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课程教学计划

2024-08-15

素描课程教学计划(精选8篇)

1.素描课程教学计划 篇一

《素

描》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素描课是本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素描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是为了培养学生写实造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室内设计专业课得以顺利进行的对事物造型的认识观察能力的训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对构成艺术诸因素的认识,为以后的设计创作与研究打下造型基础。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的特点,以结构素描为表现手法,注重对造型规律与原理的把握,通过讲解、分析、示范、修改,保证每阶段教学要求的完成,逐步提高学生对不同形态对象的准确表现能力,并掌握不同的表现方法和语言。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课程名称:素描(1)

课程学时:144学时 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通过写生训练,帮助学生建立最基本的观察方法,以及对体积、空间、光影、结构、解剖、质感的认识并熟悉结构、比例关系等。使学生初步掌握画面中各物体之间的构成关系,和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学会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回到整体的作画方法。

授课要点:

1、石膏写生2x16

作业:四开两张

2、静物写生4x20

作业:四开四张

课程名称:素描(2)

课程学时:126学时

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强化学生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及造型能力。注重对造型规律与原理的把握,通过讲解、分析、示范、修改,在提高学生对不同形态对象的准确表现能力的基础上,并掌握不同表现方法和语言的处理能力。要求学生在第一阶段人像练习的基础上,通过人体写生长短期作业的练习,了解和掌握动态结构、解剖结构、比例关系。

授课要点:

1、石膏人体2x18

作业:半开两张

2、男女人体5x18

作业:半开两张并完成大量速写

课程名称:素描(3)课程学时:54学时 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训练,使学生对事物造型的认识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并为以后的设计创作与研究打下造型基础。

授课要点:建筑素描 一周(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作业:完成大量四开建筑素描(每天一到两张)

四、课程考核

本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并由系及各教研室专业教师组织教学检查,对成绩进行最终审核。

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设计素描》

赵君超 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参考书:《素描技法》

马玉如、陈达青编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美国当代素描教学》

约瑟夫·穆格奈尼 著

湖南出版社

《运动人体》

佐冶伯里曼

浙江美术出版社

六、教学设备及教具要求

由任课教师拟订教具使用计划,并提前报教具室准备。教师应准备教学范画、参考画册、幻灯及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相关资料。

2.素描课程教学计划 篇二

在艺术教学领域, 素描教学的改革是被探讨的非常多的一个话题, 对于传统的素描教学我们并非全盘否定, 素描作为造型的基础, 写实这一基本功的仍然是素描必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如果一味的遵从这种实物再现性的、写实的、和高考素描相同的观念来指导当代的大学生, 这种教学方式未免会束缚住学生的思想, 使其今后的创作失去思考的能力。在经过了高考素描那种千篇一律的教学之后, 大学生的在进行素描写生时, 头脑思考比较单一, 缺乏想象力, 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来时来提醒学生大学素描与高考素描的区别, 与今后专业学习的密切联系, 启发学生学会思考素描, 主动的去探讨素描表现的多种可能性。

一、什么是素描构成表现

我们可以把这个概念分解成这样三个部分来理解:素描、形式构成以及表现方式。通过素描的基础训练, 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 和结构意识;在写生的过程中学会对对象进行分析, 分解和重构。学会由具象到抽象转化的基本能力;最后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媒介表现出来, 培养学生对表现方法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意识。

二、学会观察和分析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发现, 学生往往是提笔就画, 这中间缺少很重要的一个步骤——观察。观察是为了分析做准备, 只有认真、仔细、深入的对对象观察, 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分析。分析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 为的是让我们学会如何以抽象的, 构成的眼光看待对象自身的存在本质。要使学生们慢慢掌握这个过程, 我们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做到以下几点

1. 在课上讲解对象物体的比例、解剖、透视等知识点。

把透视课融入教学当中, 使学生加深对对象物体的形体结构、光影规律的认识。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观察并认识对象。更进一步的可以做创意训练:对现有的物体对象进行分析, 解构。首先把物体对象用笔, 或者其他媒介进行二维图像化, 在对现有图像进行剪切, 拼贴、对比、错位、增加。消减等方法重构画面。这一步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分解和重构。

经过这样诸如此类的练习, 我们对观察有了更深的认识:观察, 不是随随便便的盯着不动, 也不是没有思考的看, 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去观看和分析所要了解的物体对象。在这一思观察过程中, 了解物体对象的构成形式, 结构方式, 光线, 阴影的形成, 结构与结构之间的插接, 物体对象之间的联系等等, 再用或抽象或具象的思考方式去分析对比, 在脑海中进行解析重构和再创造。

爱因斯坦对为他写传记的作家塞利希说:“我没有什么特别才能, 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求问题罢了”。可见观察对象, 分析对象是一切创作的开端。

2. 每个人有不同的个性, 每个人是不同的个体, 不同的人对于不同场景给出的反映也必然是不同的。

现代大学生习惯手机拍照, 我们可以让学生给物体对象通过不同角度, 不同光线, 不同的构图方法进行拍照, 仰视、俯视、平时;正光、逆光、顶光等等。由此可以见观察方式也是千变万化的, 可以微观, 也可以大广角的看待物体对象, 让学生学会大胆自由的去画, 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构图, 从基础开始培养学生的创作个性。

3. 素描在二维空间里面造型需要依赖的形式有线条、明暗、空间、体积、质感等要素。

从某方面上来说, 单一的形式要素也可以表现出特定的形式感, 造成不同是视觉效果, 我们可以制定一个主题, 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 探索如何将这些彼此孤立的形式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并引起强烈的视觉效应。

三、尝试不同的表现方法

艺术的表现方式是多元的, 也是想象力具象化的媒介。我们从达利的作品中也看出了他的无限想象力, 他利用各种不同的媒介, 不同的表达方法完成了一幅幅作品。我们可以在在完成了之前的观察、分析、解构、重组等训练后, 尝试如何用各种不同的单色材料把这些图案表现出来。在这一环节中, 工具, 材料媒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是我们教学中的重点。我们市面上可以买到的各种纸张, 都可以作为画纸被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 不同的表现手法使画面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铅笔、钢笔、毛笔、雕刻笔、色粉笔、油画笔等等不同的工具使画面呈现出多元化的形式感。我们还可以对这些工具的不同表现方式进行课堂研究如:泼洒法、拓印法、拼贴法、稀释法、褶皱法、烟熏法、摩擦法、流彩法等不同的造型手法进行尝试。

1. 材料

在素描创作的过程中, 研究材料的本质特征是把握肌理表现的根本。我们现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材料有三种:干性材料包括绘画铅笔、炭笔、色粉笔、蜡笔等;湿性材料包括钢笔、墨、钢笔淡彩、水彩等;以及载体媒介包括纸、树胶、布面、数字图像等。这些材料本身表现出如下这些特性:覆盖性、叠加性、融合性以及吸你附性。

2. 肌理

肌理一般指物体表面的纹理, 又称质感, 由于物体自身的材料不同, 物体表面的排列、组织、构造全部不同, 因此产生出不同的感觉如:光滑感、粗糙感, 柔软感, 硬物感, 尖锐感, 钝感等等。在我们的素描创作过程当中肌理是对象物体材料与表现方式的相结合。

3. 特殊技法

在利用上面我们所列举的不同工具材料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 我们来列举几个比较特殊的技法:

拓印法:可以将墨汁、色彩或者铅笔涂在凹凸不平的物体上, 这个物体就有了物体表面的纹样或者图案效果, 然后将被涂抹的物体印在另一个平面上, 平面上就会呈现出物体的肌理效果。

喷洒法:可以用喷枪, 或者是梳子、牙刷、画笔等工具蘸取颜色在画面上进行喷色、溅色或者洒色。

拼贴法:将各种杂志、书籍、期刊、报纸甚至是布料等等材料进行剪切, 按所需的图案进行拼接, 然后粘在画面上。

折皱法:将需要的画纸或是其他材料按一定的规则揉皱, 再在被揉皱的画纸上进行绘画或者着色。

流彩法:将有一定含水量的颜色倒入水中, 小心的用画笔搅动水面, 可以用吹气、拨水等方式, 直到色彩流动到满意为止。

工具材料以及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也丰富了作品的风格, 同时加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使学生在探索中感到素描的无限可能, 感受到创作的快乐, 在这些过程当中熟悉掌握素描构成表现这一课程的训练要素。

摘要:当今艺术教育随着国际文化的更加频繁的交流以及信息的全球化, 传统的素描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程度的转变, 《素描构成表现》这一课程就是由此产生的新兴素描教学课程。素描构成表现课程与传统的素描课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这门课程当中, 我们更看重学生的思考, 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革。

关键词:素描构成表现,观察,分析,创造,工具材料,肌理

参考文献

[1][美]塞勒sale t.《当代素描新概念训练教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年12月.

3.谈素描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篇三

关键词:素描;线条;立体感;明暗关系;层次关系;视觉感受

素描课程是一切绘画艺术门类课程与艺术设计课程的基础,所以在低年级课程设置时都会开设。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具有自身形体特征的,基础素描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在平面的纸上表现出真实的三维立体视觉效果。在素描基础课程中如何让学生掌握表现立体感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点密集得多了就变成了线,线密集得多了就变成了面,面一多就变成了体,体的组合就变成了画作。线条作为一幅画中最为基本的元素,决定了整幅画面的形状、明暗、节奏与透视關系,以及它们是否给人视觉上的完美体验。

从不同物体造型来看,线条的准确刻画不仅能表达形状的写实度,还对整体画面呈现的效果表现也有益处。比如几何体静物里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与多面体,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方体从上、下、左、右、前、后正面看都是正方形,视角稍偏就是正方体。长方形从正对面看过去,它只是一个长方形,这个角度可以说我们视觉的立体感顿时消失了。从倾斜角看,长方形也可以让视觉感受其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样一来,对于多边形,以直线组成的几何体,把直线画得简洁明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以非常硬朗的线条来刻画这些物件,才能给别人一种直观明了的转折面的感受,知道我们笔下表现出来的是什么硬度材质的物件。然而,如果我们画的是带有曲面的立体物件,如圆锥、椭圆球体,手绘笔者则需要将线条中弯曲的弧度控制好,包括每一根线的起笔与收笔控制,只有把这些线的轻重与弧度拿捏到位,才能在手绘复杂的组合形体中准确表现想法,真正实现心手合一,展现出真实到位的立体感。

从明暗关系来看,线条分布的疏密也能真实体现出画面之中的明暗、层次关系与立体感,体感造型的来源除了形状之上线条刻画的准确度,还与线条分布的位置、排列与渐变有明显的关系。从整体来看,我们会发现局部线条较密的区域显得较暗,而线条稀疏的地方则表现得比较亮。由此可见,稀疏的线条对应着明亮,密集的线条对应着暗黑,从明到暗,那是一个稀疏到密集的渐变过程,利用这种渐变过程,我们可以在渐变中模拟出现实中的光影变化效果,从而达到现实与视觉的一致性,最终展现出较强的三维立体感,将线条对明暗关系的显示效果表现达到极致。

除以上两方面外,线条与透视关系的对应也十分重要。立体感源于正确的透视关系,而在正确的透视关系中,物体的形状常常存在变形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适应人类的视觉习惯,要让线条本身与其组合展现立体感,必须符合透视规律。根据透视规律来表达线条的形状、分布,以及局部的变形,才能展现立体感,如近处的物体或块面视觉偏大,远处的物体块面偏小。同一个水平线的物体块面交接点,从下往上仰视,视觉上会觉得近处的点高,远处的点低;从上往下俯视会觉得则近处的点低,远的点高。

另外,课程中同学们在实际手绘表现时,对远近不同的对象,可以采用远处虚、近处实的处理方法,近处的与重点的对象多着力,而对远处的对象适度淡化虚化,这样可以使画面有很强的空间感。对于本身明暗不同的对象,可以根据对象在阳光下的光影效果来分布线条,明处少用线条,或用细线条和虚化,暗处则多用线条用粗线条,也可以简单勾出阴影部。为了使整个画面表现出超强的立体感,我们在布局结构时也可以用物体之间的层叠、对比、参差来表现整个画面的现场感和物体的立体感。

可见,物体立体感手绘表现的根源除了透视,还有光影变化。如果没有光,世间万物虽然有立体感,但我们将看不见立体感,也看不到其基本形状与轮廓。反过来,如果对一个物体四面八方都用光源照射,其同样会变得没有立体感,只有一个轮廓。因此,在技术表现时就会得到一个结论:素描绘画表现反光时一般亮度不能超过高光亮度。笔者认为,偶尔特殊情况下,反光虽然不能超过高光亮度,但其可以与高光亮度一样亮,但前提条件是反光的面积必须比高光小。笔者在多年实践中认为其亮度虽然一样,但面积小了给人的视觉感受仍然是弱于高光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对素描表现技法提问时,可以通过示范的教学手法给予他们解答,这样他们印象也会非常的深刻。

综上所述,绘画类学生要想完整全面地用线条展现物体的立体感,就需要去了解、认识与研究线条的粗细、轻重、握笔姿势角度、运笔速度与变化的作用效果。同时,还需要他们深入理解线条与物体造型、明暗、透视变化与光源位置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最后,还千万不能忽略研究素描造型表现之工具材料,如纸张、铅笔、炭笔、木炭条、炭精条等材料的自身性能与表现线条的效果。可见,要把素描基础课程教学搞好,必须做到教学与教研共进,不放过任何细节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子裕.论“设计素描”教学改革[J].艺海,2013.

[2] 杨劲松.肌理重叠[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3] 曾润.素描艺术中的造型因素研究艺术科技[J].艺术科技,2013.

[4] 刘子裕.谈综合材料绘画教学[J].大众文艺,2013.

[5] 殷福军.中国首位动画专家杨左匋生卒年考[J].电影艺术,2014.

4.素描课程教学计划 篇四

《素描Ⅰ》《色彩Ⅰ》《设计素描》《摄影史》《广告概论》《模型设计与制作》课

程教学大纲

《素描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素描Ⅰ 英文名称 Sketch I 课程代码 1200010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 课程概要

素描Ⅰ是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摄影、动画及一切造型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必修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素描1的教学目的是:提高综合素质强化艺术底蕴,使学生增强造型能力,提高分析、综合、深入研究及艺术概括与表现的能力,培养个性化创新意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孙化.素描基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7.主要参考书:

颜铁良.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素描学习-设计与结构.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8.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素描的基本概念(2学时)

讲述素描的发展、国内外素描的主要风格流派及对艺术设计的底蕴作用。第二章 静物写生(10学时)

通过写生,使学生了解静物组合的一般要求与构图原理,理解与掌握各种物体质感的表现方法与

一般规律,获得更丰富的表现技法,积累更多的作画经验。

重点:构图原理的掌握,用明度表现色彩感及质感的方法。

难点:不同质感物体的不同表现技法。第三章 石膏胸像写生(12学时)

通过写生,使学生了解素描的基本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理解与掌握素描的基本理论,进一步加强形体、空间、质感的表现力,培养结构分析意识,深入理解“整体—局部—整体”的深刻内涵,认识形体整体与局部的对立统一关系,深入理解素描的本质。

重点:素描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的深入理解。

难点:结构与空间的表现,整体意识及整体感的强化。

第四章 人物半身像写生(24学时)

通过写生,使学生了解人物半身像的造型和动态规律,认识人体造型引起衣服起伏和衣纹变化的规律,分析与表现形神关系,努力探索肖像画的精神内涵,提高对人物半身像的刻画能力,使技法熟练化、个性化、艺术化。

重点:人物的形神关系与形体结构的表现。难点:人物写生手的表现与表情的维妙表现。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辅导练习、示范分析、考试考查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一般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把握教学 1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难度与梯度,采用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把握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训练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

采用优秀教学范图及应用该课程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资料

素描写生技法范图、教师教学范图、该课程CAI课件。

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 作业:石膏像写生(对开)一张、静物写生(四

开)一张、人物半身像(对开)一张。

答疑和质疑随堂辅导解决。4.课程设计

本课程为四周,每周8学时,其中石膏像写生12学时、静物写生12学时,人物半身像24学时。以上均包括多媒体课件讲授、辅导时间。

5.考试环节

人物半身像为结课程成绩占70%,其中石膏像写生、静物写生为平时成绩占30%。

考试形式:卷面,采用本单元作业综合评定给出评定成绩。

执笔人:王春涛

《色彩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色彩Ⅰ 英文名称 Color I 课程代码 1200020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学 分 2.5 总 学 时 40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课程概要

色彩学是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研究色彩知识和解决色彩问题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色彩I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色彩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的表现技法,以及运用色彩进行静物、风景写生创作的能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陈家全.色彩基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7.1版.主要参考书:

宫立龙.色彩静物.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9.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一节 色彩学基础知识简介,色彩学中专业术语介绍,色彩原理知识、表现技巧。

第二节 学生作品赏析,外国大师作品欣赏。重点:色彩学的概念和原理知识。

难点:掌握色彩写生时色彩的关系处理,色调的冷暖处理。

了解色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色彩学中的专业术语,提高写生技能和熟练掌握色彩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二章 色彩静物写生(26课时)

第一节 含有羊头的主体静物写生作业(冷暖色调各一组)。

重点:固有色、环境色的相互关系处理,使学生掌握色彩和谐的处理技巧。

难点:色彩的冷暖关系处理。

第二节 含有小提琴的静物组合写生作业练习(高调、低调各一组)。

重点:掌握对比色与邻近色的应用。难点:干画法与湿画法的应用,对比色与邻近色的调和。

第三章 户外风景写生(风景写生练习)(12课时)

重点:掌握风景写生的步骤、技巧、方法。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难点:风景色彩的基调与色彩冷暖关系表现的技巧,天空、地面、主体物的色彩关系的调和,掌握基本的色彩透视规律。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课堂静物写生作业、户外风景写生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材施教,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以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和插播教学录象片等手段。并逐渐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资料

教学中可采用CAI课件、幻灯片、录象片等教学辅助手段达到教学要求。

3.实践环节 课堂写生,户外写生,教师辅导。

4. 作业方面

色彩静物采用课堂写生教师分别辅导的手段,使学生能够熟练的使用色彩语言,掌握各种表现技法,达到写实性色彩练习的基本要求,色彩风景可采用临摹和写生的手段练习,让学生掌握色彩风景的表现风格和特点。

5.课程设计

本课程共计五周,每周八学时。第一周色彩的基本常识和作品赏析等理论部分课程需要多媒体课件讲授2课时,第一周至第四周安排两组色彩静物写生,共26课时,第四至五周安排风景写生和作业点评12课时。

要求:通过色彩知识讲座和色彩写生训练,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用色彩语言进行写生和创作。

6.考试环节

本课程采用学生的作业为考核标准,要求色彩静物写生作业两张,风景作业一张,其中一张静物作业为结课成绩占学期总评成绩的70%,其他为平时成绩占学期总评的30%。

执笔人:闫勇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设计素描 英文名称 Design Sketch 课程代码 1200560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学 分 2 总 学 时 36 先修课程 素描1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平时成绩占30%,结课成绩占70% 课程概要

设计素描是摄影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必修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设计素描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转变以往素描观念,从被动写实再现转变为主观主动表现。在素描思维观念、表现方法、表现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有一个全新认识与质的飞跃,增加理性及分析比重,熟练运用创意思维及现代素描造型语言,培养创造力,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陈立勋.新概念素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0.主要参考书:

斯图瓦特.珀赛现代素描技法.湖南美术出版社,3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1990.8月.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新概念素描---素描的内涵和外延,新概念素描的诸要素(12学时)

了解“造型”的内涵、现代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别及“基础”的内涵。

了解形态、结构、线条、空间、明暗、肌理在新概念素描中特有的表现语汇,拓宽素描基础内涵,打开学生眼界,激活学生思路。

练习实践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线条、形态、明暗、结构、空间、肌理等造型语言,在思维层面上摆脱传统素描观及训练思维的束缚,初步建立新概念素描的 价值观。

重点:画面结构的形式美法则及肌理的设计制作要点。

难点:①矛盾空间的定义及肌理的收集 ②现代素描造型语言的理解及认识。第二章 超现实创意素描(24学时)

了解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及内涵、对培养创意思维的特殊意义,掌握超现实创意素描的思维方法,使用现代素描造型语言,组合出特定的、独具视觉魅力的画面。

重点:

⑴ 超现实思维及创意思维的培养 ⑵ 画面的构图结构体现现代感

(3)剪贴、肌理、手绘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难点:

⑴ 形的构想与联想的区别点与相似点。⑵ 创意思维的培养。

根据所学素描知识,让学生针对人与生态环境

或者人与 社会时事及历史题材等内容进行创意练习,要求构思新颖,形式和内容完美、统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练习实践、个别辅导与一般讲授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一般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启发、引导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及一定数量的教学范图,增加直观性、形象性、配合教学的展开。

2.教学辅助资料

《肌理画面》教材、《西方现代艺术史》、教师教学范图。

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 明暗、形态、空间各一张(四开)、超现实创意素描一张(四开)。

答疑和质疑随堂辅导解决。

4.课程设计:本课程为三周,每周12学时,其中明暗、形态、空间练习12学时,超现实创意素描24学时。

以上均包括多媒体课件讲授、辅导时间。5.考试环节:

形态、空间、明暗为平时成绩占30%,超现实创意素描为结课成绩占70%

本课程采取课堂作业卷面形式为考核内容。

执笔人:王春涛

《摄影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摄影史

英文名称 Photography History 课程代码 1200570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适用专业 摄影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先修课程 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属于其他摄影专业课的先修课。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本课程以最终作业成果为考核标准。其中作业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课程概要

学习了解摄影发展史。摄影史是摄影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必修课。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摄影史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摄影的发展过程,更好的为摄影创作服务。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吴炜 著 《摄影发展图史》 吉林摄影出版社 参考书:

《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中国摄影出版社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摄影术的诞生与最初发展(2学时)

1.尼埃普斯和日光蚀刻法 2.达盖尔和他的银版法

3.摄影术在世界的传播和早期应用 4.摄影术传入中国

重点: 日光蚀刻法与银版法的区别 第二章 摄影器材的发展(2学时)

1.照相机的发展 2.感光材料的发展

重点: 20世纪感光材料发展的重要成就 第三章: 人像摄影的发展(4学时)

1.人像摄影的兴起 2.人像摄影的形成 3.人像摄影的现代演绎 重点: 现代与传统的切换 第四章 艺术摄影的发展(8学时)

1.画意派摄影 2.连环会和摄影分离派 3.纯粹派摄影

4.艺术摄影的多元化发展 重点: 艺术摄影的多元化

第五章 纪实与新闻报道摄影的发展(8学时)

1.早期的摄影纪实与报道摄影 2.中国纪实报道摄影的早期状况 重点: 报道摄影在中国的现状 第六章 广告摄影的发展(4学时)

1.商业性的广告应用 2.广告摄影业的形成 3.现代广告摄影的飞速发展 重点: 何为商业摄影 第七章 彩色摄影的发展(2学时)

1.对色光的认识 2.加色法 3.减色法

重点: 现代彩色摄影基础的奠定 论文写作与辅导(18)学时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写作与辅导,考核与总结。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先动脑后动手,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学获取知识,增加现场教学课程及答疑,质疑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与学习心得写作。2.教学辅助资料 图片与幻灯演示 3.作业、答疑和质疑(1)作业

学习体会一篇,不少于1000字。(2)答疑和质疑

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质疑。

4.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为4周,学生按教师给定的题目进行写作。

要求:注明参考资料 5.考试环节

本课程以最终作业成果为考核标准。课程结束 5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由任课教师作总结。执笔人:吴 炜

《广告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广告概论

英文名称 Advertisement Conspectus 课程代码 1200600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 分 1 总 学 时 24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结课论文;占60%,平时成绩占40% 课程概要

广告学概论是摄影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是摄影专业的学科理论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广告学的定义和分类,理解、把握广告的内涵、外延、功能、运作规律和特性,了解广告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通晓广告业和作为广告人的道德自律,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广告理论知识和传播工具来帮助实现广告目标,将理论知识更深、更广的向实践延伸,以便在更广阔的信息海洋里自由驰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陈培爱编.《广告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星 亮编.广告学新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樊志育编.广告效果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 李东进编.现代广告——原理与探索.企业管理出版社

颜伯勤编.成功广告80例.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广告学的简史与基础理论(6学时)

第一节 广告概论 第二节 广告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广告基础理论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外作业、设计提案等。

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现场课及案例的分析、学生作业点评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CAI课件、多媒体教学系统及参观广告公司商业案例操作等教学手段。

(3)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是现代广告设计中重要的创意表现和传媒工具,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的介绍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安排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的教学内容与环节。

2.教学辅助资料

CAI课件、多媒体教学录像、优秀广告案例幻灯片。

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和质疑

(1)习题课:开展课堂讨论、典型案例分析、第二章:现代广告业的组成、特性与理论(10学时)

第一节 现代广告事业 第二节 广告运作规律 第三节 广告主 第四节 广告信息 第五节 广告媒体 第六节 广告受众 第七节 广告效果

第三章:广告业的组织形式与管理(8学时)

第一节 广告组织 第二节 广告管理 第三节 广告人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市场调研分析及广告信息获取和策划提案等。

(2)课外作业:按课程学习的进度和需要布置课外作业

典型习题:由学生自行组建广告选题专案组进行广告个案课题研究。

(3)答疑和质疑: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或质疑。

4.课程设计

广告学概论课程设计时间为12周,内容为广告课题研究,进行实际案例的研究运作。

要求:提交课题研究文本一份(含业界组织管理模式与市场及信息调研与分析报告、广告诉求策略、广告诉求表现、媒体策略等基本格式),5.考试环节

本课程采用命题论文和平时测验为考核标准,其中理论测验部分占总成绩的30%,命题论文占考核部分总成绩的70%。

执笔人:黄 超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模型设计与制作

英文名称 Model Design and Facture 课程代码 1206996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学 分 3 总 学 时 48 先修课程 透视原理、设计制图与AutoCAD(A)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课程概要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工业设计的学科基础课之一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形态的三维造型特征,运用不同材料和工艺手段训练对三维产品的语义表达,增强产品结构意识和创造性设计制作。让学生运用各种塑造材料及工艺手段设计产品模型,了解表面涂饰工艺方法,掌握结构及细部的工艺处理手段。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工业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周忠龙编著 北理工出版社1995.5第一版 《工业设计模型工艺》 赵玉亮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工业设计模型(2学时,了解)模型 2 模型作用 3 模型分类 4 模型设计

5工业设计模型区别于一般模型实体 第二章 模型用材的选择(2学时,了解)粘土和复合材料 2 石膏和水泥材料 3 塑料和橡胶材料 4 木材、竹材、藤材、纸材 5 金属材料 6 粘接材料 7 涂料与稀释剂 8 辅助加工材料

第三章 材料加工技法(8学时,掌握)粘土、油泥模型材料塑造技法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石膏模型材料加工技法 3 塑料模型材料加工技法 4 木制模型材料加工技法

第四章 各类模型制作工艺(10学时,掌握)单形体工具及用具的制作练习2参考、概念模型制作工艺 3 结构、功能、展示模型制作工艺 4 细部、玻璃钢模型制作工艺 5 典型范例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第五章 模型的测评与安全防范(2学时,理解)模型的检测评价 2 防火与防毒 3 安全操作规程 4 工具的正确使用 5 安全保健知识

重点:本课程是以动手实践为主的一门课程,重点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模型制作理论知识和材料工艺知识,掌握各种模型的制作工艺,培养让学生善于将自己的构思具体化,制作出立体模型的实践能力。总 学 时:48 教学学时:24 实验学时:24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及市场调研,模型制作课程设计作业、实验、考查等。1.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从模型制作理论知识入手,理论联系实际讲授各种模型的制作工艺,增加市场调研、参观、课堂讨论交流及设计讲评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和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 2.教学辅助资料

模型制作典型案例评析资料及CAI教学课件。 3.实验环节(1)实验要求:

通过各类模型制作练习,熟悉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加工工艺,以及常用的手工工具和电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模型表面涂饰工艺。

(2)实验内容

以石膏为主要材料的家用电子产品模型制作。

让学生运用石膏材料及工艺手段设计产品模型,了解表面涂饰工艺方法,掌握结构及细部的工艺处理 9

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手段。

4.课程作业、课外作业、讨论交流、讲评(1)课程作业:

以石膏为主要材料的家用电子产品模型制作。(2)课外作业

准备完成课程作业所需的材料,到市场或企业寻找合适的选题,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课内未完成的作业课外补充完成。

(3)指导和讲评

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指导和讲评。5.课程设计

模型制作工艺课程设计以课堂讲授为辅,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小型产品模型制作为主。学生可以按教师给定的题目或自选题目进行市场调研、概念设计、设计构思、设计展开并借助计算机进行产品三视图。

要求:完整的完整反映产品形态的视图与产品模型。6.考试环节

采用课程作业形式评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5.《素描》课程说明 篇五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课程代码:J131001 J131004 J131008 中文名称:素描

1、素描

2、素描3 Sketch 1、Sketch

2、Sketch 3 学时学分:64*3学时(6、6、5周)4*3学分 预修课程:色彩、构成基础

适用专业:美术学 内容简介:

《素描》是美术学专业学生必修专业基础课,是美术专业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本课程将开设3个学期。通过素描学习,使学生理解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掌握基础素描中的基本要素以及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明确素描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视觉艺术表达基础,使人的创造性冲动得以最大施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理解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用线条、结构、明暗、空间、形式等艺术语言,使学生眼、手、脑能协调发展。通过素描学习,为学生提供作为美术工作者所需要的美术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为学生的艺术创作、艺术批评、艺术欣赏、艺术教育的学习提供所必要的知识准备。

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素描的工具材料与技术、素描的观察与表现、素描构图、素描的语言与形式美法则、素描中的创意、素描中的艺术要素及其构建方式、艺术处理等。课程教学主要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密切融合,侧重于从技术入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观念转化为视觉图形的构建,以达到对原理和观念的深入理解,寻找适合与学生自身审美情趣和艺术观念的艺术语言;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建构的能力。教材

1、[美]蒂尔·塞勒/克劳迪亚·贝笛著,赵琦、何积惠、周燕琼译.当代素描新概念训练教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刘虹编著.素描.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03年 主要参考书:

1、张会元编著.素描教学.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0年

2、章仁缘编著.国外素描概念.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

3、(美)斯图瓦特·伯塞著,杨志达、杨岸青译.现代素描技法.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0年

4、[美]伯纳德切特著,徐梅、秦雯译.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院素描教程.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

5、程丛林主编.素描.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年

6、杨景芝著.基础素描教学.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7、石庆秘编著.以表现形式为切入点的素描基础教学探寻.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0年

6.素描校本课程教材 篇六

新课程标准美术校本课程

——素描几何体、静物、头像;彩画

学 科:

素描

编 者:

周丽凤、胡海林

目 录

第一章 素描几何体教学教案„„„„„„„„„„„„„ 第二章 素描静物教学教案„„„„„„„„„„„„„„ 第三章 素描头像教学教案„„„„„„„„„„„„„„ 第四章 水粉画教学教案„„„„„„„„„„„„„„„ 第一章

一、教学目的:

素描几何模型教学教案

通过本科教学使学生懂得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作画步骤、和技巧。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

三、知识要点 1.观察方法:

“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素描大师揭示了这个观念问题,即素描不是再现形体,而是表现形体,表现对形体的看法,是代表着作者对物象的观察思考、对视觉信息的反应和处理。

(1)概括地观察:把复杂的物象概括在简单的几何形里,把不规则的边线概括成直线,感受物象的整体大形。

(2)立体地观察:素描是一种造型艺术,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表现出三维或多维的立体形象,正确分析立体物象的边线透视方向,表现在平面上时要理解其中的空间关系。

(3)联系地观察:每组物象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都有着内在的联系,物体相邻近的边线,对应的边线都需要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才能分辨,比较就是联系地看。只有反复地比较才能准确地表现事物的特征。

2.透视原理:

(1)透视现象是我们学习素描必须搞明白的内容,基本上可分为:1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3投影透视,4倒影透视(这里利用板书、画透视图来说明基本原理)

(2)强调写生中的光影、黑、白、灰色调规律及画面中的表现

没有光,事物无法呈现视觉形象,有光就有影,光和影构成的明暗关系成为色调深浅变化的依据,光影素描本源于西方的写实绘画,它把物象各个转折面以不同角度接受光源,形成了深浅不同的色阶,分为:亮色调——直接受光部分;灰色调——侧面受光部分,较弱的亮部。明暗交界线——受光与背光的交界地带。反光——物体的背光部分接受邻近物体的反射形成。投影——物体遮挡光线的部分。统称为“五调”。

3.写生中物体的分解

当看到组合石膏几何体的时候,我们须把这个组合体分解一下,如圆锥组合几何体我们把它分解成圆锥和圆柱这两个几何体来画,四棱锥组合体把它分解成四棱锥和长方体来画,等等。这样有助于我们把复杂的形体简单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画准每个几何体。

四、插入视频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

例如:一组石膏几何体写生方法步骤

1.起稿:画面中物象摆放合理并富于美感。轮廓准确,内外关照。把握好整体构图,包括比例,特征还需要经常退远看。

2.塑造形体:应在整体—局部—整体的循环中把握调整大的形体关系及大体明暗,一般来说就是先找明暗交界线,然后画出背光面。

3.深入阶段是一幅用时最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一方面把塑造全面推向具体化,另一方面要画出丰富明暗调子,使整个画面具有旋律感。在这个阶段不仅要画所表现对象的立体感,还要画出对象的质感以及对象所处空间。

4.深入刻画与整体调整:局部的深入刻画可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力。整体调整是保持画面即有丰富的层次变化又不零碎。

六、课题作业

1.简单几何形体单个及组合的结构分析

规格:4开纸 数量:2--4张 学时:6--10学时 2.单体自然物象的结构分析

规格:4开纸 数量:1--2张 学时:6--12学时

七、优秀作品赏析

素描静物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介绍素描的基本概念,了解素描这个重要画种的发展。掌握素描的材料和功用。理解素描在艺术和社会领域中的地位与意义等等。使学生透彻的理解本门课程的具体含义,为接下来的素描静物实践训练作理论指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介绍素描的含义。2.掌握素描的材料和功用。

3.理解素描在艺术和社会领域中的地位与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作业练习实践法、直观演示法(画稿示范、作品赏析)。

第一部分 素描静物写生的基础知识

(一)何谓素描

1.素描(Drawing),运用简洁朴素不加渲染的写法亦称素描。2.用线条描写或单色、不加彩色的绘画。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研究绘画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3.素描是对物体用黑白灰三色将物体的亮面,阴影,投影画出来。在二维平面的纸上,勾勒出一个三维立体的物体。

(二)素描的重要性

1.素描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价值。

2.素描是其它艺术的必然基础,尤其是水彩,油画,版画,雕刻(浮雕)。3.素描是画家工作的最后成果,也可以作为复制或摹写的基础,但以它的性质而言,它是独特的。虽然各种艺术不一定都要先绘出素描稿,但素描却是一切观赏艺术的基础。

(三)素描工具

1.素描的工具种类很多,如铅笔、钢笔、炭笔、毛笔等。

2.素描作品尺寸与工具有很大关系:大幅作品适宜用木炭来画,对于轮廓、照应等可经长久的时间细细研究、分析;铅笔适合较小尺寸绘画;而钢笔画的作品尺寸则更小了,往往在插画上用得较多。

(四)素描的基本要求

1.首先要构图完整,画面没有凌乱的感觉,同时形体要准确。2.基本色调要准确到位,这里的色调包括光影和物体的固有色。

3.要注意物体质感和份量感的表现。质感即物质感,就是物体材料的属性,比如它是什么材料做的:是金属的,玻璃的,还是陶瓷的等等;份量感就是物体在视觉上产生的重量,而不是物体本身的重量。

4.空间感的塑造是绘画的重点。空间感就是说整个画面的深度,这就包括物体和物体之间的视觉距离,物体和背景的视觉距离。

(五)素描经常出现的几个错误

1.“灰”:画面发灰就是指在塑造明暗时没有把黑白色调拉开,“黑的不黑、白的不白”,用一种色调或相近的色调画了所有的物体,就容易出现灰的状况。

2.“花”:发花的原因是所有的物体在刻画的时候,都用了很深和很浅的同样色调去表现,缺乏过度的中间色调,只单个描绘物体,没考虑物体之间的明暗差异,或者该虚的暗部没有“藏”起来。

3.“脏”:脏往往是因为在修改的过程中,遗留下来不干净的色块和色斑,没有统一到全幅画面的整体中去。

4.“腻”:腻的主要原因是在刻画过程中对素描的“黑白灰三大关系”、明暗交界线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表现出来这些素描的要素。

(六)常用的素描用语

1.明度:色相明亮或沉暗的程度。

2.比例:一部份跟另一部份或整体在量或尺寸方面的关系。3.构图:各部分物体在画面之中的协调安排。

4.线条:描述前进或后退的形状之变化方面的一条或多条断续线或连续线。5.结构: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在素描静物中,可以简单理解为“物体中凸起来或凹下去的地方”。6.三大关系:又称“三大面”,黑、白、灰

7.五大调子:高光、亮灰、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8.立体感法:控制明暗的逐渐变化以创造实体形式的错觉效果,使物体有三度空间的立体特质。

第二部分 素描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

(一)素描习作方法与步骤的理论阐述

素描习作的方法与步骤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观察、构图、打轮廓、塑造大关系、深入刻划、整理完成。

1.观察

首先应该真正地学会观察实物,这几乎是极其必要的和相当困难的一点。而许多初学画的同学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还没坐稳就急着开始动笔画起来,像这样认为画的成败主要靠手头表现功夫,或者依靠数量积累的认识与方法是十分有害的,逐渐养成一种难以纠正的毛病。有什么样的观察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结果。

因此,在素描习作中就不仅仅是要求训练具有自如的动手绘画功夫和准确敏锐的眼力,更重要的是培养训练有素的整体意识——整体的观察方法。整体的观察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对素描习作练习所要表现的对象整体面貌有一个全面的感受认识。

2.构图

当我们把观察对象感受转换为具象画面时,就需要通过构图在素描纸上将它们按照作者的意图进行恰当的布局安排组合。确定出最佳的构图方案并开始动笔起稿定位的时候,一定要看出并找到所要表现对象的上下左右(或三角形构图法)形体最突出部位点,然后根据你所感受观察到的对象基本大形特征的这四个部位点(或者三个点),在画面的上下左右(或上左右三点),用笔轻淡笔触长直线构图确定下来。

3.打轮廓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起形,在画纸上多采用比较长的直线,概括地画出对象大的基本形特征。为了能更好的捕捉到正确的大形,有时可以借助类似几何形的概括方法去认识把握,使你能单纯的看到并画出对象整个形体的最基本特征,例如确定出对象的基本形是由呈什么形状的:是圆的、方的、三角规则还是不规则的等等什么形构成的,它的大动态又是如何的等等。在大的基本形体、比例、动态关系确定出来以后,一定要将画面放置到远处进行检查修改,力争做到生动准确。

4.塑造大关系 整体地铺设大的黑白灰素描关系,把全幅画面当成一个整体,所有物体的所有暗部,进行铺绘,并有区别的画出最黑(如最黑物体的明暗交界线)、次黑、深灰、浅灰„等层次。对于初学者来说,忌讳单个物体进行局部刻画,要养成整体观察和把握整组静物的习惯。

5.深入刻划

在这个阶段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是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深人;第二是怎样深入。

“画眼”和“最精彩的部分”,是深入刻画时,重点刻画和深入的入手点。从整体感受中获得的最突出、清晰、对比强烈,一下子就抓住并跳人你眼帘进人视觉,使你产生强烈表现欲望的部位开始,让这一个或者几个部位成为整幅画面的“领头羊”,刻画走在前边,其它次重点部位依次展开来。

深入刻划的过程,不仅是要求将塑造大关系时,表现出的概括的体面关系,逐渐由各种形状细小的转折体面来衔接过渡,使相对简单的形体本身与相互之间的来龙去脉关系丰富具体化;同时,也要通过不同的处理手法来描绘表现出对象特有的气质性格、质感、份量感、光感与空间感。

6.整理完成

整理完成的过程也就是调整大关系的阶段,它是我们进行素描习作的最后一个程序。

在前边作画的过程中,尽管我们也不断地强调整体意识,但因为每个过程中有其具体地重点倾向和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在深入刻画阶段,由于能更好更具体详细地塑造出对象,理解分析的因素自然比较多,所以难免会暴露出顾此失彼或影响整体感的问题和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在素描完成前对整个画面做一次从局部到整体的全面检查与调整。

首先,为了保证有清理的头脑和良好敏锐的感觉以便顺利地发现问题进行调整,最好能暂时离开画面几分钟到室外看看远处.放松一下大脑并使眼睛得到休息.。因为长时间地观察.理解分析与作画会使感觉和思维判断能力因疲劳而迟钝麻木,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自然是很难发现问题而进行调整工作的。

(二)素描习作写生的具体步骤

1.《有倒着的罐子的静物》写生步骤过程

过程步骤一:观察

过程步骤二:构图和打轮廓

过程步骤三:塑造黑白灰大关系

过程步骤四:深入刻画

过程步骤五:调整完成与原实物比较图2.《有玻璃杯的静物》素描写生步骤图

3.《衬布上的苹果》素描静物写生步骤图

4.单个静物(苹果)的画法

5.素描静物的构图

6.视频:素描静物写生步骤图(见附件)

(三)实践写生或作业布置

1.课堂完成一幅素描静物写生作品。要求如下:

造型准确,刻画生动、深入,黑白灰关系明确响亮;时间为6课时;纸张大小为4K素描纸。

2.分组讨论法,谈一谈:如何解决素描绘画中的“灰”、“花”、“脏”、“腻”的问题。第三部分 素描静物示例范画 1.素描静物一

2.素描静物二

3.有香蕉的静物

4.水壶和苹果

5.有罐子的静物

6.有砂锅的静物

7.有玻璃杯的静物

8.砂锅和盘子

9.有香炉的静物(结构素描)

10.素描静物三

11.有不锈钢锅的静物

12.有高脚杯的静物

13.有水壶的静物

14.有篮子的静物

15.素描静物四 14.有八个瓶罐的静物

15.有水果刀的静物

16.素描静物五

17.有铜喇叭的静物

18.素描静物六

19.有向日葵花头的静物

20.有铜火锅的静物

21.有石膏像的静物

第三章 素描头像教学教案

头像(男老、女老、以男青、女青为主)

教学目的与要求:能运用较好的观察方法,并通过对头部结构关系、明暗关系地理解归纳,从而能准确恰当地描绘对象的形和调子关系。

一、头骨、肌肉结构训练(一周时间):强调对结构的理解、记忆、熟练掌握(解决结构盲点)。

讲座安排:

1)头骨、肌肉结构的特点(比例、形状特征、位置点的把握)。2)头骨、肌肉结构之间的联系。3)与真人头像结构的联系。

4)与静物描绘的联系(结构、调子的规律性)。训练方式、内容:

1)头骨写生(局部、整体结构的理解、描绘)。结合讲座,约一个半小时。2)头骨默写(根据真人半默写、全默写)。

3)肌肉结构写生(局部、整体结构的理解、描绘)。结合讲座,约一个小时。

4)在头骨上加肌肉训练(默写)。

二、头像训练:强调对各结构特点的深入理解,强调结构的准确性,调子的有序、合理把握。

训练方式、内容: 1)结构训练

强调对头像结构的完整理解把握,面与面转折的连贯衔接,以及对头像结构的关键处的归纳、选择。约两到三张作业。

此处安排示范讲座,用以提高对头像的结构构成规律的认识。详细讲解头部五官及其它部分的结构关系特点、透视关系。约三个小时。

2)调子训练(明暗关系)

强调结构和调子的严密结合,能主动归纳出画面的调子属性(高、中、低调)使画面调子关系秩序化、整体化。约三张作业。此处安排示范讲座,讲解调子和结构的规律,头像整体的调子特点,局部结构的调子特点。与静物联系。

3)步骤训练

强调按作画五个步骤的方法严格进行(1观察、2构图造型、3抓结构关系画大的调子关系、4塑造、5整体调整)。注意各个步骤之间的连贯转换。约一星期。

按步骤内容安排五个针对性讲座: a.如何观察把握头像。b.如何构图 造型

c.如何抓结构关系 画大的调子关系 d.如何塑造 e.如何进行整体调整 总体结合对静物的认知。

素描头像容易出现的问题

素描头像教学一直是整个素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既有衔接几何石膏、静物素描的作用,又是半身带手与全身人像基础。因而,教好它与学好它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就高考美术而言,素描头像是我们每年经常碰到的考题。相对于半身带手、全身人物像,它是简单得多;但尽管如此能够切切实实画好的为数仍然不多,而存在的问题倒是方方面面,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如下几方面:

一、“大的基本形特征” 总是把握不住。主要表现在把方形头画成长形头,把瘦形脸画成胖形脸,把女人形画成男人形,把青年形画成老年形„„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两眼的视线不统一,观察头像不整体,其距离画得过宽必然会拉宽脸部基本形,过窄脸部的基本形就会变瘦。2.五官画得过小,脸部就会挤成一团,造成脸部臃肿;五官过大,脸就会相对变小,从而使得它容不下五官,因此,头像也就变成了畸形。3.当眼睛移动向右时画左眼,移动向左时画右眼,画出来的两眼必然不会在同一视线上„„

诸如此类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有:1.调整观察方法,先观而后察,看形不看线,显然有的人通常是看线不看形或只是看形的边缘变化而不看形的大特征。2.看形要花时间去比较线,找出大小、长短不一的正确比例关系。3.固定焦点透视的变化,观察形体时不要随意改变自己的位置。比如,画头像时自己位置的左右移动,就可能导致画面中鼻子、嘴、眼睛的方向与头部的方向可能不一致。这些毛病的出现都是因为画者作画时没有注意到形体整体关系与透视变化的相互关系;因此,在绘画进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基本形不准时,我们就应该马上停下来,从画面整体性把握的角度,来认真思考,反复分析基本形大动态的变化,以及形体整体调子的轻重变化。

二、“花”与 “乱”的缺点在画面中表现也很突出。它们是指画面形象上所出现的许多黑白相间花斑,好像水面上的浮光掠影,要么暗面到处都是光亮区域,要么亮面到处都是黑斑区域,让人感觉形体的受光面与背光面异常凌乱。产生花、乱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是由于过于刻画局部而没有顾及到其它部位的相互关联造成的,东一块西一块杂乱无章。2.是由于铺调子的色度不够均匀,第一层色度画不均匀,用线过于凌乱;再加上第二层色度也画得不均匀,线条还没有第一层重,这种不均匀的色度多次重叠则会出现许多黑斑或光斑,从而画面显得到处都是乱蓬蓬的线条„„

解决它的办法也有两方面:1.铺暗部调子时用笔一定要均匀,不要留太多的白色空隙,在逐步加重调子的同时要注意与结构相结合。2.如果亮部的斑点过多就用橡皮把它轻轻擦掉。如果暗部过多则可以用手指轻轻的揉,以使得它的调子更趋于统一。3.就是作画时必须避免盲目用线,注意到线条一定要表现到形体、体现到结构的转折。

三、“腻”与“木”也是我们画面中常犯的错误。腻是指脸部找不到明显的形体转折面,到处都磨得光光滑滑的而且还没有色度变化,木跟腻的画面效果恰恰相反,它的毛病在于过分夸张形体的转折面,好像是用由一块块被割成的木头组成的。

解决的办法是:1.人物都是有骨有肉、有方有圆的形体,因此,在作画的过程中时,该方的画硬一点,该圆的画软一点,亮部转折轻而准确,用笔用线得当,其毛病是可以克服的。2.作画的过程中,如果不是为追求某种形体转折风格的话,还应是提倡正确的处理画面的“前、中、后”三度空间。

以上是我们在高考素描头像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学生存在的常见毛病,尽管它们随着教学的深化能够逐步得到解决,但是,这里仍希望部分学生特别是初学者认真对待。

素描头像教案

教学目的:在较段的时间内用简明扼要的表现技法迅速将自己感受到的形象简要明确地描写下来,并得到生动的表现。通过素描头像的训练,使学生们对头部的体面,结构,透视,比例线条等一系列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初步的的训练对画面空间,虚实线条等一些表现方法的掌握,同时强调学生对表现对象精神状态的把握和刻画能力。

重点:1.形象的了解与掌握

形象的了解与掌握,要求我们从形象的结构特征出发,对人物形体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理解。

2.表现手法:线条和明暗

难点:人像面部结构特点和五官的造型特征

为准确生动的画好这些部分,不仅要熟悉它们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更重要的是理解五官由于面部表现变化而形成的相互关系。不注意五官周围肌肉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表现就不自然。

导入新课:想要画一副完整的素描人像,除了对人物形象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线条的运用和明暗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线条:线条是一种明确的富有表现力的造型手段,能直接的,概括的勾画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和形体结构,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随着对象的不同,要求用不同的线条表现。

线条在素描中不仅可以有效的把握形体,还能对所要表现的物象做出有力的判断。素描训练无论采用哪种手段,开始都要用线确定所有的关系。用不同种线条来寻找形体,用多条重要的辅助线划分比例定位置;用长直线画大的形体关系;用切线画出小的结构转折关系;用重线,实线表现近处的暗部;用淡线,虚线表现亮部和迟远的部分。在素描训练中通过对线的探索,逐渐认识线在绘画中的作用,并能

线

美的造

型。

明暗:明暗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空间感的有力阶段,对其真实的表现对象有重要的作用。明暗素描适宜于立体的表现光线照射下物象的形体结构,物体各种不同的质感和色度,物象的空间距离等等,使画面形象更加具体,有较强的知觉效果。同一个物体虽然由于不同的角度的光线照射而出现不同的明暗变化,但是光线不会改变对象的结构,因为对象的结构是固定的,而光线是可变的。

第一课时

了解人的面部特征

眼:眼睛是有瞳孔,角膜,眼角组成球形嵌在眼睛窝里,上、下眼睑包裹在眼球外,上下眼睑的边缘长有睫毛,呈放射状。上眼睑,睫毛较粗长向上翘,下眼睫毛细而短向下弯。

鼻:鼻隆起于面部,呈三角状,有鼻根和鼻底两部分组成。鼻上部的隆起是鼻骨,它小而结实,其形状决定了鼻子的长,宽等。鼻骨下边连接鼻软骨,包括鼻中隔软骨,鼻侧软骨和鼻翼软骨,鼻翼可随呼吸或表情张缩。脖子的形状很多,因人而异,有高的,肥厚的,也有尖细的或扁平的等等,都是形象特征的概括。鼻孔的形状随鼻形而变化,特别与鼻翼有很大的关系。

嘴:嘴,就形状来说,是由覆于上、下颅骨和牙齿之上的双唇所决定的,颌骨和牙齿形成的弧度直接影响双唇的曲直。嘴形的不同,就是有颅骨和牙齿的弧线所定型的。嘴唇由口轮匝肌组成,上下牙齿生在半圆形的上下颅骨齿槽内,外部是呈圆形的体积。上唇中间皮肤表面有条凹,称人中。嘴唇的表面的唇纹,各人的唇纹形状不同。上、下唇的活动十分灵活,彼此呼应,不仅对发音有很重要的作用,对表情也有很直接的影响。

耳:耳朵有外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耳垂组成,是软骨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形似水饺。耳朵稍斜长在头部的两侧。在学习时除了弄清它的结构外,还应注意它的体积。

头部的结构:

人的头部结构较复杂,我们应以研究造型为目的,为更好的理解头部的体积,将人的头部予以几何的归纳。头部骨骼是头部造型的本质所在。它是处在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从整体上可以概括成一个圆球或立方体或楔形之间的复合体。用立方体概括头部,便于掌握头部的空间结构。头骨有几个突出的点,我们叫它骨点。这些骨点通过棉布肌肉显示出来。从额头的额结节到眉弓,颞线、颧骨结节和下颌结节骨点的连接,便构成了头部不同面的转折。由此可以看出眉、眼、嘴出处在一个面沙锅,耳朵是长在两个侧面上的。[头骨图][头部几何概括图] 头部的比例:

人的五官位置和形态特征各有差异,这是前人概括的头部的基本比例,有长三停,横五眼。正面看人物头部,从发际到眉毛,从眉毛到鼻头,从鼻头到下颌等距离的三段为三停。两只耳朵中间的距离为五只眼睛的长度。成人眼睛在头部的二分之一处,儿童和老人略在三分之一以下。眉外角弓到下眼眶,再到鼻翼上缘,三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两耳在眉尖之间的平行线内。这些普通化的头部比例只能作为写生开始时的参考,最重要的是在时间中灵活运用,正确区别不同的形态结构,才能体现所描绘对象的个性特征。

素描头像

形是评价一副素描的重要内容之一,形不准,深入刻画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树立正确的造型观念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般说来,造型的手段是用直线来起形,找出形体构成的趋势、整体比例怪系及大体面转折关系等。先从大体入手,不要顾及过多的细节;其次是有意识地确定主要结构骨点、高点(端点)的位置,其位置主要体现在额结节、眉弓、颧结节、鼻梁、鼻头、下颌结节、下颌角等处。对象棱角线的起止点、尖角凸起点,包括内外眼角、左右嘴角的点都是重要点的位置,这些点将制约形体构成及五官形象。除了把握主要的骨点、端点相互距离的比例关系外,特别要注意弄清它们的垂直和水平关系。不妨把画面理解为无数水平线和垂直线构成的坐标图纸,任何一点都有自己特定的坐标方方位,并和其他的点产生或垂直或水平的联系。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不仅要和相近的各点比较,还要根据垂直线和水平线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地在整副画面内进行比较,这样这个点才能被确定。主要点找准后,再来寻找内外轮廓线,把形象轮廓引向更深入、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的层次。一副画应该有一个视觉中心,也就是最能引起观者兴奋、最引人注意的部分。

高考素描头像教学中常见问题:

一、“大的基本形特征”总是把握不住。

原因:1.两眼的视线不统一,观察头像不整体,其距离画得过宽必然会拉宽脸部基本形,过窄脸部的基本形就会变瘦。

2.五官画得过小,脸部就会挤成一团,造成脸部臃肿;五官过大,脸就会相对变小,从而使得她容不下五官,因此头像会看起来畸形。诸如此类问题还很多。

解决方法:1.调整观察方法,看形不看线,有些同学通常是看线不看形或知识看形的边缘变化而不看形的大特征。

2.看形要花时间去比较线,找出大小、长短不一的正确比例关系。3.固定焦点透视的变化,观察形体时不要随意改变自己的位置。

二、“花”与“乱“。

原因:1.过于刻画局部,没有顾及到其他部位的相互关联造成的。2.铺调子的色度不够均匀,第一层色度画不均匀,用线过于凌乱:第二层色不均匀,还没第一层的色重,这样不均匀的色度多次重叠会出现许多黑斑或光斑,因此“花”和“乱”便出现了。

解决方法:1.铺暗部调子时用笔一定要均匀,不要留太多的白色空隙,在逐步加重调子的同时要注意与结构相结合。

2.如果亮部的斑点过多就用橡皮把它轻轻擦掉。如果暗部过多可以用手轻轻的揉,使得它的调子更趋于统一。

3.作画时避免盲目用线,注意到线条一定要表现到形体、体现到结构的转折。

三、“腻”与“木”。

原因:画面光滑找不到色度变化;过分的夸张形体的转折面。

解决方法:1.在作画过程中,该方的画硬一点,该圆的画软一点,两部转折轻而准确,用笔用线得当。

2.正确处理画面的“前、中、后”三度空间。男青年人像写生步骤:

1.用虚线在画面上轻轻定出从头到下颌的位置,根据头部的基本形体,用长线淡定出了大的轮廓,注意头、颈、肩的穿插关系,构图不宜过满。

2.画出大体色调关系,从眼睛交界着手,胆子要大,注意虚实变化,表现的不能简单处理,要随形体的变化而变化。

3.深入刻画是在完成大体色调的基础上,从明暗交界线开始逐步向亮的推移,注意中间色的微妙变化,控制浓淡和调子的互相衔接,以及面部的结构穿插。4.刻画完以后,退远观察一下整体的效果,努力追忆最初的感觉,对明暗、结构、透视、神态等进行认真观察、分析,并予以适当调整,再进一步深入刻画,但不可处处都改,影响整个画面的艺术效果。

如何掌握男性肖像作画要点

鼻子:对鼻子的机构进行分析,可见鼻骨比较硬,鼻头肉比较多,是脸部最高的部分,所以画时应注意把结构和体积交代清楚,表现要充分。鼻孔要画得透气,不能画得黑。

嘴:嘴是表现任务表情变化的重要部位,要注意两个嘴角,上下嘴唇的变化以及嘴唇的质感。老年人嘴唇的颜色偏重,缺乏光泽,所以在处理时要注意和脸部颜色有所区别。

耳朵:耳朵的变化比较多,也可以画的比较丰富。耳朵的主要结构有耳轮,耳屏,耳等。处理耳朵时,应注意虚实关系,相对于脸部要画地虚一些。

7.素描课程教学计划 篇七

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几乎都开设了设计类专业,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专业(平面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专业等。虽然设计类专业和纯艺术类专业在初入大学时都是作为艺术生考入的,但是由于两者的专业性质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为培养设计类人才,而后者是为了培养艺术家(画家)。所以高校在招生时,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明显比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基础薄弱许多。然而进入大学后,许多高校设计类专业并没有开设一门针对该专业特点的素描基础课程。课堂上,依然是沿用着高中那套传统的素描课程教学方法,或是参照美术学专业的素描课程教学体系。加之高校设计类专业的素描课程开设的课时太少,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该门课程的要点,就草草结束了课程。这样的教学效果完全达不到专业基础课程的要求。

针对于目前视觉传达专业素描课程的现状和不足,以及视觉传达专业的专业课程,如标志设计、海报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等一些列设计课程。笔者总结归纳了以下几条关于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1.改变作画的对象,摒弃传统素描课程中石膏几何体、静物组合写生等教学任务。表现的对象可以是由自然力或者偶然力形成的各种形态的自然物或日常用品。教师可以不提供写生内容,而是要求学生亲自在自然生活中去寻找。由于每个同学的修养、生活背景及性格等不同,所选择的题材及表现切入点就会不同,那么形成的作品也会存在多样性和可能性。

我们对于自然形态物体的观察不能像大多数人那样对它熟视无睹。作为今后设计师的培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改变习惯的审美方法和思维方法,应从不同的切入点去发现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姿态,去体验其无穷无尽的内涵,从而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生活中最常见的蔬果为题材从不同角度剖析形的多重性,提炼线性语言,组织成若干幅完整的画面。让学生通过写生,从不同视角探求线性构成表现的多重性,从而积累大量的视觉信息。

2.改变学生传统的观察方法,我们对于物体形态的把握不能只停留在肉眼观察的习惯上,教师可以去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的物体,运用不同的视角和视觉去观察和体会。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微观自然形态构成的训练,通过写生体验自然形体的丰富性及自然形态构成的多样性训练,运用多种观察方法来积累和收集视觉信息,得出形态构成的基本规律。

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变习惯的观距,以微观的方法来观察自然物象的剖面,对于物种类型不同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各种自然物内部的结构形态也各具特色。从不同角度分析自然形态构成的多重性,分析形态间的组织关系,用线描的形态表现出来。例如包菜、卷心菜、花菜的剖面表现练习。

3.改变传统素描课程的教学目标。例如传统素描静物课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对静物能够如实地在纸面上重现,教学的重点是对静物形、透视、比例、质感的掌握。但是在设计素描课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艺术是在实用和消费领域中存在的。

作为设计师首先要面临创造的课题,而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图解和再现。因此,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设计工作的成败起着显著的作用。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是两种相对应的表现形式,认识抽象和具象在造型规律中的内在联系,掌握抽象的造型能力有助于扩展创造思维的领域,丰富造型语言和艺术想象力,提高综合设计能力。

具体的课堂实践训练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器皿的不同结构特征自由选择,并根据形态关系的节奏、均衡、疏密的审美直觉在画面上自由组合,完成一张具象结构素描,然后忽略虚实关系,强化结构线、轮廓线及辅助线,将三维的立体结构转换为二维的形态结构。利用结构线、轮廓线与辅助线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形态,并与背景形态和重叠形态共同在平面上构成具有节奏与韵律美感的画面。

至于教师训练学生抽象构成选择的对象上,我们可以首先选择简单的器皿(静物组合),再慢慢过渡到具有功能的机械形态组合,例如自行车、摩托车、机械部件等。最后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视线落到现实形态中,例如建筑物、风景等。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抽象思维观察方式,解读现实生活中变化多样的现实形态,对现实形象进行归纳、提炼、整合,重新建立全新的画面秩序,综合运用设计美学原理,组织出具有现实形态特征暗示和心理暗示的抽象画面。

上述几点建议是笔者对多年从事设计类专业素描基础课程的归纳。具体用在课堂上,还是需要遵从“因材施教”的原则。该门课程与其他的理论课程不一样,该门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在课程上要积极互动,相互学习。设计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作为高校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学习,了解社会实时动态,将设计与生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今后培养出更优秀的设计师。

摘要:高校设计类基础课程之一的素描课在称呼上就与传统的素描课有区别,我们称之为“设计素描”。设计素描课程是针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专业特点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以后的设计专业课,那么,自然设计素描课程就必须区别于传统的素描课。本文主要是针对视觉传达专业的专业特点,对素描课程的教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以确保素描课程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视觉传达专业。

关键词:视觉传达专业,素描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史亚丽,张慧玲.设计素描[M].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2]纪春.艺术设计教育探索[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3]周小娟,王莲英,彭泽,李欣.设计素描[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4]林家阳.设计与创新[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

[5]王宙川.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深层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8.素描课程教学计划 篇八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基础性的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方面的教学是其重要环节之一。学生通过阅读不但能够掌握相关语文基础知识,还能通过阅读不断的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其语文学习内容。因此各级初中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阅读教学的开展。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各个方面的教学的开展都相对比较落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模式。整个课堂教学相对比较沉闷,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较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学习往往处于被动受听的状态,而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也相对较弱,容易产生教学倦怠。初中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教学群体,相对于小学生而言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都相对较强。而语文阅读方面的教学是学生增加语文能力,拓宽自我视野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学生更愿意以自我为主要载体在课堂中进行学习探索,而教师在传统模式下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对于阅读内容的安排往往是根据教学参考书的要求来设定,教学内容中教师自己加入的元素相对较少。这就会导致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知识的主动追求与课堂的被动受听相冲突,课堂教学效果不高。

二、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向了各级中小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初中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教学的形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变化。

1.课堂教学更加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教学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主人的身份,不断让学生参与到阅读教学中,积极的促进学生思维和探索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皇帝的新装》这篇阅读材料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不断的模仿《皇帝的新装》中皇帝对于新装的反应,让学生通过模仿感知到课文的主旨内容,通过不断的和学生进行互动提问,让学生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来谈谈对这篇课文的认识,该课文能反映出什么问题。通过这种双向互动,学生可以在学习中通过提问回答、演示来不断的加强对于课文的理解,使整个课堂教学气氛也活跃起来,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2.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设计环节

教师在阅读材料讲解之前,需要对整个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在传统模式下,教师往往采用的是教学参考中的教学设计,这些教学设计由于版本比较老等缘故使课堂教学设计无法适应学生的要求,教师在这种课堂教学的设计下进行课堂教学常常会使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无法集中,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要在原有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不断的对其进行丰富。首先,教师要注重分层课堂教学设计。所谓分层课堂教学设计,指的是对于整个课堂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不同层次要求进行。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阅读的对象是文章,而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各有各的侧重点。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特点,设定不同的课堂学生设计形式,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胃口。对于不同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他们不同的要求。比如,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通过阅读能够进行评价和创新;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按照要求让他们能够进行理解和通读。不同课堂教学设计满足了不同能力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学中学习到相关知识。其次,教师要注重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设备进行阅读课堂教学设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学校已经配备了很多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教室、电脑等,这些设备不仅能够使教师有了更多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式和工具,还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带来与众不同的效果。比如,教师在进行阅读课文《荷塘月色》的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电脑和投影还原整个荷塘月色的场景。学生通过这种实际的动画效果,结合课文的文字,体会和领悟文章的内涵,使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由传统的板书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动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被大大的调动起来,学习的参与度也高涨,课堂教学效果也更加的理想。

3.教师要注重课堂评价体系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除了通过学生的成绩来体现,另一个重要的体现方式就是课堂评价体系。新课程改革下各个学科都十分重视教学反思,而提供教学反思主要依据的就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标准。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设定上科学化、民主化,不仅要让学生、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体系来,还需要结合计算机相关软件进行科学的评测。在得到相关评价体系参数时,教师要通过这些参数主动的去自我反思教学,找出教学中的优缺点。对于教学中的优势,教师要不断的去巩固保持;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细心的去分析,找出解决的方式。只有这样,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才会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也会不断的提升。

三、结语

总的来讲,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所谓机遇指的是新课改的各种理念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促进了教学的不断前行。所谓挑战,指的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我教学能力,要改变传统的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不断的面对新课改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各级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努力迎接挑战,提高自我的教学能力,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磊,刘芳.探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12):13-15.

[2]苏亚平.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139-140.

[3]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0,(07):141-143.

上一篇:智慧女人才精彩下一篇:物业公司薪酬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