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的同步练习题(精选16篇)
1.《木兰诗》的同步练习题 篇一
《木兰诗》的练习题
《木兰诗》的练习题
1.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①策勋十二转( ) A.次 B.回 C.转动
②赏赐百千强( ) A.多 B.大 C.有余
③愿为市鞍马( ) A.市场 B.买 C.集市
④愿驰千里足( ) A.希望 B.愿意 C.能够
2.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4.对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来源:学|科|网]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6.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7.朗读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8.对木兰解甲归来,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哪些最有道理?( )
A.说明她不慕富贵,反映了她热爱劳动,孝敬父母的劳动者本色
B.木兰厌恶战争,向往自由和平生活
C.木兰建立了赫赫战功,却不能留在朝廷,这是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结果
D.木兰不愿受赏当官,表明她不愿与统治阶级合作,不愿做他们的.统治工具
9.详略得当是《木兰诗》的特点,诗中以下部分的内容那些详写?那些略写?
①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
②征战队伍的晓行夜宿
③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
10.最后一段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11.课文中多处运用了排比、夸张的修辞方法,请各指出一例并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排比: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夸张: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 C B A
2.A
3.C
4.B
5.B
6.C
7.A
8.AB
9.这一部分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的谨慎和机警。
10.①详写,木兰代父从军,再现木兰勇敢、坚强、深明大义的性格;②、③略写,诗的主旨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富贵的高尚情操,不在于讴歌木兰的英勇善战,所以,对征程艰辛、征战辛苦略写。
11.排比:爷娘闻女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作用:诗句整齐,一气呵成,表现了家人迎接木兰归来时的喜悦心情。
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作用:表现了木兰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
2.《木兰诗》的同步练习题 篇二
《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初读《木兰诗》 ,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有的地方非常繁杂拖沓 ,有的地方还过于简略。如果我们细细再一品读就会发现,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更好地塑造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突出诗歌的主题,木兰是一个纯朴的少女,又是一个机智勇敢的英雄,为了使木兰这一形象更加丰满,诗歌紧紧围绕着木兰的形象着墨,语言繁简得当,修辞手法运用妥帖,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木兰既有“刚”的一面,又有“柔”的一面,通过木兰替父从军这一事件来塑造木兰这一巾帼英雄形象, 战场和战争只是一个背景平台,而通过从军缘由、出征前的准备和辞官还家这些细节才能更好地丰满木兰这一形象。正如一幅山水画,不能平均用笔着色,为了主题的需要,有的地方用粗线条勾勒,有的地方要用工笔细细刻画,这样才是一幅高水准的作品。木兰诗恰恰做到了该详则详,该简则简,有时描述得细致入微,有时只是粗线条地简单勾勒,做到了繁简的对立与统一。
为了塑造木兰这一典型形象,为了主题的需要,对战场和战争的描写相当简略,寥寥数语对这一场面高度概括,置木兰于这一典型的环境之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只用三十个字,便概括了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驰骋沙场、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其中两句写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跃马飞奔直抵前线,只用“万里”“若飞”写出了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接下来两句写北风凛冽,远处传来的打更声, 月光照射在铠甲上反射出冷光, 北方边地的凄寒空旷,人困马乏,战士和衣而卧,随时都有敌人的突袭,木兰怎能入睡。对于木兰来说,尽管边地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周围寂静得只听见忽断忽续的打更声,幽深凄凉,木兰不但要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考验,还要忍受思念家乡亲人的煎熬。边地生活的艰苦,战斗的惨烈都没有详细描述,正如绘画书法中的留白,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这里我们不难想象木兰是怎样应对的, 这里虽是写战争,但不是为了写战争,只是借助这个场景塑造主人公形象,所以作者惜墨如金,只做了简单的勾勒。
而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前的准备和辞官还家却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地塑造木兰这一光辉形象。木兰替父从军实属无奈之举,但是这充分证明木兰的“孝”,响应国家的号召,毅然决然地走上战场,又表现出木兰对国家的“忠”,木兰做到了“忠孝两全”。诗歌写出征前的准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句共二十字,只是复述了上文“市鞍马”的内容,乍看觉得非常呆板和啰嗦,但我们仔细品读一下,这正是诗歌的需要,因为这么一铺排渲染, 木兰及其家人如何紧张而又周密地准备戎装的过程鲜明地展示给了读者,木兰一家忠诚国家,在国家危难时敢于挺身而出、报效国家。如,写军情和征程,“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里用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越远思亲越切, 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 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写出了木兰的儿女深情和英雄气概,也写出了木兰的无奈毕竟木兰是一个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少女。再如,写木兰还乡与家人团聚,战争总算结束了,木兰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见到了自己的亲人。“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里依旧用了重复排比的句式,不厌其详地写了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写出了家人团聚的喜悦场面。虽然屡立战功,但是木兰不追求名利,热爱和平,回家与亲人团聚过平常人的生活,怎能不高兴呢? 随后写了木兰回到家后的举动,同样也是不厌其详地描写具体的细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里连连用了六个动词“开、坐、脱、著、理、贴”表现出木兰回到家后喜不自禁的激情木兰依然眷恋着家园的耕织生活,依然保持着女性的本色,依然有爱美之心。恢复了女儿身,找回了原来的自我,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见到同行的伙伴,伙伴“皆惊忙”,出乎意料,木兰竟然是女的这一喜剧性场面将故事推向了高潮。男扮女装,在封建制度下被视为反常的现象。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代父从军,并发挥出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瞒天过海,隐秘身份,可见木兰的灵活机智、行事缜密。因而为了主题的需要,诗歌写得很详。
全诗着力写木兰出征前、征途中和回家后的心理活动,而她的英雄业绩写得很少。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而这样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木兰作为一个质朴的少女, 替父从军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她也是热爱和平的,虽然屡立战功,但还是辞官回家,没有去追求名利,回家过普通百姓的生活,足见木兰的本性。
3.浅谈《木兰诗》的语言运用 篇三
《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初读《木兰诗》,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有的地方非常繁杂拖沓,有的地方还过于简略。如果我们细细再一品读就会发现,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更好地塑造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突出诗歌的主题,木兰是一个纯朴的少女,又是一个机智勇敢的英雄,为了使木兰这一形象更加丰满,诗歌紧紧围绕着木兰的形象着墨,语言繁简得当,修辞手法运用妥帖,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木兰既有“刚”的一面,又有“柔”的一面,通过木兰替父从军这一事件来塑造木兰这一巾帼英雄形象,战场和战争只是一个背景平台,而通过从军缘由、出征前的准备和辞官还家这些细节才能更好地丰满木兰这一形象。正如一幅山水画,不能平均用笔着色,为了主题的需要,有的地方用粗线条勾勒,有的地方要用工笔细细刻画,这样才是一幅高水准的作品。木兰诗恰恰做到了该详则详,该简则简,有时描述得细致入微,有时只是粗线条地简单勾勒,做到了繁简的对立与统一。
为了塑造木兰这一典型形象,为了主题的需要,对战场和战争的描写相当简略,寥寥数语对这一场面高度概括,置木兰于这一典型的环境之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只用三十个字,便概括了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驰骋沙场、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其中两句写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跃马飞奔直抵前线,只用“万里”“若飞”写出了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接下来两句写北风凛冽,远处传来的打更声,月光照射在铠甲上反射出冷光,北方边地的凄寒空旷,人困马乏,战士和衣而卧,随时都有敌人的突袭,木兰怎能入睡。对于木兰来说,尽管边地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周围寂静得只听见忽断忽续的打更声,幽深凄凉,木兰不但要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考验,还要忍受思念家乡亲人的煎熬。边地生活的艰苦,战斗的惨烈都没有详细描述,正如绘画书法中的留白,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这里我们不难想象木兰是怎样应对的,这里虽是写战争,但不是为了写战争,只是借助这个场景塑造主人公形象,所以作者惜墨如金,只做了简单的勾勒。
而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前的准备和辞官还家却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地塑造木兰这一光辉形象。木兰替父从军实属无奈之举,但是这充分证明木兰的“孝”,响应国家的号召,毅然决然地走上战场,又表现出木兰对国家的“忠”,木兰做到了“忠孝两全”。诗歌写出征前的准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句共二十字,只是复述了上文“市鞍马”的内容,乍看觉得非常呆板和啰嗦,但我们仔细品读一下,这正是诗歌的需要,因为这么一铺排渲染,木兰及其家人如何紧张而又周密地准备戎装的过程鲜明地展示给了读者,木兰一家忠诚国家,在国家危难时敢于挺身而出、报效国家。如,写军情和征程,“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里用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越远思亲越切,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写出了木兰的儿女深情和英雄气概,也写出了木兰的无奈,毕竟木兰是一个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少女。再如,写木兰还乡与家人团聚,战争总算结束了,木兰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见到了自己的亲人。“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里依旧用了重复排比的句式,不厌其详地写了爷娘、阿姊和小弟的举动,写出了家人团聚的喜悦场面。虽然屡立战功,但是木兰不追求名利,热爱和平,回家与亲人团聚过平常人的生活,怎能不高兴呢?随后写了木兰回到家后的举动,同样也是不厌其详地描写具体的细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里连连用了六个动词“开、坐、脱、著、理、贴”表现出木兰回到家后喜不自禁的激情。木兰依然眷恋着家园的耕织生活,依然保持着女性的本色,依然有爱美之心。恢复了女儿身,找回了原来的自我,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见到同行的伙伴,伙伴“皆惊忙”,出乎意料,木兰竟然是女的,这一喜剧性场面将故事推向了高潮。男扮女装,在封建制度下被视为反常的现象。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代父从军,并发挥出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瞒天过海,隐秘身份,可见木兰的灵活机智、行事缜密。因而为了主题的需要,诗歌写得很详。
全诗着力写木兰出征前、征途中和回家后的心理活动,而她的英雄业绩写得很少。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而这样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木兰作为一个质朴的少女,替父从军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她也是热爱和平的,虽然屡立战功,但还是辞官回家,没有去追求名利,回家过普通百姓的生活,足见木兰的本性。
《木兰诗》的语言详略得当,这样写,既突出了木兰的儿女情态,又丰富了她的英雄性格,使木兰的形象真实感人,详略安排巧妙得当,更好地突出了诗歌的主题。
4.《木兰诗》的同步练习题 篇四
基础题
1.辨字组词。
杼()惟()戎()陇()舒()推()戍()拢()
抒()椎()戒()垄()
赢()嬴()
羸()
2.填空。
(1)《木兰诗》选自宋朝________编的________,这是________的一首民歌。
(2)《观刈麦》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作者________,号________。
3.解释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昨夜见军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为市鞍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雌兔眼迷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观刈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妇姑荷箪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白氏长庆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5.诗句默写。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3)木兰不用尚书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田家少闲月,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
(6)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
6.《观刈麦》中“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能力题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今天,大家在讲科技的时候都要讲创新,“创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在报上经常可以看到。究竟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这(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有深深的感受。因为我是在中国出生、成长,念完了中学、大学,还拿到了一个硕士学位之后才到美国去的,博士学位是在美国拿的,然后做研究、教书,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我觉得自己对中国、美国的教育都有相当深入的认识。这两个教育是相当不一样的,这两个不同的教育在怎样鼓励创新这件事情上的差异,值得我们沉思。
②到底这两种教育哪个好?这(乙)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来仔细了解和探讨。我认为,这两种教育都能够鼓励创新,不过它们各自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的最大效应是不一样的。我觉得,美国的教育对排在前面30%~40%的学生是有益的,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训练,他们可以跳跃式学习,给了他自由,他可以自己发展出很多东西,当然他的知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漏洞,但是如果他真是很聪明的话,将来他自己可以弥补这些漏洞。所以这种学生受到美国式的教育训练,会比较快,比较容易成功。可是亚洲的教育对排在后面30%~40%的学生有益处,为什么呢?因这些学生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其他聪明的学生竞争,因为他有扎实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这方面我有亲身的体验。
③记得我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念研究院,两三天后就看见很多同学都非常聪明,随便讲什么题目好像都知道,当时我觉得美国的学生很厉害。可是过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为他们对名词知道得很多,可是如果你连问他三个问题,他就回答不上来了。所以到了考试的时候,我们的分数比他们的高得多。
④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上,究竟哪一种教育比较好呢?或者说对于学生来讲,应该着重哪一种教育?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美国的学生,那就鼓励他多进行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亚洲学生,他的教育是从亚洲开始的,那么就需要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太胆怯。
(1)文中(第一段和第二段)加粗的“这”指代的内容各是什么? 甲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第二段中加粗的“这种学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粗的“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中国和美国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第三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三段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B.美国学生对什么问题都懂。
C.其实美国学生不擅长解答问题。
D.美国学生考试分数比我们的高。
(5)作者在第三段中写自己“亲身的体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既要________________,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在生活中有“创新”的成功事例吗?它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请写下来。
(8)对中国式和美国式的教育,你更喜欢哪一种?并用一句话说明理由。
创新题
8.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广为流传,大家纷纷赞美花木兰,请你从“诚信”的角度来谈谈木兰从军。
9.从古至今,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广为流传,其故事已改编成话剧、歌剧、戏曲、电视剧等,前几年美国将花木兰拍成卡通片轰动全球,赢得了极高的票房,对此请你从不同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略
2.(1)郭茂倩《乐府诗集》北朝
(2)《白氏长庆集》白居易
(3)辛弃疾稼轩
3.军中的文告买爬搔眯着眼跑割担唐穆宗年号部下乐器
4.(1)将士们经过上百次的战斗,有的牺牲了,有的经过十多年的征战,胜利归来了。
(2)一年领取三百石米的薪俸,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3)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5.(1)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
(3)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五月人倍忙
(5)醉里挑灯看剑
(6)弓如霹雳弦惊6.官吏的舒适富裕与农民的辛劳贫困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能力题
7.(1)甲处:怎样才能鼓励创新乙处:两种教育哪个好
(2)排在前面30%~40%的且很聪明的学生排在后面30%~40%的学生
(3)美国的学生可以跳跃式的学习,而中国的学生需要按部就班的训练
(4)C
(5)证明与美国的教育相比,中国的教育也有成功之处
(6)进行有规则的训练敢于挑战权威
(7)略(8)略
创新题
8.如果从“诚信”的角度看,木兰从军是个错误。因为冒名顶替在古代是欺君之罪,要满门抄斩,在现代不诚实也有失社会公德乃至触犯法律,言之成理即可。
5.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2 篇五
一、基础积累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岱宗()决眦()溅泪()簪()逾墙()戍守()......老妪()幽咽()..2.杜甫字子美,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著有“三吏”,另外两篇分别是
和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词。⑴齐鲁青未了(青未了:
⑶荡胸生曾云(荡胸: ⑸家书抵万金(抵:
⑺老翁逾墙走(逾:
⑼有孙母未去(去:
4.填写:
⑴《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登临泰山极顶的决心和坚毅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⑵造化钟神秀(钟:))))))⑷会当凌绝顶(会当:)⑹浑欲不胜簪(浑:)⑻吏呼一何怒(一何:)⑽犹得备晨炊(犹得:
⑵《石壕吏》一诗中反映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
⑶《春望》一诗中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思念的诗句是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二、文段阅读
(一)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岱宗夫如何()(2)齐鲁青未了()....(3)造化钟神秀()(4)会当凌绝顶()...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8.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________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_________________。
9.《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___________而__________,时间是从________至________,并由________遥想将来的________。
10.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南岳()和西岳()(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________的。
(二)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________,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_______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1.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12.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13.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14.“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第一层:__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_____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 15.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一)下面这首律诗是杜甫的《蜀相》,但排列句序乱了,请作调整,再回答问题。
①长使英雄泪满襟②出师未捷身先死
③两朝开济老臣心④三顾频烦天下计 ⑤隔叶黄鹂空好音⑥映阶碧草自春色 ⑦锦官城外柏森森⑧丞相祠堂何处寻
16.重排后的句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③句的“两朝”指蜀帝刘备和_________(人名)的两朝。
18.第④句中的“三顾”指刘备三次去请__________出山帮助自己的事,后来演化为一个成语是_________。
19.杜甫写《蜀相》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或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实践——“比一比”
将《石壕吏》改写成剧本,各小组内组织四名同学(一扮杜甫,一扮老妇,一扮差吏,一扮老翁)进行演出比赛。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略 2.唐、《新安吏》《潼关吏》 3.⑴山色不尽⑵聚集⑶心胸摇荡⑷终要,终当⑸值⑹简直⑺越过⑻多么⑼离开⑽还能够 4.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5.反映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人生哲理。(意近即可)
二、文段阅读
(一)6.(1)泰山(2)不尽(3)指天地、大自然(4)登、乘 7.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岳 雄心和气概 9.远近朝 暮 望 登 10.泰山 衡山 华山 泰山
(二)11.老翁逾墙走 存者且偷生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12.A 13.三男邺城戌 二男新战死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4.„„新战死‖„„无完裙。‖„„
第一层:三男全被征。第二层:家中情况。第三层:老妇自请服役。15.安史之乱中,差吏的横暴、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三、拓展延伸
(一)16.⑧⑦⑥⑤④③②① 17.刘禅 18.诸葛亮
三顾茅庐
19.仰望武侯(诸葛亮),决心以身许国,同时也希望唐朝也能有当世的良相之才出现。
6.《木兰诗》的同步练习题 篇六
【模拟练习】 1.默写填空。
(1)《回延安》中通过对景物和场面的描写来抒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想像和联想来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写诗人荡舟河上寻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D.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排比)3.阅读《再别康桥》选段,完成题目。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诗中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后面又写“但我不能放歌”,这两句之间是否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诗中“夏虫也为我沉默”改为“夏虫也为我哀伤”,联系上下文,你觉得这样的改动可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真题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神 泉 周克武
①神泉是我们村的一口古井。
②我小的时候,常听老辈子人念叨,还是在明朝洪武年间,一周姓男子从江西只身流落至我们村,凭一身精湛的裁缝手艺赚些银两,盖了几问瓦房,又在屋前掘了这口井。后来,他娶妻生子,儿孙满堂,渐渐繁衍成当地人丁最为兴旺的一大家族。族人们都说是甜润清澈的井水养育了周家,便尊称这口井为神泉。家乡一带的老百姓也将周氏家族称为“神泉周家”。
③神泉坐落在我家老屋对面。井口呈四方形,麻石砌就的井壁上爬满了青苔。里面水清如镜,在阳光下轻轻划动水面,波纹荡漾,就像搅碎了一桶金子,星光点点,闪闪烁烁,有种炫目的美;捧一口,喝进嘴里,又有一种透心的甜。
④村民们每天的生活几乎是从神泉边开始的。晨曦初露,人们便三三两两赶来打水,挑桶提罐,说说笑笑,络绎不绝。晨光里,桶桶罐罐撞击着井沿的麻石,发出声声脆响,仿佛清越的田园小调,悠悠缓缓地飘荡在山野的静空。
⑤待到日上三竿,暖暖的阳光将溪畔垂柳悠长的倩影投射在井边,树上蝉鸣声声,绿阴里,上下屋场的姑娘嫂子、婆婆姥姥便围着古井,一面噼噼啪啪地捶衣,一面口无遮拦地闲聊:栏里的猪、园中的菜、自己的崽,谁家的婆婆与儿媳磕磕绊绊,哪个小寡妇勾引邻村的泥瓦匠„„你一言,她一语,笑声、叫声、惊叹声,伴和着取水声、捣衣声,将泥土上的疲惫打发得无影无踪。日复一日,幽深的神泉里储满了家长里短的故事、柴米油盐的忧乐,还 有女人们五彩驳杂的梦。
⑥三伏天,地面在炽烈的太阳炙烤下如同烙铁,稻田里也干涸得绽开一条条浅白色的裂缝,古井里却总是一汪碧泉,盈盈满满。好心的人便在井边放一个木瓢。那些挑担的、推车的、南来北往的,汗流如注,喉干舌燥,立即停住脚,抓起木瓢,舀满水,咕噜咕噜一顿豪饮。片刻之间口舌生津,凉意习习;抹抹汗又匆匆赶路,脚底生风。
⑦清甜的神泉滋养着一方乡亲,古井渐渐成了人们心中的图腾。每年秋收刚过,村里会举行隆重的掏井仪式。通常是先由一位年纪最长的老人在井边摆上供果,点燃香烛,三叩九拜祈求古井赐福降瑞。随之,在一阵鞭炮声中,大家便七手八脚将井水掏干,取出泥沙;末了再用布条把井沿擦得干干净净,纤尘不染。第二天,古井里又是一汪愈加清澈见底的甘泉。
⑧村子里流传一种说法:掏井之后,谁能第一个喝上神泉,这一年会天降吉祥,好梦成真。情窦初开的姑娘便会起个大早,胸搭麻花辫,身着碎花衣,顺手在路边再掐朵野花插到头上,一个人悄悄溜至井边,俯下身子,抢先捧起神泉喝一口;然后双手托腮,临水自照,痴痴地想着自己心仪已久却又羞于启齿的那个男人。幽清幽清的井水里,很快便倒映出姑娘羞涩艳红的脸庞,连同她甜美的春梦,随着水波轻轻飘荡„„
⑨盈盈一古井,不知见证了多少乡邻的苦乐年华。
⑩日子流水般过去,古井一直像远在乡下的一位慈祥的长者,让我有种割舍不下的惦记,总想再扑到它的身边,喝一捧甘洌的神泉,听一回家长里短的趣闻。曾经的那份滋味,愈是隔着岁月,愈是浓得化不开。
(11)前些日子,我回到乡下,早早地吃过晚饭便直奔神泉边。手扶垂柳,定睛一看,期冀的心顿时有如失魂似的沉落。孩提时的蝉儿已带着它们的吟唱不知去向,古井像一个被遗弃的老妪,孤零零地蹲在小溪边。也许是多年再没有人掏井,四周长满了杂草,水也变得混浊不清,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层深褐色的碎屑。惟有溪畔的垂柳在晚风中轻舞飞扬,像是在不知疲倦地诉说着神泉边昨天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日子。
(12)我举目四望,一辆辆晚归的摩托驮着男男女女从我身边宽敞的水泥路上呼啸而过,远远近近是一幢幢精巧别致的“小二层”。眼前一座乳白色瓷片铺满墙壁的小楼房顶上,安装着锅式电视接收器。透过紧闭的铁栅栏大门,我清楚地看见院内种着许多不知名的花草。一个打扮入时的女人,一边用黑色胶皮管套在自来水龙头上漫不经心地浇花,一边用警惕的目光定定地盯着我这张陌生的面孔。铁门边,一只大黄狗张嘴吐舌,坐卧在斜阳里。(13)我不知所措,伫立在古井边。此刻,对面山顶的高音喇叭里正在播送一首流行歌曲,歌声婉约柔靡:“昨晚的月亮昨晚的云,离开你,我的心一片怅然„„” 1.作者为什么说“盈盈一古井,不知见证了多少乡邻的苦乐年华”?请结合文章第①~⑧段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随着人类的发展,许多事物甚至美好事物的消失终成必然。有人说,结尾作者的“怅然”是一种守旧情绪。你对此持什么看法?联系生活实际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模拟练习】
1.(1)示例: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2)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解析】要认真读题,从题干中找到答题提示,如第(1)题中的“对景物和场面的描写来抒情的句子”“通过想像和联想来抒情”;第(2)题中的“荡舟河上寻梦”等。2.A【解析】A项中的修辞手法是拟人,不是比喻。
3.(1)不矛盾。诗人在康河流连忘返,夜色降临还不忍离去,他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在星辉斑斓的康桥夜色中泛舟寻梦,这是最宜放歌的时候,但诗人已无心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切都在不言中,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最后一节那种“悄悄的”心情。诗人带着几分眷恋,几分惆怅,在沉默中悄然离去。
【解析】解答本题,要联系诗歌相关内容做分析。就本题而言,前面写诗人撑一支长篙在星辉斑斓的康桥夜色中泛舟寻梦,这时最宜放歌,但诗人无心放歌,保持沉默,这样与最后一节那种“悄悄的”心情相吻合,更好地表达出诗人的眷恋和惆怅之情。
(2)示例:不可以。诗中说“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而“沉默”是一言不发,沉寂的,不再说话的,这就与后面“悄悄的”心情相照应,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若将“沉默”改为“哀伤”,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解析】解答本题,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诗句做分析,就本题来说,诗人用一种无声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惆怅,而“哀伤”意为悲痛忧伤,是一种外在的反应,其表达效果不如“沉默”好。【中考真题训练】
1.(1)每天快乐生活的开始;储满了乡邻的忧乐;能够为路人提供方便的快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寄托。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要点的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要明确题干中“多少乡邻的苦乐年华”是解题的突破口,梳理①~⑧段内容,从第④段开始讲述了乡亲们在古井边的生活情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的大意即可。
2.(1)古井破败不堪,失去了昔日风采;乡邻隔膜重重,缺失了乡邻温情。(2)作者巧妙借助此首流行歌曲结束全文,言尽而意无穷,深化了主题。这首流行歌曲表达的是怅然之情,这与作者面对神泉而产生的情感是一致的。流行歌曲反映出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乡邻之间质朴温馨的情感也在慢慢地减少,作者对美好事物慢慢消失的遗憾,【解析】本题是对相关内容理解和关键段落作用理解能力的考查。(1)要通读全文,联系文章的主旨来回答,作者儿时对古井、对乡邻和谐生活的美好记忆与如今现实中古井破败不堪的景象,乡邻间的警惕、隔膜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感到“怅然”。(2)文章结尾的好处一般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怅然之情与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一致的,结构上的作用一般为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等,可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采用白描的方法、比喻的修辞、诗意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泉水的清澈,也写出了人们对她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是对重点句子赏析能力的考查。一般地,赏析句子可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来进行,要将语句的内容及其表达效果表述出来。
4.示例:我赞同此种说法,文中作者怅然的原因是美好事物的消逝和邻里间关系变得淡漠。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物质的享受,也往往变得更加自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如原来和谐,这从很多新闻报道中都可体现出来。因此,说这是一种守旧情绪并不为错。
考点同步解读 如何鉴赏现代诗歌?
【方法点拨】鉴赏现代诗歌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鉴赏诗歌的内容 1.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要求用最简洁的词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使诗歌语言形成了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而言,现代诗用白话写成,且较少用典,字面上较旧体诗客易把握。但是.要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并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2.诗歌的形象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鉴赏时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想像,构建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不是实指,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像、联想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3.诗歌的艺术特色 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是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鉴赏诗歌时要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法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夸张、对比、象征,以及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二、鉴赏诗歌的方法 1.抓诗眼
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2.析意象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进行表达。3.明“虚”“实”
社会生活无限广阔,诗人不可能把它们全部写到诗作中去。因此,诗人往往用“实”表现“虚”,或用“虚”表现“实”。虚实相生,相互映衬,是诗歌创作的一条艺术规律。诗中的“虚”就是思想感情,诗中的“实”就是景物形象。诗歌如果只写“虚”,会显得抽象空洞,没有诗味;如果只写“实”,则会显得死寂而缺乏生气。4.推敲手法
诗人抒情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为直抒胸臆,即在作品中直接显现个人的心绪;另一种是诗人往往略去政治背景,以渲染景物和烘托气氛的方法,如借助比兴、化用典故等手段,委婉地表情达意。5.知人论世
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是说,欲解其诗,必知其人,必论作者所处的时代。
【点击考例】 [基础训练,第6题]本题考查对诗中写作手法的理解,也属于鉴赏诗歌的一种。解答时,首先要对整首诗进行通读,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看看诗人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通过分析可知,原诗没有使用借代手法,B项说法有误。
重点难点突破
1.简要说说《回延安》和《再别康桥》各有怎样的表达技巧?
【方法点拨】熟读两首诗歌,结合诗歌中的相关内容,从运用修辞、遣词造句、构思抒 情等方面来分析。
【理解突破】《回延安》的表达技巧主要有: 1.成功运用多种修辞
夸张、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使诗的情境更加突出、鲜明,增强了表达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例如:“双手搂定宝塔山”是夸张的写法,写出了作者怀念延安的热切心情。“母亲延安换新衣”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读者以鲜明的形象。“长江大河起浪花”比喻亲人相逢时热烈畅谈的情景。2.恰当选用动词
全诗开头第一部分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之情。用“抓”而不用“捧”,用“贴”而不用“放”。“抓”原指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这里有紧握不放之意;“贴”是紧挨的意思,这里表现诗人与延安的亲密无间和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抱”和“搂”都有以手臂围住的意思,但不用“抱”而用“搂”,是因为“搂”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这就更加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激动。至于“一头扑进亲人怀”中的“扑”字,更体现了“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这些外在的动作,揭示了诗人的内心,表达出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的极度兴奋、喜悦。
《再别康桥》的表达技巧主要有: 1.构思新颖,不落俗套
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离别诗的告别对象。一般离别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而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这首诗只着色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除了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人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是“云彩”“金柳”“青荇”“柔波”“星辉”等自然物象,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创造出一种清新感。2.意境鲜明,画面优美
7.《木兰诗》注释献疑 篇七
一、“唧唧复唧唧”与“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历年来语文课本及教学参考资料,对“唧唧”一词有下面三种不同的注释:“虫鸣声”、“叹息声”、“织机声”。虽然这三种注释,前人皆有所阐发,但由于古今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发生了变化,在今天的教学中,究竟以哪种注释较为妥当,这是值得研究的。“唧唧”这一象声词作“虫鸣声”,根据生活见闻,只能表示“蟋蟀”与“蝉”鸣,可是“蟋蟀”多啼于晚上、“蝉”只鸣于夏秋。从“昨夜见军帖”可知“木兰当户织”是在白天,并非晚上;而纵观全诗,又很难推断出木兰从军的季节。事实上古时征兵并无定时,况且木兰从军又处于兵临城下之际,当然就更难想象是夏秋之间了。同时,“唧唧”作“虫鸣声”,对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木兰心情的衬托,都不可能起很大的作用。即使有人认为,万籁俱寂,独有虫鸣,足见环境的幽静,衬托了木兰心情的忧伤。这也还是值得商榷的。同样,“唧唧”作“叹息声”,学生更难以理解。因为叹息不可能发出“唧唧”的声音,加之与下句“木兰当户织”语意不够连贯。可见还是作“织机声”解较为妥当。因为“唧唧”表示织机上轴承转动、磨擦的声音,非常形象生动,学生也很熟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两句,介绍了木兰对着屋门织布,发出断断续续的织机声。为什么织机声会断断续续呢?因为木兰心事重重,所以不时停机叹息。在这里有两点必须指出:一是“木兰当户织”句后,编者最好使用“句号”,课本上使用“逗号”,层次就欠分明了;二是要突出“复”字的讲解。在几册课本中,“复”字都没有注释,参考资料中的译文,也抛开“复”字翻译。其实,“复”字在这句中非常重要,“复”即“又”,在这里带有“断断续续”的意思,它能把前后两个重迭象声词形象、真实、自然地连贯起来。
紧承上文,用了两组排比反复的句式,一问一答说明木兰叹息的原因。可是读者往往产生了疑问:“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为什么还会叹息呢?既然是“昨夜见军帖,……卷卷有爷名”,就不会“无所思”、“无所忆”了。要正确理解这句诗意,还必须扣住“思”和“忆”去分析。“思”和“忆”是一对同义词,在用法上也不单是避免重复。课本上把“思”注解成“想”,把“忆”注解成“思念”,但总还令人费解。我觉得本句的“思”,包含了对今后事物的联想,“忆”,指的是对过去事情的追念,而“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既不是过去的事,也不是今后的事,而是摆在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一燃眉之急正是木兰叹息的原因。
二、“大儿”、“长兄”与“十年”、“十二年”、“十二卷”
“大儿”、“长兄”,按照生活的习惯,是指“最大的儿子”与“最大的哥哥”,是两个偏正合成词。可是在本诗中则不然。“阿爷无大儿”是说阿爷没有比木兰更大的儿子。译文说“阿爷没有大儿子”是不够贴切的。如果木兰有两个弟弟,其中一个大的,就可以说是阿爷的大儿子了;“木兰无长兄”是说木兰没有哥哥。“长兄”在这里不是偏正合成词,而是“兄长”的倒装。因为木兰虽然没有“大哥”,如有“二哥”、“三哥”,也不至于代父从军了。
“壮士十年归”与“同行十二年”中的“十年”、“十二年”,都是木兰从军的时间。历代注释都指明非“确指”,非“实数”,课本及参考资料从之。诚然,在古代诗文中,非确指的数字屡见不鲜,但在同一首诗中,用两个不同的数字来表示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却是罕见的。难道古人有意给后人制造疑难吗?“十年”、“十二年”哪个数字更接近实数呢?这是不必去分拆、考证的。因为从现有的资料看,木兰,只是一个艺术形象,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实数”,但“十年”与“十二年”是否真有矛盾呢?这才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参考资料解释“壮士十年归”是为了与“将军百战死”对偶,所以就取其整数。那么“同行十二年”就不能取其整数吗?古人用词严格,此说恐非尽然。“将军百战死”是说战士们身经百战,最后战死沙场。既是对偶,“壮士十年归”的“十年”也应该是沙场奋战的十年;而“同行十二年”中的“十二年”,则包括“万里赴戎机”与“归来见天子”的时间在内。“十二年”是连头带尾的时间,“十年”则是足数。
8.再探《木兰诗》中的几个问题 篇八
关于《木兰诗》第一段“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中的“唧唧”两个字,大都认为是拟声词。这是一致的。但“唧唧”到底译成现代汉语的什么词,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是认为“唧唧”是织布机声。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以前织布机“叽叽”地响着,木兰在屋里织布呢,可现在为什么听不到织布机的响声了,却只听见木兰在叹息呢?原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所以忧愁难受,无心织布。这种观点曾有人提出疑议,因为字面上并没有说“木兰当户织”是以前的事情,况且后一句“不闻机杼声”已经告诉你木兰没有织布,那织布声还怎么响呢。这种观点有待商榷。
二是认为“唧唧”为叹息声。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屋内)传出一声一声的叹息声。木兰应当对着门织布了,可为什么听不到织布机的声音呢,却只听见木兰在叹息。我认为这种观点仍有待作进一步的商榷,首先“唧唧”是拟声调,从这方面来说,人的叹息声不可能会是“唧唧”这种声音;其次,如果作“叹息”讲,那后面的“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中的“叹息”不是与前面的意思重复了吗?这种重复是为了强调吗,显然也不是。作者用一个“唯”字就强调了木兰内心的忧愁了。
三是认为“唧唧”为鸟叫声。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根据《尔雅》上“唧唧”的本义为鸟叫声,并作如下解释得出来的:院子里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木兰应当织布了,可为什么听不到织布机的响声呢,却只听见木兰在叹息,经过问她“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才知道是因为“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笔者也较为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小鸟的叫声是不分昨天和今天的,也就没有必要给第一句话再强加个“以前”的限定;再则“木兰当户织”中的“当”是“应当,应该”的意思,“户”《说文解宇》中说“半门为户”,所以“户”是门的意思,这样就理顺关系了。
二、《木兰诗》是歌颂木兰的英雄主义吗
大多数书(教材)都认为《木兰诗》是歌颂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的刚强勇敢和不爱功名的富贵品德。其实,《木兰诗》作者的本意并非如此,而是为了描述一个女英雄的平凡生活。古人写文章都讲究“春秋笔法”,如《左传》里的“郑伯克段于鄢”,用一个“克”字,而不用“杀”“伐”等字,因为郑伯是段的哥哥,没有尽到做哥哥的教育责任,而是任弟弟胡作非为,目的是为了消灭他。但是他又没有亲手杀死弟弟.故不用“杀”;讨伐段又不是合情合理的,故不用“伐”,而用一个“克”,把这里面的含义都展现了出来。我们再看木兰。木兰是个女孩子,平时坐在屋里织布的。又因“木兰无长兄”,所以爹娘平时使唤得也多一些,以至于木兰从军走后觉得很不适应。“旦辞爹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从征了,但她思想上并不认为自己要做一名巾帼英雄,她仍怀念家里的爹娘,并且“不闻爷娘唤女声”,感到不太适应。因为往日这时.爹娘一定在使唤自己干这干那的。有些学者把“不闻爷娘唤女声”解释为木兰离家越来越远了,不太合适。
古代虽然战争多,但人们是痛恨战争的。遍观《史记》、《左传》、《战国策》等史书,对战争的描写都是一笔带过,不做深入扩展。但木兰确是个英雄,立了大功,天子要大加封赏。但木兰内心深处,她仍是个平民,感到自己是平凡的,并没有认为是英雄,居功自傲,耀武扬威。她想回家,回家继续做“爷娘”的女儿。回家以后,家人并不因木兰什么也没得到而怨恨,而是高高兴兴地出来迎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家人早已把木兰想念得望眼欲穿了,一走十几年,是生是死?担心呀,哪还在乎什么功名。作者描写的正是这样一个英雄的平凡生活,爹娘不把木兰当英雄,只当作自己的女儿;姐姐、弟弟也不把木兰当作英雄。这是很平淡优美的,很动情的,哪里体现出木兰的英雄主义呢?
三、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
《木兰诗》最后一段为:“雄兔脚扑朔,雌免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有的书上解释说:“最后四句作者通过雄兔雌兔在行走时不能区别的比喻,对木兰的才能和智慧加以赞扬和肯定”。这样解释有点令人费解。雄兔和雌兔在一块走不能分辨,怎样体现了木兰的才能和智慧呢,又是如何加以赞扬和肯定的呢?诗中的含义并不太明显。
其实,最后一段的深意可从上一段中“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来挖掘。在人们看来,木兰立下了大功,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并且一般意义上的英雄都是男性,所以木兰从军时的伙伴也认为木兰是男性,没有怀疑过她是个女孩子。天子要封赏木兰时,还不知道木兰是个女孩子,封赏的是“真正的英雄”。但木兰不认为自己是英雄,要回家,两者作了对比。伙伴发现木兰是女郎的吃惊,又是一处对比。最后一段用雄兔雌兔作喻,是承上而来的,其寓意是英雄可以是男的也可以是女的,人们分辨不清;人们心目中的英雄(男性)与平凡的人物混在一起,分辨不清,正是说明了木兰是既平凡又英雄,既英雄又平凡的,木兰是英雄人物而过着平凡的生活。
9.《木兰诗》的课件 篇九
通过个体抽查、滚动式背诵、集体背诵的方式检查。
第二环节:研讨赏析
先请同学用一句话评价《木兰诗》。任选一个方面,说说它带给读者的美感,教师归纳学生的评价,组织学生一起走进《木兰诗》世界,尽情领略作品展示的奇异美,总结出这篇文章主要是故事的传奇美,不朽的形象美,凝练生动的语言美,壮美的爱国情,繁简相宜、详略得当。
第三环节:合作研讨,探究思考
先要求学生提出自己最想解答的问题,然后教师归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板示,并交给全班讨论解决。学生有可能提到:为什么“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到底姓什么呢?”“木兰的姐姐为什么不去从军?”等问题。有些问题可留给学生课后去自己查找,有些可当堂解决。
第四环节:说话训练
要求学生以“我心目中的花木兰”为题说一段话,谈谈自己对花木兰的认识和思考。
第五环节:小结
结合对本诗的理解,在背诵中结束本诗的学习。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1、把“我心目中的花木兰”整理成文,收集在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中。
2、画出我心目中的花木兰。
说板书设计 :
第一课时,我将板书设计 成这样,主要是理清课文思路,让学生根据这个简单的示意图把课文的故事情节复述下来,强化背诵。
代父从军
10.木兰诗的启示 篇十
花木兰是北魏人,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数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请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11.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比较 篇十一
一.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展示
(一)中国某老师《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
2.整体感悟: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第二环节: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2.品读探究: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情操?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④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3.详略分析: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4.语言品味: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练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第三环节: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①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②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③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第四环节: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2.拓展延伸: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3.课外探究:①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②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③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④我对木兰的新看法;⑤诗歌凝练的语言分析;⑥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可随学生兴趣进行)
(二)美国某老师《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为什么木兰一得知战争的消息就立刻告诉母亲?
2.如果木兰以女性士兵身份申请出征,可能会发生什么?
3.为什么与木兰并肩战斗的男性士兵如此惊讶木兰其实是女性,请列出不少于一个理由。
4.木兰的行为让你对“勇气”有什么样的理解?
5.花木兰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这个故事?
6.木兰和AXEL(《攀援者》)各自都有艰难的任务,他们面对的困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第二环节:表达:写一封信
多少个日日夜夜,木兰远离父母、家乡,出征在外,请代木兰写一封信给父母亲。告诉他们自己离家后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现在的状况怎么样?
提示:请使用生动的词汇描述任务、地点和事件,可仿照诗歌“五部分”的格式。
第三环节:社会学习——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
我们知道木兰是一位优秀战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木兰也是这个群体里的领导。讨论并选出你们群体里的领导者,为他制作一个奖状,并写上他的名字。
第四环节:课后思考——文本与电影的比较
你已经读完《花木兰》,现在请你比较书中的观点与电影《花木兰》的不同。
1.使用venn图标,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请你选择一个在文本和电影中都很精彩的场景,和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2.上网,发表评论:①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讲一讲你读完《花木兰》之后的想法。②请你针对花木兰的故事写一个评论,并把你的作业发到网站上。
二.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差异
(一)文本使用上的差异
研究中美两个教学设计中对文本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不管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都能结合文本进行教学的设计,但在文本使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中国教师特别注重文本的使用和挖掘。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中,前三个环节都是紧扣住文本,进行朗读、感悟、赏析、品味和反思,对文本进行深挖细掘。即使第四环节似乎稍稍跳离了文本,其实也还是在文本基础上展开的写作训练和延伸练习。
美国教师只将文本作为一个抓手,或者仅仅作为一个例子,他们更多地给学生遐想与创造的空间。第一、二和四环节和文本有一定联系,第三个环节和文本联系不是很紧,文本只是其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依托。即使是涉及文本较多的第一环节,也只有问题3和6同文本的联系比较直接一些,其他4个问题都比较开放,和文本联系不是特别紧密。
(二)问题预设上的差异
中美两个教学设计中对问题预设的设计,都能围绕阅读、口头与书面语言表达等预设问题展开阅读教学,但在问题预设上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教师教学预设的问题重在对文本的理解,重在知识的掌握,而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上问题预设体现不够。正因为如此,教学预设的问题开放性不够,只要掌握一点阅读的知识,抓住文本就可以解决,答案大多具有指向性和唯一性;正因为如此,教学预设的问题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不够,只是紧抓住文本,就文本而文本,预设的问题除了第三环节中的“体验反思”是能体现发挥学生想象力的预设,其他则都没有体现;正因为如此,预设的问题的拓展性不够,第四环节中的“拓展延伸”是想象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这和第三环节“体验反思”中“③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有重复之嫌,而且,即使是第四环节“课外探究”预设的题目,也大多不用学生动多少脑筋,上网一查就能解决问题,还是重了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美国教师教学设计的问题信息量大,提供自由开放的选择和讨论,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问题既有针对文本的“语文问题”,也有拓展的“非语文问题”,教师把文本和当下社会、当代人的观念与作为阅读者个体的“我”结合起来,使文本中花木兰这个历史人物有了现代的意义,课文被教活了。这些问题的预设也有梯度,有可以通过阅读在文本中能找到答案的,也有需合作才能完成的,甚至有必须进一步认真钻研才能解决的。
(三)教学环节上的差异
中美两个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中,不管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都注重了阅读基础上的写作训练,达到“以读促写”的目标,但差异依然明显。
中国教师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诗歌诵读,整体感悟——人物赏析,品读探究——体验反思,互动释疑——总结存储,拓展延伸,前三个环节由朗读到对文本的理解,虽然在层面上有识记到理解的跨越,但基本上还是知识层面的东西,教学环节是一种平面的展开。即使是“互动释疑”环节,也仅仅是“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这样的小互动,还是叶澜教授所批评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情况。
美国教师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表达:写一封信——社会学习: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课后思考:文本和电影的比较。分别从阅读理解、表达应用、团队制作实践和思考比较的角度,教学环节是一种立体式的推进,体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跨越,体现了分层教学的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启示
(一)要实现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一直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阅读教学如何达到这一教学要求?那就要把静态的分析训练为主的教学课堂转化为动态的以学生体验、感受为主的教学课堂。
静态分析的课堂只着眼于文本内容,包括字、词、句、段、篇的分析和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的理解、归纳,满足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训练也是依据分析来演绎。有几篇文章作一点这样的分析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每篇文章都是这样慢问细析,学生能获得什么?兴趣又怎么持久?语文课堂教学不能随意肢解课文,也不能变成知识概念的演绎,而是要让学生在主动、独立自主的探求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这就是动态的体验与感受,实现了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
要使学生能够动态地体验、感受,就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及时地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要用教师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学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求精神,要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的美国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动态体验的课堂,才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课堂,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堂。所以,动态体验的课堂才真正是体现课堂主体是学生的课堂。
(二)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还是能力培养
为什么课堂要实现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因为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还是能力培养。据说,美国以前确实不太注重阅读训练,导致公民的阅读能力下降,2001年出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法案,其中重要的一块是建立“阅读第一”项目,通过把“阅读放在第一位”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因此,在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涉及了一些基础问题,但教学设计中还提供了较多自由开放的选择和讨论,把讨论和活动的机会都留给学生,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能力。
中国语文的阅读教学向来是强项,但从教学设计中看出,阅读教学有明显的注重阅读结果和考试技能锻炼的倾向,如环节一和二所预设的问题。因为重视阅读知识点,中国学生的阅读应试技巧掌握比较好,考试结果也会好一点,但教学设计比较单薄,缺少个性,在学习以生活为宗旨、语文服务于社会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有欠缺,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由此得到启发:第一,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结果不要求划一,在达到目标的具体方式上也可以有多种选择;第二,在人文性的前提下,强调语文课的应用性,与当下社会结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也借此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这也许是当今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
(三)创新求异是预设问题具有开放性的关键
说到预设问题开放性,想起一个真实的幼儿教学片断——“花为什么会开?”有一天,幼儿园老师问小朋友。第一位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第二位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位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穿得最漂亮。”第四位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第五位说:“她也长耳朵,她想听小朋友唱歌。”突然,第六位小朋友问了老师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她,就仰起它的小脸,笑了!”听到这儿,孩子们全看着老师笑了,那笑脸比花更好看。只有老师知道,她原来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这个教学片断给人的启迪深远。面对问题,孩子们的答案那么多,那么极富想象力、创造力且带着浓烈感情色彩,这当然是因为预设问题的开放性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进行思考,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答案,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相比较而言,中国教师教学设计环节一、二重视了基础性,环节三的问题体现了一些开放性,而美国教师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问题大多具有开放性。我们常常说美国教育重创新及动手能力,这从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中也不难看出。美国教师之所以能预设那么多具有开发性的问题,关键就是具有创新求异思维方式。我们要具有创新求异思维,那就要摈弃导致我们预设问题开放性不够的“同一”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去关注答案的标准与唯一,重视创新求异思维的培养。因为语文作为一门具有较强人文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作品的解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独立思考,从而真正做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预设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而创新求异是预设问题具有开放性的关键。
(四)读写结合是提升语文的有效途径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顾振彪先生认为:“读写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已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不管是中国教师设计的想象作文还是美国教师设计的写一封信,都注意到了读和写的有效结合。
读与写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相辅相成,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要以阅读为基础,因为这是“写”前的吸收,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在阅读过程中增加文化积淀,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同时,要以写作能力的提高为外显标志,因为这是“读”后的倾吐。所以,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常随文小练笔,将读中学写落到实处。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读对于写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语言、思想的感染与影响,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吸收、内化阅读材料中的优秀、典范的语言和其中蕴含的思想,阅读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处理课文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为读写结合才是提升语文的有效途径。
对中美《木兰诗》教学个案进行对比,目的不在于完全照搬,而是研究美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如何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多一些乐趣和宽容,从而进一步改善阅读教学。
12.《木兰诗》的同步练习题 篇十二
首先 , 从教学的源头以及教学的纵向序列来看 , 诗歌教学过程中 , 语文教师们一直孜孜于古诗内容和情感的强化教学 。 从考试情况来看 , 这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 但是从诗歌教学的长远来看 , 从培养学 生鉴赏诗 歌的能力 来看 , 这种有效性又是非常有限的 。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对这些诗歌知识的 “ 承受 ”。
另外,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根本就没有以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的知能基础为出发点, 开展系列化古诗教学及研究工作。于是, 大量立足教材译注的细节性诗歌内容理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诗歌鉴赏之“ 主”被“ 宾”所夺。 这种缺少学生主体主动、 有效参与的教学必然为学生所抵触或反抗,这样的课堂也必然了无生机, 高效益也自然无从说起。
那么, 怎样才能脱离这个怪圈呢?下面,笔者以《 木兰诗》 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设计、实施和反思方面的做法。
一、通盘设计,追求真实效益
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流程的灵魂, 这个设计科学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益的优劣。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必须合理,契合学生知能发展的基础和可能提升的高度。为此, 在《 木兰诗》 教学之前,教者需要对本班学生的古诗鉴赏基础有个精准的认知。笔者以为,就这篇诗歌而言, 完全可以将其中内含的各种叙事元素作为赏鉴重点。 这首诗属于一篇叙事长诗, 记叙类文章的写作可以从中汲取很多 “ 营养”。 文中对战争的直接描写语句较少,更多的是侧面描写,例如写木兰到集市去采购物资,就起到了侧面烘托战事紧急之功效。 这种手法理应是学生赏鉴的重点, 而且需要通过课堂或课后训练以及多元点评的方式, 使其成为习得的能力。 只有经过由单纯知识类识记向能力培养的转变, 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才成为可能。 因而,教学设计之时,这些都要成为通盘考虑的重点。
二、有序展开,突出关键目标
教学设计毕竟属于预设的, 具有许多不确定性。 教师对学生现时基础的掌控能力以及对教材的研习程度,都可能使预设的教学元素落空。 仍以这首乐府诗为例, 为契合新课改的需求,不少教师在课前设计之时,严格按照“ 三维目标”的要求,预设了多元目标。 例如体会木兰代父从军这个故事中闪耀的人性美,分析木兰拒受封赏的平民价值观。 这些目标充分体现了教者对文本深度研读的功力,令人钦佩。 不过, 从教学的组织实施情况来看,这些目标并未达成,教者仓促地以结论性的方式告知了学生, 笔者将其定性为知识教学。 这类教学的效果很明显,学生只是生硬地知道了木兰的孝心与不贪图功名利禄的价值观,至于为什么以及分析鉴赏古诗的能力则没有最终培养起来。 形成了有价值的目标, 但没有最终有效达成,岂不惜哉?
为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过程与方法就成了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了。 单纯的知识教学只是在低位运行, 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并未起到积极作用。 实际上,对于每一个文本的教学而言, 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解决好“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这三个层级逐渐递升的问题。“ 是什么” 更多的是知识的把握,“ 为什么” 主要是就文本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解读和分析“, 怎么办” 更多的是侧重能力的迁移与拓展。就《 木兰诗》 的教学实施而言,教师要使学生掌握南北朝乐府诗的基本特点, 了解文本中涉及的基本文言现象,继而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 这些都属于“ 是什么”这个基础层级目标的任务, 基本属于知识教学的范畴。但很可惜的是,不少语文教师就止于这样的教学, 未能引领学生进入更高层级的学习, 未能深入领略木兰从军故事的崇高意蕴以及那个时代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价值取向。在解决“ 为什么”这个任务时,教者要引导学生逐句逐段地分析木兰这个主人公的行动原因, 进而领略当时战争给普通百姓及其家庭带来的伤害以及人们对和平的真切向往。 此外, 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读诗歌开头和结尾的特色等, 研习这样安排的缘由或好处。 在处理“ 怎么办”这个环节上,教者要抓住本诗的重大特点一一叙事, 学习和借鉴详略得当、巧妙铺陈、侧面烘托等手法,使学到的成为习得的。经由这些环节, 教学的实施就会顺当而有效。
三、用好反思,提升主体效能
13.木兰诗的注音 篇十三
不闻机杼(zhù声,惟(wéi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yì。
女亦(yì无所思,女亦(yì无所忆yì。
昨夜见军帖(tiě,可(kè汗(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juàn,卷(juàn卷(juàn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ān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biān。旦辞爷娘去,暮(mù宿(sù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jiān溅(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jiū啾(jiū。
万里赴(fù戎(róng机,关山度若ruò飞(fēi。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cè勋(xūn十二转(zhuǎn,赏(shǎng赐(cì百千强。可汗(kèhán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shàngshū郎(láng;愿(yuàn驰(chí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guō相扶将(jiàng;
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zhuāng;小弟闻姊(zǐ来,磨(mó刀霍(huò霍(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gé门,坐我西阁(gé床,脱我战时袍(páo,著(zhuó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jiē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shuò,雌cí兔眼迷离(lí;双兔傍(bàng地走(zǒu,安能辨(biàn我是雄(xióng雌(cí?
生字注音
可汗:(kèhán) 鞍鞯:(ānjiān)
燕山:(yān) 辔头:(pèi)
戎机:(róng) 胡骑:(jì)
金柝:(tuò) 朔气:(shuò)
红妆:(zhuāng) 战袍:(páo)
唧:(jī) 机杼:(zhù)
倩:(qiàn) 溅:(jiān)
啾:(jiū) 姊:(zǐ)
云鬓:(bìn) 著:(zhuó)
14.木兰诗详略得当的好处 篇十四
这样的安排突出的正是对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赞扬。另一方面,这种详略得安排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详略分析:
从军缘由——详写出征前的准备——略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凯旋辞官——详写家人迎接——详写木兰改装——详写作用:(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其中第四段可分三个场景:一是军情紧急,木兰跟随军队一路飞奔去边关支援的情景,万里关山如飞而过;二是描写军营的艰苦生活,伴着夜深斥候的巡逻声,月光冰冷地照在战甲上更觉寒气袭人;三是一句话涵盖了木兰和战友们百战沙场的生死经历,百战余生,活着的人终于可以回家了。一句话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却也为后文木兰回家而引起的那种欣喜在一定程度上作出了情绪的铺垫。
15.木兰诗的故事篇 篇十五
话说承德东北的黑山,原名叫摩天岭。摩天岭的西面是悬崖峭壁,东面与大山相连,只有南边有一条山路可通。匈奴就在南山口屯兵, 如遇兵马攻山,滚木礌石一齐往下打,谁也休想攻得上去。
花木兰来到这里, 屡攻不克,只得把兵马驻扎下来。驻扎兵马的地方就是现在的花木兰城。一天,花木兰率领将士来到摩天岭对面的双龙山上观察地形,看见一群羊在陡峭的山上蹦来跳去,不禁叹道:“人如果有羊那样爬山的本领,该多好啊!”突然,她灵光一现,有了攻打摩天岭的主意。
第二天,她让士兵四处买羊,在双龙山顶建了一座圈羊的城堡——就是现在的锁羊城,又找来匠人日夜赶糊灯笼。在一个漆黑的夜里, 花木兰让士兵们在每只羊角上挂只灯笼, 往摩天岭上赶,匈奴守兵一见漫山遍野的灯笼, 以为是花木兰攻山的人马,便齐放滚木礌石,羊见有木石滚来,有的吓得往岩石上跳,有的顺着陡坡往上跑,这下可把匈奴人吓坏了:人怎么登险石而上?难道是天兵?匈奴兵将不明真相,一时乱了阵脚。花木兰率军乘机从小路攻上去,大破匈奴,攻下了摩天岭。
16.木兰诗木兰形象特点 篇十六
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做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
木兰的形象
《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帼国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慕高的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诗歌对木兰替父从军的缘由,惜别家人,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的详细,对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及十年的征战内容则写的简略。这样安排,是为了更好的刻画人物。
《木兰诗》是一首英雄的赞歌,它成功地塑造了花木兰这一女英雄形象。作品着力歌颂了花木兰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概,不慕功名的高贵品质,热爱家乡的平民愿望。从木兰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美德。木兰原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平民女子,为了保存父老,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两千年前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她这一行为是何等大胆,她抛弃儿女情长,越过重重关山,勇敢地来到前线,这与中国古代女子“绣花楼上,足不出户”形成鲜明对比,她身经百战,历时十年,打败敌人凯旋归来,直到这时同伴才发现她是女郎,经过战争的磨练,从一个普通姑娘成为一个坚强无畏的将军。但她功成不求赏赐,只愿回家与亲人团聚,恢复她当年“当户织”的劳动生活。文章通过木兰织布时“唯闻女叹息”的异乎寻常的情态描写;通过“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的旅途思亲的刻画;通过还乡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一系列行动,细腻而真实地揭示了木兰丰富的内心世界。总之,文章塑造了一个聪明果敢、坚毅质朴、不贪功名、热爱家乡的巾帼英雄形象。
花木兰形象及《木兰诗》主题再探讨
首先,从《木兰诗》的产生背景来看,孝道思想的失落是再造孝女形象的创作动机。《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中的杰出代表,最早见于南朝陈代释智匠所编的《古今乐录》,据此推算其产生的时代不晚于陈代。南北朝时期正是我国佛教鼎盛时期,佛教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原来处于正统地位的儒家“孝道”思想被大大地削弱。许多人由于受佛教思想的影响,纷纷斩断六根,出家为僧。在儒家思想看来,“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佛孝和儒家思想的这种冲突,在民族关系复杂的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激烈,因此通过塑造“木兰”这一孝女的形象来改变世风,向世人召唤失落的孝道思想,也许便是作者创作《木兰诗》的意图和动机。
第二,从木兰代父从军的动机来看,木兰是为了替父分忧,而不是主动为国出征。诗歌一开始就说木兰停机叹息,叹息的`原因不是为少女闺房私事,而是由于父亲被点名出征的事情。由于父亲年纪大了,又没有大儿子,所以她毅然从军是为了替父分忧,尽一份女儿的孝道责任。
第三,从出征途中对爷娘的思念来看,木兰更表现出一个孝女的角色,而不是什么“英雄”形象。诗歌第三节,反复渲染出征途中木兰对爷娘的思念:“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正充分表现了作为一个孝女对父母的挂念之情,而英雄往往不会如此儿女情长,相反的,他们大都以精忠报国为己任,舍小家而保大家。
第四,从辞赏还乡这一动人情节来看,木兰是一个不慕英雄之名,只为父母尽孝的孝女。诗歌的第五节描写木兰得胜归来,立了许多战功却不愿接受可汗的封赏,而只愿回故乡见爷娘。这说明木兰是用自己的行为替父亲建立功勋,为父亲赢得美名,而不愿以英雄的身份面世。她时时刻刻想到的是尽早回家见爷娘,以尽孝心,诗歌至此即将达到高潮,于是出现了第六节全家人热烈欢迎木兰还乡以及木兰还乡后梳装打扮的铺排描写。在热烈的气氛中,在欢快的节奏里,我们不难感受到木兰和家人团聚的愉快心情和还“我”女儿面目时的喜悦。可见,木兰出征不为征战,不为功名,只为替父分忧。既然木兰本人也不图英雄之名,我们又何必给她冠以巾帼英雄的称号呢?
这是一首叙事诗,塑造了一个深入人心的女英雄形象,这是长期以来的共识。但是从形象塑造来看,做一番分析,我们不得不承认,木兰代夫从军,并非出于保家卫国;相反,从始至终,木兰日夜思念父母,只盼早日归来。再从情节叙述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关于战争的描写,诗中也只寥寥几笔,一略而过。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木兰是作者心目中践行“孝道”的榜样。作者大概想借助这一人物形象,劝喻世人孝敬父母,关爱家庭,为家庭承担其应负的责任。通过对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主题并非教材的简单处理,而是呼唤孝道重归,人文苏醒。
【《木兰诗》的同步练习题】推荐阅读:
木兰诗练习题及答案06-15
《杜甫诗》同步练习07-14
《杜甫诗》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08-01
《木兰诗》的教学片段07-30
木兰诗全文的主旨12-07
木兰诗的阅读答案06-23
木兰诗的艺术特点10-08
改写《木兰诗》全文07-12
读《木兰诗 》有感08-22
《木兰诗》课文梳理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