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CAD技术学习心得

2024-07-12

机械CAD技术学习心得(18篇)

1.机械CAD技术学习心得 篇一

第一章

3c概念、集成、配置

1.CAD 概念:(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是指工程技术人员在计算机及其各种软件的帮助下,应用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对产品进行包括方案构思、总体设计、工程分析、图形编辑和技术文档整理等一切设计活动的总称。

2.CAPP 概念:(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是根据产品设计结果进行产品的加工方法和制造过程的设计。

3.CAM 概念:(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是指计算机在制造领域有关应用的统称。狭义CAM通常指数控编程的编制,包括刀具路线的规划、刀位文件的生成、刀具规矩仿真以及后置处理和数控代码生成等作业工程。

4.CAD/CAM 集成技术:是指一种在CAD、CAPP和CAM各应用系统之间进行信息的自动传递和转换技术。集成化的CAD/CAM系统借助于工程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标准格式的产品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把分散于机型各异的各个CAD、CAPP和CAM各功能模块高效快捷地集成起来,实现软、硬件资源的共享,保证整个系统内的信息流畅通无阻。

5.CAD/CAM系统的主要功能:1)产品几何建模 2)产品模型的工程分析处理(运动学、动力学分析,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3)工程图绘制 4)辅助制定工艺规划(CAPP)

5)NC自动编程 6)加工过程仿真模拟 7)工程数据管理

6.CAD/CAM系统的组成:由硬件、软件和设计者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硬件是CAD/CAM系统运行的基础,由计算机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储存器、生产装备以及计算机网络等部分组成。

软件是CAD/CAM系统的核心,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专业型应用软件。

第二章

PDM的内容

1. PDM的定义: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ion Data Management)技术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为了解决大量工程图样、技术文档管理的困境而出现的一项产品数据管理技术。PDM是一种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过程的技术。PDM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电子资料库,它能集成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全部信息,包括图样、文档和数据。

2. PDM的体系结构:PDM系统是建立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上的面向对象的应用系统,共有四层结构构成1)第一层是支持层,是以通过商品化关系型数据库为支持平台,提供了如存、取、删、改、查等数据管理的最基本功能 2)第二层是对象层。3)第三层是功能层。4)第四层是用户层,提供不同用户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进行操作的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3. PDM的功能:1)电子资料室管理与检索(核心)2)产品配置管理3)工作流程管理4)项目管理功能

4. PDM集成平台:PDM是介于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的一个软件开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集成或封装CAD.CAE.CAPP.CAM等多种开发环境和工具。

2.机械CAD技术学习心得 篇二

关键词:CAD技术,机械制图,关键技术

机械制图是指设计者与制造者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媒介,设计者对机械的参数进行统计制造,而制造者负责对其进行绘制。传统的制图方式是手工进行制图,但在CAD技术的不断发展下,逐渐代替了手工的制图方式,而是采用机械的制图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制作出的图纸也较为准确。因此,机械制图的使用离不开CAD技术的帮助。

一、CAD技术的关键技术

(一)造型技术

CAD技术主要涉及几何形状的描述、分析,在三维造型理论不受限制的程度越来越大的条件下,导致传统几何的缺点越来越突出:如,描述的能力较差、信息收集的不完整,而CAD造型技术主要包括线框造型与实体造型。线框造型是一种最早的三维模型,由点、直线及曲线组成,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描述并且对实体的影像进行调换控制。而实体造型主要是由立方体、圆柱体、锥体及球体等元素构成,是通过计算的方式来生产所需要的形状,并且对每种图形都有其具体的定义与解释,比较常见的实体造型方法有边界表示法、分割表示法、扫描法及特征造型法等方法,对机械制图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二)数据库技术

目前,我国的数据库体系尚且没有得到完全的发展,但在长期不断的努力发展中,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具有多种技术与功能。例如,版本管理、支持文本、图形的管理及动态的修改等,就是对一些复杂的事物进行描述与解释,从而达到机械制图的目的。

(三)界面技术

界面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灵活性,在界面的设计中,必须满足不同用户对界面的不同需求进行设计,做到灵活的运用。二是相似性,就是指内部软件的程序与其他软件程序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具有相似性。三是直接性,对于所有传出的信息都进行严格的要求,保证其清晰准确,使外界的用户能进行及时准确的了解。

二、CAD技术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一)画法几何应用

在进行具体的应用实践时,可以利用坐标的形式来对点面进行控制,可以利用“视口”来建立主视、俯视、左视及西南的四个视口,并且创建三维模型,三维模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种方法对不同位置上线与面的投影特点进行分析,并将其融入具体的实体图中,起到投影学习的作用。

(二)剖视图应用

由于剖视图图内的虚线较多,形状比较复杂,因此,一般适用于多孔槽的部件,在剖视图的描绘中,很难看出视图的具体本质,而CAD技术的使用,可以通过建立模型,然后利用剖切功能,对部件进行剖切,进而观察到内部的具体结构,进行图形的绘制。除此之外,运用CAD技术时,要根据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的位置进行剖切,以便于加深对视图的理解与认识。

(三)组合体视图应用

一般来说,在对机械制图的绘制中,通常使用的方法是线面与形体的分析方法,对投影的特点及规律进行掌握,并且通过这种形式对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进行整理。同时,也可以用CAD技术来对模型进行组合,按照组合的方式,将几何体进行构建,将具体的位置都落实好,进而绘制出组合体。由此可知,对于一些数量多、体积大、较为复杂的结构图也可以采用CAD技术进行绘制。

(四)基本机械形状应用

在机械制图的过程中,CAD技术可以对一些简单的形状如多边形、长方形、椭圆形等进行迅速的绘制。例如,在对角线长为100的五边形绘制中,首先先画两条同为100长的先端,并且以其中之一为端点进行旋转。其次,两个相交的点进行连接,即为五边形的其中一条边,以此类举,连续旋转五次,画出五边形的五条边。再次,将已经画出的五条边进行端点与端点的连接,进而画出五边形。同时也可以利用CAD技术进行绘制,输入边数5,选择其中的一点作为五边形的中心点,进而对五边形进行绘制。在椭圆的绘制中,也可以利用CAD技术对其进行绘制,选择好椭圆的图标,根据椭圆周边的图形进行不同方式的绘制,同时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参数来达到自己想要的弧度。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CAD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进步,并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同时CAD技术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更方便对将要设计的图形进行观察、了解及分析,并且通过CAD技术的应用了解到部件的结构及形状,进而进行更为具体的机械制图。因此,我国应重视对CAD技术的运用与发展,同时促进机械制图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范宁.CAD技术与机械制图关键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26-27.

[2]樊丽娜.机械CAD与机械制图的结合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科学导报,2015(17):273.

3.机械CAD技术学习心得 篇三

关键词:机械设计;现代技术;CAD

中图分类号:TD4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1

CA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Modern Mechanical Design

Liu Wei,Zhang Weijie

(Tangshan Mining&Metallurgical Machinery Plant,Tangshan063000,China)

Abstract:The introduction of mechanical CAD design technology,enterprises can solve repetitive mechanical design and more difficult problem of low utilization from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orten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cycle,with huge economic and applications.

Keywords:Mechanical design;Modern technology;CAD

一、CAD技术的发展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和数值计算能力,辅助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或产品的设计与分析,达到理想的目的,并取得创新成果的一种技术。自1950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诞生以来,已广泛地应用于机械、电子、建筑、化工、航空航天以及能源交通等领域,产品的设计效率飞速地提高。现已将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和产品数据管理技术(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集于一体。

二、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优点

通过实际应用三维CAD系统软件,笔者体会到三维CAD系统软件比二维CAD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零件设计更加方便

使用三维CAD系统,可以装配环境中设计新零件,也可以利用相邻零件的位置及形状来设计新零件,既方便又快捷,避免了单独设计零件导致装配的失败。资源查找器中的零件回放还可以把零件造型的过程通过动画演示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二)装配零件更加直观

在装配过程中,资源查找器中的装配路径查找器记录了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若装配不正确即予以顯示,另外,零件还可以隐藏,在隐藏了外部零件的时候,可清楚地看到内部的装配结构。整个机器装配模型完成后还能进行运动演示,对于有一定运动行程要求的,可检验行程是否达到要求,及时对设计进行更改,避免了产品生产后才发现需要修改甚至报废。

(三)缩短了机械设计周期

采用三维CAD技术,机械设计时间缩短了近1/3,大幅度地提高了设计和生产效率。在用三维CAD系统进行新机械的开发设计时,只需对其中部分零部件进行重新设计和制造,而大部分零部件的设计都将继承以往的信息,使机械设计的效率提高了3~5倍。同时,三维CAD系统具有高度变型设计能力,能够通过快速重构,得到一种全新的机械产品。

三、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一)零件与装配图的实体生成

1.零件的实体建模。CAD的三维建模方法有三种,即线框模型、表面模型和实体模型。在许多具有实体建模功能的CAD软件中,都有一些基本体系。如在AutoCAD的三维实体造型模块中,系统提供了六种基本体系,即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环状体和楔形体。对简单的零件,可通过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将其分解成若干基本体,对基本体进行三维实体造型,之后再对其进行交、并、差等布尔运算,便可得出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

2.实体装配图的生成。在零件实体构造完成后,利用机器运动分析过程中的资料,在运动的某一位置,按各零件所在的坐标进行“装配”,这一过程可用CAD软件的三维编辑功能实现。

(二)模具CAD/CAM的集成制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行业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从普通机床到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从人工设计和制图到CAD/CAM/CAE,制造业正向数字化和计算机化方向发展。同时,模具CAD/CAM技术、模具激光快速成型技术(RPM)等,几乎覆盖了整个现代制造技术。

(三)机械CAE软件的应用

机械CAE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工程数值分析、结构优化设计、强度设计评价与寿命预估、动力学/运动学仿真等。CAD技术在解决造型问题后,才能由CAE解决设计的合理性、强度、刚度、寿命、材料、结构合理性、运动特性、干涉、碰撞问题和动态特性等。

四、CAD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

(一)图形交互技术

CAD软件是产品创新的工具,务求易学好用,得心应手。一个友好的、智能化的工作环境可以开拓设计师的思路,解放大脑,让他把精力集中到创造性的工作中。因此,智能化图标菜单、“拖放式”造型、动态导航器等一系列人性化的功能,为设计师提供了方便。此外,笔输入法草图识别、语言识别和特征手势建模等新技术也正在研究之中。

(二)智能CAD技术

CAD/CAM系统应用逐步深入,逐渐提出智能化需求。设计是一个含有高度智能的人类创造性活动。智能CAD/CAM是发展的必然方向。智能设计在运用知识化、信息化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知识的设计仓库,及时准确地向设计师提供产品开发所需的知识和帮助,智能地支持设计人员,同时捕获和理解设计人员意图、自动检测失误,回答问题、提出建议方案等。并具有推理功能,使设计新手也能做出好的设计来,现代设计的核心是创新设计,人们正试图把创新技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应用到CAD技术中,用智能设计、智能制造系统去创造性指导解决新产品、新工程和新系统的设计制造,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产品、工程和系统有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黄森彬主编.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4.机械CAD技术学习心得 篇四

CAD三维建模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线框模型、表面模型以及实体模型,在实体建模功能分析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基本的项目构建体系,例如,在AutoCAD三维实体造型模块构建的过程中,其结构存在着多样化的形式,如立方体、球体以及环状体等。在简单零部件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其结构的分析及处理,进行三维实体的零件结构改造。对于复杂零件改造而言,存在着基体难以分开的现象,整个拆分的过程相对复杂,因此,可以在三维CAD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实现三维实体的有效构造,所以,通过三维CAD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零件的零件装配的实体图得到形象化的展现,为机械设计的优化提供有效依据。

2.2零部件设计及检查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三维CAD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原装的机械设计构建出全新的设计零件,同时也可以在相邻机械部件设计的基础上,实现机械设计的快捷性,为整个项目的设计提供便利性的服务。而且,在CAD三维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零部件的设计与三维技术的结合,有效避免零部件设计中出现的限制因素,使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性的处理,有效减少由于零件问题对机械设计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机械设计中通过资源查找器可以将零件放置在原来的位置,使零件的基本造型得到动态化演示,设计人员在动态化零件装备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掌握零部件设计的整体构造。

2.3实体装配图中的应用

5.信息技术学习心得 篇五

我接触信息技术已经有6个年头了,通过学习信息技术,使我增长了许多新的知识,为我的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简单总结学习信息技术的感受和体会。

一、学习过程。二○○○年,由于偶然的机会,我开始接触电脑,我被电脑神奇的魅力所吸引,使我爱不释手。虽然我没有点滴这方面的知识,但我不惧怕它,反而有一种学好它的强烈愿望促使我钻研电脑知识。首先从学打字开始,边请教别人,边自己摸索。通过不懈地努力,我掌握了一定的电脑知识。二○○三年,学校派我到西宁参加“教育部、李嘉诚基金西部远程教育项目工程一线教师省级培训”使我真正知道了什么是信息技术,为我学习信息技术指明了方向。不仅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同时也掌握了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二、学习所得

1.通过多年的学习,使我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不仅学会了常用软件的应用知识(如文字处理软件、媒体播放软件、电子表格、演示文稿、课件大师等),也学会了获取信息的技术,如网页浏览、资料下载、卫星节目收视等,同时也学会了一定的维护、维修知识。

2.利用资源优势,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 = 400

通过收看“空中课堂”等电视节目和下载的远教IP中的教师发展的资料,学习全国名师的教学方法,学习课改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政治政治理论。不仅开阔了视野,也开拓了教学思路。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使自己的教学有了明确的目标,同时通过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先进的典型事迹,提高了思想觉悟,加强了自身的师德建设。

三、知识的应用

1.将学到的知识与教学紧密结合。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光盘教学、“模式二”教学以及让学生收看“空中课堂”等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将学到的先进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用学到的课改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做到有的放矢。

再次,与本校教师共同分享学习成果。自我担任学校电教技术员以来,让本校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手段的重担相应的落到了我的肩上。因此,为了使我校教师尽快掌握信息技术这个先进的教学手段,我立足实际,结合自己积累的学习经验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使我校的大部分教师不同程度的掌握一定了信息技术手段。看到同事们打出的一篇篇文章,看到制作的课件、看到能熟练地操作电脑、“模式一”等设备时,在同事们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也

有成功的喜悦。

6.信息技术学习心得 篇六

短暂、紧张而让我痴迷一周就这样擦肩而过。2014年11月9日到14日我与全县各中小学教师接受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学习。以理论相渗透、以技术为支撑,先后聆听了谢文斌教授、刘芳教授、傅绍湘教授、李维魏教授、张清阳教授五位专家的理论讲座及案例分析,观摩了五堂精彩的展示课,让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中感悟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本次培训具备很多的优点,还增加了网络研修平台学习任务,给我的感受很深刻,让我的思想和观念接受了一次空前的洗礼。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次培训中一些感悟。

一、认识了新的课程――微课、ScienceWord科技文档处理软件

在11月12日在张清阳教授的讲解下,我初步认识了“微课”这一门新的课程。他们指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课评课模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微课设计与制作,让我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太落后与不足。还接触了使用ScienceWord科技文档处理软件,了解了ScienceWord的优势的非线性编辑的基本概念,掌握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ScienceWord特色编排功能,其中许多基本操作特别对我们小学老师很实用的,比如:“自动标注拼音”、“算术竖式、”“汉字笔画及动画显示”

二、专业知识方面

通过聆听谢文斌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信息化教学环境”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做互联网时代的教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明白了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必须掌握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要“应用”为核心,以“标准”为引领。

通过聆听了向婷的对“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策略与模式的设计方法”,我理解了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通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探索课程整合途径分三个阶段结合――整合――融合。信息技术环境下常用的教学策略,“应用”是起航,“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深水区,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具有不同的学习支持属性。听傅绍湘教授对“音视频素材的编辑与加工”的解析和李维魏教授对Photoshop软件及相关概念介绍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设计”深入仔细的分析与演示操作,使我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是办公软件强大的功能,平时我只会对办公软件进行简单的应用,没有更进一步去学习,听了傅教授和李教授解析与演示操作,深刻的认识到什么专业知识,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忘记年龄不忘学习,不断来丰富我专业知识。

三、专业成长方面

此次培训中先后观摩了《眼睛》、《虾趣》、《数学广角》、《数学编码》、《生命的感动》五堂优秀教师精彩的展示课,五位教师的教学模式、新的思想和理念,信息技术能力恰如其分的运用,让我感觉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舞台,也为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正真的学有所获。通过观摩、讨论交流、评课活动、专家指导,学习到了全县各地优秀教师的宝贵教学经验,专业上的互补,共同提高。让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在各学科中应用的多样性,不仅理解了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要深入到自己教学设计的每个程序中去,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也有了新的认识,为今后提升了教学设计的整合水平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时间紧凑,实用性强,只能用“收获颇丰”来概括。

总之,很遗憾培训时间之短,很喜悦收获颇多。我是70后的移动网民,虽然跟不上90后的原居民,但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名教师,我时刻准备着学习。不敢奢望培训中所学技能在教学实践中立竿见影,但我会争取把自己所学的新的教育信息技术和新的教学理念切实地运用到教学中去。我时刻准备着清空自己,学习新的知识,老师将来的课堂与信息高度的融合是我不断努力的方向。

文章二:

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面对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学习和提高已迫在眉睫。非常有幸,我参加了“国培计划(2015)”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通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我们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1.可以说,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平时我都停流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为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

2.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要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其次,我们要运用技术,有效的辅助课堂教学。

1.通过聆听专家老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和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通过聆听专家们对“网络学习资源应用”、“PPT2010高级应用”、“学科教师的媒体素养培养”、“电子白板的创新应用”、“中小学微课设计与制作”,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还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如对“微视频的加工与编辑”的解析和对“PPT2010高级应用”深入仔细的分析与演示操作,使我真正的知道了什么是办公软件强大的功能,平时我只会对办公软件进行简单的应用,没有更进一步去学习,听了老师们的解析与演示操作,使我开拓了视野,能力得到了提升。另外,我还有一个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微视频的制作,下一步我要自己制作微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来丰富自我专业知识。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这将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我会一如既往的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自我的专业技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

文章三:

11月的12日至21日,我有幸参加了毕节市第三期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训。在这短短10天的日子里,对我来说受益非浅,不论在理论学习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让我对信息技术有了更新认识和学习兴趣。下面我就把这次培训,所学的点点滴滴与大家分享。

1、通过本次的培训分清楚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

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并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而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情趣,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奠定基础。

2、通过培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一改过去的“多媒体可有可无”的落后思想,我们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并初显成效,可以说终于尝到了信息化教学的甜头。相信这些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但是,信息化教学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好几年了,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那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优点。从而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4、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使我们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们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

7.机械CAD技术学习心得 篇七

关键词:机械设计,三维CAD技术,应用

三维参数CAD技术使机械制造领域的产品设计方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它不仅有效提高了机械设计水平与设计效率, 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机械产品的研制周期和开发周期。因此, 三维CAD技术是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在发展中的必然趋势, 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机械设计中三维CAD技术的应用优势

(1) 机械产品设计更加直观。传统的机械产品设计方法很难在纸上将产品绘制出立体效果, 而三维CAD技术运用到机械产品设计领域后, 可以将机械产品以一种立体的实体效果展示给客户, 并可以让设计人员更直观地对产品设计进行检查, 通过三维CAD技术实现对机械产品的模拟装配及运转, 让机械产品在设计阶段可以更加接近实际运用。

(2) 实现机械产品参数化设计。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如果要进行画图修改需要重新绘制, 但机械产品从设计阶段到生成完整作用阶段需要经过多次修改, 这便导致机械产品设计的周期与开发周期延长。而三维CAD技术自身就带有参数化设计与变量化设计板块, 可以根据设计人员的实际需求对产品整体进行自动修改, 如果产品中的某个零件尺寸在设计中发生了改变, 则三维CAD软件会对机械产品的其他零件尺寸做出合理的调整。

(3) 实现零部件的优化设计。机械产品零部件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三维CAD技术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 将经过参数化的零部件输入到有限元网络中进行受力变形、振动、形状优化等分析处理, 如果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发现零部件的参数与产品的实际要求不符, 则三维CAD软件会对机械产品零部件进行计算与重新设计, 这对提高机械产品在使用中的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

2. 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1) 模具CAD的集成制造。我国机械制造领域的生产技术正在向现代科技化不断转变, 而CAM、CAD、CAE设计制图已成为机械产品设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模具CAD/CAM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三维CAD软件在发展中也融合了曲面造型、有限元分析、仿真模拟等功能, 将三维绘图、数控加工等功能模块逐渐融入到三维CAD软件系统中, 并在工程数据库的支持下可以有效提高机械产品设计数据的利用效率。

(2) 机械产品零部件的实体建模。模拟、仿真、生成三维立体实体模型是三维CAD技术的一大创新, 通过这一技术, 可以根据设计人员对产品零部件的设计进行实体建模, 在获取零部件在某一机械产品运动的特定位置后, 可以获取该零部件在机械产品运行中的相关参数资料, 并根据不同零部件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坐标进行装备, 而三维CAD软件系统中的三位编辑功能可以模拟这一全过程, 帮助设计人员了解机械产品零部件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并通过零部件在机械产品模拟运行中的表现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与完善。三维CAD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较为简单的零部件进行自动分析, 将零部件设计分为若干个基本体并对其进行三维实体建模, 并通过计算机对零部件进行布尔运算, 这样就可以帮助机械产品设计人员更便捷地对零部件进行分析。

(3) CAE软件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阶段CAE系统在发展中已融合数据分析、运动学仿真、优化设计、使用寿命估算、设计强度评价等多项功能, 当机械产品设计运用三维CAD技术进行处理后, 可以使用CAE系统对机械产品设计进行其他方面参数上的分析与优化。

3. 结语

三维CAD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产品设计利用直观的角度展现出来, 并可以满足机械产品设计中对参数化设计与变量化设计的要求, 同时也可以对机械产品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 并在设计人员的操作下对机械产品进行整体优化设计, 这不仅有效缩短了机械产品设计中的设计周期与开发周期, 同时也对提高机械产品设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锋, 庞应周.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0 (10) .

8.机械CAD技术学习心得 篇八

关键字:CAD技术;机械类教学;初探

通俗地来讲,CAD技术实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它主要是借助计算机和计算机中的图形设备进行设计工作的一类软件的统称。由于计算机的快速发展,CAD技术在机械类专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建筑领域、电子行业、服装设计等,CAD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应用软件。正是因为CAD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对于学生来讲,如何能够让学生迅速掌握这门技能,已成为机械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一、简述CAD技术的发展历程

每一门技术的兴起都会拥有一段发展历程。CAD技术则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那时期,CAD技术还没有得到推广,仅仅是作为一门学科被提及出来,又加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不成熟,技术方面存在很多漏洞,直到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这在无形间也带动了CAD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一些激光打印机、绘图仪等设备被大力倡导使用,使得CAD技术实现了圆满的飞跃。它的兴起满足了众多工业化设计和生产的需要,CAD应用课程也被纳入不少院校的学科之中,培养了众多拥有CAD技能的莘莘学子。

二、CAD技术在机械类教学中应用

(一)CAD技术的应用符合了机械类教学的发展趋势

和传统的画图方式相比,CAD技术在没有得到推广以前,机械设计者们在画一些产品图时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CAD发展起来之后,机械设计者们均开始采纳科技技术进行画图,也就是将以前的画图工作转移到计算机里进行操作和制图,这主要由于计算机的功能强大,既可以计算,又能够运用制图能功能,尤其是将CAD软件安装到计算机内部,就可以正常使用了,这无疑是满足了众多机械设计者们的需求。另外,在机械来教学中,采用CAD技术可以有效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专注于机械产品的构思方面,在图形表述方面也倍显轻松。因此,CAD技术在教学内容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画图工具也由原来的二维转移成三维,而利用三维建模得到的图形更加真实、更加美观,同时也更加容易理解,这也是为什么CAD技术在机械类教学中受到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因此,CAD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符合了机械类教学的发展趋势。

(二)CAD技术在机械教学中的发展方向

CAD技术的不断发展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得到了完善,同时也已经完成了二维制图到三维制图的完美过渡。那么,CAD在教学中应朝哪个方向发展最为合适呢?分析过程如下:

计算机技术在不断进步,CAD技术也在此基础上不断被完善,这种人工智能化应用正逐步向规范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首先是人们对数据模型的要求越来越高,会在一定上促使数据模型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而CAD技术正是拥有这种优势,能够将数据资源进行整合,进而实现CAD数据的共享。一旦CAD数据被共享,那么,学生就可以利用共享资源,参考优秀机械设计师的想法和思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是传统的画图方式比较单一,而现在的CAD技术更趋向于智能化,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掌握,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主要是CAD技术再次得到了发展,现今已成为计算机硬件、数据库、外围设备和图形学的集合体,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CAD技术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学生了解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工业制造、服装设计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全方位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CAD技术在机械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不少职高学校的学生能够很快接受知识并掌握知识,但他们的思维模式比较固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灵活性。其次,机械类专业的教师没有足够的经验,这成为机械类教学中的一大弱点。由于三维图形要比二维图形操作起来较为困难,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还是习惯使用二维进行制作图形,因此,教师应注重对三维的培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三维制图的技能。最后是由于在机械类教学中,CAD技术教学设备还不完善,同时学生对于CAD技术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而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注重软件的功能足够强大,其实这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了解CAD技术具有强大功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

四、结语

总之,CAD技术为机械类教学中提供了最有利的技术,让不少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理解所学知识。另外,将CAD技术应用机械类教学中,尤其是在建立3D模型中多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些都将成为新一年学生的必备技能。所以,教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重视CAD技术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CAD技术的基础知识,使CAD技术在机械教学中让学生得到熟练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丽.CAD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8):186

9.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篇九

在学习上,我圆满地完成本专业课程,积极完成了老师留给的各项学习任务。

通过在校函授学习,我掌握了学习方法,锻炼了自己的毅力,培养了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为自己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经过这两年多的学习使我在个人修养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以后工作生活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我对高分子材料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以致用,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的处理一些常见质量问题,使自身的文化理论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材料是科学与工业技术发展的基础。一种新材料的出现,能为社会文明带来巨大的变化,给新技术的发展带来划时代的突破。材料已当之无愧的成为当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高分子材料科学已经和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并驾齐驱,在国际上被列为一级学科。高分子材料科学是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现代材料科学的范围定义为研究材料性质、结构和组成、合成和加工、材料的性能这四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结构和组成与材料的性质、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加工工艺和各种环境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为改进工艺,提高高分子材料的质量,合理使用高分子材料,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的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高分子材料科学是一门年轻而新兴的学科,它的发展要求科学和工程技术最为密切的配合,它的进步需要跨部门、多学科的最佳协调和共同参与。目前各种合成高分子的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部门,特别是军事及尖端技术对具有各种不同性能的聚合物材料的迫切需要,促使了高分子合成和加工的技术有了更快的发展,高分子成型和加工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专门工程技术了。由于加工技术理论的研究、加工设备设计和加工过程自动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适应范围扩大,原材料和产品成本降低,聚合物加工工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个课堂上,我不仅了解了有关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有关知识理论,更重要的是这里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和交流平台,增进了我和同学、老师的交流,培养了自己的情商。

这无论是对未来的工作或是生活都是很有益处的,又或者是对自身个人修为和思想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在思想品德上,我有良好道德修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进入函授班级后积极参加班内活动和同学和睦相处,并结识了很多朋友。

10.美术学习心得 篇十

1841年,当时法国最走红的画家保罗・德拉罗什,受巴黎美术学校之请创作壁画《半圆室》,为13世纪到17世纪的名画家“树碑立传”。在这幅壁画中,他以安格尔的画风,既写实又寓意,描绘了胜利女神跪倒在三位在神话中分别象征建筑、雕刻和绘画的天神的脚旁,而40位历代艺术家则围绕在他们身边,其中有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提香,普桑,洛林,韦罗内塞,凡艾克,乔托,丢勒,霍尔拜因,鲁本斯,伦勃朗,穆里洛和委拉斯开兹。

从上述列举中可以看出,在德拉罗什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人眼中,最优秀的作品和画家集中在文艺复兴时期。安杰里科的大名则似乎到了最后时刻才被添加到这个名单中。如果说今天我们已经几乎淡忘了埃德林克,波特和雷蒙迪这些昔日或许如雷贯耳的名字,那么我们在这40位艺术巨匠中却怎么也找不到波提切利,格雷科,博施,布吕格尔,格鲁内瓦尔德,皮耶罗・德拉弗朗塞丝卡或者弗美尔的面孔。

假如让每个时代都做一个类似的实验,毫无疑问,我们将对所谓的“艺术巨匠”的名单产生极大的分歧。因为,除去屈指可数的几位在生前就已经享有巨大声名并且死后仍然“香火旺盛”的艺术家,比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鲁本斯,伦勃朗,也许还可以算上毕加索,几乎所有我们今天认为是天才而不朽的画家,都是在死后若干年后才重新为人们所赏识的。

譬如在19世纪以前,基多・雷尼的名头要比今天被认为是“现代绘画的奠基者”的乔托响亮。但是今天我们全面对比这两位画的作品,可以比较公平地作出评价,虽然雷尼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相当活跃,但是乔托在绘画史上的重要程度却无疑要高过他。虽然就透视法则的应用来看,乔托的技法仍显粗糙。今天我们把他归入大师之列,不是因为他画的多好,而是因为他开创了一种新的画法,为后世开启了另一扇看世界的“窗口”。类似的情况还有安杰里科修士,如今大家普遍认同,正是他们为16世纪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对于画家的评价从来都在变动,西方的美术欣赏口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社会的价值观,比如经济,美学,道德甚至政治方面的因素都起着很大的影响。正如我们今天重新评定周作人一样,任何一本法国文化史,现在都少不了华托的篇幅。这位在其有生之年就已经被大众所喜爱的画家,一直到了19世纪才被认为是属于他那个时代的著名画家。原因在于法国大革命之后的100年中,他的画作同弗拉戈纳的一起,被当作旧政权的垃圾而打入冷宫。

有意思的是,某一时代对于当时的画法画风的接受程度也重新改变了对前人的评价。比如在1950年间,凡高受到时人的重视,间接着也让格雷科这位西班牙画家焕发新生。同样,1960年超现实主义成为时尚,才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博施和格鲁内瓦尔德。此外,占统计地位的美术理论和美术流派也影响了时人的欣赏习惯。浪漫主义的兴起,使得意大利和弗莱芒的“原始画派”画家们在19世纪初期重新得到赏识。18世纪的新古典主义者们推崇简洁的线条,认为技法优先于材料。1830年以后则相反:人们重新发现了色彩的重要性,喜欢模糊和神秘,正象拉斐尔以前的画家所初步尝试的那些方式。

在重新解读甚至是重新“塑造”的过程中,美术评论家和作家起了相当的作用。18世纪末期,人们只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的作品。这个“们”,其实也就是“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而瓦萨利对于14到16世纪时期的意大利画坛的评价,则让人们不能忽视如奇马布埃,乔托和安杰里科等人。虽然人们仍然不能认同他们的风格,认为不自然。1820年左右,第一批发现“原始画派”的美术批评家欣赏他们“神秘”的风格。而到了19世纪末,则是他们的“简洁”和他们的“纯粹”,或者说是他们的“前现代性”,吸引了批评家鲁斯金,而他又通过这些前拉斐尔画派的人物以及他的法文翻译普鲁斯特而影响那个时代的美术和文学。

西班牙绘画直到19世纪初一直藉藉无名,直到拿破仑运动之后才开始被时人所认知。事实上,从苏尔瓦朗到戈雅和格雷科,西班牙在绘画方面的创造和贡献不下于比利牛斯山那边的法国。格雷科画作所展现的强烈的失真,无视透视原则,尖酸刻薄的风格以及精神性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在他所生活的时代,人们认为他怪诞的风格是因为他的疯狂,甚至是因为视觉错乱。直到19世纪的后半期,通过德拉克洛瓦,戈提耶和波德莱尔的大力推荐,人们才认同了他的想象力,将其列为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1842年,法国左派活动家和美术批评家泰奥菲勒・拖雷在荷兰皇家美术馆发现了弗美尔,但是他找遍有关艺术的书籍,除了找范文请到文法国画家勒布朗在18世纪末期发表的几句赞美之辞外,再也找不着关于这位画家的只言片语。正因为拖雷在其1866年发表的著作中,将其塑造成为代表“人类命运的画家”,这位画家才开始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又过了半个多世纪,1921年,通过普鲁斯特的《女囚》,人们才认为他是一位艺术巨匠。

20世纪的人们崇尚“现代派”,用所谓的“发展”或者说“进步”的观点来解读艺术。所以,18世纪末的新古典主义和19世纪的历史画在这个时代里默默无闻。同样的,因为这一观点,德兰,弗拉曼克和基里科这些当年脱离现代主义阵营的画家则遭人唾弃,甚至屡屡因为同纳粹有往来而被人指着脊梁骨骂。相反,以往的一些边缘画家,如巴尔丢斯,吕西安・弗罗因德等人,曾经被人指责为过于“学院派”,如今被被人奉为正统。简单的说来,这一切之所以会这样,似乎全是因为每个时代通过抬高过去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时候甚至到了臆造历史的地步。

11.机械CAD技术学习心得 篇十一

关键词:机械设计;教学模式;CAD技术

作者简介:徐静(1963-),女,浙江绍兴人,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副教授;董雁(1964-),男,浙江舟山人,绍兴文理学院工学院,教授。(浙江 绍兴 31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102-01

“机械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机械设计”传统教学模式通常从分析各种通用零部件的失效形式开始,讨论设计准则,总结设计方法,推导设计公式,熟悉和运用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设计资料。设计过程一般以计算器和绘图板为设计工具,计算和绘图过程繁杂,工作量很大。

随着CAD技术的突飞猛进,机械产品设计的传统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改变了工程界的设计思想及思维方式,成为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设计手段。如何适应这种设计方法和思维模式的变革,培养掌握现代设计方法的新型机械设计人才,是一个急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一直致力于将机械类专业先修的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绘图及三维实体建模技术等课程知识,与“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探索并实践基于CAD技术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新的模式。

一、基于CAD技术的“机械设计”教学模式

“机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AutoCAD、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公差及技术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多门先修课程的知识。不同的老师担任不同的课程,传统的教学目标只着眼于某一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容易忽视课程之间的交叉和联系。基于CAD技术的“机械设计”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机械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绘图等课程的界限,在理论教学中穿插机械零部件的程序设计教学环节,在课程设计中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环节。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融会贯通,掌握先进的现代CAD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存储与检索功能、数据分析与计算功能、图形作图与文字处理功能,极大地提高机械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以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需求。

1.CAD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机械设计”课程是以一般通用零部件设计为核心的设计性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一种零件设计,要求学生掌握零件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能够合理地选择零件的材料及热处理方式,掌握零件的设计计算理论和结构设计方法,能够正确地选用设计过程中的各设计参数,确定零件的各结构尺寸,绘制出零件工作图。采用传统人工设计,由于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检索大量技术信息,如各种线图、数表、数据和资料,并根据相关的设计公式进行计算,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设计精度不高,而计算机强大的数据计算功能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难题。因此,在学生已学过“C语言程序设计”并具有一定编程能力的基础上,根据“机械设计”教学要求和教学进程,将机械CAD技术融入相应的课堂教学环节中,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先进的CAD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1)设计资料的程序化处理。要实现机械CAD,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资料的计算机处理。设计资料或列成数表,或绘制成线图,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直接编入设计的程序、编成独立的数据文件、建立数据库等。为此,笔者将“数表和线图的程序化处理”作为一个教学单元融入“机械设计”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数表,要求学生应用C语言编程将其转化为数组,再利用查找法中的顺序法、二分法、分块法等,根据输入变量得到数组的下标获得相应的数据,最后根据精度要求通过线性插值、二次插值等方法计算得到所需要的设计参数。对于线图,有公式化和数表化两种处理方法,公式化处理要求学生根据线图的变化趋势、直线线图直接求出直线方程,曲线线图通过多项式拟合得到近似方程。数表化处理则采取等分坐标在曲线上取值转化为数表再进行程序处理。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不仅感受到程序设计在数据信息处理中的优越性,而且激发了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兴趣。

(2)常用零部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机械设计中,经常会涉及到螺纹联接、键联接、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以及滚动轴承等各种零部件的设计计算,手工计算工作量很大,而且容易出错。为此,笔者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大作业教学环节。编写了《机械零件CAD编程大作业》指导书,要求学生在掌握数表和线图程序化处理的基础上,根据指导书给定的任务和要求,独立地完成一种零件或部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包括各子程序及源程序流程图、数表或线图处理程序、设计计算程序及源程序编制、程序调试及实际算例验证,以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一般学生要求使用C语言编制仅输出设计结果的简单程序;对编程能力较强且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使用Visual Basic和Visual C++等语言编制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辅助设计软件。通过这一实践环节,学生利用所编设计程序,根据输入的参数就能计算出绘图所需的尺寸,减轻了学生的手工计算工作量,提高了设计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CAD技术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配合“机械设计”课程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绝大多数工科院校一般都选择由“机械设计”课程所学过的大部分零部件所组成的机械传动装置或结构较为简单的机械作为课程设计题目。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课程设计的要求还停留在人工计算、手工绘图阶段,由于设计过程繁琐、重复工作量大,教学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因此,为了将学生从枯燥、重复的手工设计中解脱出来,集中时间和精力用于方案设计、结构设计等创造性思维训练上,笔者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全面引入CAD技术,利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辅助设计软件在AutoCAD环境下完成零部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并输出零件工作图,继而完成装配图。

减速器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最常用的设计题目。笔者选用的减速器课程设计辅助设计软件是嵌套在AutoCAD设计软件中,是一组在AutoCAD环境下运行的应用程序,主要功能包括:典型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及校核计算;典型零部件及典型结构的设计与绘图;典型零部件的标准数据查询等。该应用程序通过复制、添加到AutoCAD设计软件中,则AutoCAD界面上方下拉式菜单可产生新的选项“机械零件设计”按钮。使用时,只要用鼠标单击所需设计零部件的菜单,即可进入此零部件的设计计算程序,完成设计、校核、绘图等设计任务,为学生进行方案对比、参数优化等创新设计提供了有力的CAD技术支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

二、结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同行们致力于将CAD技术的应用和开发与“机械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结合起来,意识到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CAD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CAD技术融入“机械设计”的课程教学,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先进的设计思想和创新的设计理念,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咸斌.与现代CAD技术相结合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方法研究[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5,(6):72-75.

[2]李一民.基于知识融合的机械设计教学法及资源开发[J].现代教学技术,2010,(10):76-78.

[3]王军.运用CAD技术进行变速箱设计[J].江汉石油科技,2005,

(3):47-50.

[4]李淼林.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高校讲坛,2010,(9):145-146.

[5]凌丹.CAD技术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10):51-52.

[6]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八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7]吴宗泽,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2.机械CAD技术学习心得 篇十二

1 机械模具技术的现状

1.1 设计与制造技术实现一体化

在机械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中, 计算机作为辅助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械模具从最初的设计, 再到制造实现了一体化。这种生产方式不仅优化了模具的设计过程, 还实现了生产方式自动化。在对机械模具进行建模和数控加工过程中, 三维设计的优点得到充分体现, 不仅提高了机械模具的制造效率, 而且提高了机械模具的质量。机械模具在设计时不仅要体现科学性, 而且还要体现设计的合理性。因此, 在对机械零件进行形态仿真设计时, 就要采用数值模拟方式, 从而找出合理的模具机构和制造方案。在进行大型的机械模具的锻造定型和塑件成型时, 其大小、精密度、复杂性等因素都对模拟成型不再有大的影响。

1.2 出现了针对大型的、复杂的机械模具的新技术

为了满足汽车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 针对大型的、复杂的机械模具的新技术不断涌现, 缩短了大型机械模具的研发时间, 其技术水平和制造精确度也在逐步上升。在进行设计时, 模拟仿真手段成为重要的应用技术。利用模拟分析技术, 可以预知覆盖件在塑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通过分析实现对工艺进行改进, 对各种参数进行调整, 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三维模具设计作为新技术在大型的机械模具制造中得到应用, 这种实体设计方式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模具结构进行监察, 为模具机构的合理性提供保证。

1.3 高速铣削工艺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重要的机械模具技术, 高速铣削工艺得到了广泛应用。高速铣的特点是在进行高速加工时, 材料温度上升慢, 刀具的切削力较小, 由于热能产生的变形几率小, 模具表面材料的残留应力低等。这些优点使得高速铣削工艺成为加工机械模具的首先加工技术。

1.4 注射模中新技术得到应用

在注射模中, 新技术不断被采用。热流道技术在注塑行业被推广,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元器件为模具加热, 以保证塑料的熔融形态, 这样就可以完成高品质的成型塑件, 不仅降低原材料的损耗, 而且能节约能源。另外, 还在注射成型中采用了气体辅助注射新技术, 其工作原理是使用氮气作为辅助注射对象, 其优点是注射时造成较小的压力, 保持熔体良好的流动性能, 所制造的产品不容易变形, 并且翘曲率很低, 塑件的外形质量较高。

1.5 微细成型工艺得到了技术支持

纳米技术在微细成型中得到应用, 其原理是控制物质反应的大小、传输的快慢和转变程度, 从而达到技术创新的目的, 同时还能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性能。纳米工艺最基本的应用体现在纳米模具成为进行生产的工具。

1.6 反求工程技术

反求工程通常被成为逆向工程。在新产品的研发、模具设计、模具制造过程中, 逆向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逆向工程的设计方式和工作理念和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方式有很大的区别。逆向工程首先要对加工对象进行数据的收集处理, 利用CAD造型取得加工对象的几何模型, 然后在经过对几何模型的分析数据, 根据需求进行数据调整, 最后完成对加工对象的外形设计, 再利用CAM编程, 最终完成加工对象的成型模加工。

1.7 模具制造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

在模具制造行业正在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的经济效益。智能化管理平台的建立为机械模具企业提升了竞争能力。因此, 很多机械模具制造企业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信息网络化建设可以对项目的进程进行监控, 实现对模具制造技术的实时管理。其主要监控对象包括模具的制造进度、调控模具的生产资金, 提升模具制造的工作效率。

2 机械模具技术的发展方向

(1) 针对机械模具的设计, 要有针对性的提高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提高模具设计的标准化程度。提高三维设计、数控技术、塑型模拟技术等先进科技在机械模具中的应用, 提高机械模具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促进其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2) 以CAM和CAPP技术为基础条件, 继续加强模具加工的先进技术和实际制造技术之间的融合, 加强模具制造的智能化水平, 实现加工的自动化程度的提升。

(3) 信息化网络平台有利于机械模具制造企业之间进行信息和技术交流, 因此要在机械模具制造企业中进行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工作, 并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4) 深入研究超高速和超高精确度机械模具制造技术, 争取实现机械模具加工的精确值保持在0.001毫米左右, 确实达到镜面加工的水平。

(5) 积极研制和开发拥有知识产权的加工软件, 采用先进的管理系统, 提高机械模具制造企业在国际模具行业中的竞争力。推进低碳节能的机械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 实现模具表面镜面加工的技术的创新。

3 结语

随着我国机械模具技术的发展, 其设计和制造能力正在不断提高。机械模具技术的科技含量高, 技术创新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在我国“十二五”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中, 模具行业的发展得到了充分重视, 在宏观经济发展背景下, 机械模具制造会注入更多的科技成分, 从而促进整个机械模具行业的技术创新。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机械模具技术的现状, 并对其特点进行了阐述, 针对我国的机械模具制造行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指出了现阶段机械模具制造技术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机械模具技术,现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J].模具工业, 2011, 37 (9) :1-9.

[2]张曙.数控加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金属加工 (冷加工) , 2010 (20) .

13.多媒体技术学习心得 篇十三

关于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几点心得总结如下:

第一、语文教师应重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

信息时代呼唤着语文教育技术的更新。多媒体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或者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有些学生甚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现代多媒体技术介入课堂,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无意识下主动、轻松地接受语文知识。科学研究资料证明:人们从语言信号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从图象信号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够接受知识内容的65%。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能拓宽教学时空,向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详实、典型的具体经验或感性材料,为思维活动的展开构筑坚实基础。多媒体的语文课件以课本内容为依托,借助计算机采集、加工、存储、输出信息极为快捷的优势,对教学内容进行开放式的充实,增加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动画、视频等 , 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效果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加盟,必然将给过去沉闷的语文审美教学注入美的无限生机。新编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都对现代教学手段的开发和利用做了很明确规定。

第二、合理运用课件,教师角色不可异化。

现在许多课件由计算机专业人士开发制作,他们缺乏一线的工作体验,忽略教学过程设计的科学化,有的就是教材教参或习题集的搬家,而成为一堆语文文献盘片化的资料库。因此要运用所购课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直观实用为标准合理利用。不可硬搬进教室,或让学生放任自流地去看资料库,那样达不到培养思维之目的。最好的方法是一线教师自己编制课件。可运用所购买课件的有用部分,再加进自已设计的内容,适时适当地调用以辅助教学。这就需要教师们会制作课件,但无论怎么会制作课件,语文教师的定位还是语文教师,不是定位在我这堂课用没用电脑,或是我是多么善于制作课件上。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把握好分寸,不可舍本逐末,忽视了精心构思教学设计、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激励。第三、上多媒体课应紧扣主题。

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毕竟有限,过多的资料使他们目不暇接,一些重要的内容学生往往还未抄下来就一闪而过,不少多媒体课堂常出现学生的笔记不完整的情况。如果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插图、动画、音响充斥整个课件,刺激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严重地影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注意力,学生表面看似兴趣盎然,课堂看似活跃,但实际上教学的效果可能并不好。语文老师应尊重学科特点,制作课件时,切忌滥用画面来代替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入细致的体验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同时也注意到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应根据

教学要求来进行课件设计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应关注学生接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解文章。

第四 多媒体教学不是减轻了教师的劳动的强度,而是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多媒体课不是让学生看电影。老师必须督促学生在上多媒体课时,牢牢抓住教学重点, 勤于思考,学会记录,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第五、不要因制作课件耽误了教学的常规工作。

14.信息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四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游戏、互动创作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学生的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事物、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教师可以用范例来代替语言,让学生听美妙的音乐、看用画图软件画的图画、用Word设计的电子小报、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本封面等,用这些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自学意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动手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在学习内容不太多、学习难度不太大时,我们可充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新知,然后通过交流、汇报,达成知识的共享与规范。“无为而无不为”、“要知此事须躬行”,学习目标的完成要让学生乐意去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和获取知识,并能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他们掌握真正的信息技术,并终生受用。

学生合作学习,加强学生合作能力。对于新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来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当以启发代替灌输,以辅导代替管制。“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对于枯燥的学习往往兴趣缺乏,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几人为一小组共同完成任务。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来达到知识的掌握。有的学生讨论、尝试,有的学生在看书寻找……同学之间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帮助起来。接着让学生互相交流,提出自己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让其他的同学帮助解答,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添加、修改艺术字的方法。最后再让学生完成宣传画的制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也非常不错。

注重创新意识,品尝学习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努力尝试,营造积极探索,具有创造性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强调在课堂上,只要敢于尝试,就是成功。例如,在平时教学中,鼓励学生不以老师和同学所做的作为标准,强调自己的作品要与众不同;同时注意学生的作品,让其进行展览,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出,就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另外,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参与创新。这样逐渐帮助学生树立了创新意识。并且让学生在每完成好一个操作,就会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就会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

15.机械CAD技术学习心得 篇十五

1 三维CAD技术的优势

1.1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传统的图纸作业的方式在三维CAD技术当中得到了彻底的变革, 其能够在网上针对重要的设计材料进行保存, 从而有效的杜绝了不方便以及容易丢失的情况, 使资料的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保证。与此同时, 还可以采用加密的方式针对计算机中的数据进行处理, 避免外人或者病毒威胁到这些数据的安全性[1]。

1.2 将设计时间缩短, 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升

通过对计算机以及三维CAD技术的运用, 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方案的设计工作, 不仅可以大大减轻传统的人工画图的的负担, 同时还能够将设计时间缩短, 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通过对三维CAD技术的借助, 充分的运用布尔运算的功能, 可以实现图案在设计方案中的自动形成, 同时还可以实现自行组合, 这样就将设计师的时间节省了。

1.3 可以直观立体的进行方案设计

设计图案在传统的机械设计当中往往只是单纯的具有平面性质, 因此没有立体感以及直观性。采用三维CAD技术可以将传统机械设计的平面性改变, 将设计方案立体直观的在计算机当中展示出来, 这样人们就可以将设计方案当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很清楚的看出, 从而促进方案改进效率的有效提升。

2 在机械设计当中三维CAD技术的应用

2.1 在机械设计建模中的具体应用

设计方案的直观立体性能够在三维CAD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建模方式在三维CAD技术当中可以划分为三方面的内容, 也就是立体方式、表面方式以及框架方式。三维CAD技术能够自带圆柱形、椭圆形或者圆形等一些方案中的简单图形。同时其还可以利用布尔运算针对具有多样化的结构进行一系列的排列组合, 从而能够以人们的需求作为根据, 将设计师心中理想的图案做出来, 同时整个过程也会十分的方便和快捷。比如要想将某建筑的设计图案完成, 就可以利用三维CAD技术, 并且能够对计算机当中的设计软件进行借助, 最终在一系列复杂的运算之后, 就能够将一个很简单的模型图案形成[2]。

2.2 在设计方案形成中的具体应用

在完成设计方案中的零部件设计之后, 就需要加工处理这些零部件。在一系列的组合排列之后, 便可以将总体的设计方案形成。通过对三维CAD技术编辑功能的运用, 可以按照设计师的意图针对原本没有联系的部件进行排列组合, 从而保证三维方案的成功实施。

2.3 在机械CAE软件当中的应用

针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是机械CAE软件的最重要的功能, 其能够分析对比设计方案当中的数据, 从而保证将具有合理性的方案形成, 还可以评价评估该方案, 能够使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得到有效的保证。CAE软件中对三维CAD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为, 在将一定的模型建筑好之后, 其余的设计以及分析等步骤则由CAE软件来进行, 这样就可以是方案的顺利实现得到保证[3]。

2.4 在农业设计当中的具体应用

三维CAD技术在农业设计当中非常的适用, 例如在设计农用联合收割机的时候, 就需要立足于对轴流钉齿脱粒分离装置的有效设计。可以通过开发研究Motion works系统, 同时与数控加工模块相结合进行设计加工, 可以利用API或者CAD技术针对该系统进行划分, 在完成每个部分的工作之后, 就可以自动生成总的设计方案。在这个过程中, 主要是利用数据的传输保证划分开来的几个部分能够实现必要的联系, 从而能够共享相互之间的数据。

3 结语

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广泛的应用到了三维CAD技术, 特别是在机械设计行业当中, 三维CAD技术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优势, 这种优势不仅能够在设计以及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同时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目前三维CAD技术的应用中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 但是其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未来的机械设计当中其必然会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龚云波, 吴义忠, 李国新.机械CAD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J].机械制造.2012 (11) .

[2]林黎明.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 (14) .

16.建筑施工技术学习心得范文 篇十六

建筑施工技术学习心得一:建筑施工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对于我来说,这次的学习,它不仅仅让我学到专业知识,还将全面地检验了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里、身体、思想等等。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短短三个星期的学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些学习的日子里我的收获还不少。学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通过三个星期的学习的学习的实践工作,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行性的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

带领我们学习的吴健华师兄是我学院02届的,他现在在广州广骏工程监理公司工作。吴师兄在学习中不仅带领我到施工现场跟我们解说工程过程的相关专业知识,还不断地找机会给我们实操,还经常问一些基础知识的问题。要我们每一个学习的人不仅要在闹里形成相关“相关知识网络”还要我们逐一口述出来,锻炼我们的口头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

例如说混凝土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吧!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就说说我的见解:

1.产生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底或已硬化混凝土的约束,不能自由收缩,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即产生裂缝,裂缝从基底向上发展,甚至贯穿整个基础基础。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变化很小或很慢,但表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固,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差。由于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快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2.防止裂缝的措施: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于硬性混凝土,掺加外加料,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掺和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是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过冷水降温;

(5)可用一定用量的冰块掺和在混凝土中;

(6)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7)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8)改善边界的约束和构造设计,如合理分析浇筑、设置滑动层、避免应力集中、设置缓冲层、合理配筋、设应力缓和沟等;

(9)加强施工监测工作。

每个工程完成后,都难免会出现裂缝现象的,影响因素并不仅仅是客观因素还有主观因素。通常浇筑混凝土工的技术水平都是偏低的,他们的工作只是靠经验所得的,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的。所以,到了施工现场学习过程中,我觉得施工现场的实际与理论知识有很大区别的。

如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的第一步骤是清理模板的杂物,但实际上,在每一条梁柱模板上都有杂物的,但由于它们的少数存在不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以,通常施工单位都不作另外的处理的。又如,有些钢筋工涂方便踩踏,令部分板筋下榻、变形,造成浇筑拆模后出现露筋现象。这样外露的钢筋与空气长期接触会出现锈蚀现象,从而影响钢筋的强度,影响板的力学承载力,对建筑的构造有严重的影响。

通过现场实践,将《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论及方法运用于工程实际中,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施工技术中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质量控制标准、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

希望学校能给予我们更多到现场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学到的知识更充实。

>建筑施工技术学习心得二:建筑施工技术学习心得>>(1510字)

参加施工技术学习时间为2013年9月01日至2013年12月27日,学习地点是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主要跟着科任老师在教室学习建筑施工知识。

所学课程内容简介:该门课程共分为是十四个模块,模块一所讲的是土方工程、模块二是地基处理及加固、模块三是基础工程、模块四是脚手架工程、模块五是垂直运输设施、模块六是砌筑工程、模块七是模板工程、模块八是钢筋工程、模块九是混凝土工程、模块十是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模块十一是结构安装工程、模块十二是屋面及防水工程、模块十三是装饰工程、模块十四是季节性施工。

学习内容:①了解项目的工程概况、民工配置、机械配置等情况;②看懂图纸后学会按图施工;③学会并掌握模板工程、钢筋工程以及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④学会并掌握砌体工程的施工技术及验收标准;⑤学会并掌握人工挖孔桩的的施工方法(定位、开挖、爆破、钢筋笼的吊放、打混凝土等);⑥学会施工组织和组织施工,⑦学会建筑装饰技术等等。

收获与体会:首先说学习对我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为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也经历过无数次学习,但这次却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将全面充实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块试金石,充实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紧张的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了,在这一个多学期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学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使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光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还要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这样可以学到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所以,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我要加倍学习建筑施工的实践知识,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大学,在我的印象中已不再是充满幻想的天地,在大学度过一年半的风风雨雨,尝试过失败的磨练,经历过成功的喜悦,受到老师细心的指导,学了点建筑表面知识。当初选择建筑,只是出于个人的爱好,对它的了解是那样的肤浅,感觉建筑就是那么的简单,只是认识到砖混凝土和钢筋的代名词。然而,在我一年半的学习认识中,它的形象由模糊变得清晰点了,由简单变得伟大。终于,我也基本去初步的认识什么是建筑,参加这次的建筑施工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建筑有了大致的了解。

经过这次的学习,我对建筑施工技术这门课程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这次学习,老师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到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区别很大。让我学到了很多施工方面的知识经验,在施工中怎样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用,才能更安全更有效的施工。也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俗话说的好:一根筷子是很容易断的,一捆筷子就不容易断了。这句俗语就能很好的说明团结的力量。

这次的建筑施工学习,我不但在理论上对施工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在实际操作上也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在经验十足的老师悉心指导帮助下,我不但对施工技术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从学习中吸取了非常宝贵的经验,磨练了我的意志。我时刻告诫自己,只有自己不断努力奋斗,才能有进步。在这次的建筑施工学习中,我知道自己是来学习的,所以,有不懂的问题我就会积极主动的去请教经验十足的老师,经验十足的老师也会细心耐心的为我一一解答,在和经验十足的老师交谈的时候,她还会把多年积累的宝贵的建筑施工方面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对于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我被深深的感动着。这也激励着我更加勤奋、更加努力的去学习新的知识。

>建筑施工技术学习心得三:古建筑(园林式建筑)施工心得体会>>(1608字)

2008年当我还是实习生的时候来到益阳佛源寺工地,距今已二年多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有些憧憬也有些心得体会。

佛源寺是一座唐代风格的古典建筑群,有大小庙宇十余座。唐代是中国古代建筑成熟时期,这时期的建筑主要特点是尊贵、豪华、富丽、典雅、稳重大方,佛寺平面布局上,多采用依山而建,与周围环境相映成趣。佛源寺虽是一座古典建筑,但采用的是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斗拱、金檩、椽条等构件都是现场预制,工艺流程也都很现代化。

测量放线是技术员的第一基本功,在施工中是尤为重要。它的基本素质就是看图纸,熟悉建筑的轴线、标高、位置等,并且要核对各图纸之间是否有矛盾。古建筑的图纸复杂对立体三维概念的要求很高,主要体现在预制构件的样式多、数量多、容易使人思维混乱。古建筑的测量放线主要集中在预制构件的安装和屋面坡度的控制,这跟一般性建筑不同,一般性建筑的关键是基础定位和基础底板放线,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古建筑注重外观的美学效果和艺术性。

在古建筑的测量放线中由于经纬仪难固定,因此使用空间非常有限。掌握吊线坠很重要,斗拱的安装和定位基本靠吊线坠和水淮仪来完成。水淮仪控制高程,吊线坠控制轴线。在古建筑中影响放线准确性的因素主要体现在:

1、斗拱层数多,为了体现建筑的美观性和艺术性,斗拱都采用层层叠加。

2、稳定性低,层层叠加的斗拱不好固定,且斗拱下层小上层依次增大,因此难以稳固。

3、尺寸测量中因为构件密度大,尺寸测量难达到要求。保证测量放线的准确要先整体、后碎部;常复核,在做前一步之前就要考虑下一个步骤,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才能保障测量放线的准确性,才能僻免出现大的经济损失。

再说材料计划,材料计划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进度,要自己动手算,算实际用量,古建筑中定额出现的偏差较大,与实际施工中的用量差别较大,只能靠平时的经验积累。只有多到现场检查,发现其中问题、解决问题,逐步积累经验,才能提高准确性。

构件预制计划,此计划在古建筑中也非常重要。预制构件多且杂,少一个构件都有可能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所以预制构件要提前一个星期完成,并根据构件的重要性要比实际用量多做1-3个,早做准备、早安排、保证质量、保证数量、才能保证一份好的计划。

技术交底中对施工工艺,施工步骤不清楚时,不要乱说,要多查资料,多查规范,这样才能指导具体的施工。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多看别人的操作,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钢筋的下料和审核,也是个重要环节,因为预制构件样式多,所以下料和制作时比较杂乱,要做到条理清淅,对号入座。在构件安装时钢筋搭接比较集中,接头位置要合理,多审核,多复查,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未预料的情况,需要设计变更,遇到此类情况我方在提出设计变更的同时。都会自己做份变更后的图纸,并注明变更位置、原因和制做方法,尽可能的多为建设方和设计单位提供资料。造成设计变更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设计部门的错误和缺陷,材料的不合格,施工不当等等。及时办理签证和洽商,可以有效减少在变更中涉及费用的矛盾。

施工组织协调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如各班组之间,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监理方与施工方之间等。在我们工地上做为技术员主要协调的是各班组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内部协调。面对矛盾要根据其主要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协调。发挥各方面的能动作用,及时沟通,排除障碍,化解矛盾。引导回避争执、适当妥协、互谦互让、加大合作。做为协调者要有适当的灵活性和一定的原则性,软硬兼施,死搬硬套只会让自己难堪,记住有时候胡萝卜比大棒有用。

17.信息技术学习心得1 篇十七

通过这次培训,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同时对我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们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所具有的特性,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面对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出路,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我深刻的认识到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CAI的兴起是整个教育界进行信息革命最有代表性的产物。随着CAI的逐渐推广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一种技术。网络化的进程,也正一步一步临近,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一个好的课件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改变教材的观念和形式,改变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有利于面向全体同学发展个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必要的而且也是紧迫的。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而“课件”的合理运用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件中利用二维、三维动画技术和视频技术能使抽象、深奥的知识简单化、直观化,缩短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变静态的挂图为可操作的动态的画面,变教师的单一说教为形象的视听剌激,变抽象复杂的问题为简单具体化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势必会提高,课堂的教学容量也会相应地扩大。想,只要老师们在设计课件时,能以提高教学效率为最终目的,那制作出来的课件就一定是实用的!我们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方式,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更要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应该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如果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就不能完成或很好地完成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教育和教学任务。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要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和开发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要适应工作需要首先应掌握现代媒体技术。如果只有现代教学媒体,教师不能很好的应用在教学中,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教师还应该具备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因此,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师掌握了现代技术,有助于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增强教师对工作的适应性。

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使我在原有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增强我对新时期现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是创造型人才。为达此目标,按照各门 学科的教学目的和教材性质,建立各种现代教学方法体系,是当前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我们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巨大的作用,我们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在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当然,每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在这短短的培训学习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1、通过本次的培训分清楚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并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而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情趣,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奠定基础。

2、通过培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一改过去的“多媒体可有可无”的落后思想,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并初显成效,可以说终于尝到了信息化教学的甜头。相信这些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但是,信息化教学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好几年了,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那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优点。从而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4、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18.机械CAD技术学习心得 篇十八

CAD技术是由美国著名的图形应用软件巨头Autodesk软件公司研发的一系列的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软件[1], 该软件自推出以来, 由于其操作的便捷性和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 受到了众多工程师的亲睐, 其面向机械设计推出的一系列的CAD绘图制图软件, 极大方便了人们进行各种复杂的机械工艺设计, 提高了机械工艺设计的效率[2]。

作为机械CAD技术的行业巨头和代表, 从目前Autodesk软件公司推出机械CAD系列绘图和仿真软件来看, 这些软件主要是为机械绘图中提供二维或者三维的可视化设计, 这些设计都是以计算机为基础[3], 以基础的线条、架构和表面三种基本元素组成, 其通过在电脑上采用这三种元素构建复杂的机械数据模型, 同时还可以构建复杂的可以重复利用的机械模型, 这样机械设计工作人员在计算机上通过CAD软件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二维和三维的机械设计图样的绘制[4], 同时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 CAD系列软件还提供了各种模型仿真测试工具, 可以对其绘制的机械图样进行各种规则检测, 帮助机械设计人员更好更高效地完成各种机械设计工作[5]。虽然, 目前通过CAD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机械设计中的手工绘图等工作, 但是从目前CAD技术发展来看, 其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依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如设计进一步智能化、简洁化等, 这些都是CAD技术在未来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6]。因此, 全面掌握和了解机械工艺设计中的CAD技术的应用现状, 分析CAD技术在机械工艺设计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对促进CAD技术在机械工艺设计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7]。

针对这一背景, 本文通过对目前机械工艺设计中的CAD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总结出了目前CAD技术在机械工艺设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未来机械工艺设计中的CAD技术的发展方向, 对全面了解CAD技术在机械工艺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CAD技术简介

CAD技术是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发展而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 在机械工艺设计领域的应用主要是集中在零配件和相关组装流水线图的生成, 如CAD/CAM、CAE等软件的应用, CAD技术其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机械工艺设计的模式和方法, 通过引入现代面向对象和分布设计观念, 有效提高了机械设计的效率[8,9,10]。

常用的CAD技术主要是为机械设计人员提供一个可靠的机械绘图环境, 其通常将所有的机械图划分为线框模型、表面模型和实体模型三类, 在许多的具备机械实体建模的CAD软件中, 如Autodesk公司研发的CAD机械绘图软件, 其内部都具备了一些基本的机械结构体系, 常用的机械结构体系可以方便地帮助机械设计人员快速完成各种机械工程相关的设计工作, 极大减轻了其工作负担。如在Autodesk公司研发的CAD10.1 软件中, 就提供了了常用的6 种基本体系结构, 即球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和楔形体, 这些基本体系可以满足简单的机械结构图的绘制工作, 在绘制简单的机械工程结构图的过程中, 工程师只需要将其需要绘制的图形进行分解, 将其分解成多个基本体系结构就可以快速完成工程制图。同时, 目前的CAD软件通常还可以有效支持各种机械结构的三维模型的建模, 工程设计人员可以方便地通过CAD软件完成各种三维工程设计图纸的绘制, 并且随着CAD技术的发展, 部分CAD软件还具备了直接将已有的二维图样生成三维模型, 进而极大地方便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各种CAD三维模型的设计, 如Autodesk公司研发CAD3D系列软件和插件就可以方便地让工作人员进行各种三维机械模型的构建, 这种模型可以和3D打印机进行连接直接生成3D打印文件进行3D模型的打印。

总之, 从目前已有的机械工艺设计CAD软件来看, 大部分软件主要是辅助设计人员完成二维机械和三维机械制图和仿真工作, 提高机械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降低工作难度。

2 CAD技术在机械工艺设计中的应用

从目前CAD技术发展和应用来看, 主要集中在以下3 个方面, 本节将从这3 个方面对CAD技术在机械工艺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1) 二维平面图样的开发和设计。二维平面图样的开发和设计, 是CAD技术最先进入机械工艺设计领域的一项应用, 其通过CAD应用软件提供的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 机械设计人员通过操作计算机就可以方便地完成各种机械工艺设计图样的开发, 如图1 是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平面图样设计, 同时通过该软件平台还可以实现对图样信息和设计信息的自动化管理, 极大方便了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 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设计作品的实现和优化上。

2) 三维建模和三维仿真测试。这是目前CAD技术在机械工艺设计中的应用主流, 随着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提升, 以二维图样为基础的CAD技术已经很难满足设计日益复杂的机械工艺的设计工作需要, 对CAD技术进一步改进就集中在CAD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 如Autodesk公司在2010 年研发和推出的第二代全新的CAD绘图工具套件就集成了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 通过三维可视化建模, 设计人员可以直接绘制机械零部件的三维模型, 或者直接将二维图形直接进行转换, 得到与现实非常接近的三维可视化模型, 如图2 所示, 给出了利用CAD软件进行零件三维模型设计, 同时设计装配图, 相对于传统的机械设计其有了非常巨大的进步。

3) 设计与生产制造全面整合。从目前CAD技术在机械工艺设计中的应用来看, 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与机械工艺产品的生产的有效整合, 通过CAD系列软件提供的插件, 需求设计师、方案设计师、CAD图样设计师、工厂生产工程师等可以方便地通过CAD设计出来的图样将其转换为工业生产模型图样, 进行各种模型制作和打样和生产工作, 极大简化了设计到生产的处理的复杂性和难度, 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了一个整体的信息化集中设计生产管理平台, 如图3 所示。

3 CAD技术在机械工艺设计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前文已经对CAD技术在机械工艺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 总结了目前CAD技术在机械工艺设计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二维平面图样的设计和开发、三维建模和三维仿真测试和设计与生产制造的全面整合三个方面, 从这三个方面的设计应用来看, 目前CAD技术在机械工艺设计中的应用已经基本上覆盖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各个环节, 但是从目前应用的效果来看, 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通过对Autodesk公司研发的系列机械CAD制图设计软件的应用情况来分析, 目前CAD技术在机械工艺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 智能化程度低。从目前已有的CAD机械设计应用软件来看, 以世界领先的Autodesk系列软件应用来看, 其在机械设计绘图领域虽然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绘图, 但是其设计还只是将大部分的工作模式搬到计算机平台上来进行, 在此过程中的大部分工作还需要人工来操作计算机完成, 其智能化程度非常低, 特别是在机械设计检测和设计模式组合方面, 这两个方面需要依靠高技术的设计人员的经验来完成, 而目前CAD技术还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 主要是通过引入计算机领域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先进的智能分析算法来提升目前CAD机械制图软件的智能性, 让大部分的工作交由计算机来完成, 从智能分析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方面进行突破, 进而有效地提升目前CAD技术的智能性, 进一步降低设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 与生产环节的整合有待进一步加强。从目前CAD应用情况来看, 虽然CAD技术在机械工艺设计中的应用已经全面地实现了从设计到生产的整合, 但是从目前整合程度来看, 各个环节还是脱离, 特别是在各个阶段的模型生成过程中, 还需要针对不同的生产和设计环境进行模型纠正和重新设计模型, 这导致了大量的重复工作, 特别是近期的3D打印技术的发展, 进一步要求了CAD技术从设计到生产环节的整合, 进而对整个设计到生产的整合的紧密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针对这一问题, 主要是从已有的先进的计算机设计技术和生产处理技术出发, 如引入先进的3D建模技术和3D打印技术进行整合, 利用先进的分布式计算技术来完成整合过程中需要的大量复杂的计算需求,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3D模型整合过程中对计算机性能的要求, 进而实现大众化的应用, 进一步提高CAD技术在设计和生产环节之间的整合力度, 实现快速设计和生产需求。

4 结语

CAD技术作为机械设计领域的一项革命性技术, 其引入改变了传统的机械工艺设计的过程, 实现了机械工艺设计的计算机信息化, 有效提高了机械工艺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目前机械工艺设计中CAD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 详细分析了目前CAD技术在机械工艺设计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对促进CAD技术在机械工艺中的应用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随着CAD技术的引入, 给机械工艺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快速地替代了传统的手工机械设计技术, 成为了机械工艺设计中的主流, 文中通过对机械工艺设计中的CAD技术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探讨了目前CAD技术在机械工艺设计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以及未来机械工艺设计中CAD技术的应用方向, 对促进机械工艺设计CAD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CAD,机械工艺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

参考文献

[1]高雄.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 2012 (9) :116, 120.

[2]刘泽华.改进的CAD技术在机械工艺设计中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 2012 (18) :141-142.

[3]林黎明.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6 (14) :113, 121.

[4]张宪立.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 2004 (2) :96-98.

[5]黄继明.CAD技术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机械研究与应用, 2004 (6) :12-15.

[6]赵阳.CAD技术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7) :63.

[7]王霄琳.机械CAD技术在机械可靠性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14 (16) :146-147.

[8]倪卉兰.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0) :162.

[9]张立荣.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 2011 (2) :16-18.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认知下一篇:三年级培优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