”二字使得该产业的内涵更加清晰, 因为单纯“创意”二字, 并非一定要与文化关联, 只要是产生新思路、新潮流、新产品的思想活动都是创意, 甚至生活中也处处有创意, 而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了该产业的产出是以文化内容为核心的产品与服务。显然, 邓晓辉的解释与本文前面的观点是近似的, 即“创意”是从生产的角度对产业的概括, “文化”是从消费的角度加以概括。“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实际上是二者的交汇, 综合了两个角度, 是定义我们通常所特指的广告、艺术、电影电视等行业最明确的概念。

三、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概念的统一

有学者认为环境不同, 创意产业概念也应该不同, 因此应该构建本地区或者本城市特色的创意产业概念。马库森等却指出定义清晰的文化经济概念以便科研、政策制定有可比性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赞同应该有统一的创意产业概念。因为一方面统一的概念使不同研究成果真正具有可比性, 避免了相关政策的混乱;另一方面, 统一的概念必然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上, 有助于深化对文化经济的认识。

要想获得统一的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概念, 首先要放弃学者的主观认识, 寻找统一标准。这个标准必然是整个社会的标准, 不是某个机构或个人主观制定的。知识是对创造力全部的概括。在现代社会, 知识的价值是经由法律通过知识产权的形式加以实现的, 它的获得是社会认定的结果, 是全社会的统一标准, 也是惟一标准。因而, 霍金斯从产生知识产权的角度定义创意产业无疑把握住了这一关键, 其创意产业的概念也最富逻辑性和一致性。从广义上讲, 知识产权无非两种形式, 要么是科技的, 要么是文化的。因而, 创意产业也必然包括两个范畴:科技创新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遗憾的是, 霍金斯看到了它们的共性, 却忽视了两者的差异。从生产者 (供给) 角度看, 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创造性上也许没有根本不同;然而, 从消费者 (需求) 角度看, 消费者在消费他们所创造的产品——科技产品和服务 (使用价值) 和文化商品和服务 (观念价值) 上可能很不相同。

笔者认为,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区分出一个狭义的创意产业和一个广义的创意产业。广义的创意产业和霍金斯的定义是一致的。狭义的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交汇, 即文化创意产业, 可以定义为工作中智力占优势, 产出是专利权以外其他可交易的知识产权 (版权、商标、设计) 的行业, 具体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品和古董市场、手工艺、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电视和广播等行业或部门。

3.传统产业的概念 篇三

基本属性

传统是什么?根据本人的理解,传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特定社会人群,在其历史文化发展中逐渐形成并传承、沿袭下来,具某种特定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一种文化形态。

二胡是一种民族器乐表演艺术,传沿下来的二胡传统作品是历代二胡人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体现,其文化属性离不开“中华民族母语”这个基本特征。首先,它体现了民族音乐的思维方式,如重视旋律美的线性思维等;第二,它应用的是民族的音乐语言,如调式、曲式、旋法、润腔等;第三,它能够适应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并被大家接受和认可;第四,它表现的是民族的思想感情。

二胡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弓弦乐器。长期以来,二胡传统作品的创作和演奏已显现出独特的艺术规律,就是这些独特规律和上述基本文化属性一起构成了“传统二胡作品”概念界定的主要衡量标准。

二、二胡传统作品与非传统作品的界定

及其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胡传统作品与非传统作品可以有两种界定方法:一是从时间先后的角度进行划分,可称之为传统作品与现代作品;二是从文化属性的角度进行划分,可称之为“母语”的传统作品和“非母语”的非传统作品。

1. 如按时间先后划分,前人以传统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所创作的,并经过一定时间考验被广大听众所认可的二胡作品应算做传统作品;后人在传统基础上以不同程度的创新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所创作的、流行于当代的二胡作品则应该算是现代作品。传统与现代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传统是现代的前身,现代是传统的延续。传统与现代又蕴含着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也就无所谓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又是最好的继承。

传统与现代的划分有很大的相对性,比如有人主张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为近代,有人则主张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为近代。如按前者划分,由于刘天华的二胡作品多为“五四”运动之后创作,所以也算不上传统作品了。本人认为,由于二胡艺术,特别是二胡创作的发展主要是近百年的事,所以,就二胡传统作品而言,传统与现代的划分最好以改革开放为界,可以将改革开放以前的二胡作品称为传统作品,改革开放以后的二胡作品称为现代作品,这样对于二胡的发展过程来说更为切合实际。因为,正是由于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二胡的创作思维模式得到了较大的解放,相继出现了多部(首)协奏曲、狂想曲和以各种现代手法创作的二胡曲,二胡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多元的繁荣时期(具体曲目类型的认定,本人建议由行业学会组织权威专家专门研究论证)。传统与现代的相对性还体现在它们自身的不断发展变化上,因为今天的传统就是昨天的现代,今天的现代可能就是明天的传统,传统的内涵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丰富补充或有所淘汰。

2. 如按母语与非母语划分,以中华民族母语(包含汉族等56个民族)创作的乐曲无论历史长短都应属于传统之列,以非母语创作的乐曲则应归于非传统之列。由于音乐语言有很大的相对性,也有相互吸收借鉴的问题,所以母语与非母语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也是辩证的。比如有些外来语,甚至是某些人造音阶之类的音乐语言,如果它们对表现人的思想情感有明显的作用,久而久之就可能成为母语的一个组成部分。刘文金在《长城随想》第二乐章中大量应用了半音阶还有全音阶构成的音乐语言,就已被广大听众所接受,《长城随想》如果将来按照新的分类标准成为了传统二胡曲目,那么这些音乐语言就可能不算外来语了。

3. 二胡传统作品与非传统作品无论按照哪种方法划分,传统类二胡作品的基本特征是相同的。一般而言,二胡传统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乃至经典性,具体来说,二胡传统作品大致包括以下三种类型的作品:

(1)古曲或加工改编的古曲,如《汉宫秋月》《阳关三叠》等;

(2)流传时间较长、地域传播范围较广的民间乐曲或加工改编的民间乐曲,如《中花六板》《江河水》《一枝花》等。

(3)流传时间较长、地域传播范围较广的前人所创作的乐曲,如刘天华、俞鹏、华彦钧、孙文明以及刘文金等人创作的一些作品。

需要说明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产生出一些基本沿袭传统手法创作的二胡作品,这些作品中有一些可以或可能成为新的传统作品,例如刘文金的《长城随想》《秋韵》等。但是,这些作品是否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创新性而不被淘汰,尚待时日考验,故本文称其为“准传统”二胡作品。

二胡的非传统作品,大致包括以下四种:

(1)移植、改编的非母语乐曲,如《吉普赛之歌》《引子与回旋》等;

(2)以外来体裁创作的大中型乐曲,如王建民创作的系列狂想曲、关迺忠创作的系列协奏曲等;

(3)以现代派手法创作的二胡曲,如谭盾的《双阙》《火祭》等;

(4)母语成分较少、创新成分较多的乐曲,如王乙聿的《蓝色星球》、刘学轩的《二胡协奏曲》等。

以上划分只是本人初步见解,恰当与否仅供参考,欢迎同行同仁发表高见。

三、关于弘扬民族音乐优秀传统,

发展二胡演奏艺术的几点建议

1. 深入研究二胡及整个民族器乐传统作品创作、演奏等各方向的独特规律,使之能够像中医药、中国画那样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传统理论体系。如调式调性的转换,曲式结构和句法结构,旋律的发展,弓法和指法体系,润腔及滑音装饰音应用,各种艺术手法的应用等方面的独特艺术规律都有很多文章可作。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我们前进的方向就会更加明确,步伐就会更加坚定。

2. 深入挖掘整理优秀传统曲目,让传统二胡曲的范围沿一定时空座标向纵、横两个方面做较大幅度的延伸和扩大。从纵向延伸来说,因为二胡的发展历史较短,如果能向古代延伸和更古老的音乐传统接轨,增加二胡的文化含量,同时不断加强用传统手法进行的创作共同促进二胡艺术向前发展。从横向扩展来说,还可以从各种民间音乐中挖掘资源,要把古琴、琵琶、古筝及更多其他民族乐器的传统曲目移植到二胡上来。这样,二胡的传统曲目就不只是刘天华、华彦钧和有限的几首古曲那样屈指可数了。如果我们能够把二胡的传统曲目建设成一座规模可观的音乐宝库,那么二胡艺术发展的基础就会更加牢固和充实。

3. 对待传统二胡作品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第一,不是每首作品都是完美无缺的;第二,也不是每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的同时,还要对那些创作或演奏中明显与时代不相适应的存在一定局限性的所谓传统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进行必要的反思,该改进的就要改进,该舍弃的就要舍弃。比如我们常说的“传统把位”就有一定局限性,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防碍了最佳指法的选用,所以应该考虑舍弃。

4. 二胡虽然是一件地道的中国的民族拉弦乐器,但它已经开始走向世界,并在很大程度上为世界人民所接受。同时,为了适应二胡发展和世界各民族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需要,我们应该在保持民族传统主流地位的原则下,大胆借鉴和吸收域外非母语的音乐元素,移植、改编甚至创作一些非母语作品,我想这对于发展我们的二胡艺术也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以上观点,本人作为宋飞的同行(而非父女和师生的角度)为她提倡并实践多年的“双语教学”和今天组织的这个二胡传统作品教学研讨会点一个大大的赞字并祝会议成功。

宋国生 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

4.传统产业的概念 篇四

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概念及审批注册

投资基金是上个世纪最后三十年来国际上发展最迅速的金融投资工具,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与银行、保险并列的三大金融业支柱。投资基金的品种十分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从投资对象角度,可以划分为证券投资基金和直接股权投资基金(我国通称产业投资基金)两大类,分别投资于可流通证券和未上市企业的股权。从组织形式角度,投资基金可分为公司型、合伙型和信托型。从基金与投资者之间的交易关系角度,可分为封闭式投资基金和开放式投资基金。从募集方式角度,投资基金可分为公募投资基金和私募投资基金。在国外,证券投资基金既有公募方式设立,也有越来越多以私募方式设立;直接投资基金目前主要以私募方式设立,但也有一些以公募方式设立。我理解,本次研讨会主要讨论私募的直接股权投资基金。有人把“private equity fund”翻译为 “私人股权投资基金”而不是“私募股本投资基金”。因为叫“私募股本投资基金”容易让人误解为这类基金只能私募,而事实上,这里所谓的“私募”是从基金所投资的对象是私募股权而非公开交易证券而言的,基金本身则也是可以公募的。1999年我从美国考察“Venture Capital”回来,当时国内还没有“private equity fund”的翻译,在考察报告中译为“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基金”,以便于理解。在我国,直接投资基金又被流行称为产业投资基金。这是因为,我国投资基金的实践,最早是从设立境外产业投资基金开始的。大约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境外陆续设立了许多主要投资于中国概念或境内企业的直接投资基金,一般都在名称上冠以“中国ⅩⅩ产业投资基金”。1995年国务院批准颁布了《设立境外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这是关于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第一个全国性法规。

原国家计委财金司从1995年即开始研究发展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国内外都有观点认为,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即产业投资基金)就是创业投资基金(或风险投资基金),而且的确在一些国家两个概念是通用的。但是,国内大多数人倾向于将创业投资基金主要定位于投资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为此,去年国家发改委牵头,十部委共同制定颁布了《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对私募的创业资本(实际上也包括创业投资基金)进行了规范。产业投资基金从投资对象看,除了创业投资以外,还包括企业的并购重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房地产投资等各种直接股权投资。因此,以前我们在研究产业基金管理法规时,曾经将其划分为创业投资基金、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和企业重组投资基金等类型。

5.传统产业的概念 篇五

概念1: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集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两个概念于一身,涵盖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即能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高度的经济价值,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

概念2: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简称:CCI

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或译成“创造性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

文化创意产业包含:

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概念3:

定义: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息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活动。文化产业园,是指在政府整体规划和引导下,按照兴办经济开发区的成功模式,以区域文化资源为载体,以优惠的产业政策吸引多种文化生产要素聚集的园区。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吸引地区内外的艺术家、文化产品经营者和文化中介组织向园区集聚,逐步营造文化氛围,形成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使之成为文化产业的聚集地、文化产业的孵化器和推进器。

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

借鉴世界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根据我国的行业划分标准,可以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分为五大类,即:

1、文化艺术,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等;

2、创意设计,包括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等;

3、传媒产业,包括出版、电影及录像带、电视与广播等;

4、软件及计算机服务;

5、北京经济技术学院创意产业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的行业分类

1、信息服务业(8个子类)

2、动漫游戏业(3个子类)

3、设计服务业(11个子类)

4、现代传媒业(23个子类)

5、艺术品业(15个子类)

6、教育培训业(9个子类)

7、文化休闲旅游业(16个子类)

8、文化会展业(7个子类)

上海代表性文化创意园区业态布局统计·

主要核结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主要构成包括文化创意方面的企业、提供高新技术支持的企业、国际化的策划推广和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以及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生产和经营的公司等。

优势分析: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一个关键性特征就是内部个体、企业、供应商、顾客以及其他机构间的互动、互补,通过给予产业区内个体和企业广泛的尝试机会、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增强集体学习机制、扶持企业衍生,赋予产业区创新活力,最终形成地方化知识和能力体系,这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关系及具备城市名片的功能

案例: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北京798艺术区、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1933老场坊、上海8号桥、莫干山路50号、田面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

 创意产业园区内部空间的整合

功能设置与布局:创意产业园内的功能分区要依据园区的产业特点、构成要素等进行合理的布局,尽量使功能相关者在地域上交叉布置,灵活组合,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也使得各种机能更具合理性和高效性。

(1)物质空间环境的整合:创意产业园中与创意阶层关系最密切的物质空间主要是创作空间、交流空间和休憩空间。园区物质空间环境的设计主要就是针对这三种空间,要从创意阶层的行为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重在营造能激发人的无限创造力的环境氛围。

(2)人文环境的整合:在进行创意产业园区物质空间环境设计的同时,也要注重建构园区的人文环境,而活动设计是营造文化氛围的一个有力途径。活动是引人人胜的因素,人们为另一些人所吸引,就会聚集在他们周围,寻找最近的位置,新的活动便会在附近发生。

 创意产业园区与城市空间的整合

(1)与周围建筑的整合:一是功能组织的整合;二是视觉形象的整合。园区与周围建筑的功能组织整合来自于园区生活的有机性与多样性。这就要求周围的建筑能承担部分园区的功能,而视觉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形态的完整性与协调性上。

(2)创意产业园区与城市交通的整合:交通在城市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创意产业园区与城市交通整合的目的,一要提高园区的可进入性,二要防止开发性破坏,保护好景观的完整性。

(3)创意产业园区与城市自然人文环境的整合:自然人文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以其软性的特质和生机盎然的特点赋予城市以生气与活力,是城市空间结构塑造的基本源泉之一。城市的自然人文环境不但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而且也是城市创意产业园区选址建设的理想场所。因此,城市创意产业园区与城市自然环境的整合应以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

 文化产业园开发模式分析

 环境导向型园区  成本导向型园区  资源依赖型园区  开发商导向型园区  艺术家主导型园区  政策导向型园区

目前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从形成的原动力及其功能方面来看,主要分为政策导向型、艺术家主导型、开发商主导型、资源依赖型、成本导向型及环境导向型六种。1.政策导向型园区

政策导向型园区是指政府规划建设或大力推动并进行统一管理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是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重要方式。政府利用中心城区闲置的旧厂房或旧仓库加以改造,或新建一块区域进行规划,集中发展某类型文化创意产业,大量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为企业搭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实行招商引资特殊优惠政策,吸引行业内重点龙头企业人驻,最终形成集聚区。2.艺术家主导型园区

艺术家主导型园区是指艺术家自动聚集和自动孵化后形成某个产业集聚后由政府或开放商统一管理,政府对已经形成的园区进行合理和有效的指导管理,把握好艺术生产社会标准效益,引导园区有效发展。这是创意产业园区最早的开发方式,得益于艺术家们专业知识的储备,园区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开发中被深度挖掘并凸显出来。3.开发商导向型园区

开发商导向型园区是指由开发商投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般由资本雄厚的民营企业或私营企业对园区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这种发展模式不仅操作方便、适用面广,而且节省人力物力、效率高,具有较好的市场调节作用,比起艺术家主导型的更易产生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开发模式往往追求单一的经济效益,很少考虑社会效果和文化效果。4.资源依赖型园区

资源依赖型园区是指根据资源富集情况来确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立。其中一类是依赖周边高校的学术、科研、人才资源,依托高校建立文化创意和产业园区,借助高校的学术、科研资源,将其迅速转化为创意产业资源。另一类是依赖附近业已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共享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资源,利用公共技术和孵化服务平台。5.成本导向型园区

成本导向型园区是指创意企业或个人最初基于节约成本或资源共享而自发汇聚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者以行业内龙头企业为核心主导,集聚一批中小企业发挥规模效应。这类园区一般集中在距离城市中心较为偏远的地区,既有适合创意产业创作的空间,也有低廉的房租。

6.环境导向型园区

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配套设施,悠久的历史文化,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及宽松、自由、活跃的环境,这些因素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条件。一些被遗忘的老厂房和旧仓库也是城市文脉的一部分,曾经创造过辉煌,融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新生力量”,改造旧的厂房和仓库能够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是目前我国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创意人才一般追求自由、宽松的环境。

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概念、特点及类型

(1)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产业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主要包括创意设计、数字出版、数字媒体、动漫游戏等门类。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发达国家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作为新兴领域,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的重要产业,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文化创意产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要求,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新兴产业。(2)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特点 一是活动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本的前提是文化生产与消费活动的呈现,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是创意,而创意灵感的获得往往来自于与其他同行相互接触的刺激,在众多的活动中特别是多样化文化聚会地点的出现,通常能充分提供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以获取灵感。因此,集聚地点的设置通常被考虑到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策略中。

二是建筑形式

最适合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活动空间的城市环境应倾向于有一个半径为 400米,建筑平均5-8层,在10米范围有非常少的街道(包括人行道)。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应该有非常多功能的公共领地。它提供人们聚会交流的空间,也为 园区内的交易提供场所,这样一个区域将具有渗透性。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倾向于有几个具有活跃、渗透性强、临街地带的街道,或至少有一些活动的结点,便于人们在其间很容易走动。

三是意义

文化创意产业园要像物质一样能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也就是说人们参观之后能形成和保留园区的印象,而这些印象的形成取决于文化园区的活动、风格、形象。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应是革新和创意的地方,在设计和欣赏方面经常是超时代的,并且这些超时代 理念被带入园区的建筑设计、内部装饰、甚至重要街道和空间的照明等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应刺激新的理念,成为新产品和新机会能得以开拓、努力尝试的地方。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意义方面的特征体现在具有历史和发展意义、园区身份和形象及知识性、环境意识等方面。(3)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类型

一是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园类型的划分 :

从不同的角度,文化创意产业园有不同的划分方法。Hans.Mommaas在分析荷兰5个文化创意产业园时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园类型的区分有7个核心尺度可以参考:园区内活动的横向组合及其协作和一体化水平;园区 内文化功能的垂直组合—设计、生产、交换和消费活动具体的混合,以及与此相关的园区内融合水平;涉及到园区管理的不同参与者的园区组织框架;金融制度和相 关的公私部门的参与种类;空间和文化节目开放或封闭的程度;园区具体的发展途径;园区的位置.。Walter Santngata根据功能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分为四种类型:产业型、机构型、博物馆型、都市型。

产业型。这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是以积极的外形、地方文化、艺术和工艺传统为基础而建立的。此类园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工作室效应”和“创意产品的差异 ”。

机构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是以产权转让和象征价值为基础而建立。其基本特征是有正规机构,并将产权和商标分配给受限制的生产地区。

博物馆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是以网络外形和最佳尺寸搜寻为基础而建立。园区通常是围绕博物馆网络而建,位于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市区。其本身的密度能造成系统性效应,吸引旅游观光者。

都市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是以信息技术、表演艺术、休闲产业和电子商务为基础而建立。通过使用艺术和文化服务,赋予社区新生命以吸引市民,抵抗工业经济的衰落,并为城市塑造新的形象。(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类型的划分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胚胎期,因而对其的分类很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主要从区位依附、园区性质等方面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类型进行划分。

二是按区位依附划分为4种类型:

以旧厂房和仓库为区位依附。城市中被废弃的旧厂房和仓库,因其宽敞明亮的空间及廉价的租金,或面临闲置空间再改造的境遇,往往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又一滋生之地。国外许多成功的文化园区就是以旧厂房和仓库为区位依附的。

以大学为区位依托。大学作为技术的发生器,可以不断开发新的科技;同时它又是各类人才的聚集地,不但培养人才也吸引着各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大学也是一个开放的社区,是一个提供多元文化的场所,大学往往成为创意的中心。

以开发区为区位依附。这类文化创意产业园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区位依附。因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发达,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聚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智力型人才众多,最适宜发展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区都有着大量的信息产业,这些产业跟文化产业能够实现很好的融合。属于此类型的有位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内的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位于大连市高新技术 产业园区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等等。

以传统特色文化社区、艺术家村为区位依附。属于这种类型的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依托一些传统的文化区域,在这些区域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利于开发特色文化产业产业园区。如四川德阳三星堆文化产业园、北京高碑店传统民俗文化创意产业 园等等。第二种是依托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些艺术家村,有些是属于创作型的园区,如北京的几个画家村;有的则已形成产业化运作,如位于深圳特区郊边龙岗区布吉镇的大芬油画村等。

三是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性质划分为5种类型:

产业型。一是独立型的。园区内,产业集群发展相对比较成熟,有很强的原创能力,产业链相对完整,形成了规模效应。如深圳大芬村,以绘画艺术为主,也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及规模效应,但原创能力不强,而且这是我国此类文化创意产业园普遍存 在的问题。二是依托型的。依托高校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条。如上海虹漕南路创意产业园,同济大学周边的现代设计产业园区等等。

混合型。这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往往依托科技园区,并结合园区内的优势产业同步发展文化产业,但园区内并未形成文化产业链条。如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香港数码港等。

艺术型。这种类型的园区也是创作型园区,原创能力强,但艺术产业化程度还较弱。目前国内最有名的艺术园区有北京大山子艺术园区、青岛达尼画家村等。

休闲娱乐型。这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主要满足当地居民及外来游客的文化消费需求。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的新天地、北京长安街文化演艺集聚区等。

6.西部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的融合 篇六

我国西部经济跨越是在网络经济蓬勃发展和西部地区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传统产业尚具有一定优势的背景下提出的。在这种条件下,西部的现实之举是传统产业主动融入网络经济,在融合中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西部经济跨越。

一、西部经济跨越的提出背景

(一)网络经济迅猛发展

从20世纪后期以来,处于“朝阳”阶段的网络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我国也不例外。从10月到6月,我国网站数量增加17倍,上网人数激增26倍.据高盛咨询公司预测,到,中国的上网人数将达到8000万[1]。另据 1月17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12月31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数达到1245万台,比20同期增加40.6%;国际线路总容量达到7597.5M,比年同期增加1.7倍;网民数量达到3370万人,比2000年增长1100万人[2]。上网人数的成倍增加是发展网络经济的良好契机。这组数据还阐明,网络经济的快速成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系统的高新技术改造热潮,最终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

网络经济的核心是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周振华撰文指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经济,具有高强度创新性、广泛渗透性、高度效率倍增性和深度产业关联性等四个明显特点[3]。因此,网络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排斥传统产业部门,相反,却是对传统产业部门的深度改造。也就是说,一方面,传统产业必须在主动接受网络经济改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网络经济也只有在聚敛了大量的资本、知识等资源后,依托于现有传统产业实体,才能寻求进一步的扩散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整合传统产业及其资源,从而带动产业调整,并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西部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

这一形势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解:一是西部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二是经济跨越对西部提出的严格要求。

1、西部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

经过建国后5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来的大规模建设,西部地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总量扩张、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嬗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改善[4]。但西部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并有逐步扩大之态势。主要表现是:(1)西部地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呈下降态势。东部GDP占全国的比重不断提高,在1978、1990、1995和四个年份分别是50.1%、15.9%、57.7%和58.3%;西部地区该指标则呈下降趋势,在上述四个年份分别为15.6%、15.9%、14.0%和13.9%。(2)人均收入差距加大。东西部人均 CDP之比,由1978年的1:0.52(以下东部地区为1)扩大到1995年的1:0.43和19的1:0.42。(3)综合差距扩大。东西部在经济发展、观念、体制、管理、信息、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距,全国近600个贫困县,90%以上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以上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落后了整整一个阶段。西部面临的艰巨任务主要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以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等。一句话,西部地区必须奋起直追,实现经济跨越。

2、经济跨越对西部经济增速的要求

经济跨越式发展是指欠发达地区为快速缩小其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引进、吸收和应用发达地区甚至是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和人才,聚合成高成长性的区域主导产业,从而高起点地发展本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这种发展模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本地区整体经济水平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经济跨越式发展客观要求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根据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朱欣民教授的测算,四川要实现经济跨越,在―每年至少要有11.42%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于全国同期预计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7%而言,四川必须有4.42个百分点的超额经济增长速度。这就是说,经济跨越式发展迫切要求寻求增长依托。对西部地区而言,这种依托有两种:一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地域依托,即必须依赖部分重点地区进行重点区域开发;二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产业依托,即必须依赖一些区域主导产业和先导产业进行重点产业建设。而后一点对西部地区而言,更有现实可能性。因为,着眼于传统优势产业及其与网络经济的融合,可以实现经济后发优势,从而实现经济腾飞,满足跨越式发展对超额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

四川是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西部要真正实现经济跨越,所需的发展速度确实要求四川传统产业必须要有所作为。

二、西部地区的产业特征

整体讲,我国西部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其必须接受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改造,主动融入网络经济,从而提升西部传统产业优势,实现西部经济跨越。

西部的产业结构目前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1、产业门类齐全,产业层次低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地区先后经历了“一五”、“二五”等几个五年建设时期、大小“三线建设”时期以及西部大开发时期国家的大规模投入和建设。其结果是,西部地区基本形成了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

但是,毕竟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起点较低,而且,“一五”、“二五”等几个五年建设时期和大小“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西部地区的投入形成的产业体系没有及时进行结构调整与升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梯度演进理论的盛行,西部地区主动接受了相当数量东部地区和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转移出的产业,但这些转移的产业层次多半不高。西部大开发的起点虽然较高,但毕竟刚刚开始。所以,西部地区的产业层次总体较低。

就目前而论,西部地区工业技术老化,产业结构畸形,基础设施薄弱,自我积累能力差,储蓄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沿海省份。从表1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储蓄率、投资率和人均投资额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不用说东部沿海省份了。

表1  我国东中西地区储蓄和投资指标的比较

储蓄率(%)

投资率(%)

人均投资额(元)

全国平均

42.0

48.2

2039.8

东部地区

52.1

57.8

3662.6

中部地区

40.6

40.5

1237.9

西部地区

33.4

46.4

1218.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各省数据整理得出。

2、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西部地区的部分省区劳动力资源尤其丰富而资本资源缺乏。基于这一现实,西部地区发展起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表1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储蓄率、投资率都既远远低于东部,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投资额也是如此。因此,西部地区的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相对地偏低。而且,不容忽视的是,这是在西部地区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显著偏低。这几项指标综合地说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水平较低而且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劳动密集型特征。

3、传统产业占据主导成分

西部地区虽然在各个时期陆陆续续地都有国家的大规模投入,但是在“一五”、“二五”和大小“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入形成的产业部门,到今天基本都已经成为了传统产业部门。而改革开放以来,在产业梯度演进理论的影响下,西部地区主动接受东部地区和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和转移出的产业,其产业层次也多半不高。所以,目前相对于世界各国和国内其他相对发达地区而言,西部地区仍然是传统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三、西部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融合的理由

西部提升传统产业优势,实现经济跨越,有两个基本途径。其一是西部传统产业实现自身的升级,或者通常所说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其二是西部传统产业接受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改造,融入网络经济,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西部经济跨越。

应该说,西部地区在当前条件下,更应该着眼于第二个途径。原因如下。

1、发展网络经济已成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跨越的潮流

网络经济的载体是网络产业,其内核是网络信息技术。有不少学者指出,网络经济的发展,粗略地讲,就是信息化过程。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使工业化朝着高附加值化发展,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自主和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经济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网络经济及其产业的建设可以助跑西部经济跨越,或者说,西部要实现经济跨越应该借助于网络经济的发展;而且要与信息化同步推进。正是在这一层面上,有学者分析道,西部经济跨越必须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5]其主要论点,一是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工业化实现方式,二是信息化为高起点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可能。网络经济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不再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不再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某些技术发展环节,先工业化、后信息化,而是必须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缩短时间,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的渗透、增值和应用特性,为高起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是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了可能,使我们能够跨过某些发展阶段,节约巨大的研究并发投资和宝贵的时间,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跨越。直接地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在新的起点上用更短的时间和更低的成本,实现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现代工业化,这正是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跃的合理内涵。

2、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优势决定了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一方面,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可能指望一蹴而就,大规模地发展网络经济;另一方面,也不应该一味地步别人后尘,这难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更别说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个性化突进以及创新性发展。西部地区必须依托现有优势,现实地选择经济发展模式。

网络经济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的过时或淘汰,相反,它将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巨大动力。实际上,众多学者认为,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目前仍保持着相对优势。[6]所谓传统产业,目前通常是指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农林牧业、机械设备、汽车、冶金等产业部门。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传统产业占主体地位的国家,传统产业部门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极为重要。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是我们重要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也只有在传统产业部门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3、传统产业融入网络经济可以发挥更大优势

改造传统产业的目的是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新经济增长理论并不否定比较优势理论,单纯为技术而技术的改造不可能培育出新的竞争优势,相反有落入技术追赶的陷阱。因此,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循环,乃是问题的关键。[7]这一关键问题很好地体现于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的融合,其着眼点是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或是重塑竞争平台基础,培养核心竞争力。正是在此基础之上,传统产业融入网络经济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因为传统产业融入网络经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高新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产业的过程,就是不断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增加产品技术含量的过程,也就是在更高起点上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的过程。

四、西部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融合的形式

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融合的形式正在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从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的融合关系角度讲,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传统产业向网络经济新产业延伸,具有网络产业的某些特点。一些传统企业如汽车产业借助网络开展柔性制造和形成全球营销服务网。二是网络经济向传统产业渗透,具有实体经济的相应依托。比如电子商务顺应潮流而发展起来的物流业。三是二者结合创造新兴产业,形成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到目前为止,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结合已经培育出了一些新的行业,比如某些ICP (内容提供商)、ISP(服务提供商)等。

参考文献:

[1)于立.我国网络产业制度建设探讨(上).[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12.

[2)汪洛萍.CNNIC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四大趋向[N].北京:经济日报..1.24.

[3)周振华.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基本内涵及其实现机制[J].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00.6.

[4)李诗白.关于综合运用经济杠杆,实施我国西部开发战略之研究[J].北京:金融与保险 2001.9.

[5)王亚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考[J].北京:经济要参2001.46.

[6)樊刚.传统产业仍是中国经济的支柱[N].北京:中国经营报.2000.5.23;陈庆修.在新经济时代旧经济如何再现活力[J]。北京: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1.4.

7.传统产业的概念 篇七

1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内涵以及与之相近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1.1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及其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特定的民族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的、从传统社会沿袭下来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对人体生理特征进行改造的各种身体活动的总称。它前面有两个限定词, “民族”是第一个限定词, “传统”是第二个限定词, 它首先是民族的, 然后才是传统的。它是即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传统性的体育活动。如果平常单独说“民族传统体育”或者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话, 应该理解为:它既包括了国内的, 也包括国外的, 不能只局限于国内的, 应该把它延伸到国外的民族传统体育中去, 虽然在国外人的认识中, 他们没有“民族传统体育”这一说法, 但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中, 它是存在的。这有利于将国外的与国内的进行比较性研究, 更有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现在在研究中通常把“民族传统体育”默认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比如, 题目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的研究中, 作者所研究的就是对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产生一种误解, 影响了后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拓展性认识, 是不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的。应该在“民族传统体育”前面加上“我国”或者“中华”二字来进行限定会更加贴切一些。因此, 民族传统体育应包括国内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和其他国的民族传统体育 (可称为其为“国外民族传统体育”) 。

在周伟良主编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一书中, 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定义为:在中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 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流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他还提到:“由于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民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 居四方之中, 故名为“中国”, 亦称为“中华”, 后来又出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 用来指代中国各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集合体[1]。由此可知,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专指国内的“民族传统体育”。它包括武术、舞龙、舞狮、风筝、高脚马等在我国各民族产生和发展的, 并对现在产生一定影响的体育项目。

1.2 民族传统体育相近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很多文献和著作中, 还会看到“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这几个常见和主要的与“民族传统体育”相近似的概念。民族体育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独有的, 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所创造和享用的特殊的体育文化。如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民族体育, 乒乓球是英国特有的一项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相对现代体育而言的, 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向现代体育转型。如乒乓球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 他是英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现在已经被国际化了, 属于现代体育的范畴, 传统体育首先是一个或几个民族的, 然后才是传统的。民间体育相对于宫廷体育或者是官方体育而言的, 是指在民间产生和发展并广泛流传的体育活动的总称, 它无高度组织化、制度化。民俗体育, 顾名思义是指人们用来庆祝某一节日的体育运动, 如抢花炮就是我国侗族和苗族用来庆祝丰收体育活动, 另外端午节的划龙舟, 春节的舞龙舞狮都是民俗体育的代表。

2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概念内涵、学科性质及其上属、平行、下属学科之间的关系

2.1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概念及其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以世界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 以田野调查和理论思辨为研究方法, 以探索各民族体育发展规律、促进传统体育现代化为目的的应用性学科[2]。要理解此概念的内涵, 需要重点理解一下几点:第一, 其研究对象是“世界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象和规律, 而不仅仅是我国的传统体育活动规律和现象, 因此如果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就不要把国外的给忽略掉, 否则你的研究是不完善的, 并且会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和发展, 这是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工作的人所必需要铭记和弄清楚的问题。第二,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与本民族或地区、政治、经济、教育及其生存、发展和变迁的关系,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与地域和民族特点的关系。第三, 它的研究目的在于发现和探寻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 探究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价值和各民族的传统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浓缩点, 折射出的各民族发展的轨迹;挖掘、探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及其规律;研究传统体育 (项目) 与现代体育 (项目) 2个不同文化系统的密切联系;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乃至世界各民族范围所起的社会作用及其价值, 为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第四, 它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研究、探索民族传统体育理论、实践问题和规律是其主要的任务和宗旨, 为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其研究方法体系由其方法论、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3个层次构成。

2.2 民族传统体育学学与其上属、平行、下属学科之间的关系

1997年研究生专业目录修订, 将体育学作为一级学科, 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借助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来丰富自身学科特色与体系, 对拓展体育学的学科领域和完善体育学的基本理论与原则起到重要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学既是民族传统体育学在体育运动领域中的渗透与拓展, 又是体育学在民族传统体育学中的体现与延伸[3]。

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这3门学科的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民族传统体育学所研究的领域, 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教学与训练就需要运用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理论与方法, 武术及其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能量消耗及供能特征也需要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来解释, 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人文精神也是体育人文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内容。由此可知,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学科, 它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需要依赖于其他3个二级学科的知识做辅助, 其他3个二级学科的研究范围内也包含着民族传统体育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他们是相互渗透的。

民族传统体育学又设立了以武术为主的3个下属学科, 也可称之为三级学科:武术、传统养身、民族民间体育。健身气功、太极拳都属于传统养身的范畴, 太极拳也属于武术中的一种拳术, 也是一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 它们都是民族传统体育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3 结论

综上所述, 可得出以下结论: (1) “民族传统体育”包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国外民族传统体育”。 (2) 可将“民族传统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按大小顺序进行排列, 即:“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 (3)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种身体活动的总称,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个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4) 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体育学下设的4个二级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需要依赖于其他3个二级学科的知识做辅助, 其他3个二级学科的研究范围内也包含着民族传统体育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他们是相互渗透的。 (5) 武术、传统养身、民族民间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学下设的3个专业, 也可称其为三级学科, 我们常提到的健身气功、太极拳都可归属于这3个三级学科中的内容。

摘要: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思辨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相关概念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辨析, 完善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包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国外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是各种身体活动的总称,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个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学所要研究的内容;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体育学下设的4个二级学科, 他们相互依赖, 相互渗透等等。

关键词:传统体育,概念,相近关系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

[2]王亚琼.民族传统体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1.

8.文化创意产业的多种概念辨析 篇八

现在提出的一系列的理论、概念,包括创意产业,创意为王,内容产业,内容为王,眼球经济,渠道为王,以及体验经济和娱乐至死,这些概念完全是在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而在我们理论上又给了它回答,同时在实践中又有一部分企业、地区和国家,从中得到了很大发展的这样一个实践。所以我认为,我们长期从学术的角度讲,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过程,也可以说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前面厉无畏主席,还有几位都谈得非常好,我觉得今天的理论思维整体发展,非常令我们振奋。

我首先想谈的就是这个,因为我提了很多关于创意产业的理念,产生不少争议,也有一部分同志,也有一部分领导经常会批评,就是关于提出创意产业的理念问题,从整体上来讲,文化创意产业、广义的文化产业和广义的文化经济,是一致的,在总体上大致观念是一致的,这是一个一般性、总体性的概念,他们中间的区别虽然有,但是在总体上来讲,不是特别大,因为它是从总体一般性的更高层次来表达的概念。

第二,狭义的文化产业,过去有过多种分类,关于文化,有200多种的分类,又有大中小的分类,在国内中是很多文化部门管的;那么小是我们文化部所管的等等。狭义的文化产业,是在这样一个过去我们在文化部管的范围之内的这么一个理念。那么版权产业是美国人用的。为什么文化产业的概念提了那么久,又变成创意产业重新得到提高,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升到新的阶段的一个必然结果和产物,因为它在整体的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原有的文化产业是更居于传统的文化门类的一些表达。

我想说说下面的五个部分,五个部分是怎么样构成我们历史的和逻辑发展的过程的。首先我们看创意产业的提出,创意产业在英国提出,其实在此前,澳大利亚已经说过了,那么英国提出创意产业,在他们之前的80年代,英国人也叫文化产业,因为新产业发展的需求,因为科技介入,因为更高的一个产业,需要统合的过程,越界的过程,需要提出新的概念。所以创意产业的提出,首先关注创造者、艺术家、设计者的理念,背后的根本点在于当今世界财富的增长方式,已由过去的制造业为主的方式,变成了创意者为主的方式。根据美国和一些专家们的研究,认为当今世界3%到5%的创意者为世界创造了90%以上的财富,这就是我们说的比尔-盖茨、马云、陈天桥,看到其他一系列新星们怎么样迅速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从开始的不名一文,到三五年成为世界或者国家的首富,像比尔·盖茨,超过了过去洛克菲勒集团几代人的财富。我觉得这是财富增长方式的变化,我们创意产业的提出有这样的意义,这是能够解释这些人由不名一文,转眼间变成了中国财富榜的首富。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时候当我们谈创意产业,也谈创意经济,创意为王的时候,后来我们遇到新的问题,就是创意者是很多的,那么创意通过什么表达出来,这是1999年新经济落潮之后,整个的欧洲,乃至于日本、韩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要有产品,要有产品自身,有了内容,这些东西才有一个表达的方式,我们那时候建起了信息高速公路,信息的通道建立起来了,但是我们B2B的方式和B2C的方式都不能实现,因为没有内容,这时候兴起新的产业就是内容产业,前期是因为需要,是实践,欧洲,尤其我们看到日本和韩国,以内容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内容产业,内容为王之后,我们遇到新的问题,就是一个利润被提出来,就是注意力经济和眼球经济,这个被提出来,因为关注到传播方式,过去我们谈到产品出现了,很好的产品,比如我们有国家培养无数的音乐家,但是这些音乐家为什么赶不上超女?很多人转眼之间成了全球知名的人,为什么?就是因为谁掌握了传播的方式,谁占据了传播,谁就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这就好比是我们的芙蓉姐姐,她也成为名人,也有人请她拍电影、拍电视,因为她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吸引了眼球,原因在哪里?因为当今世界提出眼球与注意力经济,是因为眼球和注意力是我们当前最稀缺的资源,信息太多了,创意的产品也多,最稀缺的资源是渠道,是注意力,是人们每天花时间看的广告,因为走到哪里都有,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就提出来,传播渠道为王的问题提出来了。

当渠道为王的问题提出来之后,我们产生了新的实践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谁来掏钱,你有那么多企业,谁掏钱?最终你的企业、产业怎么发展,我们进入了新的时代,叫《娱乐至死》,《体验经济》,这两本书大家都很清楚,最重要的角度是解决消费者的问题,解决感受者的问题,我们就有了体验经济,有了休闲经济,有了娱乐产业,有了精神文化心理大量的需求,有这个需求,有人买单,我们的产业才能发展起来。那么在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那就是使他们这个部分串联起来的中介机构,流通的机构,转换的机构,这就是从内和外两个方面,对内我们是产业的中介,对外是什么?对外就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就是文化贸易。

所以我想这样五个部分的研究,主要体现了产业自身发展的规律,是实践提出了问题,理论做出了贡献,然后获得了提升,使得我们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之内,有了有序发展,并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我在谈到这里的时候,刚才我们谈到创新型国家,创新的这条线,确实是从科技提出来的,那么创意这条线,从文化提出来的,而我们的创新型国家,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科技和文化,两翼齐飞,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这样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获得创意产业的发展,所以我想文化创意产业为什么又出了叫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因为在当今中国的条件下,如何结合的问题很重要。我在北京,给北京市做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基础的时候,觉得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北京的文化产业,很早就提出来,但是一直发展不起来,我们进入新的时期,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提出我们自己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既把文化产业发展的部分,和更高的跨越各个领域的这样一个意义体现出来,所以我想文化创意产业应当在我们全球化条件下,在消费时代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的基础上产生出来,高科技是它的支撑,网络创造方式为指导的文化技术全面结合的特征,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重组的新兴产业集群。跨国、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是非常重要的突破方式,我们突破部门的壁垒、行业的壁垒、所有制的壁垒、地域的壁垒,文化创意产业绝不不是某一个地方做得成的。比如北京,做创意产业达到GDP的10.8%左右,这是因为一把手工程,高点起步造成的,从这个出发,所进行的,所以我觉得北京之所以能够以这样快的速度发展,是因为它的高点起步,高端发展才获得的。

9.传统产业的概念 篇九

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发展带来冲击与压力。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也在生产竞争的压力下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努力保护其市场分额。如:回归自然的理念与生活方式的产生,传统产业产品的不断完善在一定意义上对高新技术产品造成冲击。但是从趋势上,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份额仍将进一步扩大。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存在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关系

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的消亡。正如工业社会中工业的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农业的消亡一样。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也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并存的经济结构。只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自身的发展水平以及它向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的渗透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

和速度。

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出的大量知识产品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雄厚基础。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从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到熊彼特的创新学说,人们逐渐对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物质资源贫瘠的日本、以色利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向人们显示了知识和智慧已经成为财富的重要来源。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信息和知识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罗默认为技术要素的投入产出体现为收益递增规律。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作为一种经济增长的内在要素,它的作用体现为拥有智能资源的人力资本、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以科技为核心构造的生产力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我们可以认为,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规模迅速扩大,在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被广泛认可。随着经济中心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在产业结构上反映为第三产业作为满足人们物质生活以外的需求的产业迅速发展。有些学者提出,服务型产品将取代实物产品成为市场的主体。工业经济时代,经济的核心是围绕自然资源的使用为市场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品,并结合产品进行技术服务,以方便用户购买使用的售后服务。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是经济的中心。无形的知识或物化的知识是企业产出的主要价值所在。

围绕知识生产、使用,大批以提供知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日益壮大。这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将可以直接为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服务。

高新技术产业往往涉及多种知识、多门学科和多种人才,当它向其他领域及传统产业部门融合渗透时,会形成一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影响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甚至观念意识等。新的产业产生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品,引导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迈克尔·波特甚至提出,国家竞争力并不决定于该国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而是决定于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如果能够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有效的支持环境,能够在全球发挥这种竞争优势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获得经济发展。

传统产业作为成熟的产业,稳定的投入产出关系,是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许多高新技术产业,是初生的、不完善的、具有潜力但又不能确定能否迅速成为当今经济生活中的主导,过度依靠高新产业的发展,可能会引发社会政治经济的不稳定。以网络技术为例,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认为,它的根本出路在于与传统的经济融为一体,用新的技术服务于传统经济并在这个过程中来发展自己。网络技术如果与传统工业的有效融合,必将为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这恰恰也是网络行业自身的出路所在。

尊重产业发展规律,保证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和谐发展

正确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保证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鼓励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合作发展

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优

化产业结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历史使命。随着高新产业群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研究传统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与管理的支持。政府应加大协调力度,加强企业、大学、公共研究机构间的合作,鼓励科研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科技产业化进程。日本在80年代着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在纺织、钢铁、造船、家电、汽车等制造领域,很快超过了美国。巴西的《信息产业法》规定,凡是用于科技创新的投资达到当年产值5% 的企业,可减免50% 所得税并免缴工业产品税。另外,政府还规定,由科研机构牵头、至少有两家企业参与的联合开发项目可得到国家50% 经费的扶持。巴西全国工业联合会对全国科研院所在生物、新材料和信息技术三大领域开发出来的新技术进行登记列册,向全国生产部门推荐,使企业更好了解、利用这些新技术。

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产业并不占据竞争优势。即使中国政府加大投入,短期内高新技术产业也不可能有明显的变化。更何况我国这一产业内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由“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再到“中国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中国的传统产业中一些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如:带有明显民族特色的产品、纺织品、玩具、鞋等急需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或通过工艺改造进一步降低成本。集中力量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进行技术攻关效果会非常明显。

上一篇:与爱国的格言下一篇:安监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