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课题立项申请书

2024-06-10

附件课题立项申请书(精选10篇)

1.附件课题立项申请书 篇一

.5.10作文作文作文2013.5.10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编号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

学科分类

课题名称

课题主持人

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工作单位

日期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填表说明

一、本表须经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和省辖市教研室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二、封面左上方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每项课题主持人一般为1人;要参与者不包括课题主持人,主至少1人,最多6人。三、本表报送一式3份,请用A4纸打印、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同时,须提供本表的电子版1份。四、请用钢笔或电脑打印,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五、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通信地址: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南三路12号邮政编码:450016联系人:杨伟东电话:0371-6215E-mail:ywd5@sina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主持人姓名行政职务

政治面貌专业职称

性别学科专业

年龄学历学位

起止时间

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固定电话

邮政编码

E-mail移动电话性别专业职称学科专业学历学位

年龄

工作单位

主要参与者

预期成果

(在选项上打“√”或加粗)

A.专著

B.研究报告

C.论文

D.其他

二、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及趋势,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预计突破的难点等。(如本页不够用,可另附纸)

三、课题研究程序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课题具体实施步骤,研究工作的人员分工与资料准备情况等。(如本页不够用,可另附纸。)

四、课题立项评审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年月日负责人签字(盖章):

省辖市级教研室意负责人签字(盖章):见年月日

省基

础教专家评审小组负责人签字(盖章):研室年审核月日

意见课题管理办公室(盖章)

2.立项课题课题研究计划 篇二

式研究》学期研究计划

团泊镇中学教务处

团泊镇中学市级立项课题《农村初级中学有效教学模

式研究》学期研究计划

我校市级立项课题《农村初级中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自2013年5月立项,2013年9月经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批准立项,编号为JK1250236B。同年12月举行开题仪式,本学期正式开始研究为提高课题研究实效,特定本学期的实施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夯实基础、提高质量、提升内涵为工作主线,努力实现教科研工作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务实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以打造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进一步确立“服务”理念,为学校教育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全面提高团泊镇中学教育水平而努力。

二、工作要点

1、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密切结合,更新观念,形成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我校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着力于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探讨课堂教学中的 “三个有效”:有效的教学语言,有效的教学手段,有效的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方法,从而形成有效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包括:

(1)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和质疑;

(2)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3)课堂中如何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

(4)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5)课堂中如何解决生成的问题;

(6)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2、着力于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反思行为的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及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教师作为“实践反思者”要做好自我评价研究。教学的有效性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反思能力的提高,开展教学反思的研究,从而推动教师成为教学的实践者、思考者、研究者。

教师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我们设想的策略是:提问——诊断——改进。教学后,对于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可以这样自我提问:“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怎样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改进?”“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哪些能力得到培养,欠缺的是什么,怎样改进?”等等。

四、主要措施

1、完善保证机制

(1)领导保证。学校领导对教科研有正确定位,并能身体力行,经常性参加各组的研究活动。

(2)机构保证。教科研负责人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注重加强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自觉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积极开展课题研究。逐步完善教研组长负责制,加强对教研组长的培养、管理工作,提高他们的教科研能力。逐步形成一支有较高科研水平,并且相对稳定的教科研骨干队伍,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3)制度保证。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制度,逐步修订符合学校实际,能激发教师对教科研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一系列制度。

2、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课题组成立伊始我们就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如《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有效课堂教学》等,这些学习使我们明确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及“课堂教学行为”等概念的界定。我们还组织各位成员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其解读、《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学习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在学习中我们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自由学习相结合,搞专题研究等活动形式,每次活动实行签名制度,学习的过程中组员必须进行学习笔录。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达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让各位组员统一思想,并致力于在课堂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教学过程之中的探究、发现、猜想、质疑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通过学习和研究,几乎每个成员都撰写了专题总结或教育教学论文。

3、认真组织实施开展网络课题研究,吸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4、推行的三种课堂教学研讨方式——“三课制”(导课、会课、诊课)(1)导课——所谓“导课”,说明白一点就是“带教”。带教者先亲自上课,然后结合实践讲理论,一会儿给教师讲,一会儿给学生讲,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还有的请教师先讲,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走上讲台,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引导教师讨论,整个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因为一所学校的师资队伍总是呈梯度发展的,因此,建立“导课”制,不仅能够充分挖掘本校的教师资源,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而且能够让双方建立了“教学相长”的平台,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

(2)会课——主题明确,采用集体式备课,或一人上一课,众人研讨,或多人上一课,博采众长。这类课一种是人人参与上研究实践课,就是在广泛研讨的基础上自己大胆实践、尝试,主动请领导看评,共同研讨,一种是教研组研究同一类课,采用不同方法通过对比,去研究探索,一种是学校通过召开研讨会,如学科教学研讨会、课题研究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研讨会,推出几人上研究课,大家去评析、研讨。

(3)诊课——主要是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进式培训,通过对他们的课堂病例诊断,教研组成员“会诊”,指出“病根”,开出“药方”,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课堂实践的机会,然后再反思,再实践。我们在“诊课”过程中,多采用的是“问题式教研”,以一个阶段内教师比较关注、来自于教学实际中相对集中的问题,作为一个活动主题或研究专题,开展群体合作的教学研究。研究时主要围绕问题寻找相关理论资料、教学案例学习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选择合适的内容执教研究课,课堂上研究小组进行针对性的课堂观察,课后讨论问题解决情况,研究改进策略。问题式教研的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发现)——诊断界定——设计策略一课堂行动——反思提炼。

有效的课堂作为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对它的追求与思考远非这些,它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将激励我们不断探索和思考。

五、月工作安排

三月:

1.教师自学有效教学相关内容,并做好学习笔记。2.与静海教学研究室联系共同举办一次大型教学研究活动

四月份:

1、各组开展教师教学观摩座谈交流课题研讨活动。

2、各组认真组织学习课题相关理论知识。

3、召开各课题组负责人会议,检查各项教科研计划落实情况。

五月份:

1、班子进课堂听课,查看教师课题研究在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2、各组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3、开展各备课组相互观摩教学活动,促进课题研究。

六月份:

1、各备课组推荐一节课题研究汇报课,2、开展课题研究内容的学生竞赛活动。

七月份:

1、子课题教研组整理课题研究成果。

2、课题组完成课题研究总结。

3、各教师撰写好教科研总结。

4、整理本学期教科研所有相关资料。

团泊镇中学教务处

3.立项课题结题报告 篇三

课题编号:lxkt-2015164 课题名称: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 课题主持:田梅梅

课题成员:崔 宁 张凯鹏 乔 娜 所在单位:火烧寨中心小学 学 科:小学英语

一、课题的提出

1、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刚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都是很有兴趣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的加深,学习要求的提高,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不断出现,不少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日趋减退,课堂上教师感觉寸步难行。目前,农村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死记硬背、依赖性强和自信心差等不良的学习心理问题。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质,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我们感到必须探索一套符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2、英语游戏注重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化难为易,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其形成长期稳定的学习兴趣,符合“乐学”原则。为此,我们觉得围绕素质教育目标,以挖掘小学生的潜能,发展个性和特长为核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精心设计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知识性的小学英语游戏活动课的体系和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二、课题的涵义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各种游戏形式,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教学目的、内容的贯彻和落实的有效形式,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发展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演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后进生自信的有效措施,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是整个语言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语言训练的行之有效的一种形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教学游戏化” 这一原则,对指导今天的小学英语教学仍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去研究、实践和发展。

2、近年来,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界都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外语。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兴趣是一种良好的情绪或情感的表现。席勒指出:“在人的一切状态中,正是游戏而且只有游戏才使人成为完全的人,使人的双重性一下子发挥出来。对儿童来讲,一切现实活动都有游戏的性质。”双重性是指继承性(模仿性)、创新性。

3、加涅指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自己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内在的认知加工而获得能力的过程。”游戏是学生实践的活动,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加以内化,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英语教学变得生动、丰富,使课堂变得有趣、活泼,使学生不仅善学、乐学,而且学有成效,学以致用,培养一大批乐学、会学的小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英语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知识和情感基础。从而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研究,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造就一批科研型的、业务水平高的、素质高的英语教师,走进新课程,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五、主要研究方法和对象

我校小学三年级起就开设英语课程。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三到六年级的学生。

我们主要的研究方法有:

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古今中外有关游戏教学理论专著、专题论文和相关课题研究成果的不断学习,借鉴其中有价值的成果,使本课题的研究获得丰富的理论支撑。

行动研究法——按照课题提出的研究目标,根据各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游戏教学的具体做法。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并及时组织交流和分析,总结经验,推广做法,对发现的问题,能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列出下一步改进的具体做法。

六、研究的主要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2015年4月1日—2016年1月10日 1.具体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15年4月1日——2015年4月30日)

学习相关理论、进行开题论证、举办专题研讨、实验课研究等

——第二阶段(2015年5月1日——2015年11月30日)撰写专题论文、进行中期汇报、优秀课展示、总结游戏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等

2.成果总结阶段(2015年12月1日——2016年1月10日)

——总结课题研究情况,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邀请专家进行结题鉴定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开展“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课题以来,课题组教师精心设计游戏,课堂呈现出“热闹”的现象,学生沉醉在课堂游戏的浓浓氛围中,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热情尤其高涨,课堂教学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1.总结了一套以“游戏”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我初步探索了游戏教学的课堂模式,其基本结构为:唱歌热身—游戏引入—新知学习—边玩边练—角色表演—竞赛巩固。

1、唱歌热身

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在上课前唱一两首英语歌曲,在唱歌时还可以配上适当的动作,通过优美的歌声,营造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使学生趣味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

2、游戏引入

这是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部分,利用恰当的游戏引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如我在教授in/on/under/behind/beside/between等介词时,课前先叫一个学生将我的钢笔藏于教室某个地方,然后以下文引入:“I have a pen.It’s a very nice pen.I like it very much ,but I don’t know where my pen is now,”再向学生询问:

T: Where is my pen ? S1: Sorry,I don’t know.T: Do you know ?(转向另一个学生)S2: Sorry , I can’t see it.…

最后引起学生猜测: S1:Is it on the teacher’s desk? T:No ,it isn’t on the teacher’s desk.S2:Is it in S3’s pencil-box? T:(To S3)Is my pen in your pencil-box? S3: No, it isn’t in my pencil-box.…

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不仅复习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为学习新课做好了铺垫,同时,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教师的钢笔究竟在什么地方,都在猜测,都在动脑、动口,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了,比起以往那种教师讲“今天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要来得自然、来得轻松。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的学习,兴趣盎然。

3、新知学习

这是教学的第三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实物、图片、简笔画、手势等直观教学手段,采用电教等媒体,使语言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有趣。

4、边玩边练

这是教学的第四个环节,也是开展游戏活动的好时机。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采用许多生动活泼的游戏。如:猜谜、开火车、打电话、找朋友、击鼓传花等,以使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同时,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气氛,要活而不乱、动静有序,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反对那些只顾少数学生而忽略大多数学生的做法。要注意尽量安排集体游戏,尤其是那种需要集体配合、体现协作精神的游戏。这样既可以操练语言,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5、角色表演

这是教学的第五个环节,也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环节,是学生最兴奋的环节。小学生爱表演,当教师宣布表演开始时,他们的热情马上会高涨,小手象春笋一样都竖起来,全都想露一手。这也是训练学生学会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努力营造英语表演气氛,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使表演更富趣味。如在学习“Shopping”这一课中,我安排学生进行营业员与顾客之间的对话表演:

A:Can I help you ? C:A pen, please.A:How about this yellow one? C:It’s good ,but I like the blue one.A:OK C:How much is it? A:Five yuan.C:Here you are.Goodbye!A:Goodbye!同时,不断地变化道具,激起学生的表演欲,使学生在表演中乐次不疲。

6、竞赛巩固

这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节课的小结。竞赛是学习、练习的一种好形式。小学生好胜心强,利用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操练和巩固所学知识。

2.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了课堂游戏设计的原则,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思想,激活了英语课堂,顺利达到了教学目标。

(1)、目标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那种游戏,何时开展游戏活动,游戏时间的长短,我们都应根据教学目标而定。游戏只是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

例如在教学颜色时,我做了一个彩色的活动转盘,上面有七种颜色,请一个学生上台转动转盘并问:“What colour is it ? Can you guess?”,学生纷纷举手猜测:“Is it yellow/blue/white/green/…?”,猜对的学生给予奖品。虽然游戏简单,但学生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教学目标,有效地获得了知识。

(2)、主体性原则

《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在运用游戏教学时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顾及大多数学生参与游戏。如在《牛津小学英语》(以下均为同教材)5B Unit4这一单元中,为了巩固句型“What does he/she usually do?”“He/She usually ….”我利用游戏“Add-on(往上添)”来组织学生one by one小组串讲(一旦遇学生添加不出,可允许其重复前一名学生所说的):S1:I usually take photos.S2:I usually take photos and go shopping.S3:I usually take photos,go shopping and grow flowers…然后,我问小组最后一名学生:“What does S3 usually do?”该学生答:“He usually takes photos,goes shopping and grows flowers.”此游戏不但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而且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让不同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更多的机会去发挥自我、锻炼听说能力。游戏教学只有贯彻了主体性原则,学生才能真正地主动发展。

(3)、趣味性原则

《标准》强调,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安排的教学游戏要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使学生产生欢快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技能的各项训练活动中去。如我在教授数字时,组织学生玩“火车开往北京”、“找邻居”;新授单词时,安排学生玩“母鸡生蛋”、“摘苹果”、“单词接龙”、“传口令”;复习重点句型结构时,让学生做“小猫钓鱼”、“小狗熊找家”等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每每此时,学生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求参加,并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完成游戏中的各项任务。

(4)、直观性原则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发展阶段,运用直观教具容易吸引学生,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漂亮的、别致的、同学们感兴趣的实物、图片、模型或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开展游戏活动。如在4A Unit 2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牢记“dog,cat,tiger,panda”等动物类单词,我设计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一个同学上台,给他(她)一个玩具动物让他(她)藏在身后,然后其他同学用“Are you Mr/Miss/ Dog / Cat…?”猜,猜中的就可以得到一个玩具动物作为奖品。有玩又有奖,同学们自然会更踊跃地参加,很快同学们就能将新授单词熟记于心了。

(5)、渐进性原则

《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在贯彻“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围绕某一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训练,开展多个教学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渐进性,即体现由易到难的学习顺序。如我在教授4B Unit 4水果类单词时,为了让学生从听、说、读、写几方面进行扎实有序的训练,我先出示apple, pear,watermelon,mango,peach,grape,orange等单词的图片,让学生做“look,listen and point”游戏;然后做“look,listen and number”游戏,即按我报出的顺序号给图片标号;接着做“look,listen and say”游戏,即让学生看图片,听我所说的编号,由学生说出相关图片的单词;最后做“look,listen and write”的游戏,即让学生看图片,听我说出其中一个水果的英文名称,学生写出该单词的编号后,再写出英语单词。通过开展此类循序渐进的游戏,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可以得到比较扎实、到位的训练,同时,学生在逐步提高要求的游戏中获得成功,因而学习自信心也逐步增强。

(6)、情感性原则

《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自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明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所设计的游戏要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做到耳到、眼到、脑到、口到、手到。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经常面带笑容、和蔼亲切地注视学生,无条件地强化学生的成就感。

3.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教师能以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前提,精心设计游戏,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1)运用游戏教学,加强情感教育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没有积极的情感,学生就没有求知的热情。在教学中,教师怀着一颗童心参与游戏,或与同学们一比高低,或为同学们呐喊助威。教师的平易近人消除了学生的心理戒备,拉近了师生距离,融洽了师生情感。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们就会全身心投入学习,教师上起课来自然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2)运用游戏教学,培养交际能力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这也是英语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语交际能力包括五种因素,即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能够与另一文化的人进行和谐的交往)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听说读写训练。

纯粹的听说读写训练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学起来没劲,如果教师寓游戏于听说读写训练之中,便能化枯燥为兴趣,化被动为主动,化平淡无奇为曲折离奇。如学生学了“I have a new …” 后,我设计了一个“将错就错”的游戏: T: Now, 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 ,please take out your pen,pencil,ruler,book…

Ss:OK T:I have a new pen.(Show a book.)S1:I have a new ruler.(Show a pen.)T:I have a new book.(Show a pencil.)S2:I have a new pencil.(Show a ruler.)待学生熟练后我退出游戏,让同学们利用自己的其它学具两人一组进行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同学们轻松地掌握了“I have a new …”这个新句型,而且培养了自己说的能力。

(3运用游戏教学,开展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培养创造力为目标的培养人的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展创新教育,首先教师应有开拓进取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英语教育能力素质,做一名创新型教师,为学生树立创新的榜样。在此前提下,教师应以课堂为主渠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游戏教学可以助教师一臂之力。例如学习了“What’s your name?”后,我设计了一个“Guessing Game”。同学们几人一组自编自演一个英语小品,剧中人必须说出“What’s your name?”。表演完后,请其他同学猜出剧中人是在什么情景中说出“What’s your name?”的。有的同学会表演新学期开学,同学们来报名,班主任登记学生姓名;有的会表演与父母外出旅行住宾馆时,工作人员询问姓名;有的会表演生病去医院看病,医生询问姓名;有的会表演去登记户口,工作人员询问姓名等,不胜枚举。

这个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将“死”的语言灵活运用,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二)通过本课题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全体师生从中收益颇多,促进了学校和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

1.课题研究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经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中,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综合的提高。现在,班级的板报上、英语文化的走廊里,处处可见学生的英文作品、手抄报。2.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老师对于“游戏”、“游戏教学”的本质以及游戏教学的设计原理和实施策略,有了较为深刻的理性思考,同时,结合课堂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两年多来,课题组教师先后上了30余节实验课,从游戏的形式、内容、规则、时限等方面进行了全程精心设计,自觉将游戏教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课堂实践。

八、研究后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追求高效课堂现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不可逆转的大势,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追求高效、健康、活力的课堂已经成为每一位渴求发展的教育者共识。我们在付出努力取得成绩的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困惑和疑难,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以指导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1、由于我们的研究较多地强调激发兴趣,强调在教学中尽量多开展一些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一些教师的课堂非常活跃。但基础教学不够扎实,如何正确处理游戏教学与打好学生英语基础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2、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有的时候,有的老师安排游戏缺乏目的性,有为了游戏而游戏的倾向,如何充分体现游戏教学的有效性,使游戏教学真正达到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丰富学生知识等方面的效用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4.五年级英语课题立项 篇四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的重要性

《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对于英语语言的运用离不开学习情境的创设。只有逼真有效地创设情境才能使孩子在高兴趣、高热情下学习英语、运用英语。

2、研究的必要性

我们课题组在本校三到六年级的各班中做了一个抽样调查,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态度不够端正,效果就更无从说起了。因此,对于教学环境的创设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1、理论依据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跨文化交际的工具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同时,由于英汉语用差异的客观存在,学习者只有拥有足够的文化意识、通过大量的口语训练,置身于逼真的模拟情境,才能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成功的交际。英语口语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

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化思维、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与创造能力。

要掌握英语,必需拥有大量的输入(即听和读),才可以保证较好,较正确的输出(即说和写)。即‚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规律,应当抓‚说‛。‚无论从语言的发展或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或用语言交际所采取的形式来看,说的能力的培养即口语训练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都显得特别重要。海姆斯的交际人种论认为说话是一项‘需要技能的工作’,因此,在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没有理由不把说的能力的培养即口语训练置于首位。‛

2、课题研究的政策法规依据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在其基本教学理念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课题的界定

小学英语口语训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就是课题组成员在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内和课堂外进行英语口语训练的一些活动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目的语言的能力。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研究的具体内容

1、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确保口语训练活动的顺利进行。

1)以鼓励为主,为学生营造宽松、快乐的英语学习氛围。2)通过发sticker、小组竞赛、与个人操行分结合等各种形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各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来积极开展英语口语训练活动。

2、创建以注重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活动课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1)为培养‚听‛而设计的活动。①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

②在播放录音前,分步提出听的具体要求,以解决小学生听音只满足于‚听到‛,而忽略其语音、语调、句重音、停顿等因素。

③集体与个人操练频繁交替使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牵制性‛提问,‚逼‛学生专心听他人说英语,不听,就无法参与。以此引导学生用心听他人说英语,体现合作学习。

(2)为培养‚说‛而设计的活动。

①首先,我们十分注意发挥‚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教师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

②学生自由进行的交际性的口语训练活动

初学口语阶段,还必须结合交际活动进行模糊表达的训练。通过教师口头或肢体语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短语或短句,描述意图,回答问题,表达自身。对‚非控制性错误‛进行忽略,对‚控制性错误‛进行明确改正。

③开好‚校园英语广播‛。(3)为培养‚读‛而设计的活动。

‚读‛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朗读‛。朗诵训练语言的吸收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要求能正确拼读单词,响亮地、流利地读句型 短文,语音、语调等基本正确。拼读单词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积累词汇。朗读英语有利于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等。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示范、指点朗读技巧、随时纠正学生朗读的不良倾向等,刻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的习惯。如进行跟录音读、跟老师读,分组朗读等。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1)校园布置‚双语化‛。学校设置英语角、英语廊。(2)探讨以英语歌曲、英语绕口令、英语动画片、英语录像带等辅助教学。

(3)在校园广播站中,每周安排一天为‚英语日‛。

(4)设立英语兴趣小组,在我校校园网站中开辟英语专栏,使部分优秀学生能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推动全校英语课外活动的开展。

4、展开立体式教学

根据课时少的现状,建议家长积极配合我们,督促孩子每天用英语,探讨与家庭教育结合的以听、读、写带动说的模式,充分开展立体式教学。

(1)当小老师 学生教家长当天所学到的英语。

(2)成功之后可录成磁带交学校,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评价。(3)家长督促孩子养成每天预习、复习英语的习惯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实验课题计划在两年内分三个阶段完成:

1、准备阶段(2012年2月至2012年6月)①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教师。

②召开专题研讨会,讨论研究内容,研究周期等。③制定科研规划和具体方案。④改善硬件、软件环境。

2、实施阶段(2012年9月至2012年6月)①选定英语常用词句中的部分学习内容。

②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结合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形成班级和学校两个层面、课内和课外两个空间的立体教育网络。

③收集英语资料,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的态度和感受;对部分家长进行访谈或问卷调查,汇总学习效果。

3、总结阶段(2013年7月至2013年8月)①对研究和调查进行归纳、分析。②撰写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③编写配套教材。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学校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崔艳萍 组员:王爱华 课题组研究成员: 崔艳萍 王爱华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及我们的展望

1、我校教学设施完善,有利于相同层次的学生在校内进行英语交流,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2、小学英语为我区我校的特色学科,以王守品校长为首的课题研究学校领导小组重视,教师勤奋敬业。

3、课题主持人孙梅、课题组成员宋现光、宋艳同志从事一线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教研理念。宋现光参与课题研究学校管理工作已经有多年,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课题研究工作经验。他们构成了课题研究具体实施队伍。从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已有经验看,这支队伍都是很出色的。

4、我成员组在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中,多次获得市区级一等奖。所撰写的英语论文多次获省市区一、二等奖。我们英语组曾多次获得‘优秀教研组’称号。

因为我们在农村从事一线英语教学,我们具备上述条件,相信通过我们不断实践,不断努力,定能取得成功。

九、课题研究成果 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汇报、结题报告)。

2、学生口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调查报告。

3、结集或发表相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论文、典型教案。

4、开展口语活动相关音像资料。

十、参考文献

1、《英语新课程标准》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全国核心期刊》

5.课题立项阶段性小结 篇五

阶段小结

张晓娜

1.实践研究的结论

通过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结合物理教学实际,构建了物理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并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实践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实施“利用学案导学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之后,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被根治了,代之以学生自主学习,畅所欲言。从学生参与状态看,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从学生参与广度看,人人参与学习,没有被遗忘的角落。从学生参与方式看,有独立学习,有小组探究,有全班讨论,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同时学案导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量上得到了保证。每节课教师讲授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师生共同活动时间约占三分之一,学生独立活动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课堂真正回归主体。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绝不越俎代庖,要千方百计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尽量避免被少数人包揽。

利用学案导学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学生自学,教师导学的基础上,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和结构被打破;同时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民主化色彩浓厚,课堂教学变得充满生命的活力。极大地激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学机智和课堂教学驾驭能力,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高。研究和实践证明,利用学案导学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的任务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由追求学习结果转为重视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由学生被动转变为学生自觉的主动的学习过程;教学内容由侧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结构由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单向交流转变为师生间开放式双向交流;课堂气氛变成充满生机活力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2)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每节课所学知识当堂掌握的程度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另外,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逐步养成,被动的“要我学”转到“我要学”上来了。自学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合作精神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通过实践和创新,不但能把基础知识掌握的牢靠灵活,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深化和提高。同时,学案设计的层次性,使得每位同学都能在不同的层次上感受成功,并不断攀升。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苦学为学生乐学,学习的效率有很大提高。

研究表明,“利用学案导学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从学案导学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课前学生要阅读教材并完成自测,还要准备在课堂上交流发言,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必须自己安排学习时间。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学生能做到自主学习学案和教材,写出知识提纲,有的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还培养了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制力,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3)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与专业素质的提高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既是利用学案导学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条件,也是研究的期望结果之一。

6.课题立项鉴定申报注意事项 篇六

2、新乡市教科所课题结题需交申报表1份、实验报告、鉴定书各2份。

3、所有上交材料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以备将来所用。

4、新乡市教科所课题立项书下载(请用16开纸双面打印或复印)

5、新乡市教科所结题鉴定书下载(请用16纸双面打印或复印)

6、新乡市教科所结题申报表下载(请用A4纸双面打印或复印)

7、新乡市教研室课题立项需交立项书、实施方案各2份,自留1份存档。

2、新乡市教研室课题结题需交申报表、立项书、实施方案、实验报告、鉴定书各1份。

3、所有上交材料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以备将来所用。

4、新乡市教研室课题立项书下载(请用16开纸双面打印或复印)

5、新乡市教研室结题鉴定书下载(请用B5纸双面打印或复印)

6、新乡市教研室课题申评材料袋下载(请用16开纸打印或复印)

7.附件课题立项申请书 篇七

我院七项课题获2014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日前,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了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各类研究课题目录,我院7项课题获立项。立项数名列全省所有92所高等院校并列第9,在高职院校中仅次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9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8项),并列第三。同时,依托于我院的宁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会(校企通)申请的1项课题也获立项。本省教科规划课题共立项939项,其中高校教科规划课题436项,各市教科规划课题359项,各专项144项。

近年,尤其是2013年以来,学校加大了对项目申报培训指导的重视力度。2013年5月8日,科技处会同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所举办科研培训研讨会(政府决策课题选题及建议稿撰写),邀请宁波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一处处长张华做政府决策课题选题及建议稿撰写讲座。2013年11月6日,科技处举办科研培训研讨会(科技计划项目),邀请宁波市科技局综合计划处张永庆处长、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兼科技发展部副主任陈亮博士来校做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讲座。2013年11月14日,科技处举办科研培训研讨会(教育科研项目),邀请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职教论坛》、《职教通讯》编委,《教育学报》审稿人、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董仁忠博士来校做教育科研项目申报讲座。2014年1月2日,科技处举办科研培训研讨会(社科研究项目),邀请宁波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郑曙光来校做社科研究项目申报讲座。

一方面,科技处邀请各方专家,逐步有计划的开展了科技项目、教育科研、社科研究等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的培训;另一方面,学校严把课题“申报关”,提高申报质量,各类项目申报效率呈现增长态势。此次省教科规划课题在校内评审推荐时,专家不仅对课题逐项进行点评,还提出详尽到位的修改意见,申报指导效果在立项情况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8.附件课题立项申请书 篇八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

1.概念:

课题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的客观规律的过程,也是通过认识教育规律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即教师以自身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一种研究活动。

2.作用:

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学校特色、打造教育品牌的重要渠道。

3.类型

①按研究目的分:理论性课题、应用性课题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属于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是运用关于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教育工作实际问题的研究。这一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应用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二是解决实际问题,产生实践效益。

②按研究深度分: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预测性课题

课题研究一般由浅入深,先从描述性课题入手,然后逐步进行因果性课题和预测性课题的研究。

③按研究级别分:规划课题、微型(小)课题。

规划课题一般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规划、申报、评审和管理。微型课题或小课题一般是指由教师个人独立或教师小组合作承担的课题。微型课题或小课题申报给各级教育研究部门得到批准后,也将成为规划课题,通过统一管理,更有利于课题的开展。

研究范围+研究途径+研究结果(或状态)+研究

如:小学生 课外阅读 摘抄习惯 的培养 研究

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研究(其变式“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

学生 午休效率 提高 研究(其变式“提高学生午休效率研究”)

(3)细化课题的方法。

分析语法结构,给中心语加上限制语。

其语法结构是:短语+研究

短语中心语的限制越多,课题越小。

如:小学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应用题有效性提问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行程性应用题有效性提问研究

(三)申报课题

1.填写申请书(学校要签注意见)2.课题论证 3.可行性分析

四、撰写开题报告

(一)开题

当课题批准立项后,就要开题,即开始进行课题的研究。开题的形式要视课题研究的类型、组织形式和经费情况而定。如果是集体研究的课题,通常要举行开题会议。开题之后要写出开题报告,呈报课题下达部门。

会议形式的开题

方案、实施方案、研究计划等,但从根本上讲,这些叫法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在实际操作中人们也没有对它们进行太严格的区分。

开题报告是相对于结题报告而言的。这种叫法以前在大学学位论文的课题研究中用得比较多,现在随着教育科研的深入、广泛的开展和水平的提高,这种提法也越来越普遍了。开题报告作为科学研究设计的一种样式,和其它样式相比,更注重在课题的创新性、立论的科学性和研究的可行性等方面的论证。实验方案就是采用教育实验法进行研究的具体方案。因为教育实验法是最为严格的教育科研方法,所以实验方案的编制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如实验量变的设臵、无关量变的控制、实验方法的设计、假说的验证等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要求。研究计划,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研究工作的计划,这是一个通俗的概念,几乎所有的课题方案都属研究计划的范畴。

课题研究开题时,一般以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或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作为课题开题的资料,因为使用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或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之类的名称比研究计划这个名称要典雅一些。

(三)开题报告的撰写

1.报告标题:课题名称+开题报告

名称下写课题类别、批准文号、课题负责人、参与人、课题组所在单位。如果是汇报还要说明课题开题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及开题形式。

2.课题的背景(应对国内外现状稍作介绍)及意义。3.课题研究界定(课题界定简单地说就是课题题目的解释)。4.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5.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假设:研究问题可能结果,研究假设可使研究目的更明确,研究范围更确定,研究内容更具体,把研究数据的收集工作限定在一个更特定

6(一)调查研究报告

调查研究报告是以研究设计为提纲,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调查,在掌握详尽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并将其形成研究报告。其作用是就某一科研课题(即问题)收集详尽的相关材料,并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归纳,找出事物的本质,探索事物内部的联系及其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其结构如下:

1.问题的提出。研究题目及研究本课题的基本思考,即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可以从几个方面写: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别人就这个课题做过研究后遗留问题的再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对改进教育教学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解决这个问题在教育教学理论上有什么学术价值。

2、研究的对象。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宏观教育问题,还是微观教育教学问题;是学科教学、校本课程、创造教育,还是教师教法等方面的研究。

3、研究的方法。采用的是观察法、调查法,还是访问或问卷;是思辨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实验研究;是单一方法(现在较少),还是综合方法,包括哪几种方法的综合,为什么要采用这些方法。

4、研究的过程。简要写明研究计划等,尽量简述。

5、研究成果的分析。这是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要把调查来的大量材料,经过整理、分析,把分类后的资料分门别类地摘要记述,归纳出若干项目,按条目进行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图表清晰、有说服力,这部分要写得详细。

6、结论。对研究的课题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和意见,最后写清楚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读者看明白。如果引用了他人的成果,要注明出处,要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便于校对。总之,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结束课题研究,科研成果最重要的还是思想观点要新,论证资料要充实,可推广应用,有社会效益。

六、总结和推广

(一)整理相关资料,撰写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格式及要求 1.报告标题:课题名称+结题报告

2.作者署名:单位+姓名(负责人或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

3.内容提要:主要观点、内容。超过4000字的就要写内容摘要。

4.问题提出: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意义部分的深化)、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综述(包括研究方案中前人研究综述以及立项后又看到过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5.研究过程:简单介绍研究经过、方法、步骤。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假设,而结题报告中的研究过程是实际做的。

6.结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这块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应按原来设计的内容,分几个部分把自己已做的工作加以描述分析出来。这些事情做后得到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有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的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

01.课题申请立项表和批准立项的各种文件及证书。2.课题的开题及课题组成员分工。3.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4.本课题省内外(或国内外)的研究现状。5.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内容和方法。

6.课题研究的成果、衍生成果及成果的表现形式。

7.课题研究及成果的社会效益,得到何种认可,推广范围及效果。

七、课题材料打印的基本要求

1.开题报告、结题报告、论文等打印稿,文章题目用宋体加粗小二号字,正文用宋体小四号。

2.文章题目下一行要写明作者单位、姓名或XX课题组。3.各级标题序号为“

一、”、“

(一)”、“1.”、“(1)”等。

4.标题若单独占一行,则后面不用标点。如“

一、问题的提出”不应写成“

一、问题的提出。”。

5.段落为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固定值20磅。

6.页边距为:上:2.54厘米,下:2.54厘米,左:3.17厘米,右:3.17厘米,A4双面打印,左侧装订。

7.发表的文章用A4纸双面复印,复印刊物封皮、目录、内容(报纸复印刊头)。

9.武威市教育局规划立项课题 篇九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报告

(2012年4月)

2010年4月,我校向武威市教育局申请了课题“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2010年4月批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于2010年5月开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2012年4月已按实施计划完成了实验,现就实验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缘由 1.对传统英语教学的反思

(1)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结构导致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2)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维使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

(3)以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性性的学科教学导致情感和价值的缺损。2.对当下英语教学的审视

(1)过多地挖掘与英语语法体系的内容,使英语课失去了应有的特征。(2)过多地掺杂与英语语言交流无关的书写作业练习,使英语教学流于呆板。(3)过于注重英语的应试能力,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听读说写能力的训练。英语学科的教学,不论是过于细致或过于泛化,还是过于强调语法的学习,都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的转变研究”的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以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最终实现“以学得促进习得”的效果。

(三)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由“少慢差费”和“貌合神离”的教学现象走向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包含这样三种含义:

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 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投入;

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它阐明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意味着长期以来传统的“灌输——训练”的教学方式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成了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知识容器,而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压抑的地位,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充满了学生的发现、质疑、思考与探索,也伴随着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充满了师生的讨论、交流和理解,使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参与、互动交往中成长。这种关系使学生心灵得到解放,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被激发,主体意识增强。

研究内容:

本课题侧重于“教”的行为,着重探讨的是教师教学行为问题,从转变教师行为方面提出“什么是有效教学行为”,并解决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1.推门听课:了解实际情况。2.推磨听课:相互学习借鉴。3.示范引领:更新教学理念。4.同课异构:帮助拓展思维。5.同课共品:促进共同提高。

(1)品教学思想。即从教学思想这一角度出发,依据课堂教学活动的实例,品议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包括: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面向全体的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思想,运用现代教育观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和教育教学新理念等。

(2)品教材处理。即从教学内容处理的角度,品评教材体系及知识体系把握的准确程度、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怎样突破,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怎样加强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在传授知识时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程度。(3)品教法运用。即从教师对教学方法处理的角度,品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教法是否符合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怎么样,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能力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得怎么样等。

(4)品学法指导。即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情况进行品评。如有没有从学科内容及特点着眼?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心理特征、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速度、思维特点、学习修养、学习环境和条件进行相应的指导怎么样?有没有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

(5)品教学过程。即从教学结构这一环节出发,品评教师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学生是否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完善人格。

(6)品教学效果。即教学内容的完成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能力的形成程度、学生思维的发展程度;是否坚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均得到其原有基础上的最好发展;所授的这堂课在教学上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是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7)品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工作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品评授课教师是属于理智型、情感型还是理智与情感的混合型,是慷慨激昂型、沉稳柔和型、逻辑推理型还是活泼明快型等等。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组织、启动)2010.4—2010.5 第一时期主要着重于提高实验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课题组成员定期集中学习,认真阅读有关理论书籍,做好业务笔记。

第二时期主要围绕全校开展的英语评优课活动,组织实验教师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积极参加活动。课题组成员多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共同精心完成教学设计和课件设计。每个实验教师都上一节自己精心准备的课,每个老师认真做好听课记录,积极参与评课,能运用开放性创新教学理论进行评价。同时,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精彩片断及时进行记录,做好课堂反思笔记。

2.实验阶段(实验、研究)2010.5.—2012.1 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践与反思阶段(2010.5—2011.1)

依照教材内容和课题研究需要,以备课组为单位,以推门听课和同课异构为载体,按年级分类实施教学实践(侧重于学案导学的落实于有效课堂的实施,分别由邵永恒、冯敏、顾长晔、王华牵头负责)。

第二阶段:实践与推广阶段(2008.9—2009.10)

继续进行课型实践,将开设的各类教学活动(设计、实录)整理、汇编。

课题研究中,我们试图打破教材原有的教学模式,按有效教学模式建构出适合新课程下我校英语教学的学案导学模式,其用意有二:一是水平较高的老师在基于模式的基础上,可以尽显个性风采,二是水平欠高、新理念不足或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能够借助这样的模式构建出切合教学要求的具有一定实效的课堂结构。

3.验收准备阶段(总结、提升)2011.1—2012.4 ①总结教师有效的教学方式,收集研究的全部成果。②撰写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申请鉴定。4.结题鉴定阶段2012.4

四、研究结果及思考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的转变研究”的课题研究中,我们组织和指导教师注意研究和努力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导向,使教师和学生共同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携手同行。

(一)有效课型样式的基本确立

研究中,通过对所收集的教学设计和原始听课笔记的检查、分析,通过对课堂监控录像的观看、比较,我们发现经过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之后的学案设计,被90%以上的教师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的现象基本不存在;课堂上,尊重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教学过程较之以前有明显的改变。这说明,有效教学方式转变的研究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我们推而广之的学案导学对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是很有帮助的。

(二)有效教学行为的基本认识

有效教学行为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并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教学行为。1.研究中,我们针对平素收集的案例和日常教学的体会,将比较流行的三种教学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剖析,形成了基本意见:

(1)有效的课堂不一定非要热闹

误区:表面热闹,对学生实质性的参与重视不够 优化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当前的很多课堂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值得反思。我们一些教师偏向于单纯追求课堂教学气氛表面的活跃和热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室里小手如林,“老师,我,老师,我„„”的喊声不绝于耳。当老师指定学生回答时,下边还是喊声不断。对于学生下边的表现,老师全然不顾,只是陶醉于自己创造出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

我们知道,参与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判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是否可信,是否取得实效,决不能以课堂气氛是否热闹,形式是否多样、学习了哪些活动为根据,而要认真考察、研究、分析学生参与的状态,了解学生是怎样参与的,参与后自身的知识、能力、情感个性等变化与发展,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千方百计促成这些变化与发展,自觉追求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信度与效度。

再说,教学也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着力追求的。北师大肖川先生曾经说过:让学生“动”起来是改革的一个目的,但光“动”起来是远远不够的。换句话说,它是一个好课堂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那么,充分条件是什么呢?就是要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这个“充分条件”,那么这个“动”就会是“乱”,就会停留在表面上的热闹,而实质上并没有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活而不乱”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2)有效的课堂不一定非要“探究”

误区:谈“讲”色变,用无休止的追问式的“探究”来代替必需的讲解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提出淡化分析讲解,提倡学生的自我感悟,自我发现,从此以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忌讳老师的“讲”,如今已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了。不少老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平时听课中发现,有的老师上课该讲的不敢讲,本来老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不厌其烦的一问到底,直到学生的答案与老师自己设想的答案完全一致时才罢休,在他们看来,“问”就是启发,就是“探究”;“讲”则是“灌输”,则是“填鸭”。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活动,这是不错的,但由此忌讳老师讲,甚至只练不讲,那就又陷入了另一个误区。讲,是一门艺术,会讲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老师要靠讲、靠语言来赢得学生的欢迎。启人心智、解人疑窦、激人想像、励人以志、导人以行的讲,决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我们不应拒绝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讲。教师不要回避讲,而要讲到当讲处,当长则长,当短则短,恰到好处。教师不必讳讲,我们的问题不在于讲得太多了,而在于讲得不够好。会讲,可以使学生迷恋课堂,这是学生搞好学习的前提之一;会讲,可以锻炼教师的内功,使教师有更高的追求。学生主体的作用确实应当提倡,我们反对教师唱独角戏,反对照本宣科的讲、不着边际的讲、枯燥乏味的讲,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传统教学中存在着这些弊端,就一味迁怒于讲。教师应当认识到,讲得多与讲得少并不一定是衡量教学观念先进与否的试金石,也不一定是注入式和启发式的分水岭,教师要放开眼光,自己来决定,当讲则讲,不当讲则坚决不讲。

(3)有效的课堂不一定非要“新潮”

误区:贪大求洋,热衷于脱离实际的教学手段现代化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成功运用,确实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一味仅靠书本、教鞭、粉笔传道授业的套路,已跟不上现代教学发展的要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这个问题的理解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许多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喜欢不加选择地使用多媒体,以为这才是现代教育,才是课改,有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才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为此,有些教师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一味贪大求洋,本来可以用简单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可以解决的问题,一定要使用多媒体才肯罢休;而大量的管用好使的传统媒体闲置一边,无人问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研究中,我们针对各种课型开展了同课异构、同课共品,带领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对有效教学行为进行了归纳,形成了基本认识:

(1)在教学关系上,表现为:引导与帮助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对话,引导学生自我对话,引导学生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与情境对话,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过程。

帮助就是服务,要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同学设计恰当的学习方式和选择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等。帮助不是包办,在课堂中要清除教师的“霸权”现象,要克服学生的“盲从”现象。

(2)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为:尊重与赞赏 尊重,就是课堂对话中要民主、平等。师生交流更多的是补充与讨论,倾听与沟通。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3)在讲练策略上,表现为:精讲与精练

所谓“精讲”,是指以讲促思,以讲解惑,突出“重点”。所谓“精练”,是指练习要少而精,练习方法要多样化。(4)在问题刺激上,表现为:创境与设疑

创设情境,以不同形式刺激学生与问题对话,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思维,记忆„„,不断巩固学习成果。

通过设疑,刺激学生对问题探索求知的欲望与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5)在动态生成上,表现为:促进与应对

促进,就是采用生成性策略,促进问题的生成。策略有:生动的讲述策略,技巧性提问策略,引导学生质疑策略,创设问题情境策略等。

应对,就是当课堂动态生成时,要运用教师的教学机智,开发和利用动态生成资源。策略有:倾听回应策略,因势利导策略,随机应变策略,把握分寸策略等。

(6)在媒体运用上,表现为:整合与巧用

整合,指把媒体技术融入教学过程,发挥“技术”的优势,把“技术”与学科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形成相应的引导方法。

巧用,就是找准整合之处,做到整合在关键处,整合在疑难处,整合在情境创设处,新知的生长处,思维的障碍处,操作的要领处,知识的延伸处,思维的拓展处等。“技术”的运用不能占用时间太多,防止产生“技术现代化”而“感情淡漠化”的不良倾向。

(7)在学习评价上,表现为:发展与开放

发展。把评价结果跟学生以前的表现进行比较(个体内差评价)从而发现学生的进步与缺陷,以针对性地进行激励并提出补救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放。一是评价内容的开放。即它不仅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的评价,还要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品质的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二是评价标准的开放。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而要通过既有一定的共性要求,又有适合各个层次学生且可以供自我选择的评价来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三是评价主体的开放。它既有教师评价,还有自评与互评。

(8)在课堂管理上,表现为:反馈与调控

反馈包括当堂反馈和课后作业的反馈,提倡学习的“自我反馈”。调控包括目标调控以及课堂问题行为的及时调控。

(三)有效反思活动的基本途径

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苦于做研究而占用了大量的教学工作时间,加大了工作压力,而且他们觉得学术高深,需要深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需要有专门的精力去对付,不是随便谁都能沾上“研究”二字的„„其实,“研究”二字并不深奥,从一定意义上讲,反思即是研究。但是在反思实践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倾向:一是“假反思”,不是“真反思”;二是“浅反思”,不是“深反思”;三是“应付思”,不是“我要思”;四是“空反思”,即只顾反思,不会“决断”,没有行动,未解决问题。

基于此,我们认为,有效反思活动对促进教师成长、开展有效教学十分重要——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状态下努力做一个有心人,就可以达到有效反思的目的。

1.将研究纳入教学活动中。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口头说教就可以实现的。教师在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所体现出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最有说服力,因为有权力和威望的人很容易被他们周围的人模仿,孩子们很容易将教师作为自己模仿的榜样。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发现,自身必须首先拥有会发现的眼睛;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思想者,自身必须首先是思想者;教师要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自身必须是一个研究者。随着课程管理和课程设计权力的逐渐下放,教师在教学中拥有越来越大的自由度的同时,教学的难度也逐渐加大,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教师是否“会教学”,还取决于教师是否会研究。因为对课堂和学生最有发言权的是教师,如果教师能够将教学和研究内容统一,就可以设计出适切性更强的课程,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2.将经验不断上升为实践智慧。

任何教学经验只有转化成实践的智慧,才能对教学行为的转变产生影响。深层的价值观和人性观对教学行为的影响也是以实践智慧为中介进行的,它们只有转化成实践的智慧才能对教学真正产生影响,否则只是一种外在于实践的知识。然而“世界的知识不是固定在那里等待被发现的,只有通过我们的反思性行为,它才能得以不断的扩展和生成”。比如,今天上的课很不爽,是什么原因呢?做一番回顾;比如,今天听了一节课,感觉很酣畅,妙在哪里呢?作一番品评。对失败和成功体验的回顾、品评便是反思,便是研究。久而久之,经验便上升为智慧,反思者不想进步都难。

3.将他人的理论与自我的理论链接。他人的理论,即由政府、教育专家所倡导的理论。自我的理论是从教师自身的实践中生发出的理论或找到了实践之根的他人的理论。真正决定教师行为选择、为教师提供行动力量的是自我的理论;他人的理论只有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理论才能对实践产生作用,否则只是一种口号。为此,我们教师应该虚心学习他人理论,积极探索个性化教学,努力提升专业水准,使自己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上出有味道的英语课。

一个不会反思的教师,一个不能进行有效反思的教师,不可能在课程改革中转换教师角色,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他的经验也是狭隘的、肤浅的,他的学术水平的发展也将大受限制,甚而至于他会逐渐产生职业倦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三年来,我们课题组的不少老师就是通过这样的反思与研究走上了专业成长、成熟的康庄大道„„

五、研究成果简介

(一)课题研究实施以来,教师自身得到发展,专业水平得到提高。

1.参与研究的教师针对学生实际,针对不同文本,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的研究、实践。课题组教师先后开展各级公开课三十余节,邵永恒老师于2010年6月获凉州区第六届教学能手称号奖,冯敏老师于2011年武威市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邵永恒老师于2010年在武威八中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冯敏老师于2011年在武威八中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2.课题研究调动了教师加强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学研究的水平。参与课题研究以来,我校教师充分利用课题研究的契机,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进行理论探讨,不仅阅读了大量的理论书籍,而且写出了许多有见地、高质量的教学论文;王华老师的教学论文在《教育革新》上发表。邵永恒、冯敏的多篇论文在校刊上发表。

(二)课题研究实施以来,学生能力得到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1.学生与以往相比,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度明显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际应试的能力有所提高。我校教师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今,学生面对阅读和听力试题正确率明显地得到提高。

2.学生与以往相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他们在全国英语竞赛、凉州区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中自我展示意识明显增强,100多人次在参加全国、省、市、区及学校组织的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

六、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本课题侧重于“教”的行为方式研究,如何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改进课堂教学,需要我们继续思考、实践。

分层教学策略研究,在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喊”了很多年,如何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呢?

从九年一贯制的发展需要看,可以思考初中与小学,初中与高中英语学习方式的比较与衔接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如何才能达到最佳状态,最终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呢?

七、课题研究组成人员 课题主持人:邵永恒

课题组成员:邵永恒

冯敏

王华

顾长晔

邵永恒

2012年4月

武威市教育局规划立项课题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报告

(2012年4月)

10.关于课题立项与结题通知 篇十

根据《沂水县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和2013年县教科研工作计划,县科研室将于11月底组织全县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立项和结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立项

1、凡申报县级课题立项,应填写《沂水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一式3份(A3打印),课题实施方案另加附页打印一起上报。使用标准的材料档案袋,并按照要求填写项目。

2、每个课题限报一名负责人。课题负责人一栏不得填报课题单位或某课题组。课题组成员的填报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名。

3、11月15日前纸质稿同课题申报材料(含实施方案电子稿等)一起报送报学校教科室,学校教科室统一集中汇总呈报县教科室。

4、课题研究时间县级课题研究时间不少于1年,市级课题不少于1.5年;1人不能同时研究两个课题;课题研究立足教学中的问题立项,不要贪大求洋。

二、课题结题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前期立项课题,如果研究到期,请把结题材料(包括立项申请书、过程性材料、中期研究成果、结题报告、结题鉴定书等)整理好,于11月15日前上报学校教科室。同时上报结题报告电子稿。

希望各部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评价考核办法及崔校长勉励全体教师《“科研兴校”贵在持之以恒抓好细节》的文稿,严格落实“学科立课题,人人都研究”这一学校科研要求,积极参与各个级别的课题立项。

教科室

上一篇:四年级感谢作文300字下一篇:烟草广告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