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管理论文

2025-01-19

高中语文课堂管理论文(精选8篇)

1.高中语文课堂管理论文 篇一

感悟高中语文课堂

2011年11月23日,到易门一中观摩了“玉溪市第二届高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共听了6位老师的竞赛课,分别是:师院附中张巧红的《诗经<氓>》,市民中瓦海玲的《归园田居》,易门一中王萍的《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新平一中唐丽庭的《影视文化——中国影视的山寨表现》,易门一中刘丽萍的《走进对联》,凡贝利的《装在套子里的人》都给极大我启发。

第一、诵读欣赏课,真正体现了语文诗歌教学的“诵读”与“欣赏”。

1、重视读准字音,“准”是诵读的基础。只有读准字音了,才能追求更高的表现层次。

2、重视深入理解作品内容。作品原本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内心隐秘形诸于文字的结果。“读诵”、“欣赏”贯穿于整堂课的始终,“诵读”为赏打好基础,“欣赏”又为“诵读”提升层次。

3、配乐是使作品增辉。好的作品就是一首好的乐曲,不管作者本人理解不理解音乐。内在感情的抒发和哲理的阐发是合乎人类自身的节律的。老师充分地运用了诗歌的这一特点,使诗歌教学栩栩生辉。

第二、教师善于概括,巧妙提问。

易门一中王萍的《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教学中总结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也许只是引用,但是这些精炼、富有哲理的语言,让学生不断积累,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大有好处。在市民中瓦海玲的《归园田居》的教学中紧紧抓住“归”提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往何处”“归去如何”,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理解诗的主题。

第三、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读、说、讨论、合作探究贯穿于课堂的始终,但给我印象的是“演”,《诗经<氓>》、《归园田居》诗歌教学中的表演诵。《影视文化——中国影视的山寨表现》教学中对山寨电影《大话西游》的片段,再次进行山寨创作表演,生动、形象、诙谐,在表演中让学生去感悟山寨文化的优劣。《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中让学生扮演成装在套子里的人,让其他学生去感受,去评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深层次的感受主人公的形象。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去观摩高中语文课堂,确实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有机会,盼望去感受一下小学的语文课堂。

作者:六街中学马龙昌

2.高中语文课堂管理论文 篇二

一、知识形象化, 问题趣味化, 快乐学习不可少

现在的学生压力减小, 生活窘迫感不足, 承受挫折磨难的能力不强, 再逼迫着他们在学海中做“苦行僧”已不现实。今天的教师要与时俱进, 解放自己的头脑, 变“教他学”为“引他学”, 以知识点为突破口, 引导他们走进文学的殿堂。

抽象知识形象化是途径之一。比如讲述小说《林黛玉进贾府》, 教师可先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连续剧片段, 欣赏艺术的美。待到学生兴趣盎然之时, 教师再戛然而止, 回到文本, 列出人物、情节、环境, 顺势夯实双基, 展示当今“红学”研究成果, 引导他们热爱古典文学。问题趣味化是途径之二。学习古典诗歌常常遇到羁旅之愁、思念之苦的问题, 教师可从今天的海陆空交通、互联网入手, 使学生感受古人时代的局限, 进而激发他们更加珍惜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自由学习, 快乐参加, 自主学习扩大化

当今社会的大部分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教育者要抓住青年人的特点, 充分相信他们, 活跃他们的思维, 放手让他们去做, 留给他们时间, 把“课堂”变为“学堂”, 让他们自主地学。这样, 每一个学生都会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 是幸福的。比如戏剧单元《雷雨》, 教师可把课文内容告知学生, 印发大量相关资料, 鼓励学生自由学习, 可大声朗读, 可细细品读, 可扮演角色, 设计一个个话剧片段, 这样, 学生对人物形象自然印记于心。戏剧相关文学常识水到渠成得到巩固, 摆脱了传统教学的古板、生硬之弊端。

三、注重合作, 增强观念, 合作探究习惯化

当今世界是合作共赢的时代。在校期间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这种合作意识, 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集体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自由、自主学习后让学生在课堂中结合成学习小组, 把简单问题、中等问题放在小组中研究探讨, 使学生个个发言、人人参与, 实现兵教兵。这样既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 也达到了学习的预期目的, 增强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四、教师导航, 面向高考, 主体地位导演化

“自主”“合作”学习之后, 教师一定要在“混沌”状态中“拨乱为正、力挽狂澜”, 把难点问题找出来, 把重点问题说出来, 叮嘱考点。学生自己不能说明白的地方, 教师一定要讲明白, 说清楚。讲方法、说经验、谈考试。也就是说, 教师是导演, 是拍板人, 学生是主体, 是课堂的主宰。

在读、写、说、听、观之后, 学生要进行实践。这就要求教师精选典型, 将偏、怪、难、刁等题统统删去, 大胆取舍, 舍后方可得, 得方法、得思路、得思维。精讲精练期间也要把握好“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火候, 最后规范一下答题的技巧思路。

总之, 在新探索中解放了头脑, 解放了课堂, 教师尽量不再横加干扰, 把大部分语文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生活处处有语文, 走进大语文思维, 鼓励学生去读书、读报、读杂志……只有走进生活才能最终走出生活, 走进考点。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学生、解放课堂、解放思维。把语文还给学生, 但必须时时情系高考, 不离考点, 让它成为一条似无实有的风筝线, 牵动着多彩的课堂在蓝天上自由的翱翔。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这一精髓思想深入人心, 素质教育正向着纵深方向铺开。高中语文教学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向高考、面向考点、解放学生、幸福学习、轻松教学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新的探索。

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篇三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课堂管理   有效性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有效的课堂管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因为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课堂教学中多种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例如,学生的听课状态、课堂参与积极性、问题的回答情况、学生与教师的配合情况等。另外,在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授课作风对课堂管理的效果有直接影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些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言谈举止幽默风趣,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有些教师在上课时按照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而讲课,对学生不管不顾,这就会让学生思想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想着如何上好课,还要考虑到如何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有效的课堂管理可以促进这一目的的实现。本人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简单谈一下个人的认识。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行为方式

要想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和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也必须对自身进行一定的行为约束和调整。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能够精力集中。如果遇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有课堂违纪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教师不要马上给学生纠正。语文教师在语言的使用上一定要合理,不要对学生的行为采取过激的方式来处理,更不能中断课堂,这会影响到大部分学生的利益,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另外,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还有一个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没有吸引力,单调乏味,所以,我们教师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注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把课本上的知识和课外的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知识非常渊博。我有一位同事,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并没有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直接讲解,而是在课前让学生阅读《红楼梦》中的相关章节内容,并写读后感,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一节课下来,看似教师没有讲解,其实这样的课堂比教师的讲解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对内容的掌握也更加的牢固。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不是停留在学生不违纪的基础上,而是为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对课堂上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要得当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社会强化、活动强化、行为协议、替代强化和表扬奖励等方式,对课堂行为进行积极纠控。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疑问,我们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有些教师在课堂上遇到学生提问时,不理不睬,一味讲课,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共同探讨,也许学生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但这起码说明学生是在思考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给自己提出问题,这也显示出教师的海纳百川的精神。有个别调皮的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是正常的,而在处理调皮学生时,教师的方式方法一定要得当,教师要细心说教,不能过于严肃。教师应该向调皮生伸出援助之手,站在学生立场想一想,以有效感化学生。教师要预先想好当学生公然反抗或冒犯自己的时候该做些什么,预料调皮生将会说什么做什么,思考应答方式及结论,不要放弃这些学生。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即使是高中学生,他们也不能保证在课堂上能够自始至终地听课,积极地思考,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在一节课中,如果想让学生45分钟的时间一直精力集中,这是很难做到的。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和反映情况,如果学生展现出疲惫的表情或者是不想说话、不愿意回答问题,这时候教师就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缓解学生的疲惫,如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缓解一下情绪。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课堂管理:一是在备课过程中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或者是课下就布置好,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也可以使其保持良好的听课状态;二是结合课上的内容给学生提供自学和自我检测的机会。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没有必要再一一讲解了;三是如果在课上真的出现阻碍教学的状况,教师要先从自身分析原因,不要动辄就批评学生,这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4.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案例 篇四

导入:可用多媒体显示“陈涉起义”“楚汉相争”的教学图片。 导语:介绍刘邦与项羽相争时的军事形势:“秦末,‘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公元前 209 年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先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要同刘邦开战。

《鸿门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举行的一次宴会,它揭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这次宴会包藏杀机,是一场明争暗斗、扣人心弦的政治斗争。请看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的笔下是如何描写的吧。” 点评:在这样进行了背景简介后,学生对课文就更易理解了,为学习新知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5.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常规 篇五

我们常说,教师的生命在于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心所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小组通过相互听课、课后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主要因素有五个:目标达成、主体参与、知识建构、师生互动和学生发展。基于对这五个因素的思考,结合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我们始终觉得一方面要加强集体备课,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思考结合起来,将备课组教学的统一性与个人教学特色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注意进行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三种策略的探究,从整体上完善课堂教学的规范性。

一、课前:力求备课的实际而准确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注重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将学习的自主性和科学性作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思路设计、内容设置、教法选择、活动安排,评估调控等都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现状,体现自己的教学特长风格,凸现“以学定教”的备课宗旨,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

教案是备课活动的载体和结晶,教案一般的格式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具体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得失、疑难和创新)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目标再构)

(1)注意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与均衡性。在关注学生知识输入的实践过程和能力形成的体验过程中,将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目标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注意学习目标的针对性与层次性。设计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必须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所设定的学习内容的摄入量和学习技能的达成度不仅要以学段目标为依据,而且要视学生实际提出分层要求。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要体现四个关注:(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学内容生活化(2)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内容趣味化(3)关注学生的社会环境,注重教学内容时代化(4)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注重教学内容的个性化。

2、科学处理教学内容(内容再构)

(1)关注整体:从整体入手,分析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前后知识结构的逻辑联系。

(2)适当处理: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增减,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以“核心知识和方法”为主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3)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既要符合学科知识本身内在的逻辑序列,注重学科知识点的逻辑联系,又要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渗透和交融。

3、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过程再构)

(1)教学流程设计要清晰。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按教学的逻辑结构划分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若干教学环节,再合理安排执行各教学环节的时间顺序,处理各环节的过渡与衔接,最后形成科学的教学流程。

(2)新课导入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揭示教学内容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活动要将教师讲解和学生主动参与建构知识、增加体验有机整合。

二、课堂:强调授课的质量和效能

以“目标要明确、容量要饱满、重点要突出”为要求,以“师生互动、三维互举、课内外互延”为手段,来确保学生“课课有得、课课有思、课课有悟”。上课时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1、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是科学,所以需要预设;教学又是艺术,更是生命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学需要关注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依据教学设计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并且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以自身的教学实际经验和智慧来充实、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适当调整教学节奏、加强时间管理。

2、把握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教学素材,进行自主思维加工,并形成有关知识概念。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定向功能,即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学习目的、对象和方式,直到学习活动的主要步骤、重点和难点,预知或想象学习的结果,通俗地讲,就是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

课堂上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时间让其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很多时候教师往往缺乏耐心,有时因为时间关系,不舍得等待,容易过早地抢夺学生的话语权,走入习惯性的教学中,把精彩扼杀在萌芽状态。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3、把握好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学科思想,关注知识本源,要寻根溯源,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智力。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意志品质的培养,将三维目标整合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板块学习中,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不断获得发展。

4、把握好常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的关系

常规媒体,如板书,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并能体现课堂教学实施的脉络。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如PPT等,设计时要注重实效,要切实为教学目标而设计,以教学目标为指向。要根据不同媒体特有的性质,合理选择,适时有效使用各种媒体,做到结合使用,相得益彰。

三、课后:注重反馈的及时和有效

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主要途径,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教师作出教学调整的依据。

1、作业布置要注意适量性和差异性相结合

作业在容量上要考虑适量性,应遵循的不是“多多益善”的原则,而是“少而有效”的原则,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潜能;高中学生偏科现象较严重,群体中存在较大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布置作业时要精选习题,做到总量分层、难度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

2、作业设计要注意适切性和丰富性相结合

作业设计要与学习目标一致,与学习内容相关,与前后知识相联。特别是要关注“三维”课程目标在作业系统中的落实:作业设计若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则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目的是强化记忆和获得反馈信息;作业设计若重在创设情景和思维过程,则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方面,目的在于促进

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作业设计若重在体验和实践,则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3、作业评价要注意激励性和开放性相结合

教师要将“练必收,收必改,改必评,错必纠”真正落到实处。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坚持激励和开放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对于答案不强求机械化的统一,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使作业的评判更为公正合理,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进一步发展。教师不仅要在作业上批上一个红“√”或“×”,打上一个分数或等级,还要进行有效的讲评,要抓典型题、易错题,进行错因分析,讲清方法,迁移训练,巩固提高。

我们主张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多元化的评价可以由多种评价主体参与,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比如: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搜集处理的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对学生作出全面的公正的评价,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6.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篇六

一、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

《雨巷》是一首现代诗,因为这是一篇诗歌欣赏,对朗读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读”中落实“悟”,这是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之一。在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精心准备了课件和音乐,在课堂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去理解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带着自己的体会去读相关的句子,一次不行来两次,一个不行第二个接着示范,全班同学都投入了,都能用自己的朗读抒发情感。这个环节是其他环节的基础,是教学重点,需要25分钟。接着用5分钟让他们去写一两句诗,当他们的情绪掀到高潮的时候,配着优美动听的曲子缓缓地、缓缓地全班配乐朗诵。美文欣赏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为了把欣赏课的教学效果继续延续下去,我特意留了5分钟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让学生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也对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了积累,为写作奠基。在那节课中,学生的“获得”时间恰到好处,剩余10分钟“作业”也能当堂完成。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的效果。

二、学生课堂获得的内容深浅度如何把握?

还记得在上《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时候,自己感觉课文的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坚持“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原则,课前重点要求学生找出主人公别里科夫的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他的心理变化,深层感悟“别出什么乱子”一语,由文本字面的理解上升为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的理解。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卡在了心理活动的理解与感悟上(,结果在这一个环节花了大量的时间带着学生去找文中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再引导学生体会,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能理解,没有消化。反思这个环节,由于没有正确看待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对学情估价过高,“合作探究”环节没有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后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我对他们进行了强硬的灌输,尽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感悟能力,但是教育专家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学生的主动“获得”没有落到实处。

三、每个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只是教学“理想”?

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我都努力去尝试让学生都不同程度达到(部分学生只是接近)教学目标,也尝试过很多办法,但感觉还是收获甚微,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课堂上的简单知识就不能掌握,所以困惑至今,有望和各位同仁探讨。文言文教学对于我这个班级来说是很困难的,于是我降低难度,改变教学策略,以“读准字音、正确把握节奏、力争读出语气”为底线目标,以积累重点文言文实词和背诵名句为主要目标,以文章内容的理解为提升目标,只点到为止。如《陈情表》是要求背诵的名篇,课文很长,基础差的学生基本上望书兴叹,我于是分三层要求:能力强的全文背诵,中间层背诵重点段落,学困生要求朗读全文再背诵名句。在“课堂检测”环节,我就他们重点抽查,长期坚持我想还是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并不能保证每一节课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目标,只能是尽可能地接近教学目标,这也是我多年来在一线教学中的困惑。

7.怎样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篇七

语言是一切学科教学的基础环节,同时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当前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之中,课堂教学是基本的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相当有限,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达到最大化的标准,是广大教师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之下,如何取得教学工作的巨大进步,同样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总的来讲,在实践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过程中应当首先对班级状况和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则应当制定出明晰的教学目标,明确计划安排,最后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学质量增强目标。

1、加强班级情况的分析

班级学习情况是对教学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不同班级的学习情况都各不相同,学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个性化的特征,所以,教师在学习习惯的掌握、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学习方式的养成等多个层面之中都应当有所不同。只有深层次地掌握了上述状况才能够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的验证,增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2、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

制定出详细且科学化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同样是当前教学工作之中的重点环节。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我国广大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之中的核心环节体现,其有效性具体地表现在教师对于目标的把控和理解等两个层面之中,且在实践课堂教学之中紧密地围绕教学目标,有效地提升教学工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在书本之中相关知识是死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知识学活,目标不能够定得太死,以免对学生的思维产生限制性的作用。高中语文注重的是对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而语文能力最为集中的体现则是学生的阅读水准,所以,在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当是最为核心的手段。教师应当通过对学生的深入引导,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阅读相关文本,最终提升其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真正意义上增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广大教师在实践的教学工作当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积极性的养成,以更好的使得学生以更加主动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注重教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实现对兴趣的培养。比如,诗歌,可以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品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从而走进诗境,赏析诗歌的美。

4、注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

不同的语文教学目标要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语文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首先要把握教学目标,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其次,根据教学内容,把握重难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语言。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说明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讲求生动形象,简洁精练,富有启发性,有特色。

5、结束语

8.高中语文课堂改革浅析 篇八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改革 现状问题 对策方案

语文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高中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今后的工作与生活成长道路产生重要影响。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具备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并针对此问题,探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应采取的对策。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些困境

1.自主学习困境。从教师把握话语权,满堂灌而变成缺乏教师指导的放任自流,节奏调控失调,课堂教学松散、凌乱。课堂上,学生没有学习目标,无所适从。学习过程容易失控,学生思维表面化,对文本理解局限于浅层次浮光掠影,忽略了实效。

2.合作学习困境。从老师一人讲课变为几人一组围坐一起讨论的合作小组模式,表面看起来全体学生参与,学生分组讨论七嘴八舌讨论得很热烈,其实,发言的老是几个“精英”,其他人或趁机讲闲话,或等着听现成答案,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形式上热闹,实际上课堂教学效率并不高。

3.探索性学习困境。探索性学习被有些老师理解成就是师问生答,课堂从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从头问到尾,固然有利于有效突破课堂重点难点,使教学过程有序而规范。但更多体现着预设,学生的思维始终被教师牵着走,处于被动思考状态,限制了个性化理解和自主表达。

4.创设情境困境。在情境设计时只注重趣味性忽视科学性,滥用游戏、表演、笑话等众多活动。多媒体课件泛滥成灾,把课件作为课改标志,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却忽视了对教材深入钻研,使语文课常从死气沉沉走向浮躁花哨,使语文课堂在热闹中失去了阅读活力和思维效率。

二、症结何在

1.教师未能理解新课程理念的真正内涵。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还停留在原地,继续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主要是灌输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不在意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应付考试。另外,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就是使用新教材去教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时还套用旧的教学目标,对新教材的研读不够深入,没有建立以新教材来推动新课程实施的目标。

2.课堂上过于追求活跃气氛,而不注重解读文本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在讨论课、课外活动课等教学过程中渲染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表面看,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教师时不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贯的讲授法,这些似乎与新课程标准要求是一致的。但是很多教师在活跃课堂气氛的时候,为了达到目的,常引用一些与课文内容无关的笑料,对课文内容的讲解粗略而过,大部分时间留出来用于活跃课堂气氛。长期下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常常出现一些语言方面的错误现象。这是因为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比较片面化,在课堂上讲一些笑料,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一些肤浅的问题,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达到了,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处于表演者的地位,学生在观看,两者之间并没有达到真正的互动,也无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科技应用于教学的一种体现,对传统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给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高中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必然趋势,但是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校因为教学资源的限制,多媒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不能使用。有的学校则大力提倡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依赖于多媒体开展教学,几乎在每节课上都使用多媒体。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在于,课堂教学中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在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互动,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占据课堂时间,则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高中语文中有的课文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有的课文则不适合使用多媒体,如果强加使用,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比如诗歌与文言文教学,一个注重朗读,一个注重理解,可以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补充一些背景资料,但是如果过多地使用多媒体,会使学生淡化对文本的理解,降低教学效果。

4.语文选修课程方面存在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这是要求教师进行选修课程开发,很多学校和教师也积极投入参与。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校还不具备选修课程开发的条件。一些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是根据教育部门规定科目开设的,是根据高考大纲来确定的。这就形成了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教师为了应付高考,只能把选修课当成必修课来上。选修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又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局限会影响课程开发;教师课程理论知识的匮乏影响课程开发;经费短缺影响课程开发。

三、应对之策

1.语文课堂教学在继承中求改革

目前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种选修课也纷呈出现,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很大的不一样。一时间很多理论成果充斥着课堂。然而这些成果却没有对教学改革起到推动作用。语文学科从古发展至今,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革与创新,都是建立在继承之上的。颠覆性的改革、过渡性的超越、矫枉过正的实践,必将使语文改革受挫乃至失败。语文教学改革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忘在传统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寻求课堂模式的创新才是可选之举。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教学目的,不要盲目求新。另外,教师的素质也要相对的提高,这样才可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

2.处理好语文教学中的关系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影响了其创造力的发展。其原因是没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没有分清主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而教,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才是最重要的。其次,教育工作者要去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课外的自学的能力,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个学科都要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最后才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处理好短期效应与长远目标的关系也是有必要的。

3.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观念的改变。教师要积极的改变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被动的学习状态、逃避的接受心理、单薄的知识基础这一现状。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紧扣教学目的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讨,增强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要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其次,积极开展教学活动,用活动的形式推动语文学习,如开展课堂讨论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体验了合作精神,但要切记组织好,引导好,避免放羊式的讨论。同时也可以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提升能力。这样的活动还有“演讲”“朗读”等口语训练,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再次,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要注意预习、授课和训练的统一。要以探讨为主线精心的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养成勇于思考,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总之,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才能积极探索,提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进而付诸行动,最终迎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春天。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三江县中学。

上一篇:福建省2016年内审师《内部审计基础》:销售与收款内部会计控制的要点考试题下一篇:幼儿园美术课地球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