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

2024-07-06

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精选9篇)

1.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 篇一

3.1立足实际,采取适合的流转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因此,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当地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本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采取适合本地区的土地流转模式。除此之外,在模式的应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农民群众对该模式的意见与反馈,不断的改进模式中与本地区实际不符的部分,只有通过这样的不断修正,才能找到最适合本地区的农业土地流转模式,才能更好的推进本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3.2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当前,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仍然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旧不健全。这致使流转土地挪作他用等现象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因此,国家应该不断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设,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切实保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让土地流转制度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3.3加强宣传力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

农村土地流转是新时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由于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民群众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导致很多农民不愿意参与到土地流转的模式中。这无疑影响到了土地流转的推行。因此,国家与政府应该加强对土地流转制度的宣传,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土地流转制度的优势。同时,也要不断健全农村的社保制度,解决好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让农民群众真正的参与到这一制度当中,让土地流转模式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经济。

4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政府更应该加强土地流转制度的建设,不断创新流转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真正的让土地流转制度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切实的利益,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更强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刘中华.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效应与创新[J].经济管理,,(1):154.

[2]许晓婧,王卫东.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效应与创新研究[J].经济管理者,2016,(22):258.

[3]韩璋.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效应与创新[J].农民致富之友,,(6):36.

2.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 篇二

关键词: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便携式睡眠监测,质量控制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SAHS) 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 它对身体多个系统都会造成损害, 是一种全身性疾病[1]。多导睡眠监测 (PSG) 是诊断SAHS的金标准, 但存在监测设备和监测费用昂贵、预约时间长、住院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在睡眠实验室做PSG存在安全隐患等缺点。以气流、血氧、胸腹运动三者为主要监测指标的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 (PMD) , 对诊断SAHS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 与PSG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2]。但相关研究报道其数据脱落率在10%~20%[3]。因此, 确保PMD监测质量, 提高PMD监测结果可信度, 是睡眠中心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在2012年3月-2013年6月应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 (FMEA) , 对疑似SAHS患者住院期间便携式睡眠监测流程进行了分析优化,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室6名成员参与, 包括1名睡眠学科带头人、2名睡眠专业住院医师、2名睡眠室主管护师, 1名大内科科护士长 (均受过PSG专业培训) 。采用美国伟康StardustⅡ监测仪2台。监测参数包括:口鼻气流、胸腹运动、鼾声、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率和体位等。睡眠监测成功:上述各项项监测参数全部在规定时间内采集完成。睡眠监测失败:上述监测参数中有1项或多项监测结果缺失或数据下载失败。

1.2 方法

1.2.1 组建FMEA流程修改小组。

睡眠专业涉及到多学科, 组建以呼吸科为主导, 五官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专家组成的睡眠中心临床支持团队, 每年定期组织睡眠学术活动, 邀请上述专家结合自己专业进行合并睡眠障碍的学术交流, 促进睡眠学科的发展。

1.2.2 通过小组成员讨论, 把便携式睡眠监测流程分为4个流程步骤及13个子流程。

团队成员接受FMEA系统培训, 每月召开1次小组会议。从临床发出检查申请到PMD检查后, 对PMD检查全程进行质量评估, 讨论改进方案。

1.2.3 绘制流程图。

将PMD流程分为主流程和子流程, 见图1。

1.2.4 进行危害性分析, 制订控制方案:

团队成员回顾2010-2011年PMD监测工作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运用头脑风暴法对PMD检查每个子流程进行分析, 分析哪个子流程存在不足或潜在风险, 找出潜在失效模式、潜在失效原因与潜在失效影响。潜在失效原因必须考虑人、医疗设备、操作方法、材料、环境等。经过研究分析, 得出影响我院PMD检查环节质量的潜在失效模式为:检查前准备不充分PMD发生运行障碍、数据缺失、采集信号差影响报告的判读及患者管理有待加强。通过分析以上潜在失效模式的潜在原因, FMEA小组制订了具体改进方案。分析及控制方案见表1。

2 结果

FMEA小组成立以来, 通过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对PMD流程进行分析评估, 共识别潜在失效模式25处, 进行流程修改6次, 及时消除了一些潜在失效影响。PMD检查成功率由90%提高到98%, 小组成员对于PMD检查结果解释的一致性由92%提高到97%;患者检查的配合率由92%, 提高到98%。

3 讨论

3.1

FMEA在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预防技术故障或设备缺损、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高危程序的安全性以及在识别患者和医疗服务者方面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4]。FMEA小组建立多学科层面的沟通和课题合作, 有助于医务人员普及睡眠障碍知识, 提高患者的诊治率。FMEA小组通过每月2次典型和疑难病例分析点评, 落实每周五睡眠报告质控制度。与三甲医院睡眠中心实施远程会诊制度, 不断提高判读水平。小组成员对于PMD检查结果解释的一致性由92%提高到97%。

3.2 检查前评估和健康教育落实:

在实施FMEA前有10%的患者因为不了解睡眠障碍相关危害而拒绝检查, 8%的患者因为恐惧导联的佩戴而拒绝检查。FMEA小组成员通过原因分析改进检查前流程, 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睡眠障碍健康教育手册和PMD检查流程, 并且在全院各科宣传栏内放置相关健康教育手册方便患者阅读。睡眠室技师去床边评估时通过以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手册和检查流程为载体让患者和家属明确检查的原因和检查的方法。患者检查的配合率由92%提高到98%。

3.3 PMD检查前流程改进:

FMEA小组对PMD检查流程6次修改, 在未成立FMEA小组前, 由于仪器设备故障和电极信号问题导致8%患者首次监测失败, 采取了二次监测补救, 造成患者和临床医生对监测满意度下降, 分析原因主要是使用前未清空仪器内前一位患者的数据造成运行数据无空间储存, 未确认仪器性能良好导致数据有缺失现象, 未更换新的干电池导致电力不足影响数据的记录, 针对以上原因FMEA小组进行了质控方案改进:每次使用前常规连接数据线测试口鼻气流, 胸腹气流, 脉氧探头的性能和波形。再次清空数据, 取出用过的干电池, 在仪器盒内放置新的干电池, 由操作者检查前自己安装新的干电池。改进流程后只出现1例因机器故障无法下载数据, 与厂家联系进行了机器主板的更换。

3.4 PMD检查中流程改进:

在未成立FMEA小组前, 存在数据缺失和采集信号差而影响报告的判读。原因分析导联线佩戴不符合规范和病房护士巡视干预不到位。针对以上原因FMEA小组进行了质控方案改进:将佩戴流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形式便于培训落实, 改进了血氧探头的固定方法。改变传统的固定法避免胶带缠绕手指末端过紧导致手指压迫造成血氧读数不准, 为避免这种情况, 笔者用胶布妥善固定血氧导联线于手指末端, 另一条胶布固定与手腕处。经测试血氧数据无缺失现象。针对护士对睡眠障碍和PMD检查注意事项知识缺乏, 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进行睡眠障碍和PMD检查注意事项知识的培训, 睡眠室护士完成PMD佩戴后落实与病房护士的交接, 病房护士在履行分级护理巡视中重点查看导联安置情况, 发现脱落现象, 及时干预。保证数据正确采集。

随之PMD监测技术足以满足大多数SAHS患者制定治疗方案[5], 我院作为一个基层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在睡眠中心策划、运行过程中, 运用FMEA的管理模式对PMD监测技术进行质量的控制, 消除高风险因素, 从而进行PMD流程再造, 实现PMD检查的环节质量控制, 值得向基层医院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宝元, 何权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系统性损害[J].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 (18) :1225-1227.

[2]闫涵, 董霄松, 李玉茜, 等.气流、血氧饱和度和胸腹运动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 (6) :414-418.

[3]Dingli K, Coleman E1, Vennelle M, et al.Evaluation of aportable device for diagnosing the sleep apnoea/hypopnoea syndrome[J].Eur Respir J, 2003, 21:253-259.

[4]蒋红, 黄莺, 王桂娥, 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院口服给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5) :394-396.

3.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 篇三

关键词:民间借贷;路径选择;模式转型;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2-0002-03

一、问题的提出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命题,面对的障碍涉及土地、劳动力、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种问题。其中,资金问题是最为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量巨大,据测算,至2020年所需资金增量高达15~20万亿元(钟真真,2007)。解决如此巨额的资金需求,除了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外,绝大部分需要依靠当地的金融服务业。

然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目前城市与农村之间金融服务水平差距明显。近几年,我国城市金融业发展迅速, 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仍不健全,信贷资金供需缺口较大,金融服务缺位(甚至部分地区缺失)等问题非常突出。在此背景下,在没有法律明确规范的条件下,适应各地情况的民间借贷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而且呈现出规模化、专业化等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特点。这种介于正规农村金融借贷市场与地下金融黑市之间的市场形态,笔者借用樊纲教授(1988)的理论,将它称为农村金融的“灰市场”。

在农村资金缺口较大、金融服务不到位的现状下, 民间借贷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部分地区的融资需求, 对经营机制和理念僵硬的涉农金融机构形成竞争,促进其提高服务水平。但由于“灰市场”的政策擦边球的特征,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是法律问题。 由于我国有关民间借贷机构的相关法律法规仍未出台, 对民间借贷中介的合法性无法确定, 因此民间借贷市场上很多行为无法依靠法律加以规范和保护。比如,民间借贷机构的融资行为与非法吸收存款、 非法集资等行为的性质难以明确加以区别;大部分民间借贷采用借条、口头交易等形式,追讨债权难以诉诸法律。

其次是金融秩序问题。部分民间借贷机构从商业银行、农信社等正规金融机构低息获得贷款,转手高息放贷,牟取利差;民间借贷的民间性和逐利性,使得部分中介对房地产、股票等领域放款过多,资金无法在农村当地形成合理流向。

再次是监管问题。民间借贷机构融资放款通常采用现金交易形式,最高可达五六十万元,这使得大额可疑现金逃避“大额现金支付系统”的有效监管,易为洗钱提供渠道。

可以看出, 快速发展的民间借贷市场正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缺位的真实反映,这一农村金融“灰色地带”急需完善和规范。基于此,下文将着重分析民间借贷市场现有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对其发展的目标模式, 路径选择以及发展效应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民间借贷“灰市场”的传统及现行模式

(一)传统模式

传统的民间借贷形式多以个人间“一对一”的形式为主, 这是一种以信用为主的带有地缘和亲缘关系的借贷方式。传统模式还多发生在单位内部职工、亲戚、同乡、朋友、熟人之间,借贷手续也比较简单,民间借贷人(机构)基本以自有资金为主。借贷双方信用状况明确,信息透明度高,因此风险相对较小,但借贷数额和范围也比较有限。同时,由于信息的对称性,传统的放款模式多采用借据、口头承诺等不规范形式。

(二)现行模式

随着民间借贷“灰市场”发展步伐的加快,相比传统模式,现有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表现出中介化、专业化、规模化、利率多样化、融资短期化等新趋势。

中介化:在现有法律下,充当民间借贷中介机构的主体并无具体要求,个人或组织等形式均可,且没有资金准入门槛,不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因此,活跃在农村民间借贷“灰市场”上的中介机构形式有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等三种主要形式。目前,民间借贷中介机构主体虽仍以个人为主, 但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湖南的调查(周红岩、曾立平、李文政,2007)显示,现有民间借贷中介样本中,个人占67 %,企业占29 %,社会组织占4 %。

专业化:除传统的民间借贷模式外,一种新型的、具有专业化特点的“募集型”融资,在部分农村地区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组织民间借贷的新选择。 以延安地区的最新调查为例,借贷方式多采用“募集型”方式。其中,某镇大棚水产科技示范养殖场借入的50万元民间借贷比较典型:短短的3个月内筹集到所需资金,并支付18%的利息,且不确定借款期限,借出人可随时收回自己的本金。 这种方式既方便借出方资金投放,又有利于满足借入方的融资需求(雷和平、严李锁、郭明辉,2007)。

规模化:近年来,农村地区民间借贷走向规模化发展“快行道”。仍以湖南为例,调查样本中的76户民间借贷中介,2006年自有资本同比增幅为25%,借入资金比2005年增长50%,借出资金增幅达72%,利息收入增长96%, 经营规模和收入均有大幅增长。其中,从金融机构和民间的借入资金数量,2006年分别增长51%和48%,增速约为自有资金的2.5倍。

利率多样化: 当前民间借贷利率呈现多样化趋势(谢伟、熊蕾,2007)。一方面,以生产性需求为主的民间借贷利率保持在8%~20%之间;另一方面,投资性需求的民间借贷利率相对较高,多在15%~30%之间, 而少数带赌博性质的民间借贷利率最高达到了日息2%。

融资短期化:无论从供应还是需求的角度来看,保持较短的融资期限均是有利的。一方面,较短的融资期限有利于供应方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以获取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较高的利率也促使需求方尽可能缩短融资期限。

三、目标模式及路径选择

(一)民间借贷“灰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

通过对目前民间借贷“灰市场”存在的问题和现行模式的分析,假定在未来城乡金融服务趋于“一元化”的背景下, 民间借贷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应该为:具备合法地位,服务范围定位于农村金融服务相对落后地区和领域的小额融资, 纳入金融市场监管体系的小型金融机构。

(二)路径选择

立法路径:通过国家立法形式逐步出台民间借贷相关法律和管理条例, 将民间借贷纳入法制化轨道,为民间借贷活动构筑一个合法规范的平台。具体内容应重点包括: 设定准入门槛; 对具有从业资格的中介机构发放牌照;对放贷业务进行明确规定;对民间融资交易实行登记或报备制度; 对资金用途加以限定;对借贷合同中的金额、利息、期限等内容加以细化,设定利率浮动的范围。

监管路径: 由于民间借贷市场监管难度较大,因此需从制度、技术等方面加以保证。在制度上,通过牌照发放、登记报备、大额备案等制度设计,保证监管部门实时、 及时掌握民间借贷市场的动态信息。并保证投诉、举报等渠道的畅通,对风险及时预警。在技术方面, 应逐步建立起民间借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通过对中介机构历史行为的监测数据预测判断其潜在风险。 监测指标应涉及民间借贷中介的资金投向、利率水平、借贷期限、借款形式、抵押或担保形式,以及借款偿还情况等。

吸纳路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这是国家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因此,未来城市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将逐步由“二元”结构走向“一元”格局,在现有金融服务供给失衡的情况下发展壮大的民间信贷“灰市场”, 今后的生存空间将逐步趋窄, 民间借贷机构也将通过入股、融合等路径,成为商业银行(农业银行等)、农业发展银行、农信社、农村金融合作组织、小额贷款机构、邮政储蓄、村镇银行和社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

民间借贷市场完成转型的根本和前提是发展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保障资金供给和合理配置。在城乡金融服务“一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转型的过渡路径应坚持“疏”、“堵”、“融”的三位一体:

“疏”是指拓宽民间资本参股正规金融机构的渠道。在大型金融机构组建时,可以考虑放宽对参股对象的限制,吸收部分民间资本。同时,积极发展规范的直接融资市场,减少中小企业对民间借贷市场的需求。

这里的“堵”不是简单的通过限制准入、关停并转等行政途径控制其发展,毕竟,民间借贷市场目前对正规金融体系起着不可或缺的补充和完善作用。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形态一定有其存在的基础(家庭联产承包制便得益于农民的这种创造力)。“堵”是指对潜在风险较大、 影响农村正常金融秩序的民间借贷行为,如以洗钱、非法集资、炒房、炒股等为目的的借贷活动。

“融”是过渡路径中最重要的形式。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民间借贷机构可逐渐向正规的地方小型金融机构转型;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后,部分中介机构还可入股由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总之,将民间借贷“灰市场”这种中间形态逐步正规化,“融”入农村当地的金融服务体系。

四、转型效应分析

转型中的民间借贷市场将逐步成为地位合法、地域化(在金融服务仍相对滞后的农村地区, 补充“三农”资金)、小额化和短期化、补充性的地方小型金融机构。 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市场转型将产生的积极效应如下:

1. 对民间借贷“灰市场”采取渐进式转型,一方面可有效弥补农村地区的资金缺口, 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改制、转轨,以及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创造条件。

2. 通过合法化途径将民间借贷“灰市场”纳入正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可有效抑制“地下钱庄”等非法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也可使潜在的高利贷、非法集资、非法揽存、借贷纠纷等问题有法可依。

3. 通过吸纳、融合等路径将民间借贷市场“融”入当地金融服务体系,可有效监管资金的流量和流向,有利于引导资金用于支持当地的新农村建设。

4. “疏”和“融”的转轨过程中,还可通过形成同业间的良性竞争,有效激励现阶段具有垄断地位的农业银行、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服务理念等方面的改善。

5. 通过转型,民间借贷机构还可发挥地域性、灵活性等特点,有效满足农信社等金融机构遗漏的服务目标人群的信贷要求。如农户受期限、金额、抵押物等限制而出现的资金缺口, 就可由民间借贷市场来补充。

6. 通过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和规范,可逐步掌握当地各借款人的信用记录, 为建立农村地区信用体系提供信息基础。

参考文献:

[1]樊纲. 灰市场理论[J]. 经济研究,1988(9).

[2]雷和平,严李锁,郭明辉.延安民间融资走向专业化[N]. 金融时报,2007-06-25.

[3]王长德. 民间借贷亟待规范化管理[N]. 金融时报,2007-11-22.

[4]谢伟,熊蕾. 湖南湘潭民间借贷渐成农村短期融资主渠道[N]. 金融时报,2007-06-25.

[5]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课题组. 湖南调查:民间借贷中介发展效应分析[N]. 金融时报,2007-10-29.

[6]钟真真. 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C].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农村建设之重.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4.路由器故障现象和原因分析 篇四

一、ADSL MODEM上一般都会有一个ADSL灯,正常情况下MODEM加电并接好电话线后,这个灯会大致规律性地快慢闪烁,闪烁最终停止变为长亮;如果这个灯无休止的闪啊闪就是不长亮,请联系并告知ISP你的ADSL MODEM同局端的交换机不能同步,这个ADSL/DSL灯长亮的条件,是必须的。

二、在配置过程中填入上网口令的时候不小心输错,不妨重新输入一遍,这点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一步错误而造成一直无法拔号,也找不出原因所在,所以千万要小心了。

三、ADSL MODEM 启用了路由模式, 需要将ADSL MDOEM复位成桥接模式;怎么复位到桥接模式可以和MODEM厂家联系取得操作方法;也可以这样判断:电脑接MODEM,并且在电脑上拨号,拨号成功以后可以上网,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则说明MODEM的工作方式是桥接模式,可以排除这一可能性。

四、ISP将电脑网卡的MAC地址帮定到了ADSL线路上;解决的办法就是使用路由器的MAC地址克隆功能,将网卡的MAC地址复制到路由器的WAN口,如果上面的可能性都排除了,ADSL PPPoE拨号一般就没什么问题了,下面列举的是另几个值得关注的故障原因,

五、你的宽带接入方式是那种以太网线直接引入,不是ADSL但同样需要拨号,拨号的软件不局限于一种,认证使用的协议也是PPPoE,但就是拨号成功不了;

如果ISP承诺带宽是10Mbps ,建议:找个10/100M自适应的集线器,将宽带进线接在集线器上,然后再连结集线器到路由器WAN口;经过这样一个速率适配的过程,拨号应该没有问题的。

六、购买路由器前,你也是通过电脑运行拨号软件,填入用户名口令拨号。但拨号软件是ISP提供的专用软件,别的软件拨号是成功不了的;如果是这种情况,请联系ISP咨询一下:你的宽带接入,认证使用的协议是802. 1X 吗?如果是的,有种可能是认证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加入私有信息,导致路由器拨号失败。

七、无法正常上网,可能出于不同的原因,你想要对内部局域网的电脑上网操作,开放不同的权限,比如只允许登录某些网站、只能收发E-mail、一部分有限制、一部分不限制;用户在这方面需求差异较大,有些通过路由器可以实现,有些用路由器是没办法完全实现的,比如IP地址和网卡地址绑定这个功能,路由器不能完全做到。

5.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 篇五

1.事故经过

神华811轮在港打压载水时,两台6EY18ALW型洋马柴油机并车使用,下午4到8机工接班时发现2号电机转速有波动并且伴有明显异响。值班机工随即解列2号电机并打电话叫二管轮下机舱,在确认了柴油机滑油油位、冷却淡水柜水位和柴油机燃油进机阀门开启等一切正常后,二管轮意识到该柴油机可能发生事故了,随即将柴油机的油门手柄拉到停车位置,见柴油机没有停下来,又将燃油进机阀关闭。待该柴油机停下来后,机舱人员对该柴油机进行检查。

2.原因分析

为什么柴油机油门手柄拉到停车位置后柴油机还是停不下来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当油门手柄在停车位置时,还有燃油在继续喷到柴油机燃烧的气缸内,根据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在机器运转时只要有一定量的燃油进入燃烧室,机器就会继续运转停不下来的,而油门手柄在停车位置时燃油能够进入燃烧室有如下几个原因:

①喷油器的针阀在开启位置卡死;

②高压油泵的出油阀在开启位置卡死;

③高压油泵的柱塞在较大的供油位置或在最大的供油位置卡死。

如果是喷油器的针阀或高压油泵的出油阀在开启位置卡死的话,当油门手柄来到停车位置后,柴油机在运转一段时间将管路里面的油全部用完后会自动停下来的。而高压油泵的柱塞在较大的供油位置或在最大的供油位置卡死后,不管油门手柄在什么位置,柴油机都不会自动停下来的.。通过对该柴油机高压油泵的检查,证实是由于第一缸和第四缸高压油泵的柱塞卡阻在最大供油量的位置上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此类高压油泵柱塞卡阻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2.1燃油质量不佳

大家知道,高压油泵的柱塞和套筒这对精密偶件是经过严格的加工而成的,它们的配合间隙只有0.001-0.003毫米,如果使用中对分油机尤其是柴油机燃油滤器的清洁保养或者使用劣质燃油,使细小杂质进入柱塞和套筒之间,极易造成柱塞拉毛、卡阻或咬死,从而使喷油泵不能满足柴油机在各种工况下供油量的需求。

2.2润滑不良

良好的润滑质量是确保高压油泵正常工作的基础,在高压油泵的运行中要确保柱塞偶件的良好润滑,洋马机高压油泵处都有一来自系统滑油的可调润滑小管,滑油即可带走大部分燃油杂质又能起到冷却、润滑的作用。柱塞偶件在工作过程中,依靠柱塞和套筒间的微小间隙所流入的滑油进行润滑,它是靠摩擦表面的几何形状和相对运动,并借助滑油的粘性流体动力特性产生油压来平衡外部负荷,建立润滑油膜,以保证柱塞偶件不会因干摩擦而咬死。但是柱塞偶件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也有可能使柱塞和套筒之间的油膜被破坏,使得柱塞和套筒之间干摩擦而导致柱塞卡死。

2.3柱塞偶件产品的质量

柱塞和套筒是一对精密偶件,在包装出厂时,其表面涂有一层防锈油,在装配时要将其清洗干净,要仔细检查其上下移动和转动的灵活性。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某些厂家的加工误差造成柱塞和套筒之间有时间隙过小,在高压油泵的调试过程中就会产生卡阻现象。

2.4燃油系统的其他故障

柴油机在工作中,由于供油提前角度调整不当等原因,造成针阀偶件温度过高,咬死在停止喷油的位置上,高压油泵中的燃油不能喷向气缸,高压油管内的温度和压力过高,高速运动的柱塞头部承受的压力增加,温度升高,导致柱塞变形而卡阻。

3.预防措施

一般高压油泵柱塞套筒咬死的故障,大多数是由于日常保养管理疏忽或操作不当造成的,只要我们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加以细心观察,就一定能够避免和减少高压油泵柱塞咬死的故障发生。要预防高压油泵柱塞咬死的故障发生,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3.1燃油系统

1)燃油进机压力0.65-0.80Mpa,燃油自清滤器保证其时刻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燃油滤器应每天放残、每周冲洗、每月(或300―500h)拆洗,保持滤器压差未在报警范围,压差高报警时应拆出清洗,同时查找油质或分离处理等其它原因。

2)燃油进机粘度要求在11-14cst,即要求供油单元出口温度和发电机进口燃油温差保持在5℃以内温差,备用机温度也要求如此,如果燃油进机温度不能满足5℃温差要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查找:高压油泵上的罩盖应始终盖上,以便保持温度,只有检修或检查时才能打开罩盖; 副机停用或启动时,关闭附近的机舱风机和风筒,保证柴油机的环境温度。

3)使用燃油时,当电机负荷小于20%时,运行时间不能超过3小时,应急情况应转用D.O,换油时要防止温度变化过快引起柱塞偶件卡死。

3.2滑油系统

1)电机滑油系统压力0.4-0.45Mpa,进机温度50-70℃,出机温度65-85℃。

2)油底壳滑油应每200-300h分离一次,每次进行电机油底壳油量20个循环分离量以上,分离温度应保持在90-95℃。

3)电机每运行h后需打开道门,抽出油底壳滑油,彻底清洁油底壳底部油泥。

4)定期拆洗滑油离心滤器,一般要求每100-250h拆洗一次,每次拆检时检查离心滤器内部油泥厚度不能超过10mm,如果超过需缩短拆洗时间间隔,同时加强滑油的分离处理。

6.当当和卓越的物流模式分析 篇六

企业与消费者(B2C)之间的电子商务,它以Internet为主要服务手段实现公众消费和提供服务,并保证与其相关的付款方式的电子化,是一种电子化的零售。除了少数商品如电子化书籍、软件等可以通过网络以“虚流”形式传送外,对于电子商务企业而言,一般的商品均要以产品实物由企业送至消费者。但是从我国物流发展的大环境来看,我国物流技术落后、物流管理理念不强、社会化物流体系的不健全、物流系统化效率长期被忽视等都制约了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鉴于这种环境,电子商务企业如何选择一种有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成了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当当和卓越这两个中国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一个是全球最大的网上中文书店,一个依托与全球最大的网上零售商,处于同一个环境和市场,同样经营B2C业务,但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上有着一定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企业自身的理念差异所造成的。

具体看来,当当网是采用的企业自建和第三方物流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当当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仓储中心,通过信息化平台和网络技术实现对库存的管理,确保满足购买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与专业民营快递公司合作,完成配送这一繁琐的工作。当当目前在全国66个城市与100多家民营快递公司结盟,这些快递公司都有专门的送货员骑着单车送货上门,被称作“单车上的物流”。自建大型的存储仓库和配送中心便于通过网络进行管理,保证货物的供给;民营快递公司在配送这一环节中发挥了速度快、灵活性高的优势。这两项举措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物流的效率,降低了物流配送的成本。而卓越则采用的自建物流体系的模式,不但在北京、上海和广州拥有自己的仓库,而且拥有自己独立的快递配送系统,通过自己拥有的配送公司世纪卓越快递展开业务,这应当是一个较完整的物流体系。具体流程是卓越在各大库房铺好货后,通过货运公司运到当地的配送站点,再由业务员送货上门。但是卓越也会借助第三方物流来完成对偏远地区的配送,而且用这种方式配送的货量有增加的趋势。这种模式非常使用卓越之前推行的“精品”路线,但是由于亚马逊的介入,卓越也有了经营“百货”的趋势,这势必会给原有的物流体系带来巨大的压力。

05市场营销

陈伟兵

7.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 篇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跨国公司或全国性大公司总部及地区性总部在特定城市或区域集中, 企业加工制造基地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呈专业化和集群化布局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并由此而产生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 我国学者将其定义为“总部经济”。近几年, “总部经济”的概念风靡全国, 总部集中的区域一般具有区位优势, 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向该区域流动, 在价值链分工中占据高端地位, 不但能获取高的利润回报, 而且能够提升本区域的产业水平, 扩大本地区的经济总量, 提高区域竞争能力。

二、总部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一) 总部经济的内涵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 形成总部集聚效应, 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 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因此, 总部经济是企业内部价值链与区域比较优势的空间最优耦合, 是企业配置资源的新方式, 是企业组织结构及其形态的新发展。总部经济是在有效融合企业价值链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的一种新的理论体系,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拓展和深化。

(二) 总部经济的特征

总部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的运行方式具有很大的区别。概括起来, 总部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有四个方面:一是知识性。企业总部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区段, 如研发、营销、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 属于高度密集的知识性劳动。二是集约性。企业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布局产业空间结构, 最大限度取得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 最大限度利用生产基地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优势, 形成产业配套,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三是延展性。总部经济形成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经济链条, 不但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 而且能够实现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四是辐射性和共赢性。在总部经济这种模式下, 可以通过总部——加工基地链条实现中心城市的优势资源向欠发达的区域辐射, 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同时, 总部经济模式实现了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

三、总部对所在区域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部经济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近几年已成为经济界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各级政府也把发展总部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总部经济会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各地政府在吸引和扶持总部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特别关注总部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因此, 分析总部经济模式下企业总部对所在区域产生的经济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总部的产业乘数效应分析

产业乘数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以特定产业或企业投资作为初始诱因, 带动若干产业在该区域聚集并维持扩张趋势, 由此实现该区域产业经济总量的倍数增长。

一般来说, 企业总部在一定区域内是通过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两方面激发产业乘数机制得以运转的。企业总部作为产业“诱因”, 导致其并联产业的新生并聚集, 从而实现该区域产业经济总量的倍数增长。以制造业为例, 制造业总部所在的区域, 知识型服务业往往都比较发达, 形成为制造业总部服务的知识型服务业产业链, 具体包括由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组成的金融服务业;由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 由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业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等。通过制造业总部这种“乘数效应”可以扩大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 促进所在区域产业结构重心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从而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演进, 优化本地区的产业结构, 进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二) 总部的税收效应分析

1.总部的税收集约效应

首先引入一个税收集约度概念。所谓税收集约度, 是指一定区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产生的税收额 (即税收集约度=纳税总额/纳税主体占有土地面积) 。如果按照总部经济思路实现制造基地的外迁, 则大幅度降低了“纳税主体占有土地面积”规模, 而在制造基地外迁后尽管其“纳税总额”有所下降, 但由于采取了符合总部经济规律要求的空间布局模式而使企业整体得到更大的发展, 企业一部分应税利润仍将通过“合并纳税”或“投资收益”回流总部, 最终该总部的“税收集约度”仍将有很大提高。

2.总部的税收结构优化效应

总部经济的税收优化效应是指总部经济通过截取产业分工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 带来税制结构、税源产业结构、税源区域结构的优化 (见图1、图2) 。

(1) 税制结构优化。

当前我国的税制结构矛盾较为突出, 总体而言, 流转税比重大而所得税比重小, 容易产生财政收入波动风险;就个税而言, 个人所得税比例明显偏低, 2006年、2007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人占当年税收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1%和6.44%, 与发达国家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总部经济模式下, 企业从事高附加值产业, 汇聚成员企业利润, 提高了企业所得, 加之高收入员工群体数量的快速增长, 增加了个人所得,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税制结构得到优化。

(2) 税源产业结构优化。

近年来, 我国第三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第三产业税收在整个税收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偏低。在总部经济模式下, 一方面, 制造基地外迁直接降低了工业企业或第二产业在该区域的税收比重;另一方面, 从总部的关联产业来看, 金融、商贸、法律、咨询、网络、通讯、广告、娱乐、文化、餐饮等总部带动的关联产业绝大部分属于服务业, 增加了第三产业在该区域的税收比重。上述两方面形成合力, 加快了总部所在区域税源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

(3) 税源地区结构优化。

总部所在区域聚集了大型企业的非制造功能中心, 现代服务业发达, 截取了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培育了新的优质税源, 减少了同欠发达地区的低水平无序竞争。而欠发达地区抓住发达地区制造基地外迁机遇, 根据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 与发达地区分工协作, 发展当地经济, 也形成了当地的税源。因此, 总部经济模式有利于扩大欠发达地区税源、缩小总部所在区域与制造基地所在区域之间的税收差距, 从而从整体上优化税源地区结构。

(三) 总部的劳动就业效应分析

总部经济的发展本身会充分利用城市的智力人才优势, 带来大量高智力就业岗位。同时, 通过产业乘数效应, 带动第三产业, 包括知识型服务业和一般服务业的发展, 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从而缓解城市的就业压力, 提高城市的就业水平。在总部劳动就业的总量带动中, 直接带动是基础, 在此基础上, 总部通过产业乘数效应不断创造出新的尤其是智力型的劳动就业岗位, 整个城市的劳动就业能力也随着产业间的相互影响和传递一层一层向外扩张, 从而产生了总部劳动就业的间接就业、外围就业。在总部经济模式下, 总部的直接就业派生出间接就业, 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又派生出外围就业, 而且这三大就业带动作用之间环环相扣, 层层递增。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图3来简单表示:

(四) 总部的消费带动效应分析

企业总部在区域的空间聚集, 同时也是经济活动包括消费活动在区域聚集的过程, 这种聚集不仅带来消费总量的扩大, 同时还伴随着消费结构的提升。总部经济通过消费链条, 影响产业链条, 从而对于企业总部所在区域产生全面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总部对于所在区域的消费带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总部的商务活动、研发活动以及保障商务活动和研发活动所必需的各种配套消费, 如以高档商务以及休闲娱乐场所为主的商务消费、以自备车和航空运输为主的出行消费以及办公用品和现代化的办公设备等硬件消费;另一方面是总部高级白领的个人生活消费, 包括住宅、交通、子女教育、健身、旅游、购物等, 这种消费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部消费对于总部所在区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 推动最终新产品消费, 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其二, 提升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将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有利于经济增长、消费结构升级之间的互相推动。

(五) 总部的区域社会资本效应

根据世界银行社会资本协会的界定, 广义的社会资本是指政府和市民社会为了一个组织的相互利益而采取的集体行动。首先, 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都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有助于控制经济资源。其次, 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性, 社会资本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生产价值上, 而且体现在有关方面可以共享收益上, 体现在对利益共同体的维持和促进上。因此较之其他形式的资本, 社会资本更具有社会性, 收益具有更大的扩散性。

在总部经济模式下, 由于总部区域集群所具有的平等、开放、创新的社会资本基础, 集群内行为主体相互交往时遵循相似的文化价值观, 信息沟通和渠道更加顺畅, 在竞争中创新不断涌现和快速扩散, 总部集群经济体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经济效率大大提高。具体来说, 发展总部经济对所在区域的社会资本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总部的社会资本效应可以使该区域具有获取和组合资源的优势, 从而大大提高区域的生产率。二是在总部聚集区内, 企业之间的互惠互利的相互信任明显增强, 并且开放的信息交流环境可以有效地减少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协调与摩擦成本, 大大增进了合作的可能性以及交易的发生量, 从而使得合作更易于进行。在区域层面上, 就表现为区域的社会资本带来低交易成本。三是在总部聚集区内, 由于企业间的相互竞争, 促使企业不断改进管理, 加速技术创新, 而且这种创新很快实现并得到检验, 创新周期不断缩短, 创新循环不断加快。这样在区域层面上就表现为区域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社会资本。四是总部聚集能使所在区域形成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 并提高所在区域的美誉度。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发展总部经济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它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成为体现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摘要:总部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总部经济模式下总部对所在区域产生产业乘数效应、税收效应、劳动就业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区域社会资本效应等。总部经济推动了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 已成为许多大城市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关键词:总部经济,区域发展,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赵弘.总部经济[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2]徐惠蓉.总部经济与城市现代服务业互动[J].现代经济探讨, 2007 (12) .

[3]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4]史忠良, 沈红兵.中国总部经济的形成及其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5) .

8.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 篇八

关键词:玉米;密度;单因子效应;肥料互作效应;最佳施肥量;产量;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中图分类号:S147.3;S513.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5-0067-03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播种面积稳定增加,为进一步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有效解决玉米生产存在的种植密度偏低、化肥施用随意性大、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促进玉米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特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开展玉米种植密度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效果关系研究,为指导该地区玉米高效生产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本试验于2010-2012年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试验地进行,试验地位于北纬42°17'、东经118°51',海拔603.3m,土壤为退化栗钙土类型,质地为冲击性沙壤土。土壤含有机质1.15%、全氮1.02mg/kg、全磷0.75mg/kg、全钾19.7m/kg。供试品种为当地主推品种赤单208。供试氮肥为尿素(含N46%),磷肥为过磷酸钙(含P2O518%),钾肥为氯化钾(含K2O 60%)。磷肥和钾肥作底肥于播种时一次性施入,氮肥作追肥于大喇叭口期施入。

1.2试验设计

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设施磷量、施钾量、密度、施氮量4项栽培措施为决策因素,每个因素各5个水平,共31个处理,2次重复(表1、表2)。试验小区行长5 m,6行区,试验大区周边设保护行4行。成熟后收获中间2行,两端各去1株,用于考种计产(折算14%标准含水量)。

1.3数据处理

采用Excel、DPS7.05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回归分析。

3.结论与讨论

9.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 篇九

内容提要:我国的农业风险损失逐年增大,作为重要风险保障机制的农业保险却不断萎缩。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的商业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借鉴了国际农业保险的发展经验,探讨了美加模式和日法农业保险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最后得出结论——以相互保险为主导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发展中国农业保险的最优模式。

关键词:农业保险 商业保险 政策性保险 相互保险

一、中国农业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民增收难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和其它产业相比,农业是典型的“高风险、低收益”性产业。我国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农业受灾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比重在30%以上,比发达国家高10~20%,成灾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也一直在20%左右波动。如此频繁的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约为125亿美元,占世界的近1/4 [①]。

要想维持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和农业的平稳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一系列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以补偿农业风险给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我国对农业灾害的损失补偿水平很低,一直维持在2~5%左右,补偿手段也很单一,只有政府救济、灾害扶持和农业保险三大类,其中以政府救济和灾害扶持为主,占了整个补偿的90%以上,农业保险作为一种主要的风险管理形式,在鼎盛时期的1992年也仅占总赔偿额的25%左右,从1992年开始,农业保险在农村自然灾害补偿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到2003年末,农业保险赔款仅占总补偿额的5%。[②]

二.中国的商业性农业保险

商业保险以股份保险公司为代表,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逐步转化为规范的商业保险公司以来,我国的农业保险市场性质就由原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转化为商业性农业保险。

纵观中国商业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呈现出两大特点: 1.农业保险发展速度显著下降,保费额逐年递减。在1992年以前,农业保费增长速度普遍高于GDP和农业GDP增长速度,但是自1992年到达顶峰以后,农业保费增长速度开始显著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与中国保费额年均30%的增长速度形成强烈反差,和保险业的“一般规律”——随着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一般情况下,保险业的增长速度略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中国保险的发展》课题组 1990)也是背道而驰的。

2.对农民的保障程度低。如表1所示,伴随需补偿的农业产值的不断攀升,保费却在逐年递减。2003年,需要补偿的农业产值大1884.2亿美元,按当年从事农业的人口(31259.6万人)计算,需要补偿的人均产值为603元,但是,保险公司的人均保费只有不到1.6元,人均赔付率更是只有0.96元。可见,农业保险对农民的风险保障作用几乎为0。

表1 1900~2003年我国农业风险及保费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年份 农业GDP 需要补偿的产值 农业保费 保费 赔付 赔付率% 1990 5016.99 367.08 1.9 1.7 86.9 1991 5288.6 594.45 4.6 5.4 117.4 1992 5800 591.85 8.6 8.1 94.2 1993 6882.1 637.65 5.6 6.5 115.3 1994 9457.19 1209.06 5 5.4 106.9 1995 11992.99 1127.03 5 3.6 73.5 1996 13844.19 1204.29 5.7 3.9 68.7 1997 14211.19 1702.23 5.8 4.2 72.7 1998 14552.38 1510.52 7.1 5.6 78.9 1999 14472.01 1540.85 6.3 4.8 76.2 2000 14628.19 1933.39 4 3 75 2001 15411.82 1942 3 3 100 2002 16117.28 1717.4 5 4 80 2003 17092.1 1884.2 5 3 6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国研网,经作者整理而得造成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严重受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险公司亏损严重。在中国经营农业保险的主要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原新疆建设兵团财险)两家。在1982~2003年,人保农业保险收入约70亿元,总赔付率为88.6%,联保在新疆地区开展的农业保险业务平均赔付率也高达81.59%,再加上约20%的经营费用,这两家公司的农业保险都是严重亏损的。这与商业保险公司的“追逐利润”的动机显然是相违背的。因此,两家公司不得不压缩其农业保险业务,直接造成农业保险有效供给严重不足。

2.农业保险风险的高度相关性和低可预见性。理想的可保风险是大量分散且不相关的风险,但是在农业领域,诸如洪灾、旱灾等自然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大面积的投保单位同时发生损失。这就使保险公司难以通过集中大量的风险单位来分摊损失,即使是较轻的自然灾害,由于受损单位数量巨大,也极易导致重大损失,使保险公司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并日益成为保险公司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David Rode 2000)。再加上大部分自然风险的不可预见性,使保险精算难度增大,进一步加大了保险公司损失的可能性。

3.农业保险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在农业保险领域,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尤其严重。一般而言,风险较高的人趋向于参加保险。由于农村地区广大,农民居住分散,保险公司不可能深入了解投保标的风险状况,再加上农业生产中不确定因素非常多,在保险公司无法区分投保标的的风险状况时,保费就会被定得较高以弥补潜在的损失,然而过高的保费又将低风险者拒之门外,导致高风险的保户占了投保者的大多数。除此之外,农民在投保以后采取风险防范措施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在受损后一般不会主动进行风险自救,使灾害损失更为严重。据调查,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占农作物保险赔款的20%,在畜牧业中骗赔尤为严重 [③]。降低道德风险又会成本的增加监督成本。

4.商业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虽然参加农业保险可以极大地减少灾害发生后的损失,但大量研究表明,农民并非典型的风险厌恶者,有限的购买意愿与能力无法满足商业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商品或服务的要求(Goodwin 2001),在我国更是如此。首先,由于中国农村地区广大,农民居住又相当分散,保险公司由于经营成本不可能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建立分支机构。即使农民有投保愿望,很多时候也投保无门。其次,农业是典型的高风险行业,商业保险的保险费率自然偏高,如我国一些地区的保费率高达9~10%。受支付能力的限制,农户不可能投保,他们对保险的需求只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而非有效的需求。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完全依靠商业保险来解决我国农业风险保障是不可行的。近些年来,农业商业保险正逐渐趋于消失的边缘就是很好的印证。农业风险大,赔付率高,保险公司的利润空间几乎不存在,甚至为负。所以商业保险一般不愿意承保农业险;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费率一般也会非常高,这又造成了农户拒保的情况。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双不足”现象。

三、国际经验及借鉴

商业性农业保险在中国的失败并不是偶然的,事实上,在世界农业保险发展史上,商业保险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基本上是失败的。到目前为止只有极少的成功案例:一是商业保险公司承担单一雹灾风险获得了成功;而是智利、毛里求斯等国在严格的承包条件下也获得了成功。

商业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失败之后,世界农业保险逐步形成了以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为主导、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为补充的基本格局。由于各国在农业保险发展背景、具体扶持措施、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和采用的农业保险技术等方面有所差异,上述模式又可以分成三种:以政府主办、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为特征的美国农业保险模式;以中央和地方政府联合主办、政府直接经营为特征的加拿大农业保险模式;以政府资助、农业合作组织经营为特征的日本和法国农业保险模式。

三大模式都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基本制度安排,都体现了财政补贴支持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业保险计划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三大模式也有各自的特点:

表1 世界农业保险主要发展模式简表

国别 发展依据 扶持措施 组织体系 主要险种 保险责任

美国 《联邦农作物保险法》 保费补贴(53%)、业务费用补贴、免税、再保险服务等 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主办、商业保险公司承办 农作物产量保险和农业收入保险等 一切险

加拿大

《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中央与地方政府协议 保费补贴(50%)、业务费用补贴、免税、再保险服务等 省农作物保险公司主办并直接经营 农作物产量保险 一切险

日本 《农业灾害补偿法》

保费补贴(40%-80%)、业务费用补贴、再保险服务等 农民互助共济组合及其联合会经营 主要农作物和牲畜保险 一切险

法国 《农业保险法》 保费补贴(50%-80%),政府直接干预巨灾风险、免税 政府控股为主体的农业相互保险集团和社会参股

牲畜死亡、火灾、冰雹和意外事故险等

一切险

资料来源:史建民、孟昭智.我国农业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3(9);

龙文军.法国农业保险制度及经验[J].世界农业.2003(5);经作者加工而得。

在美国,农业保险主要采用政府补贴和商业保险公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险。这是建立在美国商业保险发展程度较高和美国农业生产集中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基础之上的,这样的保险公司能够制定出比较合理的保费额度,发生理赔事项也便于定损理赔。所以,商业保险在美国的农业保险中起到了相对较大的作用。在加拿大,农业补贴费用则几乎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担,对农业进行全面支持,这种方式最能体现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但是,美、加模式在我国却并不能很好的被借鉴。我国幅员辽阔,农业面积大、农民人口多,风险分散,商业保险发展滞后,难以制定出统一的险种和费率。这些因素制约了美国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我国商业性农业保险自1993年以来的持续萎缩正是这一体现。加拿大则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持,这在我国可行性也非常有限。我国虽然每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农支出都在迅速的增长,但是巨大的风险补偿额却是国家财政难以全部承担的。据统计,2003年美国的农业人均直接补贴为2685.8美元,同期我国财政农业支出达到1754.45亿元人民币,人均仅有228.3元,需补偿的农业风险损失为人均603元,即使全部支出用于农业风险补贴,也只能补偿农民1/3的损失。同时,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财政还有很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需要支持,所以完全靠财政来支持农业在我国是行不通的。

不仅如此,美、加模式在实际中很难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高昂的营运成本的问题。信息在投保人和承保人间的不对称极易形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保险公司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制定出合理的能够盈利的费率,成本又会相应的增加,导致了即使很高的费率也仍难以获益的局面。政府型农业保险中,农户、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间的博弈又使得补贴对象的选择和补贴金额的确定变得困难,成本也不能够合理控制。

相对于美、加模式,日本和法国采用了相互制农业保险模式,很好地利用了农户的主动性,取得了显著成果。相互保险是一些对同一危险有某种保障要求的人所组成的组织,以互相帮助为目的,实行“共享收益,共摊风险”。相互保险没有股东,不必为股东的短期盈利性所束缚,从而能够为成员提供长期有力的保障。

一、中国农业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民增收难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和其它产业相比,农业是典型的“高风险、低收益”性产业。我国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农业受灾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比重在30%以上,比发达国家高10~20%,成灾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也一直在20%左右波动。如此频繁的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约为125亿美元,占世界的近1/4 [①]。

要想维持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和农业的平稳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一系列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以补偿农业风险给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我国对农业灾害的损失补偿水平很低,一直维持在2~5%左右,补偿手段也很单一,只有政府救济、灾害扶持和农业保险三大类,其中以政府救济和灾害扶持为主,占了整个补偿的90%以上,农业保险作为一种主要的风险管理形式,在鼎盛时期的1992年也仅占总赔偿额的25%左右,从1992年开始,农业保险在农村自然灾害补偿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到2003年末,农业保险赔款仅占总补偿额的5%。[②] 二.中国的商业性农业保险

商业保险以股份保险公司为代表,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逐步转化为规范的商业保险公司以来,我国的农业保险市场性质就由原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转化为商业性农业保险。

纵观中国商业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呈现出两大特点:

1.农业保险发展速度显著下降,保费额逐年递减。在1992年以前,农业保费增长速度普遍高于GDP和农业GDP增长速度,但是自1992年到达顶峰以后,农业保费增长速度开始显著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与中国保费额年均30%的增长速度形成强烈反差,和保险业的“一般规律”——随着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一般情况下,保险业的增长速度略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中国保险的发展》课题组 1990)也是背道而驰的。2.对农民的保障程度低。如表1所示,伴随需补偿的农业产值的不断攀升,保费却在逐年递减。2003年,需要补偿的农业产值大1884.2亿美元,按当年从事农业的人口(31259.6万人)计算,需要补偿的人均产值为603元,但是,保险公司的人均保费只有不到1.6元,人均赔付率更是只有0.96元。可见,农业保险对农民的风险保障作用几乎为0。表1 1900~2003年我国农业风险及保费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年份 农业GDP 需要补偿的产值 农业保费 保费 赔付 赔付率% 1990 5016.99 367.08 1.9 1.7 86.9 1991 5288.6 594.45 4.6 5.4 117.4 1992 5800 591.85 8.6 8.1 94.2 1993 6882.1 637.65 5.6 6.5 115.3 1994 9457.19 1209.06 5 5.4 106.9 1995 11992.99 1127.03 5 3.6 73.5 1996 13844.19 1204.29 5.7 3.9 68.7 1997 14211.19 1702.23 5.8 4.2 72.7 1998 14552.38 1510.52 7.1 5.6 78.9 1999 14472.01 1540.85 6.3 4.8 76.2 2000 14628.19 1933.39 4 3 75 2001 15411.82 1942 3 3 100 2002 16117.28 1717.4 5 4 80 2003 17092.1 1884.2 5 3 6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国研网,经作者整理而得

造成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严重受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险公司亏损严重。在中国经营农业保险的主要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原新疆建设兵团财险)两家。在1982~2003年,人保农业保险收入约70亿元,总赔付率为88.6%,联保在新疆地区开展的农业保险业务平均赔付率也高达81.59%,再加上约20%的经营费用,这两家公司的农业保险都是严重亏损的。这与商业保险公司的“追逐利润”的动机显然是相违背的。因此,两家公司不得不压缩其农业保险业务,直接造成农业保险有效供给严重不足。

2.农业保险风险的高度相关性和低可预见性。理想的可保风险是大量分散且不相关的风险,但是在农业领域,诸如洪灾、旱灾等自然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大面积的投保单位同时发生损失。这就使保险公司难以通过集中大量的风险单位来分摊损失,即使是较轻的自然灾害,由于受损单位数量巨大,也极易导致重大损失,使保险公司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并日益成为保险公司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David Rode 2000)。再加上大部分自然风险的不可预见性,使保险精算难度增大,进一步加大了保险公司损失的可能性。

3.农业保险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在农业保险领域,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尤其严重。一般而言,风险较高的人趋向于参加保险。由于农村地区广大,农民居住分散,保险公司不可能深入了解投保标的风险状况,再加上农业生产中不确定因素非常多,在保险公司无法区分投保标的的风险状况时,保费就会被定得较高以弥补潜在的损失,然而过高的保费又将低风险者拒之门外,导致高风险的保户占了投保者的大多数。除此之外,农民在投保以后采取风险防范措施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在受损后一般不会主动进行风险自救,使灾害损失更为严重。据调查,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占农作物保险赔款的20%,在畜牧业中骗赔尤为严重 [③]。降低道德风险又会成本的增加监督成本。

4.商业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虽然参加农业保险可以极大地减少灾害发生后的损失,但大量研究表明,农民并非典型的风险厌恶者,有限的购买意愿与能力无法满足商业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商品或服务的要求(Goodwin 2001),在我国更是如此。首先,由于中国农村地区广大,农民居住又相当分散,保险公司由于经营成本不可能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建立分支机构。即使农民有投保愿望,很多时候也投保无门。其次,农业是典型的高风险行业,商业保险的保险费率自然偏高,如我国一些地区的保费率高达9~10%。受支付能力的限制,农户不可能投保,他们对保险的需求只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而非有效的需求。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完全依靠商业保险来解决我国农业风险保障是不可行的。近些年来,农业商业保险正逐渐趋于消失的边缘就是很好的印证。农业风险大,赔付率高,保险公司的利润空间几乎不存在,甚至为负。所以商业保险一般不愿意承保农业险;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费率一般也会非常高,这又造成了农户拒保的情况。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双不足”现象。

三、国际经验及借鉴

商业性农业保险在中国的失败并不是偶然的,事实上,在世界农业保险发展史上,商业保险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基本上是失败的。到目前为止只有极少的成功案例:一是商业保险公司承担单一雹灾风险获得了成功;而是智利、毛里求斯等国在严格的承包条件下也获得了成功。

商业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失败之后,世界农业保险逐步形成了以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为主导、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为补充的基本格局。由于各国在农业保险发展背景、具体扶持措施、农业保险组织体系和采用的农业保险技术等方面有所差异,上述模式又可以分成三种:以政府主办、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为特征的美国农业保险模式;以中央和地方政府联合主办、政府直接经营为特征的加拿大农业保险模式;以政府资助、农业合作组织经营为特征的日本和法国农业保险模式。

三大模式都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基本制度安排,都体现了财政补贴支持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业保险计划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三大模式也有各自的特点: 表1 世界农业保险主要发展模式简表

国别 发展依据 扶持措施 组织体系 主要险种 保险责任 美国 《联邦农作物保险法》 保费补贴(53%)、业务费用补贴、免税、再保险服务等 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主办、商业保险公司承办 农作物产量保险和农业收入保险等 一切险 加拿大

《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中央与地方政府协议 保费补贴(50%)、业务费用补贴、免税、再保险服务等 省农作物保险公司主办并直接经营 农作物产量保险 一切险 日本 《农业灾害补偿法》

保费补贴(40%-80%)、业务费用补贴、再保险服务等 农民互助共济组合及其联合会经营 主要农作物和牲畜保险 一切险

法国 《农业保险法》 保费补贴(50%-80%),政府直接干预巨灾风险、免税 政府控股为主体的农业相互保险集团和社会参股

牲畜死亡、火灾、冰雹和意外事故险等 一切险

资料来源:史建民、孟昭智.我国农业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3(9);

龙文军.法国农业保险制度及经验[J].世界农业.2003(5);经作者加工而得。在美国,农业保险主要采用政府补贴和商业保险公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险。这是建立在美国商业保险发展程度较高和美国农业生产集中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基础之上的,这样的保险公司能够制定出比较合理的保费额度,发生理赔事项也便于定损理赔。所以,商业保险在美国的农业保险中起到了相对较大的作用。在加拿大,农业补贴费用则几乎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担,对农业进行全面支持,这种方式最能体现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但是,美、加模式在我国却并不能很好的被借鉴。我国幅员辽阔,农业面积大、农民人口多,风险分散,商业保险发展滞后,难以制定出统一的险种和费率。这些因素制约了美国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我国商业性农业保险自1993年以来的持续萎缩正是这一体现。加拿大则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持,这在我国可行性也非常有限。我国虽然每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农支出都在迅速的增长,但是巨大的风险补偿额却是国家财政难以全部承担的。据统计,2003年美国的农业人均直接补贴为2685.8美元,同期我国财政农业支出达到1754.45亿元人民币,人均仅有228.3元,需补偿的农业风险损失为人均603元,即使全部支出用于农业风险补贴,也只能补偿农民1/3的损失。同时,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财政还有很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需要支持,所以完全靠财政来支持农业在我国是行不通的。

不仅如此,美、加模式在实际中很难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高昂的营运成本的问题。信息在投保人和承保人间的不对称极易形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保险公司为了降低信息不对称、制定出合理的能够盈利的费率,成本又会相应的增加,导致了即使很高的费率也仍难以获益的局面。政府型农业保险中,农户、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间的博弈又使得补贴对象的选择和补贴金额的确定变得困难,成本也不能够合理控制。

相对于美、加模式,日本和法国采用了相互制农业保险模式,很好地利用了农户的主动性,取得了显著成果。相互保险是一些对同一危险有某种保障要求的人所组成的组织,以互相帮助为目的,实行“共享收益,共摊风险”。相互保险没有股东,不必为股东的短期盈利性所束缚,从而能够为成员提供长期有力的保国,1900-1936年时间里就有4万多家相互保险公司成立,1986年,法国成立了专门的农业相互保险集团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及相关业务。

相互制农业保险是保险业中的特有形式,在农业保险领域实行相互保险具有以下优点:

1.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道德风险。合作保险机构多由同一地区(一个或数个乡镇)的农户自愿组成,农户之间彼此熟悉、信息透明,并且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以及所面临的风险因素都比较清楚,能够有效地进行相互监督,大大降低道德风险。同时,农民既是投保人,又是合作社的所有者之一,投保人骗取保费的主观动力大为削弱。再加上我国农民传统的集体意识强,所以通过相互保险的自律和相互监督,能够有效地降低道德风险带来的损失。

2.可以有效促进防灾减损工作。以相邻地区为统一体的相互保险公司将风险范围缩小、集中,为防灾减损工作提供了便利。同时,投保人与合作社利益的一致性使得投保农户能够主动采取必要的风险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如发动社员改善排涝灌溉措施,以减少灾害发生的概率。在风险发生后,也能主动地进行灾后自救工作,以降低风险损失度。

3.组织和管理成本较低。我国广大农村在几千年的传统道德文化中形成了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大同文化,有接受相互制保险、进行团体抗险的较好人群;再加上有建国后的农村互助合作社为基础,在我国推行这种组织形式的成本较低。相互保险的成员多为相关农业领域的专业人员,在很多地方都具有比商业保险公司更好的信息,这也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

通过上面的对比分析可知,相互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的合理选择。一方面是相互制农业保险自身具有很多优势;另一方面,这一制度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即使如此,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农业保险的完善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农业风险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自然风险所致,一旦发生,损失将会很大,即使有相互制保险,也不能完全承担所遭受的损失。而且我国农民总体经济实力较弱,风险承受力相当低。所以,相互制保险对我国的农业风险保障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完全依靠这一制度在我国也是行不通的。

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建立以相互保险为主导的政策性保险是中国农业保险模式的最优选择。2005年1月1日成立的我国第一家农业相互保险公司——阳光保险自2005年成立以来经营业绩非常好,这也印证了相互保险在中国农业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相互保险在中国作为一种全新的保险形式,要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普及,还需建立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进行支持。

1.建立完整的农业保险体系。在广大农村地区要建立基层的相互保险合作社,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让农民充分了解相互保险的性质、特点和赔付方法等,提高农民的投保参保意识。在市、县一级建立相互保险合作联社,在省一级建立保险总社,为下级保险社提供指导和再保险服务。2.国家财政进行大力支持。首先,对保险进行补贴。保费过高是阻止农民进行投保的主要障碍,政府进行补贴后,可以将保费降至大部分农民可以接受的水平,让更多的农民得到风险保障。其次,对相互保险合作社的经营亏损进行补贴。农业风险主要是由自然灾害造成的,具有受灾范围广、程度深的特点,相互保险公司由于高赔付率导致亏损可能性极高,只有政府对其进行补贴后相互保险合作社才可能正常进行下去。此外,财政还应免除农业保险的一切税赋。

3.建立和完善已有的法律体制。尽管我国相关农业文件中大力鼓励相互保险,但法律明确规定的保险形式中却没有承认这一形式。所以,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条文,承认相互保险的合法形式。同时,还应通过法律的形式对财政补贴进行界定,避免一些地方政府资金的不到位。

4.切实防范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由于农业生产极高的信息不对称性,道德风险尤其严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规避。主要包括充分发挥相互保险的优点,提升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投保人之间的互助和监督;精心培养专业的农业保险队伍,深入细致地开展定损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套规范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并不断地根据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最大程度地防止监管漏洞。参考文献:

[1]王和、皮立波.论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策略[J].保险研究.2004(2)

[2]陈璐.政府扶持农业保险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研究 2004(6)

[3]龙文军.法国农业保险制度及经验[J].世界农业.2003(5);

[4]龙文军、吴良.美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和经验[J].世界农业.2002(3)

[5]刘蓉.我国农业保险现状的统计分析[J].统计研究.2004(11)

[6]姚海明、赵锦城.合作保险:我国农业保险模式的理性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4(9)

[7]史建民、孟昭智.我国农业保险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3(9)

上一篇:抓住智慧的闪光教学反思下一篇:2023苏州市行政执法人员换证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