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管理总结(精选16篇)
1.慢性病管理总结 篇一
三沙镇2012年慢性病管理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霞浦县卫生局、霞浦县《霞浦县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计划》(霞卫基妇(2012)5号)文件精神,我院精心组织部署,加强慢性病预防控制力度,充分履行慢性病预防控制职能,保障了辖区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对我院慢性病管理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落实慢病防制指导思想
2012年我院慢病工作在卫生局具体指导下深入社会,大力开展慢病防制工作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结合控烟、控酒、饮食、心理干预等措施,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与促进,降低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辖区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结合我院《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慢病专兼职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医务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紧紧抓住辖区居民关心的慢病问题。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改进办事程序、服务方式、管理制度,尽最大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让大家满意。做到自觉把《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慢病专兼职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医务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紧紧抓住辖区居民关心的慢病问题。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改进办事程序、服务方式、管理制度,尽量大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让大家满意。做到自觉把《医务人员工作手册》落实到医疗服务工作中,进一步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全新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文明新形象。
三、慢病防制的内容及措施
1、强化慢病防制网络工作
为了加大信息工作力度,提高信息数量和质量,提升医院整体形象,推进慢病防制的规范。成立慢病工作小组设专兼职人员。从分管领导到各个科室,再到各个村卫生室,宣传员深入各村各户积极落实慢病防制工作的计划,开展各项慢病防制工作。形成了一个上下贯彻、快速互动的信息采集网络,尽力促进全年信息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医疗费用的逐年增长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群的经济能力有限并且相对固定,和其相对巨大的医疗需求之间构成了矛盾,这就需要优质经济的服务,而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是最佳投入效益的干预,加强慢病管理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基层卫生院慢病管理是农村医疗优势的一个突出体现。由于基层医疗距农民近,就医方便、快捷,医患之间易沟通,易开展健康教育,易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对一些疾病好回访,易跟踪,基层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慢病管理对农村居民生命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3、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及时纠察批漏
我院定期开展自查工作,严格按照区疾控中心的要求,对慢病各项工作举行日常自查工作,及时纠察纰漏,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针对上半年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分析,积极改正。
4、定期宣传、培训慢病知识
针对不同阶段居民健康状况、热点咨询问题,我们定期
举办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预防知识健康讲座,向广大居民传递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其他慢病的防治知识,带领着居民群众,对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病认识的误区和盲区,给任重而道远的社区预防保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真正架起了医患之间、社区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为居民的健康撑起了保护伞。
5、截止12月20日,共建立慢性病档案2739份,其中高血压2101份,糖尿病638份,并对其进行分类管理,逐级随访。
四、工作体会,存在的问题、打算
2012年我镇卫生院慢病防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这要归功于每位医务人员(包括各村乡医)共同努力协调。在改善各村居民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健康素养,从而推广到整个分水镇。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内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还有待加强,各村卫生室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有待整体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宣传培训活动有待进一步拓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探索科学规范管理的新机制,进一步拓展慢性病预防控制服务的新功能,加强基层医生素质培养,努力开创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新局面。
霞浦县三沙中心卫生院二0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2.慢性病管理总结 篇二
1 慢病管理中的问题
1.1 管理不规范
根据《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3年版) 的要求, 慢病管理对象应是辖区内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或 (和) 2型糖尿病的常住居民 (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 。由于上级主管部门考核内容较多、较细, 导致慢病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完成任务而将一些非辖区内的慢病患者或非原发性高血压、非2型糖尿病的患者纳入管理, 并建立慢病管理档案, 增加了慢病患者的管理人数, 导致管理过程中慢病患者重复管理、被动管理、合作性差等, 致使工作效率低下。
1.2 缺少支持
我国慢病管理呈现一种“为管理而管理”的现象, 签约的患者享受与未签约患者同样的待遇, 医务人员很难劝导部分慢病患者加入签约管理人群。此外, 慢病管理资金投入少, 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 慢病管理者缺乏积极性。
1.3管理者工作过于多样化
杭州市西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在册的健康档案人数为122 235人, 其中高血压病7431人 (6.1%) , 糖尿病1920人 (1.6%) ,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1425人 (1.2%)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参与慢病管理工作人员25人, 平均每位管理者管理高血压病297人, 糖尿病77人。社区医生除了对慢病患者进行管理, 还要兼顾正常门诊、上门服务、体检等, 工作任务重, 难以保证工作质量。管理者与所负责的慢病患者存在严重的比例失调, 导致医患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少, 多数医生只能选择电话简单随访, 较少实质性指导, 其随访效果不尽如人意。
1.4 患者难管理
慢病患者自我管理观念和遵医行为不佳。如高血压病患者平时不监测血压, 糖尿病患者几个月不监测血糖, 不认真执行医生给出的建议, 有些患者甚至擅自减少或增加药物剂量。居民住所变更给管理带来难度, 原住户的慢病患者离开本辖区后档案不迁出, 新入住的慢病患者档案迁不进;已搬离但健康档案未迁出的慢病患者由于不能回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医生只能做电话随访, 导致重复或遗漏管理;新入住的慢病患者由于档案迁不进而无法实施管理。
2 对策
2.1 慢病管理者
重视慢病项目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实践水平, 是提高慢病管理的关键因素[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慢病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 包括专业知识培训及岗位培训。 (1) 严格按照《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3年版) 选择管理对象, 对非原发性高血压及非2型糖尿病患者暂不予加入管理范畴。 (2) 及时将本社区内血压、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及高度疑似慢病患者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病情平稳后继续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 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发展。 (3) 每年做4次门诊指导、上门指导或慢病管理小组活动时的集体指导。 (4) 将搬离辖区的慢病患者健康档案迁移至该患者现居住地, 便于现居住地社区为其提供管理。拒绝迁移档案的慢病患者仍需回原社区接受管理, 需另行签约, 保证每年4次来原社区就诊, 否则可以取消管理。 (5) 定时办讲座, 传播慢病防治相关知识, 使居民了解慢病管理的重要性。
2.2 上级主管部门
主管部门应注重在册患者的管理质量, 将在册患者管理达标情况及其满意度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专门的慢病管理人员, 加大慢病管理的投入, 提高慢病管理者的待遇;在政策层面 (如医保自付比例等) 给予签约的慢病患者一定的优惠, 使社区慢病患者能积极主动地成为被管理对象。通过媒体手段加强慢病的宣传, 让老百姓深入了解慢病的危害, 从思想上重视, 从行动上落实, 以减少慢病的发生, 延缓其发展。
2.3 居民参与度
居民积极主动地参与能大幅度提高慢病管理的质量及普及率。居民应每年听一次慢病讲座, 简单评估自己是否属于慢病患者, 如有疑问积极联系自己的社区责任医师进行排查。对于有慢病的患者, 迁居时主动与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解约, 与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新签约, 以避免健康档案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切实、有效地做好慢病管理工作, 有利于提高居民的防病、治病及健康保健意识, 对减少慢病的发生、延缓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慢病社区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和提出的相关对策目前已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 并在措施的实施中初见成效。
参考文献
3.慢性病管理,下一个“风口” 篇三
2016年,移动医疗依旧热度不减。
不同的是,更多企业将目光转向了慢性病医疗健康管理领域。
8月27日,在由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创业黑马集团承办、《支点》杂志社协办的第30期“光谷·青桐汇”移动医疗专场上,从事慢性病管理的迈德同信(武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德科技”),引发投资人热议。
讲述人 迈德科技综合部经理唐甜
项目概况
迈德科技2011年成立,注册资金1200万元,是位于武汉光谷生物城的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定位于做慢性疾病防控和管理的产业生态建设者。慢性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当前慢性病患者高达2.6亿人。
最初,迈德科技是一个面向基层医生和患者的在线医学教育产品和信息服务互联网平台。一方面,收录糖尿病、甲状腺、肾病、肿瘤等慢性病领域权威专家的临床经验和案例;另一方面,集聚慢性病领域的权威专家,以线上授课的方式,培训基层医生和患者在慢性病领域的专业知识。主要产品有医师助手、空中课堂等慢性病教育软件,以及多种慢性病治疗和防控书籍,医生和患者主要通过付费方式购买。
目前,在慢性病移动医学教育的基础上,公司为基层医生和患者用户提供慢性病防治相关的实体产品。因为基层医生在管理患者的过程中,可发展患者购买迈德科技的快消品和医疗器械;而患者也可自行在线上或线下购买产品。快消产品主要有低糖卫士、清吟卫士、足浴灯等,大部分是自主研发。医疗器械除了基层医疗健康管理一体机是自主研发外,其他都是代理的世界500强企业产品。迈德科技有12项专利、13项软著、13项注册商标。
未来,公司还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基层医生为患者开的处方,患者浏览的医学知识及购买的产品,都会有大数据积累。这样就能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为他们提供精准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总的来说,迈德科技通过权威专家吸引种子医生,种子医生吸引优质患者,优质患者再影响患者圈,从而实现销售慢性病防治产品和医疗器械的目的。
市场情况
2016年上半年,迈德科技医生用户29316人,患者用户389286人,营业收入1617.18万元。其中,实体产品销售占营业收入的30%以上。这说明,医患教育直接推动了实体产品销售。今年预计营业收入可突破5000万元,实体产品销售可占营业收入的50%。
融资需求
迈德科技已经过了两轮融资,第一轮融资金额为1408万元,第二轮融资金额为1780万元。第三轮融资需求为3000万元,出让10%股权。
投资人点评
需要把C端生意做成更多B端生意
陶天宇 创业黑马投资学院投资人关系经理
迈德科技的技术含量很高,有自己的研发团队,研发的产品很有价值。虽然现在慢性病管理的产品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国外产品。在中国的医疗创业项目里,具有专利技术的临床药物产品,是比较宝贵的资源。
迈德科技所选的路径也很好。主要通过线上和医生的导流,带动线下快消品和医疗器械的销售,后期还会做一些慢性病系统化管理的增值服务,前景非常不错。不过,在导流吸引患者用户方面,还要有更多的途径,如何把C端的生意做成更多B端的生意,比如和医院、健康公益组织等渠道进行合作,就能吸引更多患者用户。
还得加大自主研发力度
陈磊明 天使汇武汉首席代表
迈德科技最大的优势在于点抓得非常好,慢性病确实是移动医疗的重点。但是,迈德科技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产品其实并不多,大多数产品是代理商生产的。迈德科技代理的产品做得还不错,只是毛利率很低。慢性病这么大的市场,迈德科技去年全年的营业收入也就1000多万元,其实并不算多。从这点来看,迈德科技的3000万元融资,估值有点过高。
如果所有产品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那么迈德科技被复制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因为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技术能形成行业壁垒。而且,当产品足够好,再去做运营和推广,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迈德科技还得在自主研发产品上多下些功夫。
对患者的黏性有待增强
吴芹芹 深圳追梦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
和其他疾病一样,慢性病的诊疗也分为诊前、诊中和诊后。从慢性病患者的角度来说,迈德科技主要涉及的是诊后的管理环节。
慢性病的管理周期很长,大部分患者能够久病成医。社会上有很多提供健康知识的平台,所以迈德科技对患者的黏性不够强,发展得也不够好。再加上很多慢性病管理方面的知识,在电视、视频里也能看到。所以,迈德科技针对慢性病患者的教育,并不足以让他们产生很强的依赖性。
如果慢性病患者对他们的依赖性不强,也就不会有很强的支付意愿。不管是慢性病医学教育软件,还是通过个性化诊疗方案带来的名气,都不会给实体产品销售带来太大的动力。
所以,迈德科技现在针对患者这一端,就有点“隔靴搔痒”。迈德科技如果要更好地发展,就要和医院等组织合作。因为,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国家也在将慢性病的管理导向社区医院。通过这些组织,才能把患者的黏性做强,最终形成闭环。
4.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工作总结 篇四
根据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和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慢性病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超过85%,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占到了79.4%。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到了25.2%,糖尿病患病率9.7%,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9.9%。骨质疏松(2018发布):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19.2%、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32%。慢性病也是导致我省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各类健康危害因素流行水平呈现持续上升态势。
为了探索慢病防控的新模式,省疾控中心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提高群众以自我为中心管理慢性病的意识。此次项目中我区组建了6个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3个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和1个高血脂自我管理小组,共计10个自我管理小组。目前项目工作已全部完成,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前期培训及准备:
全区10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参与了此次项目工作,每家机构组建一个自我管理小组。9月4日,区疾控中心组织召开了项目培训会议,培训会上,讲解了此次项目的实施方案、工作流程、时间安排等,并抽签决定了每家医院负责的自我管理小组类型。会后分发了此次项目开展配套的指导用书、手册、健康工具等。为了提高社区患者参与此次项目的积极性,区疾控中心利用配套经费采购了小礼品,慢病患者每次参加自我管理项目都能获得一个小礼品。同时为每个自我管理小组配备了白板和挂图方便活动的开展。
二、项目实施过程及督导
经过前期的自我管理小组成员筛选,9月11日起,各自我管理小组分批次开始开展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在第一次活动前所有小组成员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进行了基线调查,了解参与活动的组员的基本情况。为了保证项目的质量,区疾控中心在每个小组第一次活动时均在活动现场进行项目质控和现场技术指导。对在现场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并回答了组员们对此次项目的一些疑惑。在每个自我管理小组10次活动期间,区疾控中心成立了督导小组,定期对各小组的活动进行现场督导和台账资料的检查,确保项目能够高质量完成。每个小组十次活动结束后,均按照项目方案要求进行了评估问卷的调查,对比活动前后组员的各项变化。11月底各小组均完成了项目的全部工作并汇总上报了项目的各项总结资料。
三、项目评价:
此次项目,全区10个自我管理小组,参与的慢病患者共计150人,其中6个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共计90人,3个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共计45人,1个高血脂自我管理小组共计15人。项目共计签署知情同意150人,完成基线调查150人,完成评估问卷149人。小组活动平均出勤率:93.87%,全勤人数88人,参加9次活动37人,参加8次活动24人,8次及以下1人(10月24日因急性心梗死亡)。
贾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慢性病管理总结 篇五
务项目工作总结
基本公共卫生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自开展以来,根据年初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的总体要求,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着力抓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的规范管理,同时根据“海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指导方案”,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要求,对我镇8个村委会6个卫生室,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人员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及规范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业务培训。从而使基本公共卫生慢性病和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走向有序开展,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方案
以“海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指导方案”为蓝本,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项目目标,对辖区内所有35岁以上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65岁以上老年为管理目标人群。我卫生院医务人员负责对农村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评估登记建档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建档人数和累计建档人数,并按实施方案要求定期随访,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高血压、2型糖尿病、对个人,对家庭的危害,教育目标人群自我识别高血压、糖尿病,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和给个人、家庭造成的影响,指导目标人群及老年人倡导“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重点干预35岁以上的正常高值血压、超重肥胖人群,以利推迟或预防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发生,同时指导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用药,按各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防治措施,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及时就诊,做好危急患者的转诊工作,作好转诊记录和转诊后2周内主动随访工作,为我镇的慢性病和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管理挡案,实行每人一年一次的一般体格检查,四次随访并给予康复措施指导,从而使慢性病和老年人健康管理达到规范管理。
二、全镇具体的工作开展结果
2010,按保亭县卫生局要求,开展慢性病和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全面开展了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筛查评估建档工作,落实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人员22人,全镇全年估算高血压患者516人,查出高血压疾病患者21人,建档管理21人完成率12.8%。估算Ⅱ型糖尿病患者155人,查出Ⅱ型糖尿病患者29人,建档管理29人,完成率53%。估算65岁以上老年人820人,建档管理751人,完成率91%。对查出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和随访,并制订了高血压、2型糖尿病筛查、评估、确诊管理工作流程,做到了慢性病患者和65岁以上老年人实行一人一档案,每个档案中有个人信息表、个人体检表、每次随访记录表,老年人年终体检表。填表书写要规范、完整、各种医学检查单附贴随访表后。明确了我乡镇级公共卫生管理项目各自职责,镇卫生院负责培训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负责辖区内的各类资料整理归档管理和上报工作,力争我镇基本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控制率达到上级要求。
三、待完善的问题和建议
公共卫生管理服务项目通过一年的实施,全镇防治慢性病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是存在着一部分群众的健康意识不强,还一时改变不了过去旧的生活习惯,加之部分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不够重视,不能按要求开展管理工作。因此,这就需要对村卫生室负责人和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人员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改变服务意识,增强防病能力,增强公共卫生人员责任心,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达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保城镇卫生院
6.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 篇六
合肥市小庙中学为认真贯彻落实蜀教基(2013年12月31号)《蜀山区教体局关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小庙中学的特点,落实与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保障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现就开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从科学发展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于人身体健康的危害,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该病的积极预防作用。做到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此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开展力度,保证工作实效,成立了我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童辉
成员:马树宝
陶先敏
汪伟
高明辉
三、工作开展。
1.充分利用班会、学校集会对学生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宣传教育,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通过黑板报、班级学习园地开展宣传教育。2.利用健康课对学生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知识等方面教育,每班至少开展2课时的健康教育课;利用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进行健身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3.按照蜀山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与卫生部门合协作,逐步开展创建工作,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开展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将慢性病防控知识内容纳入我校健康教育课程,每学期完成了至少2课时。
(2)认真落实好两操一课,保证学生每天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不低于1小时。
(3)认真落实《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创建无烟校园。
(4)开展系统内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创建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单位,专门负责学生营养午餐膳食搭配与烹调,确保学生吃上既可口又营养的午餐。
(5)积极配合卫生食药监局开展以青少年为重点的近视眼、肥胖病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患有近视眼、肥胖病的学生及早进行治疗。
合肥市小庙中学
7.社区慢性病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篇七
1 社区慢性病管理现状
1.1 社区的全科医生、护士及预防保健医生匮乏
实施社区慢性病管理应包括全科医生、预防保健医生及社区护理人员在内的共同参与, 而当前的一部分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均是未接受过系统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 其技术水平不高, 甚至有些还是已退休的乡镇医务人员, 要将其培养成为全科医生或护士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付出很多精力, 最主要的是这些人员的知识体系与观念很难完成社区诊疗的重任。
1.2 社区慢性病管理技能缺乏
当前的社区均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一些社区医护工作者缺乏专业素养及多学科知识, 其思想仅局限在简单的诊治上, 对于如何做好社区慢性病管理没有深入的认识, 不能积极主动地针对慢性病提供个体化、特色化的服务, 不能满足社区慢性病诊疗及管理的需要[5]。为此, 加强社区医护人员的队伍建设, 增强其信息化管理能力, 培养主动服务意识, 经常开展业务培训并训练操作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1.3 社区医护人员配备数量短缺
社区医护人员配备数量短缺, 必然会降低社区慢性病的管理质量, 国家医疗卫生部门应增加社区医护人员的配备, 并增加资金投入, 根据社区居民数量来配备医护人员的数量, 有些社区的家庭医生负责管理的家庭数量严重超标, 使得社区居民人人有家庭医生的口号形同虚设[6]。加之社区医院或卫生服务中心缺乏宣传力度, 并未积极开展入户的健康宣传活动, 忽视便民利民措施, 未能承担起社区慢性病管理“康复回社区”的重任。
1.4 社区居民健康意识淡薄
社区居民健康意识淡薄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 一些社区慢性病病人对慢性病产生的危害认识不够; (2) 一些慢性病病人主观臆断无自觉症状即没有治疗的必要; (3) 社区居民的自我健康保健意识淡薄, 未形成防病意识, 尚未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这与其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有关, 尤其是中老年人及上班族人群, 严重缺乏自我保健意识; (4) 大多数老年病人存在健忘等因素而未按时按量服药; (5) 家庭成员对患慢性病病人缺乏足够的关心; (6) 由于媒体大量报道社会上存在大量的诈骗事件, 一些慢性病病人对社区医护工作者也心存戒备; (7) 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差而未服药或未及时服药而造成慢性病加重[7]。
2 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1 落实全科医师及护士的培训, 补充社区医护人员数量
由于部分社区医护人员的诊治技术水平不高造成一些社区居民对社区慢性病管理持怀疑态度。应落实全科医师及护士的培训, 补充社区医护人员数量。 (1) 社区应引进或培养一批优秀医护人才以组建具备高素质的全科医护人员队伍, 完善社区医护人员的准入机制, 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 (2) 开展系统的且针对性强的培训活动。通过在职多途径自我完善方式开展各级培训, 或去上级医院开展轮转进修, 增强在职社区医护工作者的技术水平与业务素质, 使其组织与指导职能充分体现出来, 防止出现“重医轻防”的局面[8]。 (3) 严格执行培训上岗及岗位复训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培训, 使其同社区慢性病的防治现状相适应, 支持临床经验丰富且对慢性病管理较为擅长的医护人员来社区医院工作。
2.2 注重社区慢性病组织管理体系
强化社区医院的内部管理, 社区医院应重视社区慢性病防治组织体系建设, 在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应明确分工及职责, 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 同各级卫生部门通力配合, 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平台, 规范各种制度, 抓好社区慢性病防治计划的组织实施、技术培训、信息搜集、数据监测、监督评估以及社区医疗队伍建设等任务, 实施慢性病管理的全程动态监测, 将社区医院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体现出来。
2.3 媒体应增大宣传力度
社区卫生服务属于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仍属于新生事物, 社区居民缺乏对其的正确认识, 必须对其增大宣传力度。可通过丰富多样的媒体, 包括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对社区居民进行宣传, 通过媒体强有力的宣传攻势, 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 消除不必要的误解与疑惑, 建议开设“居民健康教育”类的栏目, 对社区中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健康宣教讲座, 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
2.4 规范上下级医院的转诊程序
建立具体的操作性强的上下级定点医院转诊程序, 社区医院应有专职部门负责与上级医院的转诊协调工作, 做到规范化管理, 落实转诊条件及具体步骤, 理顺转诊过程中的信息沟通, 逐步建立并完善“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综合转诊体系。上级医院应安排专科医生定期去社区医院或卫生服务中心给予医疗指导。
2.5 各级部门应加强监管, 加大对慢性病防治及管理的经费投入
慢性病发病后其病程较长, 一般需要终身治疗, 加之其严重的并发症, 常给病人家庭及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 抓好社区一级预防, 从源头上减低或杜绝慢性病发生, 能够有效降低社区负担, 并节约大量的重复投入以及人力资源配备。各级管理部门可采取奖惩制度, 同绩效工资挂钩, 通过衡量社区慢性病的发病率及控制率等来评价管理效果, 呼吁政府部门增大对慢性病管理的经费投入与政策支持。
2.6 社区积极参与, 启动社会救助
社区卫生服务的范围是社区, 服务的基本单位是家庭, 而服务的重点则是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病人、妇女及儿童。因此, 社区卫生服务需要整个社区齐心协力地参与, 尤其是家庭成员对病人的关爱至关重要, 要充分体现出社区卫生工作“六位一体”的服务理论与宗旨[9]。通常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需长期服药, 有些病人无固定的经济来源, 这就需要社会救助给予大力支持, 建议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 包括建立“社区慢性病防治基金”,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慢性病病人解决买药难题。随着社区慢性病防治体制的不断完善, 多元化的社会筹资模式将被建立起来, 政府部门应提倡并支持社会资金来支持慢性病防控工作。
2.7 重视社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社区医院应将病人管理与居民的健康教育作为突破口, 重点抓效果评价, 重视标本兼治, 有条不紊地开展危险因素干预以及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将慢性病的综合管理与防治切实地纳入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去。社区医院应根据不同的居民群体、不同的疾病来制订出具有较好操作性的社区健康指南, 广泛推广适宜的诊疗及保健技术。针对社区慢性病只有实行综合防治对策, 才能获得有效的控制,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社区居民从治病转变为防病的自我保健意识。
3 结论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 近年来慢性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现出逐年升高之势, 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首要公共卫生问题, 花费在慢性病防治方面的巨额医疗费用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0]。因此, 做好社区的慢性病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社区慢性病管理及防治工作不但要求社区医护人员具备慢性病防治的全科知识, 还应能够娴熟地使用操作技术, 并能够合理地应用入户技巧、沟通技巧、健康宣教技巧、数据收集技巧以及有效随访技巧。当前我国在慢性病防治及管理方面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存在诸多问题, 这迫切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社区医院、社区家庭与每个人的积极协调配合, 吸取经验, 认真总结并完善, 将慢性病的防治及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另外, 社区每位居民自身都应该学会怎样预防慢性病发生并了解慢性病的自我保健知识。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应调动其积极性, 培养病人的自身管理意识与能力, 教会病人自我监测疾病的方法, 使其认识到及时与社区或家庭医生联系的重要性, 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整诊治方案。在社区医师的指导下, 合理控制饮食、开展锻炼活动等健康行为, 建立起社区医生的监控管理与慢性病病人自我管理有机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社区医生还应该开展支持性心理治疗或给予病人行为干预, 增强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确保病人病情能够有效控制, 最终使社区慢性病管理这项惠民工程取得实效, 建立一个健康、和谐的社区。
摘要:分析社区慢性病管理及防治的现状, 探讨相应的对策, 包括落实全科医师及护士的培训、补充医护人员配备数量、培养社区慢性病管理技能、启动社会救助、注重社区慢性病组织管理体系、规范上下级医院的转诊程序、加强监管、加大对慢性病防治及管理的经费投入以及重视社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等。
关键词:社区卫生工作,慢性病,管理,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李保安, 路林凤.慢性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社区医师, 2012, 13 (36) :345-346.
[2]徐虹霞.社区慢性病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医学信息, 2010, 5 (10) :3011-3012.
[3]洪淇.江阴市农村社区慢性病管理新模式实践与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27) :122-123.
[4]姚崇华.常见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手册——高血压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5-27.
[5]陈怡, 高建设, 李金明.全程动态疾病管理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10, 5 (7) :1925-1926.
[6]孟秀涣.社区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信息, 2011, 24 (9) :4618-4619.
[7]赵伟平.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 2011, 12:150.
[8]蔡广玲.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义及服务模式研究[J].医学信息, 2011, 24 (5) :2680-2681.
[9]胡运红, 李奎生, 谢艳华.健康促进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5 (6) :102-103.
8.慢性病康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案 篇八
何为健康?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资源,并非生活的目的;健康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是个人能力的体现。
冠心病康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案
冠心病是现在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慢性病,患者需选择适合自己、易于坚持的有氧耐力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坚持每周3~5次的运动频率,每次持续时间20~60分钟或间歇运动,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和体育竞技比赛。临床症状和自我感受是判断运动是否适宜的重要指标,若感到身体不适,则应立即停止或调整。
除了运动干预外,还可通过营养干预的方式进行自我的健康管理。
1.冠心病病人患“三高”的情况比较多,因此应减少和控制食物中热量和脂肪的摄入。
2.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保证人体所需的能量。
3.摄入优质蛋白质,即高密度脂蛋白,能够防止动脉硬化和堵塞。
4.注重维生素的补充。
5.禁烟、禁酒。
糖尿病康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案
膳食管理是糖尿病的主要干预手段,糖尿病患者饮食中每天必须摄入谷类、肉蛋鱼豆类、蔬菜水果类以及油脂类四大类食品,保证搭配合理,营养均衡。营养素的分配是以能量为标准的,通常碳水化合物要占每天总热量的55%~65%;蛋白质(乳类和豆制品)摄入标准为1克/千克体重/天,占总能量的15%;脂肪摄入标准为0.6~1.0克/千克体重/天,占总能量的20%~25%;膳食纤维(粮豆、蔬菜、水果)每天的摄入量为25~35克,不宜超过50克;适量摄入维生素B1、C、B12、A,同时增加钾、钙、镁、锌、铬等元素的补充。
糖尿病病人应注意每日至少保证三餐,定时定量,同时可在总量控制的情况下少食多餐。在烹饪时,多采用蒸、煮、烧、凉拌的方法,避免烧烤或油炸,可以偶尔解馋,但不要常吃。绿叶蔬菜、瓜类、清汤和茶可随意选用,豆类、肉类、乳类可适量食用,含糖的甜品、高脂肪、油炸食品及酒类要限制选用,盐的摄入量每日要控制在6克以下。另外,如果吃药或打胰岛素的话,应保持稳定的热量摄入。规律进食,规律用药,防止血糖出现大幅波动。
有氧耐力运动是防治糖尿病最有效的运动方式,如走路、骑车、慢跑、做操、游泳、跳舞(慢速)、爬山、乒乓球、羽毛球等。同时,老年人可以打太极拳进行适当的肌肉力量锻炼,肥胖者可考虑骑自行车,体育爱好者可配合肌力练习。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运动5~7次,1型患者每次15~30分钟,2型患者每次半个小时到两个小时。
高血压康复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案
高血压患者的膳食营养防治措施中,首要的是减肥。高血压和身体的肥胖是有关系的,体重增加25kg,收缩压可上升10mmHg,舒张压可上升7mmHg。因此应控制饮食并加强体育锻炼,尽可能使能量的摄入和消耗达到负平衡。
其次,合理膳食,限制食盐。适当控制热量,减少脂肪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食盐每日控制在6g左右,同时注意补钾补钙。
再次,选择对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够帮助控制血压和血脂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番茄、香蕉、海带、山楂、大蒜,以及五谷杂粮,同时要注意戒烟戒酒。
运动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得到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患者都可以适量运动,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稳定后,也可根据发生损害的器官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高血压病患者的运动以健身康复为主要目的,每周三到五次,每次20~30分钟,进行中小强度的训练,如步行、慢跑、踏车、游泳等。老年患者可配合太极拳、八段锦等放松运动。特别注意:坚持运动训练达到降压并维持降压效果时,可以适当减少用药,但不能随意停药。
骨质疏松患者的健康管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绝经等因素,骨骼中的钙质会逐渐流失。此外,吸烟、过量饮酒、久坐不锻炼、钙摄入不足、不合理用药等因素都会引起骨质疏松,需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如平衡饮食、戒烟限酒、补充钙和维生素D、阳光日晒及适量的有氧运动。在此提醒骨质疏松患者应当注意补钙的三个步骤:首先从食物中摄入,接下来从肠道吸收,最后要靠运动产生钙的沉积。
骨质疏松患者同样要注意通过膳食进行健康管理。鱼肝油、鸡蛋黄、动物肝脏都富含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适量蛋白质也可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而菠菜、空心菜、苋菜等含有草酸的物质会抑制胃肠道对钙的吸收;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肪消化不良、过量酒精、尼古丁都会导致体内脂肪酸过多,影响钙的吸收。
慢阻肺康复患者的健康管理
增加慢阻肺患者有效的氧气交换量是康復训练最重要的目的,包括氧气吸入量和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因此应当坚持长期家庭氧疗,并坚持锻炼,改善心肺功能。此外,慢阻肺康复患者通常体重指数偏低,应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制定适合患者口味的“三高”营养方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慢阻肺康复患者是绝对不能抽烟的!
在运动方面,慢阻肺康复患者应加强呼吸锻炼和咳嗽训练,并辅以有氧运动。长期缺氧会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的正常工作,通过呼吸锻炼,可以增强胸廓的运动,协调呼吸肌功能,增加肺活量,并通过影响神经、循环和消化等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的健康状况。此外,需要坚持咳嗽训练,有效促进痰液排出,减少反复感染的机会。
康复治疗的目的是“功能”
康复,用简单的话说就是要恢复功能,如运动功能、感知功能、语言交流、认知功能等日常生活的基本功能,使患者回归社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比如心脏病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平稳,但医生告诉患者要静养,活动后可能会发病,这样并没有使患者获得功能。康复治疗就是在心率恢复平稳的情况下,让患者能出去走,能出去活动,甚至能爬山,这才是康复医学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健康还是患病,我们都需要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持续的、系统的监督、保养、调理和改善。慢性病的康复尤其需要患者的自我管理。希望健康管理的理念植入到社区,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去,不仅医生管患者,还能个人管个人,因此需要健康管理与康复医学的充分结合。
(编辑·王文娜)
9.慢性病的工作总结 篇九
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及重型精神障碍患者,严格依照年初疾控工作会议上的要求,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防治工作,订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步伐,扎实开展此项工作。
1、结合我镇实际环境,订定行之有效计划,明确责任和工作任务。
2、是为慢病患者免费体检、测血压、血糖。
3、鼎力鼓吹慢病防治知识。依照规划要求开展慢病筛查挂号。
4、慢性病治理实行家庭大夫责任制,每个村子配备专业保健大夫一名,并顺利完成了4季度的慢病患者随访工作,使辖区内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获得了主动监测和随访。
项目截止12月底挂号高血压人数652人,治理随访631人,规范治理612人,血压达标人数584人。挂号Ⅱ型糖尿病162人,治理随访159人,规范治理159人,血糖达标人数146。挂号重症神经病29人,治理随访29人,病情稳定29人。
5、依照疾控中心要求开展慢性病患者及恶性肿瘤患者监测工作,完成申报慢性病患者5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病39例。死因监测网络直报工作顺利进行,截止12月底死亡网络申报65例。
存在不够:
1、对村子级督导有待增强,个别村子医不能按时限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2、村子级人员培训有待增强
尽力偏向:
10.2017年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 篇十
2017年慢性病防治工作总结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学校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得到了全面的开展,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健全网络
在2017年开学初,我校制定了《教师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对学校教师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做了明确的要求与安排,配备兼职的慢病防治人员,通过半年的工作,建立了教师慢性病防治报告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病例进行建档。
二、建立高血压档案
我校利用现有资料,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对他们进行了培训,从而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三、我校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教师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教师的健康意识。
四、积极进行宣传,让广大教师都明白慢性病的危害。
五、大力宣传,普及慢病知识
利用高血压日、心脏病日、糖尿病日、精神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爱牙日、爱眼日等重大卫生宣传日,举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印制专题宣传材料,张贴标语等。在活动日结束后及时将活动情况备档。
开封市集英小学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将一如既往的认真贯彻市、区对慢病综合防治的精神,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做好慢病综合防治工作,从而努力推动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要手段的慢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提高教师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11.慢性病管理总结 篇十一
2015年4月,科瓴医疗的产品正式上线,到2015年6月,科瓴医疗已成功覆盖全国约40个城市,和超过半数的百强药店连锁建立了直接合作关系,为近3000家药店提供血压管理服务,累计用户已经超过25万,目前已完成天使轮融资。
目前,移动医疗领域创业已分为两派,一为轻问诊,二为慢性病管理。前者由于问诊资质尚未开放,释放的能量有限;而后者则以“硬件+APP+大数据管理”模式切入市场。由于大多数慢性病患者已有在家中、在社区使用慢性病测量仪器的习惯,移动医疗能做的更多是着眼于后端数据管理。科瓴医疗就是一支以医疗为导向、以大数据分析为特长的医疗创业团队。
云端的三个算法
科瓴医疗关注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管理。除了同行业移动医疗产品中都涵盖的硬件和APP之外,科瓴更关注其在云端的三个算法,即云端分析系统、云端风险模型和云端专家系统。
云端分析系统着眼于信息收集,用来进行用户数据存储和健康大数据分析;云端风险模型帮助发现高危人群,辅助医护人员进行及时的医疗干预。这个风险预测模型提供给专业人士使用,尤其是医生。
最重要的一环是云端专家系统,根据用户不同的性别、身高、体重等参数提供个体化营养搭配建议,就好比一个私人营养师。
云端专家系统会制定一个精细的营养食谱,平衡患者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三大营养素分布,甚至细化到胆固醇总量、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等等。它还会针对不同症状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告诉患者如何正确测量血压、药物的副作用、去哪个医院看哪个医生等等。
在硬件方面,科瓴将血压、血糖终端分为家庭用和药店用两款。最显著的差异在于,家庭用血糖、血压仪器由单件组成,没有搭配APP,这主要是考虑到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分布比较低。
另外,家庭用仪器针对两名用户,而药店用血压、血糖组件则是一对多,由硬件和APP组成,方便在药剂师或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测量和预警。
科瓴将自己的服务模式归纳于用户、健康云平台和医护人员三者的环环相扣。用户向健康云平台上传或查询数据,从而得到营养和宣教方案,医护人员在云平台上查询数据,反过来也可以支持他们的问诊决策,最终形成医护人员与云平台对用户的双重指导干预和宣教。
临床研究很重要
“从传统的医疗行业出来的创业者,都不是正常的人。”刘凯说。市场上的移动医疗领域的创始人大多是IT人士或医疗器械从业者,真正的医生创业案例非常少。“医生群体里出来创业的一定是医生中的另类。”科瓴的医疗事务负责人蒋兆彦博士说。在他看来,这个群体失业风险低,也是所有服务行业中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因此顾忌就更大。
所以,从设计、实施到最终得出结论,科瓴团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临床研究,而不是像创业团队那样快速突击。2014年,科瓴用了将近4个月的时间和医院合作开展了“观察并量化验证蓝信康血压管理系统的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结果发现三点。第一,所有参与该预研究的高血压患者,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持续下降趋势;第二,和基线水平比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自第4周和第5周开始呈现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降低;第三,55%患者的血压分级获得改善。为了明确蓝信康慢病管理系统针对糖尿病管理的效果,科瓴还将在上海与某家三甲医院合作开展一个糖尿病管理的临床研究。
反向构建O2O
与竞争对手不一样的是,科瓴在推广方面极其注重连锁药店。在他们看来,药店是除了医院之外最有专业优势的场景。
在与连锁药店合作的过程中,科瓴遵循两条道路:第一,直接和连锁药店合作;第二,通过跨国药企来与连锁药店建立合作——科瓴满足了跨国药企尽力服务患者的需求,而两两合作不仅能打开知名度,更能互相背书。
有趣的是,当科瓴在连锁药店中推广自己的产品时,他们几乎没有看到同行对手的出现。刘凯说:“这只有两个可能,要么是我们比较聪明,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要么就是对手也想到了,只是觉得没有价值。”最终事实证明科瓴这一步走得快也走得正确。
科瓴目前非常注重线下的布局,构筑了业务模式的护城河,帮助连锁药店合作伙伴管理着超过25万的高血压患者。同时,他们也重视线上。从根本上而言移动医疗应该是一个O2O的模式,线上APP/微信公众号是其业务闭环中的另一个核心环节,能提高管理效率、提高患者黏性并构建盈利模式。
12.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意义及实践 篇十二
1 健康管理在NCD管理中的意义
NCD的发病因素相当复杂, 但许多因素是可有效预防的。通过健康管理对NCD的病因进行有效的评估, 并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从而促使人们有目的地采取各种行动改善健康, 减少NCD的患病几率, 降低医疗服务费用, 改善人群健康状态, 提高生命质量是健康管理的实际意义[4]。
2 NCD的相关因素及其危害
2.1 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 其引起的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杀手。患病率高、病死率高、残疾率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是我国高血压病的特点。
2.2 糖尿病
糖尿病对身体的危害主要累及心、脑、肾、血管、神经、皮肤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学术会议中提出我国城市人口中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已达9.7%, 且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在世界上发生地最早、最多、且最严重, 如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中, >78%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2.3 肥胖
肥胖可引起血脂水平增高、糖耐量下降、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降低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 结果5种以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疾病 (肥胖、冠心病、高血压与高血脂、2型糖尿病、脑卒中) 接踵而来。成人体质量超重者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子宫内膜癌等的发病率高于体质量正常者。
2.4 不良生活方式
据世界医学研究发现:NCD形成原因中, 遗传因素占15%, 社会因素占10%, 气候因素占7%, 医疗条件占8%, 个人生活方式占60%, 这说明不良生活方式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5]。
2.5 其他危险因素
职业接触、粉尘、烟雾、空气污染、年龄等。
3 健康管理对NCD管理的具体应用
3.1 建立健康档案
通过专业的健康体检机构仔细收集信息, 分析、整理信息, 将体检人群分为健康、亚健康、疾病3类, 并统一归档, 专人管理。
3.2 亚健康
(1) 控制体质量; (2)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合理营养; (3) 加强体育锻炼; (4) 降低吸烟率; (5) 加强监测; (6) 加强环境保护。
3.3 疾病患者
规律治疗、监测疗效、避免并发症, 并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宣传教育。在一定程度上, NCD的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患者自己管理自身疾病的能力。有学者将自我管理定义为[6]:在应对NCD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社会变化, 及做出生活方式改变的能力。另有学者描述对NCD患者的自我管理主要有以下3方面任务: (1) 疾病的治疗管理, 如服药、改变饮食、自我监测 (如血糖) 等; (2) 建立和保持在工作、家庭和朋友中的新角色; (3) 处理和应对疾病所带来的各种情绪, 如愤怒、恐惧、悲伤和挫败感等, 因为这些情绪在NCD患者中是普遍存在的。
3.4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目的是提高患者对NCD的认识, 降低疾病危险因素水平, 减少NC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提高生活质量, 且应达到掌握一定的健康素养。许多NCD患者在确诊后一时不能接受, 或情绪低落、悲观等。对于健康管理中心来说, NCD健康管理的对象是人, 首先应该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NCD, 只有接受才能进行后续的管理。因此要给予心理健康指导, 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节以取得心理平衡, 让其认识到NCD并不可怕, 要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它, 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它, 让他们知道NCD并非绝症,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是可控制病情并有较高生活质量的。
4 小结
NCD的健康管理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过程。我国NCD管理尚不完善, 较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且NCD存在只检查、不干预, 重检查、轻干预, 或检查与干预脱节的现象, 而NCD的健康管理可产生积极的临床、经济和人文方面的效果。因此重视NCD的健康管理工作,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NCD管理工作是行之有效的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 顾晓兰.从老年慢性病调查看社区卫生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7) :117-118.
[2] 鲍勇.健康管理是建设健康城市的基石[J].实用全科医学, 2008, 6 (2) :111.
[3] 王伟刚, 王毅盟, 胡安梅, 等.健康管理模式的国内外发展概况[J].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 (1) :27-29.
[4] 骆华伟.慢性心脑血管病的健康管理模式探讨[J].浙江预防医学, 2006, 18 (9) :56-57.
[5] 骆华伟.慢性心脑血管病的健康管理模式探讨[J].浙江预防医学, 2006, 18 (9) :56.
13.关于慢性病的个人工作技术总结 篇十三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作为一名慢性病防治工作者,我有过许多困惑,遇到过很多不明白、不知该怎样处理的问题,有过一些情绪,但是,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在那份责任的推动下,我解决了各种矛盾,坚定了自己的方向。下面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慢性病。
一、慢性病: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的危害。
定义: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慢性病会导致巨大危害,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危害。而一些学者发现,慢性病的发生与消化系统有重大关联,并提出了发生规律的研究理论。
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二、慢性病的危害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2015年4月10日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报告》,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对建国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作了回顾总结。
报告称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力度虽然逐步加大,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主要死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6.6%,此前为85%,而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
典型疾病——糖尿病:是由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达到2%,据统计,中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达4000万,并以每年100万的速度递增。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后者早期轻症常无症状,但重症及有并发症者则症状明显且较典型。病程漫长,无症状期困难于估计,至症状出现或临床上确诊后常历时数年至数十年不等。有时可始终无症状,直至脑血管或心脏等严重并发症而在临终前不久才被发现有糖尿病基础。早期轻症,大多无体征。久病者常可发现因失水、营养障碍、继发感染、心血管、神经、肾脏、眼部、肌肉、关节等并发症而出现各种体征。肝脏可肿大,尤多见于Ⅰ型病者,适当治疗后可恢。国内病例中呈皮肤黄色瘤及胡萝卜素血症者罕见。
三、我国居民慢性病情况
1、患病情况。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5%,糖尿病患病率为9.7%。
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死亡情况
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
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71.8/10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
标准化处理后,出冠心病、肺癌等少数疾病死亡率有所上升外,多数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脑卒中等慢性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四、相关危险因素
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男性吸烟率高达52.9%。非吸烟者中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2.4%。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人均年酒精摄入量为3升。饮酒中有害饮酒为9.3%。成人经常锻炼率为18.7%。
五、慢性病发生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还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有关。
在生活方式中,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烟草使用和有害使用酒精是慢性病的四大危险因素。
六、慢性病人的心理特点
1、.主观感觉异常,注意力转向自身健康人精力集中于工作或学习,心理活动经常指向外界客观事物。人患病后,注意力转向自身,感觉异常敏锐,甚至对自己的心跳、呼吸、胃肠蠕动的声音都能听到,心中总想着自己的病,而对其他事物很少关心,这容易被别人误解为自私或冷漠。
2、心境不佳,情绪不稳生病属于负性刺激,势必影响病人的情绪,形成不良的心境,容易看什么都不顺眼,好生闲气,好发脾气,给人以不近人情的感觉。病情越重,病程越长,这种异常情绪反应越严重。这种消极情绪,不仅容易被人误解,使人不愿意接近,而且还不利于病体康复。
3、被动依赖,情感脆弱由于不断受到亲人的关怀与照顾,病人会变得被动、依赖性增强,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愿意动手;情感变得脆弱,甚至幼稚,像个孩子似的,总希望亲友多照顾、多探视、多关心自己。
4、多疑、神经过敏病人往往会变得神经过敏,疑虑重重,听人低声谈话,就以为是谈自己的病,对医护人员和亲友的好言相劝也常半信半疑,甚至无端怀疑医护人员给自己开错了药、打错了针。这种异常心理不仅会对医患关系起破坏作用,也不利于病人安心养病。
5、紧张、焦虑、恐怖许多病人入院后会感到紧张,特别是看到周围的病人死亡时,会产生恐惧心理,怕疼痛、怕开刀、怕变残、怕死亡。这种心理对康复极为不利,会削弱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机体免疫力降低。
七、如何预防慢性病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中指出,慢性病防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机制,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融入百姓生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王陇德表示,体能消耗过少,包括体育锻炼过少和日常活动的减少是慢性病发生的首要因素。因此,他建议每周至少要锻炼三次,且平均每天半小时以上。最佳的锻炼时间是下午4~5时左右,其次为晚间饭后2~3小时。锻炼的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快走、慢跑、游泳等耐力型运动和器械、哑铃、拉力器等力量型的运动。他建议,耐力型和力量型运动要结合,即便是65岁以上老年人每周也应该进行2~3次8~10种的力量型锻炼。
除此之外,王院士在最近的一场讲座上现场传授16字“健康箴言”: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合理膳食。“吃饭先五六个肉菜,然后上一个素菜„点缀‟,最后上水果,这是我们宴请的一般顺序。”王陇德说,这样的就餐顺序其实跟人体消化的过程是相反的。合理的膳食可以用“十个网球”原则:每天食用的肉类不超过1个网球的大小、每天食用的主食相当于2个网球的大小、每天食用的水果要保证3个网球的大小、每天食用的蔬菜不少于4个网球的大小。此外,每天还要加“四个一”,即1个鸡蛋、1斤牛奶、1小把坚果及1块扑克牌大小的豆腐。另外,还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慢性病防治工作制度及流程建立慢性病防治绿色通道。各领域、多方合作的综合防治模式,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发现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控制率,从而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分析慢性病管理中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适应当地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模式。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筛查慢性病。
可开展免费体检活动,体检内容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化验血糖,血常规、咨询体检人员既往病史、饮食、运动、吸烟、饮酒情况,根据体检结果,诊断其是否有慢性病,对已诊断为慢性病或体检发现慢性病的患者,在其档案袋上分别用相应的颜色标签贴出。
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治网络,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广泛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与技,寓慢性病预防于日常生活之中,围绕控制烟草、推动合理膳食、促进健身活动,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慢病干预: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慢病相关知识讲座,每季度至少一次,促进居民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并结合全年各种慢病宣传日,如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等开展宣传活动,使慢病防治知识广泛普及。强化健康信息传播,提高慢病知识知晓率。
14.慢性病管理总结 篇十四
一、认真落实慢病防制指导思想
2011年杨柳乡慢病工作在区疾控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深入社会,大力开展慢病防制工作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结合控烟、控酒、饮食、心理干预等措施,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与促进,降低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辖区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结合隆阳区杨柳卫生院《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慢病专兼职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医务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紧紧抓住辖区居民关心的慢病问题。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改进办事程序、服务方式、管理制度,尽最大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让大家满意。做到自觉把《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慢病专兼职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医务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紧紧抓住辖区居民关心的慢病问题。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改进办事程序、服务方式、管理制度,尽量大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让大家满意。做到自觉把《医务人员工作手册》落实到医疗服务工作中,进一步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全新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文明新形象。
三、慢病防制的内容及措施
1、强化慢病防制网络工作
为了加大信息工作力度,提高信息数量和质量,提升中心整体形象,推进慢病防制的规范。成立慢病工作小组设专兼职人员。从中心分管领导到中心各个科室,再到各个村卫生室,宣传员深入各村各户积极落实慢病防制工作的计划,开展各项慢病防制工作。形成了一个上下贯彻、快速互动的信息采集网络,尽力促进全年信息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医疗费用的逐年增长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群的经济能力有限并且相对固定,和其相对巨大的医疗需求之间构成了矛盾,这就需要优质经济的服务,而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是最佳投入效益的干预,加强慢病管理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而基层卫生院慢病管理是农村医疗优势的一个突出体现。由于基层医疗距农民近,就医方便、快捷,医患之间易沟通,易开展健康教育,易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对一些疾病好回访,易跟踪,基层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慢病管理对农村居民生命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3、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及时纠察批漏
我院定期开展自查工作,严格按照区疾控中心的要求,对慢病各项工作举行日常自查工作,及时纠察纰漏,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针对全年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分析,积极改正。
4、定期宣传、培训慢病知识
针对不同阶段居民健康状况、热点咨询问题,我们定期举办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预防知识健康讲座,向广大居民传递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其他慢病的防治知识,带领着居民群众,对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病认识的误区和盲区,给任重而道远的山区预防保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真正架起了医患之间、社区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为居民的健康撑起了保护伞。
四、工作体会,存在的问题、打算
2011年杨柳乡慢病防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这要归功于每位医务人员(包括各村乡医)、各村居委会领导的共同努力协调。在改善各村居民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健康素养,从而推广到整个杨柳乡。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内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还有待加强,各村卫生室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有待整体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宣传培训活动有待进一步拓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探索疾控机构科学规范管理的新机制,进一步拓展慢性病预防控制服务的新功能,加强基层医生素质培养,努力开创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新局面。
15.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的慢性病管理 篇十五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确定, 在广东省推广和实施全科团队服务模式下的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工作, 促进和完善广东省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向团队、契约、主动服务模式转变, 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制度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入推进全省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逐步形成并建立起基层首诊、全科团队服务、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和服务模式, 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 实现与居民建立长期、稳固的签约式服务关系。
汕头市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家庭医生式服务是以家庭医生团队为主体, 以镇卫生院为依托, 以家庭为服务对象, 以健康管理服务为主要工作内容, 以契约服务为主要特点的新型城乡基层医疗保健服务模式”。汕头市潮阳区河溪镇卫生院在开展家庭医生服务中对慢性病管理 (高血压、2型糖尿病) 的一些做法可圈可点。
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不仅仅是一项业务工作, 它涉及和涵盖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各个层面, 包涵了基层卫生机构的主要职能, 主要体现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基本医疗服务。如果把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比拟作一条通往工作目标的路, 那么基层卫生机构的各项工作就是在这条路上跑的车, 所有的车都必须沿着这条路前进才不会偏离方向。河溪镇卫生院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第一辆车, 跑在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这条路上, 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特别是慢性病管理项目的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群众逐步享受到医改带来的红利。
家庭医生式服务, 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历史, 各具特点, 主要表现在:普遍建立了家庭医生与家庭或居民签约方案;基本医疗服务实行社区首诊制;实行按人头预付的卫生服务经费管理模式;严格规范家庭医生资质;家庭医生服务项目覆盖面广;建立了家庭医生与其他人员的联合、协同服务机制;家庭医生收入水平较高等。
大量研究证据表明, 家庭医生以人为中心的照顾成为预防、发现、管理和控制慢性病的最得力手段, 并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延长期望寿命。
一、组建服务团队, 实施网格化管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 要“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 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服务和康复服务。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 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汕头市潮阳区河溪镇共有12个行政村, 每个行政村都设立卫生站。河溪镇总面积55.66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8万多人, 以务农为主, 中青年多外出打工, 留守在家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儿童。
结合河溪镇卫生资源的分布情况, 镇卫生院组建七支服务团队, 分三块开展服务。一块是儿保团队, 与计免门诊合并, 在开展预防接种同时免费提供儿童保健服务;一块是妇保团队, 与妇产科门诊合并, 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免费提供孕产妇保健服务;一块是慢性病管理团队, 其中再分为五支小团队, 每支小团队由院临床医生、护士、乡村医生及公卫医生组成。每支小团队根据65周岁以上 (含65周岁) 老年人数、慢性病人数负责1-3个行政村, 约1500人。成立基本公卫办公室, 加强慢性病质量管理, 负责对各团队开展的服务项目进行跟踪回访, 采取电话或入户形式校对服务内容及满意度调查, 并签字以示负责。
二、转变服务模式, 家庭医生与居民交朋友
中华医学会陈竺会长在2013年年会讲话中提到, “医疗体系创新是医改的最大红利, 医疗体系创新首先是基于全科医学的医学模式转换”。农村家庭医生式服务是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可以更全面、有效地为居民及其家庭提供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更加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切实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2014年国家卫计委要求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40%的任务下放到村卫生站, 只有将以往的“单方作战”模式转变为“团队作战”模式, 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 镇卫生院作为依托, 区内二级以上医院作为技术后盾的服务团队, 才能高效、高质地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服务, 同时也能更好地完成村卫生站职责。要真正达到“家庭医生”的内涵, 就是在团队医生对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同时, 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健康教育及健康干预, 达到预防的目的, 教会其家庭成员配合团队医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同时, 要将慢性病管理与开展临床诊疗相结合, 把有限的工作精力和资源先用在和医生有更好合作的居民身上, 做精做细, 让这些享受到服务的居民去宣传, 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不只是单方面的努力, 而是有了呼应, 真正使农村家庭医生成为居民的朋友, 密切了群众关系。
三、规范服务行为, 提升服务质量
河溪镇卫生院将服务流程与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的职责结合起来, 与院临床科室结合起来, 与村卫生站开展业务结合起来, 达到信息共享, 规范了服务行为。将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按村居整理成电子台账, 每周实行信息互通。院各临床科室医生、村卫生站医生在开展诊疗活动的同时, 属于基本公卫服务对象的,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 》的要求, 免费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务, 需要体检的, 由接诊医生开具体检预约单到卫生院免费体检, 体检后团队临床医生根据体检结果、健康档案的情况, 出具健康评估、开展健康教育, 并将体检结果反馈给体检者, 作为体检者就诊的参考, 使健康档案发挥了作用, 达到建档的初步目的。
河溪镇卫生院加强与区内上级医院的联系配合, 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靠山, 指导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对慢性病患者的诊疗。建立绿色转诊通道, 根据患者病情由团队医生与相应科室主任联系, 直接转入病房, 减少患者需经急诊后再转入病区, 不但能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还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使慢性病管理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四、实施绩效考核, 促进持续发展
为充分调动全院干部职工及各村卫生站医生的积极性, 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鼓励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 (签约乡村医生) 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确保乡村医生获得的补偿及时足额到位, 制定《家庭医生式 (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绩效考核方案》, 明确考核内容、考核方法、绩效奖金分配方法等, 增加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人员的绩效奖金收入, 使团队人员能主动积极的开展慢性病管理服务, 促进家庭医生式服务及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1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社区管理 篇十六
社区管理措施
建立健康档案:所选病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内容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生活嗜好、居住环境、体检资料(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病程长短、每次住院情况、重要辅助检查资料、合并其他慢性病资料(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矽肺等)。
定期或不定期随诊和康复知识培训:其目的是讲解疾病知识,提高自我防护和康复能力,使患者明白康复治疗对自己疾病恢复的好处,教育对象包括患者、家属和陪护人员,以取得家属的最大支持和配合,并形成与社区医务人员的互动。
祛除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对有吸烟史的患者,详细说明烟是COPD的最重要发病因素之一。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烟龄越长,吸烟量越大,COPD患病率越高[1]。告诉患者及家属注意居住环境定时开窗通风,有条件者可用消毒剂定期或不定期喷洒,防止滋生病菌。居室内避免放置可导致过敏的花草植物,以免对呼吸道产生刺激。
适当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作一些适当的活动,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例如匀速步行、打太极拳、做深呼吸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体操,以增强体质,锻炼心肺功能,但应注意量力而行,避免过分劳累。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指导合理饮食。COPD患者的最大吸气压和呼气压明显降低很大程度与营养不良致呼吸肌减弱有关。由于COPD患者营养物质摄入减少,消化吸收不良,能量需求增加和分解代谢增强的原因,常常发生营养不良。因此,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指导合理饮食,纠正营养不良显得非常重要。根据患者身高、年龄查得标准体重,求出实际体重占标准体重百分比和体重指数(BMI),再结合患者皮下脂肪消耗、水肿、血浆白蛋白情况综合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轻度营养不良采取宣传教育,强调营养支持治疗是COPD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如鸡蛋、牛奶(250~500ml/日),指导患者每日饮食维持在如下水平:碳水化合物占40%、蛋白质占35%、脂肪占25%。适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中重度营养不良者除增加饮食摄入外,适当静脉输住白蛋白、脂肪乳或氨基酸。
家庭氧疗:长期家庭氧疗被认为是COPD缓解期较为有效的治疗手段,疗程在半年以上,每日吸氧时间达15小时以上,低浓度(25%~30%),低流量(1~2L/分)吸入氧气,能使COPD患者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由于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偏慢,基础代谢降低,氧疗最好在夜间进行,既不影响白天的活动,又可达到治疗目的。
有效的呼吸操锻炼:指导患者做缩唇腹式呼吸,其要领是放松全身肌肉,以鼻吸气,缩唇呼气,让气体通过缩唇的口型呼出。一般吸气,呼气时间比例1:2,逐渐延长呼气时间。鼻吸气的同时腹肌舒张放松,使腹肌尽量隆起,同时膈肌收缩,位置下移,呼气时腹肌收缩,膈肌松弛回复原位。开始时,2次/日,15分/次,以后逐渐增加次数和时间,并可在卧位、坐位、站位时进行锻炼。
合理用药:抗生素不应长期服用,病情好转且稳定后应停用,以免出现耐药性和二重感染。出现咳嗽,咳痰时可使用祛痰、止咳药,如沐舒坦,止咳合剂等。指导患者接种免疫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可减少感染导致的COPD急性加重。
心理干预:COPD患者由于病程长,反复发生感染,反复住院,易产生焦虑、烦躁、自卑等心理障碍,及时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保持情绪乐观和开朗。同时医生、家属和陪护人员给患者提供更多的关怀,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结语
总之,COPD患者的社区管理极为重要,可减少疾病复发,延缓病程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同时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并且长期坚持,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慢性病管理总结】推荐阅读:
社区慢性病管理07-07
慢性病健康管理07-27
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07-23
慢性病管理系统建设方案08-03
林集中心小学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06-25
慢性疼痛诊疗管理规范09-03
慢性病教案08-24
慢性病防治试题10-27
慢性病预防知识10-03
慢性病知识讲座小结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