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新闻导语的范例

2024-06-18

好新闻导语的范例(精选10篇)

1.好新闻导语的范例 篇一

浅谈新闻导语的写作

新闻部 郭伟东

导语,是新闻写作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部分。“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美国新闻学者赫伯特.黑德这样说。一个好的导语,意味着一篇新闻报道已成功了一半。

在日常改稿、编稿的过程中,我发现,编辑的工作大部分用在了修改导语上。因为新闻事实已经清楚,最多也就是改改错别字,调整句式、段落,使之顺畅贯通而已。但在导语上,编辑上往往付出更多的脑力劳动,总想用更新鲜的方式,更简洁的语言来一下子就抓住读者,吸引读者。下面,我结合日常工作简单谈一下新闻导语的写作。

一、导语的作用

1、披露新闻的实质内容

导语高度概括着新闻事件的面貌,集中表现着新闻的核心内容,快速传递事件的最新动态,它反映着最具有新闻价值的要素。一般来说,导语中已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新闻事实的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所以说导语最基本的作用,就是披露了新闻的实质内容。

2、吸引读者

忖语就像是一篇文章的导读部分,读者是否愿意继续读下去、看下去,导语对他们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关键。有的新闻学者认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读者拿过一张报纸,往往是处于“无意注意”的状态,也就是没有明确的意图去寻找特定的新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篇新闻的导语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就人过去时一步阅读下去,此时,“无意注意”就开始变为“有意注意”。可见,导语是否能吸引读者对于一篇新闻能否传播还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

3、确定了新闻主体写作的逻辑顺序与结构关系

一个好的导语,实际上就已确定了新闻主体写作的逻辑顺序与结构关系。因为在导语的写作过程中,你会对全部的新闻事实进行思考、判断,从而确认你想最先告诉读者的内容,同时确定你讲述这些内容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对新闻事件要素的选择、结构及关系等都已经完成。可以说,写出了一个好的导语,你就已找到了整篇新闻的思路与方法。

二、导语的分类与写作

导语的分类与写作,各种新闻业务书籍中已讲得很细,光分类就大概能分出十多种,诸如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评论式等等,在日常编辑工作中,我感觉到,导语其实就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式导语,一类是间接式导语。

1、直接式导语

也可以叫概括式导语,或者更通俗一些,就是硬新闻导语。它从第一句话开始就集中交代新闻事件的主题,在第一个自然段就把构成新闻的何人、何事、何地、为何、结果这些最重要的内容告诉了读者。

直接式导语最大的特点就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它不事渲染,不设悬念,完全用新闻事实的自身的力量,也就是事实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去吸引读者、打动读者。

我们报纸的新闻(消息)一般多采用这种导语,通讯员来稿这种导语也较多。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这种导语写作、编辑过程中,一定要有所选择,也就是要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交代出来。有的通讯员来稿,虽然采用的是这种直接式导语,但不会选择,不知道交代哪些新闻事实,所以恨不得把相关的事实全都概括出来写在导语中。这样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导语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做下面新闻主体每一自然段的一个小标题。这种写法,就说明作者不会选择、不会提炼。特别是在反映增运增收、安全生产这类稿件中,总是把取得的效果一条条全写出来,把安全措施一项一项列出来。编辑在修改这类稿件时,就要注意让最重要的一个新闻事实在导语中出现就可以了,至于更详尽的内容,读者可以在新闻主体中获取。这就要求编辑一定要具备选择、判断的能力,要根据新闻价值的标准,准确果断地对新闻要素进行取舍。不要在导语中追求展示信息的全面,只需披露信息的核心与要点。

直接式导语包含的要素通常有:事件的主角、发生的地点,发生的时间,结局如何,是何原因以及信息的来源。

2、间接式导语

间接式导语也可以称为软导语、特写导语,它最突出的特征是不在最开始的时候告诉读者新闻中最关键的信息,而是用情节、引语、细节、故事的精彩片断激发起读者的兴趣、疑问、好奇心,借此带领读者走进新闻事件的核心。

这种方式通常不在报道突发性新闻、重大新闻、时效性强的新闻中采用,而是通常用于故事性、趣味性强的新闻、新闻特稿的写作。

现在我们报纸这种导语方式也在增多,如新闻部王好生主任曾写过一篇反映我局环保方面的消息,导语先从最近热映的一部韩国影片《汉江怪物》写起,点明因环境污染而致使汉江出现怪物,自然过渡到了环保的话题,然后才写我局为环保采报了什么措施,作出了哪些贡献。这样写,有趣,吸引读者。还有我本人曾写过一篇《三封部转表扬信彰显我局服务新风尚》这样一篇消息。当时只是拿到了三封领导批转的表扬信,我就思考如何写,更准确的说,思考如何不写成简单地好人好事。我分析了三封信的内容,每一封的角度都不一样,着眼点都不一样,基本上可以涵盖为旅客服务的各个层面。为此,我决定以三封信为点,把主题定在全局服务质量的提升上。顺着这个思路,我写下了这样的一个间接式的导语,先是说大环境,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迎奥运树新风在全国展开,我局也开展了活动,特别在第六次提速后狠抓服务质量,然后引到消息主体,三封部转表扬信再次彰显出我局新风尚。这样一个导语,可以说增加了新闻报道的深度,不再是简单的好人好事,而是有了背景,更突出了主题。

但在这类导语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间接”的过分,也就是不能离主题太远,写了好几百字,读者还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这不行,间接式导语虽然间接,但最后还是要扣上主题。二是间接式导语虽然可以描写场面、刻画人物、述评议论等,但切记,无论写什么,都是新闻的一部分,新闻讲究事实,讲究凝炼,切不可生编硬造,或过分渲染,喧宾夺主。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间接式导语最好不要滥用,像时效性很强的新闻就不宜用这种导语。现在通讯员来稿中,有这种苗头,无论什么样的新闻,都先在开头讲个故事,描写个场景,然后再写新闻主体,便细看新闻主体,与导语联系并不紧密,只是为了描写而描写。这很不好。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那就是关于导语的长度问题。

导语必须简洁,但简洁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多少字就算是简洁呢,似乎没有一个绝对一长度标准。

美联社是这样划定导语的界限的:当一条导语的句子超过了25个单词时,记者就要进行调整。因为据美国新闻界研究发现,超出25个单词的句子,记者就很难把句子表述的全部内容一次读懂。

当然,这不是个绝对标准,但具体到我们的报纸而言,根据我们刊载消息的数量与种类,我个人认为,一条导语最好能控制在七八十个字左右,而且尽量要用短句,让人读起来有节奏感,能充分接受你所传达的信息。

以上是我对导语写作的一些看法,请批评指正。

2.好新闻导语的范例 篇二

阅读新闻图片“导语”

“导语”是新闻图片特有的部分, 是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或亮点。作为摄影记者, 写好新闻图片的“导语”相当于写好消息。例如《人民日报》图片导语“温家宝抵达四川指挥抗震救灾” (2008年5月13日第01版) 和《震不垮的乡党委》图片导语“四川青川县乐安寺乡在地震中房子垮了, 但组织不垮” (2008年5月22日第01版) ;新华社北京2008年5月19日电《深切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图片导语“国旗半垂, 汽笛长鸣;山河齐哀, 举国同悲” (《人民日报》2008年5月20日第01版) ;等等, 可见“导语”在消息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摄影记者在采摄中, 经常前后左右上下横竖地寻构图角度, 就是为了在图片充分表现新闻的同时.使画面抓住读者, 拍出能抓住读者情趣的瞬间。例如新华社北京2008年8月8日晚《百年奥运梦, 今夜终成真》图片导语“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 (《人民日报》2008年8月9日第01版) 在实践应用过程中, 笔者认为既然“导语”在新闻图片写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那么对新闻图片“导语”的写作进行探讨, 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导语”新闻在编辑中的位置

“导语”首先要新, 就是“导语”要突出最新的时间点, 抓住读者最关注的事件的焦点、热点。只有“导语”具有新意, 才能引起读者了解新闻全貌、读完全文的兴趣。面对今天的多媒体传播时代, 应该不断完成新闻图片由“二传手”向“主攻手”的转变。因为深刻独到, 选择明显有独家视角的大图片, 大标题的作用就是激活这个大图, 让它可看、好看、易读, 能深读。其余的文字和标志都围绕这个大图的思维延展, 力求简洁干净、清爽别致, 尽量减少传统的长文章配小图片的落后模式。图片只是起着视觉调节的作用, 那种整版都是图片的传统的“写真版”或者叫“视觉版”也应该减少, 因为绝对多的文字和绝对多的图片, 都是这种图文不能相互伴生相互激活从而成倍放大能量的老套子, 必须革新改良。

图片专题报道集中放在最重要最醒目且最好是最靠前的版序里, 自成一体, 内有节奏起伏变化, 刻意营造变化和新的新闻兴奋点, 有声有色、有张有弛地推进。新闻图片产生的形式冲击力, 一个重要方面是由图片本身的样式所决定的, 能使人们目不暇接。在图片的海洋中不再因它是图片而去关注它, 也就是说最初的样式冲击力不再起主导作用了, 而是受图片在两度空间内的构图、影调、色彩、动态等方面所赋予的形象冲击力而受到感染并仔细阅读。有的摄影记者采用多种手法进行拍摄, 甚至采用艺术构图的方法都是为达到这个目的。

真实的新闻和新闻的真实, 除了画面上的问题以外, 还有语言上的。版面以注重情感宣泄、增加感染力、凝固冲击力为编辑核心思路, 以期引起读者广泛共鸣。根据新闻图片内容需要, 果断使用通版。使用通版不仅能更好地展示图片效果, 也突出了视觉冲击力, 增强了报道的整体效果, 使题图文相得益彰, 视觉效果突出。如一版主题巧妙的版式和题图文搭配, 使氛围相对凝重的版面上凸显人性关怀。

评判新闻图片的新闻“导语”

社会新闻是新闻的一个类别, 主要是指反映社会生活中有关社会问题、社会风尚、伦理道德、生活情趣以及自然界奇闻趣事等新闻报道。社会新闻由于“新、奇、特、趣”的特点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满足其好奇心理。记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 他的工作就是给历史打草稿。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时代, 决定了新闻永远是一项常干常新的事业。在不同的媒体环境变化中, 吸引编辑和读者的眼球, 就成了新闻记者的基本功和必修课。

做足功课从抓细节入手。尽量应用图片、图表, 克服时政版面的枯燥感。很长一段时间里, 时政版的图片、图表一直只起点缀作用, 版面整体显得很局促、呆板。如今, 时政版面改革很明显。一些版面甚至让有视觉冲击力、突发性强的图片和图表唱主角, 收到很好的效果。图片、图表的强化运用, 既有很强的服务性, 也让时政新闻更直观、立体。这种画面给读者的印象深刻, 它给读者带来的是有声有色的鲜活画面。为此, “导语”要注重细节和现场描写, 调动读者大脑的想象力和情绪, 使“导语”富有故事化和戏剧化, 从而使一篇消息的开头有了一个亮点或卖点。当然, 新闻毕竟不是散文, 过于注重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导语”, 有时也会埋没新闻的时效性。“导语”不能写得繁杂冗长, 不能出现多余的字, 否则既会埋没新闻的亮点, 又会使读者失去读下去的耐心。如果非要在“导语”中使用形容词, 那么这个形容词必须能使新闻的内容更加具有精确的冲击力和吸引力。也就是说,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导语”, 那么新闻图片是不会引起关注, 起不到新闻传播作用的。

3.电视新闻导语的优化与创新 篇三

【关键词】导语镜头 画面特征 电视新闻

导语是新闻的眉头,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语的运用能起到提炼新闻主题,吸引观众兴趣的作用。所谓导语镜头,就是电视新闻画面为了与解说词相呼应,需要有一个启幕的镜头。导语镜头虽然不是对主体事实的叙述,但可以先声夺人,直接影响到观众对整条电视新闻的兴趣。特别是在以画面为主的电视新闻中,一个好的导语镜头,可以使观众一看便知这条新闻的大致内容,引起观众继续观看的欲望。

现代社会的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各大媒体,不断传播着各式各样的新闻信息,再加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无线、有线、付费电视等上百个频道的选择,使现在的电视观众变得更加挑剔。据了解,2000年台湾的专业新闻频道多达11个,以台湾2400万人口来估算,台湾新闻频道的密度高居世界之冠。①为了争取收视观众的最大化——不只是争取忠诚的观众建立固定的收视习惯,同时更要争取手握遥控器、随意转台的广大游离观众,台湾电视新闻栏目开始逐渐突出具有自身特征的电视新闻导语,以此在新闻大战中树立自己的风格,并且掌握电视独有的特性,使电视新闻在具象和抽象语言的兼容并蓄中产生最大的传播效果。

丰富的镜面视觉包装在台湾电视新闻中的运用已成常态,笔者归纳了这些新闻导语镜头的画面特征:

一、完善新闻细节,凸显电视新闻导语优势

大陆的电视导语镜头就如一碗清汤挂面,观众只能竖起两只耳朵专心地听播音语言。如果画面剪辑打乱了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破坏了整条电视新闻镜头与镜头之间的逻辑关系,那么观众就会听得很吃力。电视是视听双通道的媒介,而且相对于没有屏幕文字的画面配语音的新闻来说,屏幕文字的介入能使得语音描述与画面展现的内容在屏幕文字的帮助下对应得更加吻合,减轻电视的负功能。

电视新闻的细节对新闻报道来说至关重要,正如研究电视新闻语言学的黄匡宇教授提出的,电视新闻的细节是指能够突出新闻五个W和一个H的语言符号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语言,它并不仅指有冲击力的图像,还包括现场语言、播音、音响、屏幕文字等有吸引力的要素。②

信息传播所获得的价值大小,与其信息所运用的传播符号有着密切的关系。1967年出现了一种多渠道传播与提示—累计理论(The Cue-Summation Theory)。当时,该理论的提出者赛维瑞(Severin)指出,如果有适当的提示或刺激物增加,学习的效果也将增强。“提示—累计理论”指出:“当文字信息和图片并列展示在受众面前时,能相互提示,特别是能引起受众的回忆和联想,从而调动记忆库中的知识和信息,增强理解,加深记忆。数字技术更使得多媒体传播如虎添翼。”③

电视就是一种多媒体,同样适用“提示—累计理论”。一般没有屏幕文字与有视像化屏幕文字的电视新闻其传播符号的区别如下:

无屏幕文字:播音员+播音语言+新闻画面

视像化屏幕文字:播音员+播音语言+新闻画面+屏幕文字+动漫+图表

显然,视像化屏幕文字的电视新闻符号多于一般无屏幕文字或简单用屏幕文字的电视新闻,其新闻信息在多种符号的共同作用下表达得更加明确,受众对其的认知更快捷,记忆更深刻。

台湾电视新闻导语的画面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他们把屏幕文字视觉化落实到标题和画面上,使平淡无味的镜头耳目一新。台湾电视新闻在每则新闻一开始播报时就上标,并尽量保持上标的状态,包括没有画面的简讯或新闻(口播新闻)在内,每则新闻至少要有一个以上的标题,有时还会有2个以上的大标替换让观众维持视觉的新鲜感。(图1)

二、“捆绑式”报道,强化导语主题

图2是一则“捆绑式”的新闻。所谓“捆绑式”新闻是最近几年电视新闻中较常运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将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发生的同一类事件捆绑在一起播报,大大增强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将类似的报道集中在一起,并且将导语镜头制造成双导语画面模式就是一种“捆绑式”新闻报道方式。左边是刚播报完的家庭隐患,桃园母被虐杀人事件。右边窗口就是主持人正在报道的台南狠心杀瘫夫的家庭悲剧。这个导语画面同时又用了一个总的大标题:家暴多年 妻杀瘫夫钢杯砸爆头,再一次将正在报道的主题凸显出来。

一般情况下,纸质媒体的各条新闻都是独立成章的,它不需要有导语从中串联,而电视新闻则需要有文字在整档新闻栏目中起串联作用。这个特点在大陆电视新闻中的应用较常见,但结合新闻镜头作为播音画面的双导语画面,并串联在一起报道的这种捆绑方式,就比较少见。这种同类新闻串联报道的方式不仅找到了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原本分散的、类同的、单薄的新闻显示出综合效应,还大大增强了新闻的信息量和分量,让观众加深对此类新闻的印象。

三、通过景别置换,制造导语悬念

图3这则新闻的导语镜头中,通过景别的变换,一步步地交代事件,并且观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更想了解事件的结果。画面首先运用了远景交代事件发生的位置,对画面中的重要人物进行定位(会场外执勤人员维护秩序,其中两人引人注目,关键词:马谢辩论,场外重兵,国安部队,黑水取经),然后记者再切到中景(两个头戴黑水公司帽子的警官被突出,并打上文字介绍他们各自的身份),最后特写交代特定的细节(镜头推到某个人帽子的图案标识上)。报道的同时还搭配了上文字信息,使这条新闻的主要内容立刻从基底凸显出来,这样不但有利于观众轻松地抓住新闻信息点,形成信息易受性,而且还为新闻制造了引人入胜的悬念。台湾新闻经常以设问的方式,引起观众注意,提高了电视传播的效果。

四、利用漫画特辑,使导语画面更精彩

台湾年代新闻在报道台湾国安局局长许惠佑的风化案时所用的动漫,很清晰地再现了不可能拍摄到的新闻画面。在此篇报道的导语镜头中,就能看到许惠佑被画面引申放大了出来,并且打上标题“伸狼爪?许惠佑被控性骚扰秘书、女记者”,这种风格的报道只有在台湾电视新闻中才能看到。

对于已经成为历史,或者缺乏现场画面的新闻,利用动漫来帮助新闻的叙述,比单单运用主播语言来陈述事件要精彩得多,使得观众能免去繁琐的说明,直接通过图像和文字看懂信息点,为导语镜头提供了有力的补充说明作用。实践表明,为了弥补由于摄像机无法触及的新闻现场画面而造成的新闻信息空洞贫乏的缺陷,极为有效的叙事手段就是动漫形式的运用。动漫以其联想、重构、趣味的叙事手法模拟、再现新闻现场的功能从根本上改变了现今电视新闻中“空镜头多、重复镜头多、虚假扮演镜头多、准确叙事镜头少”的被动格局,此为动漫符号信息价值的重要体现。④

导语是一条新闻的点睛之笔,画面是电视新闻的独特优势,成功的导语镜头更是电视新闻——开始就吸引观众的制胜法宝。

画面的任务在于以具象符号的色彩、形象、动画空间等因素与抽象的解说词联袂向观众传播完整的信息,而导语镜头的出现则帮助图像与语言共同组成的信息在电视新闻传播中达到了完美的体现,杜绝了“声画游离”现象。因此,处理好新闻的导语镜头对吸引受众来说,是首要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①陈飞宝,《台湾电视新闻发展脉络》[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7):69

②黄匡宇:《电视新闻语言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273

③罗以澄、黄雅堃,《论动漫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叙事价值》[J].《现代传播》,2007(3)

④盛希贵:《影像传播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5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09级研究生,宣城市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4.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篇四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本文初步归纳了20种写作方法,仅供参考交流。

1.一语道破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嗨,下午好!’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7.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8.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9.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1987年1月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10、导语比较法

导语比较法即将新闻五要素逐一打头写进导语,最后权衡最具兴奋点或卖点的一条导语。其间的选择涉及到一个转变: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到以受众为中心。这虽早为媒介人取得共识,但在实践中,不是思想未根本转变就是极端化畸形发展。另外,写导语也是随着新闻的内容和背景的变化而转移的,如报道一盗窃案,如果盗窃案在白天发生,光天化日之下,案犯胆大包天,令人震惊,新闻导语中应强调‚何时要素‛;如果盗窃者本人就是执法人员,其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何人要素‛应该被强调;如果案件发生地点是政府机关或公安部 门,那导语突出的将是‚何地要素‛;如果窃犯偷走了东西却还留下纸条,说是为了维持最低生活而所迫,那导语应突出的是‚何因‛这个要素。11.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12.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

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13.曲径通幽法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14.一张一弛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15.小中见大法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957年11月17日,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国际田径界。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小中见大‛的功夫了得。

16.先声夺人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 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南方日报1986年3月8日发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热闹‛:‚‘精彩,实在精彩!’‘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试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

17.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18.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19.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20.化整为零法

聪明的记者对新闻导语总是字字斟酌,稍长一点的,就来个化‚整‛为‚零‛,分段叙述,绝不一开头就扔给读者一块‚铁板‛。

5.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的特点 篇五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广播电视,导语写作

1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写作特点

1.1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要有高度的概括性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写作要做到简明扼要、提纲契领, 用在新闻开头的导语是整个新闻报道的纲领, 报道能否引起受众的兴趣, 导语起着决定性作用。导语的高度概括性主要体现在写作文字的简洁性、凝练性,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通篇新闻的中心思想一定要在导语中突出出来, 不能只是文采飞扬, 却把中心思想完全掩盖在散乱的文字中。高度概括性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导语要运用朴实无华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 在写作形式上不落俗套、新颖别致, 在理论指导上也要务求创新。

1.2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个性化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写作在我国新闻行业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很多约定俗成的规矩, 但是, 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的写作文风却不是导语写作的要求。现在的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能看到为了突出“为什么”这个新闻要素, 而大肆套用各种政治性口号和术语去表述新闻的主体思想, 这种导语虽然在形式上很标准, 但是缺乏个性色彩。新闻报道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取决于新闻事实本身的分量, 空洞的套话和缺乏个性的口号式导语只会让电视受众感到厌烦。

1.3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语言要形象化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本身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以多元素图像方式传播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导语作为新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写作风格也要具备形象化的特点, 才能与广播电视新闻的特点相得益彰。在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中截取新鲜的画面、抓住新闻事件本身的特征, 并且选取最佳的表现角度, 才能满足形象化特点的要求。抓住新闻事件中最能体现本质的场景, 在导语写作中描述一系列生动的形象, 这样, 就可以既突出新闻主旨也能让导语更加形象化。描写式导语的写作方式最能体现广播电视新闻生动、活泼以及形象的特点, 但是, 这种写作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典型性、代表性的新闻事件中可以很好的运用, 在一些重大时政题材的新闻事件中却不适合。

2 构筑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特色的策略

2.1 从“视”觉方面突出导语的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方式之所以能够为广大受众所喜闻乐见, 是因为其能够给人们带来视、听、读多通道同时感知的效应。传播学研究的成果显示边听边看的传播方式, 可以让受众对传播内容留下深刻印象, 而单一的看或听, 不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 广播电视新闻借助现代电子技术手段将图文、画面和声音同时传播给受众, 这是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区别于其他传播方式的特点, 也是构筑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特点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

从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方式中“视”的特点出发, 导语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去表现自己的特色。首先, 导语内容以字幕的形式在播音员播报时显示在屏幕下方, 这样, 不仅可以起到强化传播效果的作用, 还能避免受众可能出现的听觉障碍, 还可以运用现代抠像技术去交代地点、时间等新闻要素, 不仅可以省略烦琐的说明, 还能起到补充说明导语内容的作用。其次, 用纪实性的语言去完成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写作, 纪实性导语在广播电视新闻中的运用可以让整个新闻报道变得简洁明朗。纪实性导语既能巧妙提示新闻内容, 还可以充分展示整个新闻画面。在纪实性导语的撰写中不能把新闻中重要的事件写进去, 这样, 受众就会有一种未看先知的感觉, 新闻传播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2 从“听”觉方面突出导语的特点

电视是一门以现代数字技术为手段的综合性视听艺术形式, 画面和声音这两类符号是电视媒体区别于其他媒体的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内容必须通过电视声音去体现, 从“听”这个电视新闻特有的优势出发, 导语应该通过以下途径去体现自己的特点。

第一, 在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中多用响亮的词语。广播电视新闻是以时间为顺序进行的线性传播, 观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 观众是否能全神贯注的去接受新闻信息, 不会因为偶尔分神而不知道新闻的内容。受众作为广播电视新闻被动的信息接受者, 只能按照新闻的编辑顺序从导语开始, 而后是标题、画面以及解说词等新闻内容, 这个过程要求导语的用词必须响亮, 在兼顾用语的趣味性和刺激性的同时, 力求新闻的内容可以时时刻刻抓住观众的心, 收到最佳的效果。

第二, 用简洁的语言去构筑导语。广播电视新闻是用形象表达方式去表现各种新闻事件, 对于受众来说, 这种面对面传播的方式是最直接的一种认知方式。形象表达方式的传播要求新闻画面丰富而真实, 导语的语言风格要简洁明快, 尽量减少专业术语和书面用语的出现, 生僻词句更要少用, 多用直白的口语的短句, 这样的导语写作风格才能充分体现出广播电视新闻“听”的优势。

第三, 巧用悬念式的短语去写导语。新闻报道最常用的是平铺直叙的方式, 但是, 对于广播电视新闻来说, 这样平铺直叙的方式会让通篇报道显得平淡, 在导语写作中巧妙的使用一些悬念式的写作方法, 用新闻开头出现的悬念设置, 来激发受众心中的猎奇欲望, 这样更容易让广大受众接受新闻报道的内容。事件的发展都有因果, 平铺直叙就是先因后果的写作方法, 而悬念式的写法就是先果而后因, 用事件发展的结果, 一步一步揭开事件发生的起因, 让受众感觉到悬念迭起, 更多的受众关注新闻, 传播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参考文献

[1]秦殿杰.怎样写活新闻导语[J].新闻爱好者, 2002, (06) :12-19.

[2]新闻导语探新[J].新闻传播, 2002, (08) :36-45.

[3]川妹.也谈第二代新闻导语写作[J].今传媒, 2004, (03) :22-26.

[4]孙景春, 于爱泳.新闻导语写作谈[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3) :33.

6.浅议新闻导语写作 篇六

导语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记者整体写作水平的标准。导语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往往是用简洁的文字扼要地叙述事实,提示全文的主题,给人以完整的印象。它在新闻中起着“一锤定音”、“一叶知秋”的作用,担负着提示主题和吸引读者的重要任务。

西方新闻提出新闻五要素即“五个W”(Who什么人、When什么时间、Where什么地点、What什么事、Why怎样发生的)。一般写作时,五个要素俱全,这就是第一代导语。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广播电视新闻,与之相适应,导语要求更加简洁,在写导语时只交待关键的东西,突出其中二、三个W,这时的导语被称为第二代导语。发展到今天,新闻结构出现多样化,导语更加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现在的导语变称为第三代导语。

和写文章一样,导语写作也有它的章法、基本要求、开头、结尾、疏密详略、伏应断续。新闻导语写作也要讲究因情应体,随物赋形,根据内容来决定写作形式,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有经历的记者十分重视导语写作,将三分之一开更多的时间去设计和写作导语。导语一写出来,一下子就抓住读者。导语不仅是新闻的开关,而且是整体新闻的主脑,甚至是消息的浓缩。

导语发展到今天,经常采用的导语写作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十种:

一、叙述式导语

这类导语直截了当,用客观事实表达,通过摘要、归纳的方法,简明扼要的反映出新闻最主要的、最新鲜的内容,突出新闻要点,给人一种整体的形象,便于阅读全文。这种导语以概述为基本方法,导语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导语本身可成为独立的短新闻,叙述极为明白,而且直接,是倒金字塔结构新闻的典型形式。

例如:为打响“萨”文化品牌,办好“萨玛节”,榕江投入1000万元精心打造“萨玛节”主会场。

二、提问式导语

把新闻报道中已经解决的问题用疑问句的形式明确的提出来,然后用事实解释。一般采用设问的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和深思。在写作中,一要抓住读者关心或群众生活联系密切相关的问题;二是抓住读者欲知而未知的新鲜事,针对读者存在的疑问和一些模糊的看法来提问;三是从读者已知的引出不知的事实,从熟悉的引出陌生的新闻事实,促使读者了解新闻的事实。

例如:办企业为了什么—是追求最大效益,还是追求最高产量?

写好提问式导语要注意问题不要太多,不要连续设问;回答问题时不要拖泥带水,绕弯子;提问内容还要具体。一般消息中,没有必要最好不要用这种导语。

三、描写式导语

归纳的说法就是对新闻事实作简练而有特点的描写。一般是对事实所处的特定时间和环境作简要的描述,再引出报道的内容,用叙述、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特定意义的侧面,作有特色的描写,以造气氛,引人入胜。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文字绘形绘声绘色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例如:我国第一艘跨海火车渡船——粤海铁1号,像漂移的陆地,载着火车驶向海南。

描写式导语要象电影中的快镜头,节奏要快,不能拖泥带水。另外,在篇幅上不能冗长。一长,就会放慢消息的节奏,显得平板和不够明快。

四、评论式导语

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作出评议论,提示其内涵和重要意义,增加宣传效果,常用于经验性、问题性、对比性新闻或连续报道。

例如:一位高级经济学家近日指出,人民币可能贬值的谣言是某些国际基金公司有意制造出来的,其目的是扰乱市场,浑水摸鱼。

评论式导语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一般在报道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和各行各业取得重要成就时,应用较多,而平时则尽可能少。因为许多情况下,事实摆在那里,道理不言自明,过多饶舌反倒不讨好。

五、结论式导语

就是把新闻事实的结果放在导语里安排,这种导语也叫倒悬导语,比较多的反映新变化,报道某项新成就或者是某项重大的发明创造,用符合事实本身特点的形容词,唤起读者的好奇心,从而激发阅读的欲望。

例如:一种神奇的刺绣在苏州诞生,绣工在同一底料的两面,一次乡出地一生中不同的画面,画面的形象、针法和色彩都不相同。

六、概括式导语

对新闻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作准确而生动的概括。概括式导语其实是叙述式导语的更进一个层次,写作时要抓住最主要、最新鲜的事,要求记者提炼出事实的特点,用朴实的评议概括地表述。一句话,就是使地新闻有先睹为快的感觉。

例如:要发达,先拨168。这是广州新近流行的口头禅,人们亲切的称168为电话秘书。

七、引述式导语

直接或间接的引述和新闻内容密切相关的人物的话作导语或作导语的主要部分内容,这种导语是转引别人对事实的评论、叙述和看法。记者不加评论,转引的论点要具有权威性。引用要求准确,忠于原意,可用可不用的最好不用。

例如:温家宝总理明天在震中汶川说:“汶川大地震死了8万人。”

八、对比式导语

所谓对比式导语,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且富有对照反衬的新闻事实,置于同一体中进行分析对比、相反相成的导语。对比,能让新闻释放出强烈的撼人能量。有经验的记者每每在导语中使用对比的手法,来增加新闻的信息量,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其做法是:在交代主要新闻事实的同时,将另一在重要性方面与前者相近、或在意思方面与前者相反的轶事、典故或新闻事件也写入其中,为读者提供一种对比,帮助他们更容易地理解新闻。

例如:几年前还是水草不长,螺蚌不生,水鸟不停,鱼虾绝迹的鸭儿湖,现在又复活了!记者亲眼看到经过治理的湖面碧波粼粼,渔舟点点,成群的野鸭在湖里嬉戏。

导语所用笔墨不多,但今昔对比鲜明,使得新闻的价值从新闻事实的前后变动中得到了体现。加上文字简炼,节奏感强,增加了读者的阅读情趣。

九、比喻式导语

采用比喻的修饰手法,应用于导语的写作里面,一般是用事物的两个极差来作比喻,以突出新闻事实,烘托主题思想,另外,新闻写作用借代、拟人等修饰手法的也叫比喻式导语。

例如:中国最后一个专制王朝——蒋介石政府,象一艘破船一样从历史上沉没了。

十、歌谣、谚语、顺口溜式的导语

与引述式导语有所不同,它显得活泼、网址、幽默,把歌谣、谚语、顺口溜作开关宇导语,引用它的前提是有助于提示新闻主题,在助于新闻主题的发挥。

例如: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浪淘沙古今同。记者最近沿江采访时,发现江中有不少采砂船采掘江中的沉积的江沙,两岸干部群众意见很大。

7.好新闻导语的范例 篇七

一. 导语要先声夺人

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话很有道理。推而广之,新闻报道亦如此。一个精彩的导语,不仅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且会先声夺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不得不继续看下去。也就是做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就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画龙点睛,产生出不同凡响的阅读效果。明末清初杰出的戏曲和小说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在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如南方日报1986年3月8日发的一则关于报告会的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精彩:“‘精彩,实在精彩!’‘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实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当读者看了这段导语后,心里马上就会产生一种探究英模感人故事的激情,就会接着往下读。

二. 导语要突出重点

导语作为新闻的灵魂,一定要突出新闻价值最大的要素,突出新闻中最关键、最吸引人的要素,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对于新闻的何时、何地、何事、何人及如何等要素,要进行一番审慎衡量,突出真正令读者关心的重要事实,较完美地体现新闻价值,揭示新闻主题,并起到良好的导视作用。

如2008年9月20日宁波电视台播出的《中国首座“碳零排放”大楼在宁波落成》(2008浙江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导语:不用电网一度电,不要水厂一滴水,还不向大自然排放一点废气——今天,第一座按照‘碳零排放’标准建造的大楼在宁波诺丁汉大学落成启用,这也是全球在节能减排领域的最新国际合作成果。这篇消息的导语几乎概括了整个事件所有最新、最重要的信息,立即引发观众关注。

三. 导语要冲破单一化、程式化模式,向多样化、形象化、生动化方向发展

新闻消息的导语就像一个故事的开头,有趣、生动、形象、丰满就会令人爱不释手,就能吸引读者,从而使读者在对导语产生兴趣的基础上,接受新闻信息。

下面的例子是以设问句为导语的开头:

《生宝宝,动动嘴就行》的导语是这样写的:谁说小宝宝都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最近,上海海洋水族馆里的珍贵鱼类“紫红火口”,就从嘴巴里“分娩”出了近百条鱼宝宝。这则新闻导语的开头以一个鲜活、生动的常理设问,引出“紫红火口”用嘴“分娩”鱼宝宝这一不寻常的新闻事实,听来趣味盎然。

设问模式的优点是有“悬念”,缺点是有点绕弯子。这种导语形式是首先提出问题或者摆出困惑,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兴趣,以激起他们继续阅读下文的欲望。

四. 导语必须简洁明了,在“实、短、活”中见奇

实:就是拣最重要、读者最感兴趣的具体信息写。如:2010年7月29日《阿拉善日报》刊发的消息《塔日阿图嘎查真牛气出钱让农民逛了趟世博会》导语:“近日,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塔日阿图嘎查又爆出了一件让左村右邻眼热的事儿:嘎查出钱让25位农民乘飞机、坐卧铺,风光地逛了趟世博会和华东五市,让他们不出国门就看遍了世界。”仅用了80多个字就交待了具体的新闻事实。特别是第一句中的“又爆出了一件让左村右邻眼热的事儿”就一下抓住了人们的眼球,而且也产生了“耗子拉木锨大头还在后”的效应。(下转68页)

短: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眼”、“抢耳”,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需要删掉冗余信息,为导语“瘦身”,尽量减少导语,最长不宜超过100字。

如: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活:尽量用短句、简单句,少用复合句,用生活化的语言加以表达,力避报告文体。一条动感十足、生动活泼的导语往往能够抓住受众的目光,而一条刻板老套的导语则可能使受众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

这是一条来自美联社的经典导语:“如果石油是液体,美国政府就应该知道每一滴是从哪儿流出来的。”

这篇报道写于美国石油危机期间,当时有车族要在销售汽油的地方排起长队购买。联邦政府花费了大笔大笔的钱去跟踪和打击石油黑市的买卖,但在石油勘探方面的投入却少得可怜。

实践证明,相当多的读者在接受新闻时是随意性的,仓促的,浏览式的,如果导语不能像“凤头”那样吸引住读者,他会马上转移注意力。尽管目前导语的写作方法有许多类型,但不管哪种类型,共同的特点都是以“最重要者最先”、“最新鲜者最先”、“最引人注目者最先”。

总之,导语是新闻报道的“眼睛”,是新闻的开场白,只有使“眼睛”更明亮、更传神,才能博得观众认可。一位外国记者说过:“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却无法强迫它饮水。”同样的道理,只有在导语的创作上下功夫、下深功夫,才能像“吸铁石”一样,散发着无形的引力和魅力,自然而然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作者单位:阿拉善日报社)

8.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篇八

一、新闻导语的重要性

从前面谈到导语的产生和“导”字的含义中, 可以看出导语的作用大致有3个方面:

1. 对受众来说, 导语适应读者或听众阅读或收听的心理, 它能吸引读者或听众将新闻读完或听完。从心理学讲, 读者阅读报纸, 听众收听广播, 一般处于“无意注意”的心态。对一条消息能否读下去或听下去, 往往取决于导语。

请看一条关于自行车产品质量的消息导语:

据新华社报道:江西南昌市最近流传着一件“鱼飞箭折”的新闻, 在经济界引起了震动。

看到这个开头, 自然引起大家欲知心理, 想搞明白“鱼飞箭折”到底是什么意思。消息下边接着解其奥秘:“鱼”是指生产飞鱼牌自行车的飞鱼自行车工艺公司;“箭”是指生产箭牌自行车的南昌自行车厂。前者产品质量好, 畅销全国和国际市场;后者产品质次滞销, 还亏损1000多万元。政府不久前果断决定, 由“飞鱼”吃掉“箭牌”, 把南昌自行车厂并入飞鱼自行车工艺公司。这一段沿着听众的欲知心理轨迹, 一环紧扣一环, 将导语概括的新闻事实叙述清楚。

可见写好一条导语, 正是“促使读者读下去的诱饵。”

2. 对记者来讲, 导语在一篇新闻中起一锤定音的前奏作用。

人所皆知, 交响乐前奏的曲调, 将赋予并且决定其余乐章的曲调。在写作中, 导语怎样写, 决定着整篇文章的选材、剪裁、布局和格调的高低。正像英国作家费厄利所说:“写好导语, 不仅对读者重要, 对记者也同样重要。写导语要求思想高度集中并迫使记者找出新闻中的要点。”导语写好了, 自然为下边铺好路子。也就是说, 后面写什么, 不写什么, 哪些重点写, 哪些一笔带过, 材料的安排以及语言的格调等, 均能做到胸中有数, 迎刃而解。

3. 对编辑来讲, 它为选择稿子、尽快决定稿件的取舍提供了方便。

我们都知道编辑每天都要接很多来搞, 要及时处理这么多稿件, 从中挑选出所需要的稿件, 确实是一个大工程。怎样又快又好地完成这个工程呢?导语为他们提供了方便。因为导语是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 它突出了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 编辑只要看到了导语, 便可识别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 不必费更多的时间去将每篇稿件从头到尾看完。可见, 导语的优劣往往决定一条新闻的命运。正如英国的新闻学者赫伯特·里德说的“新闻导语, 是新闻的生命。”因此有经验的记者、通讯员, 为了打动“第一读者”, 千方百计下功夫设计一条精彩导语, 以提高稿件成活率。

二、新闻导语写作应遵循的手法

1. 导语要开门见山, 简洁明了

我们常用晋朝陆机在《文赋》中所讲“立片言以居要, 乃一篇之警策”, 来说明导语的特征和写作要求。导语的表达要用最少的字数, 表达清楚最主要的事实, 使受众一接触新闻便了解要旨。语言不能拖泥带水、繁杂冗长, 要干净利落。“最好用单句, 即主语加谓语, 加宾语的句式。尽可能少用复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说:“为了保证导语的新鲜性和可读性, 要尽可能把字数限制在30字至35字以内。”

2. 导语要从最近写起, 时态新鲜

从新闻的定义看, 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可贵之处就是“新”, 所以每条新闻最好一开始从时间上给人一个新鲜感。但从我们的新闻工作实践中看, 有不少新闻所报道的核心事实并非是新近发生的事实, 那么, 怎样使那些旧闻, 甚至是历史的事实, 成为新闻报道呢?

“由近往远”写, 就是从新闻事实中找到最近点突出在导语里。任何事情都不是闪电式的, 它都有发生、发展的过程。会写的人处理已经成为旧闻的事实, 往往从事实的发展过程中, 找到离写稿时最近的事态, 把它写在导语里, 给受众以新鲜感。

如, 原来的导语:州长昨天作出每月节约2.5万美元工资开支的决定, 州工路局因此裁员10名。

新鲜化的导语:今天, 10名公路局职员卷起铺盖离职了, 他们是州长为了每月节约2.5万美元工资开支这一决定的牺牲品。

他们的这一作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不能满足于找到近几天的新闻事态, 还要竭力找到“今天”的新闻事态。

3. 导语要生动有趣, 耐人寻味

新闻导语要吸引受众, 不仅在时间上给人以新鲜感, 写作形式和文字表达上也要尽力给人以新鲜感。新闻导语要求写得简洁明了, 并非排除写得生动活泼, 趣味盎然。有的新闻也可以运用文字表达技巧, 多种修辞手法, 将导语写得多姿多彩, 新颖活泼, 耐人寻味, 请看下面一则导语:

重庆市自来水公司不久前“花钱买批评”的行动在山城市民中传为佳话。

这条导语从时间看, 并不新, 用的是不久前这一旧的时间概念。但这条导语, 仍是大家公认的好导语。它既简明扼要, 又新鲜生动, 饶有趣味, 吸引读者看下去, 搞清“花钱买批评”的奥秘 (重庆市自来水公司花钱登广告, 公布《职工服务守则》, 让群众监督批评) 。这条导语的生动、精彩, 在于记者提炼、概括的功夫。

9.好新闻导语的范例 篇九

新闻节目也同此理,在写作新闻导语时,适时适当地设置悬念,就形成了悬念式导语。悬念式导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凤头”形式,在传播信息时具有特殊的功效:奇特、趣味、吃惊,能够吊起读者、观众的“胃口”,使之欲罢不能。因此被新闻工作者广泛加以应用,在电视民生新闻中的运用尤为多见。

悬念式导语“受宠”是由电视民生新闻的自身特点决定的。电视民生新闻选择的报道题材,大都是发生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且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播报民生新闻节目,更像是主持人在为一群普通大众“说书”、“讲故事”,这也是电视界“说新闻”、“讲新闻”、“聊新闻”等词“风靡一时”的一个主要原因。而“说书人”要留住听众,设置悬念,甚至故弄玄虚,是惯用手法。电视民生新闻的导语,同样以主持人口头“讲述”为主,因此它要求主持人跟“说书人”一样,一张口就有足够的“魔力”,抓住观众的心,吸引并留住观众。如果电视主持人在“说新闻故事”时,采用纸媒中通常使用的“倒金字塔”式的新闻导语,用一两句话就将最重要、最核心的新闻内容讲完,而不留任何悬念的话,观众的知情欲望很快就得到了满足,从而迅速对新闻的详细内容失去继续收看下去的兴趣和必要。

悬念式导语是主持人与观众互动的需要。随着电视传播事业的发展,现在的传受关系,已转变成为一种传播和接受双方互相尊重、互相参与、互相反馈的互动式新型关系。在电视机面前,观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信息的消化者、参与者,他们有满足自主意识和自我表现的需要,因此新闻导语必须注重增强互动性和沟通感。悬念式新闻导语通过提问、设置悬念等方式,引起观众的注意,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并自觉不自觉地参与进来,甚至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主持人在观众面前,也不再是“水中月、镜中花”,而是像正在与观众聊天的邻家小妹。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良好互动,是民生新闻深入民心,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电视民生新闻导语中设置悬念的方法有很多,下面笔者就以本人就职的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公共频道的两档民生新闻节目《新闻广场》、《18点新闻》近期播出的一些新闻导语为例,初探几种常用的方法。

疑问解答法。在日常生活中,不少法律法规的发布、规章制度的实施,与百姓有着切身的利害关系,每日不断发生的新闻事件,都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面对日新月异的生活以及变幻莫测的世界,观众心中时刻都存在着许多欲知而未知的疑问,疑问解答法就是一开篇就将观众关心的重点、疑点、难点“点”出来,吸引他们更多关注。如: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方案出台》一文的导语是这样导出观众疑问的:备受关注的深圳市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方案今天正式出台。方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什么时候正式实施呢?记者今天到相关部门了解过。

对老百姓而言,需要就重要,利害相关“我”就看,这则导语虽然写得平常,但关键是导出了主题利害关系、事实的利害关系,导出了观众的“心声”。因此问题一抛出,就能抓住观众的公共兴趣。

要素保留法。一般来说,新闻信息要具备五要素,新闻界称之为“五W”,即Who/What/Where/When/Why,但是在电视新闻导语中,我们往往不会将这五个W一一介绍清楚,而是有所保留,根据新闻表达的主题思想,巧妙地提出观众当前感兴趣的问题。如:

在《电梯压死维修工家属被瞒一天后才知情》的新闻稿中,导语是这样写的:“昨天,福田区百花园二期芙蓉阁,一名电梯维修工被落下的电梯压死,但死者家属却迟迟没得到消息,究竟是谁隐瞒了死讯?他们为什么要隐瞒死讯?”

在这条导语中,时间、地点、事件即What/Where/When等要素都有,但对于“谁”即Who的要素,以及“为什么”即Why的要素,作为疑问向观众抛出,激发观众的好奇心。我们可以根据内容及形式的需要,选取五个W甚至包括How在内的任意两个要素来巧妙地提出疑问,有时还可提出一连串的疑问,将观众的心一步步“钩”住。

抑扬彰显法。“抑”,就是抑制,对人、事、物进行贬抑;扬,就是扬起,对人、事、物进行褒扬。一个新闻事件并非淡如杯水,而是有故事情节,有变化起伏,有美丑善恶的。使用抑扬彰显法,就是要在导语中凸显这种变化与不同,从而激起观众情感上的波澜。抑扬法有两种:一是欲扬先抑,二是欲抑先扬。

先来说欲抑先扬:

《酒吧庆祝生日遭暴打险丧命》的导语:吴先生昨晚和朋友一起到酒吧为女友庆祝生日,玩得正尽兴时,未料乐极生悲,差点连命也没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再来看欲扬先抑:

《今年春交会开发商“牛”了》的导语是这样的:在今年的春交会上,记者发现地产项目的促销手段少了,价格优惠也取消了。开发商表现出一种姿态:楼市回暖了,房子不愁卖。那么,春交会之后楼市的“小阳春”能否延续呢?专家市民各有说法。

这种导语写作办法,可以体现出情节的多变,形成波澜起伏,构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观众在收看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不论是欲扬先抑,还是欲抑先扬,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都会突然笔锋一转,使得导语有顿挫起落感。

典故比较法。典故就是出于古典书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都可以当做典故运用。运用典故写作新闻导语,可以借古喻今,使观众由典故而联想新闻事实,使导语寓庄于谐,言简意丰。如:

《市民自建“念叨队”烦走占道小贩》的导语很有意思:最近,重庆大渡口区某社区为改善社区环境,想出了一个新点子。15位五旬以上的老人,组成一支城市管理义务巡逻“念叨队”。他们就像《大话西游》里面的唐僧一样,用不厌其烦地劝说,让占道经营的小摊贩主动撤走。这招能否制伏桀骜不驯的“孙悟空”呢?

由此例可以看出,活用典故,可以使新闻满篇生色,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典故其实也可以算是比较法中的一种类型,只是它比较的对象是“古”与“今”。

反常引人法。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甚至反常的现象,这些现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使人忍不住想去探个究竟。对这类反常性新闻,我们可以在导语中先将其反常性“抛”出来,抛出绣球让观众去接,或者先置观众心目中的常情、常理于不顾,反其道而行之,以便达到更加惹人注目的效果,从而表达出深刻的主题。如:

《高考后学生整形整容忙》的导语:高考之后,高三学子们卸下学习重担,忙着旅游、会友、培训……不过,今天民生记者在医院里居然也发现了不少高三学子的身影,他们到医院来做什么呢?

导语中恰当利用学生的反常行为设置悬念,突出新闻事实的不同寻常之处,使得新闻故事曲折生动,跌宕起伏,激发观众的探究欲,达到了出奇制胜的目的。

倒叙设悬法。对同一个新闻事实,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作,可以产生不同的导语。利用倒叙法设置悬念,就是把故事的结局先写出来,给观众以强烈鲜明的印象,让观众带着悬念继续收看节目。这种手法也叫先果后因法。如:

《湖南隆回县公安局原政委因女儿顶替上大学被刑拘》的导语就先写了结果:最近,湖南隆回县公安局原政委王峥嵘的女儿王佳俊,冒用同学罗彩霞名义读大学的事件有了最新进展,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组成的罗彩霞事件联合调查组今天对外公布,核心人物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已经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现在王佳俊和罗彩霞两人当年的高三班主任张文迪也被邵东县纪委实施“双规”。他们是怎么被牵扯进这件事的呢?

这一起“顶替上大学”的新闻事件,案情比较复杂,牵扯到多个部门及个人,如果导语写作从“因”入手,可能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记者巧妙地将“因”作为疑问,抛出谜团,引导观众去揭开谜底。

10.电视新闻也要重视导语设计 篇十

关键词:电视新闻,导语,个性化

当今时代, 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大媒体, 无时无刻地不在为人们传送着五光十色、包罗万象的新闻信息。快节奏的学习、工作、生活, 使得现在的电视观众更加挑剔, 也更加没有耐心。如何才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饱含信息要旨的导语, 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电视新闻进入新闻大家族后, 以其特有的先进手段为世人所瞩目, 又以其特有的形式为新闻工作者探索。电视在诸多新闻媒介中是个晚生子, 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不能完全照搬报纸新闻的写作方法, 而应在遵循共同规律的前提下, 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传播方式去影响观众。因此, 电视的特点也就决定了电视的创作方法, 导语也是如此。

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对它的导语有什么影响呢?

第一, 在某种程度上讲, 写作电视新闻导语并不是侧重于写出什么花样来, 而是侧重于判断、分析导语到底应该包含什么东西。在传统的五个W和一个H这六个新闻要素中, 电视新闻导语最有可能提供的是What。一条导语中的What可以成为许多内容, 一般情况下, 它是新闻中主要事件的交待。较好的导语交待“什么事”的时候, 应该考虑观众的因素。例如“猪肉价格继续上涨”, 这是一条简洁具体的导语;“人们要花更多的钱买猪肉”, 这是一条生动、清楚的导语;“我们要花更多的钱买猪肉”, 这是一条包含了观众因素的更为亲近的导语。相比之下, 最后一条导语更为可取。

第二, 从电视的传播形式看, 它的传播过程是以时间顺序进行的, 观众处于被动地位。你如果想让观众能够全神贯注地接受信息, 不要因为一时分神而不知所云, 那么新闻导语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导语必须先声夺人, 激发观众的求知欲望, 唤起观众的注意力, 吸引观众看下去, 这些就是电视新闻导语所要达到的目的。与报纸相比较, 电视的新闻导语目的比较单一, 它不需要为了吸引受众接受信息而要求新闻事实要素完整。但是, 电视的新闻导语却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对观众的注意力“常抓不懈”, 因为它不能给予观众随意选择信息的余地。我们知道, 注意是记忆信息的前提, 唤起注意就需要刺激观众求听求看的欲望, 这是媒介传播中所要重视的问题。在电视新闻中有不少精彩的导语值得借鉴。晚间新闻《谁给白鳍豚找个伴儿?》的导语是:“二十来岁如果还没有个异性朋友, 其实也不算什么, 不过对于琪琪来说这可是件大事, 再不给它找个伴儿, 恐怕就没有机会了。”这个导语有两个方面值得一说:一、有趣, 二、有悬念, 会让人琢磨, 琪琪是谁, 二十来岁没有伴儿怎么就没机会了?看了正文恍然大悟, 原来它是白鳍豚, 让人会心一笑。导语用大白话“讲”, 也要学会吸引人, 吸引人就要设置悬念, 吊起受众的胃口, 使人欲罢不能。

第三, 与报纸、广播相比, 电视传播信息手段更加丰富。它能听又能看, 画面直接作用于观众耳目两个通道。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 不仅能使信息传播的效果增强, 而且还赋予了记者一个广阔的新闻创作空间。聪明的记者往往能够利用这种综合优势, 创作出引人入胜的电视新闻导语。以下几例就是电视新闻的导语形式。

1.把新闻事件的画面、实况音响与解说词混合, 用真实的场面、精彩的语言解说唤起观众对新闻的注意。这是电视新闻中常见的方法。

2.仅以画面和实况音响开头, 这种做法较为少见。

3.利用字幕与画面、实况音响的结合开头。

4.以口播形式出现的导语。

5.以现场报道形式出现的导语。

第四, 电视以形象表达事物, 观众对事物的认识是直接的, 这种表现方式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面对面传播, 因此, 这种传播就要求画面语言丰富真实, 文字语言直白通俗。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曾播出一条新闻《上海商家备好年夜饭》, 导语是:“除夕之夜, 谁家不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呢?精明的上海商家说, 别在家里忙活了, 年夜饭, 我做给你吃。”这个导语朴实无华, 是百姓的大白话, 听来亲切可信, 比起“为让市民欢欢喜喜过大年, 上海商家除夕之夜推出年夜饭套菜”之类不知强上多少倍。

近年来, 电视新闻导语出现通俗化的倾向,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观众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 引导观众往下看, 属于叙述式。《晚间新闻报道》的《手术钳腹中“停留18年”》的导语:浙江一名妇女自从18年前做了个剖腹产后, 肚子一直不舒服, 吃药打针都没用, 如果不是她摔伤脚到医院拍了个片子, 恐怕还不知道她肚子里居然有把血管钳。这条新闻的精彩之处是什么呢?是肚子里有把血管钳, 这个导语的前部分是“讲”事件, 后部分是“讲”结果, 触目惊心, 让人想探个究竟。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强化新闻的效果, 三言两语点评几句, 属于评论式。《晚间新闻报道》的《北京放宽大学生留京限制》的导语:北京的人力资源市场这两年一直在嚷嚷一个词:求贤若渴。可要说到实际行动, 比起上海、深圳等城市, 并没什么特色。据北京人事局透露, 今年北京将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放宽了一大步, 除研究生外, 成绩优秀的本科生也能享受到各种优惠。这个导语在叙述过程中, 做了评论:北京的人力资源市场这两年一直在嚷嚷一个词:求贤若渴。这实际上是批评北京市这几年的人才政策说到没做到, 语言平实、通俗。

上一篇:英文面试 英语自我介绍 英语比赛比我介绍下一篇:档案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