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2024-07-23

街道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精选14篇)

1.街道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篇一

团明山区委扎实推进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为进一步拓宽基层团组织联系青年和整合资源的渠道,增强街道团组织活力,按照上级团组织的工作部署,团明山区委坚持早谋划、广宣传、选能人、建机制的思路,进一步健全组织机制、增强工作力量、发现培养人才,扎实推进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推动基层团组织覆盖更彻底、工作和活动更活跃。

一是加强领导、扩大宣传。团省委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会议后,团区委第一时间向区委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得到了区委领导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委组织部、团区委等部门领导任副组长的全区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动员会议,下发了工作实施方案,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按照有利于组织青年、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原则,团区委扩大推荐人选范围,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将驻地民警、非公企业青年骨干、学校团队干部、“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青年社团负责人等优秀青年推荐上来。

二是规范程序、任人唯贤。工作中,团区委认真组织、周密部署,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规定的报名推荐、笔试、面试、组织考察和公示、正式聘任等程序,做到规定动作一个都不能少。在报名推荐环节,坚持组织推荐、民主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规定所有报名人员必须经过单位党团组织的推荐和民主推荐;在笔试、面试、组织考察、公示等环节,请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监督整个过程,确保选配结果的公正性。同时,在新任街道团干部人选的确定上,积极破解兼职团干部流动性大、工作变动频繁的管理难点,在人员选拔上充分考虑吸收工作稳定、思想稳定、家庭稳定的“30岁”人员,最大限度的保证团干队伍的稳定性。整个工作做到了既坚持原则性,又不失灵活性,保证了选配人员结构上的合理性。截至目前,每个街道新选配的团工委委员9—12人,编制内外比例2:9,平均年龄27岁,大学以上学历37人。

三是完善机制、活跃氛围。开展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就是为了提升基层团组织吸引青年、凝聚青年的能力,增强基层工作活力。团明山区委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在确保工作实效上下功夫。一方面,建立定期通报制度。要求各街道团工委每周一次向团区委报送工作信息,主要包括街道团工委工作进展情况、创新性措施及遇到的问题和工作建议,并通过简报和网站对进展情况进行集中公示,进一步督促街道团工委加快工作步伐。同时,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团区委将定期组织街道团干部,以研讨、座谈的形式,交流探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总结取得的阶段性经验。

2.街道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篇二

仇保兴指出, 目前, 我国城镇化存在三方面的“过度”情况。一是人口过度集中在大城市;二是城镇化发展模式过度粗放, 中小城市宜居性比较差;三是经济投入过度倾向于大城市, 城乡发展结构不平衡。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工作中, 要将城镇化工作放在突出位置, 进一步完善村镇和集镇规划相关法规、条例的制定。要将对城镇化工作的认识提高到保增长、调结构的高度, 对于城镇化的相关工作要上质量、上水平。由于城镇化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庞杂, 各有关司局要紧密结合实际, 切实解决问题。在优化城镇空间结构的过程中, 要推进大中小城市 (镇) 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等, 要吸取发达国家城市结构不合理的经验教训, 正视我国中小城市环境恶化的状况, 并在人居奖评选过程中适度向中小城市倾斜。

仇保兴要求,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日常工作中, 要进一步重视节能减排, 注重绿色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进一步落实相关强制性标准。

3.扎实推进国企党组织建设 篇三

注重顶层设计,

努力创新集团化管控下党建工作新模式

完善机制。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企业制度,公司建立了规范的使党组织融入企业治理结构、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的体制架构、组织机构和议事规则。建立了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组织体系,搭建起党委和董事会主体融合、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有机结合的体制框架。董事长兼任党委书记,总经理兼任党委副书记,党委成员、董事会成员和经营层班子实行“双向任职、交叉进入”和“专兼结合、一岗双责”。面对企业跨地域、股权多元的实际,集团公司党委将异地子公司全部纳入组织管理体系,针对异地子公司党组织建设建立了个性化的考核办法,形成“思想上统一、组织上统管、目标上统领、行动上统抓”的集团化管控下的党建工作新模式。

建强体系。在党组织组建上,突出全覆盖,通过实施党员指导员、党员进班组活动,确保每个党员都纳入到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当中,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在制度建设上,突出规范化,制定了《党委工作条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管理办法》《服务型党组织实施方案》《学习型党组织实施意见》等30多个党建管理制度,形成全方位的党建工作链条。在运行体系上,注重闭环管理,完善了统筹规划、调查研究、考核评价、表彰激励、长效运行“五大机制”,形成了年初规划、月份计划、季度讲评、半年检查、全年总评的“五个一”运行方式,实现了集团化管控、规范化运作和系统化实施,确保党建工作落实落地。

思路引领。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总体部署,公司确立了“一个统领、两个融入、五个平台、两个提高”为核心的“企业化、实效型党建”工作思路,即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统领,融入中心、融入职工,扎实推进“达标创优、党员创新工程、先锋引领、品牌创建、晋位升级”五个平台,着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和价值创造水平。为确保工作思路落到实处,确立了简约抓党建、精益抓党建、务实抓党建三项原则,使党建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成效显著。

注重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公司党委充分借助党内重大活动开展的契机,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公司党委以思想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通过牵头抓好影响企业改革发展问题的整改,有效促进了企业破解难题、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委推动8个方面39项关系到企业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的整改项目落实,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得以攻克,一批重大项目得以完成;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委坚持“五抓五到位”,全力推进64项整改措施的落实,企业“两多三少”的突出问题明显改进,促进了作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双提升”。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注重激发党员的主体活力,坚持先锋先行,公司党委2012启动“达标创优、党员创新工程、先锋引领、品牌创建、晋位升级”五个平台建设,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当先锋、做表率,把党员的“主心骨”形象牢牢镌刻在群众心中。近年来,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成本压力不断加大等多重不利因素,公司党委以党员先锋团队引领推动发展,在产品研发、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创新、结构调整等方面建立了以党员为核心的300多个技术创新、科研攻关团队,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为发展争做贡献,先后完成10多种重点装备,提前高标准完成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受到国家和中央军委、国资委表彰奖励。以党员创新为主题拍摄的《创新使命赋华章》宣传片在全国电教片评比中获二等奖。2012年以来,各级党组织完成“党员创新工程”项目2 862个,解决技术难题1 100多个,优化工艺367个,提出合理化建议25 689条,实现经济效益6 200余万元。2014年,公司实现经营总量121亿元,利润4.4亿元,位列中国机械500强第45位,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公司党员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以兵器“好干部标准”和公司“勤、快、实”要求为标尺,积极开展“勇于担当、求真务实、履职尽责,争做好干部”承诺、践诺活动,带头做勤政、廉政的模范。党内三级公开,让职工对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的工作监督。持续开展效能监察,重点业务、重点权利的廉洁风险防控实现全覆盖。落实“两个责任”,制定了党委16项和纪委12项责任清单。每年公司党政主要领导都要与各单位主要领导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各单位党委书记都要进行党建工作专项述职。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警示教育和“严守纪律、廉洁从业”主题教育等各类活动,不断强化党员、领导人员廉洁勤政意识。

注重党建创新,不断提升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创新管理手段。以党的工作系统化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实现党的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公司党委将所属各分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分类定级,建立党员信息库,有针对性地制定党建工作管理办法。以党建工作责任制为目标,制定了包含17个子项56个小项在内的《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评价细则》,将工作内容、目标、措施等逐级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分类抓好指导。公司两级党委领导建立了“一对一”联系点制度,定期深入基层,加强指导。充分利用内部网络、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进行党建工作部署、工作交流,营造了“开放式”“大党建”氛围。

创新内容载体。围绕重点工程、重点科研、重点项目、重点工序,深入实施“主题党建”“一个支部一个特色”“党员创新工作室”等特色党建活动。基层党组织精心策划主题鲜明、特点鲜明的党建工作方式,通过党员星级评选、评标兵当先进、五抓五推进、党支部擂台赛、“双服务”等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活动,使党组织和党员成为攻坚克难的主力军。着眼群众多元化需求,创新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方式。各级党组织针对群众需求形成服务菜单并进行有效对接,形成“问题群众点、难题组织解”的互动服务机制。近年来,集团公司每年集中为职工办10件好事,各级党组织为职工办好事、实事近百件,形成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的有机统一。公司党委以服务群众为主题的课题《基层党组织落实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核心问题研究》荣获2014年全国党建政研会优秀课题成果奖。

创新支部建设。党建创新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关键在支部。公司党委针对各党支部的实际情况,在404个基层党支部开展了“示范党支部”创建活动,在16个总部机关支部开展了以“七规范三强化”为主要内容的“三抓一树”(抓学习、抓服务、抓落实,树党支部和党员形象)活动,以“工作任务标准、班子建设标准、制度台账标准、活动组织标准、阵地建设标准和考核标准”六项关键的着力点强化了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对“示范党支部”每年进行授牌,每两年召开一次“示范党支部”现场会,使党支部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为创新基层组织生活、提高基层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在严格“三会一课”的基础上,鼓励基层各支部创新性地开展“一日支部书记”“一刻钟党小组会”“党课互动”“党员目标管理”“党员志愿者”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机集团通过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动力、增添了活力,使国企党建工作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公司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从严治党新常态,推动各项工作再创新业绩,为在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兵器工业中争当主力军、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再作新贡献!

4.街道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篇四

谯东镇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谯东镇党委以增强党组织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和公信力为目标,创新举措,务求实效,有力推动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形成了通过学习求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一是以集体学习带动个人学习。强化党委中心组、每周“机关干部学习日”、每月“党员学习日”集中学习与开展个人自学相结合,通过集体学习带动个人学习的方式,着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自活动开展以来,坚持以集体学习为主要载体,积极开展“学习日”集中教育,实现党员理论学习的组织化、规范化、经常化。同时,开展个人自学活动,以提升党员的自学意识和能力,把自学作为一名党员应有的一种责任、一种信仰和一种能力。通过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增强了广大党员及机关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二是以“周末大讲堂”带动全员学习。积极创新学习载体,以“周末大讲堂”为主要助推器,深化镇村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通过“周末大讲堂”活动的开展,让机关干部职工共享新理念、新知识、新信息。“周末大讲堂”的讲座内容丰富,涉及科学理论、时事政治、文明礼仪、健康养生等讲座,贴近群众生活。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周末大讲堂”已举办6场讲座,参加学习人数达200余人次,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的喜爱。通过“周末大讲堂”,将文明的理念、知识的力量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党员干部心中,切实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三是寓教于乐营造学习氛围。通过开展寓教于乐的集体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实加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通过“特色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等一系列学习活动,积极营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甘于奉献的良好氛围,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镇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切实提升了镇村党组织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张瑞勇)

5.街道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篇五

专题简报

第6期

唐山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年7月19日

排水公司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也“创新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排水公司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多措并举,努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

一是学好六篇文章。为学好赵勇书记推荐的六篇文章,公司党委印发了80多套学习资料,做到中层干部人手一份,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基层支部三会一课的必学课程。邀请市委党校刘舸教授向中层以上干部集中讲解六篇文章的现实指导意义。历时3个月,组织开展“研讨六篇文章,提高干部素质”有奖征文活动,收到征文132篇,评出优秀文章44篇,掀起了

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潮,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

二是加强干部培训。公司党委制订了干部培训计划,利用半年时间,安排52个课时,以专家讲学、干部讲坛、专题培训等形式,集中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学习党的理论、企业管理、给排水专业知识、廉政教育、企业法律等相关知识。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开展了5次培训,参加人数400多人次。

6.街道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篇六

鸦滩镇党委紧紧抓住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会议精神,以“一迎双争”为主题,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

——全面落实“153”工作法,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 以“培育党建品牌,促进和谐发展”为主题,打造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特色亮点。镇党委结合我镇实际,通过多方调研、集体讨论,与党员议事会相结合,创新推出党群议事“153”工作法。“153”党员议事工作法,通过解决具体实事,充分发挥本区域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职党员的参政、议政、监督作用,充分保证了党务、村务公开,保障了村民利益。“153”工作法的贯彻落实将为创新社会管理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有效化解农村基层各类矛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党群议事“153”工作法已经在我镇15个村顺利实施,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花河村的道路建设工程、望河村的支渠清淤工程、三联村的“长藤结瓜”工程,按党群议事“153”工作法实际操作,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镇党委成立了党群议事“153”工作法领导小组,在全镇上下形成合力,将党群议事“153”工作法打造成我镇的亮点工程、精品项目。

——着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年重点任务的全面落实 按照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工作要求,重点以切实做好后进村整顿转化提升、村干部管理考核和培训、培养发展党员、村级阵地利用等。一是进一步健全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责任制。始终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中心工作一起部署、同步推进。二是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将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任务进行科学分解,细化工作措施,对重点工作定目标、定责任、定进度,狠抓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形成一级抓一级、一项一项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三是进一步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体现时代要求。

——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提升领导干部综合素质

加强基层组织,抓好领头雁是关键。鸦滩镇党委组织镇党政班子成员、二级机构负责人、各村书记、主任赴苏浙皖学习考察,开拓领导干部视野,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要求每人撰写学习考察心得体会,作为未来发展的纲要和抓手,向落后面找原因,向发达地区找答案,将心得体会。开展二级机构竞争上岗活动,中层职位竞争上岗是鸦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人事制度的重要举措,将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推进我镇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召开在党员干部春季培训班动员大会,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会上镇党委副书记何海明做了农建工作报告,并邀请花河村、三联村、鸦滩卫生院、广电网络中心等单位的党(总)支部书记就党建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

将考察心得体会、竞职演讲稿、交流报告汇编成册,形成一整套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材料,供大家交流学习。

——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薄弱环节有效加强

7.街道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篇七

1 提出背景:党员结构不尽合理, 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何埂镇位于永川南部, 距城区29公里, 幅员面积81平方公里, 辖15个行政村, 1个社区, 285个村民小组, 人口5.8万。有基层党组织88个, 现有党员2218名 (其中:年龄结构:60岁以上967人, 占43.60%;50至60岁360人, 占16.23%;40至50岁394人, 占17.76%;30至40岁302人, 占13.61%;30岁以下193人, 占8.8%。文化结构:研究生文化3人, 占0.13%;大专以上文化278人, 占12.53%;高中以上文化363人, 占16.36%, 初中文化780人, 占35.17%, 初中以下文化794人, 占35.81%) , 存在党员结构不尽合理, 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

2 主要做法: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着力破解四大难题

2.1 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 着力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

目前党员干部中存在不愿学, 不勤学, 不真学, 不深学, 不善学等五大突出问题, 归结到一点, 就是对“为什么学”认识不够。为此, 我们重点抓好三大工作。一是抓层层动员。各党组织分别召开动员大会, 参会党员干部达2000多人次。二是抓广泛宣传。依托“五支服务队”人才优势, 成立镇级宣讲团1个, 村级宣讲队6支, 深入各单位开展宣讲活动30多场次。开办学习专栏15个 (3期) , 书写宣传标语30多条。同时, 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资源优势, 播放宣传片30多场次。三是抓“交心谈心”。镇举办“庆五一迎五四”等演讲比赛2次。通过演讲, 广大党员干部在“为什么学”上找到了共鸣, 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2 在合理引导上下功夫, 着力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 重点解决向谁学和学什么的问题, 引导读好书。一是向书本学。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二是向实践学。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三是向群众学。倾听群众呼声, 体察群众疾苦, 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丰富学习内容, 为每位镇村干部订阅了一套《读点经典》丛书。目前各机关干部均已学习了一本推荐和自选书目。

2.3 在载体创新上下功夫, 着力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浅学”导致一知半解, “空学”会使理论与实际脱节, 而断章取义是“歪学”结果, 教条主义是“死学”的产物。为切实解决会读书、怎么学的问题, 我们重点围绕十有十学目标, 强化八大形式, 开展八个主题活动。

十有十学:有时间、有计划、有记录、有笔记、有考勤、有秘书、有经费、有成果、有检查、有通报和必学、促学、寄学、评学、述学、考学、查学、重学、赛学、送学。

八大形式:一是以“五个一”为目标的中心组学习;二是集中与小组并重的机关学习;三是以三会一课为重点的组织生活会;四是以“请进来”为主要形式的季度辅导报告会;五是日常性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六是以干部谈话制度为有效形式的交流学习;七是灵活多样的自学;八是结合“三项制度”、“三项活动”开展调研活动。

八个主题活动:1、“面对新形势,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基层干部”等演讲比赛, 目前已举办演讲比赛2次。2、深入开展“三项活动”, 践行“民生在心中, 服务进农家”。3、开展“提高效能, 提升形象”活动。通过“四讲四比”, 评选“群众满意部门和干部”。4、开展“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活动。建农家书屋16个, 开展诵读活动10场, 参与人数2000多人次。5、“走出去”活动。围绕“统筹城乡试点镇”和“现代农业样板镇”建设, 走出去学。6、开展“院坝四进”活动, 创“做三型党员, 塑先锋形象”党建品牌。7、开设“干部讲坛”。让镇村干部“走上台”, 以讲促学, 实现学与思的有机结合。目前讲坛已开办2期。8、开展“党建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重温入党誓词, 牢记服务宗旨。

2.4 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 着力解决学习效果的问题

学习是形式, 致用是目的。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 我们注重同研究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结合, 同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 同推动“四个何埂”建设结合,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2007年, 镇党委被区委授予“五好党组织”;2008-2012年连续五年被区委评为“好班子”, 2008、2009年被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年度目标考核由2005年的全区第22位, 上升到了2008年的B类镇第一、2009年的B类镇第二, 2010年、2011年的B类镇第一, 全镇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3 实践启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须把握四大原则

8.街道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篇八

一、整合执法资源。提升执法效能

(一)整合机构编制。一是科学合理整合工商所布局。根据监管执法实际需要,坚持以经济区域设所的原则,继续调整工商所的布局。实行“小局大所”,对全系统工商所机构建制进行调整、撤并和重组,工商所由738个减为534个。进一步整合重组工商所布局和监管区域,重点解决部分工商所事权划分不清,县城设所过多的问题。二是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按照小局大所、精局强所和执法重心下移的要求,加强工商所的人员配备。在全省工商所全部升格为副科级后,整合人员,充实基层工商所,要求除偏远地区外每个工商所达到10人以上,确保一线有足够的执法力量,实现工商所职能分工、人员组合的最佳整合配置。三是统一明确工商所内部职能分工。工商所岗位设置突出监管职能的综合性,设立登记注册员、案件主办员、巡查监管员即段(片)长、法制监督员等岗位,建立岗位评价、考核、聘任机制,根据工作岗位和人员专长,合理安排人员上岗,实行AB顶岗制。在内外勤人员力量的分配上,突出监管工作重点和主要方向,即巡查监管、执法办案工作应一岗多人重点保障,以切实保证属地监管责任的落实:内勤工作可多岗合并,一岗多责。工商所工作岗位实行聘任制,工商所长、政治指导员、副所长由市县区工商局组织实施聘任,工商所具体工作岗位人员,由工商所长组织实施聘任。明确聘任人员岗位责任,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绩效考评管理。

(二)整合执法职能。为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印发了《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扎实推进基层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工商所工作水平意见》,《意见》按照事权与职权一致的原则,一是界定了工商所基本职能。即:工商所应以建立经济户口为基础,以巡查为重点。规范市场主体资格和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加强行政执法办案,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工商所基本职能概括为准入职能、监管职能、执法职能、保护职能四大部分,并明确工商所工作职责。二是明晰工商所执法权限。在省局制订的《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所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处罚的权限的规定》和《关于规范工商行政管理所行政处罚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商所执法权限的定位,扩大了工商所的执法办案范围和权限,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将执法重心下移,统一规范向工商所授权行为。以最大限度发挥工商所的执法主动性和执法效能。

(三)整合执法力量。建立工商所日常监管执法机制,是实现工商所监管职能到位的有效形式。省局下发了整合执法力量。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的意见,明确了全省工商系统执法办案主要依托检查大队和工商所,机关业务部门一般不再办理适用于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较好地防止了因职能交叉,发生多头执法和越权执法的现象,使工商所的综合监管职能得以充分发挥。2005年全省工商系统工商所办结案件27700件,入库罚没款7359万元;2006年工商所办结案件28853件,入库罚没款7473万元。

二、创新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水平

为加强工商所监管执法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建立基层监管新方式,将基层工商所监管方式改革向深层次推进。我局确定了全面推行“以实行片区段(片)长责任制为基础,以信用监管为主要内容,以信息化为主要手段,以工商所规范达标为主要载体,以长效监管为主要目标”的基层监管新方式。

(一)推行辖区段(片)长责任制。坚持“辖区管理、主动巡查、动态监管、综合执法”的原则。规范“监管区域制、监管片(段)长负责制、监管职能集中制、监管活动巡查制”的运作模式。一是建立“属地监管,科学划片,定岗定责,权责统一”的岗位责任机制。工商所在工作人员定岗定责的基础上,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在监管人员分工上以路(区)设段(片),以段(片)设岗、以岗定责,将大片区划分为若干个小片区(路段),每个片区(路段)指定一名片(段)长负责日常监管巡查,对片区(路段)实行“五定”管理,即定片区(路段)、定人员、定任务、定职责、定奖惩。把路段(片区)的巡查、监管、执法、服务工作等细化、量化,责任到人。二是建立“互动巡查,巡办分离,内外协作,运作规范”的巡查监管机制。工商所充分运用基层监管信息网络平台,建立段(片)长与内勤、窗口之间的工作协作配合机制,内勤、窗口人员及时提供市场主体变动情况,及时移交受理的消费者申诉举报情况,段(片)长及时认领新增的市场主体,并拟定监管级别和定费标准,及时向内勤、窗口人员反馈市场主体的动态记录以及消费者申诉处理情况。在日常巡查中对人员较少,监管区域大,市场主体较分散的农村工商所,实行互动巡查,交叉协作办案制度,即由相邻的两至三个片长组成联动巡查小组,巡查监管责任由所在片长承担,巡查资料由所在片长录入和归档。查办一般程序的行政违法案件,由相邻的片长承担案件主办员,所在片的片长为案件协办人,负责案件的查处,案件终结后,由案件主办员负责录入案管系统和对受处罚当事人进行案后回访。对人员较多,市场主体较集中的农村工商所或城区工商所,在日常巡查中实行互动巡查。巡查办案分离。由相邻两个或三个片区片长组成一个互动巡查小组,由工商所所长或副所长挂钩负责一个互动巡查小组的组织协调工作,在本片区巡查时挂钩负责的副所长或相邻片区片长即承担案件主办员职责,共同实施巡查执法,段(片)长不直接参与本监管辖区案件的查处。在巡查中发现需依照一般程序进行立案处理的案件线索交由行政执法组(或办案组)的案件主办员立案调查:三是建立“综合整治,联动办案,统一执法。形成合力”的执法办案机制。在日常巡查监管中相邻片区的片长相互配合对片区简易程序案件进行查处,主要侧重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事前和事中的监管,并针对监管难点、重点,在负责本片区的案件主办员组织下,联动相邻片长,实行跨片联合行动,主要侧重事后监管,同时,工商所也根据中心工作适时组织辖区范围内的统一行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形成合力,确保监管职能到位,主要侧重对市场秩序的整顿规范以及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四是建立“目标量化,失职追究,综合考评,绩效挂钩”的绩效考评机制。工商所具体划定岗位,工作目标,工作规范,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和量化考评细则。对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的

人员,实行行政问责。同时,把工作责任与绩效考评相结合,实施奖优罚劣,实行绩效考评,即县级局对工商所、工商所对段长实行监管、执法、服务、内部管理等全方位的考评,层层签定责任书。确保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二)完善以企业信用监管为主要内容的监管方式。实行信用分类监管,是工商所面对量大面广的各类市场主体而采取的一项科学有效的监管措施。过去,实行市场巡查制,工商所要么户户必查忙应付,流于形式:要么巡而不查、查而不纠,做表面文章:要么只查个体户,不查企业,巡查不到位;要么以收费代替巡查,走走过场。我们按照“教育引导为本,制度规范在先,巡查监管到位,违规查处从严,信用披露锁定”的要求,探索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开发运用了“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和“四级三星信用监管系统”,全面采集企业信用信息,建立完善的“经济户口”信用档案,分别采取“三种距离”实施四级三星分类监管,按照企业类别实行日巡查、月巡查、年巡查。同时,推广工商所办公平台和移动办公巡查系统,通过无线上网的形式,直接把巡查信息输入到日常工作系统,使监管手段由粗放型向科技型转变,有效地提高监管效能,降低监管执法成本。进一步增强了监管的实时性和实效性。

(三)完善监管网络化,提高基层监管科技含量。信息化建设是强化监管执法、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我们始终把信息化工作放在工商行政管理方式创新的第一位,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在市场监管执法领域的运用,大力推进以市场主体登记和监管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户口数据库建设。积极构建综合监管信息化网络,运用科技拓展执法手段、增强执法力量、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先后开发应用了工商综合业务管理、工商所经济户口管理、案件管理、办公自动化、法律法规库查询等软件。在完成了省一市一县一工商所四级联网、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又开发建设工商所办公平台,工商所能够综合运用工商综合业务系统、经济户口管理系统和案件管理系统,对辖区市场主体实行网络化管理,实现了“日常工作电脑化、信息传递实时化、内部监督在线化、绩效管理公开化”,使工商所整体工作达到了“三个提升”的效果,即在管理对象上从对市场主体的单一监管提升为对市场主体和执法主体的双重监管,管理手段上从单机式管理提升为网络化管理,管理方式上从单项管理提升为综合性管理,实现了对经济户口的全过程动态监管,使经济主体始终处于工商部门的长效监管之中。

(四)推行行政指导制度,促进和谐监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我们坚持规范与和谐相统一,按照“立足职能、全面导人、因事制宜、和谐发展”的方针。积极探索在日常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管理实践中运用行政指导柔性管理方式,进一步营造宽松和谐的执法环境。在具体行政指导工作中推行“工商所能、企业所愿、政府所想、法律所依”的原则,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借助社团和中介机构等外部专业辅助力量,努力在实现职能到位和政府、企业、群众满意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增强人性化服务内涵,全面推进企业规范发展。基层工商所按照《福建省工商局关于在全系统全面推行工商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建立登记事务助导制、查处违法疏导制、规范经营劝导制、维权兴企引导制等工作机制和台账。推行“一所一项目”的方法,把行政指导自觉地贯穿到工商行政管理全过程,做到行政指导日常化、业务化、规范化、长效化。

三、突出基础建设,提升保障水平

(一)扎实抓好工商所基本建设。体制改革前由于长期担负着市场建设的繁重任务,把大量资金投人市场建设,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则严重滞后,普遍存在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不足、简陋的情况,严重影响工商管理职能的发挥,制约工商事业的发展。在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中,我局以全省急需建设和改造的136个无房、危旧房工商所办公用房建设工作为突破,积极向省政府汇报,与有关部门沟通,全省136个工商所办公用房问题由省政府全面解决。一是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工商所建设工作。省政府先后召开四次专题会议,针对工商所办公用房建设问题形成了专题会议纪要,确定了工商所办公用房建设经费、建设用地和相关税费减免等具体事项。随后省工商局、发改委、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工商所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基层工商所建设工作进行部署。省领导始终关注、经常过问并亲自督查落实这项工作的进展,要求加快基层工商所建设步伐,用2年时间完成建设任务。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省发改委、财政厅、工商局,专门组成4个工商所建设调研督查组深入29个县、38个基层工商所开展调研督查,并主持召开全省基层工商所建设现场会,对工商所办公用房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推动加快工商所建设进度。二是各级地方政府及部门积极支持工商所建设工作。省发改委、财政厅和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及各级发改、财政、国土资源、建设、规划等相关部门在出台政策、部署工作、经费保障、审批建设项目、审批闲置资产盘活等各项工作上予以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在经费保障上:根据《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工商所建设实施方案》,基层工商所建设所需资金近1.2亿元,由工商所所在的设区市和省一级财政按一定比例共同分担,省里承担的资金总计8430万元,其余建设资金由设区市政府承担。同时,采取按工商收入超收比例拨补,工商收入超额部分按比例拨补省工商局。在建设用地上,全部实行行政划拨,征地费用由所在地县(市)区政府解决。在建设项目审批上,相关审批部门按照政府要求,本着“特事特办、能快则快”的原则,尽量缩短相关手续的办理时限,有力地保障了工商所建设进度。在税费减免上,对工商所建设中涉及属地方财政收入的有关税费,采取免收或先征收后返还等不同形式给予减免:对用于弥补工商所办公用房建设资金不足的闲置资产处置涉及到的有关税费,采取按比例返还土地出让金、减免营业税等形式予以返还,弥补了工商所建设资金的不足。三是全系统上下齐心扎实推进工商所建设工作。省局党组将136个工商所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多次召开会议解决工商所建设存在的问题,局领导按分工深入基层工商所调研督查,协助协调当地政府解决资金来源、建设用地、手续审批等各种问题。并实行工商所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细化各部门分工,落实选址、征地、报批、招投标、施工、验收等各项责任到人。排出各建设项目倒计时时间表,适时跟踪通报建设进度,每月一督促、每月一检查、每月一落实。近年来,全省系统共投入工商所住房建设资金26994万元。

(二)执法装备保障水平逐步适应监管服务需要。省局采取“统筹安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办法,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加强对基层建设的重点投入,有计划逐步地改善了工商所的执法装备和生活条件。近年来,全省系统共投入工商所执法装备建设资金6021万元,不断提高执法装备保障水平,使工商所达到执法装备精良,办公设备齐全。基础设施配套,行政保障有力的要求。做到“四有”,即:所所有房子、所所有车辆、所所有简易检测设备、人人有电脑。目前,全省系统工商所共配备汽车556辆,电脑4135台,人机比例达到1:0.9。全省系统26个规范达标示范工商所的办公场所和执法办案设备均做到功能齐、装备齐、设施齐:有多功能演示系统、每段有一手提电脑和数码相机、每人有一台电脑,并设有约谈室、健身房、阅览室、休息室、食堂等配套设施。

四、推行规范达标,提升规范化水平

(一)推行分类达标考评制。全面提升工商所规范化水平。为增强工商所规范达标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分级分类的工商所规范达标考核评价制度,全省工商系统规范达标工商所考核标准划分为“规范达标示范工商所”和“规范达标工商所”两个类别。自2004年起在全省工商系统开展工商所规范达标活动。“规范达标工商所”按照《关于在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开展工商所规范达标活动的通知》的考评细则实施。2005年在全省工商系统开展“规范达标示范工商所”创建活动。“规范达标示范工商所”按照省局《关于开展创建“规范达标示范工商所”工作的通知》的考评细则实施。到2005年底全省工商系统评定14个“规范达标示范工商所”,有70%的工商所达到“规范达标工商所”标准:到2006年底全省工商系统评定26个“规范达标示范工商所”,全省工商系统全部工商所达到“规范达标工商所”标准,推动了基层建设上新台阶。

9.街道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篇九

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有效开展

根据中央和省市区党委以及中共温州市*******《关于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员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我校党支部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这个总体目标,立足学校工作实际,把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和“争先创优”活动有效开展作为加强我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我校工作创新发展的又一起点,经过6个月“创建”活动的探索与实践,我校的“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明确了创建目标。

通过召开支部大会,统一创了建活动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创建活动的工作目标,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区委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办一流教育”的要求,通过“四学四力”即学理论、学政策、学科学、学技能,着力增强党组织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提升我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我校成为新社会组织中党建工作的先锋,为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通过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员创建活动,营造一种党组织和党员勤于学习、善于创新的良好氛围,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学习型党员干部队伍,不断提高新社会组织中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龙湾区的教育现代化而奋斗。

二、大力宣传,营造了学习氛围。

我校按照教育局党委统一部署,根据新社会组织党支部的工作特点,召开了学校党支部会议、行政会议,对上级文件会议精神做了集中传达和学习贯彻,就学校支部“学习新党组织创建”活动的开展做了讨论和规划,迅速成立了支部书记、执行校长阳少华同志为组长的党支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潘贤呈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制定了《瓯江高级中学“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的实施方案》,4月27日召开了“学习新党组织创建”活动动员大会,在职的正式党员、临时流动党员、非党积极分子

以及全体教工参加了会议,会上阳少华作了《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动员报告,使“创建”活动深入人心。结合“五四”青年节组织学生当中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上了一堂党课。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纪念大会,组织学校全体党员上了一堂党课。在浓厚的“创建”活动氛围中,学校党总支号召全体党员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学习热情、求真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教育教学中去,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力促进学校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三、创新学习,提高了理论素养。

根据新社会组织中党建工作开展的特点,领导小组就如何提高党员队伍和教师的理论素养这一中心问题进行了积极的讨论,最后确立制定了灵活高效的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收效明显。

(一)、量化细化了学习内容。

1、加强了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了服务水平。

组织党员、干部以及其他教职工重点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关理论;十七大报告和新党章;坚定了教育理想,提高了服务水平。

2、加强了党中共党史的学习,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在几十年艰辛的奋斗历史中,积累了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完成伟大艰巨任务的宝贵经验,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是几代中共党人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治党治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求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地学习、吸取和借鉴党史的智慧,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吸取历史智慧,解决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3、加强了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依法执教能力。

党员教师带头学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意外伤害处理办法》、《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以及国家关于职工请假制度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规范了教师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师依法执教的能力和水平。

(二)创新学习模式,全方位落实学习目标。

1、集中学习。支部每三周安排一次党的理论学习,每次都有中心课题。

2、支部明确学习任务,要求党员自学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献并做好学习札记。

3、。通过网络平台学习。要求全体老师每周登录一次龙湾教育网“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专栏,了解全区教育战线“创建”活动开展情况的同时,把握正确的学习舆论导向;通过组织安排,要求老师登录人民网、新华网等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领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解读教育发展纲要等等,把党的最新的精神要求及时地贯彻到每个老师当中去。

4、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邀请温大教授欧博为党员教职工举办了一场专题讲座。

5、以活动为载体,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根据龙湾区区委的部署,扎实开展了“阳春倡读”、“书香校园”、“金秋互动”党支部书记上党课等活动,活跃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氛围。

通过这种内容固定而形式灵活便行的学习方式,在扎实工作的同时,老师们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了自己的头脑,用准确的眼光洞察当今教育改革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了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党员教师的理论素养,广大党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四、学以致用,学校工作有了新起色。

通过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员创建活动,营造了一种党组织和党员勤于学习、善于创新的良好氛围,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学习型党员干部队伍,其他非党教职工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学校各项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1、以工会为笼头,组织教工学习教学常规考核各项制度,增强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学校工会在学校管理、倾听教职工心声,反映教职工民意、团结教职工自身岗位建功立业等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工会组织全校教工认真学习了《瓯江高级中学月常规考核办法》、《瓯江高级中学学期绩效考核方案》和《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学校党支部经常和工会及会员交流意见,了解他们对学校管理的看法,要求工会重视教职工的诉求,支持工会多项有意义的活动,从而使工会在学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工会组织了全体教职工以朗诵为形式的庆祝“三 八”妇女节活动,周末工会开放活动室,组织交

谊舞比赛,做好了每个个节日的慰问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工健康体检等活动,激发了教职工主人翁意识,调动了教职工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向心力。

2、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党员干部和行政领导通过学习,提高了依法执教、依法治教的能力和水平。精细化的管理,筑牢安全生命线,切实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在期末高一抽考中,我校的有三科成绩列龙湾区同类学校第二,三科列第三名的好成绩,在省11课毕业会考中,我校会考合格率有英语、政治、化学、信息技术等4科列龙湾区同类学校第一名,地理、通用技术等2科列龙湾区同类学校第二名,语文、数学、历史列第五名,高考基本完成学校既定的上线任务,由于德育工作队伍着力打造德育教育品牌,我校德育工作出色,被市关工委授予“温州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与实践示范基地”,市人大副主任陈莲莲同志亲自为我校授牌。

3、党建工作活力得到了增强。(1)、党支部精心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为新社会组织党的基层组织输送合格的后备军。党支部利用业余党校对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同志的头脑,通过业余党校的培训,很多同学和教师坚定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在学习和工作中是一面永远迎风飘扬的旗帜。(2)、党支部挂出了“党员示范岗”的标牌,表示要做瓯江高中党员形象的示范窗口,把爱播撒到学生心中,让“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本色”的旗帜在瓯江上空高高飘扬。

4、通过师德师风文件的学习,全体教职员工更加忠于本职工作,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把服务于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每个教师成功教学的重要标志,全校形成了齐抓共管,乐于奉献的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5、共青团员结合本身特点,在学生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党支部要求学校团委担当起引导教育青年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荣辱观的重任。团委加强了对青年学生干部的培养,通过团校的学习活动强化了学生思想品德﹑劳动美育、法制纪律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在庆祝国庆温州解放60周年庆祝活动中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在区艺术节比赛中我校有15人次获奖,获得一等奖5人次,获得市级二、三等奖各1人次,组织学生参加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及规范语言文字宣传志愿者行动等等。团的队伍得到了壮大,“五四”“ 元旦”入团人数达到258人。

五、总结表彰,促学校健康发展。

党支部对前段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进行了总结,召开了总结会,表彰了10名学习工作积极分子(包括教工),党支部副书记潘贤呈同志代表龙湾区教育局参加区委组织的上党课比赛获得了第三名,支部给予他了800元的物质奖励,我支部被温州市委组织部、中共温州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中共温州市教育局委员会定为“温州市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示范单位”。典型的力量唤起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正向着“双高”的目标稳步迈进。

10.街道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篇十

——在全校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2011年12月20日)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孔祥华

同志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校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和学校第五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来学校在学生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表彰先进,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在巩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科学谋划,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牢筑工作根基,不断提升我校学团工作科学化水平。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向被评为第八届基层团支部建设暨班级规范化建设活动月优秀组织单位的10个学院,以及获得优秀主题团日活动、共青团工作优秀调研报告、大学生思想引导优秀案例奖的集体和个人,表示衷心祝贺!在辛勤战斗在基层第一线的全体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表示诚挚的感谢!

学校党委、行政历来高度重视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始终强调学生工作和学团干部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大力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发挥学生基层组织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促进校园和谐稳定、推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学生处、团委和各学院认真落实学校党委要求,紧紧围绕学校育人目标,把学生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在完善组织体制机制,创新组织活动 方式,激发组织内在活力,增强组织有效功能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创造了许多具有学校和各学院特点、特色的好做法好经验。

在总结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学校汇总印发了典型材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刚才,计算机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文学院和后备军官学院学生党支部、外国语学院2010级3班班委会、传媒技术学院2008级5班班委会、化学化工学院2009级9班团支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2008级3班团支部等8个单位的代表分别做了经验交流发言,讲得很好,听后深受启发。借此机会,我就进一步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谈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总结工作,充分肯定我校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成绩近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和各单位以及全体学团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学生基层组织建设把握方向,立足实际,狠抓落实,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形成了真抓实干、生机勃勃的工作态势,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概括起来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促进学生基层组织发展。围绕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学校制定了《关于学生工作重心下移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班级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团支部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工作的实施细则》等文件和规定,规范指导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各学院立足实际,创新思路,推出多项举措和配套措施,认真落实有关要求。在不断推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中,逐步建立并规范了党委统一领导,学生工作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相互协作,各学院贯彻实施,学生基层组织全面落实,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良好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学生党支部建设上,加强以‚培养教育、党员发展、支部建设‛为主线的学生党建体系建设,实施学生党员责任制,设立学生党员示范岗,定期评选优秀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班级建设上,推进班级规范化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目标、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学习氛围、着力培养班级集体主义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定期评选优秀班集体,努力实现‚让每位同学在优秀的班集体中健康成长‛的目标;在团支部建设上,科学规划指导团支部建设,规范实施‚三会一课‛制度、按期组织开展团支部换届工作,严格执行团支部达标升级,定期举办基层团支部建设活动月,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举办特色团支部创建等活动,尝试推行在公寓、学生组织、网络等不同领域建立团支部,强化团组织全覆盖,定期评选表彰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以实施‚全国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项目为重要契机,通过项目立项、示范点评建、重点项目推进、团日活动竞赛等载体狠抓基层,圆满完成试点工作任务,有效推进了我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发展。

(二)不断丰富工作载体,增强学生基层组织活力。一是加强‚学习型基层组织‛建设,教育引导各学生基层组织和学生干部加强学习和研究,围绕学生发展的新期待,探索新思路、开辟新阵地、提供新帮助、打造新亮点,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贴心服务。二是在各学生基层组织中,以‚扩大组织覆盖,激发组织活力,增强党员、团员意识,发挥优秀学生带头作用‛为目标,结合专业实际和青年学生特点,创新工作形式和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争做聊大先锋‛活动,引导学生党员和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树典范、担责任、做贡献、助成长。三是在学生基层组织中,大力倡导‚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理念,依托多样平台,整合阅读资源,提倡班级阅读、宿舍阅读,积极创建书香班级、书香支 部、书香学院,进一步优化‚勤奋学习、刻苦求知‛的院风、班风和学风。四是抓实抓好《团支部发展记录》,班团干部定期述职,班级、团支部‚1+1手拉手共同成长‛等载体,开展‚基层组织活力工程‛建设,把更多的资源向基层组织倾斜,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提高它们的自我发展能力。校团委报送的两项团支部活动典型案例入选2011年6月团中央编写的《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宝典》。

(三)积极拓宽工作阵地,凸显基层组织建设成果。为推进‚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工作,学校实施了‚机关处室干部联系基层活动‛,组织学校机关干部走进学生班级、团支部和学生活动场所、宿舍,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指导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密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校党委书记李喆、校长马春林经常走进学生中间谈心教导,李喆书记还与外国语学院2010级3班建立了长期联系,担任该班的‚名誉班长‛。全校学团干部开展了‚走进基层、走进青年——学团干部恳谈日‛活动,用真心、真情联系服务学生。不断强化校、院两级党校、团校、学生骨干培训班、学生干部成长论坛等阵地建设,扎实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百千万’优秀学生培养工程‛,培养锻炼优秀学生骨干。2011年上半年,学校团委选聘了42名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骨干担任了校、院共青团工作助理,使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和成长。同时,我校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等各学生组织,创新实干,充分发挥作用,竭力服务同学,近年来开展的‚学海导航‛、‚关爱行动‛、‚挂职锻炼‛等工作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新农科技社、九歌文学社、E通科技社团等特色社团在全国高校社团中的影响力和地位不断提升;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节、宿舍文化节、心理健康月、阳光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已成为学生锻炼发展的广阔平台。据统计,仅2011年就有730多名同学在省级以上各类比赛获奖。近年来,学校涌现 出了‚全国优秀学生干部‛数学科学学院张翔,‚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生命科学学院陈之海,‚优秀援外志愿者‛文学院陈秋月、农学院张鲁,多次获得大奖的传媒技术学院董潇君等一大批优秀学生代表;涌现出全国、全省先进班集体,全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群体,国防生军中朝阳志愿服务队等一大批先进群体。2011年,全校有3个学生党支部、95个先进班集体、114个优秀团支部,26个社团受到校级以上表彰。这些都体现了我校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果。

二、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不断增强推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做好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目前,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已达29785人,其中学生党员2625人,团员28212人。设有学生党支部89个,班级、团支部765个,公寓、网络等新型团组织127个,校、院两级社团181个,学生宿舍5407个,各级学生组织学生干部3000多人,这是一个庞大的活跃的青年活动的群体组织。大家知道,我们国家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发生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格局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利益关系日益多样,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等明显增强。这些变化和特征在青年学生身上同样明显地体现出来。面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多元化、就业多样化、生活时尚化、追求个性化以及学生数量多、生源复杂、辅导员职数少的现实状况,学团战线面临着艰巨的工作任务,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和功能发挥面临着诸多挑战,集中表现为三个矛盾:(1)传统的基层组织设置模式与学生新的聚集方式之间的矛盾。在教学改革和新技术、新媒体的影响下,以班级为主体的传统的学生聚集模式受到冲击,在社团、网络、青年自组织等新 的学生聚集地,学生基层组织的有效覆盖面临挑战,组织设置模式需要创新。(2)传统的基层组织工作内容和方式与学生多元化需求多样性特点之间的矛盾。一些陈旧的内容与方式已经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基层组织的活力、凝聚力需要进一步增强。(3)基层组织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现阶段实际功能发挥之间的矛盾。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地融入青年思想之中,是学生基层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基层组织需要着力探求新方法、新载体增强思想引领的实效性。

我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基层组织,担负着联系、宣传、组织、教育、引导、团结青年学生,把上级党团组织的政策措施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主要平台,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是我们学团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学团工作重心在基层,基础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基层组织的职能,是学团系统更好地履行根本职责、实现各项职能、取得新突破新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推动学团组织内涵建设,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既要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又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既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又要求真务实、扎实肯干。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学生基层组织建设是学团工作的基础工程和生命力工程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推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紧密结合具体实际,抓基层、强基础,扎实推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创特色、重实效,努力实现学团工作创新发展。

三、科学规划,扎实实施,全力推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

(一)准确把握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 今后一个时期,我校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展领域、强化功能,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服务学生,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扩大组织覆盖为基础,以增强组织活力为牵引,以强化组织管理为重点,以加强教师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经过不懈努力,使学生基层组织设置更加合理,机制更加完善,制度更加规范,环境更加优化,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更加突出,功能发挥更加充分,逐步构建起与学校育人目标相适应的工作发展体系,形成推动学团工作不断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二)努力实现两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着力优化组织设置,实现学生基层组织的有效覆盖。积极争取在条件成熟的高年级建立学生班级党支部,落实‚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目标。在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志愿服务团队中探索成立‚临时党支部‛,扩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巩固吸收‚全国共青团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成果,在进一步抓好传统班级团支部的基础上,按照学生喜欢的沟通、交流、联络和聚集的方式,积极在学生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领域和聚集地推进组织建设创新,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公寓建团、社团建团、网络建团等团建新模式,建立兴趣型、共需型、活动型团组织,作为传统团支部的有意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实现团组织覆盖全体青年的目标要求。

二是着力激发学生基层组织内在活力,实现学生基层组织工作影响全体青年学生。在工作设计上尊重青年学生、立足青年学生、为了青年学生是激发基层学生组织活力的根本方法。要尊重青年学生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强化他们的自觉参与,注重他们的内心评价。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身心特点,善于运用他们喜欢的沟通交流方式、语言风格和逻辑开展工作。在贴近学生兴趣和需求、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将更多的学生由观众型转变为演员型,努力使更多的学生基层组织活动形式从‚命令执行模式‛转变为‚自助菜单模式‛。积极引导基层学生组织在凝聚思想共识、建立核心团队、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上不断激发内在活力,促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整体活跃,真正做到‚学生走到哪里,基层组织的影响就到哪里‛。

要真正实现‚学生基层组织的有效覆盖‛和‚工作影响全体青年学生‛这两个突破,需要我们付出积极地艰苦地努力。我们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其服务学生发展功能最大化的路径和方法,努力使广大青年学生对基层组织产生广泛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让广大青年学生在学生基层组织的关怀下,实实在在地得到发展、收获成长。

(三)健全完善三个保障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学生工作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相互协作,各学院贯彻实施,学生基层组织全面落实,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良好工作体制机制,努力形成学校有规划,学院有合力,基层有落实的工作格局。学生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实际、遵循规律,统筹规划、统筹资源、统筹推进。要将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学校学团整体工作规划,建立健全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有效统筹学校、学院、学生基层组织三方资源,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同时,要注重发挥学生基层组织协同效应,形成学生基层组织共建共进工作体系,形成党、班、团以及社团组织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局面。二是进一步健全学生基层组织的考核激励机制。学生处、团委要把更多的视野转向基层,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基层,把更多的项目放在基层,把更多的服务延伸到基层。各学院和辅导员、班主任要把更多的心思、更多的精力用到学生班级、学生宿舍、学生身上。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健全完善各类学生组织工作条例,各类考核实施细则,各类激励奖惩规定。修订《聊城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大纲(第二课堂)》,坚持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各类行之有效的达标升级等考评办法,适时实施学院学生工作全面考评体系,实施评选表彰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工作,大力培养选树基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树榜样、带群体。

三是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做好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关键就是发挥好教师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的作用。从教师队伍,也就是我们学工系统的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来说,就是要强化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事实告诉我们,有没有一颗真诚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心,有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是能否做好基层工作的根本;有没有求实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有没有过硬的工作本领和领导艺术,是能不能做好基层工作的试金石。我们每一名同志,都应当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并以优异的工作成效赢得组织的信任和学生的期盼。从学生骨干队伍,也就是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为主的群体来说,这是一只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学生骨干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可以说,抓不好学生骨干队伍,就不可能抓好学生基层组织建设。要坚持不懈地大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大学生骨干培训计划。要高度重视选好配好学生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班长、学生会主席等主要学生干部,真正使他们成为学生的标杆。要教育引导每一名学生党员争做一面旗帜,每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争做一个模范,每一名学生干部争做一个表率,真正培养一批 又一批品学兼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厚、带动作用好的学生骨干队伍,把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贯彻落实好。

(四)重视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一是学生基层组织要旗帜鲜明地用正面主流思想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基层组织历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沿阵地。面对多元化的思想潮流,青年学生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信念的支撑、先进文化的熏陶、良好品行的塑造、健全人格的培育。要把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教育学生。健全学习教育机制,拓展教育内容,丰富教育载体,积极开展学生基层组织‚理论引领思想、实践引领成长、典型引领人生‛的引领行动。要借力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载体,党校团校、理论社团、红色网站等阵地,网络、手机、微传媒等新传媒,强化学生基层组织在网络、社团、公寓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助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是学生基层组织要积极争做优良学风、班风、院风建设的中坚力量。班风、院风是一个班级、一个学院的风气,体现出的是这个群体人的综合素质、团结程度、集体实力与外部形象,展现的是这个集体的精神风貌、凝聚力与向心力。学风是学生群体思想道德品质、学习精神与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形成良好班风、院风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学风、班风、院风是教育的力量,又是教育的途径。它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学生品德素养的发展,形成巩固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培养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正在全面落实第五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学工战线和学生基层组织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意识,牢固树立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是对学生培养教育主渠道的意识,坚持把围绕教学工作中心谋划、设计、开展大学生工作,作为学生 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原则。坚持把关心学生专业学习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毫不动摇地狠抓学生学风建设,强调课堂教学秩序,严肃考试管理和纪律,大力推进‚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创建‚书香学院‛、‚书香班级‛,进一步形成以勤奋学习、刻苦求知为主旋律的优良学风、班风、院风和校风,让‚学在聊大‛的美誉和影响力更为广扬。

三是学生基层组织要积极争当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重要的高校校园文化,既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服务学生的重要手段。学生基层组织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校园生活中挖掘素材,培养校园文化精品,唱响校园文化主旋律,引导学生传播优秀文化理念、高尚人文精神。要按照‚高品位、有特色‛的要求,以广大学生广泛参与为基础,以文化艺术、学术科技、素质拓展、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广大同学提供更加广阔的文化平台,更好地发挥文化在育人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是学生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在促进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安全稳定无小事。多一份关爱、教育、管理、服务,学生就多一份安全,校园就多一份和谐。安全稳定工作,任何时候都是我们要时刻抓在手上、绝不能放松的重要工作。学生基层组织扎根于学生之中,是学校、学院联系学生的桥梁、服务学生的窗口,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生基层组织在服务学生、表达诉求、引导舆论、排忧解难、安全教育、秩序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学生骨干要当好同学的政策制度的宣传员、班情舍情民意的调查员、化解矛盾的调解员、安全隐患的信息员。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防范意识、忧患意识和阵地意识,守土有责,警钟长鸣,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 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发生酿成大事,坚决防止发生小事不管或因小事处理不当而酿成大祸的事情,坚决防止发生危害校园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各类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同志们、同学们,校党委书记李喆强调,‚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成才,全校上下要树立全员育人育全人的办学理念。‛他希望大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生存。‛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宗旨就是更好地服务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学生基层组织是做好学团工作的源头活水。全面加强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工作根基,对做好今后的学生工作、共青团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真抓实干,创先争优,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学生基层组织建设,强基固本,不断提升学团工作科学化水平,在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本科大学的实践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11.街道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篇十一

荔浦县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关键。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如何,是否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农民的福祉,影响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现实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关键。为此,我们深入到全县13个乡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做法与初步成效

荔浦县辖13乡(镇),144个行政村(含社区),有农村基层党组织279个,农民党员8077名。2006年以来,县委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县确定新农村建设试点村30个,涉及1496户5988人。总体看来,新农村建设目前进展顺利,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的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进展,乡风文明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把加快生产发展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首要任务。目前,在各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荔浦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实施优势产业带构建工程,引导群众发展产业化经营。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除马蹄、水果、荔浦芋、生猪、食用菌等五大传统产业稳步发展外,还形成了药材、花卉、速生林、优质谷、商品蔬菜等五大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目前,全县已建立了荔浦芋、马蹄、食用菌、水果、蔬菜等示范基地79个、18000多亩,巩固和发展了荔浦芋、马蹄等10大支柱产业。二是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围绕荔浦芋、马蹄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引导建立和发展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大户,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努力开创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新格局。目前,荔浦县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达18家,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120多家,入社入会的农村党员达4000多人,带动3万余农户增收致富。

(二)坚持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各级党组织把解决农民最普通、最平常的生产生活等基本问题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职责。2008年,荔浦县积极争取到位项目资金3500万元,进行了14 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滨江南岸防洪堤建设;实施人饮工程9处;解困人口2.3万人;完成1451座沼气池建设任务,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投入各类新农村建设资金2260万元,4个市级新农村试点村、88个自然村屯道路硬化和471个自然村屯规划编制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在全市综合评分中名列第一。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坚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神圣使命。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程度的和谐与成效。各级党组织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村屯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地农业科技培训,2008年共培训党员和农民8.65万人(次),为农民增收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荔浦县还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引导农村群众发展劳务经济。利用县乡党校培训体系、以县农机校、县农广校、县就业服务中心作为培训基地,有效整合部门资源,扎实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方面,荔浦县坚持“培训一个岗位,掌握一门技术,发展一项产业,形成一个基地,致富一方群众”的培训方向,采用集中培训、科技下乡、农家课堂等多种形式,把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逐步将群众培训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农民劳动技能培训方面,主要实行定点和定单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扎实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发展劳务经济。

(四)坚持把整治村容村貌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责任。荔浦县以树立新村典范为突破口,依靠广大农民的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整治村容村貌,扎实推进全县的新农村建设,带来较好的社会效应。各个试点村不管生产发展上,还是在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各方面都给周边村庄的群众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新农村建设激发了农民改善生活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面貌的逐步改变,特别是一些进展快、效果好的示范村环境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脏、乱、差”现象有了较大改观,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健康文明的精神风貌正在逐步形成。荔浦县修仁镇板纳屯党支部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设新农村方面,是一个比较成功和典型的范例。板纳屯的农民因水果种植富裕,2006年人均纯收入已达到6700元,超过全县平均水平近1倍。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大家在村民小组长韩佑贵等骨干的组织带领下,纷纷拆旧房建新房,板纳的新农村建设掀起了热潮。板纳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充分体现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精神。全体村民统一种果、统一摘果、统一拆除旧房屋、统一挖地基、统一拉石头、统一划线定位、统一施工、统一修路,进而成为全县最先进、最典型的试点村,并成为区级的建设试点。

(五)坚持把推进民主政治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途径。一是在村级党组织中全面实行“公推直选”,选拔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通过实行“公推直选”,一大批“加快发展有本领,解决问题有手段,化解矛盾有办法”的人才进入了村级领导班子,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实行“四步”议事制度。即群众“问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有效地转变了村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减少了干群矛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三是围绕新农村建设实施了村级党组织“强基工程”,2008年共培训村党组织书记、主任220多人,培训农村党员干部和骨干6000多人。四是成立县、乡、村、屯四级服务群众工作网络,充分整合部门、站所和村级的各种资源,实施“阳光行政”工程,推行“一厅(站)式”或“长廊式”集中办公,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和企业办证。此外,我县还开展了县、乡、村三级党员民主评议活动、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政协委员,人大代表视察制度,新农村试点村还建立了新村建设理事会等。

二、基层党组织队伍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县农村党组织和干部队伍整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一是一些基层党组织领导思想观念落后。二是少数基层党组织未能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推进农业产业化服务和新农村建设上来。三是一些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较差,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新发展。四是一些干部群众依赖心理严重。“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意识不强,只停留在“要我干”的被动层面上,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我要干”的主动性和紧迫感。

三、对策及建议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上、组织上和制度上的坚强保证。

(一)优化组织设置,健全基层组织。随着近年来农村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党员向新兴经济组织和城镇流动很大,给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应当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优势互补、便于管理的原则,积极地在产业链、行业链、流动相对集中的地方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环节上建立党的组织,按照“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的要求,采取“独立、联合、挂靠、选派、统建”等方式,积极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努力构建以党组织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基础的新型组织体系,真正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使党组织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二)努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从创新“城乡互动、村企互助、部门互通、人才互流”的机制入手,搭建城乡党建“四位一体”的合作平台,打破农村和城镇“二元体制”,积极探索建立集约利用、成果共享的城乡党建资源整合体系,形成上下互动、横向贯通、区域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切实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激励农村广大党员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努力形成公平、公正的新机制、新途径。

(三)强化主心骨,培养主力军,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一是强化主心骨,选

好村支部书记。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在选人用人上,应当进一步拓宽视野、拓宽渠道,采取“选、派”的办法,为新农村建设选配好带头人。选,即通过“两推两考一选”,真正把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遵纪守法、公道正派、管理民主、群众拥护、具有奉献精神的党员选拔到村支部书记位置上来。派,即从县直和乡镇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或后进村任职。同时建立工作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村级干部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加强任内目标考核,切实形成能上能下的村干部管理机制,从而激发和调动他们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培养主力军,壮大党员队伍。只有党员队伍壮大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了组织者和带头人。当前,发展新党员要着眼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主动地从回乡知青、致富能人、复员军人、外出务工人员中进行重点培养,把那些有文化、有本事、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优秀分子吸纳到党组织中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着力改变农村党员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问题。特别是对那些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文化知识水平较高、致富能力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农村青年党员,要及时选拔配备到村级班子,切实解决农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重点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能人、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纳入后备库管理,通过给任务、压担子等途径,把“好人”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路人。三是实行科技兴村,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要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现代化科技改造农业,用工业成果反哺农业,采取政府引导、民间投资、市场运作的办法,积极动员党员多渠道领办、创办一批农业产业骨干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村组集体经济实体,尽快形成相对稳定的财源主体,增强村组集体经济实力,提高村级组织统筹发展的能力,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吸引力,从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12.街道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篇十二

农村基层组织是乡镇工作全面开展和战斗力提升的基础,是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是服务社会的窗口,是乡镇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2年又是基层组织建设年,沙溪镇党委紧紧围绕“抓基层打基础”这六个字,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踏踏实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立足实际,进一步提升区域化党建工作水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扩大非公党建覆盖率,重点做好后进支部整转工作。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镇党委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主动寻找单位、企业与欠发达村结对,对已经结对的单位,加强后进村与结对单位的联系。实施项目带动,在同等条件下,建设项目优先考虑在薄弱村落户,发挥重点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第三产业,繁荣后进村经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

完善制度,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做好换届选举后续工作,村级班子换届后一年,正是村干部集中精力,为民办实事、出成效的关键一年。要做好离任干部思想稳定工作,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结果,大力支持新任村干部的工作。要做好村级班子素质提升工作,坚持现任干部学习培训制度,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提升村干部素质,增强村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要做好后备干部管理工作,重点加大镇内及各村女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

规范程序,进一步深化拓展党员进出口工作。以党员中心户活动为抓手,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党小组为基础、党员中心户为基本单元的“三位一体”教育管理模式,将党员教育落实在最基层。严格落实分色预警制,促使发展党员工作规范有序。同时,广宣传、树典型,吸引优秀党外人士向党组织靠拢。立足实际,深入实施党员管理分层亮分制,形成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使党员管理规范化、常态化。整合原有资源,将党员中心户活动、党员设岗定责等结合,使党员亮分制管理的内容更丰富、饱满。坚决把不合格的党员疏通出党,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深化争创,进一步做好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要立足农村实际,要加强以党员服务中心为重点的党员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继续深化“网格式管理、组团式服务”活动,进一步整合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村情民意服务中心、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网络等服务资源,建立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织的拥有丰富服务内涵的全覆盖便民服务网络。把握创先争优活动的关键,健全服务机制,使党员“一句话承诺”、村两委服务承诺、党员干部帮扶结对制度等得到有效落实。

明确定位,进一步推进党代表工作室工作。党代表是党组织联系群众的纽带,党代表工作室的建立,使我们真正将“党是为老百姓办事”具体化。在工作中,要完善党代表工作室的功能和各项制度建设,确保党代表工作室工作正常化,将党代表工作室

13.街道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篇十三

**街道党工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核心、以提升党员整体素质为主线,扎实推进各类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稳步开展。

一、注重落实,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

**街道党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持续抓好宣传解读和督促检查,确保上级决策部署传达到位,并紧紧围绕从严治党要求,以“突出政治功能、思想引领、基础建设、作用发挥”,切实提升基层支部组织力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到实处。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政治思想教育的主线,建立了自上而下、环环相扣的党建责任体系。通过党建主体责任的层层压实,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制定了党建工作计划。将党建工作具体化,充分发挥各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的作用,把各项党建工作量化到各支部。

二、补齐短板,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街道党工委围绕提升基层组织力,重点推进“健全优化基层组织班子、持续开展达标创优活动、做好基层换届准备工作”,努力发挥基层组织作用,落实党的基层建设工作。一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完善社区组织班子建设,完成社区组织班子成员缺额选举工作,加快推进社区党组织书记“三个职位一肩挑”工作,巩固基层党组织在基层一切工作中的领导地位。二是持续在各社区开展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回头看”工作,推进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有效化解群众矛盾;持续开展模范党支部创建工作,深入拓展“月观摩、互促进”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三是制定下一年基层组织换届选举计划,扎实做好调查摸底、集中整顿、宣传教育等前期准备工作,为换届选举打下良好的基础。四是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党建阵地建设渠道。各党支部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三大类制度,提升党员队伍战斗力。

三、选优配强,深化头雁工程促实效

**街道党工委重视社区两委干部的选拔和培训,明确实施“头雁工程”,突出政治引领,抓住关键重点,强化责任担当,推动街道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一是强化基层干部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干部档案管理机制,通过查漏补缺,加强审核,不断完善社区干部党籍资料。通过建立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定期考核机制,加强了对社区干部的日常管理。二是建立基层后备干部队伍。通过推荐选举、民意测评储备基层组织干部人选,全面强化“选、育、培、管”环节,加强日常教育,提升基层后备干部队伍质量。三是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备案机制,深入开展基层发展党员问题排查和整改工作,全面建成“百千万”教育培训体系;持续开展“四个日子”主题党日和主题教育,引导激励党员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章党规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走在前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升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

四、固本强基,完善基层组织工作机制

**街道党工委强化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建设,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使我们**街道基层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完善基层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基层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夯实基层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建立基层组织小微权力清单,进一步优化服务效能。二是健全基层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壮大基层集体经济;严格资金管理、财务预算,全面发挥监督委员会监督作用。三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切实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积极进行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探索适合基层干部实际的制度建设;完善监督制约,切实加强对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落实。

14.街道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 篇十四

建设和谐社区”的认识,以创建三星级学习型组织建设为目标。下面是我社区对本创建三星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回顾:

一、主要工作

(一)愿景发动,实现自我超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推进之初,我社区在党员干部深入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把“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确立为共同愿景,各党支部、党员干部立足岗位需要,明确各自的愿景:各党支部确立“增强引领发展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凝心聚力能力、促进和谐能力”愿景;党员干部确立“提升政治素养、业务技能、服务水平、先锋形象”愿景;全社区党员干部、无职党员根据自己的愿景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增强综合素质,实现自我超越。

(二)培训带动,提升队伍素质。我社区积极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大力加强干部业务培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干部素质的提高。以科学理论武装人。通过党委、支部书记轮流讲,委员、支部轮流谈话等方式,调动党员干部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采取“小组每一月组织学习一次,支部每季度组织学习一次,党委每半年组织学习一次”的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党员干部的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三)激励触动,激发干事动力,积极开展各项党组织活动。

1、积极组织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社区的61名党员除7名老弱病残党员外,54名党员每名向党组织做出了承诺。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实事。目前已有98%的党员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了像吴斯君那样的好党员。吴斯君同志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每月拿出100元的退休金为群众办好事,今年以来已累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3件,累计金额1300余元,该同志的表现受到社区党员、群众的赞扬.他的事迹被《璧山报》报道。

2、认真开展“灯盏工程”活动。“灯盏工程”就是让无职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困难党员李隆海在“灯盏”工程活动中省吃俭用,把低保金节约出来购除草剂整治人行道路,方便群众出行,该同志的表现受到群众好评。2011年7月李隆海被壁泉街道党工委评为“灯盏”工程标兵。

3、认真落实“三项制度”。

(1)、坚持党委书记定期定点接待群众和班子成员轮流接待群众,做到每天都有社区干部接待群众的来访。

(2)、坚持入户走访。今年1-11月社区“两委”会成员累计入户走访群众1686户/次。完成了全年走访的99%。

(3)、坚持及时解决走访中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群众反馈办理情况。今年1-11月班子成员走访中共收集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意见和建议40件,其中机电学院、奥康二期拆迁群众要求政府对还建房办理产权证和绿化还建房小区花台等群众意见没有办结,社区党委及时向上级反映,并向群众反馈了上级的意见。

4、大力开展“结穷亲”活动。

今年1-11月社区“两委会”班子成员采取1对1结对帮扶方式,对辖区内的困难群众开展帮扶。对社区的李隆海、柯于仁等14户困难户进行帮扶。主要采取帮助“穷亲”制定脱贫计划和购买生产资料。党委书记柯昌游在帮扶“穷亲”贺国英中,帮助她发展生猪养殖,提供生猪养殖技术并帮助贺国英不断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由过去的几头发展到现在的30几头的存栏量,该户的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万元。

5、积极推进“大下访”活动。

“大下访”活动目的是了解并掌握社情民意。今年以来,社区组织班子成员定期到居民小组开展“大下访”。共收集社情民意10余条,反映较为突出的2条:一是机电学院、奥康二期拆迁群众反映机电学院还建房、奥康二期还建房住宅区卫生面貌差并要求整改,社区党委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共组织大扫除清除暴露垃圾、乱张贴等大型整治活动10余次,较好地改善了辖区城市环境形象。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全县城市环境面貌综评中,社区辖区的街道和楼院的评比得分都95分以上的号成绩。

(四)、以党员书屋培育学习兴趣。利用办公室为平台,修建书屋,收藏 7大类、2300余册书籍,吸引党员干部来书屋学习,截止目前,前来书屋借阅书籍的党员、干部已逾 280人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社区在建设学习党组织工作中取得了一起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尽人如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支部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措施上相对软弱;二是学习的内容与中心工作结合不紧;三是个别党员干部还在厌

学情绪。这些问题,在明年的工作中,需要解决。

三、2012 年工作打算

2012年,我社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一是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后备干部和专业人才。认真抓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对后备

干部实行全面工作培训。二是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提高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按照“坚持服务大局,推进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按需而为;坚持开拓创新,增强工作活力;坚持求真务实,提高工作效能”工作原则,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促使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更加深入,党员干部的职业道德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内部团结奋进、和谐发展的氛围进一步形成。

上一篇: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说课稿反比例函数五下一篇:初一冬天下雪了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