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2024-09-06

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16篇)

1.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一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的工程质量要求也有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对于建筑的施工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其符合工程质量标准和相关规范的要求。在此大背景的要求之下,文章探讨了建筑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及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质量管理及控制

1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

1.1钢筋工程

1.1.1人员要求与工具准备

目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的工程质量要求也有进一步的提高。要求技术熟练的钢筋工,为了对施工现场钢筋的垂直度以及间距进行准确的掌握,需要给钢筋工配备线锤和卷尺。钢筋加工人员必须专业,焊工等比较特殊的工种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上岗资质,持证上岗。

1.1.2机具准备

根据相关的平面图布置钢筋加工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调试,使其能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运行。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应该有专门的维护人员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修理,及时对机器的精确度进行检查、校正,从而保证钢筋加工设备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和较高的精确度。

1.1.3材料准备

在采购钢筋时,需要让经销商出具产品的合格证书与相关的证明,从而以确保钢筋的质量。钢筋到货后必须对其进行验收,采用抽样的方式对钢筋力学性能进行相关的实验,合格之后方能接收。钢筋验收之后要表明商标、品牌以及规格参数等,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摆放。钢筋的储存过程中要做好防雨防潮保护,防止钢筋的生锈氧化。

1.1.4钢筋放样

相应的技术人员需要详细阅读相关的资料,对图纸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相应的了解。对于存在疑问的部分应当积极的对各个环节进行相应的了解。对于存在疑问的部分已经积极。

1.2模板工程

首先检查混凝土是否达到相应标准的强度,然后向技术负责人提出拆模申请,经技术负责人检验同意之后,才可以拆除模板。

2建筑中的施工管理

2.1按计划进度组织施工

对于施工管理者来说,其首要任务就是组织控制工程进度,使其能够按时完成目标的要求,这也是其他工作开展的基础。施工进度计划的制定要充分的围绕施工进度这一目标来进行。首先编制总的进度计划,在这个基础之上再细化单位的进度计划以及各个阶段性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要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修正,最后确保整体进度的如期完成。根据综合计划进度的安排并参考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将综合计划进度安排进一步细化为每月进度目标或者是每周的进度目标,一次为参考将施工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个施工队之上。这些工作都做好之后,还要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的调度编制相应的计划,从而保证施工现场的秩序以及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及时对施工项目进度进行检查,如果之后于计划的要求,则应该分析原因,并及时做好调整工作,提高工程的进度。

2.2搞好施工总平面管理

施工总平面管理可以对施工实现科学合理的组织、保持施工的井然有序、提高工程的质量、减少工程成本、减少施工现场事故。

由于施工总平面管理是一个阶段性的管理,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应该对施工平面布置及时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使其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使其能够在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2.3做好施工调度工作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由于一些已知的或者未知的因素,原本的施工计划经常要进行灵活的修改,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切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发挥其全局性的指挥和协调作用。

2.4加强技术管理

在施工的实际过程中要加强对相应施工技术和研究的管理,从而保证国家颁布的施工技术标准以及有关的政策在施工之中能够得到切实的执行。进一步推进施工过程中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和创新,为施工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提高整个施工过程的技术含量。

2.5质量控制点的设立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在特点的一些时间或者相应的条件之下,对于施工中的一些内容、项目以及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进行特别的重视和重点的管理,确保这些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减少整个工程的隐患。质量控制点的设置相对宽泛,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相对比较大的一些因素都可以作为质量控制点,如施工人员、工程机械、建筑材料、施工进度等都可以作为质量控制点,强化对其控制。2.6工程质量预控

提前分析施工过程中可预见的一些问题,事先找出这些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达到避免或者将问题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目的。工程质量预控通常是针对质量控制点或者施工中的某个阶段而提出的,其最终目的也是保证施工的质量。

3建浇筑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

3.1浇筑前的质量控制要点

3.1.1在结构用混凝土施工之前,首先认真阅读相应的通知单,掌握正确的配合比。实际施工中,如果现场材料出现变更,应及时申请重新试配。申请试配时应该提供现场材料的相关信息,从而保证试配的准确性。

3.1.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使其符合实验报告的相应要求,严格控制水用量,不得随意增加或者减少。

3.1.3浇筑混凝土前应再次检查施工面的准备,确保模板和钢筋位置、标高、截面面积与设计相符,且支撑牢固,拼缝严密。

3.2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3.2.1坚持开盘鉴定制度,而且每天都应根据原材料情况进行调整。

3.2.2加强旁站监督,严格控制浇筑质量,检查混凝土塌落度,重点监督在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的现象,不合格的混凝土要坚决退回。

3.2.3检查振捣情况。振捣过程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除检查漏振外,重点关注过振等不良振捣,避免出现内部蜂窝、孔洞等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

3.2.4泵送混凝土应保持连续工作,如必须间歇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由于一般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45min,所以,允许中断时间≤45min。

3.2.5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还应监督混凝土的倾落高度,自由倾落高度≤2m,竖向结构倾落高度≤3m,否则就应使用串筒、溜槽,使混凝土沿其下落,同时保证混凝土在出口处的下落方向应垂直于楼层或地面。

3.2.6保证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和光洁度达到要求,为保证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和光洁度达到要求,使用优质的模板和合理的施工工艺是关键。另外,模板拼缝、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应符合钢筋混凝上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模板拼缝不严密,往往会产生漏浆,严重时造成新浇混凝上表面产生露石等现象,影响新浇混凝土的质量。我们经过多年摸索发现:模板缝在5mm以下,采用黄油水泥拌和物补缝;当模板缝<5~10mm时,采用快硬性砂浆封堵。模板的刚度是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的先决条件,模板在重复使用前应进行模板刚度校准,对变形过大的模板应停止使用。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入发展,对于施工程序的控制管理也必须加强,提高工民建施工程序的控制水平。注重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是保证工程质量不断提升的必要条件。在工程整体的生存和发展角度,科学管理,规范施工,才能推动工民建工程的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2.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二

1 施工的准备工作

1.1 对于施工材料的控制

材料在公路建设中起到了基础的保证作用, 其质量的好坏就像是建筑的基础一样, 只有基础稳固, 那么整体质量才会有所保证。所以在施工前对于各种材料的检查工作需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尤其是沥青、砂石以及矿粉等混合料有关的材料, 这些都是在未来要构成路面的基础材料。检查工作其实上就是对质量的源头控制。在这一方不但需要考虑, 同时经济问题也需要综合计算, 因此对于材料的选取应当是适宜的石场进行材料的购买, 在材料的价位以及质量上都相对有所保障。除此之外, 材料进场之前还要进行专门的检查, 不但是要检查质量监测报告, 同时对于数量以及生产日期和厂商都需要核查, 尤其是粗细集料以及填料方面要特别的注意。因为一旦有不合格的材料入场后果不堪设想。并且对于每批材料还应当以相关的技术指标进行抽样, 待一切检测都合格之后才能放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1.2 仔细检查机械

现代的公路建设是依赖于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的, 在进行施工之前要对这些施工的基础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 以保证其性能的良好。只有稳定运行的设备才能对工程予以质量以及进度上的保证。在路面的施工过程中, 运输、拌和设备以及撒布车和撒油车加之压路机和摊铺机这些基础性的设备的性能和运行的情况都会直接对路面的质量造成影响, 对此类设备进行检查主要是对其配件的齐全程度以及使用之前的调试和养护, 这样可以防止故障的出现。增加了路面的施工效率, 同时也是对工期的有效保证。

2 混合料的控制

2.1 配比控制

沥青混合料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配比以及沥青的用料上的最佳配合比, 这就需要试验拌和以及试验铺设, 在试验的过程中确定拌和的温度以及时间, 并对矿料的温度加热程度予以确定, 此外在工艺操作上不同的拌和要求也不同。对设备的可信度考察, 尤其是计算机的可信度进行考察。除了上述那些之外, 需要对压实性以及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进行验证。并且在实际的拌和过程中就可以发现不相配的冷料仓和供料会出现待料和溢料的状况, 此时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冷料仓的转速以及集料的粒径进行调整, 使其二者达到平衡稳定, 之后对混合料进行取样试验, 主要是马歇尔试验还有抽提试验, 通过试验的对比对沥青含量进行确定。此外还需要对样品进行取芯, 这样是对压实度和空隙率的检验。

2.2 混合料质量控制

在生产过程里, 要对各进场材料依照相关规定进行项目检查或者抽样试验, 保证材料质量与相关技术要求相符, 在平常质量检验里, 其检验频率应依据质量及材料波动情况进行确定, 以确保质量稳定性。在沥青含量的控制方面, 其含量变化对沥青混合料性质造成较大影响, 特别是稳定度、孔隙率及流值指标等, 沥青含量比较少的时候, 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会变差, 会对沥青路面耐久性产生影响, 特别是沥青用量较少的情况下, 路面的孔隙率增大, 其沥青膜会变薄, 当公路沥青路面在空气及阳光影响下, 就会发生较快老化, 降低沥青含量的变异性, 要保证沥青拌和的计量系统能够稳定, 混合料的取样均匀, 设定温度也要保持恒定, 另外还要对沥青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时刻掌握, 发现异常情况时, 及时给予解决。

3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3.1 摊铺及碾压的施工技术

摊铺机运行速度要依据搅拌机产量、摊铺宽度及厚度、相关施工设备情况等来确定, 通常按照2-6m/min进行预先设定, 路面施工过程要均匀、缓慢及一次摊铺, 不能够随便改变摊铺速度, 在摊铺过程一般不用人整修, 当遇到交叉口及十字路口等特殊情况时, 可在专业的人员指挥下, 进行混合料更换或者人工找补, 当摊铺缺陷较多时, 要铲除重新摊铺;压路机速度过慢的话, 也会对压实度产生影响, 尤其是会在压实及摊铺间产生孔隙, 从而对施工质量产生了影响, 为确保沥青辗压质量对压路机速度给予合理控制是很有必要的。通常在沥青路面的碾压过程里, 会出现碾压不明、漏压及重复碾压的现象, 还有碾压间隔时间较长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对碾压方式进行改善, 使用黄红绿对碾压区段进行初压、复压及终压等标明, 防止重压及漏压现象发生, 还可以运用排压方式进行作业, 使其成为流水形式, 环节紧密, 在碾压的过程里, 还应注意碾压车道变换问题, 要在已碾压路段, 及压路机停止振动情况下进行变道;变道的时候, 方向变换要缓慢进行, 防止沥青路面破坏。

3.2 接缝施工及压实技术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里, 混合料配合比及压实是很重要的两步骤, 当配合比比较合理科学时, 沥青路面没充分压实, 路面使用功能就会降低, 进行路面压实主要是为了降低混合料缝隙, 增加路面密实性, 从而提高公路路面耐久性。在摊铺之前, 要把接缝部位的粉尘进行清理, 再添加一些沥青进行摊铺, 进行碾压的时候, 要用钢筒式的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 从跨缝向新铺的层面逐渐进行压实。

4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测及评定

在公路工程里, 对沥青路面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 主要针对的是沥青混合料温度、原材料及沥青面层给予检测的, 原材料检测是为了防止不合格材料混入施工现场, 为混合料拌和、碾压及压实提供基础保证, 沥青路面检测, 能够改善不合格路面施工质量, 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里的动态管理, 并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及检验, 对于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处理。质量评定作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重要依据, 应该给予仔细认真检查, 同时还应该制定合理科学路面质量评价标准, 保证公路建设质量。

5 结束语

沥青的施工中路面施工是路面的质量最表面最直观的的体现, 因此作为路面施工的最重要的组成内容, 实际上是一个系统, 所以施工的手段以及气候和材料都会对其造成影响, 所以在施工的质量施工那需要根据地方的不同予以工艺的调整。因此质量的控制以及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选择都是有效控制路面直接的重要手段。提高公路效益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规范的技术以及完善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手段你的加强。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其社会以及经济效益。

摘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作为经济沟通命脉的公路也有了相对的发展, 而且线路的延长并非是发展衡量的标准, 人们开始对行车的舒适度以及安全性和速度的要求出现了相应的提高, 公路的路面质量要求也不断地加强。这样的情况下, 就需要以公路的技术来论证公路的质量, 使得其质量可以达到相关的要求。

关键词:公路质量,控制,施工技术,沥青路面,工程

参考文献

[1]江玮, 汪余波.浅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 2010, (27) .[1]江玮, 汪余波.浅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 2010, (27) .

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篇三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前言:在我国的土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掌握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一些原因,以及掌控施工质量,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等方面你的发展。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速度,混凝土的质量是否好,对建筑物的基础安全和结构造价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高度的重视。

一、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问题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全部达到标准的混凝土才可以应用到工程中。如果粘土、淤泥在沙子中的比例超过3%,碎石、卵石的比例超过2%,则这些极细的颗粒材料在集料的表层形成包裹层,就会阻止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所以就会出现一些松散的颗粒,就会大大增加用水量。所以建筑用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超过了指定规定的范围,就会导致水泥水化的程度,并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使得骨料与水泥的粘结度降低,也会使得水泥的水化产物产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物质。所以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应该对原材料经常检验,还应该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气含量的变化规律,并且做出正确的对策。

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措施

1、工民建筑中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应该满足工程技术及施工技术的要求,这样就会保证混凝土的施工以及施工工程的的强度等,适当改善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适合工程各个部门对混凝土的的不同要求。在混凝土中添加不同种类的添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正确比例的配比度,优化混凝土的配合,在施工过程中会得到显著的效果。在前期对强度的要求提高,对整个流程加快运转,并能使施工工期提前,是使其技术、经济综合效益有显著的提高。

2、是对工民建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在科学所配比出来的混凝土的比例,并不一定能与施工现场所实践的完全吻合,或者和工地的施工条件及设备有关系,施工天气等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都会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也跟着改变,所以必须确定混凝土的易性达到施工的标准,且混凝土的含水量及用水量做适当的调整,保持水泥与石灰的比例不变①。必须达到工程技术的要求及施工工艺的标准,这样才可以让混凝土顺利的完成施工要求及强度等性能。如果按照正常的配比方式使混凝土达到工程要求的技术性能是很难的,所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达到工程各个部门对混凝土的各种性能的要求,因此在混凝土中加入不同种类的添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比度,提高混凝土的可利用性,在施工过程中会有很显著的效果。

3、和易性是混凝土的搅拌物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多种性能的综合表现,当混凝土搅拌和易性的效果不好时,就会导致混凝土振捣的不实或者会发生离析现象,就会出现质量问题。混凝土的和易性效果好,混凝土的就会易结识,不会发生离析现象,所以就会获得均质结识等混凝土浇筑质量良好的效果。通常有一部分人配制混凝土会用很少的水量、低坍落度,强调用比较振实的技术来保障混凝土的质量,但是这样就会产生蜂窝现象,空洞等质量问题。所以经过试验验证,和易性优质的混凝土才会振实,而且还会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和可塑造性,便于建筑建筑的振实,还会有很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能,这样既不会发生离析现象,沁水等效果。现在通过惨高效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4、工民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料准确、搅拌均匀运输,浇筑振实成型,养护等整个施工环节中,浇筑振实成型是主要的环节。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由于没有振实所产生的外观上的气孔、麻面、蜂窝、孔洞、裂隙等质量问题,易引起重视,但由于振捣不良,所产生的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人们容易忽视。而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同样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所以,混凝土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足够重视,质检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5、混凝土质量的好坏,除外观上的蜂窝、麻面缺陷外,主要是混凝土强度能否达到要求,所有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都应当随时监控混凝土的配制、搅拌、浇筑和养护等过程。监理人员、承包商质检人员按时检查配制的混凝土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检查施工中混凝土的成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合比,运输、浇筑和养护是否符合施工工艺规定;同时要检查是否按时做混凝土坍落度实验等,坍落度是最简易、最快速判别混凝土质量的指标,工民建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由设计人员、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6、人是指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施工单位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质量监督机构,对施工中的主要原材料,凡不合格品,一律不得用于工程,混凝土拌和物不合格,一律不得入仓,以确保工程的质量。为了切实解决问题,还从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约束有关部门和人员。总之,要用人的质量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是实际工程中的实践论述,所以在施工工程中要确保施工的工程质量,一定要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先进的施工技术,严把施工工程的每一个程序。并且要认真施工,这样才能做好保准并高质量的工程。以及专业的技术施工工人要加强对质量观念的提高,在施工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修养。用专业知识充实自己,为城市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宗冬,贾学强,张铁牛.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探讨[J].内江科技,2006.

[2]陈燕岭,喻飞.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浅谈[J].今日科苑,2006.

4.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四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办公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21573m2,地下建筑面积3824m2,建筑物总高49.2m,地上十一层,地下一层,基础类型:筏型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6,主体结构混凝土:内外剪力墙、梁、柱及现浇板均为C30。

2混凝土施工技术工艺

1)前期准备。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利用汽车泵接水平管进行浇捣。所有商品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提供,混凝土标号C40,抗渗S8,各个搅拌站在拌制商品混凝土时,统一使用同一种低水化热的水泥,同一种混凝土配合比,粉煤灰的掺量、品种、全部统一,确保到场的混凝土的一致性。混凝土浇捣前,在基坑边搭设临时混凝土浇筑总指挥台,对现场上的泵车、拌车供料及劳动力高度、馄凝土质量控制,浇捣方量统计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有条不紊的指挥控制。同时对现场泵车及馄凝土搅拌车进行统一编号,分清混凝土标号,做出标识,以利调度指挥。

2)混凝土拌制输送。在拌制时应尽可能集中拌制,有条件的可采用商品混凝土,

为了降低水化热,配制混凝土时宜掺加减水剂和粉煤灰或沸石粉,以碱少水泥用量和改善混凑士的合易性。宜采用发热量较低的矿渣水泥来配制混凝土。当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浇筑时,可掺加泵送剂。每台泵车正式输送混凝土前,应配置1:2的水泥砂浆0.5m3作为润滑输送泵管作用,并在泵车试车正常后方可供料;每台泵车有专人操作,服从指挥台统一指挥,按前台要求放慢或加快泵送速度;在混凝土供应不上时,不能长时间的停止泵送,一般作间隔推动,防止泵管阻塞;泵车出料口出料时,混凝土不得对准墙柱插筋冲击,避免插筋位移。使用振动器人员全部戴绝缘手套,穿橡胶鞋,电箱要装漏电装置。

5.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五

为了有效提高混凝土质量,务必要将混凝土原材的质量管控摆在首要的位置,具体来说,其一,在原材选购的过程中,就应该严把质量,做好品控,尽可能的选择具备资质的、规模较大的供货单位;其二,对于进场的混凝土原材要予以严格的质检,不合格产品禁用;其三,务必要严加控制混凝土的生产环节,对于生产环节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及时分析、及时制定解决措施,将一些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中,进而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为后续的混凝土施工提供基础性保障。

3.2混凝土配比的质量管控

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混凝土配比的质量管控也不可或缺,务必要通过精细化的质控确保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比重符合施工配合比,将各组成部分用量予以明晰化。具体来说,务必要严控混凝土配合比,以确保建筑中各混凝土构件质量达标。举例来说,要有效避免混凝土中水比重过大的问题,当混凝土各组成部分中水用量超标时,则会引发后续的混凝土构件中孔隙过多,进而导致了构件强度的急剧下降,因此,务必要确保混凝土中用水量准确。对于水泥、集料、外加剂等其他组成部分也是一样,任何一部分的用量不合理都会导致后续的混凝土施工中出现各类问题。而通过有效的质控把握配合比,则可以为后续的混凝土浇筑、拌合以及养护作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3.3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管控

在混凝土质量控制体系中,混凝土施工环节的质量管控占据着核心的地位。通过精细化的施工环节质控,可以将混凝土各道工艺的施工质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通过动态的、全方位的管理,提高了混凝土质控的力度。具体来说,要关注以下要点:

其一,施工原材进场后,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开展科学的、仔细的验收工作;

其二,混凝土拌合作业中,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定时检查混凝土的拌合情况,并确保混凝土的拌合操作标准化、规范化;

其三,在混凝土的养护环节,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定期对混凝土表面洒水,以确保混凝土持续性湿润,在冬季施工中,施工单位则应该及时转变养护策略,具体应转变“保湿养护”为“保温养护”,及时对养护的混凝土予以覆盖保温。

4结语

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混凝土施工质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具备较强的综合性以及技术性。因此,在现场开展的混凝土施工质控中,务必要从质量、经济、进度、安全等多个角度出发,严格依据相关法规,构件完善的管控机制,打造层层递进、动态把握的管理格局。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务必要强化混凝土施工质控意识,及时应对施工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同时积极学习混凝土施工新技术、新工艺,以确保企业混凝土施工水平在质量达标的基础上,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居舍,(1):48.

[2]雷师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46):166-167.

6.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六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我国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尤其是建筑行业, 更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本文分析了建筑混凝土施工的现状, 并具体探讨了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和要素, 希望为相关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 混凝土; 施工技术; 质量管理; 搅拌; 运输; 养护;

引言

使用混凝土进行施工能够保证建筑的质量, 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 更是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 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或缺。尤其是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 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 加上人们对于建筑本身的质量更加注重, 所以分析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1 目前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 设计不科学

一些建筑工程在使用混凝土进行施工时, 在后期常常会出现裂缝, 主要原因就是设计方案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一些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 由于缺乏实践经验, 并没有深入调查, 盲目运用理论, 没有结合实际, 使得整个设计方案不全面, 导致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风力侵袭以及体积改变时, 都可能出现裂缝。

1.2 材料不合理

相关采购人员在进行材料选择时, 没有考虑质量因素, 容易选择那些性价比低的、质量差的水泥和沙子, 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还有一些人员对于材料的配比不清楚, 导致碎石和沙土比例不均衡, 降低了混凝土的质量。

1.3 监管不到位

一些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 缺乏相应的监管, 导致施工不规范, 一些流程更是被恶意简化。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也没有专门人员进行指导, 任意施工, 使得混凝土的密度不均匀, 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浪费资源。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配置

混凝土的配料有水泥、骨料、水、添加剂等。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 选择适当型号和性能的水泥, 确保强度能够达到施工要求, 并进行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选择。骨料作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 如果选择粗骨料, 需要仔细观察颗粒大小和含量, 如果是细骨料, 就需要对细度模数进行检查, 测定含泥量。在配置混凝土时, 最好使用干净的饮用水, 这样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抗腐蚀性, 对于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 一定不能使用。添加剂在使用之前, 要进行试验, 看其能否和水泥起到良好的反应, 并在配置时, 注意用量。

2.2 混凝土拌合

混凝土拌合技术是整个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中之重, 如果拌合不规范, 那么后期的质量就难以保证。所以在进行拌合之前, 要先试拌, 也就是根据之前确定的混凝土配比, 进行试拌工作, 并对样品进行检测, 符合施工要求后, 再确定最终的混凝土配比进行拌合工作。值得注意的是, 在试拌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方案中的配比进行, 避免样品质量受到影响, 只有经过试拌, 确定最终的配比之后, 才能展开大规模的拌合工作, 混凝土的拌合站如图1所示。

图1 混凝土拌合站

2.3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一直都是要求十分严格, 只有良好的运输环境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一般情况下, 尽可能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 因为一旦运输时间过长, 混凝土的强度会下降, 影响施工效果, 所以一定要控制好混凝土从搅拌场到施工现场的运输时间。在运输过程中, 要使用滚筒对混凝土进行不间断的均匀搅拌, 防止混凝土发生沉积, 如图2所示。

图2 混凝土运输车

2.4 混凝土浇筑

浇筑对于混凝土施工而言, 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 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和影响着整个施工质量。有鉴于此, 施工企业要切实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 在浇筑之前, 要对钢筋以及模板进行检查, 主要检查尺寸是否规范, 并通过钢筋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比如平面浇筑采用整体式, 墙体采用段面式, 大体积采用分层浇筑等。在浇筑过程中, 要减少接头和接缝, 并控制混凝土下落高度在2m以内, 保证混凝土质量不受溅落的影响, 尤其要注意浇筑连续进行, 如果不能连续浇筑, 也要缩短浇筑时间, 保证整体的凝结一致, 具体的浇筑方式如图3所示。

图3 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2.5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的振捣工作紧接着浇筑工作, 通过振捣, 使得混凝土中的砂石、水泥等原材料分布均匀, 并排除空气和水分, 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混凝土经过振捣后, 会充分地填充到模板中, 保证整个建筑的质量。但是振捣过程也要适度, 如果在振捣中, 混凝土下沉速度减慢, 并且没有气泡产生, 就说明振捣适度。过度和不当的振捣会使混凝土的石子下沉, 浆体流失, 质量不合格。根据工程量大小和混凝土的种类, 振捣主要有人工和机械两种, 无论哪种振捣方式, 都需要均匀布置插点, 并确保振捣棒插入到下层的混凝土中。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混凝土分层出现缝隙, 每次振捣的时间应该保持在20s左右, 使得混凝土的边缘也能够得到振捣[1], 如图4所示。

图4 施工人员在进行振捣

2.6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对于整个建筑施工必不可少, 一般在混凝土部件定型之后, 就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传统的养护方式都是洒水, 帮助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最大值, 一般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段为15d左右。近年来, 一些养护剂的出现, 使得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 可以隔绝空气, 并减少水分蒸发, 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 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控制要点

3.1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落实岗位责任, 能够改善管理效果。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将施工质量与个人工作绩效相统一, 根据管理效果进行相应的奖惩, 能够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 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 要进行奖励, 对于玩忽职守的员工, 要进行惩罚, 这样能够激发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2]。

3.2 加强施工过程监控

成立相关的质量监督和检测小组,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控, 保证施工质量, 如果发现问题, 及时进行纠正, 确保施工规范。应该注意的是, 在施工之前, 建筑单位要对施工的.具体操作进行明确的要求和指导, 在施工之中严格落实, 并根据施工经验和教训, 对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进行宣传和通知, 尤其是重点施工的内容, 要严格监控, 不能疏忽大意。

3.3 提高各方重视程度

一方面, 施工单位的领导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重视, 只有领导加以重视, 才能在企业内部明确施工标准, 从而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 牢记领导要求, 听从领导指示。另一方面, 施工人员也要重视混凝土的质量, 要有质量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 在施工现场形成良好的重视质量的氛围, 这样能够提高混凝土管理的效率。

3.4 注重人员素质培训

不言而喻, 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好坏。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都是农民, 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素质偏低, 所以一定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 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提升专业技能。这样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当遇到突发状况时, 经过培训的施工人员也能够有效应对, 合理解决, 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5 合理选择相应材料

对于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 要严格把关, 购买那些经久耐用, 质量过硬的材料。根据施工要求, 选择高强度、抗冻的水泥, 并尽量选择一个生产厂家同一批次的水泥, 使得混凝土的性能和颜色保持一致。对于骨料的尺寸以及级别都要仔细检查, 避免掺入杂质, 而对于水的使用, 更要进行质量检测, 保证水质良好, 另外, 添加剂一定要选择优质添加剂, 保证混凝土的质量[3]。

4 结论

综上所述,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探索和创新, 优化相关的技术, 保证建筑的质量, 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啸.探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相关对策[J].科技展望, , 25 (10) :32.

[2]仇文法.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 2015 (28) :53+57.

7.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七

1 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对于建筑物来说,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非常大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碎石、卵石中超过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地增加了需水量。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削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及时筛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土的其它有效措施。

2 建筑工程混凝土的科学配制措施

2.1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科学配制混凝土,早期强度明显提高,加快模板周转,加快施工速度,其技术、经济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2.2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 (保持水灰比不变) 。

2.3 混凝土配合比

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

3 建筑工程混凝土工地试验室监督控制措施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好坏与试验室的工作是分不开的。首先使用的原材料要符合要求,特别是砂、石材料变异性较大,试验室人员必需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经常取样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杜绝使用。试验室必需根据工程结构各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进行各项试验,提出性能好,成本低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每天工地进行混凝土搅拌前,试验室必需检验砂、石料的含水量,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以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施工中当混凝土坍落度大于规定的范围时,不准入仓浇筑。

4 建筑工程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和易性的措施

和易性是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多种性能的综合表述。当混凝土拌和和易性不良时,则混凝土可能振捣不实或发生离析现象,产生质量缺陷。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混凝土易振实,且不发生离析,能够获得均质密实良好的混凝土浇筑质量。通常一些人配制混凝土选用低水量、低坍落度,强调以振实工艺来保障混凝土质量,其实这样易产生蜂窝,孔洞等质量缺陷。实践表明,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才便于振实,且应具有大些的流动性或可塑性,以利于浇筑振实,且应具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以免产生离析,泌水现象。现在通过掺高效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5 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浇筑振捣措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料准确、搅拌均匀运输,浇筑振实成型,养护等整个施工环节中,浇筑振实成型是主要的环节。在混凝土浇筑成型时,由于没有振实所产生的外观上的气孔、麻面、蜂窝、孔洞、裂隙等质量问题,易引起重视,但由于振捣不良,所产生的内部蜂窝、孔洞所导致的内在质量问题,人们容易忽视。而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同样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所以,混凝土振捣应引起施工人员 (特别是混凝土振捣工) 足够重视,质检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使混凝土振捣良好。

6 建筑工程预防混凝土缺陷发生的措施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除外观上的蜂窝、麻面缺陷外,主要是混凝土强度能否达到要求,当混凝土强度达不到工程要求时,监理人员只能要求拆毁重作。而确定混凝土强度常是在混凝土浇筑后28天进行,并得出结论。所以每一位负责质量的人员必需注意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或尽早地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以不误时机地采取补救措施,所有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都应当随时监控混凝土的配制、搅拌、浇筑和养护等过程。监理人员、承包商质检人员按时检查配制的混凝土材料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检查施工中混凝土的成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合比,运输、浇筑和养护是否符合施工工艺规定;同时要检查是否按时做混凝土坍落度实验等,坍落度是最简易、最快速判别混凝土质量的指标,坍落度过大,过小将会产生振捣不实,出现蜂窝、孔洞、发生离析、分层或强度是否按技术规范的要求做混凝土强度试验,并检查试验结果。

7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

事前主动控制是施工企业未进场开工前要做好的工作。确定合理的施工工期并明确灾害性外界环境因素(指不可预见的)对工期影响后的处理方法,不应盲目追求完工期限。了解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关于管理专业配套、人员数量、资格与其承担的工程质量管理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责任人员。中途尽量不要更换,使其相对稳定,增强责任和周全考虑质量方面的问题。严格审查、确定施工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其质量检验、测试、计量和措施。确定违规的整改期限和造成不同档次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罚措施。

事中检查是在施工过程中对照施工的规范检查。严格检查企业在投标文件中承诺的各种机具设备、人员组合、各项施工技术保证措施是否按时到位、技术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以及所有机械设备、原材料、构件的品级质量。对主要且用量较大的要采用定点供货方法,以求质量的稳定性。强化工序控制检查,做到认真复查上道工序质量,保证本道工序质量。

事后严肃把关。对于质量控制要点、要害部位或质量有疑问的部位进行事后复检。严格按照质量评判标准对混凝土工程组织验收认证。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让“制造”者跟踪一段时间的质量保证,完善其缺陷服务责任。在一定的时间内,尽量让工程在设计负载条件下运行后,再对整个工程组织验收。

总之,混凝土工程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检结合”的方针,做到纵向全过程、横向全系统、意识全方向、时间全控制的质量管理要求。再辅以必要的技术手段,结合运用多种督查手段、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满足使用功能, 外表美观大方。

参考文献

[1]陈燕岭, 喻飞.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浅谈[J].今日科苑, 2006, (10) .

[2]陶景良.混凝土防渗墙施工[M].北京:水电出版社, 1988.

8.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八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 施工 质量控制

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一方面影响建筑的整体外观,另一方面会严重降低混凝土构件的刚度和强度,对建筑的整体结构质量和使用寿命造成不利影响。通常情况下的质量问题都是由于施工不当或材料运用不正确等问题导致的。因此,加强有关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研究,对于提高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和建筑的整体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1 建筑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建筑混凝土质量对建筑工程有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对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对于加强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质量问题如下。

1.1 温度质量 建筑混凝土在温度影响下会发生热胀冷缩现象,进而造成混凝土变形。当不均匀的变形之间出现冲突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应力,在应力作用下混凝土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有外约束力质量和内约束力质量两种:①外约束质量:是指由于降温幅度较大引起的。如施工后期由于受到旧混凝土垫层或岩石地基等的影响混凝土的均匀降温过程受到不同强度的约束就会产生相应的内部拉应力,如果混凝土的刚度不能承受拉应力的作用就会引起混凝土出现质量;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灌时会出现大量的水化热现象,如果水化热不能及时放出就会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快速升高,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温度升高较慢,由此内外混凝土之间就会产生较大的温差,其带来的强烈的拉应力也会造成混凝土出现质量。一般在施工2个月后在结构物内多出现这种质量问题,其质量形式大多为贯穿性的,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1]②内约束质量:是指由于混凝土内外部分温度过大造成的。如构件养生期揭盖过于迅速或构件加热养护过程中降温速度太快;混凝土养护期间外界温度突然降低;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拆模时间太早或没有对混凝土进行护盖保湿等都会让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收缩差、温度差,差异不同会引起混凝土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进而引起混凝土出现质量。通常当混凝土表面降温幅度超过6摄氏度就会引起质量问题。通常在早期的混凝土表层中会出现此种质量。

1.2 收缩质量 在混凝土施工中,通常会在混凝土中加入比水泥化作用多4倍的水来保证混凝土所需的稠度。而多余的水分蒸发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相对收缩,这就是混凝土的湿度收缩问题。此外,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也会产生相应体积收缩引起的自收缩问题,这种自收缩的收缩量一般是湿度收缩的20%或一半左右。自收缩和湿度收缩共同引起混凝土的总体收缩问题,而湿度收缩起主要作用。收缩造成的混凝土质量主要有沉降收缩质量、塑性收缩质量和干燥收缩质量三种。①沉降收缩质量:是指由于混凝土所用材料沉降过程不均匀引起的开裂或是部分在斜坡上的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而向下滑动引起的开裂,或者是骨料颗粒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向下沉落,不断上升的水分受到预埋件、粗骨料或钢筋的阻挡而引起混凝土的相互分离,从而造成混凝土产生质量。在沿主筋通常方向上经常会出现此种质量,多呈现又浅又宽的棱形状,通常发生在混凝土浇灌完成后。②塑性收缩质量:是指在混凝土还处在塑性状态时,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速度较快,从而引起了严重的体积收缩。通常环境中的相对湿度、风速、混凝土温度和表面空气温度等都会影响其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在刮风和干燥天气容易出现此种质量问题,一般会呈现相互不连续的干燥泥浆面的状态。[2]

2 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巨大影响,最终导致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缩短,豆腐渣工程数量增加,因此,针对建筑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成因采取对应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1 温度质量控制处理 ①外约束质量控制:可以从降低温差、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提高混凝土性能、改善施工工艺等来减弱温度应力的影响。具体措施有:在砂石混合前喷洒冷水进行冷却,将部分冰屑填入拌合水中;提高骨料级配,尽量采用低流动性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添加减水剂或粉煤灰等,适当降低水泥用量;尽可能选用中热或低热的矿渣水泥等;冬季混凝土表现要做好保温措施,并适当延长拆模时间。[3]②内约束质量控制:可以从控制混凝土表面与外界温差、表面与内部温差、避免表面出现快速冷却等来减少表面温度质量。具体措施有: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加热,控制表面与内部温差在10摄氏度以内;冬季加强保温并适当延长拆模时间;揭盖时应当放慢速度,脱模后要及时覆盖并慢速降温。

2.2 收缩质量控制处理 ①沉降收缩质量控制:增强混凝土的重复捣实,注意不要破坏内部构件;尽可能采用适度稠度的低流动性混凝土;在初凝前和二次抹压前要进行二次振捣;针对断面较大的结构物要先对较深部位进行浇灌,完成后停留一段时间再进行总体浇灌。②塑性收缩质量控制: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要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含砂率和水灰比在恰当范围内;要及时用工具覆盖浇灌完成后混凝土,并进行洒水养护;要将脱模油均匀涂在模板的表面;加强混凝土密封保水方法的应用,可在其表面进行薄膜覆盖;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二次抹压;可以利用相应的挡风设备。

2.3 沉陷质量控制处理 具体措施有:确保混凝土模板具有充足的刚度和强度,并能牢固支撑;对于松软土要进行压实处理;为保证混凝土正常养护要及时疏通混凝土周围的排水设施,避免漏水使地基发生浸泡;加强检查浇灌完成后的地基和模板;按照规定顺序和时间进行拆模。

3 结束语

混凝土质量控制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施工单位和工人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问题的重视,对于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修护和管理,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水军.论房屋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1,13(14):74-75.

[2]吴希敏.浅谈房屋施工混凝土质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06(10):61-62.

9.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九

控制要点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某些行为从表面上看已经具备犯罪构成的要件,但并不危害社会,__。

A.不可以罚款

B.可以罚款

C.负刑事责任

D.不负刑事责任

2、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__。

A.资质证书

B.施工许可证

C.安全施工证书

D.专业技术人员证书

3、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适用于__的情形。

A.隔天实施行政处罚

B.一个月后实施行政处罚

C.当场实行行政处罚

D.其他行政处罚

4、空压站操作间的噪声应低于__dB。

A.65 B.75 C.85 D.90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办理经营许可证的程序是__。

A.申请、注册、审查、发证

B.申请、审查、发证、注册

C.申请、审查、注册、发证

D.申请、发证、审查、注册

6、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审,评审时应有__的参与;如可行,应对培训方案进行修改以保证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A.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者

B.职业安全健康评审组

C.职业安全健康委员会

D.职业安全健康信息员

7、依据《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__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A.爆破、吊装

B.高空施工、电力安装

C.采掘、架设 D.易燃易爆物品试验

8、钢筋混凝土支护是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或__所进行的支护。

A.锚喷

B.锚杆

C.松动圈

D.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砌筑的支架

9、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__为工伤。

A.可以认定

B.应当视同

C.应当认定

D.可以视同

10、安全验收评价,需要做出评价结论并提出不久或补偿措施,以促进__。

A.项目实现系统安全

B.本质安全的实现

C.降低事故风险

D.效益的提高

11、安全对策措施具有针对性、__和经济合理性。

A.安全性

B.可操作性

C.有序性

D.严肃性

12、根据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有关标准,职业接触限值分为__三类。

A.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浓度和瞬间接触最高浓度

B.时间加权浓度、短时间浓度和最高浓度

C.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

D.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短时间接触平均浓度和最高浓度

13、烟花爆竹运输通行证由__负责发放。

A.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B.国家质检总局

C.公安部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4、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__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

A.3 B.5 C.7 D.9

15、甲是某公司起重机司机,1年前通过《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复审,因工作调整离岗8个月,现又调回起重机司机岗位,则甲必须经__,确认合格后才可上岗工作。

A.全面健康体检

B.起重机操作技能培训 C.起重机实际操作技能考核

D.起重机安全理论考试

16、对煤矿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24 B.36 C.48 D.72

17、用人单位购买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个证书,其中不包括__。

A.生产许可证

B.产品合格证

C.质量鉴定证

D.安全鉴定证

18、下列不属于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内容的是__。

A.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

B.明确给出评价对象是否具备安全验收的条件

C.符合性评价的综合结果

D.评价人员的结构组成

19、安全评价的目的不包括__。

A.确定和衡量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

B.确定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C.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接受

D.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可接受

20、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010年的销售收入是380万元,则该企业应该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是()万元。

A.12.3 B.13.3 C.11.4 D.12.4

21、根据职业病防治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建立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危害因素接触史、员工健康体检结果及处理情况和__等。

A.作业场所设备设施检测结果

B.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C.从业人员的工作经历

D.从业人员的工作业绩

22、__的确定要考虑行驶在道路曲线部分上的汽车所受到的离心力、重力与地面提供的横向摩擦力之间的平衡,并考虑不至影响乘员的良好心情。

A.曲线半径

B.曲率半径

C.最小曲率半径

D.最大曲率半径

23、折断面检查是__金相检验方法之一。

A.微观

B.宏观 C.全部

D.局部

24、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__。

A.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B.立即停车,清理现场

C.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D.立即离开

25、煤矿安全监察的工作方式包括视时监察、__重点监察和一般监察。

A.特殊监察

B.实事监察

C.实时监察

D.特种监察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主要包括__等。

A.密度大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

B.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

C.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

D.电气火灾

E.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

2、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设备的__,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A.报废

B.维修

C.生产

D.制造

E.检测

3、属于确认致癌物的是__。

A.铜

B.锌

C.石棉

D.氯乙烯

E.芳香胺

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组除要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外,还应__。

A.认定事故的性质

B.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C.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E.执行事故责任追究

5、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是__。

A.经验检查法

B.常规检查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仪器检查法

E.事故树分析法

6、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__、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例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A.矿山井下

B.汽车维修

C.机械加工

D.有毒有害

E.家电维修

7、依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或者性质特别严重的,由国务院对负有领导责任的__给予行政处分。

A.自治区人大机构正职负责人

B.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正职负责人

C.直辖市人民政府正职负责人

D.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E.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

8、建设项目“三同时”是指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拉准,必须与主体工程__。

A.同时投资

B.同时设计

C.同时施工

D.同时验收

E.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9、依照我国《消防法》的规定,__应当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A.乡镇人民政府

B.城市街道办事处

C.村民委员会

D.居民委员会

E.公安消防机构

10、一般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的建筑物有__。

A.汽车库中人员疏散用的室内楼梯

B.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层厂房、高层库房和疏散楼梯

C.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外的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

D.11层及11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

E.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和超过8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包括底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11、当前,各类安全生产问题错综复杂,但其中影响最大、危害最严重的是__。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薄弱

B.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

C.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D.安全生产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E.从业人员素质问题

12、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包括__。

A.断绝可燃物

B.冷却

C.断电

D.阻止火势蔓延

E.防爆

13、为了综合反应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情况,提出了适应我国的安全事故指标统计体系,可分为__。

A.综合类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体系

B.工矿企业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体系

C.地区安全评价类事故指标伤亡体系

D.行业类统计指标体系

E.劳动用品指标体系

14、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其中表述正确的是__。

A.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B.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C.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D.发生特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E.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罚款

15、应急预案演练的主要参与人员包括__。

A.参演人员

B.服务人员

C.模拟人员

D.评价人员

E.控制人员

16、职业健康监护的主要内容有__。

A.职业健康检查

B.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C.进行安全检查

D.职工安全生产培训

E.生产安全教育培训

17、《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总则立法的目的是为了__。

A.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B.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C.保护人身安全,提高通行效率

D.保证交通运输的畅通,提高国民经济收入

E.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

18、行政处罚的程序包括__。

A.特别程序

B.一般程序

C.简易程序

D.裁决程序 E.听证程序

19、非接触式探测器主要有__。

A.光束对射式

B.感光式

C.图像式

D.点式

E.线型

20、在__应将“出口”标志与“疏散通道方向”指示标志联合设置。

A.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B.观众厅、展览厅、商业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C.商场、影剧院、娱乐厅、体育馆、医院、饭店、旅馆、高层公寓和候车室大厅等人员密集的公开场所的紧急出口

D.层间错位的楼梯间

E.地下汽车库与多层汽车库内的疏散通道及出口

21、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不包括__。

A.劳动组织不合理

B.劳动制度不合理

C.车间位置不合理

D.照明不良

E.真菌感染

22、重大危险原控制系统由以下哪几个部分组成__。

A.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B.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C.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D.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E.重大危险源的组成

23、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包括__。

A.粉尘

B.病毒

C.劳动制度

D.辐射

E.振动

24、在事故调查领导小组中,工作难度最大的是__。

A.指挥部

B.综合组

C.技术分析组

D.管理调查组

E.善后处理组

25、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__等。

A.本地区以往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

B.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C.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D.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10.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十

近些年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现代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现代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了对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不断规范化、不断严格化。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因素有许多,对于当前的混凝土施工情况来讲,只有解决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产生的影响因素,并且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将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严格规范化,才能使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提高,使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从而适合时代的发展,适合现代化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的严格要求。

一、对于混凝土的阐述

所谓混凝土,主要指的是由石头、砂子、水泥与水资源按照固定的比例研究调制而成的,用于土木工程与建筑施工过程中大面积使用的.一种材料。对于混凝土的特点而言,商品混凝土具有可连续作业、容易成型、较大的输送能力的特点,对比其它的建筑材料具有无法比拟的多种优势。混凝土的运输速度很快,可使现代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施工作业较之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节省了不少时间,快速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竣工期。

在现代社会中,混凝土主要在各种高层、超高层或者中小层建筑中广泛应用。商品混凝土的推广,为当今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提供了极大便利。所以,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所进行的质量控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且严格按照国家所规定的要求来进行施工作业。为了防止因为混凝土质量问题所产生的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于那些无法在质量上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以及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坚决不能投入土木工程建筑中使用。

二、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

1、混凝土原料要求

(1)对水的要求

在混凝土施工的各用水环节里,不能使用没经过处理的沼泽水、工业污水、工业废水。预应力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不得应用海水。拌制混凝土要符合下面的要求:水中不得有影响混凝土硬化凝结的糖类与油类,PH值必须大于4,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1%。

(2)对水泥的要求

使用水泥时一定要区别水泥强度等级,掌握正确的使用办法。由工程基础情况为标准,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

(3)对骨料的要求

混凝土中最基本的骨料成分是砂石,根据砂石掺入比,我们知道,它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在土木工程施工时,应该进行统筹规划,仔细研究砂石质量、力学指标、开采储存办法等。对于骨料应当从经济、优质、就地取材等几个原则出发,进行合理选择。可以用天然骨料,可以用人工骨料,也可以用混合骨料。

2、配料和搅拌要求

(1)配料准备前提

水泥进场的时候,要按照级别、包装、品种、出厂日期、装配仓号等进行一一检查,而且还要对安全性、强度等性能指标实行复验制度。其质量一定要符合国家标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对水泥的质量与出厂日期产生质疑,可以要求复验,复验不合格的水泥产品,不得继续使用。预应力混凝土中,绝对不能使用含有氯化物水泥。

(2)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11.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十一

摘 要:混凝土道路的施工情况直接影响着市政工程的质量,加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对于提高市政建设的工程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实际出发,总结了市政工程的混凝土道路施工中进场出现的一些常见性问题,提出了改进施工方案、提高施工质量的可行性措施,对提高混凝土道路的施工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市政工程;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U416.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7-0156-01

市政工程建设中混凝土道路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施工效果。因此,对于施工过程应注意加强监管力度,采用合理有效的质量监管措施和手段,在尽量节约市政建设施工成本的基础上,保证施工质量达到目标要求。本文从混凝土道路施工中存在问题出发,深入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施工质量,兼顾市政建设的工程效率。

1 市政工程建设中混凝土道路施工常见的问题

1.1 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沟槽回填现象

沟槽回填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对于施工过程要求不够严格。管理者对于施工过程没有实行有限的监督和严格的规范措施,施工人员违规操作或者工作疏忽造成施工质量不达标,带水还土或者将沥青块等杂物填至沟槽内,造成含水量超过正常标准,造成沟槽回填现象的出现。沟槽回填严重影响道路质量,很多新建的道路在短时期内出现沉陷、裂缝和凹槽,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沟槽回填的原因。这种情况不仅为道路安全埋下隐患,还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年限,达不到预期的施工效果。

1.2 道路土基平整度差

目前的市政建设道路施工中,对于土基的建设重视度不够。很多人认为土基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随便平整一下就可以了。很多时候,施工时对于土基只是单纯的用挖掘机或者推土机稍微处理一下之后,就进行接下来的基层铺筑。有的施工团队只顾赶施工的进度,一心想要加快施工速度,尽快完成施工目标,对于施工的质量不够重视。对于土基的平整工作疏忽大意,敷衍了事;对于路基的排水性和盲沟置之不理,造成道路土基高低不平,高的地方承重层强度不够,路面出现龟裂,不但施工质量不达标,还造成了施工材料的浪费,增加了成本。

1.3 疏忽盲沟和碾压

由于土基的横坡出现问题、在整平后没有及时进行碾压、下雨或者一些其他的原因造成土基的水分含量过高,有的甚至出现“弹簧土”、翻浆的情况,土基的平整工作不够完善。有的施工路段由于设计方案的不合理或者施工的布置有误,根本就没有开设盲沟,雨天之后排水不畅,土基被雨水浸泡。缩短道路使用年限,没有达到市政工程建设的预计目标,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大了道路出现安全威胁可能性,违背了市政建设的初衷。

2 市政工程建设中改善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措施

2.1 做好原材料的选择工作

对于市政建设的施工工作来说,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同理,对于混凝土道路的施工来说,做好原材料的选择工作对于道路质量同样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主要包含砂、石料、水泥等,经过一定的比例配置而得。混凝土的生产必须要考虑砂石含泥量、砂子含水率和水泥活性,除了对于原材料必须进行常规的质量检测之外,还要根据施工要求不断优化配置比例,达到规范的施工要求。技术人员应注意保证混凝土面层的特性,在混合料的配置时要注意酸碱度等实际的技术问题,使之可以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压性,满足道路施工的质量要求。

2.2 改进道路的施工工艺

碎石尺寸必须达到规定要求,根据实际的情况确定尺寸标准。颗粒的大小必须控制在科学的范围内,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对于混合石料要进行统一的要求,生产用的模具必须足够先进,保证碎石颗粒的一致性;加强对于碎石颗粒的筛选工作,可以采用破碎循环系统,对碎石进行先破碎后筛选的办法,降低对于颗粒形状的破坏程度;清除覆盖层的杂物之后,对于混合石土进行有效的筛分,可以采用传输皮带分离法或者利用除尘装置控制碎石的泥土含量,改进道路施工的施工工艺。

2.3 优化施工方案

市政建设的施工工作开始实施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做好图纸审查工作。对于图纸的审查必须由专业人员来完成,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施工工作中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必须有明确的规定,使用优质的材料,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配置,使其质量达到施工标准要求。管理者要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一个好的施工方案必须是具有可行性的,既符合施工要求,并且属于技术能力可以达到的范围之内。优秀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节约资源。施工方案的优化,需要综合考量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因素,不断改进,对于施工的制约因素和技术难点要格外重视,保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2.4 加强项目管理和监控力度,把好质量关

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要落到实处,对于施工的具体环节和施工人员都要进行有效的监管措施。决策者要注意对施工过程的领导、协调和控制,明确权责,保证施工工作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对于混凝土道路建设的机械和施工环境加强管理力度,确保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够达到上岗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要执行严格的施工标准,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督和信息反馈工作,出现的意外状况要做好应急处理工作,消除施工的后顾之忧,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工程项目施工时可以设立专门的检查小组,对于施工工作进行全程的检查和监督,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避免互相推卸责任现象的出现。在项目开始施工之前就要首先明确施工的技术标准,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管理,确保建设单位能够掌握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对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做好计划;做好施工质量的检测工作,加强工程质量的检验力度,配备专门人员负责日常的检查和抽查验收工作。工程建设要注意考虑实用功能和审美艺术的统一,做到二者兼顾。

2.5 强化施工人员和管理者的责任意识

要控制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强化施工项目的管理者和操作者的责任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工作的重要性。施工质量涉及到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有技术层层面的原因,还包含行政和经济原因。提高工程质量要求必须要提高团队的整体能力水平,加强团队的领导和管理,决策者要从管理者的职责出发,注意选择最优施工方案,优化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计划和控制;提高施工者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要求施工人员的行为,避免违规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保证混凝土道路的施工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效率,实现市政工程建设的目标。

3 结 语

提高施工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市政建设施工效率的必要保证。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施工工艺、强化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对道路施工过程实行严密的监管和控制等措施,对于提高市政建设中混凝土道路的施工质量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对于道路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有利于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目前我国的市政建设的工程质量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除了提高施工技术之外,还要注意加强施工监管力度,完善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促进道路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成.关于对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中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0).

[2] 吴海峰,姜丽丽.浅谈混凝土道路路面施工工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

12.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十二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 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 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 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 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 骨料含水量的变化, 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 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 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则会妨碍水泥水化, 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削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 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 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 碎石、卵石中超过2%, 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 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 大大地增加了需水量。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 海水等拌制混凝土, 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盐霜。对混凝土集料来说, 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 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 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除经常性的检测外, 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 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2 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2.1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换算。

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 其各级骨料不含有超逊径颗粒, 且以饱和面干状态。但施工时, 各级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逊径颗粒, 而且其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 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在于准确的实现试验室配合比, 而不是改变试验室配合比。

调整量= (该级超径量与逊径量之和) - (次一级超径量+上一级逊径量)

2.2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 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 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 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 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 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 (保持水灰比不变) 。

2.3 混凝土配合比, 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 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

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3~5cm, 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7~9cm, 对于桥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 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10~14cm, 初凝时间在4小时以上, 强度为45MPa的缓凝早强混凝土;灌注桩要求配制强度为35MPa, 凝结时间在10小时以上, 坍落度一般为18~22cm的大坍落度超缓凝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 为改善混凝土性能, 提高混凝土强度, 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 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 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 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施工中效果明显。

灌注桩用混凝土, 按通常的配制方法, 当水泥用量为420kg/m3 (水灰比为0.56) 时, 混凝土的强度才能达到35MPa, 但由于坍落度 (18~22cm) 过大, 均质性差, 和易性不好, 凝结时间也达不到缓凝10h, 以上的超大型缓凝要求。在配制混凝土中掺入1%的减水剂优化配合比。水泥用量每1m3混凝土可节省40公斤左右, 而且在坍落度达到18~22cm情况下, 均质性、和易性良好, 凝结时间也可以缓凝到10h以上。优化配合比后的混凝土和易性、缓凝作用良好, 在灌注桩混凝土施工中消除了卡管或断桩等事故, 保证了顺利施工。并且混凝土的7天强度也比通常不掺外加剂配制的混凝土提高20%左右。

可见, 科学配制混凝土, 早期强度明显提高, 加快模板周转, 加快施工速度, 其技术、经济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3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3.1 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通过实验确定, 除满足确定、耐久性要求和节约原材料外, 应该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因此, 要实验室设计合理的配比, 必须提供合格的水泥、砂、石。水泥控制强度, 砂控制细度、含水率、含泥量等, 石控制含水率及含泥量等。只有材料达到合格要求, 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合理的进行, 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

3.2 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

按施工配合比施工, 首先, 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 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次, 要用重量比, 不要用体积比, 最后, 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 这要求供方提供两份同样材料, 一份提供给实验室, 一份给工地, 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 如来料与样本不符, 应马上向上级汇报, 及时更改配合比 (材料不合格不收料除外) 。

3.3 加强原材料管理, 混凝土材料的变异将影响混凝土强度。

因此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 不允许不合格品进场, 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及时汇报, 采取相应措施, 以保证混凝土质量。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测定, 以28天强度为准, 为结构安全和质量保证提供可靠数据。

3.4 混凝土的运输质量控制。

a.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产生分层、离析现象, 浇灌时仍能保持原有的坍落度。b.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运转次数、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 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注入模板。混凝土入模最短时间为温度20~30℃时不超过1h, 10~20℃时不超过1.5h, 5~9℃时不超过2h。c.混凝土运输工作应保证混凝土的浇灌工作顺利、连续进行。d.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应严密、不漏浆、不吸水。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 以免冻结。夏季将容器漆成白色, 以减少容器所吸收的阳光辐射热。在夏季宜以1h的运输距离为例, 处在白色容器中的混凝土, 其温度要比一般深色容器中的至少低1℃。e.夏季混凝土拌合物需要较长距离的运输时, 可用缓凝剂来控制凝结时间, 但应保证缓凝剂掺量正确。

4 结论

综上所述,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控制好各个环节, 对每个工程进行具体分析, 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的要求, 通过科学的管理, 达到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目的。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 应该从各个方面采取控制措施, 以确保整个工程质量, 以保证企业信誉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祥国, 谢秋生.小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施工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8) :247.

[2]张明栋.现浇钢筋混凝土落地槽施工[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9 (2) :44-45.

13.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十三

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改善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裂缝现象,往往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对其路线进行规划。并且需要在此过程当中,逐步建立健全与之相关的各类标准,对以后的各项路线规划工作,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国家性的规范绝对不能够设立的太过细致,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规定设立的越是细致,就越是会降低其实行的可能性。

2.2加强压浆法的使用

针对不同的裂缝,应当采取不一样的方式来进行补救。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纵向裂缝往往所采取的解决方案为压浆处理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把水泥净浆压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当尽可能的借助普通的硅酸盐水泥,注浆的压力需要严格稳定在大于1.5MPa这一范围。

2.3加强灌缝的管理

在处理纵向裂缝时,往往所采用的方式为压浆法,横向裂缝往往所借助的是灌缝法。在开展横向裂缝的处理工作时,其宽度往往应当严格控制在小于6mm这一范围内,对裂缝位置进行彻底的清理,同时借助空气压缩机清除其内部的尘土。如果说裂缝的宽度大于6mm这一数值的,需要把裂缝中的杂物进行及时的清理;若是十分普通的混凝土,则需要对其进行现场加热,始终维持其温度在150°至160°这一范围之间,借助铁壶将热混凝土灌入到裂缝之中去,大多数情况之下应当重复浇灌,便于达到预期效果,待混凝土温度和常温维持相同时,便能够实现通车了。

2.4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之所以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一定的养护工作,主要原因是要确保公路施工的质量。如果要想从根本上减少路面所产生裂缝,当从混凝土入手,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几率,养护工作的作用是体现在很多方面的,最为主要的一点是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冷缩的影响,除此以外还能够大大提升水泥以及水的水化作用,从根本上改善混凝土的抗震能力。当外界温度处于正常情况时,往往就需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对混凝土开展一定的浇水养护工作。当外界温度超过正常水准的`情况之下,浇水量往往是应当适当覆盖,确保其自身能够尽可能的避免风吹日晒,从而发到预防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的目的。对于混凝土浇水的次数需要进行严格的掌控。通常情况下,如果该混凝土属于硅酸盐水泥,那么浇水工作最少要大于7d;假如说此种混凝土是属于抗渗混凝土,则应当是不大于14d。

2.5增加添加剂的使用

在经过了多年的工作实践以后,具备充足经验的工人已经在实际工作中慢慢探寻出一条更为行之有效的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即提高添加剂的使用量。这种做法不但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用水量,而且还能够明显的改善水泥浆的稠度,降低由于沉缩作用而给混凝土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减水防裂剂同样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贯穿性混凝土裂缝对于整个施工过程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是最大的。如果想要尽可能的减小损失,那么就一定要仔细做好有关的预防工作,提升其自身性能,尤其是其自身的抗裂能力,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的质量,最终达到改善施工质量的目的。

3结语

混凝土结构对于当今任何一个公路施工项目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在交通运输领域取得了越来越大的进步,公路施工的数目也就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条件下,公路混凝土裂缝的问题也就逐渐的暴露出来。

参考文献:

[1]苗玉泉.公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与解决措施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6):99-100.

[2]邬建华.公路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裂缝影响因素与处理分析[J].江西建材,,(6):137.

14.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十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土木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我国土木建筑施工在取得蓬勃发展的同时,其中也不断暴露出质量控制、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加强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探讨,对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土木工程 质量控制 探讨

土木工程施工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工程质量是施工建设企业发展的命脉和血液,也是施工单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生产活动有序进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避免安全事故、工程隐患等现象发生的有效保证。土木工程建设是一项工种多、专业多和工期长的交叉性复杂作业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容易受到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现阶段,如何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已经成为施工企业单位不得不思考并付出实践的话题。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角度,对强化工程质量控制提出了浅要的几点思考。

一、工程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

(1)优化质量控制目标

质量控制目标方案是实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基础前提,也是评价质量控制管理活动成效的标准依据。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施工项目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做好项目工程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不断优化质量控制目标,提高质量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已经成为工程建设施工准备阶段的重要任务。优化施工质量控制目标需要结合土木施工建设的工程特点及其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安全、质量事故的因素。同时,还必须考虑施工企业的质量目标、用户意见和合同要求等个方面条件。比如说,对于生产经验不是足够丰富的施工单位,新施工产品质量控制管理目标的设置,应当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控制方案,结合同类工程的质量标准,进而确保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方案的科学性。

(2)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施工人员是土木工程建设的第一资源,在优化施工建设质量控制管理目标的基础上,还应当注重对施工人员工程质量意识的教育培训,使其树立“工程质量第一,速度第二”的安全生产认识,进而从源头上强化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管理,形成“‘预防为主”的管理模式。然而现阶段,大部分土木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中,过于看重施工进度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流入,忽视了工程主体核心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有些企业甚至存在质量控制管理是表面工程、样子作业的错误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因此,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大对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的专业培训,营造良好的质量管理控制环境等。

(3)材料采购控制

材料是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基础前提,也是影响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某些工程质量事故、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工程建设企业为了节约项目成本,缩减材料用款的支出,造成了购买的材料质量不达标,使用不合格的伪劣材料所导致的。因此,做好项目建设的质量控制管理,需要加大对建设材料的审核和监督。在材料采购之前,就应当就工程建设所需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和标准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说明,对材料采购计划书或者采购合同进行严格的批阅。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要对其产品质量进行了解,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产品证书、经营证书等,对供应商的可靠度、生产能力、业务数量等进行深入调查。材料采购供应商的选择上,尽量选择长期性的合作伙伴。另外,对于采购采购资金,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力度,落实每一笔材料用款的取向,为提高材料质量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和资金来源。

二、工程施工质量的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效果,落实施工建设项目方案的重要保障。开展事中工程质量管理控制工作,具体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途径。

建立健全企业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现阶段,大部分施工单位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普遍使用项目经理责任制。以项目经理为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打破了传统的“大锅饭”的管理模式,落实了工程建设责任承担者的义务,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工程项目建设,为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提供了基础。其次,组建工程质量监管小组。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渐进的建设过程,因此工程质量控制必须贯穿整个施工建设过程。工程质量控制小组是整个工程建设活动监控管理的专职团队,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主体核心。在工程小组监管过程中,应当严格的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控制管理工作,加大施工文件批准、变更的确认,及其工序验收的质量标准审核等。另外,土木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其工程项目本身的工期长、投入量多、生产规模大等特点,再加上容易受到政府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现状开展管理控制活动。

三、工程施工质量的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企业监督控制工作的重要途径。事后工程质量控制主要是指项目质量的验收。因此,事后监控关系着工程质量认可、评定和办理验收交接手续等方面。在事后的控制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项目合同书、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对完工产品的材料、工艺、设备及其每一道工序进行审查验收。对项目验收存在分歧或纠纷的现象,应当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开展现场检验评定。对不符合生产要求和质量标准的项目工程,要及时的给予纠正的通知,并对该项目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以示警戒。在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各项指数达标、规范的前提下,才向发包人、监管部门提出工程竣工报告。

参考文献:

[1] 冯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五要素[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06)

[2] 廖绍辉,彭志远.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J].企业经济.2006(05)

[3] 孙辉.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J].应用能源技术.2006(08)

15.浅析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篇十五

1.1 控制水泥质量

在确认使用某类水泥时, 除了要求必须要由水泥生产厂家提供的质量合格证, 还要再对水泥进行相应的强度、凝结时间、安全性等质量检测, 确认水泥质量过关后才可正式投入使用, 绝不能“先用后检测”或“边用边检测”。除此以外, 施工人员还必将种类不同的水泥各自分别存放, 避免存放不当导致混合使用, 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1.2 控制骨料质量

河砂一直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砂料, 但最近几年, 河砂资源不断减少导致河砂价格一直上涨。目前我国很多建筑工程都采用山砂和人工砂, 要求所用砂料中的泥和有机质含量要控制好;砂料到达施工现场后的第一任务就是对其进行严谨的相关质量试验。

普通混凝土中的砂料主要是细度模数控制在2.4~2.6的中砂, 泵送混凝土用砂要求筛孔大小为0.135mm的砂通过量应控制在15%~30%;筛孔大小为0.160 mm的砂通过量应大于5%。石料进入施工现场, 还要对其进行石子压碎值、含泥量以及视比重等相关质量检测。存放石子时, 还必须注意将不同品种的石子分开存放, 并作好相应标示。

1.3 控制外加剂质量

外加剂之所以被广泛应用在混凝土施工当中, 是由于外加剂有利于混凝土和易性和耐久性的改变, 还有助于混凝土凝结时间的调节、强度的增大。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选择必须以实际工程需要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与气候条件为决定基础, 再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及其对水泥的适应性要求, 通过性能试验确定混凝土品种及掺和量。

部分外加剂在低温条件下使用会产生一定的结晶体, 因此在使用该类外加剂前必须采取防冻措施避免结晶体的出现。若混凝土中必须添加粉状外加剂, 应该确保粉末得以搅拌匀化, 同时要保证计量准确。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粉状外加剂才可投入使用。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得直接使用粉状外加剂, 而应将其转化成水性外加剂再使用;项目总监理师应慎重对待外加剂的选择, 防止外加剂品种过多造成杂乱情况。

1.4 控制掺合料质量

为有效改善混凝土性能, 且节省水泥用量, 一般会在混凝土中加入掺合料。要想明显改善混凝土抗压性能, 则可通过配合比的控制, 通过水泥强度与水灰比的改变去实现目的。配合比相同时, 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 即水泥强度等级越高, 混凝土强度越大;而水灰比刚好相反, 水灰比混凝土强度成反比, 即水灰比越大, 混凝土强度越低。施工人员必须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 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2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2.1 浇筑的质量控制

2.1.1 浇筑前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 应先考虑工程项目中有特殊要求的、施工复杂繁琐的以及施工难度较大的建筑混凝土结构进行专项的建筑方案, 而且还要科学管理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组织, 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拌制以及混凝土浇筑措施, 全面考虑混凝土各项指标, 对其进行一定的养护;其次, 施工人员要制定并复核审查钢筋混凝土的安装、连接、加固定位方案, 运用相关的新技术全面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不可忽略的一点是, 技术人员还要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将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后, 第一工作就是检查混凝土的坍塌情况, 预拌混凝土要检查随车出料单, 且预拌时不能随意加水。更重要一点就是严格制止强度要求、坍塌情况以及其他性能不过关的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此外, 为了检测混凝土质量好坏, 推测该混凝土建成建筑物的实际质量, 工程项目的总监理师可以组织混凝土试验人员对混凝土进行随机抽样, 并将混凝土做成结构试件, 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

2.1.2 浇筑时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必须严格要求施工技术人员遵循相关建筑施工流程进行浇筑施工, 合理安排浇筑工序, 分块逐层进行浇筑施工。为增大混凝土粘结力与抗拉强度, 进而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常在浇筑后、终凝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捣实, 以尽量减少混凝土内部的裂缝与气孔, 增强混凝土抗裂性, 有效避免混凝土开裂。完成混凝土二次振实后, 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清除掉板面多余的水分。若出现混凝土局部漏振或过度振实, 要及时对其进行返工处理。

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 要安排专职监理人员到场从旁观察, 以保证混凝土振捣施工合理, 确保没有出现漏振或振动时间过长等情况;同时要实时观察模板及其支架的状态, 确保没有变形、漏浆、下沿或扣件松动等情况出现, 若出现以上情况的任一种都要及时通知施工单位立即进行处理, 严重的话还要报告项目总监理师, 申请立即停止施工。

2.2 施工缝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建筑的全过程中, 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或实际条件限制, 难免会拖慢施工进度, 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引起停工, 必须要等待一段长时间才会达到混凝土的初凝效果。若出现此情况, 则要在停工地段设置特定宽度的施工缝, 具体的施工缝位置必须由混凝土浇筑前制定的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案决定。特别注意的一点是, 应当尽可能将施工缝设置在结构剪力小、施工简单的位置。

2.3 混凝土捣实的质量控制

当混凝土进入到支撑模板, 则应通过捣实工作的进行去保证混凝土外形平整、混凝土中间不会出现漏风, 以满足相关混凝土强度要求。混凝土捣实工作的开展必须及时, 不然到了混凝土初凝再捣实, 则会导致混凝土硬化, 无法进行捣实。进行混凝土捣实时, 要保证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每个位置, 以达到最大的密实效果与均与效果。

建筑混凝土进行拌制、捣实时, 会加入许多添加剂与原料, 让混凝土缓凝约4h。在这缓凝的4h里面, 混凝土表面会由于周边环境变化与水泥的水化作用出现严重失水, 导致建筑收缩裂缝的出现。要想有效避免建筑收缩裂缝的出现, 可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捣实或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压搓, 全面提高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此外, 捣实过程中可借助机械设备进行振实, 进而提高机械生产效率, 提高混凝土质量。

3 混凝土的养护与拆模

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可归类成自然养护法与加热养护法两种, 自然养护法主要直接将草袋、稻草等材料盖在混凝土表面, 为保证混凝土表面湿度足够, 通常在养护期间会进行洒水保湿。自然养护法主要受水泥种类影响, 当混凝土水泥类型为硅酸盐水泥时, 养护期至少1周;若混凝土水泥类型为矿渣水泥, 养护时间约为2周, 且每天都要持续浇水, 保证混凝土潮湿度足够。另外, 养护浇水次数必须考虑当时的气候条件, 若天气干燥大风则要多浇水, 日照期间每隔1h浇水1次。顾名思义, 加热养护法就是通过加热处理, 加快模板周期的转换, 增大施工进出频率的混凝土养护方法。这种方法在一般普通建筑工程。

对混凝土进行一定的养护处理后, 必须进行相关质量检测, 以保证混凝土满足相关要求, 若检测过关, 则可拆卸模板。进行模板拆卸必须要充分考虑模板拆除的先后顺序, 一般先拆卸不承重的模板, 最后拆卸承重模板。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必然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因此,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必须强化混凝土施工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 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 并对整个施工过程实行全过程施工管理, 无论是材料设备方面, 还是施工管理方面, 都要全部落实, 从根本上提高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 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建筑内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何贵阳.浅谈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建设工程, 2013 (07) .

[2]李国明.探析建设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16.简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篇十六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 TV54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2.024

1 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常见质量问题

1.1 平整度差

在施工过程中,导致混凝土平整度差的原因有许多种,比如模板架设过程中间隙过大,或者两面的受力不均衡,混凝土凝结后的拆模后出现错台,混凝土面板厚度不均,也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平整度差。人为的原因也可导致混凝土平整度出现问题,如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差、或者粗心大意,拆模后出现脱角、边缘掉渣等情况。表面由于模板处理不干净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麻面、蜂窝等现象。施工阶段捣震不过关,密实度不够也会导致平整度差的情况。

1.2 内部空洞

混凝土施工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在材料质量、组料配比、搅拌程度、捣震时间和程度以及后期的养护拆模等方面都有标准的操作规程,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影响。浇筑过程中,振捣是技术要求十分严格的一个环节,必须要由具有丰富操作经验的人员进行。在振捣时间和程度上要严格的控制,不能时间过长,而且不能振捣过度,否则都会导致混凝土的组料分配不均。另外在浇筑过程中也要控制浇筑的程度,不能单次浇筑量过大,否则会导致异物混入,或者大量的混凝土被卡住而使内部结构出现空洞。混凝土凝结的过程中,由于结构本身也会产生一些小的裂缝和空隙,在内部出现混凝土的夹层,从而产生一些间隙,这些间隙会渗入一些水分,会导致钢筋网出现锈蚀现象,一旦钢筋锈蚀严重就会使承重力降低,导致工程的结构质量不稳,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

1.3 地基变形严重

基础的稳定是工程平稳运行的基本保障,但在实际施工过程,由于地基的处理不到位,常常会因为一些地质的变化导致混凝土工程的地基产生变化,地基的位移或者软硬程度不均衡,加上外力作用会产生地基沉降,社会对工程结构稳定产生影响,比如混凝土坝的地基一旦出现变形,就会影响坝体的稳定,易造成混凝土坝体出现裂缝。如果在汛期产生这种情况,易多发垮坝险情,对农业生产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胁。

2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 混凝土材料质量管理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重要的组成材料,其质量的层次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影响巨大,因为混凝土的硬度及抗压性能都取决于水泥与其他组成材料的胶结,水泥、水混合在一起,同其他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水泥的胶结性能对于混凝土的稳定来说是至关重要,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水泥这一材料的管理。标号选择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的标准进行,禁止标号过低,另外对于水泥的运输、储存都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水泥进厂前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杜绝不合格水泥进场,对于不同标号及规格的水泥,要分开堆放,使用时也要严格按规格标准进行使用。在堆放的高度及时间上都要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讲,堆放高度不应超过15袋,而时间一般不要超过3个月,在堆放场地的处理上,要做好防潮处理,适当垫高或加防水布在下面,而上面要做好覆盖,避免潮气或雨淋。在水泥使用前也要进行检测,杜绝一些变质的水泥用在工程建设中。水泥要经过实验后,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是否可用以及使用比例。通过原材料试验、相容性试验,测定其凝结时间、安定性,然后再科学合理应用。

骨料:骨料主要是指一些大小粒径不同的砂石、沙子等,根据粒径的不同可以分为粗骨料及细骨料,常见的粗骨料有砂石、碎石、卵石等,都是一些非均匀质材料,所以在应用时要进行骨料试验,然后确定骨料的配比,因为粗骨料的不均匀特性,所以存在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骨料试验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抽样检查。如在同一批材料的不同部位进行取样并进行搅拌,然后以四分法将搅拌好的骨料取对角线材料10克进行试验。

外加剂:外加剂是近些年应用较多的混凝土构成成分,主要起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凝结速度的作用,外加剂种类较多,有增加强度的、有减水的、有提高膨胀的。外加剂是化学工业发展的产物,在选用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在使用前一定要与水泥、骨料进行相容性试验,确定合格,没有特殊情况产生,而且数据都能达到要求后再进行正式使用。在用法和用量上,要遵循试验测得出的数据,科学配比,合理控制用量,避免乱用,否则会产生负面影响,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还可以导致严重的损失。

2.2 混凝土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最重要的阶段,必须要进行全面控制,重点要抓好材料拌制、浇筑、后期养护、质量检测等环节的工作。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工序,在人员组织、工序调配、现场监督等方面进行加强,确保混凝土浆拌制均匀,浇筑及时,振捣到位而又不过度,养护科学合理,严格质量检测。浇筑时要综合考虑施工的条件,温度、湿度、风力等情况,浇筑完以后要根据外界条件变化进行科学养护,做好降温或者保温措施,及时浇水,确保混凝土凝结质量,达到最大的强度。

3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混凝土项目开始兴建,混凝土的质量保证也就是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工程建设中要确保材料质量,完善工程管理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思想觉悟,科学安排工序和组织施工,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同时也要加强质量监督管理,通过狠抓质量管理,控制好工程建设中的每个环节,才能确保工程质量高水准完成。

上一篇:设计素描教学计划下一篇:小学教师实习工作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