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扶贫办年终工作总结(共11篇)(共11篇)
1.镇扶贫办年终工作总结 篇一
扶贫办年终工作总结
xxxx年,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开展一创双优教育活动,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紧紧瞄准贫困群体与贫困人口,大力实施开发式扶贫战略,不断完善扶贫开发机制,积极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科技扶贫、雨露计划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富有成效,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势头,社会事业有了新的进步。
一、xxxx年主要工作情况
1、整村推进项目
完成了我县1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的整村推进任务。总投资645万元(其中中央、省财政资金57万元,群众自筹75万元)对1个村的村内道路硬化,硬化标准为符合C25标准水泥路。工程已全部结束。第二批整村推进村为马村乡齐吕楼村、巩营乡刘庄村等两个村,中、省资金132万元,明年初开始实施。
2、雨露计划培训
xxxx年争取雨露计划培训资金144.6万元,培训任务 1589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768人;职业教育.金蓝领12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19人,就近就地转移培训1人,现项目以完成。
3、扶贫开发到户增收试点项目
xxxx年我县争取扶贫开发到户增收试点项目5个,中省财政扶贫资金1万元,项目分别为:古城乡董村生猪养殖,纸房乡苏店獭兔养殖、雨淋头獭兔养殖、马村乡宅刘内村獭兔养殖、仙庄乡司家村獭兔养殖,共计扶持贫困户25户,直接带动1余人脱贫致富,现项目以完成。
4、扶贫到户小额贷款发放、贴息
xxxx年我办积极争取贴息资金3万元,共计投放扶贫到户小额贷款6万元,贴息资金3万元,使12贫困户到有效扶持,月平均增收18元以上,现项目正在实施。
5、科技扶贫工作
xxxx年上级批复我县2个科技扶贫项目,中、省财政扶贫资金6万元,项目为xxxx县天密脆梨甜瓜种植推广和xxxx县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现项目正在实施。
6、产业化扶贫工作
今年我县按照项目准入、贫困户收益、竞争立项等原则成功申报四家企业业为产业化贷款贴息项目,申报贴息总额为91万元。分别为:xxxx县现代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河南七点半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科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恒立佳泰农业有限公司,现项目正在实施。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提高扶贫开发政策影响力
成立扶贫开发政策宣传领导小组,加强政策宣传。采取电视媒体、领导下乡座谈、调研、发放宣传单等方式,深入农村一线宣传党的各项扶贫开发政策,做到家喻户晓。
2、了解贫困农民需求,抓好扶贫项目的申报
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县的经济发展状况,针对贫困农村现状,深入基层一线,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了解贫困农民需求,充实完善扶贫开发项目库。按照自主申报、严格考核、竞争答辩的步骤确定项目实施单位。
3、明确责任,规范管理
明确主管领导和各岗位负责人的职责,做到工作不重不漏,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4、加大对项目检查、督查力度,确保项目质量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办领导经常深入项目实施现场,为项目实施单位解决具体问题,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关、进度关。采取随机抽查、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项目检查、督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了项目实施的质量。
5、完善项目资金管理
实行资金、任务、责任、权力四到位。实行扶贫项目和资金公示制,做到项目数量、建设内容、公开透明,确保扶贫资金安全及时足额到位,有效使用,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在资金支付管理方面,我们严格按照县级报账制管理办法执行,县扶贫办和县财政局严格按拨款程序,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提款报帐,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及时到位,规范管理。
6、加强效能,争创一流
我办切实加强了自身建设,积极开展机关效能活动,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结合一创双优活动,开展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争创一流活动,全面提高干部职工工作效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每年批复的村少,改善扶贫开发重点村基础设施的步伐不快。
2、整村推进工作针对性不强,贫困人口受益面小。
3、项目管理中不同程度存在重项目争取,轻项目管理的情况,争取项目时积极主动,项目实施工程中尚存在个别村干部不负责任的情况。
4、雨露计划培训投入资金少,方式不灵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培训的开展。下拨资金只能用于培训,必要的培训设施不齐全;一些农民只顾眼前利益,对培训参与热情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培训的开展。
5、政策宣传不到位,扶贫开发政策知晓率低,导致部分贫困农民享受不到政策扶持。
四、xxxx工作计划
(一)xxxx年工作目标
1、整村推进项目
计划争取项目资金3万元,硬化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村内街道,解决贫困村饮水难、上学难、出村难、耕作难、和居住条件差等问题,为改善我县贫困村落后的基础设施做出积极贡献。
2、雨露计划培训
xxxx年计划争取雨露计划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任务6人,其中:3个月培训2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人。通过开展3个月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实现贫困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增收。
3、扶贫开发到户增收试点项目
xxxx年计划争取扶贫开发到户增收试点项目3个,以贫困村为单位,按照项目扶持到村、措施落实到户、坚持竞争立项等原则,根据产业发展统一组织实施,以提高贫困户收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稳定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4、扶贫到户小额贷款发放、贴息
xxxx年计划争取贴息资金5万元,充分发挥扶贫职能作用,为符合贴息贷款的贫困人口争取小额贷款贴息,使我县贫困人口得到直接有效扶持。
5、科技扶贫工作
xxxx年计划争取1个科技扶贫项目,通过扶持优势龙头企业,带动贫困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6、产业化贷款贴息项目
xxxx年计划争取产业化扶贫贷款贴息企业2个,继续抓好以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培育和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支柱产业、带动和帮助贫困农民提高收入水平为目标。
(二)xxxx年工作的具体措施
1、切实抓好扶贫项目和资金争取工作。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结合贫困村实际需求,进一步抓好项目的规划、申报和资金争取。
2、瞄准贫困群众,实施扶贫开发项目
在规划项目上,一是把解决贫困群众的生活、生产作为重中之重,首先通过扶贫开发项目带动,解决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达到每一个绝对贫困家庭有一个长效增收项目,彻底解决脱贫又返贫的现象。二是继续按照优先满足最低层次需求和受益人口数量最大的原则,确立基础设施作为贫困村村扶贫开发的重点。三是在项目的选择上按照选择投资少、受自然条件制约小、发展潜力大的原则,尽可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
在项目的实施上,积极引导贫困村群众参与开发式扶贫,各扶贫开发重点村村成立项目质量监督、理财小组,加强群众自身对项目的管理,使群众积极参与投资投劳,逐步形成 项目群众议、资金群众管、工程群众抓的良好局面,保证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
3、切实抓好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和督查。严格按照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办事,坚持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原则,按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拨付使用项目资金,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杜绝违纪违规行为发生,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4、做好扶贫开发政策的宣传发动,使扶贫开发政策家喻户晓。让群众充分了解了扶贫开发政策和扶贫项目的数量、资金、质量要求,做到项目规划群众议,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2.镇扶贫办年终工作总结 篇二
一、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为打牢工作基础,东山坝镇坚持把访真贫、识真贫放在首位,切实做到底数清、对象准。
一是深入调查。从2014年下半起,组织镇村干部重新开展了一次大规模扶贫工作调查,对贫困户识别、涉农优惠政策、财政扶贫资金、 贫困对象致贫原因和扶贫工作措施等专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幅二是广泛宣传。通过上户、横 、展板、宣传册等方式将扶贫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在精准识别申请、评议等各个环节进行公示,在评议中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让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推选权。
三是精准识别。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组评议、村级公示、乡镇审核、乡镇公示、县级审批、公告公示”七步法的程序开展工作,环环留证据,环环抓落实;制定“十不评”、“倒排法”层层把关,确保不漏掉更不错定一户贫困户。
四是建档立卡。对确定的贫困对象以“户有卡、村有册、乡(镇) 有簿”的标准进行细致分类,建立档案。经精准识别,全镇现有五保对象94人,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337人,有扶贫开发能力的低保对象650人,扶贫开发对象3282人。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施策,前两类仅占贫困人口的10%,由政府保障兜底外;后两类占贫困人口的90%,有劳动能力、责任田和山林,缺生产技术、资金和致富信心,具备扶贫开发基础,为精准实施产业扶贫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精准发展扶贫产业
按照全省打赢产业扶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东山坝镇充分发挥山多水足、林茂地肥的独特优势,在传统水稻种植、生猪养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元化、特色化、精品化的“坝上产业”,力推精准扶贫。
一是精耕“坝上田园”。针对贫困户“水稻年年种、年年难脱贫”的窘境,2012年,该镇引进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试种有机水稻,在小源村兴建虔农牌虎蛙稻基地。经过3年发展,现已扩大到2000余亩,直接参与农户200多人。该基地由公司统一提供种子、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价格收购,农户分户投劳,采用秸秆还田、不施化肥、不喷农药、虎蛙吃虫等传统人工耕作方式,建立订单种植、网上众筹、过程追溯等新型营销模式,效益成倍增加。公司收购农户的稻谷保底价达到320元/百斤,销售的精米价格高达80元/斤,农户种植收益、家庭收入也水涨船高。
二是建设“坝上油库”。在田间增效益的同时,向山上要收益也同步启动。早在2007年,赣州汇峰山茶油开发有限公司就在斜下村流转山林,开发了1200亩的双源油茶基地,2014年刚进入中产期,产值就达到60万元。周边农户看到了油茶种植的良好效益,纷纷效仿,加之上级出台了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东山坝镇的油茶产业开发进入了高峰期,双源油茶基地计划扩展到3000亩,城源村的王册油茶基地开发了3000亩,大布村散户种植了1000多亩。预计明年全镇油茶种植面积可达1万亩,进入丰产期后产值可达2000多万元,涉及农户300多户。油茶将成为农户的“铁杆庄稼”和宁都的“坝上油库。”
三是开发“坝上草原”。针对偏远山村劳力不断减少、土地不断撂荒的趋势,东山坝镇鼓励在村农户转型,发展牛羊养殖产业。今年年初,赣背村成立了坝上草原养殖合作社,由2位能人牵头,56户群众参与其中,租赁山场、荒地1200亩,引进繁殖力高、适应力强、产肉性能好的南江黄羊,形成年存栏1000头、出栏1000头养殖规模,把荒山变草原。同时,该合作社以“东山羊”为注册商标进行品牌营销,计划在县城开专门的餐饮店进行直接营销,通过电商进行网上营销,年产值将达到200万元。
四是利用“坝上山岗”。东山坝有林地耕地,也有荒山石岗,过去毫无价值,但这几年却变废为宝,成为“坝上产业”的又一特色。针对土壤较好、水源较近的山岗,东山坝镇通过国土部门实施占补平衡项目,开发耕地,既增加了用地面积,也增加了土地指标。目前已开发了3646亩,涉及17个村小组。针对无树无草的石岗,该镇引进有实力的公司,发展光伏产业,实施光伏扶贫。目前,顺风光电已在石湖村的5个组流转山岗2000亩,兴建100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预计年产值将达1.2亿元。
三、精准选择扶贫模式
找准了扶贫对象,选好了扶贫产业,东山坝镇再把这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扶贫对象与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有利于两者共同发展的扶贫开发模式。
一是直接帮扶。由公司或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产业发展协议,实行“三统一分”(公司统一技术指导、资金支持、产品收购,农户分户自主经营),帮助贫困户提升产业产值和产出效益。如小源村的虎蛙稻基地,30多户贫困户在星布斯公司的帮扶指导下,也有能力与其它农户一起种植虎蛙稻,分享虎蛙稻带来的高收益。
二是参与就业。由公司、合作社或者种植大户建立产业基地,提供就业岗位,吸纳贫困户参与就业,增加家庭收入。如油茶产业基地,1000亩的规模,长期雇工至少需要10人,采摘时期的临时雇工要上千人次;再比如石湖村的光伏产业基地,也需要大量的建设、维护用工。目前,农村的长期工工资至少1500元/月、临时工工资至少80元/天,周边的贫困户将长期受益。
三是股份合作。由贫困户根据自身实际,以现金、扶助资金、劳务抵扣或者山林、土地等形式入股公司或合作社,按股份分享产业发展收益。如赣背村的坝上草原养殖合作社,2位牵头人共同出资70万元占股70%,另有13户贫困户出资30万占股30%,拿不出股金的贫困户以劳务形式抵扣出资,劳务工资每人每月2500元,并随时接受其它贫困户增资扩股。
3.镇扶贫办年终工作总结 篇三
“花木经济”带村脱贫
以“花卉苗木”为核心的“花漫水乡”产业园,由回乡青年创办的隆昌馥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馥巍公司),在普润镇汪家、张佛、陈东3个村投资兴建,是馥巍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一期工程,规划总面积5000亩,计划投资1.3亿元,目前已流转土地1822亩。
普润镇汪家、张佛两个村为建档立卡贫困村,有贫困户113户334人,流转土地1100亩用于产业园建设,占产业园流转土地总面积的60%。
这一农旅结合的探索,不仅创新了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盘活了土地资源,发展了现代农业,还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品花、赏花、赞花。同时,带动汪家村、张佛村农民走上了致富路,预计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能突破6000元,两个村有望于年底脱贫“摘帽”。
“三统三引三确保”模式
馥巍公司在推进“花漫水乡”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初步探索出“三统三引三确保”模式。
“三统”即统一规划建设、土地整理、生产供销;“三引”即引导农户从事现代农业、第三产业和参加培训提升素质;“三确保”即确保土地高效利用、农民增收脱贫和公司农户双赢。其具体做法为:
公司加农户,实施“三个统一”。针对园区规模成片种植的果蔬秋葵、花卉苗木等现代农业产业项目,积极实行“三个统一”。一是统一规划建设。“花漫水乡”产业园把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相融合,突出高起点、前瞻性,致力于打造旅游观光、休闲体验、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其规划设计由中国农业部农村事业发展中心和重庆农科院共同完成,共分为三期工程,近期通过紫薇、樱花、红叶李、黄花槐等花卉苗木的种植,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中期规划通过水产特种养殖、设施采摘农业、休闲垂钓、亲子互动等项目,形成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远期规划发展高端健康养老产业。二是统一土地整理。严格按照产业园规划的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格局,将农户流转出的土地产业园负责统一规划、统一整理;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依山依坡,顺势而为,少填沟,不劈山,不浪费一分土地,不制造裸露的崖壁,通过增厚土层,改善耕作条件,实施地力培肥,改善土壤质量。三是统一生产供销。产业园将整理后的土地无偿交给农户,统一提供种子、树苗、有机肥等,同时,由产业园统一回收产品并组织销售,不仅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还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也让公司获得了利益。
公司带农户,注重“三个引导”。针对园区内农户有一定生产要素、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注重在“三个引导”上下功夫。一是引导农户从事现代农业。积极引导园区农户从事果蔬、花卉苗木种植,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将在园区规划范围内的汪家、张佛、陈东3个村的60余户农户动员起来,充分发挥公司规模效应引导农户种植秋葵、太空蔬菜以及栽植紫薇、红叶李等花卉苗木,做大产业园区。二是引导农户从事服务行业。在发展休闲旅游业时,公司积极引导农户自主创业,发展餐饮、住宿、副食经营、来料加工等第三产业,同时让农户积极参与土地种植、采摘等,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增加自身造血功能。三是引导农民提升素质。公司邀请专家统一开展种植技术、职业技能、服务意识的培训,着力将园区内从事种植、服务业的农户培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从而更好地服务公司发展及农户就地就近创业。
公司联农户,实现“三个确保”。结合园区劳动力需求较大及贫困村农户收入增长迟缓、脱贫难的现状,建立公司联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三个确保”。一是确保土地高效利用。公司将流转的土地集中整理,统一规划,全部用于发展特色农业。同时,再引导周边农户结合园区发展种植果蔬、花卉苗木等,土地撂荒现象基本消除,土地效益明显提升。二是确保农民增收脱贫。园区内农民有了三份收入:土地流转采取“先付款、后用地”的租金预付制,同时明确政策性补贴归农户,增加了财产性收入;公司用工在同等条件下向土地流转农户、贫困户倾斜,增加了工资性收入;鼓励有条件的农户依托园区发展第三产业,增加了农户经营性收入。三是确保公司农户“双赢”。建立并逐步完善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公司的优势和农民的积极性,把市场和产业联结了起来,把发展与转型结合了起来,实现了农村面貌脱胎换骨的变化,公司产业平稳健康的发展。
4.精准扶贫年终工作总结 篇四
一、学校领导重视,全体教职员工大力支持。为了抓好扶贫工作,学校扶贫帮困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各年级帮扶教师先后开展各项实际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尤其张校长与牛主任负责的送教上门活动正在顺利进行。
三、延伸帮困意义,形成帮困“人文化”。组织了多次扶贫帮困活动后,我校提出了“人文帮困”的理念,要进一步发挥帮困的.育人作用,除了物质帮困,还更需要人文帮困,包括如何克服贫困家境带来的自卑心理、如何更快融入集体生活环境、如何正确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对贫困学生这些需求的满足,有时比提供物质帮困更重要,因为物质帮困只能解决生存的问题,而人文帮困,则关系到贫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此,学校规定每月都要上门家访活动,每次,他们都要同家长嘘寒问暖,促膝交谈,询问他们对学校还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了解学生各时段的家庭情况,为这些学生作心灵沟通,帮助他们端正思想、树立信心、确立自己的崇高理想。
四、利用期中家长会,积极促进家校互动,共建帮扶网络。7月8日下午一点,我校期末家长会如期开始。陈永安校长对全体与会的家长做了专题报告,并听取了牛秀红副校长关于学校现状与发展前景的汇报,还听取了崔虎主任关于安全方面的几点建议,最后在教室里班主任结合本班学生现状,就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月考成绩以及管理孩子应借鉴的经验进行了专题汇报。会后,家长对这次家长会赞叹不已。
5.乡镇精准扶贫年终工作总结 篇五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来抓。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整理的:乡镇精准扶贫年终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阅读!乡镇精准扶贫年终工作总结【一】20xx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来抓,举全镇之力而为,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辖12个村,其中贫困村2个,全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99户3316人,其中五保户228户237人,低保户550户1070人,一般贫困户817户2309人。从致贫原因来看,因病致贫810户,占50.8%,因残致贫279户,占17.5%,因缺劳动力致贫167户,占10.5%,因缺技术致贫121户,占7.6%,因学致贫102户,占6.4%,其它原因致贫120户,占7.5%。20xx年脱贫任务是2个贫困村出列,609户1578贫困人口脱贫。
二、主要开展的工作
1.精确评议,摸实扶贫对象。按照区委文件要求,我镇于4月中旬安排布置贫困户评议工作,为确保评议会开出效果,评议出真正贫困户,镇联村党政班子成员参加每个村的评议会,各村村民组长、党员等80%村民代表参会,会上联村干部向群众充分介绍国家相关扶贫政策,各村支部书记逐户介绍贫困户家庭情况,每一个贫困户接受参会人员评议,并由参会代表逐户票决。评议结果由镇统一制作公示名单在每个村民组公示,并公布监督联系电话。经过逐村召开评议会和公示,全镇基本做到了扶贫对象精准,为下一步“真扶贫、扶真贫打下了基础”。
2.精细走访,调准扶贫策略。充分发挥党组织力量,认真开展党员干部包保贫困户。按照区委文件两个全覆盖要求,全镇20xx年脱贫任务1578人中除区直单位党员干部包保外,镇机关干部44名、村两委所有干部全部参与包保贫困户,党委书记张恩平、镇长王宏琴分别包保三户贫困户,并经常入户走访,了解户情。每位党员干部踏实走访包保贫困家庭情况,分析致贫原因,认真填写扶贫手册,科学制定脱贫计划,使每个贫困户既感受到组织关怀,又对未来充满希望。全镇形成了浓烈的扶贫攻坚氛围。
3.精准发力,全面落实政策。认真落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确保贫困户脱贫取得实效。镇扶贫工作站根据本镇实际制定了脱贫攻坚脱贫任务、干部包保、责任落实、脱贫人口、扶贫措施等“六项清单”,各村居根据本村实际制定了脱贫攻坚作战图,做到挂图作战,目标明确、任务清楚。镇安排300万扶贫专项资金,细分为健康扶贫、产业扶贫和零售发展业扶贫三大类,针对不同的贫困户安排相应的项目支持,保证贫困户顺利脱贫。全镇光伏发电共计安排60户光伏发电贫困户,2个村级光伏电站,现正在对选址地点进行土地平整,待平整结束后施工方进场安装;产业扶贫到户共计安排500余户,已发放前期补助资金30余万元;我镇50%以上贫困户致贫原因是因病致贫,镇拿出专项扶贫资金对因病致贫贫困户给予健康扶贫,已实施到户;雨露计划共计资助在校大中专生40余人;镇村两级公益事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相关企业共计安排30余户贫困户就业,带来稳定收入,确保脱贫。
区帮扶单位深入到村、帮扶到户,为村级发展带来了实际效益。区环保局包保联系到户,同时帮助桃湾村做好村级发展五年规划,安排了专项扶贫项目,改善村民生活环境。4.精心归档,规范软件资料。按照区两次现场会会议精神要求,镇组织全体包保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年去新安镇参观学习两次,深入了解扶贫资料的整理要求。统一购买档案柜、档案盒、扶贫包,保证做到一户一档,资料详实,能够很好的掌握贫困户发展状况和脱贫成效。同时对村级扶贫资料做到规范完善,对扶贫资金的使用、扶贫项目的安排、贫困户帮扶的措施都留存资料以备查阅。
三、存在的问题
1.村级后劲不够足。桃湾、周湾两个拟出列贫困村一个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一个收入较低,严重制约了村级的集体经济社会建设发展。2.群中认识不够高。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想通过自身努力来脱贫,只想等着救济和帮扶,整天想着不劳而获,此类贫困户脱贫任务艰巨,需要打通思想,通过“扶智、扶志”来解决思想上的根本问题。同时还存在群众相互攀比现象,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由于贫困户的产生是非硬性指标,不好把握,虽说通过“四议两公开”推荐上报,但群众对扶贫措施的过高预期容易造成互相攀比,争指标,形成不稳定因素。
3.干部作风不够实。扶贫工作上级倡导的很响,群众期望值很高,各阶层都很关注。扶贫工作压力大、责任重、审计严,基层仅靠走访很难掌握实情,从事扶贫工作人人自危而又无能为力,很容易因掌握的农户信息权力和承担的真实性责任不对称受到党政纪处理。
4.长效机制不够细。今年以来全区自上而下制定各项责任机制,压实扶贫工作,但对于贫困户而言,如何做到稳定脱贫,降低返贫的发生,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机制不够细、措施不到位,这都将是脱贫攻坚路上的“隐患”。
四、下一步打算
1.坚持精准扶贫到户。根据前期干部包保情况进一步弄清贫困户致贫原因,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结合产业发展、大病救助、危房改造、雨露计划、异地搬迁等政策,因户施策,确保到户项目、脱贫效果精准,务必完成脱贫任务。2.充分发挥党的核心力量。结合当前“两学一做”活动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扶贫工作中的核心力量,把扶贫攻坚作为衡量党组织战斗能力和党员带头引领力量的试金石,通过党员干部包户,落实干部包保责任等方式,压实每个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责任,通过扶贫攻坚来进一步树立党的形象和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3.紧跟脱贫目标任务不放松。全镇将2个贫困村出列、1578贫困人口脱贫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举全镇之力而为之,严格落实各项清单任务,把每个贫困户、每个项目、每个政策落实到每一位党员干部、每个相关单位的身上,紧盯目标,压实责任,认真履行向区委政府作的庄严承诺。
4.力求实效,让群众满意。明确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底子准,确实穷;二是穷的有理,群众服;三是政策不过激,可以让社会和他人承受。既让那些真正无助的贫困户享受到政策的温暖,也不能在农村纵容安贫、守贫的恶习,更不能因此形成了民意对立,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
乡镇精准扶贫年终工作总结【二】20xx年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由县商务局、县粮食局、县合管办组成的工作组,驻村帮扶的联系村是何家洞镇水银江村。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坚持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全面动员,迅速行动,深入贫困村户走访调研,制定帮扶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序推进。
一、后盾单位扶贫工作情况
1、精准摸底。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驻村队员组成两个调查组深入到所有村民小组,用三天的时间,走家串户,摸清每家每户的详细情况、贫穷现状、对34户123人贫困户致贫原因进行详细分类,为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2、科学规划。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共同制定村队贫困户三年脱贫工作规划和每年的脱贫计划、脱贫人员名单,明确帮扶人员工作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符合贫困户家庭实际的脱贫方案,确保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不脱贫不脱钩,精准确定扶贫攻坚的“路线图”。
3、精准措施。把精准扶贫作为当前的最大政治任务、最紧迫的中心工作、最艰巨的历史使命,在财力支出、项目布局、基本公共工程、排忧解难、工作举措上聚焦精力,集中攻坚,全力落实。一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完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帮助农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种植、养殖户借助商务部《新农商网》平台销售农产品,开展网络购销业务,促进消费拓展,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同步推进;二是通过招商引资促发展。结合本部门的工作特点和优势,抓好招商引资是充分发掘资源潜力,促进贫困村尽快脱贫的有效途径。深入分析了解水银江村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主动帮助该村规划招商项目,加强对水银江村农业招商工作的宣传,利用各种渠道,宣传联系村的资源开发前景,促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我们拟引进恒康药业集团在该村建立中草药基地,大力扶持中草药合作社做强做大,目前,基地正在烧山整土阶段;三是抓新农村建设。根据规划,2015年计划通村公路1公里,目前,该村公路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四是建设村级活动室。目前村民活动室正在抓紧建设,活动室建成后,将有效解决村支部、村委会无办公场所的状况。
二、部门职能扶贫工作情况
1、主动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以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为契机,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商务部门实施精准扶贫、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来抓。一是培育电商扶贫创客群体。发挥电子商务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鼓励和引导有技术有意向的农村贫困户进行电商创业,帮助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办网店、销售农产品,鼓励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组织加盟知名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或自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交易;二是加大人才培训就业力度。鼓励电商龙头企业安排适当产品、适当岗位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优先为农村贫困户提供电商创业培训和指导。利用与阿里巴巴、杰夫、高格等电商对接契机完善县电商服务中心、乡服务站和村服务点功能及配套设施,为贫困乡村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
2、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商贸重镇建设”、“农超对接”、“农商对接”和“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农村市场结构,搞活农产品流通,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通道,加快商贸重镇基本公共工程建设,主动推动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营销网络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等现代流通方法,主动搭建城乡流通网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搭建贸易平台。
3、搭建农村流通网络。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主动参与农村物流市场发展,整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电商、供销、邮政、物流、金融、通信等行业资源,依托大型流通企业,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法在农村市场的广泛应用,建立和完善现代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农村物流配送“最后2里地”。
4、全力推进外派劳务。把外派劳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健全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完善监控、评估、预警及安全保护工作体系。主动与人社、职业技术学校等部门的交流合作,加强出国务工人员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国务工增收致富。
5、营造优良的农村消费环境。强化商务执法,规范建设12312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城乡市场经济秩序整顿治理治理和规范, 深入开展市场平衡专项整治, 严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商业欺诈行为,建立完善重要商品质量安全保障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机制,努力营造优良的法治经商环境和安全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
乡镇精准扶贫年终工作总结【三】自全市农村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会议召开后,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不等不靠,迅速行动,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标准程序,顺利完成了1个贫困村和1085户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及申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识别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为做好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我镇首先从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入手,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镇长、农委主任任副组长,农业办、经管站、民政科、党政办、财政所、党总支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该工作的组织开展。我镇于7月19日召开了xx镇农村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动员及培训会议,下发了农村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方案,对精准识别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明确包村机关干部作为联系人,指导村书记、主任、会计等村两委成员具体抓、靠上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严格标准程序,确保群众知晓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涉及人员多,群众关注度高。为了确保精准识别工作的标准和质量,我们着重在“两严一实”上下工夫。一是严把标准。依据国家和省扶贫标准,通过入户调查和村民代表会议审议进行严格评定,禁止暗箱操作、禁止拆户、分户,确保不符合标准的坚决不入。二是严格程序。严把农户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告公示关,确保该走的步骤一步不少,应有的环节一项不落。三是公开透明。在广泛宣传,确保群众知情权的基础上,重点把握民主评议和公示两个环节,并公布监督电话,做到民主评议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公示公告按时如期进行,整体工作公开透明。
三、强化保障监督,精准识别整体工作稳步有序开展 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各个环节顺利开展。我镇拿出专项经费,用于宣传培训材料、申报表格的统一印制和数据信息的录入、档案资料的保管,并统一组织包村机关干部于7月19、20两日进村入户,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具体开展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会议召开等工作。同时,督导组加强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乡镇精准扶贫年终工作总结【四】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扶贫开发工作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扶贫”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扶贫村基本情况
我镇荆溪、排竹、信立、群观、文定、阳家等6个省定扶贫村均分布在山区,共有50个村民小组,723户3079人,贫困人口2354人,占总人口的76.4%。上述6个村境内交通不便,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20xx年,县委决定实施荆溪等6个村为期两年的扶贫整村推进工作,派县人大办、县民政局等17个单位进驻6个村开展扶贫整村推进工作。
二、扶贫整村推进主要工作情况
1、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组织建设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健全了村规民约,建立了“三会一课”等制度。为保证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从规范管理与民主理财角度出发,我镇引导各扶贫村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民主产生了村理财小组,成立了村监督委员会,产生了纪检委员与村报帐员,重点项目的实施与招投标工作均通过组长、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按阶段公布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公开、公正、透明。
2、明确重点,理清思路,狠抓扶贫项目建设。
年初,在确定扶贫项目时,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周密考虑,广泛征求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提出本村经济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致富增收的想法,并将各种建议汇总,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愿望。在此基础上,我镇积极开展调查、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等工作,结合各扶贫村实际情况和村民愿望,突出抓好了重点项目建设,改善了群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8.5万元建成了排竹、信立等村11.3km通畅工程,解决了16个组群众出行难问题;投入4万元实施了群观3组1km的通达工程;投入6万元新修文定村高标准渠道1.01km,解决了3个组近100亩水田的灌溉难题。
二是修建村级活动场所。投入75.3万元修建了排竹、信立、阳家、群观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中心,解决了村里无处办公、无地开会等问题。
三是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投入10万元实施了荆溪村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11、14等4个个组的饮水难题。四是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投入140.2万,实施荆溪、文定等村改造线路15.5km,其中高压1.2km,新装电表253块,投入5万元对排竹村低压线路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了三个村的群众照明质量。
3、群策群力,发挥特色,拓宽增收渠道。
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20xx年,荆溪等6个扶贫村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金银花基地、中药材基地、油茶基地各一个,规模均达1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首先组织富余劳动力前往县工业园、广州等地进厂务工增加收入;其次要求在本镇实施的扶贫开发、水利建设等项目,必须有10%的劳动力是雇佣本镇农民,通过参加工程建设,增加收入。20xx年我镇共转移富余劳动力1470人,人均增收167元。三是加强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系,多方争取资金,加快脱贫步伐。20xx年我镇17个帮扶单位,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阵地建设、技术培训等各方面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建起了村级活动场所,解决了修路的部分经费,组织技术人员修建水渠,累计投资达34万余元,促进了扶贫村各项事业的发展,4、以人为本,协调推进,突出民生保障。
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过程中,我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是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今年荆溪等6个村实施危房改造十余座,解决了40余人住房难问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评议245人实施“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帮扶资金400元/人•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85%以上,截止目前,已有485人享受了养老保险待遇,年内236人享受低保补助。
二是计划生育、综治稳定与安全生产等工作稳步发展。年内妇检率达100%,上访户为零,安全事故为零。
三、存在的问题
我镇自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以来,在县、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贫困现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要巩固扶贫成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需建设项目多,且工程量大,项目资金总量大,各扶贫村经济基础薄弱,启动资金不足,无资金周转能力。
二是年初部分计划项目还未完成。由于缺乏资金,年初计划实施的高标准渠道、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产业项目等还处在启动阶段,至今还未落实到位,欠任务较多。
三是农民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大。
农民思想认识不高是影响扶贫开发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四、下步打算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加大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帮助贫困村以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为契机,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
二是着力抓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是紧紧围绕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脱贫的中心任务,建立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乡镇精准扶贫年终工作总结【五】
一、主要成效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新建了镇卫生院,全面实行新农合,解决了“看病难”;新建了中心校,镇中学宿舍,完成教学点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解决了“上学难”;完成了农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全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我们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二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不断健全民政救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四开展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能力。建立了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完善了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先后有两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事业干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1、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实施一批项目。我们将抓住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机遇,加快融入对接,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工程、通组水泥路建设等一批项目。
2、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建好一批村庄。围绕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加强村庄的环境整治,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引导农民转变落后的生活方式,达到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美化优化的目的。
3、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培养一批能人。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重点,扎实推进“双培双带”工作,充分发挥能人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镇村经济更加发展壮大。
三、建议
1、建议给予政策支持。建议上级在贫困乡村扶贫项目资金安排上考虑边远贫困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方面的特殊情况给予制定特殊扶持政策,增加项目资金和物资预算投入,以便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产生的实效。如项目的前期调研评估、后期管理服务资金上没有列入项目预算,导致一些项目没有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2、建议给予项目支持。一是在农田水利项目给予支持。受柑橘黄龙病的冲击,部分农民有意愿恢复土地水稻种植,对水陂水圳修复愿望较为强烈;三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建议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帮扶力度,提高客运班线通行密度,方便群众出行。三是建议加大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用电质量。四是给予农村信息化工程项目支持。建议每个行政村设立1个农村信息化点,方便群众获取生产生活信息。五是扶持建设农民培训就业基地。建议在每个镇建设1个农民培训基地,提高农民技能,方便群众外出务工和返镇创业。六是扶持建设综合文化场所。建议在每个村建设1个农村文化场所,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七是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农村因病致贫严重,建议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破解因病致贫问题。
3、建议给予资金支持。由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救灾减灾投入巨大,历史债务较重,由于可用财力不足,要靠自身力量还清历史债务极为困难,建议能综合考虑镇级承受能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分别给予帮助支持,化解历史债务。小编精心推荐
乡镇工作总结 | 乡镇工作总结乡镇个人工作总结
6.个人驻点扶贫工作年终总结 篇六
根据上级安排,我于3月调入玄羊村开展扶贫工作,这段时间里让我锻炼了许多,也开拓了视野,增强了工作的责任心,对于农村的政策理论管理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此外,在与其他驻村工作队员及村民的朝夕相处中,增进了理解与交流,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学到了许多工作方法,并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发展意识,真切感受到基层锻炼的价值与益处。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村目前基本情况:
玄羊村位于武冈市迎春亭街道办事处东部,距办事处 8公里,区域面积6.5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小组506户 1910人,耕地面积1430亩,其中水田1050亩,旱土380亩,林地2300亩,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户88人。
、实现1户3人精准脱贫;
实现4户12人精准脱贫;
20实现15户44人精准脱贫;
实现13户29人精准脱贫并实现全村脱贫;巩固提升到达小康水平。
二、工作学习方面:
三、深入基层,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
2、进村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做好调研,制定好规划后,就是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充分了解扶贫工作的主要目标。为此,我和其他工作队员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扶贫工作的具体内容、任务和目标;另一方面是召开群众大会,向群众反复宣讲建设内容、项目规划、建设实施方案、过程、步骤。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更为建设项目的实施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3、分步组织项目建设,用心为群众解决好实际问题。白天进行贫困户的走访调查,晚上召开村民小组会议进行一些政策的讲解并做思想工作。按具体报送的建设项目,现正组织分步实施。
四、总结年的工作,从机关到农村,从市场管理到扶贫,工作角色的转变,工作职责的.变化,在农村一线、扶贫一线深受锻炼,感受颇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必须坚持以精准扶贫统揽农村工作,加快农村建设与发展,万众一心,合力攻坚,决战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2、必须学会弹钢琴的农村工作方法,才能驾驭纷繁复杂的农村工作。
3、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事小事同群众商量、讨论,认真开展好村民议事活动,只有充分发挥“四个民主”的作用,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支持,工作才能顺手。
4、必须坚持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明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才能实现整体推进,否则将会挂一漏万。
展望20,精准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我村重点在四个方面抓突破。
1、加大扶贫项目争取力度,让更多的项目、资金进入村。
2、突出增收产业培育,将规划变成现实,让百姓见到效益。
3、着力抓典示范,广泛吸纳创业人士回村创业,引领、带动、辐射产业发展,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助推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4、强化全民素质教育,大力全面开展依法治村,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7.镇扶贫办年终工作总结 篇七
一、产业扶贫催生了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
“十五”、“十一五”期间,国家逐步加大了对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扶持力度,各地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的扶贫政策,采取实施产业开发项目、对辐射面广辐射作用强的项目贴息补助、发放小额贷款等方式,扶助了一批产业的发展,许多贫困群众从中受益,一些贫困群众因此走上致富之路。江西永丰县同其他地方一样,实施产业扶贫,催生了一批脱贫致富的典型。在实际工作中,永丰县做到三个相结合。一是与县里的产业布局相结合,形成扶贫产业带。根据县里的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对油茶、食用菌、白茶、烟叶等布局在贫困地区的产业进行扶持,从而使永丰成为江西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最大的白茶生产基地。二是与开发当地资源相结合,形成产业链。陶唐乡园内村各项条件都较差,但具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这些年来,该村将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平整土地、架设用电线路、组织贫困户到福建等地考察学习,帮助群众筹集办起了24个石灰高炉,带动170余名贫困群众直接从事石灰生产,近千名劳力从事与石灰有关的工作。作为“十一五”重点村,石灰生产的发展不仅使其产生了百万元户,更重要的是带动全村群众脱贫致富。三是与扶持传统产品相结合,形成传统产业。白莲是君埠乡空坑村的传统产品。受各种因素影响,前些年面积不增反而下降。近年来,该村利用扶贫资金,为种植户免费提供莲种,2009年净增400亩,使全村白莲种植面积达1200亩,全村80%以上的农户种植白莲,大部分贫困户因种植白莲摆脱了贫困,并且辐射到周边的上固乡章田村贫困户种植120多亩白莲。
二、产业扶贫面临不少困惑
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产业扶贫政策使不少贫困户摆脱了贫困,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总体上产业扶贫的效果还不是很大,有的甚至还处于示范点阶段。具体表现为:第一,已形成产业规模的村少。从永丰的情况来看,26个“十一五”扶贫重点村中,真正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村只有8个,占35%,绝大多数重点村尚处于无产业或产业规模不大的状况。第二,辐射作用不是很强。与永丰县非重点村的产业规模相比,重点村形成规模产业的过程中,或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之后,其辐射和带动作用没有非重点村大。陶唐乡园内村石灰产业发展很快,规模也不小,但具有不可复制性。君埠乡空坑村的白莲也只是辐射到周边个别村。
三、产业扶贫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扶贫要求的指导性,使产业扶贫弱化。目前的扶贫工作,实施整村推进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无疑是根据目前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正确选择。而整村推进的六大建设中,第一项就是“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在有关扶贫开发的要求中,对产业化扶贫也提出了具体意见,但具体落实起来,一般都会把整村推进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选。二是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性,使产业扶贫边缘化。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农村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扶贫重点村在各个方面与其他村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尤为迫切,所下拨的扶贫资金用于修路、修渠等成为不二的选择,而对发展产业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三是扶贫资金的有限性,影响了扶贫产业的发展。尽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重点村不二的选择,但在每年编制项目时,扶贫部门都要把编制一定的产业项目作为硬性规定。但是由于扶贫资金有限,投入产业项目的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目前,国家每年对重点村的扶贫投入一般为10万元左右,五年共50万元。单纯就50万元的绝对数来看,是很大的,但与重点村必须搞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比照,仍然是不足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年每个村都要拿出10%的资金用于扶持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在一个重点村,每年拿出一万元来扶持产业的发展,这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四是扶贫资金的普惠性,约束了扶贫产业的发展。目前,整村推进的资金带有普惠制的意义,在普惠制的大前提下,要对某个典型、某个贫困户来做特别扶持,相对比较困难。
四、加大对产业扶贫的倾斜
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产业扶贫应成为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
第一,制订重点村的产业发展规划。各地应该组织力量,花大力气对重点村的产业发展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产业发展方面要与当地产业布局要求相结合,与当地资源利用相结合,与产业基础相结合,与群众意愿相结合。在制订规划的过程中,要让当地群众广泛参与,通过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多方论证等途径使规划既有科学性,又有实用和有效性。规划要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五年内要达到的规模,每个年度要达到的效果等。
第二,指导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扶贫部门要将工作精力从整村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转移到指导重点村的产业发展上来,用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来衡量、考核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工作。采取资金随着产业走的方法,在保证每年重点村得到基本的产业扶助资金的同时,设立产业发展奖励基金,对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的好、产业发展实际效果好、产业壮大的快的重点村给予资金上的重奖,调动各地尤其是重点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8.镇扶贫办年终工作总结 篇八
【导语】2012年12月27日,县扶贫办牵头,联合县纪委、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委政研室人员对庙街镇2012年扶贫工作进行验收。
【解说】冬至刚过,早晨庙街的路面上还有一层白白的霜花。一大早,庙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罗宝林就已经在添泽村委会等候扶贫工作验收组的到来。
2012年省级重点村和新农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建设项目,投入资金大,受惠面广。一直牵动着县级各部门的心,庙街镇党委政府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项目上。因而验收的日子,既是接受检验的日子,更是喜悦的日子,是劳动得到肯定的日子。
2012年奖补资金重点村建设项目涉及庙街镇添泽村委会的中南庄、添泽堡、柏枝树、八角楼、东厂五个自然村,国家扶持、部门整合、群众集资共投入553.5万元,用于建设休闲活动场地5个、村民议事点一个、白墙亮化7000平方米、硬化村间水泥路7330米、安居户22户,此外还新建垃圾词、消防次、公厕、灯光球场等。
新农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建设共涉及碧清、古城、添泽,共投资841.25万元。用于墙体硬化、庭院硬化、太阳能热水器安装、人饮工程、畜厩改造等方面;用于核桃、华山松、板栗、牧草种植,母猪、母牛、黑山羊养殖,并进一步强化村内基础设施。
9.绿色产业扶贫项目年终工作总结 篇九
在树山工作一年,在取得成绩的同事,也折射出一些问题:
1 、耐心不足
在与村民的交流中,耐心不足,常因为一些问题解释不通而生气,会因为村民所谓的无理要求而生气,甚至还会当面跟村民争吵。
2 、与政府交流的经验不足
树山项目,是由公司、镇政府、村委一起的,项目的决策方有三个,而我很多时候为了开展工作,自己来做了决策,就出现了政府不满意、村委不满意。
3 、城府不够深
在工作中,喜怒常行于色,遇到不高兴的事,会给他人脸色看,会发火,会骂人。
4 、对团队管理不够
在工作中,较少重视团队建设,多数时候是安排工作,单独跟团队成员交流很少。
5 、工程建设管理仍不全面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还是常出现一些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及时更正,造成后期更改难度大,效果不佳。
四、 扶贫计划
明年,我将继续执行我们的“三年承诺、三年帮扶”,完成住房改造工程二期工程的建设,扩大苗圃种植房屋,大力促进苗圃市场化,让更多的农户受益。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努力修炼:首先是要对村民更好,更有耐心,坚持“村民无小事”;其次,在工作中注意保护自己,与政府村委多沟通;第三,加强自身修炼,努力学习在激愤时如何保持冷静;第四,加强团队建设,每月至少与团队成员交流一次;第五,加强工程管理,多下现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辅助孙x、孙x、吴x,大力发展苗圃,引进龙头或大户,让其带动农户,使产业扶贫真正落到实处。
3 、在住房改造工程方面,带领孙科,狠抓质量,保证一户不漏水。同时,增加亮点,在阳台增设花圃,做到处处能看到花色、闻到花香。
4 、加大公共设施的建设力度,改造农民生活环境。
5 、加大农民公共意识的培养力度,真正做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6 、加强教育扶贫,加大弱势群体保障力度,实现少有所养、老有所依。
7 、热情接待好每一位来项目视察、学习的人员,努力宣传xx企业文化。
8 、加强学习,争取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
更多年终工作总结范文推荐阅读:
1.绿色产业扶贫项目年终工作总结
2.“合规执行年”年终工作总结
3.房管所年终工作总结
4.学生会学习部年终工作总结
5.扶贫工作挂职锻炼工作总结(2)
6.扶贫工作挂职锻炼工作总结
10.镇扶贫办年终工作总结 篇十
“十二五”即将结束,“十三五”即将到来。新的历史时期,新余市扶贫开发工作政策走向如何、工作着力点在哪,怎样使扶贫开发工作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第十七期科干班第四组通过与市扶贫移民办座谈、赴贫困村调研、走访贫困户、查阅资料等方式,对新余市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分析研判扶贫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当前形势的基础上,调研组认为:新余市应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各项工作机制,实现“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彻底转身。
一、新余市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基本情况及工作成效
2014年底,全市有农村贫困人口10255户25939人(按照2010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扶贫标准统计),贫困发生率为3.1%(全市贫困人口除以全市当年农村长住有户籍的人口数)比全省(7.7%)低4.6个百分点,贫困程度在全省排10位。
“十二五”以来,新余市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贫困规模逐年缩小。自2012年至2014年底,全市贫困人口由28175人减少到25939人,缩减2236人,贫困发生率由3.4%下降为3.1%;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077元提高到7632元,增幅高于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贫困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二是贫困村面貌逐渐改观。2012年以来,35个贫困村共修建桥梁25座、道路80.35公里,修建水库12座、水渠33.57公里、饮水工程26处,修建学校4所、卫生室2所、文化场所4处,改造危房750户,整治环境18处。已实现通往304个自然村的公路硬化,硬化率达95.3%;农田灌溉基本得到保障;91.3%的村民喝上安全饮用水;村容村貌整洁优美,人居环境优化率达81.9%。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正在逐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三是扶贫机制逐步健全。一是政策支持机制。成立了市脱贫工作领导小组与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新余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我市贫困村脱贫工作的实施方案》等5个制度性文件,提出了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明确了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二是产业扶贫机制。培植发展“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形成了高产油茶、新余蜜桔、花卉苗木、生猪养殖等10余项特色主导产业,拓宽了贫困农民增收渠道。三是结对帮扶机制。实行“组合式”扶贫,即每位市级领导加三个市直或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一个贫困村;开展“一对一”帮扶,从10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1500名干部,与贫困村的贫困户“结对子”,实现帮扶对象全覆盖。四是社会参与机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引导蒙山果业、思达家纺等28个企业参与帮扶贫困村建设,吸纳贫困户就业。特别是熊水华四兄弟捐助3600万元帮助伍塘村委(水北镇市级贫困村)兴建熊坑新村,72套连体别墅建成后全部交付村民,8户贫困户免费入住。熊氏四兄弟荣登“中国好人榜”,熊水华也被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
四是扶贫资金逐项落实。加大资金筹措力度,2013年-2014年,共筹措扶贫资金21281万元,其中,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616万元,实施项目176个,主要用于村庄整治、扶贫移民搬迁、“雨露计划”、产业扶贫等四大工程;定点帮扶单位帮扶资金4356万元,社会帮扶资金10309万元,主要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救助慰问等。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先后下发《新余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全市扶贫和移民资金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等系统文件,并在全省率先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对扶贫项目进行工程预决算管理。2014年,新余市在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核中评为A级,并获得财政专项扶贫奖励资金208万元。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 贫困人口难以识别,贫困人群底数不清。
客观上,由于统计项目较多、计算繁琐,难以一家一户核算收入,且衡量贫困的尺度不好把握,在扶贫对象识别上难免会出现偏差;主观上,一些地方未严格执行贫困人员认定标准,贫困人口、贫困户的确定多由村干部决定,村民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关系户”、“人情户”依然存在。因此,“谁是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如何”、“如何进行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如何鉴定”等问题一直难以有效解决。
2. 整村推进模式与个体脱贫要求不够协调。
自2001年开始,整村推进的扶贫模式逐渐在包括新余在内的全国各贫困地区推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工作不断推进,这种模式也暴露出不足之处,即对扶贫对象个体的扶持不够,弱化了对绝对贫困户的扶持力度。扶贫开发项目多为修路、建桥、打井、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工程。与绝对贫困的农户相比,相对富裕的农户更有机会利用基础设施改善的机会发展家庭经济。这个问题不解决,整村推进的目标就很难实现,也会造成农户个体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有悖于整村推进、共同富裕的扶贫宗旨。
3. 产业扶贫难度较大,抗风险能力不强。
一是贫困户大多体弱多病、技术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差,在产业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二是乡镇、村委积极性不高,存在“上面大声吆喝,下面无人响应”的上热下冷现象,主要是因为一些乡镇、村委干部缺乏能力和动力,不敢担风险、不愿担责任。三是种养业大多“靠天吃饭,随行就市”,农民在产业发展中面临巨大风险,产业项目选择难。
4. 扶贫资金资源分散,整体使用效益不高。
近年来,为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水利、交通、农田改造、农业开发、村庄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并设置了扶贫开发专项资金,为扶贫开发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但这些资金所投入项目大多类似,且由于管理方式、管理部门不同,资金使用较为分散,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的发挥,宝贵的专项资金在使用上难以形成合力,整体效益受到一定影响。
5. 贫困群众参与程度较低,
参与积极性不高。虽然这几年新余市一直在积极探索参与式扶贫模式,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和其他大多数地方一样,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政府行为,扶贫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管理多由政府部门负责,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在内的受益群体只有被动的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缺乏选择的余地,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以致扶贫项目的设计脱离扶贫对象的实际需求,扶贫项目的实施和管理缺乏有效的群众监督,影响扶贫的效果,造成了扶贫资源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让群众产生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二、新余市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与现实原因
(一)加快推进精准扶贫是大势所趋
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就宏观政策层面而言,源于国家、省、市的政策导向。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4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在云南调研时强调,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着力推动老区特别是原中央苏区加快发展,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李克强总理在本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可见,“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政策,成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指针。近两年,江西省、新余市也在精准扶贫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如大力开展“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落实“定对象、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定目标”五定要求,将精准扶贫工作摆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二)加快推进精准扶贫是现实所需
加快推进精准扶贫,从微观现实层面来说,取决于新余市自身的实际状况。一是“贫困程度较轻”的现实性决定了“精准扶贫”的必要性。2014年底,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为10255户25939人,贫困发生率为3.1%,绝对贫困人口较少,贫困程序相对较轻。因此,新余市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不在于让全市35个贫困村“摘帽”,而是要让这“3.1%的绝对贫困人口”脱贫,这就要求对这10255户贫困家庭“就户把脉”,对这25939名贫困人员“因人施策”,只有这样,“消灭贫困”才不是一句口号,新余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二是致贫原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精准扶贫”的必要性。对新余市农村贫困户摸底调查中得知,导致贫困发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七类: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身体残疾致贫;因无劳动力致贫;居住环境恶劣和生活成本高致贫;劳动力文化素质差导致的无致富门路致贫;自然灾害致贫以及供养学生读书致贫。只有针对不同的贫困类别、贫困成因“精准发力”,才能扶到点上、根上,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三是破解难题的紧迫性决定了“精准扶贫”的必要性。前文所提新余市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着“贫困人群底数不清、个体脱贫要求与整村推进不协调、产业扶贫针对性不强、资金使用整体效益不好、贫困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等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上述难题的关键还是要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因户定策,因人施法,走差异化、精细化、科学化扶贫开发之路。
三、关于加快推进新余市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精准扶贫是一种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引导各类扶贫资源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治贫机制。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精准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证。
第一,精准识别,分析定策,找准对象把好脉
(一)建立健全贫困对象识别认定机制。
精准扶贫的首要问题是瞄准贫困人口。贫困人口的识别应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票决、村委会审查、乡镇政府审核、县(区)扶贫部门复核”的程序,着重把好“三道关”。一是摸底调查关。由乡(镇)政府牵头,村委具体负责,通过户户见面、调查问卷和座谈交流等方式,逐户进行摸底调查,初步掌握每家每户家庭基本情况、收入支出构成情况和发展意愿等,摸清贫困家庭的真实底子。二是比选公示关。以摸底情况为依据,综合考虑村民住房、教育、健康、外出务工等情况,由村民小组召开村民会进行比选,再由村支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票决后,张榜公示;如无异议,由乡(镇)政府审核确定帮扶对象并再次进行公示,最后报县(区)扶贫部门复审确认。三是建档立卡关。对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各县(区)要按照户主姓名、家庭住址、人口数、年龄结构、贫困成因、脱贫需求、收入现状与来源等内容和指标,建立科学规划的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簿、县乡有电子档案。
(二)建立健全扶贫措施分析定策机制。
各地要对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分析,号准“脉搏”,找准症结。由乡(镇)具体负责,以村为单位,以户为基础,按照“规划到村、具体到户”的要求,在找准贫困人口的基础上,进村入户深入分析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逐村挨户制定专项帮扶规划和帮扶措施,逐户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等。
第二,精准帮扶,定向诊疗,瞄准成因施好策
坚持开发扶贫与救济扶贫“双轮驱动”,主要从五个方面开展扶贫帮扶:①基础设施帮扶。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的自然村,要重点帮助自然村改善通路、通电、通水条件,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②移民搬迁帮扶。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帮扶对象,开展移民搬迁扶贫,迁往就业、生活条件较好的工业园区、中心镇或中心村,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发展环境。③创业就业帮扶。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扶贫对象,可作为专项扶贫的重点扶贫对象,把专项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对扶贫对象全面落实扶贫开发政策,采取以奖代补,提供种苗、小额贴息贷款,及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发展1一2项种养殖业或旅游服务业,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特别注重同步发展专业合作社,以提高贫困群众的组织化水平,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④教育保障帮扶。对家有未成年人或在读大、中专生的无劳动能力农村贫困户,可作为专项扶贫的长久扶贫对象,结合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等措施,共同保障其完成学业;对扶贫对象户子女就读本地职业院校的,要整合教育部门和扶贫部门的相关优惠政策,实现免学费就读,并给予适当的生活费用补助。⑤生活救济帮扶。对无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户,给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扶持,切实做到“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对因病因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农户,要整合和落实相关部门专项政策和救济措施给予优先扶持,兜底保障,结合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等措施,共同保障其基本生活等。
第三,精准管理,严格考核,齐抓共管履好责
做好“两个管理”:一是做好扶贫对象的精准管理。实行动态管理,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确保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二是做好扶贫项目资金的精准管理。建立项目资金的精准管理机制,解决项目资金指向不准、针对性不强、精准度不高的问题,做到资金分配简政放权、公开透明;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办法和管理机制,摒弃过去单纯以行政村为单元平均分配资金的方式,把资金分配与工作考核、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结果相结合,积极探索以奖代补等竞争性分配办法,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积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项目和资金的管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资金被挪作它用。
11.镇扶贫工作经验材料 篇十一
合力点燃扶贫攻坚的旺火
**镇扶贫工作经验材料
进入~年以来,从全国到地方,都给予了“三农”工作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对于我们农业战线的工作者来说,喜讯频传,好事不断:党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迎合广大农民的多年企盼;全国“~”的召开,为我们“三农”工作注入了无穷的活力。特别是党中央率先在黑吉两省实行农业税全免试点的英明决策,更令人欢欣鼓舞,群众拍手叫好。这些都为我们乘势发展,率先富裕提供了难得机遇。振奋的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了一个实现:随着税费全免,势必要引发原有的政府体制、工作机制、方式方法等一系列的变革和调整,政府的角色如何准确定位,职能如何更好更实地发挥,已经成为我们乡镇党委政府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我们新一届的镇党委政府及时审时度势,调整思路,更新观念,立足于以促进**先富为基础,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把扶贫工作做为强化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能力的切入点,牢牢地记在心里,抓在手上,怀着深厚的爱民热情,抱守在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充分发挥调动全镇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深化和创新扶贫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千方百计地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一、提高认识,明晰责任,增强推进扶贫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激励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镇党委政府积极率领全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大力进行“两个文明”建设,镇域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然而正如百舸争流,免不了有几只小舟搁浅一样,截止~年的我镇依然有5%左右的农民还没有彻底摆脱贫困的窘境。这部分农民虽然所占人口比例很低,但却是最易引发矛盾,最需政府关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最不相协调的群体。为了把扶贫这项工作做好,年初,我们组织党政班子成员在认真学习的上级下发的关于扶贫工作文件和入户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多次进行了座谈讨论,通过讨论使大家的思想趋于统一,充分认识到扶贫工作绝不是简单的施舍救济,更不是党委政府按部就班的一种形式,而是维护社会安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整体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对政府角色定位、提高政府服务能力、锻炼干部队伍、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为此,我们党委坚持把扶贫工作做为一项艰巨而长期的政治任务来看待。首先,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分管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扶贫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重点推进,分管领导靠前指挥,部分领导分工协调的组织领导体系。镇主要领导对扶贫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党委书记、镇长分别亲自为包扶的红光、林场两村的4个贫困户谋划了养猪、蔬菜大棚种植、外出打工的致富门路,并亲自为贫困户协调贷款、生产资料,带领贫困户外出选购良种,为全镇干部树立了表率。二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扶贫工作方案,完善各项奖惩措施,把扶贫工作纳入干部目标考核体系,为扶贫工作的运行畅通、协调、严密夯实了基矗三是明晰责任。在筹措规划,重点推进的基础上,开展结对子活动,要求副职以上领导每人包扶两个贫困户,一般干部和村两委干部每人帮扶一个贫困户。按工作方案内容,切实开展帮扶工作,真正做到联户、联心、联责,扶贫、扶志、扶本。
二、深入实际,调查走访,做好扶贫到户的基础工作
为了防止扶贫到户走过场,搞花架子,我们党委政府下力气做好基础性工作。一是广泛发动。召开全镇结对子扶贫动员大会,对我镇的扶贫方案、主要措施、组织责任都做具体的说明和要求,然后,召开部分座谈,使大家明确工作责任目标,在思想上引发重视。二是确立对象。镇党委、政府确定干部包扶的主要对象是~年底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并有一定生产能力的贫困户。对贫困户分类排队,与民政救济对象区分开来,组织摸底,登记造册,统一安排帮扶对象。对帮扶对象实行”三优先”:优先扶持勤劳户,优先扶持军烈属户,优先扶持绩优学生户。三是确定目标。每个干部在与贫困户对接后,首先要深入实地调查研究,问贫情、知贫因、思富路,撰写专题调查报告,按照全镇扶贫工作总体目标,制订个人包扶目标,内容包括增产增收的主要项目和指标,并上报党委,通过审核后,做为工作考核评定的主要依据。四是加强检查督办。为确保扶贫到户的成效,镇党委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检查评比办法,采取定期听汇报、随时搞抽查、每季回访、年终总评定的办法,并将检查评比情况及时通报全镇。
三、活化形式、讲求实效,把扶贫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为了把扶贫这项真正做成我镇的“民心工程”、“富民工程”,我们党委在工作实施中十分注重引导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地把自己定位在服务人员的角度上,在工作进行中,一要认识高,二要感情深,三要路子对,四要作风实。要坚决摒弃扶贫就是救济的错误思想,在提高农民增收能力上下真功夫,做好“四个到户。
一是观念引导到户。帮扶到户无疑是解决贫困人口脱贫的关键。但这毕竟是外因,群众愿意干、主动干才是内因。为此,我们坚持把解决思想,更新观念作为扶贫的先导工作来抓,引导贫困群众扩宽眼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克服等、靠、要的观念,在思想上树立勤劳致富、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勇气。注重扩大贫困户的视野,增强他们发展的紧迫感。每位扶贫干部到位后都积极向贫困户讲述当前发展经济的大好形势及发达地区取得的经济成就,分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发展机遇,激发他们珍惜机遇、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引导贫困户遵循经济规律,帮助贫困户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增强市场意识,坚持市场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哪样紧俏就发展哪样,避免盲目性,充分发挥贫困农民自身的主运性和创造性。
二是谋划思路到户。指点迷律,帮助谋划脱贫出路帮到户。对有能力增收的贫困户,积极出点子、传信息、指出路,为全年的生产出谋划策。今年,在全镇包扶干
部的引导下,有12户新搞起了蔬菜大棚种植,35转向了养殖业,8户从事了运输业,21个找到打工的岗位。红光村村民空有一身力气但思想陈旧,每年抱守自己的一点土地,只是按***惯种些露天菜,日子一年比一年差。包扶干部通过多次上门与他分析市场行情,帮助他搞起了三轮车运输,并联系了多处活源,使他重新燃起了致富的信心。
三是优惠政策宣传到户。坚持全面、认真、准确地贯彻中央及省提出的“两免”、“两补”和“九项支持”等政策,每位包扶干部都做到面对面地把政策讲精、讲通、讲透,促进贫困户增加自身的积累,加大对再生产的投入,促进流动发展。今年,我镇中兴村因土地调整引发的历史矛盾,造成了部分村民到镇里上访,但由于该村扶贫干部对包扶户政策宣传讲解到位,使这些贫困户对政策掌握的透,心畅气顺,没有一户参与上访。
四是科技传授到户。贫困农民的贫穷主要表现为观念上的落后,技术上的贫乏。因此,抓好科技扶贫,提高劳动者素质始终是扶贫攻坚的一个难点。我们首先以镇农业信息服务站为依托,组织机关、农村干部学习农业技术、及时发布农业信息,让广大党员干部首先掌握科学技术,使他们成为帮助农民脱贫解困的技术指导员。有针对性对每个贫困户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培养现代新型农民。今年,我们坚持“实地、实用、实效”的原则,重点开展了好棚室蔬菜、沼气工程、畜牧养殖、园葱高产、水稻甜菜高产等进行了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在工作的激励下,今年全镇70%的镇村干部都不同程度地掌握了1门以上的农业生产技术,从而保证了把农业实用技术及时送到户。
四是项目牵引到户。争取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始终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通过外引内联,牵线搭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搞好扶贫项目的申报工作,目前,我镇~年扶贫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已经结束,共上报省扶贫项目6项,预计可争取资金50余万元。如果这些资金到位,加上集体积累,我们将集中力量,以我镇红光村为基地,做好以下扶贫工作:(1)建设投资20余万元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计划建设120栋温室、200栋塑钢骨架的蔬菜大棚。(2)建设投资50万元,专供10户贫困户养猪,占地30亩的养猪畜牧园区。(3)建设投资1万元的科技培训室。(4)建设投资3万元,有5名专兼职技术员的牲畜站一座。(5)建设投资3万元的农民幼儿园。(6)投资3万元,进行铺设自来水管道、闭路电视工程。在此基础上,镇领导主动向社会各界沟通、协调,争得了省计生委、市地税局、市农行等单位的大力支持,达到了多个扶贫议项。
【镇扶贫办年终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医疗扶贫年终工作总结10-20
镇扶贫帮困爱心助学工作方案12-22
产业扶贫汇报镇07-25
驻x镇扶贫工作队总结汇报07-12
镇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拉开序幕12-26
镇精准扶贫主持词09-21
扶贫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09-26
环保局扶贫工作年终总结09-23
×镇开展小额信贷扶贫的调查11-06
扶贫办巡察工作汇报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