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区案例大班

2024-09-29

美工区案例大班(精选12篇)

1.美工区案例大班 篇一

主题名称:中国风 美工区名称:古乐坊 设计依据: 社会领域:

1、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能接纳、尊重与自己的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

2、了解国家一些重大成就,能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艺术领域:

1、感受、欣赏彩墨画、青花瓷、中国结等传统艺术的独特美感,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

2、能用绘画、粘、剪、贴、编织等方式表达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活动内容:

一阶段

魅力大中国(11月初两周)

(一)绘画国宝熊猫

活动目标:

1、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体验绘画大熊猫的乐趣

2、能用圆形、椭圆形、半圆形等组合出熊猫的基本外形并画出3种以上的不同动态

(二)编制中国结

活动目标:

1、体验编织活动的快乐,有热爱中国劳动人民的情感

2、了解中国结的编织工具及制作材料并学会编最简单的中国结

二阶段

我是中国娃(11月中旬两周)

(一)手工制作----可爱民族娃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2、会用画、剪、粘贴等方式设计、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民族娃娃

(二)绘画青花瓷盘

活动目标:

1、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美

2、能用线描画的方式表现出青花瓷独特的花纹和图案 三阶段

最炫中国风(12月初一周)

(一)手工制作------京剧脸谱

活动目标:

1、感受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美

2、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大胆创作,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张表现脸谱特征

2.美工区案例大班 篇二

关键词:创意美工,教学策略,通感体验

实践发现,幼儿受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对美工的学习往往停留在教师教、幼儿学的模仿阶段,作品容易千篇一律,评价过于单一呆板,活动缺乏童真童趣。研究证明,大班幼儿以直接感知为主,具体形象思维占据主导,且情绪情感趋于稳定和丰富。笔者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适时适当地运用通感,将幼儿在感知、表象和意象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感觉互相挪移、转化、渗透、互通,帮助幼儿全方位地去感受和发现美,多渠道地去表现和创造美。

一、充分运用通感,激发创作愿望

1. 观察实物,运用视觉。

在开展手指印画《花儿朵朵开》时,我带孩子们下楼寻找园内的野花,观察野花的颜色和花瓣的形状。在印画时,孩子们将之前观察到的、体验到的、联想到的转化为作品,在配搭颜色和勾勒花瓣时做到有意识、有目的,在潜移默化中达成了教学目标,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作品的色彩和构图。

2. 音乐渗透,动觉参与。

在开展瓶盖贴画《海底两万里》时,孩子们在《水族馆》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或模仿小鱼自由穿梭,或化身水草摇摇曳曳,或双臂环抱好似一个泡泡……通过聆听音乐激发动作表现,通过动作表现重拾对海洋的认识经验,激发了创作的兴趣,丰富了作品的情感,教师无需过多的示范和提醒,孩子们尽可以从之前的互动中捡拾自己喜爱的内容自由创作。

二、实时渗透通感,促进自主学习

以往的美工教学,多为教师教、幼儿学,创意美工活动反对向幼儿机械地灌输美术技能,填鸭式的教学显然与创意美工的宗旨背道而驰。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有直接教授的成分,多半是以先观察后讨论的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幼儿通过观察,或发现范例与材料间的联系,或寻找过程与环节中的问题,自主探索操作的方法与步骤,幼儿间的发言和讨论同时会激发其他幼儿的视听通感,他们在脑海中组建出新的视觉影像,继而在他人的发言中汲取新的灵感。长期以往,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普遍的提升。

例如,在开展《海底两万里》的活动时,我同时出示范例和操作材料,孩子们边欣赏范例边观察材料,努力在两者间寻找联系。不久,大家就确定了活动的主材料———瓶盖,它被用作小鱼的身体,而彩纸被剪成了三角形用作尾巴,鱼鳞则都是用记号笔一笔一笔画上去的……制作方法很快就变得清晰明了起来。孩子们每猜对一步,我就出示相应的步骤图帮助归纳总结。

为了丰富作品画面,需要幼儿自由添画一些海洋背景。我通过播放《海底世界》的纪录短片,唤起幼儿对大海的记忆,孩子们边看边兴奋地指认各种新奇的海洋生物。在观看短片后,不少孩子画了海草、珊瑚,还有些孩子画了海星、贝壳……

遇到困难,我常常采用小组讨论和个别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来教孩子。小鱼之间的布局是活动的难点,我先请幼儿摆一摆小鱼的游向,再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有的孩子将小鱼面对面,像是在说悄悄话;有的孩子将小鱼前后摆放,说是在游泳比赛。在探索泡泡的拓印方法时,我请幼儿猜测范例中的泡泡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再出示对比图请幼儿推测拓印失败的原因,最后共同探讨如何正确拓印。

三、巧妙结合通感,鼓励个性创造

《指南》提出:“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我深知“放手”的重要性,因此对作品的要求从不提出划一的标准,在帮助幼儿掌握基本方法之后,我更多的是激发其心觉通感体验,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创造富有个性的作品。

四、灵活使用通感,丰富作品评价

欣赏与评价是促进幼儿观察、分析、表达、审美等能力发展的良好手段,是美工活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但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这样的提问:“你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这样单纯地以成人的、划一的、唯美的眼光来简单评价像不像、美不美、好不好的方式过于机械呆板,而且不能突出活动的重难点。我试图打破这样一成不变的评价方式,相对美术技能,我更注重幼儿情感的体验、个性的表达,在评价时,调动幼儿全方位的通感体验,让幼儿在互动中积累更多感受美和表现美的经验。如在展示《小鸡啄米》的作品时,我发现优优所用的瓶盖和羽毛都是特意挑选的,不是蓝色就是红色。优优说:“我喜欢这两个颜色,蓝色让我觉得清凉,红色让我感到暖和。”优优由视觉触发了温度觉,冷色使她联想到凉爽感,暖色使她联想到温暖感。

之后,幼儿还介绍了小鸡之间的布局安排。琪琪讲述了她创作时的想法,“一只小鸡有点孤单,三只小鸡又太挤了,所以我做了两只小鸡,它们是一对好朋友。”琪琪由自己的生活经验触发心觉体验,通过移情,赋予了作品于生命。在介绍自己的添画内容时,文宇为自己的作品创编了故事情境:“两只小鸡在草地上玩耍,突然,一只小鸡发现前面有好吃的,就喊着另一只小鸡一起跑了过去。”

除了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评价外,我还把小朋友的创作过程拍成视频,让他们自己来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还是以《小鸡啄米》为例,宏宏在添画背景时,竟和邻座的好兄弟诚诚嬉闹起来,宏宏“嗖”一下在诚诚的作品上画了一笔;诚诚也不甘示弱,立马在宏宏的画纸上添了一画。我将视频定格,让大家来说说这样的行为,有的评价他们做手工不够专注,有的则说“在别人的作品上乱涂乱画是不文明的表现”,就连宏宏和诚诚也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良好的常规意识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声中变得更加稳固。

之后,我向大家抛出了“如何补救”的问题。有的说换纸重画,有的说再做一只小鸡将其覆盖……最后,我们选定了两个最简单的办法。诚诚把多余的那笔重新描摹,故意画得歪歪扭扭,活像小鸡正叼着一条虫子;宏宏则添画了一株小草,把原先的涂鸦遮掩掉了。通过这件事,相信孩子们在今后面对美工制作的突发状况时,会更多地思考各种补救办法而不是放弃活动。

五、延伸应用通感,增添活动乐趣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来说,美工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游戏。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不要破坏美工活动的游戏性,用游戏化的方式组织教学。除了注重活动过程的游戏性,我更不忘将美工活动的欢乐延伸到课后,没有什么能比玩自己制作的玩具更让人开心的了!

例如,《小竹排,漂呀漂》是“吸管”主题活动中最具挑战的一个活动。制作船身是对精细动作的极大考验,让船帆屹立不倒则是另一大难题。活动中,我向幼儿展示制造竹排的图片,播放《小小竹排江中游》的视频短片,更带着孩子们模仿划船的律动,通过视觉、听觉、动觉等全方位的通感体验,激发幼儿对参与活动的向往。在操作时,我更鼓励孩子把自己想象成能干的造船工人,建立了角色任务后,许多孩子都能主动探索、独立完成,就连平时最调皮捣蛋的文宇也能自始至终安安静静地操作。

当作品完成后,孩子们来到久违的玩水池旁,或屏气凝神地小心放行,或三五结对地比赛呐喊。游戏中,孩子们发现有的竹排进水了,因为船身高高低低不够平整;有的竹排侧翻了,因为船帆没有加固……如果只是一味地将作品摆放起来展示欣赏,这些问题恐怕永远都不能如此直观地展现在孩子眼前。

3.大班美工活动:秸杆趣儿 篇三

在当地农村,蔬菜大棚代替了高粱玉米的种植,所以近几年,秸秆在当地农村也不再遍地都是了。我班多数孩子虽然都是在农村长大,但他们手里玩的大多是一些电动的、遥控的玩具,这些秸秆玩具渐渐淡出了孩子的玩耍空间。我是从小玩这些秸秆玩具长大的,这些秸秆带给了我们无穷的乐趣。我想让这些古老的、朴素的玩具继续传承,再次焕发它独有的魅力。根据孩子的经验水平,我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尝试着将第一次活动设计成亲子活动,为第二次活动的开展做好经验准备。

活动目标:

1.观看家长制作秸秆玩具,在协作中体验秸秆玩具带来的乐趣。

2.尝试用秸杆插接各式新奇玩具。

活动准备:

1.活动总动员:请家长搜集秸杆,部分剥离成秸杆皮(用砂纸磨平)、秸杆瓤,装在一个衬衫盒里;邀请幼儿的爷爷(奶奶)参与到活动中来。

2.辅助材料:小剪子、小纸盒、彩笔、胶水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亲子制作

一、亲情教育

1.幼儿坐在爷爷奶奶身边。请幼儿轻轻掰开爷爷(奶奶)的手,轻轻地摸一摸手心、手背,再把粗糙的大手放在自己的小脸上贴一贴——萌生对爷爷(奶奶)的疼爱之情!

2.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对爷爷(奶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

二、“现场调查”

1.出示秸秆。“小朋友,现在我们请爷爷奶奶告诉咱们,用这些秸秆能做什么?”

2.“小朋友,你看到过这些秸秆制品吗?你玩过用秸秆做的玩具吗?”

小结:两代人的回答,说出了秸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秸秆可以串成盖帘、还可以做成像小狗、灯笼、蝈蝈笼之类的玩具,这些谈话,引起了孩子们的極大兴趣。

3.“秸秆在爷爷奶奶手里就变成了宝贝,他们能用秸秆作出好多好玩的玩具,下面我们就跟爷爷奶奶一起来学一学、做一做吧。”

三、祖孙协作

1.请爷爷(奶奶)用秸杆制作玩具,一边制作,一边向孩子讲解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引导幼儿认真观看并做好爷爷(奶奶)的小助手。

小结:孩子们在爷爷奶奶面前,表现得极为乖巧,他们认真看、认真学,多数幼儿还学着样子自己动起手来。当然,少不了爷爷奶奶的叮嘱。

四、记者采访

教师以“采访”的形式,有重点地请爷爷(奶奶)简要介绍该玩具的制作技巧。

“小朋友和爷爷奶奶做出了这么多好玩的玩具,老师感到特别好奇!下面老师扮成记者,来一个“现场采访”。

采访幼儿A:你手里的玩具叫什么名字?怎么玩?

幼儿A:我和爷爷管它叫“呱哒哒”,看,上下拽动这两根桔皮,插在上面的两个秸秆就会碰在一齐,呱哒呱哒,真好听!

采访爷爷A:幼儿A手里的玩具真好玩,能告诉我们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吗?

爷爷A:这个做法很简单,就是把一根秸秆的桔皮剥去,只剩下对着的两根,然后将这两根桔皮弯曲,从秸秆底部的同一个洞里穿过去,再取两节细点的秸秆插在弯曲的秸秆顶部,我们管它叫“小剪子”,孩子们喜欢它碰撞发出的“哒哒”地声音,所以叫他“呱哒哒”。

小结:爷爷奶奶纷纷详细介绍了各自制作的玩具,孩子们兴趣高涨,他们除了喜欢自己爷爷奶奶制作的玩具外,好像对其他小朋友手里的玩具也颇感兴趣。这样,为下次活动的开展做好了铺垫。

五、集中展示

1.引导幼儿将同种玩具作品归类、集中,开办“秸杆玩具展览会”。

2.整理材料,收拾场地。

3.再一次对参加活动的爷爷奶奶表示深深的感谢!

活动二:亲手制作

一、互相提个醒

(一)请幼儿说一说制作秸杆玩具时的注意事项。

(剥、折、插秸杆皮时小心刮伤手指;爷爷说:做眼镜时,做圆圈的两段秸杆要一样长;奶奶说:做小狗尾巴时,秸杆弯折的空隙越小尾巴越翘……)

(二)说一说自己的制作愿望,激发幼儿大胆想象。

(我想与幼儿A合作扎一个大灯笼;我想与幼儿B交换步骤图,插一艘小船;我想扎一个飞船飞上天。我要插一架轰炸机……)

小结: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为古老的秸秆玩具注入了鲜活的元素。

二、动手做一做

1.鼓励幼儿动手制作(合作)出新奇的玩具.

2.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小结:有了上次活动的基础,孩子们对秸秆玩具的制作并不怯手,他们自由结伴,有商有量,有的“翻新”了爷爷奶奶的制作,有的发挥想象,做成了飞机,小车等新颖的玩具。

三、炫耀小制作

1.收拾场地,展示作品。

2.互相交流、玩耍,体验成功的喜悦。

3.将作品展示到秸秆玩具展览区。

活动评析:

4.大班美工教案 篇四

有趣的报纸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幼儿初步了解废旧报纸的用途。

2、能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探索报纸的玩法和用报纸剪出各种不同的东西。

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

废旧报纸、剪刀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一、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导入

1、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纸飞机”是什么呀?

2、那这架飞机是用什么折叠而成的呢?(老师慢慢把飞机打开,请小朋友集体回答问题。)

二、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报纸。

在你的周围你看见谁喜欢看报纸呢?(爸爸、妈妈、爷爷等)

三、做做,玩玩

老师这是张看过的报纸,看过的报纸有什么用呢?

1、这张报纸,你想折什么?

2、幼儿玩玩折折,师随机观察指导。

3、请幼儿展示成果,并说说折的物品都有哪些用途?

四、幼儿探索报纸剪纸条的多种剪法。

如果老师现在给你们每个小朋友一把剪刀,你们又能用报纸变出什么东西呢?(幼儿自由答)师发剪刀,幼儿开始剪纸(提示幼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幼儿剪,老师巡视,把幼儿剪好的纸条贴在黑板上。

师总结:我们的报纸不仅能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而且还能用剪刀剪出各种不一样的东西。

五、结束活动。

5.大班《石趣》美工活动教案 篇五

【活动设计】

一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到小公园去散步,回来后发现孩子们的口袋里多了一件宝贝——石头。这些充满生命力的小东西成了孩子们亲密的玩伴,奇特的形状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我设计了这一美工活动,目的是通过想一想、做一做、讲一讲等一系列环节,为幼儿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增强幼儿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并从中体验到接触自然、独立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根据石头的形状进行构思,并运用各种材料大胆创造。

2、积极参与故事创编活动,并体验石头造型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石头、石头造型艺术品。

2、事前收集的各种石头、颜料、贝壳、彩纸、棉签、双面胶、橡皮泥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1)歌曲《小石头》进场。

师:小朋友,咱们刚才歌曲里面唱到了什么?石头有什么用啊?你有没有玩过石头?玩过石头的小朋友介绍给大家听听。

2、交流讨论

(1)欣赏石头画。

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猜猜老师是怎么玩的?用了那些材料?你们想不想玩?

(2)根据范画,引出故事。

3、大胆表现

(1)根据石头形状大胆想象。

(2)幼儿选择辅助材料,进行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想象创编

(1)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2)幼儿自由选择同伴,组合石头造型进行创编。

延伸活动:

1、在日常活动中让其余幼儿讲述自编的故事。

6.大班美工:小小菊花园 篇六

活动目标:

1、了解菊花的外形特征,能用剪、卷的方法是制作纸杯菊花,并用水粉颜料进行添画。

2、喜爱参加美工活动,在操作和合作的过程中感受菊花的美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黑色大底板6张。

2、操作盒人手一份。

3、绿色颜料的杯子和画笔人手一份。

4、画板架6个。

5、桌布毛巾各六块。

活动过程:

一、“赏菊”:以小蝴蝶赏花引入情境,发现菊花花瓣的秘密。

1、创设“小蝴蝶”来赏菊的情景引起幼儿对菊花的兴趣。

2、运用诗歌:“瓣儿弯弯像卷发,寒风冷雨它不怕,百花凋谢它开花,秋风阵阵香万家”引出菊花。

3、观察菊花花瓣,了解花瓣的卷曲方向。

师小结:菊花花瓣的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原来菊花的花瓣是卷卷的,卷的方向是朝着花心的。

二、“玩菊”:第一次操作,运用剪、卷的技能制作纸杯菊花,贴于画卷之上。

1、出示光秃秃的泥土地图片,引发幼儿想用菊花来装饰花园。

2、出示纸杯菊花,探索纸杯菊花的.秘密。

观察教师手里的菊花,发现菊花是用纸杯做成的。

3、幼儿对教师提供的做好的菊花和工具进行自主观察,讨论如何制作纸杯菊花。

(提供每组两朵菊花和工具进行观察)

师:“小纸杯是怎样变成美丽的菊花的?”

师:“都用了哪些工具?”“这些工具有什么样的本领呢?”(幼儿自由讨论发言)

教师辅以儿歌对幼儿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对直杯口开始剪,一直剪到纸杯底。剪出片片长花瓣,打开花瓣压一压。再来一起卷花瓣,向着花心卷呀卷,卷到底,停三秒,一、二、三。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播放轻音乐)。

提出要求:

(1)剪花瓣时,剪刀对直杯口一直剪到纸杯底。

(2)卷花瓣时,花瓣向着花心卷到底。

三、“添茎画叶”:二次操作,运用水粉笔进行添画,形成共同合作,完成菊花画卷。

1、幼儿观察讨论茎叶的形成。

出示:花朵和泥土地。

师:“花园里有了菊花可真漂亮啊!可是好像还少了什么,是什么呢?(幼儿思考发现少了茎和叶子。)

出示ppt幼儿观察茎叶的形成。

师:花茎是从哪里长出来的?(泥土里)

教师辅以儿歌帮助记忆:小小画笔手中拿,画出直直的菊花茎。一片一片又一片,长出叶子绿油油。

2、幼儿合作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提出要求:1、花茎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

2、合理的安排叶子的大小和数量。

3、使用颜料时,注意不将颜料滴落在底板上。

3、每组幼儿共同完成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将作品展示在画板架之上,连成画卷。

四、“品菊”在品的过程中评价自己与他人之作,感受菊花之美。

1、创设“小蝴蝶来品花”的情境,幼儿与小蝴蝶一起欣赏自己作品。

2、“小蝴蝶”提出评价要求:

(1)我喜欢花瓣往花心卷的菊花,带我一起去找找吧?

(2)我喜欢茎叶均匀的菊花,带我一起去找找吧!

3、幼儿带着要求有目的的评价自己与他人作品。

五、结束与延伸:

7.泥工幼儿园大班美工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揉、团、压的方法用泥巴做彩虹糖。

2、尝试用各种颜色做彩虹糖。

3、乐于参加活动,体验做彩虹糖的乐趣。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橡皮泥若干盒,彩虹糖一盒。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彩虹糖引起宝贝活动兴趣。

1、与彩虹糖打招呼。

2、观察彩虹糖。

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彩虹糖。

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糖的颜色和形状。

二、教师示范。

1、出示橡皮泥。

教师引导宝贝观察橡皮泥,并说出橡皮泥的颜色。

2、教师演示制作方法。

取出少量的橡皮泥,把它在手中揉一揉、团一团,并轻轻的按一下。

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模仿揉搓的动作。

三、幼儿操作

教师提醒幼儿一次取少量的橡皮泥进行制作,剩下的放回盒子里。

教师巡回指导,多关注能力弱的宝贝。

四、作品欣赏

8.美工区案例大班 篇八

大班美工教学活动计划

目标:

有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能从美术作品及环境景物中获得美的感受;学会使用各种美术材料、工具,并能自由地进行涂、画、剪、捏、撕、贴、折、印等活动,初步具有创造表现的自信心和想象能力,体验大胆创造的乐趣。

内容安排:

九月份:

1、欣赏:小朋友的画

2、欣赏:蒙德里安的画

3、画花纹、剪彩条、帖格子

4、绘画:画烟花

5、绘画:胖胖猪的一家

6、绘画:牛

7、绘画:我想亲亲长颈鹿

8、绘画:给小鸟穿花衣

十月份:

1、我给爸妈设计毛衣

2、立体剪贴:热带鱼

3、剪纸粘贴:花蝴蝶

4、版画:胡萝卜

5、给小鸟做个窝

6、我喜欢的大树

7、美丽的鲜花

8、蜘蛛网上的小昆虫

十一月份:

1、刮刮画画真有趣

2、高楼大厦

3、轮船

4、武汉的桥

5、老师和小朋友在一起

6、我的好伙伴

7、拾落叶

8、小朋友的梦

十二月份:

1、民间剪纸:十二生肖

2、剪纸:京剧脸谱

3、剪纸:窗花

4、剪纸:雪花

5、折纸:青蛙唱歌

6、折纸:圣诞老人

7、折纸:圣诞皮靴

一月份:

9.美工区案例大班 篇九

2.掌握立体绘画装饰技巧。

3.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灯笼人手一个,绘画用品,毛条若根,灯笼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讨论: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在过春节时都干些什么?(放鞭炮,贴春联,挂灯笼,)

那小朋友都见过什么样的灯笼?

二、教学内容

1.观察并欣赏 :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不同的灯笼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图片欣赏)

2.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形状的灯笼?上面有哪些图案?

3.出示成品灯笼这是老师装饰的灯笼小朋友看看上面都有什么图案,用到了什么材料?

4.马上过春节了那请小朋友也把自己的灯笼装饰的漂漂亮亮的吧。

5.幼儿及家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注意及要求;绘画时注意手的力度不要太大,图案尽量画的大一点,涂色是注意冷暖色搭配,使用颜料时保持衣服的干净整洁,制作完后写上自己的名字。

三、活动小结

教师对幼儿及家长做好的作品进行点评。

四、活动延伸

10.美工区案例大班 篇十

察案例

幼儿园大班幼儿案例分析

幼儿园大班幼儿案例分析:坐不住的孩子

汤阴县瓦岗乡中心幼儿园

王晓芳

我们班有一个叫李厚翔的男孩,他是这个学期到我们班的。李厚翔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去告状。教师

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李厚翔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

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老师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李厚翔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可儿的小辫子。可儿皱了皱眉,将自己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李厚翔想将可儿的椅子向自己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老师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可儿突然叫了起来:“老师,你看李厚翔。”老师终于大声地对李厚翔说道:“李厚翔,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本来和可儿僵持着的李厚翔被老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

表情。可儿接着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今天开始谁都不许惹李厚翔,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老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对于老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李厚翔使劲地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子,但随着老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想什么。

分析:

一、教师教育方式产生的消极后果

首先,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添新的问题。教师想通过孤立的方式迫使李厚翔“改邪归正”,不再违反纪律,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非但没有解决原有的问题,反而对李厚翔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李厚翔在自己善意的行为受到同伴的误解并遭到拒绝之后产生了破坏性的行为

其次,教师在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

不妥之后,想立即改变这种孤立教育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原因在于:

其一,年龄越小的孩子向师性越强,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大班孩子的道德认知还处于他律阶段,教师作为孩子眼中的权威,她的话尤其是命令性的语言对孩子的话就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教师经常当众批评李厚翔,甚至动员其他孩子“不要理李厚翔”的命令,很快被孩子接受并坚决地执行。

其二,李厚翔给同伴的坏印象部分是由于他自己调皮经常受批评造成的,教师孤立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即使是李厚翔善意的动机和行为也会被其他孩子误解并拒绝,面对同伴不分原因的排斥李厚翔显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挫折,在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他采取了消极的行为方式予以反击。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一种恶性循环,即李厚翔的负面行为反应越多使其他孩子越加肯定了他是个捣乱的坏孩子,也会越加排斥他,同时强化他们从教师那里获得的对李厚翔的消极

态度。

最后,孤立的教育方式使李厚翔被迫陷入与同伴交往的困境,教师没有利用集体力量中积极的因素,而是恰恰相反,她让其他孩子孤立李厚翔,不仅不帮助他反而不去理睬他,教师的这种做法无形中在李厚翔和其他孩子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而学前期幼儿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认知、交往技能、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李厚翔始终被同伴这样孤立,将会失去更多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这对李厚翔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另外,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日常生活的调节器,会让人心情舒畅地从事各种活动,明明与同伴这种敌对的状态不改变的话也会干扰他正常的探索活动,降低他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心。

二、解决方式

1.教师首先要清楚李厚翔的特点

从李厚翔的日常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调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自控能力比较弱,缺乏耐心的孩子,此外,他想和同伴交往却不知道该怎么样被同伴接纳。从明明园外背景来看,他是从其他幼儿园转过来的,并且据笔者的了解,李厚翔的父母为孩子转园的目的是觉得他原先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不太好,孩子过于自由散漫,学到的东西也比较少,现在李厚翔所在幼儿园里受到的约束比以前要多也要严格;另一方面,李厚翔转园之后很快升入大班,由于大班与小学的紧密衔接,教师会在平时的要求中考虑到孩子对小学环境的适应问题,为孩子顺利地入小学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集体教学的时间加长,会提出一些与小学教学要求相接近的要求,所有的这些对李厚翔来说,都要去适应。

2.帮助李厚翔建立与新环境相适宜的秩序感

教师一方面要多关注李厚翔的举动,同时对于李厚翔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明确地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教师此时不适合说一些反话或是隐语,因为年幼的孩子有时并不清楚教师话中暗含的意思,所以对孩子要说大白话,尤其是对李厚翔来说,他对新环境的熟悉程度还不够,对新班级一些具体要求还没有清楚的意识,并且相比他以前所在的班级环境,现在班级的要求要严,这样对他来说适应就更需要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同伴中给李厚翔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鼓励他向班上的好孩子学习,实际上是把抽象的要求具体化。

对于李厚翔时常因为好奇心而违反了纪律.一方面不妨告诉他,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另一方面答应李厚翔,等老师上完课之后,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个玩具,但是前提是他必须要认真听讲。在这里笔者想提及的是,玩具是给孩子玩的,只是作为纯粹的装饰品就失去它对儿童的意义了。

教师要有耐心,李厚翔的特点使得他适应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对明明违规要不厌其烦,反复提醒,不能因为急躁而时常出言不慎。

对于孤立的教育方式已经产生的消极后果,即李厚翔在同伴中的不良形象,一方面教师要有勇气寻找合适的机会,当着全班孩子的面承认自己的错误,可以向孩子解释是自己太生气才会这么说,这样说是不对的,我们不应该不理睬李厚翔,应该想办法帮助他才对。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减少李厚翔在同伴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同时,让孩子学会去关心别人。

教师要善于将集体力量用到积极的方面,可以鼓励孩子们帮助李厚翔

取得进步,让大家一起监督李厚翔,在李厚翔取得进步时为他鼓掌加油,在他犯错误时指出错误之处,并帮助他改正。让李厚翔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同

伴的友爱,逐渐被新集体所同化。幼儿园大班家园案例

家园案例:

特别的爱给与特别的他

一、案例现象

罗成小朋友是我班这中途新来的小朋友,他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黝黑的肤色,矮小的个头给人一种胆小,腼腆的感觉。但接下来他的表现却令我感到有些失望:

观察一:离园时,他会以冲刺的速度跑出进教室,把爸爸妈妈扔在身后;自由活动时他会在教室窜来窜去,追逐打闹;玩积木时,他会把所有的积木都扔在地上,有时还会装在兜里带回去;户外活动时,他总是喜欢和小朋友追逐打闹„„

观察二:绘画活动开始了,他趁我不注意,拿着记号笔在画纸上、报纸乱涂乱画,有时还会画在桌子上甚至手上。

观察三:罗成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一紧张就小脸涨得通红,让他回答

一些简单的问题有时也会结结巴巴说不清楚,有时直接说“我不知道”。

二、案例分析:

1、好奇心很强。由于罗成没有上过幼儿园,直接进入大班,加上对幼儿园环境的不熟悉,所以好奇心理很强,不管对什么东西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己没有的一些东西。他总想弄个明白,想个究竟,因此他会玩玩弄弄,甚至把积木弄坏,带回去。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小破坏有时并非真的坏行为,但却是一种不利于他人的行为。

2、父母对孩子管束较严,并且缺少沟通。由于罗成的父母都是个体经营者,由于工作比较忙,很少照顾他,更别说和他交流了。当孩子遇到事情时就将他暴打一顿,慢慢地使孩子内心产生紧张和压抑感,家庭是孩子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他的第一个学校,没有良好的环境,孩子自然会有些反常。而这种情绪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这样 的孩子,太需要有人去关爱他、宽容他,需要有人去真诚地对待他了。

三、措施与效果:

针对罗成画画时的表现,我让能力较强的马思婷坐在他的身边,时常关心他,照顾他。画画的时候,孩子绘画能力差,我就手把手的教他勾线,教他涂色。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家多为孩子添置一些绘画工具,让他在家里涂涂画画,培养他的兴趣。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罗成对小汽车、手枪等玩具特别感兴趣,根据他的特点,在区角活动时我准备了许多有关这样的图画,让他学着画,他十分感兴趣。每次我都将他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表扬他画得越来越好了。另外,自由幼儿园活动时,与他多交流,多讲道理,他慢慢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

针对孩子口齿不清、说话结结巴巴这一问题,我在平时注意与孩子多交谈,让他重复其他幼儿的回答,并时常找机会让罗成在集体面前讲述。另外,请家

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谈,让孩子在家多听故事,多接触语言环境,在每次的户外活动中,把他带在身边,引导他描述周围的景色、小朋友的活动,一些运动器械的名称,让他复述别人的话,渐渐地孩子的语言有了很大的进步。

两个月来,罗成已有了可喜的进步。早上来园时能很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和小朋友能友好的相处;绘画时也能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勾画,还能通过想象进行添画;这些可喜的成绩离不开平时的细心与关注,更离不开家园共育。幼儿园大班班级管理案例

年龄:大班

发生背景:上数学课做练习后请孩子们交流答案。

案例过程:

小朋友们都认真地完成练习题,我说:“现在老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说说你的答案。”大家都积极地举手。激动的孩子手举得老高,生怕老师看不见。还有的孩子边举手边把答案报了出来。于是我

请他来说说他的答案。有些孩子仍举着小手,有些孩子发现老师没请他,可惜地放下了手和边上的小朋友讨论了起来。

案例分析:

大班孩子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每次我看到他们积极踊跃发言时我都忍不住想给每个孩子回答的机会,但是毕竟是没有那么多的机会的,那么如何才能在不打击孩子们的积极性下让他们都体验到成功地乐趣呢?

首先,我觉得老师必须明确谁能够发言。

当我看见小朋友们自己站起来把答案说出来时,我就会说:“老师喜欢举手发言的小朋友哦!”这样的话能够让孩子明白在上课时想要发言就必须得要举手,不举手就不可以发言。

其次,我觉得老师要规范举手的方式。

举手并不是随便爱怎么举就怎么

举。当我发现有孩子因为迫不及待而站起来时,我会提醒他们:“老师喜欢这样举手的孩子哦!”并且做出一个标准的举手动作,让孩子明确光举手还不行,还得好好地举。

最后,我觉得老师要让孩子学会倾听。

孩子们爱说这是好事,但需要让他们在懂得倾听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是一种基本的礼貌。我们的孩子不是小学生,自控能力还不高,一旦他们“闲”下来,那么嘴巴就管不好了,所以老师要让孩子有事可做。我会让孩子听好起来回答问题的同伴的回答,在答完后我就会问:“你们同意吗?”“做对的举手!表扬最对的小朋友”如果孩子认真听了就会给出一个反馈,这样我也可以了解到其他孩子做对了吗?对其作出评价。幼儿园大班生活案例

五月个案

来自家长们的提醒

邱艳

案例: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早上入园时常听到有些家长说:“老师,让我们家宝贝多喝点水。”其实,说句实在话,即使家长不提醒,我们也经常提醒孩子们喝水。更何况现在天气热了,我们也增加了让孩子喝水的次数了。由于家长们的时常提醒,我就更仔细地观察孩子们喝水的情况:我发现有的孩子每次喝水只倒一点点,一两口就喝完了;有的孩子虽然倒了大半杯,可是只喝了几口就把水全倒掉了,当然也有喝得比较好的。我发现基本上孩子们都喜欢倒水,但喝水却被他们忽略了。

反思:

这时,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虽然根据天气我们适当的增加孩子喝水的次数了,虽然我们口头上常常提醒孩子们要节约用水,不要浪费水资源,可是每次孩子真正喝了多少水却被我忽略了。于是,每次喝水时我都站在边上观察,尽量提醒孩子全

部喝完,并再次强调“喝多少,倒多少,全部喝完不浪费。”

同时,我还利用班级中的植物角,提醒孩子们自己喝水时,别忘了给小植物们也喝点水,来提高幼儿喝水的兴趣。当然,这个环节老师一定要在旁边指导,可不能让植物喝得太多了。这里也教育了孩子们要及时补充水份,但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补充适量的水。

11.大班案例反思 篇十一

大班下学期,孩子普遍感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这种长大的感觉,引发了孩子模拟做小学生的愿望。他们背起了小书包。但是背书包已经不能满足孩子要当小学生的渴望。“艳华老师,小学里有班长对吗?”“小学生一直考试吗”“ 艳华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考试呀?”李乐还说:“我姐姐的书包里有很多书,有许多本子,还有词典呢!可是我们的书包里只有一点点。”......面对这么多问题和好奇,“我要上小学”的主题就这样产生了。

观察实录:

为了让孩子更能体验小学生的生活,我们参观了中心小学学校,孩子们发现了许多小学和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琪琪发现了小学里分男厕所、女厕所,而且男女厕所的布局也是不一样的;亮亮发现小学的操场特别大、小学生自己打扫卫生;浩宇发现小学里有课间十分钟,他们在跳绳、跳橡皮筋;宝旭说我们没有班长,小学里有班长,我们能不能也有啊;彤彤发现小学生戴红领巾……

行为分析: 1.孩子有非常强烈的做小学生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带孩子实地参观了小学,满足孩子做小学生的愿望。2.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讲述。3.孩子们能认识一些基本常识。

12.美工区案例大班 篇十二

执教老师:新世纪幼儿园旋转木马班

晏贵春

一、设计意图

我发现孩子们对《海底小纵队》很感兴趣,尤其是大大的章鱼,李林峻小朋友周一回来和小朋友们分享周末去海洋馆的见闻,孩子们对海洋生物更感兴趣了。再加上幼儿园每次活动都会留下大量的一次性纸杯,我想接下来的美术活动,何不就让孩子们用纸制作一些他们喜爱的海洋生物形象,既锻炼孩子又美化班级环境呢?看到幼儿园留下的一次性纸杯,我眼前一亮——干脆来个废物利用!于是设计了本次美术活动“海底世界”,活动前,我在美术区角指导孩子们将收集用的一次性纸杯用丙烯涂上颜色,还有剪贴眼睛等。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纸杯和几种装饰材料创造性地表现出章鱼,海龟,鲸鱼等多种海洋生物,并能自主在背景画上创意摆放欣赏。

2.能较为灵活地运用几种装饰材料,以剪贴、画的方法对纸杯进行加工造型和美化装饰、提高手工制作能力、想象力和表现力。3.体验合作创作和变废为宝的乐趣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尝试用纸杯和几种装饰材料创造性地表现出章鱼,海龟,鲸鱼等多种海洋生物

活动难点:能和同组幼儿商量合作并灵活地运用几种装饰材料,以剪贴、画的方法对纸杯进行加工造型和美化装饰

四、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曾经用纸杯玩过叠房子,做过魔术师的帽子、纸杯花,纸杯兔子,纸杯青蛙等。

2.材料准备:(1)用过的一次性纸杯若干,多种装饰材料: 彩色纸,各色油性笔,毛杆,白纸等若干

(2)剪刀、双面胶、(3)PPT“海洋小动物”、背景音乐《海边的星空》、幼儿集体创作的“海底世界”背景图3幅。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师幼进行关于“神奇的海洋生物”的谈话,调动幼儿的相关经验

(1)幼儿听一段熟悉的音乐《海边的星空).自然地进入对大海和海洋生物的讨论

导入语:“听,还记得这首乐曲吗? 你想到了什么景色?”“原来我们小朋友去过海洋馆的,今天我要带小朋友们去大海看看哦!”

(2)出示准备好的海洋背景ppt图片,引导幼儿猜测,师幼进行关于“藏起来的海洋动物”的谈话,调动幼儿的相关经验。

导入语:“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章鱼,海龟,鲸鱼)引出主题 导入语:“你见过吗章鱼?” 导入语:“你在哪儿见过章鱼?” 导入语:“章鱼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3)播放ppt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交流总结章鱼的外形特征和习性。(4)教师展示“魔法”,把图片上的章鱼用纸杯“变出来”

指导语。“听说我们班有许多小朋友去过好玩的‘海底世界’,纸杯今天也来凑热闹,想变成小动物到‘海底世界’玩,你猜纸杯能变成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猜想纸杯还能变出的哪些海洋小动物(如章鱼、螃蟹、鲸鱼、海龟)。教师出示ppt图片

环节评析: 通过展示亲子共同收集的各种纸杯,唤起幼儿已有的纸杯制作经验。同时,教师以“纸杯想变成动物到海底世界”玩的拟人方式,生动的引出本次活动主题,迅速激发起幼儿参与手工制作活动的兴趣。

(二)操作部分

1.幼儿学习用纸杯制作章鱼的方法

出示纸杯做的“章鱼”范例、让幼儿观察并学习其中的制作方法。

指导语:“纸杯真神奇!变出了条条有趣的章鱼,谁来说说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用了纸杯,彩色纸,白纸,黑色笔等各种装饰材料。除了章鱼我们还可以制作什么海底动物呢?(螃蟹,鲸鱼,海龟等)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纸杯操作经验,开展制作。

(2)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要求分组合作创作。

提出制作要求:“老师准备了很多有趣的东请小朋友们3-5人为一小组,用它们做出可爱的海洋小动物,做好后把动物们摆放粘贴在海底图上,一起变出美丽的海底世界吧。”

(3)介绍制作工具,提醒幼儿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指导语:“一会儿我们会用到这些工具,有剪刀、固体胶、双面胶、各色油性笔,用剪力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巩固幼儿对剪刀的安全使用法。)

(3)幼儿创作,教师观察,及时指导个别幼儿

指导语:“做你们喜欢的纸林小动物吧!看谁做的是和别人不一样的纸杯小动物。看谁的色彩搭配最好看。

指导重点:鼓励幼儿在纸杯动物成型后,白主选择、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大胆想象和添加图案,尝试创造性地表现它们的不同形态,给子个别幼儿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4)请各组幼儿将制作好的海洋动物自由摆放在海洋背景图上。

环节评析: 教师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以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歌入活动中,鼓励幼儿按自己的设想,大胆、自主地完成作品。孩子们的创作都很顺利,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为自己的作品感到骄做。

(三)、评价、结束部分

(1)指导语:“小朋友们真能干,制作出各种可爱的纸杯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到大海的家吧!可以跟你的好朋友分享一下,你做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2)集体分享、评价作品

指导语:“让我们一起欣赏小朋友们做的有趣的纸杯小动物吧!你觉得这些纸杯小动物的造型和色彩怎么样?(3)通过送作品,自然的结束活动。

六、区角拓展活动

上一篇:建设职工之家的必要性下一篇:《过小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