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人生哲学

2024-09-30

鲁迅人生哲学(共10篇)

1.鲁迅人生哲学 篇一

21、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22、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2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4、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5、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26、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27、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28、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29、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30、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31、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32、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33、友谊是两颗心的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34、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35、知识永远战胜愚昧。

36、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37、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3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39、不满足是向上的齿轮。

40、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鲁迅人生哲学 篇二

关键词:鲁迅,《介且亭杂文末编》,人生态度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巨星, 其文学史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他也成了一个被有意无意地不断“神化”了的政治符号。关于他的种种言说, 离这位杰出启蒙者的真实面目似乎渐行渐远。我认为, 通过阅读鲁迅人生最后阶段写的杂文, 得以窥见鲁迅生活态度之一斑, 或许有助于更接近真实地解读其人及作品。

一、“删夷枝叶的人, 决定得不到花果”

《介且亭杂文末编》收入了鲁迅临终前写的一些杂文, 与鲁迅以往的杂文集相比, 散发着更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这也是生活”……》一文是一篇很特别的文章。说其“特别”, 是指在这篇短文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与“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斗士不尽相同的鲁迅, 一个历经沧桑、复归平静的智者的形象。

“给我喝一点水。并且去开开电灯, 给我看来看去的看一下”……

“因为我要过活。你懂得么?这也是生活呀。我要看来看去的看一下。”……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 屋子里显出微明, 我大略一看, 熟识的墙壁, 壁端的棱线, 熟识的书堆, 堆边的未订的画集, 外面的进行着的夜, 无穷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 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 我在生活, 我将生活下去, 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 我有动作的欲望———但不久我又坠入了睡眠。” (1)

从这些描写中可看到, 鲁迅对自己周围那些平平常常的事物, 是如此细致地审视着, 连“壁端的棱线”这样细碎的东西都收入了他的眼底。这样的视角仿佛是源自一个外界来客, 而不是整日生活在这个环境里的、熟悉这一切事物的主人。或许文学家对于周围事物, 原本有着比常人更加敏锐的感知能力;或许这是一位即将弃世者, 对人世格外的眷恋。不管如何, 让读者得以贴近了一个去除“神化”的一切装饰物的“人”, 感受那轻柔地颤动着的心弦之音。

这种波澜不惊的平淡叙述方式, 浸润着作者对生活深深的爱。“横眉冷对千夫指”与“俯首甘为儒子牛”, 原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二元对立。一个修行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境地的人, 是没有恨也没有爱的;罗汉只求“自了”, 而地藏菩萨则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菩萨意译为“觉有情”, 体现的是先觉者度尽世间一切众生的情怀, 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由此想到, 鲁迅的所谓“尖酸刻薄”、对种种看不惯的社会现象的猛烈抨击, 其实正源自于他对生活、对人世极度的热爱, 以及对这世间普通民众的浓浓情义。他并不只是一个无畏的斗士, 而是像诗人一般, 对生活中点点滴滴充满热情和好奇心。

“第二天早晨在门光中一看, 果然, 熟识的墙壁, 熟识的书堆……我们所注意的是特别的精华, 毫不在枝叶。给名人作传的人, 也大抵一味铺张其特点, 李白怎样做诗, 怎样耍颠, 拿破仑怎样打仗, 怎样不睡觉, 却不说他们怎样不要颠, 要睡觉。其实, 一生中专门耍颠或不睡觉, 是一定活不下去的, 人之有时能耍颠和不睡觉, 就因为倒是有时不耍颠和也睡觉的缘故。然而人们以为这些平凡的都是生活的渣滓, 一看也不看……

删夷枝叶的人, 决定得不到花果。” (2)

可见鲁迅是解得生活的三味的。“这也是生活”, 本身就是一个很奇妙的题目, 既像是一种“彻悟”似的自我劝解、告慰, 也像是对那些为营头小利而熙来攘往的世人的循循善诱, 饱含着宗教般的悲悯情怀。在此, 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行将辞别有情世间的智者, 正为着执迷不悟的芸芸众生而太息, 并试图为他们做最后一次劝导。

二、“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一位文学研究者讲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鲁迅曾经有一句关于伟人的话:伟人在他死之后就成为了傀儡, 鲁迅此后也未逃脱他这句话所表达的命运。我们把鲁迅神化了, 我觉得鲁迅一生是非常反媚俗的, 但他却成了20世纪媚政治之俗的最大的祭品……” (3)

鲁迅在身后的盛名之下其实是寂寞的, 他早已经预见了自己身后必将为人所利用的情形, 但也无可奈何, 只好“由它去罢”。与杜甫《天末怀李白》一诗中的名句“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表露出的现世的无奈与身后的期许不同, 这样由人而平地飞升为神的“名”, 未必是鲁迅所愿吧。

这是鲁迅在《死》一文中列出的遗嘱:

“……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 管自己生活。———倘不, 那就真是胡涂虫。

五、孩子长大, 倘无才能, 可寻点小事情过活, 万不过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4)

然后他终归是逃脱不了被神化的命运, 即使自己的亲人, 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参与了“造神”运动。看看鲁迅夫人许广平在《鲁迅回忆录》前言中的一段话:“从这回的写作来说, 使我深深学到社会主义风格的工作方法。就是个人执笔, 集体讨论、修改的写作方法。特别是这本小书, 曾得到许多负责同志的热情关怀和具体帮助, 他们非常重视这项工作, 亲切地指出何者应删, 何者应加, 就只恨自己限于水平, 以致不能更深切地体会这些指示, 使它更符合于人民的要求, 连自己都觉得离满意甚远, 因此, 内心总觉着不少惭愧的。” (5)

这种让人啼笑皆非的心语, 或许是那个时代造成的悲哀吧。一个妻子为曾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丈夫写回忆录, 也要采取“个人执笔, 集体讨论、修改的写作方法”, 由掌握着话语权的人们来“指出何者应删, 何者应加”, 用这样的“工作方法”来写传记作品, 要想尊重历史, 恐怕是缘木求鱼了。 (6)

自从在毛泽东笔下, 鲁迅成为“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 他也就成了一个政治符号, 一个被时势改造的“英雄”。看看不同时期出版的关于鲁迅的传记、回忆录中的政治字眼, 也许是一件颇有趣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前夕出版的《人民文豪鲁迅》是这样评价鲁迅的:“中国近代在学术成就上足以可以和他比肩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他的人, 不是没有, 但像他一样, 以忘我的大无畏精神, 充当人民代言人与革命大护法, 开创一代新风气的不朽作家, 在中国还不易找到。” (7)

而在许广平写于1961年回忆录中, 对鲁迅的评价是与当时的“反右”相结合的:“不过从我看来, 鲁迅在上海时期的工作, 是在党的具体领导之下来进行的。他对党的关怀热爱, 是和每一个革命者一样的。他对党的尊重, 是达到最高点的。自己无时无刻不是以个‘小兵’的态度自处的, ……”冯雪峰在他的所谓《回忆鲁迅》中说:“鲁迅先生自己是最清楚的, 是左联在借用他的地位与名誉, 这是严重的歪曲, 是他自己极端个入主义的反映, 于鲁迅无损……” (8)

到了1979年版《鲁迅回忆录》, 对鲁迅的赞颂又与对“四人帮”的批判交织在一起了:“《鲁迅回忆录》的出版, 也是对祸国殃民‘四人帮’的批判和鞭挞。这伙‘黑暗的动物’极端仇视与惧怕伟大的革命家鲁迅, 因此他们放肆地涂抹鲁迅形象, 卑劣地篡改鲁迅精神, 阴险地封禁鲁迅著作, 横暴地窒息鲁迅研究……‘四人帮’紧步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的后尘, 他们的命运当然也就和他们师承的前辈一样, 如同鲁迅所预言的, 必然遭到化为‘烟埃’的结局。” (9) 这里的鲁迅, 俨然一副镇鬼的钟魁的面目了。

“民族导师”“人民文豪”“文化新军”……在如此这般一次又一次的谥封中, 对鲁迅的评价成了政治的风向标, 鲁迅成了随心所欲、“为我所用”的工具, 他本来的真实面目也渐渐地变得模糊、难以辨认了……

三、浮华绚烂之后的平静

读《“这也是生活”……》一文, 那种繁华散尽、绚丽复归于平静的人生感悟发人深思, 或许只有真正识得生活的种种滋味、经历过热闹喧嚣的人, 才能写出这样平淡的语句来吧。有人讲, 释迦牟尼之所以能成佛, 只因为他已享尽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 体验了人生所有的七情六欲, 才可以决然“放下”。对大部分人来说, 只有真切体味到了人世间无尽的喜怒哀乐, 才会真正想摆脱苦海, 才能得到宁静。

由此联想到这本杂文集中的另一篇文章———《我的第一个师父》。这篇奇文将超凡而不脱俗的龙师父写得是这般活灵活现:“我至今不知道他的法名, 无论谁, 都称他为‘龙师父’, 瘦长的身子, 瘦长的脸, 高颧细眼。和尚是不应该留须的, 他却有两绺下垂的小胡子。对人很和气, 对我也很和气, 不教我念一句经, 也不教我一点佛门规矩, 他自己呢, 穿起袈裟来做大和尚, 或者戴上毗卢帽放焰口, ‘无祀孤魂, 来受甘露味’的时候, 是庄严透顶的, 平常可也不念经, 因为是住持, 只管着寺里的琐屑事, 其实———自然是由我看起来———他不过是一个剃光了头发的俗人。” (10)

龙师父“不念经”, 娶妻生子, 与人争斗, 仿佛与出家人的身份很不相符, 但他生活得是如此的真实, 让人感到无比亲切。不由得想到赵州禅师“吃茶去”那个著名的禅宗公案, 像龙师父这样任情、率真, 毫无伪饰、顺乎自然的生活, 也许反而接近了“禅”的真谛吧。

“吃茶去”的典故是这样的:师问新道:“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 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 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 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11)

赵州禅师三次说“吃茶去”, 大概意在消除僧人的妄想分别, 让他们随缘任运、平常自然, 由自己慢慢去感悟禅的道理。禅宗讲“吃饭睡觉都是禅”, 并不是吃饭睡觉本身就是禅, 而是指能够专心吃饭、安心睡觉、不打妄想, 这就是禅。由此类推, 或许真正明白了平常生活的可贵、了悟了那些平凡无奇事物的意义, 才可以说是懂得了生活的真谛。

在同一本杂文集中, 还可以看到《〈凯绥·坷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这篇文章。一个临终前的人, 会有那样的耐心, 对21幅版画, 一幅一幅地去仔细介绍, 深怕中国人对这种新兴形式不明白, 这真是不同寻常。现在的人很难有这份沉静了, 随便打开一本画册只能看到寥寥几语。这或许是因为许多人缺少了对生活的那种热情, 对喜爱的事物的那份执着。“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这样的细节, 也许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格调。

所谓“世间莫若修行好, 天下无如吃饭难”, 在平常的观念里, 总认为佛走起路来一定是离地三寸, 脚踩莲花, 腾空而去。而《金刚经》等佛经中记载的佛, 照样要吃饭, 照样要化缘, 照样光着脚走路, 脚底心照样踩到泥巴。所以回来还是一样要洗脚, 还是要吃饭, 还是要打坐, 就是那么平常。真正仙佛的境界, 是在最平常的事物上。 (12)

《“这也是生活”……》, 就是这样一位智者, 在把握了人生真谛后的彻悟:“然而人往往喜欢说得稀奇古怪, 连一个西瓜也不肯主张平平常常的吃下去。其实.战士的日常牛活, 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 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 (13)

3.试谈鲁迅作品中爱的哲学 篇三

摘 要:男性作家有自己对爱的理解,从鲁迅的作品来看,他的爱的哲学中并不乏“母爱、童心、自然”,但与冰心等女性作家的纤柔、清新截然不同。在他的文风中,你可以体会到男性笔下深沉的爱、无语的爱。鲁迅曾自比“孺子牛”,他的作品有一种“牛劲”,而在他的作品中爱的表达可以说是“先出犄角后出头”,尖刻中透出深厚,朴实中显出深沉。

关键词:鲁迅 爱 深沉 母爱 童心 自然

一提到“爱的哲学”就会让人想起冰心,她以其特有的女性的纤柔,用含而不露的艺术表现、清新秀丽的语言,写成《繁星春水》,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母爱、童心、自然成为支撑她“爱的哲学”这一主题的三根支柱。

而男性作家有自己对爱的不同理解,从鲁迅的作品来看,他的爱的哲学中并不乏“母爱、童心、自然”。在他的笔下可以体会到男性深沉的爱、无语的爱。鲁迅的作品很少做直接、单纯的抒情,却能时时使人感到一种“热到发冷”的感情流贯于作品中,这种感情是深邃内向的,大多融注于叙事、状物、写人之中。鲁迅曾自比“孺子牛”,他的作品有一种“牛劲”,而在他的作品中爱的表达可以说是“先出犄角后出头”,尖刻中透出深厚,朴实中显出深沉。

一、对母爱的歌颂

一直以来,母爱以它无可比拟的宽厚、博大无私成为人人心中一份永恒的感动,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都曾用或高亢昂扬或低沉婉转的曲调为它谱写了永恒的赞歌。

昔有孟郊将绵绵爱意织入游子衣的慈母,引人发出“寸草”难报“三春晖”的真切感慨;今有冰心将深深思念折进小纸船的游子,让人讶异“无端入梦”寻母亲的奇特想象。不同的角度使这个永恒的主题放射着各具特色的光彩。鲁迅小说展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母爱的伟大。

(一)鲁迅笔下常有些无知的母亲

《药》中华老栓夫妇想用“人血馒头”的偏方治好华小栓的病,这是其思想的愚昧造成的,却更深刻地体现出中国父母对子女的那份深沉的爱。华老栓出门前,“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掏了半天”可见藏得严密,钱来之不易,“一包洋钱”可见数目之大,甘愿为其倾尽家财。华老栓回家后,“他的女人,从灶下急急走出,睁着眼睛,嘴唇有些发抖。”“急急走出”、“睁着眼睛”、“嘴唇有些发抖”这样白描式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盼药的急切心情,写出了这个无知妇女对自己孩子生命的关切。华小栓吃“药”后,“华大妈候他喘气平静,才轻轻地给他盖上了满幅补丁的夹被。”一个“候”字,写出了母亲的无尽关爱,“轻轻地”反映出母亲对病重娇儿的体贴入微。而“满幅补丁的夹被”与“一包洋钱”形成鲜明对比,再次展现了爱子的情切意深。华大妈知道儿子病了却听不得别人提“病”字,直到儿子去世,在坟前“哭了一场”,“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无知的爱换来的只有莫名的等待。

同样无知的还有祥林嫂。她的儿子被狼叼走后,“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她还妄想,希图从别的事,如小篮,豆,别人的孩子上,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来”,可见她思子情深,儿子曾是她唯一的心灵寄托。但人们“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孩子们看见她的眼光就吃惊,牵着母亲的衣襟催她快走。于是又只剩下她一个。”无知的爱换来的只有无趣的烦厌。

鲁迅没有专文写过自己的母亲,却写了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这位保姆不会识文断字,又有些愚昧迷信,甚至连真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但鲁迅尊敬地称呼她为“长妈妈”。

鲁迅笔下的母亲都那么真实,让人领悟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母爱一直是无私而伟大的,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却因无知而变得无奈,又因无奈而显出伟大。

(二)鲁迅笔下的母亲并非都是无知的

《社戏》中母亲是一个既疼爱儿子又孝顺外祖母的完美女人。因为叫不到船,担心和别人去不安全,母亲不准“我”去看戏;看不到戏“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双喜打了包票,母亲“便不再驳回”,让“我们一哄的出了门”去看戏,“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后半夜看戏归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母亲”,“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母亲“不准”、“为难”、“吩咐”、“生气”、“高兴”的一系列变化,明明白白地书写着对“我”关爱的诗篇。母亲又很孝顺外祖母。“外祖母很气恼”“母亲便宽慰伊”;“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这位母亲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代表人物,使人不由想到央视的一则公益广告:母亲给孩子洗脚、母亲给奶奶洗脚、孩子给母亲洗脚。伟大的爱就是这样传递的。

鲁迅没有用“伟大”一词形容母爱,也没有用抒情的语句讴歌母爱,但从字里行间都能看出他对母爱的赞美歌颂,感情深沉真挚。

二、对童真的赞美

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给鲁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他自称《朝花夕拾》的10篇散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鲁迅经常抓住一些特征非常鲜明的东西,截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断,以洗炼的笔触去勾画,以小见大,使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从中可以时时看到他对童真的赞美。

(一)通过塑造充满童真的人物形象来赞美童真

鲁迅十分善于捕捉生活中有特殊意义的事物,加以绘声绘色的艺术再现,塑造出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其中不乏精彩的儿童形象的描写。

《故乡》中月夜刺猹的少年闰土形象深入人心,“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会捕鸟、捡贝壳、管西瓜、看跳鱼儿,而“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社戏》中以双喜为首的农民孩子是招人喜爱的、令人敬佩的。他们既有天真活泼、幼稚顽皮的孩子气,又不乏聪明机智。他们热情诚恳、爽直无私,既爱劳动又会劳动。和他们一起看社戏、偷吃罗汉豆,那丰富有趣的生活多么令人怀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述了鲁迅的童年生活。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根;在三味书屋询问“怪哉”虫的事,惹老师生气;到三味书屋后的园子里折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等。总之,你可以看到一个充满童心童趣的纯真孩童。

(二)通过描写充满童趣的自然景物来赞美童真

寓情于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说是典范。文中第二段写了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景色,作者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突出了下文“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就已经趣味无穷,那么园中的佳趣定然是比比皆是了。或许百草园的景物在成人眼里并不新鲜,但用儿童的眼光来看,一切都新奇,有声有色有趣,确是儿童的乐园。第七、八段写百草园的冬天,先以“无味”作陪衬,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写捕鸟,不直接落笔,先写不相宜的拍雪人和塑雪罗汉,虽笔墨不多,却把儿童爱玩的心态都写出来了。

(三)通过议论抒情的方式来赞美童真

《风筝》中谈到自己人到中年,“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社戏》结尾一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勾起人们对童年记忆的神思遐想,使人们感叹童年易逝的“失落”。

童年——对于每一个成年人来说,都永远无法重现地消逝了,鲁迅对于儿时童心的追忆,是对童真的啧啧赞美,也是作者自称的“思乡的蛊惑”,更有一种童年高尚情趣“灰飞烟灭”的怅然若失。人们总是感叹失去的可贵,这种对已逝童年的怀念,本身就是对童真的高度赞美!

三、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自然景物的描写简练生动、准确传神,可见鲁迅观察之细致,描写之细腻,充分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在第二自然段中,对百草园的描绘可谓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形状,这两者都是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是从味觉上写。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里的景物包含了春夏秋三季的景色,与后文冬天的百草园相辉映而又不重复,可见作者精巧的构思。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时间的安排隐含文中而不露,是作者深厚功力的体现。文中写的都是些看似无趣的小东西,在鲁迅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更不用说那些大家都以为有无限情趣的东西了,这正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爱得深沉,爱得自然,爱得彻底。

《社戏》中的景物描写也极具特色。鲁迅在这里运用了写意的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了地域特色和故乡风情。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诸方面写得简洁干净,生动有趣,使人身临其境,令人陶醉。这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较少受世俗的浸染,更多地保留了自然的纯朴气质,是一方“净土”,鲁迅用抒情的笔调,将月下水乡描绘得清新、幽远、如梦如幻,散发着江南泥土的芬芳。缓缓读来,隐然可见他对故乡的挚爱之情,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其中的景物描写细致、准确。他运用想象,把眼前的飞雪与江南的雪景做对比,既写了江南雪的温润之美,又写了朔方雪的升腾之美;既写了江南雪的“洁白”、“明艳”、“闪闪生光”,又写了朔方雪的“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既写了江南雪透露出盎然的生机,孕育着斑斓的生命,又写了朔方雪独立张扬,奔放挑战,决意向死而生。“孤独”的雪是一种精神,鲁迅热爱它,赞美它。

鲁迅宣称自己“对于自然美,自恨并无敏感,所以即使恭逢良辰美景,也不甚感动”,但我们却每每被他笔下的自然美深深感动着;或许,鲁迅只是自谦;或许,鲁迅是爱到深处却不知;或许,鲁迅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无暇顾及这份爱,但无论怎样,鲁迅这凝成文字的感情是骗不了人的。

儿歌唱道:“水牛,水牛,先出犄角后出头哟……”对于鲁迅爱的哲学的表达便可以说是先出犄角后出头。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印晓红.谈鲁迅的妇女观及其笔下的女性形象[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01).

[3]管希雄.鲁迅小说中的妇女形象[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01).

[4]李善修.谈鲁迅小说中的劳动妇女形象[J].许昌学院学报,1986,(04).

4.鲁迅人生哲学 篇四

读完《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后,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去绍兴鲁迅故居看看,我想在他的居所中能更加真切的体会到鲁迅先生当年的想法和他那在民族危机中的苦苦挣扎。

鲁迅先生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号豫山,后改为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出生在绍兴城内周姓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让鲁迅在启蒙的时候先读历史,而不是四书五经;父亲周伯宜,对鲁迅非常宽厚,允许他读闲书;母亲鲁瑞更是喜欢他。少年鲁迅便生活在这种颇为繁华而宽厚的环境中读书长大,调皮好斗,有着少年所特有的骄傲。但祖父却因为一次科场行贿案下狱,父亲也吐血并终于去世,亲戚便不再对鲁迅家客气,分房子的时候给鲁迅家最差的房子。这种世态炎凉、由繁华转为凄苦的经历很容易让人想到曹雪芹,另一个在中国的晚期封建社会反儒家的困顿的斗士。后来在广州,青年学生问他为什么憎恶旧社会,他回答:“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

是的,鲁迅先生恨,他恨这个社会的黑暗,同时也恨自己的无能。要知道,在绝对强大的事实面前再有力的个体思想也如萤火与之皓月,变的渺小无比。鲁迅先生就是如此,面对逐渐衰败、日渐黑暗的社会,他多么想用他的力量去改变,可是现实却给了他多个无情的耳光。读到这,我仿佛已经不是我,而是与先生一样的一点萤火,在深邃的无边的黑暗中苦苦挣扎。

先生从人道主义转向了个人主义,由启蒙的悲观主义,转向了存在的虚无主义。从学生变成医生,从医生变成文学家从文学家变成革命家。每一次的转变都给了他不小的打击,仿佛一个健壮的成年人一巴掌轻易拍碎小孩子手中的玩具一样。先生是不屈的,身份的多次转换可以证明;先生也是不甘的,他的文字可以证明。

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碌碌无为的任由事物摆布还是面对无情的现实躲在暗处大声呐喊?先生给了我一个答案:我不管自己的力量多么的渺小,我也知道我自己的力量不能改变太多的客观事实,可是我还是要尽我的全力去做,即使我做的不能改变什么,这样起码在我晚年终老的时候我可以用我那沧桑的眼睛勇敢的直视我走过的路。况且蝴蝶效应,也许我做的一些小事引起了这个社会的共鸣,那么我将会很欣慰,同时感到101%的骄傲。

也许有些人还无法体会到自己能让这个世界改变一点点的那种感觉,那是一种骄傲。可惜先生是可怜的,这个社会仿佛就是要与他作对一般,将先生的种种努力都无情的打压下去,看着他在无力的痛苦中苦苦挣扎,黑暗的社会嘴角微微上扬。

这也使得先生在虚无主义的鬼气中滑落的太远。但1925年,还是有一只手拉住了不住下滑的先生,那就是许广平。许并不是人中之凤,但有着一股子对新思想、自由、革命的坚毅,这深深的鼓舞了先生。后来两人到了上海定居。作者王晓明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讲,鲁迅和许广平的相爱而终于同居,在上海建立新的家庭,是他一生中最有光彩的举动。正是在这件事上,他充分表现了生命意志的执拗的力量,表现了背叛传统礼教的坚决的勇气,表现了一个现代人追求个人自由的个性风采。但是,也恰恰在这件事情上,他内心深处的软肉和自卑,他对传统道德的下意识的认同,他对社会和人性的根深蒂固的不信任,都表现的格外触目。一个人一旦相信爱情,就不再是虚无主义者。”

鲁迅的人生终点最终在上海画上。回首过去,先生不断的遭遇到“滑铁卢”。早期先生想要医治民族,对大众,他是轻蔑的,他觉得百姓迂腐,不能像他那样面对名族的衰败勇敢的站出来用自己的行动去拯救自己的民族。后来他发现相对于迂腐的寻常百姓,知识分子更容易明白他,于是先生弃医从文,可是后来的种种草鱼却使他不断看到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在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之后,先生开始由一个知识分子慢慢的向革命家转型,但革命的本质就是推翻旧的迎来新的,这与先生骨子里的旧思想是矛盾的,终于,他提出了新知识分子的说法。也算是在新事物和旧思想中取一个折中吧。这其中包含了先生的怨念及恨意,我想也许先生就不应该生在那个时代,也恰恰命运弄人,虽然先生在时代的洪流中苦苦挣扎,但他也是推动时代发展的一丝助力。

读完《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后,我看到了一个曾今熟悉现在却又完全陌生的鲁迅,大家对他有一种心灵上的崇拜,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在那深重危机中的苦苦挣扎。危机中的苦苦挣扎。

5.鲁迅话题作文:与鲁迅的对话 篇五

我们相约百草园。我原本想我比鲁迅先生早到,可我到时,鲁迅先生早已等候多时了。他正在泥墙根一带找油蛉、捉蟋蟀,时而翻开断砖来看有没有蜈蚣或者斑蝥,时而拔起何首乌根,每当他摘到覆盆子时,总是笑得跟个孩子一样。想不到鲁迅人到中年,居然还这么调皮!

我紧走两步,上前打个招呼:“先生早上好!”鲁迅回过头来,微笑着说:“很好很好,小朋友早。”我十分歉意地说:“本来晚辈请先生指点迷津,却让先生早到,真是失敬失敬!”鲁迅仍旧微笑着说:“我也是刚到,天气有些寒冷,进屋喝杯热茶吧!”

几口热茶下肚,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开门见山,说起正题:“晚生不才,作文老写不好,深闻先生大名,恳请前辈赐教几招。”鲁迅先生说:“依照我的经验,写人要抓住特征,写事要写好细节,写景宜多用比喻、排比、拟人的手法。要观察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写作还要有丰富的想像力,要以所写对象为圆心,引发许多‘辐条’一样的材料,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略加金爪、翎毛以创新,如此就是一篇极好的文章了。作为中学生嘛,把字写好也是非常重要的。”咦,这些话,好像语文老师也讲过的呀!

6.鲁迅人生哲学 篇六

关键词:杂文,讽刺艺术

鲁迅的杂文取材广阔,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语言精炼,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其中充满了自贬、俗化、讽刺、仿词等万紫千红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中讽刺是其杂文艺术的重要特征,经常与夸张,反语等结合起来,巧妙运用,深刻的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位‚民族魂‛人物为民族解放而上下求索的精神。

南朝梁人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说‚刺者,达也,诗人讽刺。《周礼》三刺,事叙相达,若针之通结矣。‛今天我们给它的解释是用艺术的手法对某些错误,弱点进行揭露、批评、攻击,以使大家对这些错误、弱点有更鲜明,深刻,清楚的理解认识。所以说讽刺它是一种手法,而不是文学。它可以是口头讽刺也可是动作讽刺,还可以笔墨讽刺。鲁迅擅长的就是笔墨讽刺,其实讽刺是为了增加语言效果渲染气氛的。鲁迅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隐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又说:‚现在的所谓讽刺作品,大抵倒是写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非写实的讽刺即使能有这样那样的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诬蔑而已‛。鲁迅的杂文以写实为基础,往往抓住现实生活中某一类人或集合并提炼某一集团论调的特点,或勾勒动物形象,或采集社会事件加以概括,进行讽刺。

一、修辞技巧(一)夸张

夸张是将日常生活中‚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又是常见的事,用于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艺术地写出,有意识地夸张被讽刺对象的某一方面。使其特点格外突出,以达到讽刺的目的。如《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单从标题看,这已经是一种逻辑上的夸张,如何会由这样的前提得出那样奇怪的结论呢?鲁迅自有解释,他说中国女人的脚‚不小则已,小则必求三寸,宁可走不成路,摇摇摆摆。‛可见,中国人并非中庸,‚其实颇不免于过激的‛。这样的推论不能说它没有道理,但从假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却确有夸张的成分,尤其后面得出的‚孔夫子有胃病‛的推论更是让人忍俊不禁。文中还写道:看他的语气是赞成缠足的,事情愈古愈好,所以他一定要考出一味溯古求源的有考据癖的人疯狂运用考据来为复古的程度。如果连‚孟子的母亲是小脚女人‛这样的‚古迹‛也能考出来,那中国的历史不知要被这帮人糟蹋到什么地步了。鲁迅用夸张的手法讽刺了‚考据癖‛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不惜翻出一些不切实际甚至莫须有的证据的行径。

夸张也绝不能离开真实,随意杜撰和夸大其辞。又如《偶》针对国民党以‚施行教育‛为名,整顿茶馆、筹办刊物,而读者灌输所谓‚正当舆论‛而写。国民党的所谓‚正当舆论‛不得人心,失去群众。鲁迅由这件事联想到前清光绪初年,他的家乡绍兴有一个戏班,名叫‚群玉班‛然而名不符实,戏做得非常坏,乡民把这种情况编了一首歌来讽刺:台上群玉班/台下都是散/连忙关届门/两边墙壁都扒塌/连忙扯提牢/只剩下一把馄饨担。骆玉班的戏竟能让观众把两边的墙壁扒塌,最后只剩下一担

馄饨,显然是夸张,这就是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了人们对群玉班的憎恶,堂堂的群玉班竟连一个观众也留不住,以此来讽刺国民党粉饰自己,伪造舆论,却不过是枉费心机。

(二)反语

从表面上看是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和讽刺,这种手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效果。他说:‚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如《论‚费厄泼辣‛应该缓行》里,‚《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几匹是咱们中国的叭儿狗,这也是一种国光‛。这里的‚国光‛实际上指‚国耻‛。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外,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显然都是反语。‚《纪念刘和珍君》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杀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里的‚文明人‛、‚伟大‛、‚伟绩‛、‚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都是反语。杀人者自呜得意,以创建‚伟绩‛、‚武功‛的胜利者而自居,不知道自己脸上都溅有中国人民的血污,真是再颜无耻,可悲,可笑之极!再对三个女子由衷赞扬,崇高评价的同时,对中外反动派则是辛辣的嘲笑,有力的讽刺,表达出对凶残而又卑怯的反动本质的极大轻蔑。表达了‚先子那样悲痛,那样愤激……非有彻底变革,中华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恨透了残酷反动的军阀统治‛的感情思想。‚那些卖国贼‘理论’确比毛泽东先生们高超得多,岂但很多,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高超固然是可佩的,无奈这高超又深为日本侵略所欢迎,然这高超仍不免要从天上掉下来,到地上最不平净的地方去‛。毛泽东先生们的理论在‚地下‛却是中国人民极力拥护的,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求得独立解放的指航明灯;而‚天上‛的理论却是卖国贼的理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通过‚天上‛,‚地下‛,‚高超‛对那些卖国贼喊捉贼进行讽刺,彻底揭穿了其‚理论‛的本质活画出了一群‚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奴仆‛的丑恶面目。

(三)比喻

运用比喻进行讽刺,往往比抽象的说理更生动、更鲜明、更深刻。鲁迅善于把握住对象的内在精神,扼其要而传其神。如《看书琐记(三)》中将作家与批评家的关系比喻成厨师与食客关系: ‚厨师做出一味食品来,食客就说话或是好或是歹,厨师如果觉得不公平,可以看看他是否神经病,是否厚舌苔,是否挟夙嫌,是否想赖帐"。批评家们摆出专家的架势,对作家的作品指手画脚、评头品足,说不定他们自身的监赏水平和道德水平就有问题,也许‚挟夙嫌‛,也许‚神经病‛,鲁迅借此取笑了某些批评家吹毛求疵不懂装懂。

类似这样精彩的比喻在他的杂文里俯拾即是,如他把投机文人比喻成‚革命小贩,翻筋斗的小资产阶级作家‛。把谄媚的汉奸比喻成‚媚态的猫‛,‚比主人更厉害的狗‛,‚二丑‛;把利用愚民政策害人民于无形的专制统治者说成‚细腰蜂‛,‚蚊子‛,‚青蝇‛。这些比喻准确深刻,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事物的本质,具有典型的意义,并一度成为当时社会上某类人某种现象的代名词。

《拿来主义》一文深刻地论述了对待外国文化和外国事物应该采取的态度,既是评论精当的文艺论文,又是文辞精彩的议论散文。文章所论述的对待外国文化和外国事物的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作者能在于余字的杂文中进行清楚、准确、深刻的论述,主要就得益于比喻的精彩运用。比如,巧妙的将外来事物以及本国的文化遗产比喻成一座旧宅子,然后通过人们对它的不同态度,形象的说

明了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深刻道理,又比如,以‚鱼翅‛和‚鸦片‛为例,说明了对待外来事物的正确方法;‚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档的吃掉,只不过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会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的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一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这些方法既加强了文章对道理的表述,也显示了作者的联想能力和分析能力。

他的杂文随有政治特点,但往往不是象政治那样全面系统进行论证,而是经常用比喻的方法,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态度,运用比喻进行讽刺,比抽象的说理更鲜明、更生动、更深刻。

(四)仿词

仿词指比照现成的词语,更换其中个别的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的修辞格式。在鲁迅的杂文中,这类辞格的使用也比较广泛,例如:《望勿‚纠正‛》中鲁迅说热衷于标点和校正小说的‚汪原放君已经成了古人了‛,后来听胡适说汪还健在,只好改成‚汪原放君未经成了古人了‛。由‚已经‛到‚未经‛的仿造,颇见鲁迅调侃的功力,让人不禁想起马克吐温著名的黑色幽默来。又如: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的名言暂且臵之不议不论之列,即使真心人所大叫的公理,在现今的中国,也还不能救助好人,甚至于反而保护坏人。今天看见北京教育部禁止白话的消息,我逆料《语丝》必将有几句感慨,但我实在是无动于衷。我觉得连思想文字。也到处都将窒息几句白话黑话已经没有什么大关系了。‚婆理‛由‚公理‛仿造而来,鲁迅不明说绅士们如何自以为是,损人不利已而是以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将他们卑鄙可笑的丑态揭露出来。‚黑话‛是由‚白话‛仿造而来,鲁迅笼统地说白话黑活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巧妙地表达了鲁迅对文言的反感以及对那些反对白话的复古倒退人的批判和讽刺。此外黑话即是指文言文。黑话词又让人联想到‚流氓盗贼帮会等所使用的秘密的语言‛。文言文原来是和‚黑话‛一样,恐怕那样死钻文章纸堆的人了解这一点后会要瞠目结舌了。

鲁迅杂文中的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果‚遗老‛就有‚遗少‛由‚老头子‛就是‚小头子‛,有‚喜形于色‛还有‚义形于色‛,有‚憨态可掬‛,还有‚平正之状可掬‛,这些仿词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达到了讽刺的效果。

二、词汇的选择

鲁迅曾谈到他的小说语言时说:‚采说书而去致其油滑,听闲谈而去其散漫,博取民众的口语而存其比较的大家能懂的字句‛。事实上,不仅小说如此他的杂文也常常采用这样的‚博取‛来达到讽刺的效果。如《暴君的臣民》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死的话‚哎呀‛活的高兴着。‚哎呀‛是人们常用的一个口头语,表示惊愕、叹息、忏悔、伤心等情绪也可表示惊喜、庆幸放心安然等等。此处的‚哎呀‛可指死者死到临头的惊愕,继而叹息,虽包含了大尽的懊丧和怨恨,却已经不明白地死去,呜呼哀哉!活的呢,也许也会对死者来一句‚哎呀‛,但他却是幸灾乐祸的‚高兴着‛。因为事不关已,所以暗暗庆幸。一句‚哎呀‛的口头语的运用,狠狠批判了麻木不仁的民众,他们只愿暴政暴在他人头上,却从未想过要联合起来 推翻它,结果不知何时暴政就暴到自己头上来了。

惯用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经验积累中形成的固定的词或短语,其形成比口头语更凝练也更丰富,极富表现力。如在从《新的‚女将‛》他写道:中国本来喜欢玩把戏,乡下的戏台上往往挂着一

副对……做起戏来……其中的女战士,看客称之为‚女将‛。

‚玩把戏‛和‚女将‛都是惯用语。‚玩把戏‛原指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这个词用在俗语里一般含有故弄玄虚,耍伎俩坑蒙拐骗的意思。如‚这个小瘪三最喜欢玩把戏了‛。而‚女将‛通常用来形容很有能耐的女子,有时则含有贬义,暗指女人不像女人。古时‚玩把戏‛时有了所谓的‚女将‛,现在又出现了新的‚女将‛,他们是上海滩的某些太太小姐们。这些太太小姐们穿着戎装护士服,将他们的图片刊登在上海的一些画刊上,一副保家卫国的打扮。她们虽然看起来像要精忠报国,其实只是装装门面,‚做戏‛罢了。正如旧戏里的‚女将‛一样,‚玩把戏‛而已。鲁迅借此讽刺了上海滩太太小姐们的矫情和做作。

在广泛运用俗语的基础上,鲁迅还善于运用古语词。鲁迅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极为广泛的涉猎和透彻的认识,古代的经史子集逸闻趣事及至诗词典赋、民谣俚语、在他是招之即来,挥洒自如。他在以白话为主的杂文里常常适时插上几句文绉绉的‚子曰诗云‛,往往增强文章的讽刺力量。如《我们现在这样做父亲》里要‚返老还童‛,要‚老复丁‛么?子女便是‚复丁‛,都已独立而且好了。这才是完成了长者的任务。得了人生的慰安。倘若是思想本领,样样照旧,专以‚勃溪‛为业,行辈自豪,那便是自然免不了空虚无聊的苦痛。

‚勃溪‛语出《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原始婆婆和媳妇吵架。用‚专以‘勃溪’为业‛描述爱打鸡骂狗的不称职的父母,既显得新奇又很幽默。鲁迅在文中声讨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指出族权父权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发展。他认为父母对子女,‚应该是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而不是‚专以‘勃溪 ’为业‛,限制他们的自由,束缚他们的发展。

此外,鲁迅还善于拿来外国文学的养料,‚别求新声于异邦‛,取材异域。如谈所谓‚大内档案‛写道:所以他被弄成夹广告的sandwich,是常有的事,因为他老实到像火腿一般。蒋先生是例外,我看并非遗老,只因为sandwich一点,所以受了罗振玉辈的骗了。

‚Sandwich‛和火腿是西方流行的食物。Sandwich是用两块面包一夹,中间添一些蔬菜黄油之类的佐料,看上去又鲜艳丰富。火腿则是一根一根面粉加肉的‚直肠子‛,没有什么花样。鲁迅说王国维‚老实到像火腿一般,‛即指他的秉性像火腿一样耿直而纯粹,王国维对‚国家‛的崇敬和爱护正好抬高了‚大内档案‛的身价,罗振后来把它们卖给日本人时自然可以多赚一笔。这样一来,王国维不就成了夹广告的Sandwich了么?蒋彝潜先生是个例外,对古典文化教育的维护还没有到那种偏执的程度,只因为Sandwich一点,所以受了罗振玉辈的骗。罗振玉要把‚大内档案‛卖给日本,当然说它们是宝贝了。

三、语法的活用

鲁迅不仅能将平淡简单的词和语素用讽刺效果来对于有些词语则并不变更词的构成语素,而是将它的语法功能变换移位,或是将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调度一下,产生讽刺的效果。如当时外国文学被广泛地引入中国,可是有些译者不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和中文表达的习惯,只是单纯地根据字面进行翻译,甚至闹出将‚银河(milky road)译成‚牛奶路‛的笑话,鲁迅因此写道:中马同是哺乳动物,为了要‚顺‛固然混用一回也无关紧要,但究竟马是厅蹄类,牛是偶蹄类,有些不同,还是分别不好,不多‚出到最后的一册‛的时候,偏来‚牛‛一下子的。

文中将名词活用为动词,即影射了这件事,讥笑赵景深译出‚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来。在句

式上,鲁迅善于借鉴西方。他常使用‚欧化语体‛,采用语意和语调的转折,使行文起伏跌宕,盘枝错节,逻辑层次清晰,论辩的讽刺性大大的加强。有时鲁迅喜欢带上‚狗尾巴‛,在将道理和自己的态度阐述之后。如:和尚本应该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其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吧,那简直是一定的。

说法海‚怀着嫉妒‛,先是用‚大约‛,在后面加上‚那简直是一定的‛,加重了对法海的多管闲事的诅咒,又让人读来峰回路转,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鲁迅杂文是中国当时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记录了从新文化运动到1936年以来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是一部生动形象的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史、心灵变化史、一部认识当时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同时是鲁迅思想的直接表现,包含着他丰富的人生感悟和社会经验,他在杂文中对国民性的批判常常比他的小说更直接、更尖锐、更透彻。因此,鲁迅杂文是了解鲁迅思想、鲁迅小说等其他作品最好的参考资料。总而言之,鲁迅的杂在对敌人或有害事物揭露、批评、抨击时常常采用让人感到痛快淋漓的讽刺手法,从而使他的杂文更具有了强烈的战斗力和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1—7卷).北京.第5版.北京文学出版社,1973年 [2] 黄伯荣等.现代汉语.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3] 张学军等.鲁迅的讽刺艺术.第2版.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 [4] 蒋绥之.鲁迅杂文辞典.第4版.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5] 钱理群.走近当代的鲁迅.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纵观鲁迅的杂文,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有力的思想武器,它‚是感应的神精,是攻守的手足‛,‚对于新的事物,则竭力加以排击‛,‚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语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鲁迅的杂文已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峰,其讽刺艺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鲁迅的杂文取材广阔,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语言精炼,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中讽刺是其杂文艺术的重要特征,经常与夸张、反语、幽默等结合起来,巧妙运用,使之表达深刻的道理和高度的思想内容。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一是夸张。‚甚至于夸张,却确是‘讽刺的本领‛它把日常生活中‚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又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人或事,‚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艺术地写出某一群人的真实来,有意识地夸张被讽刺对象的某一方面,使其特点格外突出,以达到讽刺的目的。夸张绝不能离开真实,随意杜撰和夸大其辞。例如《偶成》针对国民党以‚施行教育‛为名,整顿茶馆,筹办刊物,向读者灌输所谓‚正当舆论‛而写。国民党的所谓‚正当舆论‛不得人心,失去群众。鲁迅由这件事联想到前清光绪初年,他的家乡绍兴有一个戏班,名叫‚群玉班‛,然而名不符实,戏做得非常坏,乡民把这种情况编了一首歌来讽刺:台上群玉班/台下都走散/连忙关届门/两边墙壁都扒塌/连忙扯得牢/只乘下一把馄饨担。群玉班的戏竟能让观众把两边的墙壁扒塌,最后只乘下一担馄饨,显然是夸张,这就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了人们对群玉班的憎恶,堂堂的群玉班竟连一个观众也留不住,以此来讽刺国民党粉饰自己,伪造舆论,却不过是枉费心机。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二是用反语。从表面上看是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和讽刺,这种手

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效果。他说:‚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几匹是咱们中国的叭儿狗,这也是一种国光。‛这里的‚国光‛实际上指‚国耻‛。‚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所在,妙不可言。‛这里用桃花之艳,乳酪之美来形容国粹,显然都是反语。《纪念刘和珍君》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里的‚文明人‛、‚伟大‛、‚伟绩‛、‚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都是反语。杀人者自鸣得意,以创建了‚伟绩‛、‚武功‛的胜利者而自居,不知道自己脸上都溅有中国人民的血污,真是厚颜无耻,可悲、可笑之极!再对三个女子由衷赞扬、崇高评价的同时,‚对中外反动派,则是辛辣的嘲笑,有力的讽刺,表达出对他凶残而又卑怯的反动本质的极大轻蔑。‛表达了‚先生那样悲痛,那样愤激……非有彻底巨大变革,中华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恨透了残酷反动的军阀统治‛的感情思想。‚你们的‘理论’确比毛泽东先生们高超得多,岂但很多,简直一个再天上,一个再地下。但高超固然是可敬佩的,无奈这高超又深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然这高超仍不免要从天上掉下来,掸到地上最不平净的地方去。‛毛泽东先生们的理论在‚地下‛却是中国人民极力拥护的,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求得独立、解放的只航明灯;而托派分子‚天上‛的理论却是卖国贼的理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通过‚天上‛、‚地下‛、‚高超‛对托派进行讽刺,彻底揭穿了其‚理论‛的本质,活画出了一群‚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的奴仆‛的丑恶面目。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三是比喻。他的杂文虽有政治的特点,单往往不是象政治那样全面系统地进行论证,而是经常用比喻的方法,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态度,运用比喻进行讽刺,比抽象的说理更鲜明、更生动、更深刻。在鲁迅的杂文里,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媚态的猫‛、‚比主人更厉害的狗‛、‚虽然是狗,有很象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的叭儿狗,‚耸身一摇,将水点撒得人们一身一脸‛的落水狗,‚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饿得精疲‛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吸人血要先哼哼地一发通议论的蚊子‛、‚嗡嗡地闹大半天,停下来也不过舐一点油汗,又总喜欢一律扯上一点蝇头‛的苍蝇,‚脖子挂着一个小铃铎,作为知识阶级的徽章‛的山羊等。用这些动物来比喻那些‚坏种‛、‚屠杀者‛、洋奴买办、正人郡子、帮闲文人、自由人、文坛魂魅、政治流氓、文化特务、社会渣子、小资产阶级等,比喻生动、恰当、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讽刺意味,加强了理论的说明能力。在《一点比喻》指出一伙买办资产阶层的人所谓的‚指导‛‚青年‛,不过是象走在羊群里的山羊一样,脖子上挂着一个代表知识阶级微章的小铃铎,力图将青年引向死路。还辛辣地讽刺了统治阶级的上统社会的‚风习‛,好象豪猪一样,彼此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对人民则总是进攻的。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四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即用对方的话来攻击对方,找出对方相矛盾的说法和行为来讽刺对方。如:《逃的辩护》中说道学生请愿时,‚到得首都,顿首请愿,却不料‘为反动派所利用’,许多头部恰巧‘碰’在刺刀和枪柄上,有的竟‘自行失足落水’而死了‛。鲁迅把反动派的造谣污篾之词拿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发挥了极为强烈的效果。再如,《学生和玉佛》摘引了《申报》的两则电讯:一则是北平玉佛南运,一则是不准北平学生逃难,为什麽呢?就是因为‚所

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这就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既要趁国难之机打发横财,还要保持骗人的面子。由于敌人的虚伪的尊严被撕破,假装的正经被揭穿,所以发挥了巨大得力量。还如‚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她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了解她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以看见,却居然都断定他们所写的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了‛上海的教授们武断地认为历史上一些文学消灭了,是因为没有写‚永久不变的人性‛。鲁迅抓住了他们的信口开河,追问:‚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以看见‛——‚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一针见血,揭穿了其理论的荒唐可笑。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五是讽刺往往和幽默连在一起。不过幽默指的是一种轻松的讽刺,也就是用诙谐有趣、含蓄有力的语言进行批评。如:《登错的文章》指出印给少年们看的刊物上往往有描写岳飞呀,文天祥呀的故事,‚不过这两位,却可以励现任的文官武将,愧前任的降将逃官,我疑心那些故事是为办给大人老爷们看的刊物而写的文字,不知怎麽一来,却错登在少年读物上了,要不然,作者是决不至于如此低能的。‛这段话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言行不一的丑态,对他们出卖祖国、屈膝投降的罪行进行了猛烈的鞭笞,而写得却非常幽默。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还表现在其语言上面。他的杂文篇幅往往比较短小,但分析问题透彻,容量很大。特别是在语言上尖锐泼辣、准确优美、含蓄有力,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特色。‚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嗾,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相骂声中失土地,相骂声中捐铜钱;失了土地捐过钱,喊声骂声也寂然。文的牙齿痛,武的上温泉,后来知道谁也不是岳飞或秦桧,声明解释前嫌,大家都是好东西,终于聚首一堂来吸雪茄烟 ‛比喻生动,语言辛辣精炼,深刻有力。

纵观鲁迅的杂文,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有力的思想武器,它‚是感应的神精,是攻守的手足‛,‚对于新的事物,则竭力加以排击‛,‚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语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鲁迅的杂文已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峰,其讽刺艺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教学目标:1.学会从文章中寻找专题小论文写作的角度。2.学习运用材料分析论述观点的方法。3.指导学生在阅读写作中体会作者博大情怀。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运用材料分析论述观点的方法。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之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郁达夫《怀鲁迅》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

鲁迅作为中华民族‚民族魂‛的代表人物,我们需要阅读他的诗文,走近他,感受一代伟人身上所体现出的的为民族解放而上下求索的精神。

1.阅读教材提供的精读课文,感受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性等等问题的冷静思考,感知鲁迅先生对青年的深沉大爱,领悟先生从事文学创作所报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精读课文,结合以前学生学过的鲁迅其他作品,体会鲁迅杂文像匕首像投枪的犀利风格,以及鲁迅的讽刺艺术。

3.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鲁迅先生对历史、对传统、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和思考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现实问题。

即使青春是一枝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自贬,俗化,鲁迅,杂文,讽刺,修辞,诗学,分析,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伟岸的树,但我明白,一株独秀永远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风挡沙的绿色长城。即使青春是一叶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自贬,俗化,鲁迅,杂文,讽刺,修辞,诗学,分析,一叶孤帆很难远航,千帆竞发才是大海的壮观。

7.鲁迅人生哲学 篇七

一、对鲁迅的认识有误解

关于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争论由来已久, 钱理群认为, 这不仅仅是教材的问题, 更深层次的, 是整个社会对鲁迅的认识问题。

钱理群说:“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问题, 表面上看来, 是语文教材选材的问题, 但背后隐含的, 是对鲁迅的认识问题。这些年来, 思想文化界一直都有贬低或者否定鲁迅的思潮。我在以前的一篇文章中专门写过这个问题,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 鲁迅突然变得不合时宜起来。首先是风行一时的新保守主义者反省激进主义, 把‘五四’视为导致“文革”的罪恶源头, 鲁迅的启蒙主义变成专制主义的同义词。然后悄然兴起的国学风里, 一些民族主义者、新儒学、新国学的支持者们, 鼓吹新的中国中心论, 以鲁迅为断裂传统的代表。再然后, 号称后起之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者, 用世俗消解理想, 告别鲁迅就是必然的结论。还有自称‘新生代’的作家, 也迫不及待地要搬开鲁迅, 以‘创文学的新纪元’。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文化现象,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学界, 轮番走过各式各样的鼓吹者, 而且几乎是毫无例外地要以‘批判鲁迅’为自己开路。这样的情况, 在21世纪初仍在继续。在这种思想文化界的思潮之下, 就不断有人提出这样的质问:为什么要向青少年讲鲁迅, 它的作用是正面的, 还是负面的?”

二、语言价值被教材忽略

长期以来, 对于鲁迅和鲁迅作品的争论, 一直聚焦在如何在当今这种形势下认识鲁迅精神和思想。然而, 钱理群认为:“鲁迅作品在语文教育上的价值, 对于青少年来说, 除精神和思想之外, 还有一层意义, 这就是语言上的。鲁迅自身处在中国近代语文革命的开端时代, 是白话文的先驱之一, 他的文章本身就是语文教育的范本。对于我们了解中国语文在近代革命性的变化, 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不过, 一些人认为, 时隔近百年之后, 鲁迅的作品显得艰涩难懂, 不适合现在的语境和教育了。对此, 钱理群认为, 除去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鲁迅本身的思想之外, 鲁迅的文字其实并不难懂, 他说:“大家都说鲁迅的作品很难懂, 但它到底难懂在什么地方?有一种说法是鲁迅作品的文字很难懂, 或者说它的写作背景搞不清楚。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 随便找一本研究鲁迅的著作, 其中就会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有关知识。”

三、鲁迅精神更具现代价值

关于鲁迅的争论, 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鲁迅的精神、思想在现代社会遇到了挑战, 对于现代社会的一些人来说, 鲁迅的精神和思想似乎是一个只能在书本里遇到的很遥远的事情。

钱理群认为, 鲁迅精神和思想在现代社会并没有失去价值, 反而更加有意义, 他说:“鲁迅的‘现代价值’其实是国际鲁迅研究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日本权威的鲁迅研究专家丸山升在他的文章《活在二十世纪的鲁迅为二十一世纪留下的遗产》中指出:‘前世纪中, 各式各样的希望、理想出现而消失了……二十一世纪是在不能相信任何理论、理想的情况下开始的。’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提醒: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东方与世界, 正面临着虚无主义思潮的挑战, 面临着理想重建的任务。如丸山升所说, 理想与信仰的缺失, 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在当代中国, 这样的信仰危机也是很严重的。在这种情况下, 鲁迅式的‘信仰主义’就有其特殊的借鉴意义。也就是说, 鲁迅的思想和精神, 在现代并不是没有价值, 反而是更有价值。”

四、年轻人并非不喜欢鲁迅

多数支持课本中删除鲁迅文章的观点, 其论据中都有一条共同的理由, 就是年轻人不再喜欢读鲁迅。而钱理群认为, 年轻人并非不喜欢鲁迅, 他们不喜欢的是某些教育方法。

钱理群说:“我在北京和南京的几所中学讲鲁迅, 在台湾的大学也讲鲁迅, 效果非常好, 特别是很多学生的作业, 水平之高, 对鲁迅作品的理解之深,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说明, 年轻人不是不喜欢鲁迅和鲁迅作品, 我觉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鲁迅作品本身, 而在于教育的方法。”

那么, 现今教育的误区究竟在哪里?如何找到合适的方法?钱理群说:“鲁迅作品的问题在于选什么?讲什么?怎么讲?第一, 我们现在的选材有问题, 选了一些并不适合中学语文教育的文章, 或者说并不适合中学生的文章。其次, 讲法也不对, 把鲁迅作品作为应试教育的一部分, 让学生死记硬背, 而不是去体会鲁迅作品中的真义, 这两个原因都会让学生对鲁迅作品失去兴趣。”

8.周家的鲁迅,中国人的鲁迅 篇八

2011年,周令飞异常繁忙。这一年,他的父亲周海婴离开人世,在料理父亲后事的同时,他还要策划父亲的生前摄影作品展;这一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身为鲁迅嫡长孙的他,还想完成父亲未竟的遗愿——推动《鲁迅大全集》出版;此外,周令飞还身负传播鲁迅文化的重任,2011年被切分成长短不一的时段,他在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城市间辗转。

周令飞出生于1953年,距离他的祖父鲁迅去世已整整17个年头,父亲周海婴成为联系鲁迅和他的纽带。在周令飞的记忆中,父亲总会在言谈中不经意地提起鲁迅,爱开玩笑是未曾谋面的爷爷的显著特点之一,这和中学课本上描述的“鲁迅先生”全然不同。

周海婴曾表示,自己是在一个“人场”的环境下长大的,就像磁场一样,他被这个“人场”控制着。“别人说起我,永远都是‘鲁迅的儿子周海婴怎么样’。我要写字、写文章,不能说错话、做错事,如果我越出一点线去,就会有人批评‘鲁迅的儿子做错了事’。别人可以去打牌、去玩,可我不行。”

和父亲一样,周令飞也在不一样的目光中长大。小时候,在学校里,大家都像看珍稀动物一样扒着窗子看他。每次学到鲁迅的课文,同学就会一脸羡慕地说:“是你爷爷写的。”听多了,周令飞的心里觉得怪怪的,总想逃脱出来。

鲁迅在生命最后时期的散文《死》里向亲人交代了七条遗嘱,他在第四条中写道: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但,没有人可以忘记,没有人能够逃脱。

朱安与许广平:身份相同命运各异

在周海婴的记忆里,母亲许广平对朱安的称呼为“朱安女士”。

朱安是鲁迅的原配夫人,她是一个身材矮小、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那时的鲁迅在日本潜心学医,“他是不懂爱的”。因为在日本接到一通发自家里的电报,称母亲病危,鲁迅便决定归国。回家一看,房已修理好,家具全新,一切结婚的布置都已停当,只等他回来做新郎了。鲁迅既然不忍拂逆母亲的意思,那么就只能牺牲掉个人的意志,默默地接受了。

鲁迅像木偶似的走完了这一系列麻烦的仪式,可是新婚燕尔的他却做得很决绝,搬出新房,睡到了母亲的房中。结婚后他很少向外人诉说自己的婚姻生活,仅对好友许寿裳说过一句沉痛的话:“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婚后第四天,鲁迅就携二弟周作人去了日本,离开了母亲强加给他的女人。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与世长辞,本就扑朔迷离的时局再次发生动荡。此前一天,鲁迅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信中痛陈北京教育界的黑暗现状,笔下充满忧虑和苦闷的文字向鲁迅请教:“有什么法子在苦药中加点糖分,加糖是否即绝对不苦?”信末署名是:“谨受教的一个小学生许广平”。

许广平是广东番禺人,比鲁迅年轻近二十岁,对社会运动充满热情,她是如此敬仰鲁迅,在年轻女学生许广平的面前,鲁迅也开始变得柔软。

在冲破世俗最终走到一起后,许广平写下了一篇情绪激昂的散文诗:不自量也罢,不相当也罢,同类也罢,异类也罢,合法也罢,不合法也罢——这都与我们不相干,于你们没关系!

鲁迅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可以爱的。

1926年底,鲁迅准备离开厦门大学之时,思念在广州的许广平,靠在一个有个“许”字的墓碑上合影,寄给了她。

1932年,鲁迅编成他和许广平往来的书信,题名《两地书》,并指定说等儿子海婴长大以后留作纪念。

鲁迅逝世后,许广平常应邀写各种回忆文字,她的故事里没有奇闻亦无猛料,但因为主角是鲁迅,便被多方重视。

自鲁迅的母亲去世后,朱安的生计一直由远在上海的许广平承担。即便如此,朱安的生活仍然贫困不堪,她听从了周作人的建议,决定出售鲁迅的藏书。周作人令北京图书馆开列了藏书目录,准备委托来薰阁出售。

1944年8月25日的《新中国报》刊登这一信息后,许广平、上海文化界的进步人士以及鲁迅的众多生前友人均尽力劝阻,面对上海方面来京劝说的人士,朱安难抑激动:“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朱安与许广平,同以“鲁迅夫人”的身份而存在,但却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周海婴:交给父亲的成绩单

“我是意外降临于人世的。原因是母亲和父亲避孕失败。”周海婴在回忆录《鲁迅与我70年》的开篇中写道。由于许广平是高龄产妇,分娩的时候很困难,在回答医生“留孩子还是留大人”的提问时,鲁迅果断选择了留大人,结果是大人孩子都留了下来,因为孩子在上海出生,故名:海婴。

孩子的降临还是让年近五旬的鲁迅格外欣喜,海婴出生100天的时候,鲁迅便抱他去沪上知名照相馆拍了照,成就了那张著名的合影《一岁和五十岁》。当时朋友来家里看望,鲁迅总是会将孩子抱起来,像展示自己的作品一样。有时海婴睡着了,鲁迅也照旧抱出来给人看,孩子便醒了,大声哭闹一番。当外人传说他溺爱孩子的时候,鲁迅的回应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与父亲鲁迅相处不多的七年里,周海婴享受到了一个孩子能够拥有的幸福,在他的眼里,父亲与书本上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形象大相径庭:那是一个笑起来三间屋子外都能听见笑声、会用胡须刺儿子幼嫩的双颊、会把香烟罐扔出窗外击打因为发情而吵闹不休的野猫、时不时笑骂儿子“小乖姑”“小狗屁”的慈爱父亲……周海婴将共处的快乐时光镌刻在记忆里。

尚在上幼稚园的周海婴,早晨起床下楼,总会轻轻踏进父亲房门口,取出茶几上的香烟插入短烟嘴里,放到父亲醒来后伸手可及的地方,然后大功告成似的离开,似乎“尽到了极大的孝心。”中午吃饭的时候,总盼望父亲对自己安装香烟的“功劳”夸奖一句,直到父亲微微一笑,说:“小乖姑,香烟是你装的吧?”他才乐滋滋地吃起饭来。

鲁迅对儿子的教育,许广平在《鲁迅先生与海婴》里讲到过:“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不过,周海婴始终摆脱不掉“鲁迅之子”的身份,在长大的日子里,他一直在为自己是鲁迅的儿子感到累。周海婴的儿子周令飞说,父亲的累主要来自于外界过高的要求。

周海婴谨遵鲁迅先生的遗嘱,没有去做空头的文学家和美术家。他自幼喜欢无线电,长大以后他成了无线电方面的专家,摄影也做得很精彩,他从10岁便拿起相机开始记录人生。即便如此,他却不张扬,他谨记母亲许广平“夹着尾巴做人”的叮嘱,并在文革时期将所摄照片统统销毁,唯独保留一樟木箱的底片。几乎60年的时间里,他从来没有发表过摄影作品,直到2008年,周令飞提出有意帮父亲办摄影展,当做送给父亲八十岁生日的礼物,但周海婴一直担心这些照片拿不出手,给鲁迅丢脸。

周令飞说,近十年来,父亲周海婴不再刻意地远离鲁迅,而是把他自己和鲁迅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几乎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到还原鲁迅和梳理、总结鲁迅思想上。

今年4月7日,83岁的周海婴去世。知名学者、画家陈丹青说,他每每忆起周海婴先生,在他心中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那个谦和大气的白发老先生,而是一个小男孩:“今年是鲁迅诞辰130周年,春天,海婴先生逝世了。看到讣告的第一念,我眼前不是暮年白发的海婴,却是1936年鲁迅过世才几天,海婴坐在父亲书房藤椅上的那枚照片。”

那是一个七岁的丧父的男孩,而这个父亲又是如此特殊。

周令飞:我不是空头文学家,我在尽孝

鲁迅在文章《死》中,对他的后代也有严格的要求: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的文学家或美术家。

这句话成了周海婴及后代用以省身的警句,周海婴一生难以摆脱人们打探的目光,但他为人正直、谨慎谦卑,王元化称其“继承了鲁迅以及许广平的道德和人品”。周令飞亦难摆脱鲁迅之孙的身份,就连娶妻完婚,也遭受重重阻碍。

1982年一个假日的傍晚,日本留学的女儿周宁给周海婴打来电话,传达了同在日本留学的哥哥周令飞即将与台湾张姓女同学完婚的消息,这对热恋中的青年还对媒体发表了三点声明,内容大致为:一、此举纯粹为了爱情,而没有任何别的企图;二、这事与我父母无涉;三、因为与台湾女孩结婚,两岸关系紧张,周令飞宣布退出中国共产党。

儿子的决定宣布之后,引起轩然大波,也给周海婴夫妇带来很多麻烦。流言蜚语也在这个时候乘机而入,有人怀疑周令飞之妻是“台湾训练有素的女特务”,不仅如此,“美国之音”等外电也利用此事大作文章,把周令飞渲染成一个“投奔自由的叛逃者”。

身在台湾的周令飞生活也并不平顺。他一度因为鲁迅后人的身份而找不到工作。在岳父的百货公司最终破产之后,周令飞与妻子张纯华开始创业——他们买了一台爆米花机,将爆好的米花批发给摊贩。鲁迅的孙子卖爆米花,这又让记者大大炒作了一番,周海婴写道:“这事给那些无聊记者获悉,写文章拿我儿子当笑话,说什么想不到鲁迅的孙子竟落到在台北卖爆米花过日子的地步。但我儿子不以为然,心想我本分做生意,靠劳动吃饭,这给祖父丢什么脸?他照样干他的。”

直到1995年,周海婴才借参加无线电研讨会的机会,到台北看望了从未谋面的儿媳一家。

鲁迅的著作在台湾也一度被列为禁书,不允许公开出版,直到1987年方才解禁,鲁迅的思想在台湾也不像在大陆这般影响深远。周令飞之女周景欣坦率地说出了自己对鲁迅的不解:“他的文学作品对于我来说有一点不可思议,很沉重,他笔下描述的是一个压抑时代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现在,人过中年的周令飞回到大陆,作为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的他,开始将“传播普及鲁迅精神”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在不久前新浪微博的微访谈中,有网友问及他从事与鲁迅相关的活动和工作是否违背鲁迅初衷,周令飞答道:“我没有做空头的文学家,我是在做一个传播鲁迅精神的人,我在尽孝。”

9.鲁迅人生哲学 篇九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名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鲁迅先生的讽刺名言 鲁迅先生的讽刺名言名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2、我以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起来。

3、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

4、我们的古人又造出了一种难到可怕的一块一块的文字;但我还并不十分怨恨,因为我觉得他们倒并不是故意的。然而,许多人却不能借此说话了,加以古训所筑成的高墙,更使他们连想也不敢想。现在我们所能听到的不过是几个圣人之徒的意见和道理,为了他们自己;至于百姓,却就默默的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

5、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自然赋于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人们自己萎缩堕落退步的也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

8、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

9、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10、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10.回忆鲁迅先生 篇十

篱笆中学

宋波

教学目标:

1、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平易近人的个性品质,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2、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体味鲁迅先生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

一看题目就知道,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散文的内容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也就是说,文中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本文也是一篇真实地反映作者思想感情的作品。提到鲁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同学们是度娘,请注意,现在老师要上网搜索信息了。我在百度上输入的关键词是“鲁迅”,那么网页上会跳出哪些相关信息呢?(开火车或自由发言。)

1、介绍鲁迅的个人情况、作品。已经学过《风筝》、《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2、根据我们之前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

(冷峻、严肃、庄重、伟大、倔强、不苟言笑、难以亲近、深邃、匕首、投枪)

3、鲁迅先生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吗?让我们来看看萧红笔下的鲁迅吧!

二、课文分析:

1、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学生概括)笑声明朗、走路轻捷、品评衣着(或“鉴赏服饰”)、真诚待友(四处:)、认真读信。

2、这些片段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请大家先讨论,然后再选出小组代表准备发言。小组交流。

要求:首先确定发言顺序,尽量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发言;其次,发言内容首先应该代表小组意见,个人意见可以作为补充;最后,发言时请注意声音响亮,表达清晰,坐标明确,建议寻找文本中的证据时,提前在文中圈划出来。

3、班级交流:

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1)笑声——明朗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豁达爽朗、自由率真、平易近人(2)步伐——轻捷

“刚” “一” “同时”(动作描写)果敢、坚毅、勇往直前、精干敏捷(3)品评衣着——不太注意人的穿着,朴素但并不缺乏审美观,博学广识却不妄议他人,足见其细致、随和、善解人意。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4)真诚待友——体贴而真挚 之一:夜谈“嘱咐”“一定” “一定嘱咐”(无微不至)之二:吃韭菜合子、“笑”“冲”(明朗、可亲、可爱)之三:两次来访(幽默)之四:冯雪峰来访(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却与共产党人之间保持着的亲密友情,可见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即使危险,他也绝不回避,足见其爱国爱民之心)(5)认真读信——宽容、赤子之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负责任、爱护青年 “深恶痛绝”“但”“每封”“不同角落”“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三、深入研讨:感悟平凡鲁迅身上的不平凡:

如果说体贴、明朗的笑、幽默体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那么,课文最后的内容似乎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先生那不凡的一面,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他虽然深恶痛绝青年人写得草率的来信,却依然认真展读每封不同角落里投来的信,绝不因为别人的马虎而卸下自己肩上的责任,并且,这份责任还是他自己放到肩上的,没有人强迫他,也没有人要求他必须那么做。那他为什么非做不可?

或许,你想起了那个阿累笔下慷慨赠书的鲁迅;或许,你想起了那个在唐弢笔下曾经为青年人补鞋去的鲁迅;或许,你想起了那个竭尽一切力量关怀和帮助青年人的鲁迅。他说“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他从不因为自己力量微薄而放弃努力,以单薄瘦弱的双肩竭力承担着拯救民族灵魂的重任,这便是平凡之中的伟大吧。

四、写法探究: 过去,我们常说鲁迅先生是“伟大”的,而现在我们还要说鲁迅先生是“可敬、可亲、可爱”的。是萧红带我们走进了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于细微处还原鲁迅的本真,使得鲁迅先生走下高高的圣坛,变得平易近人,仿佛触手可及。

因此,有人称赞本文是“众多回忆鲁迅先生文章中最独特隽永、最生动传神、最富有人情味的传世佳作”。那么,本文究竟用了什么魔法使人们给予它这样高的评价呢?

1、真情最动人。散文创作的第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真实的情感。本文既无溢美隐恶之嫌,也无矫情雕琢之态,更无攀附伟人以自抬身价之意。萧红身世坎坷,鲁迅先生像对无数青年人一样关怀和帮助她,使她终于走上文学之路。对于萧红来说,鲁迅先生是文学路上引领智慧的师者,也是生活中宽厚的长者。没有鲁迅,文坛上或许不会有“萧红”这个名字。所以萧红对鲁迅先生的感激、敬佩、怀念之情也比普通人更浓、更深。而萧红对鲁迅先生的为人性格、日常生活十分了解,她时时处处都感受到先生伟大人格的魅力和无私诚挚宽厚慈爱的长者风范,因此,她笔下的鲁迅,没有偶像气,也没有神秘化,而是充满人情味的活人、真人,显得既可敬又可亲,甚至还有些可爱。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以前对鲁迅先生性格为人的某些误解,让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特别亲切动人的鲁迅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这篇文章成为萧红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2、细节最传神。散文的细节不同于小说的细节,它不能虚构夸张,不能加工改造。如果不善于捕捉和描绘生动的细节,文章就会流于平铺直叙呆板乏味。在本文中,作者写的大都是鲁迅先生一言一行的平凡小事,但却做到了“管中窥豹”,于细微处见精神。如写鲁迅走路时独特的姿态,“刚、一、就”,这种朴素的描写既逼真又传神,把鲁迅精干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品质都充分表现了出来。

散文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文体,讲究“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写的往往是平凡细小微不足道的事物。

小结:我们怎样才能像萧红那样写出如此真挚动人的文章呢?学生总结。养成观察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不是缺少有灵性的细节,而是缺少发现细节的眼睛。

(机动内容:谈谈你观察到的他人的细节。)

五、作业

1、作文: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要求观察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的行为举止,采撷具有个性的生活细节,用以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上一篇: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规定下一篇:三月开学典礼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