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优质高效课堂教学

2024-12-10

数学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共10篇)(共10篇)

1.数学优质高效课堂教学 篇一

浅谈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初中数学课堂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仙居中学杨明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使学生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让学生学会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实现学生是主人的课堂教学。现在的中学数学教育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将站在未来教学的高度,构建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强调提高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开发学生潜能,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开发式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由“演员”变成了“导演”,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基本空间,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就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最基本的途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发展。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它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大小的重要依据。课堂上,给学生创造适宜发挥的环境,为学生提供参与创造的机会。激趣导入,可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就给创造适宜发挥的环境,提供了参与创造的机会。

一、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其低效原因分析

目前,存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性”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但我以为主要还是由老师的“教”、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所造成。包括:

1、“教”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课堂情景设计、教学反馈评价以及教师本身能力的问题等,具体表现在:数学教学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教学还比较少,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难点的渗透,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大。留给学生自疑、自悟、自练的时间很有限,知识不能得到及时适时地活化;学生参与机会少、参与面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不多。课堂教学“四缺”现象比较突出(缺少对学生的学习针对性;缺乏“备学生”、“备学案”这一必要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 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2、“学”的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生数学基础的好坏、学生学习中的方式方法、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及学生本身个性和接受能力等,具体表现在:一些学生自学能力薄弱,抓不住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既不能根据教材中的叙述正确回答问题,也无法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要么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要么就是生搬硬套,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方法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既没有现成答案,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总的来说,我们首先应找准问题的症结,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也才能实施“有效”教学。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我以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价值

有些学生说,“学数学只有考上大学才有用”。这当然是不正确的。数学家华罗庚

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工业化要求不断改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工作岗位也将较少体力劳动而更多脑力劳动,较少机械化更多电子化,较少例行公事更多随机应变,较少的稳定性和更多的易变性,这些都要求每个人为了生存而更多地思考,而且需要数学地思考。这足以说明,数学并非真像一些学生说的那样无用。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数学的魅力和趣味,加强学好数学结果的诱惑力。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重要性并讲深讲透,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平时才会刻苦学习并保持动机不减。

2、多管齐下,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我觉得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引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笔者曾在自己任教班级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中“喜欢数学”的仅占30%。可见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乃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等。

3、正面评价,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作为师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活动,这种交流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载体的。师生间关系融洽,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不但老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教师要放下架子,既做关心他们的朋友,又做学生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为此,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4、因势利导,抓住青少年特点

中学生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好奇心强,有强烈的“趋新”心理。我们应抓住这些“薄弱”环节,充分利用这些好时机,恰当运用青少年对时尚追求和“追星”、“追新” 等特点,大力宣传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勇敢拼搏精神、为国争光精神,帮助他们摈弃狭隘自闭的思想。通过抓住这些青少年特点,因势利导,学生对知识更乐于学习,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为提高!

三、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模式

1、创设情境

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情,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时,教师应在情境中提出,且提出来的问题要击中学生思维的燃点,这样可迅速集中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我用龟兔赛跑的小故事来导入追击问题:小兔与乌龟进行千米森林赛跑,它们同时出发,第一段500米,小兔用了15分钟,中途休息了30分钟,后来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在自己前面,如是提高速度,用了10分钟与乌龟同时到达给终点,求乌龟的速度。这样的导入使学生迅速进入情境,并将复杂的问题形象化。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

2、主题探索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样也最容易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内容、规律和联系。自主学习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自己去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获取知识。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时,他的才智才会得到发展。例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时,我出示了一个等腰三角形房架,在这个图形中,你能够找到哪些结论?学生从角及边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性回答,我又拿出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房架,继续问相同的问题,学生的答案与第一次相同,我又旋转了一下图形,将图形的直角边立在桌上,“这仅仅是等腰三角形吗?”学生在我的提示下继续思考,发现了其中存在的勾股定理。

3、巩固拓展

在教学中,对于所学的知识要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真正调动起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每一个学生都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能和要证实自己的愿望,在此环节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如对《全等三角形》这课进行巩固练习时,提出问题:找对应边、对应角通常采用的几种方法?在引导下,让学生知道找对应边、对应角方法有: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3)、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

(4)、有公共角的,角一定是对应角;

(5)、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

这样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也大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反思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已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了较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知识进行理解,对规律进行总结,这个环节尽量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可让学生间相互补充、完善、提高。教师主要起启发、引导作用,为学生留出探索的空间。例如:一次函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通话方式的选择,追击问题等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一次函数来解决,这就为学生学习留下了广泛的探索空间。

通过我的课堂实践,“主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教师的启发下,能自觉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2.数学优质高效课堂教学 篇二

一、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被当作了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教师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努力做到“五个转变”和确立“四种教学观”。

“五个转变”是指:(1)由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2)由“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3)由局限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4)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的教学;(5)由“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因材施教。

“四种教学观”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如下四种观念:(1)整体观。即是用整体观点指导课堂教学,从整体上进行数学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等)的积极性,使它们合理组合,和谐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2)重学观。就是要重视学法指导,积极地把“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的过程。(3)发展观。不但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而且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4)愉快观。要把愉快因素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

二、精心备好每一堂课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是加强课堂教学计划性、预见性的前提,也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轻负担的重要保证。我校数学组全体老师经过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以“导学学案”为载体的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法。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导学学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导学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保障,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学案不同于教案。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的,由学生直接参与,并自主求知的学习活动的案例。它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侧重于让学生“会学”知识。学案和教案一个侧重于“学”,一个侧重于“教”。学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并促进学生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来。教案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知识的角度来考虑,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力求把教师放到主导地位上来。因此要想真正实现课堂的优质的我很矛盾,再过几分钟任务就完不成了,但看到学生们渴望知识的不肯罢休的样子,我说:“好吧!再给你们几分钟时间。”这时有几个学生竟跑到了这位学生座位旁看个仔细,并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没过几分钟,就听见一个学生说:“我做出来了。”通过这位学生的回答我才知道,他们组用的是面积法。课后我反思:如果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合作交流,那么合作只能流于形式,就会出现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高效,要想把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导”好“导”活,关键在于学案的编写设计上,编写的学案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主要环节之一,是新课改一直重视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每一个动作,如果要完成,就需要反馈”,反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

数学课堂教学反馈,一是要有及时性,因为反馈的目的在于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因此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改进自己的教学。二是要有准确性,由于教师把反馈信息作为改进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得到的反馈信息必须是准确的。否则,就会像指挥员根据错误的情报进行决策而导致战斗失败一样,课堂教学就会成为“盲人摸象”,凭着错误的感觉走,更谈不上教学效率的提高。

1. 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上的反馈。

数学相对其他科目来说,确实比较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上的反馈,要让学生愿学、乐学。在数学课上,学生愿不愿学,学得怎么样,这些信息都会体现在他们的表情上。如果学生表现得积极配合,眼睛炯炯有神,说明学生听了、懂了、会了,课堂效率肯定比较高;反之,则说明学生注意力不在课堂上,对老师讲的内容没有兴趣,或者对所讲知识一知半解,处于脱节状态。这时教师就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另外,课堂反馈和评价应尽量用具有激励性的言语,使学生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学习,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自己的学习。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课堂学习的效率。

2. 在反馈形式上要体现面向全体。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使人人都能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数学教师往往偏爱优生,但是在讲究民主、和谐的现代课堂中,偏爱“尖子”学生,势必造成反馈信息的失真,学生的两极分化。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调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发展”。要改进反馈方法,根据问题的不同,合理地采用小组讨论、自学质疑、生问师答、生问生答、小组提问集体讨论作答等多种反馈形式,创造让全体学生参与、展示的机会。

3. 反馈要体现分层思想,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个体差异。

新的教育理念既然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应当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教师可以把个体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反馈资源来开发,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差异的作用。例如,利用个体差异,可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开,所研究的问题刚刚有所深入时就被终止,学生的创造力就会被扼杀,学生的激情就会被挫伤,学生的能力当然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合作效果就不言自明了。

合作学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最具活力的方式,它的推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开拓出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值得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躬行探索。只有把它坚持下去并不断光大,我们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确立创新意识,让课堂“活”起来

王亚娣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江苏常州

“多元化”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多元化”的。思维活跃,观念新颖,能力出众,有创新意识和潜力,是当今社会上所需人才的标准。学校应向社会输送这样的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优化课堂,使课堂活跃起来,使课堂成为学生能力培养、意识交流的摇篮,让学生在自主、快乐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发展。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仅仅把学生当作是抽象意义上的客体,教育教学的目标千篇一律,教育教学的过程也高度程式化。掌握知识的量与质成了评价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个性、人格的发展都被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只是枯燥、乏味、疲惫、厌烦、失败和高度的受挫感,而不是积极、愉悦、兴奋和在求知过程中发现新知的巨大成就感。结果学生所感受到的只是沉重的学业负担,对学习越来越淡漠。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必须确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尊重生命个体,也就是说把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个体并加以肯定。教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认知方面的深化与扩展,而且要深入到学生内心的体验和感悟、情感和意志等非理性成分。教学过程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和教师两种生命体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方面的交流和互动,教师更多关注的将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总之,教师应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对自己正确定位,让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的摇篮。

二、确立创新意识,让课堂“活”起来

传统的教学片面强调教师怎么教,把重点放在教“懂”和教“会”上,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了“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等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不能给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一个全新的、自主的、创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真实实地、快快乐乐地学习。为了真正使课堂“活”起来,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活泼的心理环境。

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上的课是体育课。为什么?因为体育课活泼,无过重负担,形式多样,学生能亲身体验成功和失败,学生自发的情感贯穿着整个课堂。如果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也有这些特点,那学生也会喜欢数学这门学科,也会喜欢学习数学。所以,我认为,情感是师生之间的纽带,是意识交流的核心,是迸发创新智慧的交织点。教师对情感的把握,往往会之间的互动,让反馈矫正在互动中进行。

4. 注重当堂检测反馈。

通过当堂检测反馈,教师不仅可以准确了解学生“学”的情况,而且可以发现自己“教”所存在的缺陷,从而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供重要依据。

四、注重课后及时自我反思,提醒学生进行自我反馈

曾经有位教育家说:“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费登塔尔教授也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教师及时地进行自我反思,合理取舍反馈信

影响学生的心理、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把微笑带给学生,把鼓励送给学生,尊重、宽容、理解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出差错;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适当点拨、提醒、探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对其中的合理成分给予充分的肯定;当学生取得进步时,给予热情的表扬。

2. 教师设身处地地问,学生自由自在地答。

许多教师提了问题后总是想着让学生一语中的,把答案一下说到自己的心坎上。学生如能做到,教师心花怒放、点头称赞;如不能做到,教师就挖苦讽刺。这哪是在教学生,分明是在寻觅“知音”啊。这种提问忽略了学生体验的过程,把学生推进思维的绝境,使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回答。在教学中设法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是我的理念。我在教学中,由浅入深,创设了一个一个的一环紧扣一环的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思考想象,或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换位思考,或大胆假设,让学生在否定中得到肯定。

比如我在教学小学数学中的比例问题时这样设计问题:一上课,我就端了两杯冒热气的牛奶,分给学生喝。我问:“什么味道?”学生说:“一杯牛奶太浓了,一杯牛奶太淡了。”“是哪里出了问题?”我问。学生说:“一杯牛奶放得多,水放得少;另一杯牛奶放得少,水放得多。”“怎样放得正好?”学生说:“按比例放。”我接着问:“应按怎样的比例配制呢?如果是1∶2,或者1∶10,会配制成什么口味的牛奶?”这时,我又拿出一桶奶粉晃了晃,有学生马上喊:“看说明书。”上面是按1∶8配制。很多学生都想来配制一杯可口的牛奶,我抓住这一契机,马上就问:“一杯200克的开水,应加多少奶粉合适?”学生有的已报出答案,有的同桌讨论,有的独立思考,整个班级都沉浸在积极主动学习的氛围中。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数学。

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求。当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终于解决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时,就会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和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如果他们能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继续获得成功的体验,那么这种需求就会得到加强。因此,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哪怕是获得一点点微小的成功,老师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赏,用语言、微笑、手势等方式进行鼓励,让学生尽情表现自己,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最大限度地展现他们的潜力,用内心的体验与行为参与到学习中去。

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我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寻求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思考,学生想出了十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无论是哪种算法,我都给予肯定(当然,也指出了最优的方法),用各种形式表示对学生的赞息,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后续教学。

以上是我对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些体会,也是我对自己多年数学教学经验的简单概括。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苦心研究的课题,我会继续努力,争取使自己成为这方面的先行者。

参考文献

3.试析高中数学优质高效课堂的建构 篇三

【关键词】 教学理念;导学案;自主探究;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在新课改的改革浪潮中,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把握新课改的要求,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知识结构出发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提高内化知识的速度。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跃课堂,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探究、讨论,把握知识的本质,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获得有效提高。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过研究证明,人在活跃的氛围中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最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深入探究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中间,和他们共同进行知识探讨。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中,让学生摆脱了对教师的畏惧,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并能够流利地表述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教师能够对学生思路进行点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通过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及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调整,使课堂教学能够高效进行。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和思考时间,加强他们的学习自制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始终坚持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促进他们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采用導学案进行引导,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效率

导学案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引导的作用,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能够改变数学课堂上灌输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根据重难点进行设计。好的导学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通过导学案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层层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上设定教学目标:1.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2.会判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3.掌握方程与函数间的转化;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相应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自学、合作讨论等问题,高效完成教材中内容的探究和学习。通过导学案进行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知识探究,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他们思维的逐步发展,使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注重交流合作,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使课堂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合理选择合作探究方式,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行分析、尝试,通过不断的探究,使他们的数学思维获得启发,有效解决问题。高中数学知识中包括很多抽象的知识,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他们会遇到一些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通过合作探究,集合小组成员的思维和智慧,能够使学生获得启发,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基本性质”时,为了让学生清楚理解和掌握如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让他们明确:要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需要判断在题目中f(x)和f(-x)的关系。当f(-x)=f(x)或f(-x)-f(x)=0时,f(x)是偶函数;当f(-x)=-f(x)或f(-x)+f(x)=0时,f(x)是奇函数。在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鼓励小组中的成员都参与进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描述自己对知识的看法时,结合思维的积极运转,对知识进行了再次梳理,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全面培养数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维思维,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针对一题多解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在讨论中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数学创新思维的发展。一题多解的形式多样,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命题。例如,公式的推导中一题多解,例题中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甚至针对性地展示经典例题或名题的一题多解让学生自己思考、感受和点评。例如,给出学生题目:已知a2-4a+4b=0,求a+b的最大值。在求解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决。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学生得出了四种解题方法。解法一:运用三角代换法;解法二:运用判别式法;解法三:运用数形结合法;解法四:运用不等式法。通过一题多解,从知识上看,能促使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应用也更深刻、更广阔。从思维上看,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思路,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如果教师善于设计和运用一题多解,就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勇于探索,真正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有效提高。

4.“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总结 篇四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促进教学和谐发展

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主阵地,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潍坊市教科院“关于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行动研究”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坚定不移地抓好教学改革措施的落实。经过几番探索,构建了以“自主互动”为灵魂,以“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一、课堂教学改革

减负优质高效

1、“345课堂教学”改革深入人心

通过学习、历练,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多老师的“345课堂教学模式”特色鲜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以前“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经验、教训,立足思想根源,提高认识,对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的个别同志,个别学科、个别年级实行强制入轨,跟踪督导,采用师徒结对的方法限期整改。在全校形成了课改的氛围,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且能从本校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真正的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把“345课堂教学模式”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为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我们抓好了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1)集体讨论。教师在备课组活动中,集体研究课题,明确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分析课题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法和学法,并进行“实验性”说课,然后教师们再一起讨论,找出不足,最后制定最佳模式。(2)实施授课。在课堂教学上特别关注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思维的活跃程度及创造性的启迪,并用心引发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整个教学过程似风吹大海,有波峰又有波谷,跌宕起伏。同时还要拓展学生的空间,不仅注重课内,还要延伸课外,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操作中,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认定目标,学生依据提纲进行自学,生成本课的重难点。学生在自己见解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成员互助落实,对有难度、有价值、有疑问、有争议、能发散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讨论,质疑释疑,教师进行适时点拨,从规律、方法、思想等方面归纳提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升华思想,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达标训练,力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确保目标达成。(3)检查反馈。每一节课都要留出至少10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反馈,通过检测反馈,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方法、习惯、自信心、主动性等方面进行反思升华,使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生成新的认知结构。(4)分析总结。通过教后记,掌握教学中得与失的第一手资料,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教育理论,课后记的内容可包括对教学计划的变更,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施教所获得的感受和体会等。从而弥补课堂上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缺陷和不足,让学生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知识。

2、改变评价标准,变关注教师为关注学生活动

传统课堂的评价,我们的评价标准更多指向课堂上一些表面因素的评价(如气氛热烈、时间分配恰当、课外作业量适度、教态自然等),关注的焦点是以教师为重点,主要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本身。

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起决定性作用,为便于小组合作,我们对小组成员具体分工,做到小组内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责任,为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小组的分工,定期轮换,同时,为激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多次组织教师就研究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研讨,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提高了研究的实用价值,同时从学生的角度来评价课堂,主要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率、自主学习时间、回答问题的创意性、学生知识的达标率等方面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看教师的引导发挥得如何,这样,课堂评价就有评价教师为主转变为评价学生为主,课堂标准的改变促使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们由过去只注重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关注学生如何学,由过去只注重评价优等生,转变为关注全体学生,更关注学困生,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文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教师们从重视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渐向合作学习的质量转变,使合作学习的效果有了长足的进展。

3、倡导写教学反思,积累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载和积累实验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实验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从事实验教学者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全体实验教师每周撰写一篇教学案例,尤其要认真写好课后小结。看成功之处,记下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进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并把好的教学案例进行汇编,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

由于我们坚持不懈的的探讨和实践,走出了一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路子,自主互助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在课堂上互帮互学的客观条件,提供了多于以往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成功也就自然而至。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有心理负担,不会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而是显得很轻松。这种“开放型”、“交往型”的教学方式,绝不是只追究形式,花样翻新,而是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有机会发言,人人有机会参与竞赛,人人品味到成功的喜悦,人人做学习的主人,从而真正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教育教研成果突出,仅本学年,:有49人次的论文获市、省、国家级奖励,2人被评为青州市教坛新秀,7节课被评为潍坊市优质课,9名老师的教学、4名同学的电脑制作获市二等奖,学生12人次在省以上竞赛中获奖,2名教师被评为潍坊市教学能手。XX、XX连续两年在我校召开了青州市素质教育工作会议,我校做了典型发言。

二、创新课堂教学

提升师生素质

1、凝心聚力抓课改

为把课堂改革落到实处,学校加大过程管理力度,形式上,想方设法营造“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改革气氛,从桌椅的安排到醒目的标语都体现课改特色;内容上,积极落实“周检月评”,实施“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结合”制,通过制定《教学管理流程》、《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要求》等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分组进行检查,各组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教导处在进行总结时,既充分肯定各备课组教师的优秀做法,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各项检查内容量化、在教导处张榜公布,提高了教学常规检查的可信度和透明度,从而使教学常规检查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措施的实施,使全体教师明确了课堂改革的方向,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搞好了“备课改革”,稳步推行“导学案”,为此,我们启动了以“个体主备、集体修正、学案印发、资源共享”为主要内容的备课改革,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主备教师先行备课,然后交付科目备课组长,组长组织同科教师进行修正,保证了“导学案”的质量。这样,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很好的实现了“轻负高质”,此项改革深受教师欢迎,既减轻了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2、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

我们把校本教研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赋予教学研究强大的生命力,平时我们注重引领教师将课题选项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把问题当课题,教师结合自已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让教师每人认领一个问题作为自己的小课题研究,并定期举行阶段性研究成果交流会,加强教师之间的切磋,实现智慧的共享,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发现并解决了许多问题,如:如何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什么问题需要合作,怎样合作?每节课的重点,教师明确了,学生明确了吗?如何让学生在集体交流时学会倾听?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等等,每解决一个问题,课堂改革就跨越一大步,为了将教学工作融于课题研究中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学会了反思、探询、研究,以亲身感受去验证、理解、关注,近而发现、提出、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

3、实施师徒结对帮扶计划

我校35周岁以下的青年占教师总人数的65%以上,他们富有朝气但缺乏教学经验,为了加速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让老教师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校认真实施青州市教育局“青蓝”工程,让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开展新老教师一对一的带教活动,师傅手把手地指导徒弟备课、上课,坚持跟踪听课、评课,师徒合作学习、合作教研、合作教学,并以此作为活动的载体,让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使“青蓝工程”真正落到实处。

三、存在的困惑及今后的打算

(一)存在的困惑

1、对师生发展的评价存在不少困惑,评价机制虽初步形成,但还很不成熟,可操作性不强。

2、少数教师落实教学常规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①常识性科目的导学案数量较少,或是编写过于简单;有部分教师把写编写教案看作是一种负担,敷洐了事;

②课堂教学方面。一是苛于追求课堂的大密度而简化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导致讲得过多,练得过少;二是靠重复练习形成思维定势而忽视学生解题技法的总结;三是教师还没有真正起到“导”的作用,“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模式没有根本改变。

③作业布置与批改方面。部分教师的作文批语过于公式化、雷同化,缺乏针对性和鼓励性。

3、学校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研教改力度仍显不够,重形式轻落实现象有待改进。

(2)教研教改成果,不善于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

(二)今后的打算、突出教学工作“六字”方针,并把这“六字”方针作为强化教学中心意识,开发教师

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形成规范化教学管理的重大举措,同时,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

备课要“深”。深入学习课标,深入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深入探讨教法。

上课要“实”。上有充分准备课,不搞花架子,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作业要“精”。作业要有针对性,有代表性,有目的性。

教学要“活”。不局限于教材,不局限于现成的模式,做到教有特色,教有风格。

手段要“新”。体现在创设情境方面,学习方式、教学方式选择方面,训练设计方面。

批改辅导要“细”。所有学科作业或笔记类,都要详批、详改,做到有的放矢。

2、各科教学要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数学学科要在备课、上课、作业中突出体现思维训练内容,通过学习评价进行验收;语文学科要在早读、课堂和日记中突出学生阅读能力训练,通过作文竞赛形式对训练情况进行验收;英语学科充分利用好晨读时间,上课时间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学期末将采取演讲表演的形式进行验收,教导处将定期对以上大三个学科特色教学情况通过听课、查教案、查作业、训练成果展等多种形式进行检查验收,力争短时期内,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3、搞好家庭协助。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配合孩子搞好双休日的实践学习,及时了解孩子信息,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5.如何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篇五

----------张志荣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要求

(一)、科学发展观与课程改革

1、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核心:人本;

要义:发展。)

2、新课程核心理念:以人为本,关注生活,提升素质,促进发展。

3、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文字的,文学的,文化的。

4、三维目标解读:

(1)、目标含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目标指向:一个主旨------二个方面------三个维度

(素质)

(师生)

(知能情)

(3)、理论基石:教育学、心理学、情商学的整合运用。

(情商决定命运:情感威力------江苏台播的无性婚姻)

(4)、内在联系:目的------------------方式-------------------前提

(含方式与前提)(脱茧、龟鹿智慧跑)(情商:暗示例)

(5)、综合作用:相辅相成,形成合力。(“聪明”一词的教学)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的追求

(1)、“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内涵 目标 教学);

(2)、“基于学生经验”的内容组合(对课程含义:多样理解、本质解读;对课程教学:体念);

(3)、“从灌输到对话”的操作原则(关注学和主动参与)。

2、课堂教学的景观

(1)、课堂是社会交往的舞台(交往、情景、互动、交流、理解);

(2)、课堂是文化生活的沃土(文化传承、经验融合、知能形成);

(3)、课堂是生命活动的历程;

(4)、课堂是精神生活的空间;

(5)、课堂是异彩纷呈的画卷。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

1、优势:部分教师角色转换好,课堂生机勃勃,质量稳步提升。

2、困惑:部分课堂教学方式陈旧,效益低下。

“四多四少”之弊:

内容讲得多

探究说得多

分析包得多

结论代得多;

学生读书少

关注学生少

课堂容量少

笔头练习少。

三、实现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建议

(一)、落实四个方向策略:

1、树立目标意识、效率意识(速度、收益、体验)(穿玉米地)

2、实现教师角色转型,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最有效的学习是引领学生在参与体验与创新的过程中学习。

3、教学设计与操作都要致力于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犟龟教学)

4、教学中要重视生成,落实运用。(“春”中“偷偷、钻”教学)

(二)、构建一种教学机制:

具体说来就是要从“教——学——控”(“教与学”是课堂教学中两个最关键的内容,“控”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三个方面入手来建立以下四种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

1、教学模式(方式转型):(洋思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我们建立的模式:体验——生成——运用。

可以表述为:品——思——用。三个模块基本遵循三个三分之一的运作。

体验的内容:文本内容,三维目标

途径:课内读透文本,课外联系生活

方式:以自主、合作、对话、互动的探究式为主

体验亦即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及互动交流,落实以读为主,解决字词句篇章结构等问题,再从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等文本内容入手,调动学生亲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反复品味文本内容,准确把握语音信息,及时形成正确的语感,以达到弄懂教材的目的,让学生做到“读懂”。

生成的预设生成(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弄懂、掌握

习得生成(师生):文本信息的吸收---知能、经验、教化

创新生成(学生):产生了文本内涵以外的新东西

生成亦即在初步掌握教材要领的前提下,建立话平台,以问题引爆思维碰撞,通过工具性(字词句的运用)、艺术性(篇章结构的布局、写作特色的体现,情感态度的表达等艺术形式)、思想性(文本主旨,义乃文之本),情感性(作者感情,情乃文之根)等方面反复的多形式的探究,以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体系,使学生把“星星点灯式”的零散知识点,编结成“集装箱式”的系统知识树,并由此建立创新思维,以求有新的感悟生成,让学生做到“读透”。

运用指练习中的运用(动手做题)------掌握

学习中的运用(学新用旧)------巩固

生活中的运用(解决问题)------价值

运用亦即把掌握到的教材内涵和新生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扎实的过手训练,让学生做到“读熟”。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地落实,使学生们的读书学习达到“弄清了,记准了,用对了,生根了”,以实现学以致用,达成多元的智能目标,并能终身铭记与受用,实现读书学习的真正价值取向。

(用模举例:木兰诗教学、捉错别字的综合性学习)

2、监控机制(组织艺术):

在组织教学中教师的方法与表述很重要,应产生以柔克刚的最佳效应。

(水与石;妻唤夫归;英语和美术老师对迟到女生的不同表述)

心理监控: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认知状况作好掌握、引导、监护、调控,并以正面激励的教育方式为主,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叶圣陶三颗糖果的故事)

行为监控:研究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养成“读思练结”的科学行为习惯。

(言行---习惯---性格---命运;龟与蜥的故事)

课堂调控:(1)、激励导向。以表扬和示范为主要教育方式,决不吝惜对学生点滴进步的表扬,必须以正面引导,默默示范(三朵玫瑰中的教育方法);(2)、形象亲和。从穿着合时,举止文雅,富有亲和力和爱心,注重幽默等方面塑造老师形象,最大限度的增强老师的亲和力(广东评阳光教师);(3)、情景魅力:营造具有个性魅力的教学情景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打心眼里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你这个老师和你教的课,这就会在充分保证课堂纪律和教学效率最大化的前提下,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热情,以真正让学生内化,并从根本上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魏书生教“死海”、杜老师赛课“空城计”的导入情景)。

3、训练机制(过手实招)

(1)、训练的意义:形成有效生成。

专家观点:听过了------忘记了(掌握10%)

看过了------理解了(掌握20%)

作过了------生成了(掌握80%)

(2)、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训练、思维训练、方法训练等。

通过运用知识技能的“读、背、答、活动参与、生活应用、试题解答”等多形式的训练式,以真正习得教学内涵,是提高教学效率最重要的方面。每位教师应致力于对训练内容的研究,细化教学目标体系的各个点位,设计训练内容。坚持教材上作业及辅助练习一定在课内完成,课外阅读附录要求的名著知识内容,参加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及社会实践活动。训练后应及时纠错,作到练后100分。还要坚持定期总结,落实好经验借鉴,问题归因,目标举措,监控策略等分析。

(练基础:阅读复习课教学;练思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教学;练方法:生活中学问路的口语交际课)

(3)、训练的方法:练习法、提问法、对比法等。

6.我心中的优质高效课堂 篇六

通过各种学习和听课,我明确了“优质高效课堂”的理念,学到了方法,也切身体会到了“优质高效课堂”研究的必要性,现将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我所理解的高效课堂分为三个环节:精讲点拨(15分钟)+合作交流(25分钟)+达标测评(5分钟)。当然时间的划分根据本节课的难易程度可以适当调整,在45分钟的课堂上,教师占用的时间不能太多,要真正做到精讲,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学生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高效课堂倡导的合作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实现的自主、合作、探究,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锻炼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每个小组是一个整体,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让每位孩子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更锻炼了小组长的领导和指导能力。5分钟为当堂达标测评时间。当堂达标测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试卷测试或者作业,而是通过学习小组,组织进行对成员之间的检测,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采用当堂“小纸条”测评,也可以简单到“口头”测评,目的是检测对当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真正做到“堂堂清”。

7.数学优质高效课堂教学 篇七

一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的教育教学中已经全面展开,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实践再学习, 笔者已经摸索出了一些课堂教学经验和可行的方法与教学一线的同仁们共勉。

在新课程改革中,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即自主学习、预习、合作学习, 结对子之间, 组内之间, 组与组之间的合作学习。探究也可以是个人的探究, 还可以是结对子之间、其他同学之间的学习。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是:学生先学, 学不会者教师再教。这个过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学生先自主预习、合作学习, 带着问题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习, 通过前面的学习, 最后由学习较好的同学和教师的点拨使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得到解决, 完成学生对知识的初步理解和接受, 这就是“先学后教”。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课堂是学习的知识主体, 是通向知识海洋的桥梁。课堂是民主和谐的, 师生之间是合作关系。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唱”, 而是师生共同“大合唱”。也就是要求教师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并解决课堂中的“低效”甚至“负效”的现象, 从而提高“两率”即提高学生精力的利用率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坚持课堂教学改革的自信心

笔者认为, 在平时的课堂改革实施中要有自信心:一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有自信心、对自身教学方法要有自信心、对学生要有自信心;二是对时间要有信心、对学生的成绩要有信心。这里着重阐述一下对自己要有信心、对学生要有信心、对时间要有信心。

首先, 对自己要有信心。一名有经验的教师, 特别是工作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教师, 要真正从“教师中心论”向“学生中心论”转变, 是一项艰难的历程。新课程改革其实最难改的是教师。而阻碍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教师固有的观念、经验及惰性思想, 还有对学生放手的不信任等。长期以来课堂上都是教师讲, 学生听, 填鸭式的教学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已经形成了定势, 形成了经验, 手到擒来, 使用起来很方便, 而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不仅要有新的理论体系, 仅从备课、上课这两个基本环节上来说就已经比较繁琐, 而且没有适合自己的现成经验可用。因此, 惰性思想就作怪了, 也就成了阻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障碍。课堂上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教, 学生学, 教师讲的就是权威。因此学生上讲台始终让人不放心, 怕学生讲不到位, 总害怕遗漏知识点。这也是课堂模式改革的又一个阻力。例如, 较有名气的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 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使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在改革中也存在这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只有教师坚持努力, 不断去完善, 相信一定会有好的收获。改革之路是痛苦的, 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在改革的路上“长痛不如短痛”。笔者认为痛过去就好了, 就轻松了, 所以教师的观念要转变, 对课堂改革要有信心, 对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备课的能力、学习的能力要有信心。

其次, 对学生要有信心。试想一下, 大家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 学生都善于表现自己, 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夸奖、信任、鼓励。作为教师对学生更多的是要树立他们的信心, 培养他们。特别是对那些信心不足的学生, 可以利用周围事件鼓励他们, 也可以在班上树立几个学习、品行较好的学生做典型。开始可以让他们做些容易达到的事情, 然后逐步增加难度。每一次结束都给予适当的点评和鼓励, 慢慢地学生就有信心了。再把学生分成小组, 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对学生要放手、要信任。定期召开小组织会议, 了解各组内的情况, 包括学生的管理、学生的学习、遵守纪律方面、学生预习情况等, 了解后加以分析解决。比如,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发现这样的问题:小组内有成绩好的学生也有成绩差的学生, 成绩差的学生一般学习自觉性较差, 他们在小组讨论中不是学习别人的先进学习方法, 而是把别人的答案抄在自己的本子上。而这种假学习现象教师一般不易发现。所以教师最好在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小组长会议, 了解情况并商量对策小组长根据自己本组的情况提出了不少意见和解决的办法, 于是上课时可以有意识地针对学势较弱的同学, 设计相关内容中较简单的知识让他们发言, 让他们上黑板讲解, 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慢慢地学势较弱的学生们也都敢上黑板展示了, 最后甚至是抢着上黑板。每节课前十分钟他们可以把他们认为较难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 征求学习有能力的同学讲解或老师的讲解, 真正做到先学后教。

最后, 对时间要有信心, 就现在教材所需要的课时与学习实际所需要的课时可以这样搭配:在预习环节甚至展示时耽误的时间, 可以通过有些内容的整合将时间补回来。如平时课上扎实了, 后期的复习也就不需要很长时间了, 就可以把单元复习的时间适当地分散到平时的课堂上。学生熟练了以后, 在展示交流环节上, 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全部展示转化为有代表性问题的展示, 或就问题进行展示讲解。这样也可节省时间。

这里特别强调, 学生在展示时, 可在组内的展示交流, 解决形成本组的问题, 也可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展示交流。这里展示交流可以根据时间进行, 可以进行全部展示, 也可以进行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展示或就问题进行展示讲解。展示时一定要让学生先讲解问题的思路, 在进行问题的解决。展示交流时最好是分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讲, 最好让成绩中下等的学生进行讲解。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精讲, 教师在讲解时对全班学生要基本做到“四讲、三不讲”的原则, 即重难点、易错点、易混着点、易漏点要讲;学生自主学习学会的不讲, 通过合作学习会的不讲, 教师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但是这部分知识班内的尖子生可以在课下辅导。交流展示可以采分配任务到每个小组或小组讨论后在进行交流展示的方法。

三结束语

以上几点是笔者本人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的一些感悟, 愿与各位同仁共勉。在新课程改革的历程中, 只要教师有心、用心、勤学、勤问、勤练、再多的困难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再多的挫折也不能摧毁坚定的信心, 只要相信自己, 就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合教师课堂教学发展的光明之路。

8.数学优质高效课堂教学 篇八

【关键词】优质高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学质量与效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新课改中也指出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很好地满足了当前对于高中数学教学优质高效的追求。当前,很多数学教师对于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存在疑虑,本文主要针对优质高效的探究式教学内容与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优质高效的高中数学探究课内容方面的特点

(一)新授课内容所具有的特点

数学新授课指的是课堂以新的数学知识与学习要求为内容,是数学教学中较为常见的课堂类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高中数学知识中较为适合采用优质高效探究式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对高中数学新授课课例进行总结可知,主要的授课内容涉及到代数、几何与概率三个领域。通过对课例进行分析可知,这三个知识领域都适合进行优质高效探究式教学,而其中几何内容最为适合。第二,从知识的抽象程度方面进行分析,虽然具体的知识与抽象的知识都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但具体的知识更为适合;第三,从知识的类型方面进行分析,数学的知识类型包括概念、定理与公式,这两种类型的知识都适合采用优质高效的探究式教学,而且两者适合的程度相同;第四,从知识的应用价值方面进行分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更加適合采用探究式教学。

(二)习题课内容所具有的特点

数学习题课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智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数学习题课主要是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应用中,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解决。数学习题课中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运用典型解题方法的知识,这类知识可以通过探索式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点拨,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另一部分指的是可一题多解的知识,在该类习题中往往包含着多个知识点,能够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促进基础之上的巩固。

(三)复习课内容所具有的特点

数学复习课一般采用知识罗列、习题讲解与归纳总结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较差。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探究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基础知识梳理环节对考点进行讨论与总结;在解题环节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与分析;在知识应用环节实现知识的归类。

二、优质高效的高中数学探究课实施的措施

(一)针对新授课的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新授课的教学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新的数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课程类型。在优质高效的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策略包括:第一,通过情景的创设引入课题,教师通过探索性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探索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第二,通过合作与交流对知识进行探索,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系列问题、数学思想、逆向思维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自主的探索,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三,通过对新知识的应用实现巩固与提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正误判断或者通过例题选讲、比较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实现掌握。

(二)针对习题课的教学策略

数学习题课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对基本知识进行巩固、对基本技能进行掌握,提高自身的数学应试能力。在习题课教学中只有抓住重点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对变式教学进行倡导,通过变式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对知识不断拓展的过程中实现迁移与创新;其次,实现一题多解与多解归一相结合,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与灵活性,通过多解归一的方式实现解题思想的提炼与升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实现解题思路从易到难,高中数学中的综合问题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大部分的综合问题都是有简单问题进行组合或者演变而形成的,要通过由易到难的解题思路对这类问题进行解决。

(三)针对新授课的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课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之下实现知识深化、技能形成与思维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数学思想。教师在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第一,要通过知识之间的穿线对知识的脉络进行梳理,复习课中的数学知识必须是系统与连贯的,要通过条理、系统的知识对学生的认知脉络进行理顺。一方面要明确所学的基本的知识与概念,另一方面要明确这些知识与概念在整个数学框架中的重要地位,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第二,对知识的规律进行揭示,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的内在本质进行掌握,高中数学中包含了知识与方法的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规律进行发现与总结,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的本质进行掌握,将其纳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第三,对学生的信息反馈进行控制,实现实践效果的增强,教师要通过反馈的方式让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结:

随着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与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针对教师在教学是遇到的困惑提出了适合进行优质高效的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内容特点和实施策略,对数学探究课的开发、设计与实施都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石深敏. 多媒体技术条件下几何画板与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研究[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0(32):19-22.

[2]舒华瑛. 在探究性学习中实现共同发展——运用计算机开展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16):134-135.

9.数学优质高效课堂教学 篇九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因此,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优质和高效,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发现,传统上的一些教研教学机制已跟不上新形势的需要,为了与新课程的实施相适应,实现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我们在教研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制订并实施了集体备课制度、教学研究制度、教师反思制度、课堂教学达标制度、听评课制度等一系列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为顺利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了可靠保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教研制度,为高效课堂提供保障

1、集体备课制度,使备课实现了实质与高效

集体备课活动时间,由各年级学科的备课组长确定好活动安排表,主要包括备课内容、主备人、辅备人、主持人等。集体备课要做到六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作业。集体备课的流程共以下几步:

(1)备课要求。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下周的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落实不同的主备人,这样保证主备人能集中精力备好一课。主备人要围绕思考提纲将主备的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交流意见。辅备人在集体交流前必须将教材研读通晓,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并初步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主备、辅备的人可以在书本上注一注、划一划。也可以在纸上写一写,这些形式由各人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定,学校不强求一致。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列出你的困惑和疑问,以便交流时供大家重点讨论。

(2)集体交流。交流的内容有两项,一项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辅备人随时给以补充、完善。第二项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形成个案。我们总结了以往集体备课经验与不足,往往有两大薄弱环节。一是教师个体共同参与热情不够,交流不够深入;二是忽视了自身的教学特点,忽视了本班学生的实际,也忽视了个性化的设计,甚至于也懒得对集体的设计进行反思和自我实践的反思。因此,抓好个性设计与反思是关系到集体备课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好的个性设计或深入的反思要比单独备一课的教案更能提高人的业务能力。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情况,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简案,老师们可以根据需要在简案上涂改、增删,因为我们认为这样的教案对于每一位老师来说肯定是一份最完美的教案。

2、教学研究制度为教师专业成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更好地把握课标与教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同步研讨固定化:做到时间、地点、人员三到位。确定每单周一、周二、周三、周四下午两节课后为年级教研组活动时间,双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为学校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大学科组活动时间,形式内容根据需要变化,可以是集体备课研讨,也可以是听课--评课活动,还可以是教学问题研究、教师个人精彩课堂剖析等。同步研讨时间,学校领导根据自己所任教年级、学科分别安排到相应的大学科组或年级教研组,既参与共同研究,又做好对活动过程及效果的评价,其评价结果纳入学期末对优秀教研组的评选。

像科学学科,老师们一致认为难教,尤其是实验课。为此,在广泛征集老师们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加强了科学学科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活动时,由教研组长带领组员一起通研教材、探讨教法,尤其对课本上的所有实验课(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都事先由老师演示给其他老师,使老师们明确整个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预见到可能会因哪些细节的疏忽导致实验的失败等等,提高了老师们的科学学科授课水平,也促进了我校科学学科的教学。

(2)听课、评课活动常态化:我们充分发挥教研组功能,在教研组内开展每周一节研究课活动,各教研组将听课安排提前下发到学校各部门、各年级,根据安排,采取学科主任随机参与、其他年级组教师自愿参与、本教研组所有教师全部参与的方式进行听课、评课活动,各教研组对听课人都有具体的分工要求,有的记录教师的讲授时间,有的记录教师的课堂提问(包括有效提问和无效提问),有的记录教师的板书,有的记录学生用于课堂自主学习的时间、课堂听讲的认真程度、思考的状态、发言的积极性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的记录学生的帮练程度,有的记录当堂知识的训练、反馈和纠正以及学生对知识的达成度等等,课后都参与评课,就课论课,各抒己见,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点评可以针对课堂中的某一教学环节、某个问题、教师或者学生中的某一句话等方面展开。这样,通过不断的听课、研讨,不断的修正和完善,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

(3)教学问题研究专题化:每个教研组坚持每周进行一次教学问题交流研讨会,将本周内各位教师积累的问题提出来,进行认真、细致的讨论,像哪些问题是真问题?哪些问题无教学意义?还进行了“导学提纲的内容设计”、“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帮教措施”、“对学习小组的激励与评价”等专项研究,通过专题突破的方式,有利地改进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些问题的研究讨论结果,都由中心发言人做好记录。

(4)优秀课堂教学录像观看即时化:各教研组根据自身需要,在不同时段,组织本组教师观看诸如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优秀课堂实录,剖析其教学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对自己的教学有哪些启发,还有哪些不足,怎样处理会更好……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在讨论交流中学习、内化、吸收,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此外,我们每月举行一次由学校高效课堂领导小组成员和教师参加的高效课堂方法研讨会,老师们将自己在课堂教学改进行动中的成功做法、失败教训及今后改进措施进行交流,让全体教师教学相长,业务能力不断提升。

围绕教师的教,我们还向老师进行了“我的真问题、我的课堂精彩片断、我的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征集活动,并选出优秀的进行交流;各教研组还建立一本《易错易混问题累积记录本》,每一单元学过之后,本学科组所有教师都在上边记录平日学生的易错易混知识点,从而形成此类知识的积累,供本组所有教师相互借鉴,便于对学生进行强化练习,跟踪训练。同时,学期末,该《本》上交课程部,学年度转换时,由课程部负责搞好传承,这样,每个教研组都为下年度的教研组提供了一笔很宝贵的财富,既便己,又利人,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3、教师反思制度让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自我反思是教师反省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是不断修正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有效途径。教师只有勤于整理、勤于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即时写出书面反思,不断修正教学行为,才能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反思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每周一个课堂教学反思,每月一次阶段性教学反思,每学期一次总的教学反思。

(1)每周一个课堂教学反思,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反思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像①备课时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周计划完成得如何,备的最好的一节课是什么,好在哪些方面。②周内最精彩的一节课是什么,精彩在哪里,还需要哪些改进。③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最难忘的教学案例是什么,为什么。④教学中有哪些困惑,最焦虑或灰心的是什么。⑤培养优生方面做了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帮助一个希望生成果如何。⑥鼓励性的教育效果如何,对学生的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长足的发展。⑦从学情反馈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学生喜欢我吗,喜欢与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参照以上多个方面进行反省,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2)每月一次阶段性教学反思,总结一个月以来教育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误,要求有具体实例,有对实例的分析与评价,确实能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有效地梳理与思考。

(3)每学期一次总的教学反思,反思自己一学期的工作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评价内容分教学方面和素质方面。教学方面又包括教学设计、管理学生、促进教学、对学生评价。素质方面包括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质、参与共事、反省与计划。这几个方面分别从优势与不足分析,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不足,以便扬长补短,不断提升自我。

为了提升反思活动的效益性,我们每月举办一次“反思交流会”,以教研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对教学工作的反思情况,并用书面形式进行综述,交流中互相切磋,使整改措施更为完善。同时还要求每位教师找出自己以后整改的重难点,并定出突破措施,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

4、课堂教学达标制度实现教师课堂的优质和高效

今学年,学校定为“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深化年”,从课堂入手,研究方法,制定措施。为此,我们从制约高效课堂效益的因素入手,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自身认知发展规律,制定各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进行了诸多有效的尝试和探索。我们的着眼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互助意识,落实教师的“三讲三不讲”,实现少讲多练、有讲必练、练纠结合的高效课堂。通过指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开展互帮、互教、互学,实现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的目的,通过开展训练、反馈、矫正及针对问题,再进行变式训练、再次反馈、再次矫正等措施,强化双基,巩固知识,形成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进行课堂教学达标活动,措施如下:

(1)成立语文、数学、英语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领导小组。

(2)教师个人向领导小组提交达标申请。

(3)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听课验收。

我们对课堂教学未达标的教师,限其在两周之内进行二次达标验收,如果仍未合格,则本学期在教师综合素质评估中,该教师课堂教学评估分数记零分。

二、开展课堂研究,积极构建“导学帮练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在构筑高效课堂方面确立、实施“导学帮练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且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且已初见成效,“导学--帮教--训练--检测--纠正”课堂教学方法的主体内容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在自学过程中主动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进而形成互帮、互教、互学的良好学习氛围,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开展当堂训练和强化训练,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反馈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当堂检测,再次反馈纠正,强化双基,及时查漏补缺。

“导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的有机结合。“导学”重在“导”,体现教师为主导,并针对学生的疑难即时给与启发和引导;“学”体现学生为主体,重视自学,完成导学提纲。其教学流程为:呈现导学提纲--学生自学。

“帮教”就是让学生将自学情况进行交流、讨论,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内及班内进行的互帮、互教、互学的过程,使不同水平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尤其是中下等学生,通过组内、班内几次的“帮教”,实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最终实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帮教”先在组内进行:即每四至六人一小组,每组都有优中差三类学生,交流的顺序为:差生--中等生--优生。交流的内容是:学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不明白--还想了解哪些。对小组的要求是:最大努力地自行解决问题--找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决不让一个小组成员掉队。

“帮教”在班内进行:即组内交流学习之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把本组的学习所得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并提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求他组的帮助,全班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适时给以点拨,让学生再次展开讨论,最终只要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包办。

该环节的教学流程为:组内交流--班内交流--质疑问难--教师点拨--学生讨论--疑难解惑。

“训练”是课堂教学“三主张”之一,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课堂训练的形式分为口头训练和书面训练两种,学生在独立完成训练项目之后,首先在小组内进行集体交流,发现存在问题,开展互帮互教;然后再在班内交流,根据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教师再设计练习进行强化训练,达到深化的目的。其基本流程为:呈现训练内容--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自查帮教--全班共同订正--发现共性问题--再次强化训练。

“检测”是为了检查学生对当堂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实施“捆绑式”评价,即每人的成绩为其小组的平均得分,重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帮教”意识和大局观念;检测完毕,各学习小组交换试卷并讨论批阅,再此提供互帮互教互学的机会。其流程为:检测--小组交换批阅。

“纠正” 贯穿于每节课的始终,做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纠正的目的。为了纠正学生“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各小组将批阅后的试卷返还原小组,再由学生本人自行纠错,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出错的原因,对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在班内寻求他组的帮助。其流程为:学生纠错--组内订正--班内订正。

10.听高效课堂优质美术课后 篇十

小学美术教学历来都是不被重视的课程,但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才被正确对待,这是令人高兴的事。小学教育本来就是基础教育,就应该全面发展,不应该只重视语文数学,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由于条件所限没有专业的教师,音乐、美术课一般都是语文老师兼职,大多数的音乐、美术课都上成了语文课,再加上学校本身对这些课程不够重视,所以农村学校的音乐、美术课是不合理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能听到真正的美术课是难得的,我感到很荣幸。我亲眼目睹了来自三县两区的优秀教师的美术课更是难能可贵。课尽管是同一课,但在不同教师的组织教学下,各有千秋,有的教师沉稳,有的教师活泼,有的教师幽默;他们都能按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有效、有条理地教学,学生都是在老师的组织下分小组合作学习,每位教师都为学生准备了制作材料袋,教学过程一般是课件出示各种优美的浮雕作品,通过让学生观察浮雕作品,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说出这些作品与我们平时见过的美术作品有什么不同,学生很自然的说出这些作品都很有立体感,教师这时也随机点明这些都是浮雕作品。与此同时解释什么是浮雕。并从浮雕作品中了解到制作浮雕的材料都有哪些,如石头、木头、石膏、纸张等等,用纸做的浮雕就是纸浮雕,这时教师就问学生想不想做?学生兴趣浓厚,跃跃欲试。这些教学环节的设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学习打好了基础,做好了铺垫。学生在我要做的心理下,很自然的就会产生怎样做的问题,那么怎样做呢?这时,教师有利用课件引出制作浮雕示意图,通过示意图上的三种线即实线代表剪切线,虚红线代表凸折线,虚蓝线代表凹折线,分别指出三种线在示意图上的作用,在此时教师示范讲解什么是凸折线和凹折线,并示范在讲清楚示意图的同时,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想不想折浮雕星星呢?”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喊“想!”于是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发给学生们的材料袋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颜色的彩纸,按照教师教的方法去做。学生们于是纷纷动起手来,教师鼓励小组合作完成,并随机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当发现完成快的好的学生作品就鼓励他们贴在早就准备好的星空图上,这一环节正好检查

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完成了教学任务。

那天我共听了六位教师的课,前五位基本上就是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的,只有最后一位教师的教学我认为最有特色,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一开始教师以预习进入,学生在预习后提出自己的问题,接着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在小组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教师参与解决。这样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教师只是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学生的努力下师生共同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上一篇:作文指导课谋篇布局下一篇: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