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计划书

2024-08-28

计算机组装计划书(共8篇)

1.计算机组装计划书 篇一

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1、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法规定,注重学员素质的全面提高。

2、以培养实用型电脑维护与维修人才为基本目标,达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

3、积极推进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注重实际操作训练,兼顾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

员综合应用能力。

【主要学习内容】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认识主板与CPU的型号;识别各种存储器的类型;完成各种板卡的安装与识别;组装计算机硬件;完成磁盘管理;安装winXP、Vista、win7及其它各种操作系统;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的工作环境及日常维护工作;计算机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任务;计算机局域网的组件及安装任务;计算机常规维护与病毒防治;职业技能鉴定知识。

【知识技能目标】

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包括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的历史。

 能辨认主板与CPU的型号及各种存储器的类型。

 独立完成各种板卡的安装与识别。

 独立组件计算机的硬件。

 熟练完成磁盘的管理及安装各种操作系统。

 熟练使用各种常用工具软件。

 能解决计算机的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 能完成计算机局域网的组网及安装工作。

 熟悉各种常规维护与病毒防治任务。

【课时分配】

学期总天数:60天

专业课课时:240课时

专业课课时分配: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计算机组装维修基础知识 主板的使用与维修 讲授+上机指导 讲授+上机指导10课时 30课时 总 周 数:8周 每周课时:30课时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常用工具软件 cpu的使用与维修 存储器 显示系统 机箱、电源和鼠标 系统功能扩展卡

讲授+上机指导 讲授+上机指导 讲授+上机指导 讲授+上机指导 讲授+上机指导 讲授+上机指导

20课时 20课时 20课时 20课时20课时20课时

第九部分硬件安装与BIOS设置讲授+上机指导20课时 第十部分计算机工作环境与日常维护讲授+上机指导20课时 第十一部分计算机局域网的组件与维护讲授+上机指导20课时 第十二部分总结复习与考试讲授+上机指导15课时

【教学模式】

1、滚动教学:学员入班即可跟课学习。

2、模块进度:学员完成所有模块学习即可结业。

3、任务驱动:以工件任务为牵引,理论讲解与操作指导相结合,即学即用,为就业奠

定基础。

【教学进度】见进度表

【使用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教辅资料】教员自编辅导资料

2.计算机组装计划书 篇二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组装,实训

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课程定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对应于计算机维修员、计算机销售员、计算机系统维护员, 是计算机应用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培养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接, 熟练掌握微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 并能理论联系实践。

二、计算机组装实训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设备有限, 影响微机组装实训课的正常开展。

计算机组装是一个以硬件设备为基础的实训项目, 计算机硬件设备种类繁多, 要想建设一个紧跟计算机硬件发展, 实训内容完整丰富的实训室有一定的难度。另外, 计算机整机的组装拆卸过程并不复杂, 但是却需要足够的细心与耐心。无论是CPU还是内存等都是高科技产物, 一个不小心, 一点小损伤便可能丢失大量的数据, 甚至导致这个部件的损坏。

2. 资金不足, 实训设备不能及时更新。

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资金不足造成硬件设备不齐全或硬件设备不达标, 影响实训课的正常开展;硬件设备无法及时更新, 也造成学生无法接触到最新的硬件设备。

3. 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影响微机组装实训课的效果。

微机组装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覆盖专业面广, 由于学生多, 而实训室与实训设备有限, 大大限制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难以保证按质按量的开展实训, 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受到限制, 影响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4. 组装实训内容单一, 不易操作。

现实的实训室设备少、种类单一, 开展的实训内容不太丰富, 学生学到的知识比较有限, 由于设备管理等因素, 学生在操作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实训效果不理想。

5. 组装课程考核模式比较单一。

传统的微机组装课程的考核主要以理论知识考查为主, 实训环节的考查比重不够,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模拟微机组装实训在教学中的应用

1. 模拟微机组装实训的应用背景

(1) 微机组装实训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必修的实训课程,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实训内容给出计算机硬件组成的相关器件, 针对每个器件做相关的剖析, 然后讲解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组装的过程及有关的注意事项, 最后分组由学生完成计算机的硬件组装实训。但目前国内不少高职院校由于实训室设备不足或实训设备多为一些淘汰设备, 实训条件远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2) 计算机的设备更新较快, 学生无法及时掌握最新的硬件情况, 因而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在现有的环境下, 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实训环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模拟微机组装实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建立一个虚拟现实的微机组装环境以弥补和解决组装实训中的不足。

2. 模拟微机组装实训在教学中的应用

模拟微机组装利用虚拟环境实现微机组装, 将种类繁多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虚拟化, 以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 多角度、多方位展示繁多的硬件设备。虚拟设备储存在动态的设备数据库中, 并及时更新虚拟实训室的硬件设备, 学生可以按品牌或型号组装微机, 将实训环境虚拟化、网络化, 实现多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实现装机操作, 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的有效辅助教学方式。

(1) 应用模拟微机组装视频教程, 对于初学者没有实践操作过的学生来说, 是一位非常好的课外教师, 学生可以对照教程熟悉和了解计算机组装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2) 遵循高职院"理论够用, 实践为重"的原则, 通过虚拟实践环境弥补现实课程中受硬件设备条件、时间、地域等限制所带来的实践操作上的不足, 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3) 改革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 实现即演即练即查的教学模式。由于组装课程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 如不能及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学生很难将空洞而抽象的理论消化, 模拟微机组装软件可以让学生在学会理论之后马上进行实训操作, 并通过完成相应的试题加强知识的巩固。

(4) 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有效利用课后时间学习。模拟微机组装实训, 学生除了在课堂学习和操作外, 同样可以在课外通过网络使用软件, 实现在课外继续进行组装及测验操作, 将课上、课下有机结合。

3. 模拟微机组装实训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1) 丰富教学手段和实训内容。模拟微机组装实训将目前市场上各种主流的计算机硬件如:CPU、主板、内存、硬盘等虚拟化, 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可供选择性的展现, 并提供相应的使用说明, 可弥补因缺少实训设备造成不能正常完成实训的缺陷。模拟微机组装实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硬件设备不达标, 硬件设备无法及时更新, 使得学生无法接触到最新的硬件设备现状。

(2) 节省实训室建设成本, 弥补现阶段实训室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计算机硬件种类繁多, 因而配置方案也是多样化的, 将硬件虚拟化, 学生在虚拟的实训环境中可以对提供的硬件进行任意的配置与组装, 并给出相应的反馈信息, 提示学生组装的正确与否。减少了财力、人力、物力的消耗, 降低实训室建设成本。将真实操作环境模拟到软件中去, 减少或降低组装实训室的建设成本。

(3) 脱离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 学生不用在实训室就可以随时实现计算机组装的模拟操作, 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虚拟操作环境可以不受次数限制, 且硬件种类多样化, 丰富实训内容, 满足学生实训多样化的需求, 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 操作上更加简单、直观, 更方便地掌握计算机组装的过程和方法。

(4) 形成一套完善的微机组装实践教学体系, 集教程、演练、指导为一体, 进一步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通过虚拟实践环境弥补现实课程中受硬件设备条件、时间、地域等限制所带来的实践操作上的不足,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为自己制定一套配置方案, 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组装计算机的乐趣。

(5) 改革传统的微机组装课程的考核方式, 进一步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综合考查。传统的微机组装课程的考核主要以理论知识考查为主, 忽略了实训环节的考查, 模拟微机组装实训改革传统的组装课程考核模式, 使考查方式更简单更全面, 改变传统的偏理论知识的考核方式。

四、结束语

3.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篇三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为适应社会的需求,《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成为了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之一,但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更注重实践,更结合实际,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索、研究。下面我粗浅地谈谈在《电脑组装与维修》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感想。

现在,电脑已经进入普及阶段,越来越多的人都拥有了自己的电脑,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电脑的组装维修技术。现在要自己动手装一台机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神秘和深不可触。

品牌电脑的价格人们已经比较可以接受,组装机与品牌机的价格优势已经越来越小。对大多数人群来说,品牌机的配置就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在这个最大的市场中,组装机占到的份额较小,而专业人士在组装电脑时会自己学生。所以在对电脑组装这一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不仅仅学会安装现在流行的计算机硬件安装,还应该了解各个时期的硬件安装。让学生通过不同时期的硬件安装操作,了解硬件的发展历程,掌握各种硬件安装的方法、技巧及操作细节,学会应对未来的硬件安装要求。装机不是盲目的把一些电脑部件给组合起来就可以了,其中还得注意一些装机的注意事项。要让学生将注意点熟记于心:一要防止静电;二要对各个部件要轻拿轻放,不要碰撞,尤其是硬盘。三要注意在组装过程中始终处于断电状态;四要看配件有没有明显损坏;五要将各部件在对应位置安装牢固;六要掌握各种电源线、数据线的安装方向及力度;七要在组装结束后注意整理及检查;八要通过试验确保组装的成功。

各类第三方软件的智能化、人性化届面让用户自己维护电脑成为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而免费杀毒软件和免费防火墙的大量应用更是让普通人即能通过点击鼠标来完成系统的清理、维护等工作。例如:修改注册表曾经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只有具有相当的水平的人才可以胜任,而如今只要安装了系统优化软件,普通人都可以逐渐掌握这一技术。所以在系统维护这一部分,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利用工具软件用,最简捷的办法解决复杂的问题,学会用多种方式方法解决问题。

网络的普及将很多技术资料公开在INTEL网上,只要你会百度,你就可以找到,不必再去求师傅、查笔记。BBS、论坛和微博的流行将很多人的经验、教训都摆在你的面前,即使面对的是一个不熟悉的技术,只要去网上交流大都可以解决,至少可以借鉴。教师应该让学生利用各种途径获取知识点,让学生学会自己查资料、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如何能做到引导学生、教会学生自学、介绍最新的知识及技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多接触社会。

电子产品和电脑硬件更新的特别快,电脑软件也不断地更新,作为电脑组装与维修的技术人员,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电脑知识也要时时更新,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市场动态,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首先,要对电脑市场动态有一定的了解。

在组装电脑中要经常关注电脑产品市场动态。电脑产品更新的也特别快,价格也是经常在变,永远也跟不上潮流。在组装时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最少的钱最办最好的事,注重性价比。客户需要用电脑做什么工作,够用就行,花钱也少,配置也不错,工作也完成了。

其次,要对电脑硬件更新有一定的了解。

在电脑这方面,电脑的硬件更新换代是很快的,在组装电脑时也要对硬件更新的知识有所了解,最新产品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什么人适合用什么样的硬件,对不同的人群应有不同的要求,不能都按最高的配置来组装机器。

第三,要对硬件的兼容性心中有数。

电脑硬件组装中,主板是连接其它电脑硬件的桥梁。先要确定选择什么样的主板,再根据主板支持什么样的电脑配件来选电脑配件。学会电脑硬件的组合,就要了解各种电脑硬件的类型。什么类型的电脑硬件搭配在一起,让它发挥的更好。平时需要积累一定的知识,什么样的骡子配什么样的鞍,有些主板不支持IDE接口的硬盘和光驱,还有不支持s—ATA 接口的硬盘,不支持AGP插槽的显卡等等。

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方式、方法以及技巧等,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在今后主动的学习,用自己的办法解决一些未知的问题。这才能达到真正的实用的效果。

4.计算机组装上机实验 篇四

实验一:认识计算机系统各个硬件及外设

实验目的:了解计算机系统各个硬件的外形、特征 实验重点:掌握各个部件在机箱内的位置 实验难点:各个部件的防接错特征 实验步骤:

1. 用螺丝刀拆卸计算机各个硬件,注意轻拿轻放,保护好螺丝不要丢失

2. 根据学过的每个硬件的知识观察各个硬件的外形、特征

3. 观察每个硬件在机箱里的位置

4、写出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二:AMD,Intel CPU编号识别

实验目的:了解AMD,Intel CPU外形、接口特征

实验重点:AMD,Intel CPU编号的辨别 实验难点:AMD,Intel CPU的防接错特征 实验步骤:

1、根据每个人的电脑内的CPU来分别辨别不同厂商的CPU、型号、接口类型

2、观察AMD及Intel CPU 外形、接口特征

3、在实验报告上写出自己的CPU 厂商、型号、接口类型

实验三:AMD,Intel CPU和风扇的安装 实验目的:掌握AMD,Intel CPU的安装方法

实验重点:AMD,Intel CPU安装方法

实验难点:AMD,Intel CPU的防接错特征 实验步骤:

1、根据每个人的电脑内的CPU来分别辨别不同厂商的CPU、型号、接口类型

2、观察AMD及Intel CPU 外形、接口特征

3、安装AMD或Intel CPU到主板的CPU插槽上,同时安装散热风扇

实验四:认识主板的结构

实验目的:了解AMD,Intel CPU外形、接口特征

实验重点:AMD,Intel CPU编号的辨别 实验难点:AMD,Intel CPU的防接错特征 实验步骤:

2、根据每个人的电脑内的CPU来分别辨别不同厂商的CPU、型号、接口类型

2、观察AMD及Intel CPU 外形、接口特征

3、在实验报告上写出自己的CPU 厂商、型号、接口类型

实验四:认识主板的结构

实验目的:了解主板的结构和组成原理 实验重点:主板上各个元器件的识别

实验难点:主板上每个电子元器件的位置及特征

实验步骤:

1、观察自己的主机内的主板的厂商、型号

2、观察主板上的各个电子元器件,能指出其名字

3、观察南北桥芯片组及各种外设接口

实验六:主板驱动程序的安装

实验目的:掌握主板驱动程序的安装过程 实验重点:不同主板的驱动安装 实验难点:找到对应的主板驱动程序 实验步骤:

1、通过优化大师查看自己的主板的型号及厂商

2、下载驱动程序或把主板光盘自带的驱动程序放入光驱

3、安装驱动程序,重启

实验七:内存的识别及参数测试 实验目的:了解内存的外形、接口特征 实验重点:内存的安装 实验难点:参数的测试 实验步骤:

1、根据每个人的电脑内存来分别辨别不同厂商的内存型号、接口方式

2、观察不同类型的内存的外形、接口特征

3、在实验报告上写出自己的内存厂商、型号、接口类型及容量

4.用内存测试工具软件Hwinfo32测试内存,观察内存的参数指标

实验八:主流硬盘的编号参数识别

实验目的:了解主流硬盘的编号参数和接口类型 实验重点:主流硬盘的编号识别 实验难点:硬盘的接口连接 实验步骤:

1、根据每个人的电脑硬盘来分别辨别不同厂商的硬盘型号、容量、接口方式

2、观察不同类型的硬盘的外形、接口特征

3、在实验报告上写出自己的硬盘的厂商、型号、接口类型及容量

实验九:电源各种引线接口的连接

实验目的:了解电源中各种引线的接口及连接设备 实验重点:电源的引线连接到设备中 实验难点:电源的安装 实验步骤:

1、根据每个人的电脑电源来分别辨别不同厂商的电源型号、引线的接口

2、观察不同类型的电源的外形、接口特征

3、在实验报告上写出自己的电源的厂商及接口的阵脚数

实验十:键盘和鼠标的安装

实验目的:掌握键盘和鼠标的安装方式 实验重点:键盘鼠标的安装 实验难点:接口的识别 实验步骤:

1、根据每个人的电脑键盘和鼠标来分别辨别不同厂商的键盘和鼠标的类型和厂商

2、观察键盘和鼠标的外形、接口特征

3、在实验报告上写出自己的键盘和鼠标的生产厂商及接口方式

实验十一:显示器的相关设置 实验目的:掌握显示器的菜单设置

实验重点:对于分辨率、语言、对比度、亮度的设置 实验难点:显示器的水纹、消磁功能的设置 实验步骤:

1、根据每个人的显示器的类型来辨别不同厂商的显示器的类型

2、观察显示期的种类、接口特征、及厂商

3、在实验报告上写出自己的显示器的生产厂商及类型

4、运用显示器上的主菜单设置语言、对比度、亮度、尺寸、消磁、水纹等功能

实验十二:计算机组装实训

实验目的:掌握计算机中各种硬件的组装和连线 实验重点:计算机中各种硬件的组装 实验难点:各种硬件的数据及电源线连接 实验步骤:

1、把各种硬件按照组装的步骤把每个硬件按照到主板上固定好主板到机箱上

2、注意螺丝不要拧死,硬件安装到位

3、连接各种数据线和电源线

4、连接外设

5、通电检测

6、排除故障

实验十三:OFFICE 2003的安装与删除 实验目的:掌握office2003的安装与删除的方法 实验重点:office2003安装的步骤及目录 实验难点:安装时有选择的安装软件 实验步骤:

1、把准备好的OFFICE 2003安装程序通过开始菜单----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

2、如果是.EXE程序直接安装到制定的目录

3、打开各个程序看看程序安装是否正确

4、删除OFFICE 2003软件

实验十四:OFFICE 2003的安装与删除 实验目的:掌握office2003的安装与删除的方法 实验重点:office2003安装的步骤及目录 实验难点:安装时有选择的安装软件 实验步骤:

4、把准备好的OFFICE 2003安装程序通过开始菜单----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

5、如果是.EXE程序直接安装到制定的目录

6、打开各个程序看看程序安装是否正确

5.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论文 篇五

目录

第一章 序言

1.1 本次毕业设计的意义 第二章 服务的培训

2.1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服务人员

2.2 沟通的技巧 第三章 电脑的组装

3.1 电脑部件的识别

3.2 电脑的基本安装和硬盘分区 第四章 电脑维修中常见的故障解析

4.1 启动类故障

4.2 光驱类故障

4.3 硬盘类故障

4.5 显卡与显示器类故障

4.4 硬盘类故障

4.5 外设类故障

第五章 电脑的一些驱动程序的安装

5.1安装WIN2000操作系统

5.2安装主板驱动程序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概述工作

6.2 实习心得与体会

6.3 工作中遇到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摘要:

我所论述的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有关问题,了解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涉及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在未来的几年里,计算机将会在每个家庭普及,在我看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都是必不可少的。

前言

21世纪是人类走向信息社会的世纪,是网络的时代,是超高速信息公路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并进入应用 的年代。在IT技术越来越重要的今天,随着电脑的应用面日益广泛,不少大中型公司、企业内部需求量越 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各类病毒的侵蚀、误操作、文件丢失、数据破坏、系统瘫痪 等,这些将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因此电脑的维护在电脑日常维护中极其重要。面对日新月异 的信息化社会,通过了解和掌握一些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知识,扩大计算机初、中级学者可以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性能,从而正确使用计算机以及维护计算机!

关键词:IT技术;病毒;计算机;计算机维护;计算机组装;安装程序

第一章 序言

1.1 该项目的意义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 1946 年 2 月 14 日问世以来,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世界也随着计算机的 发展而日新月异。计算机改变了世界的生活态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人们对未来的设想。计 算机无论在军事、医学、工作、生活都占着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的发展也影响着军事、医学、工作和生活。计算机是高科技的产物,特别属于电器方面,他有一个特点就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科技产。电脑组装与维修的技术在电脑方面占着重要地位,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学会对电脑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当电脑出现问题时会及时修理还有平时的维护,这次的毕业实训就是让我们动起手来,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 和一些性能,真正掌握这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电脑知识!在以后运用电脑时能熟练的操作!

第二章

服务的培训

2.1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服务人员 1.积极心态:

1)我有必定成功公式

2)过去不等于未来

3)是的我准备好了 2.责任感

1)90%以上的企业在招聘时都把责任感放在第一位

2)从成长导向向责任导向转变

3)从性情导向向职业导向转变

4)符合规范 3.协作

1)雁行理论

2)个性导向向共性导向转变 2.2 沟通的技巧

沟通的定义:沟通是一种信息的双向甚至多向的交流;是一个参与者们无一不尽己所能期望自己的信息被正确地理解同时对方的信息被准确地把握的过程。1.沟通障碍的解决方法:

高度重视、树立正确形象、沟通前的思考、充分考虑对方利益的重要性、不遗余力的聆听、多采用双向沟通。

2.提高沟通效果的核心技能:用心查看、积极地倾听、诚恳的交谈、适当发问。3.沟通过程中的“看”:主要是用心查看,留心捕捉顾客脸部的表情,洞察顾客眼睛的变化。4.服务过程中的倾听技巧:应该花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去听,给客户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去讲。5.沟通技巧——交谈

面对面沟通成功的“四要素”:语言、语调、表情、手势 6.与上级的沟通

1)已经决定的事情,不能因为自己有不同的观点而不执行 2)要掌握好工作汇报的程序和原则(越级报告要处理好)3)请求指示时,准备好充分理由得到他的批准

沟通的黄金定律:你想怎样被对待,你就怎样对待别人。沟通的白金定律:以别人喜欢的方式去对待他们。

第三章 电脑的组装

3.1.电脑部件的识别: 1.cpu(核心部件)主要功能: 运算器,控制器。cup就是通过这些引脚和计算机其他部件进行通信,传递数据,指令。

我们要先了解两个基本的概念,主板频率和倍频系数;通常我们常说的Pentium II 300,AMD K6-2 300这些CPU的型号,其中最后一个数字“300”就是指CPU内部的工作频率是300MHz,而主板上的内存、控制芯片的工作频率是没有这么高的,所以就会出现主板频率和倍频系数,主板频率是指内存、控制芯片和CPU之间的总线的工作频率,倍频系数就是CPU的内部工作频率和主板频率的比值。CPU的实际工作频率就决定于这两个参数。有这样的公式: CPU的实际工作频率 = 主板频率×倍频系数通常主板频率都是一些固定的值,比如:60MHz、66MHz、75MHz、100MHz、133MHz等;倍频系数有1.5、2.0、2.5和3.0、4.0、4.5、5.0等,通过设置主板上的跳线就可以改变CPU的工作频率,人们常说的超频就是指改变这两个参数来使CPU在较高的工作频率下运行,超频往往是以改变外频为主

2.cpu风扇:cpu工作的时候要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如不及时散热,可能将cpu烧坏。所以加上了风扇达到散热目的。

3.主板: 是计算机主顶内最重要的一个部件,其它设备都是通过它来联结工作的.4.内存条:是临时储存器,掉电后数据会消失。

5.硬盘: 通过读写记录各种信息,存储各类软件.程序和数据.既是输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但只能和计算机内存交换信息.包括存储盘片及驱动器。特点储存量大。

6.软驱:平时可以插入软盘,用以存放数据。

7.光驱:平时可以插入光盘,用以读数据.有耳机插孔:连接耳机或音箱,可输出audioCD音乐.音量控制:调整输出的CD音乐量大小.指示灯:显示光驱的运行状态.紧急出盒孔:用于断电或其他非正常状态下打开光盘托架.打开/关闭/停止健:控制光盘进出盒和停止AudioCD播放.播放/跳道键:用于直接使用面板控制播放AudioCD.8.电源:将AC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压。

9.显示卡:由0和1组成的枯燥数字信息被转换成了丰富多彩的图像现在屏幕上,这都是显卡的功劳.显示卡通过系统总线连接cpu和显示器,是cpu和显示器之间的控制设备。

10.网卡:是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输入输出设备.具有向网络发送数据.控制数据.接受并转换数据的功能.11.声卡: 是将计算机多媒体设备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功能主要是处理声音信号并把信号传输给音箱或耳机,使后者发出声音来.12.鼠标: 由滚球的移动带动X轴及Y轴光圈转动,产生0与1的数据,再将相对坐标值传回计算机并反映在屏幕上.(现在大多也基本上采用光电鼠了,原理和滚球鼠,基本一致)

13.键盘: 电脑的最重要输入设备之一,也是PC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标准配件之一.14.显示器:主要有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lcd),还有新出现在等离子体(PDP)显示器等.现在大多数用的CRT,但以后不久lcd将占据市场.15.机箱:是电脑的外衣.3.2电脑的基本安装和硬盘分区

1.安装主板:首先打开机箱,去掉侧盖。将主板的I/O端口朝机箱后部,主板的定位孔对准机箱上的主板之撑,用螺栓固定主板。

2.安装cpu:首先将主板Socket插座旁的把手轻轻向外拨一点,再向上拉起把手到垂直位置,将cpu的第一脚(缺孔引脚),插入cpu。应注意圆角对准后插入,以防损坏,并压回把守,卡入把手定位卡固定。

认识主板上CPU的三种跳线和开关,第一步,确认CPU类型。比如是Intel还是AMD或者Cyrix等别的品牌。

第二步,了解CPU的工作电压。CPU常见的工作电压有2.0、2.8V、2.9V、3.3V等。一般,所设定的电压要和CPU工作电压相吻合。如果设定电压太高,可能会因CPU过热而烧毁;同样,电压过低也会造成功能故障。

第三步 设定CPU 频率。这一步稍微复杂一点,不过每一种CPU的设置方法都是相同的。

第四步

设定倍频

3.安装风扇:将风扇安装到cpu上,把风扇低弹性挂钩挂在Socket插座两端的挂钩上,将风扇的三孔电源插头插在主板的风扇电源插座上(一般在cpu附近)。

4.安装内存条:内存条上的缺口对齐主板内存插槽缺口,垂直向下压入插槽中,插槽两侧的白色固定夹“咔”的一声向上自动卡在内存条两侧的缺口上锁牢内存条。

5.安装电源:将电源放在机箱上,电源的风扇朝机箱后步并对准风扇孔。用螺栓将电源固定。连接点源于主板(主板电源接口一般在cpu附近)

1)AT电源连接主板的接头是两个六芯的插头。同P8,P9两组线与主板上的电源接头联接,注意两组线中的黑色线相对,否则造成严重后果

2)连接风扇电源线。主板没有接风扇的跳线,或者CPU风扇是另购的,就需要将风扇的电源接在主机的电源上,这种电源接头的方向都是固定的,方向反了是安装不上的

6.安装硬盘:首先把硬盘固定在主机支架内(标签面向上,接线部分朝机箱内部),用螺栓固定。然后,将电源D型大四孔插头和硬盘的电源插座连接。用IDE数据线的一端杰在硬盘上,注意:数据线的1线(1线/彩色线表示整个数据线的第一根)对准硬盘接第一脚(靠近电源插座的一侧,与电源线的彩色线向内对应)。将数据线的另一端和主板的IDE接口连接,数据线对准IDE接口的第一脚。(IDE借口和其第一脚在主板上又标示)。

(注意设置好光驱、硬盘的主从盘,并弄清它们的关系。如何设置主、从盘,可参照IDE设备上的参数表。)

7.安装软驱:安装方法同硬盘。数据线的尾部端口和主板的软驱接口连接,数据线的1线对准接口的第一脚。将电源的小四孔插头插入软驱的电源插头。

a)区分软驱数据线的A、B、C三端,数据线交叉的一端为A端、中间一端我们叫它为B端,另外一端为C端。A段和B段各有一个接头,用来连接3寸软驱。C 段连接主板上的软驱接口。当要连接两个软驱时,就在A段和B段各接一个软驱。此时,接在A段的软驱在物理上为A驱,另一个为B驱;当只连接一个软驱时,要把它接在A段上。

b)连接主板的一端时使红色边对应着接口的1号角,现在的主板上给接口加了一个塑料卡槽,方向错了就插不进去。软驱这边也是一样,红色边对应1号角,用力按紧。

8.安装光驱:安装方法同硬盘。数据线的尾部端口和主板的光驱接口连接,数据线的1线对准接口的第一脚。将电源的小四孔插头插入光驱的电源插头。

9.连接AT主板串并口线

普通的AT主板还要把串口线和并口线也接到主板上,ATX结构的主板把它们直接做在主板上了,可以省去这一步。

a)弄清主板上串口线、并口线的标准及对应的位置和它们的定位角(红色线对应的第一针的位置)

b)连接At主板的串口、并口线:串口线联接主板上两个9针串口,旁边标着COM1、COM2;并口线联接主板上25针的并口,旁边标着LPT。连接时要保住数据线的红色边对应着接口的1号角,然后将接头按到底即可。

10.安装显卡:找到一个孔德PCI插槽,将显卡的接口朝机箱后部,插入插槽,将显卡固定在机箱上。

11.安装声卡:找到一个孔德PCI插槽,将声卡的接口朝机箱后部,插入插槽,将声卡固定在机箱上。

12.安装网卡:找到一个孔德PCI插槽,将网卡的接口朝机箱后部,插入插槽,将网卡固定在机箱上。13.连接控制面板:首先找到机箱面板上的指示灯和按键在主板上的连接位置(一般为金属引脚),然后按照“正接正,负接负”的原则,将机箱面板上的HDD LED、TB SW、TB LED、Reset、Speaker 和PowerLED等连接在主板引脚上。

a)开关线的连接,这种ATX结构的机箱上有一个总电源的开关接线,是个两芯的插头,它和Reset的接头一样,按下时短路,松开时开路,按一下,电脑的总电源就被接通了,再按一下就关闭,但是你还可以在BIOS里设置为开机时必须按电源开关4秒钟以上才会关机,或者根本就不能按开关来关机而只能靠软件关机。

b)硬盘指示灯的两芯接头,1线为红色。在主板上,这样的插针通常标着IDE LED或HD LED的字样,连接时要红线对1。这条线接好后,当电脑在读写硬盘时,机箱上的硬盘灯会亮。有一点要说明,这个指示灯只能指示IDE硬盘,对SCSI硬盘是不行的。

c)三芯插头是电源指示灯的接线,使用1、3位,1线通常为绿色。在主板上,插针通常标记为Power,连接时注意绿色线对应于第一针(+)。当它连接好后,电脑一打开,电源灯就一直亮着,指示电源已经打开了。

d)两芯接头连着机箱的RESET键,它要接到主板上的RESET插针上。主板上RESET针的作用是这样的:当它们短路时,电脑就重新启动。RESET键是一个开关,按下它时产生短路,手松开时又恢复开路,瞬间的短路就可使电脑重新启动。偶尔会有这样的情况,当你按一下RESET键并松开,但它并没有弹起,一直保持着短路状态,电脑就不停地重新启动。

e)PC喇叭的四芯插头,实际上只有1、4两根线,1线通常为红色,它要接在主板的Speaker插针上。这在主板上有标记,通常为Speaker。在连接时,注意红线对应1的位置。

14.要把剩余的槽口用挡片封好。然后要仔细检查一下各部分的连接情况,确保无误后,接通电源,观察计算机运行情况。运行ok,把机箱盖盖好,安装好螺丝,这样,主机的安装过程就基本完成了。

15.插好鼠标键盘

16.CMOS设置

我的做法是:先载入bios安出厂设置,在载入bios的优化设置.然后进入STABDRAD CMOS SETUP(标准cmos设定),修改了系统日期和时间,再把硬盘和软驱设为auto自动.关闭了显示器设置和错误暂停设置.17.bios设置

我的做法是:进入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级bios功能设置),由于刚才载入了bios的优化设置,病毒广告已经关闭,1.2二缓存也打开了,其它的,就默认,也没什么问题,然后我们以光驱为第一启动.开始了以下步聚了.18.硬盘分区及格式化

用FDISK进行硬盘分区、格式化硬盘

建立DOS分区或逻辑分区

1)用启动光盘或软盘启动计算机,一般在启动光盘或软盘中有FDISK这个分区命令,若没有请从其它地方拷到软盘中,然后运行FDISK命令。2)建立主DOS分区

缺省的选项是“1”。如果你的硬盘还没有建立过分区的话,直接按ENTER键即可。然后,在下图所示对话框中选择“建立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选择“1”再按下Enter键。这时,系统会询问你是否使用最大的可用空间作为主分区,缺省的回答是“Y”,你只要直接按下Enter键即可。当然,当程序问你是否要使用最大的可用空间作为主分区时,你也可以回答“N”然后按Enter键。这时,系统会要求你输入主分区的大小,输入以后按Enter键。这时,系统将会自动为主分区分配逻辑盘符“C”。然后屏幕将提示主分区已建立并显示主分区容量和所占硬盘全部容量的比例,此后按“Esc”返回FDISK主菜单。3)建立扩展分区

在FDISK主菜单中继续选择“1”进入 “建立分区菜单” 后再选择“2”建立扩展分区,屏幕将提示当前硬盘可建为扩展分区的全部容量。此时我们如果不需要为其它操作系统(如NT、LINUX等)预留分区,那么建议使用系统给出的全部硬盘空间,此时可以直接回车建立扩展分区,然后屏幕将显示已经建立的扩展分区容量。4)建立逻辑分区

扩展分区建立后,系统提示用户还没有建立逻辑驱动器,此时按“Esc”键开始设置逻辑盘,提示用户可以建为逻辑盘的全部硬盘空间,用户可以根据硬盘容量和自己的需要来设定逻辑盘数量和各逻辑盘容量。设置完成后,此时屏幕将会显示用户所建立的逻辑盘数量和容量,然后返回FDISK主菜单。设置逻辑盘数量和容量。5)激活硬盘主分区

在硬盘上同时建有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时,必须进行主分区激活,否则以后硬盘无法引导系统。在FDISK主菜单上选择“2”(Set active partition),此时屏幕将显示主硬盘上所有分区供用户进行选择,我们的主盘上只有主分区“1”和扩展分区“2”,当然我们选择主分区“1”进行激活,然后退回FDISK主菜单。6)退出FDISK主程序

退出FDISK程序。继续按“Esc”键退出至屏幕提示用户必须重新启动系统。

7)用启动盘启动系统后,运行Format格式化命令格式化硬盘分区,运行format c: /s,其中/S参数表示格式化系统盘

第四章 电脑的维修

4.1启动类故障

在计算机系统中,启动时出现的故障最为常见,而且出现这类故障与显示器、显卡、主板、CPU、内存条等计算机配件有很大的关系。

一、启动黑屏故障解析

计算机的启动故障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启动时屏幕一片漆黑,无任何提示。这类故障一般很难识别,主要与显示器、显卡关系很密切;系统主板、CPU,CACHE,内存条、电源等部件的故障也能导致黑屏。

1.电源功率不够导致黑屏故障

原来一切正常的系统,增加一个大容量硬盘后,电源指示灯亮,但屏幕一片黑暗,无法启动。

由于只增加了一个硬盘,首先应从硬盘入手了。重插主引导硬盘接口线和更换数据线后还是无法启动,但当拆下硬盘后,计算机又能启动。将这个大容量硬盘拿到其他计算机上测用也没问题,可以推断硬盘是正常的。那么黑屏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增加硬盘对计算机的系统来说多用了一个IDE接口,多用了一个电源接口,IDE接口是没问题(IDE接口接反也会引起黑屏)的,这就可以确定是电源的功率配置问题。确定了电源功率问题,则将原电源换成一个大功率后,即可排除故障。

2.CPU损坏导致黑屏故障

一台计算机一直运行正常,也没有CIH病毒发作的迹象,使用人员曾经取下过CPU,并在CPU散热片上加装了一个风扇,结果计算机启动时黑屏,也不自检。

揭开机箱盖子观察,发现开机瞬间,硬盘、光驱灯都亮了一下,同时CPU风扇(接在主板CPU风扇接口上)也运转正常;用万用表测试,电源的±12V,±5V输出均正常,可以先排除电源的问题。

将该机的CPU、内存、显卡等部件取下重新安装一次,确保安装到位、接触良好。再次启动,故障依旧,排除了接触不良的问题。再取下声卡、光驱、硬盘等,主板上只留CPU、内存条、显卡,组成一个最小化系统,这时开机仍未出现启动画面。到这一步可以确定故障原因在CPU、内存或主板上。

仔细观察换下的CPU,发现在CPU的两根引脚上有一道很深的划痕,可能是这两脚已被切断。于是用烙铁把这两根被切断的引脚焊好,完成后将这块CPU插回到原主板上,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二、启动中的故障解析

解决了启动黑屏的故障,下面讲启动中的其他故障。与黑屏故障相比,由于显示器不是一片漆黑,有时屏幕上还会出现错误提示,所以只要能认识下面这些典型的故障,处理起来就轻松多了。

1.二合一声卡导致启动故障

一台多媒体计算机,有一个联想声霸解压二合一卡,本来工作一直正常。但近日开机出现机器自检异常,总是无规律性地自检无法通过,而后死机,平均要开关机器五六次以后才能成功通过,其运行过程中一切正常。

人表面现象分析,似乎是显卡问题,更换后故障依旧。后来仔细观察开机时的声音,发现加电后硬盘读完0磁道后无动静,运行正常情况下,用Windows xp磁盘扫描硬盘一切正常,无坏道,可将硬盘引发故障的可能性排除。

问题就集中到了二合一卡上,此二合一卡在偶尔启动成功的过程中工作一切正常,后经维修人员解释,可能是二合一卡的某一段电路因在开机电流过强的冲击中导致短路,所以才引发以上故障,更换后开机一切正常。

4.2光驱类故障

光驱是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存储设备之一,在光盘中记录了各种图像信息,光驱的应用使我们体会到了多媒体技术的快乐。

一、常见光驱故障解析

光驱也是常用的外部存储器之一。它存放信息便于携带,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则会使光盘上的信息不能被读取,导致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1.光驱读盘时嗡嗡作响

一台光驱在光盘进入后旋转时颤抖很明显,且嗡嗡作响,读盘不稳定。

发生这种现象可能是光盘质量差、片基薄、光碟厚薄不均所至,或者是由于光驱的压碟转动机制松动造成的。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可在光盘背面贴一层胶布。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首先打开盖板,取下压碟机制的上压转动片,由于上压碟转轮是塑料的且有少许的磨损,加之光碟也是塑料的,所以上下压碟时碟片夹不稳,在高速旋转时会发生抖动。解决方法是找来一块麂皮或薄的绒布将其剪成小圆环,大小与上压碟轮一致,再用万能胶将其与压碟轮粘在一起即可。

2.光驱模式设置错导致不工作

Windows 2000系统的兼容机、AMI-BIOS,光驱与硬盘接在IDE口的同一数据线上,使用正常。当把光驱接在IDE口的另一根数据线上时光驱无法使用。

检查此光驱的连线、跳线、驱动程序、系统设置及资源,无任何问题存在。重新启动进入CMOS设置,选择“Standard cmos setup”项,把“Pri pio”项设为“Mode 4”,再将“Sec pio”项设为缺省值“Auto”后一切恢复正常。

3.光驱无法使用

对于光驱无法使用的情况,可以从检查驱动程序及系统设置、计算机的启动信息、连线和跳线等方面进行处理。

⑴检查驱动程序及系统设置:如果光驱只是在系统中无法使用,则说明光驱本身及连接等无故障。之所以不能使用,是由软故障造成的,如没有安装驱动程序、驱动程序安装不正确、发生资源冲突、设置错误等。

⑵查看连线及跳线设置:检查光驱数据线与光驱的连接或与主板连接是否接反,查看光驱是否与不支持光驱使用的板卡相连接,光驱是否连接在声卡上,检查光驱电源线是否接触不良以及跳线的主、从设置是否正确。

⑶查看计算机的启动信息:在启动计算机时查看是否检测到光驱的信息。如果在启动计算机时没有检测到光驱的信息,则说明光驱存在硬故障,只能更换或维修光驱。

4.光驱无法找到

在“我的电脑”中找不到光驱:在“设备管理器”检查,发现在“硬盘控制器”中的“Primary IDE controller(dual fifo)”和“Secondary IDE controller(dual fifo)”两项前都带有问号。

关机后打开机箱,替换上其他的光驱,如果系统自动识别了旧光驱,则可将原来的光驱换上,光驱图标恢复。若没有其他光驱的可以尝试先去掉光驱的物理连接进入Windows 2000后再关、开机一次,然后再连接上。由于Windows 2000的自动检测光驱能力得到加强,因此光驱丢失现象相对减少,恢复也相对容易,如果还不行就只有重新安装系统了。

9.找回丢失的光驱图标

一台计算机因为重装了系统后就找不到光驱,可光驱的驱动程序已正确安装。

首先检查“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器/硬盘控制器”中是否有黄色感叹号的选项,或者有“Stand IDE/ESDI Hard Disk Controller”的选项(ESED:增强型小设备接口)。如有,则选中并将其删除,然后单击“刷新”命令,等到系统出现“Primary Bus Master IDE Controller”,“Secondary BUS Master IDE controller”,“Standard Dual PCI IDE Controller”时,即可恢复光驱图标,或者在此时再重新安装光驱。

4.3硬盘类故障

硬盘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部件,是存储信息的设备之一,使用率很高,其质量与功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一.硬盘的维护

硬盘在使用温氏技术后,可行性大为提高;但如果不注意使用方法,也会引起故障,因此,对硬盘进行维护十分必要。注意以下几点:

1.环境的温度和清洁条件

2.防静电、磁场干忧

3.保护硬盘数据

二、硬盘常见故障解析

硬盘是计算机常见的外部存储器,其中存储了许多重要的数据,一旦出现了问题,会导致系统无法运行。

1.磁盘DOS引导扇区出错误

系统加电后无法正确引导DOS,屏幕显示如下:“M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或“Replace and strike any key when ready”。

这类故障是由于DOS引导扇区出了问题而引起的。当引导DOS时,DOS引导扇区的引导程序将从根目录的开始扇区读取目录的前两个目录项,并和数据区保留的两个DOS系统文件名相比较,看是否相同。如果其中有一个文件名不相同,就会出现上述故障现象。造成引导扇区问题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格式化磁盘时没有给出传递操作系统文件的参数“/s”;也有可能是磁盘文件目录中前两个文件名与DOS引导扇区的数据部分保留的文件名不同;或者是DOS引导扇区被计算机病毒所破坏。

2.硬盘跳线错误引起的故障

一台计算机原装硬盘只有8.4GB,想加一个40GB的硬盘,因计算机本身用的是双硬盘线,于是将40GB的硬盘线在双硬盘线的第2个接口上,接好硬盘电源。重新设置CMOS后通电,屏幕显示:“No operation system or disk error”。

由于原来的8.4GB的硬盘可以启动,用CMOS里的自动检测硬盘参数功能,发现两个硬盘一个也没有检测;当去掉40GB的硬盘后又恢复正常,于是确认是第2个硬盘的问题。拆下第2个硬盘后发现其跳线处于“Master”状态,而原装硬盘也是处于“Master”状态。由于计算机不能同时默认两个主硬盘,重新将第2个硬盘的跳线设为“Slave”状态,通电后再用CMOS检测,一切正常。

4.4显卡与显示器类故障

计算机显示器接收计算机内部显卡的信号。当显示器工作不正常时,其问题可能出在显卡,也可能出现在显示器本身;但是在处理故障时,不要轻易打开显示器外壳,否则会损坏显示器。

1.显卡散热不良引起花屏

一台计算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字符混乱,显示图形则出现花屏。

出现该种现象后,首先怀疑是病毒所引起的,于是用杀毒软件杀毒,但没有发现病毒。接着怀疑是显卡原因,用另外一款显卡替换后显示正常。所以此花屏现象的原因是显卡有问题。重新换回原来的显卡,当出现字符混乱时,用手触摸显卡的主控芯片,查看是否芯片温度过高。如果显卡的主芯片温度很高,表明散热不良而影响计算机正常工作。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试着在显卡上加一块散热片,或一个小风扇即可排除故障。

2.增加显示内存经常出现死机

自从把显卡的内存由64MB内存增加到128MB显示内存后,在使用中就经常出现画面不稳定和死机的现象。

这种故障主要是增加了显示内存,所添加的显示内存与原来的显示内存不匹配或不稳定,从而产生此现象。一般增加显示内存最好用同品牌、同型号和相同的存取速度,否则会出现因显示内存不符而引起死机的现象。

3.显示器出现细条闪烁抖动

一台计算机开机后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细条闪烁状抖动。

计算机显示器屏幕有时会出现细条闪烁状抖动,这主要是显卡或显示器的原因。解决时要从显示设备的驱动程序和分辨率上着手。有些老显卡和显示器不支持很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无论是显卡还是显示器,只要有一个分辨率和刷新率上不去就会造成屏幕闪烁或画面变形。如果设定软件选用与显卡不匹配,调用很高的分辨率或刷新率,使显卡超负荷工作就有可能烧坏显卡。解决办法是重新启动Windows xp,按“F8”键,选择“Safe Mode”进入安全模式,在桌面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在出现的窗口中将分辨率和刷新率调回适当的值,重新启动即可。

4.显示器产生黑屏

一台计算机经常出现显示器黑屏的现象。

显示器黑屏是显示器最常见的故障现象,一般来说硬件故障引起的黑屏主要发生在启动的时侯;软件引起的故障多发生在计算机的使用中。对于黑屏现象的故障判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会分析和排除;

⑴检查显示器电源是否接好。显示器加电时都会发出“嚓”的一声响,若未接好请检查显示器电源,正常连接好后再开机使用。

⑵检查显示器电源开关是否打开。显示器屏幕前有一个电源开关按钮,查看此按钮是否打开。

⑶检查显示器亮度、对比度、显示位置旋钮是否调整在正常位置。如果显示器的亮度调节、对比度调节等被调至黑屏,也会在显示器使用时黑屏。

⑷检查显示器信号线与显卡接口接触是否良好。如未接好重新连接,最好上好螺钉。

⑸检查内存与主板接触是否良好。如果内存与主板接触不良,也可能出现黑屏。

⑹检查CPU是否超频使用。如果是CPU超频使用导致黑屏,则把CPU调回原频。

⑺检查驱动器信号线连接是否正常。如果驱动器信号线接反,也可能出现黑屏,须重新正确连接驱动器的信号线。

⑻如果显示器在使用中出现黑屏,首先要查看系统是否设置使用了屏幕保护程序。如果是,去掉屏幕保护设置即可。其次要查看系统是否设置使用了节电功能,如果设置了节电功能,可按照提示去掉节电设置即可。

⑼检查显卡与主板接触是否良好。如果显卡与主板接触不良,只要拔下显卡重新插紧即可。(10)检查扩充显示内存插接是否正常。如果扩充显示内存插接不正常,也可能出现黑屏,须重新插好扩充显示内存。

(11)检查显示器内所使用的保险丝是否熔断。如果保险丝熔断,更换相同规格大小的保险丝即可。

(12)如果其他一切都正常,可能是显卡出现了故障,需要更换一块显卡。

4.5外设类故障

一.键盘常见故障解析

键盘是计算机重要的输入设备之一,也是故障发生率比较高的设备。以下为常见键盘的故障。

1.键盘没有任何反应

一台计算机启动自检时键盘的“Num Lock”灯亮,“Caps Lock”灯闪了一下,正常启动后键盘不起任何作用。

从表面现象看,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键盘或主板键盘接口损坏的故障。拿一个好的键盘换上,故障依旧,说明不是键盘的故障。于是怀疑主板有问题,拔掉所有的板卡和连线,将主板从机箱上卸下,仔细观察,未发现烧毁、损坏的地方,只是灰尘较多,用电吹风将主板上的灰尘吹干净。插上显卡、键盘,接通电源,开机后键盘恢复正常。看来是主板上的灰尘积累得太多影响了键盘接口;但装好所有的板卡和连线,开机后故障依旧。逐一检查,发现PS/2鼠标插口中有一根针弯,和其他针搭在一起(多半是插PS/2鼠标不当造成的);另外观察到主板上PS/2鼠标接口和键盘接口离得很近,肯定是PS/2鼠标口短路后造成键盘不能使用。用尖嘴钳将弯曲的针扳正,再次开机测试,一切恢复正常。

2.某些字符无法键入

不能输入母S和K,字母W有时也无法输入。

因为键盘上的一些字母常用,容易出问题。个别键的弹簧失去弹性,只需清洗键盘内部即可。如果不行,则大多是按键失效或焊接点失效引起的。检查时,先打开键盘,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接点的通断状态。若按键始终不导通,说明按键失效,可用前面所述的方法进行修理;若通断正常,说明可能虚焊、脱焊,可沿着印刷电路板上的印刷线路走向逐段测量,找出失效点补焊。有时,有多个即不在同一行,也不在同一列的字符都不能输入,则可能是键盘内部的芯片出现故障。可使用示波器进行检测,若是,更换它即可。

3.键盘自检时出错

一台计算机自检时屏幕提示出错码“301”,按任意键无效。

出现这种故障的原因大多是由于键盘输入/输出接口部分松动、接触不良或损坏所引起。在主机插座处用万用表检测各引线输入端,各点电压正常;关机时检查键盘与主机导通情况,也未出现问题。但只要动一动键盘插头,有的信号则由通变成不通,说明存在接触不良问题。经仔细检查发现插头与插座接触不良,将其插座内的簧片进行相应调整后,键盘恢复正常。

二、鼠标

鼠标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输入设备之一,尤其在出现Windows系统之后,更是“鼠”不离手,其故障的发生率也在随之上升。

一、鼠标的清洁维护

现在,鼠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经常使用于游戏、绘图当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应经常对其进行维护,以便更方便快捷地处理各种数据。

1.基本除尘

2.开盖除尘

二、常见鼠标故障解析

鼠标故障主要分为机械、电路和软件3大类。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鼠标故障。

1.鼠标引起的异常关机

一台计算机每次打开“我的电脑”时异常掉电关机。

经分析后觉得电源故障的可能性很大,有的劣质电源在光驱起动的瞬间由于电流突然加大而很容易产生掉电。于是换上一个好的长城电源,但现象如故。然后陆续换了显卡、CPU、主板等都无法解决问题。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毒,也没有发现病毒。开机再仔细观察,发现进入系统后不动鼠标就没问题,移动鼠标计算机就会关机。拿新鼠标换上,开机运行后一切正常。

仔细检查鼠标,发现原来鼠标里有几条细导线的绝缘层已经严重破损,露出了里面包着的金属丝,而且有的部分纠缠在一起,估计造成这种奇怪故障的原因就是它们短路所致。将几条细导线分别理好,用绝缘胶布粘好后故障排除。

2.鼠标按键失灵

鼠标的灵活程度下除、鼠标指针不灵活、定位不正常,主要是因为机械定位轴承上积聚过多的脏物导致传动失灵。用酒精棉球将一切脏物清除后,鼠标的灵活程序就会恢复正常。

3.鼠标指针不能和鼠标很好同步

移动鼠标时鼠标指针轻微抖动,不能和鼠标很好同步。偶尔鼠标不动,而屏幕上鼠标指针水平或垂直方向匀速移动,但速度较快。

指针移动说明鼠标通过串行数据线给主机送去了鼠标移动信息,但鼠标并未动,其原因是鼠标中红外发射管与栅轮齿及红外接收组件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当,再加上主机通过接口送出的电源电压与鼠标匹配不好。此时只需调整故障对应方向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组件与栅轮的相对位置即可。

4.鼠标间歇性反应

按下鼠标的按键时无任何反应,有时间歇性无反应,但鼠标的移动操作正常。

鼠标的移动操作正常,说明鼠标只是在按键的部件上出现了故障,一般是由接触不良引起。拆开鼠标,可以看见在电路板上对应鼠标壳的按键下面有两个按键设置。用手按下出现失灵现象的按键装置上的凸起塑料片,随着手按下力度的增大,凸起塑料片就被按得越深,失灵现象就明显减弱。

第五章 电脑的一些驱动程序的安装 5、1安装WIN2000操作系统

第一步

了解WIN2000系统的最低要求.第二步 安装WINDOWS2000操作系统

1)用启动光盘启动系统,并按照前面实方法,对硬盘进行分区,分三个分区,其中C作为系统盘,D、E作为文件存储盘。

2)将Win2000的光盘放入光驱就开始自动运行,进入安装模式,接着Win2000开始向硬盘(C盘根目录)拷贝安装所需的临时文件了,完成后提示重新启动电脑以进入下一步安装过程。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中,安装程序会让我们有定制高级选项的机会,需要改动的是让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可以手动选择将要安装的分区,其余的可保留默认值。

3)重新启动后,进入Win2000的安装的第二阶段,安装程序从硬盘上的临时文件夹中装入各种检测硬盘所需的驱动程序,然后显示硬盘分区,让我们选择在哪一个分区上安装Win2000(因为前面已经定制选择安装分区的高级选项):此后安装程序还会拷贝文件、检测硬件、设置系统等,其中还有一两次的重启动,一路下来,终于完成了Win2000的安装进入桌面!整个安装过程大约需一个钟头,与计算机的硬件配置有很大的关系。第三步

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认识设备及其型号,如要安装的设备是显卡还是,声卡等。5、2安装主板驱动程序

下面以目前使用最广泛的Intel 芯片组为例来说明主板驱动的安装。

Intel 的芯片组以优秀的稳定性和兼容性著称,加上配合自家的CPU,性能一流。故此目前其用户数量也是最多的。

1.Intel 主板驱动程序简介

Intel 的主板驱动程序叫做“Intel Chipset Software Installation Utility”,支持Windows 9X/Me/2000/XP。通过主板驱动程序,可以操作系统正确识别Intel 的各种型号的芯片组。

2.安装主板驱动程序

首先下载主板驱动程序,双击安装文件Setup.exe即可运行。在出现的欢迎对话框中,点击“下一步”按钮。在安装完成后需要重启计算机。

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命令,打开“系统特性”对话框。点击“硬件”选项卡,然后点击“设备管理器”按钮,以打开相应对话框。在设备管理器中可以检查驱动程序安装成功与否,点击“IDE ATA/ATAPI控制器”选项,可以看到“Intel(R)82801DB„„”选项,即表示安装成功。

第六章 结束语

6.1概述工作

这次毕业设计共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整个设计中,我很系统的了解了计算机的一些组成部件及其作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亲自动手对计算机进行组装和维修了,在一边学习,一边摸索的情况下,通过实习对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方面也有了不小的进步,也收到了预期的成果!

6.2实习心得与体会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而信息和计算机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人们更多想到的是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认为这是主要的,从技术角度看它们要比硬件如计算机组装更胜一筹。但我觉得组装与维护课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整个计算机的基础是整个体系的一部分。基础没有了,其它的也就谈不上了吧。

这次经过电脑组装与维护的实习,感触很深,以前觉得计算机学问很深,很难,现在看组装一台电脑已经不成问题!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我理解了老师的一句话“学就是为了用,用上了才算学会”结合实践的学习易接受,易理解,易产生学习兴趣.通过这个实习,使我初步掌握和了解了PC机的基本组成以及各个元件的结构和功能。并且,自己能够组装一台PC机,而且还了解了安装过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一些简单的故障,能够自己动手排除!6.3工作中遇到的不足

6.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计 篇六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通过合理的课程开发和实训安排, 突出自己的特色, 结合真实工作需求选择课程教学内容。

1. 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以台式机的硬件组装和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安装为主线, 加上计算机硬件的知识、系统故障诊断、软硬件的维护等知识, 丰富教学内容, 完整知识结构。

课程以理论和实践内容为主, 突出项目化教学特点, 构建了九个较为详细的项目, 包含理论讲解、实训内容以及技能达标水平。按照“熟悉计算机—组装计算机—配置计算机—安装软件—优化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维护计算机”的主线进行教学的组织。

2.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以项目为基础, 以实际的工作过程为主线, 分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 配以实物展示台, 加深学生的印象, 同时通过网络, 到一些著名的硬件网站, 同步了解各硬件产品和部件的真实价格,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此外可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校外合作企业, 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根据实际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 我们精心设计和安排了课程教学内容。我们将本课程分成两个大块, 细化为小的教学模块, 每个教学模块分成理论教学和实训两部分内容, 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合成项目, 在项目实施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概念, 掌握知识, 获得技能, 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后, 还要在期末完成一个综合实训。通过这样的安排, 加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 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了他们的职业素养。

三、教学内容的选取和项目的划分

1. 教学内容的选取

我们根据电脑组装与维护的实际工作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 结合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选取了以下教学内容:微机系统概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组装、BIOS的设置、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应用软件的安装、操作系统的优化与维护。

2. 项目的划分

项目一:微机CPU与主板的组装。子项目:1.1微机系统概述;1.2中央处理器 (CPU) ;1.3主板。实训:1.4微机CPU与主板的组装。

相关理论支撑:掌握主板的类型, 掌握CPU的类型, 掌握主板的安装与拆卸, 掌握CPU与风扇的安装与拆卸。

技能目标:能识别计算机的各个部件, 能选择合适的主板, 能将主板固定在主机箱内, 能选择与主板相匹配的CPU, 能安装好与CPU相匹配的风扇。

项目二:微机整机的组装。子项目:2.1存储系统;2.2视听系统;2.3网络设备;2.4 I/O设备;2.5计算机的组装。实训:2.6微机整机的组装。

相关理论支撑:掌握主板的安装, 掌握CPU和风扇的安装, 掌握内存条的安装, 掌握硬盘的安装, 掌握扩展槽设备的安装, 掌握外部设备的安装, 掌握通电测试的方法。

技能目标:能安装好主板和CPU, 能安装好内存条, 能安装硬盘, 能安装好独立显卡或声卡, 能安装好独立网卡, 能连接好各部件的电源, 能连接好显示器、音箱、键盘、鼠标等外部设备, 能通电测试通过。

项目三:BIOS的设置。子项目:3.1BIOS的设置。实训:3.2BIOS的设置。

相关理论支撑:掌握BIOS的进入方法, 掌握BIOS各项设置的含义和作用, 掌握BIOS的保存和退出, 掌握BIOS升级的方法之一。

技能目标:能进入BIOS设置主界面, 能理解和掌握BIOS各选项的意义, 能对各项内容进行设置和保存, 能对BIOS进行升级。

项目四:硬盘分区与格式化。子项目:4.1硬盘分区与格式化。实训:4.2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相关理论支撑:掌握分区和格式化的原理和作用, 掌握使用“PQ、DM”等软件进行磁盘分区和格式化的要点, 掌握使用“管理工具”“Windows安装程序”等工具进行磁盘分区和格式化。

技能目标:能理解分区和格式化的原理和作用, 能使用Windows安装程序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操作, 能使用Windows管理工具进一步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操作, 能使用PQ软件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操作, 能使用DM软件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操作。

项目五:操作系统的安装。子项目:5.1操作系统的安装。实训:5.2操作系统的安装 (Windows XP) 。

相关理论支撑:掌握系统盘安装的步骤和要点, 掌握用GHOST克隆安装的步骤和要点。

技能目标:能使用系统盘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 能使用GHOST盘快速安装Windows XP系统。

项目六:应用软件的安装。子项目:6.1杀毒软件的安装。实训:6.2杀毒软件的安装。

相关理论支撑:熟悉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 掌握常用杀毒软件的查毒、杀毒、更新等的使用方法, 掌握常用杀毒软件“Norton”“卡巴斯基KIS9.0安全中心”的安装与使用, 掌握常用杀毒软件“360杀毒”和“360安全卫士”的安装和使用。

技能目标:能安装和使用Norton中文企业版杀毒软件, 能安装和使用卡巴斯基中文版杀毒软件, 能安装和使用360免费杀毒软件, 能安装和使用360安全卫士。

项目七:系统优化软件的安装。子项目:7.1系统优化软件的安装。实训:7.2系统优化软件的安装。

相关理论支撑:掌握“一键还原精灵”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掌握“EVEREST Ultimate Edition”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掌握“优化大师”和“超级兔子”的安装和使用。

技能目标:能安装和使用“一键还原精灵”软件, 能安装和使用“磁盘优化整理软件-O&Odefrag Pro”整理磁盘, 能安装和使用“优化大师”和“超级兔子”软件对系统进行优化设置, 能安装和使用“EVEREST Ultimate Edition”对系统硬件进行测试, 能安装和使用“驱动精灵”对系统的驱动程序进行维护。

项目八:常用软件与工具软件的安装与使用。子项目:8.1常用软件与工具软件的安装与使用。实训:8.2常用软件与工具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相关理论支撑:掌握办公软件“Office2007”的安装与使用, 用Word做一个简单的文档, 掌握“Win RAR”压缩文件的安装与使用, 并能用它加密压缩文档, 掌握平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的安装与使用, 并进行简单图像处理 (照片的除斑和修补) , 掌握“暴风影音”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对于带字幕的影片如何加载字幕, 掌握系统备份软件“GHOST”的安装与使用。

技能目标:能安装和使用办公软件“Office2007”, 并进行简单的文档操作, 能安装和使用平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并进行简单图像处理, 能安装和使用“Win RAR、迅雷、暴风影音、千千静听、ACDSee、Hypersnap、Nero、Deamon-tools”等常用工具软件, 能安装和使用系统备份软件“Win Image、Ghost”, 能安装和使用数据恢复软件“Easy Recovery”。

项目九:操作系统优化与维护。子项目:9.1操作系统优化与维护。实训:9.2操作系统优化与维护。

相关理论支撑:掌握开、关速度的优化, 掌握Windows XP系统文件的“瘦身”和优化, 通过“注册表”“组策略”工具, 设置更加安全的系统, 掌握对系统文件、数据进行备份的方法以及系统故障恢复的方法。

技能目标:能对系统启动速度进行优化设置, 能通过“注册表、组策略”等工具对系统进行安全防护设置, 能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恢复设置, 提高系统安全性能。

综合实训内容: (1) 硬件的组装; (2) 操作系统的安装; (3) 应用软件的安装。

技能目标:完整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安装技能。

四、教学评价和考试方式改革

1. 考试方式以实训为主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操作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 以往一张试卷的考试方式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技能水平, 学生只要在期末考试前背诵知识就好了, 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对实训不重视, 认为实训反正和考试结果关系不大, 导致考试方式本末倒置。对于专业技能课, 需特别强调实践操作的成绩,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中, 我们考试方式以实训的方式为主, 对技能水平进行测试, 真实反映学生的技能水平, 这样在平时的实训中, 学生也不敢偷懒。

2. 对学生考评以过程为主

为确保教学质量, 本课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制定合理的教学要求标准、理论达标水平和技能达标水平, 并对每个项目学习进展与学习效果进行考核, 争取每个项目理论和技能双达标, 人人都达标。另外, 我们还对小组进行测评, 以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每个项目合理分配考试分数, 并记入总分, 强调平时成绩, 真正体现过程管理, 不让任何环节出现问题, 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要:专业课教学应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进行实质性的规划。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操作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专业必学的专业课, 它要求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规范。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出发, 采用“项目化课程”, 以具体“任务”为着眼点, 认真组织内容, 精心设计项目, 强调针对性:贴进学生实际;趣味性:实例引导, 激发兴趣, 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实践性:做中学, 做中教, 教、学、做一体化。

关键词:课程设计,项目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吴晓琼.“项目化教学”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研究[J].成功教育, 2010 (6) .

[2]杜林.《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方案研究与实践[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 (3) .

[3]姚真金.《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思考[J].职业与教育, 2009 (7) .

7.计算机组装计划书 篇七

关键词:组装;维护;多媒体;项目教学;考核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于一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无论其将来从事计算机硬件维修还是计算机软件维护方面的工作,掌握该门课程技术都是必须的。但是,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学习主动性不够,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怎样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该门课程,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下面我就以自身的教学体会来和各位读者探讨一下本人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给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直观性?

信息论指出,充分利用人的视觉功能能更好地接受信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功能,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上的刺激,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其所具有的优势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比如,在讲授计算机各部件这一块内容时,光靠书本的描述和老师的讲述,生涩的知识往往会使学生越听越糊涂,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而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每一个部件的图片、在计算机内部的位置、所具有的性能等相关内容进行演示,并结合实物进行讲解。学生在看得见,摸得到的直观教学情境之下 ,既可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又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各种部件的性能指标以及当前市场的价格,进行模拟装机学习,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在学习之余,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和教学有关的比较有趣的资料给学生看,寓教于乐,既丰富学习内容又能提高大家的学习乐趣。

事实证明,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活动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教师而言,教学更加方便了,一些本来无法实现的教学活动变得可行,知识点讲解得更加透彻;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信息的传递量也大大增加了。对学生而言,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了,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了,知识点的掌握也变得容易了。

二、利用项目教学法,增强教学目的性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将理论变为实际,取得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具体操作如下:采用“单元—活动—任务”的模式,将教材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知识模块,并转换成与实践相对应的项目,设置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任务,构成知识体系完整,模块分明的教学形式。项目选取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所选取的教材就是采用了这一模式,将每一单元分成若干活动,每一项活动包括工作场景、任务准备、看一看、做一做、练一练、想一想等6个部分。比如,在计算机硬件维修这块内容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制造故障-查找故障-排除故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与学、讲与练相结合,听、看、做、思、练五环相扣,调动兴趣,启发思维,边学边练,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利用双重考核法,增强知识巩固性

对学生进行实践考核,是对学生实际能力最好的检验。考虑到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动手能力培养的特点,考核也应以实践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以动手操作为主,笔试答卷为辅,实践操作的比重要高于笔试,从考试评价上引导学生重视本课程的实践环节。在具体操作中,又可以将考核分为单元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给每一单元都制作一张考核表,列出一系列必须掌握的能力和考核标准,让学生反复动手、反复考试,突出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考核,以考试引导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经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经过多年《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我深刻地体会到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单纯地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是断然不能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教学目标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先有一桶水,只有不断地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再不断探索研究,与时俱进,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国勇.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初探(J).龙源期刊网.跨世纪第四期(2009)

[2]赵瑞华.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教学改革〔D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11-01)

8.计算机组装上机实验报告 篇八

计算机装配调试 上 机 实习报 告 书

系部名称 : 学生姓名 : 专业班级 : 学

号 : 指导教师 :

计算机学院

网络

实习时间 : 2014年12月22日至2014年12月26 日

上机实习报告

一、实习任务目标

帮助我们了解计算机的组成以及性能,还有能对计算机进行基本的操作。

二、实习项目

实验项目有:计算机的拆装并且记录各个部件的信息,CMOS设置以及它的应用,系统查验以及测试,硬盘分区以及格式化,系统备份与恢复,安装操作系统与驱动。

三、实习内容

1.软硬件的测试(1)CPU测试:

测CPU性能:计算PI值的速度

12.8万位: 400万位

1600万位

01.031秒

54.047秒 4分39.297秒

(2)硬盘测试:

使用Everest ultimate查看整机信息

电脑: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Internet Explorer

8.0.6001.18702 DirectX

4.09.00.0904(DirectX 9.0c)

主板:

CPU 类型

4x , 3200 MHz

内存 4 GB(镁光 DDR3 1600MHz)BIOS 类型

AMI

存储器:

IDE 控制器

Intel(R)8 Series/C220 Series 2 port Serial ATA Storage Controller-8C08

主硬盘 西数 WDC WD5000AAKX-75U6AA0(500 GB / 7200 转/分)

光驱 飞利浦-建兴 DVD+-RW DH-16AES DVD刻录机

驱动器分区:

C:(NTFS)

39997 MB(27060 MB 可用)

D:(NTFS)

19994 MB(19612 MB 可用)

容量总计

58.6 GB(45.6 GB 可用)

输入设备:

键盘

HID Keyboard Device

鼠标

HID-compliant mouse

网络设备:

主 IP 地址

192.168.1.30

主 MAC 地址

C8-1F-66-4C-27-6C

网络适配器

Realtek PCIe GBE Family Controller(192.168.1.30)

硬盘测试:传输速率:

最小值为

1.8MB/秒 最大值为

121.6MB/秒

平均值为

95.4MB/秒

数据存取时间

17.8ms

突发数据传输率

169.1MB/秒

CPU使用率

2.8%

(3)BIOS测试:

CMOS的设置与应用: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集成在主板的一个ROM芯片中的系统程序,包括微机系统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信息设置、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等内容。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即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器,是微机主板上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主要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信息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置。CMOS RAM芯片由主板上的电池独立供电,因此在电脑断电情况下,CMOS信息依然不会丢失。

CMOS参数的设置是通过BIOS中的系统设置程序完成的。CMOS RAM既是BIOS设定系统参数的存放场所,又是 BIOS设定系统参数的结果。确切的说应该是“通过BIOS设置程序对CMOS参数进行设置”。为了使硬件系统工作稳定,各设备发挥最大的功效,以便提升电脑的整体性能。

上图为模拟软件的界面,可对CMOS各项参数进行测试。可设置标准CMOS设置,BIOS特征设置,芯片组特征设置,电源管理设置等等项目。

(4)Ghost测试:

(5)使用SISoftware Sandra进行整机检测

CPU-芯片组-内存与其他计算机的对比

根据图形可得出内存带宽整型流和浮点流的对比结果: 内存带宽(整型流):2402MB/S,带宽效率:56% 内存带宽(浮点流):2460MB/S,带宽效率:58%

CPU-缓存-芯片组-内存与其他计算机的对比

将本机Intel Celeron与Intel Pentium系列对比可知综合指标为4446MB/S,速度系数为23.9。当测试块大小不超过512KB时,本机缓存和内存与CPU/芯片组3相当,但次于其他CPU/芯片组,当测试块大小超过512KB时,本机硬件/内存带宽明显低于其他CPU/芯片组。2.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硬盘分区是指对硬盘的物理存储空间进行逻辑划分,将一个较大容量的硬盘分成多个大小不等的逻辑区间。一般说来,硬盘分区遵循着“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次序原则,而删除分区则与之相反。主分区也就是包含操作系统启动所必需的文件和数据的硬盘分区,要在硬盘上安装操作系统,则该硬盘必需得有一个主分区。一个硬盘可以划分最多四个主分区,但没必要划分那么多,通常一个主分区就够了,盘符默认为C。主分区之外的硬盘空间就是扩展分区,但它不能直接使用,必需再将其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分区才行。因此逻辑分区是对扩展分区再行划分得到的,也就是我们平常在操作系统中所看到的D、E、F„„等盘。盘符从D到Z,最多可达23个,通常使用中最多建立3到4个逻辑盘就可以了。这次实习中,老师布置任务让我们将硬盘分为三个区,盘符分别为C,D,E,大小分别为5M,6M,7M。因此,我打开模拟软件Fdisk,首先按照“逻辑分区→扩展分区→主分区”的顺序删除电脑中原有的分区,然后重新建立主分区C区为5M,接着建立扩展分区为13M,接着再建立逻辑分区D区为6M,E区为7M。这样就完成了对硬盘的分区。3.装配

拆机时要严格遵守计算机拆机规范,比如拆机前必须把手放到墙壁上把手上的静电放掉,拆机时不能暴力拆机,机器的部件要轻拿轻放,不能垒叠。拆除部件之后查看各项部件的各项基本信息。

四、实习心得体会

上一篇:小学生个人自我总结下一篇:总结ADSL连接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