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共享服务平台

2024-09-10

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共8篇)(共8篇)

1.创新共享服务平台 篇一

2018年度武清区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共享共用奖励

评审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创新创业平台共享共用奖励评审工作,根据《武清区关于进一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快建设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地的若干措施》(津武人才〔2018〕1号)(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涉及人才奖励由“武清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承担。

第三条

武清区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共享共用奖励评审工作由区科委牵头组织实施。

第二章

范围、条件和奖励标准

第四条

申报范围:

本区纳入《通武廊区域创新平台共享共用目录》的各类创新平台。

第五条

申报条件:

创新平台在考核年度内开放给通武廊三地相关领域的科技型企业使用并取得实效。

第六条

奖励标准: 开放给通武廊三地科技型企业使用:1-3家企业(通州区或廊坊市企业不少于1家)使用并取得实效的,给予平台5万元资金奖励;4-5家企业(通州区或廊坊市企业不少于2家)使用并取得实效的,给予平台8万元资金奖励;6家(含)以上企业(通州区或廊坊市企业不少于3家)使用并取得实效的,给予平台10万元资金奖励。

第三章

评审组织和实施

第八条

创新创业平台共享共用奖励采取随时申报,年底集中受理审批的方式。

第九条

创新平台所在单位向注册地园区、镇街提交《武清区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共享共用申报书》和以下相关证明材料。

(1)创新平台所属企业与平台使用企业签订的许可使用协议;

(2)创新平台所属企业为平台使用企业出具的检测报告、测试结果等证明文件;

(3)创新平台所属企业为平台使用企业开具的发票。以上材料均提供原件及复印件,原件审核后退回,复印件加盖企业公章审核后由区科委留存。

第十条

审批程序:

(1)区科委接到申报材料后,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综合评审,并将评审意见呈报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2)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相关程序提交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确定资助对象,并将受资助名单面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3)公示无异议后,受资助单位按要求与区科委签订《武清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协议书》,明确权利义务关系,并呈报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4)区财政局依据审批结果,按照有关规定拨付专项资金,并将审核和拨付结果及时反馈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四章

评审纪律和监督

第十一条

评审实施部门要严格依照评审工作的有关程序和标准,独立、客观、公正地对申报人作出评价和判断。

第十二条

推荐单位在评审过程中应当配合评审实施部门工作,按要求提供与评审有关的全部资料和信息,保证所提供资料、信息的真实、有效。

第十三条

每年12月底前,受资助的平台所属企业应向区科委提交本年度资助经费使用情况报告。

第十四条 区科委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检查,开展绩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出现弄虚作假、截留挪用等行为取消资助,并追回已资助款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区科委负责解释。

2.创新共享服务平台 篇二

图书馆系统是一个服务性质的系统,整个系统涉及到了各式各样的服务项目,图书馆的服务性是整个图书馆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图书馆系统也已经由过去传统的纸质管理发展为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尤其是在如今整个网络资源共享的环境之下,图书馆的服务尤其是创新服务研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丰富、开放的阅读需求,在这样新的形势下,要将图书馆的服务性进行一个全面的提升,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

2. 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性质的单位,它的生存是依靠财政拔款,没有自我盈利的功能,因此,在图书馆的运作中,经常会遇到经费不足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服务系统相对陈旧和落后,创新力度严重不足,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在过去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系统中,主要是“以文献为中心”,一味重视图书馆的收藏量,而忽视这些书籍的实际应用价值,更重要的是,没有站在读者的角度出发,完全忽略了时代变化和读者阅读习惯、阅读需求的变化。在网络资源高度共享的今天,作为向大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如果还是采用过去的服务模式,即时是免费向读者开放,也对读者没有很大的吸引力。

3. 网络资源共享环境下提高图书馆创新服务的策略

3.1 服务理念的创新。在如今网络资源共享的今天,图书馆的服务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要改变过去的理念,要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全新理念,要围绕读者的阅读需求来进行,要实现以人为本。读书馆的藏书要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不要收藏大量陈旧的没有阅读价值的图书,要将读者的阅读习惯贯穿到整个图书馆的服务系统之中,满足读者的一切合理需求,要做到节省读者的查阅时间、节省读者的阅读时间,将每一本藏书都找到合适的读者,每一位读者也能快速找到自己的所需图书。

3.2 服务内容的创新。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高级阶段是实现网络化的知识服务,是由一般的传统服务的升华,网络化服务是基于网络资源的开发,网络平台的共享,以读者的需求为目标,从而将知识内容融入到决策的过程中,帮助用户找到具体解决方案的一种增值服务。这样的服务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而且专业性较强,同时还具有智能化和全球化的特征。网络化的知识服务系统主要包括:网络信息检索服务、网络化定题踪服务、网络用户的培训服务以及个性化的服务等多种服务类型和方式。

个性化服务是网络化知识服务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个性化服务就是要针对每一位读者不同的信息需求然后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个性化的服务主要依靠的技术是个性化的推送、个性化定制还有个性化的决策。根据读者的阅读需求利用个性定制的WEB页面和信息栏目,可以为读者提供查询的代理服务,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和专业背景以及研究兴趣,向读者推送他可能感兴趣的各种信息和资料,利用大数据对信息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从而可以为读者提供一系列的决策支持、智能查询、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也是图书馆服务系统的发展趋势。

3.3 服务技术的创新。图书馆服务系统只要是要给读者提供信息检索服务、信息参考咨询、数字化阅读以及智能化的自助服务。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背后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面对这样的服务需求,图书馆在技术方面的创新主要从以下几点注意:3.3.1 要建立合理导航库技术,这样可以提高读者的检索速度,最快捷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3.3.2 交互式技术,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论坛、电子邮件等形式,可以实现与图书馆管理人员直接的交流、咨询,及时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3.3.3智能代理技术,如果读者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是读者自身解决不掉的,图书馆可以提供代理服务,帮助读者解决这些复杂的工作;3.3.4 多语种信息发现技术,读者可能来自于全球,所用语言也不仅仅局限于汉语和英语,要开发多种语言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3.3.5 建立必要的知识数据库,图书馆必须建立强大的数据库,这样才能满足来自不同读者各式各样的需求,要不断充实数据库资源,并且要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3.4 管理机制的创新. 一个系统能够合理、稳健的运行,与这个系统合理的管理机制和组织系统是分不开的。图书馆管理机制的创新是指要让图书馆自身的管理系统能够顺应这个网络时代的要求,管理系统必须建立在以客户为服务中心的管理机制,然后结合客户的需求开展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根据系统模式运行和实践运转需求开设相关的业务部门。要根据需求进行合理的部门调整,合理优化资源从而达到资源的整合,是整个组织系统能够满足环境的需求,比如自身平台和技术的改革也许会给一些读者带来不便,可以设立相关的客户服务部门,来对客户进行培训,解决客户的问题。网络背景下的管理机制应该朝着简单化和小型化的模式发展,使整个管理系统保持旺盛的活力。

结语

创新是整个图书馆管理以及图书馆发展的灵魂,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在逐渐提高图书馆服务意识的前提下,对图书馆的理念、内容、技术以及管理机制进行全面的创新,逐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从多方面的扩展图书馆的服务方向。图书馆的管理和工作人员也要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打造出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从而推动整个图书馆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摘要:本文针对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目前存在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指出了当前网络资源共享环境下提高图书馆创新服务的策略,服务理念的创新、服务内容的创新、服务技术和管理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网络资源共享环境,图书馆,创新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先皇.网络图书馆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的新形态[J].现代情报,2007(10):44-46.

[2]朱月梅,朱玉.3G时代的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初探[J].图书馆学刊,2009(8):47-49.

3.创新共享服务平台 篇三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信息共享平台 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项目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创新创业项目不仅会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和灵活应用理论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交际能力。但目前各学院对此类项目的管理一般采用传统Excel电子表格进行分散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效率不高、项目申请材料查看难以进行、已结题项目成果共享不足等弊端。本文旨在针对如上弊端,面对社会内外开放,对创新创业项目管理人员、参与学生和指导教师,帮助其实现信息共享,完成本平台的设计。

1信息共享平台概述

适用于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生分角色扮演完成平台的开发为今后自主创业奠定了基础,平台的开发以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交流沟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为目的,方便了校内外人员的资源共享,节省资料收集查阅的时间。本平台基于市场流行技术.NET开发,可供我校科研处使用,也可供兄弟院校参考借鉴,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平台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信息整理、发布、储存在服务器中,供校内外访问者共享使用,省去了当用户需要某个方面的信息时,却又很难准确地找到有效的信息,夹杂在其间的垃圾信息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使用者共享查阅知识信息的效率与速度,耗费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本平台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共享平台开发流程

2信息共享平台设计

本平台主要用于科研目的,采用.NET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涉及的软件均采用免费的开源软件,不用购买其他任何软件。平台定制一套用于我校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信息共享平台。本平台设计围绕项目名称、项目级别、项目类型、负责人、指导教师、项目立项时间、项目申报书等进行,不同角色的用户使用呈现不同的页面。默认条件下,本系统所有访客不需要注册均可以浏览信息共享平台,我校老师需要登录后方有更多的权限使用本平台。

本平台面向普通用户、学生、指导教师、管理员四个角色用户,具有用户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检索、在线统计、留言管理等,其中用户管理主要是面向学院内师生员工、进行用户的登录与注册信息的管理;项目信息管理主要是面向学院内管理员完成项目信息的增、删、改、查等功能;信息检索主要面向平台访客完成项目信息的检索与在结果集中再次进行检索的功能;在线统计主要完成本平台使用情况访客与项目信息下载统计;留言管理主要面向访客留言的问题进行管理和回复,如图2所示。

图2 信息共享平台功能模块图

平台界面设计以美观、大方、用户体验更加舒适为目的,具有以下几种页面显示方式:

分类功能:页面左侧按项目级别、类型、指导教师等等进行分类,用户可以据此判断并选择自己需要的文献下载。

页面排列方式 :用户可根据喜好选择项目信息排列方式,主要包括表格排列和自然排列两种。点击页面上方的"切换排列方式"按钮。

排序功能:平台提供按相关度、时间降序、时间升序三种排序方法,系统默认为按相关度排序,用户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排序方式。

3结论

该平台利用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据为资源,通过角色扮演、借助团队的专业化软件开发、图形界面设计美工能力,团队成员角色分工,分工协作,自主研发本平台,学生的专业能力、个人素质得到培养与锻炼。完成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信息共享平台,供学校科研处使用,方便校内外人员查看借鉴,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为未来创业奠定基础,可供本校科研处使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对兄弟院校具有指导借鉴参考价值。

2014年度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基于.NET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项目编号:2014108700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冉淼儿,黄敏.浅谈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几点收获[J].新西部:中旬·理论,2012.12.

4.财务共享服务四大案例 篇四

来源:《首席财务官》杂志 作者: 日期:2013-06-28 编辑:admin5

打印

收藏

返回首页

发送给好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从美国通用、福特等大型制造企业到中国的领先企业,共享的理念和实践应用已经在中国深刻蔓延。

文/ 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德勤 财务共享服务四大案例

案例一——宝钢:向管理要效益,标准化流程支持业务快速扩张

宝钢集团共享服务中心开始于2009年,首先在宝钢股份公司试点建立,一年后平移至宝钢集团,同时为集团下分子公司提供会计核算等服务工作。共享中心设立的初衷主要是由于2009年外围经济环境逐步恶化,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宝钢集团管理层明确了向管理要效率的需求,推动了一系列的管理变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项目是众多变革项目的其中之一。

秉承贯彻效率管理的理念,宝钢在财务管理领域推进了专业化的分工:总部财务部负责策略的制定;业务财务人员则需要成为业务伙伴;而共享中心的定位则是专业化、加强质量控制,成为效率提升的执行者。共享中心的主要管理目标也十分明确:提升集团整体管控力度与水平;快速复制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支撑公司快速增长扩张的需要;同时快速提升子公司管理水平。

目前共享服务中心人数为235人,支持宝钢集团钢铁主业的会计核算业务,覆盖范围达到其70%左右的收入,基本覆盖了钢铁主业的所有成员企业,覆盖以上海本地企业为主的68家单位,也对外地企业提供服务,并为一家在香港和另外一家新加坡的公司提供服务。

实际操作

作为集团财务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宝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由以下八个小组构成:

采购至付款室 销售至收款室 费用室

税务单证室(含扫描中心)专项服务室 总账与报表室 系统支持室 运营室

宝钢共享中心是一个典型的财务共享中心,涵盖了会计核算能够共享的主要流程,目前共享中心细化了242个子流程,对应242个岗位类型。

共享中心在设立之初即推行了会计科目、会计流程等的标准化进程,充分考虑实物文档流与信息流的分离。目前共享中心操作人员基于扫描后的影像进行会计处理,在税务单证组设有统一的扫描中心,宝山地区的单据由人工传递至扫描中心;生成会计档案后再将所有的原始单据传递至各单位存档备查。

但是由于宝钢运营管理的复杂性,目前共享中心管理的财务系统需要同时对接60多个业务系统,所以需要很大程度的自由与灵活性。2008年宝钢股份公司进行了信息系统一体化的项目,从而为后续共享中心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基础支持。

宝钢管理层充分意识到流程与系统优化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工作,为此在共享中心内部专门成立系统支持与运营小组,主要负责理清哪些流程需要优化,并负责组织优化项目的设立。因为宝钢内部管理长流程的特点,在共享中心设立之初就充分强调流程管理与优化的重要性,理顺并标准化流程,为后续稳定奠定了基础。通过一系列的流程优化与系统创新项目,目前共享中心的服务效率有了50%左右的提升,基本上满足了宝钢集团管理效率的提升目标。核算标准化流程的推行和管控的加强也是实施共享中心带来的另一益处。

在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也必须对企业的业务特点有充分的考虑,并非所有流程都需要或者适合集中。宝钢意识到作为钢铁制造企业,有生产工艺长、业务流程长的特点,需要成本核算人员密切贴近业务,不同条线的成本核算也比较复杂,不适宜共享,因此没有把成本核算流程纳入到共享中心。同样信用管理也没有纳入共享服务范畴,而是由业务财务负责,分别置于各个业务单元下。

共享中心的实施项目是一个长周期的项目,需要借助优秀的管理咨询理念,更需要财务人员的充分参与。“宝钢的共享中心仍然在建设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推进项目建设的管理者而言,切忌急躁冒进,科学合理的阶段性推进对共享中心的实施非常重要。”

——宝钢集团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经理陆怡梅

案例二——海尔:统一ERP平台固化优化流程,操作中心向知识中心转变

为了配合公司整体战略的发展,2006年海尔财务管理部进行了组织变革,着眼构建更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体系,将原来各个产品线的财务单元分为三个中心,即核算中心、成本中心和经营中心。伴随着海尔的逐步发展与成长,2007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实施了流程再造项目,海尔财务共享是海尔财务管理模式转变的重要前提,通过将各业务单元的核算中心分步集中共享,先物理集中了总部所在地青岛地区的业务单元,之后逐步扩大至青岛地区之外的业务单元,全过程基本持续了三到四年时间。海尔设置共享中心的目的是为了强化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财务信息质量的控制以及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海尔通过流程再造项目以及共享中心信息化平台的实施与上线,塑造了目前的财务管理模式。目前海尔财务人员分为三类角色:第一类集中的首先是战略财务,整个集团的财务方向、路径、政策、资源和风险都集中在战略财务;其次是共享财务通过整合互联网资源,打造云端管理模式,为集团提供高效、合规的会计服务;第三类是分散的业务财务,在实现最大限度的集中管控之后,海尔财务更多的融入到业务中去,用他们的专业技能为业务的发展提供事前算赢的决策支持,成为与业务水乳交融的一份子。目前财务管理部中70%的人员在扮演业务伙伴的角色,10%在扮演技术财务(涵盖税务、现金、风险控制等领域),另外20%在共享中心扮演交易处理者、资金管理者、绩效(数据)支持者与风险管控者的角色。

实际操作

海尔财务共享中心内部的组织设置完全遵循了财务流程,服务10大类流程以及120个子流程,涵盖了会计核算的所有内容。具体操作层面,共享中心分为九个业务小组,分别处理与特定流程相关的业务:

资金管理 税务申报 收付服务 税票服务 总账及报表 往来清账 资产核算 费用稽核

会计政策(质量管理)

除了通常纳入共享服务范畴的会计核算流程之外,海尔选择将资金管理纳入共享中心管理的一部分,充分反映了其作为白色家电行业注重现金与营运资金管理的特质。资金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金融风险、资金运营以及融资平台管理,即通常意义上的财务司库管理。

成本管理作为全球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必须要贴近业务才能提高成本数据的准确性。有鉴于此海尔并没有把成本管理纳入共享服务的范畴,成本核算仍然由各个业务单元内的财务人员负责。

以流程为导向的管理在海尔内部已经达成了充分的共识,海尔共享服务中心在日程工作中一直贯彻流程管理,依赖流程产生高质量的数据信息,通过流程的标准化管理加强集团管控,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并不断提升流程操作效率。

持续不断推进流程的优化也是海尔共享服务的工作重点。在流程处理团队之外,共享中心内还设有质量团队,主要负责运营流程与流程优化,由三至四名组员构成。该团队负责组织各流程小组的骨干力量参与流程创新项目。

海尔的经验也证明了需要扎实的信息系统建设以确保效率的提升。

着眼未来发展,海尔共享中心未来的发展趋势会从操作中心向知识中心转变。“海尔共享服务中心能够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高层领导从财务管理变革到业务流程再造各个方面的决策和推进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意识到共享中心的发展是一个长期与持续改善的过程,遇到问题与挑战时需要与各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并给予适当的时间让新的流程和新的观念得到充分的理解与吸收,切忌急躁冒进。”

——海尔主计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经理邵新智 案例三——华为:全球共享中心网络,支持全球化业务拓展

作为一家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140多个国家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集团的财务组织着眼于如何更好服务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拓展。

自2006年起华为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统一体系规范,陆续建立了七大区域账务共享中心。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和网络的完善,加强了公司总部对全球业务的财务控制,成为财务内控有效实施的最强有力的保障;同时通过持续推动流程的标准化与简化,大幅提升了财务专业流程的运行效率,创建财务职能卓越专精、精益管理的领先实践。

构建全球共享服务网络对于华为而言创建了一个全球标准化的财务会计处理与核算管理平台,为华为在过去10年业务的腾飞提供了很好的财务资源保障和风险控制基础。

“共享的首要目标不是为了成本的节约,而是集团企业加强财务管控的强有力的手段。财务共享最终是为业务服务的,因此共享的运营模式应该配合业务布局来设置。”

——集团账务管理部收入业务中心部长梁家骥

案例四——平安:平安集团的后援集中共享服务

“建设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是中国平安集团既定的战略目标,所涵盖的金融服务范畴跨越保险、银行、投资等多个领域。然而如此庞大的集团和如此繁杂的业务,如何要众多机构在讲究效率的同时执行同样的标准,并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管控风险以支持目标的达成?二十一世纪初,平安集团确定了实施后援集中的战略目标,引入了共享服务理念,其主要是对企业内部各独立公司的后台服务职能进行集中整合,建立统一的后台服务共享中心,以实现组织、人员、信息和系统等方面的集中运营管理,从而达到标准统一、成本节约、效率提升、风险可控的目的。

2004年平安在上海张江的后援中心开建,2008年中国平安数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数科”)正式挂牌。目前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平安数科已经成为国内金融业建立较早、规模较大、业务较全的共享服务中心,为平安集团及旗下各专业公司提供后台运营服务,业务涵盖以承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系统应用管理和维护、信息技术支持管理、软件开发、呼叫中心、数据处理、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信贷审核业务及逾期账款催告通知、财务结算等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经济信息咨询;会计代理记账业务、外语翻译等业务。作为中国金融运营服务供应商的领军企业,平安数科与各专业公司之间,通过谈判确定服务价格,在质量、时效、产能、成本等多个维度按照市场化的模式来运作。这种市场机制自2008年以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平安数科不断扩大服务范围,而运营费用占集团整体收入的比例在历年下降。

平安集团的财务集中共享服务

在平安数科的共享服务平台中,财务共享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件。财务的通用性好,共享性高,财务集中是平安后援集中的最早项目之一。在平安数科的架构下,财务作业中心专职承担财务共享服务平台的运营。就服务的对象而言,财务作业中心从最初的寿险机构试点开始,逐步扩大到保险类、银行类、资产类的各家专业公司。2012年服务对象已涵盖平安集团及旗下所有25家专业公司。

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包括会计服务和资金服务等主要模块。在共享服务的模式下,各家专业公司客户把可以集中或想要集中的财务业务交给数科财务作业中心,由后者进行拆分或打包,交给这个平台上的各条服务线,由他们按照客户要求完成财务处理或提供财务服务。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在先进网络系统支持下的标准化、集约化——通过标准化把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规范、单一;通过集约化把琐碎的工作合并,降低件均成本。

财务作业中心最初只负责费用审核和报销,之后将服务的范围延伸到资金收支及核算、总账核算、账户开立变更、投资交割、固定资产的新增统计和报告、税金远程申报等业务,甚至还扩展到投资产品的估值核算。目前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上有17条服务线,45项服务子目。2012年财务共享平台提供的服务达到近700万笔,资金往来约有7000亿元,已经成为整体服务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此外针对集团内部的一些小型公司,财务作业中心尝试推动全委托模式,除承担现有的会计核算、资金往来业务外,还涵盖预算编制、会计报表编制、日常税务申报、出纳审计等工作,提供整套财务管理服务。

鉴于上海的运营成本日益增高,同时单一地区具有系统性风险,财务作业中心在深圳、成都、内江和合肥逐步设立了四个分中心,以降低成本并分散风险。五个中心的职能各有侧重:上海作为管理中心,承担部门总体规划、运营管理、业务接洽、重点资金业务等工作,并为上海的公司总部提供现场服务;深圳为平安集团深圳总部提供现场服务,以及预算审批、投资类资金往来服务;成都、合肥、内江则是主要的会计类、资金类标准服务提供地区,并相互作为业务备份。当一地遇上突发事件暂停工作,其他地区可以迅速承接起来,保持服务持续性,避免对整个业务运转造成致命影响。在集中共享和分中心运营的模式下,如何科学有效的设置管理架构和组织体系成为财务作业中心必须面对的挑战。结合业务管理实际,财务作业中心采用了矩阵式组织架构,部门负责人下辖数位服务线经理,分别管理不同的服务流程。各个地区设置现场运营经理,承担该地区的人事、行政等运营管理。例如资金服务线经理,负责资金服务线的业务承接、标准制定、计划安排、过程监控、目标分析等,成都分中心运营经理则要负责在当地服务线(包括资金服务线)之间的资源协调、人员人事及行政管理等。一位管流程和技术,另一位管人员,确保各分中心执行统一的流程和标准。

在各分中心的业务一线,每个人都按照客户与服务线经理确定的《操作手册》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现场10到15人设一位组长,三位组长设一位区域主管,区域主管向现场的运营经理汇报,形成基层团队管理架构。服务线经理、现场运营经理以及基层管理团队,不仅形成了人员成长和发展的内部通道,同时也是对各专业公司财务部管理岗位的合适人才输出基地。

财务集中共享的经验和挑战

财务集中是对过去分散管理方式的变革。任何变革,背后一定有利益的重组和冲突,没有高层的推动,没有自上而下的强大执行力,变革很容易夭折。在向共享财务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集团和专业公司高层领导的推动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

在推进过程中需要不断争取业务部门的认同,平安集团的务实文化让这样的沟通更加顺畅。大家均比较客观务实地去谈可能面临的问题。例如一个在集中流程的设计讨论中列出了300多个问题,需要大家非常客观地就每一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流程有误或者系统设计上有不方便客户的地方,就需立即采取行动修改;还有一些暂时改不了但可能还可以接受的地方,必须清楚说明几时可以完成改造。

当然任何远程的集中运营模式也有赖于社会科技技术的支持,平安集团也有着一个非常强大的信息技术团队,可以支持并确保他们的系统需求完全顺利地予以开发和实施。在集团提出“科技引领传统金融”的目标下,在共享服务领域,服务创新和新科技应用是工作的重点。为此他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去把服务体验做的更完善,同时如何依靠一些新科技的应用,让流程更加合理或者让成本更加节约。

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如何利用新的技术,如何满足新的业务需求,如何为专业公司和客户提供超越期望的服务,既是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于未来所面临的新挑战,也是持续发展和成长的新机遇。

(本文摘编自报告,有缩减)

5.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 篇五

采购内容及技术要求

一、现状

我区于2005年开发完成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并于2008年对系统进行更新升级,进一步完善了系统的功能。平台目前运行在区信息中心机房,有公安局、计生局两个节点与之相连,运行正常。

二、建设目标

本项目建设目标是:调研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需求,编写《广东省顺德区数据共享规范与接口标准》和《顺德区政府资源目录》;开发和完善数据共享平台系统;建设顺德区数据共享资源体系,推进数据的共享和综合开发利用;实现顺德区各部门信息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使数据共享平台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支撑和服务平台。

三、建设内容

本次建设内容分为三部分: 1)对政府重要职能部门开展调研

完成对12个政府重要职能部门数据集成方面的需求调研,完成以数据共享、交换和整合需求的梳理和分析。

2)数据共享规范与标准接口和政府资源目录建设

通过调研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需求,编写《广东省顺德区数据共享规范与接口标准》和《顺德区政府资源目录》,并逐步完善。

3)数据共享平台开发和完善

提供数据发布、目录维护、系统配置等界面,增强系统易用性;改善数据传输性能,支持不同级别数据量的应用系统的数据传输;集成数据共享申请、申请审核、数据共享目录编制等业务功能;实现全区、区与市之间的数据共享;增加共享数据分析统计功能,监控共享数据的访问量、数据状态、共享数据业务办理状况等。

第 2 页,共 14 页

四、建设原则

(一)开放性

数据源和目标数据可以是文本文件、Excel文档、Word文档、XML文档。通过JDBC、ODBC支持所有JDBC和ODBC数据库,并为部分主流数据库提供了专用的数据库接口。目前应该满足Sybase、Informix、Oracle、DB2、SQL Server等异构数据库双向数据传输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进行扩展。

整体开发遵循J2EE平台标准和XML交换标准,有良好的平台兼容性。可以应用于Windows、Linux和Unix系统。

(二)安全性

数据中心的安全非常重要,因此必须要做好系统的安全设计,防范各种安全风险,确保数据中心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数据中心必须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体系结构,采用高质量的产品,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容灾功能。

(三)实用性

完善友好的定制开发环境支持不同技术层次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安装简易,使用简单,有完善的系统参数配置工具和管理控制台。

(四)可伸缩性

可以合理地定制数据共享交换方式。根据不同类型业务特色和技术要求特点,量身定制相应的数据交换解决方案。

(五)可扩展性

能够方便的加入交换节点以及增加交换共享服务。能够根据需要,通过增加硬件配置的方式对交换平台进行扩容。

(六)相对独立性

根据数据共享平台的目标定位,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和运作必须保持业务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为此采用松散耦合方式,通过在业务部门统一配置部门端数据共享交换管理系统(代理)实现数据资源整合。

第 3 页,共 14 页

(七)统一建设

数据共享平台必须统一规范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标准,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即中心端数据共享交换管理系统和部门端数据共享交换管理系统(代理),可以避免重复投资,降低接口的复杂性,有效实现数据中心与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消除 “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

(八)共建共享

一方面建设数据共享平台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的数据来源于各个业务部门,因此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必须依靠各业务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五、关键技术

数据共享平台的技术路线要点描述如下:

1、采用XML技术统一数据交换格式,使用XML Schema进行数据标准规范的定义和描述。

2、采用SOAP协议进行信息包的封装和数据路由。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考虑对Web服务的支持。

3、采用消息中间件保障数据传输的可靠和完整。

4、安全方面,利用XML实现数字签名和加密,并与CA平台结合。通过并发访问控制、访问代理、数据校验、安全审计等手段保证共享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

5、管理方面,采用WBEM收集、管理并合并多种来源的管理数据。对数据共享平台的各个组成系统进行有效管理。

6、所有支撑系统基于统一的技术平台上设计开发。

7、采用存储域网络(SAN)架构实现共享数据和备份数据的存储。

8、采用集群技术和负载均衡技术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六、调研要求

1、调研对象

第 4 页,共 14 页 调研的对象是顺德区政府下属的重要职能部门,主要包括:工商局、公安局、地税局、国税局、社保局、国土局、计划局、技监局、建设局、民政局、经贸局、执法局等。

2、调研结果

通过对调研原始数据的分析,得出如下调研结果: 1)各个部门的数据供需关系 2)各个部门业务系统状况 3)各个部门软硬件设备状况

4)各个部门对数据共享平台的共享数据的需求

七、《顺德区政府资源目录》和《顺德区数据共享规范与接口标准》

政府资源目录建设的目的是编写《顺德区政府资源目录》,通过调研,收集各个业务部门的之间的跨部门共享数据的供需关系,以及各个部门目前对外共享数据的能力,了解各个部门对数据共享平台共享数据的需求,结合国家对四大数据库的要求和顺德的实际情况,抽象出公共数据库模型,为建设四大基础数据库打下基础。

《顺德区数据共享规范与接口标准》是由一系列的规范、机制、制度组成。标准规范体系包含数据标准规范、技术标准规范、管理标准规范、业务标准规范等4大部分。在设计标准规范体系的时候,需要从体系结构的角度全盘考虑,在符合或者兼容国家电子政务标准规范或上级部门的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以下标准规范体系图为参考方案,投标方如有更完善的标准规范方案可具体说明整体的体系结构。

第 5 页,共 14 页

数据标准规范

数据标准规范包括:公共数据元标准、公共代码标准、公共数据存取规范、数据交换规范。

技术标准规范

通过技术标准规范支持业务部门系统和数据共享平台之间的数据级和应用级整合,并提高业务系统之间的应用集成、互联互通的能力。

管理标准规范

管理标准规范包括:标准管理、安全管理、数据管理、项目管理,用于指导数据中心日常运行管理、数据维护管理。

业务标准规范

独立的业务标准规范由业务部门制定,关联业务标准由数据共享平台统筹,协调各业务部门联合制定。

八、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数据共享平台得建设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第 6 页,共 14 页 1)政府资源目录平台

管理《顺德区电子政务资源共享目录》的内容。包括以下功能:目录接口定义和实现;目录管理和维护;目录访问。

2)前置机处理系统

实现对各个业务部门(不少于5个)不同数据库、不同业务数据资源的统一共享和访问。包括以下功能:系统配置;系统安全管理;数据共享接口定义和实现;数据共享规则定义;数据同步复制。

3)资源目录管理平台

实现政府工作人员共享数据、发布数据、监控管理的统一入口和功能。具体内容包括:完善系统现有功能;增加系统统一监控功能;增加数据库自动推送与接收功能;简化部门前置机的安装和配置;将系统配置功能在统一的Web管理端上实现;实现与佛山市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的无缝对接。

第 7 页,共 14 页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应实现如下功能:(1)节点管理

实现与数据共享平台相连的的各个节点(业务部门)的信息管理、配置管理。(2)主题管理

数据采集、数据发布、数据共享、数据交换、公共服务以及决策支持均以主题的方式进行,因此必须实现对主题的管理。主题是元数据的集合。

第 8 页,共 14 页(3)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Metadata)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元数据描述了数据的结构和意义,同时也可以描述应用程序和流程的结构和意义。构造数据共享平台数据库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定义和创建元数据。所有进入数据共享平台的数据,必须在元数据中有所表述。数据共享平台的数据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储存和管理元数据的方法。

数据共享平台的元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元和共享数据元,由数据共享平台统一管理。基础数据元由数据共享平台定义,共享数据元由业务部门定义并注册到数据共享平台。业务部门进入数据共享平台的元数据管理中心好比进了一个“超市”,可以方便地知道可以获取和使用哪些数据,并进行数据使用申请的定制。(4)公共代码管理

对公共代码需要有统一的标准规范,数据共享平台必须提供公共代码的管理。基于数据中心的公共代码规范,各部门可以通过数据转换将各种不同含义的编码和标准规范的编码之间进行双向的转换。(5)数据采集

与各业务部门形成数据采集机制,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从各业务部门汇总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缓存、存储。(6)数据同步策略管理

系统应能灵活设置和管理数据的同步策略,支持异地、异构、不同组网方式、不同时间间隔等同步策略功能,能结合调研结果和招标方的最终实施方案进行部署,能灵活配置各部门的业务数据库和数据共享平台的公共基础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实现数据透明同步和更新,保证数据的一致性。(7)数据整理比对

从各业务部门采集共享数据后,进行数据转换,数据比对、冲突检测处理并入库。(8)数据交换

实现业务部门与数据共享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业务,形成高效、安全、可靠、稳定

第 9 页,共 14 页 的数据交换网络。应提供定时批量、实时按需等多种方式的数据交换手段,提供点对点、一对多的数据交换支持,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和监控。(9)恢复管理

恢复管理是对数据进行备份、导入导出以及数据库恢复等。数据是数据共享平台核心的资源。全面的容灾方式应该是数据备份+数据复制+远程容灾。对系统中的数据要定期进行系统备份。采用本地备份与异地备份相结合的方式。投标方应具体说明采取何种方式实现该功能。(10)标准管理

进行数据共享平台的标准规范尤其是数据标准的审核制定、升级维护与发布实施等管理功能。在数据中心的建立之初,由于标准规范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应建立标准的版本管理机制,方便业务部门的查询和使用。(11)应用支持

对政务相关业务应用系统、公共服务系统、联合审批系统、业务监管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数据、通道和平台等支持。(12)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系统主要提供给数据共享平台的系统管理人员使用,用于保证数据共享平台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其功能主要包括面向安全性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密码管理和日志管理等;面向性能优化的性能监控等。面向实用性的节点管理、交换规则管理和状态监控;其中节点管理包括对业务部门的信息管理。

由于各种共享数据由不同的部门提供和使用,为了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必须提供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首先要对共享数据的访问日志进行记录,然后灵活地统计各个部门共享的数据以及访问过的其它部门的共享数据,同时将这些结果汇总,进行各种分析,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

数据共享平台是一个分布式业务处理平台,由多个设备和软件同时运行,为了保证整个平台的高效率运行,必须监控每一台设备上每一种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数据访问流

第 10 页,共 14 页 量,以及共享数据业务的办理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管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这些功能的设计,首先是标准的监控状态信息格式定义,然后是被监控设备上软件的技术实现,最后是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对被监控设备上软件的状态信息的动态查询和显示。

(13)数据共享申请管理

此功能包括以下三个功能点: 1)数据共享申请:提出数据共享申请 2)数据共享申请审核:对共享数据进行审核

3)数据共享目录编制:对于审核通过的数据共享申请,对所共享的数据进行编目和发布

一个业务部门想要其他部门共享数据,首先要向其他部门提出申请,由其它部门对数据共享申请进行审核,如果审核通过,则对共享数据进行编目,其它部门就可以对想要的数据进行访问了,若审核不通过,则数据不共享。(14)数据交换网关

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解决了数据共享和交换的问题,实现了政务信息的互联互通,但是由于UDDI规范比较复杂,而且,开发一个应用系统需要与多个业务部门打交道,因此,开发效率比较低。而数据交换网关,能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数据交换网关,是一个基于数据共享平台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服务提供平台,该平台引入了数据服务的概念,在定义数据服务的基础上,屏蔽了UDDI规范的细节,通过数据服务中的业务系统名称,屏蔽了整个数据共享平台中的各个接入部门,使得应用系统的开发人员只需要和数据交换网关打交道,再也不需要和各个业务部门打交道了,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数据交换网关提供简单的、标准化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接口,在接受应用系统提交的数据共享和交换请求以后,通过所定义的数据服务,找到所要共享和交换数据的业务系统,第 11 页,共 14 页 然后由数据交换网关从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中获取数据共享和交换接口,向业务部门发出调用请求,最后将调用结果返回给应用系统,实现了数据共享和交换请求的智能路由。

对于公共数据库,共享文件库等,可看作一个特殊的业务部门,也通过数据交换网关实现数据操作。

领导综合社会保障城市综合地理应急指挥决策支安全责任技术交易市其他应电子监察查询系统服务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系统持系统管理系统场管理系统用系统Web Service接口:XML, SOAP数据交换网关服务管理服务定义服务取消服务检索远程服务注册管理安全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服务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监控访问监控流量监控操作监控线程监控请求中转和路由日志管理统计分析数据加密/解密Web Service接口:XML, SOAP部门前置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WSDL格式接口信息公共数据库部门前置机部门前置机部门前置机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

九、与CA安全认证平台无缝集成

系统安全可靠性要求

数据共享平台是电子政务的核心系统,如果遇到破坏,或无法正常工作,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需要保护的资源不仅有物理资源(设备、设施)、数据资源(数据、数据库软件等),而且还有网络资源(通信链路、网络接入等)。投标方应具体阐述这方面的实

第 12 页,共 14 页 现方案。

数据安全保密性要求

满足在数据存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保密性要求。电子政务中涉及大量的敏感数据,在其处理过程中,特别是与各级单位数据交换过程中,要进行数据加密传输和存储,要保证数据的安全保密性。

数据完整性要求

满足在数据存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要求。在内部要保证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和破坏,在与各级单位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要保证数据不被篡改和破坏。

实体的可鉴别性要求

满足数据共享平台系统对用户及数据交换服务器的可鉴别性要求。系统要实现监管及其他方面的要求,其必要条件是实现实体的可鉴别性,包括用户及数据交换服务器具有可鉴别性等。

不可抵赖性要求

满足数据共享平台用户行为和系统行为不可抵赖性的要求。用户每天都利用数据中心处理大量的事务,事务处理过程的可管理、效率的可审计、行为的可审计等,需要行为的不可抵赖性来解决。本项目建设中要保证在所有数据处理过程中,办公人员行为和系统行为的不可抵赖,以便审计和监督。

对象和行为的可授权性要求

实现对数据资源的自主授权和访问控制的功能。针对电子政务系统数据交换共享工作的特点,要求数据中心具有对对象灵活授权的功能,包括用户对用户的授权、系统对用户的授权、系统对系统的授权等,以及授权过程的审计监督。

统一信任与授权策略要求

对于涉及30多个业务部门、若干业务系统的数据中心而言,安全性的实现不仅体现在各个部门、各个业务系统中,更重要的是在不同业务部门的不同系统实现互联后。为了保障数据、业务系统在互通后的信任、授权的一致性,必须建立统一的信任策略、授权策

第 13 页,共 14 页 略,实现跨部门、跨系统的信任和授权服务的一致性,杜绝由于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系统不同的安全策略、不同的安全等级带来的安全漏洞和安全隐患。

数据共享平台统一安全监管性要求

由于数据共享平台及其部门端系统分布地域广、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因此需要实现数据交换、共享过程的可管理,实现对内部和对各级单位相关的业务处理的可审计性;系统中有大量的数据交换服务器、维护终端、系统软件、网络设备等,为使这些资源协同工作,需要实现对实体(用户或数据交换服务器)进行统一的管理;系统需要对用户行为和系统行为进行记录和统计,对系统日志进行分析和统计,提供对用户和系统行为的审计监督。这种统一的安全监管必须以可靠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来保证。

软件及技术资料要求

1)软件要求为模块化结构,保证安全可靠,具有容错能力。

2)投标方提供的软件应能满足确保本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管理、运营、维护等有关的全部软件。

3)兼容性及升级。不同时期软件版本应能向下兼容,软件版本易于升级,且在升级的过程中不影响网路的性能与运行。投标方应承诺在供货时提供最新版本的软件, 但该软件必须是经过测试正式推出的, 其可靠性、稳定性经过严格验证的。

4)投标方提供的书面技术资料应能满足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管理、运营及维护有关的全套文件3套,光盘1套。投标方应提供书面技术资料详细清单,提供的技术文件至少应包括:

- 系统说明文件

- 技术手册(需求分析、详细涉及、安装、测试、使用、维护、故障排除等)- 软件原代码

合同主要条款

1、完工期:合同签订生效后180天内平台建设调试完毕、验收合格并交付使用。

第 14 页,共 14 页

2、付款方式:

1)合同签订生效后15个工作日内付合同总价的30%;

2)无违反合同约定的,软件全部交付使用、验收合格后15个工作日内付合同总价的65%;

3)无违反合同约定的,余款(即合同总价的5%)在免费升级维护期满后30个工作日内付清。

3、售后服务:

1)免费升级维护期:不少于1年,在验收合格后开始计算。

2)响应时间:即时响应;4小时内到达现场(如电话响应无法解决); 3)修复时间:免费升级维护期内24小时内解决。

4、培训:1)培训地点:使用单位内培训,培训人数不少于3人。

2)培训基本内容:确保用户能够对软件有足够的了解和熟悉,能够独立进行应用系统的日常运营、维护和管理。

以上合同主要条款为基本要求,投标人参加投标,则视为接受上述要求。投标人可在此基础上作出优惠承诺,以提高其投标的竞争力。

6.创新共享服务平台 篇六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深刻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经济发展阶段变化以及未来发展机遇和挑战基础上提出的,是精准破解发展瓶颈和难题、塑造发展新优势、引领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一堂党课,就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XX“十四五”高质量跨越发展良好开局,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一、要统一思想,在充分认识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当前,面对“十四五”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回答好贯彻新发展理念过程中的根本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发展理念是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坐标”。新发展理念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外大势基础上针对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而提出来的。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受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国际竞争趋于白热化,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潮流凸显。就国内发展形势而言,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的矛盾与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看到问题并不难,难在于解决问题。面对业已发生深刻变化的国内外发展大势,继续沿袭以往的发展老路显然行不通,我们党审时度势提出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阶段的发展。

(二)新发展理念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指挥棒”。新发展理念自提出以来,在我国经济建设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指导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这充分证明新发展理念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指挥棒、红绿灯,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新阶段继续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三)新发展理念是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助推器”。“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当前我国发展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十四五”规划的各项目标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新时代新阶段,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新高度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XX开好局、起好步。

二、要突出重点,在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维度路径上下功夫

只有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才能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这就要求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把握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点和着力点。

(一)把握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秉持根本宗旨。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新发展理念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出“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的重要论断,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取向,其思想内核和实践方向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创新发展是为了给人民群众创造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是为了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绿色发展是为了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开放发展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更大范围内、更高水平上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巨大红利;共享发展是为了让中国社会的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只有从根本宗旨的维度把握新发展理念,才能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二)把握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问题导向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务实品格。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问题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是检验我们执政能力和政治定力的晴雨表、试金石。新发展理念不仅着眼于解决为什么发展的问题,更致力于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聚焦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党执政和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有效破解问题的主攻方向。因此,我们要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通过创新发展激发动力,通过协调发展实现平衡,通过绿色发展修复和维系生态,通过开放发展推动合作、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通过共享发展凝聚人心,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且行稳致远。

(三)把握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于安思危,于治忧乱。”“备豫不虞,为国常道。”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考虑到未来一个时期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会迎面而来,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更加困难的局势,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我们要遵循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辩证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统筹安全和发展,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既要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立足自我,全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全面做强自己,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越是接近目标,越是需要保持忧患意识,增强斗争精神。所有这些,都是新发展理念在新发展阶段的创造性坚持和创新性运用。

三、要提升能力,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上下功夫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的赶考卷,是摆在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面前严肃的必答题。答好这张考卷,XX高质量发展才能取得新成就、跃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在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就一定能弹奏出新的动人乐章。

(一)提高站位,坚强党性是根本。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乎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必然涉及广泛而深刻的利益和观念调整,因而是一个伟大的社会革命。要想领导好这场伟大的社会革命,首先和根本环节都在于实现“自我革命”,从而以良好精神状态攻坚克难、闯关夺隘。为此,就是要努力提高政治站位,以坚强的党性和铁的纪律作保证,从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实践新发展理念,绝不允许说三道四,绝不允许阳奉阴违,绝不允许自作聪明,绝不允许推诿扯皮,真正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加强学习,过硬本领是保证。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伟大创新,无论是深入理解还是全面贯彻,都离不开科学的认识以及业务能力的培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能身子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阶段,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看问题、作决策、抓工作还是老观念、老办法。为此,一是要结合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党的xx全会精神特别是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进行原原本本、逐条逐段地研读,全面准确地领会和掌握其精神实质、目标要求。二是以系统观念审视把握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做到齐头并进、统一贯彻,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也不能相互替代。三是要着眼各项实际工作的开展,刻苦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切实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和工作本领,做经济社会管理的行家里手。

(三)重在执行,担当作为最关键。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干,连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政治问题要从政治上来解决。针对现实中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懒政怠政弊政的不良作风,面向“十四五”期间对于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落实,十九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会特别强调,要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为其提供坚强有力的监督保障。这就释放了清晰的信号,即包括纪检监察在内的党的各项工作都会更加自觉地围绕“中心任务”的落实而展开,从而必将为全党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设强大的体制及制度保障。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同志们,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考验着我们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常的能力。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就一定能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XX开好局、起好步。

7.创新共享服务平台 篇七

1. 背景

我国出台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为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作出了指导和规定。2005年8月,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教育部共同下发了《“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为全社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提供有效支撑。在《江苏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平台的建设也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要求按照“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思路,重点建设工程技术文献信息等开放性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前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朝在江苏工作期间也曾多次指示,要建好“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服务平台”,为江苏“两个率先”和打造创新型省份服务。在这一背景之下,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于2004年正式立项建设。

2. 三大系统十家单位联手打造工程技术文献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服务平台”总体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是,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联合省内高校、公共图书馆和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开发建设国内先进的文献信息集成加工系统,以“共知、共建、共享”的原则和方法,整合集成全省科技、教育、文化三大系统十家共建单位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以少量的增量资金和资源投入,带动现有各类大量的存量信息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为全省科技创新、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提供科技文献公共信息服务,形成并完善江苏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图书馆、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标准化研究院等作为首批的共建单位,共同参与了“平台”的建设与服务工作。三年来,在平台中心理事会的领导下,经过共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计划任务书和项目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

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于2006年4月12日开始试运行服务。目前,平台运行已三年时间,系统运行正常、管理有序、服务良好,取得了良好的公益服务效果和社会效益。平台于2007年5月通过了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的专项财务审计,2007年6月通过了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科技计划项目验收,2008年被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授予了“江苏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先进单位”。

3. 有效的文献资源支撑与服务,科技创新的保障

三年来,“平台”把资源建设放在十分重要位置来抓。本着合理布局、减少重复订购的原则,十家共建单位研究确定了各单位资源共享的学科领域和专业重点,明确了各自存量资源布局分工。南京大学、南京图书馆、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侧重综合性资源共享;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侧重工业类资源共享;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侧重药学与医学文献资源共享;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侧重现代农业及生物工程文献资源共享;江苏省标准研究院主要提供标准文献资源共享。为落实共享的任务,“平台”与十家共建单位签订了《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资源及共享服务平台共享共建协议》,明确规定了采用以数字化为基础,以网络化服务为主,网下服务为辅的新型文献服务方式,建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共建中心———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

(1)平台的科技资源建设与完善。

一是基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对专利、标准、科技论文等13类资源采集与加工,可供检索的信息数据总量20 000万条。二是按照江苏产业发展特点,建立世界首次上市新药数据库、江苏地道中药材、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等具有江苏特色的18个资源数据库。三是通过横向联合资源建设,利用中心的信息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积极为地方信息资源建设服务,省地共享共建的资源有“姜堰汽配网”“吴中医药信息网”等多个专业信息网。

(2)平台资源开放方式。

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程度的开放方式实现共享。 (1) 凡是可以在公网上运行的数据库,全部面向社会提供服务。例如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外专利数据库、成果数据库等20个数据库。 (2) 通过原文传递方式,规避知识产权的限制。如对于国外数据库文献,以通过在联合目录和NSTL中查得题录,然后由原文收藏单位提原文传递给用户的方法来解决。 (3) 利用电子阅览室,把一些无法通过网络共享的光盘数据、CA美国化学文摘、SCI科学引文索引、EI美国工程索引、INSPEC英国科学文摘等面向社会开放。 (4) 保持传统的印刷型文献服务方式。对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印刷形文献和一些工具书、参考手册等,通过文献阅览室提供共享,以解决部分企业的燃眉之急。

目前,通过共享共建和对资源系统的完善,文献服务的用户满意度达到了93%,面向全省服务的国内中文科技期刊满足率达95%,中国国家与行业标准满足率达90%,国外重要标准文献满足率达80%,其他重要工程技术文献满足率达80%。

4. 创新服务模式,平台在服务中发展、壮大

服务是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平台开通三年来,开展多层次、多途径、多种方式的服务,并且逐步扩大规模,新增了12个分中分心和工作站。

(1)专门策划“活动”与常年深入用户服务相结合。

平台的文献服务,改变了传统的“等客上门”的模式,创新了常年深入用户服务的模式,无论是企业、开发园区,还是市县有关服务机构,只要有需求,中心就派人上门,可以是针对平台使用的讲座,也可以是用户关心的企业科技工作,如情报检索、竞争情报、知识产权等讲座。仅为企业开展培训讲座活动一项,每年就有20次以上。同时,每周二作为固定的免费培训时间,在工程技术文献中心的电子阅览室开展免费培训。与此同时,平台还专门策划多次大型宣讲活动,如资源共享论坛、服务行动计划、分中心建设、江苏省科技成果展等。

(2)传统文献提供服务与深度咨询服务相结合。

平台的服务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献服务只是提供信息,现在的服务方式已发展到着眼于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即深度咨询服务。例如,在企业进行成果转化过程中,不仅为企业找到相关高校的研究成果,并与成果持有人联系,从中搭桥牵线,促进成果转化。如对苏州某化学公司、对扬中某电器公司的服务。在深度咨询服务方面,已经完成有国家火炬计划吴中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研究、姜堰汽配网、吴中医药产业基地等项目的服务。

(3)挖掘文献服务设备、场地的综合利用价值,提高使用效率。

江苏省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配套建有共公电子阅览室,平时作为因知识产权限制还不能上网服务的数据服务场地和每周二的固定培训基地。为发挥场地与资源优势,赋予阅览室新功能———高校情报学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实习基地。已经与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人口管理学院开展了合作,有多批学员前来实习,其中有的较优秀学员直接参加了国家、省级科技项目的开发,深受校方和学员的好评。

5. 多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助推科技创新

近年来,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平台在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和支撑创新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一是为江苏知识产权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企业的专利开发过程中,通过“平台”检索,大大地提高了专利研发成功率。如南京28所、南化研究院、仪征化纤等单位近年专利申请量显著上升。二是为江苏科技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如在吴中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发展研究、常州风电装备专利分析及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江苏光伏技术国际竞争力研究等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平台”提供了大量高端、前沿、准确、及时的信息。三是改善和提高了企业信息化环境,赢得企业赞誉。如苏州、无锡等地有许多海归创业人员,他们在海外工作时,获取信息十分便利,回国创业后,总感到获取信息不方便。“平台”开通后,海归创业人员能很便捷地查得所需信息,因此平台也赢得了海归创业人员的交口称赞。四是大大减少江苏科研院所、市县情报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的文献重复订购。如先声药业、江苏曙光光电等单位在使用“平台”后,调整了订购策略,一年就可节省数十万元的文献订购费。粗略估计,全省有关单位一年可节约文献资源订购经费数千万元。科技人员高度评价:“平台”提供的不仅仅是文献,更是一种信心和方向。

6. 几点启示

一是政府重视。近日,江苏省文化厅、教育厅和科技厅联合发文,转发了《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基层的意见》,要求各市相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要求依托江苏科技、教育、文化三系统共建的“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的平台优势,充分发挥全省文献信息资源的综合服务能力。文件把“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指出,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快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建立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平台的建设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二是机制保障。平台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和专家委员会咨询制。平台管理中心理事会由江苏科、教、文三大系统高层领导组成,负责审议批准中心的发展方向、发展规划计划和中心的基本管理制度;审议批准中心的财务预决算建议方案;审议批准中心的文献采购方针和原则;监督中心的文献经费使用情况;评估和考核中心的运行绩效等,保障了三大系统步伐协调统一。

三是坚持不懈地宣传。“平台”开通以来,每年举办的宣传、培训、讲座活动不少于20场,2008年将科技宣传列入了江苏省科协的活动计划,因为只有社会的广泛共知,才能实现真正的共享。

8.创新共享服务平台 篇八

摘 要: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核心是教育资源建设,构建一个开放的统一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是目前教育资源建设中需要考虑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典型的教育资源站点对教育资源共享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模型,对其进行描述并对构建教育资源平台的策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模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4-0069-04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充分利用我国教育资源,普及知识,提高全民素质,从长远看能降低教育成本,保证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已经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网络教育资源是开展网络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依托内容丰富、方便实用高质量的共享网络教育资源库,才能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对网络教育非常重视,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各大、中、小学校,各级教育机构以及商业机构都先后建立了各种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库,极大地推动着网络教育的发展。而目前我们在网络教育方面开展工作的时间还不长,部分学校和部门在开展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方面还刚刚起步,在教育资源建设上还缺乏统一技术规范和模型,在资源共享上还存在不足。本文在分析已有的教育资源站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模型,对教育资源共享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二、教育资源的概念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对教育资源的定义,教育资源是以数字信号模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的教育信息,它属于学习对象的一个子集。它包括如下几类:

(1)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2)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的教育测量工具。

(3)试卷素材:各个学科有典型意义的试卷集合。

(4)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5)案例:是指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

(6)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7)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8)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9)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三、当前教育资源站点分析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资源建设,包括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网络课程库建设、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和通用远程教学支持平台的开发。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日益增多,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多样,各级教育机构、学校、商业机构纷纷建立起教育资源库,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本文选取几个较为典型的教育资源站点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分析可以得出:目前,教育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①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科技司、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央电大,到各省市教育委员会、各级高等院校和各教育企业,都已经建设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资源库。②教育资源覆盖面广,其内容包括中小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等,覆盖了各学科专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网络课程体系。③教育资源表现形式灵活多样,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电子幻灯片、网页等形式对教育资源进行描述,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进行教育资源建设。

但是,仔细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我们也会看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教育资源数量众多,但是针对性不强。针对各资源库提供的教育资源情况,尤其是针对基础教育资源,通过对比发现资源与教材完全匹配或者基本匹配的不多,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的优秀资源很少。究其原因在于各地区教育教材存在差异,教材版本涉及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版本众多,同一学科不同版本教材差异极大。对于相同教学内容,不同版本的教育资源很难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

教育资源多为教师教学服务,对学生自主学习没有太多支持。大部分教育资源库多以素材类型资源为主,可交互性资源和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型、协作型的学习资源不多,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各资源库之间无法交互操作,开放性和共享性较差。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开发的教育资源库根据本地区或者本校的教学情况进行建设,共享性较差,形成了一个个的资源孤岛,资源利用率低。其中各资源库提供的教学课件多以集成打包发布为主,以exe、pps、swf等格式为主,其开放性较差,不利于教师对这些资源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二次加工,不利于灵活地使用资源,提高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

教学资源分类缺乏规范,资源描述缺乏统一标准。多媒体素材千差万别,复杂多样,描述素材的元数据就非常多,资源描述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低层次的重复建设。虽然2000年5月,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颁布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但其是个较为宽泛的标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通用性,在具体实施教育资源建设时难有统一的规范。

四、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模型

要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首先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共享平台作为基础。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一直都未能形成一个有效的共享平台模式。教育资源建设多各自为政,在此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共享平台也就缺乏开放性和共享性,共享的范围极为有限。因此,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需要解决以下问题:如何遵循统一的教育资源开发规范?如何有效地管理网络教育资源?如何实现分布广泛的异构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本文设计了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模型,如图1。

整个模型采用分层体系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资源层、管理层和应用层。

(1)底层是教育资源层,包括试题、案例、媒体素材(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课件、文献和网络课程,是构成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基础。教育资源的开发要参考《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开发标准》,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建立资源库。

(2)管理层是整个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核心,分为资源管理和系统管理,一方面对资源层的资源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对应用层提供标准简单的服务调用接口,屏蔽下层资源的分布性、差异性的区别。其中资源管理实现资源描述、资源注册、资源检索、资源发现、资源更新的功能;系统管理实现性能管理、安全管理、配置管理、用户管理的功能。

①资源描述:以一种可行的、标准化的描述方式对底层资源信息状态及其提供的服务接口等信息进行统一描述。

②资源注册:把通过审核符合标准的资源的状态信息注册到信息资源库中,以便用户的查找和使用。

③资源检索:在教育资源库及节点库中为请求者查找满足请求描述要求的合适资源。

④资源发现:通过分析用户检索内容,智能地提供与用户查找内容相关的资源。

⑤资源更新:随着时间的变化把符合当前教育实际的资源发布到资源库中。

⑥性能管理:制定一个全局一体的,容易管理的访问控制机制,采用适当的访问控制策略进行管理。

⑦安全管理:保证合法用户可以合法地使用资源,用户信息和资源信息能够在平台上畅通无阻,对资源数据提供严格的保障。保证系统不受病毒侵害和黑客攻击,确保资源库的安全。

⑧用户管理:实现用户的注册、登录、授权和认证,保证用户的单一登录,统一认证。

(3)应用层面向众多的用户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如:查询服务,在线学习交流,资源发布及下载,并且根据用户的不同类型如教育资源的提供者、管理者、使用者,提供不同的服务,满足教育资源共享各方面的需求。

五、构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策略

构建一个开放的统一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消除资源孤岛,是目前教育资源共享建设中需要考虑的一个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完善教学资源建设标准

教学资源内容广泛,复杂多样,在资源共享和管理上存在差异。因此在资源开发行为的规范、制作内容的要求、管理平台的功能方面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一方面要结合国内教育资源实际情况,继承和改进国内外现有的标准,加快完善教育资源元数据标准;另一方面,在教学资源建设中要遵循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标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完善。

2.建立和完善教育资源开发的体系结构,实现资源共享

教育资源建设需要发挥国家、省、市、县和学校相关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一方面中央教育机构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育资源建设,做好统一的科学的规划工作,统一建立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各省、市、县和学校要充分重视区域性教育资源建设,加强沟通、交流和协作,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

3.提高教育资源开发的精度和深度

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实现有效的共享,必然要求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建设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要与教材内容相统一,尤其是基础教育资源的建设要根据新课标精神和教学需求,收集全国优秀教育资源为课程教学提供多层次的全面服务。同时,加强对交互式教育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但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能够满足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需要。

4.加强对教育共享资源的管理,完善资源评价标准

在已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应当积极探索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资源的共享,建立完善的资源评价标准体系,对已有的资源和新开发的资源进行评价,以评促建,形成良好的共享机制,保证教育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语

构建一个开放的统一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本文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重复开发的角度出发,提出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模型旨在为教育资源共享建设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和策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S]. http://www.celtsc.edu.cn.

[2]汤巨霞.高等院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

[3]徐丽琴,王琴.基于Web多媒体资源库设计与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5.

[4]杨玲丽,周莲英.网格环境中基础教育资源共享模型研究[J].微计算机应用,2008,8.

[5]柯和平,李春林.基于网格技术的区域性教育资源库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1.

上一篇:舞蹈价值论文下一篇:区检察院度纪检监察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