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作用论文(精选14篇)
1.浅论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作用论文 篇一
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资料整理于网络 排版:李柯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简单而言,就是企业在日常运行中所表现出的各方各面。
企业文化的历史:
企业文化的提出源于日本经济发展奇迹而引起的美日比较管理学研究热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在 20世纪 50年代开始引进美国现代管理方法,60年代实现了经济起飞,70年代在平稳度过两次石油危机后再次创造了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进入 80年代之后大有取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趋势。而对日本快速发展的经济奇迹,如何解决困扰美国企业界的各项难题,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些学者的研究汇合成了一股美日比较管理学的研究热潮,1981年 ~ 1984年,接连出现了 5本企业文化方面的专著,它们是《未来的企业》、《 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管理艺术》、《成功之路—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西方企业文化》等,它们奠定了企业文化学科体系的基础。
1985年至1986年,企业文化传入我国,并且陆续在我国传播媒介上出现各种介绍、研究企业文化的作品。从此我国出现了企业文化热,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生长点。其实,我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企业文化的源泉,而且早在 50年代和 60年代,中国同日本一样,在实践操作上早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虽然未上升到理论和理性上来研究,但像举世闻名的“鞍钢宪法 ”、“铁人精神 ”、“孟泰精神 ”等,都是中国企业在企业文化方面的开创之作。当然也只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企业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有了自主经营权之后,企业文化才真正地作为科学的、系统的理论和操作系统在中国出现,并且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与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秉持的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不管是什么企业都有它的责任和使命,企业使命感是全体员工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是企业不断发展或前进的动力之源。
二.企业文化能凝聚员工的归属感。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提炼和传播,让一群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共同追求同一个梦想。三.企业文化能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企业要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文件宣传员工责任感的重要性,管理人员要给全体员工灌输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团队意识,要让大家清楚地认识企业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企业。
四.企业文化能赋予员工的荣誉感。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领域,多做贡献,多出成绩,多追求荣誉感。
五.企业文化能实现员工的成就感。一个企业的繁荣昌盛关系到每一个公司员工的生存,企业繁荣了,员工们就会引以为豪,会更积极努力的进取,荣耀越高,成就感就越大,越明显。
2018年5月15日
日期:
2.浅论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作用论文 篇二
1 楚雄彝族火把节的起源及节日习俗
火把节是西南彝族的传统节日, 因为彝族有众多支系, 各支系都有着各自的过节方式, 这里就楚雄彝族的火把节做一个表浅的探讨。
火把节的日期, 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 此日期是古代星回节的日期, “只不过由于星回节发展演变为火把节, 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很自然地成为火把节活动的时间”。 (1) 楚雄府志《风俗志》中说:“六月二十五为星回节, 燃松炬于街衙、酸饮, 屯落照田占岁。”
在楚雄市彝族聚居区大过口, 过六月节是从六月初一 (杨梅节) 开始, 然后初六、十六都过节, 一直到六月二十四方才结束。罗武人六月二十四祭祖以后, 从六月二十五开始, 有两个人戴上假面具, 后面跟着一起敲八面大锣的队伍, 村里各家各户都要去到, 到哪家哪家要酒肉相待。二十七日上山, 在山上烧起大火烤羊肉分吃。取掉假面具, 分吃羊肉后, 众人用脚把火堆踩熄, 然后各自回家, 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才算结束。他们认为这样就把祸祟送上山烧掉了, 从此人畜不再受难, 庄稼不再受灾, 太平日子就要到来, 所以又叫“太平会”。
关于楚雄彝族火把节的起源, 还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 在楚雄州大姚县赵家店红山脚下彝族寨子有个聪明美丽贤惠善良的姑娘诺娜和打苴基地方英俊勇敢的彝族小伙阿查倾心相爱。可一个叫魔哈的阴险狠毒的山官头人一心妄想霸占山茶般秀美的诺娜为妾。在魔哈的淫威下, 英勇的阿查以弱胜强, 以精湛的技艺战胜了险恶的魔哈老爷, 魔哈恼羞成怒, 便用巫术轰裂了土猪梁子, 阿查不幸堕落深渊。后经众乡亲搭救才脱险。在阿查遇难的时候, 诺娜为免遭贱踏, 便越悬崖绝壁, 离家逃走, 寻找阿查, 终因气力耗尽累死在红山悬崖之下, 诺娜的身影永远显映在悬崖上, 故有“白人崖”之称。阿查得知这一消息后, 痛不欲生, 找遍了丛山峻岭, 最后才发现诺娜留在红崖上的白色身影。想跳崖与诺娜同归。众乡亲前往劝阻, 从崖边拉回了阿查, 并和他一起商量复仇的办法。次日 (六月二十五日) , 阿查和四山八里的乡亲们高举着上千火把直奔魔哈家, 焚烧了魔哈宫殿, 烧死了魔哈, 为诺娜报了仇, 也为众乡亲解了恨。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 每年六月二十五日这天下午, 彝族村寨的人们都要点燃松明火把, 用这熊熊燃烧的火把去照耀四壁, 烧死蚊虫, 驱邪除恶, 以示吉祥幸福、清洁平安。然后举着火把到田间地头, 挥舞引蛾, 扑灭害虫。巡游之后, 将火把插在田头地角, 村前开阔地带, 男女青年就围着火把跳起欢快的“左脚”, 老人们围坐火塘, 打开醇香的白酒, 互相敬酒, 互祝吉祥。人们还早早将出嫁的女儿接回家来。节日这天杀猪宰羊, 同吃同住以示亲人团聚。这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2 楚雄彝族火把节的文化内涵
火把节之所以能家喻户晓、历久不衰, 必然有其伦理道德的社会价值。火把节倡扬忠爱、追求光明, 正如许印芳《星回节考》所云:“火把之兴, 原于服忠武之威, 表贞烈之德;历久不废, 而逐疫、祈年、祭先、讲武诸事, 乘乎其间。”[1]
2.1 火把节具有火崇拜的文化底蕴
彝族史诗《梅葛》说:“地上没有火, 天上龙王想办法, 三串小火镰, 一打两头着, 从此人类有了火。”大部分彝族都居住在高山地区, 刀耕火种, 防寒和御兽都离不开火, 所以在彝族文化中强烈地表现出浓郁的火文化特点。这种现象表现在过火把节、祭祀火、火禁忌等行为上。[2]
2.2火把节反映了楚雄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
在火把节期间, 许多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集中进行, 使彝族文化和彝族风情得到了集中展示。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以祭神祭天、祈年丰收、送邪恶为主要风俗内容。在彝区的各家各户门前都竖一个火把, 当夜幕降临时, 全村男女老少便端着自己准备的瓜果、酿制的米酒汇集广场, 点燃火把, 并用松香粉扑撒火把, 顿时光焰冲天。大家举杯畅饮, 谈古论今;围着火把翩翩起舞, 纵情歌唱。例如, 在楚雄每年都会有政府组织举办的火把节。在节日期间, 楚雄州九县一市的彝族都会聚集在这里, 载歌载舞。
2.3 楚雄彝族火把节节具有传承民族文化代的教育实践活动
火把节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 它是一种不同于学校教育, 又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实践活动。集中的、系统的、正规的学校教育虽然能促进民族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无法顾及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相对而言, 在火把节期间都要举行歌舞竞技比赛等活动, 而在准备、表演、宣传的过程中, 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达到了教育功能, 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为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过程。
2.4
火把节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火把节是一种由彝族先民创造, 并不断传承到今天的重要习俗, 历史上, 它是彝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 它无疑已成了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在以民族文化为内涵, 旅游业为依托的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进程中, 火把节在许多彝区以文化资源形态, 积极进入旅游业市场, 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形式和载体, 促进了当地旅游业乃至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红.浅谈彝族火把节及其文化内涵[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9) .
3.浅论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篇三
企业各项职能的展开,各项工作的开展总是在一定的企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哪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具体而言,企业文化是指为企业全体成员所共同接受的价值体系,包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心理预期和信念体系。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职能活动中,影响和决定了能为企业全体人员所接受的行为规范,使一个企业具有一系列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企业特征。
企业文化作为规范企业员工行为的价值系统,包括许多方面,是企业员工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通过一系列的惯例、传统、规矩、典型事例和行为表现出来,如企业中不成文的规定,处理上下级员工的准则,事实上存在的某种偏见等,并延续下去,沉淀在企业的价值体系中,一经形成就难以改变,并对企业成员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一个企业有什么样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这个企业有什么样的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必须与企业文化相随相容,不然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就会受到企业文化的冲击和阻碍,使之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必须适应并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要不断更新发展。
一些企业制度不可谓不多,不可谓不严,但总是不能有效落实?制度是人制定的,也是要人来执行的,但人却是活的,既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中的人。如果缺乏健康企业文化的支持,工作程序就会有名无实,内控制度就会形同虚设。要求企业在重视制度建设的同时,文化建设不可须臾或缺。
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长期的经营业绩有重大的作用,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要求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必须有自己的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虽然我们临钢公司也不例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对事物的追求目标越来越高,要求事物越来越完美;同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更是日趋激烈,在竞争实力不相上下时,谁抓住了细节,对产品进行精雕细刻,谁就掌握了主动,谁就会在综合实力上强于对手,相反,谁忽视了细节,谁就会被淘汰。
我们已经生活在“激烈竞争,追求卓越”时代,细节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所谓“针尖上打擂台,拼的就是精细”。
一个西方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初始条件十分微小,但其长期效应却是巨大的。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大家都懂。凡事的成败都是始于毫未,发于些微,如同一个健康的人,其每一个细胞都应该是健康而和谐的。这些都说明细节往往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我认为,临钢公司要成为优秀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必须有自己的有特色的拳头主打产品,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和完成实现这一目标的企业文化氛围。
临钢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创建最具竞争力的中厚板精品企业。它既立足于企业实际,又着眼于未来发展;是基于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针和行业发展政策的深刻理解,对国内外钢铁市场的理性分析,对企业实际情况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企业文化的体现,同时对企业文化的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更高要求。
创建最具竞争力的中厚板精品企业,就是走精品战略之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精益生产为手段,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质量的产品、高档次的服务满足用户需要,使企业在获取高额效益的同时实现持续发展;就是要通过实施精品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即以精品战略的实施,使临钢的竞争力体系和功能不断完善,企业发展各种要素得以最佳组合,进而实现企业综合实力最强的终极目标。
要实施精品战略,实现企业综合实力最强的最终目标,我认为必须积极正确引导培育临钢的企业文化,形成细节决定成败观念,从小事做起、质量兴企的企业价值观。
如何才能形成“细节决定成败,从小事做起,质量兴企”的价值观?如何才能培育引导为实现战略目标服务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呢?我认为企业文化是观念上的存在,而不能仅仅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文化的新陈代谢,强制推行更难以有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原则,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对企业文化的形成积极培育因势利导。
一是从领导抓起。由于企业领导的特殊地位,一个企业的文化将不可避免地会深深打上企业领导个人的烙印。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层自己本身就没有真正优秀的文化,那么奢求一个企业有优秀的文化,实在是笑话。企业各级领导,特别是决策层的领导,必须抛开一切私心杂念,从企业的发展出发,领导必须不计私利,对各项制度,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不能让职工从背后指指点点,才能从源头上,真正形成培育优秀企业文化土壤,同时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成为优秀文化的倡导者。
二是从制度抓起。文化为质,制度为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来积极培育引导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
首先,领导层要分明,各级各部门的职责要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定岗、定位、定待遇,使责、权、利相统一,各部门岗位都有其一定的行为规范,企业内部决定、信息传递、相互约束均遵循一定的程序。重点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
其次,建立完善的员工教育培训制度,包括员工入企培训,企业历史文化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从职工的基本生活和工作条件上真正体现出尊重人才、尊重员工的良好环境,达到人尽其才的目的。
再次,有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环境。这就是要求领导以人为本、关心职工生活。
第四,经常性的举行一些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吸引力以及领导的号召力。
总之,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应该发挥其应有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辐射力,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服务。
4.浅论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作用论文 篇四
企业文化的定义: 1.企业经营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经营服务的,保证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卓越经营。企业文化通过对经营方向、经营管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原则性指导,来保证企业的员工、资源都能符合公司的要求而达到最优的经营结果。2.内涵就是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是公司对内部人事物和外部社会环境的观点,包含企业愿景,如通用公司提出的愿景既有现实性又有挑战性的“数一数二”价值观。3.外延就是企业文化中的方法论,为贯彻企业价值观而采用的工作方法和管理工具。4.为更好的说明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我们试分析一下海尔的企业文化予以说明。如海尔的人才观: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这是海尔对人才的价值观,是尊重员工的基础,他承认每个人的价值,并要求在工作中用业绩来体现,具体的方法如“三工转换”,员工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种类,以便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个人最大价值。又如“迅速反应、马上行动”,这是对反应速度的价值观,到更具体的方法如铃响三声必须接电话等具体的要求上面,“铃响三声”就是具体的方法论。又如海尔的三阶段发展理论,其实是对企业发展的阶段性总结,是对发展历程的回顾,其实是一种方法。通用为实现“数一数二”的价值观的方法就是整改、出售、兼并。价值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价值观是对方法论的指导,方法论是对价值观的补充,二者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1 海尔客户在订货会前提出分层式冷柜产品在我们国家消费者提出的需求比较多,但是海尔从来没有设计过。令人赞叹的是海尔通过十几个小时不间断的设计、出样,赶在订货会的时候推出了该产品的样机,获得了经销商的惊叹,获得了该产品的大量订单。这种事情是没有办法进行时间规定的,因为这和公司的人员意识、技术水平、设计能力、生产能力都有很大的关联,最后取得出人意料的结果,证明海尔人对速度的理解已经深入骨髓,而且不单单是一个人而是所有的部门对速度的理解都深入骨髓,这不是个人魅力所致,而是内在企业文化产生强大推动力的外在表现,从而完成了常人不可完成的任务。这种突发的要求在日常的制度中并没有办法进行规定,而是基于“迅速反应 马上行动”“紧盯市场创美誉”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价值观导致的。2 但是在很多时候没有“迅速反应 马上行动”的具体化要求,就没有了对“迅速”、“马上”的判断,1小时是迅速,1天是迅速,10天也可以说是迅速,没有具体的标准就容易使价值观处于飘渺的空间,不能落地,不能对员工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规范,就不能贯彻价值观。所以方法论又是对价值观的有益补充。3 企业的价值观必须依靠方法论来量化、来推进,如海尔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他的价值观是“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采用的方法是“下一道工序是上一道工序的市场”、“索赔索酬跳闸”,通过这种市场观念的引入,实现对质量层层把关,绝不放过一个废品、次品流入市场,坚信在前端发现问题比在后端发现问题时解决的成本要小。4 当我们分析哪些失败的企业的时候你会发现:企业无论在价值观和方法论上都犯了错误,比如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事件,说明三鹿集团在价值观上没有深入的贯彻质量观念、用户观念,员工、管理者放松了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或者有方法但不执行。没有价值观在员工心目中的根植,对品质管理上就堕落为敷衍公共机构检测的把戏,送检的是优秀产品,生产的是劣质产品。2.用价值观检核企业方法论,用方法论体现企业价值观。不同行业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每个行业中的各个公司又有很大的区别,同一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企业需要不断反思,曾经成功的办法是否适合新的发展环境?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实现企业价值观?企业要避免陷入成功带来失败的怪圈,必须不断地用价值观来检核企业经营方法,很多时候从原始的核心价值观思考问题,会发现企业正在不断地重复犯错,所以郭士纳在接手IBM的CEO职位时说“我将按照原则而不是按照程序做事”,来打破IBM长期形成的牢不可破的官僚管理体系,采用压缩管理层级、削减辅助人员、充分沟通、深入现场的方法来从新体现企业的原始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的特点: 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共同认可和共同遵守,做不到以上两点的企业是没有企业文化的,更多的企业是披着A企业文化的外衣,却按B的原则做事,我称这种A企业文化为企业伪文化,能说能写但是不做,B文化是不能说不能写但是按这种方式在做,实际就是企业说不出口的潜规则。
5.浅论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作用论文 篇五
4.1 简单理解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识别系统 这是指把企业文" 化理解成仅仅是一个企业与另外一个企业有哪些不同的识别标准。一般包括视觉识别、行为识别以及理念识别。
4.2 片面认为企业文化是包装企业的方法 在现实中,人们运用各种非常好的形容词及名言、警句,把企业进行包装,把这些包装企业的词语当做企业文化,例如,“顾客就是上帝”“服务社会”“争创一流”等。
4.3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思维系统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思维系统,因而把企业文化分为企业理念、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思维系统的差别构成不同企业文化。
4.4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文化活动 持这种观点的人,把企业文化简单理解成员工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卡拉OK比赛、体育比赛等。
4.5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形象设计 好多企业把企业形象设计称之为企业文化,这与企业制度及企业战略根本不着边。4.6 企业文化是企业产品的文化品位 这种观点把所有有关企业产品的文化品位内容,都统称为企业文化,这混淆了企业文化与产品文化。
6.麦当劳的企业文化及作用 篇六
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一种民族精神作为支撑,一个企业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和文化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运营与发展,给企业以准确的定位,从而有效规避市场和行业风险。如果没有文化理念的支撑,那么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就等于没有灵魂,就失去了方向,更谈不上发展。认真地遵守或执行企业的文化理念,实施文化管理,是企业基业常青的关键所在。麦当劳特殊的企业文化更是奠定了麦当劳在快餐行业的巨子的地位!
从一系列的资料可以看出,麦当劳的成功在于:它向人们保证,无论你走入某个地区的任何一间麦当劳餐厅,你获得的都是同样品质的产品和同样品质的服务,当然,付出你早已心中有数的价格。麦当劳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与受许人、员工达成互惠关系,来保证产品和服务的统一品质。麦当劳一贯信奉“没有个人的成长,就没有公司的成长”的理念,在人才培训方面,非常注重员工的成长文化。
第一,为员工提供成长机会。要想留住人才,薪酬福利很重要,强调要与他的发展相结合,计划一个员工未来一两年内可能达到什么位置,并让员工意识到发展的前景。麦当劳的人才体系就像一颗树,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你就能够有升迁机会,员工无需担心职位数量有限,因为麦当劳是连锁经营。为员工提供提供成长帮助。麦当劳培训的目的是让员工得到尽快的成长。
第二,加强员工的店铺实践经验。首先,一个年轻人要当4到6个月的实习助理,在基层岗位上工作,如炸薯条、收款等,学会保持清洁和最佳服务的方法之后,才可以在规定的实践内负责一部分管理工作。一名有能力的员工晋升为经理之后,仍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对员工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通过MDI系统,这是所有员工从经理受训生成长为店长的统一教育程序。此外,还要通过到汉堡大学集中学习。具体而言,与晋升制度配套,麦当劳建立起一套培训制度和培训课程。员工培训和人才制度保证了麦当劳帝国的成功。麦当劳的员工学历不是很高,但是他们在麦当劳这所大学里的学分都很高,麦当劳用低薪聘用了高素质的人才,低职位比同行薪金成本低很多。与此同时,麦当劳的员工有较高的忠实度,人才流失很少。
“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就在麦当劳。”为顾客送去更多的快乐,追求百分之百的顾客满意是麦当劳对客户的最基本的原则。麦当劳很注意就餐环境以及服务过程中为顾客提供充满人性化的增值服务,并处处考虑到顾客和公众的方便,给顾客带来精神上的享受。麦当劳的服务宗旨是“让世界充满微笑”。麦当劳的微笑服务让顾客感受到商业环境中的温情。在中国,除了参加公益活动,作为一个餐馆,作为公共空间,麦当劳为中国消费者营建了清洁的消费空间、冷漠的都市环境中的一个避难所。与公众对麦当劳的看法相对应的是,麦当劳并没有把人们对它认识上的偏差看作负担,而是利用这种需要创造出一种公众形象。他们不仅不去赶走那些消费很少而占用很长时间的消费者,而是尽量为这些人创造环境,进而让麦当劳成为一个社交空间。
麦当劳还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社区。服务员在传统意识中,是伺候人的工作。麦当劳告诉人们,在餐厅里人们都是平等的,这不仅表现在服务员站着为顾客服务,还表现在顾客必须自己做一些服务,比如自己端餐盘和仍垃圾。同时,在某些特殊的阶段和地方,人们会对莫明其妙对自己微笑的人保持警惕。但麦当劳的每一个员工都被要求向顾客微笑并道谢,从进去麦当劳到出来这短短的时间内,人们都放松下来了。
在贴近顾客生活、影响身边事物方面,没有哪一个企业所达到如麦当劳这样深远、巨大。当人们想到麦当劳的时候,看到门口的麦当劳叔叔、柜台后服务生的微笑、大厅里面喧闹玩耍的小孩,感受到的是快乐生活的一个场景。麦当劳的企业文化使麦当劳连锁店稳扎稳打,扩展到美国和美国领土以外的每一个有人居住的地方,在世界上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汉堡王国!想到麦当劳的经营理念,少不了的就是QSCV精神。QSCV 精神是品质标准统一的基础,是麦当劳不可改变的核心的企业精神。
现在流行着这样一种观念:小企业看老板,中企业看制度,大企业看文化。的确,当一个企业刚开始只有几个人的时候,实际上靠的更多的不是管理,也不是文化,而是老板的个人魅力和个人能力;当企业发展到几十人、上百人的时候,单凭老板的个人魅力已经越来越感到吃力了,这个时候,企业制度管理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但到了几百人、上千人,甚至更大规模的时候,老板的个人魅力、制度管理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局限性,这时,企业文化的作用就能充分地展示出
来了。从麦当劳企业的发展就可以充分的体现这一点。
7.浅论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作用论文 篇七
一
陶渊明一生或仕或隐, 以至最终归隐的反反复复, 构筑了陶渊明一生痛苦的旅程。经过汉末以来的政治、社会大动乱, 儒学衰退, 道家中兴, 企慕隐逸之情在魏晋知识阶层已蔚然成风, 远离尘嚣、逍遥自适的隐居生活成为一种人们理想的人生寄托。另外, 晋朝末年, 门阀士族统治占主导地位, 等级制度非常森严, 以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的现象。这对于出身没落仕宦家庭的陶渊明来说, 道家的这种归隐思想对他的影响可谓深远。然而事实上, 陶渊明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击壤自欢”的隐居道路, 同时, 他所受到的家庭影响和他那个并不富裕的家庭, 也是不允许他一开始就选择独善其身的。
反映他早期的作品, 如《杂诗》 (忆我少壮时) 、《拟古》 (少时壮且厉) 等都洋溢着他青少年时期的那种乐观分发的热情和幻想。少年壮志的陶渊明在年轻时不谙仕途, 是曾经幻想做一番事业的。在这个时期, 儒家思想理论中传统的积极入世思想在陶渊明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于是, 约公元393年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 也就是陶渊明二十九岁那一年, 他开始出来做了一个地方学官———州祭酒。萧统《陶渊明传》说:“渊明亲老家贫, 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 少日自解归。”这就是陶渊明初次入仕的全部过程。诗人的性情太刚直坦率, 因而他受不了做小官的那种拘束和折磨, 看不惯官场尔虞我诈、胡作非为的黑暗现象, 所以他动摇了。在这个企慕隐逸之情蔚然成风的时代, 陶渊明辞官归乡了, 以至后来州里又召他去做主簿时, 他也辞谢了, 这一归隐在家就是六、七年。
可以这样说, 陶渊明刚一开始并不一定是清风高洁的。作为一位传统的封建士大夫, 作为一位刚刚出仕不久的知识分子文人, 他还是不会轻易放弃仕途的, 他的身上肩负着光宗耀祖的责任, 承担着兼济天下的任务。如《咏三良》 (弹冠乘通津, 但惧时我遗) 、《乞食》 (感子漂母惠, 愧我非韩才) 所写。于是, 当时局稍稍发生些变化, 大约公元400年, 陶渊明又一次到桓玄手下去做事。结果却是事与愿违, 陶渊明不久对桓玄的人格就完全失望了。桓玄只贪图个人的私利, 这对于有远大抱负、性情刚直的陶渊明来说, 他决不肯附为桓玄的心腹, 更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于是, 在陶渊明的作品里出现了反映对出仕桓玄无限悔恨的“如何舍此去, 遥遥至西荆”。他对自己所过的仰人鼻息的宦途生活, 表现出了无限的感叹:“久游恋所生, 如何淹在兹。”现实的仕途艰辛又一次扑灭了陶渊明心目中“大济苍生”的愿望。这时, 他无奈发出了“静念园林好, 人间良可辞”的感叹, 表明了他不顾爵禄荣利的诱惑, 决计辞官归田的愿望。大约公元401年春天, 陶渊明遭逢母丧, 就借此辞去官职。与此似乎相似的经历, 他在刘裕幕下做过镇军参军, 终因认清了统治者的面目, 对现实的黑暗彻底失望后就由仕而隐, 以致到后来, 他做了一个小小的彭泽令之后, 就正式归隐了。
二
以上所述, 是陶渊明一生数仕数隐的经过, 是陶渊明儒家入世思想与道家出世思想相互斗争的经过。在那个黑暗的、门阀制度森严的年代, 一位内心充满矛盾、徘徊、踟蹰于仕与隐之间不知何去何从的诗人, 在人生的旅途上寻找着生命的真谛, 在那个险恶的世界里追求着自己的生活哲学, 最终选择了归隐。
然而, 陶渊明归田之后的生活并不是十分平静的。尽管他抱着安贫乐道、躬耕自资的理想, 在归田之初曾经感到重返自然的欣慰, 但是现实生活毕竟是残酷的。据陶渊明的自述, 其托身之草庐“炎火屡焚如”, 不止一次地遭遇火患。戊申年 (公元408年) 的一场大火, 竟造成“一宅无遗宇, 舫舟荫门前”。火灾之后, 陶渊明的隐处片瓦不留, 他不得不在船上栖身。其晚年生活则更加悲惨、贫困。我们可以想象, 陶渊明这样一位知识分子式的农民, 物质上的贫困带给他的绝不仅仅是生活上的痛苦, 更是一种超越物质之上的思想、精神的痛苦。作者始终无法摆脱自己身为知识分子的背景, 隐居田园之后的生活也并非想象中那样美好。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使作者又一次产生了不满, 转而追求心灵的满足。那么, 陶渊明是通过何种途径来获得心灵的解脱的呢?
三
陶渊明的时代是老庄无为思想和儒家佛理糅合的玄学盛行的时代。自西晋短暂的统一后, 从永嘉丧乱开始至东晋, 社会处于动荡、分裂之中。这种动乱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浓厚的无常感和虚幻感, 给佛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两晋时期佛教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且, 佛教的大乘空宗思想又与老庄玄学思想相类似, 一个讲“空”, 一个讲“无”, 在玄学盛行的形势下, 佛教思想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也更容易为陶渊明这样一位“释于精理”而又“学不称师, 心好异书”且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隐逸之士所接受。就这样, 当时流行的佛教性空般若学就以玄学清谈为契机进入中土。
佛教般若学的发展经历两个阶段, 即“格义”与“六家”。“格义”就是用《老》《庄》等中国固有的名词解释佛教思想的一种方法, 它认定世界万物存在的本体为“空”, 为“无”。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金刚般若经》) 。它否定社会仁恒的真实性, 人们所见所思维的一切对象 (法相) 均属虚妄。宇宙万物存在的真实本相都是空无所有, 无所实存, 又被称为“本无”“性空”。《道行般若经·本无品》:“一切皆本无, 亦复无本无。”西晋, 在竺法护译经中, 便出现了以“空”“无”“空无”“本无”换用的情形, 如《修行道地经·卷二》“察诸无及人, 普见如空无”“了一切空, 身如幻”。因此在文中, 在以“本无”“性空”思想的性空般若学广泛传播的时代里, 陶渊明受到性空佛教的影响则是极为可能的。在他归园后的诗《归园田居》中写到的“人生似幻化, 终当归空无”, 则是性空佛教思想在作品中的反映。有论者指出, “人生似幻化, 终当归空无”的思想出处就是《修行道地经·卷二》的“了一切空, 身如幻”。另外, 陶渊明的其他作品如《饮酒》《还旧居》中的“吾生梦幻间, 何事绁尘羁”“流幻百年中, 寒暑日相推”等也是受性空般若学影响的诗句。
由此可见, 当陶渊明挣扎于儒家思想矛盾斗争的过程中, 一种新的外来宗教思想———佛教就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这位高洁的隐士。而且, 当他无法摆脱选择道家归隐之后所带来的心灵苦难时, 是这种外来的宗教给了他继续生存下来的勇气和力量。那么, 陶渊明又是怎样在佛教影响下摆脱心灵苦难的呢?
四
陶渊明在晚年经历了人生似幻化的痛苦旅程, 《桃花源记》在那个时代的产生, 是其思想所到达的一种高度, 也是一种理想与寄托。这与当时同性空般若一样流行的佛教净土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佛教史》记载:“元兴元年, 在慧远倡导下, 集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 于庐山般若台精舍阿弥陀像前建斋, 誓相提携, 共登西方神界, 史称此集结为‘白莲社’作为中国净土宗之始。”这里的“净土”通常指所谓“西方净土”, 亦称“西方极乐”“极乐世界”“极乐净土”, 它是净土宗所着力宣扬的一块毫无苦疾杂染、唯有法性之乐的“无上殊胜”的清净乐土。据佛经记载, 此极乐净土位于“阎浮提”或“婆娑世界”, 其土有佛, 号阿弥陀, 该佛本是国王, 名法藏, 因在世自在王如来处听佛法, 决心向道, 故弃主捐国, 行作沙门, 后于世自在王佛所发二十四愿, 极乐净土, 实际就是根据阿弥陀佛在因位时所发之宏愿虚构出来的一个宗教的幻境。有关“净土”的经典《无量寿经》 (《阿弥陀经》《般舟三昧经》《念佛三昧经》) 等, 早在汉末即有翻译, 此后异译不断。可见有关西方净土的信仰流行很早、很广。但它能够上升到知识僧侣的信仰, 并为士大夫上层奉行, 则是从慧远开始的。慧远在当时影响很大, 一些统治者、士大夫、隐士都与他有着密切的交往。慧远关于佛国净土的理论在《与隐士刘遗民等书》中得到明确阐述:“徒积怀远之兴, 而乏困籍之资, 以此永年, 岂所以励其宿心哉?”这表明了慧远与刘遗民等人共同往生西方佛国的愿望。后来, 刘遗民代表慧远等人在阿弥陀佛像前共同立誓的《发愿文》中更明确表达了往生西方净土的思想。《释慧远传》中说:“夫缘化之理既明, 则三世之传显矣。迁感之数既符, 则善恶之报必矣……此其同志诸览, 所以夕惕宵勤, 仰思攸济者也。”现世的苦难, 使慧远及其崇拜者们悟解人生之无常, 他们笃信佛教因果报应, 他们惕惕勤勤, 思愿期生净土, 期待着死后转生佛国, 过上美好的生活。慧远正是靠了“期往净土佛国”这一招牌, 把这些崇拜者团结到了周围。由此可见, 现实生活的苦难和黑暗激发了人们摆脱苦痛、向往美好世界的心愿, 这种心愿是那一代受压抑的人们共同拥有的, 陶渊明是其中的一位。
陶渊明当时与刘遗民、周续之并称为“浔阳三隐”, 他在很大程度上受了这种净土思想的启迪。史书上曾载陶与刘私交甚好, 刘曾邀陶入社, 但陶没有答应, 但我们并不能以此来否定净土观对陶渊明的影响。陶的《和刘柴桑》这首是表明此事, 同事也阐述了自己不入社的原因。“山泽久见招, 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 未忍言索居。……去去百年外, 声名同翳如。”这就是他当时的态度与思想。“直为亲旧故, 未忍言索居”鲜明地表现了陶不入社的原因。他虽然选择了隐居, 接受了佛家“空”“无”的思想, 但内心深处仍然无法摆脱儒家伦常、重友孝亲的观念, 他因此而选择了与刘等同感而异归的道路。
陶渊明晚年写出的抗拒现世黑暗的桃花源, 描绘了一个“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的美好境界。在这块田园世界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人们生活幸福、怡然自乐, 没有烦恼。以至“南阳刘子骥, 闻之, 欣然规往, 未果”。表明这种没有痛苦与忧愁的社会, 只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对来世幸福世界的一种企盼。
陶所描绘的这种理想世界, 细细读之, 与刘遗民等人所向往的净土佛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陶渊明归园之后, 贫困交加, 他无法摆脱精神与物质上的苦难, 但同时又苦苦追求着摆脱苦难的途径。这种消释苦难的努力, 就是在刘遗民等人思想影响下所形成的与刘等净土观念同感而又不同归的桃花源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种桃花源思想是佛学净土思想在作者思想深处的变形与发展, 是陶渊明在儒家伦常观念与重友孝亲观念束缚下, 从心灵深处进行的一次反抗, 是为了解脱现世痛苦而寄予的一种美好愿望。或许, 正是有了这种希望, 归园之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所带给作者的心理反差, 才渐渐得以平衡, 于是, 陶渊明在归隐田园之后, 心灵世界得到了一次升华与归隐。
如果说从入仕到归田, 是作者不满现实、洁身自好所选择的哲学归隐, 那么在几经风雨、感受到归园生活所无法摆脱的心灵痛苦之后所产生的心灵升华, 则是超脱生死、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归隐, 是一次心灵的归隐。《桃花源记》就是作者实现这一归隐的标志。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主编《佛教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赖永海《中国佛性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3].方立天《慧远及其佛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孙静《陶渊明的心灵世界与艺术天地》, 大象出版社。
[5].廖仲安、唐满先《陶渊明及其作品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
[6].王国璎《陶诗中的宦游之叹》, 《文化遗产》1995年第6期。
8.浅论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作用论文 篇八
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明确了把“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基本方針。围绕这一根本基石来构建惩防体系,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在职务犯罪预防的载体、方法、举措、途径等方面,都需要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来支撑。由此而派生出来的法律文化、廉政文化、预防文化、检察文化等都是推进反腐倡廉,实现“惩防一体化”大格局的助力器和推进器。特别是预防文化,作为预防职务犯罪、净化政治文明的一种软实力,已进入了公共宣传的大视野,从而吸引了全社会公众的关注,引起了世人充分的重视和关注。要加强预防文化建设,就要对其内涵外延、作用以及创新发展、途径等问题进行一番深入的探求。这对促进社会创新管理,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预防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1. 预防文化的内涵
预防文化是法律文化、廉政文化发展的一个新品种,它是以反腐倡廉为核心,以检察文化为基础,以预防职务犯罪为重点,以廉政警示教育为手段,以公共宣传媒体为载体,以“公正廉洁,执政(执法)为民”为理念的一种综合发展的文化建设新模式。其核心价值就是“依法治国、清正廉洁、净化政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预防文化是检察文化的升华与延伸,是廉政文化的补充和发展。
对于预防文化的内涵,笔者认为应当从其所担负的职责和所具有的特征来分析。首先,从字面上看是由预防和文化两部分凝合而成的,这是两种事物形态的人为组合。这种组合必然会有一种契机,或称之为粘合的连接点,那就是由于预防职务犯罪而引起的种种关联。诸如:预防职务犯罪的源头、目标、方法、载体、形式等都和人的思想追求、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心理需求、欲望掌控、荣誉罪罚等等有直接的关联,这种关联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现象的集中表现。而预防职务犯罪的源头也是要从文化的根源、文化的背景、文化的价值、文化行为的体现中去寻找原因和预防对策、去寻找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真正从源头上预防和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发展以及最终的疯狂和毁灭。
预防文化的核心包括:预防职务犯罪的预防意识,职务犯罪风险的防控能力,公正廉洁勤政的履职理念,罪案警示教育的启示,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的自觉行为,法制生活的规范行为等等。其外延则表现为倡导廉政文化,树立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加强对公务人员廉洁自律的教育,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公仆形象,倡导“修德尚贤、慎欲慎权、执政为民”的思想品格,弘扬清风正气、崇尚文明先进、净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等等。
2.预防文化的特殊作用
一是预防文化具有辅政立德、廉洁垂范的作用。
预防文化是在新形势下发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带有政治色彩、法律色彩的文化现象。它的产生绝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凭空想象而产生的。它也是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的基础,有一定的社会司法实践,经由不断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发展的过程而形成的。它既有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借鉴,也有现实的需求实践和总结概括,它与政治建设紧密相联,与传统廉政文化一脉相承。文化的作用是可以通过立言而弘扬正义,倡导廉政、勤政、德政。时代发展到现今的信息化、民主化社会,职务的履行无不与思想行为有关联。预防文化所倡导的廉政文化思想,如,“以不贪为宝”、“清如水明如镜”、“正人先正己”、“公生明,廉生威”、“以仁德治天下”、“以民为本”、“德配天地”等,至今仍闪烁着清廉为官和勤政廉政的思想光辉。现代治国的思想文化更是影响着为官执政之人的思想行为;倡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常修为官之德、常思贪婪之害”,“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勤廉为公、执政为民”,“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等治国方略和思想都是预防文化所奉行和依托的源泉。运用预防文化这一特殊的载体,弘扬这种时代精神和优良的传统思想,必然会对执政辅政、廉洁垂范发挥出真正的作用。这在检察机关推广预防文化的大量实践中都有突出的体现。
二是预防文化具有凝心聚力、帮助教化的作用。
预防文化侧重的是法制引导、廉洁执政、文明执法、快乐生活。这种文化与国家公务人员的执政、执法、工作和生活都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凝心聚力作用。能够将廉洁、文明、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运用到每一位公务员的生活工作中。运用这种文化的理念,文化的形态,文化的载体,引导国家公务人员的工作生活,使一个单位或一个团体充满健康向上、廉洁文明的工作和生活氛围,从而拒绝低俗,防止攀比,抵御诱惑,预防腐败,减少心理失衡,增强职务风险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用预防文化来抵制和战胜那种“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人生一世,享乐至上”、“以权谋利,钱权交易”,“追求奢靡虚荣”等腐败文化,达到感动人、教育人、鼓舞人、凝聚人的实际效果。这类实例在我们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制宣传、警示教育的活动中,比比皆是。如,招远市人民检察院与招远市人民银行联合主办,共有7家银行参与的大型预防职务犯罪知识竞赛活动等。
三是预防文化具有辐射周边、带动示范的作用。
近年来,烟台检察机关十分注重以廉政文化引领警示教育工作,坚持以预防文化建设、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单位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以“烟台市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为依托,加强了与部分高校建立互动平台,促进预防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先后与烟台大学法学院、山东工商管理学院等高校开展了专项法制专题讲座、定期参观警示教育基地以及当前职务犯罪新特点、新动态的理论研讨等活动,使高校的领导干部和部分即将毕业的学生从中感受到预防文化的特殊性和针对性。这些活动的开展,也有效地带动了学校的反腐倡廉工作和校园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在烟台市预防犯罪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协调组织全市金融、行政执法、司法、建设、教育等22个预防协作网络单位开展廉政预防文化建设,特别是通过开展廉政书画比赛,征集廉政诗词、楹联、格言警句等活动。
nlc202309041734
四是预防文化具有警示教育、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
预防文化根植于预防职务犯罪和廉政建设的沃土,其主要作用是宣传法制,对党员干部进行预防职务犯罪和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通过警示教育基地的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和各类典型案例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警示教育。对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都具有直接而有效的作用。烟台市检察机关自2008年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及展室,每年接待党员干部参观学习6万余人次,使参观者得到以案释法、廉政建设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成果教育。
在推广预防文化的实践中,应通过社会公共平台,广泛宣传这种带有社会公益、惩恶扬善、荡污去浊、匡扶正义的内容,充分发挥预防文化弘扬清正廉洁、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如在开展公共场合的预防职务犯罪的宣传中,充分利用了车站、码头、影剧院、学校、路牌、楼道、广场、大型商场等场所,通过播放预防职务犯罪的廉政警示电视片、公益广告、短信、警句等方式向全社会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宣传实践活动,形成了很好的廉洁奉公的氛围。通过这种文化的渗透、感化、引导,能够达到使受教育者育化于心、转变于行,真正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道德防线,能够起到拒腐防变的实在作用。使国家公务人员在巨大的物质利益诱惑面前,能够有强大的内心动力来支撑,能够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的力量来支撑,能够有良知和感悟来引领,能够有对法律的敬畏,有对组织的看重,有对家人的厚爱,有纪律法律的自觉束缚,有理想目标的召唤。
二、开展预防文化建设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开展预防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新课题、一项新任务,现阶段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认识还不到位。有的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事,不必大张其鼓的提倡;有的认为已有了检察文化、廉政文化,何必还要提新的口号、新的观点;也有的认为预防文化是建立在预防工作的基础上的,现在还没有形成社会化大格局,提预防文化有点早等等。二是对预防工作与预防文化二者的关系,定位不准。由于检察机关在初创预防机构时,并没有把预防文化当作是引领、指导和推助的作用来看待,现在二者容易形成脱节或两张皮,使预防文化建设失去了基础和根本。如有些单位用到文化建设的时候,就用廉政文化代替,而没有真正把预防文化的独特性、针对性用到预防工作上,没有达到更好的效果。三是推进预防文化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如在召开网络预防协作会议或开展预防文化建设活动时,被预防单位还不十分了解预防文化的特殊意义,就提出来不用预防文化作会标或用其他的提法来代替等。
新生事物总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它、克服它。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点入手。一是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预防文化建设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提高领导的认识水平;二是紧密结合预防工作实际,把预防文化建设作为引领预防工作的灵魂工作来抓,使软实力变为真动力;三是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预防文化建设活动,结合警示教育、法制教育等平台和载体,进一步普及和推广预防文化,使之大众化、社会化;四是在预防工作的重点部门、重点领域,率先推广预防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以典型引路,以示范为先,深入扎实地推动预防文化建设;五是建立社会预防网络体系开展预防文化建设的联动配合机制,通过预防协会、警示教育平台、预防网络体系等组织和团体、载体,加强合作和交流,促使预防文化建设成为一项能起核心和引导作用的重要工作。
三、加强预防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1.积极构建社会化预防文化建设的大格局。面对新形势、新情况的变化以及最新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所取得的新成果,检察机关要将深入开展预防文化建设这些内容融进社会各个方面,以促进社会的管理创新。为此,就要深化预防文化建设,就要在发动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共同构建惩防体系的同时,加强预防文化建设,构建预防文化建设的大格局。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了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公共宣传”的力度,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在2013年提出了深入开展“预防文化年活动”,烟台检察机关组织实施了集中力量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公共宣传”实施方案,发动网络协作单位,在全市开展了预防文化建设、公共宣传活动,有效地推动了文化建设大格局的逐步形成。
2.充分发挥警示教育基地平台作用。在已建成使用的基地中,应开辟廉政文化建设专栏。并结合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充实法制宣传的文化内容。对一些新建设和新改造的警示基地,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声、光、电的手段运用上,都要结合预防文化建设的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和措施,以增强警示教育的冲击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烟台检察机关通过充分发挥警示教育基地的展示作用,不断地提高了预防协作网络和共建单位的整合力。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全国各地先进警示基地的经验,不断加强基地建设。莱山区院正在建设全新的现代化警示教育基地,展览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努力建成一个具有现代执法理念、拥有现代科技手段、饱含丰富内容的新型警示教育基地。不仅以先进的预防文化为引领,还把警示教育融进了现代社会的管理之中,充分体现出了展览的文化特点及丰富的地方特色。
3.加强预防文化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检察机关应与共建单位、发案單位及时建立联系制度,建立开展预防文化建设的新机制,不断巩固公共宣传成效。如烟台市院积极协助近两年发案集中的单位(系统)健全完善预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与市国土局、市人防办、市水利局会签了共同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文件。芝罘区院与税务、烟草、城管等部门建立了关于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的沟通制度。招远市院联合市纪委建立了预防网络单位纪检书记(组长)联席会议制度。龙口市院联合市纪委建立了农村两委干部及理财小组成员警示教育制度。进一步巩固了预防文化宣传专项活动的成效并使之保持常态化。在深入开展这些活动中,烟台检察机关制作廉政短片61套、公益广告47个、宣传展板81套、廉政光盘620套,编印宣传书籍14套4.5万册,在机场、车站、户外、商圈开辟了电子屏,利用14家电视台、226个单位局域网、9个报纸专栏以及车载显示屏、站点灯箱等宣传预防工作。以组织巡回宣讲、参观警示教育展、宣传图片展、参观廉政作品展、开设廉政夜校等多种方式开展预防教育工作,扩大了预防宣传的覆盖面,在全市形成了良好的预防职务犯罪文化氛围。
4.对开展预防文化建设的网路单位实行跟踪问效。烟台检察机关积极主动走访网络协作单位、发案单位并与之研讨征求意见和建议,填写意见卡和问卷调查表。去年以来,共征集各类意见160余条,问卷调查368张,答复和反馈意见110条,积极组织相关单位开展阳光公务、廉洁执法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烟台检察机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结合当前高检院、山东省院部署要求,密切联系工作实际,烟台市院提出了“以强化预防文化为引领,以突出警示内容为重点,以教育和预防为核心”,实施“教育树廉、载体倡廉、文艺促廉”的三项工程,广泛开展预防文化建设,为预防工作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发展思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运用更为“正确的执法理念、先进的科技手段、丰富的文化内容、新颖的表现形式、互动多样的效果”,为创建和谐社会服务,努力为全市反腐倡廉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
9.浅论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作用论文 篇九
李旭龙
内容提要:任何企业都是有文化的,没有没有文化的组织,只有不同文化的组织。只是企业文化的优劣决定企业发展进程,或者说优秀的企业文化更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关键词: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发展 建立
一、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美国,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通过对从美国22个行业中挑选出来的207家公司的调研,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具有重大作用; 第二:企业文化在下一个十年内很可能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性因素。
上述结论足以说明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其实,任何企业都是有文化的,没有没有文化的组织,只有不同文化的组织。只是企业文化的优劣决定企业发展进程,或者说优秀的企业文化更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美国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通过对全球优秀企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们最注重四点:一是团队协作精神;二是以客户为中心;三是平等对待员工;四是激励与创新。凭着这/
5四大支柱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力,使这些一流公司保持百年不衰。在大多数企业里,实际的企业文化同企业希望形成的企业文化出入很大,但对那些杰出的公司来说,实际情况同理想的企业文化之间的关联却很强,他们对公司的核心准则、企业价值观遵循始终如一,这一理念可以说是世界最受推崇的公司得以成功的一大基石。
二、优秀企业文化的建立
我认为企业文化是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并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处事风格、环境习俗、思维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精神境界的总和。优秀企业文化的建立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花旗银行认为,谋求发展是企业文化的根基,而只有优秀的“人”才能使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同时也只有不断发展的企业才能留住优秀的“人”。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思路贯彻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这样才能让这个企业保持活力,也才能不断地激发人的创造力。
2、企业管理是形成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
优秀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企业制度文化。企业内部法规和企业的经营制度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同时也催生不同的企业文化朝向不同个性的方向发展。因此,真正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就是不同的企业管
理制度。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员工做什么、怎么做都应在企业相关制度中有明确规定。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企业制度落实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按照企业文化的精神,建立健全企业有关管理制度,真正实现制度和文化协调统一,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协调统一,从而使员工既有价值化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
企业文化建设应与企业的制度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得到制度保障。企业文化形成以后会保持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延续下来形成制度,逐渐成熟和发展。企业文化传统具有传承性,优良传统和不良因素都会传承下来,因而要注意保持和发扬好的传统,摈弃不良的习气。企业文化建设应与企业的管理制度互相推动,避开矛盾冲突,使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相得益彰,并力求使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得到制度保障。
3、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建立共同愿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企业“共同的愿景”,意思是说一个企业及其员工必须有一个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作为核心凝聚力使员工团结起来共同努力追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统一目标,是很难参与市场角逐的,更难于在竞争中求得发展。
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所拥有的员工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个事业目标既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
大家行为方向的一种界定。通过对目标的努力,员工精神文化逐步形成,概括、总结、提炼精神力量而得到确立,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会使企业员工凝聚成一个整体,并在工作中遵守企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努力。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本企业发展战略思考的基础上,既具有特色,又比较实在。围绕这一目标,培养企业全体人员所共有的价值观体系。企业共有价值观的形成,是全体员工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的认同过程。其培育方法通常是领导者倡导、培植,并以各种传播方法灌输到员工中去,给员工指出成功之路,并在企业内部制定出遵循的标准,日积月累的逐步形成。
4、企业文化在建设发展中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
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最好的和标准的企业文化,只有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适合自己”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是这个企业在文化上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企业所有,只适用这个企业,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条件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企业文化必须突出重点,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行分析整合、精心提炼出最适应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别人。国内外的优秀企业,都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的企业。提到IBM公司就想到“IBM就是服务”的企业精神,提到诺基亚就感受到“科技以人为本”,提到沃尔玛就知道“低价销售、保证满意”,它们的成功是由于企业文化适合企业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5、创新企业文化的力量源泉
10.浅论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作用论文 篇十
张其林
(中铁二局五公司向莆铁路FJ-5B标项目德阳618000)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加强企业管理,强化企业凝聚力、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对于施工项目的经营和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宣传,积极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是施工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鉴于此,本文对企业文化宣传在施工项目中的作用与完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文化作用措施探索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新兴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在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基础上逐步演变产生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一、认清施工项目文化特点,凸显企业文化宣传效应
施工项目要建设强大的企业文化,必须要先认识自己独特的一面:
1、施工项目是劳动力密集的行业,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大部分是
农民工,相对而言,农民工的文化素质较底,这给施工项目文化的推广深入带来了难度;同时施工现场的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亦增加了施工项目文化建设的难度。
2、施工项目流动分散,条件简陋,生活艰苦。由于其自身的工作特点,如果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不用企业文化加以凝聚,施工项目就会给人以散兵游勇的形象,战斗力、竞争力无从谈起。
3、施工项目需要员工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施工生产的产品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转性的特点,加之其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不同工序、工种协同合作的过程,大量隐蔽工程除了有限度的检查外,主要还是靠施工工人的负责和自觉。这就需要企业文化的约束,加强员工队伍的思想素质教育。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加强企业管理,强化企业凝聚力、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对于施工项目的经营和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意义重大。
1、加强施工项目文化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文化理念,随着施工项目管理改制的深入,迫切需要树立先进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经营意识。
2、加强施工项目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同样也是企业凝聚力的提升,使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更好的发展,才可以有实力和其他企业竞争。
3、加强施工项目文化建设,可以使人才的力量得以充分发挥。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是当今世界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是经营企业的新思想、新观念。人是有思想的,而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企业文
化正是通过影响人的思想最终影响人的行为来发挥作用的,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
4、加强施工项目文化建设,是施工项目发展的内在要求。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使企业员工形成一种团体意识,形成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形成强大的创新力和凝聚力,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高形象和知名度,达到利润的最大化和企业的壮大。
二、宣传工作与工程建设有机结合,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观施工项目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力构成人的因素比重大,劳动者的个人素质、协作意识、责任意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与施工产品质量,而工人大多文化素质水平不高,这就要求企业文化要采取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方式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比如:通过在员工中树立典型,采用激励机制来激励他们学习先进。其次,企业文化建设要着眼塑造人,培养人。发挥他们的才能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同时还应该尽量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对企业一线的人员进行培训,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规范,正确的职业理想,高尚的职业道德,娴熟的职业技能,严格的职业纪律。要有意识地培育职工的责任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如开展“假如我是一个用户”的讨论,从而使职工自觉地从我做起,对用户负责,对企业信誉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进一步可以通过职工参与,出谋献策,改进管理,优化企业形象,在攻克生产技术和管理难关中获得自豪感。
三、拓宽企业文化宣传渠道,发挥企业形象品牌号召力
施工项目应重视企业形象的树立,通过开展树立优秀企业形象的活动来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形象可以通过各项荣誉和知名度来表现。对企业形象进行构筑,主要包括工程信誉、服务质量、职工队伍风貌、企业环境以及企业在社会公德、同行业方面的形象。最应关注的应是工程信誉、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勤学苦练,不甘人后,质量一流、服务一流、人品一流的形象。企业员工只有心里装着安全质量,干每一项工作为业主负责,一丝不苟,只要有了这样的工作热情、工作习惯,从而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并把这种文化走到哪里撒播到哪里,就会使企业永远谋得发展。而良好的品牌不仅代表着优秀的企业形象,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施工项目要有意识地建立企业的网络和宣传工具、宣传手段,利用企业的刊物、广播、电视或板报、标语等一切形式进行宣传,体现品牌之中的企业文化精神或通过上电视、出书报不断扩大企业知名度、信誉度,升华品牌的文化层次,把施工项目的文化不断推向新的领域、新的区域、新的境界。以多种形式宣传企业文化
施工项目根据自身情况,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宣传、推行和创建企业文化。主要:(1)思想教育文化活动。即企业为向职工灌输文化信息、企业敬业精神,提高职工素质而开展的各种活动如政治学习、文化教育、技术培训、观念宣传等活动。(2)生产技术型文化活动。即由企业组织或自发组织的围绕生产经营问题而展开的各种群众性技术活动如技术攻关、技术合作、操作比赛、QC小组、节能活动等。(3)文体娱乐型活动。即带有文化娱乐性质的庆典活动和传统风俗活动,如运动会、球赛、棋赛、联欢会等。(4)生产福利型文化
活动。即企业从物质生活、福利保健等方面关心职工的各种活动。如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美化办公场所、为职工提供优良的医疗保健及其他服务设施和项目。(5)帮助职工熟悉和了解企业。通过介绍和参观等形式,让职工了解企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优良传统和作风,目的是使职工尽快适应企业环境、消除陌生感,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念,真正成为企业的一员。
四、深化个企共建改革机制、明确员工主人翁地位
企业宣传工作,弘扬的是先进的理念、精神,以及价值观,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协调、凝聚、激励作用,使项目宣传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参建员工的劳动热情,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使职工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面貌得到不断提高和升华,使其围绕工程目标发挥聪明才智,生发出积极向上的群体意识,从而推动工程建设向前发展,进一步提升企业良好形象。企业宣传工作不但需要企业党组织和各级管理者的支持、而且需要全体职工的共同参与。包括参与建设的农民工,在向莆铁路FJ-5B标项目施工中,项目宣传工作是在项目部党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和员工的积极参与下进行的,这对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因此,施工项目应该结合自身特点,通过上下团结、脚踏实地、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制定特殊的精神,物质,制度文化,建设优良的施工项目文化,形成良好的企业风气,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创新,从而提高施工项目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齐渊博,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现实意义[J]。准确营销,2006(11)。
[2]王锦成,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前沿,2006(8)。
[3]曹汴生,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河南石油,2006(3)。
[4] 潘华纯,浅谈宣传工作在施工项目中的作用,2010(2)。
11.浅论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作用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现代企业 财务管理 职能作用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起源及内涵
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最早起源在欧洲,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迅速,大量的资金往来需要进行核算,而财务方面的管理工作应运而生。而随着全世界经济的快速向前发展,财务管理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现代企业的运营核心。有效的财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高效的完成市场运作,使企业的规模以及收益最大化。而财务管理工作进入我国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了贯穿始终的一项重要工作,且得到了企业各界管理人员的认可。
但是根据最近的考证在我国历史上已经有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雏形,著名史学研究资料《史记》中就曾记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的是这个世界上的人在做的任何事情说到底都是为了“利益”两个字。而利益也是人类生存以及不断发展的基础,人类想要生存必然离不开“衣食住行”四方面,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人类才能够安心工作以及做其他的事情。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可以看出在这个早就不可能视金钱如粪土的年代,我们更应该注重利益的分配,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现代社会的人们应该注意金钱的来源是否合法,现代社会的企业也都是以营利为目而存在的,因此企业更应该注重利益的分配以及应用,这时候企业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在21世纪里,企业的财务管理就是企业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如果一个企业想要长存速度生存下去就必须做好财务的管理工作,管理工作包括:企业日常管理的开销、投资资金的流动、企业预算、成本控制、现金流量、资产结构等。而现如今的企业财务管理相较于传统,已经不仅仅是简答的记账、核算等工作。在现代企业中需要考虑如何将各项关于资金的工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并得出企业想要的结果,这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过程,这也就使得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变得十分重要,而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主要举以下三个实例进行分析:
(一)高效的财务决策
国内某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对经营内容进行一系列的财务反馈以及后续的跟进分析,通过财务的分析来敲定实际应该执行的运营方案。例如:关于资金的筹备以及决策分析、项目投资分析等,决策层的领导通常是在反复权衡风险以及收益之间的平衡,如果较高的报酬却有较大的风险,可能不会进行投资,而如果通过财务分析得出的方案是另一个收益虽然有所下降,但是风险大大降低的话,决策层基本都会采用第二种方案,这就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科学的财务规划以及财务核算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有的一个环节就是财务规划以及财务核算,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详尽的、可执行的财务分析报告,规划出下一步公司的工作计划,而在财务规划中也自然而然的应该附带与报告相符的成本控制图表,让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对公司的下一步发展进行一个事前的审核,另一个方面,就是财务管理工作还可以在企业的运营工作结束后对企业的工作进行专业的财务核算工作,通过数字来评估企业近期的工作质量。
(三)做好财务控制工作
人类的本性都不希望自己被控制,因此财务控制工作一定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不论对企业的中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适当的财务控制都是十分必要的,控制也是规划的一种手段,有了控制才有了执行的基础,这样也方便对执行能力较强的人的工作做评估。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使得股东财务最大化为目的而展开的,财务管理的各项指标都必须以此为核心,除此之外,财务的管理工作还有其他作用。
例如:“(1)有效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工作能够帮助企业抵御来自外界的各种市场风险,并做出相应的分析。(2)财务预测,利用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各种对于未来趋势的预测,以此帮助决策层来制定下一步公司的战略规划工作。(3)流动资金的管理,通过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来计算出现金的最佳持有比率、并按照账款的持有阶段来制定相应的收账策略、通过确定最佳的订单量来计算出最精确的进货时间等等”。
同时,作为一个企业始终应该将盈利放在第一位,如果企业长期亏损,那就是一个失败的企业,管理到位却不能够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也不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因此在公司的管理中,财务管理应该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他带来的利益是多方面的,或者说是无形的,因此需要我们认识到财务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来学习和理解财务管理的职能的重要作用,其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点:
1.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应该以创新为基础,通过科学的安排来实现精细化是管理工作作为日常运营中的重点工作,通过财务管理体质的创新,来实现整个公司管理体系的全面提高。
2.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应该选择合适的第一责任人,指派对应的财务经理,来实现整个公司财务管理的垂直化和扁平化。
3.建立专属的企业内部资金核算机制,做好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运作方向转变。
4.完善公司内部的监管体系,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督模式,强化财务风险的控制,帮助企业稳定向前发展。
展开来讲,现代企业的财务工作职能的风险控制又分为财务风险控制、经营风险控制、人员管理风险控制以及关键人责任风险。
(1)财务风险应该融合审计监督的相关工作职责,以此来发现、监督、化解公司日常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以及工作漏洞。
(2)以效能的监管为切入点,防范经营风险。通过对公司经营内容不同角度的分析和监管,来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
(3)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预防人员管理的风险。通过利用财务数据的分析,来分析公司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是否符合规范。
(4)以纪律管理为核心,提升责任风险的把控能力。注重关键人的纪律约束,利用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特性来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做好“一把手”防腐败的工作。另外,需要建立联动机制,来分享公司的内部信息。以解决对公司主要管理者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的问题。且通过财务审核一旦发现问题,必须严肃处理,以确保财务管理人员职能的威信,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和财务状态稳定。
从上述内容中可以发现,严格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公司管理制度的正常执行,完善的监管体系,能够有效的形成一套完善“执行——审核——追责”的闭环管理。强化财务工作的职能,有利于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保证企业收益的合理利用和分配。使企业形成一个良性的运营机制,有利于企业在追求利润的道路上实现收益的最大化。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既有理性的数据分析又有配合其他部门进行日常管理的必要性,其职能在公司内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还需要辅助公司高层进行战略决策,安排合理的财务结构。协同有关部门制定长期的发展战略,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作用
(一)会计的核算作用
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但是作用巨大。会计核算的职责主要是对公司所产生的财务费用进行记录、分析、核算。通过大量详细精准的计算以及分析归类来确定工作内容的各个细节。对公司内部的经济活动做好分类,向管理部门的领导及时准确的反应近期的经济活动结果。并将经济的业务往来用会计的形式来进行有价值报告的编写。企业同时还应该根据会计的核算结果来改善现有的经营环境,提高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收益,传统的会计核算都是经济活动结束之后进行分析核算的,但是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活动的内容形式越来越复杂,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一味的事后核算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数据的不准确,必须注重事前核算以及经营活动过程中的核算工作。事前核算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经济规划方案,需要在经营活动开展之前进行分析和计划;而经营过程中的核算工作就必须做好实时的工作记录,做好数据的及时录入。使得整个经营活动的资金往来处在一个财务工作可控的范围内,而通过长期的对会计核算基础数据进行分析,而得出的战略分析,这才是会计核算的最核心作用。
(二)会计的监督作用
会计监督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会计主体所从事的资金往来监管方面。会计对公司内部的经济监督管理,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三个部分。事前的监管主要是指经济活动的分析以及资料的核算,做好监督计划并确定方案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有效执行。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营计划。事中的监管主要是指在经营活动发生的过程中,实时进行监督审查。确保公司的经济活动不触犯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对出现问题的经营活动要及时指出并改正,同时也要向管理部门汇报,要求及时修改公司管理制度方面的漏洞,防止触犯法律法规的事情二次发生。而事后的监管,主要是利用系统内部的会计数据分析来监督公司经营活动是否违反了公司规定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之前的经营活动进行评估,寻找之前公司经营活动的优势以及劣势,对于优势要继续发扬,对于劣势要找出问题并及时纠正,为下一次经营活动利润的提高确定经营思路。因此只有具备了严格的会计监管制度的公司才能保证公司经营活动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强化现代企业会计监督的作用也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会计监督在整个经营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的会计监督制度必然能够有效的提高公司的执行力。
而会计监督又和会计核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依托的,在事前实施的会计核算需要事中进行有效的会计监督进行跟进,确保经营活动的执行到位率。会计的核算工作的整个流程其实又是一个会计监督的过程,会计监督能够保证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会计核算又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例如:某公司在监督核查日常的销售工作时,如果没有可靠准确的会计核算资料,经营过程中的会计监督也就无法进行,缺乏详细的会计核算资料,也就代表着会计监督都是在虚假的数据上进行的,会计监督也就无法为管理者提供真实的工作报告。只有两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三)财务的反馈作用
财务工作内容的完善以及发展也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进行不断的调整。当今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瞬息万变,也导致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更高更详细的要求。市场的快速变化、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都在倒逼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工作的自我革新。而大量的经营信息需要一个良性的反馈渠道,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渠道的反馈工作也开始显得格外重要。有效而及时的财务反馈工作能够帮助领导实时了解市场的动态以及公司经营活动的形式内容是否合理。且根据实时的反馈数据还能够方便的对经营收益的变化进行考核和评估。在财务的反馈方面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对于收集得来的数据要确认来源的真实性,辨别真伪。第二个阶段就是数据的分析阶段,利用专业的财务知识,对数据进行归类、记录、分析等工作。经过两个阶段之后的数据已经有了很大的利用价值,及时反馈给决策者,便于后期领导的战略制定、发展方向确定的使用。
(四)财务的控制作用
财务工作的精髓之一就是利用理性的数据分析来掌握一切的经营活动。现代财务的管理工作需要控制的方面更多,不仅要进行正常的财务会计控制、管理运营控制,还要向管理者提供控制分析报告,甚至是直接参与到公司的经济战略发展的决策中去。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利用财务的专业知识对工作方案制定直接进行资金方面的控制。优化公司的财务结构,确保公司内部基础信息的准确性。从管理者角度出发对公司的运营进行全面的控制,包括:成本控制、审计控制等。公司管理者的决策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而决策制定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是大量的,这样就需要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事前做好决策所需的数据精简工作,让管理者的决策有据可依。同时,财务管理人员也要参与到公司内部的未来市场预测会议当中,除了市场营销方面的管理者提供预测报告之外,财务部门的人员也应该从一名专业的财务工作角度提供一份市场预测报告,决策者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财务的数据分析来进行市场分析。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市场预测的准确度。财务管理的控制还能够帮助企业节约运营成本,成本的下降能够提高公司的产品溢价,帮助公司获得更高的利润,让公司的茶品在市场上也更有竞争力,因此财务控制作用的发挥,能够促进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严格的财务控制,能够使得公司的工作流程更加标准化。
另外,财务控制的执行阶段需要企业的管理者予以重视,如果对公司的任何行为都进行财务控制,可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将会大大限制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且也会在公司内部形成很强的压迫感,也使得公司的工作氛围过于压抑。因此,管理者应该将财务控制主要应用到实际执行的环节。在公司发生经营行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财务控制,特别是对资金的筹集以及分配等环节要严格管理,防止有人挪用公司资金。且控制的过程也是一个完整的管理闭环;从决策到预算再到执行,虽然各步骤都需要控制,但是应该着重将精力放在执行的环节,这样才能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否则过于臃肿的财务控制只会拖慢公司在市场上的反应速度。财务控制的标准也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需求而进行不断的调整,保证一定的预算的前提下,控制预算的完成率。纠正各个环节出现的偏差问题,这样反过来会给企业筹集资金的环节一个明确的反馈,使得公司筹集资金的效率和质量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最后也能在收益分配的环节也能使得参与分配的人员得到更高的利润。
(五)财务的协调作用
企业的生产活动就是一个资源不断分配重组的过程,而财务管理本身就和金钱打交道,资金是企业生产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因此,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里自然也就有了协调、分配资金的责任。但是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的资金环境,例如:市场环境、金融环境、行政管理环境等。这些内容都在无时不刻的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这时候就需要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调整,运用组织架构的管理权利以及适当的构建方式来抵消来自外界对于公司内部运营的影响,协调外部与公司内部的关系,加强内外的交流与沟通,除此之外,加强对公司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也是财务管理协调工作的一部分,让公司能够有一个自上而下垂直化的运营渠道。平衡内部矛盾,让公司不要在内部管理上消耗太多的精力及时间。而是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主要是从资金的角度入手帮助公司去实现内部的正常运营和管理,辅助管理层的领导进行公司正在执行以及未来将要执行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作。利用财务工作者的专业知识理性的分析市场环境,保证公司的财务安全,为公司的不断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焕玲.企业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06).
[2]刘青波.浅谈石化企业税收筹划.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12.浅论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作用论文 篇十二
中国人以红为贵, 但西方人却深感“红色”为不祥之兆, 英语中“red”贬多褒少, 常引申为残忍、灾难、气愤、潜在的危险、战争、死亡等。由此可见, 同一种颜色在不同文化中, 其内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方面, 由于人类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不同的民族赋予同一种颜色相同的象征意义;另一方面, 各民族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 由于不同民族在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从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种色彩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中国红”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及内涵, 虽然中西方对红色内涵的解读不甚一致, 但在英语国家红色也常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 传承与创新“中国红”这饱蘸着中国民族文化的色彩, 对于对外文化传播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中国红”的文化内涵
西周时期已有了“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皇家的正统权威地位, 把色彩分为正色与间色, 作为明贵贱、辨等级的准则, 从而使颜色逐步具有尊卑高下之分。南朝梁皇侃云:“正谓青、赤、黄、白、黑, 五方正色也;不正谓五方间色也, 绿、红、碧、紫、骆黄是也。”五方正色象征尊贵, 是社会等级身份的标志。由此可见, “中国红”在中国古代色彩观中的地位尊贵而不可逾越。红色构成了人们认同中国的颜色。
1、红色象征喜庆与热闹
红色是喜庆的象征, 也是显贵的标志, 中国古代就有朝廷官员住朱门、坐朱轩、穿朱衣的传统, 朱者红也。汉民族过春节时在门上贴红色春联和“福”字, 在门口挂红灯笼;结婚办喜事更是要用红色装点氛围, 大红的喜字、红毯、红包, 所有嫁妆上都要系上红绸缎;由此可见红色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和美的象征意义。反映在语言上, “红”字包含兴旺、发达、顺利、圆满的意义, 如红利、红包、红榜、红运、红利、红火、开门红、满堂红等。中国人把所有美好的想象与希望寄托在红色上, 希望这喜庆的颜色带来好运。
2、红色象征地位与权威
儒家认为色彩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彰显, 色彩的装饰必须暗示人的美德, 使用正色做装饰则是德行美好的展现。红色是“五色观”中的正色, 具有崇高的地位。在古代, 红色不能在建筑当中随便运用, 一般是皇家建筑的特权, 当然在宗教领域以及被视为正统的儒家宗祠也被允许使用。红色的权威不仅体现在建筑上, 也渗透于中国古代的服饰穿着上。《红楼梦》中所描写贾府上下的衣着穿戴就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限制:大红是正色, 所以多是奶奶小姐们穿戴的服色, 而丫鬓们虽然穿红着绿, 但那红多是水红、银红、海棠红、石榴红, 属地位低下的“间色”, 不可与大红同日而语。
3、红色象征驱邪与祈福
在中国有“穿红可以辟邪”之说, 中国人相信红色的魔力可以免除灾祸。按照中国的传统民间习俗, 本命年的人要系红腰带, 穿红内衣或穿红衣服, 戴红绳。人们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 消除灾祸。本命年的红色讲究源于中国汉民族传统文化对红色的崇拜。红色有血液和生命的象征意义, 因此在人们心目中, 红色物质可以祛除疾病。
4、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内涵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 红色往往具有美好的象征意义, 但在西方基督教的文化里, 红色代表了耶稣及其追随者流淌的殉道之血, 代表着基督教的精神净化和永恒的惩罚。在英语中, 涉及红色的词汇引申义贬多褒少, 如妓女云集的“红灯区”;红色在商务中指预算赤字等。美国作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则深刻地表达了红色在西方文化中的内涵:放荡与淫秽、血腥与复仇、负债累累、鲜血与暴力的象征。
在对经典名著《红楼梦》的翻译中, 最能体现中西方对“红色”意义理解的差异。著名汉学家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 由于意识到了红色可能会使读者联想到“暴力、流血”, 所以采用小说原来曾使用过的《石头记》, 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 e”。
二、张艺谋电影中的“中国红”元素
在中国第五代导演中, 张艺谋无疑对红色情有独钟。红色是张艺谋电影的主色调, 他用红色表现了“中国红”的热闹喜庆, 也用红色渲染了生命的原始张力和不可抗拒的人性欲望, 他赋予“中国红”以独特的中国味道。
张艺谋电影中的红色并不只是普通老百姓眼中的吉祥如意的象征, 他利用色彩本身对人的作用和象征意义阐释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志和民族气节。在东西方的文化中, 红色都象征着炽热的情感。《红字》中, 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抑制不住青春的冲动彼此产生爱慕, 最终成为上帝的罪人。红色是他们炽热爱情的象征, 又是生命、力量和热情的象征。而在张艺谋的电影中, 红色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志。《红高粱》在女主人公“我奶奶”这一人物形象塑造中运用了大量的红色。红色的棉袄、红色的裤子、红色的鞋子和红色的盖头, 这一身红色装束不仅应和了婚嫁场面的造型需求, 而且充分展现了与故事主题息息相关的生命力与原始激情。到了结尾处:高粱地中, 血红的太阳, 血红的天空, 血红的高粱漫天飞舞, 红被运用到了极致, 呈铺天盖地之势。由此将观众带出了影片中的现实时空, 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了内在生命的精神外化。电影的直观视觉冲击力势不可挡, 对生命的赞颂响彻人心。
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主色调偏于冷暗, 大红灯笼作为大院中唯一的亮色——红色, 鲜艳, 浓烈, 象征着热情与强烈的欲望。在一片灰暗与死气沉沉中, 在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却氤氲着一个压抑的悲剧。红色是一种尖锐的反讽, 是一种凄绝的冷艳, 更是在封建家庭里绝对的权威与服从下女人们无尽的欲望与深深的绝望。另一部电影《英雄》则用红枫做背景, 在飞雪的剑法中表现出暴风骤雨般的情感张力, 飞舞的红枫给人以促劲、刚健的感觉, 又兼济柔美、轻灵、舒展, 展现出刚柔相济的和谐之感。
三、“中国红”的跨文化传播
世界上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的差异, 必然会导致民族审美上的差别。我们的文化要想走向世界, 必先立于民族,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张艺谋的电影作品深深刻上了鲜明的民族烙印, 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特征。色彩本身不具有民族性, 但由于导演主体意识的介入后, 便具有了指示情感、传达思想的作用。红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的一抹颜色, 具有很强的心理暗示作用, 在张艺谋的电影中红色最大限度地展现了民族性。
张艺谋将极具中国民俗特征的物品加入到电影中, 如京剧、民歌、灯笼、大红旗袍、花轿等, 创造出鲜明的、具有独特意味的、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作品, 让人倍感亲切。红色几乎贯穿了《红高粱》整部电影, 自始至终的红让人热血沸腾。红高粱、红灯笼、红染坊、红花轿、红盖头、红辣椒、红剪纸等极具陕西地方色彩的意象是他电影中最简单的造型, 却能马上唤起人的情绪, 在视觉上给人以感染力, 向西方展示了一个古老、神秘而又苍茫的东方图景。但凡看过《红高粱》的人, 绝忘不了画面里充满原始野性的大块铺展的红。红袄、红裤、红鞋、红盖头、红高粱地里升起的红太阳, 都在这铺天盖地的红色中向观众传达了具有民俗性的喜庆的红色。在燃烧的红色中, 是中华民族对生命的赞颂, 这种顽强的色彩感染了世界, 正是这种民族化的展现是最吸引西方观众的。
《红高粱》在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影片“金熊奖”, 标志着中国影片开始真正走向世界。虽然红色在西方文化中多为贬义, 但《红高粱》满眼的“中国红”却能获得西方评委的认可, 是因为他迎合了西方人的眼光来叙述中国的民间生活, 以西方人熟悉的中国印象来反映寻常生活的种种, 以亲切的民间视角来展示中国这个异国的特色、风俗民情、浪漫传奇, 满足了西方人对东方人的幻想、好奇。张艺谋通过电影将“中国红”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统一, 以独特的视角显现出“中国红”的吸引力。所以“中国红”也能成为世界的正红色, 为全世界人所喜爱。
四、结语
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 中国红融入了华夏农耕文明, 融入了每个中国人的灵魂, 也成了中华民族强劲生命力的象征。“中国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宗教信仰、等级观念、风俗习惯、伦理倾向、审美情趣等社会文化内涵。张艺谋用电影的色彩语言诠释了“中国红”的传统文化内涵, 章子怡身穿红肚兜走上柏林电影节领奖台展示了古典的东方美, 在对外文化的传播过程中, 我们需注意突出“中国红”的民族化内涵, 使“中国红”这饱蘸着中国民族色彩、民族感情的颜色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7.
[2]黄芳芳.“中国红”色彩元素的文化探源[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10) :104-105.
[3]田洁.张艺谋电影中的“中国红”元素[J].新闻界, 2010 (3) :100-101.
[4]茹存光.论“中国红”在张艺谋电影中的体现[J].电影文学, 2011 (23) :25.
13.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内涵 篇十三
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的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兴衰。因此,有远见的企业家都会将企业文化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
一、构建现代企业文化内涵
1.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
根据“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即在企业管理中,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在企业这个大家庭里,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全体企业人的共同参与,才能更好推动企业的发展。一要用心去尊重、爱护和关心职工,使职工有了归属感。对于每个职工来说,他们总是希望得到领导或上司的重视和关爱。因为在他们看来,地位上的差异他们都能够接受,但就是在感情上却希望自己为企业所做出的努力或所付出的汗水能够得到认可。他们的努力一旦得到认可并得到充分满足,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二要尊重职工的个性,保护职工的创造性。职工的个性是职工发挥创造性的基础,包括职工的爱好、兴趣、特长等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兴趣,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一个企业里,尽可能保持个性多样化,不要限制
1员工的思想。让企业充满活力,这样员工就会想出更多的好点子,汇集众群之智慧。邓小平曾经说:“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要根据不同人适合不同的岗位,员工对所分配的工作才感兴趣,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就会油然而生,工作就会干得特别出色。
2.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促进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文化,企业才能得到持续发展。:“未来的企业唯一竞争的优势是管理者比其他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我们是把内部变化速度和学习联系起来的,如果我们学习的速度大于变化的速度,就能保障我们企业内部的变化速度大于外部的变化速度。”企业的管理者要根据所收到的信息,及时做出一系列的变革来适应环境的变化,重新获得竞争优势。首先,尽可能地调动企业职工的变革热情。与职工们进行沟通,帮助他们了解必须进行企业文化变革的原因,可以有效地降低阻力。另外,企业还可以利用一些在变革中取得很好绩效的例子来为企业做宣传企业通过制造一些特殊事件所产生的效果,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了企业文化变革和制度创新历程,企业从此走上了繁荣兴旺的发展道路。其次,企业文化变革应适应企业发展的战略和环境变化。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战略成功实施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企业实施战略转变的过程中,它们原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如果企业战略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企业文化却没有随之改变,这往往会导致战略转变的失败。因此,当企业的战略改变时,应当对企业文化进行相应的变革。除此之外,文化的变革同样也要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企业文化的变革是企业对其面临的各种形势以及他们察觉到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威胁做出反应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形势的变化比文化更为迅速时,企业将会处于危险之中。
3.建立合理、高效的现代企业文化规范
企业想获得长足的发展,最好建立起以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导向、以细心的服务为保障、以诚信和团队精神相结合的文化规范体系。文化规范也像其他规范一样,它一旦建立起来,很快发挥巨大的协调作用,这时使员工与职工之间、职工与领导之间能够在规范的范围内相互沟通协调发展。但是,要想建立好合理的文化规范,就要在建立之前必须对现有的旧的企业文化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合理的评估,并且对企业进行准确的定位。一般来说,文化规范的建立,首先可以考虑以下因素:第一,聘奖机制。要根据企业的客观需要,企业切实需要哪类的员工,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有没有团队的合作精神等等,这些都是招聘者应该早做准备的,只有这样才能把最优秀的人才引进企业,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附加值。还有,就是设计丰富的奖项和认可制度来强
化那些对企业的成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职工和行为,这不仅可以塑造员工当代行为,也能够塑造企业文化。但这里要注意一点,尽量避免流于形式,要真正地体现企业和领导对职工的认可和真诚,否则,奖送出去,反而领导和企业的威信和影响力就会大大的减弱。第二,激励职工参与塑造企业文化。当人们看到他们的想法得到重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提高,他们会觉得自己更加重要。他们确定是更加重要职工对工作充满热情,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一样关心企业的前途工有了一种责任感,就会主动承担责任。目前,在我国企业界就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只有老板才有发言权”,这是非常不利于发挥职工的献言献策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第三,营造诚信的文化氛围。诚信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常说商业竞争瞬息万变,但要是缺乏诚信,那一切都会是空谈。纵观国内外的企业,许多重大挫败大都是由于企业内部缺乏一种诚信,相互之间勾心斗角,结果就载在自己人的手里。身处这种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大环境里,“诚信”早就不是单纯的人事问题,因为这将关系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诚信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它不像企业的其他资产,诚信一旦丧失,企业就会面临走向崩溃的边缘。所以,一定要加强企业诚信规范的建设。
二、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14.浅论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作用论文 篇十四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诚信文化的本质内涵 王兆善
去年,“三鹿奶粉”事件造成群发性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触发了奶制品的行业危机,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国家质检总局在敏感时刻,毅然决然公布包括伊利、蒙牛、雅士利等行业支柱在内的22家涉事企业名单,这一壮士断腕的意志不言而喻,显示了坚决整顿市场秩序、重建中国奶制品行业信用的决心。“三鹿奶粉”事件告诫我们,建构与时代相适应的企业诚信文化刻不容缓而又任重道远。
“三鹿奶粉”这一行业丑闻,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质量问题,而且是一个企业的诚信文化问题。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从表象上看,三鹿公司倡导的价值观是“诚信、和谐、创新、责任”,其中,特别强调“诚是立身之本、信是兴业之本。诚信是三鹿的基本准则,也是三鹿人的基本信念和处世态度。”但从现实情况看,“三鹿事件“恰恰背离了这些价值观,暴露出的却是一种潜规则,虽然有诚信的承诺文本,但没有诚信的行为。其实,如何面对自己提出的价值观,实践行为本身就是一个诚信问题,更是每一个企业必须应对的文化问题。从此意义上讲,诚信体现了企业文化的“本质”内涵,反映了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惟有把诚信渗透在、凝结于企业系统的精神理念和制度体系之中,才能转化为企业的行为方式和员工的自觉行动。当务之急,首要的问题是准确把握好诚信文化的内涵,才能有行动上的自觉。
诚信文化的核心:为社会尽责的精神和价值观。从实践看,一个企业推向社会、卖给顾客的,不仅仅是商品的本身,更重要的是隐藏在商品中的文化,特别是推销过程中的品德,售后服务中的信誉,这些无不体现着企业为社会尽责的精神和价值观。这也是企业存在的理由的目的。而三鹿公司恰恰违背了全心全意为社会尽责的的核心价值观。杭州胡庆余堂的企业精神就是“戒欺”;同仁堂这块金字招牌,三百多年之所以不倒,就是因为它有“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古训和“修合无人同见,存心有天知”的信条;海尔之所以能进入世界百个著名品牌行列,关键是持之以恒地坚守“真诚到永远”的价值观。一般来说,企业诚信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法律层面、道德层面和社会责任层面。就是说,企业不仅要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保障,对客户保持尊重,还要对员工保证珍惜和爱护,对行业保持平等、正当的竞争行为。特别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企业也要对顾客负责,果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经济利益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成为负责任的社会公民,以此获得更广泛的社会公众的尊敬、褒扬、传颂和认同。这个层面的信用是建立在价值观基础上的信仰,是企业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企业行为规范如不体现为社会尽责的精神和价值观,就难以立足并长远发展,与时代相适应的诚信文化也就无从谈起。法律约束、道德约束毕竟是低层次的要求,企业要想成为百年老店,除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别无他途,必须有在超越法律和道德约束基础上的精神追求,才能建设一种保证企业生生不息、体现社会责任的心理契约。目前,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代表的诚信问题不仅成为企业的焦点,也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毒瘤。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诚信的“晴雨表”。企业讲诚信,就会促进社会诚信的提升;反之,就会败坏社会风气。因此,企业必须从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着眼,率先把诚信当作“一把手”工程,带头树立、维护和传播诚信精神和价值观,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使诚信成为企业精神的第一要义,成为企业全员向社会尽责的共同价值追求。诚信文化的底线:心灵的内在约束。温家宝总理在谈及三鹿奶粉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企业家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而不能只流淌着利润的血液。诚信应是每个企业家和管理者的最基本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操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诚信既是经济资源,又是道德资源,更是内在的心灵约束。假冒伪劣的背后必然是良心的败坏、道德防线的崩溃。“商道既人道”。经商首先是做人、讲德,有德才能征服人心,征服人心就不愁没有利润。三元董事长说得好:“食品行业是良心产业,必须视质量为生命”。这既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离开了人类诚实本性,不讲道德信誉,市场主体的大厦就如同建立在失去坚实基础的沙滩上,任何风吹潮涨,都会使之顷刻之间崩塌。正如爱因斯坦说,“一切人类的价值的基础是道德”。就是说,企业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最基本的价值理念,那就是尊重原则,信守规则,坚持正义,遵守道德;企业惟有共同的理想和道德标准,才能可持续发展,具有真正的竞争力。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原CEO杰克·韦尔奇说:“我们没有警察,没有监狱。我们必须依靠我们员工的诚信,这是我们的第一防线。”一个社会,伦理道德可以没有上限,但决不能没有底线。企业如果没有了诚信这一道德底线,也就失去了未来发展的基础。无论是世界500强第七位的“巨无霸”安然公司因假账事件申请破产,还是南京冠生园因“陈馅事件”被央视曝光后破产再造,还是这次“三鹿奶粉”事件,根本原因还是“心灵发霉必然导致事业倒霉”,失去了起码的诚信底线,无论过去光环多耀眼,结果终被市场所抛弃。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说过:自由市场的经济制度本身有局限性,它的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真正能产生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需要有效的法律制度保证外,还需要有诚实、公正、公平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如果说,法律是硬约束,那么,以诚信为基础的伦理道德就是一种软约束,一旦这一软约束失效或被破坏,硬约束也难以硬起来,社会就会处于无序状态,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将深受其害。因此,市场经济是心灵契约的道德经济,只有依托内心诚信的人来进行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把“进德修业”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才能降低企业成员相互交往的交易费用,并由此而获得道德的从众效应,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道德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效率,获得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诚信文化的保证: 公正、透明的竞争规则。“三鹿奶粉”事件反映了国内企业交易成本高,这与市场不完善、诚信制度规则体系缺失息息相关。诚信是企业之间以及商品交换中的一种信任关系,构成了市场主体之间的自愿交易方式。如果没有这一交易方式,无论对厂商还是对客户来说,都意味着巨大且无谓的成本支出。小平同志说过,制度是决定的因素。制度好可以让坏人无法随意干坏事,制度不好,好人也无法干好事。在经济社会中,特别是社会转型期,单纯地从伦理道德的层面上要求企业讲求诚信,效果是极其有限的。只有当诚信能够带来利润,不诚信会带来损失时,经济主体才会讲诚信;只有让失信者无处藏身,才能让守信者名扬天下。这里就有个诚信制度规则体系问题。显然,三鹿公司添加三聚氰胺的行为之所以成为行业潜规则,这与说一套做一套,该坚持的不敢明确坚持,该反对的不敢明确反对的潜规则有关。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WTO总干事穆尔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中国入世后,从长远看,最缺的不是技术、资金和人才,而是信用和建立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适应全球化的公正、透明的竞争规则。可见,必须要有全球眼光,立足于国际竞争,按制度显规则办事,构建与国际通则接轨的信用法律法规信用制度体系,才能促进企业诚信长效机制的形成。在政府诚信基础上,企业要着力构建顾客、社会舆论和中介调查机构“三位一体”的诚信评估机制,确立以顾客满意不满意,群众拥护不拥护作为诚信的唯一标准,形成公正、公开、公平、科学的评估体系,特别是通过加强社会监督,建立行业信用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实现不同信用度企业的优胜劣汰;同时,还要把诚信显规则渗透到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中,特别是纳入到干部职工绩效考核中,使诚信状况与工作绩效挂钩,从而为最终形成“守信者褒、失信者惩”的诚信文化提供判断标准和显性制度机制保证。
诚信文化的目标:企业品牌人格化的追求。市场占有量就是品牌诚信度、美誉度、忠诚度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产品质量是否优良、服务是否到位,是企业诚信度的最生动体现,也是打造过得硬的品牌的保证。诚信的积累过程就是品牌的形成过程,而品牌的形成过程就是积累信誉度、拓展市场的过程。可以说,名牌的一半是质量,而另一半就是诚信。没有诚信的支撑,名牌的另一半就靠不住,市场占有率就不可能持久。而以质量为内涵的诚信理念给品牌形象带来的价值是巨大的,将维系客户的美誉度和忠诚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格基础。因此,品牌不仅是产品信用和质量的标志,更是诚信理念的人格化。因为市场的竞争本质就是人的诚信素质在品牌上的竞争。企业的决定要素是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制度,都可以从国外引进,而员工的人格素质没有办法引进。员工队伍人格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信用程度,也关系到企业的外部市场开拓。从社会心理角度看,“三鹿奶粉”暴露无遗的失信行为就是行事的变异和人格分裂的体现。因此,诚信文化构建必须以人为本,以德育人,打造高品位的人格,培育高素质的忠诚员工队伍,才能从根本上打造出信得过、立得住、传得开的品牌。作为企业领导者首先要成为企业人格化的楷模,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员工不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不染指,才不致沦为三鹿公司领导人那样口惠而实不至。同时,要强化员工敬业精神的提升,从无形资产的角度开发品牌,重视发挥以劳模为代表的典型示范作用,升华品牌内涵,弘扬品牌精神,巩固和拓展诚信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还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强化品牌传播和管理,不搞违背道德的急功近利,不宣传虚假信息,不吹嘘产品的功能,不夸大产品的功效,做不到的事情绝不轻易向顾客承诺。这样,才能以高尚的人格打造高信用度的品牌,以高信用度的品牌拓展产品市场空间。综上所述,”三鹿奶粉”事件从反而证明了诚信内涵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一种道德、一种规则、一种品牌。如果说,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企业倡导的共同价值观,就是“人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弘扬什么、抑制什么”,其外在表现就是知行合一的“行为方式”“做事习惯”和“做事风格”;其内在要求就是以为社会尽责的价值观为企业铸魂、以内心道德约束为企业筑基、以制度规则为企业立规、以品牌的人格化为企业塑形,从而营造平等友爱、公平正义、融洽相处、互利共赢的和谐发展环境。
【浅论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作用论文】推荐阅读:
企业文化对员工激励的作用探讨论文11-14
浅论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的关系07-05
企业文化对外的作用10-03
企业文化与道德的作用06-12
企业文化对制度的作用06-14
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10-16
浅谈企业文化的作用10-27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08-12
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