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美术教学(共12篇)
1.新课标下中学美术教学 篇一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新课标下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摘 要: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英语词汇教学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遵循英语词汇的教学原则与教学实际, 分析了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并结合自身词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提出将英语词汇多角度多渠道地教学,展示了将英语词汇教学趣味化、多样化、条理化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教法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 是语言的基础.没有词汇就构不成语言;不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就不能用用语言进行正常的交际.学习英语,词汇教学是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搞好词汇教学始终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一、初中词汇教学的现状
从《英语课程标准》和原大纲的比较来看,词汇量的增加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压力,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无法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既要完成大量的词汇教学,甚至是一般的认识,又要完成课标规定的其它任务。在英语学习中,学生也没法在一两天内学会,甚至运用这些英语单词。这就造成了一方面教师按课标要求赶进度,弱化了词汇教学;另一方面学生理解消化不了,学习滞后。这就像急行军一样,一定时间内为了赶时间,不断有人掉队。因此,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教师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另外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以老师讲解单词、学生记背单词为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只教课本上出现的单词,没有联系学生生活,适度地扩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词汇,从而压制了他们的求知欲。这种单
一、被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动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搞好词汇教学始终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那么,英语老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下面就笔者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的几点体会加以论述。
二、多角度多渠道激活词汇教学
根据新教材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用直观教学,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现在的教学条件是优越的,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词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利用图画、简笔画进行词汇教学
我在讲BookⅡUnit 2时,重点是掌握五种动物的单词。我课前制作了画有熊猫(panda)、老虎(tiger)、大象(elephant)、小猫(cat)、猴子(monkey)的课件。讲课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利用课件展示出动物园(zoo),指着图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e zoo? 学生回答: I can see a panda.这样反复练习,最后给学生留下来一个他们非常感兴趣的作业:每个人制作一张卡片。这样利用学生喜欢动物和画画的特点,学会了单词并在运用中保持住记忆。
.利用情景教词汇,让学生通过句子领会词意和用法
这种方法体现了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特点。如在讲Book ⅡUnit 4 时 “pass”一词,我问学生“Could you have a ruler?”学生答“Certainly.Here you are.”然后我再说:“ Pass it to me.”让学生猜出 “ pass”一词的意思。一部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分动词可以模拟动作来直观表达它们的词义,如在教Unit 7时,在教“ lift”、“ climb”时,可以用手来表达它们的意思,这样能给学生留下来深刻的印象。有时我会把课文中的一段情景让学生通过对话表达出来,这时同学们都很容易被记牢。
(二)、运用对比法学习词汇 1.同音词对比
在新教材教学中,应注意到有部分单词读音相同词意却不同。如在讲 sea(大海)一词,很快联想到另一个同音词see(看见),类似的同音词还有很多。
如:too---two meet---meat deer---dear here---hear father---farther won---one there---their weather---whether hair---hare son---sun where---wear no---know 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对同义词、反义词、同形异义词进行归纳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区别异同,找出单词的使用规律,从而促进词汇教学,这样一举多得,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单词。2.读音规则对比
新教材每一单元的最后一课都按单词的读音规则来归纳单词。
因此,讲单词时时应特别注意单词中元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把规则的读音和不规则读音列举出来,加以对比,加深学生记忆。
首先,把相同的原因字母在单词中发音相同的放在一块记忆。
如:face-place-take-make中字母“a”发[ei ],但在重读闭音节单词中“a”发[A ],象fat-cat-hat-at等.其它四个元音字母e、i、o、u也可以用相同的办法来归纳,学生便能容易记住大量的符合规律的单词,还可提高单词拼读能力。
其次要用一部分有代表意义的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律,帮助学生归纳和记忆单词。如教到part一词时,可以例举一些包含有ar的单词,如art-car-far-park-start等,强调“ar ”读 [B: ]。
对一些拼读不规则的单词,要让学生特别牢记,并在学习中注意对比。如“ea ”在单词中通常读[I: ][e ],但在单词“great ”中却读[ ei ],字母组合“tion ”通常读[ F[n ],象station、dictation、dictionary,但在question一词中,却发[ tF[n ]。再如一些字母在单词中不发音,但在拼写单词时不能漏掉不发音的字母。如light一词,gh 不发音,学生拼写时很容易忘记gh。遇到这种情况,要在不发音的字母下面点一个小点,以提醒学生加深印象。
经常用对比法教学,学生也会以旧比新,注意词形相似,读音相同的单词,并进行归类总结。
⒊ 教一些构词知识。如教teach到时,让学生回忆teacher这个词,并注意它们的词性,让学生巩固旧单词,快速记忆新单词。类似的例子很多,如:(1)invent(名词)----inventor(名词)(2)drive(动词)---driver(名词)(3)wind(名词)---windy(形容词)(4)slow(形容词)---slowly(副词)(三)、做一些填字母的单词游戏,在玩中学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少犯拼写错误,更好地掌握词汇,提高学习英语的科学性,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目的。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四)、使学生对词性有初步的认识。
如学生见到同义词“ good”和“ well ”两词,往往不会用,很多学生对这两词的词性了解不深,便会出现这样错误的句子:(1.)He is a well student.(2.)He runs slow.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给学生多举一些例子是必不可少的。
如讲到“teach ”和“teacher ”两词,举例:
(1)I am your English teacher.(2)I teach you English.这样学生可以从例句中判断“teach”是个表示动作的词,是动词。“teacher”是名词.有很大一不分学生对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不理解,教师如果抽象地给他们讲形容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动词。学生很难理解,必须举例来说明,如: She is a careful girl.She listens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这样举出例子来一目了然,学生自己可以归纳出“careful”是形容词,“carefully”是副词.三、词汇教学尝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突出学生主体,重视学习过程。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学习或课外阅读中难免会出现遗忘或不认识的词,这时教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学习读音和词义。这样,学生不仅主动学习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习能力
2、精心预备,使尝试达到预期效果。
所做的动作和联想要合理、可行、到位,学生马上能产生“共鸣”,否则会弄巧成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另外,选取的例句要合适,有趣味性并且与所教生词联系紧密,学生易于理解,句子结构也不要太复杂,忌用生词解释生词。假如给出一个句子,学生愣了半天,似懂非懂,脑海中产生不出新词的印象,句子与词联系不大,也就失去了使用句子的意义。
3、练好词汇学习基本功。
词是语音、语义和语法特点三者的统一体,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强化基本的语音知识(含读音规则、重读与弱读等),要学生多模拟,大胆练;注重音、形、义的结合,认真把握重点词的用法,做到在词境中学词汇。
4、相关话题的词汇可以集中教学.词汇教学时不能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教,可结合相关话题进行教学。例如:在教授“Is this your pencil?”这一课时,我们可以把有关文具类的所有单词呈现给学生,这样便于学生记忆、交际。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不能“词汇开花,字典搬家”。以往教学中教 师在 教授词汇时喜欢知识的扩展性,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所有相关的词汇一一例给学生。即当在教学“look”这一词汇时,就有以下扩展:look for—look out—look after—look like—look down....这样做的结果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使之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中特别注意相关话题的词汇不等同于“词汇开花,字典搬家”。
5、不断渗透学习策略,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学习策略的培养,从近景说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英语,从远景说是为学生终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身学习奠定基础。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课程理念,不断在词汇学习中渗透学习策略,创造性地进行词汇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实践,自始至终地注重词汇教学,并有意识渗透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教师必需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认真地分析学生学习英语词汇中存在的问题,因应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词汇教学方法,建立把从引入词汇到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经验模式,彻底转化词汇知识为语言能力这一过程,形成科学而完整的体系,才能使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感兴趣,才能有法可循有样可学,积极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盛建元,《强化外语教学中词汇教学》[J], 《外语界》,1996.1 [2] 程晓棠,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3]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 余德敏,“探索英语词汇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 [5] 朱小芳,2006 在词汇教学中渗透语音教学.中小学外语外语教学02 [6] 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作
者:刘江霞
单
位:安阳市第十中学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2.新课标下中学美术教学 篇二
一、通过探究活动进行有效的化学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实验教学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 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 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在实验教学中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 尽量发挥实验的探究本性, 激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 参与设计。
在实验活动中, 围绕核心问题提出假设, 找出证据后, 通过实验活动或教师的引导解决问题。当问题、假设、证据之间的关系合理的时候, 将得到合理的科学依据。通过自主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过程、体验实验带来的乐趣, 他们手脑并用、乐在其中, 对其性质和探究方法的理解也非常深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让他们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任何事情是多面的。
让化学更贴近生活。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科学的学习态度, 用事实去追寻真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在实验教学时, 有些方面问题需要注意:实验前的问题引导,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开展实验探究;试验后的交流讨论, 要从知识、方法等高度设置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深化认识。
二、联系社会实际, 使化学教学贴近生活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充满了化学知识。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化学知识的学习又为生活服务。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 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化学变化。
例如, 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乐山大佛”为什么慢慢被侵蚀, 又怎样保护?这些有趣的现实生活与化学问题的情况, 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选择一些贴近实际生活、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和日常现象, 通过选取实际生活中的题材, 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开阔思路, 使学生参与到实践中, 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教学就能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小实验就是加强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的一种手段。
例如, 采取何种方法可除去饮用水中的沉淀物;用食醋和纯碱稀溶液改变花的颜色;制作橘子电池;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绿橘子;用草酸洗墨渍;用小苏打或面碱清洗锅碗瓢盆上的污渍等等。教师还可以将生活中可供探究的知识点设计成探究性问题, 通过实验进行教学, 使实验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最终达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
三、信息高速发展, 实施信息化教学
现在是信息技术的时代, 要想跟上时代的脚步, 就需实施信息化教学。所谓信息化教学, 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 它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显著特征, 在更深层面上, 它还涉及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为学生学习搭建快捷、高效、大容量的信息高速公路,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要求传统的课程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 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放大教学效果。信息化教学使课程资源不单单是教材和书本等印刷品, 也包括了网络及音像制品等, 扩大了课程资源的范围。信息化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信息化学习也将成为学习者未来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 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贯彻, 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 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化学信息化教学主要是以利用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三大资源为基础, 创设“引趣”的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养他们的协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综上所述, 我认为中学化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授之以鱼, 又要授之以渔;既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 又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师, 我们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有专业化的发展。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思考, 什么样的教学对学生有益。教师要更新观念, 努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融观察、探究于一体, 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好的化学人才。
摘要: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化学,探究,实践,信息化,创新
参考文献
[1]刘一兵.化学教学内容情感性艺术处理的策略[J].化学教育.2007 (6) .
[2]田晓梅, 陈经涛, 周青.化学教学中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和培养[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4) .
[3]卢家楣.对中学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感因素的现状调查[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1 (2) .
[3]周娜.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 (3) .
[5]唐永, 朱乐霞.新课程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 (3) .
[6]曹建勋.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尝试[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 2003.
3.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初探 篇三
一、教学方法的特点
其一,具有相对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不存在绝对好的方法或绝对坏的方法。其二,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的目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三,具有综合性。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综合体。教师教的方法,在于示范、启发、训练和辅导;学生学的方法,在于观察、仿效、运用和创造。其四,具有多样性。正因为语文教学内容呈现出多样性,所以,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育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单一的教学方法只能遏制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值得提倡的方法。
1.讲授法。它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等。
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教给学生全面而准确的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并让学生了解方法,不要因为担心背上“满堂灌”的嫌疑而忽视对知识的系统传授。
2.串讲法。它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就是把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串讲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讲,一种是概括式串讲。翻译式串讲,就是以今语释古语,从现在注释的角度说,就是把古文译成白话。
翻译式串讲的特点与古文今译相近,但又有所区别。首先,古文今译是把古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译成现代汉语,不能有遗漏,翻译式串讲则是有选择的今译,只把那些较难理解的句子或段落译成现代语言,而那些只需解释个别语词就能读懂的句子则不必翻译,因此在形式上比古文今译要灵活一些。
另外,古文今译既要求忠实原作,又要求译出的文字通顺、流畅、准确,尽量反映出原作的风格特点和感情色彩,浑然一体,读来朗朗上口,不能有支离生涩、前言不搭后语、文气不贯的感觉。而翻译式串讲,由于针对的是一句句的话,所以不必过多地考虑全文的联贯性,只要能通顺、准确地解释出全句的意思,就基本上算达到了目的。
概括式串讲,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其意义加以概括,用自己的话解释出来,而不用语词对译的方式。当句子的含义比较丰富、深刻,用翻译式串讲无法充分表达时,就需要用概括式串讲。
串讲法的应用有利于发挥教师“讲”的主导作用,保持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变单方面的教师讲为师生双边活动,有利于提高讲的艺术性,抓住重点,以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要防止教师唱独角戏,主观注入,平铺直叙。
3.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大体经过三个过程:首先,导其入境,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气象万千的境界,感知作家所描绘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氛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融合,这里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不入其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和尽情想象,不能领略作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教师可以借助电化设备,提供与课文有关的视听形象导其入境,也可以借助诗意或是描摹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去感知美、发现美。其次,激其情感。文学作品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多以情感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无论是优美还是壮美,必将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作家在写作时灌注了浓烈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饱含深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课文中的情感交流,产生共鸣。教师也只有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和内容方面的情感因素,潜心体味,并用精心锤炼的优美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最后,领其评价。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审美鉴赏力,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优化了语文教学效果。
4.讨论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4.新课标下中学美术教学 篇四
江宁区陆郎初级中学 陈维源
新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实施,为中国教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它本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全新的内涵,显示出勃勃生机。其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强调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这些都是音乐教学大纲中没有阐述的,同时也是我们音乐教师必须更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我们在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把握的依据和支撑。
那么在农村的音乐教学工作中,音乐教师应如何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做新课程改革的最直接受益者呢?笔者在近几年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理念做了一定的尝试,现成文与大家探讨。
一、让出课堂
“一支粉笔,一本书,一个老师讲到底”的封闭教学形式、“一单元唱歌+乐理一单元欣赏+音乐知识”的单一教学内容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系统论有序原理告诉我们: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要千方百计地促使课堂成为开放的系统,让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活动成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生机,有活力。
1、让出时间
现在学校一堂课的时间是45分钟,有科学证明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最多能集中20分钟的时间。所以,我认为不妨利用这高效率的20分钟,对课堂内容的引入、结尾总、中间重点和难点做“蜻蜓点水、画龙点睛”的精讲。剩下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去演唱、演奏、创作、交流、教授和赏析等等。此时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思考,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但不能越俎代疱,以免变成活动的操纵者。教授活动就是由学生自选内容(比如某位音乐家,某件乐器,某个音乐知识等等),在课下像老师一样备课(查出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像老师一样把知识传授给其他同学,其他同学有补充或者反驳都可以交流。表演活动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用才艺表演的方式向新同学介绍自己,我也通过表演活动对学生的艺术素质有了深入了解。刚开始几节课,还有个别学生觉得不好意思或者其他原因放不开,随着参与学生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主动走到大家面前展示自己了,而且他们发现在教授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在学习着,这样,我的课堂开放时间逐渐增加。我很高兴地看到了学生的进步,从最初的照本宣科,到使用版书和教具;从个人表演到集体合作;从扭捏不自信到大方自如,参与的过程本身就是个学习的过程。
2、让出讲台
美国实用主义家杜威早就说过:教师不应该站在学生面前上课,而是站在学生后面。细细想来,是非常有道理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以一对众,与学生距离遥远,怎能亲近沟通呢?新课改要求教师做学生的合作者,不再以知识权威 2 和道德权威的角色出现。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如果教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融在一起,一起学习,一起探讨知识,其乐融融。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自己的贴心人,有什么话愿意跟你讲,有什么问题愿意向你问。在学生进行教授活动和表演活动的时候,我会坐到学生的位子上,和他们一起聆听“小老师”的授课,观赏“小演员”的节目,有异议,我也参与到他们的辩论中,自身也受益匪浅。学生走上讲台,其主动性、积极性等内在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出来了。学生能走上讲台是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一种方式。
当然,我所说的“让出课堂”不能浅显地认为是将课堂扔给学生,彻底撒手不管。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思维启动时,教师要加以引导;学生思维断裂时,教师要帮助衔接;学生思维堵塞时,教师要进行疏通;学生思维模糊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学生思维紊乱时,教师要帮助梳理。教师要以自己的敏锐的觉察力,将学习活动引向更深的层次,并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实现新课程的目标,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各种能力。
二、让出权利
让出(一部分)权利。过去教师的权力是很大的,说话是绝对的权威,容不得学生有任何质疑。我认为教师的权力过大,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的禁锢作用。我们是否可以将部分权利下放给学生?
1、让出表现权
长期来,音乐学科因为是小三门、旧课堂对学生吸引力不足等原因,课堂纪律一直是音乐教师苦恼的问题。有些教师说,一堂课45分钟,有20分钟用来维持纪律了。还有的教师干脆要求学生“正襟危坐”,只为求一个有条不紊的课堂纪律。试想这样一堂音乐课,不仅是一种低效率的教育资源浪费,还直接扼杀了学生对音乐课的仅有的一点兴趣。“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思想和感情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对音乐的喜爱和追求不应该,也不可能会在“纪律优良,绝对安静的音乐课”中被束缚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感教育是审美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因素,而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门情感艺术。学生在音乐的喜怒哀乐中获得丰富的情感,通过情感的体验,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是自己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当学生陶醉于扣动心弦的旋律中时,很可能会禁不住有随之哼唱、击掌合拍等行为,我想此时的一句“乐感不错”“节奏感很强啊”要比一句斥责引起的效果更显而易见。
2、让出考试权
多年来音乐的考试,形式单一,要么“一歌定分数”,要么“一卷定分数”。虽然不记入生的总成绩,却也让部分学生头疼不已,更有甚者,到考试那天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音乐学科是有它的特性的,并不是每个学生演唱、吹奏、乐理、4 音乐常识样样精通,绝大多数学生可能专其中一项,唱得很好,未必识谱;吹得很好,未必能唱全五个音。所以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上学期得到了满分,下学期却勉强及格;有的学生平日回答问题相当踊跃,音乐知识与教师不相上下,考试的成绩却差强人意。我想不妨针对这种情况,把“老师说考什么就考什么”转变为“表演、笔答,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更有利由于学生自信心和持续能力的发展。
3、让出评价权
“每到考试,老师总会嘀咕一句‘五音不全’,声音虽然不大,但我听得清清楚楚。音乐课的教室,简直是我的刑场!”这是出自一个学生心底的话。教师们,把我们权威性的评价放下吧。此次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发展性的评价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其核心是重视过程,评价是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过程,评价作为一种活动,存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中,只有强调评价双方的沟通、协商,评价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另外,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给多次机会,重视评价对象在过程中的转变,再形成终结性评价之前,评价主体会对评价对象进行指导帮助,并给予再次改正、修正的机会。在我们的音乐考试中,不妨加入平日成绩的记录,加入对学生在音乐学习态度和情感价值观的评价,加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组评。实践证明,如果重视了过程评价,就会发现终结
三、让出一份爱
苏霍姆斯基说过:我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只有一个爱 5 学生的教师,才配得上“教师”这一神圣的称号。教师必须树立“爱即师魂”的观念。面对一群有情感有活力的学生,只有洒下爱,才可获取爱的回报。知识是冷冰冰的,只有经过老师心灵的加温,才能使学生快乐地接受。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把爱简单地理解为“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更不能简单地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爱。师生间必须营造彼此沟通、心心相印的氛围,多看到学生的闪光处,多与学生交流,从做人求知等方面予以关照,就如马卡边柯所说:如果有人问我你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你的教育经验的本领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我们可以尽量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不给学生打低分,在任何情况下不羞辱学生,在任何情况下不给家长告状。
教师的爱,像三月的风,可以吹开枯萎的花朵;教师的情,是温馨的雨,可以滋润一片干渴的心„„只有在爱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心灵才能是纯洁的,其灵魂是美好的,其长大成人后才能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5.新课标下中学美术教学 篇五
姚叶(学员)发布时间: 2010-08-29 16:38:20
学法指导,即学习方法指导。古人曰:“授之鱼,不如授之渔。”达尔文曾说过:“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由此可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加强英语学法指导,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意义上讲,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提高其整体素质。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如何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哪些学习方法?这里谈一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 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知识的获得、知识的巩固、知识的运用。因此,学法指导必须抓住三个阶段,围绕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这个核心进行。二 激发学语兴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采取多种学习方法,如利用图片、幻灯、实物,唱英语歌曲,听对话或新闻、开口和别人用英语交谈、读故事、用英语写日记等,并持续下去。还要结合改革开放、新高考,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清楚英语这一工具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三 高度重视语言学习理论和英语教学法对英语学习的巨大影响
6.新课标下中学美术教学 篇六
湛江市坡头区米稔中学 叶欲娟
当今的教育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必须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多下工夫,努力为培养新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奉献。那么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此谈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创新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所以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兴趣的培养。教师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给学生创造合作和交流的机会。课前几分钟的导入对激发学生兴趣很重要。所以我在教学中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前三分钟”活动,如:“ReporterLive”、“WonderfulStories”、“Authentic two into English”等。此外,我还采用“活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游戏。如:“RolePlay”、“Group Investigation”等。例如,教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在巩固衣物名称单词的环节上,我设计了一个“Obeys orders putting on clothes”的游戏:六位学生到教室前,其中一位发令(说出衣物的英文名称),其余五位就根据这位同学的发令抢穿衣服。第一次发令穿到的穿对的为冠军,其次为亚军,再次是季军,奖励前三名。这样既巩固了所学单词又激发了兴趣。在教句型“How much„”时,先让学生就自己穿的衣服用“How much„”进行自由会话。然后让几对学生到教室前表演。最后把教室扮成市场,仿照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学生自由购物,自由会话。这样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趣”就自始至终贯彻其中,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敢想善思的良好氛围,激 发学生迫切探求知识的欲望,诱发其学习兴趣和创新动机。
二、多种形式培养想象力
“想象就是创造力。”想象是促使人们进行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的必须条件,全部的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想象。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善于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用词造句,情景会话,创造性复述课文,看图作文,续写剧本等方法,都可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赋予他们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例如,在教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 4 SectoinA 3a “Young Lives”this week时,首先,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电视剧的内容复述给同伴听;然后叫几位学生复述给全班同学听;最后叫学生续写下一集的剧本。(Imagine the next episode of “Young Lifes”.)学生们都开动脑筋,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很好地表现了他们的才华,也增加了许多知识,师生都是受益非浅,而且巩固了这单元的“间接引语”这一重点知识。又如,在教Go for it!九年级Unit5 It’s must belong to Carla.我用多媒体呈现几幅班上同学的物品的照片,并向学生提问:“These things belong to whom?Do you know?”这时同学们就进行guess和discuss,并积极发言。这样训练了他们的发散思维,也发展其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帮助学生产生许多联想,促使他们全面考虑问题,并形成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总之,教师尽量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为其以后的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和基础。它的特点是由一点想开去,产生广泛的联想、想象,进而把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全部调动起来,让学生灵活地接受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达到举一反三和运用自如的目的。它是一种活跃的思维方式。为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教学“Go for it!八年级 下Unit8 的句型“Why don’t you„”时,我首先让学生尝试用这个句型造句,并把他们所造的句板书在黑板上;再引导学生就他们所造的句子总结“Why don’t you„”的用法;然后引导学生以其中的“Why don’t you have a rest?”为发散点,运用联想方式,改成其他说法。学生说出许多表建议的句子:“(1)How about having a rest?(2)What about having a rest?(3)Why not have a rest?(4)Would you like having a rest?(5)Let’s have a rest?(6)You had better have a rest? etc.” 又如教“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5 Do you have a soccer?”时,教“soccer”这个单词,我以“ball”作为基本发散点:ball→soccer→football→volleyball→baseball→tennisball→ping-pong ball→golf→basketball,etc.再由各种球类联想到各种球队中的的player,又由球员联想到形容各个球员的形容词:tall、stong、short、creativ、unusual、beautiful、famouse, etc.又由当一个球员变famouse,联想到她/他会感到very happy,然后由happy发散到happily/ happiness/ unhappy/ unhappily/ unhappiness。再扩展到词组live a happy life,再以常用词替换其中的happy,这些词可以是good, quiet,simple,bad, miserable, etc.这样不断发散,求新求异求变化,刺激大脑保持兴奋,对培养发散思维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设计创意性作业,培养创新能力
作业的改革和创新,不仅能让学生积极完成某种任务、巩固所学英语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潜移默化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在学习了Go for it八年级上 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之后,我让学生先调查同学们的理想:“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然后对同学们的人生理想进行统计。又如,在学习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时,我先请学生动手制作交通工具的模型。然后,利用教室的空间,把学生作品在展台上展示。当学生在完成这样的作业的时候,其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创作过程。使课堂教学得到更有效的延伸,而且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在心底绽放。
五、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中学生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需要体验成功、刺激的群体。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这时侯,教师如果给以严厉的批判、指责、训斥,就会压抑学生那些朦胧的、零碎的思想,从而会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在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 5 SectionA 4 Pairwork,讲到“School clean-up”时,有个“捣蛋王”学生马上大声说:“大家不要这么辛苦,凑钱买台大型吸尘机!”。我一听立刻说:“Good idea!But teacher hoped that you through study diligently, can study a new suitable campus to use.”(这是个好主意,但老师更希望你通过努力学习,能研究一台新型的适合校园用的。)这个学生听了我这一说就很认真地上课了。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等作出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断增加其成功感,使所有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如置于泉眼,源源不断的发挥出来。但在评价中,要注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教师首先本身要具有创新的精神,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创新氛围,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发散思维,注意抓住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的欲望、、、、、、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造的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发展,才能造就创新能力,使学生跳出书本的知识框架,学活知识,成为21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7.新课标下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探究 篇七
一、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激发动机的原则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重点在于对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 而培养出的交际能力又离不开其自身的语言能力, 交际能力又离不开语言能力, 它们层层相关联, 所以跟语言能力息息相关的语法也极为重要。课堂教学本身性质比较特殊, 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分寸, 把握好原则。
(一) 由于初中学生所处年龄阶段比较特殊, 他们对所有的
新鲜事物都比较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图片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 通过分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前提是一定要将语法作为关键内容嵌入其中, 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的掌握和理解其蕴含的内容;在课堂上应该以学生的有效承受范围之内对语法适度的讲解, 避免使用太过繁琐老套的专业术语, 尽量做到用简单生动的形式讲语法的内容讲解到位, 适度的教学, 能让学生更快更固的掌握专业的语法知识;同时也应该注意学生有可能将汉语语法混淆在英语语法内, 所以老师在教学时把握好度, 适时的将汉语与英语语法的区别及时讲解、详细的分析,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住正确的语法, 从而提高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率。
(二) 适时增加一定程度的语法练习, 大多数的学生在练习
语法时比较片面也比较片面, 这样一来, 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法的热情, 而人类基本上都比较崇尚自由, 如果让学生按照自身的意愿去开展一系列与学习语法的活动, 那对学生学习语法的激情也大大提高。活动的难度可适当增加, 给学生一种紧迫感, 激发了学生们的挑战性, 而老师的作用就是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让其展现自我。
二、新课标下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和交际运用原则
(一) 让学生深入了解语法的发展顺序, 按照其逻辑关系进
行语法学习, 使学生在提高学习技能时也丰富了语法的知识。但同时应注意老师讲解语法时应注意其层次性、条理性, 由简单到复杂对语法进行教学排序。教师也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 尤其是初始阶段, 一定要稳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初中阶段的学习最为重要, 只有将语法知识巩固好, 才能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二) 教师应有意将语法知识结合实际交际方面, 人类的交
际工具就是语言, 而英语语法教学的最本质意图就是能让学生利用其进行语言交际, 学习语法就是为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在运用交际原则时, 应结合周围的教学环境, 扩大学生的社交范围, 在老师教学的同时应将其变为一种交际过程, 把英语语法的学习范围延伸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 在布置作业、讲解、教学时都应当使用英语语法课堂用语, 增加一些跟语法学习有关的语法练习, 例如:翻译、写作等。同时为扩大学生接触语法的范围, 应积极地开展一些跟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 在阅读的同时, 学生不仅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又巩固了语法的基础。
三、教学策略探究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 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学习能力, 以英语语法教学为基础进行改革创新。
(一) 重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 实行情境教学。语言
交流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 只有在真实的环境中, 才能进行语法教学, 而其中蕴含的语法和结构才能被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 老师呈现给大家真实的动作, 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述英语语法的句型和结构, 而学生们通过观察进行分析总结。我们之所以学习英语, 就是希望能培养一些能直接用英语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口语交流, 其中语法和句型的熟练掌握是学生们利用英语交际的最基本因素。所以英语语法的学习可以结合到现实的生活情景中,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也同样增加了学生的实践练习。
(二) 语言总是对应的有相对的文化背景, 因为语言是人类
历史文明发展的结果, 也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 当然英语也不例外。地域不同人们的语言文化也不同, 所以人类在不同区域的审美观、价值观、文化观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尤其是语言文化, 差异最大。对比英语和汉语的区别, 不难发现它们有多处相同的地方, 但也有最根本的不同。中国的汉语字典里, 一个字可以有多重意思, 但用英语可能表达不了那么全面, 所以我们要清楚明白, 适当地进行语言类比, 抓住英语语法的要点。
(三) 英语语法教学应将重难点分出层次, 要做到精讲精练。
分层次地进行语法教学训练, 分出各层次的轻重, 循序渐进, 逐渐深入提高, 同时也要注意英语语法在词序变化、句式结构、时态用法变化时存在的教学难点。分层讲解, 逐个突破, 建立健全完整的教学体系。在相对比较难、疑问较多的部分, 要将其区分开, 逐个进行比较详细精炼的讲解。对学生来说, 给出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训练, 在大范围的语言情境下以语言结构为准点让学生理性的进行英语语法交流并认清规则。而教师在讲解语法时不要只顾及表面忽略其内在, 要分出层次, 深入讲解, 再结合众多的教学实践经验, 让学生自主发现语法中潜在的规律, 这样才能让英语语法教学取得进步, 更能让学生养成自主的语言学习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学好英语语法是一项长久的可持续任务, 而学生作为新课标下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主体, 教师更是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引导者, 对于中学英语语法的教学, 老师们应继续努力,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新课标下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取得成功。
摘要:语法是英语学习时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也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 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好坏跟语法息息相关。本文着重介绍了新课标下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原则和特点。
关键词:新课标下,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探究,特点,原则
参考文献
[1]、王海莲.浅探初中英语动词填空题的应试技巧[J].英语广场 (学术研究) , 2012, 2 (4) :13-15
[2]、白叔成.坚持实践为主.做好语法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3 (3) :15-18
[3]、张强.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创新思考[J].中学生英语 (初中版) , 2011, 2 (2) :14-17
[4]、宋玉华.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 (15) :18-22
8.新课标下中学物理教学的策略 篇八
关键词 素质教育;新课程;中学物理;教学策略
一、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一类以自然现象、生产、生活实际、现代科技为素材进行命题,这些问题中往往创设了一些相对比较新颖的情境,比较真实、全面地模拟和再现了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情景,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上的重大发明,科技成果等。我们称之为新情境问题。新情境问题把中学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弥补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不足。新情境问题的重要功能就是增强了物理问题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它向学生敲响了警钟: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是不能学好物理的。因此,如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呢?
第一,让生活走入课堂。生活中有很多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代表性和应用性的物理现象,由于观念上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动意识,往往将这些优秀的教学资源流失。让物理现象走入课堂,首先要教师做这方面的有心人,多观察生活,处处留心,注意收集和整理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素材,将实际现象转化为物理问题。在转化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尽可能的选择身边为绝大部分学生熟知的事例,以期引起学生共鸣;二是不能过难或过易,过难会使学生望而却步,过易则缺乏探索性,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三是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应与目前的中学物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相适应。如黑洞问题、蹦极跳、神州五号飞船有关问题、观日出、估算心脏功率、百货大楼中的电动扶梯等问题,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已经出现在高考题中,并对中学物理的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二,紧扣时代脉搏,与现代科技同步。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的高科技问题与中学物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问题的解决过程应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启迪思维。通过研究这些问题,使高科技与学生所学物理知识拉近了距离,从高不可攀到触手可及,这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又可以破除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坚定探索科学奥秘,献身科学的信念。
二、渗透研究方法,提高建模能力
科学方法,是无数科学家的智慧结晶,是物理学的精髓所在。学会科学方法,学生会终身受益,渗透科学方法,可以充分挖掘新教材和物理学发展史,着重介绍与中学物理密切相关,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有利于理解物理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典型方法,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数学方法、以及等效、类比、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猜想与验证等思维方法,这些科學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渗透,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科学方法体现在具体的物理研究过程中,只有把研究过程充分合理地展现出来,学生才能看到科学方法的特征、作用,以及利用科学方法上怎样解决问题的,才能体会到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意义,去自觉地学习科学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可以在课堂上重点剖析一些综合性和探索性较强、能充分体现方法的问题,实现方法的迁移,给学生以示范和启发,使学生体会并领悟怎样应用方法,从而感受到科学方法的无穷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教育。
从书本的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关键在于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模型是连接理论和应用的桥梁,经验材料、实验事实和背景知识是构建物理模型的基础,而抽象、等效、假设、类比等则是构建物理模型的基本方法。
从学生解决问题时的表现来看,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容易受表象因素干扰,不善于抽象出问题的本质特征,导致建立模型困难,这反映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确实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怎样从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呢?这就需要对所给的信息进行提炼和加工,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通过思维加工,采用恰当方法,找到新问题与熟悉的物理模型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与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通道保持畅通无阻,就可以使新问题顺利地实现模型化,构建起恰当的物理模型。
三、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创新是能力的灵魂。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好的教师不是把课讲得学生没有问题可问,而是启发学生提出深刻的问题。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物理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创新教育相对薄弱,学生的创造欲望被压抑,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是极不相称的。
9.新课标下中学美术教学 篇九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基于新课标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生态化的研究
一、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意义(包括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一)课题的来源
1、生态学和教育生态学的由来
生态学一词最早是由博物学家索罗于1858年提出的,它源于希腊文,有“研究住所”之意。1868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为它下了一个较明确的定义,即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1932年,美国教育学者沃勒在其出版的《教学社会学》一书中率先提出“课堂生态学”概念。1976年,美国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中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运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教育生态学与传统教育学相结合,提供了新的教育研究视角。教育生态学可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研究,宏观层面主要研究社会整体环境与人类教育活动的交互关系;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学校和课堂环境对人的发展影响。本研究对历史课堂生态中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从生态系统角度研究,为学生个性张扬提供了空间,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平台。
2、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生态化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逐步深入人心,生态学在教育理论领域的影响也不断渗入。国内有学者指出,教育生态化是指伴随着社会各领域的生态危机,现代教育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指导方针,逐步走向生态化,建立起符合生态规律的新型教育系统。
1、通过研究生态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实现教与学之间的生态平衡;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生态化”的研究对于中学历史课堂由“知识课堂”向符合生态规律的“生命课堂”转变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解决学生之间协作的生态失衡;
中学历史课堂生态化教学的价值和效果不是即时性的,而是显现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作用之中。
3、促进教师生态意识的觉醒、提高课堂效率;
这对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教师生态素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趋势。
4、增加历史教师在新课标下课堂管理能力有着特殊的意义 本课题有助于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开展和反思课堂教学,寻找课堂教学中的不和谐和不平衡,然后加以调节,改变课堂教学中生态失衡的现状,使师生在的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寻求发展,让中学历史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 文献综述
1、国外现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A•克雷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一词.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把教学方法视为可以进行多元解读的“方法论范本”。生态教学方法就是“方法论范本”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态观下的中学历史生态课堂也就成为尊重自然、尊重学生人权,尊重社会的必然。
在国外,历史教学方法生态化已经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从互联网上我们可以搜寻到很多类似的文章。
2,国内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内也开始了很多关于教育生态的研究,特别是范国睿《教育生态学》一书问世。从教育生态的视角看,高中
系、多元共生的教学内容、创新开放的教学方法,以及动态平衡的教学系统”。(张天保,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创新,高等农业教,2010-7, 7: 23-25)
三、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本文从生态学视角对中学历史教法进行研究,属于交叉学科研究。它在生态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立足当前中学历史新课标的现状,对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生态化取向进行研究,力图为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思考。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等大量的信息资源,查阅大量有关素质教育的书籍、期刊和报纸等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资料深入阅读与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依据。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调查文卷,分别为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面向历史教师的调查问卷、面向学生家长的调查问卷,并通过对问卷的内容、效度和信度检验。
3、访谈法
对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教师以及相关专家进行访谈。
4、数理统计法:
主要运用excel2003软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处理和整理。
5、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对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统计处理好的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出研究结。
(三)论文的研究框架
基于新课标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生态化的研究
5、逻辑分析法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1、新课标
2、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3、生态学及生态化
4、生态位
四、研究内容
1、对教育政策导致的传统课堂生态失衡归因研究;(刘振龙)
2、分析中学历史课堂资源分配失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蒋鸿元)
3、探讨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之间的生态失衡原因;(聂圣军)
4、研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生态失衡的原因;(时英科)
5、研究历史教师生态意识的觉醒和提高课堂效率的关系;(许峰)
6、探讨增强中学历史教师在新课标下课堂管理的能力。(张家英、郑诗余)
五、结束语
六、科研论文总工作量(估计),文献阅读,科学调查,试验阶段,理论分析,论文初稿,文字总结各阶段的进度(起止日期)和要求,以及预期结果
(一)论文工作量:
总工作量主要包括查阅文献资料、选题、开题、选定调查对象和地区、设计调查问卷、发放回收调查问卷、整理分析数据、完成论文初稿、论文定稿和论文答辩。文献阅读量大约包括十余本相关书籍和一百多篇期刊,以及在安徽六安市各中学发放调查问卷若干份。
(二)各阶段的进度(起讫日期)和要求:
第一阶段:搜集文献资料、选题信息,进行论文选题(2010年5月至2010年7月);
10.新课标下中学美术教学 篇十
开 题 报 告
课题负责人:马祥龙 朱士好
寿县迎河中学数学课题组
新课标下中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教师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对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课程资源是教学设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要素之一。为此,我们课题组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面访,查阅了教师的教学设计,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没有很好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课程资源,以促进教育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我们课题组决定对本课题进行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和理论思考
1、课程资源
教材并没有包括课程的全部,它是一种教学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指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教科书、图书馆、实验室、网络等。狭义的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如教材,图书馆等。总之,课程资源是指一切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课程,并能成为课程素材,或能决定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因素的总称。或者说课程资源是指各种可能利用的途径、方法以及相关的物质基础。
2、理论思考
从历史上看,数学的发展与人类文明发展是同步的。现在数学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所蕴涵的数学课程资源无比丰富的,它或许是一段使人“知兴衰”的教学史,或者是发人深思的数学思想,或者是……,然而这些内容需要经过适当的加工,才能把它们改造成有利于教学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应用教育和美学教育四个维度来开发和利用教学课程资源。
科学教育维度充分体现数学的思想性和创造性,要突出数学发展的轨迹,其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人类自己”,数学是科学研究的典范。
人文教育维度。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蕴藏着无限的人文教育素材。数学家生平的介绍以及一些数学家的名言格句,可以感染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上处于世界最前列,吴文俊在计算机几何证明上所取得的成绩居世界一流等等,可以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增强发扬光荣传统的责任感。
应用教育维度。数学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之中,要以学生的生活环境为背景,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还要让学生看到其它学科中数学的身影,这样,他们的数学意识会有力的强化。这种“跨学科综合”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能起到非凡的作用。
美学教育维度。数学是美的,是“冷而严肃的美”,数学美有很强的认知成分,学生在“数学现实”的基础上建构起“个人意义”的东西就能使他们欣赏教学,喜爱教学。因此,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教材数学美的内容,通过数学美的展示和解释,使学生欣赏数学,从而“喜爱数学”。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课程研究,增强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拓宽课程资源的范围,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同时,促进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标准,深化对新课程的认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提供支撑。
四、研究内容
1、课程资源观在教学过程中的误区的调查。
很多教师认为数学教学几乎没有资源可利用,考虑此问题意义不大,对此,通过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
2、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的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教学实际过程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情况,看有无广度和深度。
3、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理念的反思
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反思,有助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新课程实施能力。
4、教师和学生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的调查。
5、实验室、图书室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的调查。
6、学校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注程度,支持力度和经费投入的调查。
7、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推广价值。
五、研究方法和途径
1、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材料及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伦依据。
2、了解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态度以及遇到的相关问题,以便课题研究更具有实效性。
3、对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比较、实验,发现,验证因果规律。
4、通过自我反思,相互交流讨论,研究,探求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指导性的理论依据。
5、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实践操作,交流经验,总结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
六、研究过程设计
附:课题组成员名单:
聂世珠:校长、理论指导
李先梅:副校长、理论指导
汪士云:副校长、理论指导
马祥龙:教导主任、理论指导 孙贤刚:教导主任、理论指导 杨虎:教研组长、理论指导
马祥龙:课题组组长、负责全面工作
11.浅谈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 篇十一
一、改进课堂教学,实现新目标
现在有许多中学生酷爱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尤其是女生中这种情况较多,这与我们现行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有直接关系。传统体育教学重竞技,重技术,重教法,重运动成绩,教法简单,评价单一,往往是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整齐划一地被动练习,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教学中如果能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体育课将会真正成为愉快教育的天地
(一)科学精选教学内容
传统体育教学以运动项目或教师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将课程学习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师根据目标去选择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开展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体育教师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终身受益。教学中可以精选适宜学生五个学习领域的内容;终身体育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兴趣的内容;实用体育、民族体育、现代生活体育、娱乐体育的内容,如:武术、韵律操、羽毛球、毽球、体育舞蹈等。以科学精选的新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更新教学形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基本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和压抑。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过分强调教师的教法,忽视了学生学法的研究及人体存在差异的基本规律,挫伤了不少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能力培养为主,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和根据动作示意图进行模仿练习。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采取集体练习、小组合作练习、个人自觉练习、同学相互帮助、友伴相互纠错、师生共同磋商、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以及通过体育游戏、教学竞赛、相互观摩、欣赏教学竞赛录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及相互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新。此外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运用降低难度、语言激励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强调学生的自身发展和进步幅度,对能力强的学生使他们有充分发展和提高的机会,对能力较差和身体稍弱的学生,要使之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改善与提高。使每个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改进评价标准
新课程标准在体育成绩考核方面呈多元化趋势。传统的体育考核过分注重运动成绩,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很少考虑到个体差异。课程标准普遍淡化了以技术成绩、达标项目为标准的终结性评价,强化了过程评价,从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机制。尤其是在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法上有许多新颖、活泼、可操作的创新之处。比如,成长记录自我评价、测验与考试、集体评议、评语与定量结合等。还有通过学习档案促进学生自我评价。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进步幅度,实际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以及是否刻苦锻炼和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创造性等。这对那些运动技术水平一般、身体条件不太好,但学习又很刻苦的学生更是一种激励,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重建师生关系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体育成绩的评判者。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和向学生提供咨询的服务者。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锻炼,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变“要我学,要我练”为“我要学,我要练”。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环境的温馨,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让“汗水+笑声”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真正达到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二合一的境界。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也才能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实现健康第一的目标。
二、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课程标准大大拓宽了原来体育的学习领域,体育教育由单一的知识教育向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变;由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由重知识、技能、技术教育向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转变。为了适应新的课程要求,广大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新信息,熟悉新技术,要做到“一专多能”,既有自己所擅长的运动专项,又能做到熟练地指导学生进行其它运动项目的练习。不能将自己禁锢在体育这一门学科的壁垒之中,而是要求更多地加强体育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把有关的知识与体育相结合。同时要求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课堂语言艺术的表达能力、示范动作的质量和美感等自身素质、教学素养,保持强健的体格和外在的形体美。积极探索并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善于发现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善于总结,适应课程标准的需要。
三、学校应制定体育教学管理办法
12.新课标下中学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篇十二
一、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在英语教学中, 主要涉及的有词汇、阅读、语法、写作、口语等方面的分块教学, 简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新课标颁布以来, 对英语这几方面的教学方法上虽得到了一定的更新, 却难以一改以往的传统的教学习惯和方式, 仍旧存在着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角色定位。在传统教学中, “词汇的死记硬背、阅读思维限定、语法枯噪乏味、写作光靠模板、口语不敢开口”的现象一如既往。
发言权仍旧处于教师一方, 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机会少之又少, 削弱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语言实践的机会。教师采用注入式的讲授, 学生进行古板、生硬、教条的句型练习和逐句翻译, 虽然使得学生吸收了相当数量的语言基础知识, 但语言的应用能力丝毫没有进步, 且出现进入一个无法挣脱的怪圈的现实。陈旧的“课堂讲解知识——练习——总结——布置作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背离了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重点改变英语课程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倾向……”的要求。下文将针对现今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落后的教学方法的现 状, 提出几个能够逃出传统教学怪圈的方法。
二、中学英语教学新方法探究
英语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有精准的策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也是实施新课标的关键。
1.任务设置法。任务法教学方法的设置是为了有效的替换传统的语法翻译法, 排除传统教学法中的枯燥乏味、无语言交流能力的弊端。却能够在避免单纯的追求交际而忽视语言精确性与正确性的误区, 做到同时兼顾了语言形式与语言的意义。该方法在教学目标中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设计一套有趣却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与交际性的任务, 可适当的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为其制定任务, 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 能够掌握到英语的知识点, 又能够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 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突出新的教学理念。
2.兴趣引导法。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是引导学生热爱英语的一个直接办法。学生对某个知识感兴趣, 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 可以在每次课上课前与学生进行一个较小交流会, 内容可以是关于英语国家曾经发生过的有趣的事情, 或是英语国家的名人故事, 提起学生的好奇心。或者定期与学生一起练习唱一首英文歌曲, 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的情趣, 让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 对英语的学习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3.情境模拟法。语言的学习, 关键是在一个本语言的环境中相互交流, 让学生有身临英语国家生活中之感。可以在课堂上虚拟一个语言使用环境, 比如可以设置一个语言交流的场景, 如对话、短剧、讨论等, 短剧可以为学生分配角色进行演绎, 不同的语言情景, 能够为学生呈现相异的英语视角, 学生可以在其中感受不同语境中英语的运用的区别, 使得学生全方位的了解英语。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保持兴奋状态, 也能够使学生在具有交际目的的语言情景中学习英语。
4.活动组织法。作为兴趣引导法的辅助教学法, 活动组织法是一种较为具体实施的教学方法。通过组织不一样的活动来调动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同时又迎合了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们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活动法中最常见也是被英语教师们屡试不爽的, 可谓是游戏, 采用游戏的方式, 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增强对英语语言的敏锐度, 同时可以辅以绘画、书写、身体语言等方式来完成任务。另外, 还可通过在班上组织英文辩论赛、设置英语角、制作英文艺术作品, 举办英语歌唱比赛等活动, 在增加学生对英文的兴趣的同时, 乐在其中。
三、结语
通过在深刻学习新课标中对中学英语教学的要求的前提下, 对现存的传统的教学弊端进行了分析, 根据现存弊端, 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法, 目的是期望借着新课标的要求, 对中学英语教学做一次变革性的创新, 为不断适应新型社会的人才需要, 培养出一批能够走向世界的知识人才。
摘要:新课标的颁布对中学英语教学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新课标的具体实施为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 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的变革成为了迫在眉睫之势。本文拟从新课标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冲击入手, 探讨新型的中学英语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并推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英语,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蔡惠萍, 李莉.“交际法”与英语语法教学[J].河南教育.2000.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韩爱红.浅谈高中英语语法教学[J].山东教育科研.2002.
[4]李观仪.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培养交际能力[J].外语界.1990.
[5]张正东.英语教学法双语教程[M].科学出版社.1999.
[6]宋玉华.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新课标下中学美术教学】推荐阅读:
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08-24
新课标下的教学反思10-27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体会07-01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反思11-15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论文08-24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14
新课标下教学中的少教多学06-24
新课标下高三地理教学研究论文07-31
浅谈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语言06-09
新课标下低年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