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精选11篇)
1.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 篇一
退役军人事务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发展规划
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设计、亲自部署推动设立的,是改革强军的战略考量,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广大退役军人的亲切关怀与厚爱。习近平总书记对退役军人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退役军人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谋划了未来蓝图。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我局结合“十三五”工作开展情况,根据上级退役军人部门有关部署,认真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一、去年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以来工作基本情况。
(一)机构建设方面。
进一步向实体化推进。实现单独设置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增设区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股。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体系建设重要批示和《关于加快推进全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桂退役军人组办发〔2020〕1号)文件要求,区委编委批准了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独立设置,并给予编制和人员调整到位。
同时为确保和促进区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决策落实,区委编委批准在退役军人局增设XX区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股,实现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股实体化运行。
(二)拥军优属方面。
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国防教育和拥军优属活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立功获奖现役军人送喜报、发放奖金等形式大力宣传伤残军人、烈士家属、转业、复员、退役军人等优抚对象,为保卫国家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所建立的功绩,宣传他们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识大体、顾全大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觉奉献的精神风范,宣传党和国家的拥军优属政策,增强广大退役士兵自主就业的信心,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国防观念,形成良好的拥军优属社会风尚,2019年以来,春节、八一期间走访慰问驻军和其他优抚对象资金达250多万元。
依规开展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及光荣牌悬挂工作。信息采集和悬挂光荣牌工作进入了常态化,目前共采集6457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100%完成悬挂光荣牌任务。
(三)优抚工作方面。
1.抚恤补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我区现有各类领取抚恤补助优抚对象2090人,其中伤残人员42人、三属11人、在乡复员军人99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16人、参战涉核退役人员726人、老年烈士子女8人、铀矿开采军队退伍人员38人、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1150人,严格落实国家优抚政策,并规范全区优抚专项资金的使用,采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造册、财政核准、个人持卡、银行发放”的封闭式发放方式,保障了每个月将抚恤和生活补助准确、及时、足额、便捷、安全地发放到每一位优抚对象手中。2019年以来共发放优抚资金H195.50575万元,其中,优抚对象定补金1682.6798万元,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生活补助金394.5046万元,价格临时补贴144.84554万元。
依规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我区严格执行义务兵家庭优待金从2015年以后入伍的按各县(区)级上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5%标准发放。2019共接收退役士兵104人(5人之前已领),实际发放秋冬季退役士兵、现役军人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39人243.8411万元;立功奖励金95人次3.5437万元;2019秋季应征入伍146人,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222.7404万元;发放大学生入伍一次性奖励金104A33.5万元。三项共计发放503.6252万元。
认真解决优抚对象医疗问题。
2019年以来为部分优抚对象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792人次41.865万元;门诊医疗1892人次18.92万元;部分优抚对象医疗救助181人次32.9027万元;为一至六级伤残军人购买大病保险37人次0.185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6人次6.48112万元。共计100.35382万元。
严格参战涉核人员身份认定审核。按照审核参战涉核人员相关文件规定,对象个人提出申请、初审把关、会审认定、建立档案等程序逐一办理。目前,基本完成“两参”人员档案复核工作,档案不齐的在补充当中。
开展“大走访、送温暖”活动。结合我区自身实际,实地了解并掌握优抚对象的实际情况,通过“大走访、送温暖”活动,使他们得到关心关怀,这项工作正有序开展中。
(四)烈士褒扬工作方面。
2019年组织做好清明期间烈士祭扫活动,共审核同意14批100人到广西边境祭扫烈士,并安全稳定返回,到市古柏山陵园祭扫烈士工作正常进行,有3批9人。芳林三烈士纪念园改扩建项目已竣工并完成审计工作,项目建设资金按规定拨付,累计支付了5272909.65元,剩余未支付的117020.08元将在建设单位提出申请后按照合同规定进行拨付,项目监理服务费目前正在办理拨付手续,制定《XX区烈士纪念设施日常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目前对区内三处纪念设施进行了修缮和清理保洁,积极保护了英雄烈士的荣誉和尊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为减少人员流动聚集带来疫情防控风险,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到目前为止没有烈士家属、战友到广西边境祭扫烈士、市古柏山陵园祭扫烈士活动。同时发布“中华英烈网”的网址和“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活动的参与方式,积极倡导广大退役军人和烈士家属通过网上祭扫的方式,向先烈表达缅怀之情。我局举办烈士祭扫活动1次,参加市局举办烈士祭扫活动1次。
(五)做好稳定退役军人信访政策解释和教育疏导工作。
2019年,我们坚持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认真做好“三到位”工作,慎重对待每一例来信来访件,详细解释政策、耐心听其诉说、尽力帮助解决困难。积极按照网上信访要求及时办理各类涉军信访案件,共接收退役军人来访共4批110人次,信访答复5件。今年来,全区退役军人总体平稳,没有发生规模性赴邕进京上访的情况。
2020年,受疫情影响,第一季度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有关信访来访接待场所暂时关闭的工作安排,我局也暂停了接访工作,暂停接访期间,倡导网上信访或来信等渠道反映合法合理诉求,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合法权益。
(六)做好退役安置和就业创业工作。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政策,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时期退役士兵安置办法,全面推行以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一是2019年接收退役士兵104人,其中符合政府安置工作转业士官8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96人,为全区符合政府安排工作转业士官,提供全部为机关事业单位岗位,安排的岗位计划数量总和为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的140%,其中安排在乡镇、街道7人,区直单位1人,8月25日前全部安置到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转业士官,安置标准达到“三满意”。二是发放自主就业一次性补助金116.5万元,并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退役军人提升工作技能。三是2019年,我局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组织了两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面向退役军人提供岗位1000多个,让有工作需求的退役士兵找到了工作,同时也利用就业平台公众号、微信群、就业网站宣传各行业的招聘信息,使有就业需求的退役士兵,随时可看到招聘岗位。四是组织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参加技能培训,及时了解退役士兵参加培训的意愿,对技能培训的知晓率达到100%。积极推荐动员3名退役士兵参加XX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
二、认真编制“十四五”规划项目。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情况。
2020年,我局按照自治区、市局的“十四五”规划工作要求,从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优抚、就业创业、权益维护保障政策制度,健全就业创业设施建设、纪念设施改造提质和退役安置等方面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目前,我局有7个项目已录入广西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其中已列入建设的项目有6个,有两个项目已申请立项,正准备上会。一是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有关思路、投资重点方向等进行对接了解,同时积极向区发改局沟通联系,了解“十三五”期间与退役军人有关的项目申报和储备情况和“十四五”规划要把握的工作重点程序等,为编制“十四五”规划做好思想准备。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对负责规划编制工作业务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为编制“十四五”规划做好业务准备。并积极主动与上级业务部门做好沟通对接,争取支持帮助,把规划项目列入项目库;把好时间节点,早谋划、早着手,按规划编制要求和时间节点,报送相关资料,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二)申报纳入XX市“十四五”重大项目库基础设施项目基本情况。
XX市XX区烈士纪念陵园修缮工程。XX市XX区马鼻之战烈士纪念设施修缮工程、XX市XX区芳林三烈士纪念园提升改造工程,两项工程总投资450万元。XX市XX区乡镇(街道)退役军人综合服务中心。XX区9个乡镇(街道)建设规范统一的退役军人综合服务业务楼,包括业务办理大厅、信访接待室、荣誉室、文娱教育活动场室、心理疏导室等功能室及室外健身活动场所,每个乡镇建设450平方米,共405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2025万元。
XX市XX区退役军人信息管理服务和视频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退役军人信息管理服务和视频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区9个乡镇125个行政村(社区)退役军人管理部门和服务单位信息化网络和全覆盖、全业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退役军人综合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实现上下联通、资源共享、协同管理,为退役军人提供多维度、智能化、精准化服务。同时搭建区乡村共用的云视频服务平台,为区退役军人部门和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提供视频会议、指挥调度、视频会商、远程培训等服务,进一步推动各级各部门视频资源集约化应用、资源共享。实现退役军人系统的协同管理。工程总投资1000万元。
XX市XX区退役军人培训创业孵化园。利用XX神州顺利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现有的XX区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的优势以及神州顺利办企业一站式服务专家和人力资源服务优势,建设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产业园,项目用地面积50亩,预计建设面积办公区20000平方,食堂3000平方,住宿区5000平方,生活配套5000平方。主要建设内容: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采购。工程总投资13000万元。
XX市XX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新建1#2#厂房,总建筑面积约21330.00平方米,占地面积4224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采购。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
XX市XX区退役军人培训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改扩建工程。翻新改造教室、宿舍、食堂等设施和购置技能培训设施设备。工程项目建设内容为:孵化基地综合楼孵化基地办公场所翻新改造,宿舍翻新改造,培训教室翻新改造,新购办公设备。具体计划改造项目为:设立孵化基地食堂500平方米300个座位,添置厨房用具;改造装修退役军人基地书吧,计划面积100m2;翻新孵化基地宿舍,在老校宿舍翻新3000平方米,翻新后新宿舍300个床位;翻新教学楼教室5000平方米,翻新新增10个培训教室、500个企业办公卡位;装修设置活动中心一间,计划面积200m2;户外活动场地足球场、篮球场等改造;新购入空调、办公桌椅子、会议桌椅、办公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等设备等。工程总投资1000万元。
2.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 篇二
基层的县级广播电视部门要做好“十三五”规划, 建设好公共服务体系, 因地制宜, 符合农民实际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农民最需要的是科学种植、养殖技术, 种的好、养的好、卖得出才是农民想要的服务;政府提供种子、化肥、农产品销售渠道等信息才是完成政府基本职能。科学种养殖技术和信息的传播最广泛、最能被群众接收的渠道是广播电视。所以, 新时期县级广播电视责任不能只限于播新闻、放电视剧、做娱乐节目, 而是要有更多的担当。
笔者认为, 县级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工程应由3个子项目构成:一是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二是农村信息化无线宽带网络“户户通”工程;三是“大数据”公共服务工程。县广播电视台每年约采集报道几千分钟新闻、生产几千分钟专题片, 涉及党和政府各个部门, 以及社会、经济、民生等诸多方面, 汇总县域各方面的情况和发展动态, 多年来已经构成较大的数据池, 但是数据信息的整理、分类不足, 对党和政府各部门支持相对滞后。为此, 要建设县级“大数据”信息, 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建设。信息服务的主渠道是广播电视和互联网, 因此, 要在县级建设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和农村信息化无线宽带网络“户户通”工程。预期目标是把县党委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家家户户, 形成合力完成各项任务;把家家户户的信息收集上来, 服务民生, 指导生产。
1 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
目前, 河南省各县总人口平均是80万~100万, 约20万~40万户, 有线电视用户数约有30%, 还有70%不能收看县广播电视。虽然群众很多在用“卫星锅”收看电视节目, 但是收看不到本地节目, 对县级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有限。
在农村发展有线电视存在投入大、维护成本高、回报率低的问题。目前, 由于技术的进步, 国家颁布了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用无线方式就可很好解决本地节目覆盖问题, 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
《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发展规划〉的通知》 (广发[2012]113号) 和《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广电总局关于普及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的实施意见》 (工信部联电子[2013]14号) 文件中已经指出未来几年内广播电视的传输手段要进行重大技术革新。
依据《全国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户户通建设规划 (2013年-2017年) (初稿) 》文件,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规划在2013-2017年, 通过有线电视户户通、直播卫星户户通、地面数字电视户户通3个方面实现全国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户户通的总体思路。总体思路是广播电视领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障;是解决农村地区存在综合覆盖不全面、不协调, 公共服务不均衡、不均等, 长效机制不健全、不持续等问题的有效办法。更重要的是这项政策的实施保护了广播电视用户留在广电不流失, 庞大的收视群体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基础。
特别是地面电视国家已规划要从模拟向数字化过渡, 实现地面电视数字化后将会节约出大量的频率资源。地面无线模拟电视传输一套电视节目的8MHz带宽内, 数字化后将可容纳10套左右的电视节目的传输。国家对地面数字电视的规划建设要求是:在2015年, 开始数模同播;到2018年底, 全国地级 (含) 以上城市地面电视完成向数字化过渡;到2020年底, 全面完成地面电视向数字化过渡。
2 农村信息化无线宽带网络“户户通”工程
农村无线宽带接入网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信息传播主渠道和可信度高的产业优势, 抓好地面数字电视建设重大技术变革机遇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建设国家补贴政策, 顺应国家三网融合要求, 在无线传播方式下, 结合“宽带中国”战略、智慧城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等国家政策, 建设以广电为主导的农村无线宽带网络, 协助各地政府涉农部门开展农村信息化服务。
党的十八大提出, 我国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 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 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 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同时,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 我国必须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抓紧建立一个宽带的信息基础设施, 这既是促消费、扩内需、利当前的现实要求, 也是转方式、调结构、惠长远, 塑造新时期国家发展新优势的战略需要。
2013年8月12日, 国务院印发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 明确指出农村地区要因地制宜, 采用等多种接入手段解决网络覆盖和村村通问题。有线和无线这两种接入方式相比较:有线方式投入大, 维护成本高, 难以保证长效;无线方式投入小, 维护成本低, 可以保证长期通。而在无线方式上, 广电掌握了绝对的频率资源, 在地面数字电视规划建设后将节约出大量的频道, 节约出的频率是建设农村信息化服务网络的极佳资源。
3“大数据”公共服务网络工程
广播电视台是党和政府信息发布的主渠道, 采集报道大量的信息, 反映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但是, 这些信息是“一风吹”, 没有很好的整理、分类, 对党和政府各部门的支持没有最大化。拟建意由广播电视台牵头建设“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平台主要工作是:整合党和政府各部门网站, 统一维护管理, 使电子政务工作落到实处;负责更新和发布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指导工、农、商业生产。
例如:对农业生产中的种子经行指导, 根据我县各地实际, 由农业部门鉴定适合我县各种土壤种植的种子, 推荐到政府网站, 对各个生长期给与生产指导。农民每年将种植多少上传到网上, 政府对种植数量给与红线预警, 保证农民种的好, 卖的出。也就是保证农业生产在市场化经营条件下, 政府的指导作用。
党和政府赋予广播电视重任, 我们应不负重托, 用好手中的资源, 服务好人民。
摘要:“十八大”以来, 国家提出要向“服务性政府”转变,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职能部门,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但是, 新时期还要为政府提供更多的服务方法, 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人民群众在哪里?在乡村和城镇社区。城镇社区的广播电视服务已基本覆盖, 乡村的服务还有较大缺失。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乡村, 服务对象是农户。
3.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 篇三
今年以来,X区检验检测中心紧紧围绕全区“三重工作”,对照确定的任务目标和各项工作部署,集中力量做好检验检测服务,推进疫情防控、机关党建、精准扶贫、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
一、X年工作情况。
(一)全面做好X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X疫情发生以来,中心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制定《全面做好X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X市X区检验检测中心秋冬季X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实施方案,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积极捐赠消杀物资,共享共用检测资源,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力配合我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相关工作得到了息马地社区党委的高度认可,获赠“共建献爱心、抗疫见初衷”荣誉牌匾。(二)全面开展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
X、凸显技术支撑,服务社会发展。中心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对机关食堂、牛楼小镇开展“随机抽食材,一月一检测”活动;联合区市场监管局走进九州商厦快检室开展“进市场、保质量、做检测”服务活动;联合区下派办,到第一书记包保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开展“实验室连线田间地头,检验检测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强化服务职能,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凸显技术支撑。X、强化部门职能,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中心立足工作实际,严格规范流程,积极配合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区级食品安全检测任务。经多方努力,中心争取资金X万元,新购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离子色谱仪,完善检测设备,为业务全面开展提供硬件保障。
中心顺利通过XX市省级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并在监督抽查专家组指导下,完成了实验室资质认定(CMA)的标准变更工作;顺利通过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X年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项目为乳粉中蛋白质,结果为满意。
(三)持续抓好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X、中心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任务清单,党组与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签订责任书;举办了X期党风廉政“一月一课堂”,集中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真正做到把纪律挺在前面、把责任扛在肩上。X、中心党组积极履行党建主体责任,推进机关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不断提升党支部组织力;X年,中心发展党员X名、入党积极分子X名,不断壮大党员队伍。积极参与党建品牌创建工作,获得“全区机关党建优秀品牌”荣誉称号。
X、中心积极配合做好“第一书记”工作,助力村级党组织建设,为兴隆庄街道前小疃村捐赠空调一台,提升党员活动室办公设施。中心委派陈辰同志参加大安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队,锻炼队伍提升素质,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工作。
(四)定期开展公益化社会化服务。
X、请进来,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心先后邀请群众代表、政府综合系统机关党委等走进中心实验室,重点介绍大型分析仪器,全面普及检验检测知识,提升了检验检测机构在社会中的知晓率。X、俯下身,教育引导党员“双报到”社区群众。中心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双报到”息马地社区,普及政策法规,宣传检验检测知识;携手区市场监管局、区公安局走进泗庄社区农贸市场开展技术指导和快检服务,严格市场监管,加强检验检测,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X、走出去,主动服务区域内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中心依托专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先后走进X华龙农庄面粉有限公司、山东白象面业有限公司和益海嘉里(X)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入交流和探讨技术,并做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企业产品安全检测水平。
(五)提升人才专业素质,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
今年以来,中心已按计划完成X次单位内部业务培训,同时积极报名参与检验检测网络公开课,用好用活网络培训资源,夯实专业人才理论基础,全面提升业务水平。中心采用常规自查、定期检查和专家排查等方式,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邀请专家开展消防培训;组织开展了仪器设备X检定校准工作,确保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六)统筹抓好创城、扶贫、“民意X来听”等重点工作
文明城市创建期间,中心安排专人每天深入包保片区,对照创建要求,查问题、补短板,助力我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按照安排,区检验检测中心“民情书记”团队下沉基层,深入到群众家中,广泛收集群众诉求,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切实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中心扶贫干部多次深入新兖镇易村困难群众家中,详细了解有关情况,询问生活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二、“十三五”时期的工作。
(一)聚焦中心工作,全面提升检验检测水平。中心牢固树立“实干出实绩、有为才有位”的工作理念,突出重点,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着力提升中心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贡献度X、突出检验检测重点工作。经过精心准备和积极争取,中心顺利通过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资质认定评审专家的考核,并于X年X月份正式取得全国统一颁发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有效期为X年),保质保量完成X年X市政府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中“强化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部分目标。
X、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中心采用常规自查、定期检查和专家排查等方式,促进和提高实验室安全运行水平;制定和完善仪器操作规程,对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定期送至有关部门检定,确保检测环境符合检测内容要求;检测报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书写,确保真实有效。
X、人员素质能力持续提升。中心制定各培训计划清单,积极参加检验检测网络公开课,圆满完成各单位内部培训任务;X-X年,中心委派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赴X、济南、X、烟台等地进行检测业务专题培训,涉及化验员、内审员认定、液相色谱仪操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微生物检测技能等方面,提升了对大型仪器的操作技能,夯实了专业人才的理论基础。
(二)抓住关键重点,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X、领导带头抓创城,争做文明X人。按照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部署,中心实行班子成员轮流带班创城制度,下沉到息马地东北片区,着力推动创城工作保质保量。X、深入基层驻村帮扶,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中心坚持把驻村联户工作作为锤炼作风、改进作风、优化作风的有效途径,立足工作职能,积极入户走访,扎实开展驻村联建和社区帮扶工作,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X、关爱弱势群体,助推精准扶贫。区检验检测中心帮扶人员多次深入新兖镇易村困难群众刘庆兰家中,详细了解有关情况,询问生活困难和问题,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帮扶生活必需的米、面、油等物品,确保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
(三)突出政治引领,抓好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X、强党建,落实责任重引领。中心党组积极履行党建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对党建工作坚持定期部署、精心谋划,积极开展“XX”主题教育,重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效促进党建工作深入开展。X、抓自律,身体力行正作风。制定了中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任务清单,党组与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组织开展“纪律作风大整治”活动,突出学习重点,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举办党风廉政“一月一课堂”,集中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三、问题和不足:检测仪器设备不足,检测能力存在短板;
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缺乏同外地先进地区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专业指导和引领能力不强;科研缺乏专业指导等。四、X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做好X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实施精准防控,坚持预防为主,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落实“四早”措施,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风险;突出重点环节,做好个人防护;强化支撑保障,不断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各项配套工作方案。(二)全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
结合“X、X”主题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健全党建工作制度,规范党内组织生活,推动党建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创新“三会一课”载体,激发党建活力;充分利用“灯塔-党建在线”、“学习强国”学习的平台,提升干部队伍能力和素质。(三)全力做好检验检测工作。
明确服务政府、服务产业、服务民生定位,对市场监管局、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部门的来检样品做好检测。持续开展公益性社会化服务,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四)全力做好业务培训工作。
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质量控制计划,增加内部培训频次,定期参加国内高水平业务集中培训,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4.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 篇四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
一是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先后出台了《转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的通知》(X政办秘〔2016〕X号);《XX市XX区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方案》X政办秘〔2017〕180号;《XX市XX区失能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沟通协调机制实施方案》(X政办秘〔2018〕X号);《XX市XX区敬老院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X办〔2018〕X号);《XX市XX区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X办〔2019〕X号);《关于支持创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的通知》(X卫〔2019〕X号),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政策依据。二是建立“民办公助”财政补贴制度。
对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机构建设,给予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补助。床位数达到10至99张、100至199张、200张以上的,每张床位分别给予一次性不低于1000元、1500元、2000元的建设补贴;社会办养老机构投入使用后,根据实际入住人数,按照不低于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运营补贴。十三五以来,共发放补助金额2000余万元。三是大力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1.推进“三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自2018年开始,加快完善我区“三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2019年覆盖率达到60%。截至目前已建成区级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所,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24所,村(社区)养老服务站28所,到2020年将基本实现全覆盖。2.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在城市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已开通12349“养老服务热线”,为居家老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服务。四是创新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管理。
1.完善工作机制,规范运行管理。及时转发市局关于《XX市失能五保老人集中医养工作指南(2018版)》《XX市入住乡镇卫生院供养失能五保老人综合医保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对乡镇敬老院托管乡镇卫生院进行规范和指导,逐步建立精准甄别、护理服务、医疗保障、财政投入等制度,使托管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目前全区已有23家敬老院完成托管。2.增强医护力量,提升养护水平。探索创新农村敬老院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托管+医养”模式,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设施设备。先后投入1.2亿元,对23家农村敬老院安全设施、医护设备等硬件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五是推进养老事业发展。
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养老资金2亿元,建成养老机构34家,床位数9000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44.5张,护理型床位比例32%。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完善。高龄津贴实现全覆盖。自2012年起,在全省率先建立高龄津贴普惠制度,对80-84岁、85-99岁及100岁以上的老人分别按100元/人/年、200元/人/年、3600元/人/年的标准发放高龄津贴,六年来,已累计发放资金3000余万元。二、“十四五”发展重点
(一)探索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
结合实际需求和财政可承受能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依托,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保障特殊困难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将特殊困难失能老年人分类纳入保障范围。完善特殊困难失能老年人兜底性长期照护服务保障政策,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全部实行集中供养,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照料服务全面落实。(二)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
在全区范围内基本建成针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工作,将政府购买服务与满足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相结合,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服务需求。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优化特困老年人救助供养服务,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兜底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逐步提高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实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三)提升居家社区养老品质。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加快建设分布式、多功能、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短板,完善标准体系,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便捷性。逐步提高社区助餐、助洁、助浴、助行等服务覆盖率。全面建立居家社区探访制度,特殊困难老年人均能有效得到社区帮扶(四)强化养老机构服务能力。
强化公办养老机构保障作用。进一步明确公办养老机构“兜底线、保基本”职能定位。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制,健全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制度。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逐步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机构,落实同等优惠政策。提高对护理型、连锁型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升级。(五)促进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升级。
全面提升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全面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和基本制度,初步形成关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机构的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的设施设备,使其具备医养结合、社区日间照料和上门服务功能。5.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 篇五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十六大提出的机关事务管理工作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这一目标,首要任务是科学工作,也就是要有一套严格规范的规章制度。今年我们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并具体落实到室,落实到人,用职责和制度去约束每一个人的行为,去调动每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去年还实行了机关服务社会化和优胜劣汰制,聘请了保洁公司负责大院卫生和绿化的日常管理,对不履行工作职责和服务承诺者,进行解聘和清退,去年共清退临时工*人。
二、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在抓安全工作上,我们坚持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的原则,杜绝各类事故发生,一是加强了各类管线及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运行安全;二是加强了锅炉安全管理,严格操作规程,保证持证上岗和**小时在岗,并做好锅炉的检修、保养,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提高司机交通安全意识,严禁违章驾车,力争全年无事故;四是加强节假日安全检查,防止火灾、水灾事故。
三是改善基础设施。主要是做了几件实事,一是厕所改造。原来的厕所管道、阀门、便池严重老化,造成上下水堵塞、污染环境、浪费水源,去年我们进行了彻底改造。二是管网改造。由于年久失修,大院地下水管、暖气管道连年出现问题,影响正常供水、供暖,灶房也因此漏水下陷,为此我们投资**余万元,对大院地下管道进行了改造。三是调整办公用房,机构改革以后,各单位人员调整较大,所以办公室的调整任务也很大,矛盾也比较集中,又涉及区档案局和司法局的整体搬迁,但是经过我们中心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四、抓好作风建设。这是加强和改进机关事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就是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踏踏实实为机关服务的思想。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克服官僚飘浮作风,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掌握基本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清正廉洁,严格遵守纪律,秉公办事,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把机关这个家管严管好,处处精打细算,反对铺张浪费。三是讲大局、顾大体。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要有集体观念,要从我们中心、从政府的大局出发,去认识,去处理,去解决问题,保证做好每一项工作。
6.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 篇六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是全国建材行业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建材产业发展战略咨询、规划咨询、工程咨询、信息咨询和管理咨询等综合性产业咨询机构, 具有品牌、技术、人才、研究等综合优势。目前, 该院主要从事建材行业全国、地区和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 建材工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技术经济政策和行业重大经济问题研究。
据悉, 根据工信部原材料司的有关要求,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此次将组织业内专家, 面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等重大任务, 立足建材工业实际, 把握建材工业发展态势, 分析建材工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新任务、新要求。
除此之外, 重大问题研究还要围绕统筹建材工业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生产服务业发展, 聚焦绿色建材、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非金属矿深加工和节能减排、两化融合、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及安全生产等领域组织相关专家展开讨论。
此次前期工作的展开将会形成强化建材工业的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凝练建材工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研究提出建材工业总体与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之间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相互衔接的研究报告, 为建材工业“十三五”规划编制提供有效的支撑。
7.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 篇七
2022年上半年,我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结合机关事务工作实际,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担当作为,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狠抓党建工作不放松
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学习,除中心组学习、支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外,积极利用干部教育学习、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网络学习途径,定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提高党性、锤炼政治修养。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上半年1名预备党员成为正式党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提高政治站位,牢筑思想防线。到陈汉乡玉屏村走访调研,了解老百姓的生活改善情况,积极宣扬党的政策和关怀,防止“返贫”现象发生。服务中小企业,开展“四送一服”,给深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吃下“定心丸”,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助力复工复产。
(二)办公用房管理平稳有序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优质办公环境,常态化做好政务综合楼疫情防控工作,定期消杀,周边绿化,确保综合楼内外环境整洁。完成重大活动期间机关集中办公区域安防设备升级改造工作,本着管用实用原则,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为保证机关办公秩序平稳有序提供了保障。完成县相关闲置用房接管交接工作,开展县政务中心综合楼确权登记;基本完成县人武部办公楼、干部宿舍楼修缮项目;推进综合楼(档案馆)室外消防管网安装工程。
(三)公务活动保障更加有力
始终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坚持不擅自提高接待规格和标准,不突破规定和要求。从氛围营造、用餐安排、住宿安排、车辆安排、宾馆安排等方面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严格执行“四单合一”制度,安排专人跟单服务,坚决做到既热情周到又不铺张浪费。做好县级异地交流干部后勤保障工作,完成上公务保障经费入账归档工作;做好省委巡视组、疫情防控援宿人员等重要活动后勤保障工作,坚持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团结协作。
(四)严格公务用车管理不松懈
做好新能源汽车前期试点工作和投标招标工作,进一步收集试点反馈意见,监测管理平台运行情况,为下一步在全县全面推广做准备。搭建基层公务出行公车平台,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平台设备采购和安装调试工作,并投入试运行。印发新一轮“四定”企业调整名单,启动公车平台车辆处置更新工作;做好省委巡视组车辆保障工作;加强全县基层公务保障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完成2021全县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网上统计报告工作。
(五)节约型机关建设迈上新台阶
8.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 篇八
联系人:张新浩
联系电话:58665867 天津市服务外包“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2020)
服务外包作为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的高端业态,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吸纳就业广。发展服务外包,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我市服务外包产业以示范园区为依托,依靠市场、环境和基础设施等优势,探索创新,快速发展。“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我市将更好地利用“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自贸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有利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现我市服务外包质和量的突破。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全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抢抓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为契机,以提升产业结构为抓手,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业务规模跃入新台阶。2015年,全市服务外包企业达830家,全市实现服务外包执行额21.6亿美元,同比增长7.1%,其中,离岸执行额9.7亿。服务外包执行额是2010年的6.3倍,离岸执行额是2010年的4.6倍,均超额完成“翻两番”的“十二五”规划目标。
(二)产业结构保持高端化发展。
高技术性、高附加值的知识流程服务外包业务(KPO)成为我市服务外包产业主体,业务执行额占全市业务的43.6%,ITO(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业务执行额分别为42.9%、13.5%。离岸业务中,KPO、ITO、BPO业务的比重分别为49.6%、29.4%、21.1%。
(三)业务特色日益明显。
2015年,软件研发、工程设计、医药研发、检验检测、工业设计和金融服务等六大业务板块实现业务额16.8亿美元,占全市的77.8%;其中,离岸执行额6.7亿美元,占全市的68.9%。
(四)国际外包业务市场稳步拓展。
2015年,向我市购买国际服务的国家和地区达71个。发包执行额居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丹麦、香港、韩国、日本,发包执行额均在1亿美元以上,占全市的比重为69.0%。欧洲市场是“十二五”期间增长最快的市场。
(五)产业载体日趋完善。
我市基本形成了三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六个市级专业园区与三个实验区快速发展,其它区县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园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信息化建设不断升级。已建成各类服务外包发展载体266万平方米,公共服务平台达到21家。
(六)支撑环境逐步完整。
全市在税收、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达到18项,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每年市、区两级财政用于支持服务外包产业的资金超过2亿元。全市55所高等院校中已有34所院校设置了92个服务外包相关专业和专业方向,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已初步形成,行业协会运转良好,产业发展综合环境逐步完整。
二、“十三五”期间发展形势
(一)产业变革: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进入3.0时代
当前,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成为信息技术最新的推动力量,并驱动服务外包行业不断升级和发展。服务外包技术基础涵盖了传统IT技术,以及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服务执行及交付日益转向云计算平台,具有平台化、社会化和智能化等主要特征,服务外包成为以科技为核心驱动的现代服务业。
(二)跨界融合:新技术革命带来服务外包产业边界重组 新兴技术成为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既创造旺盛的市场需求,又对产业技术模式、交付模式、商业模式等带来重大变革。跨界融合将成为服务外包产业的最大特征。服务外包与互联网、IT和电子商务等关联产业的融合以及与制造业、金融、电信等垂直行业的融合,以及医疗、教育、能源、环保、健康等行业基于IT的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将给服务外包产业的边界带来不断扩张。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 “十三五”期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的传统信息产业将从市中心向外扩散,北京服务外包企业面临着人力成本、运营成本、市场竞争以及利润空间等方面的压力,客观上有到成本相对低廉且有足够经济支撑的城市发展的愿望。天津作为“首都经济圈”的重要一核,有机会承接北京转移的服务外包业务或企业。
(四)天津本地产业升级:释放巨大市场潜力
在全国推动信息消费、电子商务、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等重大举措的影响下,国内服务市场将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发展,中国本土企业的国际投资和跨国发展也将提速,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机遇。我市雄厚的制造业升级、传统服务业提升将释放巨大的市场需求,创造本地的服务外包市场,促进服务外包的进一步发展。
(五)服务外包创新:挑战与机遇并存
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成本优势逐步减弱,利润率逐渐下滑,外包业务对企业的吸引力降低,传统外包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较大。但新技术、新模式、新市场的不断涌现给企业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服务外包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求我市企业进一步加强技术、商业模式、发展路径等方面的创新,加快进行调整和转型。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市服务外包产业要立足当前发展阶段,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创新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实现我市服务外包产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我市服务外包将按照服务业发展改革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改革发展、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转变发展方式、规模质量并重”为主线,以提高创新能力为动力,坚持示范引领、产业集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和集成扶持政策,积极发挥产业和区域优势,着力培育新兴增长点,推动一批企业创新或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承接外包业务,促进一批企业向专业服务供应商或业务运营商升级,进一步提高服务外包业务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推动发展。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以政府引导为手段,进一步明确服务外包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探索建立政府与市场互动的新机制。
2、离岸在岸、双轮驱动。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积极挖掘市场潜力,培育发展在岸服务外包。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离岸在岸服务外包协调发展。
3、示范引领、集群发展。
发挥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专业园区的作用,打造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其 它城区辐射延伸的产业布局,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龙头企业培育、人才引进培训、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提供示范。
4、突出特色、差异发展。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天津发展特色,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提升改造。根据各区域自身特点,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发展特色服务外包领域,实现差异化发展。
5、政策聚焦、促进发展。
进一步完善鼓励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相关政策,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各项政策的叠加效应,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服务外包产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市服务外包要努力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1、产业规模继续扩大。
离岸外包业务执行额年均增幅保持8%左右,2020年超过16亿美元,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其中,业务额超过5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100家。
2、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推动企业掌握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技术能力、行业经验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运营和研发类项目业务额比重提高10%;架构服务、行业解决方案服务、产品工程服务、咨询服务业务等业务类型有新突破。
3、业务特色显著提升。鼓励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在服务外包技术平台升级方面有所突破。扶持一批有特色、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业务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4、人才队伍进一步强化。
5年新增就业4万人,其中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3万人,从业人员结构不断优化,宽领域、多层次、多渠道培训体系基本建立,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端人才,逐步建成一支有活力、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四、重点产业领域
“十三五”期间,紧紧把握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以及产业跨界融合的新趋势,以创新和转型升级为产业发展根本驱动力,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知识密集的业务板块。重点打造服务全领域的软件外包、与新兴技术有效融合的信息技术服务、多领域、跨国别的共享服务中心、以流程管理为主的金融外包、具备产业链扩展性的生物医药研发五大特色服务外包业务,同时大力培育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外包服务、基于云计算的云外包服务、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金融和电商外包服务、与新兴产业紧密联系的产品技术研发外包和工业设计服务、以手游和动漫设计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五大新兴服务外包业态。
五、重点任务
(一)稳定离岸业务增长。
提高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对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寻求有利的发展契机,保持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稳定增长。改善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环境,积极利用好税收、资金、融资等各项优惠政策,增强企业信心。培育离岸业务新增长点,利用好我市引进外资项目、走出去项目等有利条件,支持这些项目延长服务链,带动我市承接离岸业务发展。
(二)调整优化业务结构。
实施产业升级战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并向形成服务能力转化,推动传统业务升级。继续用好服务外包发展专项资金,对企业采用新技术、引进高端人才来承接高 端业务提供支持。推动企业积极采用云外包、电子平台、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承接外包业务。鼓励企业通过上下游整合、跨界融合、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垂直行业应用新技术、提供集成服务等手段谋求转型发展。推动“互联网+”行动取得明显进展,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强对美国、欧洲、日本等传统市场的开拓力度,积极研究新兴市场的业务机会,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专业展会,开展各类贸易促进活动。支持企业通过并购、设立境外交付中心等活动开拓市场。
(三)优化经营主体结构。
推动各类企业利用承接服务外包方式向服务型企业转型,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向行业服务供应商发展。支持大企业加快发展,扩展服务领域;扶持中小企业专业化经营,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服务外包企业,特别是在“互联网+”和“工业4.0”等新领域有所突破。鼓励企业特别是有条件的工业企业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一体化格局,开展服务业务。引导服务外包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配置,实现优势互补。
(四)完善工作促进体系。
推进服务外包示范区、专业园区、实验区建设,提升技术服务平台、人才支持体系的服务水平。提升行业中介组织、研究机构的服务能力,为企业承接业务提供支持。协调贸易服务和促进机构加强企业服务,为企业承接业务提供融资、咨询、信息等服务。
(五)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重视服务外包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专业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开放型、复合型人才资源开发,鼓励企业提高人力资源能力水平,支持员工参加学习培训,提高满足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需要的技能。支持企业引进高端技术、管理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发挥社会智力资源在技术交流、技术培训、业务发展等方面的参与和咨询作用。
六、保障措施
(一)继续实施载体优化,打造“产城一体”的综合环境
以现有的专业服务外包园区为主,完善生活和文化配套设施,引导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等产业资源的转移和针对性投资建设,推动载体环境的完善。引导我市亿元楼宇等载体完善服务外包基础设施,推动产业的集聚和规模化,引导区域产业设计与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针对产业和企业运营的特殊性需求对载体和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提升环境方面服务能力,完善以人为本的配套商业生活环境,在打造一流产业发展硬环境的同时,加强区域文化氛围、创新机制、管理服务等软环境的建设,配套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实现产城一体的协同发展。
(二)推进本土企业发展、开拓国际市场,积极促进国际国内市场联动
要挖掘天津本地市场,积极鼓励各类机构释放发包项目需求,吸引企业来天津投资。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支持本地大型国企、跨国企业等将信息中心、研发中心、客服中心等内部生产性服务功能剥离或分立;稳定现有国际市场业务,并以国际化项目引进为契机,通过海外宣传、路演、会展等活动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推介会、招商会、洽谈会等市场活动,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参加国际招商推介会和专业展会。充分利用现有专项资金政策,加大对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支持。鼓励企业引进、利用先进技术、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提升技术服务能力。落实好“营改增”政策,对离岸服务外包实行零税率或免税。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加大对离岸服务外包的扶持力度,完善与服务外包特点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模式。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塑造城市品牌形象
选择行之有效的宣传推广方式,以大多数入驻企业关注的人才、政策、市场等要素为核心,向国内外大力推介天津作为北方港口城市独具的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高速增长的区域经济和独具特色的接包优势;充分发挥天津服务外包协会等行业组织机构的作用,加强与先进服务外包城市的沟通和交流,利用“天津服务外包公共信息平台”开展网络宣传,积极组织区县、园区、企业和机构参加境内外服务外包专题路演活动,整体塑造天津“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和“全球理想服务接包地”品牌形象。
(四)创新招商推广模式,促进产业主体聚集
以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为重点,创新招商手段和方式,应用产业链招商、客户招商、合作招商、以项目换投资等模式,加强与领军企业的联系,支持核心和骨干企业扩展服务链条。建立立体化的招商体系,坚持以美国、欧洲、日本传统市场为重点,瞄准IT及服务外包国际大发包商在津设立机构,建立与友好城市、跨国公司总部及驻华机构的联络沟通机制,开展全球外包百强招商。借助京津冀一体化的机会,有效利用首都资源,承接北京外移企业。以国内其他区域,例如长三角、珠三角为目标,加强与中国服务外包企业100强的联系,寻求合作发展。
(五)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服务体系,为产业提供智力支撑
坚持“基础人才职训、中端人才专培、高端人才引进”的总体思路,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包括高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实训基地等社会化开放式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对于中高级人才,通过搭建中高级人才交流平台,拓宽获取渠道,通过国际项目的合作、“引凤还巢”计划的实施,鼓励本地的高级人才回天津创业,全面推动高级人才的引进;通过海内外高级人才引进计划,落实人才政策,加强对高级人才的持续吸引力;以企业关注的人才适用性和人才服务为中心,加强培训,提升我市科技服务产业人才竞争力;加强对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电信、金融、电商等垂直行业方面复合型人才的引入;为从事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外籍中高端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出入境和居留便利。
(六)完善产业政策,抓好政策落地
在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基础上,借助建设自由贸易园区的机遇,加快打造国内领先、具有比较优势的政策体系。确保政策范围的全覆盖,完善财政扶持、税收优惠、投融资、重点项目、企业做大做强、人才培训、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和专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招商推广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探索投资、融资支持政策,探索鼓励发包支持政策,鼓励各类社会资金通过参控股或债权等方式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发展,鼓励政策性担保公司为本土服务外包企业提供贷款担保。鼓励各类投资基金及创业投资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的投资力度。积极鼓励融资品种创新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通过各类债权融资产品和手段支持服务外包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境内外上市。积极鼓励本地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剥离,为入驻企业提供市场机会等等。完善工作促进体系,公开支持政策,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得符合条件的扶持对象真正享受到政策的优惠。
(七)加强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支持企业加强从业人员诚信管理、规范从业人员职业行为,严格履行合同、保守客户商业机密;加大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广泛宣传和培训,提高我市服务外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指导服务外包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合同规范,切实维护发包商的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申报认证体系建设,对认证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和保护,逐步建立起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积极推动企业加入服务外包企业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体系,完善服务外包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八)完善统计体系,加强产业研究
9.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 篇九
吴新雄指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源战略规划。做好“十三五”能源规划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是能源行业贯彻落实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廉洁政府的需要, 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是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级能源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深刻把握做好“十三五”能源规划的重大意义, 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扎实组织好规划编制工作。
吴新雄要求, 科学编制“十三五”能源规划, 必须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发展方针, 落实“节能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四大战略, 围绕加快建立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的目标任务,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突出重点, 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十三五”能源规划的重大问题, 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我国能源科学发展的长期性、深层次问题。
吴新雄强调, 能源规划编制工作, 涉及领域广, 工作任务重, 质量要求高。各级能源主管部门要围绕提高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 高度重视规划研究, 坚持“开门做规划、科学编规划”, 做好国家规划与地方规划, 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衔接, 做到战略与战术相结合、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长远与当前相结合、系统性与操作性相结合, 力争用两年时间, 编制出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让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十三五”能源规划, 为推动能源革命, 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刘琦在总结讲话中指出, 编制能源“十三五”规划是能源发展的一件大事, 一要进一步增强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编制工作任务。二要着力创新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国家和地方可以互相借鉴研究成果和资源, 共同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三要加强规划的衔接、协调和沟通。对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能源发展布局、能源重大项目等规划进行统筹平衡, 协调推进各类能源规划的衔接工作。
10.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 篇十
某领导 在 某 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0 2560 字范文稿
这次会议是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全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为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保障。刚才,会议宣读了《XX 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请各有关单位会后按《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下面,就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编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意义
“十四五”规划是指导全县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关系到“打造工业强县,建设家居家园”战略的深入推进,是县政府今后一个时期的工 作重点,各单位必须高度重视。
首先,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是承接“十三五”的客观需要。近几年来,县域经济社会在“十三五”规划的引领下稳步发展,到“十三五”时期末,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 XX 亿元,为“十四五”时期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十三五”规划中,我们编
制了总体规划和 XX 个重点专项规划,完成个重点调研课题,建立了 XXX 个项目的重点项目库。“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也要充分依托和借鉴好“十三五”规划中的各种数据,用发展的眼光把握今后的形势走向,确保未来五 年发展思路清晰、切实可行。
其次,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是抢抓发展机遇的迫切要求。未来五年,将是我县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随着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的不断深入,对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是难得的机遇。面对这些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提前谋划、超前部署,尽可能地将更多大项目挤进国家和省的规划盘子。要根据宏观环境的新变化、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和市场经济的新趋势,认真研究我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真正使“十四五”规划成为抢抓发展机遇的重要抓手。
第三,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是 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县上下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全力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和 XX 市场低迷等不利因素,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仍存在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不均衡等问题。未来五年,如何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如何深化改革、如何改善民生福祉、如何推动产业转型跨越发展,都需要我们在编制“十四五”规划时,深入研究,全面分析,找准着
力点和突破口,提出全面系统、符合实际的目标、思路和举措,并在今后的五年中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二、把握重点,切实提高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要按照“十四五”规划编制《方案》要求,抓住规划编制 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强调查研究,规范编制程序,准确把握规划定位、科学设定发展目标,确保“十四五”规划 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发展规律和人民意愿。
一是立足项目支撑,做实项目谋划。有项目支撑才能确保规划不“空”。从目前的项目申报机制看,只有列入高层面规划的项目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优势,抓紧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一级层面规划。要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认真谋划,充分论证,细致研究,保证谋划项目质量。
二是立足规划统领,做优总体规划。要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战略性、纲领性和综合性的总体规 划。首先,要科学确定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促进经济转型和创 新发展模式,深入了解国家“十四五”期间的宏观经济和政策 走向,全面摸清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布局,确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重大建设工程和重点项目布 局,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和工作措施。其次,要合理 确定指标体系。通过详细科学地测算指标
数据,确保提出指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数值既不能太低,也不能过高。要围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任务,确定经 济、社会等各方面指标,加强民生、人文、资源、环境等发展 指标研究,重点突出约束性指标。发改、统计部门要加强沟通 衔接,对指标参数进行细致论证和测算,确保指标体系科学、完善。
三是立足县情实际,做精专项规划。在“十四五”规划的大框架下,我县还将组织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业经济发展、园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资源和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这些专项规划的编制由相关责任部门牵头完成。
对此,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统筹规划,围绕增强各专项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要做好规划间的衔接,避免与已有的中长期规划、上位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在空间布局、约束性指标方面发生冲突;另一方面,要搞好规划论证,邀请权威专家学者为规划把关,努力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领导,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保障
“十四五”规划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跨度长、涉及 范围广、工作要求高,各有关单位必须密切配合、统筹推进。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领导小组,今天参会的都是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也要尽快成 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指导,及时了解规划编制进展情况,认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确保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
二要加强协同配合。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既注重分工又要强化配合,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形成联动效应和规划合力。发改局作为牵头部门,要切实做好规划编制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工作,并加强与省、市及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确保县级规划同省市“十四五”规划有效衔接,确保有一批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规划。
三要做好上报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市时间节点安排,我县 “十四五”期间重点谋划的项目和重大前期研究课题,要于 XX 月 XX 日前上报县发改局;专项规划、乡镇和街道区域规划及调查研究成果,要于 XX 年 XX 月 XX 日前上报县发改局;县发改局要于 XXXX 年 X 月 X 日前,将《纲要》讨论稿报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时,各责任单位要切实做好人、财、物等保障工作,确保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
同志们,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事关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 XX 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政治任务,更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务必要统一思想,精心组 织,高质量、高标准地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切实为 我县转型跨越发展打牢基础。
0 2020 年某县规划编制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重点 0 5420 字文稿
“十三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规划编制中心明确工作责任,统一思想,顺利完成了十三五期间的各项工作安排,全县城乡规划编制特别是镇、村规划编制步入快车道,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圆满结束了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新旧动能转换以及城乡规划建设的全面发展。
一、“十三五”工作回顾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全面落实规划编制任务
以推进规划全覆盖为重点,按照省市县提出的城乡规划目标,坚持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逐项落实各项规划编制。
1、完成城乡总体规划修编。一是为切实发挥城乡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进一步加强规划对城乡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结合 XX 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 2015 年启动《XX 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修编开始,先后通过专家评审、市规划委员会、省规划委员会,最终于 2019 年 6 月份,省政府批复了《XX 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目前,根据省办公厅《关于暂停实施〈XX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等 8 个城市总体规划的函》(鲁政办字
〔2019〕135 号)文件要求,暂停实施《XX 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将现有规划成果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二是全面完成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十三五”以来,全面完成了新一轮 8 镇 1 乡、云蒙湖生态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为城镇各项发展提供规划蓝图,为下一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了基础。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有了质的突破。编制了《XX 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北新区改造开发规划》、《汶河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面积 36平方公里,实现了中心城区控规全覆盖,为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规划管理依据。
3、镇、村规划短板补齐。编制完成《XX 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XX 县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 年)》和《垛庄镇西南片区村庄规划(2015-2025 年)》,为村庄规划及建设提供了依据;编制完成 11 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村庄规划;完成第四批 13 个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报批,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土地增减挂钩、一事一议项目等村庄规划编制总量逐年增加,编制完成累计约全县 48 个村庄规划,为进一步完善镇、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更好地服务和方便群众提供了有力地支撑。
4、重点功能片区和产业规划亮点突出。一是编制完成《城湖一体战略发展规划》、《“四带一廊”滨河景观塑造及汶河两岸开发利用规划设计》、孟良崮生态科技产业园区提升规划》和《沂蒙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园规划》,并报县政府批复实施,这些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城市的产业支撑能力。二是加快片区规划、和棚户区改造规划,提前介入,指导交警安泰驾校片区、党校片区、物价局片区、明珠片区、XX 片区、烟草片区和肉联厂片区等 7 个片区的棚户区改造规划编制,从用地功能布局、开发强度、建筑风格等方面详细论证,为开发建设提供规划依据。
5、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委托 XX 农研沟域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编制完成《XX 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XX 县长寿经济发展规划》,为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科学依据。同时,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要求,按照精细化、乡土化,落地性强的原则,选取了浙江、上海及省内各有特色的 5 家规划团队编制 29 个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村村庄规划。通过多次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论证会,充分征求了相关县领导、县直部门、乡镇政府、村委会及部分村民代表的意见,方案现已全部提交规划成果,为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先进示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完成 XX 县城区地形图测绘。为加强城市管理,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招标对城区 55平方公里按 1:1000 比例进行测绘,城郊 12平方公里按 1:2000 进行测绘,并于 2017 年提交项目成果。
7、全面推进县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协助县供电部门,编制了《XX 县电力设施布点专项规划》;协助铁塔公司,编制了《XX 县移动通信基
站布局专项规划》;协助 XX 县住建局编制了《XX 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二)加强规划管理,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规划管理是保证规划实施的关键。
1、加强规划审批管理,严把建设项目规划报建审批关。全面实施规划集中统一管理,严格“一书三证”,依法审批。“十三五”期间,共计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选址说明 221 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96 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13 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57 件,《建设工程竣工规划合格证》101 件,出具用地规划条件通知书 275 份。
2、充分发挥规划委员会作用,减少自由裁量权,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严格审查审议城乡规划建设项目,从大局着眼,深思熟虑,科学论证,更加注重突出规划的统筹和引领地位,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使每一个规划项目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要更加注重擦亮“生态 XX”品牌,将绿色生态文明元素充分融入到规划建设中。近几年已累计召开会议 17 次,报县规划委员会审查通过了 106 个建设项目,使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亮点不断增加。
3、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效率。转变职能,提高效率,进一步树立公仆意识,搞好协调、做好服务。一是为招商引资、公益事业等重点建设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实行无节假日服务,即到即办,特事特办。
二是实行规划方案预先审查制度,做到规划提前介入、主动过问,把服务放在首位,与建设单位多沟通、勤联系,根据规划要求提前提出审查意见,让项目少走弯路,保证项目早落地、早投产。三是进一步规范服务大厅窗口建设,向社会公开办理事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等事项,逐步实现城乡建设项目许可手续“一站式”办结,实现快捷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四是缩短审批时限,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提供资料齐全又符合规定条件的报建项目由 7 个工作日,提高到 5 个工作日办结;五是开展规划管理“下乡镇、进企业、到工地”活动,现场办公,主动上门把问题解决在现场,将审批服务延伸到一线,落实在一线,主动下基层到项目现场办公服务,改变过去只以业务办公会研究、会审项目的方式。
4、强化批后监管。加强规划批后管理,认真巡查监管,对建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督促建设项目严格按审批的规划进行建设,有效维护了规划刚性。一是建立规划、城管执法、国土、住建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二是从工程定位放线,到±0.0 验线、主体查验、验收等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增加巡查频次和力度,做到边批、边管、边查,确保批后项目严格依据规划实施。四是是强化监督,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大规划建设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建设,杜绝未批先建,防止违规违法现象发生,确保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
近几年,对 400 余栋楼进行了放验线,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22 份,拆除违法建设 1500平方米,罚没款 6.83 万元,执法体制改革后向综合行政执法局送达 19 份违法建设认定函,接访 16 次,答复 12345 热线 372 份。
5、大力推广《生态新农居规划设计方案》,逐步形成镇域特色。为避免各乡镇盲目建设、无规划建设、无设计建设,规划局以建设最美乡村,打造百年建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水平为目标,先后两次开展“生态新农居建筑方案”规划设计活动,并精选符合 XX 实际、突出 XX 特色的 31 套优秀方案制作成 3 套图集,面向全县推广使用,用以指导农村住房建设。各乡镇政府可根据各自风俗民情、文化特色,选择 1-2 套成熟、经济、实用、美观的设计方案,在本区域推广使用,以做到建筑形态风格统一,建筑色彩协调一致,逐步实现区域特色。
(三)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1、抓项目,搞好“三引一促”。全员上阵,“走出去、请进来”,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先后引进、洽谈了一品文化中心项目,榴莲糖果酒店项目,尚澄酒店项目、天赐良苑项目、金都上城项目等 8 个项目,总投资 9 亿元。
2、优化审批流程。全面落实“一次办好”,对照规划部门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颗粒化清单,梳理出“一次办好”事项 26 项,并报县政府职能办分两批在政府网站公开。将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
行政审批局,实行“窗口收件—后台办理—窗口发件”的模式,实现了审批业务一窗受理。将“串联式”审批改为“并联式”服务,摈弃条条框框,把按顺序进行改为同步进行,各业务科室流程“齐步走”“同步办”;完善办事指南要素信息,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规范窗口工作人员行为,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全面改进工作作风。
3、全力服务“百日攻坚”行动。成立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将 18 个建设项目,分解到科室,逐一落实到人。对“百日攻坚”行动所列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行规划方案预先审查制度,规划提前介入、主动过问,把服务放在首位,提前解决项目后期相关问题。开通审批“绿色通道”,项目在材料齐全的前提下由规定的 20 余个工作日,缩短为 1-2 个工作日办结。
4、全面服务重点项目,做好规划指导。抽调科室中层业务骨干全力靠到片区改造、“六馆一中心”建设、椿树沟、野店烟庄等重点项目上,从方案审查、土地出让等方面提供规划技术服务指导,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5、服务全县田园综合体项目。积极服务桃墟金水河、樱之崮、椿树沟、野店镇红色果香等田园综合体项目,对项目建设进行规划技术服务指导,并结合乡村振兴整体部署和任务分工要求,督促和协调相关乡镇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力度。
6、深入落实规划督察任务。严格落实省派督察员制度,配合督察员,做好规划调整和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认真核查 2015-2018 遥感疑似违法图斑显示的 105 个项目,将 62 个违法图斑移交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有力地打击了违法建设行为。
7、为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村庄基础数据。以财务独立核算为原则,托清了全县村庄(社区)底数 544 个,明确了已建农村新型社区、近远期拟建农村新型社区的计划,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
8、完成全省化工企业整顿工作。与综合执法局对接,于 2018 年 2 月 27 日将山东海航润滑油有限公司等 7 家问题化工企业规划手续办理情况函告综合行政执法局,按时完成各项情况核实、报表上报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城乡规划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先进县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规划设计、特别是城市景观设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规划的科学性、适用性以及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等还需深入研究。二是规划专业人员匮乏,管理水平和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规划编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需要进一步落到实处,规划批后跟踪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规划竣工核实精细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十四五”规划编制思路
“十四五”期间,县规划编制中心将结合机构改革现状,扎实推动思想观念更新、规划理念创新、管理方法革新,不断提升规划编制、管理和服务水平,以规划编制、批后监管为重点,以规划为民,服务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调控作用,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努力为建设“绿富美”新 XX 提供强有力的规划支撑。
(一)科学编制规划
1、全面完成 XX 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地位。配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完成 XX 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
学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动态更新和跟踪维护,到 2025 年县城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 100%,全面建立科学编制、依法实施、严格监管的现代化城乡规划体系。
2、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按照“应编尽编”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采取连片编制或独立编制等方式,全面完成我县“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
3、聘请高水平规划团队,完成县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认真对村庄发展策略、村庄分类、发展规划、中心村布局、村级行政区划调整、迁村并点、村庄布局的合理性、分类的准确性及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
服务设施布局的科学性进行审查评审,为“多规合一”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完善城市功能,推进旧城改造。结合“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对重点开发区域、项目和时序作出安排,促进成片开发、集中建设。在拓展新区,扩大城市规模,拉开城市骨架的同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加强城市天际线设计,注重建筑风格改造。继续做好老城“改造提升”,扩大公共设施范围,优化城市用地空间布局,提升城市产业承载力。
5、统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在县域、乡镇域范围内统筹考虑村庄发展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以安全、经济、方便群众使用为原则,因地制宜提出村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规模、标准等要求。
6、加强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注重挖掘地域特色、资源优势、文化底蕴,避免“千镇一面”。积极参与各乡镇重点项目特色风貌规划、立面效果改造规划设计等方案论证,打造景观特色化、建筑民俗化、环境园林化、功能综合化的风情小镇。
(二)强化规划监管
1、与行政审批局、综合执法局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出具批后管理制度,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无缝衔接,努力提升服务效能。
11.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 篇十一
“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调研报告 0 3200 字文
当前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撬动经济增长的新杠杆,成为各国提振经济的重要方向,数字技术在国家治理中的广泛运用也成为重要趋势。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本期智库版邀请曾在 8 月 24 日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发言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担任学术主持,组织三篇专家文章,为“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与数字治理提出建言。
近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显示,数字经济增加值已由 2011 年的 9.5 万亿元增加到 2019 年的 35.8 万亿元,占 GDP 比重从 20.3%提升到 36.2%。数字技术支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的作用和地位将继续提升,是今后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制造业服务
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维护和提升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稳定性安全性的重要依托。
一、发展趋势:全面发力,整体形态初步显现 “十四五”时期,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先进机器人等数字技术的支撑下,数字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全面发
力,新型数字消费、数字生产、制造业服务业数字化融合、数字化网链、数字化产业生态、数字化资源配置等都将有显著提升。1、数字化消费将向新领域延伸,继续创造重量级新消费形态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数字技术和数字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更为强劲的增长潜力。在 5G 等新技术支撑下,数字消费将出现多个百亿级、千亿级的新突破,网络办公、网络会展、数字学习、数字医疗、数字文化、数字传媒以及智能家庭居住、智能个人穿戴、智能交通出行等都将较快发展。2、数字化生产将加速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一方面,数字化向企业生产核心环节延伸,通过传感器接入大量设备和工具,实时获取生产和运营信息,提升生产过程管理的时效性精准性前瞻性,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数字化向企业外部多端延伸,连接供应链销售链,提升全链条资源配置效率。例如,数字化智能化可同时实现个性化定制和低成本制造,客户可以实时提出需求,全程
参与研发生产过程。精准制造还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3、数字化融合将加速推进
长期以来,在制造业和服务业谁更应该优先发展这个问题上存在困惑。数字时代,两者很大程度上呈现融合发展之势,三次产业相互
内置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将成为趋势。智能制造系统依托于传感器、工业软件、网络通信系统,形成新型物—物、人—人和人—机交互方式,实现人、设备、产品、服务等要素和资源的相互识别、实时联通,促进生产制造和多种生产性服务紧密结合,其本质就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两种业态的深度融合。例如,依托产业互联网的行业性解决方案,制造商主导形成包含制造服务全过程的闭环解决方案,各个环节交互匹配、全程数据实时反馈,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程高效服务。4、数字化生态将跨界成长,提供全新消费场景
今后,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向场景化发展,期望能一站式获得智慧家居、智慧出行、智慧学习、智慧娱乐等全场景解决方案。数字技术可以打破行业壁垒,跨界连接多个企业、多个产业和多种生产要素,形成提供解决方案的产业生态圈。生态圈内的消费者、企业和各种生产要素彼此相连,不断挖掘用户需求图谱,同步迭代,实时互动,动态满足用户需求。例如海尔智家体验云,通过海量数据形成用户实时生活画像,为生态圈内各方提供共同演进的机会和能力,共创共享。
5、数字化连接将形成网链,提升全球产业分工的稳定性安全性
数字化网络平台能够聚合产业链上多环节多种类企业和多种生产要素,为各方提供多种类型的交互机会,提供业内所需的各种服务。在特殊时期,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当原有的产业链断裂时,平台可以智能化地在供需双方之间进行匹配,迅速寻找替代或调整方案,快速补链接链。与线下单点连接的传统产业链相比,数字化平台能形成多点连接的产业网链,使全球分工体系的稳定性安全性大大提高。6、数字化配置资源不断扩展,成为社会资源分配的重要方式
例如,互联网银行以各自的算法进行风险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向。再如,物联网互联网能够收集、识别和连接每台机器、每件工具、每位员工,并以他们为基本单位来管理生产过程,这将为生产从集中化到分散化并形成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开辟广阔前景。目前已有一些正在发展中的数字化社会化制造管理平台,这类平台本身没有制造能力,而是将区域内数量庞大的企业设备和信息接入平台,当接到制造订单后,就通过平台寻找闲置设备,智能规划生产线,组合出所需的制造能力。这种模式可以实现设备资源组合的柔性化和智能化,生产组织效率高、速度快、成本低,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智能化资源配置模式。
二、治理重点:政策促进、有效运用、严格监管 “ 三管齐下 ” 治理数字经济与治理传统经济有很大不同,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1、以积极有效的制度和政策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一要提供必要的应用场景。和外卖、网购等消费不同,许多新的数字消费应用场景在公共部门,例如数字教育、数字医疗和数字体育等,如果庞大的公办教育体系、医疗体系和政府及学校所拥有的众多
体育场馆身处其外,就无法全面推进。政府要积极稳妥地促进新的应用落地。二要推进高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将 5G 相关技术群及跨界多场景融合技术“一揽子”纳入眼界,鼓励以企业为龙头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三要大力推动政府数据公开,在对个人信息和商业机密等信息做适当处置后,加快开放数据。数字政府建设应立足信息公开、服务输出、数据开放的要求,统一数据开放标准和数据质量,让更多机构和个人能够挖掘和创造新的数据价值,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四要关注数字弱势群体,多措并举,使其更好地共享数字红利。2、利用数字技术更有效地调控经济、监管市场
在经济调控方面,应利用数字技术探知经济实时状况,并通过不同来源数据的交叉复现把握事态真相。例如,疫情之下农民工返回就业地的实时情况,主要来自通信数据平台和就业者密集的网络平台;各地复工复产情况特别是基本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主要来自数字化工程机械平台的“挖掘机”指数即这些设备的开机工作情况。这些数字
指标不仅实时精准,而且能相互印证,可信度高。在市场监管方面,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根据市场主体的多方面信息,筛选出需要重点跟踪的企业和产品,并与更多已知信息进行交叉比对,识别异常现象,及时发现那些违规违法可能性较大的市场主体,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依规依法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3、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进行有效监管
一是对代码、算法等数字技术的基本规则进行监管。现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广泛应用,机器学习能力快速增强,数据、代码和算法越来越多地决定着每位公民在信息方面的可知与不可知,在资源分配中的可得与不可得,在社会活动中的可为与不可为。数字技术如果被滥用,就会违背公共利益和社会价值观,例如因收入、地域、性别等因素被机器识别而导致的各种歧视行为。因此,需要引导形成数字技术的价值遵循和基本原则,划定出底线和边界并严格监管。二是在促进数据产业发展、数据权益分配和个人隐私保护等各方利益之间把握好动态平衡。当前的突出问题,是要对个人隐私进行有效保护,明确数据平台企业的责任、数据权利的建构、数据治理规则的确立等。同时,对数字领域的新生业态,要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简单封杀。三是积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规则制定。我国是数字技术应用大国,数字产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全球数字治理规则制定和应用,既是我们的发展需求,也是我们的发展责任,要平衡好我们自己的发展、安全和与世界共赢的关系。
0 2020 年某县规划编制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重点 0 5420 字文稿
“十三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规划编制中心明确工作责任,统一思想,顺利完成了十三五期间的各项工作安排,全县城乡规划编制特别是镇、村规划编制步入快车道,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圆满结束了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新旧动能转换以及城乡规划建设的全面发展。
一、“十三五”工作回顾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全面落实规划编制任务
以推进规划全覆盖为重点,按照省市县提出的城乡规划目标,坚持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逐项落实各项规划编制。
1、完成城乡总体规划修编。一是为切实发挥城乡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进一步加强规划对城乡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结合 XX 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 2015 年启动《XX 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修编开始,先后通过专家评审、市规划委员会、省规划委员会,最终于 2019 年 6 月份,省政府批复了《XX 县城市总
体规划(2018—2035)》。目前,根据省办公厅《关于暂停实施〈XX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等 8 个城市总体规划的函》(鲁政办字〔2019〕135 号)文件要求,暂停实施《XX 县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将现有规划成果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二是全面完成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十三五”以来,全面完成了新一轮 8 镇 1 乡、云蒙湖生态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为城镇各项发展提供规划蓝图,为下一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了基础。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有了质的突破。编制了《XX 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北新区改造开发规划》、《汶河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面积 36平方公里,实现了中心城区控规全覆盖,为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规划管理依据。
3、镇、村规划短板补齐。编制完成《XX 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XX 县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 年)》和《垛庄镇西南片区村庄规划(2015-2025 年)》,为村庄规划及建设提供了依据;编制完成 11 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村庄规划;完成第四批 13 个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报批,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土地增减挂钩、一事一议项目等村庄规划编制总量逐年增加,编制完成累计约全县 48 个村庄规划,为进一步完善镇、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更好地服务和方便群众提供了有力地支撑。
4、重点功能片区和产业规划亮点突出。一是编制完成《城湖一体战略发展规划》、《“四带一廊”滨河景观塑造及汶河两岸开发利用
规划设计》、孟良崮生态科技产业园区提升规划》和《沂蒙农业创业创新示范园规划》,并报县政府批复实施,这些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城市的产业支撑能力。二是加快片区规划、和棚户区改造规划,提前介入,指导交警安泰驾校片区、党校片区、物价局片区、明珠片区、XX 片区、烟草片区和肉联厂片区等 7 个片区的棚户区改造规划编制,从用地功能布局、开发强度、建筑风格等方面详细论证,为开发建设提供规划依据。
5、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委托 XX 农研沟域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编制完成《XX 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XX 县长寿经济发展规划》,为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科学依据。同时,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要求,按照精细化、乡土化,落地性强的原则,选取了浙江、上海及省内各有特色的 5 家规划团队编制 29 个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村村庄规划。通过多次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论证会,充分征求了相关县领导、县直部门、乡镇政府、村委会及部分村民代表的意见,方案现已全部提交规划成果,为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先进示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完成 XX 县城区地形图测绘。为加强城市管理,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通过招标对城区 55平方公里按 1:1000 比例进行测绘,城郊 12平方公里按 1:2000 进行测绘,并于 2017 年提交项目成果。
7、全面推进县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协助县供电部门,编制了《XX 县电力设施布点专项规划》;协助铁塔公司,编制了《XX 县移动通信基站布局专项规划》;协助 XX 县住建局编制了《XX 县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二)加强规划管理,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规划管理是保证规划实施的关键。
1、加强规划审批管理,严把建设项目规划报建审批关。全面实施规划集中统一管理,严格“一书三证”,依法审批。“十三五”期间,共计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选址说明 221 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96 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13 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57 件,《建设工程竣工规划合格证》101 件,出具用地规划条件通知书 275 份。
2、充分发挥规划委员会作用,减少自由裁量权,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严格审查审议城乡规划建设项目,从大局着眼,深思熟虑,科学论证,更加注重突出规划的统筹和引领地位,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使每一个规划项目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要更加注重擦亮“生态 XX”品牌,将绿色生态文明元素充分融入到规划建设中。近几年已累计召开会议 17 次,报县规划委员会审查通过了 106 个建设项目,使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亮点不断增加。
3、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效率。转变职能,提高效率,进一步树立公仆意识,搞好协调、做好服务。一是为招商引资、公益事业等重点建设项目开设绿色通道,实行无节假日服务,即到即办,特事特办。二是实行规划方案预先审查制度,做到规划提前介入、主动过问,把服务放在首位,与建设单位多沟通、勤联系,根据规划要求提前提出审查意见,让项目少走弯路,保证项目早落地、早投产。三是进一步规范服务大厅窗口建设,向社会公开办理事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等事项,逐步实现城乡建设项目许可手续“一站式”办结,实现快捷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四是缩短审批时限,着力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提供资料齐全又符合规定条件的报建项目由 7 个工作日,提高到 5 个工作日办结;五是开展规划管理“下乡镇、进企业、到工地”活动,现场办公,主动上门把问题解决在现场,将审批服务延伸到一线,落实在一线,主动下基层到项目现场办公服务,改变过去只以业务办公会研究、会审项目的方式。
4、强化批后监管。加强规划批后管理,认真巡查监管,对建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督促建设项目严格按审批的规划进行建设,有效维护了规划刚性。一是建立规划、城管执法、国土、住建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二是从工程定位放线,到±0.0 验线、主体查验、验收等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增加巡查频次和力度,做到边批、边管、边查,确保批后项目严格依据规划实施。四是是强化监督,依法行政,进一
步加大规划建设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建设,杜绝未批先建,防止违规违法现象发生,确保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
近几年,对 400 余栋楼进行了放验线,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22 份,拆除违法建设 1500平方米,罚没款 6.83 万元,执法体制改革后向综合行政执法局送达 19 份违法建设认定函,接访 16 次,答复 12345 热线 372 份。
5、大力推广《生态新农居规划设计方案》,逐步形成镇域特色。为避免各乡镇盲目建设、无规划建设、无设计建设,规划局以建设最美乡村,打造百年建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水平为目标,先后两次开展“生态新农居建筑方案”规划设计活动,并精选符合 XX 实际、突出 XX 特色的 31 套优秀方案制作成 3 套图集,面向全县推广使用,用以指导农村住房建设。各乡镇政府可根据各自风俗民情、文化特色,选择 1-2 套成熟、经济、实用、美观的设计方案,在本区域推广使用,以做到建筑形态风格统一,建筑色彩协调一致,逐步实现区域特色。
(三)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1、抓项目,搞好“三引一促”。全员上阵,“走出去、请进来”,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先后引进、洽谈了一品文化中心项目,榴莲糖果酒店项目,尚澄酒店项目、天赐良苑项目、金都上城项目等 8 个项目,总投资 9 亿元。
2、优化审批流程。全面落实“一次办好”,对照规划部门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颗粒化清单,梳理出“一次办好”事项 26 项,并报县政府职能办分两批在政府网站公开。将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行政审批局,实行“窗口收件—后台办理—窗口发件”的模式,实现了审批业务一窗受理。将“串联式”审批改为“并联式”服务,摈弃条条框框,把按顺序进行改为同步进行,各业务科室流程“齐步走”“同步办”;完善办事指南要素信息,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规范窗口工作人员行为,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全面改进工作作风。
3、全力服务“百日攻坚”行动。成立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将 18 个建设项目,分解到科室,逐一落实到人。对“百日攻坚”行动所列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行规划方案预先审查制度,规划提前介入、主动过问,把服务放在首位,提前解决项目后期相关问题。开通审批“绿色通道”,项目在材料齐全的前提下由规定的 20 余个工作日,缩短为 1-2 个工作日办结。
4、全面服务重点项目,做好规划指导。抽调科室中层业务骨干全力靠到片区改造、“六馆一中心”建设、椿树沟、野店烟庄等重点项目上,从方案审查、土地出让等方面提供规划技术服务指导,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5、服务全县田园综合体项目。积极服务桃墟金水河、樱之崮、椿树沟、野店镇红色果香等田园综合体项目,对项目建设进行规划技术
服务指导,并结合乡村振兴整体部署和任务分工要求,督促和协调相关乡镇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力度。
6、深入落实规划督察任务。严格落实省派督察员制度,配合督察员,做好规划调整和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认真核查 2015-2018 遥感疑似违法图斑显示的 105 个项目,将 62 个违法图斑移交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有力地打击了违法建设行为。
7、为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村庄基础数据。以财务独立核算为原则,托清了全县村庄(社区)底数 544 个,明确了已建农村新型社区、近远期拟建农村新型社区的计划,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
8、完成全省化工企业整顿工作。与综合执法局对接,于 2018 年 2 月 27 日将山东海航润滑油有限公司等 7 家问题化工企业规划手续办理情况函告综合行政执法局,按时完成各项情况核实、报表上报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城乡规划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先进县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规划设计、特别是城市景观设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规划的科学性、适用性以及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等还需深入研究。二是规划专业人员匮乏,管理水平和队伍整体素质有待
于进一步提高。三是规划编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需要进一步落到实处,规划批后跟踪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规划竣工核实精细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十四五”规划编制思路
“十四五”期间,县规划编制中心将结合机构改革现状,扎实推动思想观念更新、规划理念创新、管理方法革新,不断提升规划编制、管理和服务水平,以规划编制、批后监管为重点,以规划为民,服务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调控作用,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努力为建设“绿富美”新 XX 提供强有力的规划支撑。
(一)科学编制规划
1、全面完成 XX 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地位。配合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完成 XX 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
学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动态更新和跟踪维护,到 2025 年县城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 100%,全面建立科学编制、依法实施、严格监管的现代化城乡规划体系。
2、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按照“应编尽编”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采取连片编制或独立编制等方式,全面完成我县“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
3、聘请高水平规划团队,完成县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认真对村庄发展策略、村庄分类、发展规划、中心村布局、村级行政区划调整、迁村并点、村庄布局的合理性、分类的准确性及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科学性进行审查评审,为“多规合一”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4、完善城市功能,推进旧城改造。结合“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对重点开发区域、项目和时序作出安排,促进成片开发、集中建设。在拓展新区,扩大城市规模,拉开城市骨架的同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加强城市天际线设计,注重建筑风格改造。继续做好老城“改造提升”,扩大公共设施范围,优化城市用地空间布局,提升城市产业承载力。
5、统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在县域、乡镇域范围内统筹考虑村庄发展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以安全、经济、方便群众使用为原则,因地制宜提出村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规模、标准等要求。
6、加强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注重挖掘地域特色、资源优势、文化底蕴,避免“千镇一面”。积极参与各乡镇重点项目特色风貌规划、立面效果改造规划设计等方案论证,打造景观特色化、建筑民俗化、环境园林化、功能综合化的风情小镇。
(二)强化规划监管
1、与行政审批局、综合执法局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出具批后管理制度,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无缝衔接,努力提升服务效能。
【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十三五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机关事务局工作总结10-13
机关事务局2010年工作计划07-21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06-30
资兴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汇报08-28
机关事务管理条例试题07-23
机关事务管理局系统09-03
年机关事务管理局内部审计工作总结10-29
年机关事务管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10-29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08-27
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办法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