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城市互动

2024-07-24

高校与城市互动(精选8篇)

1.高校与城市互动 篇一

《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读书笔记

《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以分析现状和问题开始,分别从规划原则、交通规划、公共配套设施、景观空间、住区管理模式等方面详细讲解了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说明了传统的住区规划设计和与城市孤立的理想式小区规划是难以实现的,只有在规划小区时充分考虑住区与城市的良性互动,才能建设成适宜居住、相对开放的小区。下面从几方面来总结自己的阅读笔记:

一、现实问题和原因分析

道路规划方面,住区道路系统破坏了城市的路网肌理,同时住区交通空间的封闭,造成城市路网稀疏,干道交通负荷过大,住区出入口交通拥堵,导致居民出行不便;公共配套设施方面,现行规范对住区分级配套的要求与商品房住区开发模式相矛盾,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合理界限尺度不够完善,配套设施作为销售卖点,盲目建设大规模、豪华的配套设施;景观空间规划方面,住区级的绿地和活动场地缺乏、公共景观资源被开发商“掠夺”,住区景观设计脱离周边的景观环境,造成使用率低等等。

以上问题是目前大部分住区规划中都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了住区的封闭建设上,这种规划建设模式忽视了住区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应起到的作用和肩负的责任。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开发商追求经济利益、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土地权限归属不明确等等,因此本书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一系列的设计原则,使住区能和城市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产生良性互动。

二、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要遵循住区路网有机地融入城市路网中、引入城市公共交通、成为城市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原则,根据城市支路的密度间距、入口的疏散通畅程度和居民出行的合理步行距离设计合理的“居住环境区”,使得住区的道路建设能够有机地融入城市路网中。

再向住区内深入,引出了“生活次街”的概念,不仅起着承载交通的作用,同时是居民日常生活起居的重要场所,是城市活力的载体,往往是整个住区中最有活力的地段,以公共设施营造“生活次街”空间、以景观资源丰富“生活次街”氛围、以建筑变化塑造“生活次街”界面,这是塑造“生活次街”的三种主要方式。

除此以外,还要注重住区与公共交通系统的结合,住区道路规划中要引入公交汽车的规划,方便居民生活,总之,住区交通规划要适合公交服务。

位于城郊的住区,适宜发展成围绕车站的紧凑而且具有综合用途的捷运住区,以其便捷的交通、多变的步行空间、近距离的商业中心吸引市民从市区迁移到城郊的住区。

三、公共配套设施规划设计

公建配套设施要按照从城市整体的角度配置、利于城市共享的原则、住区公建配套的应对城市复杂性原则、商业配套按照购物周期分级,从城市整体的角度配置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同时需要把克式中心地理论、G·费德分级构成理论、邻里单位理论结合起来运用,可以同时考虑到居民需求、设施供给、城市区位、交通出行等各种因素的住区公共设施配置原则与方法。

住区中的商业设施方面,由以日为购物周期的商业设施和以周为购物周期的商业设施组成,按照购物周期配置商业设施的商品内容,按照购物周期配置商业面积及位置,按照购物周期配置商业的出行方式,按照购物周期配置商业设施的形态,商业设施的配置要与城市道路交通分级紧密结合,大部分商业设施要设置的外向性。

从城市的角度考虑商业种类,有餐饮设施、日常必备型配套、阶段性商业配套、文化类商业配套、零售型商业和传统型商业,分别有不同的布局和选址需求;为了应对住区商业的生长性和城市的复杂性,住区的商业用地要预留发展用地、考虑建筑功能转换的可能性。对于住区商业的开发及物业管理方式要从城市竞争的角度出发,根据住区周边城市情况,对商业设施分期建设、分期招租,注重住区商业业态的培养和引导。

不同的住区商业形态与城市的互动方式也有区别,独立型的商业设施由于形体与住区分离,将周边面向城市开放加长与城市的接触面,从而获得与城市的良好互动;步行街型的商业设施沿住区的主要道路或城市支路开发,与城市也能良好互动,同时利于形成住区内的良好文化环境;沿街型的商业设施由于延伸至住区内,人车混行,因此沿街型商业设施来往人流较多,富有活力,即“生活次街”。

住区教育设施的规划设计,不应只是开放商配套的责任,这种方式应该变革,政府部门要加入其中进行配建审批等等。扩大教育设施规模、防止教育设施的空置化、尊重住户对住区教育设施的选择,可以加强教育设施的规模和服务半径与城市的互动;住区中各类义务教育设施应具有独立地块,其他教育设施可以和公共设施合并,并在使用功能上可以具有多重性和复合性,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位置要与居民生活区分开设置,以排除环境噪声对居民生活区的影响;教育设施的开放和共享有利于节约土地、可持续发展,可以避免很多教育设施封闭带来的问题,因此值得提倡。

四、景观空间规划设计

景观空间的规划设计要遵循住宅中绿地、活动场地参与到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中,反映并保护基地环境的景观特质的设计原则,横向方面,要在空间上、视觉上、人的活动上,住区的景观空间与城市发生着种种联系与互动;纵向方面,是对城市文明的承载与延续,包括人文的与自然的两方面。

从横向互动上来讲,住区要制定相应的规划管理机制,住区中的景观活动场地应纳入城

市公共空间进行总体规划与实施,提供开发、建设和维护几方面的资金支持以及法规、政策的支持;同时要注意住区中的景观空间与城市共享,即住区的景观空间要有“可见性”,从一些小区的主入口经过就可以看见住区精心营造的景观,改善了城市面貌,住区的景观空间还要有“可游性”,公共空间在城市公共生活中要有物质形态的联系与时间感知的连续,关键在于人的生活动线的连续,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形式联系,促进住区景观的“可游性”是保证城市空间连续而丰富的必备条件。

从纵向互动上来讲,要对城市的自然环境加以保护和利用,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顺应自然的水体环境、保护原生的树木景观;同时保证对地段景观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传承,如对地段记忆的保留、对城市文脉的延续等人文因素。

住区应提倡景观优先的设计原则,围绕住区的特质景观展开的公共活动空间才是整个住区的精髓,也正是这些公共景观空间使得城市的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五、结构与管理模式

规划结构采用“新三级”模式,即住区—“居住环境区”—“邻里院落”的原则进行规划,“居住环境区”的建立是这个三级体系成立的关键,是一个对城市车辆完全封闭的、安静与安全的纯居住区域,保证了与城市互动和居住环境质量的兼顾。由于住区级是开放的,该三级体系涉及到管理只有两级,居住环境区和邻里单位,第一级是居住环境区,管理进出该区域的外来车辆,仅在院落间设流动保安进行巡逻,在第二级“邻里单位”中,在院落入口设置门禁系统,阻止院外人员进入。

因此相应的管理模式是住区物业管理模式的沿革,进而是加以改革的与开放式住区相应的物业管理模式,采用适宜的封闭管理规模、适当的人车管理。目前出现了一些物管的物质形态表现,如管家房、共享门厅、“通过会所回家”,这些都是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过渡,属于半私密空间,目的是提供安全保卫和楼栋公共服务,是可防卫空间的一种形式,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邻里交往。

六、总结

住区与城市的关系如同细胞与肌体的关系,住区在满足城市中居住要求的同时,充当着构成城市结构单位的作用。健康的住区发展保证了城市的发展动力,而城市与住区的良好关系又提供给住区充足的活力。相反,破败颓废的住区成为城市肌体中的一个“毒瘤”,与城市隔绝的住区阻隔了城市交通和复合式功能的正常发展,也使住区自身的机能发展发生“萎缩”。

通过阅读本书,深刻体会了住区的规划要在各个方面注重与城市的良性互动,不仅对住区自身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会给城市的整体进步添加新的活力。

2.高校与城市互动 篇二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地位日益提高,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 同时也将其祖国的优秀文化带入了中国, 他国的体育文化也慢慢在中国的土壤里埋下了种子从而孕育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经济、文化、政治、体制等各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中国的腾飞也给国外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进入21世纪, 科技信息技术引领着整个世界和时代前进的步伐, 电视传媒的强大效力得到凸显, 大型赛事的直转播成为体育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无论是城市还是高校, 都将与体育文化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育新兴体育项目发展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对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新兴体育项目等概念的阐述及其共性特征

2.1 关于几种不同概念的阐述

从目前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 论题“新体育项目”、“新兴时尚类项目”、“新兴体育项目”、“时尚体育”等等类似的提法较多, 各自也有看似不同的定义。比如, 新体育项目定义[1]:主要是相对在十九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兴起的以田径、足球、篮球、排球等所谓近代体育 (也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体的) 运动项目而言, 一大类具有某些相似特征的新体育运动项目群体。其次, 新兴时尚类项目定义[2]:把近些年在高校中出现的、适合青年人的、属于时尚体育、时尚运动、新兴体育运动、新体育运动项目这几个相关概念范畴的项目统称为新兴时尚类项目。再次, 新兴体育项目定义[2]: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高中版) 中其定义为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 但在我国开展不久的或国内新创的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新兴体育运动主要相对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兴起的, 如攀岩、独轮车、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网球、现代舞蹈等等。

2.2 不同概念的共性特征

综上来看, “新体育项目”的定义更广义一些, 范畴也更宽泛一些。“新兴时尚类项目”定义看起来包罗万象, 实际非常具体化。“新兴体育项目”的定义相对来说将宏观和微观较好的结合到了一起。以上几种提法虽然貌似定义不同, 但究其特征实则有相似之处。第一, 国际特征。这种国际性指的是普及程度不一定是最高, 但是很惹人瞩目;参与人数不一定最多, 但是电视媒体经常直播。第二, 时代特征。竞技体育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一个国家群众体育的发展。一个时代的奥运冠军或者世界冠军可以培养出属于他们时代的体育迷, 上世纪排球五连冠时代多少中国人参与到排球运动项目中去。21世纪, 随着我国女子网球在国际顶尖赛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 越来越多的网球体育爱好者开始拿起球拍走向球场。第三, 人文教育特征。新兴体育项目在普及程度不高, 但却让人感到新奇而有趣味, 给人带来身体上的健康和精神上的愉悦。不仅如此, 有些项目还能给人以教育意义, 培养人们的竞争理念和协作意识。

3 新兴体育项目——网球的开发现状与前景规划

3.1 新兴体育项目网球与江门侨乡的渊源

(1) 客观上得益于自然环境的优势。江门侨乡位于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 濒临南海, 毗邻港澳, 水陆交通方便, 陆路距广州、珠海100公里, 水路至香港95海里, 到澳门53海里;其次, 海洋资源极为富饶, 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温和, 少霜无雪, 阳光充足, 四季常青。再次, 江门市位居粤西地区和西南各省通往珠三角和粤港澳的交通要道, 扼西江以及粤西沿海交通之门户, 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2) 主观上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和网协的努力。2003年8月市网协有关人士了解到国家网球队正在南方寻找训练基地, 在与之进行沟通后将国家网球队青少年队伍2003年的冬训安排在江门, 从这一刻起, 国家网球队与江门的结缘正式开始。为充分满足国家队一、二队冬训场地的要求, 市华苑宾馆在原有基础上再新建8片球场, 目前, 华苑宾馆网球中心已经拥有了16片室外场地和4片可开合式上盖的全天候网球场地。由于江门软、硬件良好, 能够提供训练、吃、住一体的相对封闭的环境, 已经完全符合了国家队一、二、三线队伍的冬训要求, 中国网球协会 (江门) 网球训练基地的挂牌成立也就水到渠成。自2005年7月23挂牌以来, 每年国家队的冬训都安排在江门训练基地进行。

3.2 江门侨乡新兴体育项目的开发现状及前景规划

(1) 群众基础。近些年,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加入到网球这项运动中来, 江门作为国家网球训练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培养群众基础。首先, 在学校推广和普及网球运动。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广泛开展网球教学与训练活动。其次, 在社区宣传和推广网球运动。现在新建的小区除基本的健身设施外都新建了网球场, 社区百姓认知网球从这里起步。《江门网球推广计划》中提出:到2012年江门市参与网球人数将由2万人增长到10万人, 年平均增长率达5 0%, 该计划主要包括江门网球协会团队会员发展计划、大学网球推广计划、青少年网球推广计划。针对计划实施, 江门市将大力开展寒暑假的短式网球培训和夏令营, 同时, 还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网球活动和竞赛。

(2) 场地设施。据不完全统计, 江门网球场与市区人口的比例接近0.5‰, 即2000名城市人口拥有一片网球场, 作为二线城市, 这个比值在我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到2012年, 江门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增加300片力争达到500片网球场。如何达成这一目标?首先, 依靠政府投入。目前由政府投入新建好的网球场共有两处:一是市体育馆新建的3片网球场;另外一处则是斥资1000多万元面积达50000平方米位于市体育公园内的12片网球场, 是市区网球场较多、较集中的地方之一。其次, 依靠民间资本的参与。江门拥有民间投资的天力、华苑、圭峰、十里方圆、凤飞云等多个网球中心。再者, 将采取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等多种合作形式来建设网球场。另外, 市直各单位将创造条件建一批网球场, 镇街争取具有一片以上网球场, 全市中小学各校也将建有1片以上网球场地。

(3) 人才培养。走“网球活动育英才、素质教育结硕果”的育才之路, 切实抓好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 增强人才培养每一道“工序”, 形成一条科学、合理、高效的“人才生产线”, 使网球学校成为竞技尖子的摇篮。要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第一, 要引进优秀苗子。江门市网球协会于2005年1月成立了江门美格顿网球俱乐部, 从全国招收网球苗子进行培训。从2005年的10名运动员、教练员, 到现在发展到30多人, 涌现出了张岳、陈瀚翔等优秀的运动员和安大鹏等优秀的教练员, 在参加国内青少年网球赛事中先后获得过4次单、双打的冠军, 其中张岳还连续4次参加国家青少年网球队的集训, 并于2 0 0 7年前往美国训练、比赛, 获得一项单打比赛的亚军。第二, 要加大本地人才的培养力度。国家网球队的冬训已经连续5年落户江门, 应该充分把握有效资源, 积极努力带动全市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 目前, 网球已经逐步进入大、中、小学的校园, 这些学校已经将网球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来开展, 通过阶梯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最终向省市输送优秀的网球人才。

4 新兴体育项目发展与高校体育的互动

4.1 高校体育课程的建设

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部分。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需要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规划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时, 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受高校所在城市体育项目发展规划的影响。江门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在保持原来的篮、排、足三大球等项目之外, 最为突出的就是增开了网球选项课和网球公选课, 并将网球作为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这一举措既充实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 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 同时也为江门普及和推广网球运动作出贡献。

4.2 高校体育师资的培养

高校体育师资力量是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的首要条件。只有具备一流的师资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带出高水平的训练队伍。江门高校开设网球选项课和公选课, 这一举动是与城市新兴体育项目发展紧密相连的, 在学校缺乏网球师资力量的情况下, 培养网球师资力量成为学校开设网球课程和特色体育项目的首要目标。这个目标可以通过引进省队退役运动员的方式实现, 也可将原有的体育师资放在国家网球基地进行培训, 两者紧密结合最终培养出能够胜任网球课程的教学以及网球特色项目训练任务的优秀师资力量。

4.3 高校体育场地设施

新兴体育项目发展对高校体育的影响不仅仅在于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以及体育师资培养方面, 由于网球项目的开展对场地有一定要求, 学校必须有足够的场地能够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但值得一提的是, 校领导非常重视网球特色项目在我校的开展, 在原有基础上又新建了多片场地至此已有室外和室内共19片网球场地。目前, 除满足正常的教学和训练之外, 网球场地既能够给校外的网球爱好者提供锻炼的机会, 也能为场地自身的保养与维护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

5 结论

5.1 网球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效应

自从2004年中国国家网球队前来江门冬训, 以及2005年7月23日中国网球协会 (江门) 网球训练基地正式挂牌以来, 从雅典奥运会的女双金牌, 到澳网女双冠军、温网女双冠军, 再到北京奥运会的女单前四、女双铜牌, 中国网球特别是女子网球不断取得新突破, 作为国家网球队冬训基地的江门训练基地也不断创新, 从2 0 0 6年“中国网球风云榜”的最佳场馆奖, 到中国网球队赠送“中国网球, 江门福地”的锦旗, 再到北京奥运会后的“突出贡献奖”, 江门训练基地的成绩斐然。一个小小的网球让江门一步步演绎出“双赢”佳境, 在为中国网球创造一个稳定的高水平训练基地的同时, 江门自身获得了一个通过网球运动扩大影响力和加速发展的平台, 江门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随之提升。

5.2 网球与高校体育互动模式值得借鉴

新兴体育项目网球在发展过程中对地方高校体育的影响是相互的, 国家网球训练基地之所以选址江门, 是因为江门城市的优秀资源能够为国家网球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样, 江门高校网球特色项目的发展也可以借助国家网球训练基地, 通过观摩高水平网球队训练, 以及整合江门珠三角和港澳地区的高校资源组织校际比赛进行交流, 让江门高校网球水平迈上新的台阶。高校网球水平的提升既是对江门创建“中国网球城市”的最好回馈, 也是对城市推广和普及网球运动的积极响应, 最终网球与高校体育的互动发展呈现双赢的局面, 相信这种模式的互动对其它体育项目在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摘要:通过调研广东江门侨乡新兴体育项目发展现状及前景, 意识到城市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能够使城市知名度得到扩大, 城市形象得到提升。与此同时, 城市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也使得高校体育在前进的过程中受到影响, 这种影响是相互的, 结果也是共赢的。

关键词:新兴体育项目,高校体育,互动研究

参考文献

[1]马铮.论新体育项目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教改的意义[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 :22.

3.分析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 篇三

【关键词】城市互动;城市绿道;规划;

城市的逐渐发展占据了大部分的绿化建设用地,使城市的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制约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与其相对应的城市绿道规划网络也应该共同发展,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两者之间的互动,从而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所以说,城市要想实现全面发展,一定要在建设城镇化的同时加强绿色空间系统的创建,因此,本文以城市发展为重点,分析了城市绿道规划的策略。

一、城市绿岛的构成与种类

(一)城市绿道的构成分析

对于我国目前的城市绿道来说,构成部分主要包括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绿廊系统指的是在原本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与人工修复相结合,进而形成的城市绿道,也被称作经过人工修复的自然环境,我们常见的绿廊系统主要有土壤、野生动物以及地带性植物等;而人工系统指的是在人工力量下形成的城市绿道,比如行车道、人行道等。上述两个系统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城市绿道,所以,在进行城市绿道规划时,应该重点规划这两个系统。

(二)城市绿道的种类分析

其实,城市绿道属于一种线性空间,它分布在城市的各种土地中,所以说,城市绿道的种类和城市用地的类型有着直接的联系。比如,某段城市绿道涉及到了商业区、高速公路以及公园等用地,在这种情况下所形成的城市绿道种类分别为商业区城市绿道、防护城市绿道以及自然城市绿道等。由此可见,城市绿道的种类和城市的建设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一些城市可能包含很多商业区城市绿道,而有一些城市可能包含很多自然城市绿道,但是不管是哪种城市用地,城市绿道的规划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策略

(一)规划体系的合理编制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绿道的规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能够对城市用地进行很好的规划和配置,还能实现新型城市空间的创造。给予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来说,一定要编制合理的规划体系,主要可以从微观建设、中观监控以及宏观战略等方面进行编制。微观建设指的是对指定道路、地段的绿道规划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中观监控指的是制定更加详细的城市区域的规划监控体系;宏观战略主要是做好的城市绿道规划的框架建设,从而对城市环境起到保护作用,促进城市绿道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目标化的城市绿道规划技术体系

1.前期调查工作的实施。在正式开展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之前,一定要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对城市基础条件和相关要求进行充分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绿道规划的规范性及可实施性。通常情况下,城市绿道规划的前期调查工作主要包括: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绿道规划的生态条件、城市的民俗习惯、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经济状况等进行充分的调查。在充分掌握相关的信息之后,能够为城市绿道建设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的顺利进行。

2.系统全面的评价工作。城市的绿道规划与城市之间能否实现有效的互动是评价城市绿道的主要标准之一,而城市绿道的社会需求和生态安全是城市和城市绿道之间互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要想评价城市的发展情况,就要对和城市绿道有关的整体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环境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评价,进而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3.信息整合工作的开展。在进行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时,会产生很多的信息和资料,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重要的信息和资料进行有效的储存和记录,与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信息结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为今后的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在城市绿道规划过程中开展信息整合工作,能够将城市绿道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空间体系中,通过对人文环境、道路环境、河流以及山川等信息进行整合,利用建模的形式可以实时监测城市绿道规划的实际情况和效果。如果对城市绿道规划的效果比较满意,可以开展具体的实施工作,但是如果对城市绿道规划效果不是特别满意,就可以对其进行具体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三)制度化保障体系的实施

1.协作制度的确定。在现代社会的规划项目中,协作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环节。所以,在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建设中,可以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对绿道的建设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另外,可以确定城市人民政府的主体性,明确具体单位的责任,做好城市绿道规划工作的设计、规划和实施,有效解决土地和资金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推动城市绿道规划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还可以在相应的部门中安排联络人员,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反馈和汇报,从而建立上下互动、部门协作的制度,实现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的规划建设。

2.配套政策的健全。在进行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建设时,要按照实际的财力情况把城市绿道规划的专项资金归纳到地方的财政预算范围内,促进城市绿道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城市建设维护费中拨出一部分作为城市绿道的维护和管理费用,使城市绿道能够在正常的环境下运行。另外,我国的国土资源部门可以在相关的政策范围内,制定一些关于城市绿道建设的扶持政策,对城市绿道规划设计到的用地指标和年度土地利用指标进行有效安排。当地的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促进城市绿道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加强城市绿道和城市之间的互动,实现城市绿道和城市的良好发展。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城市绿道规划体系不仅能够展现出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还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情况。所以,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对城市绿道规划引起重视,从而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招林,何昉. 试论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J]. 城市规划,2012,10:34-39.

[2]徐小菊. 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研究[J]. 江西建材,2016,15:50+54.

4.高校社团与NPO的互动发展 篇四

(一)概念界定

1、高校社团。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组织的基本单位,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载体,也是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切入点。高校社团对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构筑学校的历史传统,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NpO(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的中译,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的所谓五特征法,即将具有以下5个特征的组织界定为非营利组织:①组织性; ②非政府性;③非营利性;④自治性;⑤志愿性。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NpO在我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在社会资源短缺的现实情况下,NpO也不断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发展的新道路,近几年NpO越来越多地开始走进高校,走近高校社团,开始摸索与高校社团的合作之路。从广义上说,高校社团也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形式,但本课题所提到的NpO是指高校以外的、作为外部力量存在的民间组织。

(二)研究背景高校社团作为校园文化营造的主力军和根据地,其作用正日益显现。当前,高校社团越来越多地参与到NpO组织的活动中,NpO也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对高校社团进行指导,两者在不同领域的合作与联合,开创了高校社团与NpO发展的新局面。但是,二者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沟通不通畅等问题,在合作的机制、模式等方面也不够成熟,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以高校社团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为立足点。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访谈和个案分析等。共对校内61个社团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发放61份,回收有效问卷61份。在61个社团中,公益服务型社团18个,占30%,兴趣导向型社团43个,占70%;成立不到1年的5个,占8%,1-3年的15个,占24%,3-5年的12个,占20%,5年以上的29个,占48%。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高校社团的发展现状

1、组织与成立。高校社团在广义上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形式,其组织与成立也是自发的。最初由几个有共同志向和目标的学生自发地成立一个组织,确定组织的名称、组织的宗旨和目标、组织的章程以及组织的活动计划等,向团委提交申请,团委审批通过后,由团委发出该社团正式成立的公告。

2、管理机构。目前高校的社团一般都归属高校团委管理,在校团委发出社团成立的公告后,也就表明该社团从此正式纳入团委的管理范围内,包括社团的人员变动、大型活动的审批、经费的使用等,都要经过团委的审批。

3、发展速度。从近年来我校团委审批成立的社团数量上看,社团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有所减缓。1997-2000年间是高校社团发展最旺盛的阶段,社团成立的频率较快、数量较多,申请成立的审批政策也相对较为宽松。而近几年的情况有所不同,由于社团数量逐步增加,学生社团逐步成为高校校园内的一股庞大力量,同时由于社团数量的增加,也出现了诸如社团重复建设、资源相对不足等问题,所以对于社团的审批也逐渐严格起来,对社团发展的速度和数量有所控制。

4、类型。以上海财经大学为样本的调查表明,目前高校社团的种类涵盖较广泛,包括理论学习类、社会科学类、学术科技类、文学艺术类、志愿服务类、体育健身类等,几乎覆盖了校园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高校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内部问题。主要包括“缺少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与机制”和“人员流动性太大”,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社团负责人的组织领导能力、社团章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人员流动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数据显示,上述两个内部问题的获选率一共有25%,所占比例不高。但这类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特别是高校团委要在指导和监督社团规范内部章程、优化人员结构等方面加强力度。

2、外部问题。主要包括“资金来源少”、“社团价值得不到认可”、“活动方案往往得不到批准”、“缺少校外相关的指导机构”、“与校外相关社团和机构联系太少”等。调查中,上述外部问题的获选率一共有75%。可见,社团成员感觉到社团发展遇到的问题最主要是来自外部,而不是内部。有22%的社团反映资金来源少。关于社团资金来源的调查数据显示,42%的社团是社团成员自筹资金,27%的社团是社会赞助,22%的社团是学校团委支持。有15%的社团反映社团价值得不到认可。他们大都把原因归结为社团成立的时间较短、宣传力度还不够,希望能借助某些平台对自己的社团进行更多的宣传。有34%的社团反映缺少校外相关指导机构或与校外相关社团或机构交流太少。这说明,高校社团已经意识到走出校园的重要性,并越来越渴望能与校外的相关社团和机构进行更多的交流,提升自身水平。其实这个问题的提出,也反映出高校社团对于资源共享的需求。

(二)高校社团与NpO的关系

1、高校社团与NpO的合作现状问卷调查显示,高校社团与校内机构(如团委、学生处、宣传部等)的合作是最多的,占31%;其后依次是兄弟院校的同类社团(30%)、校外NpO组织(21%)。其中,与校外NpO组织合作过的社团,多数认为合作中获得的最大帮助是扩大了社团的影响力和重新认识了社团自身的价值,少数认为最大帮助是对社团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这说明,高校社团与NpO的合作范围还不够广泛、合作模式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从实践中的案例跟踪调查来看,在合作成功的案例中,高校社团与NpO双方都感到合作十分有价值,都从中得到很大收获,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在以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学会和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的高校社团集体联合“格桑花”(“格桑花”是由一群热爱西部、关心公益的朋友自发成立的公益性民间助学组织)举行的大型公益活动中,从事前的方案策划,到活动过程中的分工协作,双方均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使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整个活动分为四部分:第一乐章为“同一片蓝天下的爱——‘格桑花’系列活动之写真板展示”;第二乐章为“讲座——NpO与社会发展”;第三乐章为“讲座——西域,我们一路走过”;第四乐章为“携手——‘格桑花’系列活动之募捐活动”。此次活动参与人数达1000余名,发放传单2000份,调研表格1000份;参与募捐人员800余人,共收实物3000余公斤,已于募捐的第二周运抵青海玉树州;友情参与社团10个,参与学生会5个。在这次合作活动中,一方面“格桑花”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各高校社团在此平台上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在共同策划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同时也扩大了高校社团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高校社团在高校范围内深入宣传了“格桑花”组织的公益理念和志愿精神,同时就“格桑花”的公益性和志愿性在学生中开展了探讨NpO发展和NpO公益理念的讲座,使公益的理念深入人心。

2、高校社团与NpO双方对合作的需求一方面,对“是否愿意与NpO合作”,仅有1%的社团表示不愿意;此外,有34%的社团表示愿意合作,但是要视NpO的宗旨及类型而定,还有31%的社团表示愿意合作,但是要视合作的主题以及相互分工与权利而定。对“希望与NpO进行什么层次的合作”,55%的社团希望与NpO的合作是一个平等的、共同参与的协作过程;21%的社团希望自己策划和组织活动,NpO提供资金支持;22%的社团希望NpO能提供一个可供各高校社团与相关NpO组织相互交流的平台;还有3%的社团希望NpO策划和组织活动,自己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从对NpO组织的访谈来看,NpO组织的发展现状也不容乐观。在资源短缺的现状下,很多NpO都已经开始主动寻找与高校社团合作发展的道路,利用高校社团这样一个阵地进行公益理念与志愿精神的宣传。在与“阳光之家”负责人的访谈中,他们表示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遇到了诸如资源短缺、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他们已经把与高校社团合作发展作为组织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并且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目前许多NpO并不了解高校社团对于合作的需求,许多NpO对于合作还停留在以前的思路上——由自己提出活动主题和策划、组织活动过程,高校社团只是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协助。而现实情况是高校社团已经不满足于这样的合作,他们从社团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合作有了新的要求。

3、高校社团与NpO的双向促进实践表明,高校社团与NpO在合作过程中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NpO对高校社团的促进第一,NpO能够利用自身具备的影响力和资源,为各高校社团提供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使其更容易交流心得和分享经验,同时可以整合各高校社团自身具备的资源,达到资源互补和实现资源共享。第二,NpO较高校社团而言,具有更成熟和完善的发展机制、相对固定的人力资源、更广泛的社会资源,高校社团在与NpO的合作中,能够利用其所掌握的资源,在NpO这个更大的平台上,培养锻炼自身能力,有利于高校社团的内部机制建设,使它趋于更加成熟和完善,从而实现高校社团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高校社团在与NpO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借助NpO提供的平台对社团进行更广范围的宣传,使社团的理念与宗旨在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传播,让社团的价值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认同,从而更好地实现社团自身的目标和价值。——高校社团对NpO的促进第一,高校社团参与NpO的活动中,可以有效缓解NpO人力资源短缺的困难。人力资源的短缺和流失是NpO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而高校社团中的大量大学生成员正是缓解这一困难的重要资源。第二,高校社团是NpO宣传自身理念和价值的重要阵地,NpO可以借助高校这个平台,有目标有针对地在青年学生中传播组织自身的价值理念,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出一批将来毕业后可能进入NpO的接班人,使公益的理念和价值深入人心,这正是NpO组织的社会使命所在,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三、探索高校社团与NpO的互动发展之路

(一)在高校社团与NpO互动发展过程中,团组织要扮演好合适的角色,发挥相应的作用

1、监督作用。高校团委是高校社团的直接上级管理机构,它不能仅仅在社团成立的“门槛”处守门和把关,在社团成立后,高校团委应该进一步对其发展情况进行监督。在对NpO合作问题上,应该对NpO的性质、宗旨等进行审查,对合作的过程进行监督,以免有些不正当的组织打着NpO的旗号,利用高校社团达到别有用心的目的。

2、纽带作用。高校团委应该鼓励社团走出校园,利用更广泛的资源,实现自身价值,而且应当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将NpO资源积极引入到校园内,为NpO与社团牵线搭桥,促成二者更多的合作机会,营造更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3、内力作用。如果说NpO在与高校社团合作的过程中是外部力量的话,那么高校团委则应该发挥增强社团内部力量的作用。社团的内部力量包括其宗旨目标、社团章程、内部机制、人员管理等方面,高校团委应注重社团内部力量的加强,在社团的章程制定、人员管理、机制发展等方面提供指导与帮助,使社团从内到外强大起来。

(二)高校社团与NpO互动发展的形式通过调研访谈与实践总结,我们认为高校社团与NpO可以进行交叉式、接力式、项目式等形式的合作。

1、交叉式。交叉式实质上就是一种融合式的合作,是在高校社团与NpO建立起较为固定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二者的相关部门如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组织策划部等,进行经常性、专门性的交流。NpO对高校社团进行定期的人力资源培训,指导社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建立平台使各高校社团能进行经常性的学习与交流,提供实习岗位吸收社团成员进行岗位实践等等;高校社团可以作为NpO的智囊团,对NpO活动的主题策划、宣传策划等方面发挥学生的优势,提出新颖的、有创意的计划,为NpO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使NpO的发展打破现有局面,体现出更具活力和更具生命力的势头。

2、接力式。由于高校社团与NpO自身所处环境的不同,二者的发展重点、发展优势、发展目标以及所熟悉领域等都是有所区别的,所以长期的交叉式的合作对于大多数高校社团和NpO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实践表明,大多数情况是二者在某个主题活动上进行合作。接力式就是针对二者在某个活动上的合作而言的。在活动的主题确定后,高校社团和NpO在讨论中根据双方擅长的不同确定彼此的分工,因此合作就像一场接力赛,譬如,人员分配与安排上主要由NpO负责,宣传设计上高校社团承担,讲座由NpO联系演讲人,校园活动板块由高校社团组织负责,校园以外的社会活动就要调动NpO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如此一来,整个活动分工明确,双方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一次主题活动。前面提到的高校社团与“格桑花”联合的活动,就是接力式合作的一个典型。

3、项目式。由NpO根据自身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设立不同的项目,通过吸引高校社团成员(或者面向所有高校在校生)参与到项目中来。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于NpO,可以利用参与项目的人力资源优势,解决自身遇到的一些问题;对于高校社团,可以利用NpO提供的资金、培训机会等,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工作方法和价值理念等,同时也增加了与其他高校社团交流的机会。对于项目式,实践中也有很典型的样本。如NpO信息咨询中心实行的“青年实习生小额基金项目”。该项目的背景是,NpO信息咨询中心了解到草根NpO面临“找不到人、留不住人、发展不了人”的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而这背后的重要原因是社会公众特别是年轻人对NpO的工作不了解,缺乏认同。基于以上的思考,NpO信息咨询中心与社区伙伴启动了这个为期一年的试验计划,希望通过提供一个小额基金的支持,以鼓励大学生到从事农村发展及自然保护工作的NpO进行较长期的实习,推动建立一个民间组织联合培养人才的公共平台。这对整个社会而言,通过在青年中传播草根NpO的理念和价值,即使他们不能选择在NpO从事农村发展工作,也能重新思考城乡发展关系,关注农村,好比种下公益的、志愿的种子;对机构和整个NpO而言,通过使青年参与到NpO的工作,可以缓解草根NpO的人力资源需求,对草根NpO的青年人才可持续性储备和培养也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青年实习生小额基金项目”是一个崭新的思路,对于高校社团与NpO的互动发展提出了新的可能。在项目式合作的思路下,NpO可以尝试更多类型的项目,在解决自身更多问题的同时,也给高校社团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机会。

5.高校与城市互动 篇五

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基于全人教育的视角下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相互影响、互荣共生,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两者已经成为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随着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很多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德育教育来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在教育实践中相互促进。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充实学生的第二课堂。[2]另一方面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导向和教育的功能拓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提高。2.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民办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另一方面面对现代社会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而且还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教学研究成果,推动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增长,民办高校发展比较迅速,已经基本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关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研究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但对于两者互动的研究都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主要集中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和关系等方面,而对于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互动途径的研究缺少理性和系统的分析。当前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互动原则;第二,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互动机制;第三,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互动环境;第四,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互动队伍。因此,只有在解决了上述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3]

三、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实现途径

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在目前高等教育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教育实践中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并且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和时代特征”。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本文以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主要从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途径。

1.明确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原则教育部〔2004〕16号文件明确要求:“高校必须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互动”。真正实现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一方面要遵循必要的互动原则,另一方面还需要在不同层次与维度上实施不同的标准,只有这样两者之间才能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在加强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同步推进,没有出现边缘化的现象,明确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原则,从而有效地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对于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2.完善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科学健全的机制是民办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这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对学校老师和学生外在行为的一种约束。因此民办高校需要结合现代大学生的特点,从顶层设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机制,不断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期举办职业技能节和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优化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环境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环境是推动民办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的重要因素,其中优化两者互动的环境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优化外部环境的保障互动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二是优化内部校园环境是提高互动发挥作用的有效机率。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在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帮助协调下,广大教职员工全员参与,重视学校环境建设,积极开展丰富的主题教育,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形成了人文气息浓郁的大学校园,实现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4.加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队伍建设随着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内涵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立一支业务精、素质高和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互动的重要环节。因为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发展中的重点工作之一,所以学院在制定互动人才选拔方案时,首先应考虑具有一定的校园文化建设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然后在综合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中进行选拔,建立一支优秀的互动人才队伍。所以,加强有序的互动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民办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重要保障。

6.高校与城市互动 篇六

于是我马上安排好时间到附近的村镇开始我的调查。真的是切身体会了才知道,县里村民的生活的改变了,就比如,兴业县石南镇谭良村和东山村许多村民的生活的变化:看,他们只走几十米远的路,就可到村外的兴业县绿雅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潇洒地上班了!自从这块6000平方米的闲置土地两年前由厂方投资500多万元建起了装饰材料生产线后,村头村尾的100多名村民就没再南下广东打工。而公司投产以来,产品源源不断销往区内外,形成了在农村生产、在城市销售的产业链条,年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

在调查中,我还在“玉贵文明走廊”兴业过境公路沿线看到,近年来落户的几十家工业企业生意红火。这些企业成为了当地村民“挣工资”的新领地。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近年兴业县在城市和乡村同时规划建设工业集中区,将产业链延伸到农村,不仅为工业发展找到了依托,还推动了工业反哺农业,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实现了城乡的和谐发展。

农村与城市互动发展的也是很不错,沿乡村公路规划建设工业园区,不仅拉长了产业链条,也使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形成了互动。在我们兴业县的中心城镇,石南镇就可以看到令人欣喜不已的变化成果。现在石南镇北马岭工业集中区交通已十分便利,324国道线及黎湛铁路复线从园区前经过。落户于该集中区的石南供销纸箱厂的厂址原是块坡地,利用这块1万平方米的坡地,该厂与广东湛江纸业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600多万元建设纸箱厂。2005年底建成投产,产品远销广东、海南、湖南等省,年创利税130多万元,安排就业200多人。在县里走访了一圈才知道,原来这样的城乡工业,在石南工业集中区十分普遍。我还在当地的新闻报道里看到兴业县委书记沈强的介绍,目前,该集中区内已有1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46家,累计投资13.1亿元。听到这样的消息真的是让人很暖心啊!

是的,几年来,兴业县通过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战略,先后规划建设了包括石南工业集中区在内的4个工业集中区,均规划在乡村公路沿线,其他工业区的规划范围也延伸到城市郊区或城镇、乡村,农村的发展潜力由此得到了挖掘,延长了工业的产业链。企业在工业园区建成投产后,直接在农村提取原料,产品产出后迅速运往城市销售。这样的产业布局和产销流程,有力地推动了城乡经济互动发展。

在我们这个一度的穷县里也能让“工业反哺农业”变成现实,这怎能不让人感到欣喜呢!看到村里拔地而起的工业楼,乡亲们的脸上笑开了花,对啊,工业企业挺进农村,不仅增强了农村的“造血”功能,农村的新鲜血液远远不断,农村的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也使“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构想变成现实成为可能。

谁不知道,多年来,城市与农村一直保持着“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割裂,城乡无法形成互补。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城乡差距不断被拉大是必然的事情,但现在这样情况终于有了好转,工业产业链延伸到农村以后,城市与农村形成了互动发展态势,这给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兴业大平山工业集中区我切身感受到了工业化给农村带来的深远影响。我了解到,发展家禽产品加工为主的大平山工业区,有324国道和玉石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园区规模为116公顷,目前已有广西春茂农牧公司、禾源牧业公司等28家企业进区建设,总投资3亿多元。投资2000多万元的广西汽牛农机公司是该县的农业龙头企业,也是广西春茂集团的配套企业,主要生产耕田机。该公司2005年11月建厂,已于去年3月9日竣工投产。禾源牧业公司则于2004年建厂投产,主要加工鸡肉食品,年生产能力可达10万吨。牧昌饲料公司由生产品种单一的饲料厂改制而成,公司的经营范围已由饲料加工销售扩展到禽畜养殖销售。这些涉农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乡镇的养殖业发展。2006年,大平山依托迅速崛起的工业区,乡镇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增幅达75.15%,并荣膺“全市经济发展进步乡镇”光荣称号。

发展农村经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近年来,兴业县转变工业发展思路,改向农村“输血”为引农村“造血”。他们在有条件的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工业区,引导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城乡关联产业,在乡村建起了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工业体系。目前,全县已有108家企业进入城乡各地的工业园区。大批企业挺进农村,利用在农村投入少、原料充足和用工比城市廉价的优势,在生产经营上实现了低成本扩张。延伸到农村的产业链发展了,乡镇财政就有了增长,这不仅增强了农村的“造血”能力,也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构想变成了活生生的模板。

经过这样的一步步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渐渐实现了互动发展,是的,企业在农村的落户,不仅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镇化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新途径。很明显就可以看到,在石南镇至葵阳镇的公路两旁,各种房地产、专业市场、中介公司、杂货店、餐馆、货物公司等服务业如雨后春笋,如长龙般排开……由于兴业海螺项目的辐射效应,当地的运输、物流、汽修、餐饮等服务业在这里迅速发展起来,村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

兴业海螺就建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它的落户兴业县真的是县里的一件大事了。兴业海螺是落户于家乡的石大工业区,是一个投资达15亿元的大项目,投产1年多,不仅让当地400多人实现就业,还对周边产业的发展发挥了辐射作用。在该工业集中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投资1.35亿元建设的石油储备库正在紧张施工,明年3月可竣工投产,年销售石油将达30万吨,每年可带来税收3000万元,可解决100多人的就业。台商投资的鑫兆兴电子公司自去年3月投产以来,现已建成4条生产线,吸纳员工近800人。该公司又投资5亿元兴建鑫兆兴(台湾)电子工业园,工业园已于今年1月21日开工建设,计划在2008年全部完工,其中一期投资1.5亿元,预计到4月份建成投产。这一工业园全部建成后,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工业园区的品牌引领下,大批东部产业正转移到兴业来。仅东部产业转移项目,全县接纳就业的人数已超过3000人。

不容置疑的,兴业县借助工业园区平台引发了一场全方位触动农业、农村、农民的变革。把劳动密集型工业、涉农工业向城乡结合部的工业区、城镇和农村转移,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变了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紧跟着国家的脚步,向着更好的明天迈进!

7.浅析城市与自然的互动问题 篇七

一、城市与自然互动的提出

城市与自然互动, 实质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与自然应形成有机的整体, 两者不断地互动, 最终使人与自然和协相处, 这才是解决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方法。正如生态学中讲的那样, 持续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一个生态系统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城市与自然整体上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两者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使得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的相处, 使得城市更富于活力, 使得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得以安居乐业。而在2010年5月广州遭遇的暴雨和7月百余城市因暴雨发生的内涝[2], 以及2011年北京发生六次的暴雨使多处路段发生积水, 都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使交通严重的受阻, 影响了市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尽管很多, 但实质上却表明了城市与自然的互动出现了问题, 才会导致城市建设的问题在自然力的作用下, 显得“弱不禁风”。由此, 解决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使其良性互动成为了首要的事情。

二、城市与自然的矛盾

1. 自然本体论走向人类本体论的迷失

中国在商周时期就制订了一系列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建设措施, 来指导城市的建设。古代城市的建设思想属于“自然本体论”, 风水理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体系。汉刘熙《释名》曰:“宅, 择也, 择吉处而营之。”古人曾经说过:“山水广大, 出度量宽宏之人;山川狭窄, 出胸襟狭隘之人;四山端正, 水清净, 出光明正大之人。”古人认为, 生活的环境对人的生活、心情、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3]。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以及早期朴素生态观的影响, 决定了古代城市建设的思想, 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在大自然面前是处于劣势的, 所以人要顺应自然。

工业革命之后, 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 人类尝到了征服自然的甜头, 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潮迅速兴起。房屋, 耕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大片的树林被砍伐, 河道被侵占, 对于自然资源人类一点都没有手下留情, 与此同时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也是一次强过一次, 这促使人类对自己的行为反思, 城市与自然应是有机整体的思想开始被唤醒。对我国而言, 城市的空前繁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但也混杂着人类征服自然的浮躁, 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现在的大都市和城市群很多都建在不宜筑城建宅的地方, 不仅超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沿江沿海地带, 甚至在江海会合处, 而且许多新兴城镇也在地势低洼之处拔地而起。这就包含了自然对其报复的隐忧, 一旦洪水、海啸、暴雨等自然灾害到来, 首先就是这些城镇会遭受冲击, 人民生命和财产会受到损害。虽然人类本体论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中仍处于主流, 但也开始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城市建设理论, 如“生态城市”[4]“山水城市”[5]的提出。这些构想虽然已经频频出现, 但无论从理论的完善程度, 还是从实际的操作, 并没有完全走向城市与自然是有机整体的理论核心。因此说,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理论仍迷失在人类本体论中。

2. 个体走向整体的不足

我国13亿人口聚居创造了许多“大都市”、“城镇密集区”、“城市群”[6]。在前些年, 大约每年有2 000万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 城市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 这理应迫使我国的城市建设理论视野从个体城市转向整体区域。但是, 因为条块分割等多种因素, 目前对于区域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和对整体的引导基本没有在城市的建设理论体系中体现出来, 尤其是实践的行动计划几乎没有在相应的职能部门中体现出来。协调自然和城市之间关系问题往往就靠少数规划单位的专题研究, 并且研究成果仅仅是包含在庞杂的规划成果之中。例如, 目前城市的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 新修建的排水管网, 一般是将雨水和污水分流。而老城区的排水管网大多数是雨水和污水合流, 排水的管径小, 并且人口的不断增加, 使老城区的服务性用水、生活用水、环境用水不断加大, 原有的管网同时还承载着污水的排放, 已处于了满负荷的排放状态, 一旦遭遇暴雨或持续时间稍长的中雨, 管网就无力承载了。还有些老城区的排水管道是根据当时的周边环境和地形地貌来考虑排放量的。但随着旧城区的改造, 环境的改变, 使原主干管应能承载的输送能力, 发生根本性变化, 也即配套建设了很多接入主干管的排水支管, 而主干管仍旧是20世纪70—80年代甚至是50—60年代修建的排水管道, 一旦遭遇大到暴雨, 排水未形成系统的地段即被积水所困[7]。

3. 从量走向质的乏力

从对城市建设关注的外在表现来看, 我国已经逐渐重视城市与自然的相互融合, 但是各种建设行为缺乏正确建设的理论指引。近年打着生态建设、美化城市等旗号下, “大树进城”、“城市化妆”等建设行为屡屡出现。虽然这类建设行为初衷良好, 但问题的关键是用大量的生态建设行为 (量) 代替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生态水平 (质) 的提高。有人曾在香港大公报撰文说, 中国人特别擅长干大事:城市的大街建得整洁、漂亮, 小街就杂乱、简陋;长江上建起了大坝, 南水可以北调, 城市的下水道却修不好。我国大部分城市一般为“1—2年一遇” (1年一遇是指每小时排雨达到36毫米) 标准, 重要地区为“3—5年一遇”标准。而在实际施工时, 多数城市一般取标准的下限。北京最常用的设计标准是1年一遇, 有些偏远地方甚至达不到1年一遇, 天安门才是10年一遇的标准。降雨一旦超过标准, 路面就会积水, 从而引发城市内涝。国外的城市排水标准普遍较高, 美国纽约是“10—15年一遇”标准, 日本东京是“5—10年一遇”标准, 并在1970年专门颁布了《下水道法》, 对技术指标和排水能力均有严格的法律规定;法国巴黎对下水道排水能力建立了完善的实时监控体系;甚至是地处沙漠的沙特, 对排水系统的设计也达到了特大暴雨标准。城市的防洪能力应与城市人口、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相适应。然而, 相当一部分城市管理者看好的是马路广场, 楼堂馆所, 商业大街, 标志性建筑, 亮化工程等, 将时间、资金、精力用在出GDP的项目上。将大部分的公共财政投入到看得见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顾此失彼, 忽视了城市水利这一“埋在地下的政绩”[8]。城市的建设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给城市的安全带来更多的保障, 让市民没有后顾之忧的去工作、学习、和生活, 而不是只做大量的表面文章, 对于实质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 这样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能从根本上化解。

三、使城市与自然交融

城市与自然关系的实质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劳动是联系主体和客体的纽带。在自然界漫长的演变中, 产生了会劳动的人, 人和自然是互为对象性的存在, 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生活, 同时自然界也因人的活动而发生着改变, 从天然自然转向人化自然。正是由于人有意识的劳动, 才把这种对象性关系建立起来;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人虽然是有意识、有目的、有创造性活动能力的主体, 但也要清楚地明白自然界对人及其活动的先在性、制约性, 自然规律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客观依据。所以说, 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 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 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首先, 运用古代建筑理论对城市和建筑进行规划和选址。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会有利于城市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会有效的防灾减灾。我国古代城市的建筑设计是有一些历史局限性, 但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众多考古资料证明, 古代建筑理论的重点就是重视人的居住环境。“环境选择”的倾向, 主要表现有:靠近水源, 便于生活、农业用水;位于河流交汇处, 便于交通;处于河流阶地上, 有肥沃的耕作土壤, 并能避免洪水侵袭。墓地要在居民区以外, 择高而建, 忌在低凹处、易受洪灾、不易防御、不通风、易污染、易高温的地方建房。所以说古代建筑理论追求的是自然的情怀, 提倡“人之居处, 宜以大地山河为主”, 要求建筑物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主张整个环境在形式和功能上要有机结合[3]。总之, 其目标是面向自然的, 也是面向整体的。古代建筑理论对于建筑选址模式的论述, 其本质就是对自然环境进行审慎周密的考察, 顺应自然, 因地制宜, 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 创造良好的、更适于人类的居住环境, 使城市因为融入了自然而更美丽。

其次, 运用仿生学原理, 模仿自然界的食物链和循环模式, 使自然与城市形成一个开放的巨系统。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 或者是人造技术系统具有生物系统特性的科学。简言之, 仿生学就是模仿生物的科学[9]。蝙蝠拥有回声定位的技能, 即使在黑暗中、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同样不会碰到障碍物, 就此原理人类展开研究, 从而发明了雷达。在高达42℃的撒哈拉沙漠上, 白蚁能够正常的生活, 于是人类通过研究蚁穴的构造, 建造了津巴布韦的自然降温建筑[10]。有人说自然界, 生物的进化史就是一部解决困难化解危机的百科全书。人类可以向绿叶学习如何制造能源, 向贝壳学习如何制造材料, 向森林学习如何管理群体, 向自然学习如何自我修复, 如何系统的看待问题。例如, 对于内涝问题可利用仿生学原理对城市的新开发区或旧城改建区进行规划设计时, 在建筑物周围适当设置高位花坛和下凹式绿地。高位花坛可以对初期的雨水净化, 提高后续渗透系统的安全性。而下凹式绿地对降雨的拦蓄率很高, 蓄渗效果明显, 减峰效果突出。如果城市能更多地像自然界一样工作, 人类也就更多地接近生存之道。

最后, 向自然资本投资, 不断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本的存量[11]。自然资本是资本的第四种形式, 由自然资源、生命系统和生态构成。只有向自然资本投资, 才能使生物圈生产出更丰富的自然资源, 推动生态系统的服务, 朝着使城市范围免遭巨大破坏的方向努力。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主要是控制土地利用的性质和强度, 把土地主要归结到了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属性, 忽视了土地的自然属性, 使自然资源频 (下转109页) (上接87页) 频被侵占。城市内的水面减少, 大量的建筑建建在原有的绿地和水域上, 降低了城市防洪调蓄能力, 城市雨水得不到调蓄或滞留, 导致排涝能力不足。并且湖泊、塘堰大多处于地势低洼处, 是天然的雨水聚集地。而目前留存的湖泊和水体大多数被堵截或修建成游乐、休闲的景点, 失去其调蓄功能。作为城市中留存的湖泊或水体, 尤其是处于居民比较集中的地段的湖泊, 应将地面收集雨水通过雨水管道直接就近排放湖泊水体, 还其调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 城市才能免遭内涝的侵害, 市民才能更好的生活。

城市问题是我们身边的问题, 是民生问题, 是与每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息息相关的问题, 是大问题。因此, 使城市与自然互动起来, 相互提升自身的活力, 相互融合, 才会使人民生活质量从根本上提高, 才是真真切切的以人为本, 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91.

[2]周展“.百余城市内涝”并非全因天灾[EB/OL].人民网, 2010-07-10.

[3]丁文剑.现代建筑与古代风水[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8:91-92.

[4]杨立新, 张新宇.论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0, (4) .

[5]鲍世行, 顾孟潮.城市学与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47.

[6]吴启焰.城市密集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带[J].人文地理, 1999, (1) .

[7]朱明安, 李颖.城市积水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 (4) .

[8]盲目的城市化将带来灾难[EB/OL].光明网, 2010-10-11.

[9]孙毅.仿生学研究的若干重要进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3) .

[10]不用空调的恒温建筑[EB/OL].中国广播网, 2009-11-05.

8.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探析 篇八

【关键词】: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机制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内涵

根据世界权威经济学大辞典《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定义,工业化首先是国民经济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的提高,其次是制造业活动和第二产业在就业人口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还包括人均收入的增加、生产方法、新产品式样在不断变化、城市化提高、资本形成、消费等项开支所占比例发展变化。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丰富内涵: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多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是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一个国家现代社会结构形成的过程。第四,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第五,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推动,同向发展的过程

2.1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一般规律

一方面,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据H纳里和M塞奎因的世界发展模型,初始城市化由工业化推动。在工业化过程中,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企业为获得“聚集的经济效益”而在地理上趋于集中,随之引起区域工业化的提高,带动了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相应提高,非农产业就业人口向城市迁移并引起了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城市数量日益增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工业化发展导致的非农业就业比重越来越大,工业化进程逐步诱导城市化进程并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促进工业他的发展。城市是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基础和载体。城市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太集聚、大整合,从而推动了城市工业化的进程,为工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城市化为工业化提供载体和平台,城市为工业发展提供不可缺少交通、能源,通讯和市政基础设施,同时,消费过程的最终实现也主要依赖城市人口,可以说,没有城市化的长期发展,工业化的进程必将受到很多制约和限制。城市为工业化发展提供综合服务功能,城市的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交通、通讯,水、电、气、排污、交易场所等生产条件,还为生产提供安全、培训,消防、子女入学等社会化服务以及政策和发展的软环境。所以城市化的发展应充分考虑工业化发展趋势,从城市规模、特色和功能定位等诸多方面为工业化的长足发展留足空间。

2.2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机制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叶裕民教授的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转型的逻辑模型(参见表1),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存在着两次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浪潮,继起地将一批批劳动力由农村转向城市,直至实现城市化过程。城市化与工业化存在的良性的互动关系为: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经济支持,城市化为工业化创造良好的空间依托。在这一良性的互动关系之中,产业结构的递次升级和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此模型还指出,在城市化过程中,第一次劳动力转移浪潮由市场条件下的轻工业大规模发展所引致,第二次劳动力转移浪潮则是由伴随着重工业化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的结果。

但是,该模型同时指出,重工业在城市化过程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重工业自身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能够吸纳一定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重工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是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重工业化才能够造就一大批需要广泛社会服务的现代化企业,以及进入中高档消费阶层的民众。

表1: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转型的逻辑模型

资料来源:叶裕民:《中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研究》,2004

三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关系的发展阶段和变动趋势

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来看,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伴随工业化的进程,城市化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钱纳里等人于1975年在《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中提出的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的世界发展模型表明,人均GDP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紧密相关,在不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情况下,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明显不同:在低收入区内,城市化率超过工业化率,但差异不大,但在人均GDP大于300美元时,城市化率则明显高于工业化率。

再从工业化发展的三个阶段来看,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但两者的关联性在不同阶段变动的趋势又是不同的。当工业他水平低下时,城市他水平的发展与之紧密关联,工业化水平发展到—定程度之后,工业产值比重尽管不再增加甚至下降,而城市化水平却继续上升由此可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变动关系,随工业化的不同阶段而区别。工业化初期,是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轻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发展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变,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使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直接和较大的带动作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之后,是以资金资源密集型为特征的重工业化阶段和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高度化阶段。这时服务业比重上升,对城市化进程具重大影响趋势愈加明显,工业化导致就业结构变化,从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实质就更清晰的表现出来。

四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的启示

早期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对而言是自发、自主的,过程一是缓慢、渐进的,政府介入较少。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政府强有力地介人旭这种介人如果不尊重客观规律、仅凭赶超情结左右,非但不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还会因一念之差作出错误决定。城市化是经济结构的空间调整或横向调整,工业化是经济结构的时序调整或纵向调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根据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规律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将对我国加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发挥重大作用有利于我们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整体水平。

4.1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需要制度创新与政策组合,特别需要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有效组合。要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废除城乡隔离体制,取消各种限制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有序流动尽快建立基本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要深化产权制度、投资体制与土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城市自身的资金筹集机制与聚集效益,加快中国城市化的步伐。

4.2坚持提高工业化质量。形成城市化的雄厚物质

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全过程都离不开工业化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成为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因此,要提高工业化质量,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化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就业弹性系数,既要坚持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宗旨,又要遵循“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演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推动企业的专业化,通过企业内部专业化的发展促进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及企业规模化发展,从而促进地区和城市生产的专业化,也为城市化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推动城市化。

4.3加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为工业化提供良好外部条件

上一篇:《记忆》《门槛》下一篇:令我愧疚的一件事5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