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轻松学习高中物理

2024-08-15

让学生轻松学习高中物理(精选18篇)

1.让学生轻松学习高中物理 篇一

让学生在高中物理课中学到一些学习方法

陈敏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就要求中学物理教学注意使学生掌握一些探索客观世界的方法,应该把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法的训练很好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方法,实际就是在教师指导下认识、探索客观事物的方法。方法对,就学得好而快,方法不对,就要走弯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涉及到的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很多,如发现问题、观察、实验、抽象、理想化、比较、类比、假说、模型、数学方法等等。本文主要对观察、实验、发现问题方法从教学、教材角度谈些想法。

一、观察法

“观察”通常是指人们考察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事物,即在人们不对客观事物施加影响的情况下,对事物进行研究,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观察方法是很重要的,牛顿力学是从观察天体运动中总结出来的。观察宇宙射线仍是研究高能粒子的重要方法。

(一)指导和鼓励观察,提高学生观察兴趣

在学习物理之前,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有了观察的经验和训练,物理课应该使他们掌握得更好一些。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兴趣。很多孩子是怀着深切的期望开始学物理的,他们从日常观察中积累了许多问题,期待在物理课中找到答案。能及时给学生满意的解答,会有利于保持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兴趣。但多数情况是限于知识准备不足,不能及时解答。这时当然可以说要在学过什么知识以后才能解释。可是,这样的话,一个学生连听几次,观察兴趣就会降低。如果改变一些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继续从哪些方面深入观察,作好纪录,同时说明所观察的事物跟哪部分知识有关,现在的观察对将来的学习有什么好处,效果可能好些,更可取的办法是教师争取主动,给全班或个别喜欢观察的学生布置观察作业,观察跟讲到的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技术设备以及人们的某些活动等等。课本在某些课题后面编了一些观察性的题目,教学时可以根据情况提前布置给学生。

(二)培养观察素养,提高学生观察目的性

学生的观察兴趣,最初是出于好奇,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遇到新鲜东西、新奇现象舍不得走,要看个究竟,这种出于好奇的观察兴趣是不稳定的,只满足于表面了解。物理课应该把出于好奇的观察提高到有目的的观察。所谓有目的的观察,不只是有明确具体的观察对象和要求,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懂得观察是人类研究客观世界规律的和种基本方法,而在观察中注意分析、比较,寻找各有关因素之间的联系。因此,应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素养。首先是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的客观性,对于观察中感知的各种资料,实事求是地对待。其次,让学生在观察时要抓住主要的东西,抓住跟观察目的有关的方面,要有步骤、有次序、尽可能细致。科学的观察还要有详细的记录。物理教学中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的观察,最好也要求记录,培养记录的习惯和能力。记录要求真实、简明、具体,字数不要多,几十个字、一百多字或者列个表格填上数据就够了。

总之,应该培养学生成为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的有心人,防止形成漫不经心、视而不见的粗率作风。

二、实验法

“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研究自然规律。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中学物理中的实验,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研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一)注重教师演示实验的教育性

目前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中,数量最多的是由教师演示的探索性实验。从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方法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演示起着示范作用。时刻意识到这一点,在安装调整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操作,观测、记录、处理数据,分析、概括得出结论,即在整个演示过程的每一步,都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必然会产生深刻的教育作用。中学能做的探索性实验,涉及的参数都不多,实验时一般是依次改变其中之一来考查它的影响,最后概括出反映各参数关系的规律。演示时学生了解这样的考查步骤,在观察中他们的思维便会处于更积极的状态,同时也懂得这种用实验来研究问题的方法。物理学史上不少著名的实验,如库仑扭称实验、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实验等,限于设备,目前一般中学不能演示,但在课本里还是写上了。课本这样做,除了考虑到它们是重要规律,理论基础,并且有助于发展思维,还考虑到可以使学生从这些具体实例中领会物理实验的一般方法。例如,每个实验都包括提出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法并研究如何实现,对得到的实验资料进行逻辑加工得出结论等阶段;实验的每个阶段都跟理论紧密交织着,都要用已有的理论来指导;科学仪器能帮助人们克服感觉器官的局限,使感性认识更加客观、精细、准确,因而科学仪器的设计,使用对实验的成功起重要(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课堂上,研究一条物理规律,通常只提出一个实验,因而可能使学生误认为一个实验就可以发现一条规律。应该向学生指出:任何一位实验科学家,在得出他最后的科学结论之前,都是采用过多种方法,做过几十次、几百次的实验,处理过浩繁的观测资料,经受过多次的失败和挫折;任何一项实验发现在得到公认之前,至少要为另一位研究者所重复证实;而事实常常是一个题目同时有许多人在独立研究,相继得到同样结论,或是一项实验发现一经发表,立即有许多人重复这个实验加以检验。结合物理学史上的具体事例讲清这些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不畏险阻的攻关精神,懂得任何科学成就都是许多人辛勤劳动的共同结晶。教师的演示实验和介绍一些著名实验,还只能使学生对实验方法有所了解,而要使学生真正掌握一些,必须也只能靠他们自己去实践。

(二)注重学生分组实验的实践性

我们课本中的学生分组实验,现在还是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安排的,探索性的很少,多数是验证性的,内容都比较简单,数目也不多。但是在实验训练上,还是可以基本达到大纲要求让学生掌握实验的技能和修养——会使用基本仪器、会记录、整理数据,会得出适当的结论的目的。因此,在学生实验课上,一定要给足学生动手的时间,在学生实践中得到实验能力的提高。为了培养能力,还须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做好预习,在实验过程,养成先会用仪器,再动手实验的习惯。实验中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手脑并用,把实验跟理论紧密结合起来。这不只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结果跟所学理论的关系,懂得实验设计所论据的物理原理,而且实验过程中的每一项操作都应该联系已有知识考虑应该怎样作,而不是不动脑子机械地照书上写的去做,或者盲目地去试。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考虑误差的来源和减小办法。

(三)注重设计性实验的创造性

我们在抓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同时,努力开拓实验教学的新构想,探索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新路子。设计物理实验需要灵活、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物理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学生:(1)根据目的,查阅资料,设计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2)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或自己制作简单的仪器;(3)设计独特的实验构思和实验步骤;(4)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因而,利用设计实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发现问题法

“发现问题”是指能够从众多的现象和资源中,敏锐地感受和觉察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物理学虽然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但观察和实验是以发现并提出问题为源泉。学生有先天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具有自发性,且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教师必须因势利导,充分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力。

(一)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多提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对学生多提问题。教师的提问作用是引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提更多的问题。在教师提问时,必须注意:

1、问题具有适当的隐蔽性和启迪性。

2、设问的角度、难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经过思考以后能找到答案。

3、问题的指向具有发散性而非选择性或唯一性。

对学生回答的内容不要简单地判定为“是”与“非”。要从错误解答中挖掘答对的成份,要将正确解答的不同方法和途径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探索出来。

总之,课堂提问和解答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探索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以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思维

问题教学法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他认为思维的自然规律不是形式思维,而是所谓“实验逻辑的反省思维”。它是对问题的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的过程。在由疑难的或不确定的情境到确定的情境之间有五步思维过程,即杜威著名的“思维五步法”。

1、疑难的情境;

2、确定疑难的所在,提出问题;

3、提出解决疑难问题的各种假设;

4、推断哪一种假设可以解决问题;

5、通过实验,验证或修改假设,形成结论。

“思维五步法”的起点是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呈现问题情境,从问题情境中提示矛盾,从矛盾中寻找问题。

(三)创建良好的问题讨论式的人际关系 教师要时刻扮演一个与学生一起研究问题的平等的“同路人”,融洽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一些答案具有发散性的疑难问题,教师在讨论中如发生与学生有分歧现象,要以科学的态度诚心地吸纳学生的意见。学生在这样的讨论中往往表现大胆,敢于发表意见,相互激励,使答案具有创新性。

(四)引导学生从物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中发现问题 物理学与生活、生产、技术、社会、自然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如生活中的B超、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些领域涉及的物理知识丰富多彩,使学生感觉物理是既鲜活又生动,学生可以提出非常多的问题。

2.让学生轻松学习高中物理 篇二

关键词:实验,生活,物理学习

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面对新课改的新教材,平时应尽最大努力,想方设法,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学习活动、学习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和感悟中适应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物理教育过程必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实践,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敢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科学态度。结合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经验,我认为:实践和感悟物理学习,是学生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的最佳途径。

一、让学生在实验中实践物理学习

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从操作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学科情感,已成为当今物理课堂教育的主流。物理实验是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途径。具体形象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情感体验,形成持久良好的物理学习动机。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物理学习

例如有这样一节课:长度测量。

实验目的:

1. 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的原理,以及它们正确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有效数字、算术平均误差和相对误差的计算方法(包括多次等精度测量误差的估算、有效数字的基本运算与实验结果的正确表示),学习多次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误差估算方法。

实验仪器:

不锈钢直尺,物理天平(WT-05),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和待测量的小工件。

实验内容:

1.用游标卡尺测量铁圆管,计算圆管的体积及误差;

2.用螺旋测微计测小钢球的直径,计算其体积及误差;

3. 用物理天平测铁圆管质量,计算密度及误差;

4. 用读数显微镜测量钢丝的直径;

5. 对多次测量进行误差的运算,求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思考题:

1.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测长度时,怎样读出毫米以下的数值?

2.何谓仪器分度值?米尺、20分度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各为多少?如果用它们测量长度约为7cm的物体,问各能读得几位有效数字?

3.使用螺旋测微器时应注意些什么?

4.有一角游标,主尺29度(29分格)对应于游标30个分格,问这个角游标的分度值是多少?有效数字最后1位应读到哪一位?

5.已知一游标卡尺的游标刻度有50个,用它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5.428cm,在主尺上的读数是多少?通过游标的读数是多少?游标上的哪一刻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线对齐?

6. 小制作:

(1)用硬纸片制作一个准确度为1/10 (mm)游标尺;(2)利用硬纸板给半圆仪加一个准确度为6′的角游标。

提示:1.测量直径要交叉测量;2.长度测量采取先粗测后再精测移测的方法。

备注:本实验是学生进实验室做的第一个实验,主要内容是学习使用几种常用的长度测量仪器,并且作为多次测量结果的误差计算,以及误差传递的练习。但不能到此为止,还应教给学生处理一些在基本测量及使用仪器时经常遇到的问题的原则或途径。

由此可见,教师在备本节课时,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要求,在充分考虑现有条件和学生实际认识的情况下,课内设计一定量的学生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物理学习,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亲身体验学习结果,有利于优化教学程序,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学习

3.如何让学生适应高中物理学习 篇三

一、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理形象和现象,所以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高中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

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公式,考试就很容易了。而高中物理内容多而且难度大,各部分知识相互联系,有的学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学生感到物理深奥难懂,从而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高中物理对学生运用数学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涉及到数学知识,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多加深,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常用的就有10个之多,每个公式涉及到四个物理量,其中三个为矢量,并且各公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学生在解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开始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表达式。

二、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1.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高中物理教师不单是研究高中的物理教材,还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中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阶差”,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2.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中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出发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和增加难度。

3.透析物理概念和规律

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1)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2)弄清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来龙去脉,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的同时,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4.物理模型的建立

高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以实现知识的迁移。物理模型建立的重要途径是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讲解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良好的习惯。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

5.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主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才能真正想清其中的道理,从而更好地掌握它。(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对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4.让学生轻松学习高中物理 篇四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湖北省石首市文昌小学 曾香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在低学段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活泼开朗,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培养他(她)们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为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推进作用。

【关键词】低段数学教学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直观教具 重视操作 巧设游戏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活泼开朗,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好动、爱玩,上课刚一会儿,就开始说话、玩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前后左右来回动,总是在眼前晃来晃去。老师们往往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想让一年级的学生们上好一节课,可真不容易。

《数学课程标准》在低学段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所以,要想学生学得好,首先要解决他们“乐学”的问题。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是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如何才能让一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能够轻松、快乐、有效地去学习数学呢?我认为,如果我们一年级的老师们,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我通过担任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这一期来,在掌握数学课标和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学习、引进、移植有经验的同行们的理论和经验,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为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推进作用,收到较好的效果。通过我一个学期的教学,我认为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运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对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事物比较敏感、好奇,喜欢直观、生动的感知材料。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插图、直观的教具等利用多媒体手段,出现一些形象直观的、孩子比较喜欢的任务、画面,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还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让孩子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把那些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数和形的概念,具体、形象地重现到课堂上,引导他们在感性认识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抽象的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把主题图上的能够用来认识的物品做成卡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直观地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被激发出来,注意力也被那些五颜六色的卡片所吸引,整节课孩子们都专心致志,再也不用老师用木棍敲打着桌子,警告他们注意听课了。

二、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上课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每让学生进行一种操作时,必须首先要求学生看清题意,再想一想,根据题目要求,你在操作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该如何做。坚决克服不经思考,盲目动手的毛病。例如,在教学“数一数、比一比”时我让学生用学具盒里的图片,自己动手摆一摆,边摆边和同桌说说算式和计算结果。并让学生把自己摆得结果,到展示台上展示。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每个学生都有了参与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整个教室里都洋溢着轻松、快乐的气息。

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讲一讲,再引导学生观察验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期中的数量关系。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地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双手实践过的东西。加之他们有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我认为动手操作是提高一年级学生参与学习的最好法宝,因此,在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我们绝不能只是让学生用耳朵听数学,更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动一动,胜过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讲解。

三、巧设游戏活动,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非常难集中,坐久了坐不住,听久了打瞌睡。根据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利用一年级孩子爱玩的天性,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适当运用游戏活动,将对新知的巩固放到游戏中去完成,这样做既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巩固了新知,又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进而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优化学习效果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能有效防止课堂教学后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现象发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我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四种平面图形后,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一个摸物体的游戏:准备一个不透明的口袋,放进四种平面图形若干个,大小不同。活动一:学生从口袋中摸出一个图形告诉大家是什么形状;活动二:学生按要求要摸出规定的图形。学生对这个游戏活动很感兴趣,通过活动轻松地巩固了对各种图形特征的掌握。此外,我还创造了许多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并在学习新知识后的练习中引入竞争机制,利用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开展了比一比谁算得最快、夺红旗、接力赛、数学扑克等多种小型、易操作的游戏,学生们在这样的竞赛活动中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参加,并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的计算、观察、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寓一年级数学教学于游戏活动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做练习题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当然,要想让学生行之有效地学习,课堂纪律是保证,要加强常规训练,如操作学具盒之前的要求、回答问题的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的要求等,也不可忽视。教师只有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好课堂活动,恰当地运用愉快教学的方法,把图片、操作、游戏交叉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以此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并让学生感觉到学数学很轻松、很开心、很快乐,进而喜欢数学,乐学数学,才能为学生漫长的求学之路打开一扇充满快乐、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心灵之窗!

5.阅读,让孩子学习更轻松 篇五

要想成绩好必须多读书

有一资料显示:喜欢读书的孩子比不读书的孩子成才的概率高5倍。一位资深教育专家把决定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能力分为四种,依次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作业能力、考试能力。把阅读能力排在首位,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为了验证以上说法是否正确,我曾对一个学校三个班级初二至高一的学生做了跟踪调研。结果显示:凡是学习状态好,学习成绩稳步上升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小养成了读书习惯,且有一定的阅读量。凡是学习不在状态,学习成绩不断下滑,且出现各种问题的孩子,阅读都是其薄弱环节;个别孩子虽然也喜欢读书,但他们读的都是格调不高的书。

阅读的好坏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大的差别?听听名师们是怎么说的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都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

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曾说:“你要考试第一名,考中学、考大学,要成绩非常好,非读书读得多不可。我课外书读得多,考试成绩很好。”可以说,阅读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第一秘诀。

阅读能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

我在帮教孩子的实践中,都从他们的阅读抓起。喜欢阅读的,我会鼓励他把这个“特大优点”坚持下去;不喜欢阅读的,我会千方百计培养他的阅读兴趣。下面我讲三个案例。

案例一:

程欢欢,河南洛阳市人,11岁,上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中下等,语数外三科均在五六十分徘徊。和欢欢接触后,我发现她基本没有课外阅读意识。通过两小时的交流,我把她的读书欲望激发起来后,不失时机地送给她3本书:《爱的教育》、《小王子》、《草房子》。从不太习惯到比较自觉,欢欢一个多月读完了这3本书。

回访时,我又送给欢欢5本书,她爱不释手,两个月左右又读完了。读完8本书后,欢欢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脸上有了笑容、喜欢说话了、作文写得顺手了、比较爱学习了。最令她父母高兴的是,不到一个学期,欢欢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几个档次,语文、英语都在90分以上,数学几次考试均为100分。

她的父亲感到诧异,读书能有这么神奇?他拿起孩子读过的这些书研究起来,读了一部分,父亲心服口服了:“这些书写得如此好,经常读这样的书,孩子怎么会不进步呢?”尝到了甜头,父母主动给欢欢买书了。

案例二:

罗涛,陕西延安人,13岁,上初一。2008年,她妈妈带她找我时,罗涛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倒数。在我的引导、激励下,她逐渐喜欢上了读书。通过读书,罗涛有了自信心,有了理想,有了人生目标,学习成绩也在一步步提高。下面是罗涛发给我的电子邮件。

“最让我感激的是您送给我那么多好书,是您点燃了我对书的热情,是您让我和书结了缘。通过结交书籍这位良友,让我懂得了不少人生的道理,知道了生命的意义,更明白了学习的目的。”

2010年中招考试过后,我在第一时间收到了罗涛的报喜电话,她考入了省级示范性高中。

案例三:

高迪,江苏南京人,19岁,上高三。2007年初,我出差到南京,应高迪父母的邀请,到他家家访。

高迪在学校和老师关系不融洽,和同学谈不来,负面情绪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他害怕在学校影响学习,请假在家自学,结果事与愿违。父母心急如焚,他自己也异常焦躁。

了解了高迪的情况后,我告诉他:“我们改变不了高考制度,但我们能改变自己。学校是个小社会,融不进学校生活的学生,将来也肯定融不进社会。”我建议高迪在自我反思的同时,从书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寻找人生智慧。

高迪接纳了我的建议,从不读书的他拿起了书。读完我推荐的几本书,高迪主动回到了学校。回到学校后,他的心态改变了、看老师顺眼了,和同学也有了共同语言。他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在当年的高考中,高迪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以上案例表明:课外阅读对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引领一个人的人生走向,阅读决定一个孩子的命运。

阅读不是可有可无,应是必修科目

既然阅读这么重要,那么孩子们的阅读情况怎样呢?

2004年,我对100名初中二年级学生的阅读情况作了调查,结果令人担忧:一年内没有读过一本课外书的有37名;读过3本以上的有47名;读过5本以上的有11名;读过10本以上的仅有5名。

2005年暑假,我做了一次阅读方面的实验。我组织了10个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全日阅读。按八小时计算,每个学生平均每天可阅读一本两三百页、20万字左右的书籍,个别学生还能读得更多些。可见,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多么强!这还是在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状态下。

实验表明,中小学生如果每天阅读一小时,加上星期天、节假日,每个星期能读一本20万字的书。那么,每年读50本书是完全能做到的。

假若中小学生都能达到这个阅读量,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毕业,每个孩子都能读300本以上的书。如果这样,孩子们能从书中汲取多少精神营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会有多强、又能懂得多少道理!

课外阅读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十分重要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修科目。很多家长埋怨孩子不听话、没有礼貌、不懂道理,殊不知,孩子不读书怎么会有礼貌?怎么会懂道理?孩子一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必须明白的道理成千上万,老师教给他的非常有限,大量的还要从阅读中获得。

有的家长抱怨孩子学习成绩差,没有学习动力,缺乏激情。他们不知道动力和激情都是心理力量,书籍最能给人心理力量。孩子不读书,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学习是被动的、极不情愿的,学习成绩怎会理想?

还有很多家长把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学校,认为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老师的事情。近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到过不少学校,也和不少教师

有过接触。他们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大多数教师对学生的阅读不够重视,只有少数教师提倡并过问过孩子的阅读。

遇到重视阅读的教师,是孩子的福音,我们应感到庆幸;遇到忽视孩子阅读的教师,做父母的也不要怨天尤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我们不能选择教师,但我们能管理好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弥补上孩子课外阅读这一课。孩子书读得多了,说不定哪本书就影响了他,哪句格言、警句就激励了他,哪位名人的成长经历就鼓舞了他,从而,他也就知道了该怎样做人、该怎样学习。一个孩子一旦被崇高的信念激励着,产生出的力量将是巨大的。

6.让学生轻松学习高中物理 篇六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又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老师由此引人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又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3.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4.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利用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并准备好“绣球”进行实验,一定会引人人胜、妙趣横生。抛“绣球”时,只有“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时,才能够接到“绣球”,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直到几年后,有些学生还说这个实验很有趣,印象深刻。

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

7.让学生轻松学习高中物理 篇七

一、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 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 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 好奇、好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 大脑容易疲劳, 这就需要教师常常变换教学方式。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适时恰当地选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 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如何设计、选择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问题产生于情境, 信息技术中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等特点为学生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学习Word时, 提出:“一说起课本, 我们都会想这是什么课呀, 然后去学里面的内容。可课本是怎么做出来, 那就是Word软件。”提出一个阶段任务引发学生深入了解的兴趣:“当学会Word, 学会了文字、图片后, 做课本还不行, 计算机本身自带的图形无法做出来, 怎么办?”接着又引出了一个新问题让学生想要更加深入的去了解, 这就激发了另议个新求知欲:“屏幕拷贝键”的使用。这样, 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兴趣, 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索。

二、自主学习, 深入探究

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才是真正有效的课?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传统的灌输式、训练式教学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教学画笔工具时, 可以在介绍完“圆、椭圆”的使用方法后, 让学生自主创作, 以这个工具为主画一幅画。尽管生活中的圆的素材很多, 但不限定画什么, 没有提示, 一大半学生只是在画面上不断地画着圆或是椭圆, 经过一些口头提示后, 有些同学才简单地画出一些来, 吸取了这个教训, 在另一个班教学时, 介绍完圆的画法后, 我让学生看了五环旗、靶心等等图案。这给了学生一些启发, 马上就有学生能画出光盘、水晕等图案, 相继诞生了形态各异的娃娃的脸、车轮、钮扣、呼拉圈、钟表、圆盘……等美丽且有意义的图画。所以说自主学习, 也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 不仅为学生的主动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上留下了余地, 也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从而更加深入地激发孩子们的想象空间, 开发智力。

正如古人所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传给学生以知识, 不如将学习方法授给学生, 让学生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开发学生潜能,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把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定为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 通过能动的创造的学习活动, 实现自主性发展。

三、突破重点, 攻克难点

信息技术中最主要的多媒体技术, 不仅有鲜明的图像, 生动的画面, 而且还具备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 是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学内容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 仅凭教师枯燥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课件, 就能轻松地解决。并且对重点和难点还可以重复再现, 将反映好的解题思路的计算过程投影出来, 能再次启发学生的思维, 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

例如, 在教学数学《相遇问题》时运用软件直观演示, 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教师操作鼠标, 屏幕上首先出现两个学生, 其中一个学生从左往右走, 一会儿, 另一名学生从右往左走, 两个学生在逼真的模拟下行走, 直到相遇。这时屏幕上出示题目:“小华和小琳两人从两地相对行走, 小华每分钟走72米, 小琳每分钟走68米。小华走1分钟后小琳才出发, 再过9分钟两人相遇。两地间距离多少米?”教师再操作鼠标, 屏幕上出示线段图, 在线段图上分别标出每分钟两人各行走的路程。这样难点在两人形象行走的动态演示和直观的线段图中得以解决, 使学生一目了然, 它比老师的任何解释都具有说服力, 增强对学生感观上的刺激。演示一结束, 学生们很快就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信息技术的有机利用帮助学生明晰地掌握概念, 获得正确的结论, 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四、整合学科, 多面发展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将各个学科的一些内容整合进来, 即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不仅讲信息技术, 而且涉及多学科知识, 将各类学习当作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组织教学时, 把这些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促进和实现多学科知识之间的真正联合, 让学生自觉做到“学以致用”。例如, 在学习键盘操作时, 不妨结合当天所学英语单词来练习, 既熟悉了指法, 又背会了单词;在教学画图软件时, 让他们配合美术课, 进行实际的绘画等。这样, 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 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8.如何让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习 篇八

当前,在乡级公开课课堂上,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得拘谨严肃,这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相去甚远。对此,笔者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认为原因有三:

一是教师备课工夫下得不深。现如今农村教师上课,大多沿用市场上的《星级教案》或《鼎尖教案》,这些市场上流行的教案,有些观念或引用的知识已经过时,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案设计得极其简单,没有具体指明采用何种引导方法、何种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即使提到,也是存留很大的空白,需要教师去思考、补充,更何况课堂效果还有地域环境、学生素质等实际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想上出一堂生动活泼让学生身心愉悦的课,必须在备课上下工夫,而不是盲目使用这样的教案。

二是教师在课堂上放不开自己。也许是心理的问题,有那么多的教师在听课,执教教师的拘谨害怕,会使学生受到感染,主要表现为:表情上,教师面红耳赤,可能是发现自己忘了备课思路,或用错了话等,这种状况无形中传染给学生,让学生感到心神不定。动作上,教师觉得自己做不好不敢来第二次,匆忙收场了事,这不仅加剧学生的紧张心理,而且影响到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

三是教学评价简单乏力。在农村课堂上,经常听到的评价是“读得真好”“回答真好”“大家表扬他”“他给我们开了个好头”等缺乏动感与想象的语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对此,笔者认为要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要深而透的解读文本。教师要学会解读文本,因为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只有对文本有深而透的理解,教师才会胸有成竹,有信心去实施教学,才能思考并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才能在知识与技能或过程与方法等某个知识点上找到最佳的突破口。

其次,教师要懂得充实自己,才能放开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积累教育教学的思想或理论,让自己有宽广的知识。理论往往支配着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师要向书本学习,尤其要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精彩案例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也不妨涉猎其他书籍,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

再次,善于安慰出错的学生,这是自觉维护学生自尊的表现。出错的学生只有在自尊得到维护与扶持下,才能保持乐于学习的态度。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学生对学校生活的认可,有利于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当他们有了表达自己意见和思想的机会并得到教师尊重和理解的时候,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才会慢慢地提高。

最后,评价要多样而富有活力。评价是一门艺术,教师要让课堂更加精彩,充分发挥评价的功效就必须讲究艺术。如果学生读得好,可以让学生先来参评,说出好的地方,然后教师评。如果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也要尽可能找出积极因素,如“敢于积极发表意见,非常勇敢。但考虑问题的思路错了,要加油!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成功!”有些学生平时极少发言,偶尔举手发言,又可能出错,教师评价更要着重鼓励其主动发言的行为,不要在发言质量上有太高的要求。只有在这样的评价氛围中,学生才少一点严肃,少一点拘束,多一点轻松与和谐。

9.让学生轻松学习高中物理 篇九

【摘 要】 消除学生厌学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转变学习态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等能力方面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见解。

物理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推广,对物理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自己和学生的角色变化和迁移都感到很难适应,在调动学生学习物 理学 科的积极性等方面感到十分迷惑,对如何破解学生厌学情绪感到束手无策。我是一名从事多年初中物理教学的一线教师,这些年来我在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物理情境和实施情感 教育,对学生学习物理时的厌学情绪方面进行转变,并受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我就这几年在教学中的所思所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就物理学科而言,其内容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实践性,学生有时能读懂文字,但并不能理解其含义因而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时,思维方式跟不上,自然 就会感到物理难学,学习兴趣就会减弱,产生一种厌学情绪,影响物理教学的整体 发展。这也是摆在我们物理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该认真领会新课标,理解新教材和了解学生,真正做到新课标在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物理情境,有针对性的实施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丰富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要重在综合素养和潜能开发等方面。

一、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创设一个好的物理课堂教学环境,老师应把一些简单的基本知识都要讲清楚,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收获,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学到最基本的知识,这样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例如,在讲授《力》这一节中,对于“力”的概念,基础较好的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但在教学中就不能轻描淡写,甚至画大字,要通盘考虑大多数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应多举一些有关“力”的例子来说明“力”产生的条件、“力”的特点等。举“马拉车”、“人提水”、“牛耕地”等例子,“马、人、牛”是施力物体,“车、水、地”是受力物体,这些物理情景都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学生都能理解。多找几个基础一般的学生让他们自己举出“力”的例子,并能说出施力物体、受力物体。还可采用多个学生自制道具进行即兴表演,这样基础较好的学生不会感到厌烦,基础一般的学生也能学到知识,整堂课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掌握力的特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物理教学中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克服只片面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热爱 科学 的教育,通过古今中外物理学家典型的事例来感染、熏导学生,提升他们的人生观,激发他们的热情。(这里可以加一个神七飞天进行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根据不同的课程给学生创设一些动手动脑的机会,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我们的物理课就改变了单一的传授知识,使学生其它方面也得到了发展。又例如,在《连通器》的教学中,要讲到“船闸”的原理,这是一个连通器的运用,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介绍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及取得的成绩,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将来祖国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同时,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观看三峡电站那些船闸图片,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了《杠杆》之后让学生利用杠杆原理去自制一杆秤,这样不但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杠杆原理和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作为教师,我们要利用这一特点,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

用心

爱心

专心

和爱好。例如,在《家庭电路》这一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组装一个电路,并认识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作用,学生都非常有兴趣,都认为学了很实用,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最后使灯泡发光,都得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让学生展开联想与实践,自己家里面线路是怎样安装的,用电器、开关在什么位置,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自己家中的线路安装好不好,你有哪些改进意见?”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就觉得学的知识有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果长期努力,教学效果也会显著提高。

四,作好思想 教育 工作,使学生信任老师,教师多用鼓励的言语与学生交谈,用适合年龄特点的语言表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得当,就会消除学生对物 理学 科的厌学情绪,使学生转变对老师和物理学科的看法,从内心对物理学科产生积极的态度。思想教育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是新课标组织教学的关键所在,一堂课的成功就看教师组织得好不好,它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激发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时代 发展 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在教学中所向往的目标,也是新课标的最终归宿。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素质培养,应该认真的学习和研究新课标,不但的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使新课标在物理教学中得到突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a

用心

爱心

10.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英语2 篇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对小学生来说,快乐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对老师来说,引导学生轻松、快乐地学英语是我们永远要研究的课题。那怎样才能保持他们的动力,使他们乐“此”不疲呢?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教师要以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打消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心理,才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在教学中,我注意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同一片蓝天下的欢乐,以此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另外,我还注意发扬民主,鼓励每位学生发展自己的见解,做到敢说、敢问、敢于指出教师的错误和不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之间是互相信任的朋友关系,教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学生参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培养了良好的思想品质,促进其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提供开放宽松的教学空间

从一个封闭的空间走向另一个完全开放的领域,能为学生们提供有效的教学环境,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小学生英语课堂活起来。

座位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有关课堂设计,将桌椅拼在一起,让教室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这样,教师可坐在孩子们中间讲知识。如果定期灵活地改变课桌椅的摆设,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不断地将课桌摆成半环形,圆环形,长条形,三角形„„这样便于师生在教学中交流。

另外,可以将所教内容设计编排成具有一定生活教育意义的活动,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在学生用英语表达请求帮助时,让学生回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选择最需要帮助的一例,让他们自行分组,再使他们尝试用英语把它表演出来,教师可做适当的指导。

三、运用多种形式的艺术表演

课堂艺术表演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英语教学要唤起学生兴趣,把课教活,把艺术表演引进课堂是一种好形式。

讲讲。例如在学了“Li Ming ’s family tree”后,让学生带来自家的照片,讲讲他们的家庭。在讲的过程中,本课的单词、重点句型得到操练。

唱唱。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明快欢乐或抒情的节奏吸引并打动学生的心弦,歌声不仅使学生集中注意,提高兴趣,乐于求知,又能巩固和加速记忆所学知识。上课时恰到好处地唱一些英语歌曲,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促其处于最佳状态。如在教完人体器官名称后,教他们唱《Head Shoulder Knees and Toes》,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单词的认识。又如教唱歌曲《Color Song》来学习表示颜色的单词。

画画。用绘画形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借助画的直观形象感染学生,使学生不但理解单词、句型,而且得到美的享受。如在教复数形式时,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所述进行绘画练习:有花,有树,还有一些孩子在放风筝,多美的一幅图啊!学生看着自己的画,兴趣盎然。

四、采用快乐的评价方式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对学生少一些责备和批评,多一些关爱,经常手里握有多把鼓励的尺子,从不同角度来衡量他们。对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的学生,我注意保持他们的上进心,阶段性地根据他们的综合表现授予最佳或优秀“英语小明星”的称号;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我从学习习惯、态度和方法上给予指导,帮助制定阶段学习目标,注意从各方面来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授予“进步之星”头衔加以表扬。同时在教学中,我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搭建一个让每位学生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如“英语单词小擂主”、“英语模仿秀”、“作业全优生”等等,让学生不但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同时也认识到,好成绩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1.如何让初中学生轻松学习英语词汇 篇十一

对此,作为一个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22年的教师,要让学生们轻松有效地学习英语词汇,我有以下几个建议,在此与大家商榷。

一、听说领先,形音结合

按照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初中年级,特别是初一年级,一定要贯彻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因此,词汇教学也一定要首先是听。即教师在教单词时,先让学生听,让学生去辨音,教师要展示每个词是由几个音素、几个音节构成,重音在什么地方,经常这样练习才能让学生从听的意义上掌握词汇。其次,多数单词的拼写都是符合读音规则的……辅音音素的发音几乎和汉语拼音相似,可以借用汉语拼音的优势,记好元音音素和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这样就能音形结合拼出单词。这样,学生在读单词的过程中把一定的音同可能对应的形联系起来,又把一定的形同可能对应的一定的音联系起来,通过反复练习在大脑中建立起来一类一类词的音、形模式联系,如让学生把双元音[ei:]和name,great,they等单词中的元音字母及元音字母组合的形联系起来。这就解决了学生掌握词汇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拼写单词。

在通常的入门教学中,我在学习字母表时就结合字母音和在其单词中相同读音进行拼读训练。比如:学习字母i时,可列出like bike kite,让学生拼读。让学生一边认识音标一边熟悉拼音技能,先练元音因素和辅音相拼,再给他们介绍元音字母组合,辅音字母组合,结合单词,拼读识记,在练习中逐渐学习开音节闭音节等常识和拼读规则。如此训练坚持一学期多,很多学生拼读技能会越来越强,只要学生自己会读单词了,记忆单词容易了,他们学习英语的激情就会越来越高。

另外,我还会引导他们利用旧词识记单词,以及利用构词法知识进行词汇教学。英语中的很多词汇是借助构词法变化的。我们引导学生学会用构词法知识来辨认和记忆英语单词,效果会更好。

二、利用直观教具教单词

热爱是最好的教师,要让学生喜欢英语,并且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直观教具的使用必不可少。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图片,实物,玩具,幻灯片等一系列辅助教具,还可以在上课时加上手势,动作,表情,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于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表示情感的动词,及比较形象的形容词一般可采用直观教学,这对于初中学生一定是全新的感受,不但能深深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能使他们情不自禁地参与其中。如学习pear这个单词时 教师可一手举起梨子,一边问道 What ’s this in English? It is a pear.再接着举起两个梨子问 What are these in English? They are pears.自问自答,再展开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这样反复操练,学生不但掌握pear这个单词的词性,其单复数形式,而且在运用时也朗朗上口。教师如能在学生回答好之后,把梨子都奖给他们,那课堂气氛就更好。

三、在游戏,歌曲、谚语、成语、格言、绕口令、习语、说唱、诗歌、笑话、谜语等中学词汇

游戏集智力、活动和竞争于一身,是组织、课堂模拟实际活动的有效辅助手段,是实现多样化、趣味性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课堂上做游戏可帮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掌握一些较难掌握的词汇。例如在学了身体部位名称后,可做Touch游戏。分组比赛,一位同学发指令,“Touch your mouth!...Touch your eyes!...Touch your leg!...”其他同学做动作,看谁是最快最准确。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变化词汇教学方法,给学生以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平时要多留心一些有趣的句子,多反思一些词汇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备课时多动脑筋,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例如,在学习了fly a kite这个词组后,我教学生学习了fly a kite这一首歌,还边唱边表演。在学习了 worm之后,教学生格言: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早起的鸟儿有虫),先让学生动脑筋猜句意,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看谁的回答最接近。然后借用郑渊洁的又一种说法提高大家兴趣,The early worm is aten by the bird,(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另外,还可用特殊的句子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例如:trouble 一词,可让学生猜句意:Never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麻烦没来找你,别去自找麻烦。)

适时、适当地利用歌曲、谚语、谜语等活跃一下气氛、寓教于乐,对记忆单词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所占的时间不宜过长,每次题目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12.新课程下如何让学生学好高中物理 篇十二

首先, 应该关注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质量, 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有些探究问题是由教师和教科书直接提出, 虽然其中不乏关于问题背景的介绍, 但很少有让学生主动发现和构思问题的机会。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 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 萌发出科学问题;或者创设一些任务,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 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 学生随堂实验和分组实验, 小实验和小制作, 课本的封面、插图和漫画、想想议议、阅读材料、科学家的故事、教学挂图和模型, 用带趣味性的物理问题去吸引学生,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掌握知识。

其次, 应善于利用学生的参与性来提高在独立学习时的积极性。其中当然不可或缺的是教师应当把握住鼓励性教育带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不得不意识到学生的亲身体验将会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如果能在课堂上适时的得到表现, 由于学生感受比较深, 理解相应的物理概念就容易得多, 愉快得多, 印象也将深刻得多。而这些良好教学效果的得来也是紧密关注生活后可以应用的。比如:

一是家庭、学校、社会都有大量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 如家庭中新型电器;交通工具中某些新装置的物理原理;新型通信工具等。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素材用于教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使用可乐瓶、易拉罐、饮料吸管、胶带纸等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来做物理实验, 善于从生活中获取教具资源。学生的课后作业也可引入游乐场、车站、码头、超级市场等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引入, 以增加学生对物理的亲切感。

二是物理学与社会的联系可以分别从资源 (能源) 、人口、环境和生态、交通、居住等方面, 结合本地的社会现象进行讨论。恰当地采用照片、图表、模型、幻灯、电影、录像、光盘等视听媒体,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通过自己收集信息所形成的有关见解。

三是开展跨学科的研究活动, 鼓励学生把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研究周围的生活和社会现象。例如:进行小型水电站调查, 学生从能量转化估算发电和配电设备、发电功率与当地用电需求的关系等物理知识;从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等生物知识;从水电站周围的地质结构、水电站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影响等地理知识来综合思考研究主题。在研究中提高学生科学与经济、社会互动作用的认识, 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 要求教师具备选择恰当的探究内容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实施探究教学之前, 我们需要对探究的内容进行选择。实践表明, 有些内容是抽象概括的, 很难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概括出来;还有一些内容, 由于材料、设备或者学生学习准备等情况的限制, 不能进行探究。在选择探究内容时, 还应该考虑到探究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学科知识、体系的要求, 符合学生能力的逻辑发展, 以及教学计划的安排。因此, 在选择探究内容的时候, 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是适度性原则。适度主要指探究内容难度上和探究时间长短上的适度。探究的内容不能过于复杂, 探究问题的难度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即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的提取和综合, 可以进行探究并得到结果的。探究的内容也不能太容易, 太容易的内容会让学生感到没有挑战, 失去探究的兴趣。因此, 中学的课堂探究, 一般每次探究活动只包含一个中心问题 (可包含几个小问题) , 进行一次探究循环过程即可解决。

二是趣味性原则。探究教学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特征。学生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倾向, 喜欢探究问题, 当好奇心得到满足, 就有了成就感。因此探究内容必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探究的欲望。实践发现, 选择源于学生生活的、超越常规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内容, 有益于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是可操作性原则。课堂探究希望有结果, 因此探究内容应该选择通过有步骤的探究活动可以得到答案的内容;选择探究结果与某些变量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通过演绎推理可以成立的内容。在内容选择的基础上, 还要依据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来确定内容的范围、内容的角度和呈现方式。知识目标决定探究内容选择的范围,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进行探究;技能目标决定探究内容选取的角度;态度目标决定探究内容呈现的方式。通过下表的对比可以看到同一探究知识点, 当探究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不同时, 所呈现的探究内容的角度和方式就会不同。

通过实践研究, 我们已经认识到探究教学不应去追求一种统一的模式, 而是在为学生创设能够充分认识科学的本质、摆脱束缚、解放思想、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 从而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要出色地完成探究性学习组织者的任务, 就得学会使用任务驱动的方法,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断地产生问题, 努力完成任务, 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知识、养成能力、发展科学素养。

13.让学生轻松学习高中物理 篇十三

1.夯实课内。每天的语文课都有个固定的栏目――让学生上台练说。说话的内容可以是每天的所见所闻,可以是小小的生活感悟,甚至也可以是预习新课后的感受……课内剩余的时间,还可以和他们谈谈国内外大事,比如9 11,印尼大海啸、汶川大地震等等,教师学生一起谈谈议议。每天也许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是常此以往,学生会慢慢培养出关心时事、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同时也能积累不少的知识。教师平时还可以把看到的有趣的寓言、漫画、哲理美文等与他们交流。因为这些都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所以他们也会去留意这些东西,也会想要和老师交流。老师就可以抓住每次机会,问问这则漫画讽刺了什么,到底幽默在哪里,你有什么见解?那篇文章或图片怎么会让你印象深刻呢?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地积累了很多资料,做了许多的口头观后感、读后感了。

2. 重视课外。作文的教学应该要打破鲁迅先生所说的“高墙上四角的天空”,把学生引入校内外丰富多彩的生活海洋。(语文教学论文 )首先要让学生投身生活,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为民服务等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感悟生活;其次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交流会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和各种校园游戏活动;再者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场景,选取精彩镜头,积累作文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在教学六年级“轻叩诗歌的大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时,我就组织学生到图书馆看书,到多媒体教室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调查访问等各种方式收集资料。我还带领学生到海沧著名的青礁慈济宫,充分地进行实践体验,观察发现。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了镌刻在木柱、墙壁和石壁上的诗歌作品。学生们还调查访问了园林工作人员。学生在综合性学习实践中丰富了体验,激活了头脑,衍生出了问题,萌发了启示,为习作储备了丰富而真实的材料。他们不但乐于实践,而且乐于表达。

14.让学生轻松学习高中物理 篇十四

浅析在演唱中如何让学生做到自然轻松

音乐系学生在声乐演唱中,大部分都非常注意发声的技巧,也很注意对歌曲的.感情表达,都在力争做到声情并茂.但对演唱中的自然轻松考虑不多,或是对怎样放松了解不够全面和透彻.音乐系学生在声乐演唱中要做到自然轻松,必须放松、自信、排除杂念、多练.

作 者:王小丹 作者单位:驻马店黄淮学院,艺术系,河南,驻马店,463000刊 名:华章英文刊名:HUAZHANG年,卷(期):“”(23)分类号:G642关键词:音乐 学生 演唱 轻松

15.让学生轻松学习高中物理 篇十五

一、以生动的导语带入文言文学习之中

文言文学习具有较大的难度,教师应当以生动的语言进行导入,从教学伊始就紧扣住学生的心扉,为文言文教学课堂带来一丝生机与活力。笔者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导入环节的作用,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对新授文言文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氛围。例如在《桃花源记》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在国内有许多以桃花源命名的景点,安徽、湖南、重庆等地都有,甚至台湾地区也有,这些景点虽然在不同的地区,但是其来源都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关,陶渊明的桃花源究竟有多大的魅力呢?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就可以得到准确的答案。这样的生动语言能够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探究的强烈欲望,增加了文言文学习兴趣。

二、以反复诵读训练增强学生感悟能力

初中生在文言文学习环节具有较大难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缺乏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对文言文的语感、文字不熟悉,在停顿断句方面也无法有效掌握,这都限制了学生正确领悟文言文的精髓。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为了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的意境和氛围之中,充分感悟字里行间的魅力,强调了“读”的训练。掌握了文言文“读”的要领,才能够由口入心,在反复的诵读之中感悟文言文文字的精炼,把握其规律与特点。笔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诵读,首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进行朗读,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找到“语感”,读出感情与气势,实现心由口出、熟读成诵,进而为充分感悟文言文内容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诵读技巧的同时,还要通过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提高训练的效果,如采取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男女生分组读,以及吟读、伴乐读、表演读等方式,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情感进行朗读,在朗读中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三、以学习技巧指导实现授人以渔目标

初中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之所以感觉到难度大,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学生缺乏学习的技巧。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总结文言文学习的技巧,教学过程中渗透学习技巧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例如在文言文翻译的环节,笔者向学生推荐了“留、替、调、补、删”五字翻译技巧:“留”就是在翻译过程中,对国号年号、地名人名等内容不需要进行翻译,直接予以保留;“替”就是在翻译过程中以现代汉语的词汇替换古汉语的词汇;“调”就是对文言文中的句子进行顺序的调整,与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相吻合;“补”就是将文言文句子中省略的字词补充起来;“删”就是将文言文句子中不具备实际意义的词删除,运用这样的翻译技巧,学生能够较为容易地学习文言文,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对学习内容的领悟以及学习效率的提升都具有促进作用。实践证明,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学习技巧的渗透,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以联系拓展方式促进学生温故知新

若要引导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充分理解内容、领悟意境,就需要将前后学习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新知识联系旧知识,在对比分析中增强理解的效果,实现温故知新的效果。在文言文学习中,这样的推敲与咬文嚼字显得很有必要,如《记承天寺夜游》中“月色入户”与《木兰诗》中的“木兰当户织”,两处“户”字有什么区别?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既能够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同时也实现了前后联动学习巩固的目标。在这样的分析对比之中,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中的要点以及易混淆的难点内容,能够做到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初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体现前后联系,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框架式的知识点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在学习巩固以及复习过程中,可以显著提升学习效率。

五、以课外兴趣活动满足学生探究需求

文言文学习虽然枯燥乏味,但是其浓缩了古代汉语言的精华,蕴含着历史的精髓,教师应当对文言文教学空间进行有效的拓展,立足教学课堂进行延伸,组织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满足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方面的探究欲望,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领悟能力。笔者在课外针对学生认为学习难度较大的一些方面进行了专门探究,如前文所述的“五步翻译法”,就是在课堂学习研究与课外专题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优秀学习技巧。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针对某一诗人的作品进行专门研究,结合其生活的背景、人生的经历、宦海的沉浮等方面因素,对其作品风格、意境与情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既能够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技巧,同时也充分领悟了文言文的魅力。课外兴趣活动作为初中文言文教学拓展的重要载体,广大教师一定要注重发挥其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初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理念的转变,让学生充分领略文言文的魅力,提高文言文学习成效。

16.让学生轻松学习高中物理 篇十六

摘要: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实验法、口决法、拟人法等。

古今中外,不少学者对“兴趣教学”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将永远胜过责任感。”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热爱你所教的物理学科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几点做法。

一、用实验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

实验是物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无论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还是物理理论的提出和检验都离不开实验。实验的真实、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很容易唤起他们的直觉兴趣。比如:在探究摩擦力产生条件时,我让学生们讨论: 黑板擦A的毛面与黑板面C接触,且接触面粗糙,(如图1所示)黑板擦在黑板上滑行时,C对A有没有摩擦力?

这个问题在教学中是个难点,怎样化解这个难点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此我让学生们讨论并设法证明自己的观点,大约有七成的同学认为没有摩擦力,另外三成则认为有摩擦力。我提示他们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一个同学提出,在与A黑板擦等高的水平线上,放另一黑板擦B,且A与B同时释放,看谁先落地。(如图2)实验结果,两物体同时着地,同学们得出结论:C对A没有摩擦力。这个实验真实又直观,持反对意见的同学也心服口服。同时学生也得出了产生摩擦力还必须具备第四个条件:相互挤压。

二、用形象化口诀化解学习的难度

物理学科抽象、严谨、深奥,仔细揣摩,我们还会发现更多的精彩、美妙和趣味,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中,我发现一些形象化的口诀可以有效地化解学习难度。

例如,利用楞次定律的推广含义解题时,有这样一道习题:(如图3)所示,光滑固定导轨M、N水平放置,两根导体棒P、Q平行放于导轨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一条形磁铁从高处下落接近回路时()

这道题我是这样讲解的:闭合电路总是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闭合电路做不到的,这样,很多同学就可以快速选出A、D为正确答案。

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深入浅出,联系生活实际,可避免学生的畏惧心理

17.让学生轻松学习高中物理 篇十七

摘 要:高中物理教师必须多渠道、多途径地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如此,方能为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提供充足的保障。

关键字:高中物理;学习兴趣;演示实验;物理史料

相较于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高中物理整体来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特征,而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尚未真正发展成熟,仍倾向于直观形象、立体生动的思维思考方式。如此,两者就构成了强烈的冲突与矛盾,致使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更谈不上自觉、积极并且主动地投入到相关物理知识的学习活动之中了。鉴于这种情况,我认为高中物理教师有必要独辟蹊径,从学生学习的主观特点入手,多渠道、多途径地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必能为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提供充足的保障。

一、让学生认真读课本,边读边思考,有疑问的地方要在课本上标出来。

教师在课前或课上留几个参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通过看书使学生初步搞清本节课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含义。其次,要鼓励学生提问题。由认真读课本到能提出问题。再次,要给学生创造争议的条件。学生能独立地提出问题后,很愿意去和邻近的同学争议。教师应当鼓励他们争议,为他们创造条件,当对同一问题有几种不同意见时,要在课堂上公开讨论。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一些重要的、易混淆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如速度和加速度、质量和重量、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等通过课堂争论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物理内在联系强,从高一起就要让学生每学完一章,就要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写出这一章的学习总结笔记。边复习课本,边参考有关资料,边总结,真正做到凡是写在笔记本上的知识,都应当是自己真正理解消化了的知识。总结笔记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基础知识;典型性的例题;重要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书写总结笔记,既起到了复习知识的目的,又积累了资料,同时在总结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概括整理知识的能力。要教育学生重视物理实验,认真对待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物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多动手,从中体会物理规律、原理等是怎样从生活现象中一步步归纳总结得来的,体会科学家逻辑思维的严密性,灵活变通的能力。

高中物理中对解方程的灵活性要求比较高,让学生不仅有解出未已知量,代入方程求未知量的思维方式,更应该有先观察方程,是否可用比值法、求和法、求差法等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再者,高中使用一次函数比较多,例如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中等,要类比成数学的一次函数来分析,确定自变量、因变量,斜率、截距各是由哪些物理量来组成的,从而解决问题。

在高中要想学会物理,那学会分解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多过程的问题,要把多过程分解成几个子过程,同时把这些子过程的问题回归到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以及我们建立的物理模型当中,利用我们所熟知的知识解决子过程,从而解决总问题。

二、利用演示实验导入新课,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实践表明,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最为集中,情绪也最为昂扬。因此,教师若是能牢牢抓住这宝贵的十几分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做一些演示性质的实验,必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实验现象探究的强烈欲望以及对于实验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的浓厚兴趣。

对此,我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教学时,一上课我就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一个玻璃球和钢球的体积大致相同,当它们从相同的高度落下来时,哪个先着地?”“钢球,因为它的质量比较大。”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赞同此说法。之后,我向他们做了如下的演示实验:从同一高度扔下玻璃球和钢球,结果两者几乎同时落地。这一演示实验最终的结果与学生以往“东西重、下落速度就快”的认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此,便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探索思维与创新思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起他们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同时更为他们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利用物理学史料,诱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很多时候,学生对枯燥、乏味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等兴趣泛泛。相反,对于物理学背后蕴含的丰富史学资料却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鉴于这种情况,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尝试把物理史料同具体要学习到的物理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充分满足学生对于物理学史料的好奇心及探索需求,又能以此为契机,充分调动起他们对于相关物理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而后者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切实提高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这部分知识时,我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了解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人关于力与运动之间关系的认识。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则说到: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18.让学生轻松学习高中物理 篇十八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 小学语文 快乐学习 兴趣

据统计部门调查显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普遍不太喜欢上语文课,认为语文课的内容枯燥无趣。教师只会照本宣科,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事实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现实教学中效果很差。对刚入学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此时是培养他们学习兴趣的最佳时刻,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高,但自制力较差,所以可能出现某一个时段学习热情高涨,某一个时段却出现厌倦情绪,再加上最初的学习内容是抽象枯燥的拼音,更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倦。所以让学生快乐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最佳途径。

一、构建快乐的课堂

(一)现在的学生已接受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存在,导致现在的小学生对语文课程提不起兴趣,教师也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学习热情,就会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而一堂教学方法新颖的语文课不仅可以打破沉闷的教学课堂气氛,让学生们融入课堂,还能让学生们充分锻炼自己的自主思考能力,让语文学习变得事半功倍、更有效率。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课文《小松鼠找花生》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自由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结合学生的心理要求

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周围的一切充满着好奇,接受能力快。所以,教师要会根据学生们的心理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做出改变。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的好胜心理,让学生彼此之间相互竞争,以比赛的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小學二年级的课文《找春天》,教师可以利用分组朗读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对每一组的朗读进行评分,以此激起学生们的好胜心理。

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

小学生好动,喜欢做游戏,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往往可以让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

(一)在课堂上引入儿歌

在小学语文第一本教材中,有一堂拼音的韵母教学课《bpmf》,教师可以针对这四个韵母给学生们即兴编一首儿歌:b是听广播,p是爬山坡,两扇门就是m,一尊佛就是f。学生也可以配合课本上的插图,来形象的理解这四个韵母的作用:b就像是一个收音机加上头上的天线,m就像是两扇门连接在一起。通过朗诵儿歌和欣赏插图,学生们就可以轻松地掌握这四个韵母。

(二)在课堂上引入脑筋急转弯

在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文《影子》中,教师可以使用脑筋急转弯来进行课堂的开场白:你有的那个东西都有,头是黑的身子也是黑的,“他”会在灯光下忠实地跟着你,从来不说一句话。在学生们进行热切讨论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用谜底来带出课堂主题。用脑筋急转弯来进行课堂的开场白,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让学生融入课堂。

(三)在课堂上编故事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好处于爱听故事的年龄,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引入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们感性地学习知识。

例如小学语文第一册第36页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用编故事的方法进行教学:在一幅漂亮的画里,有许多可爱的拼音宝宝,它们一个一个地从画中走出来,和我们快乐地玩耍,由于天色不早了,拼音宝宝们要回家了,但是由于走地太急,拼音宝宝们忘记了回家的路,在拼音宝宝们寻找回家的路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这个时候把编故事的机会留给学生,通过学生所编的故事情节来进行教学。

(四)编演情景剧

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课文中有很多童话故事,教师可以跳出其中一篇来编成剧本,让学生们分角色扮演。

例如小学一年级的课文《丑小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丑小鸭》的剧本进行编写,让学生自己分配角色。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将课文有关的逸闻趣事穿插在课堂之中,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在知识中寻找快乐,这样既能让教师完成教学的既定目标,也能让学生活跃思维,开阔眼界,提高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媞.小学语文教材练习系统比较研究[D].长江大学,2013.

[2]关星.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孙秀娟.绘本阅读在小学低段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有效利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4.

[4]范建军.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5]乌日娜.人教版《语文》教材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6]王洁琴.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下一篇: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从业人员服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