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精选14篇)
1.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 篇一
1、资料选择合理化
一般说来,高三数学总复习,除了课本外,还应选择一些配套资料,合理地选择资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来,各类复习资料繁多,教师应精心指导学生选择一、二本适合学生使用的资料。
2、基础知识系统化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科学,平时的数学教师注意力集中在讲授新课上,不易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课本原有各章节的复习,虽有一定的知识系统性,但因课本各章节的编排是兼顾了学生的认识过程和年龄特征的,各章节或内容重复,或知识零乱,因此,在总复习时,应注意对教材加以综合,突出其内在联系,使学生通过复习对所学过的基础知识能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3、重点知识突出化
中学数学的所有内容都是基础知识,都必须切实学好,但其中还是有主次之分的,对进一步学习关系重大的内容,是教材的重点,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认真钻研教材,将教材内容分为不必复习,简单复习和着重复习三类,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4、能力培养层次化
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的复习与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各种能力又集中体现在解题能力上,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应首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考虑解题步骤,细心演算,耐心检查等,这是能力培养的第一个层次,在重点知识的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问想象能力,对运算要求正确迅速(如提高心算、速算的能力),对思维要求能熟练地灵活地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类比、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来处理数学问题,对想象不仅要求能把立体形象的物体抽象成几何图形并把这图画出,还要能够根据立体几何图形观察并想象出它所反映的客体,及迅速地绘制出语言描述的立体图形,这只是能力培养的第二个层次,在综合解题数学中,应进一步培养上述三种能力,对运算不仅要求正确迅速,而且要求合理化(即简捷解答),解题要求学生能逐步养成全面处理问题的习惯,探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发展一题多思,并能写些单元小结或解题小结等,这是能力培养的第三个层次。
5、编选例题题组化
复习课的例题要精选,题目最好成组,数量不宜多,各题应有针对性,充分体现教学目的,击中学生薄弱环节,复习课的题组指的是:从复习的目的要求出发,把若干个有一定联系的题目写在一起合成一个大题。
6、解题教学三多化
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中心,在复习中通过三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一题多解,既能使学生广泛而综合地运用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又能有效地发展逻辑思维,提高全面分析问题、找到最简捷解题途径的能力,
一题多变,就是引导学生在解答某些数学题后进行观察、联想、判断、猜想,对数学题的内容和形式、条件和结论等作进一步的探索,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深入思考数学题的各种变化形式,并对这些“变形题”进行论证,使学生的思维灵活、深刻、广阔,发散。
一题多解,就是教师在复习时,引导学生对题目本身进行思考,一般在做完一道题之后,向学生提出见个问题(也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①这道题是否能推广?这道题的一般情形如何?特殊情形又如何?这道题的逆命题、否命题怎样?你能证明吗?③从这道题的解法中你能总结出怎样的规律?用这个规律还能解决哪些类型的问题?④你在解题中显露出哪些知识或能力上的缺陷?应当吸取怎样的教训?等等,在复习中若能坚持引导学生多思,探索解题规律,做到,“做一题,解一类”,势必能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7、作业考试适度化
为了检查复习的效果,在复习某一部分内容后,常有一些小测或考试,有的教师认为把标准提高,出难题,把分数压低,让学生产生压力,有了压力就有了动力,这好象很有道理,但实际效果不佳,要知道,学生面临升学考试,处于紧张的复习之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已经很大,把分数压低,只能让学生感到自己没有前途,灰心丧气,麻木不仁,失去信心,有的甚至自暴自弃,因此,复习过程中的考试要适度,所谓适度,就是既要拉开一定的距离,分出层次,又不出现众多不及格,这样,学生可以看到成绩,提高信心,增强力量,学起来也就兴趣盎然了。
8、解题格式规范化
解题格式规范,就是层次要清楚,表达要确切,解题时,要有根据,有推理,有判断,如用数学归纳法证题,就有明确的格式要求,解题格式规范还包括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格式,如单项选择题,只须填写一个答案,填空题按要求填答案(注意化简答案,注意式子的限制条件等),有关求解题、求证题,作图题等的解题要求。
9、因材施教具体化
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和认识能力上的差异,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复习时也应注意针对上、中、下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对于成绩优良的学生,要进一步培养他们谦虚好学,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谨防骄傲自满,课外作业可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让他们攻关,有时可指导他们写些解题小结,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成绩中、下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帮助,首先是不歧视,多关心,肯定他们的点滴成绩,使他们树立信心,不断进步,其次,对学习吃力的学生要给予具体的辅导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必要时还要给他们补课。
10、复习方式多样化
在复习时,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复习方法,把复习课上得生动活泼,象有关概念部分的复习,可用图表式,这样既节约了学生抄写笔记的时间,又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一般的复习课,教师也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先讲后练、边讲边练、先练后讲,以及学生练习为重,教师只在必要时作点拔,或为了讲够、讲透某个阅题,教师满堂讲解等等。
2.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 篇二
一、以习题带动概念的复习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需要学生理解.部分教师在复习时让学生去背诵这些概念, 这种做法有待进一步地改进.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再现已学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 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题组, 以带动概念的复习, 使学生在具体的题目情境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识, 同时加深对知识的应用与理解.如在复习一次函数时, 可以先让学生完成下面一道题.
【例1】 (1) 下列函数哪些是一次函数, 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2) 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____象限;y随x增大而_____;图像与x轴交点坐标______;与y轴交点坐标______;图像与x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______.
通过上述题目的完成, 就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一次函数和正比例的函数的定义及相关知识, 并能从形式上巩固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印象.这种复习方式比传统的背诵概念及口头叙述的效果要强得多.
二、让学生在总结错误中提高
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 在平时的作业、练习中积累了大量的错误, 教师在平时要注意搜集学生在解题时常犯的一些错误, 编制成错题组, 在复习时以改错的形式重现, 让学生通过辨别错误, 达到巩固基础知识, 查漏补缺的目的, 再通过类比改编题目, 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 在实数计算中有这样一道题:计算:, 在这道题的运算中, 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在复习时, 教师可把这几种类型的题目展示出来, 让学生进行辨别、自我矫正, 这样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计算指数次幂、零次幂、绝对值、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及特殊三角函数值, 同时还可以选取类似下面的练习题加以强化.
【例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2) 0=0 B.3-2=-9
C.sin30°=1/2D.
这样, 通过识别错误、巩固错误来达到温故知新的复习效果.
三、加强知识之间的横纵向联系, 促进知识条理化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往往都是点状的、零散的,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复习课把点状的、零散的知识进行相互比较、归纳, 找到知识间的横纵向的联系, 形成知识串、知识网, 使知识条理化, 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在复习课前让学生通过结构框图、表格、树状图、括号连接等各种形式对知识进行梳理,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总结情况并加以补充完善.如, 在复习《三角形》一章时, 可以先给学生布置课前活动任务:系统梳理本章的知识点和思想方法, 按三角形概念和分类、性质、应用三方面进行梳理.在复习时教师加以完善, 最终得到三角形知识结构图.
四、深化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 学生会学到很多数学思想方法, 我们应帮助学生把这个阶段中所反映出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及解题的基本思路提炼出来, 使学生在认知上得到提高、飞跃.数学学习是一个由薄到厚, 又由厚到薄的过程, 复习的目的不仅是要使知识系统化, 还要对所学的而且知识进行再认识, 对解题方法进行归纳和提炼, 从而使方法系统化,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有所提高.
例如, 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 按规定∠A应该等于90°, ∠B、∠D应分别等于20°和30°, 王工程师量得∠BCD=142°, 就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 你能说出其中的理由吗?
通过对这个题目的多种解题方法的分析, 让学生学会把不熟悉的图形转化为熟悉的图形, 把不熟悉的知识转化为熟悉的知识去解决, 这种转化的思想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特定思维方法的形成.
3.怎样上好六年级数学复习课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策略
复习课是一个学段结束必不可少的环节,可复习课知识层面无新鲜感,讲的都是旧知识,学生倦怠,教师难有激情。相对来说,平时的课堂教学容量少,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我们只需围绕一个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好预习、探究、尝试、巩固、拓展等各个环节,一节有成效的课就有保障了。但到了复习阶段,反而有了要么无从下手,要么处处皆是问题,一节课上下来觉得进展不大,效率不高,好像没解决什么问题。复习课真的是浪费时间,没有必要吗?当然不是。要上好复习课,就得先分析复习课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复习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当然是平时教学中难以解决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最普遍、最典型的问题。这就要从教师平时教学的侧重点和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入手进行分析。首先,平时的教学重点在解决一个问题,学习一个知识点,围绕这个知识点展开活动、练习、应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横向联系思考问题的意识较弱。其次,平时的教学,面对新知,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理解基本概念,探究出解决方案后,更多地注重建立模型,形成固定解决模式,难以在举一反三、发散思维上下工夫。从学生的学来看,经过平时的积累,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知识间的关联、思维的方式方法有了积累,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视野急待拓展,积累的各种活动经验有待总结、验证。第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什么地方强调不够、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暴露出问题已基本定型,而这也就是复习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要想上好六年级的复习课,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复习教学应着眼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健全知识网络。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分四大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采取分段教学,认知过程呈螺旋式上升的方式逐步展开。学生在某一段学习中受年龄特征、个人兴趣、外部影响、认知能力等各种因素的作用,记忆呈现零散化,块状化分布,因此很有必要在学段结束时对联系密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类、链接,对邻近知识点加以类比、沟通、对比、辨识,在相关知识间架设起四通八达的桥梁,并从中收获一种思维的习惯和反思能力,感受数学思维严谨的魅力。比如在空间图形的认知过程,一年级从常见的物体中认识长正方体,感受面的存在,感知面体的不同;二年级从体中引出长、正方形,感知边与角的存在及特点;三年级学习长、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会区分线与面的不同;四年级学习线的分类,及线与线的位置关系,认识角的组成、大小、画法等;五年级系统学习各种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正方体的体积;六年级研究圆柱、圆锥的体积,学生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及繁的学习过程,有了众多具体经验的积累,再回过头来梳理总结后,就会发现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归根到底是在研究点、线、面、体,任何一个未知的形体都可以从这四点出发去认识、去解析、去复制、去利用,回归到生活中也就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本质,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视野、思维水平相应也会得到提升。
第二,复习教学重在方法指导,重视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突出怎样寻找解决问题的生发点,在多样化中寻找规律,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因此,复习课不在于去见识多难的题型,更应侧重于提升思维水平,开阔思维视野,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经验基础上体现数学思维的奇妙,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的喜悦。让优秀的学生在多样化的解题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融会贯通;让平时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中提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第三,紧扣学生学习中带普遍性的易错点、理解中的难点,专项训练,有的放矢,打通学习道路上的节点。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养成积累易错点的好习惯,并对学生此处易犯的错误做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题例,设计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练习,采取学生最易理解的方式,最常见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强化对错点的辨析,修正个体认知,健全正确的认知体系。
4.怎样上好思品复习课 篇四
郄马中学陈喜来
复习课是教学中常见的课型,是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帮助学生对知识查漏补缺的必要的教学过程,也是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已学过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如何上好总复习课,提高复习质量,最大的限度地取得复习效果?下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重视情境创设,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我们应摒弃孤立、刻板、封闭的复习形式,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征,运用有趣、生动的画面、视频,结合寓言、故事或以图表的形式,多样化呈现学习素材,创设开放的情境,将复习主题寓于其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长处。其次,要构建知识框架结构,理清复习线索。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总体勾勒一下课文的框架结构,弄清课题、目题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以使学生做到线索清晰、目标明确地复习。
第三:巩固基础知识,梳理课文内容。
线索明晰了,知识网络构建好了,我们再帮助学生在这个框架下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系统找出课文当中的知识点,将教材内容梳理好,使之系统化,充实知识网络。另一方面,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对基础知识认真设计好适量的书面练习题,力求做到针对性强、难易适度,促使学生思考。这样,通过完成练习题,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熟悉教材基础内容。
第四:把握重点内容,培养分析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复习课教学目标,就是在保证学生全面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同时,突出教材内容的重点,使学生的复习能事半功倍。由于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在复习过程中,往往不分主次,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复习课的教学中,应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力求能完整地表述原理内容,并注重文字的准确性,消除学生似知而非甚知的感觉。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复习课教学的另一目标。因此,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复习基本内容和要点外,还应留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去质疑和思考,并采取多样化的训练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克服复习课单调枯燥的弊端。例如:可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巧妙的设计几组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题型,看哪个组答得最快最好。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判断、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第五:锻炼答题技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在考试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注意答题技巧与方法,只知照抄课本知识。因此,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应把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作为一个重点,提醒和指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认真审阅、分析、弄清题目是指向教材哪部分内容,然后再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分值认真做答,从而逐步掌握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避免学生出现答案写得不少,得分却很少的现象。
5.如何上好期末数学复习课 篇五
临近期末复习,学生压力大易浮躁,复习课缺乏新知识,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是我们教师尤其是数学老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将多年来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拿来晒晒。
我认为复习课不可等同于简单的新授课,不是简单的把已学过的内容根据教材新提供的习题和练习依次解决了事,复习课应该是高效的。高效的复习课就是要让学生在复习中构建知识网络,获得学习方法,培养解题的综合能力。要上好复习课,教师关键要做好备课。
一备目标:本节课要让学生重点掌握哪些内容、哪些知识?如何通过对知识的加深、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如何让学生感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如何弥补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方面的某些欠缺?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复习中达到事半功倍?
二备精讲;本节课哪些是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易错点、特别注意点,哪些知识需要总结、归纳寻找规律?
三备精练:通过有效的习题训练锻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解题的综合能力。如何注意雷同题、相似题、变化题的活用、一题多解发散思维?如何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限时训练、规范训练? 四备教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无论哪种教法都必须围绕着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眼,一定让学生动起来、学起来、忙起来。同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以学生带学生,互帮互助,充分发挥“小先生”的作用。
五备学生: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怎样,学情如何?本节课应提问哪几个学生?对知识出问题的学生课下如何补救?同时应特别关注哪几个学生听讲,该学生听讲情况如何?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参与面达成度怎样?
总之数学课堂是充满思维、充满问题、充满知识的地方,要上好数学复习课,教师必须在备课方面多下功夫,引导学生以思维为核心,把知识搞懂、弄懂,使学生对知识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一通百通,以不变应万变,在考试中大显身手。
一个学期临近尾声,我们将迎来期末考试。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必须拒绝题海训练。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对于数学复习课,要上好,很难。对于上好数学复习课,我的观点和做法是:
1.团体作战
统一步调,群策群力,发挥集体的智慧。共享好的试题,好的教法,交流和沟通,相互促进。
二.优化个人教学 各教师应据所任教班级实际情况,制订有效灵活的复习计划,充分显示自己的教学特色。
三.复习方略 1.把握复习四原则 ①总—分—合原则 ②数学思想方法明确化原则
数学思想:构造思想,化归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数学方法;归纳,综合,观察,比较,抽象,类比,运动和变换 ③“双基”与“能力”并重原则 做好基础题,适当增选几道中高挡题。④典型问题强化原则
对易错,易混问题进行巧妙编排。复习的重点内容和需强化的内容穿插进行。通过变式教学,变式训练,2.抓住两条主线
①以梳理知识结构为主线
②以学生知识误区为主线 3.实现两个关注
①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要暴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否则就永远不会上升到能力层次。
②关注主体发展。激发学生的主体潜能,学生在体验数学活动中感到学习的乐趣。最后,在临近考试之际,让学生多做几套考试题,进行诊断和测评,规范解题格式,开拓思维,补漏补缺。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的感觉,的确,复习课既不象新授课那样使学生觉得有“新鲜感”,又不象别的课那样有章可循。那么,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呢?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提高复习兴趣。
平时授新课,新鲜有趣;复习时,要重复已学的内容,有的学生会觉得单调、枯燥无味,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复习的认识,主动进行复习;另一方面,要以“新”提高复习的积极性。不仅仅是让学生复习知识,让学生掌握、巩固、弥补新授课解决不了的问题,它更大的空间应该是让学生在复习课上,感受它与新授不同的另外的一种风景,让他们感受复习课的魅力。
二、重视综合,融会贯通。
数学复习的内容可分为基础知识和解题技能两部分。在复习中,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律比较和运用,力求对所学的基础知识从局部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抽象等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融会贯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定义、定理、公式的复习,应弄清来龙去脉,沟通相互关系,掌握推证过程,注意表达形式,归纳记忆方法,明确主要用途,使每一章节中的知识点都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注意做到:
1.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数学思想与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联系数学中各类知识的纽带。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对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不易理解的知识,数学思想与方法等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要从不同角度出发思索问题,进而突破重、难点。
2、综合复习,理解掌握。
所谓“综合”,是指将不同学科、不同单元、不同年级、不同时间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提炼加工,建立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便于记忆,便于应用。融会贯通基础知识后,在解题过程中还应注意根据学过的知识去发现和挖掘书本上没有的和老师没有讲到的问题。如理解一个概念的多种内涵,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对具有共性的问题总结解题规律,发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等。由此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用之法。
三、查漏补缺,讲练结合。
复习时,对学生掌握较好的内容,可以一笔带过,对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可进行形式多样的练习。内容要“全”、习题要“精”、方法要“活”、时间要“足”,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练习时要注意控制难题,把练习的重点放在重要和关键的知识点上。
对复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要做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讲练时间。讲出新水平,练出新花样,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
6.如何上好一年级数学复习课 篇六
厚街开贤学校 张继林
[导读]如何上好一年级数学复习课。准备了由易到难、不同程度的三级练习。第一关:根据老师给出的图形判断位置;第二关:根据老师给出的文字和图画自己去理解题意并做出选择;第三关:能用语言表达位置关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丈高坛,起于累土。”由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是刚刚入门,加之识字量不大,表达能力不够完整、准确。因此如何真正上好复习课,让孩子感兴趣,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觉得要上好复习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认真准备。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计划,确立目标
一年级所学的知识比较零散,因此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着重分析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哪些基本知识,形成哪些基本能力,学生掌握程度如何等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感悟、理解和应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然后再制定指导性强,针对性强的复习计划。定了复习计划后,再根据各节课的内容确定明确、恰当的复习目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授课要创设情境,复习课同样也不能缺少情境。因为复习课内容本来就缺乏新意,如果不弄点有趣的情节,学生不容易感兴趣。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复习《位置》时,我们可以将题目蕴涵在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自己身边,数学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而在复习计算题的时候,把计算题蕴涵在有趣的童话故事里面,在有趣的动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到做题很熟练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的活动,像“找朋友”、“开火车”等活动,赢的同学可以奖励红花、红旗等等。总之,让学生开心起来,学起来就不觉得累了。
三、精心设计,适度指导
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在学习理解上难免会有差异,因此,反映在课堂上的是每个学生在复习时的需求会不同。所以,在复习课的练习中,也需要教师根据实际,做到精心设计。
(1)考虑个性差异,分层练习。一般的学生要保证目标要求,做一些基础的练习,对
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省得他们没事做,自我感觉太好,还可以避免滋生骄傲情绪。
例如我在复习《位置》时,准备了由易到难、不同程度的三级练习。第一关:根据老师给出的图形判断位置;第二关:根据老师给出的文字和图画自己去理解题意并做出选择;第三关:能用语言表达位置关系。通过这些练习,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收获,让他们心理由衷体验成功的快乐。
(2)有的放矢,归纳练习。在复习时,可以精选书上例题,或学生平时作业、试卷里错的多的题目,或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这样有针对性的讲解、练习,有效的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7.如何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 篇七
一、复习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1.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 教师的板书与学生的板演相结合。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 使学生受到锻炼, 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 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在总复习中, 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教师针对错误进行系统分析是极其重要的。
3.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使他们经过努力, 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 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这一指导原则, 应引起每位教师的高度重视, 需要教师在复习中精心安排, 正确对待。
二、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 尊重学生。
学生没有学会, 教师首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有普遍性的错误, 先要作自我检讨, 这样做会使学生倍受感动, 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地纠正错误。
2. 理解学生。
学生对复习课不感兴趣, 教师应当冷静地分析原因, 必要时可召开一个“我喜欢怎样的复习课”主题班会。经过面对面的交流, 师生之间的心贴得更紧了, 同时也为改革复习课的教学提供了依据。
3. 相信学生。
复习课若能师生共同研究、探讨, 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分类, 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 体验成功快乐, 唤起学习的热情。
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的追求。为使学生获得成功感, 我们应以创设成功机会为核心组织教学, 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方法, 将教学目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 由不同类型的学生来回答, 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回答问题, 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氛围。
三、利用“典范练习”, 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1. 变更命题的表述形式,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可以使学生养成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2. 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
对问题解答的思维方式不同, 产生解题方法就各异, 这样训练有益于打破思维定势, 开拓学生思路, 优化解题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 变化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引导学生把课本中的例题多层次变换, 既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既巩固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
4. 强化题目的条件和结论, 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性。
这样的训练可以克服学生静止、孤立地看问题的习惯, 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再认识, 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
5. 变封闭题目为开放型题目, 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通过这类问题的练习, 可以把学生引导到他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去, 鼓励他们去探索、去争论,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狠抓技能训练, 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数学总复习中, 特别是在学生练习中要做到:第一, 准确性。准确性是数学基本技能的第一要素, 数学是一门有绝对确定答案的科学, 要求在解题过程中遵循准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 在运算、推理、作图和所得结论中都准确无误。第二, 速度。近年来的各种入学考试越来越注重解题速度, 其中就有对基本技能的考查因素。第三, 协调性。能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反应, 对于文字、符号、图形运用自如。
五、采用具有直接效应的有效复习方法
首先, 走出认识误区, 强化目标意识。教师在总复习时要有目标意识, 在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本班学生实际, 在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结合点上花力气、下功夫。复习时既有共同的基本要求, 又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个别辅导, 从而真正使所有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 使知识得到巩固, 数学能力得到提高。
8.怎样上好数学实践课 篇八
关键词:数学实践;深入研究;优化效果;自主参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在小学数学活动中增加“实践活动”,这给每个数学教师带来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这个要求的提出,表明数学教学不能单单停留在书本上,更要结合生活实际,密切生活实际。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入挖掘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了解才有发言权。”要想上好数学实践课,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把教材吃透。只有做到对教材的熟练、透彻的掌握,才能明确教材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给学生带来既有想象空间、灵活机动,又能落到实际、比较“接地气”的课程体验。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与角”中,课程规划既有线的认识,也有角的度量与如何画角。结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爱动、好奇的特点,笔者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大自然,巩固认识线与角的相关知识,为以后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做好铺垫,感受生活中处处存在的数学之美。
二、调动兴趣,优化课堂效果
数学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枯燥乏味的。学生没有对数学的兴趣,只靠教师强硬地填鸭式灌输知识点,效果不甚理想,教师被动,学生痛苦。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很多数学教师的难题。
在《小数的意义》这一章节,可以先让学生列举自己见过的小数。学生经常跟随父母逛超市,早已对小数不陌生。这个问题对学生并不难,很容易让学生眼前一亮,调动起兴趣。在争先恐后的回答中,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起来了,就能为后续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个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会对良好的教学效果产生重要作用。
三、学生自主参与,事半功倍
教学中不能是教师“一人独大”,而是应以学生为主。有了学生自主参与的实践课,才是“活”了的实践课,才能距离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目标更进一步。那教师如何才能淡化自己,让学生自主参与呢?
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中有一个实践活动“人口普查”。这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也和社会热点相关。笔者布置作业:每个学生统计自己小区的人口数量。在下次实践课的汇报交流时,学生都很兴奋,因为这是他们自主参与、自己主导得出的数据,而后把自己的数据和国家人口普查数据对比,学生认识了“亿以内的大数”,并了解了数的融合,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四、化理论为应用,贴近实际
学生学习知识,很大程度是为日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基础,学习数学更是如此。因此,数学实践课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把课上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课拓宽学识,转化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学习统计知识时,笔者把学生分成小组,一起到学校附近的文具超市做调查。从学生天天使用的文具入手,对超市中文具的种类、数量、价格等方面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学生经历收集收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简单实践,学生了解了统计的概念,巩固了知识,发展了思维,从而达到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熟练应用数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价值,增强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效果。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学习方式。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知识,还能让学生积累生活知识,锻炼数学思维,增强应用意识,是每个数学教师都应该探索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叶季明.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2.
9.如何上好低、高年级数学复习课 篇九
厚街开贤学校 张继林
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复习,必须依据复习课本身的特点,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以本班学生实际为基础来进行复习。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大量枯燥的练习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教学中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显得很零碎,不扎实。因此,教师能精心设计、有效组织、合理全面,有序进行是非常重要的。
一、复习导入要创设情境,增强乐趣,激发欲望。
复习课原本就是对已学过的知识的再学习,由于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已失去新鲜感,较难再引起学生注意,如果注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创设适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情境,那么学生学习时觉得特别轻松、愉快。
首先要注重复习方案的设计。复习课前,教师首先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找出书中涉及到本节复习内容的题目。然后进行富有创意的设计,将要复习的内容作有机的组合,以一种新的问题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由此来唤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复习口算,首先创设动物学校开运动会的情境,然后把每道题设计成一个比赛项目,学生特别的高兴,而且口算速度和正确率明显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很高。又如复习“乘法口诀”时,可借创设学校组织去儿童乐园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并列乘法算式求图中小朋友的人数。让学生列出不同的乘法算式,来解决问题。这样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数学从学生的生活中走出来,使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上学习的气氛更加浓厚、每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
其次,注重复习方式的新颖性、趣味性、多样性,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复习活动中来,并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及设计一些可以从多角度思考的题目,通过复习,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复习。例如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适当组织学生参加有趣的编题活动,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复习教学活动。
二、复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开放性,突出实效性。
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复习的内容要有选择性、针对性、开放性。复习中的练习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达到训练学生思维敏捷性、创造性的目的。可以把期末复习的内容大体分为三大块:一是基础知识;二是计算题;三是解决问题。在复习时注意让学生主动地回忆和整理学过的知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哪个方面薄弱就进行针对性的对应练习。又如计算复习课,要注重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方法的灵活性,那么改错题和开放题比较好。有针对性的练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毫无重点、表面花哨的练习,却只能事倍功半。复习中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既可以把学生学过 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注重分层次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阶段,分层次的练习题的设计应把握知识的连接点,做到一道练习题击中多个知识点,通过题型或问题情景变化,促进学生获得熟练解决问题技能。同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利用学生间的互相提问、小组中成员的合作等多种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和自主探索中获得发展。还可以通过做有趣的数学游戏,围绕一些故事情景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或者设计一些生
动有趣的学习竞赛、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可
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收到良好的教
学效果。我经常采用的游戏活动有:开火车、接力赛、评选优秀邮递员和夺红旗
等,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以各种可爱的小动物为载体,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
题材,让学生来充当助人为乐的小雷锋,从而使他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作用,使他
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四、重视一题多变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题多变是加深对应用题理解的良好训练方法。这样复习有两个好处:
1、进一步深化对应用题的理解掌握规律;
2、加强对不同类型的应用题的比较,防
止知识负迁移。例如,在复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的应用题时,可以把“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加法应用题,改变成“求
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减法应用题。如“有5 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3 朵,红
花有多少朵?”改变成“有8 朵红花,红花比黄花多3 朵,黄花有多少朵?”
通过一题多变,使学生搞清楚谁与谁比,谁多谁少,不是见“多”就加,见“少”
就减。
五、重视生活数学的应用。
数学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复习时必须联系实际才能使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再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使学生处处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
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数学复习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
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关注技能的掌握,转向侧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
生的学习能力、习惯的培养。另外,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只做“听众”、“观众”,应把复习的机会还给学生,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
生自己去完成回忆、讨论、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浅谈低年级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
上好复习课,对学生系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对
教师弥补教学中的欠缺,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真正上好复习课并
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复习课相对于新授课与练习课,有它自身的特点。
上好数学复习课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
二、突出整理;
三、加强
比较;
四、重视练习;
五、注重思考。
在复习课中不能脱离教材,注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对于学生过关的问题
无需再机械练习,让孩子们能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能力。
关键词:
兴趣 整理 比较 练习思考
上好复习课,对学生系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对
教师弥补教学中的欠缺,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真正上好复习课并
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如果不认真安排,不精心设计,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前
很多复习课都凸显了以下一些共性:
场景一:上课铃响,教师拿着一大叠试卷进入教室,学生立即拿出笔和草稿
纸,随即一节课便在学生埋头苦做中悄然结束。下节数学课便是教师给学生校对
完成的试卷,就题讲题。这样在课堂中大量进行习题训练,搞题海战术,从上课
开始做试卷讲试卷,把学生弄得极度疲劳,产生烦躁情绪,根本达不到复习的目;场景二:上课铃响,教师带领学生打开数学书至多少页,接着上节课做的题目继
续写下去。学生写好一题,教师校对一题,就这样写一题讲一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随着下课铃声嘎然而止,于是一节复习课便就此完成。象这样教师带着
学生一成不变的按教材上的顺序完成练习,边完成边校对,下课铃响此节课便结
束,导致了一节课缺乏必要地总结归纳和方法提炼,只是为了完成书上的习题而
进行,也达不到复习的效果;
场景三:上课铃响,教师开始喋喋不休地讲,不是还在黑板上奋笔疾书。细
听一下,原来是将新授课的内容进行了压缩,上了节浓缩版的新授课。学生在下
面听的很不耐烦,于是便有了交头接耳、哈欠连天的情形发生。这种课让学生又
重“学”了一次,但重“学”的感觉却是实在不好,可以说是味同嚼蜡。实际上复
习课相对于新授课与练习课,有它自身的特点。这就是:
1、通过复习,要将独
立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使学生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复习,沟通各个有联系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利用复习课进行各种能力,尤其是
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基于以上分析,我觉得上好数学复习课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
复习课的内容都是已经学习过得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如新授课强烈。所
以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在环节设计中
要加入吸引学生的活动,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比如一年
级下册教材93 页的二、三两题,是针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而设计的。如果单
纯的以计算的形式出现,学生必然不会产生主动完成的欲望。而结合教材中设计的场景,教师在备课时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低年级孩子热心、乐于助人的品质,这样设计提问“谁愿意帮助小蚂蚁(小白兔)顺利的通过小木桥(草地)
回到妈妈的身边啊?”。学生在这样的场景中,在语言的促动下,自然而然就产
生了帮助别人的欲望,从而自觉得解决书上的练习。既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也达到了教师复习巩固的愿望。
二、突出整理。
数学知识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严密的系统性。但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有些能力还没有很好的形成,让他们自行整理所学知识,实在不易。所以教师的整理工作尤为重要,在梳理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联系新知,形成知识链。
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了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在一年级下学期又学习了二十以内的退位减法以及一百以内的加减法,这些计算的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
都有着层层递进的关系,二十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学好
了二十以内加减法的方法又能推广到一百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师在复习时就
要带领学生回忆这些计算的方法,形成系统的算法体系,对学生的能力提高也是
非常有利的。
三、加强比较。
教材中多次出现了比较题组的练习,通过让学生进行比较,探究知识间的异
同,牢固地掌握知识。通过比较,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方法。比如在学习百以内退位减时,出现了“10—3,40—3,60—3,90—3”这样的题组,通过比
较能使学生很快发现这组题在计算时的共同点,迅速形成计算方法; 通过比较,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方法。如“36+3,36+7”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但在计算中存在是否进位的问题。通过比较,能很快发现这两题的差别,有利于学生更熟练的解决类似地问题; 通过比较,还能使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如“52+6,52—6”这组题,通过比较学生能很快发现计算符号的差异,降低计算的错误率。比较能帮助学生系统的整理知识,形成良好的方法与习惯。
四、重视练习。
练习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各种课型中的练习侧重点却有所不同。新授课的练习侧重知识的掌握;练习课的练习侧重技能的形成;复习课的练习则重点将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中要将基本练习和综合性练习相结合,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主动运用技能的意识,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紧扣教材的同时适当的有提高和补差题。
五、注重思考。
在复习课中除了对书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外,还要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想法,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能自主生成新的知识与体会,从而达到提高的效果。比如在一年级下册 93 页的第五题,要求学生判断出哪些算式的得数比 50 大: “43+9,34+9;52—757—2;60—9,3+47”。有些学生拿到题后立即开始计算,而有些学生则仔细观察,进行比较,回忆算法,最后再去完成,很快前两组题学生可以通过回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相关知识完成,而最后一组题学生要通过估算甚至计算才能进行判断,“3+47”的得数又正好等于50,这就要求学生仔细推敲题目要求,作出最后的抉择。校对时教师分别请这两类学生汇报方法,其余同学可以通过比较择优选用方法。
通过这组练习,让学生充分调用已有的知识,在运用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思考,提高了正确率和速度,最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主动搜集已有经验,形成新方法的能力。
个人认为,通过对以上几点的合理运用,我们的复习课必然会如新授课一样,引人入胜,异彩纷呈。不过也不能脱离教材,同时也要注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对于学生过关的问题无需再机械练习,让孩子们能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能力。
如何上好高年级数学复习课
复习课是每位教师和学生最感头疼乏味的课。一到这个阶段,学生们总是提不起劲,哪怕教师把知识重点说了一遍又一遍,学生们将习题做了一通又一通,还是无济于事。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更易手忙脚乱、无从下手。
于是,“复习课怎么上?”成了教师们时常研究的话题。低、中年级的数学复习课可采用多样的游戏形式参与复习中去,还可采用多变化题目类型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而高年级的数学课却不宜采用游戏,题目形式也变不出什么花样。如何改变学生做题目厌烦的的情绪呢?教师不妨可在课堂中对知识重点稍加复习后,转换一下学生所处的地位——“这节课请你来为大家出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通过从资料里找、自己动脑筋想,纷纷把按要求出好的题以一张张纸条的形式递到老师手中,课堂气氛开始活跃了。教师又从中挑选出一些典型的、大众化的题目写于黑板上,让学生作为练习作业去做。这样,就可以使一些被选中题目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余下的纸条再分发给各个小组,让他们从小组讨论、交流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
在学生出题期间,教师还可在一旁作适当的指导,如:出题时,要抓住单元重点,不能出偏题、怪题。出填空题时一般可以出一些便于计算的题;出判断题要出多设“陷井”,能麻痹别人注意力的题,尤其是概念性强的题;出选择题时,几个答案需要近似一些,尽量不出一猜就能猜中的题------学生依靠教师的提示,既能把题出得更好,又使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培养。而且,通过出题,使他们自己在做题时,对于一些常规问题更能注意了。
10.怎样上好律动课 篇十
语言故事
中班
授课人:许雅慧 活动目标:
1. 能从影子的整体或者局部轮廓大胆猜测故事中的客人,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2. 喜欢阅读故事,体验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快乐。
3. 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朋友一起过生日的快乐。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活动难点:
根据影子的明显特征猜动物。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日快乐歌曲
活动过程:
(一)引题,观看图片(小猫)
师:今天呀,老师请了一位动物小客人到我们这儿来做客,你们猜猜,会是谁呢?跟它打个招呼!(鼓励幼儿大胆用普通话与小猫打招呼)
师:小猫今天特别高兴,知道为什么?(观看图片)哪里看出小猫要过生日?(直接引出,通过观察封面,让幼儿获取有关于故事的信息,发展幼儿语言的完整性,了解故事的封面隐藏的内涵。)
(二)理解故事,听声音,观看大图书3(停电了)师:哎呀,小猫过生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
师:停电了,什么也看不见,小猫怎么办的?(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述解决停电的办法)
(一片漆黑的画面,带给幼儿视觉的冲击,结合生活经验发展幼儿语言及推理解决能力)
(三)观看课件(小猫拿着电筒照)师:看看小猫找到了什么?(手电筒)
(四)观看课件5(门铃,客人来了)
1.师:叮咚:门铃响了,小猫拿着手电筒从门洞里照照。(解疑故事中的解决方法。)
师:这是谁啊?你们帮小猫猜猜看,(是小兔)为什么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小猫打开门看一看。猜对了吗?(小兔,你好!请进请进!)
2.叮咚:又有人来按门铃了,小猫拿着手电筒从门洞里照照,这是谁啊?谁来猜一猜?(刺猬)为什么?打开门看一看。真的是刺猬来了!(刺猬,你好,请进请进!)
3.叮咚:又有客人来了,小猫拿着手电筒从门洞里照照,会是谁呢?长长的尾巴是谁啊?快请他进来看一看吧,(课件10)(小猴,你好!请进请进!)4.现在小猫的家来了几位朋友?我们一起数一数吧!(数1.2.3,同时出示课件)(推过剪影的效果深深吸引孩子探疑的兴趣,在充分推测的过程中,用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完成的语言描述了解故事的内容与情节。)
5.叮咚:还有朋友来啊,小猫的朋友可真多,我们来看看,哇!这次一下子来了三位朋友,到底是谁呢?打开门看看。(长颈鹿,梅花鹿,熊猫你们好!请进请进!)(能分辨主人与客人,感受朋友共庆的欢乐场面。)
(五)完整讲故事
(幼儿在推测的过程中对故事情节有了一定了解,本环节通过互动式读大书,进一步完整理解故事内容,以生动的语言适当修改原文中的语句,让幼儿享受在以图示文的过程中。)
(六)引导幼儿给小猫送祝福,唱生日歌
1.师:现在小猫家里更热闹了,哇,电来了!小动物们一起给小猫过生日啦!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小猫一起过生日啊?可是有一个要求的哦,那就是要跟小猫说一句祝福的话,你会吗?(幼儿说祝福语)
2.生日歌响起,引导幼儿唱生日歌。
师:宝宝们,我们一起给小猫唱生日歌好吗?
11.新课标下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复习课 课堂效率
在目前的数学课复习教学中,仍旧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与不足,错误的教学模式与复习方法,不仅不能有效的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觉得复习课是枯燥乏味的,就会影响到实际的复习效果。数学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做进一部的调整、整合,使学生缕清思路。让学生自主发挥,互相交流,进行辩论,这样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自主参与、深入体验,才能更好地上好数学复习课。
一、数学复习课的现状分析
1.注重回顾而不注重深化提高
现阶段,教师在进行实际的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让学生们自己进行知识点的回顾,这样一来,在大多数的数学复习课上,教师通常所采用的都是问答式的教学模式,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做出被动的回答,整个过程中看似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却是学生按照老师的步骤和思路走,并没有及时的做出自己的主动思考。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通常只是教师带着学生来进行知识点的回顾,没有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知。
2.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不足
在实际的数学复习课教学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该部分的课堂内容刚刚学过,如果再进行一遍系统复习往往会浪费时间,因此,其在复习课上关注更多的是对学生综合运用题的解答能力的训练。在这样的情况下,复习课就会失去自身的价值,学生并没有在复习课上进行知识的回顾与结构的梳理,也没有对已学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与记忆加深,而是直接的就进行能力的提升。通常来说,这种学习方法只能够对优等生有效,对于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并不能有多大的收获。
3.忽视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
现阶段,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很大一部分的数学教师,把复习课当作练习课来进行。简单来说,这种复习课的教学思路从根本上来看其实就是题海战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能会在短期内对某一部分的知识点有一定掌握,但往往并没有从根本上对该部分的知识有一个深入地理解,不能形成自己的有效认知结构,也就是说,这样的复习课往往会让学生丧失掉掌握知识并形成自己认知结构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复习质量来说也会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二、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
1.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
教师在实际的复习课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的引领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回顾,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再认识。例如,当我们在进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这一章节的复习时,教师不能只单纯的让学生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进行重复描述,可以通过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来进一步加深对于该问题的理解。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在数学复习课上出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复习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要想真正地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就不能只是纯粹的进行基础知识与运算技能的复习,因为从根本上来讲,数学复习课的最终目标,就是能够引导学生在对基础知识有一个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还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并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在进行实际的复习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问的方法,逐层深入,让学生能够对基础知识有一个良好的掌握。这样一来,由于设计的综合题目起点难度较低,学生普遍乐于尝试,进而培养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为其设计适当的课后作业
为了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复习课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要求教师在课堂结束以后为学生布置适当的课后练习题,要求练习题的内容必须要来自复习过程中的易错易混点和相关例题的转换,保证练习题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不能只注重练习的数量而忽视质量。此外,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充分的注意层次性,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强度,课后作业全部完成以后,要求教师进行全员检查,并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分析,进行作业中共性错误的讲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提升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要想全面促进复习课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全面提升,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要根据课本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有效的备课,设计出一个优化的导学提纲,让学生们的复习过程能够更加有针对性。通过优化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全面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进步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韩香玲. 例析数学复习课内化知识和技能的措施[J]. 中国校外教育,2015(8).
[2] 周兴荣. 因材选题,这边风景独好——初中数学复习课的一点思考[J]. 求知导刊,2015(1).
[3] 尹明. 初中数学导学案的使用——打造和谐高效课堂的点滴体会[J]. 学周刊,2015(32).
[4] 吴生娟. 加强互动教学,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J]. 赤子(上中旬),2015(22).
12.如何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 篇十二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复习课都是旧知识, 学生没有新鲜感, 因此表现的不像在新授课时那样有兴趣、有激情, 教学气氛往往比较沉闷。为了使学生在复习时有新鲜感, 我们经常改变复习形式和营造问题情境, 来激活学生的兴奋点, 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复习中去。
1. 提供生活素材, 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使学生对复习的内容, 有感而发, 由趣而学, 在积极思考与交流合作中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就在生活中, 进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使知识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根据复习目标, 合理调整教材, 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教材中的复习题, 使之切合学生的实际, 适应教学的需要。如:测量的复习。话语导入:同学们, 给你们读一篇数学日记, 请看——
今天是2008年4月20日, 星期三。
早上六点半, 我被吵醒, 便从长6厘米, 宽2厘米的床上爬起来, 我拿起一支长15米的牙刷刷牙, 不知不觉过去了2小时。想到马上要上语文自习不能迟到, 于是我赶紧穿上衣服, 以每分钟5米的速度跑向操场, 发现操场上有好几个同学正准备跑操……
从学生很熟悉的日记引入, 故意错用单位, 引发学生的兴趣, 激起学生的思维发现问题, 还引导学生说出在生活中错用单位会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让学生立刻感受到学习计量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进一步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创设故事情境, 解决生活问题。
在复习教学中, 我们要注意创设故事情景、依托故事情景, 在故事情景发生过程中复习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故事情境, 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 善于总结经验。
3. 把指挥棒给学生, 让他们安排课堂。
适当的征求学生意见, 让学生安排复习内容, 适合在单元复习完或者整册知识的漏洞中, 学生讨论后决定内容和形式, 如:计算大比拼等, 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讲习题的解决办法。
二、了解复习课的一般程序
1. 梳理知识, 理清知识点。
数学是一门结构性很强的学科,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往往是一个个分散的, 即使注意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一般地说也是有限的。在教到一定阶段, 就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的内在联系, 对学过的概念作穿线结网, 促进学生脑中的概念结构系统化。
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 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 互助评价, 开展争辩。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 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2. 总结质疑, 抓住重难点。
在复习时, 我们必须做到: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查找学生的薄弱环节;分层辅导。这样, 才能抓住重点, 突破重点。
3. 综合应用, 培养创新点。
周玉仁教授指出:“数学的学习是从厚到薄, 又从薄到厚。”复习课中可以延伸、拓宽, 但要有个度。复习课练习的特点与新授课的练习不同, 应换个角度, 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复习课应“下要保底, 上不封顶”,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利用形式多样的练习, 巩固提升
练习是复习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 但是一定不能使用“题海战术”, 让学生机械重复的练习, 教师重复的讲评, 其结果是双方都疲惫不堪, 对复习课产生厌烦。要让练习有效果,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综合性。
复习课的练习题设计, 要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和融会贯通。要设计一些综合性强的练习题, 帮学生把握知识的脉络。同时综合性的练习可以锻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典型性。
教师在复习课中要设计典型有代表性的练习, 能够达到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找到解题规律和方法的目的。同时, 我们要设计一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练习,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使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得到启发, 形成知识网络。
3. 针对性。
在复习过程中, 我们要及时做到查漏补缺, 对于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点可以一笔带过。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可以有针对性的多设计一些相关练习, 帮学生扫除障碍, 全面掌握知识。
4. 层次性。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 教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 一定要尊重差异,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 设计出多层次的练习。要能让学困生“吃得了”, 中等生“吃得好”, 优等生“吃得饱”。一般来说, 我们每节课的练习都要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基础练习, 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检测;第二层为综合练习, 侧重于知识的联系和运用;第三层为拓展练习, 侧重于数学能力的检测。学困生可以只完成第一层, 中等生在完成第一层的同时完成第二层, 优等生在完成前两层的基础上挑战第三层。在课堂上,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都有所发展, 都有成功的体验。
总之, 小学数学复习课要真正上好、上出实效并不容易,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 不能让学生只做“听众”、“观众”, 需要我们在实际中摸索, 根据本班实际, 因材施教, 在分析反思中总结, 把复习的机会还给学生, 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讨论、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的过程,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要:小学数学复习课上得好不好, 关系到教学质量能否提高, 学生素质能否增强。复习课要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讨论、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的过程,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3.怎样上好一堂课 篇十三
要上好一堂课,首先必须安排好课堂教学结构,这是很重要的。构成课的基本部分有: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布置课外作业。
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的各种准备,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集中学生注意力,保证教学能够顺利地进行。任何课都要进行组织教学,不仅在上课开始时,并贯串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到一堂课的结束,都要留心观察学生的情况,使之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维活动实现组织教学。最后,按时结束一堂课和认真布置好课外作业。检查复习的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利于新知识的接受。检查复习的方法有:口头问答、黑板演示、检查课外作业 、纠正作业错误等。检查后一般要给予评定,并指出优缺点。检查复习的内容可以是上一次课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并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年龄特点,尽力创设新颖的情景和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入新课。
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这是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后,我们就应及时地将新课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展现给学生。当触及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或者说是新知识的生长点,也可以说是本节的重点、关键处时,教师就应根据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形式(朗读、讨论、操作、画图、实验、尝试等),及多种感官真正参与和探究新知。在此须注意两点:第一,问题必须提得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吃透学生。第二,教师的启发点拨要适度。巩固新教材:主要是在新课结束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方法、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用精简扼要的语言,把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加以系统概括,使学生对所学新教材当堂理解,当堂进行巩固,也可以使学生初步练习和运用新知识,从而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进一步发展智能,及时强化,然后再提高,为课外作业做好准备。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和阅读教科书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布置课外作业,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布置作业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有时还需提示和示范。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的检查,批改和评定,及时反馈信息,改进教学,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比如在“盐的水解”这一节里,一开始我就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碳酸钠水溶液显什么性?学生都认为显中性,这时演示碳酸钠溶液使酚酞变红的实验,接着叫学生亲自动手,取少量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三种溶液,分别用pH试纸检验,实验证明醋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铵溶液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全班同学都感到惊奇,激起了他们思维的浪花,大脑处于高度专注,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抓住学生急于求知的思维最佳时刻,进行指点,运用电离理论与化学平衡移动观点,分析水解的原理,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突出其本质,总结出“盐类的水解”概念。这时再提出新问题,给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启发引导他们分析归纳,按盐的组成判断其水溶液的酸碱性,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最后把水解知识的.运用布置作业,并把水解知识延伸到第二课堂。编写几道练习题,供学生思考练习。还布置他们进行两项调查,“泡沫灭火器”和“炸油条”都采用了哪些化学药品,依据什么样的反应原理。使学生能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和应用。
课堂教学结构不外乎以上这几部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不同特点,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任何一种结构模式,同时也不能用一种结构模式否定另一种结构模式。因为任何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结构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同时也难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灵活地、恰当地选择和应用,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14.怎样上好口语交际课 篇十四
摘要:口语交际是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的需要,上好口语交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落后,口语交际课常常遇到尴尬,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到底怎样上好口语交际课,许多老师认为没有规律可循,没有方法可学,有些老师甚至把口语交际课上成阅读课。为了提高口语交际课堂的有效性,掌握口语交际课的课堂基本模式,上周我校举行了一节口语交际研究课。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1、明确口语交际课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课有这样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口语交际课要让学生学会表达与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文明地进行沟通,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如果口语交际课大部分同学没有得到口语的训练,这就不是成功的口语交际课,这就不是有效的口语交际课。
2、明确每一次口语交际课的要求,然后在课堂上能够围绕这一次的话题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尽情地发言。
3、了解口语交际课的三要素:
1、话题,2、语境,3、互动。要上好口语交际课,首先要选好话题,要选让学生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也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的交际话题;第二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交际氛围,交际的情境,让学生扮好角色,尽情交流;第三,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交流、互动,只有几位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这不是交际课,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要有大部分学生交流、互动,这才是交际课。
4、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交际课上,教师不仅仅是把要求告诉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要善于抓住时机,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这样学生才能畅所欲言。
5、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口语交际往往跟单元习作联系在一起。这样,老师更应该重视口语交际课,更应该上好口语交际课,为习作打基础、做准备,做到先说后写,说写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际活动的广泛活跃和频繁,口语交际能力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要求。“口语交际”课便成为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的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然而农村学校在实际的教学中,“口语交际”更是常常遭遇尴尬,课堂上要么不肯交际、无人发言,哑巴课,要么远离目标,漫无边际。很难达到目标要求,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改变现有教学情况,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呢?在教学中,我认真分析和总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想”说,“想”交际,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在激发兴趣上下工夫。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是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其间语言呈双向或多向互动状态。创设情境,能让儿童从感受、体验形象中开始,而儿童在感受、体验形象时,观察的客体和词语之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系,会使词语与形象沟通起来,同时,语言与思维也随之发展。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教材内容巧设情境,才能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动机。
1、教师描述激情。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教材中有些内容也提出了一定的问题,这些语言文字经过老师的口头描述会更形象地进入学生的大脑,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例如《发现朋友有了缺点,该怎么办》一课,上课伊始,我描述了这样一个情境:我有一位好朋友,他勤奋好学,各项活动总出类拔萃,从不轻易犯错误,可是他做了错事,总不承认,爱撒谎,你们说该怎么办呢?学生一听帮老师解决问题,思维活跃纷纷说出许多见解。这样一下子进入了问题情境,把口语交际回归生活体验,打开学生话匣子,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交流欲望。
2、运用教材创设交际情境。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在口语交际课中只要抓住这些材料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上《找秋天》这一课时,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传悄悄话好吗,现在我们采用开火车的形式传,看一看谁把老师的话听得最清、传得最准,说得最响”,顿时,同学们高兴极了,个个争着抢着要上来传话,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学生,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交际的欲望。在教学《自选商场>》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要让你们当一次售货员,看谁的商品卖得最多,你们要争着介绍,下面就请同学们开始扮演售货员,分小组进行。我在教学《打电话》一课时,我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同学们愿意猜一猜吗?叮铃铃,叮铃铃。一头说话一头听,隔山隔水不见面,两人说话听得清。同学们很快就猜出来了。在我们遵义电话已经进入了农村家庭。小朋友们,我们不但要认识它,还要学会正确使用它。今天,我们一起上一堂口语交际课—打电话。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小伙伴练习打电话,、看谁愿意上台表演一下,比一比谁的口语交际能力最强。
3、再现现实生活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在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一要把学生从课堂带入现实生活。如《第一场雪》的教学,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放在大雪纷飞的校园中,让学生通过对雪的亲身体验,自由畅谈,从而感悟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加深作者对雪的独特情感体验的理解。二要把学生从现实生活带入课堂。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享受着课余生活的快乐时光,他们的创造精神也往往会在这段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中得以充分体现,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把课余生活带入课堂。如:习作《啊!我发现了„„》的教学,教师课前可布置学生准备自己感兴趣的小实验(个体或小组合作的形式),并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时边进行实验的演示,边解说实验的过程,并与大家共享偶得的快乐。这样,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自然会带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丰富了课堂教学,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以爱护,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得以激发,“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充分体现。
二、贴近儿童生活,让儿童言之有物
根据儿童已知的知识、经验背景选择好话题并设计好交际的情景,使学生主动投入,言之有物。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环境布置、动作、实物再现等,将人际交往情景引进课堂。比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邻居间借东西,同学之间借学习用品,问路、上学、回家途中、过马路、坐车、买东西、道别„„可以让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有话可说,让学生在情趣中交际。训练时,可以由点到面,让一组学生进行示范交往,然后“滚雪球”的方法进行操练,允许学生自由结合,自由会话。我在上《有趣的游戏》这一课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请一位学生去找他的好朋友,小伙伴自由组合,一起商量,怎样做才有趣,在这段时间内,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发言的权利,一组交际完后,再请其他组进行交际,老师只需帮助他们安排交际的顺序和给予适当的词汇提示就可以了。有了这样的交际空间,儿童在活动中就会主动地交流,逐步学会交际的本领,口语交际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三、突出交际主体,增强主动交流的参与意识
《口语交际》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流。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增强主动交流的参与意识。
1、要让所有学生确立交际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立足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交际需要,让学生学会充分展示自己,并从中获得自信和交际的乐趣。同时,还要将口语交际教学渗透于各学科以及学生课余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动态的、生活化的、实用化的氛围中大胆进行口语交际,使学生形成积极、富有成效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处理事情的协调能力。
2、要让每个学生承担具体的交际任务。长期以来,口语交际教学往往是善于表达、乐于表达学生的殿堂,他们总是在侃侃而谈,老师也会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口语交际教学就变成了少数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而大多数学生则充当了“忠实观众”。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把交际的任务交给每一个学生。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采用讨论、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实话实说、演讲会、画画解说、自我介绍、问答等多种交流形式,让所有学生都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的过程中。
四、强化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锻炼交际能力
一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只重视读写,而轻视听说。学生的口语训练往往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少有双向互动的口语实践。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设计师生和组织生生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训练。一要有意识地设计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实践训练。如口语交际《当小记者》的设计,应当注意两点:一要做到师生互动。教师扮演记者,全体学生为被采访对象,记者进行现场示范采访。二要做到生生互动。学生既充当记者,又扮演被采访对象,在全班范围内开展生生交流活动。在教师有意识的师生、生生互动设计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充分锻炼。
五、课外延伸、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怎样上好数学复习课】推荐阅读:
怎样上好高三语文复习课08-30
怎样上好国学课09-04
怎样上好活动与探究课06-29
怎样上好第一堂课副11-08
怎样上好第一堂汉语课11-23
怎样才能上好小学数学课12-01
如何上好初中数学复习课09-25
怎样上好党课11-14
怎样上好英语课10-20
浅谈怎样上好语文课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