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式教学”要重视过程的指导

2024-10-08

“专题式教学”要重视过程的指导(精选2篇)

1.“专题式教学”要重视过程的指导 篇一

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但是如果课前不做认真积极的准备,活动是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不当,可能会流于形式,因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指导。虽然每次语文综合性学习都有活动的主题、大方案,但大多没有细致的操作性强的过程计划。而初中生正处于心智成长、求知的阶段,知识结构尚不完善,还不完全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往往会使活动陷入盲目的状态。甚至导致整个活动的失败。

〈二〉重视课前准备工作。很多时候,教师只关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结果,而对课前的准备、资料收集与探究阶段重视得不够。每次定了一个主题,师生表面上忙忙碌碌,上图书馆、阅览室找资料,回来把资料一剪一贴就算了事。只做表面文章,会使整个活动失去了意义。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

〈三〉重视反馈与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应以肯定性、激励性评价为主;应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及评价的全面性;应注重个体的差异和个体的进步;应评价学生知识掌握及各种能力的情况综合性学习关键在于让学生领悟到:活动的成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得出成果前的一切设想、困难和解决困难的方法等等,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获取知识的艰难历程。

所以,要想把活动搞得扎实有效,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除了自己要提高业务素质,还要明确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师生互动,和学生一起成长。

2.“专题式教学”要重视过程的指导 篇二

一、给学生创造思维过程的条件

1. 给学生指明思维的起点

这里所说的“条件”就是要求教师把复杂的、抽象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形象化, 让学生能够找到思考问题的起点。这样, 既能调动学生去积极思维, 又能在思维活动中理解并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

比如:“函数”这一概念对初学者来说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 我们可以利用图像的方法把这一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从而帮助学生去理解它的深刻含义。

例1以下图形能作为函数图像的是 ()

函数的定义告诉我们:对于x在某个变化范围内的每个确定的值, 按照某种对应法则, 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据此, 要求学生对以上图形进行观察、比较, 并找出各图形中x与y的对应关系, 对于给定一个定自变量X的值就有唯一的一个Y的值与它对应, 这样只能选C, 才有唯一的对应关系。这样, 就使函数这一概念变得简单化、形象化, 既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巧设障碍, 诱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巧设障碍, 诱发学生思维, 学生越过了这一障碍, 其思维能力又可以向前跨越一步。

比如, 不等式公式, “若a、b、c∈R+, 则a3+b3+c3≥3abc”应用, 给出如下选择题:

例2 a、b、c∈R+是a3+b3+c3>3abc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因为受不等式公式影响, 学生思维容易产生“负迁移“, 有的选A, 有的选C, 事实上, 当a=b=c时, a 3+b 3+c 3=3a b c, 所以条件不充分;反之, 设a=-1, b=2, c=0, 也满足a3+b3+c3>3abc, 但a、b、c不全是正实数, 故条件也不必要, 应选D。

通过学生的识别, 可以看出: (1) 原公式的逆命题是不成立的; (2) 定理中的“≥”中“=”是不能丢的。通过学生深入思考, 他们对上述不等式有更全面的认识。

二、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力求讲得面面俱到, 殊不知, 这样做反而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教师精心设计, 精心组织, 给学生适当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则有利于学生思维过程的修正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1. 允许学生犯“错误”, 并让学生在纠正“错误”中得到启发

按学生的思维, 在有些时候犯点“错误”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方向与自己想法不一致, 就强迫学生的思路朝着自己预定的方向上来, 这时只会扼杀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只有通过比较、鉴别而导向的思维, 这才是正确、有效的思维。

例3 k为何值时?方程8x2- (k-1) x+k-7=0

(1) 有两个互为相反的实数根; (2) 有乘积等于1的两个实数根。

学生在学完韦达定理之后, 只是对韦达定理产生一种感性的认识, 即 所以, 在解题时却忽略实数根的存在性, 以致得出:

(1) 当 即k=1时, 原方程有两个互为相反的实数根。

(2) 当 即k=15时, 原方程有乘以等于1的两个实数根。

当教师发现学生的错误时, 不需要及时指出, 而是让学生把上述所求两个K的值代入原方程, 再求出此时方程的解。当学生发现K=15时, 原方程无解, 便引出矛盾, 从而引导学生找出原解法的不足。实践证明,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并找出正确的方法, 比教师告诉他们更为有效, 因为他们从中体会到了“发现”的乐趣。

2. 保护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爆发, 是那些爱钻“牛角尖”的学生喜欢标新立异, 给教师点“难题”, 对于这类学生, 应给予鼓励, 这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也有利于知识的更新。

例4 a为任何实数, 直线 (a-1) x-y+2a+1=0必经过点 ()

A. (2, 3) B. (-2, 3) C. (0, 5) D. (-2, 0)

本题可以有多种解法, 最简便的方法是令a=0, 即方程为-x-y+1=0, 即x+y=1。A、C、D均不合, 只有B适合, 故应选B。

三、向学生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

在课堂上, 如果教师照本宣科, 就题论题, 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 也就谈不上思维能力的培养。

事实上, 在某一问题的考查分析过程中, 我们的思维能力是逐步提高的。因此, 教师在向学生展示自己思维过程时, 应想学生之所想,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例5已知x2+y2+8x-6y+24=0, 求W=x2+y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按常规思维, 我们是希望把二元函数W=x2+y2的最大、最小值问题转化为一元函数的最大、最小值问题。用代入法把二次项消去, 得W=6y-8x-24。

然后, 把 代入x2+y2+8x-6y+24=0, 并整理得 最后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0, 即 可解得:16≤W≤36。所以有函数W=x2+y2的最大值为36, 最小值为16。

如果考虑到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 那我们将会有更新的发现。因为W=x2+y2表示平面上的点用 (x, y) 离开原点的距离的平方, 而x2+y2+8x-6y+24=0又是以 (-4, 3)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的一般方程, 故原问题可转化为求已知圆上的点到原点的最大和最小的距离的平方。如下图所示:

P是已知圆上任一点, Q为圆心, 则|OQ|-|PQ|≤|OP|≤|PQ|+|OQ|

通过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可破除学生对数学思维的神秘感, 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服装促销-服装促销方案下一篇:课程实施水平自评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