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浅探

2024-06-30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浅探(共7篇)

1.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浅探 篇一

玻璃幕墙施工常见通病及质量控制措施

摘 要:对于玻璃幕墙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并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质量控制措施。

一、前言

玻璃幕墙作为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融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装饰于一体,具有既美观又实用的特点,因而随着我国

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玻璃幕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建筑效果。但是随着玻璃幕墙工程的日益增多,在其施工中亦出现了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本文就此进行浅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仅供大家参考。

二、常见的玻璃幕墙施工质量通病

1、预埋件安装

预埋件尺寸不一,安装位置欠准确,偏差超出规范控制要求。

2、立柱与主体连接

(1)采用膨胀螺栓打入主体结构,再与玻璃幕墙立柱相连。

(2)同一根玻璃幕墙立柱两端固定,或下端固定,没有按规范要求将立柱锚固悬挂在主体结构上,使其处于受拉工作状态。

3、铝框架安装

铝框架安装时,不按规范操作,没有抓好质量,水平度、垂直度、对角线差和直线度超标,直接影响幕墙的物理性能。

4、不同金属接触

玻璃幕墙不同金属材料接触处未采取防腐措施,如立柱与连接件之间等未设置绝缘垫片或采取其它防腐蚀措施。

5、主柱与横梁连接

玻璃幕墙的主柱与横梁接触处,未按要求设置具有压缩性的软质

橡胶垫片。

6、结构胶与密封胶

隐框玻璃幕墙的玻璃结构胶打注在施工现场进行,少数工程甚至将玻璃直接用结构胶粘于立柱、横梁上。对密封胶施工条件不重视,雨季强行露天施工耐候密封胶,无法保证密封质量。耐候硅酮密封胶施工不密实,封堵不严或长宽比不符合规范要求,导致雨水从嵌填的空隙和裂隙渗入。密封胶条尺寸不符或采用劣质材料,很快松脱或老

化,失去密封防水功能。

7、幕墙缝隙

玻璃幕墙四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缝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仅用普通装饰材料进行封闭,没有采用防火保温材料进行填塞,未能满足消防要求,如楼层发生火灾时不能有效对火势进行隔断。

8、幕墙玻璃

玻璃幕墙的玻璃未能采用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夹丝玻璃及组合成的中空玻璃),或热反射镀膜玻璃安装反向。

9、幕墙清洁

没有及时清除幕墙表面的污染物,或清除幕墙表面的污染物时使用了金属利器刮铲和使用有腐蚀性的清洗剂清洗。

三、玻璃幕墙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预埋件安装

主体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地安置预埋件,预埋件应埋设牢固、位置准确。幕墙安装前必须做好对已建建筑物和预埋件的复测检查,预埋件应全数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幕墙分格和对偏差进行调整。如发现偏差必须按设计出具的修改方案图进行施工。要求每个预埋件的偏差控制在标高不大于10mm,位置偏差不大与20mm。

2、幕墙与预埋件连接

(1)玻璃幕墙立柱必须通过连接件和主体结构中预埋件的相连,不得采用膨胀螺栓打入主体结构来连接。

(2)安装的接件、绝缘片、紧固的材质、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

计要求。

(3)连接件应安装牢固,不松动,螺栓应有防松脱措施。焊缝饱

满、不咬肉、无焊渣。

(4)连接件防锈和调节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5)角码连接应有三维调节构造。

(6)连接件与预埋件之间位置偏差采用焊接调整时,焊缝长度应

符合设计要求。

3、立柱安装

(1)连接立柱的芯管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芯管伸入上下立柱的长度各不宜小于200mm。

(3)上下立柱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10mm,并用密封胶密封。

(4)立柱应为受拉构件,其上端应与主体结构固定连接,下端为

可上下活动的连接。

(5)立柱与连接件采用不同金属材料时,应采用绝缘片分隔。

4、横梁安装

(1)连接固定横梁的连接件、螺栓(钉)的材质、规格、品种、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螺钉应有防松脱的措施。同一个连接处的连接螺栓(钉)不应少于2个,且不应采用自攻螺丝。

(2)弹性垫片安装位置正确,不松脱。

(3)梁、柱连接不松动其接缝间隙不大于1mm,并以密封胶密封。

5、结构胶和密封胶

注意控制密封胶的使用环境,严禁下雨天露天施工耐候硅酮密封胶。结构胶的施工车间要求清洁无尘土,保持操作环境清洁,室内温 度不宜高于27℃,相对湿度不宜低于50%,通风良好。在现场装配打胶时,基材表面温度不得超过60℃。结构硅酮密封胶、耐候硅酮密封胶和墙边胶注胶前,注胶部位必须做好净化工作,应先将铝框、玻璃或缝隙上的尘埃、油渍、松散物和其他脏物清除干净,注胶后应嵌填密实、表面平整,加强养护,防止手摸、水冲等。

必须选用优质结构硅酮密封胶、耐候硅酮密封胶、墙边胶,而且要加强检验,防止过期使用。结构硅酮密封胶应打注饱满,其厚度和宽度必须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不得使用过期的结构硅酮密封胶和耐候硅酮密封胶。组件应待结构硅酮密封胶完全固化后才可挪动。养护14-21d后方可运往现场组装。结构硅酮密封胶必须在非受力状态下固化,否则必须先用机械方式固定。用机械方式固定时,待结构硅酮密封胶完全固化后才能拆除机械固定材料。

6、幕墙缝隙

幕墙四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防火保温材料填塞,内外表面应采用密封胶连续封闭,接缝严密,不渗漏。

7、幕墙玻璃

玻璃幕墙的玻璃必须采用安全玻璃,热反射玻璃的镀膜面应朝室内,中空玻璃镀膜应在第二面上。

8、成品保护

要注意安装完毕后的产品保护,型材表面的保护膜应在装饰施工完毕后方可剥除,并及时清除幕墙表面的污染物。清除幕墙表面的污染物时,不得使用金属利器刮铲。当用清洗剂时,应采用对幕墙无腐

蚀性的清洗剂清洗。

四、结束语

对于玻璃幕墙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只要我们认真对待,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就能消除这些质量通病,确保玻璃幕墙的质量。

2.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浅探 篇二

1 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不光滑, 外观不美观, 这在北京地区尤其严重, 与其它先进省市相比差距很大。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1.1 模板面要清理干净。1.2尽量采用刚度好

的大模板, 浇注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模板湿洗干净, 不留积水, 模板缝应拼严, 控制跑模, 防止漏浆。1.3钢模隔离剂涂刷均匀, 不得漏刷。1.4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重视外掺剂的使用研究。1.5混凝土振捣要密实, 应不漏振不过振。

交通部在“关于在公路桥面铺装中慎用金属扩张网等加强工程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各地建设、施工单位在建设项目未作竣工验收之前不得对工程构造物表面进行涂饰。对高速公路上跨桥梁及立交桥工程确实需要装饰的应在正式竣工验收后安排, 对施工单位擅自装饰的, 监理和建设单位可拒绝支付, 对建设单位或各地自作主张装饰的, 竣工验收时要扣减质量评分”。

2 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 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 究其原因, 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 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当等, 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 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 均会出现此问题, 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

2.1 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 按试

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2.2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 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 以避免接茬处超厚, 压实不足。2.3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 严禁超厚填土。2.4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 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2.5冬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 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2.6回填几种土时, 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 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 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 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

3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其原因主要有:施工控制问题。目前, 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 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 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 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 弯沉值过大。另外, 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 也会引起早期破损。此病害是雨雪水沿道路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和土基, 降低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 造成局部变形, 扩展成网状裂缝。预防措施有:

3.1 不要片面追求个别指标不合理的高水

平, 要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3.2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 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 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 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 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3.3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3.4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 或采用改性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时, 防止加热过度, 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3.5在特殊潮湿、寒冷、高温地区要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

4 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

由于桥头填土的沉降与桥台沉降有差异, 以及伸缩缝、桥头搭板做得不好, 在桥台处形成台阶, 影响行车的舒适和安全, 并对桥梁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4.1 桥台后背填土应选用排水和压实性能好

的回填材料, 以达到最好的压实度, 减少路堤填土的沉降量。4.2对于桩柱式桥台, 应先填方, 待填方充分沉降后, 再修建桩柱式桥台, 从而减少结构物与填土的沉降差。4.3选用性能好的伸缩缝, 并精心施工, 以保证桥面伸缩缝处的平整完好。4.4采用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桥面铺装层的裂缝。4.5做好桥头搭板或采用土工格栅等新技术进行过渡。

5 软土地基超限沉陷

软土具有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低的特性。在软土上修建路基或桥涵构造物基础易出现压缩沉降、滑陷、坍塌等, 近年修筑的某工程的一座通道桥, 其下部构造为分离式扩大浅基础, 上部验收时沉降竟达十余厘米, 经约请地质勘察部门及设计人到场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得知, 是由于软土地基的超限沉降引起, 后采取预压方式至使沉降稳定, 再调整纵断, 以满足使用要求。对软土地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5.1 采用换填渗水性良好的土, 对基底进行

加固。5.2设置白灰粗砂桩, 此法适用于粉砂土质、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软土地基成孔后, 筛选生石灰块加水泥、粗砂拌匀后填充, 用木棍捣实, 当生石灰块遇地下水消解后, 填充料体积膨胀, 起到挤压土基作用, 提高了路基承载力。5.3石灰、水泥稳定碎石法:是用于苇塘、稻田、藕池的沼泽地区路基的处理。排水、清淤、清除草根植被后, 将石灰和水泥混合, 再将碎石与混合料拌和均匀, 然后摊铺压实养护。5.4对路基采取强夯、预压等措施或使用土工织物。

6 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

由于灌浆强度低, 在孔道内填充不饱满, 易产生预应力钢筋的锈蚀, 对于通过灌浆握裹钢材来传递预加应力给结构混凝土的作用将有所削弱。如某工程预制T型梁, 因波纹管不畅而未引起重视, 导致压浆不实, 经超声波无损检测后发现孔道内出现空洞, 最终废弃, 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和声誉的损失, 给业主造成工期的延误, 故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控制:6.1灌浆用的水泥应是新出厂的, 标号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6.2灰浆的配合比, 必须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现场条件等灵活选取, 并通过试配试验确定。6.3灌注前应检查灌注通道的管道状态是否通畅, 对孔道应在灌注前用压力水冲洗。6.4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 压浆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6.5每孔道应一次灌成, 中途不应停顿。

交通部还规定:“各项目施工、监理单位要加强预应力结构张拉后管道压浆的施工管理和控制。管道压浆的机械设备、灰浆质量、工艺过程必须完好准确, 施工单位的技术主管、驻地监理工程师必须加强对压浆过程的旁站监督, 重点检查压浆的充实度和饱满度, 今后凡检验压浆不饱满的构件不得投入使用”。

7 路面不平

路面平整度是公路工程的主要舒适性指标, 施工控制不好, 平整度衰减很快。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基层平整度控制不严, 甚至出现波浪式起伏;路面施工控制不力, 摊铺机及压路机的操作人员水平较低;基准线或滑靴失控, 从目前路面施工情况看, 滑靴已基本取代基准线但仍有其局限性。因此, 施工时应从路基开始层层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并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 合理控制路面面层微观构造和外观构造平整度。

8 水泥路面断板、开裂

由于土基强度不够或不均匀, 或不重视〖CM (20〗路面基层, 或在春秋两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大, 而产生较大的翘曲应力致使板体开裂。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路基和基层的密实度、强度、稳定性、均匀性。控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特别是水泥的技术指标, 使用合格路用水泥和低碱含量水泥, 同时禁止使用小窑水泥。另外, 板块混凝土的过振, 会产生分层离析, 也将导致板块裂缝, 所以振捣时要注意易产生不密实的部位的振捣, 防止发生过振产生的混凝土分层。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表明, 为防止断板、开裂现象的发生, 可采用碾压式干硬性混凝土, 同时预留的伸缩缝必须符合要求。总之,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治理必须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及时、技术上合理、措施上得力, 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各方面、各环节齐抓共管, 才能使我们的质量有根本的改观, 才能建成精品工程。

摘要:对于公路建设, 由于多年来工程质量通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顽固性, 因此加强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3.浅析公路工程质量病害及其预控 篇三

【关键词】公路建设;病害分析;预防处治

1. 前言

(1)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公路建设的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频繁出现的一些质量事故,如房屋倒毁、路基沉陷、桥梁垮塌等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对于公路建设,由于多年来工程质量病害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和一定的顽固性,因此加强质量病害的研究和预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现就常见的八类工程质量病害进行浅析并探讨如何进行预防:

2. 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1)模板面要清理干净。

(2)尽量采用刚度好的大模板,浇注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模板湿洗干净,不留积水,模板缝应拼严,控制跑模,防止漏浆。

(3)钢模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重视外掺剂的使用研究。

(5)混凝土振捣要密实,应不漏振不过振。

3. 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均会出现此问题,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

(1)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按试验路路基填土厚度的90%来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

(2)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

(3)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

(4)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

(5)冬季施工时应使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

(6)回填几种土时,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

4.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面层粒料级配不佳和沥青用量不稳定,细料和沥青用量偏多,使路面产生严重辙槽。开放交通1~2年,行车道就产生轻重不一的泛油或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其原因主要有:施工控制问题。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预防措施有:

(1)不要片面追求个别指标不合理的高水平,要全面考虑基层、面层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2)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中,严把沥青混合料进场摊铺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摊铺和初压、终压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按碾压操作规程施工,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

(3)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

(4)控制沥青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或采用改性沥青。拌制沥青混合料时,防止加热过度,避免沥青混合料“烧焦”。

(5)在特殊潮湿、寒冷、高温地区要使用新型沥青混合料。

5. 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

由于桥头填土的沉降与桥台沉降有差异,以及伸缩缝、桥头搭板做得不好,在桥台处形成台阶,影响行车的舒适和安全,并对桥梁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桥台后背填土应选用排水和压实性能好的回填材料,以达到最好的压实度,减少路堤填土的沉降量。

(2)对于桩柱式桥台,应先填方,待填方充分沉降后,再修建桩柱式桥台,从而减少结构物与填土的沉降差。

(3)选用性能好的伸缩缝,并精心施工,以保证桥面伸缩缝处的平整完好。

(4)采用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桥面铺装层的裂缝。

(5)做好桥头搭板或采用土工格栅等新技术进行过渡。

6. 软土地基超限沉陷

软土具有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低的特性。在软土上修建路基或桥涵构造物基础易出现压缩沉降、滑陷、坍塌等,软弱地基路段预压时间不够,工后沉降过大,路面产生较大的不平整和横向裂缝;路基压实度不够和地基处理不当,引起路面产生较多纵向裂缝或断板;构造物两端填土压实度不够,引起桥头跳车。对软土地基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采用换填渗水性良好的土,对基底进行加固。

(2)设置白灰粗砂桩,此法适用于粉砂土质、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软土地基成孔后,筛选生石灰块加水泥、粗砂拌匀后填充,用木棍捣实,当生石灰块遇地下水消解后,填充料体积膨胀,起到挤压土基作用,提高了路基承载力。

(3)石灰、水泥稳定碎石法:是用于苇塘、稻田、藕池的沼泽地区路基的处理。排水、清淤、清除草根植被后,将石灰和水泥混合,再将碎石与混合料拌和均匀,然后摊铺压实养护。

(4)对路基采取强夯、预压等措施或使用土工织物。

7. 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

由于灌浆强度低,在孔道内填充不饱满,易产生预应力钢筋的锈蚀,对于通过灌浆握裹钢材来传递预加应力给结构混凝土的作用将有所削弱。如某工程预制T型梁,因波纹管不畅而未引起重视,导致压浆不实,经超声波无损检测后发现孔道内出现空洞,最终废弃,给施工单位造成经济和声誉的损失,给业主造成工期的延误,故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控制:

(1)灌浆用的水泥应是新出厂的,标号不低于规范要求。

(2)灰浆的配合比,必须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现场条件等灵活选取,并通过试配试验确定。

(3)灌注前应检查灌注通道的管道状态是否通畅,对孔道应在灌注前用压力水冲洗。

(4)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压浆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

(5)每孔道应一次灌成,中途不应停顿。

8. 路面不平

路面平整度是公路工程的主要舒适性指标,施工控制不好,平整度衰减很快。如果道路不平,会降低车速,增加行车颠簸,加大冲击力,损坏车辆,降低舒适性,减少安全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基层平整度控制不严,甚至出现波浪式起伏;路面施工控制不力,摊铺机及压路机的操作人员水平较低。因此,施工时应从路基开始层层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并在保证压实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路面面层微观构造和外观构造平整度。

9. 水泥路面断板、开裂

由于土基强度不够或在春秋两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大,而产生较大的翘曲应力致使板体开裂。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路基和基层的密实度、强度、稳定性、均匀性。控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特别是水泥的技术指标,使用合格的水泥。板块混凝土的过振,会产生分层离析,也将导致板块裂缝,所以振捣时要注意易产生不密实的部位的振捣,防止发生过振产生的混凝土分层。

总之,公路工程质量病害的治理必须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及时、技术上合理、措施上得力,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各方面、各环节齐抓共管,才能使我们的质量有根本的改观,才能建成精品工程。

[文章编号]1619-2737(2014)12-12-926

4.浅谈公路沥青路面质量及预控 篇四

浅谈公路沥青路面质量及预控

分析了沥青路面出现大面积裂缝、破损的原因,阐述了原材料技术质量控制关键措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关键控制、沥青路面施工关键技术三方面内容,指出只有从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及时、技术上合理、措施上得力才能建成一条安全、舒适的公路.

作 者:徐光俊 作者单位:巢湖市公路管理局无为分局,安徽,无为,238300刊 名:山西建筑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年,卷(期):36(19)分类号:U416.217关键词:沥青路面 裂缝 措施

5.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浅探 篇五

一. 管道工程

在工业装置的安装工程量中,管道工程约占安装工程量比重的1/3左右,管道工程的质量缺陷是造成物料浪费,能源损失及成本上升的主要根源,因此我们应当充分重视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其通病的治理。1.管道预制质量通病及防治

1.1在施工图会审中,应注意审查管道与设备的设计温度、设计压力等设计参数,以及标高、坐标、方位、接头形式、尺寸等 是否一致。

1.2在检查原材料质量证明时,要核对质量证明书所提供的保证是否与设计文件和标准规范所规定的相一致,其结果和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1.3巡视施工现场时应注意检查不锈钢管不得与碳钢管混放,不得用铁锤敲击不锈钢管。1.4检查管子切割前,是否对原有的标记进行了移植。1.5注意检查风、雨、雪天气时,对焊接工作面的遮蔽情况。1.6应注意检查预制成品内部是否清理干净,管口的封堵是否完好。

1.7注意检查施工分包方是否及时填写、整理了各种检验记录和施工记录,以及管道组成件的质量证明书的整理、保管情况。2.管道安装

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作不到位或对一些细小问题不够重视,在施工中经常出现一些同类型的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现将一些质量通病归纳如下 : 2.1焊接飞溅物没有清除干净,渣皮不除掉。施工方应加强自查自改责任到人

2.2支、吊架一管道安装不同步,临时支、吊架与管道焊在一起。施工方应严格按规范施工,项目部要加强检查力度,杜绝临时支、吊架与工艺管道焊接

2.3焊条乱扔、乱放、保温筒敞口,未用完的焊条不及时退库。施工方应加强管理,项目部做好监督检查,随时制止。

2.4管内随意部放置施工用具,影响管内清洁度,预制完的管道,不及时封口。在管道预制或安装前应检查管内有无异物,如有,必须清洗干净;预制后应吹扫,并且设立B级共检,项目部应严格把关,对以检验合格的管道应及时封堵管口;

2.5法兰到处乱堆乱扔,损坏法兰密封面,用已安装的管道做脚手架,不锈钢管道、管件与碳钢的放在一块,拆除工卡具时,常损伤母材,残留焊疤不打磨修平,在母材表面引弧和试验电流。施工方应加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

2.6不控制焊接环境。阴雨天施焊时,没有防雨措施.雨天焊接要搭设防雨蓬,环境条件不合要求时,不得进行焊接作业,项目部要加强监督检查。3.埋地管道

3.1土方堆放随意。土方开挖在定位放线时同时放出土方堆放线,土方 堆放的位置应在的一测,并离开1m,作为现场施工和检查通道;留作回填的土方应堆放成梯形状,多余的土方及时运到指定的地点堆放。

3.2焊口不打磨。焊口应用砂轮机打出坡口;

3.3试压后的阀门未恢复保护。阀门试压合格后,应及时把阀门内的水放尽,并用塑料帽加以封堵;3.4管道安装前管内不清理、不封口。管道预制后,应检查并清理管内杂物,并把两端管口进行封堵;

3.5下管时不采取措施,告成防腐层破损,下管时应用橡胶皮衬垫;

3.6排水管道坡度不符合要求出现倒坡现象。在进行管道基础施工时,通过水准仪测定标高桩位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

3.7带水回填。设置排水设施,及时排水;

3.8阀门漏水,井内有杂物,阀门表面有污染。阀门井内壁抹面和防腐施工时,应将阀门和管道覆盖好,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并盖好井盖。4.阀门及试验

4.1阀门试验用的压力表未调校。严格按规范、堆积等要求组织阀门检验和施工 ; 4.2阀门存放保管不严格,阀门试压后未及时封堵。落实阀门存放保护措施,试压合格的阀门试压后及时用塑料布保护好,严禁碳钢和不锈钢阀门、以及有特殊要求的阀门混放。5.管道水压、气压、气密或泄漏试验 5.1常见质量通病

5.1.1试验用压力表未调校或超过使用期限。

5.1.2试验用压力表满刻度值不是在被测最大压力的1.5-2倍之内。5.1.3焊接工作是否完成没有检查。5.1.4 试压前焊缝已作防腐或绝热。

5.1.5安全阀、爆破板及仪表元件没有拆下或隔离,试压时造成损坏。5.1.6液体压力试验时管道内气体未排净,造成压力不稳。

5.1.7试验压力上升过快或过度超压,给管道造成即时或潜在的损坏。5.1.8试压后管道内水随意排放,影响其他的施工作业。5.1.9 试压后排液没有考虑形成负压。

5.1.10试压后有积水存留,易产生锈蚀或冻坏。

5.1.11对于位差较大的管道,在进行液体试压时没有以最高点的压力为准。5.2防治措施

5.2.1对试压方案一定要认真审查,力求完整。

5.2.2按试压方案,逐项检查,确保在试压前所有条件具备。

5.2.3对试压用的仪器、机具,在试压前要确认完好并符合试压要求。

5.2.4对于所有要拆除或隔离的部位要编制详细清单,试压前后都要逐项检查、逐项消号。5.2.5试压时要旁站监督,严格控制升压速度及压力值。

5.2.6液体泄压严格按规定进行。排放后最好用空气吹扫,然后把所有的敞口都封堵。5.2.7对于试压前已作防腐或绝热的焊缝,必须恢复原始状态。6.管道支、吊架工程 6.1主要质量通病

6.1.1支吊架上孔洞用氧乙炔焰割孔。6.1.2滑动或支架的滑道划伤或碰损。

6.1.3铸铁、铅、铝及大口径管道上的阀门以管道承重。

6.1.4在混凝土柱或梁上设支吊架时,未凿去抹面层;固定在平台或楼板上的穿孔吊架,其顶端暴露在平台或楼板表面。6.1.5在设备上任意焊接支吊架。

6.1.6热位移方向相反或位移值不等的管道使用同一吊杆。6.1.7绝热层妨碍支吊架的位移。7.工艺配管防腐绝热工程

7.1漆膜返锈:涂漆前,必须彻底清理管子表面泥土、水分等杂物,清理干净后尽快涂上底漆,防止再生锈。

7.2漏刷:对于涂刷不到的管了必须在安装前,首先刷好漆。对于已安装好的管子和设备,随操作随用小镜子反照背面检查漏刷部分,仔细补刷。

7.3漆层流坠:选用优质的漆料和适当的稀释剂。涂漆时操作要均匀,环境温度要适当,以温度15-20度,相对温度湿度50-70%为宜。选择适用的油刷,刷毛不宜过长,要有弹性、耐用、根粗、梢细、鬃厚、口齐。涂刷蘸油不宜过多,涂膜不宜过厚。采用喷涂方法时,选用喷嘴口径不宜太大,喷枪距管子表面距离适当。

7.4涂膜起泡:当基层有潮气或底漆上有水时,必须将水擦干潮气散尽后再涂漆,涂料粘度不宜太大,一次涂漆不宜过厚,喷涂使用的压缩空气要过滤防止潮气浸入漆膜中。7.5绝热性能不良::绝热材料严格按标准选用,并抽样检查,合格者才能使用,施工时必须严格按设计或规范规定的厚度进行施工。防潮层应缠紧并搭接,搭接宽度30-50mm缝口堤朝下,并封口严密。

7.6绝热结构不牢,薄厚不均: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安装支撑件,焊接要牢固。采用预制瓦块绝热时,如聚苯乙稀泡沫塑料,需用粘接剂粘牢,瓦块厚度均匀一致,绑扎件要拧紧。7.7护壳凹凸不平,表面粗糙:用铝板或镀锌铁皮做保护层时,根据绝热层外圆加搭接长度(缝宽)下料,滚圆,安装时,纵向搭接宽度一致,纵缝搭口朝下。

7.8管道端部及接擂件处护壳敞口:根据现场实际下料,下料时应留出必要的咬口量和擂缝的裕量,阀门、法兰等处的金属保护层宜选用0.5MM厚的镀锌铁皮,预制成可拆式的。7.9护壳固定螺栓过稀:督促施工单位加强自检和加强日常循检。

二. 设备安装工程

1.泵、风机等一般动设备安装工程 1.1质量通病

1.1.1设备基础不符合安装要求;或标高超差太大;或地脚螺栓孔位置尺寸超差;或平整度有问题等;

1.1.2地脚螺栓或长或短或不垂直;或与螺栓孔壁相碰; 1.1.3设备标高、位置超差太大;

1.1.4垫铁尺寸规格不符合规定或垫铁加工不规整;

1.1.5垫铁安装不符合要求或摆放不齐整平稳;或数量太多;或未点焊牢固;垫铁组高度超差太大等;

1.1.6用直接锤击的方法进行找平和找正; 1.1.7用松紧地脚螺栓的方法调整找平和找正值 ; 1.1.8部分地脚螺栓未拧紧;

1.1.9由于设备承受应力过大,设备与管道连接前比后对找正值影响太大; 1.1.10因异物进入设备腔内致使设备盘不动车;1.1.11因设备内腔有水锈蚀使设备盘不动车。1.2.防治措施

1.2.1设备基础施工前核对土建和设备图纸;设备安装前做好设备基础的交接验收工作; 1.2.2认真做好一次找平的复查工作;

1.2.3基础标高相差太大的要整改基础;地脚螺栓与螺栓孔相碰的要扩孔;螺栓尺寸不合要求的要更换;不垂直的设法使之垂直; 1.2.4 垫铁加工不符合规定的要更换;

1.3.5二次找平复查严格按照规范规定逐条执行;

1.2.6在进行找平或找正复验时注意检查地脚螺栓的松紧度;

1.2.7调整管道使设备法兰与管口连接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对与设备连接配管加设支吊架,尽量减少设备所承受的应力; 1.2.8配管时在管道与设备法兰连接处加肓板,可避免异物进入; 1.2.9对设备内腔注入或喷入适当的清洁油,以除去锈垢。2.大型机组工程 2.1质量通病

2.1.1开箱检验、验收组织不力,清点、检查、验收不认真,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缺件和质量问题以致使施工不能正常进行 ;

2.1.2进入现场的设备、零部件、材料等在运输、贮存、防护、保管过程中不按规定要求进行而造成损坏、变形、锈蚀、错乱;

2.1.3机组垫铁表面质量不符合要求,安装位置、层数、高度、距离不按要求进行; 2.1.4二次灌浆基础表面未按要求处理,麻面点的深度和密度不符合规定要求;二次灌浆不连续浇灌及灌注不捣实;

2.1.5螺栓孔内杂物和积水未清理;

2.1.6设备进出口、管口不封堵,造成杂物进入。2.2防治措施

2.2.1开箱检验前对开箱检验组织人员进行责任落实,按装箱清单、施工图仔细清点实物数量,检查外观质量、复核接口及关键尺寸,项目部要对开箱检验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2.2.2在施工方案审查时对进入现场的设备、零部件、材料等在运输、贮存、防护、保管提出明确要求,在实施过程进行检查;

2.2.3对垫铁质量和安装过程进行严格检查确认、控制;

2.2.4二次灌浆前对基础进行检查确认,严格控制二次灌浆施工过程; 2.2.5地脚螺栓孔灌浆前进行清洁度确认;

2.2.6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设备进出口、管口封堵情况; 起重设备工程 3.1质量通病

3.1.1钢轨本身弯曲变形大,又未校直调整就直接安装; 3.1.2两平行轨道的接头位置未错开;

3.1.3钢轨接缝错边量、间隙或钢轨伸缩缝超差,影响起重机运行; 3.1.4两条钢轨的横向或纵向倾斜超差;

3.1.5在固定螺栓拧紧前,钢轨与下面的弹性垫板有间隙未加垫,待螺栓拧紧后又不易发现; 3.1.6钢轨(小车)与吊车梁顶面有间隙,且其长度超过200MM 时,未加垫板;或者加设的垫板不合要求;

3.1.7轨道固定螺栓有松动现象;

3.1.8轨道的实际中心线对安装基准线的水平位置超差。3.2防治措施

3.2.1设备安装前要求施工方编写好施工方案,并认真审查方案; 3.2.2加强钢轨外观检查力度;

3.2.3轨道安装前提示施工人员轨道安装注意事项,安装过程中加强检查; 3.2.4在检查施工记录的同时加强过程检查; 3.2.5在轨道安装后认真仔细地进行全面的检查。4.整体安装设备工程 4.1质量通病

4.1.1二次灌浆不密实;

4.1.2塔、容器、换热器设备人孔口、法兰口、接管口敞开; 4.1.3 塔、容器、换热器设备安装后地脚螺栓涂油保护未做; 4.1.4塔、容器、换热器设备使用的垫板层数及外伸长度不符合要求; 4.1.5塔、容器、换热器设备地脚螺栓弯曲或丝扣打毛; 4.1.6换热器滑动接触面积不够及滑动端地脚螺栓点死。4.2防治措施

4.2.1采用逐步搅实或底搅实; 4.2.2采用临时肓板肓死;

4.2.3塔、容器、换热器设备的地脚螺栓采用黄油及塑料薄膜包扎; 4.2.4按规定调整;

4.2.5在地脚螺栓两边加木塞; 4.2.6换热器滑动端接触面积处理。5.现场组装静设备工程 5.1质量通病

5.1.1吊装、组对用卡具去除后,焊点未进行打磨或没有打磨光滑; 5.1.2图纸要求有坡口的内件支撑件连接件焊前不打磨坡口; 5.1.3塔类容器支撑圈变形;

5.1.4容器内件表面及内部清洁度较差,容器内部留有异物; 5.1.5内件紧固件松动;

5.1.6焊接时随意引弧,焊接后表面飞溅、药皮不清理,焊条头随意丢弃; 5.2防治措施

5.2.1卡具去除后,焊点应及时进行打磨,打磨后表面应光滑平整并保证母材厚度不减薄; 5.2.2按照图纸要求的坡口型式、角度打磨坡口,经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焊接; 5.2.3支撑圈焊接前应在上下两侧均匀点焊固定到塔壁上,焊接后必须对其水平度进行多点测量,并对变形处使用专用工具进行矫正,内件安装时应避免对其进行碰撞;

5.2.4安装内件前应对内件表面污物进行清理,施工人员进入容器前应更换底面清洁的专用鞋,安装工具应用工具箱盛放,内件安装完毕后应对容器内部进行清理,施工垃圾随时外运,出容器前应对工具进行清点,对于塔类容器应安装完一层塔盘清理一层封闭一层; 5.2.5内件安装时,对于内件安装量大且内部空间允许的容器,施工人员应分成二至三组进行安装,所有容器的内件都应有专人随时检查其松紧度;

5.2.6焊接前应用弧板进行引弧,焊接后应立即清理焊缝表面的药皮并用砂轮机打磨去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飞溅,焊后留下的焊条头应用小桶回收,并在当天收工后交与焊条管理人员。

6.储罐安装工程 6.1质量通病

6.1.1罐底板拼装成形后起伏变形大;

6.1.2罐壁横向焊缝背面清根后线条不直,呈波浪状; 6.1.3罐壁横向焊缝易出现咬肉现象; 6.1.4罐壁本体上伤痕累累,焊疤频见; 6.1.5罐壁丁字焊缝处易产生严重错边;

6.1.6罐体安装焊接变形时有发生,不圆不直,波浪起伏。6.2预防及补救措施

6.2.1严格按照罐底板的焊接顺序施焊

6.2.2对碳弧气刨应有技术要求,技术水平低劣的应及时预以掉换; 6.2.3焊前应多加训练,焊接时小心谨慎;

6.2.4所有焊疤及伤痕应及时处理,不留给下道工序;

6.2.5丁字缝处的纵、横向焊缝应留活口,待调整错边量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时,最后施焊; 6.2.6严格执行审批的施工方案中指定的罐壁焊接顺序和罐顶焊接顺序。7.球罐安装工程 7.1质量通病

7.1.1人孔、接管等法兰密封面锈蚀及损伤; 7.1.2在球壳板上随意引弧、焊接(点焊)工卡具; 7.1.3球壳板表面被碰伤;

7.1.4强力拆除工卡具,告成球壳板损伤; 7.1.5焊接时不带保温筒,剩余焊条不退库; 7.1.6焊条二级库管理不善,一库多用、乱堆乱放; 7.1.7焊条二级库内烘干、去湿等设备不全; 7.1.8焊缝打磨质量差,不圆滑过渡或减薄球壳板的厚度; 7.1.9水压或气密试验时的压力表不合要求;

7.1.10水压或气密试验过程中,人孔、接管等法兰密封面有泄漏时,直接带压紧固; 7.1.11人孔、接管等法兰紧固螺栓的伸出长度长短不一。7.2防治措施

7.2.1人孔接管等法兰密封面应及时涂油,并用塑料布或木板包(盖)好,同时应避免其他物体撞击密封面;

7.2.2加强技术交底工作,要求焊工做到不在非焊接位置引弧和熄弧,应按照施工方案中标明的工卡具位置焊接(点焊)工卡具;

7.2.3球罐组装调整时,不得用铁锤直接敲击球壳板,应通过楔子调整;搭设或拆除内部钢脚手架时,不得将钢管从高处往下乱扔;

7.2.4拆除工卡具时,不得用大锤直接敲击工卡具强行使其脱落,应采用火焰切割的方法; 7.2.5保温筒应随时携带,焊条的领用要适量,未用完的焊条应及时放回保温筒,杜绝把整根焊条乱扔乱放,剩余焊条要及时退库;

7.2.6应加强对焊条二级库的管理,严禁将焊条二级库挪作他用;

7.2.7应加强对二级库内烘干、去湿等设备的检查工作,一经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湿度计内应及时加水;

7.2.8加强对打磨工的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不得随意使用不懂打磨要求的农民工进行打磨;

7.2.9必须重视压力表的选用,未经校验合格及量程、精度、表盘直径等不合要求的压力表不得使用;

7.2.10发现泄漏时不得带压紧固,应卸压后再进行紧固工作;

7.2.11应使用长度相同的螺栓,紧固前应先调整螺栓的伸出长度,一致后再进行紧固。8.工业炉安装 8.1质量通病及防治

8.1.1现场焊制的H型钢,其制作工艺和质量检验应按SH3507《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应注意检查各种焊缝之间的间距;

8.1.2主要的承重梁、柱应选用整料制作,如需拼接,必须取得设计单位的书面同意,并根据受力情况确定拼接的位置和型式;

8.1.3钢构件在加热矫正或热加工成形时,应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和结束加工温度以及冷却方式;

8.1.4螺栓孔应采用机械方法加工,严禁气割成孔。当孔径或孔间距超差时,可采用与母材的材质相匹配的焊条堆焊后重新制孔,不得采用网钢块填塞。8.1.5钢结构基础交接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文件的规定,基础应已回填并夯实,基础的轴线和标高基准点标志应准确、齐全;

8.1.6钢结构基础垫铁放置前,应将基础铲出麻面并找平。每根螺栓侧设1-2组垫铁,每组不超过3块,垫铁与基础、柱底的接触应平整、紧密、其叠合长度不应小于垫铁长度的3/2。辐射室钢结构安装找正后,应将垫铁点焊牢固并进行二次灌浆;

8.1.7焊条应按规定保管和烘干,从恒温箱内取出的焊条应存放在保温筒内并于4小时用完,否则应重新烘烤,重复烘烤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8.1.8不合格的焊缝在返修前应分析原因,待找出原因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返修方案后,方可进行返修。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碳素钢炉管不得超过三次,合金钢、不锈钢和高温合金钢不得超过二次,最后一次返修方案应经过施工分方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并将焊缝返修次数、部位和无损检测结果记入记录中;

8.1.9对采用炉外悬挂的辐射段炉管,应注意检查炉管悬挂系统的调整情况,炉管的导向孔内,导向管与炉底导向孔的相互位置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8.1.10在炉子的安装过程中,应适量抽查施工分承包方是否及时地整理、填写各种检验记录和施工记录,以及炉管、管件、炉子配件和钢材的质量证明文件的整理、保存情况。

三. 土建工程

1.土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1土方工程土方施工时,应在场地内始终保持一定的排水坡度,以防止场地内的积水。1.2填筑土方时,应将积水清理干净,严禁带水回填。

1.3土方施工时,应采取正确的施工程序和必要的边坡支护措施,以防边坡塌方。1.4基坑(槽)和管沟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以防基坑(槽)和管沟长期浸水.1.5填方取土时,应选择含水量符合要求的土方,以防土方密实度无法符合要求或出现橡皮土。

1.6碾压或夯实机械应和土料相适应,且碾压或夯实的遍数和顺序必须正确以保证土方密实度符合要求。2.地基处理工程 2.1质量通病 2.1.1土方随意堆放

2.1.2施工区域积水、排水不畅; 2.1.3基坑积水、塌方; 2.1.4回填土下沉; 2.1.5带水回填; 2.1.6回填土中含有杂物(淤泥、冻土、建筑垃圾等)。2.2防治措施

2.2.1土方开挖在定位放线时,规定其堆放位置及基准线离基坑一米,留作回填的土方堆成梯形(截面),多余土方应及时外运。2.2.2规划临时排水系统,保证沟渠畅通;

2.2.3基坑内积水必须及时排除,基坑边缘应按规定放坡; 2.2.4保留质量好的土作为回填土,清除土中的杂物;

2.2.5回填土方时应按规定分层夯实(或碾压),并保证碾压遍数,有密实度要求时,应逐层检测其密实度,合格后再回填下一层; 2.2.6回填基坑或基础前,应严格排除坑内积水。3.桩基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1钢筋笼制作

3.1.1钢筋焊接搭接长度不够、未焊透、咬肉、不敲药皮。

防治措施:加强焊工管理和现场检查。3.1.2主筋及箍筋间距超差

防治措施:加强检查 3.2混凝土搅制

3.2.1原材料管理不善:水泥落地堆放,且没有挡雨措施;砂、石级配不符,含泥;钢筋随地摆放,锈蚀严重。

防治措施:现场必须设置必要的原材料库,钢筋、水泥、砂石按规定现场抽检复验。3.2.2混凝土搅拌站不挂配合比牌或有配比牌但不按规定讲师配料。

防治措施:严格配合比管理,配备加料称量设施。3.3钢筋笼安装

3.3.1安装钢筋困难,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下放导管困难。

防治措施:

(1)抓好从钢筋制作到焊接全过程的质量检查。

(2)提高成孔质量,出现斜孔、弯孔时不要强行进行下钢筋笼和下导管作业。

(3)安放不通长配筋的孔内浇注砼时,当水下砼接近钢筋笼下口时,要适当加大导管在砼的埋置深度,减小提升导管的幅度。

3.3.2成桩桩身中的钢筋笼上浮或下沉,高于或低于设计标高.防治措施:

(1)施工中经常复测水准控制点并加以妥善保护。(2)钢筋笼放入砼后,在上部将钢筋笼固定。(3)当已成桩的钢筋笼顶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将主钢筋笼截短或接至设计标高。

4.砌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4.1应经常检查砖的质量,砖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如有怀疑,应进行有关试验检查。

4.2应经常检查砌筑砂浆的配比及计量搅拌,以保证砂浆的强度和和易性满足要求。4.3应经常检查灰缝,保证灰缝横平竖直、厚薄均匀,并应填满砂浆。4.4应经常检查施工砌筑方法,避免瞎缝和通缝的出现。

4.5应经常检查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砌体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校正必须在砂将终凝前进行。

4.6墙体的接槎、拉筋留设必须满足要求。

4.7砌筑前,砖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含水率宜为10%-15%;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宜为8%-12%。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宜为自然含水率;当天气干燥炎热时,可提前喷水湿润;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宜提前2天以上浇水湿润。4.8墙顶、窗台、滴水线(槽)等部位的排水方向和坡度必须满足要求。5.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5.1原材料质量检验失控。理顺原材料进库检验及储存,加强进库见证取样复验。5.2砼搅拌配合比失控。严格原材料计量,注意黄砂含水量测试。

5.3砼试块留置数量不够。砼浇捣前做好试块留置组数计划,并检查现场试模是否够数。标准养护试块应及时送试验室养护,同条件养护试块应放置在适当地方。

5.4钢筋焊接检验不规范。严格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外观检查并见证取样。5.5砼养护措施不当或时间不足。按规范要求的养护时间保证砼表面湿润。

5.6砼缺陷修补。拆模后项目部应现场检查砼外观质量,规范允许范围内的缺陷督促施工单位及时修补。超出规范允许的缺陷则施工方必须作出原因分析和修补方案,经项目部审查通过后由项目部监督修补并做好修补记录。6.钢结构工程 6.1常见质量通病

6.1.1制作用钢平台不稳定、不平整即开始制作。

6.1.2原材料未除锈或未达到要求即刷涂层,带涂层焊接,焊后药皮飞溅不清理。6.1.3临时夹具割除后残余焊疤不打磨。

6.1.4钢构件未刷底漆即吊安,油漆未干即刷第二道,对运输、吊装施焊后碰伤涂层防腐不及时,不补刷或未按涂装工艺补刷。

6.1.5(a)钢结构安装垫铁外伸长短不齐,点焊后不打药皮;

(b)地脚螺栓伸出余留部过长。

6.1.6(a)未经核算、批准,随意在钢结构上超负荷堆放物体、利用钢结构做临时起重吊点

(b)用气焊在钢结构上开孔。6.2防治措施

6.2.1制作用钢平台平衡度检查要贯穿于整个制作期间,要求施工单位加大经济投入,确保制作质量。

6.2.2强化钢结构防腐意识教育,除锈等级作为共检项目,防腐的焊口处必须留一定间隙或焊前将涂层除去。焊后药皮要清理干净后再刷涂层。

6.2.3加强精品意识教育,提高钢结构表面观感质量,禁止在钢结构上引弧,切割完施焊前焊口必须按规范要求打磨修整坡口,对表面缺陷应采取打磨补焊等手段予以修整。6.2.4钢结构吊安过程中的防腐工作一定要控制,构件应置于稳定、整洁的平台上,沾附的泥砂要清理,吊装前涂层基本完成,碰损的涂层应及时按工艺规定补刷。

6.2.5做好钢结构基础隐蔽工段验收,垫铁应采用机械加工法使其规格统一,摆放正确整齐。地脚螺栓外露部分露出螺帽2-3,安装后及时涂上防锈油

6.2.6严格按施工前方案施工.,未经同意不得用钢结构构件制作临时吊支点,严禁超负荷堆放物体于钢结构上。

6.2.7钢结构开孔应采用机械加工法,扩大后的孔应按要求补焊。6.2.8质量通病治理辅以经济惩罚措施。7.屋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屋面(特别是山墙、女儿墙与屋面连接处、天沟、变形缝、檐口等处)渗水、漏水是较为普遍的质量通病,无论卷材或刚性防水屋面皆有类似情况。产生屋面渗漏的原因除了结构变形外,主要是:施工单位及人员技术素质不高,施工不合规范;局部构造设计不合理;部分材料质量不合格以及不利环境因素影响等。要防治屋面渗漏,应从施工人员、材料、屋面构造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方面,分析找出其不同原因,采取有效对策,进行综合治理,一般应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7.1屋面防水设计,重要部位要有大样图;选材要考虑其耐久性能,要详细注明对品种、规格和性能要求。

变形缝处设计应有节点详图,施工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缝内无杂物,封闭前应做陷落验收(共检)。

使用松散材料(水泥或沥青胶结的蛭石、膨胀珍珠岩、炉渣等)作屋面保温层时,其内应按要求设置纵横排气道和排气筒,排气道上应附加冷铺点贴卷材200mm宽,排气筒高度不低于屋面以上300mm。7.2贴铺卷材屋面采用建筑石油沥青做胶结材料时,应配制成玛蹄脂。采用普通石油沥青或主要成分为普通沥青做胶结材料作为面层的保护层时,必须用玛蹄脂,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不得用碎石、石屑等代替绿豆沙作屋面保护层,绿豆沙应筛洗并加热后铺撒拍打,使其嵌入玛蹄脂内。

7.3凡屋面防水工程必须由防水专业队或防水工施工。在现场屋面施工时,持有防水专业岗位证书的施工人数不得少于70%。

7.4进入施工现场的防水材料要有合格证,还必须要有试验报告。同时,施工分承包方必须按规定见证取样送交有资质的试验单位复验,取得复试报告。项目部应按程序严格控制,确保使用的防水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材料标准。7.5防水工程的质量必须经工程质量监督站核定。

7.6屋面防水保修期自竣工之日起五年,五年内屋面出现渗漏由施工方负责返修,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7.7不宜采用玻璃钢水落管,若确需用,则必须保证其刚度要求和接口质量。水落管卡应预埋墙内固定,严禁用小木楔固定。

7.8屋面防水层施工完后,应避免在其上凿孔打洞。工程竣工验收后,应由使用单位指派专人负责屋面管理。

8.装饰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8.1抹灰层空鼓,裂缝

抹灰前基层处理应洁净凿毛,保证平整度,并隔夜浇水湿润,砂浆配制应符合要求,控制一次抹灰厚度,严格按操作程序施工。8.2涂料刷浆流坠、透底、毛点、有刷纹

涂料必须合格,使用前用不少于80目的筛过滤。施工时滚涂后必须用排刷理顺,消除毛点、刷纹和流坠。外墙涂料的面层抹灰应作压光后细搓毛处理。拱,起拱高度为房间跨度的1/200,纵横拱度均应吊匀,反复校正。大型灯具的吊筋应按设计要求埋设,埋点的设置应绘制详图,且应作荷载试验。罩面板安装前应检验纵横搁栅的平直度,安装后应拉线再次调整校验。装订式面板需钻孔时,应拉线施工,钻孔必须垂直于板面,由于不易修理,应保证一次装订合格。

8.3石材饰面接缝不平直,色泽不匀,板面纹理不顺

板材安装前应检验基层平整度和垂直度,对板材质量应严格挑选,安装前试拼;安装时基层应弹线找好规矩,并按弹线进行试拼、对色,调整花纹和拼缝,试拼后逐块编号,对号安装镶贴。

8.4瓷砖镶贴空鼓、脱落、缝口不直

基层处理应平整干净,浇水湿润;瓷砖使用前应浸泡不少于2h,待表面凉干后方可镶贴,粘结砂浆厚度应控制在7-10mm。镶贴时应保证阴阳角的盖口瓷砖配套,不宜以平板瓷砖代替。

8.5外墙面砖脱落、渗水

外墙面砖的吸水率不大于10%,其底层砂浆刮抄应用水泥防水砂浆,其标准按高级粉刷要求。

8.6吊平顶平整度不均,对缝不直

龙骨搁栅材质检验合格;搁栅安装前,应按设计标高在四周墙壁上弹线找平。应以四周平线为准,中间按平线起拱,起拱高度为房间跨度的1/200,纵横拱度均应吊匀,反复校正。大型灯具的吊筋应按设计要求埋设,埋点的设置应绘制详图,且应作荷载试验。罩面板安装前应检验纵横搁栅的平直度,安装后应拉线再次调整校验。装钉式面板需钻孔时,应拉线施工,钻孔必须垂直于板面,由于不易修理,应保证一次装钉合格。四.电气安装工程 1.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1.1常见质量通病

1.1.1未及时发现变压器的高压瓷件表面有裂缝、缺损和瓷釉损坏等缺陷,易告成线路接地故障,影响电网安全;

1.1.2电机接线端子与导线端子连接不紧密,防松装置不全,拉线盒内的安全距离(包括放电间隙与爬电距离)不符合施工规范或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1.1.3电机试车前不检查电机与电源的相序,当相序不一致时,导致电机反转。1.2预防措施

1.2.1应全数检查所有高压瓷件,并且要求施工方在安装时应认真负责,以免损坏高压瓷件,还应注意安装后的检查;

1.2.2应严格要求施工方按照规范进行电机的接线工作;

1.2.3应严格要求施工方在试运转前检查电机与电源的相序,确保一致,防止电机反转。2.电气装置盘柜、蓄电池和母线装置安装工程 2.1常见质量通病

2.1.1电气箱、柜内配管富余过长,开孔截管用气焊割;

2.1.2母线未完全平直,未用镀锌紧固件,螺栓规格不符合GBJ149-90规定; 2.1.3成品保护措施不到位。2.2防治措施

2.2.1箱、柜等内配管余量适量,镀锌管不得用气焊切割;

2.2.2母线要校正平直,螺栓孔符合规定,用镀锌紧固件,螺栓选用符合GBJ149-90; 2.2.3加强成品保护。3.电气照明装置安装工程 3.1常见质量通病

3.1.1预埋不到位或遗漏,结果影响美观和土建强度; 3.1.2电缆沟开沟、垫沙、回填不标准; 3.1.3室外照明灯具进水;

3.1.4配电箱内配管富余 过长、开孔截管用气焊割;

3.1.5接地安装不规范。3.2治理措施

3.2.1电气必须与土建很好的配合,及时、准确做好预埋工作。3.2.2直埋电缆必须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敷设,并共检、签证。

3.2.3安装前仔细检查灯具盖子及进线口的密封,确保完好,安装后用密封胶泥封堵进线口。3.2.4认真、细致核算施工用量,用专用工具开孔截管,文明施工。

3.2.5接地的焊接要求保证搭接面积;圆形接地线用专用的线路连接器;接地连接时除锈、除漆;焊接后,焊接部位进行防腐处理。4.电气线路敷设工程 4.1常见的质量通病

4.1.1电缆路径上机械损伤电缆外绝缘层; 4.1.2整盘电缆用过后,电缆头未及时密封防潮;

4.1.3静电接地的焊接不符合规范,连接端子未除净油漆。4.2治理措施

4.2.1严格按规定执行敷设过程质量控制,敷设前严格检查,电缆路径上无毛刺、尖棱,电缆拐角处用机械滑轮支撑;

4.2.2落实电缆存放制度,电缆封头要及时;

4.2.3静电接地的焊接要求保证搭接面积,圆形接地线用专用线路连接器,连接时除油漆。5.火灾报警安装工程 5.1常见质量通病

5.1.1管内穿线前没有将管内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影响穿线工作和线路的绝缘; 5.1.2在做探测器试验时,不用专用的检查仪器对探测器进行试验,而使用香烟或蚊香等对感烟探测器加烟,往往污染探测器,使塑料外壳变色,影响使用效果。

5.2治理措施

5.2.1在管内或线槽内穿线,应在建筑物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并应要求施工人员在穿线前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5.2.2探测器试验应由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必须用专用检查仪器,不允许用香烟等代物进行试验。

6.电梯、起重机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6.1电梯电气装置 6.1.1质量通病

(1)将电梯厂配套供应的电线槽直接敷设于机房地面;(2)在安装调整层门锁时,不按要求施工;

(3)用计算机控制的电梯,把计算机“逻辑地”需要的拉地装置当作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6.1.2治理措施

(1)电梯电缆、电线敷设前,检查电梯厂配套供应的电线槽强度是否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2)要求层门闭锁装置施工一定要按规范要求;

(3)按照产品要求,单独为计算机“逻辑地”做接地装置。6.2起重机电气装置 6.2.1质量通病

(1)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未用镀锌制品;

(2)起重机上电气用的配管管口未采取保护措施。6.2.2治理措施

(1)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采用镀锌制品;(2)起重机所有的管口加装护口套。五.仪表安装工程

1.仪表设备安装工程

1.1常见质量通病

(1)仪表设备安装前未按有关规定进行仪表的单体校验。(2)调节阀试压后未用仪表风吹干,两端口未采取保护措施。(3)管道试压时拆下的调节阀、开关阀随意堆放,没有防护措施。(4)单校合格仪表设备随意堆放,未做好标识。(5)孔板安装方向与工艺介质流向相反。

(6)仪表单校记录不符合规定,记录不及时,字迹潦草且有涂改现象。

(7)在仪表设备安装时,仪表的过程接口与设备或管道上的法兰、管嘴压力等级或尺寸不符,无法进行安装。1.2治理措施

(1)仪表设备安装前应检查仪表的单体校验记录,没有经过单校的仪表不得进行安装。(2)调节阀试压完毕后,应及时用仪表风吹干,两端用塑料盖封堵,以免有异物落入。(3)管道试压时拆下的调节阀应统一保管,并做好两端口的保护工作。(4)单校合格的仪表应做好标识工作,并按顺序排放,不得随意乱放。

(5)孔板安装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隐蔽工程的共检,经仪表技术人员确认后方可安装。(6)仪表单校记录应按照校验记录的表格要求进行,在校表的同时进行记录。

(7)在仪表设备安装前应尽早安排仪表与设备、管道专业的图纸核对工作,发现与两专业所提供的条件不符时,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以便设计单位及时进行设计修改。2.仪表电气线路敷设工程

2.1常见质量通病(1)支架未及时防腐。

(2)安装后的桥架内部未清洁。(3)桥架没有漏水孔。

(4)不同规格的电缆未加保护措施。(5)敷设在边角处的电缆未加保护措施。(6)标识管理不完善。

(7)电缆槽分支开孔用电、气切割。

(8)支架间距过大,与不同材质的工艺设备、管道直接焊接。(9)仪表设备上接线盒入口朝上,不密封。2.2防治措施

(1)必须防腐后再进行支架制作,对施焊后损坏的防腐应及时按规定补刷。(2)应在合适时期安装,安装完毕后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3)仔细核对桥架的规格型号,对没有漏水孔的桥架采取机械开孔,并磨平毛剌。(4)仔细核对图纸,监督其按规范或设计要求施工。

(5)在安装过程中应检查是否严格执行规范设计要求的安全保护措施。(6)采取经常检查方式,督促完善标识管理制度。(7)采取经常检查方式,督促施工分严格执行技术规范。3.仪表用管路敷设工程 3.1常见质量通病

(1)导压管敷设的坡度不符合要求。

(2)易燃、易爆介质的导压管与热表面距离过近。(3)导压管路安装记录不详。

(4)管路弯制后有裂纹、凹坑、椭圆等现象。(5)高压管路需要分支时,在管道上直接开孔焊接。(6)管子对接焊时,管子内外表面清理不干净。(7)压力试验和气密试验记录不详。(8)不锈钢管、镀锌管用电焊连接。3.2防治措施

(1)导压管应根据不同介质测量要求分别按1∶10-1∶100的坡度敷设,其倾斜方向应保证能排除气体或冷凝液。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管路集气处安装排气装置,集液处安装排液装置。

(2)易燃易爆介质的导压管与热表面距离宜大于150mm,且不宜平行敷设在其上方.(3)高压管路及剧毒/可燃介质的导压管路敷设,应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并在导压管作明显的标识。

(4)弯制导压管宜采用冷弯法,金属气动信号管必须用弯管器冷弯,弯曲半径不少于管子外径的3倍。弯曲后,管壁上应无裂纹、凹坑、皱褶、椭圆等现象。

(5)高压管路需要分支时,应采用与管路同材质三通,不得在管路上直接开孔焊接。(6)管子接焊时,应清洁管子内外表面,在20mm范围内不得有油漆、毛刺、锈斑。氧化皮及焊接有害的物质。

(7)压力试验和气密性实验合格后,应做好试验记录,填写合格的试验报告。

(8)不锈钢管或质量要求严格的导压管焊接宜采用氩弧焊或承插焊,镀锌管应采用螺纹连接,且连接处必须密封。4.仪表盘、台、柜及箱的安装工程 4.1常见质量通病

(1)在控制室内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安装仪表盘。(2)仪表盘底座尺寸与型钢基础尺寸不符。

(3)安装过程中仪表盘的表面被弄污和油漆被损坏。(4)支架防腐措施不完善。(5)安装后被弄脏,油漆被损坏。(6)仪表台、箱、板固定用电、气焊接。4,2防治措施

(1)安装前必须进行条件检查,对其它专业拖延的工序进行督促,以确保工期。(2)应仔细核对图纸,若尺寸有所改变应要求设计单位及时出设计变更单。

(3)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的安全保护措施,安装完毕后应立即采取保护措施。(4)必须严格执行技术规范。

(5)设备应在合适时期安装,安装完毕后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6)应采用紧固件连接方式,在固定前应及时督促施工分按规范标准进行施工。5.仪表系统试验 5.1常见质量通病(1)系统试验点少于3点。(2)系统试验仪器未经检定。

(3)系统试验后现场仪表接线等恢复工作马虎。(4)系统试验记录不规范。

(5)输入模拟信号进行联校时,未按规范要求在现场输入模拟信号。5.2防治措施

(1)严格执行规范的规定,即系统试验点不得少于3点,即0%、50%、100%。

(2)根据规范要求在施工前期检查其标准仪器的有效期和检定合格证,不符合要求者,一律禁止使用。

(3)试验时应根据试验实际情况随时记录,技术人员应及时检查产并确认。

(4)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试验,凡应在现场输入端加模拟信号的,必须在现场输入模拟信号。六.防腐、绝热、筑炉工程 1.工业设备及建筑防腐工程 1.1常见质量通病(1)基层处理不彻底。

(2)漏刷、起皱,不重视外观质量。(3)成品保护不力。

(4)违反规定,雨天作业不采取措施。1.2防治措施

(1)必须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基层处理达不到要求不得进行下道工序。(2)严格工序质量,质检员加强检查,把容易漏刷的部位做好标记,一次刷涂不要太多。(3)加强成品保护意识,加大处罚力度。

(4)雨天、雾天一定要有防水措施,相对湿度大于85%不宜施工,环境温度在5℃以下时(气雾涂)必须在室内或工棚中进行。2.工业设备、管道绝热工程 2.1常见质量通病

(1)雨雪天、寒冷季节施工,无防雨雪和防冰措施。(2)绝热层同层不错缝、上下层不压缝。(3)绝热材料受潮使用。

(4)防潮层不平整、均匀,有突角、凹坑及起砂现象。(5)金属保护层固定间距不符合要求。

(6)金属保护层松脱、翻边、豁口、翘边和明显的凹坑。(7)保护层的成品保护不好。2.2防治措施

(1)雨雪天、寒冷季节施工,应采取防雨雪和防冰措施,并对现场的措施进行检查确认。(2)绝热层施工时应加强技术交底,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

(3)受潮绝热材料应及时清理出现场,度对绝热材料的堆放、保管进行防潮、防雨水措施。(4)对设置防潮层的绝热层外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防潮层施工时加强检查、验收。

(5)保护层插接、搭接、咬接、自攻螺丝固定要牢固,下料尺寸准确,采用机械切割和加工。(6)金属保护层施工时,固定间距应划线排版。

(7)已安装好的金属护壳上,不准踩踏或堆放物品。对于不可避免的踩踏部位,应采取临时防护措施。3.筑炉衬里工程 3.1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

(1)原材料质量检验失控:理顺原材料进库见证取样复检。(2)材料保管运输不当:按GB10325规定进行。

(3)配合比失控:严格称量计量及含水率测试。严格控制进料,困料次序,时间。(4)浇注料捣制不密实:尽量使用机具振捣,用吊桶分层下料,严格控制下料高度及振捣深度,防止模板漏浆。

(5)养护,烘炉不当:应按规范要求养护,烘炉,严格控制养护,烘炉时间,温度,烘炉时的升温速度。

(6)膨胀缝留置不当:应按规范,设计留置。

(7)耐火砖筑灰浆不饱满,灰缝超标:应调整耐火泥粒度,控制泡制时间、含水量、稠度,熟练操作技巧。

(8)垂直度偏差超标:随时用经纬仪,吊线,尺量校核。

6.住宅工程裂缝质量通病预控措施 篇六

(一) 抹灰工程防开裂措施

1、抹灰前应将基层表面的砂浆残渣、隔离剂油污等污物清理干净。墙面应浇水湿润, 基层墙面浇水程度与施工季节、气候和室内外操作环境有关, 应根据实际情况掌握。

2、不同基层材料相接处, 应铺钉金属网, 金属网与墙面搭接宽度每边不少于10cm。

3、严格控制基层垂直、平整度, 确保抹灰厚度均匀一致, 如抹灰厚度较厚时, 应挂钢丝网分层抹灰, 每次抹灰厚度控制在8~10cm为宜。

4、底层抹灰砂浆应与中层抹灰砂浆配合比基本相同, 抹灰砂浆应具有良好和易性, 且具有一定黏结强度。

(二) 箱体背面及四周抹灰防开裂措施

1、箱体背面及周边基层刷界面剂, 箱体背面满挂钢丝网, 把钢丝网与基层、钢钉固定好。钢丝网与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少于200mm。箱体洞口外200mm处先抹灰应留直槎。

2、箱体四周与墙体的空隙≥30mm.要浇水湿润, 用细砂石土填塞密实, 不可造成箱体变形, 并及时养护。

3、其他同抹灰工程防开裂措施

(三) 安装管线剔槽部位防开裂措施

1、管线安装切槽在大面积抹灰之前完成, 槽宽、槽深应适宜。

2、切槽方向及位置要正确, 不得随意切横槽。

3、槽内浇水湿润后用细石混凝土灌实待凝结后, 挂网片同墙体大面积抹灰。

4、其他同抹灰工程防开裂措施。

(四) 窗口四周及窗台防开裂措施

1、基层要求清理干净, 窗口顶及侧面一定要湿润。

2、窗口四周抹灰要分层, 内外抹灰不允许在窗口处分界, 严禁撒干水泥面抹平。

3、上、下窗口偏移较大者应分层抹砂浆或混凝土, 并加钉钢丝网。

4、窗上口滴水线, 截水口, 窗台排水坡度要正确。

5、其他同抹灰工程防开裂措施。

(五) 施工洞口防开裂措施

1、施工洞口补砌7d后, 先将空隙用加膨胀剂的干硬性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嵌填密度, 再进行洞口抹灰。

2、施工洞口外200mm处旧抹灰层应留直槎, 洞口抹灰前要浇水润湿。

3、施工洞口整个应满钉钢丝网, 固定牢固, 四周超过洞口外边200mm。

4、其他同抹灰工程防开裂措施。

二、现浇板防开裂措施

1、我区现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不允许现场搅拌, 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时, 严禁在运输及泵道过程中掺水。

2、商品混凝土进场时, 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mm, 其他住宅不应大于150mm。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 严禁过振和漏振。在振捣过程中, 振捣棒应离模板10cm左右, 不可振捣模板。

3、施工中对钢筋排列绑扎和保护层尺寸控制必须符合图纸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并采取措施, 严禁人为踩踏。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绑扎完的梁、板钢筋, 要设置钢筋凳, 上铺脚手板作为人行通道, 防止板的负弯矩筋被踩下移, 以及受力构件配筋位置变化而改变受力构件结构。设计时应尽量使用细钢筋密布达到最佳抗裂效果。

4、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 不允许继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 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 堆放重物。

5、模板支设完毕后, 严禁在模板上集中堆放施工荷载, 要分散堆放;拆模时严禁把模板集中堆放于楼板上。

7.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控浅探 篇七

1.1 窗台下斜裂缝及现浇混凝土楼面的裂缝

1.1.1 原因分析

引起窗台下墙体及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的原因, 可归纳为:

1) 由于混凝土本身收缩引起的裂缝。因为混凝土在空气中凝结硬化时体积缩小, 当其四周固结, 不能自由收缩时, 会产生拉应力而引起裂缝。

2) 由于住宅逐步由预制改为全现浇楼面, 使工程整体性大大加强, 部分墙体刚度增大, 而楼面现浇的厚度仍在8cm~10cm之间, 尽管强度满足要求, 但楼面相对墙体的刚度减小, 因此一些薄弱部位, 如载面突变处、施工缝处和穿线管处往往首先产生裂缝。

3) 温度应力裂缝。现浇砼楼面与墙体连接处, 因温度引起楼面伸长对墙体产生水平推力, 使墙体产生裂缝。裂缝分布与墙体受力特点密切相关, 在门窗洞口处, 平面转折处, 由于应力集中, 更易出现裂缝。

4) 由于目前住宅结构形式基本一致, 没有太大变化, 设计人员往往只重视强度而忽视变形, 在该设伸缩缝的地方不设缝, 地基处理也不尽细致, 往往使住宅工程沉降变形过大, 引起墙体及楼面开裂。

5) 因为施工周期太短, 在地基、主体工程尚未沉实的情况下就交付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 地基、主体工程继续变形, 致使一些工程在交付时无裂缝而使用一段时间后裂缝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常发生在地基经过人工处理的工程中。

6) 有些施工单位为赶工期, 在砼未达到强度要求时就拆模, 施工荷载也加的过早、过大, 使砼在硬化过程中发生内部裂缝, 也是造成楼面裂缝的原因之一。

1.1.2 墙体防裂措施

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砌块龄期不得少于28d;砌体应分次砌筑, 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 前次砌筑;砂浆终凝后方可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 应留有一定的空隙, 墙高小于3m时应在砌筑5d后补砌, 墙高大于3m时应在7d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 对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墙内若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框架填充墙拉结筋间距应满足砖 (砌块) 模数要求, 不得折弯压入灰缝;采用蒸压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 应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 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 再用1∶3水泥砂浆嵌实;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60d后再抹灰, 并不得少于30d;墙拐角及墙与梁、柱交接处应按要求挂防裂金属网, 金属网与各类基层搭接处不应小于100mm;抹灰厚度不小于35mm时应采取挂网等防裂防空鼓的加强措施;架眼、支模孔的嵌堵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设计无要求时应铺灰砌砖, 用1∶3干硬性水泥砂浆将其余三面分层嵌严, 或用细石混凝土分层捣实;墙体结构抹灰施工前应充分淋水湿润, 混凝土结构在抹灰前还应凿毛或甩浆。

1.2 顶层墙体裂缝

1.2.1 原因分析

顶层墙体裂缝, 在建筑物顶层端部更为明显, 裂缝的产生可归纳为以下一些方面。

1) 温度应力:由于建筑物处在自然环境中, 受温度、季节及风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大, 而顶层处露面多, 室内外温度差异悬殊, 造成墙体和现浇砼楼盖的胀缩幅度大, 频率高, 而二者的胀缩系数相差较大, 彼此相互牵制, 而产生的温度应力也较大, 这是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

2) 设计不当:设计单位在设计中往往考虑结构受力较多而考虑变形较少, 虽然墙体裂缝由于多种因素造成, 但设计方面未采取相应措施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如砖混结构墙的高厚比控制不严, 屋面保温层厚度不够, 无架空层, 端部房屋纵墙开洞过大等都是造成墙体开裂的原因。

3) 施工不当:砖砌体的施工质量欠佳也是墙体开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砌筑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灰缝砂浆不饱满、留槎不正确、干砖上墙等都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1.2.2 预控防治措施

从设计角度分析, 设计上对温度应力的控制措施较少,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屋面保温层的最小厚度应较现在的做法有所提高, 尽量不采用炉渣保温, 保温材料要严格控制质量、含水率, 必要时, 屋面在有保温层的基础上增设架空隔热层。2) 顶层端部房间内纵墙尽量不开窗, 洞口不宜过宽, 并在屋顶端部房间内纵墙及山墙采用配筋砖砌体。3) 顶层两端房间处纵墙与内横墙交接处及山墙与纵墙交接处均设构造柱, 内纵墙与内横墙交接处增设抗裂柱, 抗裂柱上下端锚固在相应圈梁内。

2 钢筋工程

2.1 箍筋绑扎错误

箍筋未按抗震设防要求制作弯钩未达到1350, 平直长度不足10d, 绑扎搭接处箍筋未加密, 板上下构造柱箍筋加密数量不足。

预防措施:钢筋加工时弯钩按抗震要求弯至1350, 箍筋制作时, 划出各段尺寸, 保证平直长度;箍筋与受拉钢筋绑扎时注意弯钩在每根的架立筋上相互错开;绑扎受拉钢筋时, 其箍筋间距不大于5d且不大于100mm;楼房上下构造柱箍筋加密数量不足, 未按1/4层高或600mm范围内增加箍筋数量。

2.2 圈梁、构造柱、现浇板主筋绑扎搭接长度不足

圈梁、构造柱、现浇板主筋绑扎搭接长度不足, 两根钢筋不能形成整体, 共同受力性能差。

预防措施:对构造柱、圈梁明确规定。按抗震设置的在地震力作用下其按承受拉力的, 应按受拉构件考虑, 因构造柱、圈梁钢筋主筋较少, 接头可设置在同一截面, 因此, 应按接头面积100%;钢筋搭接时, 依靠箍筋铁丝绑扎来将搭接钢筋两端扎牢, 中部再绑扎;现浇板的铁丝绑扎, 相邻间应成八字形, 以防钢筋位置偏移、变形, 所有铁丝应向构件内部, 不外露或靠近模板, 造成砼表面返锈。

23厕所间、厨房间现浇板预留洞处钢筋割断

厕所、厨房现浇板楼面立管多, 预留管道洞口四周钢筋切断后不加固, 使现浇板承载能力降低。

预防措施:当洞口直径小于300mm时, 可将板受力钢筋绕洞而过, 避免切割;当洞口直径大于300mm时, 应按设计增设加强筋或增配小梁。

摘要:近年来, 随着建筑企业的迅猛发展, 国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工程质量问题的投诉也越来越多。建筑业是千秋万代的事业, 是造福国家, 造福人民的事业。因此, 作为建筑企业的技术人员更应对工程质量充分重视, 在施工中对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 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建筑,通病,原因,方法

参考文献

[1]谢柏成.对建筑施工通病的预防[J].中华建设.2007.

上一篇:汉字词组输入教案下一篇:小学美术教学反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