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0.04.20)(精选4篇)
1.在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0.04.20) 篇一
李伯平同志在全省就业形势分析暨基层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1-6-10 10:33:52 同志们:
经过与会同志共同努力,会议顺利完成各项议程,达到了分析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认识、交流工作经验、明确发展思路的目的,将会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工作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会议安排,我讲几点意见,为会议做个小结。
一、这次会议的特点
一是层次很高。董国勋厅长会前几次听取筹备情况汇报,在紧张的工作日程中亲自赶到威海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厅长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省各级就业系统同志们的关爱。会上,国勋厅长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高度,深入分析了当前困扰和影响就业的三大矛盾、四大严峻挑战,深刻阐述了就业优先和科学指导就业的理念,谋划出今后一个时期“12345”的就业发展思路和8大发展重点。这就为我们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就业形势,应对转方式调结构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做好就业工作,及十二五就业规划指明了方向。同时,我们请来了高层次的就业理论专家,做了一个十分精彩的形势报告,使我们对当前经济走向、及对就业的影响,就业呈现的新特点、发生的新变化,及其应对之策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这对于启发我们的思路,完善工作措施大有裨益。
二是虚实结合。近年来,省厅每年都召开一次就业形势分析会,以务虚为主,分析当前形势,查摆矛盾问题,研究对策措施。今年我们把务虚与务实结合起来,同时研究安排重点工作,达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从务虚的角度看,威海、青岛、济宁、菏泽四市结合各自实际进行了研讨性发言,其他市也作了书面发言,这是局长们首次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上对就业问题深入研究思考和探讨,通过务虚理清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长期困扰思想认识的一些重大问题。我想这是我们这次会议的最大收获。从务实的角度看,11位县(市区)、镇街、社区、村的优秀代表围绕“做好基层就业工作”这个主题,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各自做好基层就业工作的经验,各市分管领导做了点评。通过经验交流,不仅使大家认识到典型的价值,推广典型经验的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先进典型的经验中,看到了做好基层就业的路径在哪里、应该突出抓哪些重点和怎样才能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四位处长、主任分别从业务角度就如何落实好国勋厅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创造性地做好下半年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讲的既符合当前实际,又很有新意,充分体现了厅党组勇于创新工作的要求。
三是内容丰富。这次会议突出就业形势分析和加强基层就业两大主题,统筹推进加强就业援助、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基层平台建设三项重点工作。会上,传达贯彻了全国基层就业工作座谈会精神;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的加强基层平台建设、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加强就业援助三个文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以及省厅与省财厅《关于加快实施“山东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的通知》;四市和11县市、街道社区(村)作了会议发言,交流了学习心得、工作经验;与会代表分组进行了讨论,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明确了工作方向、任务。会议内容之丰富在历次就业系统会议上非常少见,非常难得。特别是11个县市区和基层平台的发言各具特色、亮点纷呈。
四是影响深远。这次会议以“转方式调结构对就业的影响及应对之策”为会议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并在此基础上,理清了“后金融危机时期”就业发展的思路、对策措施,这不仅对今年,而且对“十二五”时期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会上,我们提出了基层就业的概念,这不是简单的对几项工作的归并,而是对中国特色就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将加强基层就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基层就业为整体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层就业是今后就业工作的一个重点,必将对今后的就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我省首次对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和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进行了评估认定,在会上进行了授牌和隆重表彰,这些典型将会对我省创建工作发挥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其影响不言自明。
二、深入学习贯彻董厅长讲话精神,进一步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
董厅长在讲话中对全省上半年就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从宏观和大局对我省就业局势作了鞭辟入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对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做了总体部署和周密安排,为做好今后特别是下半年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全面深入地学习领会、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
(一)把对就业形势的分析把握变为研究落实工作的对策措施 当前看,要对经济增长放缓及不确定因素做到心中有数,研究好应对措施。去年三季度以来,我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等主要指标均完成计划,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长。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大家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董厅长已经给予了全面、充分、深入的肯定。但在成绩面前,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以董厅长立足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整体大局所做的就业形势分析为指引,清醒认识到工作进展不平衡,工作落实不到位,问题研究不深入等系列问题,准确把握就业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要对下一步经济回升过程中的困难和复杂性有足够估计,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更加周密地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牢牢把握就业工作的主动权。较长时期看,要看清就业增速、增量下降的基本走势,超前作出预测、未雨绸缪。要坚持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并重的方针,在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的同时,采取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开发基层就业岗位的力度、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政策、规范中小企业发展、减少岗位流失等措施,培植就业新的增长点,促进就业稳定发展。
(二)把就业优先、科学指导就业的理念融会贯通到就业工作实践中 首先,要使理念成为各级领导的行为自觉,要将巨大的就业压力,转化为把就业工作作为优先目标的共识和责任,将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重大要求上来。其次,要融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就业发展规划。第三,要实现就业政策与经济、财政、金融、教育、科技等相关政策的协同推进。
(三)把转方式调结构对就业的影响转化为转变就业增长方式、改善就业结构的重要机遇
要积极探索研究产业升级,特别是新的经济形态、新兴产业对就业的影响,寻找和培植转方式、调结构与就业增长、结构优化的结合点,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在调整过程中积极跟进,进一步建立起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转方式、调结构”对就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要求我们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调整优化就业的素质结构,推动就业增长方式向质量型、成长型增长转变,推动就业增长主体向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转变,推动就业增长空间向扩展基层就业转变。
(四)把细化落实就业发展思路与全面统筹做好就业各项工作和思考谋划就业中长期规划紧密结合起来
董厅长在讲话中对下步工作总体思路进行了清晰明了、言约意丰、提纲挈领的阐述,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和规划前瞻性,我们在工作中要始终把握好这个思路,围绕中心,突出重点,通过实践不断进行丰富和完善。一是要做好总体思路与发展规划的融合。现在正是各地制定“十二五”总体规划的关键时期,也是机构改革后制定各级就业专业规划的特殊阶段,各地要将就业工作总体思路作为一项重要参照和依据,融入各项规划当中,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的行动指南。二是要做好总体思路与发展实际的结合。各地就业工作发展起点不尽相同,发展模式各有特点,发展程度各有千秋,但各级要以董厅长讲话中的就业思路为统领,做好与本地工作实际的结合,要紧紧抓住转方式、调结构这个机遇期,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创造就业发展新优势。三是要做好总体思路与发展重点的结合。各地要结合就业工作的发展重点,根据总体思路涉及内容,在创业促就业、培训稳就业的前提下,统筹做好三大群体就业工作,全面落实各类就业扶持政策,抓好创业型城市及充分就业社区的创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的推广、抓好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项目定点培训机构的发展、抓好人力资源示范市场的培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群众对公共就业服务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更加迫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董厅长“科学指导就业”的指示精神,把握“思路决定方向、勤奋决定效率、作风决定形象、共识决定和谐、创新决定出路”的指导思想,根据公共就业服务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的总体要求,充分客观应对形势,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推动就业工作管理服务方式的转变。要重点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要突出多措并举。统筹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等五项计划,不断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领域;加大就业培训和见习工作力度,着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估,推动高校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不断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第二,精细化服务年活动要突出特色鲜明。要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细化就业服务活动为载体,探索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努力形成“山东特色、地方风格”。今年下半年要继续抓好星级劳动保障协理员培训评选活动、就业服务十大品牌评选活动和各类就业专项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及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有效的就业服务和援助。
第三,基层平台建设要突出规范标准。各地要按照省里的要求统一机构名称,明确服务场所建设标准和设备配置标准。已经建立起基层平台的地区,要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第四,加强就业援助要突出精细长效。针对目前就业援助工作中存在的管理粗放、服务针对性不强、政策落实不到位三个突出问题,推进就业援助的精细化、长效化。一是切实完善登记认定和动态管理制度,为有效实施援助提供扎实的基础。二是全面落实就业援助各项服务措施,实施“一人一策”的援助。三是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形成就业援助长效机制。
第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要突出统筹发展。要进一步落实好农民工培训补贴和职介补贴,以及相关减税和社保补贴政策;要建立健全劳务输出地与输入地供求信息对接的有效途径和机制,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要围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自主创业和异地转移就业三个转移就业渠道,进行统筹规划和分别推进,特别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示范县在落实政策、优化服务、提高实效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第六,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要突出构建体系。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要围绕信息采集、政策发布、项目推介和咨询服务来做文章,搭建起网络和地面相结合的创业服务平台,构建起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工作体系。要立足解决创业“三难”(即项目、资金、场地),强力推进创业助推“1+3”行动,加快搭建创业融资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和创业服务平台。同时,以开展“创业十杰”、“百名创业之星”等系列评选表彰活动为依托,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努力创新工作模式,引导带动创业人员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成业。第七,就业培训五年规划要突出完善机制。4月下旬,省里组织了“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的专项调研,总体上看,定点培训网络基本形成,资金配套制度初步落实。但资源开发不充分、运行程序不完善、基础管理不扎实等问题仍较突出。我们要坚持规划的目标任务、思路方针、框架体系不动摇,本着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的原则,确立起就业培训在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和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在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资源开发机制、培训机构监管机制和资金运作机制上狠下功夫。下一步,省里在考核结算省级补助资金时,重点考核各地职业培训补贴资金到位情况,凡资金不到位的,将按规定扣减省级补助资金。
第八,失业保险稳就业要突出整体突破。从目前看,无论是援企稳岗还是试点工作,与完成预算还有很大距离。要以“一个确保、一个加大、两个力争”为目标,力求失业保险工作整体突破。一是加大援企稳岗和试点政策落实力度。工作重心要下移,要把工作精力集中到督促各县(市、区)落实政策上,确保足额或者超额完成全年预算。二是加快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工作进度。各市要在8月底前制定出台失业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实施文件,并抓好落实。今年底完不成市级统筹的,就业工作年终考核一票否决。三是做好失业动态监测和失业保险监测。要在科学设计指标基础上,加强对失业动态监测数据的审核,确保准确、完整、及时上报,并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四是积极推进失业保险信息化工作。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经办业务要全部使用劳动99三版或社保核心平台,实现与就业、社保等其他业务数据资源的交互共享,并做好日常数据维护。同时,要进一步推动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失业保险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三位一体”全新功能框架。
(五)把就业发展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全省就业工作正处在重要的发展期、机遇期和改革期,特别是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就业工作的指导理念、管理方式和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是新形势下就业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继续牢牢把握好科学指导就业的理念,按照董厅长对就业工作的部署要求,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敢于探索,不断开拓,走出一条有山东特色的就业之路。一是要狠抓落实。分管领导要常思落实之责,多谋落实之策,以自己抓落实的作风感召大家抓落实,以自己抓落实的行动推动大家抓落实。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要主动对号入座,对自己承办的事项,抓紧制定落实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明确思路和重点,做出阶段性和全局性进度安排。二是要健全责任制。要将任务进行逐级分解,落实到个人,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属于原则要求的,要抓紧进行调研,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具体意见;属于制度建设的,要抓紧研究,尽快健全完善;属于改革举措的,要周密制定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三是要加强督查整改。及时调度工作落实情况,搞好行政效能考核,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对于在督查中出现的工作问题要限时整改,做好整改汇报。
三、凝神聚力推进基层就业工作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奠定基础的关键之年,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我们应当认识到今后就业工作的难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突破在基层,成效也在基层,要积极调整工作思路,推动就业工作重心下移、服务下延、政策下放,构建覆盖城乡、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基层就业管理服务长效机制,使就业管理服务的政策措施做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加强基层就业应注意抓好以下几点:
(一)完善服务功能。功能为本,是我们服务群众的有效依据。积极推进平台就业服务功能的完善,一是职能充分下放。各市要逐步将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向街道(乡镇)、社区(村)下移,将就失业登记、就业援助、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信息发布、劳动保障代理、政策咨询等适合街道(乡镇)基层就业服务的内容向平台延伸。各市、县应当根据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所(站)的基本职责,进一步细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的内容。二是明确基本职能。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摸底作用,对辖区内失业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兜底作用,即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安置失业人员就业,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协助落实资金补贴;中介作用,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职业介绍相关服务;服务作用,即就失业登记、求职登记、用人登记、就业援助、困难群体帮扶、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特殊群体服务、就业培训、用工备案等服务功能。三是理顺管理服务体制。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接受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同时接受县(市、区)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业务指导。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日常业务工作由区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指导和管理,因工作需要招录和调动人员,应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沟通协商,以确保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各街道(乡镇)要将本辖区内所有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名单报区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二)抓好队伍建设。人才为基,是我们做好基层就业工作的基本保证。努力抓好基层就业服务队伍建设,一是合理确定队伍规模。各地应综合考虑辖区内的就业人口、用人单位数量、辖区面积、工作任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可参照6000名服务对象配置1名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人员,并根据进一步开展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等工作需要,在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所适当增配,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工作站增配1-2名劳动保障协理员。每年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具体岗位,切实做到机构工作人员分工合理、任务饱满、职责明确、便于考核。二是完善人员选拔制度。要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人员的选拔,可以通过各街道(镇)、社区(村)内部调配,也可通过公开方式招录,对于公开招录的人员,确保将工作能力强、作风好的同志充实到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岗位。制定完善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工资收入、参加社会保险等规定,保障其合法权益。三是建立队伍培养制度。要对工作人员普遍开展业务和技能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以及开展职业资格鉴定等多种形式,实行持证上岗,建设一支作风硬、业务精、素质高的就业服务队伍。建立市县对口联系制度,组织市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分别与一批工作突出和工作落后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联系蹲点。要从“德、勤、绩、效”四个方面设置具体考核标准,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管理,建立起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三)推进社区创建。典型为花,是展示基层就业工作亮点的精华。充分就业社区的创建可以起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通过先进带动后进的作用。经过省里评审的100个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要进一步提升创建规格,严格按照星级社区标准要求,持之以恒做好基层就业工作。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以省级星级社区认定活动为开端,在全省开展充分就业社区评选认定活动,市级认定一批充分就业社区。省里在各地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基础上评审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星级充分就业社区,并向部里推荐一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作为样板在全省推广。各地要将省级星级社区认定活动纳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整体部署,加大各级政府对认定活动的组织推动力度。二是要加强动态管理。要制定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市级充分就业社区的创建评审指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评定出就业工作任务较重、善于创新、成效显著、示范性强的社区,确保认定工作质量。定期组织力量对各市的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实行复查,经复查合格的继续认定,不合格的取消资格。三是要加强长效机制研究。研究建立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保持充分就业社区的长效机制,将创建活动中的有效措施上升为规范化、制度化,形成有效推动工作继续开展的激励机制。
(四)建立保障机制。保障为根,是基层就业能够保证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力量。切实完善基层就业保障机制,一是推进基层就业的信息化。在全省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安装使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专用模块,为基层平台搭建辖区信息管理平台,加快推进劳动保障信息网络“村村通”建设。第一阶段在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安装使用;第二阶段在街道(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安装使用;第三阶段在全部城镇社区和部分村居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安装使用。二是实现群众监督的社会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建立以人本服务为核心的行业规范,公开服务程序,公开服务项目和标准,公布举报电话,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建立定期征求意见制度,街道(乡镇)基层服务机构每季度发放一次问卷凋查,召开一次面向社会各层面的改进服务工作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和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三是建立经费保障的制度化。各级要协调财政部门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街道(镇)、社区(村)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统筹安排场所建设所需资金和必要的工作经费、办公设备及网络运行维护经费,所需经费力争列入财政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并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五)加强组织领导。领导为魂,是将基层就业各项要素联结成有序推进工作力量的核心枢要。一是要列入工作规划。各级要高度重视基层就业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纳入“十二五”总体规划,在规划和基础建设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制定出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规划建设指导性意见,促使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要加强组织管理。省厅成立基层就业推进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加强基层就业服务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督查。有条件的地方要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民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基层就业工作。各街道(乡镇)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抓、劳保所具体抓。三是要加强考核监督。各级要将基层就业纳入政府就业工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组织成员单位定期对基层劳动保障服务载体建设、队伍建设、资金落实、基础管理、工作开展等情况进行督查。
四、下步工作的几点要求
为了更好地做好下半年就业各项工作,保证全年目标的实现,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是要强化大局观念,注重整体推进。现在各市机构改革大都完成,正面临着内部机构变动调整和更新组合,这就更加需要同志们在“大就业”的思维下实现融合提升和自我发展,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把就业工作与其他工作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发挥整体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思想上要达成共识,把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特别是就业工作的发展上来,处理好各单位业务职能与工作大局的关系,做到主动围绕大局,服务大局,从大局中汲取动力。
二是要加强协调配合,注重牵头带动。就业工作是一个社会性大课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做好。很多就业活动的开展和主题文件的下发会涉及到包括发改、财政、税务、工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团体,这就需要我们耐心细致的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动员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的服务机构和基层组织共同推进工作开展。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发挥好牵头作用,积极协调好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以落实各项就业行动为抓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就业工作稳步前行。
三是要务求做实做细,注重深入调研。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按照此次会议精神要求,深入基层和群众,了解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和困难,摸清每个街道、乡镇平台建设进展程度,摸清每类群体需要服务的特点需求,摸清每个地区规模企业应吸纳的人群数量和可待开发的岗位构成。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围绕精细化服务、加强基层就业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供个性化、制度化、长效化服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同时,要注意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注重举一反三,做到边发现、边研究、边整改、边落实。
四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注重营造氛围。各地要注重增强宣传工作的创造性,与时俱进,做好上级各类就业方针政策的宣传。丰富手段载体,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发挥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优势,利用好各类就业主题活动,提高就业创业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要贴近群众的实际需求,认真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要对群众、中小企业以及中介机构提出的问题,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真正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和宣传工作,让全社会更多的人关注就业,支持就业,共同开拓就业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让我们按照厅党组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强化服务措施,狠抓政策落实,务求各项就业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开创就业工作的崭新局面。
2.在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0.04.20) 篇二
(2012年2月27日,根据录音整理)
周国庆
同志们:
下面,结合回顾总结去年工作,我就在新的一年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扎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重点工作任务,讲5点意见:
一、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去年我省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11年,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市县乡党委换届、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社会有效覆盖,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基层党建推动全局工作的作用进一步发挥,重视基层、关注基层、服务基层、推动基层的氛围更加浓厚。去年,我们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凝聚了‚两个加快‛强大动力;以市县乡党委换届为契机,着力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换来了加快发展的可喜局面;以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社会有效覆盖为目标,大力加强‚两新‛组织、城市社区、少数民族地区等领域基层党的建设,及时把基层党建工作延伸到项目攻坚一线、抗洪抢险一线、应急处突一线,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了发展优势和稳定和谐优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更加认识到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意义,更加自觉地把基层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更加重视基层、关注基层、服务基层、推动基层,进一步形成了党委管党建、书记抓党建的大格局。比如,广安、自贡市委书记提出‚抓好基层党建不仅是组织部门的事情,也不仅是市委书记一个人的工作,党委一班人都有责任,都要以主动的姿态履行好‘一岗双责’。‛并带头抓党建工作联系点。广元市委书记要求‚各级党组织书记要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真抓真管、善抓善管、常抓常管。‛并带头向市委全委会专题述职抓党建工作情况。眉山市委书记亲自谋划开展‚主动作为创一流‛活动,与各区县委书记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专题研究安排基层组织建设年专项经费近亿元。达州市委书记带头抓党建工作重大问题研究、重大典型树立、重要项目落实。内江市委书记提出要率先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全省上下呈现出凝心聚力抓基层、齐心协力打基础的生动局面,有力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工作思路和着力重点进一步明确,基础性根本性建设得到有力加强。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突出抓好基层党建基础性根本性建设。比如,乐山市实施基层党建‚磐石工程‛,着力夯实组织、党员、干部、人才、群众‚五大基础‛;巴中市开展村级党组织分类管理‚补增升‛活动,阿坝州实施‚藏区千村党建提升工程‛,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我们始终强调把握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社会有效覆盖这个根本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组织建党‛,努力构建分布广泛、严密完善的基层组织体系。比如,达州、遂宁等市重视抓好农民工群体中建立党组织和发展党员工作,德阳、资阳等市着力提高‚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面。我们始终坚持思想建党这个根本原则,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比如,广元市开展‚忠诚理想、敬业奉献、感恩奋进、健康生活‛理想信念主题教育,阿坝州开展‚送唱看讲‛活动,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爱党爱国、感恩奋进。我们始终强调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项基础工程,加强和改进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使党员队伍始终成为党最忠诚、最可靠、最有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先锋力量。比如,攀枝花市开展‚感动攀枝花十位党员‛评选和党员‚评星定级‛活动,遂宁市推广‚580‛党员志愿者服务,乐山市开展‚共产党员示范景区‛创建活动,泸州市建立创先争优‚党员月评、支部季评‛制度,雅安市实施‚万名党员先锋岗‛工程,甘孜州实施‚康巴藏区流动党支部助推农牧区党建行动‛,凉山州建立乡镇‚苏施(青年)‛支部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合江县、三台县在全县共产党员中推行‚先锋行为管理‛,提高了党员队伍建设水平。我们始终强调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这个重中之重,大力开展‚乡学文建明、村学王家元‛活动,下大力气建设高素质基层执政骨干队伍。比如,广安市实施村(社区)主要干部问责制度,自贡市出台村党组织书记未履行承诺辞职暂行办法,广元市坚持村党支部及书记‚一述三评‛考核奖励制度,市、县拿出400多万元对村(社区)党支部及书记进行重奖。安县制定村党支部书记‚一定三有‛管理办法,加强了村干部的管理。我们始终强调坚持群众满意的价值取向,认真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不断增强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比如,宜宾市试行‚一定四通‛党群服务模式,彭山县开展‚四进四同‛活动,彭州市建立乡镇干部服务群众责任体系,成都青羊区康庄社区实行的‚群众主体工作法‛,探索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
(三)工作方法进一步改进,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始终强调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基层党的建设。特别注重突出重点、统筹全局,坚持以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为带动,统筹推进农村、社区、‚两新‛组织、机关、国企、学校等各领域基层党的建设,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整体协调发展。特别注重项目推进、目标管理,以项目化方式对基层党建工作实行目标管理,首次对市(州)基层党建工作保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集中考评,推进了管理规范化。特别注重典型引路、集群发展,集中力量推出了一批先进集体、优秀个人和典型经验,‚文建明工作法‛在全国推广运用,李林森成为全国组工干部学习的榜样,还推出了成都的社区‚群众主体工作法‛、‚黉门工作法‛,绵阳的社区‚五零工作法‛,内江的‚三分类三升级‛工作法,省电力公司的‚电力110‛等成果。特别注重整合资源、系统推进,坚持‚系统抓、抓系统‛,切实发挥行业系统主管部门的指导作用,促进党建工作与行业发展相融互动,调动了各个方面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四)基层党建工作保障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活力有效激发。始终强调解决‚有领导管事‛、‚有力量做事‛、‚有条件办事‛、‚有积极性干事‛等问题,努力创造良好条件,保障基层党建工作顺利开展。我们坚持力量向基层下沉、政策向一线倾斜,结合乡镇换届从乡镇事业干部、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干部中定向公选956名乡镇党委委员,从长期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优秀干部中提拔担任乡镇党政主要领导1347名,有148名大学生村干部进入乡镇党委领导班子、2394人考录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比如,达州市统筹公选100名乡镇党委委员候选人,德阳市从体制外定向选拔人才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拓宽了基层干部成长空间。我们认真落实‚一定三有‛政策,87%的县建立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82%的县对建国以来离任村干部实行生活定补;大幅度提高大学生村干部补贴标准,得到了大学生村干部的拥护;抓住乡镇党委换届契机加强乡镇组织员队伍配备,大多数地方明确了一名乡镇党委委员负责抓基层组织建设。比如,乐山市制定《关于离职村(社区)干部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一次性拿出6000多万元为建国以来任职满一届的离职村(社区)干部全部购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广安市建立70岁以上老党员定期补助机制,受到了党员的欢迎。我们大规模开展基层干部培训,举办了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培训班,分12期培训乡镇党委书记、新任乡镇党委委员、村干部共6000余名,带动市县举办培训班600余场次、培训乡村干部4.75万人,提高了基层干部队伍素质。
2011年,是紧张忙碌的一年,也是很有收获的一年。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明显。去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显示,我省‚共产党员发挥作用‛评价87.09分,比去年提高1.18分,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位;‚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评价88.27分,比去年提高0.88分,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二位。对我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评价,比全国高5.87分。我省基层党建工作先后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批示和表扬达37次,6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交流发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坚强领导和中组部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省组织部门和基层党务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委组织部,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我省基层党建工作不仅取得了好成果、打下了好基础,而且积累了好经验、走出了好路子。我们感到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始终坚持和把握:第一,必须正确处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加强基础性根本性建设的关系,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任务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高度重视基础性、根本性建设,着力把组织建强、队伍带好、基础夯实,不断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第二,必须把组织建党、思想建党、群众工作作为加强基础性根本性建设的重点,始终注重从组织形态上研究和推进工作,坚持不懈地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社会有效覆盖,与时俱进地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毫不放松用共同理想信念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全面持久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第三,必须坚持把“书记抓、抓书记”、实行项目管理、注重典型引路、强化工作保障作为重要方法,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协调推进、任务真正落实,在推进工作创新发展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作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和单位抓落实不够,有的工作力量不足,影响了工作的推进和落实,等等。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在下步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年强势开局
中央和省委对基层组织建设年高度重视。春节刚过,中组部就召开全国视频会议,直接把工作部署到县乡一级。省上也及时进行了部署。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中央和省委要求,充分认识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大意义,迅速行动起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年开好局、起好步。
一要增强机遇意识,抓紧推进工作。确定今年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是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机遇,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中央要求,我省提出了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七大举措‛,李源潮同志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从目前情况看,对为什么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对基层组织建设年怎么抓、抓什么,存在把握不好甚至心中无数等情况。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要性,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精神上来,抓住机遇、乘借东风,更加扎实有力地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夯实组织基础打牢发展的基础、稳定的基础、和谐的基础,为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环境。
二要坚持真抓实干,积极主动作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党委重视是关键,但各项任务最终要靠组织部门去组织实施。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我们要切实担负起牵头协调、组织实施、指导督促的具体责任,充分发挥抓基层组织建设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围绕省上的‚七大举措‛,抓紧完善实施方案,逐一对应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从目标的确定、措施的提出、工作的督查,都要保证‚七大举措‛的落实和效果。部长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基层党建,尤其是县(市、区)委组织部长要亲自研究方案、带头抓好落实,真正抓具体、抓深入、抓到底。组织部分管副部长要情况清楚、任务明确,全力以赴抓工作,扑下身子抓落实,真正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三要勇于创先争优,争创一流业绩。今年一开局,中央领导同志就对我省基层组织建设年作出重要批示,中组部同志也说我省率先行动、开局很好。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是对各地各单位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次大促进、大提升,也是一次大竞赛、大检验。总的来看,全国全省视频会后,大多数地方和单位对基层组织建设年是重视的,工作的推进符合省上的预期要求。比如,德阳市成立4个督导组,市委书记亲自带队抓督促落实;资阳等地迅速行动,效果明显。但也有个别地方行动滞后,研究不够。希望要加大工作力度,发扬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精神,早谋划、早行动,力争出成果、出经验。
三、抓紧开展基层党组织现状大调查,扎实推进“三分类三升级”活动
开展基层党组织现状大调查、推进‚三分类三升级‛是基层组织建设年的规定动作和重要任务。各地各单位要认真研究、狠抓落实。
第一,要深化思想认识。长期以来,我们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普遍性的号召多,讲一般性的要求多,用粗放化的管理多,对基层党组织运行现状心中无数,对规律性研究不深,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够。全省基层党组织达18.6万个,分布广、差异大。通过开展大调查,全面摸清掌握不同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管理、加强分类指导,对于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至关重要。今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大和省十次党代会,把基层党组织的情况掌握准确,更加重视抓基层打基础,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扎实抓好基层党组织现状大调查和群众工作薄弱环节大排查,推进基层党组织分类管理、分类升级,实现强组织、增活力、聚民心、促和谐,尤其更加重要。
第二,要搞好调查摸底。主要在3月份进行。按照省上即将下发的调查方案,整个调查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牵头,市(州)委组织部和省直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省国资委党委组织部以及省委统战部经济处、省国防科工办组宣处、省律师协会党委、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党委负责,县(市、区)委为实施主体,除‚两新‛组织党组织调查由行业系统主管部门负责外,其他基层党组织原则上按隶属关系由上级党组织负责组织调查。主要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案例剖析、群众测评等方式进行,对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国有企业、学校、医疗卫生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领域(行业)的所有基层党组织进行一次普遍调查摸底,重点调查基层党组织在组织设置、领导班子、队伍建设、组织制度、经费场所保障、作用发挥等情况,同时针对不同领域党组织实际有侧重地了解有关情况。一个县(市、区)对乡镇(街道)、村(社区)问卷调查的党员和群众总数不少于1000人(民族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党员和群众调查数比例7:3;省、市、县级行业(系统)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的问卷调查数应分别不少于1000人、500人、200人,党员和群众调查数比例8:2。市(州)委组织部所调查的党支部数不低于本地区党支部总数的3%。在此基础上,各市(州)和省直有关单位要形成专题调查报告,于3月底前上报省委组织部。
第三,要搞好对标定级。主要在4月进行。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要结合大调查情况,分别制定划分各领域(行业)先进、一般、后进基层党组织的具体标准。省委组织部将制定下发各领域先进、一般、后进党组织的参考标准。市(州)要分类制定指导标准,并指导县(市、区)分类制定具体标准。行业系统先进、一般、后进党组织的具体标准由各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党组织负责制定。在此基础上,对照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分级标准,采取群众初评、党员评议、组织自评、党员群众审议、上级党组织评定等程序,评定分类级次。一是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初评。基层党组织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基层党组织先进、一般、后进级次进行初评。二是召开党员大会评议。基层党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或代表会议,广泛听取党员意见,对基层党组织先进、一般、后进级次进行评议。三是基层党组织自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结合群众代表会议初评、党员大会评议结果以及最近三年的工作业绩和上级党组织年终考核情况,自评分类级次。四是召开党员群众会议审议。基层党组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采取无记名测评等形式,对领导班子提出的自评级次进行审议。五是上级党组织评定。上级党组织或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党组织根据基层党组织自查自评和党员群众意见,结合年度考核和平时掌握情况,认真研究评定每个基层党组织级次,并将分类名单报各级党委组织部门。4月底前,各市(州)和省直有关单位要将本地区本系统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分级标准和分类管理台帐报省委组织部备案。
第四,要促进晋位升级。主要在5至11月进行。一要科学确定目标。在一个县(市、区)范围内,村(社区)先进党组织争创全国全省全市先进党组织年提升率达10%以上,一般党组织争创县以上先进党组织年升级率达15%以上,后进党组织年转化率达90%以上。各行业系统基层党组织转化提升率的确定,应高于县(市、区)村(社区)党组织争创目标。从今年开始,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中央提出的农村、社区先进党支部占比达到85%的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调查定级、分类晋位。二要认真制定整改措施。要组织指导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根据分类定级情况,围绕争创重点和具体要求,针对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方案报经上级组织审核后,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并由基层党组织向社会公开承诺,分类抓好整改提高。三要突出抓好后进村的整顿建设。采取城乡结对帮扶、领导定点联系、干部驻点帮扶等措施,特别是要选派得力干部到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或书记,着力帮助选好一个带头人、制定一个好思路、形成一套好机制,促进后进村转化升级。
第五,要搞好检查验收。主要在12月进行。各级党组织及组织部门要分类制定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考核办法,在年底前对基层党组织进行考核,重新评定级次。主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基层党组织自查初评。基层党组织对转化升级情况进行自查,召开党员或党员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根据评议结果,初评争创后的级次。二是听取党员群众意见。上级党组织或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党组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对基层党组织的自查初评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三是上级党组织认定。上级党组织或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党组织根据基层党组织自查初评和党员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结合年度考核和平时掌握情况,召开专题会议重新认定每个基层党组织级次,并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公布。12月底前,各市(州)和省直有关单位要将本地区本系统‚三分类三升级‛工作年度总结上报省委组织部。
四、坚持抓住关键、统筹推进,全面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任务
我省基层组织建设年共有‚七项任务‛,除开展基层党组织现状大调查、实施‚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外,还有六项重点任务,各地各单位要全面抓好落实。
(一)突出抓好三项工作,为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召开营造良好环境。一要抓好群众工作薄弱环节大排查,深入开展机关干部直接服务群众工作。要结合开展基层党组织情况大调查,组织各级党组织对本地区本单位群众工作现状进行一次普遍性的排查,全面了解掌握社情民意,找准薄弱环节,建立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台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通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要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组织各级机关干部全员参与联系和服务群众,认真做好改善民生、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工作,形成和谐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二要开展向党代会献礼活动。以‚喜迎党代会、争创新业绩‛为主题,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公开承诺、务实践诺,以实际行动创先进、争优秀。三要抓好表彰宣传先进工作。今年‚七一‛要层层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以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先进县(市、区)委。各地各单位要抓住时机,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强大声势,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党建工作,力争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一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基层党建工作要有新进展。省上将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加大在人才、资金、项目、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要高度重视藏区基层党建工作,扎实推进藏区‚百乡千村党建提升工程‛,大力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维稳重点乡镇、村(社区)和后进村(社区)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或书记,认真抓好在未建立党组织的村(社区)、寺庙管理机构和牧民定居点社区组建党组织工作,加大在优秀农牧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反分维稳、促进发展中的作用。二是‚两新‛组织党建要有新进展。围绕‚两新‛组织中党的组织基本覆盖、党的工作基本保障目标,坚持一手抓组织覆盖、一手抓党组织作用发挥,通过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办法,突出抓好县级以上工业园区等重点领域、从业人员30人以上的重点组织和重点人群聚集的商业街区、商务楼宇,大力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三个率先全覆盖‛。要选派万名党建指导员驻点抓,确保年内县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部建立党(工)委,全省‚两新‛组织中党组织覆盖率达到60%以上。要创新党组织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工业园区集中‚建党‛模式,抓好规模以上企业和在本地有较大影响的骨干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上挂‛市县组织部门或党工委直接管理试点,大力推进社会组织‚孵化‛与党组织同步组建等工作,不断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三是城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要有新进展。继续推进街道社区党建‚五大体系‛建设,积极构建以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为目标,以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服务社会为主线,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以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经费投入为保证,以街道‚大工委制‛、社区‚大党委制‛等组织网格化为支撑的区域化党建格局。要积极推行成都的‚群众主体工作法‛、‚黉门工作法‛、绵阳的‚五零工作法‛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经验做法,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社会管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四要加强机关、高校、国有企业党建规范化建设。紧紧围绕服务中心、促进业务、建设队伍的要求,扎实抓好机关、高校《条例》的贯彻落实,深入开展国有企业‚四好四强四优‛创建活动。二重、东电、中物院要率先在推进国企党建工作规范化上见成效、出经验。要积极开展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试点,研究总结务实管用、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好经验好做法,着力形成一套好的运行机制和工作规程。全面推行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制度,年内机关、高校、国有企业80%以上的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80%以上在职党员登记参加志愿服务。
(三)认真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大培训,努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一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继续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培训,上半年要全面完成换届后乡村干部集中培训。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要及时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专题学习培训班,确保基层干部知晓率达100%。二要深入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和‚春风经验‛。以乡村两级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从培养选拔、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关心爱护等方面完善落实政策措施,大力培育一批文建明、王家元式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着力打造一批‚文建明工作法‛示范乡镇和‚春风示范村‛,提高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的能力。三要加强大学生村干部队伍建设。今年将新选聘6000名大学生村干部到村工作。要加大从大学生村干部中选拔公务员、选调生和乡镇领导干部力度,做好在优秀大学生村干部中发展党员工作。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分级培训机制,今年省上将示范培训2000名,市县要对大学生村干部普遍培训一次。实施‚大学生村干部春雨创业工程‛,着力培养5000名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带头人。
(四)大力推进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一是要抓发展。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发展党员工作,加大在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教师等重点人群中发展党员力度,抓好在农民工、流动人口、‚两新‛组织和学校、科研院所中发展党员工作。要适度控制学生党员发展规模,坚持数量服从质量,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要建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县乡村三级预警制,对薄弱环节村党支部实行台帐重点管理。重视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强化思想上入党教育和入党后的接续培养,推行发展党员记实制、公示制、票决制,确保发展党员质量。二要抓教育。落实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强化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深入实施以学党章党史、强党性,学政策理论、强素质,学实用技术、强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三强‛基层党员教育素质提升工程,确保‚三学三强‛活动开展站点覆盖率达100%,基层党员参训面达90%以上。三要抓管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完善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选择一些地方开展党员评议登记和处置不合格党员试点。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城市街道社区和有条件的乡镇都要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加大在劳务输出地建党组织、在农民工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四要抓激励。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加大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帮扶力度,继续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党员旁听基层党委会议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等工作,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党员的积极性。
五、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保障,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和推动力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关键在强组织、增活力,解难题、办实事。各级组织部门要从强化保障入手,积极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切实解决‚有领导管事‛、‚有力量干事‛、‚有条件办事‛、‚有积极性做事‛等问题,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要充实工作力量。要加强乡镇(街道)组织员队伍建设,及时补充乡镇公务员缺额,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每个乡镇(街道)都要配备1名专职组织员。注意从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选派党员干部到工作薄弱村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担任党组织负责人,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社会优秀人才到村(社区)从事党务专职工作。今年全省将组织选聘1000名高校毕业生到社区任职。同时,市(州)、县(市、区)组织部门要分别按照编制数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配备落实从事基层党建工作人员。
二要落实经费保障。各地要按照村(社区)党组织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每个每年不低于1万元的标准,党员教育培训经费每人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运行维护经费每个每年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村党支部书记报酬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两倍的标准,社区工作者报酬不低于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保障落实。
三要加强阵地建设。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达标升级,今年全省重点建设20000个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要抓好社区‚三有‛达标建设,年内市(州)主城区社区确保100%、县城及其他乡镇社区力争90%以上实现‚三有‛,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务设施每个不低于200平方米。抓好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三分类三升级‛工作,全面提升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和使用水平。
四要强化项目管理。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逐一明确每个项目的工作内容、具体指标、责任主体、完成形态和时限要求,建立项目管理台账,加强动态管理、阶段化管理和量化管理,以项目化方式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任务落实。今年‚七一‛前,要结合半年工作总结,市县乡党组织书记要分别向上一级党组织进行一次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年底,要层层开展‚三级联述联评联考‛。省委组织部将对各市(州)抓基层组织建设年情况进行项目化考评,逗硬考核、严格奖惩、如实通报。对工作不力的,省委组织部将以书面形式向市(州)委主要领导通报情况。
3.在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0.04.20) 篇三
省农业厅 牟锦毅总农艺师
2009年4月30日
同志们:
这次油菜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当前油菜籽生产销售形势,总结交流油菜高产创建经验,研究油菜产业发展对策措施,安排部署有关工作。厅党组非常重视这次会议,任厅长多次作出指示,要求做好有关调研分析,认真研究对策措施。上午,大家参观了益海(广汉)粮油饲料有限公司和广汉、旌阳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刚才,大家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省粮食局的两位处长通报了有关油菜产销形势和政策建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王积军处长也给我们提出了工作要求。很受启发、值得借鉴。下面,我谈四点意见,供大家研究。
一、准确把握当前油料生产与市场形势
去年以来,国内外油料产销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有清醒认识。
(一)从全国看,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仅为40%左右。我国是油料生产大国,也是食用油消费大国。2007年全国油料种植面积1.7亿亩,总产量2568.7万吨,折食用油890万吨;当年全国植物油消费量达到2250万吨,缺口达1300万吨以上,主要依赖进口保障消费需求。其中油菜种植面积8463万亩,总产1057.3万吨,折菜籽油450万吨,占国产植物油总量的50%。我国已成为世界植物油进口大国,2007年食用植物油进口840万吨,几乎相当于全国食用植物油生产量,进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19%,国际依存度不断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急剧下降。2000年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为63%,2007年下降到40%左右。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据国家粮食安全预测,到2020年全国食用植物油需求量将达到2900万吨,比2007年增加650万吨,年均增长50多万吨。
此外,榨油后的油籽饼粕是蛋白饲料的重要来源,占蛋白饲料需求总量的80%以上。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油籽饼粕消费快速增长。据测算,我国蛋白粕的消费量以年均7.3%的速度增长,国内油菜籽粕蛋白饼粕产量只能满足需求量的一半左右,2007蛋白饼粕进口总量达到2215万吨,国内消费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为52%。据中国饲料行业协会预测,到2020年油菜籽饼粕需求量将达到5000万吨以上,比2007年增加2000万吨,年均增长150多万吨。
食用油和油籽饼粕产不足需,供求不平衡,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使我国油料产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二)从我省看,食用植物油还不能自求平衡。油菜是我省主要油料作物,菜籽油占日常食用植物油消费的85%。我省是油菜生产大省,也是食用植物油消费大省,2002年以来全省油菜籽总产连年创历史新高,2008年再创历史新高,总产达到189.4万吨,折菜籽油66万吨。据调查和测算分析,2007年我省农村居民年消费5.5公斤、城镇居民年消费11.35公斤,两项合计总消费量61万吨,加上工业与餐饮业用油20万吨,全省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81万吨,缺口15万吨,缺油菜籽43万吨,自给率仅75%,食用植物油不能自求平衡。预计到2015年,全省菜籽油年人均消费量将达到10公斤,共需油菜籽240万吨,尚差68.5万吨。
(三)从目前产销形势看,供给有所改善、价格大幅回落。据农情统计,今年全省油菜籽面积将达到1430万亩,比上年增加100.1万亩,单产与上年基本持平,面积扩大将增加油菜籽产量12万吨左右。但是,据调查,目前食用植物油价格不断下降。
1、价格变化情况。2008年我省油菜籽售价最高达到3.0元/斤以上,平均价格为2.7元/斤,全省油菜籽因增产和价格上涨农民人均增收30多元。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球油料大幅度增产、供需关系改善,加上国际金融危机、跨国油料加工企业的操纵等综合因素影响,食用植物油价格持续走低。据调查,目前省内市场菜籽油批发价8000-10000元/吨,油菜籽价格1.8-2.0元/斤。今年油菜籽即将产新上市,按目前市场价格预测,产新油菜籽售价在1.6-1.8元/斤,相当于2007年的价格水平。
另据农业部监测,3月份湖北油菜籽进厂价3514元/吨,4级油出厂价7470元/吨,国际油菜籽价格同比下降50%,加拿大油菜籽到岸完税价3460元/吨左右,低于国内53元/吨,连续5个月低于国内市价。1-2月进口油菜籽34.6万吨,同比增加79.6%。
2、加工库存情况。据我厅最近到益海(广汉)粮油公司、四川汇强油脂有限公司、德阳市中立粮油有限公司、三台神龙粮油有限公司、成都新兴粮油有限公司等油脂企业调查,虽然去年油菜籽加工企业全面亏损,但多数企业仍在坚持生产。目前中、小型加工企业库存的油菜籽已基本生产完了(大型企业只收毛油进行深加工而不直接收购菜籽),农民家里也几基本没有存量。
3、菜籽油销售情况。据了解,由于国产油脂总量远不能满足需求,我省食用植物油也存在一定缺口,目前绝大多数油脂企业销售情况较好,只有少量库存。因此,今年油菜籽产新后仍有较大市场容量,不会存在油菜籽滞销问题,但农民“增产少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现象可能出现。
二、充分发挥油菜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食用植物油是城乡居民的重要生活必需品,我国食用植物油构成中,50%以上来源于菜籽油。发展油菜产业,对保障食用植物油供给、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脂的消费量逐年增加,食用植物油的有效供给在未来食物安全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从长远来看,油菜是我省的优势油料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面积、总产占全省油料作物的80%以上,居全国第三位,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和潜力。一是生态优势突出。四川地处长江流域上游,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长,具有发展“双低”油菜生产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被农业部列入了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发展省份。我省种植的冬油菜收获时间在4月底5月初,比湖北、安徽等长江中下游产区早20多天,比加拿大等国春油菜早2~3个月,季节优势明显;我省油菜籽产销同区,运输、加工方便。
二是品种优势突出。四川油菜科研育种力量雄厚,拥有国家级油菜改良分中心一个,选育出川油系列、蓉油系列、蜀杂系列、德油系列、绵油系列、南油系列等一大批品种。2000年以来,全省共审定“双低”油菜新品种44个,引进“双低”油菜品种12个,有的还通过了全国油菜品种审定,在大面积生产上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的特点和优势。
三是品质优势明显。近年来,各育种单位高度重视品质育种工作,已获得了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双低超高含油率育种材料,部分品种和组合含油率已达45%以上,为我省商品菜籽含油率大幅提高奠定了基础。同时,芥酸和硫甙含量也进一步降低,达到了国家“双低”油菜品种标准。2008年全省“双低”油菜面积已达1000万亩,占油菜总面积的75.2%,全部为非转基因油菜籽。
四是增产潜力较大。一是面积增加潜力大。目前我省油菜面积扩大的潜力在500万亩左右,预计到2012年,全省油菜面积可达1600万亩。二是单产提高潜力大。目前我省油菜生产的区域之间、县与县之间单产悬殊大,高产区和低产区相差近50公斤,单产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2008年夹江、东坡、广汉、什邡四县(市、区)油菜高产创建来看,平均亩产187.3公斤,比非示范区亩增产30.3公斤,增20.7%。
五是加工增值前景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油菜籽年加工能力1万吨以上的企业有80多家,有西南地区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益海(广汉)粮油饲料有限公司。我省油菜籽长期产不足需,缺口达23%,2008年总产达189.4万吨,仍难以满足企业加工能力。同时油菜籽加工增值前景十分广阔,精加工低芥酸营养保健油,可提高30~50%的产值。“双低”油菜饼粕蛋白质含量40%,是稻谷、玉米的3~4倍,可直接利用替代豆粕作饲料。开发利用“双低”菜籽饼粕蛋白资源,可大大缓解我省生猪养殖中蛋白饲料不足的矛盾。而油菜籽副产品(饼粕、油脚)深加工增值潜力更大,一条年深加工1万吨油菜饼粕的生产线,可同时加工提取浓缩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累计加工产值可达6亿元,是原料的50倍。
三、客观分析油菜产业的问题与差距
尽管我省油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突出的品种优势和品质优势、巨大的增产潜力和加工增值前景,然而与油菜第一大省湖北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是品质不稳定,含油率仍偏低。由于各地油菜生产在品种、技术和化肥农药使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双低油菜与其它十字花科作物插花种植,“双低”和非“双低”品种混种混收,生产的油菜籽很难达到“双低”商品菜籽的质量标准。而湖北省2008年双低油菜比例已达95%以上,比我省高20多个百分点。近几年我省油菜籽含油量平均在35%左右,比加拿大油菜籽低5个百分点以上。这些都不利于提高我省油菜籽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生产成本高,种植效益仍较差。用国际化的眼光来分析油菜生产现状,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十分突出。与油菜种植面积较大的加拿大比较,我国油菜产量低30%,而单位面积成本是加拿大的2.5倍,其中劳动成本高18倍,化肥农药成本高1.5倍。与加拿大油菜比较,我国油菜生产成本主要高在劳动力成本上,我国每吨菜籽需要劳动力投入1186元,而加拿大只需59元(转基因)和79元(非转基因)。据调查,2001年-2008年我省油菜生产成本年均递增8.6%,其中用工投入年均增长30.3%。2008年我省油菜生产平均每亩总成本393.6元,其中用工作价278.5元,占生产成本的70.8%。
三是生产不平衡,低产面积仍较大。目前我省市、县之间油菜生产极不平衡。2007年德阳市平均亩产167公斤,而泸州、乐山、雅安、眉山市油菜平均亩产不到120公斤,相差48公斤以上。2007年,全省171个油菜生产县(市、区)中,170公斤以上的县20个,平均亩产183公斤,150~170公斤的县42个,平均亩产171公斤,而120公斤以下的县还有70个,面积258万亩,占全省面积的21.6%,低产面积较大。
四是综合利用率低,产业链条有待延伸。油菜富含油脂、蛋白质,是油、饲兼用的重要经济作物。菜籽榨油后的饼粕,除含有40%左右的蛋白质外,还含有粗脂肪、9.3%~13.4%的粗纤维以及植酸和芥子碱,精深加工增值潜力大,产业链条长。而目前我省油菜加工企业基本仍是以榨油为主的初加工,精炼油和油菜饼粕综合加工利用率不高,产业链条较短,加工增值潜力有待继续挖掘。
五是生产发展与加工业带动矛盾明显。虽然近几年我省油菜生产发展迅速,总产连续7年增加,2008年达到再创历史最高水平的189.4万吨。但是,油菜生产发展与加工业带动矛盾明显。主要表现在:订单生产面积不大,订单合同履约率低,优质不能优价;精深加工的技术成果转化慢;小企业、小油坊太多,与大企业争夺油菜籽,致使油脂加工企业“收不到”、“吃不饱”,难以实现规模化加工。
四、认真落实油菜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决定把油菜产业作为我省农业特色产业的重点产业来抓。如何推进油菜产业升级转型,关键在于转变发展理念,核心在于创新发展方式,重点在于完善发展机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用市场经济的观念、工业经济的方法来抓油菜产业发展。
按照《四川省优势油菜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到2012年,全省油菜面积稳定发展到1600万亩,总产达到240万吨,人均占有菜籽油达到10公斤,产业总产值达到303亿元。通过3-5年的努力,把我省建成全国油菜产业强省,实现面积第二、产量第二、加工前列。
为实现上述目标,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明确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做到“突出三个创新、加大五个力度”。
(一)突出三个创新
一是突出科技创新。依托国家油菜改良中心成都分中心、省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地市级农科所等科研单位,育种攻关、种子工程等项目,加快油菜“双低”、高产、高含油、多抗、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选育,研究、集成、示范、推广油菜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二是突出机制创新。突出油菜生产、收购、加工、流通机制创新,创新区域布局,重点突破53个核心县,面积达到1200万亩,总产达到190万吨,实行产业综合产值240亿元。大力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创新种植方式,大力推广“双低”油菜新品种,推行“芋-油”、“菜-油”、“一菜两用”等种植方式;探索利益连接新机制,逐步形成相应的产业化经营网络,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提升油菜产业经济效应。
三是突出产品创新。要扶持龙头企业创新产品,在传统的菜油、菜粕加工基础上,开发新产品,如各类专用烹饪油、色拉油和利用菜粕生产的浓缩蛋白等高附加值新产品。拓宽旅游产品类型,大力开发油菜观光旅游休闲产业,在油菜盛花期,举办赏花节,打造短程油菜花旅游线路,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二)加大五个力度
一是加大生产发展力度。强化科学布局、标准化生产,合理安排油菜双低品种与非双低品种、双低油菜与其它十字花科作物种植区域,以保证商品菜籽达到“双低”要求。充分开发冬闲田和荒地资源等,努力扩大种植面积,落实国家油菜良种补贴政策,加大“双低”油菜基地建设,在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和川东北三个优势区建设“双低”油菜标准化基地500万亩。大力开展油菜高产创建活动,促进良种良法入户到田,辐射带动全省油菜籽单产提高、品质改善。大力推广油菜免耕直播、撒播等轻简化栽培技术,积极试验油菜机械开沟和机械播种,逐步提高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实现节本增效。
二是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建议从财政、金融、税收、保险等方面加大对油菜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在加工技术的创新和设备的改造更新、生产基地建设、产品销售流通等环节为企业提供服务,提升科技水平,壮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从油菜籽加工准入、菜籽油产品包装销售等方面进行政策引导,对企业“扶大抑小”,促进油菜籽向龙头企业集中,为其原料供给提供保证。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创新投入机制,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今年农业部安排我省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35个,资金700万元;省上还在新增财政支农资金中安排了800万元用于发展优势特色双低油菜产业,两项资金达到1500万元,这是近10年来对油菜产业资金投入最多的一年。此外,在标准良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新型农民培训、科技入户等项目上要向油菜主产区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基地建设、产后加工、市场流通和品牌培育等各个环节加快发展。
四是加大产业服务力度。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搞活流通,努力提高产业服务水平。要积极发展、大力培育一批油菜专业协会和流通经纪人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公司+协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营销大户+农户”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合组织在信息引导、科技服务、纠纷处理、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油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各地要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支持加工流通企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创办或领办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民主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另一方面,企业要运用现代化营销手段,拓宽流通渠道,积极推销“低芥酸油”产品,力推主打精品名牌,以品牌叫响市场,抢占市场。
五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是产品的灵魂,是产业强大的标志。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我省至今还没有推出优质菜籽油品牌,生产优势还没有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扩大我省优质菜籽油品牌知名度,提升产业发展素质,学习借鉴湖北发展油菜产业的经验,组织开展争创全省优质菜籽油精品名牌活动。通过制定条件、企业申报、专家评选、媒体公示的办法,推出品牌,提高我省菜籽油产品的知名度。力争到2012年,创立2~3个国优名牌,使“双低”油菜产业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实现我省由油菜生产大省向产业强省跨越。
4.在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0.04.20) 篇四
一、关于近年来全省共青团青年人才工作 共青团xx省委始终把培育“四有”新人作为根本任务,历来重视青年人才工作。我们注重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努力服务全省工作大局,服务青年成长成才,扎实有效地做好青年人才工作。第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青年成才之路。坚持不懈开展理论读书班、理论学习社团、业余党(团)校、新世纪读书计划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不断深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贯彻。以重大活动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用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规划青年成才之路。把促进发展作为共青团青年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引导青年把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繁荣昌盛、安徽的加快发展联系起来,为省委、省政府在不同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服务,为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实施农村青年致富奔小康工程,培养了一批农村青年“四个带头人”;推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开展青工创新创效,造就了一批青年兴业领头人;服务科教兴皖战略,开展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大学生“挑战杯”系列科技竞赛,培养了青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展示了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的风采。第三,发挥实践育人优势,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的刻苦磨练铺就青年成才之路。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年志愿服务,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和安徽基层计划,引导青年志愿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接受锻炼、进行奉献。大力实施青年创业行动,评选表彰在三个文明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引导青年在重点工程、生产一线、科技攻关、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建功立业、岗位成才。第四,落实以人为本要求,用切实有效的服务拓宽青年成才之路。广泛开展各种学习和培训活动,教育青年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和全面学习的观念,帮助青年打下坚实的知识根底。主动参与和管理青少年事务,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发挥青法协和未保委志愿者关爱团作用,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通过努力,全省共青团青年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通过青年“五四”奖章、江淮十大杰出青年、青年科技创新奖等评选表彰活动,表彰奖励了数千名各类优秀青年,促进了大批青年人才不断涌现。二是以协会和社团为依托,团结凝聚了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青年才俊上百万人。三是通过技术培训和实践锻炼,进一步提高了青年劳动者的素质。十一次团代会以来,全省接受团组织职业培训的达2万多人次,提供中介服务3万人次,工岗快递6600多人次。四是通过希望工程、共青团爱心助学行动等载体,为广大青少年学习成长提供帮助。去年一年,全省就筹集爱心助学资金1100余万元,帮助3.2万名学生继续学业。
二、进一步增强做好青年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宏观层面看,国家需要青年人才。当今世界,综合国力和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只有人才辈出,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才,是实现人才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实施“861”行动计划,这个计划到2007年,将有数百个大中型项目、上万亿元的投资,这为青年人才就业创业、脱颖而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从个体角度看,青年渴望早日成才。青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处在学习知识、走向社会、寻求发展的起步阶段,成长成才是当代青年的根本需求。科学的人才观在全社会逐步树立,市场配置人才的格局逐步形成,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因素逐渐破除,这一切,解除了束缚青年成长成才的桎梏,激发起青年奋发成才的愿望,调动了青年想干事业、干成事业的积极性,青年渴望早成才、快成才、成好才。从团的实际看,必须履行应尽职责。做好青年人才工作是党赋予共青团的光荣职责,是党政所需、青年所求、共青团可为的最佳结合点,是开创共青团事业新局面的重要生长点。要树立“个体优秀,团体冠军”的理念,竭诚服务青年,为青年的学习、生活、创业提供具体有形的服务,引导一代有志青年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投身“861”行动计划,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实现青年的全面发展。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共青团青年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 年初,团省委把实施青年人才计划作为今年的三大重点工作之一,见事早、考虑深、谋划精、抓得准。这项工作对于指导和带领全省各级团组织,落实人才强省战略,更好地服务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共青团青年人才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团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人才强省战略,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青年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青年人才计划为抓手,紧紧抓住培养、凝聚、举荐、配置四个关键环节,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才队伍,引导各类青年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第一,要大力培养青年人才。要发挥团组织的优势,为广大青年学习、交流、创业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创造机会。要和省委实施的“新技师培养计划”相对接,大力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通过读书学习、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同业交流等形式,提高青工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促进岗位成才。不断深化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动,组织农村青年进高校学技术,动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到农村搞培训,大力培养农村青年“四个带头人”和农村实用人才。积极为农村青年进城务工和回乡创业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维权等服务,努力促进青年农民“移民”进城、转岗就业。要有计划地为青年人才进行职业导航、技能导航、成就导航等职业生涯设计,帮助他们制定人生发展规划,用这种平台为青年人才服务,为青年培养工作服务。第二,要广泛凝聚青年人才。按照“可行、管用、分类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省青年人才数据库,汇集青年人才信息,掌握青年人才发展动态,为青年人才储备、开发、使用提供平台。要尊重青年人才,通过我们的工作,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重视,不断产生自豪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更加自觉地融入到组织中来。要使各类协会和社团成为杰出青年向往的“人才高地”,用一批优秀青年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产生聚合效应,团结和凝聚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优秀企业家,一批与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重点任务相适应、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位置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要进一步加强城乡青年中心建设,用好这个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的新平台,把各类青年人才都团结在团的周围跟党走。第三,要积极举荐青年人才。要进一步完善评选产生机制。继续做好青年“五四”奖章、十大杰出青年、优秀青年企业家、十大杰出青年卫士、“五四”新闻奖等青年典型的评选表彰工作,扩大社会参与面,提高社会认同度。积极向全国青年组织和青年社团推荐优秀青年人才,促进他们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作用,施展才华;加大推优入党力度,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源源不断地为党输送新鲜血液。第四,要合理配置青年人才。通过市场调节把人才资源配置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以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要加快各地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培育青年人才市场,搭建青年人才与需求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引导青年在地区、行业之间合理流动。发挥团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通过社会动员、组织安排、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用非市场手段配置人才资源的有效途径,推动青年人才到西部、下基层、去农村,逐步实现青年人才东西互动、城乡互动,促进青年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用得其所。
【在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0.04.20)】推荐阅读:
李鸿忠同志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8-28
在全省农村能源会议上的讲话07-15
在全省政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0-22
在全省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07-02
在全省“双联”工作督查座谈会上的发言08-18
常务副省长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8-12
在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07-04
在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大会上的讲话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