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行业职业分类及描述信息

2025-01-10

地震行业职业分类及描述信息(共11篇)(共11篇)

1.地震行业职业分类及描述信息 篇一

出纳员岗位职责:

一、按规定每日登记现金日记账。

二、根据记账凭证收付现金。

三、每日负责盘清库存现金,核对现金日记账,按规定程序保管现金,保证库存现金及有价证券安全。

四、保管好各种空白支票、票据、印鉴。

五、负责接收各项银行到款进账凭证,并传递到有关的制单人员。

六、负责代理记账单位出纳工作

会计员岗位职责

一、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政策和有关法规制度,严格遵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能力。

二、熟悉饮食中心各环节的经济活动内容,积极协助领导工作,为领导提供必要的数据资料和有关财务信息。促进中心工作的顺利进展。

三、精通财务软件各个模块的使用及维护,充分发挥财务软件的各种功能,使会计工作达到规范、快捷、准确的要求。

四、熟悉微机售饭系统管理,掌握必要的操作技术,经常核对售饭系统的有关数据,做到账账相符,保证其正确性及衔接性。

五、认真执行中心签订的各项经济目标责任书、合同、协议书等文件,保证中心各项资金的安全,完整。

六、严格按照《饮食中心财务管理规定》要求审核每一张单据,做好制单、记帐工作。坚决杜绝违反财务规定的会计事项发生。

七、.认真审核各餐厅物资报表,掌握每月经营情况,定期到各餐厅进行库存物资盘点,以保证账实相符。每月核对物资报表与总账相关科目余额,保证账表相符。

八、审核出纳报送的“现金日报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及时与出纳核对库存现金余额及银行存款余额。每月对出纳库存现金进行一次核查,保证账实相符。

九、每月根据中心管理规定,计算全中心人员工资、劳酬及加班费等。

十、认真结帐,月底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饮食中心经营核算表”、“管理费用明细表”,报送中心领导和有关上级审阅、监督。

十一、装订、保管记账凭证,按时间顺序排列存放,以便核查。

成本会计岗位职责

1、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其他物料出库凭证的编制;

2、制造费用分摊及结转以及相关凭证的编制;

3、计算产品成本并编制产成品凭证;

4、进行产品成本分析,寻找产品成本节约空间;

5、编制成本报表,为管理层提出成本改进建议;

6、参与车间生产管理;

7、产品定额或其他成本核算的编制和监督执行;

8、按总部管理要求管理核算工厂成本;

9、按成本主管思路结合工厂实际开展工作;

10、规范监督工厂材料领用情况;

11、复核监督仓库期末盘点;

12、复核监督工厂工时费用的发生与统计;

13、监督工厂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14、出具工厂本批本月成本核算表;

15、计算工厂本批本月订单盈亏情况;

16、同工厂经理出具分析本批本月订单盈亏原因分析;

17、同工厂经理讨论提供出现问题原因的整改建议;

18、职责范围内的会计资料的整理、保管;

19、同材料员计划员做好材料的控制使用;

20、同工厂经理共同研究提高工作效率按时完成订单的方法

21、协助工厂经理做好数据收集分析管理工作;

22、为规范工厂成本核算流程,提供建议方法解决方案;

财务会计岗位职责

财务会计主要负责公司的凭证审核,账簿登记,纳税税申,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一、熟悉掌握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有关法规。遵守各项收费制度、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保证专款专用。

二、编制并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对执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措施。

三、按照会计制度,审核记账凭证,做到凭证合法、内容真实、数据准确、手续完备;账目健全、及时记账算账、按时结账、如期报账、定期对账(包括核对现金实有数)。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四、严格票据管理,保管和使用空白发票,收据要合规范。票据领用要登记,收回要销号。

五、妥善保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负责会计档案的整理和移交。

六、及时清理往来款项,协助资产管理部门定期做好财产清查和核对工作,做到账实相符。

八、对主管部门和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进行的监督,要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表和有关资料,不得拒绝、隐匿、谎报。

管理会计岗位职责

1.对财务成本进行预算,提出决策分析数据

(1)进行成本、销售和利润的预测。

(2)参与生产经营短期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提出有关决策分析的数据。

2.编制全面预算,确定各项财务目标

(1)根据生产经营目标,编制企业的全面预算,确定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

(2)提出增收节支的措施,保证成本目标和利润目标的实现,提高经济效益。

3.对财务成本进行控制,开展价值分析

(1)建立财务成本控制体系,对成本和资金进行控制,保证销售目标和利润目标的完成。

(2)对产品进行价值分析,按销售区域进行利润的敏感性分析,以挖掘降低目标的潜力。

4.评价经营业绩,考核责任单位实绩和成果

(1)建立成本和利润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2)通过对各责任中心业绩报告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对比,考核评价各责任中心的工作实绩和经营效果。

税务会计岗位职责

1.在部门经理的领导下,按照规定做好本职工作。

2.每月_______日前编制地税申报表(城建税、教育附加、工薪所得税、印花税等)。负责在规定时间内按时交纳各种地方税费,负责登记职工工薪所得税台帐。3.负责日常开具各种增值税发票、普通发票及其他票据。并保证及时将所开具的发票交到客户手中。

4.每月按时抄报税,按时填制申报表办理国税申报业务。

5.负责地税、国税每年年鉴工作。

6.负责及时购买地税、国税普票、增殖税发票的领取,并严格按照税务发票的管理规定,专人保管好库存未使用的空白发票。

7.负责对已使用的发票进行装订成册入档保管,并认真按照税务规定对填写错的发票,进行冲票或重开具正确的发票。

8.配合完成税务部门安排的各种检查以及其他工作。

9.负责公司仓库材料、成品的日常登记、核算、月底结账,定期盘点及往来帐的核对。

2.地震行业职业分类及描述信息 篇二

地震应急产品从广义上来讲就是地震及其震害的各种信息表达方式。若以地震发生时间为界, 震前的产品主要有9大类42子类基础数据[1]、各种规模的地震演练资料等, 震后的产品主要有灾情信息、震害评估、救援评估、社会服务资料等。从汶川8.0级地震和芦山7.0级地震的经验来看, 地震发生后, 汇集到指挥部的各类信息纷繁复杂, 对这些信息分析处理耗时费力, 这给灾情分析和应急救援决策造成了困难。如果能对这些应急产品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 将大大提高应急效率。

1 地震应急产品的信息粒表示

信息粒是现实世界的抽象, 广泛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信息粒化旨在建立基于外部世界的有效的并以用户为中心的概念, 同时简化我们对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认识, 粒度计算一般包括粒的构造和粒的计算, 粒的构造旨在建立现实事物的粒概念, “粒度计算”这个词由zadeh等[2,3]在1997年提出, 主要研究空间的粒化和粒的计算等。空间的粒化是根据有用的信息将空间中的个体聚集成不同的类, 通常把这些类称之为粒, 粒中的元素可以理解为个体的实例。粒的计算简单的说, 可以理解为如何进行粒化。

地震发生后, 若以时间为发展轴线, 对地震灾害的处理分三个阶段:应急响应期、应急处置期和恢复重建期, 应急响应期一般指地震发生后15到30分钟的时间段, 这阶段所提供的应急产品一般都是静态的, 主要有地震三要素和地震灾害评估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数据, 应急处置期指从响应期结束到地震应急基本完成的阶段, 这个阶段是地震灾害处理的重点阶段, 所提供的应急产品具有很强的动态性, 主要包括的应急产品有:震源机制、灾情简报、各类专题图件、分层级的辅助决策文档、遥感解释、舆情监控、系统状态等, 所服务的对象也很广泛, 主要有: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州防震减灾局、应急协同单位、各业务系统管理员、社会公众等, 恢复重建期指从地震应急完成到灾区恢复生产生活的阶段, 能够提供的应急产品主要是面对震区各级政府用于灾后重建的数据, 包括抗震设防区划和地表破坏信息等, 这部分产品也基本是静态的。

1.1 动态类信息粒的可信度分析

从地震应急的角度来看, 更关心的是动态类应急产品, 即应急处置期产出的应急产品, 这类产品的获取直接影响着应急工作的进程, 我们把动态类应急产品归类为信息粒, 对信息粒准确的描述, 就是对地震灾情的准确描述。

1.2 动态类信息粒属性矩阵

由于动态类应急产品需要不断修正和更新, 所呈现的信息粒也会经历由粗到细的变化, 为了准确地刻画信息粒的变化情况, 便于指挥部提供有层次感的地震灾情信息, 这里需要分析信息粒度, 即信息粒的属性。

从信息粒本身的角度来讲, 应急产品最重要的是可信度, 可信度作为信息粒最重要的属性, 可信度受地震发生间隔时间与信息收集能力的限制, 可信度包括理论可信度、数据可信度、时间可信度, 用百分比来刻画可信度, 百分比越大可信度越高。

理论可信度:有些数据需要理论的支持, 例如地震灾害评估数据, 地震发生后, 为了了解此次地震的规模, 需要做地震预评估, 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以震害矩阵和烈度衰减关系模型来评估地震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这些模型参数需要根据实际调查数据随时修正, 所得到的评估信息也会越接近实际灾情。

数据可信度:地震发生后, 会根据基础数据制作各种类型的专题图, 这些数据具有一定滞后性, 有些不能反映最新的灾区情况。从各方反馈到指挥部的数据, 也经常处于不断变化和修正的状态, 准确地给出由这些数据生成的地震应急产品的可信度, 直接关系到救援的效率。

时间可信度:如前所述, 地震发生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产生的地震应急产品会越来越真实地反映灾情的情况, 有些重要的信息, 必须要时间的积累才能统计出, 例如各方非常关心的准确伤亡数字, 这也是信息粒非常重要的属性。

从信息粒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看, 这些服务对象包括专业救援队、公众、应急协同单位等, 他们对信息精度即信息粒的粗细程度要求不一样, 对地震灾情关心的角度体现在应急产品的种类上也有很大区别, 由于信息的变化属性, 信息的提供也会受到很多的限制。这些限制大致包括区域受限、内容受限、服务受限三个方面, 用百分比来刻画受限度, 百分比越大受限程度越大。

区域受限:地震特别是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后, 受天气、道路状况、救援能力的限制, 有些极震区不能很快得到灾情信息, 这时所提供的应急产品可能不包括该地区的内容, 标明信息粒的区域受限属性, 可以全面描述信息粒所提供信息的范围。

内容受限:内容受限一般指客观受限, 有些信息不可能在地震发生后就能马上得到, 基础数据也不能描述这部分信息, 例如房屋受损的面积、人员伤亡的动态统计数据、次生灾害的情况等, 需要根据灾情的反馈不断修正, 灾情的获取程度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这些信息称为客观受限信息。

服务受限:服务受限一般指主观受限, 有些应急产品会因为对象不同或者保密需要不能全面提供给服务对象, 或者说会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提供不同精度、不同范围的信息粒, 例如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 这些信息受到所服务对象的主观限制。

从信息粒本身和信息粒服务对象两个方面分析了信息粒的属性之后, 我们可以根据信息粒度的六个属性建立一张信息粒属性矩阵表, 矩阵的列表示应急产品, 行表示信息粒属性, 矩阵的赋值根据地震应急发展阶段, 应急产品在相应属性下体现程度赋予权值, 这些权值将会随着地震应急的进行不断发生变化, 通过给出属性值的大小, 数量化的描述地震应急产品, 这样做的好处可以把应急产品的动态性和服务对象的层次性需求数量化, 便于准确的描述信息粒度, 实现了应急产品从“形”到“数”的转变。地震应急某一阶段的信息粒属性矩阵如表1所示。

2 地震应急产品资源池的建Á立

地震发生后, 汇总到指挥部的应急产品会随着救援进程的推进不断变化, 一般距离地震发生的时间越长, 指挥部根据经各方汇总的数据产出的应急产品会越多, 信息量也越大, 指挥部需要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处理, 然后根据粒度属性权值给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不同粒度的应急产品, 为了准确快速地对这些产品进行分类, 建立一个地震应急产品资源池, 资源池内的应急产品基于表1所示的属性矩阵来构造粒度。应急产品资源池工作模式如图1所示。

3 结束语

文章主要对动态类应急产品用信息粒来表示, 并以信息粒属性矩阵建立了应急产品资源池, 实现了应急产品的定量描述。对地震应急产品用粒度来刻画, 可以表达应急产品不断更新的动态性, 是对应急产品从模糊到准确再到精确的描述, 从服务对象来看, 则体现了应急产品的层次性, 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不同粒度的产品, 方便了产品的规范和管理, 为地震应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保证。

地震应急产品是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 若人工来对粒度属性矩阵进行赋权值显然非常耗费时间, 对地震应急的效率是相当大的挑战。最好的办法是借助人工智能由计算自动完成粒度矩阵赋值, 这将会涉及到模糊理论与粗糙集[4,5]等方面的知识, 作者将在后续工作中做进一步讨论。

摘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粒度的应急产品分类方法, 以每一个应急产品为信息粒单位, 用属性矩阵从六个方面来描述信息粒, 并建立应急产品资源池, 所有收集到的应急产品都以信息粒的方式存放在资源池中, 根据不同的对象提供差异性的应急产品服务。该方法很好的表现了地震应急过程中, 应急产品所具有的动态性和信息服务对象的层次性需求, 规范了海量信息的处理方式, 提高了地震应急的时效性。

关键词:应急产品,信息粒,属性矩阵,分类方法

参考文献

[1]聂高众, 陈建英, 李志强, 等.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J].地震, 2002, 22 (3) :105-112.

[2]L.A.Zadeh.Towards A Theory of Fuzzy Information Granulation and Its Centrality In Human Teasoning And Fuzzy Logic[J].Fuzzy Sets and Syetems, 1997, 19:111-127.

[3]T.Y.Lin.Granular computing, Announcement of the BISC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Granular Computing[J].1997.

[4]徐优红, 竺定宏.粗糙集近似与信息粒度[J].计算机科学, 2008, 35 (3) :222-224.

3.农业行业分类及供应链关系 篇三

物流、食品饮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动力。1.3.农业行业生命周期分析命周期指行业从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增加值增速一直在 36区间徘徊并长期落后于 GDP 增速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中从理论上来说我国农业处于成熟稳定期。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用各种指标所衡量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在不断下降, 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由于农业人口仍然是中国人口的主体, 中国依然是农业大国, 农业仍然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农业的各种贡献依然存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4.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4.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农业作为解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产业,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尽管农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总量中的比重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这种情况并不能说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在下降。应当明确,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与生俱来的, 是由农业的产业功能决定的。农业的最大功能是解决人们的吃饭等基本生活问题, 这是任何其它产业都无法替代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进而导致对农业的多种需求越来越高, 从而要求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4.地震行业职业分类及描述信息 篇四

(1)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足或变形过大而造成的破坏,

地震时,地震作用附加于建筑物或构筑物上,使其内力及变形增加较多,而且往往改变其受力方式,导致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承载力不足或变形过大而破坏,

(2)结构丧失整体性而造成的破坏:

5.地震行业职业分类及描述信息 篇五

一、评选范围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各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个人:上述单位中的管理人员。

二、评选名额

1.研究所:

在研究所内设立的鉴定机构范围内拟评选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先进单位8个(可自荐)、先进个人8名。

2.IT企业

在IT企业内设立的鉴定机构范围内拟评选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先进单位8个(可自荐)、先进个人8名。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范围内拟评选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先进单位10个(可自荐)、先进个人10名。

三、评选条件

(一)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先进单位条件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本地区、本单位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在鉴定工作开展过程中,规章制度、内部管理、基础设施及考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符合职业技能鉴定站质量管理认证标准要求;

3、圆满完成各项鉴定工作任务,全年鉴定总量在电子行业位居前列;

4、在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过程中,能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政策和部中心的管理办法,无投诉和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二)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先进个人条件

1、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秉公正派,无投诉和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2、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才观,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工作成绩突出;

3、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勤勉尽责,在鉴定工作

中作用明显、管理到位;

4、作风扎实,针对突发事件,能够采取应急措施,确保鉴定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评选方法及要求

(一)各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采取自荐形式,认真总结2009本地区在加强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形成总结材料上报部中心。

(二)各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申报先进单位、先进个人,须填写《全国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先进单位评选申报表》及《全国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先进工作者评选申报表》(见附件),并加盖公章,于2010年3月26日前通过传真或邮寄的方式上报至部中心。

(三)部中心将根据上报材料进行认真评审,评选出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四)对于当选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由部中心进行表彰,颁发先进单位奖牌、先进个人证书。

五、加强组织领导

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工作是培育争先创优意识、推进科学发展的有效举措。望各有关单位给予高度重视,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组织好评选推荐工作,确保评选质量。

希望通过此次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在行业内营造学赶先进、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为开创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新局面、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做出新的贡献。

联 系 人:杜志海

联系电话:010-68289376 68208675 传真:010-68289376E-Mail:duzhihai@ceiaec.org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3号楼318室 邮政编码:100846

附件:

1、全国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先进单位评选申报表

2、全国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先进工作者评选申

报表

全国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先进单位评选申报表

6.报关员行业介绍及职业前景 篇六

那么,报关员认证考试,到底是一个什么考试呢,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

报关员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通过考试测试考生从事报关业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考试内容包括报关专业知识、报关专业技能、报关相关知识以及与报关业务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及海关总署规章。考试合格者可以向海关申请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该考试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特殊情况下,经海关总署决定,可以进行调整,

海关总署在考试3个月前对外公告考试事宜。

每年报关员考试报名时间安排在:5月份至6月份,每年报关员考试时间是11月份。

报关员执业范围:

1.按照规定如实申报出口货物的商品编码、商品名称、规格型号、实际成交价格、原产地及相应优惠贸易协定代码等报关单有关项目,并办理填制报关单、提交报关单证等与申报有关的事宜

2.申请办理缴纳税费和退税、补税事宜

3.申请办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变更)、深加工结转、外发加工、内销、放弃核准、余料结转、核销及保税监管等事宜

4.申请办理进出口货物减税、免税等事宜

5.协助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查验、结关等事宜

6.应当由报关员办理的其他报关事宜

报关员的薪资待遇:

据了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引发了报关――这一货物进出口必经环节的持续升温。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专家介绍,近年来有经验的报关员一直比较紧缺,相应带来的便是较为丰厚的工资待遇。我国还将要逐步建立以报关员、报关师和高级报关师为主体的报关行业技术职称,以提升报关行业和报关员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据估计,评定报关行业技术职称以后,报关师的月收入一般在5000-6000元以上,高级报关师的收入将会接近或超过万元。

报关员行业前景:

7.地震行业职业分类及描述信息 篇七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建筑行业的职业病危害问题也很突出,建筑行业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复杂,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当多的建筑施工人员在环境恶劣的施工场所工作,接触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对建筑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也不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行业职业危害的特点

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来源复杂、种类繁多,较为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粉尘(矽尘、水泥尘、电焊尘、石棉尘等)、噪声(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高温、振动、紫外线作业、电离辐射作业、高气压与低气压作业、化学毒物等。其中化学毒物又分为:爆破作业产生的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油漆、涂料作业产生的苯、甲苯、二甲苯以及铅、汞等重金属毒物;防腐作业产生沥青烟;建筑物防水工程作业产生沥青烟、煤焦油、甲苯等有机溶剂,以及石棉、聚氯乙烯、环氧树脂、聚苯乙烯等化学品;路面敷设沥青作业产生沥青烟等;地下储罐等地下工作场所产生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和缺氧状态下产生的二氧化碳;电焊作业产生锰、镁、镍、铁等金属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受施工现场和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技术设施。职业病危害防护难度较大。

二、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辨识

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应从施工前辨识和施工过程辨识两个方面:

(一)在施工前辨识。施工企业应在施工前进行施工现场卫生状况调查,明确施工现场是否存在排污管道、历史化学废弃物填埋、垃圾填埋和放射性物质污染等情况。项目经理部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工艺、现场的自然条件对不同施工阶段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列出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识别范围必须覆盖施工过程中所有活动,包括常规和非常规(如冬雨期施工和临时性作业、紧急状况、事故状况)活动、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以及所有物料、设备和设施(包括自有的、租赁的、借用的)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识:(1)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等;(2)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建筑物布置、构筑物布置;风向、卫生防护距离等;(3)运输线路: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4)土方工程、混凝土浇筑、钢筋加工、屋面防水、装饰装修等施工工序和建筑材料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5)施工机具、设备、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

(二)在施工过程辨识。(1)项目经理部应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接触人数、接触时间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险程度,对不同施工阶段、不同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和评价,确定防控的重点。

(2)当施工设备、材料、工艺或操作规程发生改变,并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浓度或强度发生变化时,项目经理部应重新组织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检测和评价。

三、建筑行业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建筑企业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分为三级防控措施:一级预防包括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三同时审查、工程技术控制措施、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岗前体检和个体防护、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等;二级预防包括岗中、离岗职业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禁忌症要及时调离岗位,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三级预防包括发现职业病患者后进行及时治疗,减少伤残和死亡。显然,安监部门的主要是做好一级预防。具体控制措施有:

(1)在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建立和完善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地方规章制度体系,出台配套的实施细则,明确有关部门的职业病防治责任。

(2)加强和完善建筑行业职业健康监督机构建设。目前县区、乡镇两级安监力量普遍比较薄弱,人员配备不足且缺少经费,无法适应建筑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要求。要逐步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才,配备必要的职业危害检测检验设备和职业安全监管装备。

(3)落实建筑企业的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有关规章制度,定期为施工人员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为施工人员配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等。

(4)参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7号),尽快建立健全建筑行业的职业危害申报制度,注意要按照施工项目部而不是笼统地以施工企业为单位申报,摸清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分布情况,建立基础数据库。并通过督促施工企业进行职业危害申报,提高其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意识。

(5)施工项目部要根据施工现场的职业病危害特点,选择不产生或少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配备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可能产生急性职业健康损害的施工现场应设置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紧急撤离通道和泄险区域等。

(6)施工项目部建立应急救援机构和组织,并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可能发生的各种职业病危害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及时修订。

(7)制订和实施对施工项目职业健康管理绩效考评制度。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职业病防治长效机制。

当前,职业安全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建筑行业的职业危害形势十分严峻,实际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要远大于职业病报告的人数。建筑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他们流动性大,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情况十分复杂,其健康影响难以准确估计。为有效控制建筑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各级安监部门必须科学、全面、准确的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工作,为下一步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8.地震行业职业分类及描述信息 篇八

1.目的:

为认真贯彻职业病管理与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做好职工职业健康保障工作,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现对公司各岗位(工种)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做如下规定

2.内容要求:

2.1粉尘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当它侵入呼吸系统后,会引发尘肺病。粉尘危害可能产生的职业病有:矽肺病及尘肺病。2.2粉尘作业的劳动防护主要措施:

2.2.1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转为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操作;

2.2.2定期监测,即对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实施定期检测,使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2.2.3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尘的基本知识;

2.2.4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口罩),做好个人防护。2.2.5公司在岗接触粉尘作业的工种主要有:打磨等; 3.噪声的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3.1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听觉系统的损伤,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的早期主要是生理性改变,长期接触比较强烈的噪声,可以引起病理性变化。此外,作业场所中的噪声还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损伤主要引起噪声性听力损伤;对非听觉系统的损害主要是对神经、心血管、生殖、消化等系统引起的特异或非特异的有害作用。

3.2噪声危害防护措施

3.2.1控制噪声源: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或消除噪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声的设备,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一种办法。

3.2.2控制噪声的传播: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如墙壁或房顶,或在工作场所内悬挂吸声体,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使噪声强度降低。具有较好的吸声效果的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棉絮等。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噪声,必须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与地面、墙壁联接处设隔振或减振装臵。

3.2.3个体防护:接触噪声的人员佩戴耳塞、耳罩

3.2.4健康监护: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噪声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取得听力的基础材料,凡是有听觉器官疾患、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患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者,不宜参加强噪声作业。4.有毒有害气体职业危害及预防

4.1家具行业主要有毒有害气体为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乙酸丁酯等,一般使用在我们的喷油与油漆车间

4.2危害:苯,属于致癌物质,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能够引起头晕头痛、昏迷抽搐、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甚至死亡等。4.3防护措施 4.3.1设臵独立的喷漆间

4.3.2喷漆间必须采用上进风下出风、正负压相结合的通风方式,保证空气新鲜通畅

4.3.3必须使用水帘(水幕)降毒和流水排毒的措施,保证喷漆间毒物及时排出

9.地震行业职业分类及描述信息 篇九

中小企业分类标准

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全文如下: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制定本规定。

二、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三、本规定适用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不含铁路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四、各行业划型标准为:

(一)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四)批发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 1

为微型企业。

(五)零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六)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七)仓储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八)邮政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九)住宿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餐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一)信息传输业。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三)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 2

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四)物业管理。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8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六)其他未列明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五、企业类型的划分以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为依据。

六、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各类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本规定以外的行业,参照本规定进行划型。

七、本规定的中型企业标准上限即为大型企业标准的下限,国家统计部门据此制定大中小微型企业的统计分类。国务院有关部门据此进行相关数据分析,不得制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企业划型标准。

八、本规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修订情况和企业发展变化情况适时修订。

九、本规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

十、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附件二:

行业分类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标准的行业分类标准,将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分为如下20个行业。

A 农、林、牧、渔业

B 采矿业

C 制造业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F 批发和零售业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H 住宿和餐饮业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J 金融业

K 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Q 卫生和社会工作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S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T 国际组织

附件三:

贷款的分类方式

一、按担保物分类:

按照担保方式分类贷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信用贷款

信用贷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保。其特征就是债务人无需提供抵押品或第三方担保仅凭自己的信誉就能取得贷款,并以借款人信用程度作为还款保证的。

 担保贷款

 保证贷款 :

保证贷款指贷款人按《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本息时,按规定承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保证人为借款提供的贷款担保为不可撤销的全额连带责任保证,也就是指贷款合同内规定的贷款本息和由贷款合同引起的相关费用。

 抵押贷款

押贷款是指贷款人按《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取得的贷款。

 质押贷款

押贷款是指贷款人按《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为质押物发放的贷款。

《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有5种方式: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根据公司业务发展实际主要考虑的担保方式为:保证、抵押、质押。

1、保证: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主合同的义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

2、抵押: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抵押财产的占有,将抵押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的规定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一)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二)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三)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四)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

(五)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

(六)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财产。乡(镇)、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以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3、质押: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或者将其财产权利交由债权人控制,将该动产或者财产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担保法的规定以该动产或者财产权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或者财产权利的价款优先受偿。

质押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下列权利可以质押:

(一)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

(二)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

(三)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

(四)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

二、按期限分类:

 短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

 中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

 长期贷款:指贷款期限在5年(不含5年)以上的贷款。

三、按贷款的质量分类:

参考贷款五级分类办法,贷款根据贷款质量可以分为  正常贷款

10.紧急地震信息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篇十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 XX/ XXXXX—XXXX

《紧急地震信息发布 地震预警信息》 Emergency Earthquake Information Release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送审稿)

(本稿完成日期:2020.10.22)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XX/ XXXXX—XXXX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地震预警等级......................................................................2 5 地震预警图标......................................................................2 6 预警声音..........................................................................3 7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5 8 预警信息取消与更正................................................................8 9 预警信息模板......................................................................8 10 信息日志........................................................................10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地震预警图标颜色及设计要求.....................................11 A.1 图标颜色参考值...............................................................11 A.2 图标设计要求.................................................................11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电视预警标识颜色及设计要求.....................................12 B.1 标识颜色参考值...............................................................12 B.2 标识设计要求.................................................................12 参考文献............................................................................13

DBXX/ XXXXX—XXXX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地震监测中心、四川省地震局减灾救助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局地震应急保障中心、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厦门帝嘉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申源、苏金蓉、梁厚朗、肖本夫、蔡一川、吴朋、黄春梅。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DBXX/ XXXXX—XXXX 1 《紧急地震信息发布 地震预警信息》 1 范围 本规定了紧急地震信息中地震预警信息的等级、图标、声音及发布等内容 本规定适用于四川省地震预警信息的发布与传播。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608-2006

中国颜色体系 GB/T 18207.1

防震减灾术语 第 1 部分:基本术语 GB/T 18207.2

防震减灾术语 第 2 部分:专业术语 DB/T 59-2015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震烈度仪

DB35/T 1308-2012

仪器地震烈度表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207.1、GB/T 18207.2、DB/T 59-2015、DB35/T 1666—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未来便于使用。

3.1

地震预警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地震发生后,对即将到来的破坏性地震动进行预测和报警。

[DB/T 59-2015 定义3.1.4] 3.2

地震仪器烈度

instrumental

seismic

intensity 仪器地震烈度 根据仪器观测记录得到的地震震动的强弱程度。

[DB/T 59-2015 定义3.1.1] 3.3

预测地震烈度

predicted

seismic

intensity 根据地震台[站]的数据推测预警目标可能遭受的地震仪器烈度。

[DB35/T 1666—2017 定义3.3] 3.4

DBXX/ XXXXX—XXXX 2 预警目标

warning

target

接收地震预警信息的用户或区域。

[DB35/T 1666—2017 定义 3.4] 3.5

预警时间

leading

time 破坏性地震动到达预警目标的剩余时间,一般以秒为单位计。

[DB35/T 1666—2017 定义3.5] 3.6

预警等级

warning level 地震动到达预警目标时的影响程度分级。

3.7

发布主体

publishing

body 提供地震预警源信息服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3.8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earthquake

warning

information

release

center 由政府部门授权发布地震预警信息的机构。

3.9

第三方转发

Third party

forwarding 经发布主体授权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转发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的过程。地震预警等级 4.1 根据预测地震烈度的不同,将地震预警等级由强到弱分为三级,依次为Ⅰ级、Ⅱ级、Ⅲ级,并采用红、橙、黄、蓝等四种颜色分别表示,红色表示Ⅰ级预警,橙色表示Ⅱ级预警,黄色和蓝色表示Ⅲ级预警。

4.2 地震预警等级与预测地震烈度的对应关系详见表 1。

表1 地震预警等级划分 地震预警等级 等级描述 等级颜色 预测地震烈度 Ⅰ级 破坏地震 红色 7 度及以上 Ⅱ级 强烈地震 橙色 5 度、6 度 Ⅲ级 有感地震 黄色 3 度、4 度 蓝色 3 度以下地震预警图标

DBXX/ XXXXX—XXXX 3 5.1 图标构成 5.1.1 预警图标的静态图形表示方法详见表 2。

表2 地震预警图标 序号

图标

名称

说明

红色地震预警图标 Red Signal icon of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发布Ⅰ级地震预警时使用

橙色地震预警图标

Orange Signal icon of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发布Ⅱ级地震预警时使用

黄色地震预警图标

Yellow Signal icon of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发布Ⅲ级地震预警时使用

蓝色地震预警图标

Blue Signal icon of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5.1.2 预警图标为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 6:5。

5.1.3 预警图标为统一整体,由四个部分构成,各部分之间用深灰色线条隔开。左上部底色为浅灰色,右上部、左下部和右下部底色均为预警等级颜色。

5.1.4 红色和橙色预警图标的左上部图形符号为带震动线的震裂单层房屋建筑,图形颜色为预警等级颜色;右上部为“地震”二字,各占一行,文字颜色为白色;左下部简体中文表示预警等级颜色,文字颜色为白色;右下部的英文为“地震”英文翻译“EARTHQUAKE”,文字颜色为白色(详见图 A.1)。

5.1.5 黄色和蓝色预警图标的左上部图形符号为带震动线的完好单层房屋建筑,图形颜色为预警等级颜色;其余部分与 5.1.4 中描述的相同(详见图 A.1)。

5.2 图标应用 5.2.1 应用预警图标时,应进行等比例放大或缩小。

5.2.2 设计预警图标方案时,应按照附录 A 中规定的颜色、几何形状和其他准则执行。预警声音 6.1 预警声音的构成

DBXX/ XXXXX—XXXX 4 6.1.1 预警声音由警报声音、提示语音和倒计时声音三个部分构成。

6.1.2 警报声音 a)警报声音由主音和辅音组织,其中主音和辅音总时长 2.5s。

b)主主音由 5 个在 0-6000Hz 之间变化的频率信号叠加组成,时长 2.00s;辅助音位于主音之后,与主音间隔 0.10s,由 2 个频率分别为 1000Hz 和 3000Hz 的合成信号混叠组成,每个辅助音时长 0.10s,相邻辅助音间隔 0.10s;预警声音的音频图像表示方法见图 1 和图 2。

图1 地震地震预警声音主音和辅助音频谱示意图

图2 地震预警声音主音和辅助音时域波形示意图 c)主音分别为频率快速上升、频率缓慢下降、频率快速下降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分别为 0.000s-0.325s、0.325s-1.413s 和 1.413s-2.000s,各阶段关键点数据及频谱详见表 3和图 1。

DBXX/ XXXXX—XXXX 5 表3 地震预警声音主音各阶段关键数据点 频率曲线编号 起始点 频率最高点 快速下降起点 终点 采样点

频率(Hz)

采样点

频率(Hz)

采样点

频率(Hz)

采样点

频率(Hz)

0

1064

5200

5288

22600

4828

32000

1064

0

840

5200

4175

22600

3812

32000

840

0

616

5200

3061

22600

2795

32000

616

0

392

5200

1948

22600

1779

32000

392

0

140

5200

696

22600

635

32000

140

6.1.3 提示语音 按照预警等级不同分为:

a)有感地震,注意防范。

b)强烈地震,立即避险。

c)破坏地震,立即避险。

6.1.4 倒计时声音 在播放预警声音和提示语音后,当剩余预警时间在10s内(含10s)以秒为单位进行倒计时读秒,当剩余预警时间大于10s以上,倒计时每5秒进行读秒。

6.2 预警声音触发 6.2.1 面向公众用户:当预警目标预测地震烈度大于或等于 5 度时,预警信息发布应采用“警报声音+提示预警+倒计时声音”方式发布;当预警目标预测地震烈度大于等于 3 度且小于 5 度时,预警信息发布应采用“提示预警+倒计时声音”方式发布。

6.2.2 面向专业用户:与发布主体具体约定。

6.3 预警声音应用 6.3.1 预警声音文件宜采用 wav 格式,采样频率 16000Hz,采样精度 16bit。

6.3.2 预警声音可应用于专用终端、电视平台、广播平台、互联网、专用报警器、手机客户端等。

6.3.3 应用预警声音时,应采用 16 位声卡或等效的 AD 转换器,数据转换速度 16000Hz。

6.3.4 应优先播放警报声音,其次为提示语音,最后为倒计时声音。

6.3.5 应采用单声道循环播放警报声音和提示语音,时间不宜超过 1min。地震预警信息发布 7.1 预警信息内容

包括预警等级预警时间、预警目标、报警声音、源信息产出单位、地震震级、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参考地名、预测地震烈度 7.2 预警发布信息分类 ——地震预警; ——地震告知。

7.3 预警信息发布对象

DBXX/ XXXXX—XXXX 6 ——公众用户; ——专业用户。

7.4 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省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市县级地震预警信息转发平台; ——第三方转发。

7.5 预警信息发布端 ——电视; ——广播; ——手机短信; ——PC 端; ——专用终端; ——其他。

7.6 预警信息表现形式 7.6.1 地震预警信息通过文字、颜色、图标、声音等方式来表现。

7.6.2 按照不同发布端可采取组合方式或单一方式。

7.7 发布原则 7.7.1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遵循国家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省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共同输出,择优选择,统一发布”原则。

7.7.2 第三方转发机构提供转发服务时,不得随意删改信息源数据,可根据数据源呈现不同的表现方式。

7.8 预警信息发布内容

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内容如下表。

表4 不同用户、发布端发布内容 用户 发布端 发布内容 公众用户 手机短信 1.源信息产出单位; 2.预警等级; 3.震中位置参考地名; 4.预警颜色/图标/声音; 5.预警目标预测地震烈度; 6.应对措施。

电视 PC 端 专用终端/专用设备/家用智能终端等 APP(新媒体软件、专用 APP 等)

广播(车载收音机、喇叭)

1.预警声音; 2.应对措施。

专业用户 第三方转发机构(广电、支付宝、电信、移动,转发对象不包括政府、重大或有影响的企业、工厂的专业用户)

1.源信息产出单位; 2.地震时刻; 3.预警等级;

DBXX/ XXXXX—XXXX 7 转发平台(转发对象针对政府、重大或有影响的企业、工厂的专业用户)

4.预警目标; 5.预警时间; 6.震中经纬度; 7.震中位置参考地名; 8.预警目标预测地震烈度; 9.预警颜色/图标/声音; 10.应对措施。

专用终端/专用设备/信息接口 移动端/PC 端 注:第三方转发机构为专用用户提供地震预警信息转发服务时,发布主体可与其签订转发服务协议,在符合本规程要求的基础上,约定具体的服务事项。

7.9 预警信息发布策略 7.9.1 专业用户 ——当预警目标预测地震烈度≥3 度时,提供包含地震预警声音的地震预警信息。

——有特殊要求的专业用户可与发布主体约定具体的发布条件。

7.9.2 公众用户 ——当预警目标预测地震烈度为 3、4 度时,提供无地震预警声音的黄色等级地震告知信息;当预警目标预测地震烈度<3 度时,可提供无地震预警声音的蓝色等级地震告知信息。

——当预警目标预测地震烈度为 5、6、7 度时,提供包含地震预警声音的橙色等级地震预警信息。

——当预警目标预测地震烈度≥8 度时,提供包含地震预警声音的红色等级地震预警信息。

7.10 预警信息发布流程 7.10.1 当省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接收到由国家台网中心或省台网中心产出地震预警信息源后,向省级专业用户、公众用户和市级地震预警信息转发平台和第三方发送地震预警信息。

7.10.2 市级地震预警信息转发平台向市级专业用户、公众用户等用户和县级地震预警信息转发平台发送地震预警信息。

7.10.3 县级地震预警信息转发平台向县级专业用户、公众用户等用户发送地震预警信息。

7.10.4 经授权的第三方可向授权区域的专业用户、公众用户等用户发送地震预警信息。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如下图所示:

DBXX/ XXXXX—XXXX 8 地震预警信息源市级地震预警信息转发平台县级预警信息转发平台第三方省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四川境内专业用户、公众用户等用户 图3 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图 7.11 第三方转发要求 7.11.1 第三方提供转发服务时,应遵循以下规定:

a)所采用的数据格式、数据接口等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且不得随意删改地震预警源信息数据。

b)应记录信息接收、发布时间及发布形式等内容,并形成日志作为评价技术系统的重要指标。

7.11.2 第三方转发时对地震预警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应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7.11.3 第三方为有特殊需求的专业用户提供转发服务时,可与其签订转发服务协议,在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约定具体的服务事项。预警信息取消与更正 8.1 预警信息取消 受人为、技术等因素干扰,地震未真实发生,且发布了地震预警信息,应发布地震预警取消信息。

8.2 预警信息更正 8.2.1 面向公众用户:预警目标预测地震烈度提高大于 1 度,且改变地震预警等级,应对地震预警信息进行更正。

8.2.2 面向专业用户:与发布主体约定具体的更新条件。预警信息模板 9.1 预警信息发布模板 9.1.1 文本信息模板

DBXX/ XXXXX—XXXX 9

[(蓝/黄/橙/红色)地震预警] 国家地震台网中心(省地震台网中心)发布,XXXX 年 XX 月 XX日 XX 时 XX 分(震中地区)发生 X.X 级地震,本地预测地震烈度 XX 度,注意防范(立即避险)!

9.1.2 声音信息模板 ——(警报声音)有感地震,注意防范。(倒计时声音)

——(警报声音)强烈地震,立即避险。(倒计时声音)

——(警报声音)破坏地震,立即避险。(倒计时声音)

9.1.3 电视预警信息模板 9.1.3.1 电视预警标识在电视屏幕居中位置以弹窗的形式呈现,优先级别最高,叠加在屏幕最上方,地震预警信息在预警倒计时结束 5-20 秒后自动关闭。

9.1.3.2 电视预警标识的静态图形表示方法详见表 5。

表5 电视预警标识 序号

图标

名称

说明地震预警30秒破坏地震立即避险地震到达倒计时震中位置 地震震级2017-06-1800:35:58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6 6..0 0 级 8 8 度本地预测地震烈度发震时间四川地震台网发布 红色电视预警标识 Red Signal icon of TV early warning 发布Ⅰ级地震预警时使用 2 地震预警30秒强烈地震立即避险地震到达倒计时发震时间 震中位置 地震震级本地预测地震烈度2017-06-1800:35:58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6 6..0 0 级 6 6 度四川地震台网发布 橙色电视预警标识 Orange Signal icon of TV early warning 发布Ⅱ级地震预警时使用 3 秒地震告知30秒有感地震立即避险地震到达倒计时发生时间 震中位置 地震震级本地预测地震烈度2017-06-1800:35:58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6 6..0 0 级 4 4 度四川地震台网发布 黄色电视预警标识 Yellow Signal icon of TV early warning 发布Ⅲ级地震预警时使用 4 秒地震告知30秒有感地震立即避险地震到达倒计时发震时间 震中位置 地震震级本地预测地震烈度2017-06-1800:35:58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双河镇6 6..0 0 级 2 2 度四川地震台网发布 蓝色电视预警标识 Blue Signal icon of TV early warning 发布Ⅲ级地震预警时使用

DBXX/ XXXXX—XXXX 10 ——电视预警标识为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 16:9。

——电视预警标识左上部为对应预警等级颜色的预警图标;正上部为地震预警发布信息分类,蓝色、黄色预警为“地震告知”字样,橙色、红色预警为“地震预警”字样;右上部为“四川地震台网发布”字样;正中心为 “倒计时读秒”图标,图标左旁为配文“地震达到倒计时”字样;正中心右部为对应预警等级的描述和应对措施,各占一行;下部从左至右依次为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地震震级、本地预测地震烈度;红色、橙色、蓝色电视预警标识的字体颜色为白色,黄色电视预警标识的字体颜色为黑色。(详见附录 B.2)

——背景颜色为地震预警等级颜色。(详见附录 B.1)

——应用电视预警标识时,应进行等比例放大或缩小。

——设计电视预警标识方案时,应按照附录 B 中规定的颜色、几何形状和其他准则执行。

9.2 预警信息更正模板

[地震预警更正]由国家地震台网中心(省地震台网中心)发布的(震中地区)X.X 级地震[蓝/黄/橙色地震预警]现更新为[橙色/红色地震预警],立即避险!

9.3 预警信息取消模板

[地震预警取消]由国家地震台网中心(省地震台网中心)发布的(震中地区)X.X 级地震[蓝/黄/橙/红色地震预警]予以取消,请勿惊慌!信息日志 10.1 应对地震预警源信息的接收、发布(转发)以及发布终端接收情况进行 7×24 记录;不得随意更改、删除日志。

10.2 应对日志进行备份,备份时间应不低于 5 年。

10.3 应定时对日志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DBXX/ XXXXX—XXXX 11 A

A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

地震预警图标颜色及设计要求 A.1 图标颜色参考值

地震预警图标颜色的中心色度坐标见表 A.1。

表A.1 地震预警图标颜色的中心色度坐标 颜色 红色 橙色 黄色 蓝色 绿色 白色 深灰 浅灰 颜色标号 7.5R 4.5/12 5YR 6.5/14 5Y 8/12 7.5PB 5/14 5G 7/12 N9.5 N4.0 N8.0 注:表中的色度值采用的是GB/T 15608-2006中附录A中国颜色体系颜色样片坐标标准值。

A.2 图标设计要求

地震蓝色预警图标的设计要求见图 A.1,其他等级预警图标应遵循图 A.1 中给出的设计要求。

图A.1 地震蓝色预警信号图标设计要求

DBXX/ XXXXX—XXXX 12 B

B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

电视预警标识颜色及设计要求 B.1 标识颜色参考值

电视预警标识颜色的中心色度坐标见表 B.1。

表B.1 电视预警标识颜色的中心色度坐标 颜色 红色 橙色 黄色 蓝色 绿色 白色 颜色标号 7.5R 4.5/12 5YR 6.5/14 5Y 8/12 7.5PB 5/14 5G 7/12 N9.5 注:表中的色度值采用的是GB/T 15608-2006中附录A中国颜色体系颜色样片坐标标准值。

B.2 标识设计要求

电视红色预警标识的设计要求见图 B.2,其他等级预警标识应遵循图 B.1 中给出的设计要求。

图B.1 电视红色预警标识设计要求

11.职业能力描述 篇十一

(一)基本知识要求

1.掌握语文、数学、英语(专业英语)、计算机、德育、体育与健康、艺术欣赏等公共文化基础课程知识。

2.掌握电工、电子、机械常识与钳工、电子测量与仪器、电机与控制、电子电器产品市场与经营、电子CAD等专业基础课程知识。

(二)职业素质要求

3.思想品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

4.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有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掌握常用科技文书的写作。

5.身体素质:健康、活泼、精力充沛,具有连续工作的能力。6.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7.具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协同工作的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8.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以及认真、刻苦钻研业务的素质。9.具有完成本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核心技能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电子焊接基本功。

2.具有相关电子元器件、零部件的检测能力和选购能力。3.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的相关检测仪器(含仪表、设备)和工具。4.具有安装、调试、检测与维修音视频产品、日用电器产品、办公自动化设备中某一类电子电器设备的能力。

5.具有上述电子电器设备经营中各个业务环节的基本工作能力。

6.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

(四)对应职业和工作岗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电器产品、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承担电子电器产品的安装与调试、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以及作为企事业单位的电子电器设备维护、维修人员。

(五)对应职业资格证书

1.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 2.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 3.办公设备维修工 4.音视频设备检验员 5.电子设备装接工 6.维修电工

(六)未来发展方向

上一篇:学科带头人命题作业下一篇:2021年开展五四青年节的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