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心得美食

2024-07-10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心得美食(共17篇)

1.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心得美食 篇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从“过程”角度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活动导入、活动展开、活动总结。

(一)活动导入阶段

活动导入是活动展开前师生共同进行的工作。包括材料准备、方案设计、情境创设等。在这次活动站中,我们首先就能够引起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动机和欲望的有关活动主题的谈话,在学生中作了铺垫。然后用填写活动意向表的方式,通过师生共同决定,民主协商确定了活动研究主题。这就是一种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活动策略。体现了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坚持综合实践活动源于生活、指向现实的原则。

(二)活动展开阶段

活动展开的关键,是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实践、同伴合作三者相结合。在这次活动中,教师在学生成立研究小组后,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目标由教师制订,但需明确告诉学生,并取得学生的认同,当然也可让学生提出修改意见)。接着,要求学生按照各自制订的活动设计思路,自主地投入活动,动手动脑,积极完成活动作业。

(三)活动总结阶段

主题活动结束后,进入活动总结阶段。它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成果的小结,也是师生、生生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由于活动主题、活动方式的不同,活动过程会千差万别,总结交流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往往受学科课程教学思维定势的局限,很容易将活动总结演变为课堂演示、报告,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特征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因此,我们应从过程角度思考活动总结,做到即使展现结果,也要突出过程。

同时这次活动在总结阶段还注意了以下几个特点:

1、动静结合,体现特色

总结交流的形式可分为动态的和静态的,成果展示时应做到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如“纸的原材料”小组展示了造纸的原材料,纸加工的过程,生动地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又如“纸的发展历史”小组:展示参观造纸厂的照片,利用手抄报演示了纸的发展历史,汇报了遇到的困难及获得的帮助。

2、内容自然,感受真实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在学习过程,重在学生参与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本案例学生在展示他们的作品及成果中,处处都体现了自然和真实。从照片、实物到文档资料,没有大人及老师帮助加工、制作的痕迹。孩子对自己取得的成果十分自豪和自信,对收集到的资料、实物都非常爱护。这就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达到了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思想得到碰撞的目的。

3、经验分享,情感升华

师生在总结过程中,交流活动体验和感悟,反思活动过程,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可以促使学生认识与情感的升华,并为以后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了经验与启示。这次活动中,教师体现了自己是学生经验分享的指导者,强调了学思结合,平等对话和交流,真正反映了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展示内心对本次活动感受的真实体验,自然流露活动过程中的真情实感。

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磨练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创新人才,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共同在实践中锻炼,在体验中成长。

2.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心得美食 篇二

一、激活内驱, 让需要成为活动支点

学生是否喜欢某次活动, 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其有否参与活动的内在需要。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卢家楣教授在《学习的苦乐观新论》中指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本无预定的苦乐属性, 孰苦孰乐具有动态特点。当学习满足学生需要时便有乐的体验, 当学习不满足学生需要时则有苦的体验。能否使学生乐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引导, 其实质是设法使学生之所学能满足其所需。”由此可见, 构建学生喜欢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行为的着力点应放在“通过自己精心预设并智慧实施的组织引导, 有效引发、积极回应并最终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上。就笔者拙见, 以下四点是较为有效的策略切口。

1. 妙趣横生的开题陈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活动内容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选择,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要求参加相应的学习活动。因此, 如何“开题”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上虞市盖北镇中心小学会在每学期初, 以全校或者年级为单位, 采用“开题陈述会”的形式, 让相关的指导老师依次登台, 以谈话叙述、图片展示、音像激趣、表演演示等独特的方式, 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将本学期确定的课题内容、意义、实施途径以及实施效果向学生们进行阐述, 让学生了解本学期本年级的每一个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实施途径, 给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的机会, 使每一个课题内容都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就这样, 在妙趣横生的开题陈述中学生的活动热情被点燃, 活动需要被唤起, 学生投入活动的内驱力得到了有效扩张。

2. 意味深长的情境策动

开题时, 教师以情感感人、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活动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 激活学生的思维波澜。

在《走近2008北京奥运》这一活动中, 一位老师先用充满激情的话语引入:“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2001年7月13日, 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吗?当萨马兰奇宣布2008, BEIJING时, 北京沸腾了, 中国沸腾了, 多少年的梦想在那一瞬间实现, 多少中国人陶醉在这美妙的一刻, 多少中国人为了这一刻苦苦等待, 一个世纪的梦想, 将在2008年实现了。”当时, 教室里多少双眼睛里透射出光彩, 有惊讶, 有期盼, 有喜悦;一张张小脸上显露着求知的欲望;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来。可见, 若要学生动心, 教师必要先动情, 以情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动机, 努力创造“我要探究”、“我想参与”的活动气氛。

另一方面, 情境的创设也可激发学生的情感, 引起探究欲望。

在《汽车与生活》的开题指导课中, 一位老师首先出示课件, 请学生观看“精美的各类汽车图片”、“汽车的发展历史”、“汽车的广告”以及“车祸、尾气排放、排长队加汽油”等场面。在这些精美的画面前, 合着时而欢快、时而低沉凄迷的乐曲, 学生的活动兴趣被激发出来, 大家想探究的小问题也“喷涌而出”。

由此可见, 一段充满激情的话语, 一个用艳丽夺目的彩图或音像制造的美妙的情境不仅能感染学生, 还能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急切感, 更能调动他们在情感和行动上的参与意识, 有效引发后继探究的强烈期待。

3. 扣人心弦的疑问悬念

打破常规, 在活动中布疑设障, 设置悬念, 能激发学生的认识性动机, 促使学生“追本求源”, 以满足学生们认知的需要。

在开展《中秋习俗知多少》活动前, 一位老师先故作神秘:“同学们,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话音刚落, 就见到好几个男生伸长脖子等着老师, 要求老师快说。“有时落在山腰, 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 有时像把镰刀。”从而引出“月亮”与中秋。老师顺势谈话引入:一个中国的传统佳节就要到了, 大家知道是什么节吗?———对了, 是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每年的中秋节我们都将与亲人团聚一堂, 吃月饼、赏明月、叙亲情、享欢乐。可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这一天吗?想不想了解这一节日的来历?围绕这个节日人们都用哪些方式庆祝呢?一下子, 同学们兴趣盎然, 七嘴八舌提出自己想要探究的主题, 组成了一个“中秋习俗知多少”的主题活动。

一位老师在《戏曲脸谱》活动设计中, 先让学生观赏一些自己收集到的戏曲脸谱的小艺术品, 然后让学生猜猜这是谁?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 但大多猜得不对。于是, 老师组织学生欣赏《中国戏曲京剧名家名段》VCD中的《卧龙吊孝》、《李逵探母》、《四郎探母》、《秦香莲》、《徐九经》等戏段, 并从旁进行讲解, 让学生对戏曲脸谱有个初步的了解。欣赏活动过后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处在一知半解的时候都有许多的问题:“老师, 我知道诸葛亮很聪明, 他有很多计谋, 可是我不是很清楚。”“老师, 李逵后来怎么样了?”“老师, 包拯额头上为什么会有一个月亮?”......

一个个带有悬念的问题为后面活动的开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同时, 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使学生有兴趣去探究,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充盈关爱的激励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但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 莫过于教师对学生的口头激励评价, 特别是当众的口头激励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也不能仅以作品来衡量, 因此, 口头激励评价尤为重要。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随时捕捉评价信息, 并以最及时、简便、艺术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

例如:看到你的课题, 我感到是一种开拓、一种创新。任何成功都要有不懈的努力。认真的感觉真好, 老师欣赏认真的你和你认真的钻研。你的课题告诉我:你很认真, 可要坚持噢!小小男子汉还会怕困难?真棒, 你又进步了!课题研究是一门学问, 来不得半点马虎。

……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也要及时通过一些特殊的体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激励评价。教师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 对学生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 拍拍肩膀、握握手的感激, 对学生来说都是激励, 它像一丝花香、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这种评价, 简便、直接、有效, 虽然没有量表, 也无法记载, 但对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尊重主体, 让学生驰骋活动前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发展性课程, 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回归学生本性, 解放学生的个性是其基本价值追求。可以说, “自主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之一, “自主”也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强烈心理要求, 是综合实践活动运作的根本。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运作中, 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自主”, 让学生在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中培养自主精神。应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鼓励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己寻找问题, 自己设计项目, 自己组织研究, 自己总结交流, 通过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全方位实现内心感悟。

本着相信儿童、依靠儿童、尊重儿童这一民主思想, 盖北镇中心小学在开展农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参与管理的全过程, 活动计划自己订;日常管理自己搞;采摘销售自己干;经济账目自己记;专题研究自己做。小园丁们管理得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学校把农科技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概括为八个方面:自己的组织自己建;自己的基地自己管;自己的小队自己组;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研究自己做;自己的奖章自己争;自己的伙伴自己帮;自己的阵地自己建。

笔者认为, 在新课程理念下, “自主”的“主”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层意思。

1.“自主”的“主”是“主人”

要让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人, 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创造力的宽松环境。有时指导老师喜欢自作主张, 替学生选择活动主题, 认为自己选择的主题容易研究, 好操作。殊不知, 学生往往不感兴趣。因为学生不怕难做, 而只会选他们爱做的。教师千万不要自己先吃了“奶酪”, 然后再吐出来喂给学生, 那样学生会深感乏味的, 应当让学生自己去品尝喜欢的“奶酪”才对。

2.“自主”的“主”是“主动”

指导老师要采用多种手段,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努力使学生在活动中有自己的目的和追求, 有自己的打算和办法, 有较强的时间概念和质量概念。

3.“自主”的“主”是“主意”

如何设计活动, 如何进行研究, 都要让学生自己拿主意。要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的主题;自主制定活动的方案;自主选择合作的伙伴;自主选择研究的方式。

4.“自主”的“主”是“主见”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确定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提出自己的主张, 有自己的主见。有时教师会从自身认识出发, 给学生研究的主题一些建议或提出修改意见, 但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允许学生进行与指导老师观点不一致的探索, 尊重他们的意见,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我判断、自主选择。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要让学生喜欢参加综合实践活动, 就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 保护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各项自主选择权。

三、回归生活, 让学生找准活动原点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诚如陶行知先生将生活教育定义为: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的确,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 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说,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承载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活动性课程, 原本就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 是生活的缩写, 生活就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原点。

1. 亲近广阔的自然生活

大自然对于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姹紫嫣红的花朵, 潺潺流动的小溪, 清脆悦耳的鸟鸣……当然也存在着空气的污染, 水环境的恶化……这个大课堂, 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广阔的空间。

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从环境保护角度去发现问题。我们只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 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

2. 立足精彩的校园生活

学校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必经之地, 是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立足校园生活生成的主题, 学生熟悉, 资源多, 研究坡度小, 可操作性强, 学生喜欢探究。

我们可以以“儿童游戏”为主题引领学生进行“儿童游戏的调查”、“儿童游戏的设计”、“儿童游戏展示”等探究与实践。因为“儿童游戏”这一主题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 学生的参与热情一定会相当高。

3. 关注多彩的社会生活

很多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往往蕴含在我们不经意的一些热点事件、偶发事件中。我们要善于从本地区或某一时间段的社会热点中挖掘主题, 引导学生就社会发生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 弄清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接触社会, 感受生活, 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 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比如, 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 成为很多学生谈论的话题。上虞市盖北镇中心小学的教师就和学生一起确定了“航天”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让学生收集与航天相关的书刊、文本、图片、网页等信息资料, 然后按学生兴趣分“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航天员与太空食品”、“未来的航天器”等小课题进行研究。

4. 融入温馨的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饮食起居、休闲娱乐、消费与理财、家庭劳作、老人赡养等都是家庭生活的内容。以充满情感的家庭生活为着眼点, 可以不断生成有特色的活动主题。

比如, 每个家庭每天都要消费, 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生成“消费”这一主题。学生通过“小鬼当家”、“一月消费知多少”、“家庭消费类型研究”、“如何合理消费”、“家庭开支记录”等小课题的研究, 体验如何当家理财及家务劳动的艰辛与乐趣。

5. 认识五彩的个人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各种体验活动使学生逐渐认识自己, 让自己成为一个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人, 让他们既能承受生活的压力和痛苦, 也能创造生活的品位与乐趣。

比如, 上虞市盖北镇中心小学针对许多学生不吃早饭, 喜欢在校门前的小食品店里买零食这一现象, 引导学生开展了《“我们的早餐”现状的调查》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采访、问卷调查等活动形式, 使学生懂得了吃早餐的必要性, 调查组的同学向全校同学发出了倡议书, 提出了建议。

概括地说, 学生喜欢的综合实践活动应是“开心果”, 能激励其沉醉于此、留恋忘返;学生喜欢的综合实践活动应是“创造园”, 能指引其激情探索、深度感悟;学生喜欢的综合实践活动还应是“助推器”, 能支持其不断生长、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欧益生, 张建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实践与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3]张传燧.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及其主题开发设计策略[M].教育科学研究, 2004.

3.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心得美食 篇三

關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室;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中国学生的理论能力强而动手实践能力差早已不争的事实。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对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补充,在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营造实践的氛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仅仅是使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创设实践的氛围。当我们将学生带到既没有讲台,也没有黑板,但却摆放着许多工具、材料以及学生作品的综合实践活动室时,学生各自朝着自己的工具和材料所存放的位置走去,拿出工具、材料或是前几节课还没有完成的作品,分散到包括劳技教室在内的各个空闲的场所继续开始自己的设计、制作和研究,在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能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每一个问题和困难的解决,都是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检验和训练。在不断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二、树立“与众不同就是创新”的观念

在综合实践活动室里开展的动手实践做什么?怎么做?这是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学生十分关心的问题。在他们参加活动之前,不少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也许和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课一样,老师早已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切。然而,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要打破老师叫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的习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与众不同就是创新”的观念,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他们可以先看看展台上摆放的作品,了解其他同学做了什么,然后再思考自己实践的课题。值得再次提出的是,学生在确定自己的实践课题的过程中,不是看到别人在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而是既然别人已经在做什么,自己就尽可能不做什么,这就是“与众不同就是创新”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而这种应用对学生创新观念的形成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显著

效果。

三、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以“实践学习”为主要特征。但在大多数学生自主选题、自主探究缺乏经验的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老师策划一个集新颖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于一身的活动方案至关重要,这种做法能确保学生在参加活动时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如2006年举办的“今天小制作,明天大手笔——生态城市的构建”主题活动以及2012年第九届福建国际英语科普夏令营活动中策划的“趣味科学比赛——马过竹桥”活动方案,都是集新颖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于一身的主题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我的“生态城市的构建”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在福建省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该活动由学校统一提供规格一致的基本建桥材料和基本工具,要求学生以制造小组为单位,自行构思设计一座竹桥,并根据评选规则评出一、二、三等级、最佳外观设计奖和最佳承重设计奖。最后,7班2组设计的竹桥“蓝海焰影”以火焰的跃动造型为主题,体现了超凡的气息和青春的朝气,得到评委的一致青睐,以外观积分排名第一的成绩拿下了“最佳外观设计奖”;2班2组的“何桥”借鉴了赵州桥和埃菲尔铁塔的一些设计原理和理念,以每公斤建桥材料承重44.375公斤的承重系数跃居承重排名榜首,夺得了“最佳承重设计奖”;2班1组的“奈桥”以外观和承重积分总分排名第一的成绩摘得了本次比赛一等奖的桂冠,霸王桥和鹊桥同获二等奖,何桥、宏桥、凤凰涅槃桥并列三等奖。“马过竹桥”活动也取得空前的成功,得到省科协国际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四、策划开放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自主性与开放性”是综合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与主题实践活动有所不同的是,开放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更加强调学生选题的开放性。在上述“生态城市的构建”和“马过竹桥”的主题活动中,虽然各班级小组构建的“生态城市”和“竹桥”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不同的造型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成分,但它们都不能脱离活动主题的束缚。对于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来说,我们应该策划更加开放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到活动中来,如笔者策划的“我动手、我制作,这是我的代表作”活动,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而这些课题既可以是科技制作类,也可以是科学探究,还可以是动漫设计、科学DV创作甚至是一幅书画作品。由于每个学生完成的都是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代表作,从而使活动的成果更是丰富多彩,质量大幅度得以提高,优秀成果层出不穷。

五、展示交流,引导学生更上一层楼

“综合实践活动”真正体现了活动的目标性、整合性、实践性、预成与生成相结合、自主性与开放性和兴趣性6项基本原则。参

加“活动”的同学,从看别人做些什么,到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从自己曾经做了什么,现在又能做些什么,他们创新思维的大脑在不停地运转,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显著增强,交流和探讨的能力显著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以上活动组织形式,充分利用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学生的智慧资源以及以学生所在的家庭为中心的社会资源,学校不需要多少经费的投

入,活动就能很快地组织开展起来。学生作品的科技含金量也许不高,但活动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从身边开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道溶.综合实践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顾建军,张建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4]张建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实践与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4.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篇四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题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了没有,我们的学生经历了没有;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想方设法的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我们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往往很多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管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这是我们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最要注意的一点。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于每一个学生资助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我们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只让几个优秀的学生控制和把持着局面,要让每一个人都对研究活动都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研究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体验获得研究成果的快乐。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不管是能力强的还是弱的学生,只要他们在自己的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要指导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首肯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鼓舞。

综合实践的组织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组织形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组活动的问题确定之后,我们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与分工。我们的经验:在分组中我们先请同学们围绕筛选的几个小组活动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的选择,再找合适的同学进行组合。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力求科学性,还要尽量让学生按兴趣、愿望自由分组,同时提出必要的指导性建议,如:提醒学生在组建小组时要注意每组人数应尽量定在5~6人,还要注意小组成员在知识、能力、特长、家庭条件等方面的搭配,尽可能是小组成员在学业成绩、性别、个性、能力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已达到各个成员优势互补,互助共进。使得活动中既有利于组员间的取长补短,又便于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学生很快就分好了组。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必要的指导,能帮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把握方向,使活动有序顺利地开展下去。我帮学生把握了方向,使其顺利地开展活动,使学生获得了学习乐趣。

5.综合实践活动培训心得 篇五

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资料整理回来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文章,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吧!

心得体会范文:

上午是在郑师附小,聆听了陈树杰教授做的报告:《遵循认知规律 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接着是金水区教

研室段立群从教研室的层面讲的《提升课程实施质量 服务学生的能力发展》,最后是文化路一小冯淑英老师从学校层面做了报告。

下午,又转战到续三路小学,听了邢青云、兰志伟和毕瑞霞三位老师进行的现场授课。

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者,对于专家们的报告,我还是觉得只是报着听听的态度,理论再好,如果不去亲自实施,还是只能停留在理论的层次上。所以,对于现场课我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这三节的授课老师,都是综合实践活动阵地的坚守者,都值得我学习。其中我最欣赏的就是兰志伟老师上的《我的书包》的分组课。有以下几点是让我回味的:

一、教学目标针对性强。

授课的班级是三年级的学生,是初步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年龄,培养他们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爱上这门课程是第一位的。在这节课上,兰老师充分做到了这一点。

上课伊始兰老师总结了上节课的工作情况,学生们在上一节课提出了四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1、书包的历史。

2、书包的各类。

3、与书包有关的故事。

4、书包与我的身体健康。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分组。

分组的时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四名同学做引导员拿着四个问题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在分组的时候,播放了音乐,要求边去参加自己喜欢的组一边拍着手。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学生初次分组兴奋度过高,难以控制,另一方面也要求在音乐停止时找好自己的组,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分组的时候,是要依据研究问题来分组的,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常用的分组方法。

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

老师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的意识,在这一个环节体现得特别清楚。当学生们都找到自己要参加的组后,兰

老师还又一个一个地问了四位引导员是不是愿意研究自己拿到的问题。因为四位引导员是随机拿问题的,果然,有一个引导员就说自己不愿意,而要去研究“书包与我的身体健康”这一个问题,并且把引导牌交给老师,投入到他想研究的队伍中去了。使分组真正做到了是依据学生的兴趣而定的。

因为学生参加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小组,工作起来是一定会很投入的,就避免了因为兴趣不合的原因而半途而废的现象了。

三、该教时教。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在这节课上体现得特别充分。当学生们依据兴趣分好组后,老师让学生们发现此时分成的小组有什么问题。学生们很快便看出来:有的小组人多,有的人少。然后老师又让学生去试着解决:人数多的问题怎么解决?学生又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组内再分组。

此时,老师又播放了一段视频,是高年级的学生在介绍分组时的注意事项。我觉得这段视频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因为在这里分组的规律是由高年级的学生来讲的,这会比单纯地让老师来讲分组的注意事项,更能引起孩子们的认同感。事实证明效果确实不错,很快,人数多的组又分成了两个小组。

四、课上小游戏,起到大作用。

这节课上的小游戏的设计有两处,第一次是在上课前,数手指的游戏,让学生明确了:“听好要求是做好事的关键。”因为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上课注意力是有限的,做不好事的原因也往往是不注意倾听,通过这个游戏,说出老师伸手指的数和手指表示的数,就让学生明白了倾听重要性。

另外一个“八爪鱼”的游戏,更是让学生们初步感受到了小组合作的意义。

当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兴趣分好组后,让学生做这个游戏时,我听到周围有听课的教师说:“这时候应该让学生们

分组来研究自己的问题了,还做什么游戏,做游戏和开展活动有关吗?”我觉得是很有关系的。因为这节课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的孩子,他们还没有经历过分组,还没有感受到合作对于活动能够正常开展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就意识到了,小组合作要有组织者,分工要明确,团结协作才能成功。

通过这一天的学习,有理论,有实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感受到了这群综实人的坚持。在这次会上,得到消息是评定职称也要有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科了。这一消息真是让我感到震惊。

因为上学期,负责我们片区的牛红老师就给我打过好几个电话,问我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证书的事,还说我们金水区准备上市里反应,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职称,我觉得这事根本就不可能,定职称怎么会是我们老师所能决定的事呢?也就没有在意。没想到今天得到消息这事已经快批下来了。真是佩服综实人的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心得 篇六

通过去伊犁伊宁市培训学习综合实践新课程资源包培训,觉得这门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适合的,也是非常有利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下面来谈一谈我的学习心得。

一、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课改中的黑马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设置的一门必修课,因为它负载着新课程的核心价值与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不同寻常的意义,被认为是新课程中的一匹黑马。

因为它与以往的学科课程有着不同的属性,它的内容不是以学科知识逻辑顺序来组织,而是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线索组织,按活动主题的形式来展开设计的。它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是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验与实践。它是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来选择主题内容,具体化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几个领域来选题;学习空间具有开放性,不单纯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而是向课外与校外延伸,直到广大的生活空间;结果是重点看学生获得了什么样的体验,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有了什么样有意义的认识,而不是他们调查了什么,做了哪些,是一个注重过程兼顾结果的课程。所以,它的特点具有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自 1

主性、生成性。

二、体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效益

1、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促进

了学生学习方式从单一接受式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的变革;促进了学生

思维方式的深刻性、严密性、灵活性和概括性;促进了学生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创造等多元能力的培养;促进了

学生意志等个性品质的锻炼;促进了学生思想情感、道德意

识和品质、价值观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体合作意识,还给学生带来了成功的自

信心。

2、优化了教师的教育和成长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要求教师做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充分体现民主

平等合作的师生观,从而优化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学习的过

程,在此过程中必然要突破学科知识的壁垒,从而促使教师

不断更新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由于没有现成的教材,综

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课程开发必须同步进行,这有助于教

师提高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教师在课程实施与开发过程中不断分析和反思自身教学行为,从而

提升了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与同类学校教师发展比较效果

十分明显。

3、优化了学校的管理和发展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促进了学校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了学校教育活动体系的完

善,促进了学校课程发展能力的提升,促进了学习型学校的建立,特别是促进了学校文化的重塑。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

和终极目标是“课程文化”的再造,课程文化是重塑学校文

化的有效载体。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对学校文化的生成和

积累价值是明显、有效的,对于塑造学校教育资源的文化、学习和反思的学校文化和构建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实践

与探究的教育方式等学校文化有重要的价值,以学校文化引

领学校发展。

三、思考: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该何去何从通

过这次培训,我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

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去挖掘罢了。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的四个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

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和若干个非指定领域(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如科技节、文艺节、运动会]、心理

健康教育、学科拓展课[即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国旗课等),其中很多内容我们已经顺利开展,并且实施得非常好,只是

我们没有总体规划与合理引导。

我们以前的这些综合实践活动存在两个误区:

1、在实

施的过程中,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神秘化,不知道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关系;

2、过分追求综合实践活

动成果的精致化而忽略实践,学生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实际的体验。

基于上述两个误区的思考,我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做了两个建议:A、摸着石头过河——从课题起步,师生共同参与用学生课题带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崛起,浓厚学校的科研氛围。让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完成一个科研课

题,课题由学校统一拟定,让学生自由选题,每一个课题有

一个指导老师,让我校师生一起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去。在这个过程中,请进一些专家,指导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课题;同时,让更多学教师走出校门,向其它学校学习更优秀的经

验。这样,势必会带动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兴起。B、开发校本课程,让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让一部分教师带

头,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结合综

合实践活动,让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走进学生的生活实践。从校本课程着手,实施综合实践活

动,让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常态化。以上几点就是我这

7.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心得美食 篇七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 开阔学生的视野

多媒体技术一直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因为单靠教材, 学生所吸收到的知识是有限的, 而互联网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选择适当的课外知识, 开阔学生的视野。从当前的教育环境来看, 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 而创新则是思维能力的创新, 视野上的开阔就是锻炼思维最好的方式。学生通过多媒体可以看到在书本上无法看到的景象, 或者是可以看到活生生的形象, 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如, 《祖国的首都———北京》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城市建设等。如果单靠课本的文字和图片, 学生很难对北京城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而且北京的城市建设也是日新月异, 教材根本无法跟上建设的速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就利用网络搜索了《北京城市宣传片》给学生观看, 学生通过影片对北京城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然后再利用PPT制作地图, 引导学生理解北京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等, 再制作北京市内地图让学生对北京的城市交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 学生对教学重难点都有了深刻的理解。

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了空间想象能力、感知概括能力等, 多媒体技术正好有这方面的优势, 所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学到许多课外的知识, 不仅扩展了知识面, 也丰富了学生情感, 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为提高学生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利用地理小制作, 发展学生的思维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一些地理小制作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比如绘制一些地理手抄报、制作地理展板等。这些小制作需要充足的资料才可以完成, 所以学生通过资料的查找、整理、绘制这一系列的程序后, 对学习的内容就会有深刻的理解, 而且思维能力也能在制作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例如, 在学习《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这一课的时候,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手抄报, 并且手抄报的主题必须围绕台湾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政治党派等进行。以四人小组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制作手抄报首先要确定主题, 然后上网收集资料, 把资料收集后还要进行筛选、分析所选内容和主题是否符合, 最后进行版面设计和绘制。这一个过程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过程, 在思考的过程中,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而且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通过小组进行地理小制作, 能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分析能力、绘图能力等。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 学会了交流沟通, 学会了与人合作, 也学会了帮助别人, 更重要的是通过资料的收集, 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利用地理竞赛,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课程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 教师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好胜的心, 而竞赛集知识和娱乐于一体的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知识竞赛活动,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在学习完《南方地区》这一个章节后, 我举行了两个小竞赛:一是南方地图的拼图比赛;二是南方地理知识抢答竞赛。在举行竞赛之前我给学生一周准备的时间, 在这一周的准备中, 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每个学生都希望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为了能够有好的表现, 都在认真地练习, 熟悉课本内容, 在举行竞赛的时候, 我看到学生开心的笑脸, 许多学生反映, 在这一周准备的过程中让自己对这一章节有了全面的了解, 而通过竞赛, 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对地理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

可见, 通过这些小竞赛,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在活动过程中, 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在学习完一章的内容后, 及时地举行竞赛, 还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理解。

8.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心得美食 篇八

关键词:语文;实践;综合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使其具有正确理解和运用我国语言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是最重要的实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际而产生,为实际而服务的工具。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精心创设语文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自身的发展提供机会,从而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为此,笔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我发现多数的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读书、写字都拖拖拉拉,学习效率不高。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首先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有兴趣就会产生热情,有了热情,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不能让学生反复做已经会做的题,避免学生越做越烦,避免把脑力劳动变成体力劳动。此外,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

在写作文时,教师要选学生有兴趣的亲身经历过的文题。在教作文“记一次活动”时,写前我组织全班学生搞了一次成语表演活动,活动中,学生带着自己准备好的道具,踊跃上台表演,表演得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狼吞虎咽”“狗急跳墙”“囫囵吞枣”等精彩的表演,逗得大家捧腹大笑,课堂气氛热烈、热闹非凡。在这种情形之下,学生的积极性快速高涨,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四、五百字的作文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另外,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造成一种竞赛的气氛,因为竞赛气氛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专心做事。大型的竞赛有朗读比赛、演讲比赛、查字典比赛等;小型的竞赛有一分钟默写比赛、一分钟听记比赛、五分钟背写比赛、三分钟背诵比赛等。例如,学完古诗《咏柳》后,如果教师让学生干巴巴地背诵,有的学生就背不下来,积极性不高。如果教师对他们说:现在开始比赛,看谁能最先背会这首诗。结果最快的学生用一分二十秒就记熟背会这首诗了,连最慢的学生用五分钟的时间也会背了。再如,学第3课《荷花》时,针对第二自然段的背诵,我提议搞一个背写比赛,用五分钟时间先背后默写,比一比看谁背写的字数多,结果多数学生在五分钟内都能背写下全段内容,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就会养成许多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学生的不断进步奠定了基础。

二、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语文教师应重点寻找适当的内容,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活动的氛围,让学生进行交流,上台做表演,分角色诵读,开展模拟辩论等。教师要让学生在多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并让学生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例如,在学习《晏子使楚》时,我让各小组选出代表上台表演,让他们分别扮演楚王、晏子、守门士兵、犯人和旁白,学生不但能把课本内容表演出来,而且还能发挥创主观能动性,表演得相当精彩,连我都为之鼓掌。此外,在学生遇到事情时我要求他们要尽量自己处理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语文交际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和观察分析思考能力

二、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读写能力,但其只是停留在被动的状态中,教师安排读什么就读什么,教师让写什么就写什么,并没有养成主动自觉地读、写、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自觉地读书,自觉地分析思考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除了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的空间外,我还重点要求学生记日记,每两、三天一定要写一篇日记,写什么内容都可以,只要能写完整写通顺就可以。每一篇我都要批改,只要能写出来我就写上表扬的评语,再选一些有特点的日记读给学生听。为了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我在“六一”儿童节时买了日记本,用了2个多小时的时间为学生写上我的赠言,这些赠言都是鼓励、表扬、赞美的句子。在“六一”前我送给学生,他们当时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趁此机会我对他们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要记住教师对你们说的话,记住教师对你们的爱。二是一定要坚持写日记。写日记的做法我们班一直坚持,不同的是现在每周写一篇,我每周批改一次。学生能把看到的、想到的,非常有条理地写出来,而且特别有思想深度。学生不仅开始关注国内外大事,而且还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更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畅想明天,展望未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幻想一下未来的世界、未来的生活、未来的学校及未来的自己会是什么样的。这些话题学生爱听、爱写,并写出了许多相当精彩的文章。例如,刘洙杉写的《未来的学校》、赵哲写的《20年后的我》、张博勋写的《未来的大侦探——张博勋》等文章,读了让人赞叹不已。

9.综合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篇九

作为综合实践课老师,应积极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时抓住这一契机。教学中积极开发学生实践能力,适应社会,走向社会,注意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合作,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从而提升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树立教学新理念,培养复合型人才

教育思想观念的树立是关系到综合实践课程成败的关键,因为教育方针是确立教育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教育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今必须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教育方针。可以使我们对教育方针有新的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宏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内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近几年片面追求升学率,对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宣传少了,以至产生了错误观念,注重应试能力,放松了素质教育,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新的课程改革必须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我校总结好的生源转移,升学压力加重,生成空间缩小的具体问题,着重加强教育观念的更新,面对新的机遇,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积极投入教改,加强对综合实践课的领导,制定目标,以改革为契机,行知实验学校为动力,谋求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开创新的育人环境。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努力。

二、制定合理明确的课程目标

综合实践课程师一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具有与传统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不同的课程理念,包括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的观念,课程的性质等。为此,我校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如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请专家作讲座,组织全校教师专题讨论,赴江苏洋思中学等地考察学习等。从而正确认识设置综合实践为必修课的重要意义,把握课程内涵,更新观念,明确课程目标,在实施该课程目标中,根据我校特点,明确以下目标:

1、引导学生从社会中,自然中,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去调查研究。例如,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农民种粮积极性,收入问题等在调查探究中,让学生增长见识,获得亲身参与实践调查的积极体验和相关经验,从而增强为改变家乡面貌而认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2、让学生体验自我与社会,与自然,与家庭生活的关系,感悟自我与社会、自然、家庭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坚持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加强多方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指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

4、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不加重负担,对综合课程时间优化,又要位学生提供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健全个性。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心得 篇十

2013年10月28日,我接到去烟台龙口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通知,10月31日,我踏上了龙口学习之路。

当汽车驶进龙口,心里泛起点点的失望,在我的画面里,沿海城市应是高楼耸立,满眼奢华。可我看到的是年代久远的楼房、道路、片片马尾松林。在失落中住了下来,而这种失落却很快在未来的几天里消失贻尽。

报到第二天开始听课,依然是老龄化的学校,我在学校中闻到了干净的泥土气息和淡淡的草香,操场跟水泥和塑胶无关,是土地和自然生长的稀稀落落的草,教室、通道干干净净。这让我想到我所工作过的地方,硬化或地砖的地面怎么都拖不干净,有泥土的周围更是像和了稀泥。可能这就是沿海城市的特点,他们的垃圾筒都是干净的。这种生活环境也体现了他们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我想,从小开始,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开始,这并不是单纯的应试教育能做到的,我们的学生是在学习的环境里通过综合化的教学课程,对各个领域知识从认知到学习,从实践到提高,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程,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它的设置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

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在于实践上,在于关注和利用教育新思维,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创造性为主,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教育基地等资源优势,认真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我们要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提供给学生适合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新。我们要通过课程的设置和自身的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新的平台。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充满好奇心,激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对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难问疑,引导学生关注人鱼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与实践,努力使全体教师全面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形成一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的积极分子和骨干队伍,促进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高水平的实施者,而且要努力成为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开发者。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引导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研究、创造、发展、丰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离不开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与自然、社会的不能分离,校外资源存在形式极为广泛,如博物馆、气象台、福利院、加工厂等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本人看来,如果能以此为出发点,联系地方特色来寻找研究课题,那么会使活动开展的更有意义,使学生发挥地更加淋漓尽致。

11.提升学生素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篇十一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素养 糖纸

2011版《课标》中有关第二学段的综合性学习有这样的表述:“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参与教师指导下的有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的确,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型课程,它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发展,一改单调的语文课的惯有模式,给学生们呈现了新鲜丰富的教育时空,让他们真正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快乐,寻求方法,提升素养。凭着热情,带着冲劲,我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五彩的糖纸记忆,缤纷的语文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期待:设计美好愿景

1.活动缘起

“做什么”比“怎么做”更重要,所以,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确定是整个实践活动中最关键的问题。选取的主题要能让学生“心动”,这个主题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范围要小,孩子们一听就莫名兴奋,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探究落到实处。我们是如何确定研究糖纸这一主题的呢?每周的美文推荐时班长向大家推荐了铁凝的《一千张糖纸》并与大家分享了他的读文心得。马上有孩子提出:“老师,集糖纸是什么?”“集糖纸的时候真的像作者写的那么令人充满期待吗?”“老师,我们可不可以也集一下糖纸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最后一问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当我们关注了学生的兴趣、经验,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尊重他们的自主权利,使其感到有兴趣,学生才会有积极参与、不断探究的内在动力。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下,我们确定了以“糖纸”为主题进行研究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了解糖纸,研究糖纸背后附着的生命意义。

2.专题细化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能长久维系,如果没有细化的抓手,再好的研究选题最后也会像大海捞针般茫然,无从下手,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在确定了学习主题之后,我们全班开展讨论,确立了三个实践活动主题:“趣味探究”“甜蜜回忆”“我型我秀”。“趣味探究”研究糖纸的历史沿革、包装方式、材料种类和未来发展,要求学生从科学角度对糖纸的发展作一梳理,为糖纸的生态化发展提出可行性意见。“甜蜜回忆”通过阅读糖纸的相关故事,采访身边的人,感知小小糖纸带来的美好记忆,感悟人文情怀。“我型我秀”的研究主题是通过糖纸设计及糖纸手工小创意作品展,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活动偏好,选择一个或几个研究课题。相同研究课题的学生可以组成研究小组,设立研究队长,在队长的带领下制订活动方案,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全班展示做好准备。正是通过这样的网状结构,每个学生都成了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既独立自主又肩负重任。

事实证明,正是通过这样的精密安排,学生们才感受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生活世界的大门。

二、初尝百味:踏上五彩之路

活动实施阶段中的学生是活动的主人、设计者、实践者和体验者。这个过程,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使听说读写能力得以整体发展,同时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让学生享受到过程的艰辛、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劳动的充实和合作的快乐。

1.自主合作,趣味探究

“趣味探究”小组各成员在第一周内收集了各种糖纸,通过网上查阅以及对身边人的询问,了解了糖纸的历史沿革、包装方式和材料种类。

第二周,学生们在班级开展了一次大型活动“糖纸大世界”,借助于实物,全班学生认识了几种常见的糖纸材料,并学会辨认和区分,知识面得以拓宽。通过汇报交流,“趣味探究”组的学生们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而其余研究主题的孩子们认识到现在多数糖纸是不易分解的,因此随意地抛弃糖纸其实是一种破坏环境的行为。“趣味探究”小组的学生们提出“糖纸应该去哪儿”的问题,使第三大主题“我型我秀”有了科学意义。

第三周,学生们根据糖纸上提供的制作配方查阅了制作糖果的原材料的基本信息,既是对食材、食品添加剂的初步认识,同时也引起了学生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据此,有些学生还对未来糖果配方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假想,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接着,选择这一主题研究的学生或以自述方式或以说明文方式对自己最钟爱的一张糖纸上所包含的图文信息进行了文字表述。从这些生动形象、有趣活泼的作文中,学生们以“艺术品”的眼光欣赏了糖纸,审美能力得到了发展。

2.静心阅读,甜蜜回忆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最主要的一点是回到语言文字本身,以活动打破书本和教室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在web2.0时代,学生可阅读的文本太多,阅读材料前所未有地丰富。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自由选择阅读材料。考虑到学生还处在第二学段,因此,在自由活动之前,我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辅导:“同学们,糖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它承载着许多人美好的回忆,记录了思想者的灵动智慧。大家可以通过报刊、网络、书籍来寻找相关的故事,也可以采访身边人,听一听他们的糖纸故事,还可以参观糖纸的主题展览,慢慢地让心沉浸下去,走进文字,写出感悟,交流体会,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带着这样的要求,第一周,学生们通过网络搜索到了铁凝作品《一千张糖纸》,肖复兴的《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王筝歌词《糖纸》以及许多回忆童年时代与糖纸有关的文章。因为阅读材料比较多,成员们开了一个碰头会,并邀请我去参会,给他们出出主意,把把关。在我的建议下,大家决定精读前三篇文章,其余文章为略读篇目。同时,成员们还提出了这次的精读要求:“读通文章,感悟其中的人文内涵。如果有读不懂的,不可跳过,可以交流,也可以请教他人。”事实证明,在接下来的阅读汇报时间,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甚至对某句话的欣赏、理解展开了辩论,这在平时的语文课上难得一见。交流会结束后,队长还提出各位成员完成一个作文片断:模仿铁凝作品中收集糖纸一段中的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写一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只写片断,可以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这个要求的提出大大震撼了我:谁说学生不愿写作文呢?也许之前他们真的是没有达到“情动而辞发”的境界?

第二周,研究小组的成员制作了一张调查问卷。他们先设计了问题,再和我一起进行修改,还找其他研究小组的成员进行了模拟采访,然后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走向家庭,甚至还走进了教师办公室,了解身边人对于糖纸的认识。最后,研究小组进行了总结:一般人都喜欢吃糖,喜欢欣赏色彩斑斓的糖纸,却无心收藏,更不用说用糖纸打扮生活了。这样的调查结果无疑为“我型我秀”研究小组提供了现实意义。

第三周,学生们出了一期有关糖纸的手抄报,并在班级中展览。其余研究小组的学生们欣赏后,对精美的版面设计、丰富的内容啧啧称赞,每一个研究成员都深刻感受到了“糖纸虽然方寸之间,但也再现了历史”所蕴含的丰富意义。

3.走向开放,我型我秀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为学生创造自我实现的舞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如此。“我型我秀”研究小组的学生们与前两个小组的研究方式不同,他们更注重用手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正是他们小组的研究成果,使得这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吸引了大众眼球,彰显了活动特色,获得了大家认可,谋求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周,小组成员向身边人拜师,学习各种糖纸手工艺品,如糖纸辫子、糖纸手链、糖纸花、糖纸帘、糖纸头饰等等。孩子们不仅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感受到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的快乐。

第二周,学生们进行了糖纸贴画的展示。一幅幅制作精美、想象丰富的贴画把教室装扮成了充满艺术气息的殿堂。制作者同时充当讲解员,为同伴们讲解自己的创意来源、设计妙处和作品的象征意义,将展示与语文学习进行无缝对接。

第三周,小组成员向全班同学展示了“我的糖纸”。大家可以从糖纸的设计图稿上看出糖名、配料成分、主题图、颜色搭配,更被糖纸上的励志语言吸引,像“种下梦想,收获希望”“世界总是甜的”“甜甜的心,永远为你感动”等等。小组成员表示,这是他们受到了流行的褚橙的启发,同时,也用简短的文字表达了对同伴的祝福和期待。这样的创意,获得了大家经久不息的掌声。

三、收获幸福:成就美好童年

三个活动小组的研究结束后,我组织全体成员进行了“我与糖纸”的主题征文活动。学生们有的讲述了收集糖纸的喜怒哀乐,有的记叙了糖纸艺术品的制作过程,有的则发表了关于糖纸的历史感慨,有的还以童话的形式畅想未来的糖纸世界,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了公平起见,我特意邀请了其他班级的语文教师作为评委。最后的评选结果,也出乎意料。评委老师们给出的评语是:“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独特的感受。语言生动活泼,描写细腻,情感真挚,令我们大开眼界。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开展,我们仿佛看见一个个小作家的诞生!”结果评选出了20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和12个三等奖,班级上人人获奖!连我准备的奖品都不够用了!孩子们更是喜不自胜。班级为此还召开了专门的颁奖大会。这难道不是在告诉孩子们“生活,只有生活,才是最好的作文题材”吗?

因为本次活动开展得有计划、有组织、有成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评价。在全部活动结束后,所有小组的活动成果都在学校过道里向全校师生进行了展示。大家在走走赏赏、说说评评中进一步肯定了我们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给孩子们带来极大的学习动力。

历时近一个月的糖纸活动结束了。孩子们在找糖纸、玩糖纸、辨糖纸、查糖纸、赏糖纸、做糖纸、展糖纸的过程中,收获的何止是有关糖纸的一切,他们更收获了自由、自主、自信、自悟、自强的精神品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时间应当安排满种种吸引人的活动,做到既能发展他的思维,丰富他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不损害童年时期的兴趣。”我想,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吧!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收获幸福,成就美好的童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三余小学)

12.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心得美食 篇十二

一、地理课不是“副科”

开设地理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学生调查、访问、 参观、考察等多种“活动”过程,就是对地理课的最好的宣传。实践证明,地理活动课不仅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源头活水,同时又是向社会传播地理思想的良好载体,其意义和作用远远超出了活动课本身的范畴。

家庭调查、乡村( 街道) 访问、环保宣传、野外考察等,地理活动课把学生的学习空间扩展到了家庭和社会,吸引了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的目光,他们由关注孩子的活动到关心孩子成绩,继而爱屋及乌,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活动发生兴趣,并逐渐理解和支持孩子参加地理活动———循序渐进, 水到渠成———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社会效应”: 人们渐渐意识到,地理并非什么“副科”“散科”,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的影子, 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不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地理知识,连每天的《新闻联播》都看不懂,如何及时了解天下大事,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由此可见,地理活动课教学在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同时,对于倡导社会大众形成新的地理价值观念,进而支持孩子学好地理课程,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二、地理实践活动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力和创新力。实践力有三个明显特征,即客观性、社会性和综合性。从实践力的构成来看,它是人们整个知识系统和经验系统在问题面前的聚焦,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力就是综合能力。

从表层看,综合能力基础既包括各个学科通用的一般能力,又包括各个学科特有的学科能力。例如,地理学科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图象能力和实地考察能力,以及系统思维能力,就有着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地理实践活动强调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在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中, 学生获得了知识、丰富了情感、发展了能力、完善了独立的人格。实践活动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修订的地理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更加明确了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要求,为地理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依据。 进行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面。结合地理教学, 在课内外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题材、内容十分地广泛,而且要不断地探究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地理实践活动课程,给学生提供了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活动方法和活动条件。让学生作为主体,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了自信,锻炼了能力,使认识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

一般认为,地理活动课程的要素包括情境、问题、资料、思考、操作、总结等环节。就教学中的“问题”而言,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活动课程的主题, 二是指活动中要解决的矛盾或疑难。比如,地理事物中的“是什么”“为什么”,就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思考、自己解决的问题,让思考带来的乐趣伴随他们去发现、去创造。

而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打破教师包办代替,让学生有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少给限制,发扬自主,强调个性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获得成就感。

由此看出,我们要让学生从个人爱好出发,自主、自愿地确定活动内容,教师还应重视活动内容的乡土性、现时性和可操作性。正确确定活动内容是保证活动课程质量的关键条件之一,为了使开展活动课的方法能够适合于活动内容,使活动课顺利进行,我们可把活动内容概括为观察观测性、调查性和研究性,有助于教师掌握和确定活动课内容与方法。

观察、观测性的活动内容包括天文现象的观察,如月相变化、寻找北极星及四季星座、行星的观察、日食和月食的观察,以及天文时事现象的观察; 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观测,如气候现象、物候现象的观察,到野外进行地质地貌观察,还可以收集天气谚语,测定锋面过境气温、气压的变化,记录天气变化的过程等。

调查性的活动内容主要有乡情调查、社会热点问题调查。乡情调查内容十分广泛,绝大多数学生热衷于以下一些调查内容: 野生动植物资源、土壤情况、土地利用、水资源、名土特产、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方面。把家乡当做调查的主要阵地,使学生懂得欣赏家乡的美,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实现在调查之中获取信息和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并在调查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社会热点问题有区域性的也有全球性的,学生可以收集报刊杂志上的内容,也可以深入了解分析身边发生的问题。例如,环境问题中的臭氧层变薄或空洞、酸雨、水土流失等,还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调查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也学会关心人类的发展,并培养了参与的意识。

研究性的活动内容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研究自然现象、社会问题。 研究性活动的内容不一定都是很高深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研究,具有一种参与意识。从选题到整个研究过程都是全面的、绝对的自主学习,彻底打破了包办代替和填鸭式的教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妙趣横生,充满了生动性、创造性。这种研究的收获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自主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很高; 训练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进步,充分肯定自己,增强自信心。

因此,不论是观察观测性、调查性或是研究性的实践活动内容,都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学习有所促进,并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帮助。

地理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运用知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担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地理教学应抓住实践活动这一改革的突破口,发挥地理实践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功能,使地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不断得到发展。

摘要:传统地理教学一般是构筑在简单的传授地理知识的基础和形式上,然而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对于中学生地理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成为了目前地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模式。就平时的教学实践论述关于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13.社会志愿服务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篇十三

社会志愿服务综合实践活动心得范文一

入学3个月以来,我参加了忙碌却又不失其重大意义的志愿者服务的队伍。我们带领着一群志愿者在图书馆展开了我们的第一次志愿者服务——整理书籍,我们一起为了志愿服务的理想飞奔。

在几次的志愿者活动的参与中,我们体会到了辛苦的滋味。因为图书馆的搬迁缘故,大量的书籍需要搬动和整理。我们挥洒汗水在图书馆内,但我们都没有怨言,因为我们是永远都是书的朋友。

在短短的两个小时的活动中,我们大家都为了那些目标努力着,仔细,耐心的打点着那里的一切,就这一点而言,大家做的都是尽心尽力,十分完美的。我相信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人服务无疑是伟岸的,也许没有那么多人关注,也许没有宏大叙事,却一样可以展现我们自己的公益服务精神,一样值得自豪和相互骄傲。同时为别人服务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在这些活动中,我发现我们都是傻的可爱的人,就因为我们还傻得可爱,我们愿意去投放自己的青春。我们干的都很细微并且几乎于世无足轻重,虽然有些疲惫,但傻得可爱的我们挺陶醉这个过程。

我们不求回报,至少我们不求物质上和可以衡量的回报。曾经有好多宝贵的时间在虚无中都被我们无情的消耗了,但是这几次,在那有限的时间段内,我们看到了时间的真正价值,也做到了作为志愿服务者想要实践的理念。

虽然会有个别的人会认为志愿者是被用来当作工具的,可是我们都坚定的相信利大于弊,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一次类人的活动的体验而已,还有无形的快乐,点点滴滴积累下来的对图书馆的书籍分布,对各类书的了解。我也听到过他们的抱怨:挨饿,还要干活。

但是他们个个都不会愧对自己的称号——志愿者,他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用强打的精神不让自己的不满流露给别人。看到这一幕幕的场景,听到这些碎碎念,我想到了以前参加各种志愿者时自己的心境,入党申请书心想:能帮到有限的几个人,那就是的贡献。也就是因为这些,我才能坚持到现在,仍然有热情的继续我的志愿者旅途。

我是千真万确想要做一个志愿者的,在那几次的活动中,我尽了我的全力。志愿工作,对我来说很是重要,同时也为了大家的理想和信念,我们还要做下去。不能放弃信念,完成我们的责任。又将迎来新的一项活动,即使不能面朝大海,依旧春暖花开。

大家无疑是都做到了这一点的,试图继续改进而不是满足现在,即使今后的每一步都会步履维艰。现在我已经彻底的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越来越热爱志愿服务,因为在一个小小的图书馆里,我们也能找到志愿者的辛苦中蕴含的快乐宝藏。

志愿工作是需要的志愿精神的,我们要让这种精神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成长!

社会志愿服务综合实践活动心得范文二

我是来自__学院的一名志愿者,我从事的是观众引导的工作,我所负责的区域是一层东三区。我能够成为__届__运动会的一名志愿者是我一生中的荣耀,能够为观众服务也是我的一种荣誉,能够为__全运会出一份力我感到很荣幸,能够为淄博出一份力,我感到很荣幸。

志愿服务有些人说累,但我不那么认为,因为,你不要吧这次服务当成一种任务,你要把它当作一件充满乐趣的是去做。

我们职业学院负责的东区是进出观众最多的地方,观众很多,因此询问问题的人也很多,大部分人都是很和善的,但也有一些蛮横得人,这些都是难免的,每当我听到观众们的谢谢声时,我的心里都是无比的高兴,因为我解决了观众心里的疑惑,观众能够更好的看球赛了;每当我听到观众们的谢谢声时,那些蛮横人的行为就消失了,就远远的离开我了;每当我听到观众们的谢谢声时,我有点累的双腿就不再劳累,而自己的信心也更强了。

通过这次服务我学到了很多,认识到了很多人,不管是志愿者之家的老师,还是其他学校的志愿者,我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为全运会服务这,能够得到这些不仅是我,我想是所有志愿者共同的体会。

在这次志愿服务中,我们不仅要为观众答疑解惑,还要跟岗位上的公安人员协调好工作,因此这就需要们能够做好很多事情,能够学到很多道理。

我们志愿者的活动也并不单调,每次上岗之前我们要召开例会,表扬优秀志愿者,我们还有拓展训练这些都丰富了我们志愿者的生活,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够使我们更好的为全运会服务。

总之这次全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将会在我的一生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XX这是我一生中作美好的一件事。再者就是全运会能够在__进行,而我作为一名__人,为__感到荣耀,为__能够承办这样的大型赛事而感到骄傲。

社会志愿服务综合实践活动心得范文三

__x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在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让;“;居民受益、让群众满意;”;这个中心,以;“;社区以民为本,民以社区为家;”;为宗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推动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环境进楼栋,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开拓工作领域加强项目建设,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开展的活动形式多样、贴近民生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社区志愿者活动无论从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上均有新突破,为全社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____;”;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加强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同时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建立街道社区与各社会单位团体的有效联系,进一步发展社区志愿者服务事业。

二、建立健全机制,全面拓宽服务领域

我社区组建以社区党委书记为首的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组织机构,规范了社区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制度。建立以党总支为总站,志愿者组织机构为龙头,以服务队、志愿者小组为分支机构的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三、以服务他人,社会为依托,积极探索志愿者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

社区志愿者活动本着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培养全民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志愿者服务体系,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发展目标不断的完善着。

我社区的社区志愿者活动正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提高社区志愿者素质,为社区文明和谐、社区的全面进步作出贡献。

在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行动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加强宣传报道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加以实施。具体以社区党总支为龙头,由社区志愿者服务站组织牵头,采取对外宣传和对内报到的宣传方式,加强了对志愿者活动重点项目,重大活动或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社区内部资源,通过宣传栏、XX横幅、发放传单、电话联系等方式及时向社区发布志愿者活动相关信息。__年上半年,我社区志愿者活动共开展大小活动15余次,先后开展了社区党员卫生大扫除、义务巡逻、义诊、消防知识宣传、法制宣传等一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力求发挥志愿者特色,为社区群众提供了关于计生、医疗、法制等方面服务,并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等提供了打扫卫生等力所能及的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社会志愿服务综合实践活动心得范文四

这个假期,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保护环境活动,这次活动主要是针对一次性用具展开的。

在社区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大家拎着塑料袋,使用一次性的纸杯,在小餐馆里,大多数使用的都是一次性筷子,还有快餐盒等等。因此,社区领导针对此现象,展开了一次环保活动,由小区里居民自愿报名参与。

我们将使用一次性用品对我们人的身体和对社区的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一一列举出来,然后打印出来。早上我们站在小区的不同入口,将传单分发给居民。假如他们有时间,我们会为他们一一做解答。傍晚,我们在社区的空旷处举办了一次活动,主要是让大家上去讲讲对一次性用品的认识,最后活动的领导对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弊处进行总结,并告诉大家如何从自己的身边进行环保,呼吁大家不要使用一次性用品,一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虽然这一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这一天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保护环境的心得体会。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当今社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如今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同时也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也知道了保护环境光是口头上说是没用的要靠我们的实践行动来证明,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更深刻的了解如今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在我们亲自打扫社区街道卫生,分发环保传单时发现虽然有些人对环保,对低碳并不陌生。可是他们在生活中却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因而并未采取什么切实的行动。甚至有些人,在我们上前宣传时,会远远的避开,一脸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或许我们的环保意识的确有待加强,我们并不能再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加强实践,注重树立精神上的榜样。

让我们一起加入环保的行列,一起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

社会志愿服务综合实践活动心得范文五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确如此,一学期的生活就这样拉上了帷幕,迎来了假期。为了充实自己的假期生活,我参加了志愿者活动。在图书馆当管理员是我志愿者活动的第一项工作,以前在学校图书馆看到有些同学在图书馆里忙得不亦乐呼,心得体会我也想尝试一下,这次终于有幸让我实践一下这项工作了,我一定会认真地对待。

当天,我们准时到达图书馆后,询问了负责人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我们先是将读者还的图书按书上贴有的磁条的编码放到合适的位置,再逐个图书架进行整理,这项工作量挺大的,我们分工合作,认真而有耐心地整理,书架最上层的整理,我们互相轮流踩在一张专用板凳上进行。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早上的整理了A至F编码的图书,经过我们的精心工作,这些图书都井然有序地排列着。

早上的工作不知不觉结束了,下午我们还需继续努力。原本下午还需继续整理剩余图书,但整理了一段时间,发现工作比较难进行,因为下午在图书馆阅读书籍的人较多,装书车比较难移动,所以先暂停手上的工作,负责进行报纸的分类放置。放置完报纸后,负责人给我们讲解办借书证、上网证的流程,教我们借书、还书的程序,当我们了解完之后,我们还进行了真正的实践操作,工作很顺利。就这样,在图书馆当管理员的生活就结束了。

虽然只有一天的工作,但我却受益匪浅。整理图书馆的工作量大,可我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在自己的工作下,图书的放置变得井然有序,方便读者的取阅,节约了他们寻找图书的时间。我也掌握了在图书馆应做的相关工作,若是没有这一天的实践机会,或许我也不会认识到如何当一个图书馆管理员,也不会了解到那么多课外知识。毕竟实践才会了解到事物的本质,理论知识只是表面认识。

14.综合实践活动听课之心得体会 篇十四

2013年12月11日,我有幸听取了六节优质综合实践课,通过听取学习让我这个初涉综合实践大课堂的新兵对该学科有了全新的认识,初步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定位与开展系列活动,同时,也明确到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下面就将我对该学科浅谈几点认识。

1、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本质上讲,是一门基于生活实践的课程。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文化环境都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善于挖掘生活社区蕴涵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使学生将自己成长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因此在主题的设计上要将所谓的“热点”“关注”问题,化解到平时的生活中,顾及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生活。如“家乡食文化”一课,教师注重挖掘乡土资源,开展乡土文化教育,让学生不仅能继承一个传统文化,感受乡土的亲和感,而且能发现挖掘更多的特色小吃,重新发现先辈的智慧、典范和价值。“设计垃圾桶”一课,紧紧围绕我们的生活实际进行活动与命题,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实际中充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发现,使学生亲自获得对社会、对自然和对自我的认识和体验,这种认识和体验是学生在课堂里、在书本里不能获得的。正是这种全新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使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科学观和良好意志品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的兴趣,关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2、教师的综合素质强。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没有教材的限制,随意性比较大,而且内容往往是“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其广泛的包容性、教学的灵活性、学科的渗透性变成了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学校的一种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综合的知识。作为指导教师必须要冲破学科壁垒,广泛地涉猎各学科知识,使自己具有广博、综合的知识结构,成为一个知识杂家。这就要求教师在“专”的基础上追求“博”,达到“一专多能”。“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桶水又有别于普通的水,它的营养含量更为丰富、复杂。由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打破了书本知识范畴,从而扩延到生活实际,突破学科限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三位教师的优质课堂中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高素质、高水平。

3、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

普罗塔克曾经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比起学科课程来讲,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规定的必学内容,它的设计和实施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学生在这个课程里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和权利,他们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而又能研究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去研究去探索,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活动过程中,擅说的学生采访,会写的学生编辑、撰稿,会画的学生负责美工,善于交往的学生负责联络、协调„„每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都得到了充分地发展与展示。在综合实践活动“寻找长辈童年的游戏”中,学生通过走访、调查、观察等多种途径获取资料和信息,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整理与归纳信息,初步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学会运用获得的信息描述或说明问题,并做出恰当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积累经验,提高分析和利用资料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成长打开了另一扇窗子,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起来,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15.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心得美食 篇十五

关键词:数学实践活动,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思维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体系的逐渐成熟,小学教学方式也发生很多变化,很多新的教学方式被引进教学体系中。实践活动教学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应得到现代教育者的认同,并提高其在教学课程中的比例。同时,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小学教学,实践活动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学会利用实践活动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实践活动关注的教育价值

传统教学是一个被动的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差,因此,需要教师付出更多努力去教学,教与学的效率相对较低。作为现代教育者,必须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者和学习者的效率。为此,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从教学理念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应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围绕学生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 其次,教师要重视教学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注重学生技能的锻炼; 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意志品质及其它素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对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都具有较高的价值。教师要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培养。实践活动强调让学生去经历学习和他探索的过程,使其真正接触到挫折,并努力克服挫折,最后体验到胜利的喜悦。现代社会需要人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智力与能力得到共同提升,对综合素质培养极为有利。

二、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反而忽略了技能实践。现代教育者应尽快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获得学习的经验和愉快体验。

( 一) 思维开发实践活动

小学生思维的开发,在于手和脑的联动,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1. 1认识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g”描述身边东西的质量,教师还可以拿出一个教具,询问学生: “大家估算一下,它有多少克?”学生传递教具,估计它的重量,然后踊跃举手回答自己的答案。这个过程中,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手和脑互相结合,手成为了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学生可以理解“g”的意义。

( 二) 团队合作实践活动

团队合作意识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而低年级学生往往不具备成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可利用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开展团队合作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设计活动的依据; 第二,辅助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帮助学生学会人机交往,建立人脉网络; 第四,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合作; 第五,注重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教师也注意引发学生的互助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例如,在进行二年级下册2. 认识图形———拼组图形授课时,教师可以多方向引导的互助。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并进行编号。教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组间整体实力基本相同。教师安排每组学生利用黑板上的图形拼成不同图案,然后以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设计成果。学生们在教师安排下,开始讨论和拼接组合图形,教师穿梭于学生之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并指导其组合图形,并与小组成员交流设计思想。教师说: “同学们,说说你们设计拼接了什么样的图形,这个图形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学生会兴高采烈地告知教师自己的设计理念,展示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投票,评选设计最好的小组,给予小红花奖励,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潜力。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自己组合一个复杂的图形较为困难,但是在集合集体智慧后,设计将会不同凡响。学生在相互的合作中,不断更新思路,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接受别人的想法,从而极大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也在合作中学会了与别人合作。

三、完善实践活动评价,培养学生反思的学习习惯

实践活动结束后,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教师不能忽略这一环节的作用,由于小学生未完全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教师要通过活动评价,使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实践活动评价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自己完成的评价过程,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例如,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 “大家思考一下,本节课自己学到了什么( 或这道题错在哪里) ,以后应如何更好的学习知识( 避免做错这类题目) ?”随后,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主要指小组活动后,小组内部各组员进行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讨论。教师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也包括课后对本次实践教学活动的评价。

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一定要保持客观、正确的态度,以导向性和激励性的评价为主。教师评价是一种激励的方式,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不可草草了事。同时,教师评价后,要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相互交流学习经验。通过不断重复评价过程,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反思的学习方法,进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结束语

16.以学生为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篇十六

【关键词】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事件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程强调通过实践,增强研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它既是一门实践性的综合课程,又是一门着眼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要注重兴趣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人,他们有选择主题的权力,因此,我们必须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以主题的确定为例,如果强加于他们,他们将失去参加活动的兴趣,自然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起初的主题讨论会上,当我们在“各种各样的草”、“京剧文化”等几个主题选择时,学生纷纷论起有关“草”的话题:有的说,我爷爷是中医,从他那儿可以了解到更多草的药用价值及生活习性;有的说,我打小生在农村,可以采集到许多草的标本;有的说,电视广告中少数民族地区的乌拉草我喜欢,我想对它了解更多;还有的说,现在是春季,正是我们探究草的最好时节……学生兴致高涨,激情满怀,这是教师抓住好的时机引导学生讨论主题就为“各种各样的草”。

二、活动方式的选择要提倡开放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亲身感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学生的活动方式也要根据活动内容灵活选择,自由选择。如在“生活垃圾”的活动实践中,为了使更多的人关注垃圾分类,有的同学选择了亲自寻找生活垃圾源,把混杂堆积的垃圾拍摄制成图片;有的同学为了了解公民对垃圾分类所持的看法以及个人习惯精心设计了一份份调查问卷;有的同学想办法采访环保局的相关工作人员,以便了解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有的同学上网搜集一些其他国家这方面的文献资料,让他们的文明举措激励更多的中国公民……可见,正是开放的活动方式给了学生自由、自主的空间,使学生在活动中根据自身条件、喜好张扬个性。

三、活动实施的过程要关注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的环境,固然要关注活动的结果,但不要过分强调学生“作品”、“成果”的质量的高低,更应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关注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关注学生在生活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它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学生的研究活动可以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还可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变化,如:七年级四班选择了“走进浪费现象”这一主题开展活动,在研究中又发现了生活中的很多浪费现象:如用具的浪费,粮食的浪费,电的浪费等等,于是就把研究的范围和结论又扩大了,这样学生将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也将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四、活动过程的管理要注重协同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体的学生,在开展活动时,很多时候需要在课外或校外进行,涉及安全、与人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活动很难顺利实施。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方式向家长进行宣传,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方式努力与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成为活动中的一员。相信,只要我们将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通过活动,自己孩子的见识广了,能力强了,脑子活了,家长们就会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势,他们就会全力以赴地加入到我们这一行列中来,就会不遗余力地支持我们的活动。

五、成果交流的方式要强调多样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创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智能无高低之分,只有智能倾向的不同和强弱差别。每个学生都是天才的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就是帮助他们寻找到一个是他们的才能得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从这一理论出发,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交流。如口头交流、情景表演、作品展示、播放光碟、办手抄报等。总之,只要学生喜欢,呈现活动成果的方式就可以不拘一格。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是一个年轻的课题,但只要我们从学生实践出发,认识上站得高一点,在操作的过程中把要求放得低一点,做得实一点,细一点,我们坚信,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17.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七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很多,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在选择综合实践课时,应该寻找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课的实质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主体,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观摩的这几节课使我受益匪浅:首先,这几节课无不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提出想法并实施,提高了积极性,学生走入社会亲身参与实践才能让他们获得真正的知识。其次,活动主题的设立非常符合学生的实际,也都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从中获取知识。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动手能力比较多,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还培养学生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深刻意识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很重要,从主题的确立,到方案、分组以及查找资料,及至最后的成果展示,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看似没有做什么,但实际上,每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都有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所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

上一篇:中国人餐桌礼仪下一篇:2023年山东省专升本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市场营销》课堂模拟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