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2

2024-08-18

马克思主义哲学2(精选8篇)

1.马克思主义哲学2 篇一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

摘要: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自然也是阐释马克思哲学的主要参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适应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解放全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的,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颠覆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弄清马克思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对于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理论来源;继承;发展

一、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是在批判的继承和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康德开创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先河,他提出了星云假设,用发展的眼光来解释天体的运动的问题。费希特提出了“自我”、“非我”的思想和正、反、和的理论。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原则中包含着精神生活有发展,物质和精神有矛盾的辩证法思想。

黑格尔系统的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辩证法思想,他继承了前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事物的发展来自否定之否顶峰的巨大力量,他把历史看作一个发展的,有内在联系的过程,反对把社会历史看成无数偶然现象的堆积,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但是黑格尔认为这种发展的过程是绝对观念的自我运动,而绝对观念的本质也就是上帝,归根结底黑格尔的理论还是唯心主义的。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他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思想。1924年费尔巴哈开始听黑格尔的课,他曾一度认为思维是独立存在的。两年后他开始转向了自然科学。费尔巴哈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和《未来哲学原理》中阐述了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思想,这些理论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意 识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才是第一性的。费尔巴哈认为精神源于自然、物质,自然是能够被人感知的。同时将人本主义引入到唯物主义,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人创造了神,这种强调人降低神的唯物主义极大地批判了黑格尔的 唯心主义哲学。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他所注意的中心点事证明自然界的客观性,而不是可变性,是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不是他的历史性,同时在否定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它曾倾向于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当他发现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只注重应有而不注意研究问题时的缺陷是,马克思转向了对应有和现有做辩证理解的黑格尔主义。把自我意识看成世界发展的力量,否定神肯定人。大学毕业以后,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的主编。其论调与当时政府针锋相对,这一时期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对马克思的影响很大。这些促使马克思开始向唯物主义转变,并开始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矛盾无处不在,他主张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而马克思认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才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异化论的基础上,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初步提出了物质实践的概念,他指出实践活动室人与外部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是人通过能动的改造自然而实现自己目的的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这个观点使马克思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糟粕,批判的继承了其中的合理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即继承了黑格尔思想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但是,马克思主义绝不是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批判地继承两位哲学家哲学体系中具有科学性内容的理论后,进行的理论改造和自我发展。

一方面,马克思哲学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黑格尔哲学的真正意义和革命性质,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这是黑格尔 哲学的精髓,但在黑格尔那里这一精髓被“窒息”了,因为黑格尔最终所追求的“绝对观念”的终结决定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他那里只能是“概念的自我发展”。马克思主义虽坚守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严加批判,但黑格尔没有被简单地抛在一边,而是“他的革命方面即辩证法被接了过来”。这不是简单地“接过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对他进行的唯物主义的改造。这样,实践的观点被灌输到丰富的辩证法体系中,自然界不再是“绝对观念”的外化,“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样黑格尔的唯心论被剔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黑格尔的辩证思维方法将黑格尔的精髓从他绝对化的体系中拯救出来,辩证法又重新获得了生机,成为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科学思维。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费尔巴哈论》中提到,作为青年黑格尔的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黑格尔哲学中体系和方法的矛盾已经不能解决当时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对现存宗教进行斗争的实践需要,把大批最坚决的青年黑格尔分子推回到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正当马克思、恩格斯对世界的本原问题徘徊不定时,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出版,在唯心主义占绝对统治地位时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这使马克思主义仿佛找到了一条认识世界的坦途,因而恩格斯说“马克思曾经怎样热烈地欢迎这种新观点,而这种新观点又是如何热烈地影响了他。”然而,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发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有两大基本缺陷:一是未能克服近代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的普遍缺陷,虽然形式上完成了向以人为出发点的转向,但依然将人看作是与社会相脱节的孤立的个体,因而只能主张以创立一种新的爱的宗教将抽象的人生硬的联系起来,以此调和阶级对立和矛盾。二是继续陷入唯心史观。费尔巴哈自己也承认:“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者完全一致;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此处的“往前进”就是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他根本不相信在社会历史领域世界的唯物性,所以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有形象的说法:“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保留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即坚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基石。其次,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恢复了实践的权威。由于受片面历史观的影响,实践在费尔巴哈那里只被 看作是一种“卑污的犹太人”的唯利是图的贸易活动。而马克思主义则运用辩证法的基本精神,从哲学的高度将‘实践’发展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成为一种在实践批判中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因而实现了机械唯物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次飞跃。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还通过继承和发展黑格尔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胚芽”,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进行的唯物主义改造。这一点是大多数人忽视的,因为他们认为黑格尔根本不会产生唯物主义思想。其实不然,黑格尔的辩证法不仅探索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更重要的是“使人自觉到自己的思维本性,从而按照思维本性去理解思维和存在的现实统一”。这一点很明显是实在论的观点。马、恩在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研究时,指出:“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在辩证联系观和发展观的指引下,马克思发现了在社会历史领域,指导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基础——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领域恢复了实践的权威,完成了历史唯心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二次飞跃。最后,由于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主导地位,为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工阶级的革命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奠定了实践基础,所以马克思主义又实现了哲学由维护阶级统治到科学推动革命性变革的第三次飞跃。

在三个飞跃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第一次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继承和发展的启示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拥有其他哲学无可比拟的优秀品质:一是包容性,二是客观性。这一切优秀理论品质都是由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分析方法为力量之源的。

首先,包容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展德国古典哲学的前提。主要体现在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从创立的那天起,就明确表明自己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阶级性。而黑格尔的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推崇为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费尔巴哈的道德是完全适合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在阶级立场上是根本对立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过辩证地分析和论证,将德国古典哲学的先进思想作为自己的直接理论来源。这给我们 以深刻启发。

第一,在对待科学的态度上,不要过分拘泥于阶级属性,要向一切阶级的文明成果打开大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丰富和发展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包容性是有条件的,即在不影响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的前提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和发展。

其次,客观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继承与创新的基础。客观性,亦可称作实践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是辩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第一,客观性在社会历史领域表现为社会历史性。所谓“社会历史性”,就是运用科学的辩证法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并发展创新为今所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和认识论。

第二,客观性在面向现实和未来的领域表现为开放性。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前进的生命源泉。此处的开放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实践的开放。二是对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开放。

如今,我们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始终不渝的保持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开放性。其次,要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批判性继承的实质,即辩证的否定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客观性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当代中国青年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实现发展创新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4.[2]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上卷[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4: 5.[3] 张伟光.马克思主义哲学.哈尔滨: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社,1991.[4] 余源培,虞伟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历史.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5] 舒远招.德国古典哲学及在后世的影响和传播.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版 社,2005.[6]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德国古典哲学.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2.

2.马克思主义哲学2 篇二

一、中国传统哲学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 “天下一气”。这种思想已经直观地猜测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古代思想家则从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 力求用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来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阴阳学说既显示了中国古代辩证法的民族特色, 又显示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内在相通性。其他如《孙子兵法》等中国传统的军事典籍更是闪耀着朴素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中国哲学的重视习行践履、强调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论也有某种相通之处。《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这肯定了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韩非子、王充等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这些虽还不能称为唯物史观, 但与它有相通之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产劳动观点与中国传统哲学生生之德观点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产劳动观点与中国传统哲学生生之德观点的契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相通处。中国传统哲学有着“贵生”的传统, 《周易》说“生生之谓易”, “天地之大德曰生”。宋代将“生”和“仁”联系起来, 例如:杏仁, 桃仁等。“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契合之处在“生产劳动”思想上, 生产劳动是实践的基本形式,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 最显著的特征, 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 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 生产劳动与生生之德的相异处也使我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新。

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大同思想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的一种均平思想, 其核心就是社会公平。《礼记·礼运》设想了一个财富均平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洪秀全以“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处不饱暖”为理想天国。康有为则认为大同社会无家界、无国界、无产界、一切财产归公。孙中山要求“国民之权利义务, 无有贵贱之差, 贫富之别, 轻重厚薄, 无稍不均”。马克思主义认为, 共产主义社会, 产品“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 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 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 作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实行“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的原则;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体之间的差别, 消灭阶级和国家, 等等。可见, 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大同世界, 在许多中国人看来, 这种共产主义社会追求的也就是平均财富、社会公平和公正, 因此与中国“天下为公”的大同构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本思想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未来社会的原则就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而且“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的、革命的爱民、重民学说。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一, 就是绵延不绝的重民、爱民, 以民为本的思想。从《尚书·夏书·五子之歌》的“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左传·桓公六年》的“夫民, 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荀子》的“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孟子》的“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管子·治国》的“凡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贾谊《新书·大政上》的“闻之于政也, 民无不为本也”;到唐太宗李世民认定的“君依于国, 国依于民”、《宋史·朱熹传》的“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 这一重民贵民的精神不断得到丰富和强化, 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观点容易产生共鸣。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二, 就是以家族为本位追求人的社会价值。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反对把人理解为“孤独的个体”。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特点之三, 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人, 是马克思主义的真实主题和核心内容, 是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就是要通过对社会的批判改造, 最终达到解放全人类。而中国哲学“主要关心的是社会, 而不是宇宙, 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 而不是关心地狱或天堂, 关心人的今生, 而不是它的来生”。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 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五、经世致用、敢于斗争的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点和阶级斗争思想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积极入世、求真务实的人生观。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 以治国、平天下为落脚点, 时刻关注国事民瘼、天下苍生, 力求通过经世致用, 使“民以安, 物以阜”。孔子在《礼记》中明确表示:“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荀子》要求人们“凡言议期命, 是非以圣王为师”。历代思想家无不倡经世, 重教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同时代其他理论思潮或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力图通过活生生的实践去最大限度地争取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权益。要经世救国, 光靠重教是不够的。所以, 传统文化又赋予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因此,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条件下最容易获得先进的中国人的认同。

六、结语

综上所述,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有着许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融、相通之处,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文化底蕴。如果没有这种哲学传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不可能实现的。正如李鼎民所言:“以中国哲学的唯物论体系来介绍马列主义, 乃是使马列主义中国化, 使马列主义通过中国民族形式得到真正实现的唯一途径。”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许多相融、相通之处。共产主义理想与“大同理想”的共鸣,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人格培养模式的相似等理论契合点, 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内在根据和历史渊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契合点

参考文献

[1]黄克剑.由“命”而“道”——先行诸子十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3.马克思主义哲学2 篇三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世纪70年代后,自然科学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开始了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生产从棉纺织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世界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1]。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加速了资本的集中,使得拥巨额资本的大企业、大公司不断出现,逐渐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开始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

于此同时,世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情况,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说广泛传播,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当纷纷成立,并通过罢工等手段,积极开展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关系和工人运动的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各国资产阶级不同程度地调整了统治策略,并利用垄断利润的一小部分收买本国工人的上层分子,致使一些国家的和工人革命意识减弱。在此情况下,如何解答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成为各国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新考验。

列宁认为,正确把握时代特征,要从整个世界的范围去考察,不能只局限于个别国家的特点。如何科学认识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正确把握新时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是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

二、《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列宁哲学思想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发展、俄国革命形势发展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概括和总结。《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哲学著作。列宁在批判以波哥丹诺夫为代表的俄国马赫主义者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和总结马克思、恩格斯以来哲学发展新成果的基础上,对一系列重要哲学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阐述,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列宁在对马赫主义的物质概念和经验概念的批判中,进一步指明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定义关系到两条哲学基本路线。马赫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源就是“感觉”、“要素”。“感觉”和“要素”就是经验或“纯粹经验”。他们把自己的哲学叫做经验批判主义,就是为了否定经验中包含的客观内容,主张唯一存在的只是感觉、经验,从而否定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列宁指出,经验“这个概念的各种不同的‘定义’,只是表现着被恩格斯十分鲜明地揭示出的哲学上的两条基本路线”。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能不能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回答,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是,某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俄国马赫主义者切尔诺夫歪曲和攻击恩格斯对不可知论的批评,把恩格斯对康德的“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批评歪曲为对“自在之物”的存在的批评。列宁在关于休谟和康德的不可知论的比较中,驳斥了这个观点,指出休谟和康德这两个哲学家的共同点是把现象和显现者、感觉和被感觉者、为我之物和“自在之物”根本分开。恩格斯所批评的不是承认“自在之物”存在的观点,而是关于“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观点[3]。

在此基础上,列宁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的结论”:“(1)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的……(2)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3)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第一个结论是关于认识的唯物主义前提,肯定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是对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思想在认识论中的贯彻和发挥;第二个结论是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个结论是关于认识论的辩证法[4]。这三个重要结论,准确概括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贡献。

三、《哲学笔记》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和发展

《哲学笔记》是列宁在1895—1916年间研读哲学著作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时所写的摘要、短文、札记和批语[5]。这本笔记体著作在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方面,在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在关于唯物辩证法体系构想方面,以及在马克思主義认识论等方面,发展了马克思哲学特别是辩证法。

在《哲学笔记》中,列宁对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作了充分阐述。在列宁看来,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首先,一般与个别是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一般不是个别,个别不是一般。个别是指现实存在的具体的单一的事物,又指事物的个性;一般指具体的单一的事物所属的一类事物,它是在许多个别事物中重复出现的东西,是把许多个别事物联系起来的相似点、共同点,因而他有事事物的共性。但是,一般与个别又是同一的,个别与一般相连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具有普遍性,任何一个命题,即使是最简单的、最普通的命题,“就已有辩证法:个别就是一般”。

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事物到抽象的一般概念,是一个过程,一个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过程。按照认识发展的规律,一般、概念以及关于任何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在认识的发展中,人们在认识一种新的具体事物时所具有的或遇到的关于该类事物的既定概念,“它是僵死的,它是不纯粹的、不完全的”,“一般的含义是矛盾的”[6]。这些概念一定会在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实践和认识的过程中,得到检验、修正、充实和发展。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了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辩证法规律的论述是列宁作出者结论的思想资源。列宁正是通过对《资本论》的阅读和评价作出了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结论。他指出:“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来解决问题。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这种唯物主义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发展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

《哲学笔记》是列宁为解决时代提出的迫切问题所作的哲学理论准备。虽然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的辩证法体系还没有呈现,还仅仅是以种计划、构想,并且它的有些内容还有待补充,有的表述有待精确化,还有些原则有待彻底贯彻,但是距离这样一个体系建构的实际完成,已经不远了。列宁通过对哲学史的考察以及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资本论》等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研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哲学见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主义哲学2 篇四

关键词: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式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罗尔斯《正义论》的发表,西方学界掀起了政治哲学的研究热潮。受西方政治哲学研究热潮的影响,近年,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也开始对政治哲学进行关注,甚至有学者断言政治哲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门显学。政治哲学研究的兴起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政治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如何应对等,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首先厘清政治哲学在当代中国兴起的原因及政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一、政治哲学在当代中国兴起的原因

思想是时代的声音,现实是问题的发源地,每一时代的问题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些问题正是对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的反映。立足时代和现实研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思路。政治哲学在世界范围的兴起,正是对当今时代所面临的一系列全球问题的回应。所谓政治哲学,综合学界观点,主要是指对政治生活或政治事物的哲学反思。西方发达社会现代化起步较早,自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逐步深入,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政治腐败、能源危机、社会不公等。在此背景下,西方学界纷纷转向对政治、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并迅速掀起了政治哲学的研究热潮。

相对于西方社会,中国现代化进程较慢,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也开始面临与西方社会相似的问题,但情况却更为复杂。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历史和文明特点更加鲜明。中国社会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善的专制政治体系及传统政治文化。在西方国家的政治思想史上,早在古希腊城邦时期就有了民主政治思想的萌芽,与西方国家相反的是,古代中国根本不存在民主政治的传统。传统中国社会中,从秦始皇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开始,政治力量就开始支配整个社会。以皇帝为代表的集权政府拥有全部的政治力量,控制着国家的一切经济、政治、文化资源,不仅社会是政治社会,文化是官本位的政治文化,就连人也成为政治的附庸。传统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再加上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使中国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历史经验表明,每一社会的转型时期,矛盾都比较集中,同时也是矛盾的高发期。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改革开放转折的关节点,即由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转型,是改革开放发展转折的关键阶段。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变,传统全能型政府的影子依然存在,计划经济因素并未全部消解,人的依赖和物的依赖的前现代因素还同时存在。简而言之,我国社会还处在前现代向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虽然前现代性因素依然制约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但现代性因素已开始发挥积极作用。

回顾近年我国的发展成就不难发现,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沉重代价。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但是中国的改革在经济、政治两个领域,是不协调的,甚至有时出现了失衡的情况。经过三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虽然市场机制尚未健全,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可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却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宏观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公民社会等领域的综合体,政治体制改革也只有与市场体制改革配套进行,才能有所突破。政治改革止步不前,从长远来看,将会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难题。

5.马克思主义哲学 篇五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概述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概述

一、哲学的概念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马哲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的概念

(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一性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例题 多选】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应包括,物质和意识(A.谁具永恒性,谁具可变性 B.谁是一性,谁是二性 C.是否具有统一性 D.是否具有相似性

三、哲学的基本形态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口诀(25)朴素唯物金木水火土,形而上者孤静片 2.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庄子:万物与我为我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贝克莱:存在即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 老子:“道” 朱熹:理在事先

黑格尔: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存在即合理)柏拉图:“理念”

口诀(24)“主观唯心强调内心,客观唯心有神论”

【例题 单选】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心外无物”,月亮、太阳以及世界上的万 物都存在于人心之中,都是心之意念的产物。这是()的思想。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口诀(24)“主观唯心强调内心,客观唯心有神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的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2)政治经济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例题 多选】马克思主义的来源是()

A.德国的古典哲学 B.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的现实社会主义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马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

马哲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马哲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革命性和科学 性的统一,是批判的、开放的和不断发展的学说。马哲的主要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辩证法:运动时有规律的 认识论:规律是可以认识的(2)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论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 个核心:物质、意识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高度完善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例题 单选】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而已”。这一命题揭示了()。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意识与客观存在: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决定和反作用

【例题 多选】胡锦涛指出,要胜利完成 2009 年的各项任务,必须大力弘扬伟大抗震 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这句话 体现的哲理有()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1.运动是物质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载体。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2.运动的基本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例题 单选】 “鸟鸣山更幽”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的绝对性与运动的相对性

B.运动的相对性 C.静止的绝对性

D.静止的相对性与运动的绝对性 辩证法 两个核心:

联系、发展 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 两个核心

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发展:永恒性、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 辩证法观点: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全宇宙中并没有真正静止的点-笛卡尔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形而上 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口诀(26)三大规律“互否对”,揭示事物“过道泉”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②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例题 单选】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例题 单选】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口诀(26)三大规律“互否对”,揭示事物“过道泉”否定之否定律:揭示了事物发 展的方向和道路

【例题 单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规律的客观性 认识论 3 个核心:

实践、认识、真理 2 大规律:

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 认识发展律 认识论的三个核心

(一)实践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特点: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二)认识

1.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认识的主体就是认识者,处于主动和主导地位,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3.认识的客体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具有受动性、非主导性 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例题 单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哪个原理一致()A.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B.从理性回到实践

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三)真理

1.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 反映。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既有原则区别,相互包含和转化.2.特点:客观性、具体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客观性: a、真理中包含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b、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具体性:

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认识论的两大规律

(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反作用:正确理论指导实践会促进实践;错误理论指导实践会阻碍或破坏实践。口诀(27)实践是基础/来源/动力/最终目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发展律 1.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

首先,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其次,认识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2.感性--理性—实践 感性认识

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是认识的低级形式。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

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来反映,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的高级形式。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例题 单选】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再实践 D.抽象、具体、再抽象

【例题 多选】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想()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B.社会意识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可以相互转化

口诀(27)实践是基础/来源/动力/最终目的/唯一标准 口诀(28)哲学题考察二者关系,以下说法一般都是正确的: XY 对立统一/辩证统一/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二)社会的基本结构

(三)人的本质、价值和全面发展

(一)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们为了获取物质资料而改造自然的劳动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社会的实践本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实践是社会的本质。

【例题 单选】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二、社会的基本结构 1.社会的经济结构(1)生产力

①生产力----人和自然的关系(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②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

生产力的发展经过了三个基本的历史形态: 手工生产、大机器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例题 多选】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这是因为()

A. 科学技术在短时间内一定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B. 科学技术渗透在现代生产力系统各类要素中 C.科学技术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2.社会的政治结构(1)要素:

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组织(2)国家

①国家的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②国家的职能:

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2)生产关系

①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生产关系基本特征:客观性;历史性;具体性

任何生产关系都是具体的,抽象的一般的生产关系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例题 】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这段话说明()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动力 3.社会的文化结构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道德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准则和伦理原则,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宗教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违反法律的行为不一定违反道德 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反法律

【例题 单选】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法律和道德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均具有规范性

B.违法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但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违法

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而道德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自律得以实施 D.法律和道德可以互为促进

三、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人的本质

(1)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1)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2)人的价值由潜在变成现实,惟一的途径是参加社会实践。

6.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 篇六

一 辩证唯物主义

1.唯物论: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的,要求我们要尊重、顺应自然,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意识的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

界.要求我们能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2)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相结合。

2.认识论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

3.辩证法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联系的观点:基本观点

a: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原理要求我们即要树立全局观念又 要搞好局部、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2)发展的观点:基本观点

a: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 灭亡。

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发展的状态:质变与量变的统一。

(3)矛盾的观点:根本观点

a:矛盾是对立统一的要求我们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c: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 结合。

e:矛盾主次关系原理和矛盾主次方法要求我们要做到两点论与重点 论的统一。

(4)树立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本质观点

a:辩证否定原理要求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又要在否定中看到肯定,防止和克服肯

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错误倾向;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 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时间的 创新与发展。

b: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质,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c: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 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二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论)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阻碍作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求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4.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阶级社会用阶级斗争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用改革的方式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5.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实现人生价值

(1)人的价值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a: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3)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自觉遵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a: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b: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重实现价值

7.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省思 篇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长期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出现了新情况。面对受教育者, 是主动适应, 还是坚持“灌输”?成了当今不可回避的问题。有人主张让马克思走入当代, 结合现实问题或中国思想传统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人主张回到马克思, 把马克思主义原来真实的东西全面贯彻下来[1];也有人坐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边缘化, 以实用、经济上升为目的, 不用理论指导。这些观点的分歧, 说明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正确性。正是这种社会存在才导致了人们的不同认识, 而对现实的不同认识却能代表不同的社会走向及各自的教育观点。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不多见的情况, 也与国家整个经济形势有着密切联系。政治要为经济服务, 而经济是一定要表现政治的。法国哲人拉法格说:“是经济的必然性而不是正义观念引导人类前进。”[2]他的话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写道:“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它们有主次之分, 不是并列的。最终起关键作用的, 还是社会经济, 而不是我们的善良和正义观念。

那么, 作为党和国家统一的社会意识形态, 出现了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情况, 或迟或早总是要调整的。这是必然趋势。要么使社会意识适应经济基础, 要么使经济基础发生改变去适应社会意识。中国的现实使得这两种情况出现都有可能。面对这样的状况, 学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实施就不能说是很轻松的事了。回避不讲, 就意味着放弃理论的传播;坚持灌输又缺少去认真倾听品味者;要结合现实, 学生很有兴趣却又与理论问题有距离。目前哲学教育总体上采取的办法是, 先让哲学适用起来, 增加生活性、联系人生遭际, 以促进学生对哲学理论的理解。它的好处是改良, 既能强化吸引力, 又能避开哲学的庸俗化。但它的不足是折衷, 没有针对现实把马克思主义实践意义说透。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 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从本质上讲, 马克思主义有没有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还具不具备真理性?这应该是根本。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 把真理想办法讲出来就可以了。因为真理不怕实践检验。中国共产党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 就是要用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指导人生实践。在这样的基础上谈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就业、医疗、教育, 谈道德、信仰, 怎么不行呢?联系现实, 对照理论, 是能深化人们的认识,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英国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科恩在谈社会主义问题时, 就讲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义、道德, 它比资本主义优越得多。他认为:“平等、共享及人的自我实现, 这些信念无疑也都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主义信念的组成部分。”[4]分配不公、贫富分化、人的根本权利无从实现, 这些资本主义的产物滋生了种种的社会丑恶, 是人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以盈利为目的、劳动的异化、非理性及丧失人性, 包括目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 都不能证明资本主义的完美。“富裕与贫穷、饱足与饥饿、有望与无望之间的对比, 巨大强烈, 无法抵抗。”[5]这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造成的。还有国内, 全民搞经济的大气候把整个社会意识调动起来了, 金钱、富裕, 成了人生乃至社会的总目标。为其可以舍弃原则、信仰、正义、道德。把精神生活降到了物欲的快乐, 只要高兴就行, 不要思考和稍微归纳一些的思想。理性的内容受到排斥, 实用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横行;道德失范、环境污染、假冒伪劣充斥市场。这些现实的东西,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是能够辨识清楚的。它的实用价值很明显, 教育的针对性也很强。中华民族要前进, 是必须要有科学理论支撑的。它是国家众志成城、兴旺发达的基础。

联系现实生活, 我们也能够清楚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正义性;但是, 为什么有的人却会把它当教条, 不去作为方法论的依据呢?主要原因:一是主观因素, 不愿思考, 特别是不愿联系实际地思考。时常让理论与实际脱节, 不注意触及现实问题。相当于把正确的理论束之高阁, 这就是教育者的失误。二是国家重心在经济上, 这是大气候, 教育者片面强调实用哲学, 以物欲替代精神性。实惠突出了, 理论、信仰淡化了。认为讲究精神追求出力不讨好, 自找没趣。三是社会不倡导。虽说有人对现实问题已产生了哲学方面的困惑, 个人解决不了, 语言权也没有, 随大流, 不愿苦苦探寻。认为有能力显示在经济利益上, 这才是人的价值。探索人类解放, 追求人生意义似乎已经过时。四是缺乏献身精神。对真理的追求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 怕权势、怕孤立、怕失去既得利益, 说到底是有“私”。这样的结果就难以出现“舍我其谁”的气魄和理性的节操。五是还没有形成整个社会的困惑氛围。困惑如果成为社会的共识, 改变的氛围也就形成, 人们探寻解除困惑的办法也就随之出现。对困惑的深入思考形成一定的观念, 这就是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

那么, 我们在哲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进而改进呢?第一, 对“灌输”要重新思考。真理不怕灌输, 让人理解了才会让人服。但是, 我们又不能以灌输为理由不改进教学方法、不去触及现实问题, 或者说与学生的心灵有很远的距离。接近现实社会和人生, 才能解答学生的心灵之惑。这就是学生的需要和他们主动学习的渴求。因为哲学就是在探寻真理的过程中, 培养的不受外在左右的独立思考精神。所以, 把基本理论框架弱化而附和生活内容, 其实也就把指导做虚了。不掌握理论又怎样指导生活实践?话又说回来, 我们整个的教育已经使学生很实际了。他们对政治、理想、信仰渐趋淡漠, 他们所关心的大多是眼前的生活实利了。对理论的东西因缺少自身的体验而感到没用。教育者如不结合实际讲理论, 学生更觉得没意思, 不喜欢。人们知识的获得主要还是靠间接经验, 其次才是直接经验。要使学生去等直接经验是不现实的。这就是说, 提高教育者的讲课艺术, 才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需要社会和自身的参与。共同努力, 效果才好。第二, 哲学的功利性问题。学医学、计算机等技术, 是就业的实用东西, 而哲学是抽象思维, 似乎没有实用价值。这是从哲学诞生那天起就存在的老问题, 但现在又突出了。甚至有人欲抛弃哲学的价值, 用学习技能来代替精神性。这种偏差是不可忽视的。现在社会上宗教、帮会、迷信盛行, 已经能够说明人是离不开精神寄托的。难道这不是精神信仰么?人的一生中是离不开哲学的。民族素质的提高, 对真善美的追求, 都需要哲学来甄陶滋养。我们又怎能放着做人和振兴民族的大功利不讲, 而短视到把虚假当真理、把物欲当崇高的精神追求呢?第三, 不是哲学没有用, 不是因上了哲学课才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才使学生淡漠信仰, 而应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找原因。假如我们的社会有信仰淡漠的通病, 是否能企盼学生上一堂课就马上把信仰建树起来, 而且没有反复十分坚定?会这样吗?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 不可能这么简单。

一个时期以来, 我们的理论界存在一种倾向:过度鼓吹经济的魅力, 夸大经济的无限作用, 神话西方的现代化。教育界也以今后有多少学生从政获得高位、成了企业老总、挣了多少钱之类的内容为主要的荣誉熏陶。学生的攀比、虚荣、急功近利与整个社会的浮躁、麻木、压抑、缺乏精神信仰汇成了一股浊流, 浸淫泛滥。这些现象的存在绝不是无端的。现实告诉我们, 这是中国社会最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先进政党, 必须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思想;民族的凝聚力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脱离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的发展及生产力的进步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维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关系需要马克思主义来协调;社会道德风尚、文化艺术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升华。中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离开了,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论基础也就不存在了。一个政党不要了当初成功的执政理念, 退出历史舞台或和平演变也就成了必然。这也是当前中国需要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着力之处。

参考文献

[1]皮家胜.当前马哲中国化的几种不同形态[J].哲学文摘卡, 2008 (4) :8.

[2]郝士钊.西方先哲思想[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1 (4) :24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3.

[4]G·A·科恩.为什么不要社会主义[M].段忠桥,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3) :5.

8.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历程;经验;前景展望

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1-0050-005お

2011年1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22届中国社会科学系统哲学大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来自全国社会科学系统和高校、党校、军校从事哲学研究教学的专家学者110余人出席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90年的回顾与展望”。与会代表围绕主题,回顾总结9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程、经验,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规律和创新成果,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未来走向和科学方法,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程与路径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90年的理论建设史,就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历程。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阶段,与会代表都认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实现了两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对于第一次飞跃和理论成果,学界意见基本一致,但对两次飞跃及其理论成果间的关系、第二次飞跃过程中若干阶段的划分和理论成果间的关系,与会学者给予了更多关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覃志红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整体推进过程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不懈努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历程,就是我们逐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问题、不断解决中国问题的历程。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会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研讨。上海财经大学沈广明梳理了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到毛泽东“实事求是”的理论嬗变,认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和传统文化“实事求是”的诸多同质性,是毛泽东将两者融合起来的前提;毛泽东创造性地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本体论转换为实践认识论,是“实事求是”能够从传统文化概念衍变、升级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原因;大革命失败后认识中国国情、探索中国革命规律和道路,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的源动力。安徽师范大学方芳指出,在新文化运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探索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秉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开启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我们要继续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与会代表高度评价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贡献。上海师范大学张允熠认为,20世纪的中国哲学离不开毛泽东的哲学,毛泽东的哲学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人所共知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总结毛泽东,对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的中国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与会代表还对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贡献得失进行了评说。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郭强指出,李大钊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先驱,他将马克思主义置于新文化运动的语境中,解决了异质文化间的文本互动难题;他抓住了“中国多数人共同的时代问题”这一关键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与近代中国大众之间的“视界融合”;他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实践上抓住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键一环。中国社会科学院单继刚指出,陈独秀提出的“二次革命论”在很长时间内都被误解,被认为是其右倾机会主义的理论根源。其实,“二次革命论”是在他接受唯物史观之后提出的,虽然有失误,也要做具体分析。“二次革命论”的哲学基础是唯物史观的“强纲领”,即特定的生产力状况严格地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类型,某一类型的生产关系严格对应特定的生产力状况。但是,马克思晚年通过研究非西欧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弱纲领”,即某种生产力状况决定了生产关系的一定范围,但并不要求唯一的生产关系类型和它相对应。原有的“强纲领”明确适用于西欧,对其他地区未必适用;而新的“弱纲领”则适用于所有地区,尤其是非西欧地区。陈独秀没有机会了解马克思晚年的探索成果,这是导致他走向机械唯物主义与教条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同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一脉相承,也呈现出阶段性。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权文荣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结晶,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成果,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理论形态。这个理论体系,不仅以其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普遍科学真理的理论包含成为经济全球一体化、世界政治多极化历史条件下一种特殊总体的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形式,而且以其植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活世界的客观实践本性,科学表现了这个社会生活生成及发展的客观实在规律,考察并阐明这个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就是我们对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的最好纪念。

不少代表对邓小平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尤其是他拨乱返正、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表现出极大兴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越发显示出它的威力和作用。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陶清指出,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理论基础;实事求是则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是解放思想,它的最高目标是开拓进取,而富民强国则是实事求是的最终目的。只有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哲学思想尤其是其核心要义,才能够全面、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也才能够全面而且深刻地落实和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邓小平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作为其思想路线和理论原则的实事求是真正地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停留在抽象的理论体系和政治学说来谈论邓小平理论,有可能变成口头上的空洞说教、停留在书本上的本本教条,从而背离邓小平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和注重实际、注重实干、注重实效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特色。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李季林认为,邓小平的人生哲学以实用、实践、实际为原则,饱含目的性、人民性和现实性。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践,达到一定的效果即实用的目的,是邓小平一贯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吴冬梅认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法宝”,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发展性、开放性”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南京师范大学黄建军也认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把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

与会代表对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表示乐观:我们党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关于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领导全国人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与会代表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地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性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也不仅是用群众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传灌输,更要从群众呼声、群众利益、群众实践、群众语言全方位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理论与群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杨根乔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问题。她认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时代主题、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此基础上形成富有时代内容和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成果,从而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要求,也是时代主题转换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实质上就是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对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求我们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特征,立足中国国情,回答时代问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安徽师范大学彭启福认为,目前,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成果虽然丰硕,却带有某种局限性:强于历史回顾,弱于现实建构。这一缺憾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不同的诉求与进路:第一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政治诉求阶段,政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诉求,其基本特征是走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国家;第二阶段(20世纪下半叶)是经济诉求阶段,经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诉求,其特征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第三阶段(21世纪初开始)是文化诉求阶段,文化培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诉求,其特征是努力使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当代中国人的实际生活,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培育出新时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涂可国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角度指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采取的是辩证的、客观的、历史的科学态度。一方面,毛泽东主张破除封建旧文化、建立新文化;另一方面,又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包含民主性精华,必须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以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源泉,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毛泽东思想,也使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能够赋予它以民族气派、民族风格。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必须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之所以可能结合,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似相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双重需要也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中外文化有机整合的自觉意识和实践,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由可能变为现实。上海师范大学张允熠总结了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得失,指出毛泽东用中国传统文化解释马克思哲学,形成了他的实践观和辩证的方法论等,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建国后,由于党内外斗争的需要和中国哲学本身就具有的简约化特征,毛泽东的哲学思考有了明显的对中西哲学史和哲学家评价的简单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简约化趋向。安徽大学王国良认为,中国哲学在经历过近现代的转化变迁、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冲突融汇,以及经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理改造之后,她本身具有的自然意识、民本意识、忧患意识和天下主义等传统依然薪火相传,持续不断地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并将进一步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度融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充分彰显中国特色。

上海社会科学院余治平从儒学的现代困境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贡献角度谈论中国现代化的精神准备。马克思主义自被确立为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之后,唯物论与辩证法越来越成为中国人吸纳与发展西方现代科学最得心应手的方法、工具。这不但及时克服了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有限性,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在目前及今后中国的发展开拓了崭新的存活空间。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王伟还从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模式。佛教的中国化是佛教从思想到行为、从理论到实践等方面的全部中国化,仅从人们对佛教典籍由拒斥到主动引进的巨大转变来考察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此为鉴,可凸显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天津社会科学院王伟凯以《共产党》月刊为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生成机制和实现方式,他认为大众化的目的就是让大众理解理论、信服理论,从而赢得大众。《共产党》月刊正是运用了科学的大众化手段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了通俗性阐释,从而为当时中国百姓接受马克思主义观点奠定了基础。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鲁世山介绍了军队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基本做法和经验,主要是军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内容、以走在社会前列为己任、以学以致用为目标、以紧贴部队实际为原则。皖西学院漆仲明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提出了“结合当代实践、创新理论宣传、解决实际问题”三大战略任务。因此,要直面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存在的问题,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人手,探讨在社会科学知识普及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方法。

与会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多维度和全面的中国化。当代中国的发展正处在新的起点上,面临诸多的国内国际矛盾,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还没有达到我们的需要。“解释世界”是否正确,也必须在“改变世界”的实践中去寻找答案。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化”前景展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也展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谢地坤在《使命与责任》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把我国由一个文化大国建设成文化强国”。这对哲学工作者来说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个挑战。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一个时代的精神总是通过它的哲学而表现出来;哲学也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发展或衰退都与它的哲学思想有关。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引领时代潮流、推动社会发展和提升人的境界以最终实现和确证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当下,中国的哲学工作者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融汇人类文明精华、凝聚民族智慧结晶,真正担当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取得的成果。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中国必将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为成熟的社会主义迈进。如何使人民更幸福,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问题就会更进一步地迫近。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的发展也必须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更好地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科学方法。复旦大学魏海燕认为,“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思想与实践目标,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过程中,我们逐步认识到,“政治图解式”、“经济增长式”的共产主义都是对共产主义思想的误解与片面化,惟有积极扬弃私有财产即资本,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共产主义积极的自我意识与能动的发展道路。空军空降兵学院刘东国认为,“自由人联合体”或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和最高理想,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指出了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当代中国发展应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只有社会发展成熟,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手段,社会发展成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手段时,社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联合体”。

如何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会代表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化”过程中,要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解读,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强调社会实践对于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反对少数理论家“闭门造车”,拼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表述。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化”,还要求我们重视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研究。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庆跃先认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论特征和优秀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发展、超越自身的内在动力。与时俱进是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前提,是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新境界的法宝,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着的理论,必须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把理论创新同治党治国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已经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先后开创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继续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以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理论,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更大发展。

安徽大学裴德海在讨论中提出,哲学家要以自己的精神还原哲学,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他认为,中国哲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变革时期的时代精神非常丰富,而哲学却很“贫困”,这必将造成整个社会的精神贫困。缺少学派建构,限制其发展,乃是掣肘哲学繁荣的最重要原因;缺少具有时代精神的本土哲学家则是导致哲学“贫困”的根本。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事实上存在着不同的样式和方法。他以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为例,说明中国哲学只有哲学家真正在场才是哲学的还原。有代表则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学派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人为的去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可能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宗派的东西,窒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唐忠宝批评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去马克思化”倾向。唐忠宝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去马克思化”,是指在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呈现出的一种不重视马克思本人的学说、观点的倾向,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些重要思想、范畴的研究中,马克思本人的解读被严重边缘化了。这种“去马克思化”的倾向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失去了思想来源,也必然导致其理论自身合法性的消解。“去马克思化”倾向首先表现在“去共产主义化”;其次是哲学科学化而忽视哲学的价值性;再者是对“实践”的滥用、误读及泛化理解。因此,要构建一种时刻观照现实的实践哲学,必须在思维模式上实现从理论哲学思维向实践思维的转换,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实践观,把实践观内化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只有从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出发,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的真正对话。

本次会议共收到应征论文140余篇,评审出入选论文68篇。

上一篇:赵志浩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下一篇:大学生工地的个人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