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养蚕小学日记

2024-10-20

观察养蚕小学日记(精选6篇)

1.观察养蚕小学日记 篇一

养蚕观察日记

9月4日

星期日

天气晴朗

妈妈到外面旅游时,买回了16条蚕宝宝。蚕宝宝白白的身体,背上嵌着一条条黑色的花纹,每条大约有5厘米长,腹部长着六对脚。我们把它们养在盒子里,它们快乐地吃着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

9月7日

星期三

天气晴朗

蚕宝宝比以前胖了许多。但到晚上我们回家时突然发现早上喂的桑叶一点也没有吃,蚕宝宝躺在桑叶上一动也不动,大家都很着急。到了半夜,它们脱了一层皮,露出淡黄色的皮肤。

9月9日

星期五

天气晴朗

蚕宝宝食欲大增,皮肤一天比一天白,身体一天比一天胖,可它们的口粮越来越少。妈妈托同事从乡下摘来了一大包桑叶,足够它们吃上好几天。

9月15日

星期四

天气晴朗

今天开始蚕宝宝不吃饭了,在盒子里到处乱爬,并把身体内的粪便不断地排出来,这时蚕宝宝的身体变得亮晶晶的,在光线下细细看好像是透明的,可爱极了。爸爸告诉我蚕宝宝快要吐丝了,于是他用稻草做好了几个蚕宝宝吐丝用的巢。

9月16日

星期五

天气晴朗

早上起来,我看见蚕宝宝的头正在左右摆动着,吐出了无数条细细的银白色的丝,它们不间断地忙碌着吐丝做茧。我晚上回家看见在巢上结了几个雪白雪白的椭圆形的茧,对着灯光照着看,隐隐看见蚕宝宝还在里面不停的吐丝做茧。

9月17日

星期六

天气晴朗

最后一个蚕宝宝做好茧子了。我们给蚕准备了大盒子并垫上草纸,用来让蚕蛾产卵。

9月26日

星期一

天气晴朗

早上,我还在睡梦中,妈妈惊喜地告诉我,已经有三只蚕蛾破茧而出,淡黄色的身体,黑黑的小眼睛,头上长着一根触角,一对翅膀是网纹状的。有两只躲在茧子里,还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呢。

10月1日

星期三

天气晴朗

几天来,所有雌蛾陆续产完了卵,他们和雄蚕宝宝都相继死去。蚕宝宝的卵慢慢变成褐色。我们把这些卵珍藏在小盒子里,等待明年孵出可爱的小蚕宝宝。

2.观察养蚕小学日记 篇二

【关键词】养蚕业;省力化养蚕技术;规模化

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加快,使得农村劳动力的配置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制约养蚕事业的发展。桑蚕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进行管理才会取得较高的收益。近年来,随着养蚕成本的增加和养蚕人员短缺、养蚕人员老龄化加剧的影响,我国的桑蚕事业呈现出滞后不前的状态。为改变桑蚕行业存在的弊端、降低养蚕的成本投入、提高桑蚕行业的生产效率,研究人员提出了省力化养蚕技术。省力化养蚕技术解决了桑蚕行业劳动力紧缺的问题,提高了桑蚕行业抵挡市场风险的能力,对实现桑蚕行业的规模化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1 省力养蚕技术简介

省力化养蚕技术从蚕 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加快,使得农村劳动力的配置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制约养蚕事业的发展。桑蚕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进行管理才会取得较高的收益。近年来,随着养蚕成本的增加和养蚕人员短缺、养蚕人员老龄化加剧的影响,我国的桑蚕事业呈现出滞后不前的状态。为改变桑蚕行业存在的弊端、降低养蚕的成本投入、提高桑蚕行业的生产效率,研究人员提出了省力化养蚕技术。省力化养蚕技术解决了桑蚕行业劳动力紧缺的问题,提高了桑蚕行业抵挡市场风险的能力,对实现桑蚕行业的规模化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1 省力养蚕技术简介

省力化养蚕技术从蚕种催青、回育、小蚕共育、大蚕蚕台、大棚化养蚕的建立等方面都做出了技术上的改进,大大降低了养蚕的成本。蚕种自动化催青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普及;养蚕户已经普遍采用少回育的养蚕技术,实现了小蚕1d育2回,大蚕1d育2~3回,技术研究人员还在小蚕1天1育的方向进行研究;小蚕共育即把养蚕户的小蚕集中到一起进行喂养和管理,等到小蚕长到3~4龄时再分发给养殖户;大蚕在蚕室或是蚕棚内进行喂养,可以采用枝条喂养的方式,这种养殖方式极大地减少了养蚕户在采集桑叶和喂养桑叶方面的劳动投入;蚕上蔟则是借助方格蔟等技术来实现蚕的自动上蔟,省去了复杂的人工上蔟。

2 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注意事项

为更好地发挥省力化养蚕技术的优势,在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项内容:

(1)蚕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比较弱,必须保证每天都用新石灰粉对蚕进行消毒,及时清除患病和死亡的蚕,蚕生长过程中的消毒工作非常重要。蚕室内一定要确保无蚊虫,做好消灭蚕蝇蚊虫的准备工作,使用一些专门供桑蚕使用的抗生素,增加桑蚕对周围环境的抵抗力。同时还要保证蚕室通风条件良好,必要时可以借助排气扇进行通风透气。

(2)桑蚕的喂养时间需要掌握好,多选在上午10点和晚上10点左右,新采摘的桑叶要及时喂养,避免因长时间放置而造成蚕食量下降。

(3)蚕室的温度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不能过高也不可过低,蚕室应尽量建在有树荫的地方,避免太阳长时间直射。

(4)定期对养蚕人员进行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农户桑蚕饲养水平。蚕桑专业技术人员要提高农户对桑蚕饲养工作的错误认识,树立桑蚕养殖户对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正确认识,规范桑蚕养殖户的操作步骤。技术人员需要针对农户桑蚕饲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饲养方式,保证桑蚕养殖户可以及时更新养蚕技术。

(5)蚕上蔟前要做好熟蚕的分批工作,以保证蚕茧的质量和产量。桑蚕的提青分批工作要根据蚕的成熟度分批喂养蜕皮激素,避免因蚕大量上蔟而导致的劳动力短缺,防止蚕过青上蔟而影响蚕茧质量。

3 省力化养蚕技术对养蚕规模化的影响

3.1 省力化养蚕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桑蚕养殖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在一些以养蚕为主要产业的地区,养蚕的规模比较大,到了大蚕阶段往往出现人员紧缺的现象。为了改变传统养蚕技术存在的弊端,技术人员研究出了枝条喂养大蚕的省力化养蚕技术,提高了养蚕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时间,即使到了大蚕的喂养阶段,养殖规模大的农户也完全可以实现桑蚕养殖的自给自足。省力化养蚕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省力化养蚕技术中的小蚕共育减少了消毒药品和桑料等方面的经济投入;大蚕的枝条养殖减少了养蚕工具和消毒药品的使用数量,省力化养蚕技术在总体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省力化养蚕技术促进了养蚕规模的形成,提高了农户的养蚕经济收入。

3.2 省力化养蚕技术提高了蚕室的喂养环境

桑蚕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非常容易感染病虫害,且温度等不稳定因素对桑蚕的生长影响极大,容易导致桑蚕出现集体染病的现象,致使农户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省力化养蚕的少回育技术为幼蚕的生长提供了稳定的环境;集中育养小蚕可以统一进行消毒和管理,保证了养蚕的收成率;枝条喂养大蚕的方式为大蚕的生长创造了一个纯天然的微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持蚕室内温湿度适中;定期进行消毒的管理方式提高了蚕室环境的稳定度,减少了桑蚕的发病率,提高了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4 结语

省力化养蚕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桑蚕业劳动力短缺和养蚕成本不断增高之间的矛盾,大大解放了桑蚕养殖过程中的劳动力,提高了桑蚕养殖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养蚕成本的投入,为实现桑蠶行业的规模化养殖提供了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志娜,刘春梅.对省力化养蚕技术要点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3(15).

[2]茆迎春,魏仙,刘爱玲.省力化规模养蚕技术及应用效果[J].蚕桑茶业通讯,2013(2).

[3]孙文静,杨逸文,蔡志伟,郭跃进,鲁兴萌.省力化养蚕技术对养蚕规模化的影响[J].蚕桑通报,2012(2).

3.养蚕科学观察日记 篇三

你们知道我妈妈是怎样饲养它们的吗?哈……让我来告诉你们吧!朋友的妈妈告诉她我们小区最后一幢前面有一棵很矮的桑树,叶子很嫩。为了把小家伙们养得白白胖胖的,妈妈每天都去那里摘新鲜的桑叶。开始几天,小蚕们还很贪婪地把桑叶咬出一个个大窟窿,可就是长不大,还是黑褐色的和原先一样,并且有点懒洋洋的。又过了几天,我放学回家去看它们。它们三五成群地抱在一起,垂头丧气地,我碰了一下,它们一动也不动。我忙问妈妈:”蚕宝宝怎么不动了啊?“妈妈发现不对劲,说:”惨了,难道它们死了啊。“哎,可怜的蚕宝宝居然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夭折了。我们决定向朋友妈妈请教养蚕的方法。

朋友妈妈看了看我们的小蚕与桑叶,扑哧一声,笑了:”你们在用什么喂它们呀,这可是樱树叶。它们已经成蚕干了。“我们捧腹大笑,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妈妈居然不认识桑叶,也太可笑了!妈妈红着脸,惭愧地说:”原来可怜的它们是误食而亡啊!“我们又向朋友讨要了一些小蚕,决心重新饲养。

4.四年级养蚕观察日记 篇四

看着其他的蚕大口大口地吃桑叶,生龙活虎的样子,我想,这条蚕是不是快要死了?我感觉好难受。

就在我坐在一边发呆的时候,妈妈大叫起来:“快来看!这条蚕要蜕皮了!”

我还没亲眼见过蚕蜕皮呢!我低下头,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条要蜕皮的蚕。

蚕先从头部甩出一个黑色的小圆圈,然后躺在叶子上一扭一扭,看起来有点痛苦。

“蚕宝宝,加油啊!”我在心里默默为蚕宝宝加油。

不一会儿,它头部至颈部的皮一节一节皱了起来,前面几只脚从原来的皮里出来了。它用前面几只脚死死抓住盒子底部。借着这股劲,它前半段身子往前爬。每次用力朝前一伸,就有几只脚从狭小的“管道”里解放出来。就这样,上面的皮慢慢往下掉,露出了雪白的身子。

上半部分的皮容易蜕,下面的皮不容易蜕掉。蚕宝宝像一个胖子穿了半截丝袜,不停地扭、伸、爬,将自己弄了个仰面朝天,下面的皮还是没有掉。蚕宝宝打了个卷,躺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它好像又怕别的蚕笑话,只躺了一会儿,抓住一片桑叶又挣扎着爬起来。

我看着挺着急的,伸手把它剩下的皮弄下来,突然从里面掉出来一粒粑粑,吓了我一跳。我仔细瞧了瞧蚕脱下来的皱巴巴的皮,像一个折叠式的弹簧一样。

5.养蚕观察日记600字 篇五

“小蚂蚁”

蚕宝宝从卵里生出来是一条黑乎乎的小东西,它很小,但它也是“全副武装”了的。它有很多只脚,脚上有很小的吸盘所以我给他命名为“小蚂蚁”。“小蚂蚁”别看它个儿挺小,但他的食量大,一天到头都在吃。吃东西的样子也十分可爱,只见它的嘴巴前面尖尖的东西来回移动,它就在吃了,过不久,在桑叶上就会看见一个虫洞。

“黄毛”

过了许久,蚕宝宝就长大了,它从亲切的“小蚂蚁”变成了亲切的“黄毛”了。自从他长大以后,他的尾巴就越来越尖了。他吃东西时也越来张狂了,比以前的食量更大了,而且啃桑叶的速度也快了。

蚕宝宝“变身”

又过了几月,蚕宝宝的身体越来越白了,身体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长了。蚕宝宝有10多只脚了,它身上的气孔也清晰可见了。这时用放大镜仔细一看,你会看到蚕宝宝的眼睛有一只是复眼。殊不知,这也是蚕宝宝生命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要慢慢断粮了。

断粮之艰难

蚕宝宝到了鼎盛时期,会有一个转折点,上面说了,那是断粮。蚕宝宝断粮会让自己雪白的身体变得通体透明,吃得越来越少了,到最后就不吃了,我感觉他是已经有气无力,生命到了后期。

结茧

蚕身体透明后,也就到了他的关键期——结茧。蚕结茧时会把自己用自己的丝线包裹起来。但是这也会让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丝绸。丝绸是通过绕丝,放水……很多步骤。

6.写写观察日记 篇六

每当出现新奇的东西时,我们都乐意仔细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问一问,听一听,想一想,试一试……这就是观察。生活中,谁会观察,谁就有发现,谁就会有写不完的事物。例如,人们看到蚂蚁搬食的情景,有人熟视无睹,有人觉得可笑,而善于观察、思考的人却发现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同样,会观察的人知道:燕子低飞天要下雨,天气冷了青蛙要冬眠,蜻蜓点水是为了产卵……如果观察时,还能亲自参与实践,就会有更多收获。例如,亲自饲养蚕宝宝,你就会发现蚕宝宝喜欢吃什么,是怎样慢慢长大的,是怎样吐丝做茧的。只有像这样身在其中,用自己的眼、脑、手等多种感觉器官去观察,去思考,去研究,你才会发现多多,才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才有源源不断的话可写。

有了自己的发现,就要仔细回忆或再次观察与之相关的细枝末节,认真观察事物的细微变化,力争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并用生动的语言把所观察到的叙述出来。叙述前,要精心构思,讲究表达顺序。一般按事情发展顺序,一步一步写出事情的起因——“发现问题”,事情的经过——“探究问题”,事情的结果——“解决问题”。还有,如何巧妙地开头,设置悬念;如何精彩地结尾,点明题意;如何直抒心情,引发思索……都要在动笔前设计好,使文章一气呵成。叙述时要写清发现的过程,并注意突出重点。其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发现的,有哪些有趣的情节,自己有何感想,还知道了或者明白了什么,都要一一写清楚,而且力求做到具体生动,清楚完整。

上一篇:《区域白酒营销法则》---淡季法则下一篇:小学五年级作文:第一次当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