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上《动手做》教学反思

2024-06-22

数学五年级上《动手做》教学反思(精选11篇)

1.数学五年级上《动手做》教学反思 篇一

五年级数学上《折纸》教学反思

这节课有一下几个亮点。

1.关注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要求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本节课不仅体现了这一点,同时也关注了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既注重了过程与方法,又重视了知识与技能。

我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白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教材中创设的情景目的是说明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这样的要求;其次,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机会,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有计划的动手操作,教材中安排折纸活动,是为了学生直观地理解两个不同分数相加在图形上所呈现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道这两部分的相加并不是分母与分母、分子与分子简单的相加。因此,对于如何相加则可以作为计算的重点,当学生初步理解先通分,后相加的算理后,教师仍应结合直观图形,请学生说明为什么要先通分,以进一步让学生加深理解其算理;再次让学生在独立探索中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减法。在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后,教师直接出示相应的减法,供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当学生在尝试后开展交流时,请学生用直观的图形来说明自己思考的过程,以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能形象的理解。

2、练习题的设计,注意知识的阶梯性。我先简单的看图填一填,目的是让学生将数图结合起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先通分的道理。其次还设计了填空,目的是引导学生熟练掌握通分的过程。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后,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搜集了一些学生经常出错的题,让学生当数学小医生进行辨析改错,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最后我设计了一道拓展提高题,这道题虽然比较难,但是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比较也能正确解答出来,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小组学习有效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老师组织的`多次活动,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呈现的。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最后修正自己的观点,形成小组集体结论,代表后发言,可以补充完善,显示集体的力量。在有限的时间里,给足学生说的机会、听的机会、辩论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成就感,建立自信。

4、教师还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通过师评、自评、互评、小组评等形式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倾听别人的不同意见,学会用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长处,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自主评价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这节课的不足。

1、学生折纸以及交流用的时间较长,导致后面练习时间有点紧张。

2、有些学生没有熟练掌握约分的方法,导致算出结果后不能正确地写出得数的最简分数形式。

2.数学五年级上《动手做》教学反思 篇二

江苏省自2004年秋季期全面使用苏科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以来,经过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研究已形成了一定氛围,教师积累了初步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教师的观念未能实现真正转变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还仅作为一种口号,在实际的活动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形式仍以自身为中心,“穿新鞋, 走老路”,无法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正如杜威所说:“即便在教室中,我们亦开始认识到,在仅是教科书和教师才有发言权的地方,那发展智慧和性格的学习便不会发生.”

2.教师组织活动教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无现成可用素材,许多教师在活动教学中面对出现的诸如“如何选取适合学生活动的问题”“如何整体设计课程内容”“如何开展活动交流”“如何选取适应课程的评价方式”等问题显得手足无措、力不从心,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组织经验不足.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是注重教师业务培训,学校加大力度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3.活动教学缺乏必要的客观条件支撑

具体体现:(1)活动教学与考试制度相违背.当前的中学教育仍以分数作为升学的重要指标,而活动教学会占用一定的时间,且短期内难以在“分数”上收效,所以难以得到教师和家长的支持.解决的办法是教育部门加大考试制度的改革,制订出一套适合课改要求的评估制度.(2)学校活动教学的课程设计不够合理、制度建设不尽完善.许多学校在开展活动教学时,盲目地划拨课时, 未能处理好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尚未制定出规范的、常态化的实施制度.

二、初中数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策略

1.遵循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开展的原则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并能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的有效开展应遵循一定的活动原则:(1)发展性原则———目标确立.(2)综合性原则———内容整合.即通过选取内容的整合,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 经验、思维方式等解决问题.(3)层次性原则———活动开展.即要充分注意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活动方式与能力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为每位学生提供探究和创造的机会.(4)自主实践原则———方法的选择.即在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思考、策略去解决问题.(5)多样创新原则———活动模式.活动形式包括观察、实验、操作、调查、分析、交流和总结等,活动场所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活动课题可以是长期也可以是短期.

2.做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课前准备

做好课前准备是有效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具体准备的内容包括:(1)教具、学具的准备.活动中如需用到教具、学具,教师应提前布置学生做好准备. (2)相关知识的准备.如开展“如何用废旧电池”的教学调查,师生需具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相关方面的知识,制作统计图表以及分析数据.(3)组织安排准备.活动的主题确定之后,需对参加的人员进行合理的分组, 确定小组长及各个成员的具体任务,限制任务的完成时间.教师还需对具体活动进行跟踪和引导.

3.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

[案例一]动手“做”数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教学《走进图形世界》一课时,学生初步了解了立体图形的构成,教师适时安排“想象设计包装箱”的活动.具体要求:“某种学具盒,长16cm,宽6cm,高3cm. 请用最少的材料想象设计一种每箱能装下30只学具盒的包装纸箱.”动手操作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形状、大小一致的学具盒进行想象模拟摆放.通过动手实践,许多学生运用“先少后多”的摆放方式,从“2盒3种叠放方案”开始,结合画图交流想象30盒的叠放方案.最后教师运用课件辅助演示验证.

评析: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空间想象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素养,学生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操作活动,此由“空间与图形”知识内容的特点所决定. 在平时的活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运用画图、识图、观察图表、制作模型等,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让学生制作各种立体图形模型时,可先指导其画出长方体、圆柱、棱柱等立体图形与平面展开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剪切与拼装.

[案例二]动手“做”数学———辨别知识真伪.

一位名师送教下乡,执教《你的判断对吗》一课片断如下.

师: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么,眼见一定真实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你的判断是否正确.如果将一枚硬币压在一只透明空玻璃杯底,从侧面观察杯子底部,能看到杯底的硬币吗?(生拿出准备好的器具动手实验后回答“能”)

师:如果向杯中注水,猜想能否从杯侧看到硬币?

生(齐声):一定能.

师:真的能吗?动手做做看.(生实验操作后,当发现“看不到”硬币时,纷纷感到惊讶)

师:我也感到奇怪,究竟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小组讨论交流.

(通过师生、小组讨论交流,揭示了“光的折射”的现象.)

师:其实,在生活中产生的这种错觉,在数学中也会发生.

媒体出示:一个面积为8×8cm正方形纸片,剪切成图1所示4小块,再按图2所示进行拼组,问:能否拼成长为13cm、宽为5cm的长方形?

生1:能!理由:由图2所知.

生2:不能!理由:图1中正方形面积为64,剪拼后的长方形面积变成了65,多出了1cm2.

师:究竟能不能拼成呢?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要求:拿出材料动手剪拼,小组合作探究其中的原因)

学生通过角度度量、作垂直线、运用勾股定理、通过开平方运算、角度运算等,从而发现所拼成的长方形对角线并非是一条直线,中间有缝隙,而存在着一定的肉眼误差.

评析:本课的教学中,教者先借用物理知识,从生活中的“错觉”判断,再引入数学知识中的真伪辨别.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积极引导聚合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积极合作,在实践中认识,在尝试中研究,通过动手“做”数学,学会了辩证看待数学实验、观察、操作, 找到了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摘要:新课程改革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初中数学各版教材均在后面增设了“活动教学”环节.实践表明,重视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开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对初中数学课程建设的有力践行,能培养学生动手“做”数学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3.数学五年级上《动手做》教学反思 篇三

本节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充分发挥学生作用为主线,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展开教学。在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以及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等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分析、解题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知识内在魅力的吸引和恰当指导下,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发展过程中。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享受到体验成功的愉悦。现针对本节课实际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1、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上课的时候我一开始设计了复习基本图形的面积,为下面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接着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拼出一些美丽的图案,体会组合图形的特点,以此引入组合图形做好了准备,以旧引新顺其自然。又认识了生活中的组合图形,感知数学无处不在,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很顺利的进入新知识的探究。

2、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贯穿教学始终

这节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一步一步地引导,层层推进,把学生引向要解决的问题。既向学生演示了组合图形的组成与分解过程,给学生提供直观、生动形象的演示,有效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组合图形概念的理解,密切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的联系,同时又把教学过程组织得更生动形象,使学生从中领悟了组合图形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胆尝试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给足学生时间和思维的空间,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数学五年级上《动手做》教学反思 篇四

这节课是我们数学组的一次活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数学上的体验,同时在课堂上的生成点、细微处也给我带了启发和考。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现在诚恳地反思自己在这节课教学中的得与失。

这节课自己比较满意的有两点:其一是我的教学设计能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教学活动的趣味性。首先是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字母入手,既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又是为揭示课题作了自然有效的铺垫。其次,根据学生天真好动的特点,数学百宝箱探秘环节博得了同学们的满心欢喜和积极参与,成功地营造了玩中学、学中玩的`轻松学习氛围。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我也是在依托教材的基础上又做了深入挖掘和再度创新,通过儿歌数青蛙、练兵营、走进名人屋等活动模块,让学生置于情境中愉快地应用新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其二是我做到巧妙、有效地开发、利用了课堂上现有的教学资源。潜移默化中学生感受到的是字母的应用范围广、作用大。探讨交流中学生体验的是做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真的很快乐 。

但教学中也暴露出了很多不足,问题一,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学生参与学习的兴奋度不高。问题二是学生在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环节略显吃力,虽说这对于学生来说有点抽象,但如果我能再细致到位的引导和启发,相信学生会有更为主动的思考。问题三,课前缺少充分必要的预设,使得教学环节不够紧凑,有拖的痕迹。

5.数学五年级上《动手做》教学反思 篇五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周长,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些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进一步学习习近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对周长已经具备感性的认识,只是还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4.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出发展开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最后让学生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体验。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测量。活动中首先要关注学生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是否愿意互相合作、相互交流,是否能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估测方法;其次才是关注结果。

什么是周长

课时 长方形周长

课时

练习四

课时

什么是周长。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探索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3.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描一描、摸一摸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认识周长,初步探索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

难点:探索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细线、直尺、树叶的图片等。

师: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来研究周长的相关问题。首先,拿出数学教材,谁能用手指给大家描出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指名让学生演示用手指描出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引导学生集体动手做一次。

师:你能用彩笔描出教材第45页图中的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

学生尝试用彩笔描出周长,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给予解答正确的学生表扬和鼓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做准备。】

师:仔细认一认,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1:封闭图形沿着边绕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描出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周长时,可以从不同的起点开始,但是最后必须再到这一点终止,首尾连接。

生2:从图中我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师:你能跟同伴合作想办法得到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在小组里动手试一试吧。

学生在小组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你们的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可能会说:

•树叶的周长是由曲线围成的,属于不规则图形,我们不能直接用直尺测量得到,需要“化曲为直”,用绳测法,通过转化的思想,才能得到树叶的周长。先用线绕树叶的边缘一周,然后把线拉直,最后用直尺测量这段线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数学书封面的周长是由线段组成的,属于规则图形,可以通过直尺直接测量计算得到。用直尺依次测量出围成图形的线段长度,然后相加,这样就得到了规则图形的周长。

师:得到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的方法不同,是因为围成这两种图形的线不同。我们可以分别采用绳测法和尺测法。你能数一数并告诉大家,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吗?

生1:已知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我们只要知道每个图形的周长是小正方形边长的几倍,就能知道每个图形的周长。先用笔把每个图形的周长描出来,然后按顺序数一数,就可以知道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是20厘米,第二个图形的周长是18厘米,第三个图形的周长是30厘米。

生2:也可以“平移”某一些线段,借助“平移”的方法得出图形的周长,并且便于比较图形的周长,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我们能直观地看出第一个图形是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其周长是6+4+6+4=20;第二个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是长方形,长5厘米,宽4厘米,其周长是5+4+5+4=18;第三个图形的周长平移前比平移成的长方形的周长还要多出四条线段,实际周长是18+3×4=30。

师:你能尝试自己算出图中小公园的周长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做法告诉大家好吗?

生1:计算小公园的周长,实质就是计算这条环绕小公园的小路的长度和。我们可以依次把这些小路的长度相加240+410+200+190+560=1600。

生2:我们也可以把小路的长度两两相加凑成整百数,然后继续算,190+410=600,560+240=800,600+800+200=1600。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师:你能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从图上观察得知,三角形的每条边长都是120米,也就是3个120米,根据乘法的意义,我们可以列乘法算式120×3;也可以用加法计算,依次把每条边的长度相加,即120+120+120=360。

•四边形的周长就是把图中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即86+90+124+110=410。也可以根据对边相加能凑成整

十、整百数,先计算对边相加的和,然后继续相加,即86+124=210,110+90=200,210+200=410。

•图中五边形的周长就是把每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75+75+75+75+100=400;也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75×4+100=40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参与动手操作的过程,合作交流、明确图形的周长,探索得出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就是把所有围成多边形的线段长度相加,是几边形就是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计算图形的周长就是计算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生2: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就是把所有围成多边形的线段长度相加,是几边形就是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一节课的内容,既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什么是周长

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就是把所有围成多边形的线段长度相加,是几边形就是把几条边的长度相加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知,将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概念的形成做好准备。

2.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3.让学生通过“描一描、量一量”等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理解计算图形周长的基本方法:求各条边的长度之和,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类似的问题。

A类

.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为什么?

2.动物锻炼身体。一片长方形草地被分成A、B两部分,小鼹鼠和大象要分别绕A、B两块草地跑一圈,它们跑的路程一样长吗?

B类

3.小明的妈妈买来15米花边,想把自己家长为3米、宽为2米的床单装饰得更漂亮一些,小明妈妈准备的花边够吗?

4.小明和小刚赛跑,裁判员宣布比赛路线:小明沿图的边线跑,小刚沿图的边线跑。小刚着急地说:“不公平!我跑的路程比他的长。”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说裁判员公平吗?到底谁跑的路程远呢?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前五个图形是有周长的,第六个图形没有。因为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2.它们跑的路程一样长。

B类:

3.3+2+3+2=10 10米<15米 够。

4.图的周长是6+10+6+10=32,图的周长无法直接求出,经过平移后得到右边的图形,周长为6+10+6+10=32。因此裁判员很公平,他们俩跑的路程一样远。

教材第46~47页“练一练”

.略

2.16厘米

26厘米

14厘米

3.140+230+160+200+170=900 4.15+17+8=40

18+22+26+36=102 5+9+5+8+8=35

5.10厘米

10厘米

8厘米

6.略

7.不一样长;上面2只蚂蚁走的路线一样长,下面2只蚂蚁走的路线一样长。

长方形周长。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通过量一量、算一算、议一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难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师: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还知道了多边形的周长就是把围成多边形的各边长度加在一起。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师:看课本第48页图一,量一量,算出图中长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进行测量并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5+3+5+3=16。

•因为长方形有2个长、2个宽,所以可以分别计算2个长的和,即5×2=10,2个宽的和,即3×2=6,再相加,即10+6=16,所以长方形的周长为5×2+3×2=16。

•先算一个长与一个宽的和,再乘2,即×2=16。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即可,不强求算法的统一。

师:你能算出下面正方形的周长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把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相加,即3+3+3+3=12。

•也可以像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那样列式,即×2=12。

•依据正方形的特征:4条边的长度都相等,正方形的周长也就是4个3厘米,所以可以写成3×4=12。

对于以上方法都给予肯定,表扬解答正确的学生。

师:说一说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跟小组的同学先讨论交流。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总结归纳。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根据周长的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把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把围成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结合图形的特征: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长度相等,所以长方形的周长=×2;正方形的特征是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师:你能运用所学知识,帮淘气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生: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长边靠墙,那么此时需要的围栏长度是两个宽边和一个长边,即4+4+6=14,需要14米的围栏;另一种情况是宽边靠墙,那么此时需要的围栏长度是两个长边和一个宽边,即4+6+6=16,需要16米的围栏。

对于能算出一种情况的学生,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不强求算法的统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根据周长的含义,把每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也可以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计算。

生2: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长方形的周长=×2;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梳理一节课的知识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并在其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感知知识,并为求周长作铺垫。

2.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积极探究,合作交流,在多种方法的探索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A类

.学校足球场是长方形的,长100米,宽50米,张明沿足球场跑了2圈,他跑了多少米?

B类

2.长方形的长是16分米,宽是6分米,如果长增加15分米,周长增加多少分米?

3.小丽有一条红丝带,用这条红丝带正好围成了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条红丝带围成一个正方形,会围成一个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呢?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2×2

=150×2×2

=600

B类:

2.15+15=30

3.×2

=14×2

=28 28÷4=7

教材第49页“练一练”

.略

2.×2=86 32×3=96

3.略

4.40÷4=10

5.×2

×2

=15×2

=15×2

=15×2

=15×2

=30

=30

×2 ×

=30

=30

发现:这四个图形的周长是相等的。

练习四。

.熟练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熟练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师:同学们,第五单元“周长”的学习到这就要结束了,关于这部分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知道了周长的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能测量并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几边形就是几条边长度的和。

•知道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比较常用的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2;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知道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并能运用正方形的周长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师:这些知识,你是真的掌握了吗?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回忆所学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复习的能力。】

师:你能把边长是12米的大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吗?自己试着画一画,并计算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

学生尝试自己画图并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画法展示给大家看一看,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要把大正方形平均分成4个小正方形,就是把大正方形横着平均分成两份,竖着平均分成两份,这样就平均分成了4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2÷2=6,周长就是6×4=24。

师: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总和与大正方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要研究4个小正方形周长的总和与大正方形周长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画图观察,如下图所示。

大正方形被分成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后,多出了4条与大正方形边长相等的边,这样在计算小正方形周长的总和时,就比大正方形的周长多出了4条边的长度,即小正方形周长的总和是大正方形边长的8倍。而大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所以小正方形周长的总和是大正方形周长的2倍。

•通过计算可以知道,小正方形的周长总和是24×4=96;大正方形的周长是12×4=48。96÷48=2,所以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总和大于大正方形的周长,且小正方形的周长总和是大正方形周长的2倍。

【设计意图:把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变化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提高?

学生自由交流。

练习四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多边形的周长:几边形就是几条边长度的和。

长方形周长=×2

正方形周长=边长×

.点拨中梳理。梳理知识是复习课中很重要的一环。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自己整理,及时反馈,从而理清知识间的脉络,及时查漏补缺,找准图形周长的含义、计算公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2.实践中应用。数学教学中应强化数学意识的培养,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设计有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现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遵循了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学生在动脑想、动手算、动口答中扎实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水平。

3.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为主,促进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类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9米,一面靠墙,其他三面围上竹篱笆。竹篱笆长多少米?

B类

2.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为26厘米、宽为16厘米的长方形还多2厘米,将它围成一个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还多多少厘米?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9+9+18=36

B类:

2.×2+2=86

86-20×4=6

教材第50~51页“练习四”

.略

2.略

3.×2表示左边的小长方形的周长。

×2表示整个大长方形的周长。4.15+17+21=53

12+20+15+11=58

25+18+25+18=86

5.60米

20分米

42厘米

28厘米

56分米

6.48÷4=12

7.1+4+1=6或4+4+1=9

8.12×4=48

如右图所示。12÷2=6

6×4=24

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总和是大正方形周长的2倍。因为小正方形周长的总和是大正方形边长的8倍,而大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8÷4=2,所以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总和是大正方形周长的2倍。

9.长有几根小棒

7根

6根

5根

4根

宽有几根小棒

2根

3根

6.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 篇六

《一诺千金》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关于信守诺言的故事。通过几个主人公之间的心里、行动等细致、朴实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守信用、重诚信的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失信的人的鄙夷!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围绕着中心的问题进行展开。孩子们能够体会作者的心情做到换位思考,这是比较欣慰的一点。课堂上对于详略的处理比较恰当,但是欠缺的是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到位。虽然注重了孩子的读,但是对每一遍的读要求都不够明确,孩子的朗读提高不够突出,缺少对学生每遍读完后的点评和点评的指导性。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留心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在这节课中孩子们基本上都做到了认真倾听,但是愿意和同学分享自己想法的孩子总是集中到平时爱发言的那些孩子,这可能和年级段也有一定的关系。以后的课堂应积极调动这些只爱倾听的孩子,让他们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进课堂也是非常重要的。

17、《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讲的是“我”由于被父亲和妹妹成为音乐白痴而沮丧无比。于是他找了一处僻静的小树林里拉小提琴。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满头银丝的老妇人,在老妇人的鼓励帮助下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小提琴手。每当他面对众多观众进行演奏时,他都会想起那位老妇人,内心里充满了感激。

这是一篇表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故事,读完后内心里充满了感动。这位老者,充满智慧的老者,这位与文章中的“我”素不相识的音乐学院资深的老教授,用她的爱扶植起一个音乐天才。怎么能不让人感动呢?

如何让这种感动弥漫在每个孩子的心灵中呢?设想与实际往往出乎意料。

教学时我通过分析“我的变化”和“老妇人的作用”入手,采用两条线索进行教学。我是想通过“我”的变化引出老者对作者的帮助,从而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欣赏。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来进行理解,在理解句子的过程中体会出句子与文章的含义,并能运用感情朗读的方法读出内心里的感动。

18*九色鹿

在教学时,我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初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还有两点体会:一是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是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多向对话过程。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以学定教,把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新的生成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任,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是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潜心读书。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语言,如:看着画面想一想,当时调达会怎样向九色鹿起誓,会怎样说,怎样做?这样,让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心灵对话,才能更好感悟课文。

19、我的战友邱少云

本课的设计理念是在阅读对话过程之中,把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放在重要的地位,要给足学生潜心会文的时间,要创设潜心会文的课堂环境,要培养学生潜心会文的良好习惯。同时,给学生搭建一个生生、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在一种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大胆地交流各自个性化的阅读感悟。注重朗读的训练,使学生在读中发自内心的感受到邱少云精神的伟大,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高尚品格。

为实现教学目标,设计了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通过出示抗美援朝纪念碑,学生已

经熟识的黄继光、董存瑞等革命先烈,引出课题,我的战友邱少云。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知邱少云是一个坚强、伟大的战士,是自觉遵守纪律的战士,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词“纹丝不动”。细读课文,感悟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围绕纹丝不动,体会文章的重点语句,深入感悟邱少云的伟大。

四、延伸表达,升华感情:通过为邱少云撰写碑文,再一次整体感悟人物的伟大坚强,并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20*将相和

1、抓住题眼“和”字组织教学。

我打算在教学是时采用逆推式方法提问,揭示矛盾,直奔中心。先提出“将相为什么不和”一问,把学生的思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打破了从头学起的老框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廉颇对蔺相如的错误评价上。再抓住“蔺相如是不是靠着一张嘴爬上去的”自然导入第一个故事的学习,然后再通过一、二个故事的读议把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形象树立起来,廉颇的错误说法不批自倒。再讨论将相是怎样和好的,最后总结将相和好的原因——为了国家的利益,把人物思想升华到爱国主义的高度。

2、以读为本。如何引导小学生读《将相和》才是本课一大重点。如果只要求一般的读懂故事情节并不难,但要真正读懂蔺相如,读懂廉颇,读懂秦王、赵王,还需要下番工夫。本节课中,我给足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在刚开始给了他们五分钟的初读课文时间,又给了他们五分钟时间的精读第一故事的时间。让他们连读连划边体会。

21、跨越百年的美丽

课文是以“美丽”为主线的,那我就让“美丽”贯穿整堂课,力求从多个方面让学生感受居里夫人的美丽,而且是一种跨越百年的美丽。

课始,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美丽的理解,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再由课题入手,设置疑问——什么样的美丽能够跨越百年?是容貌美吗?是衣着美吗?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接着我引领学生走近居里夫人,找出能够说明她“美丽”的句子。对于居里夫人的外表美,我让学生简单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而对于其深层的美丽,我让学生带着疑问自读课文,学生都找到了“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两句最重要的句子。我就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居里夫人坚定、刚毅、顽强的精神,用笔画出有关句子,认真地读一读,仔细地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从课上的情况来看,学生们抓住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不顾条件的艰苦、生活的艰辛、工作的劳累、被烧伤的危险、美丽容颜的减退这些重要的方面,深刻感悟居里夫人的刚毅、顽强,还抓住“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人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和“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这两句话,谈了自己的感受,她说“可能”和“三年又九个月”这些词语准确表达了居里夫人工作的艰辛和她对科学事业的坚定信念,这种执著的精神令人佩服!我趁机给学生讲0.1克镭大概比圆珠笔笔尖还要小,引导学生体会冶炼镭的艰难程度。接下来,还有的学生回答居里夫人视名利如粪土也是一种美,有多少名人拥有金钱、荣誉无数,当中有许多人挥金如土、自恃功高,唯有居里夫人这位伟大的女性淡泊名利,一生想着科学研究。这种高贵品质难道不是一种美吗?“美丽”的含义挖掘出来了,这篇课文也就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我布置学生写小练笔《我心中的美》,作为本课的拓展延伸。

反思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还是引得太多,不敢完全放手,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寻找关于“美丽”的答案。

22、两弹元勋邓稼先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两弹元勋邓稼先》一课,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邓稼先身上的浓

浓的爱国情怀和无所畏惧的科学精神以及自己在面对生死的坦然。

课文围绕着“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开始展开讨论。学生们都比较投入,很快的就从课文中找出了关键的语句和关键的字词。例如“焦急、颤抖、难过、平静、异常兴奋、奔跑”等词语还结合着他们体会到的人物的心情来阐述了自己的想法有理有据。好多孩子都被邓稼先身上那看淡生死的坦然所折服。正在这时班里的刘家豪又高高的举起了他的手,迫不及待的想发表他的想法。“老师,我认为邓稼先不应该主动放弃国家给他治疗的机会,我觉得他这样做是不明智的!”他的话还没说完教室里就一片哗然。“为什么?”“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位科学家,他为祖国做了那么大的贡献国家给他治疗是应该的。虽然他会花费国家的钱在治疗但是他活着要比他死了更有价值,因为他可以再为国家进行研究”这时好多孩子都举起了手想来说服他“他的病情很严重已经不能再做更多的贡献了,想想国防部长在得知他的病情后手都颤抖了”“邓稼先已经知道他的病是不能痊愈的,治疗他的病所花费的金额完全可以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那样会比邓稼先余生做的贡献更大”“他的病情严重,癌症是很疼的,他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啦!”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很热烈。通过孩子们就刘家豪的话进行的讨论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了邓稼先那平凡的外表下那颗不平常的心,对他更加的肃然起敬!这是这节课中一个很大的亮点!

23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

初看课题,我并没有太在意这篇文章。可细读一遍后,我感觉《我最好的老师》是一篇充满理性的文章,思辩色彩浓厚,主题明确,不仅对学生学习很有启发,还引发了我对以后教学理念的思考。再研读课文,我就怎么也放不下了:教学达标课,我就选定这篇课文了。教学时,我先以“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入题,待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后,我便引出了“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呢?”,将学生带进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学生独立阅读之前,我指导了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查。虽然这是公开课,在座听课的除了校考核小组成员外,还有外校的九名老师,但是,我没有把这一环节作为花架子进行敷衍,而是实实在在地让学生自学、讨论,并对各个自学环节进行检查、给予评价。

在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以后,我引导学生就“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展开了重点内容的突破。学生自然谈到了科学课上发生的事情。我顺势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如果你是怀特森老师的学生,面对这种种出人意料的举动,你会怎么想?哪些词语才足以表达你当时的心情?在学生忿忿然时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产生内心真实呐喊:算哪门子老师?然后及时转换角色:“怀特森先生怎么做的?在我们这个群情激愤的教室里,请怀特森老师献身。”学生纷纷扮演怀特森先生义正词严却又语重心长地侃侃而谈,把本是半直接引用,半间接引用的怀特森先生的一番话条理清楚地表达了出来。这一环节的设置,不仅将课堂气氛引向了高潮,而且让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对怀特森先生的做法进行理性分析与判断,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内化为一种学习态度。

24突兀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1、设计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只考虑这堂课该怎么上,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说对全文的解读比较片面。所以往往造成课堂上总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够放开。

2、在处理教材时,我过多地关注的是教材本身的内容。其实不仅要关注这些,更多地要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因此,提的问题要集中,抛出去的问题一定要有把手,能让学生获取“信息”,考虑要提升学生什么样的思维能力。

我对这堂课、这篇课文有了新的认识,相信在今后其他课文的教学中会有新的教学理念。最佳路径教学反思

一堂课上下来,我认为满意的地方是:

一、教学设计体现了整体性。

作为教师要学会整体把握教材,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有意识地这样安排:

课首,和学生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创新篇”,并在学习本课前,回顾上一篇课文与主题的关系,提示学生要关注本篇课文要和主题联系起来,并拓展到第三篇课文的学习,并在课文中不断与主题呼应,让学生的思路清晰,整体把握。接着,让学生通过自由读书,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本篇课文要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围绕两个中心问题,有所侧重的展开学习:

1、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为什么被评为“最佳路径”?

2、格罗培斯是如何设计出这一“最佳路径”的?其中,第2个问题把课文的学习串了起来,我感觉整堂课的条理清楚,整体性比较强。

二、教学设计中注意了训练学生的思维。

语文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思维发展,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缺失最多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在学习课文的的时候,我提了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节,一边读一边想,你从这一节读懂了什么?”“你从3、4节能看出格罗培斯是怎样的人?”“你从„马上‟这个词能看出什么?”“……”这样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问题,如果不经过训练,学生是回答不出来的,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从课文中找答案,不经常进行深入的思考,就不会思考了。所以经常问一问“你从哪个字、哪个词、哪一句中看出……”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品读语言文字中读出文本背后的深刻含义。

我觉得,语文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关注学生思考能力的训练,只有让他们的脑子动起来,他们才会越来越聪明。

三、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的交流自然和谐。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如果能够在课堂上自由地交谈、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愉快的事情。在这一点上,我自己感觉还是在不断地进步,记得2001年参加鼓楼区和徐州市的语文优质课比赛,我非常紧张死板,陈红老师说我太严肃,我的脸上笑意就多了一些,于永正老师却说我“在不该笑”的时候笑,弄得我手足无措,不知自己到底应该怎样。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和专家的引领,我现在越来越放松了。我也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课堂是学生的舞台,上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所得、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关注自己的表现、听课老师的反应。因为心里装着学生,所以和学生交流 亲切自如。

27猴王出世教学反思

根据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教学时,我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首先,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中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然后围绕“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读读议议。接着再读课文,读中感受形象。最后组织学生讲讲猴王出世的故事,并适度拓展,开展语文活动。孙悟空,学生大都比较熟悉,帮助学生感受他最初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将读、想、做等有机结合,让孙悟空最初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如,“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可让学生边读边联系平时所感受的孙悟空的形象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想象后说一说,说后再读,这样,猴王形象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来。

当然在本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例如课文中有一些难认的字,其中,许多字在本课尚未列入“会认”的范围,这些字,学生凭借拼音会读即可。课文中有些词句,学生能知其大意即可。如,“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一句,学生

大概知道“这块石头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时就有了,日久天长,有了灵气”这个意思就行了。教师大可不必逐个细讲,只要在有些影响阅读的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出现时,可让学生通过查字(词)典解决,有的老师可直接告诉学生。避免占用课堂大量时间。

28《水墨徽州》教学反思

今天讲授完了《水墨徽州》一课,我的思绪还带着古香古色的余韵,在那朦胧的画面中飞扬,久久、久久……

我想正因为我有如此的感觉,那么我的课堂是有效的,学生的学习氛围是浓厚的。因为我们共同走进了文本,品析了语言,在那简单勾勒出来的素雅的徽州,我们静静地赏着它的早晨,感受它的大街小巷与古老的建筑。所以我想对于我本次课要完成的第一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自己还比较满意的。

环节小思:“提高课堂有效性”,在本节课上,我也看到了学生的反馈。从一双双小手、一声声朗读中,我知道了,我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能回答出贯穿文章的主线“文章为什么以《水墨徽州》为题?”但是遗憾的是:时间很紧,未能及时的完成教学任务,看来在某个环节还是需要修改的。

课后反思:在文章的开篇我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水墨与徽州有什么关系?

30布达拉宫教学反思

《布达拉宫》是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全文从雄伟壮丽的建筑和浩瀚繁富的收藏两个方面介绍了布达拉宫,表现了布达拉宫无法估计的价值。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其雄伟壮丽的建筑和浩瀚繁富的收藏,理解它不可

估计的价值,并感受文章色彩华丽、词汇丰富的语言表达特点。回顾这一课时的教学,现反思如下:

优点:

1、备课充分。课前我搜集、整理并阅读了大量的有关布达拉宫的文字资料与图片,对其浩瀚而珍贵的收藏及彰显藏族人民宗教艺术特色的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所以在课堂上对文本的驾驭游刃有余,讲解较透彻详细。并且没有局限于课文中讲到的内容,还补充了许多文中没有的知识,如:据有关专家说,贝叶经就有可能是唐僧从西天(印度)取回的真经。这就使学生更加感受到贝叶经的珍贵,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的热爱。

2、精心制作的课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使学生对一些不能理解的藏族文化艺术与宗教文化特色有了直观的认识。如:精美的壁画、唐卡,金光四射的灵塔,以及贝叶经、法幢、彩幔等。这样,既有利于理解课文,又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和宗教经书、器物的认识。

3、学习课文的同时不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展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如:第九自然段讲明、清帝王对历世**的敕封,及时延展西藏自明、清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布达拉宫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力证。

4、导入简练,直奔主题,为下面深悟课文节省了时间,做好了铺垫。所以,后面的教学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不足之处:

1、没有把握好语文的工具性,引导学生品读的不够,尤其是更深一层的品悟。如:第三自然段“仰望宫殿层层叠叠,红白相接”,这时,如果老师再追问一句“你能具体的解释一下吗”,学生对“层层叠叠”和“红白相接”就会理解的更深。而我考虑到时间问题,没有让学生更深的品读,这也折射出了我的不足。当课文内容较多时,要敢于大胆的取舍,想面面俱到,必会有所欠缺。所以,这些主要段落品读得不够味,不解气。

2、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讲的太多。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是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先学生一步抛出来,而没有让学生自己品读出来,这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对此,我感觉这是我很失败的地方。

3、对重点词的理解在课堂上体现的还不够。也就是说过多的让学生通过工具书来理解词语,而没有锻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也说明教师的业务能力还不过硬。

金色的鱼钩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自学能力得到培养,并在语言文字的研究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有三个突出:

一、积极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

从解题开始,即启发学生对以“金色的鱼钩”为题进行思考。学生初读课文后,能针对课题提出三个带有实质性的问题。对此,老师不急于求解,而是设下悬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进一步深入思考,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要完全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提问题,解决问题。从“金色的鱼钩”到老班长 “金子般的精神”,学生领悟得非常深刻。

二、抓中心句,牵一发而动全局,对学生的学法给予有效的指导

“老班长接受了什么任务”,这是学生第一次默读课文时思考的重要问题。教师再次强调这“庄严的使命”。这样使学生的思路直接指向文章的中心。指导员的这句话,与课文的各个部分关系密切,课文的整个情节都围绕它展开。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研读课文,自然地抓住了各段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也抓住了文章的中心。

三、融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为一体

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辨证统一。

7.五年级上《莫高窟》教学反思 篇七

核心提示:这学期的公开课在昨天上午第三节课结束,虽说公开课与平常上课区别很大,而且有时学生的接受效果还不如时常课,但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多上公开课还很有利于自身专业成长的。压力大了才会有更多的动力,有了公开课就没...

这学期的公开课在昨天上午第三节课结束,虽说公开课与平常上课区别很大,而且有时学生的接受效果还不如时常课,但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多上公开课还很有利于自身专业成长的。压力大了才会有更多的动力,有了公开课就没了随便上课的理由,你会鼓足干劲的准备,才会发现只要努力激发自己,你也会成为最好的老师。

我从四上开始接这个班,虽然三年级他们就已经接触自学型课堂教学,但系统的语文自学教学是从四下开始的。就现在来看,孩子们的自学还是很好的`,大部分的语文课我都会采用部分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反思这节自学型课堂,孩子们学得很好,作为老师的我则我没有教好。

一、作为老师,自育自学的根本理念我还没有抓牢,我只是简单的模仿自学的“模板”在上课,很多环节的设计我都不明所以,对学生的回答我也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针对这一点,在以后有时间的前提下一定要多看相关的理论书籍。

二、自学型课堂应该是学生自学,学生多说,老师的角色更多的是引导和点拨,但这节课看不到我在引导和点拨学生,我只是在反复的重复学生的问题和回答,没能有效评价和反馈,导致课堂实效差,超出课堂时间。

三、自学提示设计上存在问题。自学提示第二项“尝试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在自学时基本上没有孩子完成了这个自学要求,他们既要读书,找句子写体会,还要完成学习单,而自学的时间只有10分钟,所以导致学生无暇顾及这个自学提示。另外这个自学提示和小组讨论中的要求重复了,小组讨论第二项“小组合作朗读一个自然段”。小组讨论中已经有了朗读,在学生自学时可以不用重复朗读。

8.数学五年级上《动手做》教学反思 篇八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作者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体会到“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钓鱼、放鱼、启示”这条主线,分成三个板块,一个一个板块学习。

在第一板块中,我提出了这是一条怎样的鱼?引起学生的兴趣,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指导朗读。

在第二板块中,我让学生围绕“放”与“不放”展开对话,体会我的心理变化,然后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在第三个板块中,划出作者的启示,读读,议议。围绕什么是“是”,什么是“非”展开对话,抓住“我却不止一次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鱼”指的是什么?作者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那些“鱼”呢?你有没有遇到到过呢?

基本上学生跟着我的思路学习,但似乎我说的`太多,给学生自己深化理解的时间太少。所以教学就停留在课文的表面上,没有在课文的更深层次上进行挖掘;另外,在应该让学生进行朗读体会小作者心情变化的时候没有强化,只是请几个学生读了一下,这里做得不到位;还有,在让学生讨论课文中启示部分内容时,没有深入进去,感觉有点泛泛而谈。

9.五年级数学期中教学反思 篇九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一班数学。经过这次中期考试具体情况如下:平均分74.9,及格率83%,优秀率45%。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的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我们班的两极分化很严重,学习好的很好。不好的很差。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抓中优生慢慢提高差生的方法教学。我感觉这还不够。我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

一、认真备课,我认为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能够做到尽职尽责上好每堂新课。让学生充满学习的兴趣这才是关键。而且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五、发展中差生:对那些数学基本功差的学生要求严格。从计算能力抓起。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逐步的提高。

10.五年级数学 课后教学反思 篇十

经过预习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两道例题能在一课时内完成, 且还留有较充分的时间做课堂作业.作业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1、竖式写法格式不正确。如有的学生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的格式混淆,写竖式时错将小数点对齐了写;

2、小数点定位存在问题。1。06*25有个别学生认为25是两位小数,所以出现积的小数点定位错误。

第三课时 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课后小记:

本课教学难度不大,但学生在学习过程 存在一些困惑:

1、当已知单价、数量为小数时,不能正确列式解答,说明对小数乘法意义的谈化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2、作业中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下列计算题存在问题,需加强指导:

(1)第二个因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如P9第13题:0.96*16.5

(2)其中有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计算题.如P8第8题: 150*18.7

第四课时 积的近似值

课后小记:

补充的一道生活中购物的题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但全班仅一人主动保留了结果,这反映出数学与生活脱离的现象及待解决与完善。但这题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呢?学生保留的是一位,而我建议他们保留两位,哪种更合理?更符合生活实际?

第五课时 连乘、乘加、乘减

课后小记:

在练习中发现小数加减法出现回生现象。主要是竖式写法与小数乘法混淆,错将小数加减法也把末尾对齐,所以必须及时帮助学生回忆起小数加减法的法则。

第六课时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课后小记: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总体情况掌握较好,但在解答“25*3.2*12.5”题时, 有学生写成了2.5*4+0.8*12.5。

乘法的分配律则明显是学生的难点, 部分学生无法举一反三。如7.8*9.9,7.8*99+7.8这些稍有变化的简算题错误率较高。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课后反思:

学生们在前一天的预习后共提出四个问题:

1,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熊佳豪)

2,为什么在计算时先要扩大, 最后又要将结果缩小?(郑扬)

3,小数除以整数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梅家顺)

4,为什么小数点要打在被除数小数点的上面?

特别是第4个问题很有深度, 有研究的价值.在这四个问题的带动下, 学生们一直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效果相当好.第二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

(二)——商小于1 课后小记:

本课新增知识点多,难度较大,特别是例3应引导学生去思考其计算依据。课堂中张子钊同学问到“为什么以往除法有余数时都是写商几余几,可今天却要在小数点后面添0继续除呢?”这反映出新知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了认知冲突,在此应帮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学习是分阶段的,逐步深入的。以往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经过若干年后就可以通过新的方法、手段、途径来解决,从而引导其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

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年段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教材中并没有规范的计算法则,但作为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经历将计算方法归纳概括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小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然后再由教师总结出规范简洁的法则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作业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错误:

1、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题,学生容易遗忘商的小数点。

2、商中间有零的除法掌握情况不太好,需要及时弥补。对于极个别计算确有困难的同学建议用低段带方格的作业本打草稿,这样便于他们检查是否除到哪一位就将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第三课时 一个数除以小数

课后小记:

困惑:学生在预习后质疑“为什么7.65/0.85越除越小?”(韩荆国)这个问题反映出学生在预习中不仅关注方法,同时还关注结果,关注了与以往知识的不同点,好!但这个问题该如何解释得通俗易懂呢?

本课的两道例题并未涉及到将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题转化为小数除以整数这种类型,所以许多学生在学完例题后错误的以为一个数除以小数只能转化为整数除以整数。针对这一现象我补充了专项针对性练习:说说在计算下列除法算式时该怎样移动小数点?

5.98/0.23

19.76/5.2

21/1.4

1.9/0.045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尽快掌握方法,教学效果较好!

第四课时 商的近似数 课后小记:

本以为求近似数是教学难点, 所以在新授前安排了大量相关知识的复习.但在实际教学中才发现计算才是真正的教学难点, 由于例题及做一做中所有习题全是小数除以整数, 所以当作业中出现小数除以小数计算时, 许多学生装都忘记了“一看, 二移”的步骤.所以在设计巩固练习时应增加小数除以小数的练习.2

其次我根据学情补充介绍了一种求商近似数的简便方法.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介绍了这种方法感觉好的同学算得更快了,但悟性较差的学生听完后连最基本的保留两位小数应除到小数点后面第几位也混淆不清了。所以下次再教时,此方法的介绍时间可以适当后移,放在练习课上。

第五课时 小数除法的练习

课堂小记:

我将练习第8题与第3题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对除法算式变化的几种情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第8题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第3题第1小题则正好可以作为巩固反馈练习来完成。第3题第2小题是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缩小的情况,我还在这里补充了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也随着扩大的练习,使这部分知识系统化。当这些讲完后顺水推舟地进行第12题>.<.=的填写.感觉计算仍旧是“瓶颈”。觉见错误主要是除到被除数物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以及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商0这两条。

第六课时 循环小数 课后小记:

学生在预习后提出如下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

1、这道题能除尽吗?

2、为什么它除不尽?为

3、计算结果该如何表示?

4、什么是循环小数?

带着这些疑问,本课的教学顺利地推进。这些问题也均在教学中得到了解决。

但在练习中出现了以下几种常见错误:

1、在竖式中在第一个循环节上也打了循环节的圆点。

2、在横式上照抄竖式结果时,虽然在第一个循环节上打了圆点,可却写了两个循环节。

3、在计算竖式时几个数字还未重复两次出现时,学生就经过推理判断出它是循环小数而不再继续往下除了。如:2。01212……学生除到2。0121时就发现小数位数第四位与第二位的数字相同,余数也相同而不再继续往下除了。

针对上述前两个错误,以后再教板书时我应强调格式与写法。特别是P28页下方的„你知道吗”其中有关循环节的介绍及“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圆点”应让所有学生掌握。

第七课时 循环小数的练习

课后小记:

在今天的课上,我向学生说明了为什么所有除法算式的商不可能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因为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所以任何除法算式余数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当除的次数比余数可能性的个数多时,必定出现与前面余数相同的现象。我用1除以7来举例说明,学生领悟得很快,绝大多数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其次,我还向学生介绍了无限不循环小数即是初中所要学到的“无理数”。有学生(张子钊)问“我们学不学无理数呢?”,我简单介绍了六年级即将认识的小学阶段唯一一个无理 3 数派。孩子们对无理数十分感兴趣,我又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补充介绍了无理数产生的数学史。

第八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课后小记:

1、练习五第7题计算1234.5679*9,部分学生的计算器只能显示八个数字,所以结果为11111.111,其实这题的积应该是四位小数,正确结果为11111.1111。遇到这种情况,可先作指导。请学生看题判断积是几位小数,然后再解释说明。

2、数学黑洞学生们很感兴趣,如果有机会可再为学生们提供一些这种有规律的小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作业第9题第1小题的的每后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乘2的积,再加0。1所得,这个规律难度比第2小题要大,许多学生较难发现,所以要适当引导。

第九课时 解决问题

(一)——归一问题

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课后小记:

其实有关解决总是的思路分析, 学生早在三、四年级就已经掌握,因此本课对成绩较好的同学而言是计算的巩固练习课,但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则是一大难点。因为条件较多,分析起来的中间问题较多,且例题、做一做及课后练习的数量关系各不相同,只有学生在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后才能列式解答,所以教师要尤其关注学困生,加强个别辅导。

第十课时 解决问题

(二)——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

2、搜集生活中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来解决的实际问题。课后小记:

本课内容能真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使他们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是一种意义重大的课。

为使其意义突显,我在课上请学生举例说一说“进一法”与“去尾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还以此为周记题材,让同学们去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今天所学去灵活判断。

第十一课时 解决问题的练习课后小记:

困惑:练习六第9题到底是用四舍五入法、还是用“进一法”或“去尾法”?用四舍五入法的同学认为问题是求“大约需要多少千克方糖”;用去尾法的同学认为条件中指明“每冲一杯需要16克橙子粉”,所以不足16克橙子粉就无法冲一杯;用进一法的同学认为条件中指明“冲完这瓶橙子粉”,所以即使还有剩余也必须冲完。但到底用哪种更合理,更符合题目要求呢?

练习六第10题学生出现两种解法: 解法一:50000/10000*6.3*4=126(吨);这种解法是将一个月看成四周,求的是8月份这片森林“大约”可以吸收多少二氧化碳。

解法二:50000/10000*(6.3/7)*31=139.5(吨)。这种做法则是先求出一天可吸收的二氧化碳,再 4 求31天共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

在这里应该用第二种方法列式。因为题目明确指出要求的是“8月份这片森林一共可以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即隐含了8月有31天这个条件。如果问题改为“平均每个月这片森林一共可以吸收多少二氧化碳约多少吨”时则可用第一种解法,因为每个月的天数不确定,既有可能是28、29天,还有可能是30、31天,但无论有多少天,一个月都大约有4周。

课题十二:整理和复习

课后小记:

由于请学生在课前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第一次要求他们写复习提纲,所以本课教学比较顺畅,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主动写复习提纲对单元整理复习效果好。

但一课时完成全部教学内容较紧张,所以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单元知识的归纳整理,第二课时再完成部分练习的指导。

在解决问题环节,我觉得新课标教材与以往的老教材相比确实灵活多了,有的图文结合、有的题目中有隐含的条件,还有的需要统一单位后再列式计算……许多学生只要稍一大意就会在解题过程中出错,所以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如36页第2题,许多学生就因没认真审题落入了“陷阱”中。因为要求的问题是“平均每本书便宜了多少钱”,而条件中告诉我们的却是一套4本的书价,所以要注意除以4。

又如37页第4题,学生看似简单却极易在路程、时间上产生负迁移。因为以往解决行程问题都是用路程除以时间求速度,所以大家习惯地列成1.5除以9.7加2的和。但实际上此题要求的是“李大伯跑1千米平均需要多少分钟”,正确算式应该是将时间除以路程。按道理即使先求速度(即每分钟行多少千米),再用1千米除以速度同样能得出正确结果,可此题用1.5除以11.7又恰巧除不尽,所以在教学中方法只好统一。

第三单元

课后小计:

今天,我让所有学生都带了一个鞋盒子用来观察,这样就让全体学生参与到了观察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教学效果极佳。如果下次再上,可以将例

1、例2压缩在一课时内完成,这样40分钟的知识含量更高。

其次,为让所以学生能看清观察的长方体教具,我将医药箱改为了整理箱。由于它的体积较大,因此教学起来十分方便。

第二课时 课后小记:

由于有例1的教学做基础,本课我仅有10分钟不到的时间即完成了新授知识的教学,后面剩余大量时间都是让学生做练习。当完成39页做一做时,学生共出现以下六种结果:

1、球体、圆柱;

2、球体、正方体;

3、球体、长方体;

4、圆柱、圆柱;

5、圆柱、正方体;

6、圆柱、长方体。

可就在这时班里有一名学生(邵恩忠)指出圆锥也可以从上面看到圆形。虽然圆锥应该到六年级学生才正式学习,但在生活中他们早已对它不陌生,老师必须正确加以评价。我有些困 5 惑:圆锥从上面看到底是圆形,还是圆形的中间还有一个点呢?

第三课时

课后小记:

教学证明每位学生准备学具——10个小正方体,能够更好地让他们参与操作、观察、能够使他们的尝试、探究更主动,更有实效性,所以学具准备必须充分。

本课观察多个正方体拼搭成的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形状不难,但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由于是逆向思维,且有时会有多种结果所以是教学难点。

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奋点在“听要求摆一摆”环节。但在这个环节教学中,学生感觉我的教学设计是一题比一题简单,一题比一题没意思。第1小题的结果最多样,大家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被充分调动,第2题只有三种摆法,到了第三题摆法更是“唯一”。其实在设计时,我是考虑到了教学层次的,因为第一幅图与例题联系密切,难度较小,第二幅图变化了观察位置,且观察到的图形中间是不连续的,而第三幅图难度更大,是根据两个面观察的结果来推测原来物体的形状。由于有两个不同的观察面,所以摆法受限制的自然多一些,这其中也渗透了仅凭一幅图是无法确定物体形状的道理。

困惑:如何在这里使教师设计的教学层次与学生练习的层次性相统一?

学生的发现:教材43页第6题,学生(蔡阳)发现第三幅图画得不够准确,因为靠右侧的猫头鹰头部不可能遮挡住左侧猫头鹰的头部。应该在照片上看到两个猫头鹰最上部(即有2只左耳)。

第四单元

课后小记:

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系统接触代数知识。这一单元学生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初中代数知识的学习。因此,我将其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学习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反馈出学生C与S不分。为此,我用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记忆:摸图形的周长时就要用手沿边画一周,所以是C;摸面积是时就要用手把物体的表面全部都摸到,所以是S。通过这种动作形象记忆法,绝大多数同学能够正确区别这两个字母的含义。

今天十分紧张的在一节课内完成了全部教学内容,但从作业反馈来看却差强人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省略乘号写出各式子问题较大。如b×1应该简写成b,而学生却常常会写成1b,没想到1乘任何数还得原数;x×x应该简写成x2,可学生却往往习惯于只省略乘号写成xx;(a+b)×2应该简写为2(a+b),而学生却常常会写成(a+b)2,忘记将数字放在字母的前面。

2、作业格式错误。部分学生求图形周长和面积时列式结果均正确,但却不喜欢将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公式求值的格式。看来,这中间还需要一段适应调整的过程。

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二)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探讨老师与郑X同学之间的年龄关系,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亲近数学,激发起他们对新知的学习热情,拉近了与新知的距离。学生在草稿本上由郑X同学的年龄计算老师年龄时,产生了厌烦的心理,自然而然地想到用更简便的方式来表示老师的年龄。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经历了由数到式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后,使 6 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约美,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的理解。

困惑:教材50页第5题“鸟的骨骼约是体重的0.05~0.06倍,人的骨骼约是体重的0.18倍。一个人重a千克,骨骼约是()千克。”按以往老教材的说法,这里只能说人的骨骼约是体重的18%。因为不足1倍,所以只能说是几分之几或零点一八,为何在这题还能以“倍”自居?不知道是否与老教材有所区别。

第三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三)教学反思:

对照人教社老教材,发觉学生不仅对“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单产量×数量=总产量”等常见数量关系式烂熟于心,而且在解答相关应用题时也总能得心应手。但在今天的教学中,学生的反馈却令我大跌眼镜。第12题是有关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三者之间关系的填空题,全体学生竟然告诉我从未听说过这三个词(由于我今年刚接触新课标教材,不知学生所言是否真实)。在平时解答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等需逆向思考的问题时,也有部分学生对数量关系式是启而不发,这不得不令我深思。教师和学生应该如何面对教材的变化?

2.解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 方程的意义 教学小记:

为突显方程的意义,在例题前增加了用天平演示50+50=100的过程。别看小小的一处改动且用时不多,但却为本课的教学增辉不少。当黑板上出现了4个式子后,我引导学生将100+X=250与上面三个式子比较,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观察,促使学生主动发现了50+50=100虽然是等式,却不含有未知数,而100+X>200、100+X<300虽然含有未知数,却是不等式,从而明确一个式子如果是方程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教学效果非常好。但在作业中如何看图列方程还需加强指导。如教材62页第3题就有许多学生列出了将X单独放在等式一边的方程。这里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说明列方程解决问题时的常规要求,还要在比较不同方程的数量关系中使学生发现按顺向思维列的方程最容易理解。

学生质疑: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问“40—28=X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为什么不能这样列方程呢?”作为教师该如何回答更准确呢?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55-56及“做一做”。教学反思:

作为常规课,今天既没有课件、也没用天平、仅用4张挂图和一块小黑板,但教学效果一样的棒,学生在课堂中十分投入,且整体掌握情况非常好。

从课前预习情况来看,“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学生理解起来较容易,但如何顺利过渡到难度相对较大的“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2”呢?我在此处精心设计了过渡语,“刚才咱们是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如果这次天平两边增加或减少的不是同样的物品,又该怎样才能使天平保持不变呢?请大家认真观察、努力思考,比一比谁的脑子灵,能发现其中的奥妙。”这样通过言语提醒学生注意规律1与规律2两者在变化中的区别,同时也提请所有学生注意观察与思考。这里,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语言使教学环节不再支离破碎,教师与 7 学生的对话语言使教学观察思考的指向性更明确,教学与学生的对话语言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57、58页例1及“做一做”中相关部分练习,练习十一第4题、第5题(前两排)、第6题(第一排)、第7题(第一排)。教学后记:

今天我对课时安排及教学设计均做了较大调整。原订计划是第三课时完成“方程的解”及“解方程”概念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方程检验的书写格式,第四课时完成加、减、乘、除各类型方程解法的教学。调整后的教案改为第三课时完成“方程的解”及“解方程”概念教学、会解形如X±A=B的方程,掌握检验的格式;第四课时只完成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其次对于教学设计也做了相应处理,将57页的内容适时穿插到了例1的学习过程之中。

为什么我会做如此改动呢?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原因:

1、考虑到学生一节课内如要掌握加减乘除各种类型方程的解法、理解解方程的原理,规范书写格式,内容太多,怕影响教学效果。

2、教材57页做一做中要求学生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但规范的检验格式却不在本页,而在58页。

3、如果能将“解方程”与“方程的解”这两个概念结合规范的解方程书写过程和结果来向学生解释,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知道解方程的书写格式是一大难点,所以在前天晚上就在脑子中开始酝酿如何用儿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今天上课一试,效果确实不同凡响。儿歌如下:

解方程首先要写“解”,X每步都不能离,所有的等号要对齐,检验的习惯要牢记。

按调整后的教案实施教学,效果比较理想。不仅一节课内完成了预订的教学任务,而且学生作业质量较高,仅一人书写格式有误,一人方法掌握不牢。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59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5-7题。教学后记:

有昨天加减法方程作铺垫,今天乘除法方程的解答可以说是顺水推舟,毫不费力。学生完全能够通过迁移自主探索出解法。但令我头痛的是如何引导学生会解形如a-x=b及a÷x=b方程。

本以为按新课标教材这两类方程小学阶段不用掌握,但在学期初教材分析会上教研员明确指明:这两类方程教师必须作为例题向学生补充讲解,且属于学生必会、考试必考内容。原因如下:

1、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中往往会出现以上两种类型方程,教师难以回避。

2、如果教师有意回避,会使学生产生等式的基本性质只适用于部分方程的错误理解。

基于上述原因,我今天在教学完例2后为学生补充了相应内容,但教学效果较差。虽然许多学生能根据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推导出X的值,但当要求他们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答时,全班就仅剩1名同学(林晓蒙)尝试成功。通过指导,全班也只有50%左右的 学生基本掌握解答的方法。分析此次教学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安排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因为学生刚接触解方程没多久,还须一段时间巩固教材中最基本的常见方程类型,而今天补充的两种类型虽然与例题一样,都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但在解答第一步时不再是思考“怎样才能使天平左边只剩X,而保持天平平衡”的问题了。学困生听完拓展练习后,作业中出现明显混淆的现象。如5X=1.5本应根据等式的性质直接将等号两边同时除以5求解的,可却有学生先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X,变成了“1.5÷X=5”, 这可真是越变越复杂。

值得思考的是,如果必须两教a-x=b及a÷x=b两类方程,你们觉得是按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好呢,还是按等式的性质教学好呢?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60:例

3、及61页的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8题。教学反思:

虽然《教师用书》上明确写出: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列方程解答问题,对将所求数量设为x,对未知数参加列式,都会感到不习惯。为了分散难点,这里暂不要求写设句。但考虑到列方程解决问题时“X”代表含义不明,且与稍后学习的规范格式不符,因此在教学中适当提高了作业书写格式要求,反馈情况良好。

由于本班近1/3的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能力较差,特别是对于“XX比XX多(少)”的条件,无法正确写出等量关系式,所以下次再教时在练习环节中会补充看下列句子写出等量关系式的练习。如: 今年比去年长高了8厘米。第一根比第二根短3米。现价比原价优惠了45元。长江比黄河长835千米。

要先结合线段图帮助他们学会找准标准量,与较大数(较小数),再逐步由形象直观到脱离线段图仅凭文字也能抽象出正确数量关系式。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例4,练习十一的第9-11题。课后小记:

校领导对本课教学设计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从课堂反馈来看,本课的导入问题设计不太合适。当问“想要知道每分钟浪费的水,你能想到什么办法”时,学生回答拿一个容器接水龙头的滴水,1分钟后用工具测量所接水的质量。如果按学生的方法已经能够直接测量出结果,那还需要列方程解答吗?所以建议先出示“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浪费水,同学们拿桶接了半小时,共接了1.8千克水。”然后请同学们思考知道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如何用算术方法解答,并说明列式理由。这样既能够直奔主题,又能够使学生主动思考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2学生质疑“我想知道这个水龙头1小时共浪费多少水”,教师以这个问题不是咱们本节课研究的重点,只请一名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出结果后即一笔带过。其实,这里可适当拓展,让学生也试着分析其数量关系式。

3学生在新授前通过预习共提出了以下五个想要了解的问题“我想知道这个水龙头1小时共浪费多少水”、“怎样求每分钟滴水量为多少”、“为什么要将1.8千克要化成克”、“列的方程是不是已经学过的”“这题除书上的解法外还有没有其他解法”5个问题。我在新授前解决了第1个问题,紧接着我将学生的问题按照教学的顺序重新进行了编号,在教学中接号依次解决。校领导建议这些问题不必编号,当教师进行到某个教学环节时,适时指明所需要解决的相应问题即可。

4在评课时,校领导首先让我自己谈一谈本课最成功与失败之处。当时,我就谈到学生质疑的水平还有待提高,他们只重结果,却没有刨根问底的精神。大家普遍只关注到怎样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却少有人去关注为什么可以这样列方程(算式)。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是在引导学生读题后,要求学生去分析三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再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种列方程或算式解答。等量关系的引入很被动,学生解决也很被动,此处他们的学习热情较质疑时明显下降。如何调整教学,能够使他们的情绪始终高昂呢?校领导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再大胆些,放得更开些,由于有例3的学习作基础,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先尝试解答例题,不会的学生可以建议他们翻开书本自学,其他学生则独立完成。在全班交流时,通过追问的方式将三种数量关系式一一呈现出来。这样的学习就是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

5、当教学完三种不同解法后,我请学生对不同解法进行点评,他们补充并完善了板书中的设和答,我也就顺手将答板书在黑板上,最后才对结果进行了验算。其实这种做法不严谨,应该先引导学生验算完后再写答,因为如果在难处中发现有错可以修正,不能写完答后再验算。

再教改进设计:

补充复习环节,请学生思考要求下列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还剩多少米布? 要求速度

平均每天跑多少米?平均每分钟浪费多少水?

由最后一个问题直接引入本课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同时能够顺畅地引入新课的学习。3.稍复杂的方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三5页例1。练习十二的第1-6题。课后小记:

本节课担负着双重任务,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等量关系,学会列方程,同时还要教会他们解形如ax±b=c的方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节奏的调控,重难点处应把握好轻重缓急。

在尝试用算术方法解答此题过程时,我班学生错误频频。有的用20÷2-4,还有的用(20—4)÷2……。当然,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些错误才使得学生对方程充满期待,正是因为这些错误才使学生倍感方程的“好”、“顺”、“易”。所以,错误并不可怕,合理利用它可以成为课堂的“催化剂”、“助动器”。

在教学例题时,我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将教材中介绍的方程“2X—20=4”改为了“2X—4=20”对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因为根据条件“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学生更容易分析得出“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的等量关系式。

教学困惑:当一题多解时,教材如果只呈现一种解法时,这种方法往往是其中最简洁、最容易理解、更值得推荐的方法。可这一课为何会采用“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呢?难道这个关系式比其它两种更好理解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十二的第5——11题。课后反思:

通过昨天课堂练习发现,方程仅仅在例题基础上稍加变化许多学生就束手无策。“4X-3×9=29”这类方程学生总体掌握情况不太好,所以特别在今天基础练习环节中补充相应习题进行辅导。但在教学中发现其实只需稍加点拔,学生便可很好掌握。为何学生处处都这么“依赖”老师呢?难道只有老师教过的题他们才会解答吗?我该如何让学生主动、大胆、正确地由“依赖”逐渐走向成熟呢?

图文结合是课标教材呈现问题的一种新方式。今天在做练习十二第6题时,发现由于图中“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字体较小给部分学生造成影响,所以再教时要引导学生看清图中的数学信息,或教材再版时将字体适当扩大。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69页例2,练习十三第1-3题。课后反思:

学生原有基础较差,反映在本节课上最大问题是难以找准数量间的等量关系,所以教材中的两种等量关系学生更偏爱第一种“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它更好理解。但在实际解方程过程中,(2.8+X)×2=10.4正确率要明显高于2X+2.8×2=10.4。如学生中存在以下错误:

2X+2.8×2=10.4 解:

2X+2.8×2÷2=10.4÷2

2X+2.8=5.2 看来一节课完成两大教学任务对于本班学情而言确实有一定难度。下次再教时,我会根据学情灵活确定教学内容。如有困难,将本课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解方程,第二课时 再完成列方程解决问题。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0页例3,练习十二第4-7题。课后反思:

复习题的设计找准了本课新知的生长点,习题不仅为例题中设哪个量为X作了铺垫,同时还扫清了含有两个X加减法计算的障碍。但在教学中,由于复习耗时较长,所以巩固拓展练习没能在课内完成。下次再教时,我会对复习内容综合考虑,适当取舍。保留其中的精华,准备将第4题删掉,直接进入例题的学习,然后由例题稍加变化,呈现变式练习,使学生了解已知相差数,求两个数分别是多少的练习。

从作业反馈来看这是学生的难点。如教材72页第8题: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妈妈比小明大24岁,小明和妈妈今年分别是多少岁?有的无法找准数量关系,不能正确列出方程。还有的找准了数量关系“小明的年龄+24=妈妈的年龄”,但列出来的方程X+24=3X等式两边都有X不会解。看来教材65页不用“黑色皮的块数-4=白色皮的块数”,而用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作为推荐学生掌握的数量关系式是有一定的道理。

第五课时 稍复杂方程的练习课后反思:

教案仅仅是教学预案,它应该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今天在教学中,我对原订指导练习的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首先,根据学生昨天掌握情况将第8题作为指导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已知两数差,求两数分别是多少用“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的等量关系式。针对部分学生习惯根据已知条件“妈妈比小明大24岁”顺势写等量关系的现状,补充讲解了X+24=3X这类方程的解法。

X+24=3X

X+24-X=3X-X

2X=24

2X÷2=24÷2

X=12 经过此题的讲解及相应习题的练习,学生起色较大。

其次,我将“鸡兔同笼”作为本课的另一重点指导练习。因为校外培优班在教学此类习题时多用假设法,学生分析理解难度较大。但如果运用方程来解答,数量间的关系清晰明了,学生解答起来难度也易如反掌。重点指导此题,并非它难度大,而是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感受、体验到方程的好处。

[改进措施]下次再教时,我会在基础练习中补充分析条件找出等量关系的练习。

11.五年级上教学反思 篇十一

本课是一首生动、富有情趣的小诗,教学时主要是以读为主,再读中感受诗的意境,大自然的美丽。学生可能是刚开学,学习情绪很高涨,都能够根据教师的讲解阅读本诗。我想本课教学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学生们对于新字词达到了会写,根据上下文也能理解。

2、在理解熟读的基础上达到了会背。

3、对修辞手法的教学很成功。如:诗中:“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学生们根据以前的经验基础知道它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了加深印象,我还让他们进行练说。我想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学习的话,相信我们的作文水平会在不知不觉中有一个新的提高。

另外,在教学中我也有失误的地方,那就是对文中的个别字的读音上。比如:诗中一句:溪水在温风中晕皱中yun四声,而我却教给学生读一声,教学后通过我与老师们请教分析,觉得读四声比较合适,于是我又弥补了这一过失。

通过教学本课,我想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误,只要我们是认真教了,改了,那么我们的效率就一定能提高,因为我们也是在探索中求得真理今后我会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走向完美,让成功永远伴随着我,让失误推动着我。

《 匆匆》教学反思

《匆匆》是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诗歌般的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足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可奈何和惋惜,提示了旧时代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全文语言优美、内容趣味性强,运用了大量对比、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具体。

这一节课,我认为有几点较成功的地方:

1、我扩展了读书领域。学习语文,是学生接受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教育,同时也是提高他们语文实践能力的过程。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为了扩展学生的读书深、广程度,我扩展了读书领域,上课时,课件播放有关朱自清的图片简介,配画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如诗如画的散文境界中,为新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课后,收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进一步感悟时间的珍贵。

2、反复诵读,积淀感悟。朱自清先生说,“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此篇散文最为感人的地方,一是其语言的优美,二是其情感的浓厚,引导学生深入地读,富有个性地悟,结合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去读、去倾听,倾听作者的彷徨,倾听作者的无奈,倾听作者的伤感、、、、及对人生的思索。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在阅读中体会,在阅读中领悟,在交流和讨论中说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这节课上也有较好的体现。

3、利用课件,回忆我们的日子是如何匆匆溜走的,并仿写。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试图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驱动学生灵动的心,飞扬他们智慧的语言,从而达到积累与运用的有机结合。

上完这节课,我觉得有很多不足之处,如:1.个别学生参与不够主动,依赖小组其他成员。2.还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没有形成系统,表达不够明确,有的地方支离破碎。3.还有的学生不能认真地听别人的发言。

《二泉映月》教学反思

《二泉映月》师一篇很让人感动的文章,还没有上的时候,有几个学生就对我说:“老师,这篇文章很感人,好美啊?学生的话给了我压力,在学生眼睛里,文章师如此的美,万一我上的让他们感觉不到美怎么办呀?我一遍又一遍的读,文章的确很感人,生动记录了阿炳热爱音乐,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故事,音乐记载了他苦难坎坷的一生。但是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他们很难领悟文章的中心,很难体会音乐要传达的情感,因此,我在课堂中多次用了音乐,想借此烘托气氛,让学生尽快进入文中。

我的设计是这样的:用音乐渲染激情,上课出示课题前,我先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让优美凄苦的乐声把学生的深思凝聚起来,带入一个优美的意境中,接着引入课题:这段旋律你们熟悉吗?教什么名字?引入课题并板书,接着让学生质疑:你最想了解什么?随着学生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提出,就让他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课文朗读,以及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第二课时,我用重组的方式,把文章的4、5自然段作为中心,讲到“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这一句,就用这句话带出文章的第一小节,随即让学生积累描写环境优美的词语;讲到“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这一句,就用这句话带出文章第二自然段,体会师父对阿炳的影响,讲到“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机学习文章第三自然段,想象阿炳失明后的生活是如何的,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阿炳对音乐的热爱。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也用到了音乐,学习第五自然段的时候,我自己配乐朗读让学生找描写“泉声告诉人们什么”的句子,学生的齐读我也用了音乐做背景,课后自己吁了一口气,感觉很顺利。

其实不然,一位音乐老师道明了她对《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理解,曲子中不同的音乐代表了作者不同的心声,赞叹、思念、思索,表现这些不同的情感的音乐也是不同的。仔细一想,对啊,我最初用音乐不就是想为课堂烘托气氛,让学生更快的进入文章吗?回想一下,音乐用对的地方似乎只有第一课时一开始,将学生带入氛围中,定下了感情基调,而在第二课时,我很多地方都重复用了一段音乐,此时的音乐对学生理解课文似乎没有什么作用了,因为在文章第五自然段描写的是作者激动的内心,此时的音乐应该是激昂的,而我却用了一段抒情的音乐做铺垫,感情基调渲染错了。虽然大部分学生可能辨别不出来,但是,音乐老师说的对,既然用了音乐为什么不用在刀刃上?后面犯的错误更大,当学习到: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学生学的也不错,于是指导朗读了,为了让学生读得更到位,我采用配乐的方法,用的是乐曲一开始部分,接下来的怀念师父,思索自己的人生道路,我都用了一样的音乐辅助学生朗读,此时的音乐仅仅是作秀了,并未将文章的情感和音乐对应起来,因此是失败的!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课前我让同学们查找历史资料,尤其要了解长征,以便为更好的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性强。文前有阅读提示,我让同学们按照阅读提示自学课文。并和同学交流,汇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再让同学们把感受最深的部分有感情的多读几遍,并勇敢的读给大家听。我适时的进行指导,并范读以激起情感上的共鸣。拓展。以讲解员的身份,向来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人讲解“金色的鱼钩”的故事。遗憾之处:本课我采用了多种方法让同学去读,例如:分角色朗读时,生生分角色、小组之间分角色、我和同学分角色,而且,我觉得这篇课文很感人,还多用了一些时间。可是效果不是很好。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思想感情不深刻,读的欠缺感情,看来,还要加强朗读训练。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唯一的听众》这节课的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穿插过多。

1、“小夜曲”这一名词上节课已经讲过,没有必要在课上播放“小夜曲”,在课前播放,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直接导入新课。

2、关于“我沮丧的心情”应该在上一课时完成,不必大段地穿插在对第一句话的讲解中。此处的安排完全是为了让听课的老师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我”有多沮丧,为理解下文中老妇人对我的鼓励使我恢复自信作铺垫。

3、关于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练习应该去掉。这完全是陷入了公开课要有练习的误区。

二、教师牵引过多,没有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本学期在平时的课堂上,我通常讲得比较多,绝对不打乱段落的顺序,总担心分析课文能力弱的同学听不懂,一步一步领着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很少放手给学生探究、思考。

三、巨细无遗,太多细节。

太多的细节想让学生理解,从词到句,到人物的思想情感。结果课文无法在一课时的时间内完成。教师讲得再多,学生也不可能全部记住。讲课就像写作文,不可能每一个细节都讲到,课时不允许,太过陷入细节也会令课堂支离破碎,减弱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所以讲课要舍得删!删掉不必要的细节。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反思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语言优美、境界开阔的文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教学这些文章时,要想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就必须让学生入“境”。教师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恰当的情境。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文中所写的事学生无法亲身感受。课前我指导学生用多种手段搜集有关资料;课上,在学生理解邱少云在烈火中仍然严守纪律的基础上,播放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感人情景,再现那感人肺腑的时刻,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中。当学生们亲眼目睹大火吞噬着邱少云的身体以及英雄那坚毅的神情的时候,每一个同学都被邱少云严守纪律,为了革命不惜献身的崇高精神所感动。此时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让同学们怀着对英雄邱少云的敬佩之情放声朗读。这时,同学们动情的朗读,饱含着他们对英雄无比崇敬之情,同时也感受到了文中语言的魅力。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是梁衡同名散文的节选,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让学生充分的品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画句子、写感受,从多个方面逐步深入的交流“美丽”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的发言几乎都抓住了所有的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谈出理解,谈出感受,有理有据,情真意切。同时我有意识的带领同学们将自己的理解、感受还原到朗读背诵之中。最后落脚到排比句的作用的领会上。实现了读中思、读中感、读中悟。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和时间还给学生。课堂上我大胆的放手让学生交流“最让自己感动的美丽是什么?”老师没有画圈子,设框框。学生联系文中的语句谈得比较充分,比较到位,把理解语言与受到感染、激励融为一体。《最佳路径》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尽可能感受到世界大师的风采和独特思考。一是给予了学生“自由”,自由是世界上最大的创造,引导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地品读、讨论、感悟课文,让学生深深体悟到:世界大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功,原来闪光的独特的思维就是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产生的,原来如此简单!并体会到:我们在自由轻松的状态下,也会像大师一样闪现智慧的火花。二是告诉学生重视思考所遇到的一些现象,学会建构,善于思维。三是遇到问题怎么办?遇到问题,不要随便放弃,要学会用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语文是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我想这种工具在学习这篇文章中也有所体现。今天学习这课,给予学生一种积累,就是告诉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寻求解题方法,哪怕是一种放松、玩,也可能解决把非常难的问题解决掉,学会延伸,学以致用。四是灵感需要马上记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抓住灵感,处理思考灵感,经常随身携带笔记本,及时记录脑子里闪现的智慧火花。结合课文的主题,我也特别提出要学生尽量利用星期天让家长带他们去郊游、踏青,在自由放松的状态下更好地感受语文学习。

《猴王出世》教学反思

《猴王出世》一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这是教学的重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根据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教学时,我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首先,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中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然后围绕“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读读议议。接着再读课文,读中感受形象。最后组织学生讲讲猴王出世的故事,并适度拓展,开展语文活动。孙悟空,学生大都比较熟悉,帮助学生感受他最初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将读、想、做等有机结合,让孙悟空最初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如,“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

《对称、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

本单元把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的变换作为学习与研究的内容,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本单元学生主要掌握以下几个知识要点:会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会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由于在生活中有很多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创设情境,实现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一、呈现学生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等现象。“轴对称图形”中的剪纸,“镜子中的数学”中的镜子,“平移与旋转”中升旗、房子的平移等等,使学生感受到平移、旋转与轴对称图形变换就在自己身边,图形变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二、在动手操作中,认识平移、对称、旋转,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或对称图形。在课中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移一移”“画一画”“做一做”等,这样在“做中学”,不仅使学生加深体验图形变换的特征,提高动手能力,而且为学生独特的创意和丰富的想像提供了平台。

三、通过审美情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中我们让学生欣赏、收集图案,引导学生发现美。让学生尝试设计图案,鼓励学生创造美,展示美,同时使学生体悟到美丽的图案其实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得到,从而初步开成以简驭繁的思想。这样可以愉悦学生心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我们明显感到学生爱学数学了,学习气氛也浓了,学习效果也好起来了,再一次证明了“学习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学习素材,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去感悟数学、体验数学、做数学。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乘除法后进行教学的,使学生的四则运算扩展到了小数。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仍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能力,观察、分析、判断以及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 本节课作为一节计算课,应用题的比重稍大了些。

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运算顺序,以应用题导入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但是在分析的过程中,应用题的重量显得有些重了。

2.学生的计算量不够。

由于对应用题的分析和练习时对运算顺序、方法的分析过多,学生真正去做题的时间不太多,计算得练习量不够。

3.教学中要多给学生精彩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激励性不够。对于精彩的发言,老师给与了肯定,但是语言应更加丰富些,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积累经验。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向老师们请教,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使内容更加合理;提高课堂调控能力,能及时准确地把握课堂信息,处理突发事件,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2、要学会不断的总结、积累。

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备课和教学中,及时记录和总结,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

《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科学学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探究为核心,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对科学探究提出了具体的内容标准。教学中,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大胆进行猜想,鼓励学生设计多种实验方案,选择有针对性的实验进行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实验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形式,它不仅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条件,而且实验本身就能很好的展示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习怎样去设计观察实验活动及认识热的传导这两个主要教学任务。我把这节课的设计为导入、基本活动、扩展活动三个部分,也是逐步推进的三个层次。

在我介绍了凡士林,并让他们观察了热在铁棒中的传递后,也就是解决了观察的方法之后,提出:观察铜棒的一端被加热时,铜棒的其他部分变热的情况,并作详细描述。这是一个实际观察、描述层面的认识。在这一层中,需要他们自己设计出实验去观察热在铜棒中是如何传递的。在这里我并没有直接做演示实验让孩子们观察,而是分步出示模型,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去猜测实验的结果,让他们亲历探究过程。

最后孩子们研究了热在铜棒中传递等多个活动的基础上,找出共同的特点,概括出: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在一定数量的观察活动基础上,形成对传热──热的传导的认识

重视学生间的互相评价

上一篇:安全生产月主题下一篇:普法月活动策划书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