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小说中的宗教文化分析的论文

2024-12-16

关于当代小说中的宗教文化分析的论文(精选14篇)

1.关于当代小说中的宗教文化分析的论文 篇一

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当代文化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其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文化建设中诸多问题及其原因的思考,得出文化建设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的解决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实事求是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

关键字:文化建设文化市场教育体制传统文化

一、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及原因分析

国人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在几个世纪以来发生了几次重大的转变,不可置否,在当下中国很多人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很多实质性的做法与之相适应或者说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远没有达到人们对于股市对于投资的热情。这些现状使得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了很大的损失。2005年11月25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这给迷醉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梦中的国人敲响了警钟,在离我们不远的一个小国,他们不仅在经济上玩的风声水起,而且也要在文化上“挑战”中国。显然,这让包括中国政界的中国有志之士认识到我们在文化建设上的缺陷。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一书中,首先提出软实力概念。他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简言之,文化软实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力已不再是光靠经济和军事实力说话的年代,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很显然各国都在重视自己国家的文化发展,并借助这样的文化在国际社会中以自己的姿态立足,更有甚者利用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企图破坏他国的传统和民众的文化认同感,以达到自己的霸权主义目的。我国在建设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确实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举措,但是却遭遇了“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矮子”这样的尴尬局面。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文艺演出、语言文化、图书出版等文化领域面临着“文化赤字”,另外创新不足也制约了我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我国文化实力的提升。

我国的文化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鸦片战争前,这一阶段以中国的封建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第二阶段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阶段,这一段文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近代求民主,求解放的爱国主义文化;第三阶段,以新中国建立为界到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则集中表现为国家和人民为争取新生国家的生存的左倾斗争文化;第四个阶段就是改革开放至今的新文化,表现为开放性、兼容性强,自主性、创新性弱的新特点。我国现今文化发展的现状就其与历史的关系来说具有极强的联系,且不说鸦片战争前的封建文化,单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战争以及与新中国建立后的“文革”的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力来说,传统文化在这些运动中元气已被大伤。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传统文化颠簸后,造成了中国文化的畸形发展,底气不足,同时在这基础上又加上移植了国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这样使得中国飘摇的传统文化根基上又加了承重的“王冠”。所以在当下中文文

化的发展表现为开放性、兼容性强,自主性、创新性弱的特点。

另一个重要问题发生在的教育上,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中,我们还没有走出文化发展局限,当然这其中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例如创新问题、道德问题。总之我国文化建设现状是,文化建设的方向向好,文化建设的问题堪忧。但是不得不提,在信息时代的潮流中,中国正以其飞速的发展实力向前迈步,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来看,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文化竟迎来一次暴风雨的洗礼,这一次,中国将会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二、如何加强当代文化建设

1.改革现有教育制度

文化是后天传承的东西,所以文化的建设离不开教育的建设,而中国现有教育体制毫无疑问时有问题的,由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在日益发展的今天也愈来愈明显,应试教育不仅扼杀了一代人的创新性思维,而且在其内容和制度越来越完善后,其“八股”性也体现出来。以固定考试内容的应试教育虽然整齐划一,以同样的标准选拔人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不符合文化繁荣的需要。所以教育体制改革是制约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育体制的改革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要坚持创新性,即创新考试内容和形式;二要坚持传承性,即教育要站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教育。这样文化发展就有了根基和创新。

2.完善文化市场体制

在繁荣市场经济的同时,文化市场同样需要繁荣。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得各国的文化可以相互交融,国内的各种文化也竞相成长,这就使得他国的文化腐朽思想和我国自身的文化糟粕随着文化市场的发展充斥着我国的文化市场,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还只是处于孩童阶段,这就需要有相配套的制度和法律去保护的规范其发展。

完善文化市场体制必须要建设和谐的文化环境,这是发展文化市场的重要前提,没有和谐的文化环境也就谈不上和谐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全国人民要想团结进步,就必须有和谐的文化做重要支撑。而和谐文化则体现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了.我们的社会自然也就正气多邪气少了。另一方面我们要想搞好文化市场建设,就必须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从内容到形式、从体制到机制、从传播手段到传播媒体的全面创新。同时还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特别是文化产品,要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3.要以传统文化为建设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理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建设平台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文化内容博大精深,这是我们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得以存活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维系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纽带,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要实现文化发展,建设中国特色文化就必须要重视我国的文化根基,以传统文化为基础。

文化的建设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真理,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确保文化建设的道路的合理性。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尊重历史,尊重人民的利益,尊重人民大众对文化的创造性,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扎实文化建设功底,市文化建设成为“中国梦”实现的精神旗帜。文化建设还要坚持改革开放,要以改革开放为平台,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文化,实现文化创新,同时要坚持文化“走出去”原则,加大对中国文化宣传,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同感。“温室里的花朵经受不了挫折”,要深化文化开放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我国文化的反渗透能力和免疫力,同时也大力的吸收国外文化精华为我所用。只有利用好文化开放的平台,才能更好的实现我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说发展好建设好我国的文化。

三、文化建设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兴。

2.关于当代小说中的宗教文化分析的论文 篇二

一、欲望的服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传统女性形象

我国爱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有其自身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男权社会中女性作为附属物和屈服者而存在,女性往往从各个方面迎合男性的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

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认为:“女人们只能依照虚构的理由变成她们现在的样子,因而她们首先在自己的心目中承认,她们本来就注定是低等的、柔顺的、渺小的、琐碎的、无关紧要的,等等。”[1]古代中国是个男权社会,封建文化对女性的压抑和桎梏从来没有停止过。受这种文化传统影响,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在男性符号暴力影响下完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美色”和“贞洁”两个方面。

先秦文学有不少关于女性美色的描写,如《诗经·硕人》赞美庄姜:“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魏晋小说《西京杂记》中卓文君被描写为:“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荡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唐人小说中则有“妖姿要妙,绝代未有”的李娃,“容色姝丽”的任氏。还有元明戏曲中的崔莺莺、杜丽娘等,或是“娇羞花解语”,或是“温柔玉有香”。这些女性有一个共同特点:容貌出众,同时还被赋予贞洁的品行,如李娃“节行瑰奇,有足称者”,任氏“遇暴不失节,徇人以至死”。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婚姻生活正如恩格斯提到的那样:“古代所仅有的那一点夫妇之爱,并不是主观的爱好,而是客观的义务;不是结婚的基础,而是结婚的附加物。”[2]“美色”和“贞洁”两个特点是男权主义将符号暴力强加给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消极品质,可以说,这两个特点是按照男性的要求来规范的,美色迎合了男性的官能满足,贞洁迎合了男性的心理满足。一旦不能符合这两个要求,女性往往会被打入另册,塑造成淫荡、刁悍、嫉妒的反面形象,如《任瑰妻》中的任妻,《裴谈》中的裴妻,《秦将》中的石妻,《段氏》中的段明光,等等, 全无温良贤惠的品质,表现为刁蛮无理、盛气凌人, 令男人望而生畏。一切显示,在封建社会的很长时间内,女性的存在及其文学反映,只不过是男性欲望的满足和服从。

二、既美且才———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特点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较以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佳人由以往美貌的代名词转化为才貌的结合体。

才子佳人小说中众多女性形象,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女性普遍的貌美特点,但除了貌美的特点外,才子佳人小说更加强调女性的才美,以往用来形容男性才学的专有名词屡屡出现在才子佳人小说的女主人公身上。在《平山冷燕》中,尽管山黛美貌异常,小说却淡化其容貌,突出其才学,书中交代她从小“间出一言,必颖慧过人。……过目成诵。七岁便解作文,至今十岁,每日口不停吟,手不停披”。《玉支玑》中的管彤秀“女子之常,不足为异,即其诗工咏雪,锦织回文,犹其才子之一斑”。《定情人》中的江蕊珠等无不诗才出众,充分凸显了女性的才美。

一切表明,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已经开始摆脱传统文学中女性徒具外美或才美不均的形象,作为群体的女性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对才学的渴求,才美的重要性对她们的社会存在已经超过了貌美。

(二)表现为佳人超凡的胆识、智慧和独立自主能力。

如果说才学是女性在闺阁生活中通过自身修养而获得的话,胆识则是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为人处世的历练而获得的。才学为女性提供了参与社会生活,提升自身价值的可能,胆识则使得这种可能变为现实。才子佳人小说要突破传统女性无才便是德的藩篱,在赋予女性才学特点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赋予她们与男性相同甚至超越男性的智慧和胆识。

《好逑传》中的女主人公水冰心“虽然一闺阁淑女,实不愧须眉男了。一凡事件件皆先知,种种周备”,属于一个权变通达、有胆有识的才女。水冰心作为早期佳人的形象,突出了女性的个人胆识和处世谋略,她对官场的了解、对人心的揣摩都达到了练达洞明的地步。这一形象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中国传统女性形象的固定模式。有胆有识的水冰心形象并非个案,我们可以在才子佳人小说中发现大量类似的形象。如《玉支玑》中勇敢作弄尚书之子卜成仁的管彤秀,《赛红丝》中与无行文人常莪草斗争的裴芝、宋萝,《锦香亭》中拒绝权贵的葛明霞,都是与恶势力斗争的足智多谋的佳人典范。

可见,在才子佳人小说中,情节模式的构设对佳人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与才子的交往,小说突出佳人的才学特点,通过与离间小人的周旋斗争,则突出了佳人的智慧和胆识。

(三)表现为佳人视野的扩大与社会参与能力的增加。

这实际上是女性才能增长的结果,她们身上日益增长的才学膨胀着她们了解社会的欲望,闺房之外的缤纷世界对她们具有无限诱惑力,作者适时赋予了她们一种走向外界的能力和勇气。佳丽们一洗中国女性只知道闺阁怀怨、伤春恨时的传统形象,她们和男性一样,关心起功名事业来。在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丽们安身立命的资本已经不仅仅是美貌,更重要的是她们在诸多社会关系中的游刃有余的处世能力,她们开始参与社会,她们绝不逊色于男性。

小说中的佳人不但才貌双全,而且对君臣之道、父兄之礼稔知于心。《平山冷燕》中山黛因《白燕诗》蒙圣恩隆眷,以“君子不以冥冥废礼”为由,望阙拜谢,之后又拜谢父母养育之恩,道德礼仪之圆熟周到,有甚其父,难怪山显仁称:“我儿不独有才有礼,竟是个道学先生。”另一女主人公冷绛雪,争礼论才,丝毫不逊色于山黛。《好逑传》中水冰心拒绝过其祖逼婚的理由是:“礼义所出,名教攸关,焉肯上无父母之命、下无媒妁之言,而畏强暴之威,以至失身丧节?”

小说中的佳人不仅熟悉各种社会关系,而且有一定的政治抱负,她们读书写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显示了女性日益觉醒的入世意识,即想做一番事业,不负平生所学的壮志豪情。

从以上分析可知,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形象是对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一次全面超越。鲁迅早已注意到这种变化,他指出:“盖缘所述人物,多为才人,故时代虽殊,事迹辄类,因而偶合,非必出于仿效矣。”进而称之为:“既美且才,美而又侠者也。”[3]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并不是作为个案出现的,而是女性形象改造更新后的一次集体亮相,这种现象背后必定有其特定的时代思想文化背景。

三、尚情思潮与心理认同———佳人形象形成的文化背景

女性形象的变化在才子佳人小说中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变化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尚情思潮的文学表现。

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突出“才”的同时,强调“情”。如天花藏主人说:“金不炼,不知其坚;檀不焚,不知其香;才子佳人,不经一番磨折,何以知其才愈出愈奇,而情之至死不变耶!……才慕色如胶,色眷才似漆,虽百折千磨而其才更胜,其情转深。”[4]才与情是小说表现的主旨,小说的情节安排都是为表现这一主旨服务的。

才子佳人小说中对情的强调,实际是明代以来社会尚情思潮在小说艺术中的表现。明代是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手工业的繁荣,新兴的市民阶层应运而生,随之也出现了与封建传统观念分庭抗礼的新观念———市民意识。思想领域王学左派的兴起,对个性和情欲的肯定,更是带来社会人生观念的巨大转变,王阳明提倡“百姓日用即道”,李贽“非周孔而薄汤武”,王艮肯定“人性上,不可添一物”。在市民经济发展和相关学者的倡导下,一股追求个性、肯定情欲的社会思潮迅速在全社会中弥漫开来。

在中国古代社会,对情欲的肯定,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女性的肯定和尊重。因为中国是一个典型的男权社会,女性的情感和正常的欲望诉求往往受到禁锢和制约,女性意识的张扬和肯定对冲破传统的封建道德和伦理束缚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颠覆,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完成的。中国传统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由第三方掌握决定权的婚姻模式注定女性的真实情感和欲望要受到压抑,婚姻甚至可能成为某种利益交换的牺牲品。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争取婚姻自主权成为一种时尚,她们不但憧憬美满的婚姻,而且付诸行动,自行择偶,甚至不惜采取女扮男装的极端形式。

总之,明代以来的尚情思潮为佳人形象突破传统女性形象的藩篱创设了良好的文化背景,才子佳人小说则把这种思潮转变为文学创作实践,使之形象化和具体化。

(二)失意人生的情感寄托。

罗曼·罗兰说:“艺术家不是独自一人进行创作。他在创作中反映他的同时代人心情,整整一代人的痛苦、热爱和梦想。”[5]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形象对传统女性形象的突破反映了创作者怎样一种文化心态呢?我们可以从才子与佳人的角色定位入手来分析这个问题。

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存在角色的互渗性,即才子容貌女性化、人格柔弱化,佳人才学书生化、志向士人化。两种类型的人物形象,大致反映了小说作者们对自身现实境遇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憧憬。才子柔弱化,一定程度反映了小说作者对现实处境的不满和无奈。佳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作者的心理遗憾,这种功能又是通过作者对女性的心理认同得以实现的。

现存的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真实姓名多不可考,以名号见存的有天花藏主人、夷狄散人、鹖冠使者、青心才人、名教中人、烟水散人、云封山人、吴素庵主人等,从这些名号上看,作者或称才人、或称散人,他们对自己的才学自视甚高,但又与世俗不合,散诞不拘。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成为他们逃避现实、寄托理想的最佳途径。女性在中国社会处于从属地位,是被压迫的对象,小说作者正是从这点找到了传统女性与自身落寞处境的契合点。如果说传统女性生活可以比喻作者的现实处境的话,佳人形象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颠覆,则是落魄文人不满现实,寄寓理想的一种艺术隐喻。在《四才子书序》中可以看到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故一品一行,随人可立,而绣虎雕龙,千秋无几。”一悲其“生才之难”。即便有“落笔时惊风雨,开口秀夺山川”之才,然“徒以贫而在下,无一人知己之怜。”再悲知才之难。因此,他明确指出编次才子佳人小说的目的在于使“天地生才之意,与古今爱才之心,不少慰乎?”[6]既美且才的佳人形象,无疑对这种落寞心理起到了一种艺术补偿作用,也是作者理想人格的隐喻。

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形象,集中反映了明末清初文人群体对女性的心理认同感,以及借此寻找精神慰藉的创作目的。改造后的佳人形象,承载的正是这些落魄文人张扬个体价值的功能,通过这些佳人形象,文人的人生失意和仕途坎坷得到了艺术补偿和心理安慰。

总之,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形象是中国文学中女性新形象的一次集体亮相,她们不但完成了中国文学中女性形象对传统的颠覆和超越,而且是当时社会思潮和文人心态的形象反映。

参考文献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男性统治[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2:39.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5:72.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132-135.

[4]天花藏主人.飞花咏序.佚名.飞花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2.

[5]罗大冈.罗曼.罗兰这样说[J].读书, 1990, 3.

3.关于当代小说中的宗教文化分析的论文 篇三

传统文化中职德育教育意义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素质每况愈下,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成为一个难题。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包括网络文化的冲击,使部分青少年的素质低下、行为不良;另一方面,隨着中等职业院校的扩招,招生质量参差不齐,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把重点更多地放在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而忽略了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因此,要加强中职学校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重视传统文化教学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当代中职教育学校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使得中职学校在实际教学中把重点更多地放在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上,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淡化了对文化课的教学,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教学。例如,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老师过分注重对阅读或写作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功能是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事实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缺乏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因此,老师应把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主动性上。科学的教学体系不仅要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功能,使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当代中职学生道德品质的现状

当上课铃响时,满校园的学生还在悠闲地踱着步;课堂上,嬉笑声、喧哗声难以入耳,面对老师提问一无所知;课下玩电脑打游戏,作业不做,该交时东拼西凑;有些学生打架斗殴甚至打骂老师。这些现象经常发生在中职学校的校园里。学生挑战道德规范,不守纪律。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道德情感的教育,无论是家长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忽视了对他们道德的教育,以至于他们缺少自律意识和自觉观念。

总的来说,第一,中职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没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他们当初选择中职就是为了学习技能或者是应家长的要求甚至是随大流,他们来到中职后,抱着“一技在手吃穿不愁”的想法,没有更大的追求,也不清楚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规划。第二,中职生抗挫折能力弱。很多同学面对一些困难和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不能及时、很好的调整,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有些同学甚至觉得自己没有高学历会被瞧不起,具有很强的自卑意识。因此,中职的教育教学必须把对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提上日程,发挥语文教学的教化作用,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的道德自觉,提高他们的行为规范意识。

三、传统文化在当代中职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学生管理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既要加强对学生“社会化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道德观有其独到的见解,在提高中职学生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之于学生,德之根本。因此,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传统文化在德育方面的精髓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作为中职生,践行爱国主义就是从自身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具有班级荣誉感,积极参加活动,为班级争光;积极参加志愿活动,为那些需要的人献上自己的爱心。第二,仁爱原则。主张“和为贵”,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倡导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对于中职生而言,在人与人交往中要想得到别人的信赖首先要学会谦敬礼让,懂得真诚地对待他人。第三,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正确的价值观要求我们学会做一个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社会、自然关系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第四,理想。理想是我们不断取得进步的动力,每个人都要清楚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因此,加强文化传统教育,能够全面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中职学校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第一,传统文化为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是一个鲜活的载体,具有源泉和指引作用。比如,传统文化包括许多经典之作、研读这些经典之作,学生能够感受优秀文化的魅力,体会并领悟亲情孝心、爱岗敬业、爱国与责任等这些优良品质,然后对照自己,反省自己,从而一步步提高自己,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兴趣。

第二,有利于增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由于中职学校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上,中职教师对文化基础教学重视不足,而且采取的教学方式就是“填鸭式”“满堂灌”,对理论知识长篇大论,缺乏新意,这导致中职生学习语文缺乏兴趣,自主积极性也不高。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传统文化的讲解,如谈谈对红楼文化、经典小说等的个人理解,这种形式的教学契合学生心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可以开展一些以传统文化为支撑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寓教于乐,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主动性。

四、结语

总之,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源泉和指引作用,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李春来.浅谈传统文化在当代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意义[J].科教文汇,2011,(7):19-24.

[2]刘高宏.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夯实中职学校德育根基[J].现代语文,2013,(9):85-87.

[3]庄芸.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教育中的作用[J].今日中国论坛,2013,(6):155-156.

4.关于当代小说中的宗教文化分析的论文 篇四

摘 要:蔡国强是国际当代艺术领域中最具开拓性的艺术家之一,艺术表现形式已涉及多个领域,尤擅长以火药创作作品。以中国的思想方式,把自己置于全球化的复杂关系的格局中,审视艺术与社会政治、文化互动的角色和意义,他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富于象征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把神秘性与哲理性的东方美学和观念直接转化为更具现代性的具体化东西并赋予一种新的意义。

关键词:蔡国强 艺术表现 文化

黄浦江迎来了《九级浪》——7月,一艘来自蔡国强家乡福建的木船载着99只仿真动物,成为他最新装置作品《九级浪》。此件装置作品,将由一艘平底驳船运载,沿着黄浦江一路驶来,经过外滩两岸象征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的地标群,抵达当代馆外码头。《九级浪》从泉州到上海,历尽艰辛,完成“海漂”,最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大厅展出,成为展览重要装置作品。

蔡国强是国际当代艺术领域中最具开拓性的艺术家之一,艺术表现形式已涉及多个领域,尤擅长以火药创作作品。他惯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将火药作为其作品重要的表现媒介。作品显著特征来自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借用。这种借用主要体现于两点:二是以龙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蔡国强的艺术极其鲜明的艺术特征:一是以火药作为艺术的表现媒介,用“爆炸”创造宏大景观艺术,在爆炸的过程中吸引观众视觉、听觉和嗅觉的注意;三是将富有强烈中国和东方象征性符号的龙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暗含一种文化寓言的可能性。

火药作为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明特征的文化符号,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炼丹家在求取长生不老的丹药的炼制过程中,发现硫、硝、碳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火药。火药在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层面,主要用于制造烟花爆竹,在节日喜庆的时候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人传统民间习俗中很重要的部分,逐渐演化为一种民俗符号。于是火药在世界文化的语境中,就具有了一种东方的文化意味。

当蔡国强的作品在爆燃的瞬间所体现的不是化作灰跟的火药,而是一种能量的转化与还原,在文化意义上,又不仅仅只是转化与还原,还包含人类行进中所面临的舍与弃、得与失、破与立的现实。道家思想中的相生相克理念以及佛家禅宗思想中的`禅的理念,都可以从蔡国强的作品中寻找出些许意味。

例如在蔡国强的杭州个展《春》中展出的作品跟以往作品厚重的主题不同,以《西湖》、《观潮图》为代表的10余幅火药绘画,无论是展览内容、创作题材还是作品的制作过程,都凸显中国传统文人平和内敛的情怀,着力表现杭州山水,追寻传统文人精神的写意风格和心灵的回归。在为此次展览创作火药画时,他选取了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材料——丝绸作为画卷,在丝绸上进行创作,火药留下的痕迹以及不同程度的烟熏会得到不同的色彩。这很容易让观者想到中国传统书画中的“墨分五色”的观念。火药这种杀伤力强的材料在质地柔软的丝绸上,通过蔡国强对火药巧妙的控制,产生了一种与用墨在宣纸上作画十分相似的水墨画效果。因此,虽然火药爆炸的激烈表现手法会带来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效果,但并不妨碍最后作品表现出格调清淡、意蕴灵动的特点。蔡国强表示“这是一次火药向传统文人精神的回归,也是自己结缘火药后迈出的又一个脚印。” 《西湖》的创作有意识模糊了岸上的建筑和亭台楼阁,使得丝绸上的西湖在似与不似之间。、艺术家尽可能地将自己对杭州和西湖灵性之切身感受直接融入作品,以个性鲜明的方式予以表现,这一将行为、装置和火药画融为一体的巨作在烟雨朦胧之中,传递出了宋代绘画的水墨氤氲和精妙神韵。

而今年的《九级浪》展览中他为展览度身定制的火药陶瓷《春夏秋冬》,由240块陶瓷片拼接而成,共四幅,蔡国强抓住了四季变换的主要特征,以“立体花鸟”的形式,在白色的陶瓷片上进行创作:春季由牡丹花与一群蜜蜂构成,仲夏则布满充满夏日气息的荷花游鱼组成,秋日肆意盛放着多瓣秋菊与饱满硕果,严冬里的飞鸟似乎预示着来年的生机。创作过程中他在作品四周不断走动,以撒、扔、拨、挑等方式在作品上留下火药的痕迹。一旦粉末触碰到陶瓷,便发出清脆的响声。原本纯白的陶瓷壁画,被一片墨色晕染。与此作品同类的还有多哈的海市辰楼展览中《脆弱》,在一面陶瓷的墙上炸出了阿拉伯文“脆弱”一词。而陶瓷,英文翻译为“china”,带有最深刻的东方韵味,而陶瓷在世界上,特别是对于西方世界,是极其能代表中国特色的一个鲜明符号。用火药在细腻脆弱的陶瓷上进行爆炸,留下黑色的痕迹,让观者可以看到火药的暴力与破坏性在最弱易碎的陶瓷共同产生一种让人着迷的感官冲突。

5.关于当代小说中的宗教文化分析的论文 篇五

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伴生的既有价值信仰失落、行为规范缺失,物欲泛滥所造成的心灵空虚,由孤独存在所产生的命运叵测感,是中国近年来宗教现象兴起的基本成因是基于一种道德规范性要求,其基本关切是心灵的`安顿、社会规范价值的确立及社会伦理秩序的建立.

作 者:高兆明 GAO Zhao-ming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7 刊 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9(5) 分类号:B82-055 关键词:当代中国   宗教   宗教兴起   社会伦理分析  

6.关于当代小说中的宗教文化分析的论文 篇六

泥土用以承载耕耘,更用以承载生灵。自古就有女娲提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泥土又是创造万物最有灵气的原始材质,它是孕育生命的胚胎和具有明确的文化指向。中华先民在这片土地上营造出了无与伦比的中国传统陶艺的经典瑰宝。而当今中国陶艺的革命则把陶艺这种特殊原始媒材推向了人类时代精神的最前沿,使泥土的芳香和粗犷培烧呈现出一种异样的当代视觉文化。

1 全新的诠释和期待

陶艺本身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表现。中国当代陶艺立足于本土文化层面上,对横向的世界文化进行了革命性的挑战。力图在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材料媒介中,用全新的视觉框架和文化理念去创造当代陶艺模式,将中国陶艺推向更为纯粹的语言和境界。其本身散发出纯情的初衷和原始的特质,给人以遥远的故土呼唤,它营建了一种久远的氛围和姿肆的仪态,其实质是一种对人类文化本体思考的潜在意念和对新生活空间的扩展。架构出新的文化特质和创造超越陶艺本身的意象世界。它体现出当代艺术家与社会和文化的对话及与历史的对话,其中蕴含着艺术家在与材料的不断地接触和对视觉造型的不断改变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思想与行为的冲突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将其对于现实的人文思考与批判,凝固为一种异样的视觉空间和切入当下中国的生存现实。由此,中国当代陶艺不仅超越了艺术对现实的一般再现,进入一个以艺术媒体抒发情感和表达观念的当代艺术的视野。

中国当代陶艺注入的文化品质和人文启蒙的承载力量与现代是一致的,其发展所伴随的“激进思想”的根土并没有越轨,它的实践把远离我们自身文化的思考以直接的现实体验,使这种不可转化的距离感从生命和行为模式中关联起来,并且强化了它的价值批判和突显了背景意义上的思考。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形式可以超越历史价值而建构一种观念,它有明确文化架构根基和强烈的文化指向。从传统陶艺的自身发展的观念来看,它的产生起源于原始状态和其所负荷承载时代的精神品质,以及顽强地待续一种人文热情,与当代文化是共同而相联系的。这种历史的惯性同样作用于现代陶艺家的生活状态和信仰,就是由客观而理性地去思考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现实,而必然产生的一种信念。我们关注它的发展,只有具备这样的文化性质和历史位置,当代陶艺的开拓才能有再生的基石。

2 形态的架构和特质

艺术是创造一种全新的视野,其表现人们感觉中的内在意象认知和创造虚拟性的新理性概念辐射,重建内在的结体和克服现实难数及表现自觉的总体意识和视觉效应,从而表达那种潜在的观念意识和表现出某种精神的感召。中国当代陶艺语言的建构模式,避开了那种人们普遍认知的心理,在一定意义上进行了视野掩蔽,而是试图通过观者之间的精神渠道来认同。所表现的是内在的高度和一种超越物外的升华,而是引人思维了许多,而非让人们去区别物质的概念。中国当代陶艺所内含的意象,强调超越时空限制的表现,这个境界所表现的不是对“占地空间”三维体的表白,而应结归于思维和创造一种陶艺的“心理空间”,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效应和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心理态势。陶艺本体和制作本身是一种强有力的观念艺术的载体,它全然以物化的语言去直接诠释概念,成为一种与时代同步的发展状态和媒介状态。我们的努力去征服火焰和去完成泥性的极致,其创造的目的是达到一种思想形态的转变,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当代陶艺特有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也更具有挑战性,而付出的代价不是一般性的努力。这种文化形态的建构将作用时下的生活状态和演绎出当今视觉语言当代形态的建立,而转化其成为一种历史状态和人类精神。

中国当代陶艺家面对当下的存在状态和文化现象,以不同的审美形态和观念来建构自身的作品世界,其当代文化模式的特点往往是以不同的潜在意念,流露出一种特殊的模糊性和神秘的意味,以其矛盾和怪诞给人以巨大的陌生化效果和暗示的旋转内视的多维空间,给人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推理、理解和想象的空间余地,暗示出不可知而又难以言传的事物本身,似乎制作了一种客观世界与人之间的对立及呈现出的自相矛盾的悖理性,并蕴含着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个性,然而这些又无法用语言表述清楚。中国当代陶艺的文化视觉现象包含着多重的意念,但又是可以理喻的,是靠借助人类的悟性之光把这思想理清楚,从而参与了艺术本体观念意识上的再创造。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当代陶艺超越了材料与形式进入文化和历史的思考,这正是当代陶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及文化责任。中国当代陶艺所面临的问题是:为艺术史提供和具备了什么?这样才能超越陶艺这特定界域和狭义的空间,才能真正回到强势的主流文化的对话,对处于边缘状态的当代陶艺来讲,参与这个世界是必须的和必然的。处于现代艺术思潮中,中国当代陶艺产生一种使命感和表现冲动和对现代文化概念的疏理意识,再现其对传统意识和现代意识之间的真挚对话和沟通,从而肯定理想和直觉的意义,使陶艺成为肯定生命、走向人类心灵底层的艺术,而使它置身于一个新的时代文化空间和视觉模式。

3 深层的思考和承诺

作为现代主义思想和新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当代陶艺,从经验和现实中观察,它特具的一贯性“革命”状态,有包含文化的各种可能。由现代主义的实验模式作为观念,作用于意义后所产生的后现代倾向的当代陶艺,在从经验主义的“实践地为无可代替性”的操纵中,提解到现实性及身份性所形成的互动,从而构架出新的行为模式。从经验主义可以观察到,作为陶艺本身和制作本身是具有一种强烈有力的“观念艺术”的载体,并非物质化的观念,它全然以物化的语言去直接诠释概念,成为一种与时代同步的概念和媒介状态。它以其独具的生机感和文化挑衅性尖锐地碰触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特征,把艺术观念与整个中国当代文化的特征的普遍事物联系起来和对社会批判精神的启迪。中国社会思想的发展和文化领域新理念及全球文化及信息革命的到来,中国当代艺术出现了以往“现代文化理念”的重新理喻,从而也给中国当代陶艺重新审视自己的语言,提供了一种批判的场所和广阔的对话余地,成为了当今现代文化主流部分。

当代艺术的潮流和冲刷,我们面临着当今艺术的这种变革,只有最大限度地主宰其文化视觉的碰撞和意识形态的架构,在这样一个读图时代和视觉冲击中,为人们提供意味的形式和可供思考的观察角度,造就出所谓言为心声当代的艺术潮流。在这种交错无序的视野中,潜藏着无限玄机和显现出的幻梦,而最终成为一种理想和不再有任何“形式包装”的成份。中国当代陶艺发生其实质也是一个一直保持这一特征发生和发展的,并由此引起语言方式和结构化,使其选择的意义有着极强的现实感和成为了精神的元素,从而实现自身文化建构和使中国当代陶艺切合了当代艺术本质,成为一种含量极强的“当代性观念”的可能。

4 结语

中国当代陶艺是否将自身摆在了既定程式与当代体验的矛盾中去实现中国当代艺术的现代性?必由一种更大的文化现象的理念流程的预期方可来兼容,产生一种新的观念机能去作用当代艺术的发展,陶艺这种当代自律方式的破坏性产生的文化意义伴随着内在“机智”是显而易见的。着力于实践本身和文化的平行关系,而把视觉经验上的当代物化结构提升到了新的批判场所,这种新的方法无论是经验还是正在发生的,极具一种新倾向的视野和特殊的当代意义。而对现代陶艺发展里程还能有多少积极的现实操作意义,以及呼之欲出的新的状态长久相待和去力求完备的价值判断,这也正是当代艺术共同发展的独特态势。这种情结作用下的新经验主义把这种思想状态转化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体验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其意义在于当代陶艺的现代文化架构设定在一种可行的、可持续的时代关系和有针对性的现实效应上,使其的发展与当下文化有发生情景和意义的对话,真正在本质上从传统经验文化和媒材的形态中疏理和解构出来,使中国当代陶艺的文化性质具有新的发展倾向和特殊的当代意义。

摘要:中国当代陶艺更多地涉及及当代人类思想感情,是借陶艺的原始媒材重新阐释人类风雨兼程的时代精神,反映了陶艺本身那种原创的生命力。在当代文化艺术背景下,它由传统的根土意识的视觉形象模式,转化为表现当下人类生存状态与诠释思想嬗变的精神文化现象,它并切合了中国当代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念,激活了当代陶艺的现代话语对文化历史的思考产生了积极意义。

关键词:媒材形态,文化指向,观念架构,视觉理念

参考文献

[1]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西安:陕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

[2]顾丞峰.观念艺术的中国方式.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3]杭间.在现实和内心之间.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

7.当代科学争议中的文化原则 篇七

原则一

科学在不断发展,这意味着什么?

第一个原则: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为什么把它放在第一个?因为这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大家肯定同意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但是不断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大多数人是没有考虑过的。

我估计你们中间的大部分人,相信有所谓“纯粹客观”的科学,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告诉我们,科学就是给我们提供外部世界客观规律的。因此当人们在谈论“科学事实”的时候,通常就会意味着在向你宣示“真理”,他告诉你的东西,是完全没有个人偏见在里面的,也就是说,外部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

这个想法在很多人心目中根深蒂固。受过理工科教育的人和没有受过理工科教育的人其实都相信这一点,都觉得科学会告诉我们一个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但是仔细想想,这个信念和“科学在不断发展”不是明显相悖的吗?科学一直在发展,就意味着我们不断地有新的科学结论,新结论取代了旧结论时,我们就说这个新结论反映了客观真实,而那个旧结论就不再真实了。那么,今天我们相信它是真实的结论,如果明天它被取代,我们又会相信明天的那个结论是真实的吗?那现在的这个结论,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其实我们从来没有充分的理由,能够确信此刻的科学结论就是客观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

以前还有一种说法,真实情况其实是存在的,我们是不断地去逼近它,科学发展不就是为了不断地去逼近它吗?但其实这种说法也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个所谓的科学结论是在不断改变的,这些改变本身,是不是能被解释为对某一个预设之物的逼近呢?实际上并没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这样说。

所以,我觉得在通俗的层面上,最可以接受的就是霍金在《大设计》中所主张的,我们是通过一个图像来把握外部世界的,这个图像是人为建构的,他所谓的图像就是我们今天的科学理论,这个图像不断地在改变。所以我们如果同意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话,那么就要记住一条——今天我们接受的科学结论,随时都可能被取代。既然如此,就没有理由相信今天的这个结论是纯粹客观的。

原则二

科学总是有局限的

接着再来讨论第二个原则:科学总是有局限的。关于这条,很多人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当然是很容易同意的,但是如果你稍微仔细想一想,也是有问题的。到底是在什么意义上同意?首先,如果我们同意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今天的结论随时都可能被取代,仅仅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知道今天的科学肯定是有局限的,但是科学的局限性还不止是在这个意义上。比较重要的有三点:

第一,科学没有无限的精度。我自己就是学天体物理专业的,这个学科看起来是很精密的,所以我们通常把物理学、天文学之类的称之为精密科学。但是其实很多事情我们是做不到绝对精密的,只不过是在现有的要求下,达到了所要求的精度。比方说今天把嫦娥号发射到月亮上去,可是地球、太阳、月亮这三者的力学关系是力学中经典的三体问题,三体问题是一个没有办法获得精确解的问题,我们只能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近似它。但是此刻,对于要把嫦娥号发射到月亮上让它着陆这个精确度,我们现有的天体力学理论是够了。所以看上去似乎是非常精密的学科,实际上也还做不到绝对精密。

第二,没有绝对的确定性。比方说DNA亲子鉴定,不会给你提供百分之百的结论,提供的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点几的数据,没有百分之一百就是因为不可能有绝对的确定性。这是科学常有的局限。精密科学都有这样的局限,更不要说那些不那么精密的科学了,比方说医学,一种新药推出来会说临床有效率多少,但不会说临床有效率百分之一百,那是因为每个个体的情况都不一样,只能讲一个百分比。通常我们相信百分比高一点的比百分比低一点的要好些。

第三,许多结论需要时间。有些问题哪怕理论上是可以解决的,但是此刻也没有条件解决。比方说吃转基因大米,到底安全不安全?这个问题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在没有足够长时间来获取证据的情况下,很多问题是难以有明确结论的。

证据、反例、证明、存疑,这几个概念都和科学的局限性有关。

有些以科学的名义发言的人常说“我们科学上有证据”,这句话听上去好像很雄辩,但实际上完全可以是漏洞百出的。为什么?因为证据是可以选择的,有有利于你的证据,也有不利于你的证据。而公众和专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以通常专家可以选择对他有利的证据,在媒体和公众面前大讲特讲,使公众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再看反例,通常我们认为某一个理论即使有很多证据对它有利,但是若有一个反例出现,对这个理论就是致命的,这点科学界是同意的,因此如果你要驳倒某一个理论,你就需要提出反例。

那什么叫证明?这个词汇也是很容易被公众误解的。以科学的名义发言的时候,经常可以宣称:“科学已经证明”如何如何了。比方说前不久报纸上出现了这样的标题“专家说食用转基因食品会致癌是造谣”,很多人看了这条标题之后,不动脑筋,就会认为:这当然意味着吃转基因食品不会致癌。可是实际上,那句话并不能保证他不会致癌,“专家”只是说,现在断定吃转基因食品会致癌还没有足够证据,如果现在这样断定,你就是造谣。但是如果因此反过来断定“吃转基因食品不会致癌”,你同样是造谣——因为会致癌的证据没有出现,并不能构成“食用转基因食品不会致癌”的证明,因为不会致癌的证据此刻也没有出现。

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持存疑的态度。也就是说,有一些人认为吃转基因食品可能会致癌,但是现在致癌的确切证据尚未出现,不致癌的确切证据也没有出现,所以为了我们自身的安全,我们对它存疑,这个态度才是比较合理的。

现在我们结合上面两个原则,以当下沸沸扬扬的关于转基因主粮争议为个案(这个争议被严重误导),来看这些原则的应用,并引出后面的四个原则。

关于转基因主粮,当下媒体的注意力集中在哪里?你的注意力又集中在哪里?只消稍稍关注一下媒体,就知道注意力都集中在吃转基因食品是不是安全上。

我们原来吃的主粮到现在为止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人要想让你吃另一种主粮,他正确的说服路径应该是怎样的呢?有两条:第一,告诉你原有的主粮有缺点;第二,告诉你新的主粮比你原来的优越,比如我的主粮更高产,用的农药更少,等等。这样说服你才是合乎逻辑的。可事实上他不跟你讲这些,而是和你讲吃我的新主粮如何安全,这是一个什么论证路径?就算你想给我吃的转基因主粮是安全的好了,可我为什么要换一种来吃呢?当向我们推销一种新产品时,不认真证明新品有何优越,却不停地跟我们讲新品如何安全,这在逻辑上不是很荒谬吗?

转基因主粮到底有没有明显的优势?如果真有的话,就应该重点来讲这个优势。但是我们看见的推广转基因主粮的人,提到那两个所谓优势(一个是增产,一个是少用农药)时,总是轻描淡写,偶尔讲一讲立刻把话题转到吃它是不是安全上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两个优势不能多讲。为什么?第一,这两点非常有争议;第二,如果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两点上去了,我们知道互联网时代对公众和媒体说谎被揭穿的概率比以前大得多,在今天,你对媒体和公众说谎,只要被关注上了,就很快会穿帮。因此,安全的策略是把公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对他无害的事情上去。刚才我们谈到科学的局限性之一是很多结论是需要时间的,这个转基因食品到底安全与否恰恰就是一个需要时间来证明的问题,此刻是没办法确定的。

转基因主粮到底有没有优越性呢?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对证据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极力鼓吹推广转基因主粮的人经常提到一件事情,说某篇反对转基因主粮的文章已经被什么杂志宣布撤销了,这都几年前的事儿了,整天拿这一篇文章说事,客观效果是要让听众觉得反对转基因的那些理论和研究成果是站不住脚的,连论文都被人家撤销了。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反对转基因主粮的文章没有被撤销,那些文章为什么不讲?

我这里介绍一下新西兰Heinemann教授等五人的研究结果,Heinemann是这方面的权威人士,这篇论文发表于二。一三年六月,已被广泛引用。他们比较了数十年来北美和西欧几个作物的种植。北美从一九九六年开始大规模种植玉米、大豆、油菜籽这几种作物的转基因品种,而在西欧,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瑞士等国家是不准种转基因作物的(西欧只有西班牙允许种)。他们选择这两个地区来比较,就是要考察同样的作物,种转基因品种和非转基因品种到底孰优孰劣。

这个论文很长,里面的详细数据和图表都清楚表明:无论种转基因品种的北美还是不种转基因品种的西欧,上述作物的产量都在上升,农药的使用量都在下降。但是西欧的产量上升得比北美快,农药的使用更明显比北美下降得多。所以,转基因品种能够增产和减少使用农药这两个神话,在这项研究中完全破产。

这位教授的论文还强调了一点:凡是种植转基因品种的地区,可供种植的同类作物的品种就会急剧减少,所以实际上转基因品种会破坏环境多样性。转基因品种在这一点上明显是劣势,但这在推广转基因主粮的人那里从来不会讲到。

关于转基因主粮中的专利问题,就更复杂了。许多批评转基因主粮的人还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极力鼓吹转基因主粮的人从来不谈专利问题,他们对专利问题都讳莫如深。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最近出了《未来》一书,相信在座有人已经读过。戈尔虽然是美国人,但他对孟山都公司的行为明显持批判态度。他引用美国一个种子专家的数据,指出孟山都公司控制了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种子基因专利。戈尔说,“这种失衡的权力也体现在人类无法平等地获取和利用从生命科学革命中产生的各类重要突破。”这话比较委婉,实际上就是说,垄断了那么多种子基因的专利,所以谁去种植那些转基因作物,孟山都公司都可以向他收钱。最近的调查表明:美国专利局中,仅BT技术的有效专利,孟山都公司就有八十七项,它的竞争对手杜邦公司有七十四项。前不久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提交了题为《双重风险下的转基因水稻研究》的报告,其中指出,中国的三个转基因稻种里面不仅有孟山都公司的专利,还有先锋公司和拜耳公司的专利。这就意味着,这些大公司随时可以对你的商业化种植启动司法诉求。

连戈尔都批判孟山都公司的这种垄断行为,可是国内某位力主推广转基因主粮的院士居然对媒体说“孟山都等公司确实有占领市场的商业目的,这点无可厚非”。而在二。一四年第一期《三联生活周刊》上,当记者请他就上述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报告的结论发表意见时,这位院士的回答是:“抗虫棉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种植规模扩大后,从来没有发生国际纠纷。”——记者明明问的是转基因稻种的知识产权,根本没有问他抗虫棉啊!

他的这些话,仔细解读一番是相当微妙的。如果我们的转基因稻种里确实有外国公司的专利,一承认,怎么能再说服中国公众接受转基因稻米?但如果公然对媒体说没有,那不就变成说谎了?我们刚刚说过,在互联网时代公然对媒体说谎风险很大,于是他就顾左右而言他,和你说棉花。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好的方面来解读这位院士的意思,他只是讲了一个正面的例子——没有外国公司专利的转基因棉花,我们种了以后没有国际纠纷;那么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他是在暗示说:如果有外国公司专利的稻种,我们大规模种植以后,会引发国际纠纷?

二。一三年四月二十八日,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发布了《关于负责任的转基因技术研发行为的倡议》(见2013年4月30日《科技日报》),规劝“从事转基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的科研人员,以对人类社会发展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加强职业操守,规范科研行为,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与社会沟通,促进转基因技术良性发展”。其要点为:一、负责任。“从事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应对自身的研发活动负责,遵守伦理规范,保障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二、科学家应忠实于事实与证据,尊重公众知情权,并以恰当的方式就转基因安全风险问题与公众沟通;三、“承担项目研究、成果鉴定等活动时,不受各种潜在利益的影响,谨慎对待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研究”;四、“遵守科研规范,保持对技术伦理的敏感性,自觉思考技术开发和应用可能带来的伦理、社会和法律问题”。

原则三

要认识到科学已经告别了纯真年代

下面我们讲第三个原则:必须认识到,科学已经告别了纯真年代。

我们从小都被告知要热爱科学,我曾经无比热爱科学,我自己就是学科学的。到现在为止,还算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作为一个学天体物理专业的人,当然非常热爱科学。但我们那时热爱的科学是纯真年代的科学,纯真年代的科学为人类服务,为人类的幸福提供更多工具,通常不求任何回报。牛顿的万有引力申请过专利吗?他要是申请了专利,说不定能挣很多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没有申请过专利,他在做这方面研究时,从来都没有用过政府和纳税人的钱。

可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科学不来劲,科学应该“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当然,我们不反对科学与资本结合,否则我们今天不可能取得这么多物质成就。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么一结合以后,科学就不再是纯洁的东西了。

我一直都强调要重温马克思的教导:“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虽然我们有时候很喜欢资本和资本家,但我们绝对不能忘了马克思的这句话。当科学和这样一个“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资本拥抱在一起时,这些血和肮脏的东西就沾到科学身上去了,科学也就不会干净了。

不干净也不要紧,我们不能怪科学,因为是我们自己要科学这样的,要它和经济建设结合的。只是,这样一结合科学就不再干净了,不再纯真。不再纯真的特点就是爱钱。现在很多科学家为资本服务。在转基因主粮争议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一点。

我们以前对科学在纯真年代的那个印象,确实非常之好,结果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停留在这个旧印象中,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科学已经变化了。我曾将今天的科学比作一位交际花,她艳光四射、颠倒众生,同时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是很多人还以为她是昔日的纯真少女,他们还是继续爱她,处处自甘做护花使者,科学说的一切他们都会信。但如果你知道她已经变成交际花了,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交际花非常聪明地利用了这一点,比如推某种技术是为了赚钱,但她却告知你是为了发展科学。比方说在街头搞转基因食品的“试吃”活动,从事公共卫生的专家告诉我,这种活动深究起来是违法的,因为你不可以把未经国家认证的东西给公众吃。如果你自己在科学实验室吃,为了科学而献身是可以的,但你到街头向不知道内情的公众派发,就有违法之嫌。为什么要这样搞呢?就是利用人们还停留在科学在纯真年代的认识。

发展科学只是手段,人类幸福才是目标。对新技术我们应该有一点戒心。因为现在科学技术就像一列欲望号特快列车,它没有目标,不知道会开到什么地方去——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有目标,只有科学发展没有目标。而且这列车还有极高的加速机制(“科学发展一日千里”正是我们经常讴歌的),却没有刹车和减速机制。最致命的一点是,这列车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下车。

坐在这样的列车上,其实就是被劫持了。被劫持以后就和军备竞赛一样,落后的要迎头赶上,先进的要继续领先,结果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停下来,也没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停下来。所以我预言,人类终将进行“裁科谈判”。这样的年代,说不定我们在世的时候就可以看到。

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曾经对“发展”感觉特别亲切,把它作为一个很好的词汇。但是有一点一定要记牢——发展只是手段,幸福才是目标。这其实很容易明白。如果科学发展到损害人们幸福的时候,我们就没有理由让它再继续发展下去。不能让科学发展妨碍我们的幸福,幸福不该成为“发展”的祭品。

因此我们需要换一种眼光看科学。我们以前习惯于仰视科学,跪倒在它面前盲目崇拜它。所以它的很多负面东西我们看不见。今后我们要习惯于平视科学,正如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发布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中所说,我们不能把科学技术凌驾于别的知识体系之上。

科学技术好比是一把切菜刀,我们都知道厨房里肯定要有切菜刀,它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但切菜刀确实可以用来杀人,所以平时你一定要把切菜刀妥善安放管理,也一定不会让孩子去玩切菜刀,因为使用切菜刀的必须是有责任心的大人。这就是原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经常说的,要用法律和伦理道德来规范科学。刚才我提到的中国科学院的宣言里也提到了这点。

原则四

专家不能垄断科学争议中的发言权

许多公众都没有注意到科学争议中的发言权问题。有一种荒谬逻辑——只有专家才能发表意见。这种逻辑是错误的,但为什么会被公众所接受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地认识科学,盲目崇拜的后果是直接导致只要以科学的名义,似乎就有权威性了。其实这种“讲资格”的逻辑,稍加思考就知道是没有道理的。

常见的情况是,有些人对别人的意见很不满意,但是又找不到驳斥的理由,就采用计较别人发言“资格”的策略——宣称别人不是专家,所以没有资格发表意见。假定我们同意前面那个逻辑的话,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比如在转基因主粮这件事情上,结果将是只有推广转基因主粮的人才有发言权,因为他们当然是专家了,而我们不是,所以我们就没有发言权。难道几个专家想让全国人民吃什么,全国人民就应该吃什么吗?

正确的原则应该是:谁的安全和利益被涉及了,谁就有发言权,发言本身正确与否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你发表言论,但因专业有所欠缺,有错误,别人指出来,你当然应该虚心接受。但不能因为你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你就没有发言权了。作为公众,有权对涉及自身利益和安全的问题提出质疑,而专家有义务向公众作解释,并且要一直解释到公众满意为止。事实上,发达国家对待类似争议都是这样来处理的。

原则五

高度关注科学争议中的利益维度

由于科学已经告别了纯真年代,现在科学的背后有许多钱,而且还是纳税人的钱,所以关于这个利益维度,关于争议背后的利益格局,公众有权了解。

比如有人要推广转基因大米,我们就应该了解并且有权了解:我们的国家是从中受害还是获利?我们的农民是从中受害还是获利?我们消费者是从中受害还是获利?孟山都公司是否从中获利了?推广转基因主粮的人自己获利的情况如何?……这些问题都应该向公众明确交待。科学家有义务向公众交代利益格局,岂可一谈到这个事情就讳莫如深?

今天的科学家爱钱,不是不可以,但是至少应该把爱祖国、爱人民放在前面吧?总不能反过来吧?

原则六

不存在“纯粹客观”的安全

一个新品种出现,假定真的有优越性从而可以代替旧品种,我们当然还是要讨论安全问题的。但对这个安全问题也有许多错误认识。

很多人相信有“纯粹客观”的安全,认为安全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其实你只要稍动脑筋就会明白,安全怎么可能绝对客观呢?谁来告诉你?你自己来断定吗?你不是被告知不是专家吗?所以你没有办法判断自己安全与否,那到最后又只能是“专家”来告诉你。绕了个大圈后,判定你安全与否的权力,又到了想向你推销转基因主粮的专家手里,他们告诉你转基因主粮是安全的,就是安全的了?

这样的逻辑是不可接受的。我们都知道“杯弓蛇影”的寓言。客人吃饭时看到杯子里有两条蛇,他觉得很不好受,回去就病了。后来主人又把他请回来让他看见墙上挂着的弓在杯里的影子,他才释然,病也好了。这个故事中,当他觉得自己吃下的是蛇的时候,他就病了,所以当你自己感到不安全的时候,你肯定就是不安全的。不管客观上是不是安全,你主观上觉得不安全的时候,这种感觉就会伤害你的肉体。

这里我要强调,当你自己感到安全的时候,这只是安全的必要条件,还不是充分条件,你仍有可能不安全(比如上当受骗)。而当你觉得自己不安全的时候,连这个必要条件都没有了,那就肯定不安全了。

8.关于当代小说中的宗教文化分析的论文 篇八

孔子谈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之言,不仅对个人自然生命的健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个人道德生命的提升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君子三戒”涉及人性中最常见的方面:人性好色、好斗、贪得。何谓色?含义一,“色”主要指面部表情,怒色、和颜悦色都属此类,也可引申为表面上;含义二;“色”指美色,尤其是女性美色。也可理解为专指夫妇一伦,为夫者能敬妻之贤德而略其色貌。“斗”指争斗,战斗。孔子所说的斗,主要是指人壮年时血气方刚,好胜心正盛,容易好勇斗狠,人们的意气之争也包括其中。“得”指取得,获得,此处意指贪得。贪,泛指无节制的爱好,贪得无厌。财货、金钱、宝物、田产、房屋、女色等都是贪得的对象。表现为对既得的唯恐丧失,也表现为对未得的贪取。

孔子将人生大体分为少、壮、老三个阶段,所谈“君子三戒”是从血气出发,但并未止于自然生命层面。孔子之后的注疏透显出“君子三戒”从养生到养志、以理胜气的理论发展路向。孔子从血气出发所谈的“君子三戒”,指向了从人的自然生命向道德生命的提升,关注人对色、斗、得的节制及对礼法、习俗等社会规范的遵守和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正因为人性好色、好斗、贪得,所以孔子提醒人们要有所戒惧,为此,人们需具有拘束性道德,在诱惑面前克制自身,不能悖理违法,丧失人格,失落道德,失去本心。由此,人们才有可能超越血气的役使走向道德修养的提升,进而挺立道德主体、扩充道德生命。

“君子三戒”为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智慧,当代中国官员如何戒“色”?第一,修身养性,涵养拘束性道德。第二,修身齐家,弘扬夫妻忠贞美德。如何戒“斗”?第一,弘扬“掣矩之道”,处理好上下级、平级、同级行政官员之间的`关系。第二,“正名”,官员明确自己的职权职责,在其位谋其政,既不越位又不缺位,有助于避免争权夺利。第三,提倡君子之争。在竞争、竞岗、竞职时,尊重社会规范、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以礼来化解恶性竞争或争斗,营造和谐良性的竞争氛围。如何戒“得”?第一,不受不义之货财。第二,理解义利关系的三重境界,有助于官员拒贪自主性的提高。最低的一重境界是“以利为利”,就是说为官的目的是唯利是图。第二重境界是“以义为利”,就是说为官者确实有为己谋福的目的,但他是通过行善举,为百姓服务而达到自己利益。第三重境界是“以义为义”,即纯粹为行善而行善的境界,纯粹为百姓服务而为官,惟其如此才能心安。

9.关于中国文化中的法家文化的析论 篇九

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的思想者,他们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寻找救国的良策,针对各种社会问题,因为见解不同,形成众多的流派,其中的一派的政治主张就是以法律的形式来治理国家,从而达到强盛。这类人后世称为法家。

1.春秋法家

关于法家的由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具体是什么时候出现萌芽的暂不可考,但是像齐国的管仲,晋国的郭偃都实行了相当一部分的封建化改革,他们的思想的确为后世的法家提供了思想的源泉。还有郑国的子产,他在公元前536年“铸刑书”,把自己所制定的刑书铸在鼎上,这应该算是中国第一部成文法。他提出“宽猛相济”的政治思想,即主张礼法并用。算是正式提出了法治的思想。这些人都可以算作早期的法家代表人物了。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子产等人还是没有脱离周王朝以礼治国的思想核心,而真正的“法治”执行者应该要算到战国前期的李悝,商鞅,申不害等人

2.战国法家

在战国时期,法家可以分成齐国法家和秦晋法家,齐国的法家似乎是延续子产等人的”礼法并用“的思想,主张先德后法,代表作是托名管仲的《管子》,而秦晋法家则主张严刑峻法,排斥礼仪教化和道德治理,把法律作为唯一的统治工具,在各国进行变法,富国强兵,力并天下。而同时秦晋法家又分成三种流派,一是以商鞅为代表的主张“法”的流派,另外的是以申不害为代表的“术治”,和以慎到为首的“势治”流派。但是不管是哪种流派,都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坚持以法治国。这也是将他们都划分为法家的标尺。

3.秦晋法家的代表人物和其政治思想

由于秦晋法家在历史上的贡献最大,他们取得的成功也最大,所以一般将他们作为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法家士子的活动主要是以变法的形式展开的,而并不像其他诸子百家那样通过游说来或辩论来体现自己的主张。可以说,法家士子是诸子百家中最具有实干精神的群体。

秦晋法家的创始人是李悝,他任魏文侯丞相期间,提倡“尽地力之教”,以农业生产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其所著的《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步比较完整的法典。最终魏国在他的变法下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诸侯国。

而与李悝同时期的吴起先在魏国进行兵制改革,后在楚国进行政治改革,他的主张是打破旧贵族的世袭世禄制,强迫旧贵族徙边垦荒,奖励“战斗之士”。由于种种原因,吴起的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他本人也被反扑的旧贵族势力所杀。

后来的商鞅在秦国两次变法,主要内容是:开阡陌,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农战,军功爵,郡县制,严刑峻法。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封建化的主张和措施并贯彻实行,是的商鞅变法成为战国时期最深彻的一次变法。

申不害重“术”,他提倡君主在坚持法制的前提下,要学会以术治国,君主的个人言论和主张可以决定国家的兴亡,他的这种学说体现了专制独裁的思想。

慎到的“势治”则把君主的权势看做行法的力量。

韩非是集秦晋法家之大成者,将“法术势”三家合一,又吸收了道家的思想,将法家的理论系统化。

4.法家的兴起的因素 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变革时期,政治上的表现是有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经济上的表现是有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过渡,经济决定政治,政治体现经济,法家代表的就是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主张土地私有制,主张君主专制,主张废除旧贵族的特殊利益的种种主张无不是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的。他们推动各国进行封建化变法的做法更是使得他们的学说炙手可热。这是法家得以兴起的社会因素。而我认为他们的实用主义也是法家士子得以在春秋战国时期能够得到各国国君重用的因素之一。法家重视的是利益,忽视礼仪道德,在那个争霸的时代最容易得到各国国君的青睐。而像孟子那样满口仁义道德的夫子并不能像法家那样给国家带去实实在在的利益,自然不会有人去理睬。

5.法家文化的历史意义

法家的法治理论对春秋战国之际进行的封建化改革,甚至是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起了很大的作用,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经过深彻变法的秦国最终在战国后期得以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并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西汉的董仲舒吸收了法家的思想,并将其糅合如其新儒学体系中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的一部分。法家文化一直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在今天的法治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吸取中国文化中的法治成分,毕竟他是最符合中国人的特性和习性。

6.我关于法家适用于今日的一点看法

10.关于当代小说中的宗教文化分析的论文 篇十

一、特殊区域环境——城市与乡镇交接的“交叉地带”地理特征

用地理概念解释,“城乡交叉地带”指的是农村与城市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农村和城市间往来频繁、人口流动逐渐加速,从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区域。《平凡的世界》的故事发生地主要在县城和乡村两地,作者用全知全能的小说叙事角度,展现了主人公的生活与情感经历。

小说开篇就注重对陕北地域“城乡交叉地带”特有的地理风貌的描写。先描述了县城雪天自然景致:“1975年二、三月间……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人们宁愿一整天足不出户”“在整个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随着情节的发展,孙少平放假回村,村庄景象展示在读者眼前:“从县城到他们的村有七十华里路……坡度还是很长很陡。”作品第一部第四十六章写道:“在漫长的二三百年间,这片广袤的黄土地已经被水流蚀剥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

由此可见,陕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尤其是乡村,沟壑纵横,重峦叠嶂,几无平地,少平读书的县城与其老家农村地域交通条件差异极大,“陡”“窄”两字写出农村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路遥敏锐捕捉到这一环境,从黄土地的自然景致下笔,深入到黄土地上人们的深层生存状态。

二、陕北地域环境影响下的人文精神

原始粗糙的陕北地域环境影响着人文性格。学者张彩玲言:“陕北高原山大沟深、黄土深厚,就赋予了陕北人一种凝重感。”气候寒冷,沟壑纵横,居住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这些地理环境磨砺了人的精神意志力,得以生存下来的人的生命力是坚韧的,但她又指出“这种坚韧的极端就是重本、安土,就是随遇而安”“陕北人有的就是守的耐性与走的冲力的不谐调”。

路遥描写处于城乡交叉地带的热血奋斗者形象,生活在社会转型时代的青年命运抉择极具典型性,“他们身上有着不安分的坚决,他们身上交织着农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双重特质,因为农村和城市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所以他们的人生与选择就不可避免的具有了传统与现代相互冲突的特点”。

(一)“走”的冲力——离开乡土到城市发展的打工者形象

第一部写道:“孙少平上这学实在太艰难了,像他这样十七八岁的后生,正是能吃能喝的年龄,可是他每顿饭只能啃两个高粱面馍。”因此,他常“感到两眼冒花,天旋地转”。主人公孙少平上学艰辛,连饭都吃不饱,他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生活天地里,少平身体里埋藏着“不安分”的因子,而这种因子,其实就是一个热血青年奋斗的因子。在城市里的他依然过着困苦日子:“他继续咬着牙,经受着牛马般的考验……晚上,他脊背疼得不能再搁到褥子上了,只好趴着睡。在别人睡着的时候,他就用手把后面的衣服撩起来,让凉风抚慰他溃烂的皮肉。就这样,这种痛苦伴随着他,从揽工到矿工。”对孙少平而言,生活虽艰辛,但城市是实现梦想的冒险之地。

孙少平的生活分成农村系列和城镇系列,在城乡二元文化的影响下,他形成了双重性格特征,这样的青年是很不甘心在农村度过他的一生的,他必然会想到外面的世界闯荡,即使是外面城市的环境令他处处碰壁,甚至头破血流,他也心甘情愿。作者对他身上的坚韧的意志力表示了肯定与赞美。无论是在农村中还是在城市中的他都是积极向上的,也许孙少平们根本不是为了金钱和荣誉,而纯粹出于青春的激情,这是作者对美好理想主义的心理寄托。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物质贫瘠,生活在黄土高坡上的农民的困苦可想而知,作者把人物置于苦难的炼狱中,让其笔下的人物一次次地经受生活的击打,但始终坚忍地挺过来,体现了中国北方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的慷慨悲歌之士的人文性格。

(二)“守”的耐性——安土重情的陕北汉子形象

孙少安则是另外一种陕北男儿形象。同样是不屈于传统命运的掌控,富有敢闯敢拼的精神。懂事的孙少安在少年时代就放弃了学习机会,忍受着艰苦的劳作,正是他的付出,使全家度过了最艰苦的日子。一切苦难都没有摧毁他内心那份向上的坚定信念。作为生产队队长的他,敢于带领乡亲们改革,“猪食料事件”让前辈都对他刮目相看,最后顺应农村时代改革的浪潮开砖窑,抢先发家致富。

然而这并不是少安的圆满结局,路遥故意让笔下的人物多灾多难,砖厂倒闭了,这对于少安来说是致命的。文中写道:“砖场倒闭至现在……虽然多方拜求还是无法挽救残的局面,少安也因此郁郁寡欢,消沉了一年多,但是那颗不服输的心始终为再次起航准备着。”终于“一九八三年底,孙少安就还完了银行两次大笔贷款的全部本息……当一九八四年开始的时候,盈利就滚滚地进入了孙少安的腰包。”与弟弟孙少平那种农村外出奋斗者相比,孙少安始终是立足于农村,在乡土中始终以农民的身份、情感和立场去面对生活的困难,去寻求生存道路。

综上所述,少平、少安兄弟俩拥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这个城乡交叉地带上,他们紧跟潮流,确定目标,义无反顾,这些优良品质帮助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只不过,两兄弟相比,孙少平选择的是“走”,哥哥少安选择的是“守”,“走”的还在困惑中,“守”的获得成功,其中深意,耐人寻味。

三、陕北城乡青年的爱情纠葛——城乡交叉地带文化的冲突

作品中,城乡交叉地带文化的冲突还体现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男女爱情的冲突:孙少平与田晓霞、孙少安与田润叶的情感故事。

(一)爱情冲突:对比悬殊的城乡文化显现

作品中的田晓霞代表了现代文化的积极因素,比如摆脱农本思想束缚。田晓霞与孙少平互相吸引,在学生时代,人格是平等的,他们之间感情深厚。然而晓霞不甘心于此,所以她想要帮助他。她通过书报有意引导少平,在少平眼里她本身就是爱、文明以及理想的象征,她给了他前进的动力,作为大学生的晓霞,早已习惯了城市里的生活,也厌倦了城市里的浮夸。她爱上少平不仅仅是青春激情,更是少平积极沉稳的人生态度。但是,爱情在现实面前总是脆弱的,对少平来说,晓霞是遥不可及的,虽然田晓霞对孙少平的爱超越了世俗,她不介意他的出身,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他们最终没有结合。

政治学中提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城乡交叉地带文化背景基础决定爱情的结果。作品描写了时代转变中特定地域——城乡交叉地带年轻人的爱情,隐含了深刻的意蕴。孙少平和田晓霞,他们身上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特有的人文文化思想。虽然少平曾受过一定的知识文化教育,但是在物质贫乏的现实生活的背景下,他只能为温饱奔波劳苦,所以少平的精神世界还是停留在小农思想阶段。而田晓霞所属的是城镇新兴的市民阶层,物质相比少平来说是富裕的,他们追求更高一层的理想,即追求精神文化。由此可看出,少平与晓霞,不是爱与不爱,导致其爱情不圆满的是城乡文化与经济的巨大差距。路遥借爱情悲剧的描写,引发了读者对城乡差距的思考。

(二)庄稼人的结合——陕北乡土文化的认同感

在爱情与婚姻方面,孙少安认识得非常清晰,他主动回避润叶的热情追求,赶紧找了个门当户对的农村姑娘,娶妻生子,趁早断了润叶的希望。“是的,不可能。一个满身汗臭的泥腿把子,怎么可能和一个公家的女教师一块生活呢?”孙少安和田润叶的悲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因为封建意识的阻挠,但是实质上造成这场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的巨大差距。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是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分离。小说中描写了少安对润叶的忍痛割爱,以及后来满足于与秀莲的婚姻生活,暗示了路遥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真实记录了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特定的地域地带——城乡交叉地带中的青年人的奋斗史与爱情故事,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城乡文化的差异,体现了作者对城乡差距的深层反思。

(贺州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创优计划”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桂教高教【2015】93号)。

11.当代艺术在地域文化中的发展 篇十一

关键词:当代艺术,地域文化,发展,纽带

现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一体化的逐步实现, 使得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而关注和倡导与发展包括地域艺术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已经成为目前多个国家的实际战略决策, 可以说每一个种族的自我意识都在不断地增强。

1 地域文化和地域艺术的概念

所谓的地域文化就是我们所说的区域的文化, 它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经过不断的繁衍而形成的文化形态, 生产生活方式等的统一称谓。这一地域文化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文化特征和传承特征, 这些特征具体体现在了一个地域的不同生活方式当中, 这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为基本的条件之一, 地域文化是由三个方面构成的, 即:文化地域、价值体系和文化群体。

地域艺术是由相应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和一些其他的原因而共同形成的, 在社会生活当中, 由人与自然互相影响而出现的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的艺术现象。地域艺术其实是属于地域文化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分支, 而它的独特性也使得它在地域文化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 在当代艺术中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人类的发展与脚下的土地是分不开的, 只有掌握了土地的环境和其他的性质, 才能够从土地当中获取相应的物质需求, 而一个地域的土地结构不同, 因此最终也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地域艺术。此外, 人类的不同意识观念的产生与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也是分不开的, 地域的主要组成结构就是地区的土地和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来源, 同时也是人们崇敬的对象, 也是这样一种前提下逐渐地构成了人类文化最初的框架,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受到不同地域环境的影响, 才会出现如今的地域文化和地域艺术。

2 当代艺术的特点

在中国的当代艺术研究当中, 已经有了很多关于艺术的研究, 从这些研究当中我们总结出三点当代艺术的特点。

第一, 当代艺术在地域文化中延伸为广义上的地域艺术, 同时也具备了地域艺术的相关特点。比如说当代艺术就具有较为明显的情感性, 这也是地域艺术的独特性, 在艺术层面上来讲, 人化的自然其实就是情化自然, 而对艺术的掌握其实就是对情感的掌握, 在地域艺术中, 它的情感确认价值是其他地域文化的形式没有办法比拟的, 虽然其他的文化形式也是包含着一定的情感的, 但是他们所存在的情感只是通过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来表达出来的对其他事物的认知。只有艺术, 它的最基本的价值是对于人的情感的确认, 并且会通过一定的思维参与到人类文化的习惯当中。人类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会根据自身的丰富情感与外界的事物发生一定的联系, 并且会根据情感结构和相应的逻辑方式, 运用独特的艺术形式进行相应的思维分析与外界进行沟通, 从而使艺术在精神文化层面具有其独特的价值。艺术的情感性还体现在艺术作品上, 艺术作品, 尤其是地域性的艺术作品, 其强烈的情感性不仅仅是体现在它的作品表面外观上, 作品的内在还有很深的含义, 经过人们人性化的心里机制, 地域的艺术作品就会在看似比较粗糙的情感表达里, 达到一种以情见真的艺术境界。比如艺术作品中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走西口, 其淳朴的歌词, 没有任何的修饰, 唱法上也没有任何的装腔作势, 这样的词语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生活的一种无奈和当地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心酸的感情, 同时也反映出了人们对亲人的眷恋, 听者在听到这首歌之后也会为之动容。

第二, 当代艺术具有较为明显的完整性。当代艺术之所以会有明显的完整性, 这与它的结构是有很大关系的, 因为当代艺术的结构基本上都是艺术家、艺术的作品、艺术的相关活动、艺术欣赏等等, 这些结构通常都会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它的完整性, 而这种特殊的处理方式则来自于包括艺术家在内的、个别的独立情感, 而艺术家所刻画出来的人物也都会最大程度上去展现作品的全貌。比如在剪纸艺术中, 剪石榴的时候, 不仅仅是只剪出石榴的外形, 更重要的是要将石榴的内在也要剪出来, 这样是有一定的寓意的, 预示着多子多福。这样所有的情感都会在艺术作品当中展示出来, 没有遗漏的地方, 用这种表现方式来满足情感表达的需要, 这也体现了完整性这一概念。

第三, 当代艺术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当代艺术的神秘性是比较重要的特征之一, 虽然我们的社会正在不断地发展, 但是当代艺术的神秘性却一直处于社会发展的前沿, 让人无法企及。而地域艺术的神秘性则是来源于对地域艺术创作者思维方式的独特性, 因为地域艺术的创作者大多数都是来自于民间, 他们与外面的接触是非常少的, 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是多以自我为中心, 我们在看一些地域性质的作品时会发现, 不同的作品对同一个对象的处理都是不一样的, 甚至同一作者在不同的作品当中对同一个对象的处理也是不一样的,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作品形象的不确定性, 即使我们可以感知到对象的存在, 但是我们对于作品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整个作品给我们的感觉是既熟悉又陌生, 因此也就有了非常强烈的神秘感。

3 地域艺术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古人说过艺术出现的地方就是文化出现的地方, 可以说文化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人们在刚开始构建文化时, 艺术就成为了人类文化价值系统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地域艺术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制约, 同时这也是地域艺术的一大特色, 比如说东北二人转的奔放热情, 马头琴的悠远绵长, 等等, 这些地域的艺术都和当地的文化相互呼应着, 这些地方的文化艺术也都是受当地的民俗和地理环境等制约所形成的, 与此同时地域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域文化的传播, 我们从二人转中感受到了东北人民的豪放热情和民风的淳朴, 从马头琴的声音中体会出了草原的广阔无垠。可以说每一个民族都是有其独特的艺术存在的, 就算是最为贫困的部落, 也会将多数的时间用到艺术上边。

4 当代艺术在地域文化中的作用

地域文化在真正构建的过程当中, 会用非常感性的形象艺术来呈现文化的风貌, 对于文化价值系统的哲学、宗教、道德习惯来说, 艺术作为人们感情表达的一种方式, 基本上做到了跨越民族、国家和种族的鸿沟, 真正实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艺术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了艺术家以及所处时代和环境的价值, 艺术的价值是没有时间的限制的, 比如说东北的二人转, 自出现到今天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至今仍然以其活泼、诙谐的表演屹立在中国的北方, 被广大人们所熟知和喜爱, 现在东北的二人转已经逐渐走出东北, 走向了全国。

艺术虽然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意识形态, 但是它确是整个文化体系中绝对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人类的文化建构中, 文学艺术和其他的意识形态共同构成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合力, 艺术也是世界的一种掌握方式, 在思维、宗教、实践和艺术掌握方式当中, 艺术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的文化发展使不同民族的文化随着空间时间的不断而出现了解体、重构, 就人类文化的层面来讲, 呈现出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分合合的建构趋势。

地域艺术是作为地域内部人群最为深刻的本质存在的, 在这一过程当中起到了融会贯通的作用, 而在新时期构建地域文化的进程当中, 地域艺术以其具备的人类感性精神的共同性, 为地域的文化建构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点和连接地域文化和地域艺术的桥梁, 利用这一基点和桥梁, 我们就可以在文化之间通过相互包容, 互相促进, 最后会使地域文化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

地域文化是一个具有特色的文化形态, 它的出现使得每一个区域都有了不同的文化结构, 这些文化结构之间相互促进和交流, 这样各个地域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的紧密。而且地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连接地域与地域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一个桥梁纽带, 它的出现把不同地域的文化都有机的结合了起来, 而且当代艺术在地域文化中的发展也是非常大的, 当代艺术在地域文化当中找到了自身的优势和弱势, 二者互相学习, 互相促进, 使得当代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而当代艺术在全球文化的建构当中也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 相信在以后的发展当中, 当代艺术会在地域文化的发展中起到更加广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

[2]贺宝林.人类学视野下的地域文化[J].东方艺术, 2005, (20) :18-19.

[3]程芙蓉.地域艺术融入高师美术学专业教学内容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3) :90-91.

12.关于宜家企业文化的分析与思考 篇十二

08716218 钱菁

摘要:本文通过对瑞典家居品牌宜家的企业文化的调查与分析,并亲身前往宜家分店,体验宜家在企业文化方面的实践成果,笔者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承担查找资料并参与制作PPT的工作,得出了我们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宜家 品牌宗教 经营理念

宜家家居(IKEA)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宜家品牌始终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他们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营宗旨。

在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的同时,宜家努力创造以客户和社会利益为中心的经营方式,致力于环保及社会责任问题。今天,瑞典宜家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家,销售主要包括座椅/沙发系列,办公用品,卧室系列,厨房系列,照明系列,纺织品,炊具系列,房屋储藏系列,儿童产品系列等约10,000个产品。目前宜家家居在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10个商场,其中有10家在中国大陆,分别在北京、上海(两家)、广州、成都、深圳、南京、大连、沈阳、西安。

为了给员工强调与顾客结盟的民主理念,1976年,坎普拉德写下了《一个家具商的信仰》,由此成为宜家圣经.他一再重申:为大多数人创造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包含着打破地位和传统的局限而成为更自由的人。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与众不同。即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宜家加大向全球发展的步伐时,它也力求保持自己原汁原味的企业文化。坎普拉德直接表示:宜家向来坚持自己的重要传统,因为这不是瑞典文化,而是公司文化。否则,其他国家的员工就感受不到自己属于宜家。除了把简洁、美观而价格合理的产品带到全球市场,宜家也把北欧式的平等自由精神传播到各地。对年轻人而言,相对于产品的实用,宜家这种精神力量更具杀伤力,谁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大趋势:人人都渴望成为主角和支配者。

在品牌策略上,宜家也是反其道而行之。2005年9月,《商业周刊》和 1

Interbrand公司联合推出的全球最佳品牌榜上,宜家排名42位,品牌价值为78.17亿美元,而在此之前连续三年,宜家一直位居全球最佳品牌的前50名。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宜家极少投资于广告。事实上,宜家品牌的真正核心是让顾客成为品牌传播者,而非硬性的广告宣传。就像英国一家媒体评价宜家的评语:它不仅仅是一个店,它是一个宗教;它不是在卖家具,它在为你搭起一个梦想。宜家深谙口碑传播之道,并进行着看似原始、笨拙,实则高效、完美的运作。宜家就是这种品牌宗教的教会,分布于全球的223个宜家商场就是散布在各处的教堂,宜家的员工就是这种品牌宗教的神职人员,在经过系统的培训和价值熏陶后,他们把一套生活态度、价值格调传达给教民,那些每年3亿多进入宜家的顾客。为了让更多的顾客成为宜家的品牌布道者,宜家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销售梦想而不是产品。为了做到这一点,宜家不仅提供广泛、设计精美、实用、低价的产品,而且也把产品跟公益事业进行联姻。大约10年前,宜家集团开始有计划地参与环保事宜,涉及的方面包括:材料和产品、森林、供货商、运输、商场环境等。现在,宜家则是率先通过森林认证,这是国际上流行的生态环保认证,包括森林经营认证和产销监管链审核。宜家甚至表示不会无视童工、种族歧视等社会现象和使用来自原始天然森林的非法木材的问题。一直以来,宜家赖以传播品牌的主力就是宜家目录册,不少人把它比喻为印刷数比《圣经》还多的册子,事实上,它的传播功效堪比《圣经》。这份诞生于1951年的小册子,带有明显的邮购特色。但坎普拉德逐渐把它改造成了新生活的布道手册,这些目录上不仅仅列出产品的照片和价格,而且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从功能性、美观性等方面综合表现宜家产品的特点,顾客可以从中发现家居布置的灵感和实用的解决方案。每年9月初,在其新的财政年度开始时,宜家都要向广大消费者免费派送制作精美的目录。2005年宜家目录册共发行1亿6千万册,使用25种语言,有52个版本。宜家还有一个独特的策略,采用一体化品牌模式的品牌,即拥有品牌、设计及销售渠道。在产品品牌上,宜家把公司的2万多种产品,分为三大系列:宜家办公、家庭储物、儿童宜家。在宜家品牌的强势支撑下,2万多种产品均建立了自己的品牌。

宜家商业理念是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设计精美的家居用品通常是为能够买得起它们的少数人提供的。从一开始,宜家走的就是另一条道路。我们决定站在大众的一边。这意味着响应全世界人民对家居用品的需要:有着各种不同的需要、品位、梦想、渴望和

收入的人们的需要;希望改善他们的家庭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的人们的需要。生产精美的家具并不难:只要花钱和让顾客付钱,即可办到。以低价格生产美观、结实耐用的家具就不那么简单了——这需要另辟蹊径。这是关于找到简单的解决方案和在各种方法上节约的问题。

在宜家家居店中,你完全是自主的,没有跟在你身后喋喋不休的营业员,没有这也不行那也不准的规则,有的只是完全为你着想的购物环境,不管你买什么,你都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它的性能,全心全意的为了您的孩子着想,宜家能让消费者在体验中深刻了解到一件产品的利弊。沙发等各种家具都是可以在商店里试用。在宜家里,装修了各种各样的样板间,设计合理,博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如果物品没有损坏,也是可以在60天以内(申请宜家免费会员,180天)无条件退换,同时配有布料裁剪与市内送货服务。商场设计合理,将饮食与购物相结合,并配有家具自提区,快速便捷,满足消费者需要,一切都以顾客为中心。

同时,宜家致力于建立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企业形象,宜家社会工作团体创立于2005年,负责管理宜家在全球层面上的社会工作。宜家社会工作团体致力改善儿童的权利状况和生存机遇。该团体的主要合作伙伴是全球两大领先的儿童权利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宜家社会工作团体以全局化的眼光,援助了一系列项目,旨在创造显著而持久的成效。

一个从杂货店发展起来的全球家居巨头,它的成功靠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低价策略,而是它那贯彻始终的为顾客着想的经营理念,它独特的企业文化让它能够在取得利润的同时,始终铭记回馈社会,为全球众多的儿童、妇女等弱势群体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作为中国众多的企业也应该借鉴宜家成功的经验,在确定自己的企业文化的同时,不仅要将企业文化深入员工之中,还要时刻记得树立自己在社会中良好的企业形象,懂得回馈社会。

参考文献:

【1】 托尔卡《宜家的故事》[M] 远方出版社

【2】 芦洁 陆佳怡 张丽娇 《浅谈宜家家居的企业文化管理》[J] 现代物

【3】 《宜家的企业文化核心》中国人力资源网

13.关于当代小说中的宗教文化分析的论文 篇十三

摘要:政治思想是企业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不仅是企业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企业个性化的体现。虽然企业的思想政治与企业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为企业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和支持。

关键词:政治思想;企业文化;企业;建设分析

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因此,加强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是企业的首要执行任务,也是实现发展的重要途。而在知识文化都崇尚人文的时代,企业的文化建设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接下来,笔者就结合企业思想政治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如下阐述和说明。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的发展和变化的,它是在企业中展开的,坚持一定的阶级和党的路线,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相比之下,企业文化在定义上就要随意和多变一些,主要是指一些带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点,并且在长期的执行过程中得到广大员工认可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长期以来,企业的文化建设都是要有正确的政治思想作为指导的,先进的企业文化与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具有趋同性

首先,这两者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它们的指导思想都是由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成的。除此之外,还包括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其次,两者的工作对象是一致的,都是企业的员工,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群众为基础的路线,认为员工也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政治上要确保体现员工主人公的地位。

最后,两者的立足点也是一致的。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其立足点都是为企业的发展而服务的。与此同时,它们也都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注重对员工道德品质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积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积极的参与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中,从而实现增加企业效益的目的。

2.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加强企业的凝聚力等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具有高度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作为企业文化的指导思想,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指引了方向,确保企业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

建设企业文化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和改进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更加的丰富。同时也更加能够适合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要求。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中央宣传部明确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是现代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做好企业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企业的文化的建设绝对不能脱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是否得当的重要前提,它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方向和动力。在对企业文化进行建设时,理应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放到首位。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置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统帅之下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变革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建立,使社会的经济组成部分、经济生活方式和经济利益等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巨大的变化对企业的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也是势在必行的。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不断变革,企业面临的问题也在逐渐的增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成了很多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接下来,笔者就从加大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着手,来谈一下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1.加强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通过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可以充分的体现社会主义的特殊。受我国

国家的性质所决定,我国在思想工作的建设和发展上必须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企业的党组织在企业的发展上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企业培养了很多的企业精英和人才。

2.加大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

加大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是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衡量一个企业发展状况如何,首先是要看该企业的员工具有怎样的素质。由此可见,对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企业中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提升员工的民主精神、人文精神,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员工塑造成为能够促进企业发展、勇于创新的社会主义人才。

3.加强对企业团队的建设

企业要想实现对企业团队的建设,就要充分的发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众所周知,一个具有自己企业精神的团队是企业获得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发展的奠基石。良好的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坚定的团队理念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重要前提。

4.对企业道德的建设

企业道德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之

一。因此,通过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来不断的加强企业道德的建设也是企业实现不断发展的主要途径。企业道德的建设是非常复杂的,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长期的建设来实现。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越来越重要了。同时,企业文化的建设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带来了更加充足的空间,只有把企业的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的结合起来,才能使企业得到更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利民.企业思想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关系之探讨[J].资治文摘,2009(06).[2] 谢妲.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3]中文青.企业文化的个性魅力[J].创新科技,2005,(12).[4]郑战.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06,(8).

14.大众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影响 篇十四

王岳川认为属于大众文化领域的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连续剧等最初也是“外来”的。洪子诚指出:“香港、台湾等地的言情小说, 流行歌曲和影视作品, 从80年代初开始在大陆流行, 大众文化在80年代末, 逐渐从‘边缘’走到‘中心’。”

文化的渗透性决定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必然会在与其同期成长的人群中留下相应的痕迹。出生于九十年代的当代大学生正是“接受中国大众文化喂养的一代”。大众文化究竟在这一代灵魂深处烙下了什么样的烙印, 其影响究竟在哪些方面真是本人要讨论的问题。

大众文化的概念虽没有定论, 但它的某些特点却是被公认的。比如注重文化的娱乐性, 消解“崇高”, 调侃生活, 戏说历史, 或将过去的岁月打破重塑成了现代童话和市井热销文化产品。许多专家学者担心, “被大众文化喂养的一代”在如此这般“游戏”的氛围中成长, 对其人格的塑造, 价值观的养成究竟会有多大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选择了重庆市几所综合性高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进行了一次500份问卷的专题调查, 从大学生对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兴趣大小, 考察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具体影响。王宁认为:“崔健的摇滚乐, 汪国真的爱情诗, 以及从台湾‘进口’来的琼瑶言情小说、电视肥皂剧, 张艺谋和陈凯歌等人利用外资拍摄的电影, 王朔的议价文学等等, 是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在调查问卷设置中, 关于大众文化的问题主要包括:什么年龄开始接触王朔小说、金庸、琼瑶小说、电视剧等;对大众文化范畴所包含的影视、音乐欣赏感受;关于传统文化影响的调查主要包括:何时开始接触中国古典小说, 所知道的中外经典小说有哪些, 对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价值观认同感如何等。

在调查中, 对于传统文化在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时期所起作用问题, 被调查者大多认为, 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的有50%以上。从具体问题来看, 80%的调查者从上小学教育开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50%的调查者一直到16—18岁年龄段才开始了解西方传统文化知识, 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范围大于西方传统文化, 95.5%的被调查者阅读过西方小说, 喜欢的占53%。98.5%的人阅读过中国古典小说, 喜欢的占66.5%。在大众文化方面, 当代大学生在幼稚园时期就开始接触, 喜欢大众文化的占54%, 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两者相较, 更乐意接受大众文化者占48%。

虽然大众文化得到被调查者的喜爱, 但其范围仍然有限, 还有一部分被调查者表示没有接触过大众文化中的某些问题。如32%的人没读过王朔小说, 32%的人不喜欢摇滚、H-hip、说唱音乐等, 13%的人没看过金庸或琼瑶小说, 不了解畅销作家及其作品。同时, 以电子传媒为主要手段的大众传媒获得了大多数人的青睐, 对电视连续剧的喜爱程度高达89%, 当然其中也与当代人的阅读习惯改变, 及其生活节奏加快有一定关系。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 大众文化得到大学生承认、喜爱, 但与传统文化比较, 这些认同是有限的。此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 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探讨。

一方面, 传统文化仍然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国传统文化经历几千年的发展, 早已深深融入国人的衣、食、住、行以及生活理念中, 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从中国孩子进入教育体系后贯穿始终的, 父母从孩子的行为习惯中, 老师从体系化的知识讲解中, 社会从文化认同中对每个中国孩子的成长影响至深, 也因此它能在大众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保持自己独特的优势。

另一方面, 大众文化不是中国的“土特产”。“中国的大众文化是以西方后现代主义变体形式产生的。”西方“后现代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费德里克的《西班牙暨美洲诗集》 (1934年, 马德里) 。西方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 是所谓后工业社会的产物, 大约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在60年代的美国和西欧以反文化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后迅速风靡欧美, 带来了新的文化冲击:一是意义消失造成无根漂浮状态;二是商业气息导致世俗精神泛滥;三是高科技信息技术形成大众传媒广泛参与的局面, 在总体上造成西方文化自文艺复兴以来的又一次的断裂。

第一个冲击导致西方中心意识的消解, 反对权威, 反对中心, 解构深度, 导致了艺术与生活、学术与通俗、文化与政治、神圣与世俗区别的消解。这样既使后现代社会形成一个同质、齐一的整体, 又使追求生活方式的奇异性, 甚至是反叛和颠覆的合法化。

第二个冲击导致文化产品商业价值浓重, 文化产品的消费娱乐功能被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两个冲击都可以统一于西方后现代的文化表现形态——大众文化中, 大众文化体现着西方后现代精神的内核, 个性的充分发挥, 精神的高度自由。

综上所述, 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波及中国, 而其文化表现形态——大众文化也相应产生。在一个开放性的历史语境中, 其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但它毕竟是以西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变体形式存在的, 即使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当下最有力的文化建构力量, 但它不是自己的传统审美追求, 而是追逐西方潮流的心理现象, 不是以自己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审美体验, 而是具有狂欢性参与的“身体叙事”。中国人几千年沉积于集体无意识中的传统文化观念在当代大学生审美活动中仍然有相当影响力, 所以, 在接受大众文化喂养一代人中的审美活动, 两者是并存的, 大众文化的崛起不仅是艺术的信息更是社会变迁的信息, 或许大众文化正在悄然中改变中国的视界,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改变着人们对于生命、爱、恨、死亡等等最基本的观念。

摘要:中国的大众文化产生于八十年代, 兴起于九十年代, 现已成为中国当下最强有力的文化构建力量, 当代大学生作为“接受大众文化喂养的一代”而同期成长, 那么大众文化对这一特殊群体有怎样的影响, 原因何在?

关键词:大众文化,后现代,文化冲击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中国文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纺织品设计学课程感想下一篇:你也是一道风景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