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意思(精选10篇)
1.凿壁偷光意思 篇一
2.“凿壁借光”与光的直进原理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以“光的直进原理与应用”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注意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
2.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体验研究事物的“基本功”即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研究技能。
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知道一般情况下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直进原理,了解原理的应用相关内容。
二、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做好相关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分组实验的物品,并进行熟悉实验操作的演练工作。教师演示实验用的手电筒光不要太强,使用 5W台式电灯一盏要注意安全,用手电筒去掉反光罩作为光源代替5W台式电灯效果好。关于人们利用光的直进原理的实践活动,有条件地应安排在学校操场进行,教师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并且要亲自实践一下,并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
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及问题的学习研究兴趣,学习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实验技能。教学的难点是:
(1)关于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实验与分析。(2)应用光的直进原理的实践活动。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1)引言
以一则成语故事和插图,开始进入本课学习探索活动,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光的直进原理与应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向学生解释一下“直进原理”意思。(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①按小组准备厚纸一张(A4纸大小)。②进行安全教育。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进行有关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直进原理,的实验,研究应用的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活动过程:
本课分三个环节分别为:
第一个环节是实验一“黑暗中能看见东西吗?”
是通过观看盒里放上块橡皮的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我们能看见东西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光源,二是必须物体能将光线反射到我的眼中,我们才能看见物体。第二点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可运用视频课件演示来突破难点。这是全课的基础,教师要下力气解决好。第二个环节是实验二“光沿直线传播” 是通过“用纸卷一个细直筒,在距离灯光6米以外观察台灯光”和“观察墙上标志物”的实验使学生了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实验中观察的光源要暗一些,注意用眼卫生,光不要刺眼。本环节中共包括四个实验,其中①和②两个实验是证明光源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道理,而③中的两个实验是证明反射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道理。此点有一定难度,教学中要加大力度突破此点。
第三个环节是通过两个事例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原理的实践应用。第一个事例可以借助课件或枪的模型进行教学。第二个事例,有条件的话最好进行实践操作,要先在室内做好指导和组织工作,然后再到操场进行实践活动。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既对课题研究做了相应的结论,同时对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实际应用做了一些说明。教学中要把握好,达到总结提高的目的。(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照应课的导语,做到首尾呼应,解释成语的科学道理。2.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好实践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各项实验要注意安全和用眼的卫生。
(2)实验要任每个同学都参与,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要注意严格的光直线传播的基本定义的内容(见背景资料)(4)本课建议用1---2课时。
五、背景资料
1.光的直进原理的基本定义: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源:
凡是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3.光线:
通常所说的一条光线,实际上是指一束很细的光。我们并不能把光源发出的光切割成一条一条的光线。光线是为了便于描述光的直线传播而引入的一种抽象的几何线,是一种理想模型,有了它就可以借助几何学的方法来研究光的传播。4.“凿壁偷光”的故事
西汉时代有一个穷孩子,名叫匡衡。他家境贫寒,没法上学。匡衡人穷志不穷,他向别人借了书,想晚上回家看书,可是他又没钱买灯油。他的邻居生活条件好,夜里点蜡烛。匡衡便在墙上打一个小洞,让一小束光穿洞而过,他就借这束光来读书。好心的邻居发现了这个秘密,便每晚请他到自己屋里读书。后来,匡衡终于成了杰出的人才,当上了汉元帝的丞相。5.关于光的直进原理的应用:
(1)木工在检验木条是否平直时,往往闭住一只眼。把张开的眼睛放到木条的一端,沿着木条的边缘望去,如果边缘成了一点,就说明边缘上的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在利用光的直进原理。
(2)栽树,要想栽成一条直线,也可以应用光的直进原理。
(3)用枪射击时,也要用上光的直进原理。射手瞄准时,要用眼睛从照门往准星和目标望过去:“左眼闭,右眼睁,缺口对准星,三点;联成一条线,目标能击中。”这个原理很简单,当目标、准星和照门中央叠合为一点时,必定是三点成一线,子弹便能击中目标了。
2.凿壁偷光阅读答案 篇二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邻居有烛而不逮
主人怪而问衡
2.翻译下列句子。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表现出匡衡的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
1.逮:到,及,这里是照到 怪:奇怪
2.翻译: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意思对即可)
3.凿壁偷光读书笔记 篇三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成语故事》,里面的一个个成语由来,不仅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而且让我懂得了不少道理,尤其是“凿壁偷光”这个成语由来,使我深受启发。
“凿壁偷光”这个故事讲了:在汉朝时期有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名叫匡衡,他的家里贫穷,没钱供他读书。稍大些就帮大人做活,挣些钱来维持生活。匡衡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可贫穷的家给他读书带来重重困难。他不停地借书,四乡里有书的人家几乎都跑遍了。可就是家里没有灯,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墙凿一个洞,这样就能看书了。匡衡帮财主干活,不要工钱,只要借书。从此,匡衡又有新书读了。
匡衡这种不怕困难、勤奋好学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与她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呀!今天,我生活在优越的条件下,有美丽的校园,有窗明洁净的教室,有温馨的大集体,更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像辛勤的园丁一样,哺育着我们,加上家人们无微不至的关爱。而匡衡还要自己挣钱来维持生活,更谈不上拥有这种优越的环境。他毅然克服了种种困难,千方百计地去获取知识,而我在学习中,常常不自觉,做作业还要家长的督促,更何况看课外书呢。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羞愧,我应该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地学习,长大后才能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才能为祖国的建设献出一份力量。
4.凿壁偷光的故事 篇四
匡衡找好位置,左手拿着锥子,右手拿锤子,“咣、咣!”向墙壁砸了几下,把手震得发麻。墙面太硬了,一点洞也没砸出来。“这墙头这么硬,要不白天多看书,晚上别看了吧!”可这种想法立刻被否认了,他想起白天还要给地主家割草,放牛,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书。便又砸了起来。
匡衡用更大力气,“咣!咣!”砸了几下。由于屋里光线太弱,他不细心砸到了自我的左手上,“啊——痛死我啦!”他大声叫起来,感到钻心的痛,他的左手被砸的鲜血直流,匡衡放声大哭起来。不知哭了多久,他不再哭了。他拿起一块破布缠住了自我的左手,又重新拿起锥子和锤子向墙面砸起来。
不知又过了多长时间,一丝光亮突然从洞里透出。匡衡又细心地凿了起来,又过了一会儿,一大束光从洞里透了出来,匡衡高兴的一下子跳了起来,赶快迫不及待地拿起书在光亮下看书。
因为匡衡每一天晚上在洞前读书,学到了许多知识,所以之后成为了著名的大学问家。
《凿壁偷光》的来源
凿壁偷光出自《西京杂记》,原文为: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凿壁偷光》的道理
《凿壁偷光》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身处在艰苦的环境,也不要放弃学习!我们要相信勤奋努力的重要性,即使没有富裕的家庭条件为我们供给更好的教育环境,我们也不能轻易被生活的磨难所打倒,要相信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凭借着自我的努力克服困难。
★ 凿壁偷光文言文
★ 凿壁偷光翻译
★ 读《凿壁偷光》有感
★ 凿壁偷光的寓言故事
★ 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
★ 奔走呼号-奔走呼号的故事-奔走呼号的寓意-奔走呼号的意思
★ 登山小鲁-登山小鲁的故事-登山小鲁的寓意-登山小鲁的意思
★ 魂不负体-魂不负体的故事-魂不负体的寓意-魂不负体的意思
★ 威迫利诱-威迫利诱的故事-威迫利诱的寓意-威迫利诱的意思
5.《凿壁偷光》读后感 篇五
汉朝时,有个叫匡衡的人,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匡衡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蜡烛,晚上没有照明用具,也就没有办法读书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匡衡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区区一个“穷”字,又怎能阻挡聪明的匡衡想要读书的欲望呢?
皇天不负有心人,努力的人上帝总会再为你开一扇窗!
昆衡的邻居是一户富裕,人家每天晚上都点着蜡烛,屋里被照的通亮。他想到邻居家去看书,便与邻居商量,但是却遭到了拒绝。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匡衡想了个主意,他偷偷在墙上凿了个小孔,邻居家的亮就从小孔照到了他家,他把书对着亮,孜孜不倦的读着,他读的书越来越多,可是他依旧没钱买书。一天,他发现一个财主家有许多书,他就对财主提出了帮他干活不要工钱的想法。财主觉得很奇怪,他解释说,我只是想借你家的书看。只借书不要工钱的帮工,财主当然欢迎。就把家里的所有书都借给了他看,从此匡衡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6.《凿壁偷光》读后感 篇六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匡衡的少年,他非常勤奋好学但因为家里很穷,他只能白天去富人家打工挣钱,晚上才能抽空读书,由于买不起蜡烛,晚上他想向邻居借一寸之地读书,却遭到了邻居的挖苦嘲笑。求知若渴的他,最后想到一个办法,在自己家里墙上凿一个洞,让邻居家里的烛光从洞中透过来,每天晚上他就借着这微弱的烛光读书。
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为了读到更多的书,吸取更多知识,他白天给大户人家干活,不要工钱,目的为了借他家里的书看。就这样靠着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他学到很多的知识,最终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了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掩卷深思,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和他相比,我感到惭愧无比。匡衡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都能认真、刻苦的学习知识,而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比匡衡好上几百倍几千倍,明亮的灯光,宽敞的教室,各种各样的课外书籍,还有优越的物质环境,父母的精心照料。我们却不能专心致志的学习,真是不应该啊!
7.凿壁偷光优秀作文 篇七
那么现在版的“凿壁偷光”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吗?一束昏黄的灯光,一隅寒冷的角落,两个风中瑟缩的身影,一个女孩因为要上网课,家里没有网络,所以只能来村支部蹭网学习,陪伴女儿的是他的`父亲,这张照片深深地感动到了我。
现代版的凿壁偷光是借网,而以前的是借光,两者虽然形式不同,却有着本质上的共同点:克服困难,努力学习,而不是放纵自己。匡衡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认真读书,刻苦学习知识,而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怎么能不好好学习呢?
我一直以为所有小朋友都像我一样有着很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大电脑,飞快的网速。但现实中原来还有很多农村孩子,家里没有电脑和网络。前几天听妈妈说,一个孩子要上网课,家里没有网络,居然服毒自杀了,还有一个15岁的女孩每天爬一小时陡峭的山路,来到悬崖边学习,因为只有那里有网,下午5点才回家,她说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那么,为什么他们的条件如此艰苦,还要坚持努力学习呢?爸爸告诉我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梦想,学习虽然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好的出路。因此,他们在放纵和自律之间选择了自律,自律就是不管喜不喜欢都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学生的使命就是应该努力学习,好好学习。再看看我,家里有很好的学习资源却不好好利用,今天听网课时,心不在焉,英语课居然听错了,到了下午才知道。和他们的自律性和努力程度比起来,真的相差甚远。
8.凿壁偷光故事梗概及感受 篇八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结论)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员.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头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明,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后人即用“凿壁、空壁、偷光、偷光凿壁、凿壁借辉、借光”等指勤学苦读,有时也引申为求取他人教益
9.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凿壁偷光 篇九
寓言故事《爱钱忘命》
永州地方的人都很会游泳。一天,江水暴涨,有五六个人划着一只小木船横渡湘江,船到中流,被大浪打翻,拼命向岸边游去。其中一位使出全部的力气,也游不了几尺。同伴问他:“平日你最会游泳,今天怎么了?”他回答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枚大钱,重得很,所以游不动了。”同伴说:“怎么还不丢掉呢?”他没有回答,只是摇头。不一会儿,更加游不动了。已经上岸的同伴对他说:“你好愚蠢,被钱迷得太深了!命都顾不上了,还要钱干什么?”他还是摇头,最后,沉到水下淹死了。
寓言故事《马价十倍》
有人牵着一匹骏马在集市上卖,整整站了三个早上,连上来问个价钱的人也没有。这人便去求见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卖了三天都没人要。麻烦您老帮个忙,只消在我的马旁边站一站,看一看就行了。小人定有酬谢。”伯乐就踱到集市上,在经过马身边时瞟了两眼,又回头看了一下。人们听说了,蜂涌而来,抢着要买这匹马,马价立刻提高了十倍。
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北山有位愚公,年已九十,立志要把阻挡门前交通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率邻子孙开山垦壤,用锹挖、用肩挑,用箕畚运到别处去,一年往返一次。智叟劝他不要白费劲。愚公说:“我的决心下定了,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可以一代一代地搬下去。而山呢?搬掉一挑土,就少一挑土,这样下去,还怕它不平吗?”愚公的这种干劲,感动了上帝。上帝就命令神把两座山搬走了。
寓言故事《秀才断事》
10.凿壁偷光读后感 篇十
今天我读了《凿壁偷光》这个成语故事,知道了这个成语的来历。
西汉的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名叫匡衡。匡衡小时候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但他非常渴望读书。他家里有一个亲戚是教书的先生,匡衡就虚心向他请教,他的这位亲戚看他如此好学勤奋,就教他认了一些字。慢慢地,匡衡能看得懂书了。
匡衡长大后,白天要在地里干繁重的农活,没有时间学习和读书。到了晚上,有时间看书学习了,家里又没有钱买油灯。
一天晚上,匡衡正在家里为读不成书而苦恼。突然看见自家墙壁上透过一丝亮光,原来是邻居家的灯照射过来的一些余光。匡衡喜出望外,慌忙拿起小刀把墙壁的缝隙挖大了一些。然后,他借着微弱的灯光读起书来。
读了这个成语故事,我知道了匡衡在那样艰苦贫寒的条件下,还那么努力刻苦的学习,他的这种精神激励了我要好好学习。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条件不知道要比匡衡当时的学习环境条件强多少倍。所以,我们要
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刻苦读书、积极进取,长大了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凿壁偷光读后感(二)
《凿壁偷光》我读了两遍,第一遍是自己单独读的,第二遍和爸爸一起读的。每一遍我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我感觉主人公匡衡能成为中外名人,这离不开他勤奋学习的习惯。他从小就爱学习,虽然家中穷得连一根蜡烛都买不起,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读书的愿望。他在自己家的墙上开了一个洞,借着邻居家的灯光来看书、读书。后来,匡衡到一个大户人家去做工,每天五更就起来,却不要工钱。主人问他想要什么,匡衡说,只要借所有的书就心满意足了。
读完这本书,我不由得想起自己来。家中已摆有很多的书,单这一点与匡衡比起来我的条件就优越了许多,但是我平时读书只是凭自己一时的兴趣,挑三拣四的;爸爸叫我去书店找书看,我又说浪费时间,因此所读的书很少。想想匡衡,身处那样艰苦的环境,还能坚持不懈地读书;再看看生活在现代中的我,竟对优越条件浑然不觉,对那么多的好书我却置之不理!比起匡衡,我真是自愧不如!
古语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失去方可找,光阴丢失无处寻。从现在起,我要珍惜每一秒时间,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多读书,读好书,让书来充实自己的头脑。
凿壁偷光读后感(三)
暑假中,我看完了《成语故事》,我最喜欢凿壁偷光这个故事。
凿壁偷光是讲西汉时候有个叫匡衡的人,非常喜欢读书,但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晚上没有照明的,也就没有办法读书了。匡衡的邻居是个大富翁,每天晚上都点燃很多很多的蜡烛,家里照得像白天一样亮。匡衡起初想到大富翁家里去看书,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被拒绝了,也许是大富翁瞧不起穷人,也许是大富翁要收照明费。后来,匡衡想了个好办法,他偷偷在墙壁上挖了个小孔,大富翁家的光亮就照到匡衡家里了,他就用透过来的的灯光认真读书。他书越读越多,得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后来成了个大学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