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十六中经验交流材料

2024-11-18

涪陵十六中经验交流材料(共3篇)(共3篇)

1.涪陵十六中经验交流材料 篇一

涪陵第十六中学校

2011秋期教研工作计划

重庆市涪陵第十六中学校教科室2011年9月1日

本学期,我校新成立了教科室。围绕学校“创主体教育特色,办品牌寄宿初中”办学目标,为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教科室将努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工作,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充分挖掘师生的潜能,提高我校教育科研水平服务。根据涪陵区教委和学校工作计划的要求,特将本学期教科室工作安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深入开展教研组、备课组的专题、主题研究,细化教研考核方案,以制度求规范,以落实促规范,实现管理再上新台阶;以教促学,以研导学,推进学校教育科研的内涵发展。

2.关注教师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主动做好市区赛课、培训等活动的辅助,力争增加获奖人次,提高获奖档次。

3.加强课题管理,规范教科研课题管理体系,深入推广各课题组教学模式。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理论修养,促进教育科研。

没有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就没有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发展,也谈不上教育科研的科学有效。作为教育科研第一线的实践者,尤其需要提高理论修养,才能避免实践的盲目性和研究的低层次、低效率。因此,教科室 1

将认真组织教师广泛深入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普及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同时,将收集、汇编有关宣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科研的理论以及好文章、好材料、好网址提供给各位一线教师,为广大教师提供第一手鲜活资料。

2.细化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教研制度,向管理要质量。

为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培养教师的参与意识,教科室将继续完善学校教研规章制度。重点进行教研组、备课组的考核、评选及评优工作。拟细化《教研组工作考评方案》等制度,通过对教师参加教研教改活动的评价,从而调动教师钻研教学业务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迅速启动听课议课,督促各教研组、备课组把教研活动具体落实。

为有效落实集体备课,需备课组做到以下几点:

①四定:定时间、定地点(象元六楼多功能教室)、定主讲人(以备课组为单位,按课程内容,谁准备谁主讲)、定内容(每次备课组活动先拟定讨论内容,主要是书本中重点和难以把握的内容)。

②基本原则:一是注重实效:解决教学流程设计、重点难点突破等实际问题。二是实现共享:真诚合作,人人参与,实现智慧和资源的共享。备课时,老师们把各自带来的不同的备课资料和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有效沟通。三是集体研讨:集体备课时,针对每个问题或课堂设计等,各抒己见,经过讨论、修改,整合出最佳方案。深入开展研究讨论,浓厚学术氛围。四是取长补短:集所有成员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教学行为。

③教研活动准备:备大纲(依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备教材(从新教材的中捕捉信息,从知识点的联系中构建知识网络);备教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实际,改进教学方法。采取有效手段,诱发学生思维、鼓励主动参与);备学法(备学生的任务由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班级情况对症下药制定阶段教学方案。备学生要跟踪学生全程学习,发挥学生学习潜能、预测将面临的困难)。

3.加强课题管理,规范教科研课题管理体系。

课题研究是科研工作的主体,它对于提高学校科研层次,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向前推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主题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各课题组本期应继续深入开展、推广本学科教学模式,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同时重视721高效课堂的继续深化过程,努力形成学校主体教育课堂教学特色。教科室将加强对课题的过程管理,重视科研资料的搜集、整理,定期召开课题组组长会议,为各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4.认真做好“请进来,走出去”学习交流活动。为使广大教师能接触和了解最新的教科研理论和信息,要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的计划、安排、协调和落实,为广大教师做好服务工作,为广大教师创造培训的条件,实行自培和他培相结合的形式,使教师们得到更多更实用的培训机会。

5.与教导处合作,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活动,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通过示范、观摩、实验课,让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通过组织教学设计、课件、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各类评比活动,促进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2.全省扶贫工作会议经验材料之十六 篇二

大力实施板块扶贫战略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靖边县人民政府

(2010年1月30日)

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是1935年解放的革命老区。全县总土地面积5088平方公里。按地形地貌特征划分为南部丘陵沟壑地区、中部梁峁涧地区、北部风沙滩地区三个区域。白于山区覆盖中南部两大区域,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全县辖22个乡镇,1个国营农场,214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31万,其中农业人口26万。2009年,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0.7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31元。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按照“政府统筹、资金捆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大扶贫思路,实施“整合资源、板块开发”战略,使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贫困人口由2001年的9.7万人减少到2009年底的2.78万人,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有序推进

县委、县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主抓手,以扶贫开发统领占全县三分之二面积的白于山区农业农村工作。为了贯彻落实2007年省委5号、市委10号文件精神,全面实施整合资源、板块推进的扶贫战略,县上四套班子一把手亲自带领全体县级领导和扶贫、农综及农、林、水、牧等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连续三年进行农业农村工作大调研,摸清底子,找准问题,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特别是明确了我县白于山贫困区域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制定了具体措施。提出了中部梁峁涧地区以开发涧滩地、发展高标准节灌农田为切入点的综合扶贫思路,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要求,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全面发展的目标。南部丘陵沟壑区以基础设施和基本农田建设为突破口,以核桃种植、种薯繁育、黄芥套种和舍饲养殖为四大特色产业,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保障,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2007年以来,我县在白于山贫困区累计投入各级各类财政资金5亿多元,其中仅县本级财政配套各类扶贫项目资金就达7180万元,大大突破了省上要求县本级配套与中省财政扶贫资金1:1的比例。

近年来,我县按照整合资源、整村推进的扶贫理念,把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下,白于山涧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高标准节灌农田项目建设,在12个乡(镇)47个行政村开发了高效节水灌溉农田5.3万亩,项目受益人口达3.7万人,增产粮食2120万公斤,增收3392万元,人均增收916元。项目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洋芋、羊子

两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科教文卫等社会公益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以中心镇和中心村为主的城乡统筹发展框架基本形成,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获得了万亩国家级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和省级无公害产品认证,并注册了商标。白于山纯山区以扶贫重点村和移民新村建设为平台,实现整村推进、全面发展。共建成扶贫重点村 47个,移民新村17个,受益人口达5.2万人,新打及配套深井390眼,新打及加固各类坝120座,发展基本农田2.9万亩,建人畜饮水工程52处。通过扶持,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比项目实施前增加了2000元。

摘帽不松劲,进一步加大南部山区开发力度。2008年,我县首次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位居93位。2009年摘掉了全国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帽子。但是县委、县政府并没有满足于这一成绩,仍然高度重视白于山区的贫困问题。同年,县上主要领导先后3次赴南部山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在全县范围内号召开展“我为„扶南‟支一招”活动,使全县上下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支持南部山区的发展。同时,县上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及专题会,专门研究讨论南部山区发展问题,成立了“扶南领导小组”,出台了《加快南部山区发展的决定》、《靖边县扶持南部山区发展项目资金整合捆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使我县“扶南”工作走上了程序化轨道,为进一步加大白于山区扶贫开发力度奠定了舆论和政策基础。

实施板块扶贫战略,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为了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计划将白于山区分成若干个板块,进行连片开发,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从根本上改变白于山区贫困面貌。目前,已规划了两个板块,正在开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在白于山梁峁涧地区的王渠则、中山涧和东坑3个镇所属集中连片的19个行政村,规划建设一个“白于山区扶贫板块开发示范区”,涉及188个自然村6439户30079人,总面积416平方公里。根据各村实际,制定了总体规划,并分别制定了专项建设规划,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实现该区域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公益事业全面发展,小城镇服务功能齐全,产业开发上台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村庄整治变新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目标。目前,该板块已呈现出一片“大开发、大建设”的局面,共新打及配套深井207眼,架设高低压线路70公里,安装各类变压器60台,建成了3.2万亩高效节灌涧滩地,增产粮食1280万公斤,增收1792万元,人均增收500元。实施人饮项目32处,建移民新村32户,铺设通村油路67公里,农网改造128公里,建微波站2处,修村委阵地8处,建文化站3处,建沼气728户,安装太阳能风能78个,圈舍改造328户,规模化种植玉米和洋芋2万多亩,引进农机具230台。成立了2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土地适度流转,规模化经营。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其中财政投资占80%,群众自筹(投工投劳)占20%。2009年,该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比2007年净增2700元,贫困人口减少40%,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农业发展能力,缩小了区域差别。二是白于山主峰区域板块。该板块涉及6乡镇50个行政村600个自然村,10188户46330人,总面积1154.9平方公里。计划5年投资8.25亿元,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基本农田、农业产业、生态环境、村容村貌、社会公益事业等内容。该板块将采取县财政专项投资和各部门整合捆绑项目资金的方式进行建

设。县委《加快南部山区发展的决定》中规定:县本级财政每年按当年涉农资金的10%安排扶南专项资金,各涉农部门每年在项目安排中首先要保证扶南的建设需求,上报项目时须经“扶南领导小组”审核后予以上报,一系列的政策、规定必将保障该板块规划的顺利实施。

实施大扶贫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

3.涪陵十六中经验交流材料 篇三

鹤岗市第二十六中学 2010年4月19日

综合办学水平评估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二十六中全体师生,衷心而热烈的欢迎各位领导光临我校检查指导。回顾两年来的工作历程,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教育局、学院对学校工作的科学引领和殷切希望,每次会议,每次培训,每次领导的亲临指导,我们都认真领会、反思自己、结合实际、务实贯彻、创新工作,正因如此,我们确定了“让学生在想学、敢学、乐学、会学的求知之路上不断前进,让学生在乐观、诚实、协作、仁爱的人生之旅上健康生活”的育人目标,确定了以提升教师素质,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以 “科研、教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研修网络,确定了以德育工作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目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活动为载体,以有效教学为手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思路。我们时刻铭记局领导强调的“不要只抓升学率,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讲话,时刻铭记丁院长强调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注重研究,要有科学性,要有计划性、要有实效性”的指示。

下面就我校两年来的办学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努力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教育科研一方面能够系统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另一方面能引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我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学校长亲自抓,教导主任亲自负责,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科研制度起到约束与激励作用。两年来我校主要做了以下三项工作:

1、积极推广已经结题的省级课研课题《师生互动及其有效性研究》课题成果。

针对参加此项课题研究的人员多、学科广的特点,2008年3月,与校本教研相联系,我校举办了旨在以推广为目的的教师轮听课和推门课活动,从深化与普及两个方面着手,共有17人次进行了推广展示,课题领导共推门听课30多节,深化课题研究人员的实践成果。要求做课教师课前依托教研组研究设计,课后进行说课和反思,集体评课紧紧抓住互动点进行评议。学期末进行了经验交流,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校课堂师生互动少,学生兴趣低的局面,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研究水平的提高。

2、认真开展省级课题《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的研究工作。

2007年7月,我校承担了省教育学会的课题《家长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子课题《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研究任务,课题组自成立以来,按照计划,不断改进和调整,持续研究,目前已进入总结阶段。共有10位教师参与研究,分为“家长课堂”、“家长规范”、“家教误区”、“教养实例”、“家庭教育”、“单亲家庭”、“父母必读”、“亲子沟通”八个版块,在研究过程中注重课题实验教师的科研技能和课题相关理论的培训,注重阶段研究计划和总结,注重家长反馈,注重行动研究,两年多来,共举办家长培训100多期,积累了丰富的,有时代感,可操作性强的家长培训教学内容。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论文,张晗、张艳、谢德国、张桂兰、崔桂芹的优秀科研论文获得市一等奖。赵永君获二等奖。

3、认真开展学校科研课题《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工作。紧密结合学校课堂教学实际,系统解决我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校于2009年9月开展“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工作,经多方论证制定了研究方案,有26位教师做课,涵盖所有学科,课题组领导成员共同听课评课,同学科教师必须参加听课,主要成员上交听课总结和经验总结,找出问题所在,交流了张艳等教师的典型案例,营造了科研氛围,让全体教师明确研究方向,根据年级特点我们在三个年级进行了不同的子课题研究,目前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已结束,经过调查和检测下一阶段我们将在借鉴成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情况总结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主要落脚在学生起点低的应对上。

二、发挥校本教研的针对作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多年来我校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不明确或教学过程与目标联系不紧密或不突出甚至脱节严重。不注重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学质量观不强,不善于反思研究解决问题。不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学法指导,不引导学生养成质疑提问、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教学手法单一,对教学的艺术与智慧没有足够的热情与自觉投入。没有自觉科学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为目的的课程资源开发与拓展。

为此我校分别开展了“求实系列”校本教研活动: 1、2008年3月结合科研工作,开展了旨在推广“师生互动及其有效性研究”课题成果的轮听课活动。2、2008年9月,开展了“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主题的轮听课活动,首先对全体教师进行理论指导,其次17位做课教师在教研组和备课组进行设计研讨,领导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这一点要求教师必 须对所听的课找出优点与缺点,提高教师的听评课水平,2009年5月,推出了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特色的两节观摩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有效参与教学的程度,从学生层面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3、2009年3月,开展了“备课、上课之有效性研究”轮听课活动,主要是在上学期教研的基础上,从教师层面改变教与学脱节现象,首先明确要求,教师的备课与上课要体现出有效性及达到有效性的方法策略,听课与评课,教师的说课与反思必须以此为核心。其次为了让教师有紧迫感,在每周一的教师例会上公开点评,但不是为了批评而是为了督促。第三、个人学习与教研组研讨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理论水平。4、2009年6月4日——6月10日我校成功举办了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主题的2009教学开放周活动。此次活动历时5天,16个班级共展出了64节课,有480余名家长到校参与开放周的各项活动,此次活动分“常规教学”、“教学观摩”、家长座谈”三个版块进行,在这次教学开放周上,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使课堂教学由教师讲授为主向学生参与探索、主动求知方向转变。使学生从书本上解放出来,通过高质量的教学课件运用,把课堂教学从单纯的教学模式向全方位影像化转变。使学生在45分钟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内涵,丰富了学生的视野。5、2009年9月,依托学校科研课题“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按教研组进行了全员参与的研讨与实践活动,教研组每月活动二至三次。有记录,有主题,能从学科特点进行研究。此次活动是在以往校本教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更高层次的研究,所以我校决定科研介入,长期坚持,最终形成我校的课堂教学特色。

6、为鼓励教师积累经验,撰写论文,同时也为了加强交流互助,每学期末举办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表彰在校本教研中工作积极,成绩显著的教师。举办了“立足课堂、提倡反思,提高教师研究水平”的案例撰写活动,举办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案例评选活动,举办 了“针对学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7、我校重视教研组工作,由学科骨干担任教研组长,并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以胜任此项工作,教研组的管理由教导处统一负责,每次活动深入一线,并纳入到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教研组工作有主题、有计划,每月活动二至三次,教师每月一次教学反思。我们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周活动,加大集体备课 力度,提高课例研究水平。

我校要求教师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教研活动。张岩等23位老师撰写论文分获省、市不同奖级。

张晗参加市中青年教师学科知识测试、说教学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张晗在2008年初中教学新秀评比中被评为教学新秀。

张丽铭老师2009年7月在黑龙江省初中语文第八届课堂教学评析中所做的《快速作文训练》课堂教学研究课被评为一等奖。

张丽铭老师在第十七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艺术观摩研讨会上提交的教学录像课被评为一等奖。

赵永君老师等七人在校际教研活动中做课。

张景华老师在校际教研活动中承担了二次讲座,王福林老师承担了一次。张桂兰老师的《与法同行让学生快乐成长》一课被评为全市法制公开课二等奖。

刘凤霞等六名老师在市教具制作评选中分获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四名,另有三名学生获奖。

语文教研组获市优秀教研组。

张艳等三名老师在“共铸煤城师魂”教师论坛上获二等奖。

崔桂芹在2008年市说课大赛中获一等奖,张彦秋等六名老师获二等奖。

三、发挥校本研修的服务作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我校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50岁以上教师20人,30岁以下的教师没有,他们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但是存在着改革意识淡薄、精力体力不足的问题,而且他们又面临退休,学科结构严重不均衡,有从小学抽调的教师,政、史、地、生学科中有后改行教师。

针对这种情况,从学校发展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加大校本研修力度,建设一支适应学校发展的具有现代化教育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成为校本研修工作的主要任务。

为此,我校加强了师德培训,做好老教师的思想工作,关心老教师的生活,他们在二十六中工作多年,对学校有感情,有着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责任感。对于中间段的教师主要是让他们起到榜样作用,对于青年教师充分给他们展示的空间,定任务、压担子,淡名利,争当学生喜欢、社会认可的名师。

为此我校制定了三年校本研修规划,目标明确,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主线,立足校本,开展基于教育教学和教师发展需求的学习与研究。同时要求教 师制定个人提高计划,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现在任课教师中46%的教师达到本科学历。

我校专门成立校本研修组织机构,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校本研修制度,包括培训制度、考核制度等。学期初,根据学院继续教育办公室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研修工作计划,各项研修工作按计划有效实施,学期末进行详细总结。

我校每周五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每次培训内容有侧重,和学校的教科研工作相结合,内容包括:政策法规培训,师德培训,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等。教研组培训主要依托教研组活动开展学习或研讨,个人自修每周4学时。学习笔记每月一检查。

在校本研修中,我校注重采取分层培训的方法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师的需要,即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

我校重视校本研修实践活动,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实现培训的有效性。如开展了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着重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为主题的两次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举办了两次论坛活动。

我校非常重视参加省、教育局、教育学院的举办培训活动,如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学科培训、心理健康培训,班主任培训,英特尔教育培训等,培训教师要保证质量,我校教师董荣丽等五人参加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合格结业。

今年我校按照学院的安排,校本研修重点是“课标,教材,教法”三结合,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的经费虽然紧张,但是只要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只要能提高教师的素质,全力支持教师外出学习,我们制定了外出学习汇报制度,教师回来后向全校教师做汇报,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努力做好体卫艺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我们一直把体卫艺工作做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充分认识到学校体卫艺工作是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品质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办学品质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生活品质乃至生命品质的重要基础。为此,我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学校长为主管的组织机构,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建立了体卫艺工作制度,按照国家规定开齐开足课程,按国家标准进行授课,我校音、体、美教师资满足了教学需求,学历与专业素质达到标准。认真执行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工 作待遇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做好体卫艺工作,每学期初专门召开会议,安排一学期的工作,并把体卫艺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去,单独成为一项。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体质健康卡,按时测试,经过测试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符合国家体质标准,这更加强了我们做好体育工作和卫生工作的决心。

1、艺体工作

我校现有田径训练队、篮球训练队各一个,音乐艺术训练队和美术艺术训练队各一个,常年坚持训练,训练内容专业性强,体现了我校的特长生培养,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我们建立了音、体、美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主要以培养兴趣,增强综合能力,艺术熏陶为主。以上各队、小组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时间有保证,每到这时,操场上呈现出生龙活虎的场面,各种小型体育活动竞相开展,班主任和学生一起活动。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在冬季开展了长跑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绕操场跑两个大圈,约有800米,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同活动,学生热情高涨,家长对我们的做法也很满意。

我校按季节开展春季越野赛和春季运动会,平时做好训练,赛会只是展示激励的过程,除此之外,我校经常性开展小型的文体活动,体育内容有拔河比赛、踢键子比赛、广播操比赛、跳绳比赛,艺术内容有歌唱比赛、一二九文艺汇演、书画展、校园艺术节等。

我校在四个楼层的走廊精心布置了学生的艺术作品,精裱细装,一层楼一个主题,每个楼层有主题宣传板,一楼的四个展窗分别展示师生活动,名师风采,尤其是我们按教育局要求开展了寒假“六个一”活动,挑选优秀作品进行了展览,体现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上做法彰显了我校文化特色和育人氛围。

我校成立了校园广播站,每天中午进行广播,内容丰富,有才艺展示,宣传报道,学习交流等。

我校积极参加市举办的各种活动,2008年、2009年参加了市中小学运动会,总成绩分别为第七名和第八名。

此外我校加大艺体投入,添置器材,在四楼设有体育器材室,专人管理。艺体器材管理规范。

所有教师工作评价纳入到考评范围。

2、卫生工作

我校卫生工作坚持常抓不懈,政教处负责此项工作,设专职值周教师按学校卫生检查评比制度每日三查,每周评出流动红旗获得班级,我校为了防止卫生清扫时出现灰尘弥漫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提倡用锯未子扫地,后来由于锯 末子不易弄到,我们专门要求班级用空矿泉水瓶做成喷壶洒水,避免起灰,这些虽是小的细节,但我们认为这是对学生负责的大事。学生的卫生分担区分工明确,每天做到早中晚三次清理,清扫情况和班主任工作考核结合,奖勤罚懒。

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用眼卫生,学校每天做眼操两次,有任课老师随堂监管,每年进行一次眼操评比。

卫生室工作有计划,有总结,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卫生知识宣传,如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广播宣传,利用板报进行宣传,定期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测试和卫生习惯调查,并做出分析评价,卫生室配备常用药品,设有揭示牌板,我校校医按要求参加培训,增强业务能力。我校每次大型学生活动,校医都做好救护准备,为学生服务。

在2009年里甲型H1N1流感疫情严重时期,我校极其重视防控工作,校长亲自抓,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制定防控预案,校园实行封闭,严禁一切外来人员入校。每天对全校师生进行早、午两次体温检测,校医坚持每天一次消毒,利用传单和挂图向学生、家长宣传防控知识,在此期间,我校共发现有40多人因体温超过37.5℃,他们在家长的监护下接受治疗,治愈后回校上课,并及时组织全校师生接种流感疫苗。由于学校的高度重视,无一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

五、加强学校制度建设,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1、我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经过近两年的磨合,现在已形成了团结、务实,协作、有力的领导集体,表现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领导成员工作勤奋,身先士卒,工作讲方法,讲原则,有高度,有效率,有创新。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尤其是建立在各种制度上的对教职工工作的量化考核,为学校的绩效工资的发放提供了依据。

2、学校领导班子在学期初,根据教育局工作要点和基教科工作要点,坐在一起,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学期工作计划,依据计划细化为“周工作安排”,这样利于工作的开展,学校工作计划出台后要求老师制定个人工作计划。学期初根据岗位和我校的人力资源科学合理的安排人事分工,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设置课程,七至九年级全部开齐开足规定学科、课时,没有增、减课时现象。严格执行教育局规定的作息时间,我校由于学生住的分散,上学路程较远,位置较偏,经向教育局申请下午上课时间为12点30分,放学时间为16点零5分。

3、为创办家长满意学校,我校依法办学,严格执行教育局的各项规定,三个年级均为平行班,只要是我学区的学生一律接收,不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显性排队,对学生的管理以人为本,爱字当头,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严格按教育局规定实行一费制,坚决杜绝滥定教辅资料的现象发生。为最大限度的控制学生流失,我校严格学籍管理,无空挂学籍和无籍就读现象,班任对于离开本校的学生必须弄清情况,并向学校及时汇报,如果因为家庭原因和学生个人原因辍学,学校和班任必须做好劝返工作。

4、我校开设了以“孝”文化教育为特色的校本课程,外聘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兴趣浓厚,对于学生成长有积极意义。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结合社区实际和学生实际,专人负责,开展活动。我校按要求开设了以劳动技术和生命教育为内容的地方课程。

5、我校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讲座,进行逃生疏散演练,聘请兴安路派出所张岩担任我校法制副校长,开展警校共建“421”工程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班主任加大监管力度,多年来无一例师生伤害事故发生,被教育局授予“平安校园”称号。

6、我校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逐渐提高,一方面成为培训家长的培训基地,另一方面成为我校科研课题《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的研究基地,家长学校的机构健全,师资力量强,按计划开展活动,每次家长来校培训时,我们做好接待工作,发学习资料,收集反馈意见,并在四楼设主会场,学校领导亲自就一些热点问题与家长交流看法。

7、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公开、公正、公平,2009年学校没有发生一例上访事件,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使学校的育人工作有了抓手。2010年寒假我校使用了新的学生素质报告书,班任认真如实填写,操行评语富有鼓励性。

8、我校十分重视教学常规管理

首先建立了管理机制。教学校长主抓,以教导处为管理中心,按教学流程分为《教案检查记录》、《作业检查记录》、《查课记录》、《缺代课记录》、《评教评学记录》、《听课评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等,全面的系统的对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记载、量化,每月一统计,每学期一汇总,做为期末考评依据,与绩效工资挂钩。

其次完善管理措施。(1)实行“四个一制度”,即每月一次教案检查,每月一次作业检查,每月一次评教评学,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我校教学管理人 员在实行“四个一”制度时,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一方面结合实践不断优化检查标准,做到科学有效,做到公正无私。(2)实行日查课制度,专人负责。每周一例会公布周工作量。(3)2008年我校实行推门课制度。学校领导随时随地进入班级听课,听课后与教师及时沟通,并对出现问题的课沟通后跟踪听课,对于共性问题由行政管理与校本教研协同解决,做到准、快、变。(4)利用班务日志从学生层面对教学进行监控,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专门的培训,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管理的水平。

第三注重教学评价。学校制定了《教师工作量化考核表》,对教师所有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统计各班优秀率、及格率和低分率,要求任课教师关注学困生,降低低分率。我们注重进行横向、纵向比较,以及历史比较,要求任课教师找出原因,相互借鉴。在这个过程中,突显了教师评价的多元性。

9、德育工作常抓不懈,心理健康务实开展。

首先注重班主任培训,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注重任课教师结合本学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建立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其次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抓手,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以日常管理为内容加大班主任考核力度,如班主任考勤,班级纪律与卫生考评,学生成长情况考评,与班主任的绩效相结合。

第三、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我校开展的活动有:“五一”、“十一”征文活动,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初一新生军训,献爱心助学活动,法制教育,“中华魂读书活动”,《守则|规范》知识竞赛,文明礼貌月活动,清明节纪念活动,观看电影《太行山下》,“爱我校园、爱我班级,从我做起”德育主题教育,尤其是2010年寒假我校按教育局要求认真布置了“六个一活动”,结合实际,细化内容,形成通知,开会安排,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第四、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张桂兰老师已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负责我校心理咨询室工作,同时兼任心理健康课,开展了有效的心理咨询活动。

我校班主任崔桂芹等七人在鹤岗市第二届“龙心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展示中,设计的主题班会课获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五名。朱翠的教学设计获得二等奖。

学生周雅萌等八名同学在中华魂读书活动分获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五名。芦秋月等四名学生区市环保小卫士称号。张婷等三名同学荣获市新三好学生称号。王晓君荣获市诚信中学生称号。

马庆财、曲雪在市纪念一二九征文中获三等奖。

徐鹤滨等二名同学在中华魂手抄报评比中分获一、二等奖。杨小童在2009年市书信文化活动中获初中组二等奖。

六、做好艺体学科教研工作,促进艺体工作有效开展。

音乐美术教学用具满足了教学需要,有教学用琴、录音机、磁带、绘画工具等,同时我校教师李晶自制了“脸谱”音乐教具,并在教育局举办的教具制作展中获得一等奖。体育教师自制了台阶测试用具,其余还有许多。

认真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效果好。教案书写及时规范有小结,主管领导认真检查并签字。

我校认真开展了艺体课外活动,有总体实施方案,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我们建立了音、体、美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主要以培养兴趣,增强综合能力,艺术熏陶为主。小组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我校经常性开展小型的文体活动,体育内容有拔河比赛、踢键子比赛、广播操比赛、跳绳比赛,艺术内容有歌唱比赛、一二九文艺汇演、书画展、校园艺术节等。

教师获奖情况:

我校艺体教师2009年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全部达标。

杨培红老师在市主题教研中,指导了美术课,二次荣获最佳指导教师奖。杨培红老师在市艺体学科教研中做课荣获二等奖。杨培红老师在市中小学老师说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杨培红老师在市中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选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杨培红老师担任了2009年全国学生书画大赛评评委。杨培红老师2008年和平杯书画评奖中荣获教育金奖。程志军老师承担了体育片课。

李晶老师在市艺体学科优秀教学案例评比中获一等奖。

学生获奖情况:宋云等六名同学在市中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选中,作品分获一等1 名,二等5名。

于越、王茁二名同学的美术作品在2008国际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中获金奖。吴双、孙鹤的摄影作品在全国大赛获银奖。

谢宏霞等11名同学在2008年和平杯书画中分获特金奖和金奖。李东京、孙千臻两名同学在市中小学综合运动会上荣获纸飞机四、五名。陈悦等四名同学在市中国移动杯书信大赛中获奖。

七、学校信息技术教育

按规定在七至九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统一到微机室上机操作,保证课时,按计划授课,教学效果显著。

我校的网站建设完整,栏目齐全,内容丰富多彩,有教学资源库,能够利用网站进行学校的管理,如名优教师考核。微机教师按时参与网上论坛。

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学校校本培训计划中体现信息培训,加大学科的整合力度,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

日前我校有教师电子备课室,满足教研的需要。

我校在这方面有长远的设想,未来打算加大投入,实现网络化办公。我校蒋鹏飞老师的论文《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和方法》和周广利的《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获市优秀科研论文二等奖。

八、不足之处和整改措施。

1.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仍需深入,重点解决是师资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有特色的更具针对性的研修工作来解决,培养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二是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引进人才。

2.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和科研工作的热情不高或是能力不强,对此,要加强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建设。

3.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有待于提高,对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做好“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工作。

4.教学设备比较落后,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对此我们要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契机,尽最大努力改善教师办公条件

各们领导以上是我校二年来的办学情况,有不当之处,请领导指正,我们二十六中人将发扬进取、奉献的传统,努力工作,创办人民满意学校,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给予我们的关心和指导。

上一篇:参观实习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汝阳县财政局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