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24-06-15

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7篇)

1.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一

培养教学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浅谈民族地区高中英语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翟专金

【摘要】当前新课程标准在我国范围内得到了实施与推广,在这一大的教育背景下,增强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学工作开展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对于其他的地区而言,民族地区在新课改理念下教育模式的转变力量支撑主要源自于执教的教师,可以说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对于一个地区教育水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作为民族地区高中英语教师,面对当前教育所提出的现实性要求,必须注重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从而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中英语;教学反思;专业发展

一、新课改对于民族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实施,极大的转变了我国的教育形势,现在这一教育理念及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并在不断的完善前行过程中。新的课程改革标准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全新的发展方向,教育途径在原本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不过同时也给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民族地区而言,由于所处教育条件的特殊性,教育改革的责任就更多的落在了当地的教师身上。作为民族地区教师,必须要认清当前的教育形势,明确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及时跟进完善自身的教育模式及教育理念,以满足新时期的教育需求。民族地区教师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文化修养,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实现对地区教育改革的有力推动。

二、反思性教学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意义

假如说作为执教者,只是致力于对获取教学经验的追求中,对于所收获的教育经验并没有做出深刻反思的话,其所真正获得的价值意义是微乎其微的。就算是他过去曾执教过十几年,或许其意义也只是十几年在不断反复做教学这件事而已。所以说,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及时充分的进行反思是提升教学水平,增进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是一个教师专业得以成长的必要前提。要想确保教学工作开展的高效性,就应该通过反思不断的充实自己,同时感受到教育工作开展的本质,并最终完成自身的专业成长。对于一名教师而言,其发展是属于自我反思的范畴领域,通过反思能够让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专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对于教师的反思能力做出了全新的强调与提倡新,这对于教师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培养教学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成为摆在民族地区教育行业面前十分关键的现实性问题。

三、高中英语教学反思的特点分析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高中英语的教学反思具有较为显著的性质特征,一般表现为:

1、高中英语教学反思指的是教师针对那些在发生的过程中或者是已经形成发生事实的教学行为作出相应的反思及探讨,其反思主要针对的是整个教学行为本身以及其所造成的影响结果。其反思目的是为了有效提升英语教学水平,完成对自我专业成长的推动,并确保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提升。

2、高中英语教学具有明确的流程循序以及可循环性质,这一活动的流程顺序是建立在以英语这门语言的基础上的,主要包括探究并列明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展开分析及反思——通过开展行动来对问题作出探究——行动中相关数据信息的搜集及处理——反思结果的实践运用。在所有的环节都完成之后,下一轮接着重复以上的流程顺序,这就是高中英语反思教学的可循环性质。

3、高中英语教学反思需要教师的实践活动参与,单纯的思考是无法完成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其教学反思必须要借助相关的活动开展,在活动过程中收集到有利用价值的信息,然后深入分析考量,从而加深对语言教学的认知程度。可以说,高中英语教学反思不仅仅属于教师的个人行为范畴,并且还有赖于社会及学校的信息条件支撑。

4、高中英语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要求有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必要具备更强的自主观念,较高的自主判断水平,以及强烈的自我管理意识。必须要对自身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规划以及一个合理的方向设定,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充实自我,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这对于高中英语反思性教学的开展而言,是最根本的支撑力量所在。

5、高中英语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评断标准,并不知识局限于对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问题上,同时还涉及到更加广阔的能力范围。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突破文化交流障碍的能力,健康完善的心理素质等,这些都是高中英语反思性教学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四、高中英语教学反思的具体实施

1、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这一环节的实施工作一般就是要教师通过自身观察,或者是借助他人指明,以及对学生的谈话访问等渠道去完成的。在发现并提出问题之后,要在第一时间生成问题记录,从而便于分析工作的开展。同时教师也能够选择让他人协助分析,以便更加深入的了解产生问题的根本所在。

2、针对发现的问题展开分析及反思。这一步工作的实施就是为了寻求出问题的实质所在,以及摸索出可行的应对措施。假如说这一问题是透过问卷的方式获取到的,就应该针对教学与学习这两个问题进行反思,回顾性分析事情的经过,寻找合理的解决措施,同时加以改进剂完善,并对其实施成效做出预估。

3、在处理应对问题的过程中做好实施的监督控制。这里我们所说的监督控制其实就是了解具体的实施情况,并结合实际做出及时的整顿,从而确保问题更加高效的得以处理。其实这一步工作的开展就是在反思之后对反思结国的付诸实施。接着在实施的过程中再一次的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展开新的教学反思。所以我们说高中英语反思性教学其实就是“问题反思——反思结果实践——问题再发现——问题再反思——反思结果再实践”的循环。

4、评价反思与实践的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要考核教与学的有效性是否提高、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实施过程是否与计划相符、教师自身的认识是否提高、教学主导思想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步骤是否有机的结合起来了等等。

五、反思教学促进高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条件

1、高中英语教师对于教学反思的质量和水平

对于高中英语而言,反思性教学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推动作用,和教师具体的反思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学反思不应该只停留在教学方法上,还应该反思那些预先的假设、语言教学的结构等,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理念层面的监控与调节。另外,高中英语教学反思要求以教育科学理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认知心理学为指导,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提高科学的预见性进而避免盲目性。

2、教师本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就高中英语教师而言,自我专业发展的动力源自于自我更新价值取向和自我专业发展需求,并由此产生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意识,进而产生发展行动。因此,能否通过英语教学反思达到自我专业发展本身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另外,由于外部的种种干扰和诱惑,很多教师难以长期坚持进行反思性教学。因此,英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取向,加强自我调控能力,通过切实可行反思性语言教学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六、总结

总的来说,新课改的推进与实施,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所具备的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衡量标准。作为民族地区教师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培养自身的反思能力,实现自身专业的有效成长,从而更好的适应当今教育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覃建巧.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师使用教材的负面心理分析及对策[A].贵州省外语学会.贵州省外语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贵州省外语学会:,2008:4.[2]孙承毅,邢英喜.案例教学:准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2004,03:63-67.[3]汤静燕.反思教学实践,教师成长的起点——“反思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修班”综述[J].中国外语教育,2013,01:63-65+72.

2.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二

作为教师, 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教育评价的过程也就是反思教学的过程。

一、反思教学的本质

对于教师来说, “反思教学”不是一种面向学生时的教学方法或策略而是一种用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 它指的是教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借助行动研究, 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 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合理性, 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科研型教师的过程。

1.反思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只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才是合理的, 才能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而有效地学习。提高教学的合理性, 就意味着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2.反思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探究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反思教学中,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 而是思考、反省, 探究整个教育过程中各个方面 (包括目标、内容、组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学生作业练习、教学评价等) 存在的问题, 并努力设法解决这些问题。

3.反思教学中的研究, 所采用的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法, 也就是一种教师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这种研究的特点, 可以简单概括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 通过教育教学, 为了教育教学研究。

所谓“在教育教学中”研究, 是说教师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 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研究不脱离工作。

所谓“通过教育教学”研究, 是说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来检验自己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看法是否正确, 检验自己解决问题的假设和办法是否有效。

所谓“为了教育教学”而研究, 是说研究的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而不是为了其他, 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 虽然教师的研究也可能起到丰富教育理论的作用, 但其出发点是为了工作。

4.反思教学是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全面发展的过程。与一般的面向学生的教学方法不同, 它不仅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而且全面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使其成为科研型教师, 进而成为专家型教师。如在教学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美术第4册第5课《青花盘》这一课时, 我查阅了多种资料, 知道除了青花瓷器、青瓷、黑瓷、百瓷、单色瓷器以外, 还有斗彩、粉彩、珐琅等彩色瓷器。通过这课的教学, 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拓展。在反思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两个变化, 由单纯的教育工作者变为研究型教师, 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型 (或发展型) ”。教师, 在自己身上实现了教学与研究、教育与学习的一体化。比如有些专业教师同时教一个年级几个班的课, 课的内容是一样的, 通过第一、二个班的教学后, 发现存在的问题, 改进教学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老师会在不断反思探索中, 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反思教学还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复杂的教学工作中脱身出来 (哪怕只是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暂时超脱) , 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 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从这个意义上说, 反思教学不仅仅是改进教育实践, 还可以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这种生活方式中, 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二、反思教学背后的观念。

1.“关怀”的伦理观。这是教师成长的原动力, 它既表现为对学生的关怀, 又表现为自己的关怀。

反思型教师关注学生, 关心学生的发展。因为只有爱学生, 关心学生, 才会为他们的成长而改进教育教学。“教育本质上是一个人道主义的事业”。反思型教师要深深领悟教育本质, 并把这种领悟转化为一种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种责任感, 一种发自内心的工作热情, 一种对教育教学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

反思型教师也要关心自己, 关心自己的成长, 关心自我完善。他们一般比较自尊自信, 有较强的主体意识, 对自己的这种高要求来自对孩子的爱, 对教育工作的爱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他们不是把工作仅仅作为一种职业, 一种谋生的手段, 而是视为一种事业, 一个值得自己把智慧、情感、精力融入其中的生命过程。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之光启迪孩子的心灵, 但没有“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的那种自我牺牲式的悲壮感, 而是为自己的生命能与众多儿童的生命一起闪光而感到自豪与满足。因此, 他们总爱不断反问自己做得是否还好, 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是否做到尽善尽美?

2.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反思型教师一般把学习看做是一个主动建构、社会建构的过程。“主动建构”表明学习的过程需要经验的分享、合作与支持。反思型教师这样看待学生的学习, 所以他们也努力做主动的学习者, 并积极争取他人的帮助, 渴望形成一个合作研究的团队。如学校开展的师徒结对, 以老带新, 以新促老, 还有备课组活动, 一个人主备, 其他同轨教师来探讨。学校也在创造研究氛围, 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3.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学观。反思型教师十分重视教育者的责任, 重视教师在儿童学习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为“教”是为“学”服务的, 由于儿童本身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是极为多样化的。

譬如说:一位学生画太阳, 画成了绿太阳, 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颜色涂错了;怎么是绿太阳?实际在学生的眼里, 太阳是多变的, 可以是太阳公公、太阳娃娃, 也可以是绿色使者。如果一个教师缺乏有关学生行为的知识和经验, 就会做出不适合的决策, 从而产生不好的后果。

一位专业的、经验丰富的教师, 即使对待相似的问题也会采取截然不同的方法, 关键在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比如, 学生可能正遇到了一些个人问题或者是麻烦, 或许是家里出了什么问题, 或许是和班里的其他同学有矛盾等。专业教师在这方面就拥有更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能够采取多种策略来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难, 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3.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三

时代在进步,环境在变化,新课程改革正迈向纵深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新时期教师培养的“焦点”和“新增长点”,成为管理思考和探寻的方向。结合学校实际,笔者试从加强教学流程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成进行浅述,以求共勉。

一、从教学常规入手,夯实教师成长的基础

教学常规,是教师日常教学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教师成长的起点。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既可保证学校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又能奠定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学校主要从如下方面开展工作,夯实教师成长的基础。

1、以备课改革为契机,督促教师成长。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要素。为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在教管中心的统一组织下,大胆进行了备课改革。主要做法如下:其一,变个体备课为学科组集体研究式备课,改原来的只注重教学设计为研读教材,关注学生;其二,采用“导学案+教材批注”的模式,改单一教学设计为多方向,多环节备课。其三,重视课堂教学、单元教学的反思或教育故事的叙写。通过备课改革,强化了教师钻研教材,关注学生的意识;强化了教师对重、难点上学法指导的深入思考,强化了学科组集体智慧;强化了教师对教学的反思等要素。从而督促教师从不自觉到自觉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华丽转身。

2、以课堂为平台,锻炼教师成长。课堂是教师教学实践的基地,教师成长的主阵地。围绕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们强调课堂的“教”与“学”的活动要“精”,强调“教”、“学”过程中关注教法和学法的改革,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多年来,学校从管理上“聚集课堂”,以校长、书记、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听课小组,采用约课、走进随堂等方式,与教师零距离接触,与教师教学面对面,直接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定期举行展示课活动,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实战,互相观摩,引燃反思的欲望;开展评课活动,教师围绕课堂,唇枪舌箭,针锋相对,激起耀眼的火花;开展说课活动,教师引经论理,透析教材,提升理论的素养。从而达到以课堂为中心,以活动为催长剂,扎实训练教师学科基本功的目的。

3、以检查为导向,监督教师成长。学校在管理上,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做好记录,及时发现、总结教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悉心与教师面谈,引导反思,促使教师察漏补缺,及时整改,完善自我。

二、着力抓好教科研工作,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策略和必由途径。要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科研势在必行。教研管理中,首先根据教师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科研目标:老年教师——发挥传统优势,着重经验总结,力求稳中求变;中青年教师——着重组织其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围绕学科,开展研究,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骨干教师——着重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反思、总结其教育教学经验,形成特色,发挥示范作用。其次,以问题研究为抓手,提高教师科研的有效性。教师在教研组中,提出教学中的疑难点,把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进行问题研究。如:我校数学组,针新课改下的解决问题这一难点,确立了以“如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专题研究;语文组确立了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研究等。其三,以课堂案例为导向,促进教师反思成长。我们主要采取了本校教师提供研究课,引进优秀教师录像课进行品评,在分享别人成功的经验的同时,教师对照别人的经验和问题,剖析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教学行为。如此反复,教师积累了反思素材,从量的收集到质的分析,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建立教师评价体系,完善教师专业化成长制度

学校重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学校设计了《课堂教学评价表》,从教学目标、教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情境及手段、学生參与状态、师生互动生成、练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等方面予以评价;设计了《教师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评价量表》,从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的理解、处理与教学语言,课堂教学情况反馈等方面考察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师互评、教研组及学校综合评价的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系统的教育工程,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学校应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形成长效机制。把教师成长落实到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

4.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四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江口县闵孝中学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了提高我校办学水平,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2006年以来,我校的继续教育工作有实践,有反思,有收获,在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一、完善继续教育规章制度

学校制定中长期的继续教育规划,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保障措施得力。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各项培训任务分工明确,专人负责,以“研训一体”为主要的继续教育模式。加强集体探讨,研究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思路,要求每位教师所形成的教案要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现状,体现自己的教学特长风格,凸现“以学定教”的备课宗旨,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博采众长,求实创新,充分体现自己的创造性劳动。

二、抓住教师成长时机

我校抓住教师成长的关键时机,让教师学会教学,懂得研究,在实践中练就能力,实现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措施是:①“磨一阵”,奠定成长基础。为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学校要加强对青年的磨练,要求过好“三关”(教育教学基本功关、学科教学关、教育科研关),上好“三课”(常态课、研究课、汇报课),读好“三书”(课程标准、理论专著、教材教参),练好“三技”(三笔字、普通话、信息技术)。②“扶一把”,引青年教师上路。对有潜质,有培养前途的教师,学校要想方设法,积极创造条件,有意识把他们推上研讨课的舞台,推荐他们参加各级教学竞赛,指导他们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让他们快速成长。③“逼一程”,让青 1

年教师超越。“逼课题”学校规定青年教师每人必须参与校级或校级以上学科课题研究,力求做到:课题研究小步走,具体实施稳步走,并对其成果加以量化,与其切身利益挂钩;“逼超越”参加同级比赛获得一等奖后,不能再次参加本级比赛,只能上一级比赛,依次层层逼上,不断努力,屡结硕果。

三、为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

1、挖掘学习理论动力

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教研活动,请教研室的专家到学校讲座,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学校提出“自加压、出成效”的要求,做到“八个一”,即:(1)每学年完成一本学习教育理论记录本,并作摘录至少50篇;(2)每学年确定一个教研课题;

(3)每学期主备、主讲一个单元教材;(4)每学期开一节教研公开课;(5)每学期主评一节公开课;(6)每学期编写一份最佳教案或自拟一份期考卷;

(7)每学年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8)每学期提一条教改合理化建议。

2、给机会——参加培训

建立和完善学校骨干教师梯队的培养,每学年按计划分步骤组织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学校对校本教研中成长起来的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发挥骨干的作用,给他们委以重任,如担任课题负责人、承担校本培训任务、示范教学、带徒弟等,让他们的特长充分地展示出来。

3、给压力——自主学习

教师的成长更需要自身不断的学习。为此,我校要求教师自觉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提倡写学习笔记、教学体会、经验总结,让教师在自我学习中提升理论素养,感悟“课改”精神,并将先进的理念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

①向文本学。读名著专著、读教育期刊、读课程标准、读教材教参。要求教师能围绕某一个主题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并结合对教育教学实际进

行反思。为了更好地督促教师向文本学习,我们制定学校的“书香伴我行”教师读书计划。同时,学校提供相关的推荐书目供老师自学。对教师读书笔记和读书反思都有相关要求与检查。

②向专家学。

把教师“送”出去——外出培训,并继续实行“一人培训,众人受益”的培训方式。每年,我校都派出大批教师参加国家、省、地、县各级各类业务培训。同时,要求选派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归来要写学习汇报材料,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把学到的东西及时传递给其他教师,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把专家“请”进来——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在请时力求“三讲”:一讲,“请”要讲针对性,要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请,不能随心所欲地请,确保请的目标性。二讲,“请”要讲有序性,要围绕培训的主题规划和开展态势,要与时俱进地请,确保请的有序性。三讲,“请”要讲实效,要聚焦热点,关注焦点,凸显难点,解决疑点。

③向网络学。充分利用现代远程培训平台,利用资源组织教师收看名师教学实录等,开拓教师视野,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反思,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4、关注过程

在实施校本教研的过程中,除了做好常规的工作外,我们还特别注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①活动制度化——活动有定时,内容有布置,教师有准备,人员有参与,活动有开展,时间有保证,结果有小结。我校认真落实课堂开放和随机听课制度,严格按照“说课——集体备课——上课——评课(课后反思)”这一流程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

②内容简单化——通过学习交流,获取相关理论,指导校本实践;通过备课上课,促进教师学习、思考、整合经验,提高专业素养;通过评议反思、分析得失,总结经验;循环渐进,提升教师校本教研的能力。

③引领常规化——学校班子成员参加教研活动,以自己的教研热情感

染、带动教师,并把自身的资源与老师共享,共同探讨解决校本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使校本教研正常开展。

四、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

课堂教学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校本教研也应回归课堂。我校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案例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常态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1、以“同课异构”为形式,在教研活动中展示自己

认真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同课异构”的课,并不是为了比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而是教研的需要。其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①展现教师不同的风格。②展示不同要求的课。③展示不同的教学思路。④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

2、以“常态课”为载体,扎实开展人人上一堂好课活动

“校本教研”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解决学校、教师的实际问题,而这些实际问题,往往是“常态课”发生的。以“常态课”为载体进行教研,不仅可以克服传统教研中,研究的内容缺乏常态基础,研究的人缺乏广泛性,而且赋予“校本教研”新的内涵。几年来,我校要求每位教师设计一份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自己最满意的教案,人人上一节研究展示课。课后,教研组进行开放式评课,互相讨论研究课的成败得失,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3、将“课例研究”与“专题研讨”相结合五年来,我校执行以课例为主要形式的“实战”型校本教研,确立以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为课例研究的实体和中心,以随堂课、研讨课、汇报课、公开课、观摩深为主要范例开展课例研究,并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开展微型教研活动(做教学札记、编写案例、撰写教学反思、相互说课),充分调动教研组、教师开展本教研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4、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骨干教师是学校的一张王牌,他们业务精,教学经验丰富,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至关重要。我校坚持“以点带面”、以局部

促整体的工作思路,采取研讨→集体备课→教学示范→教学反思的教学过程,使全体教师在研中学、教中悟。在正常教研课的基础上,每学期骨干教师都要比一般教师多做“四个一”,即上1节示范课、多读一本教育教学典籍、多写一组教学随笔或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做一次讲座。

5、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档案。学校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业务档案。这不但为学校提供了教师评价的依据,而且也便于教师对自我工作的反思和改进。

五、落实检查整改措施

学校以省、地继续教育检查为切机,加大了教育教学常规检查的力度和密度,力求“真”、“实”、“效”,即反映真实问题,坚持实事求是,达到促动的效果,努力使检查与评价成为一种引领、一种服务、一种激励,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行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分层管理模式,每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情况进行单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教师做好整改工作,做好情况记载。同时,学校还不定期组织相关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对各组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梳理,除了在大会上进行整体通报外,还以教研组为单位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督促教研组研究、讨论整改方式方法,促使工作更上一层楼。

5.写好教学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篇五

一、反思在平时课堂教学结束时

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我们应该再次聚焦《生物新课程标准》,反思教学线索是否清晰,制定的目标是否合理,教学环节是否流畅,逻辑推理是否严密。甚至可以反思到细微之处:课堂导入是否新颖,课堂提问是否具有说服力,多媒体使用是否恰当,课堂小结是否到位。在此基础上,及时弥补课前设计的不足,记录生成性资源,整理出更为科学与实用的教学资料,供以后备课时参考。

二、反思在专家引领同事建议时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专家引领和同事建议是我们进行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自己上公开课或研究课后,各位专家学者和同事的评课,是汇集众家之长,形成高水平教学反思的重要来源。例如,笔者在开设“有丝分裂”公开课时,原本教学设计中用橡皮泥捏的方式来模拟染色体数目及行为的变化,但是在开课以后,就有专家和同事建议用牛奶盒上的吸管来代替橡皮泥,因为橡皮泥要先捏成染色体的形状很费时,且活动中易变形,而吸管本身的形状就类似染色体,其中间能弯曲的点可以看作为着丝点,用双面胶可以固定两支吸管的“着丝点”,直观地表示出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与行为变化。笔者及时采纳这一建议,并且反思出用牛奶盒上的吸管代表染色体来开展“减数分裂与遗传规律”的活动不也更好吗!有了必修1中有丝分裂的模型建构做基础,在必修2中指导学生分别用红、白两种颜色的吸管分别代表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用剪刀改变吸管的长度来代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在吸管上贴上标签,标上基因,来模拟“基因在染色体”上,学生在直观的演示出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行为后,顺利地得出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教学反思在专家引领同事建议时,要求我们要怀着虔诚的学习态度,抱着熔铸百家的胸怀,吸收借鉴他人的教学智慧,取长补短,融会贯通,这样就能显著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三、反思在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生物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组织了各种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培训,以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我完善,以推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在众多的自我完善方式中,培训反思无疑是最有效的一种。2012年暑假,笔者有幸在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江苏省高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在为期十天的培训期间,笔者聆听了专家教授精彩的讲座,有机会和他们就生物教学中存在的困惑进行零距离的交流。专家教授们的讲座和优秀教师的研讨课引起了笔者强烈的反思,使我更好地领悟到了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科学思想与方法,学会了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科学中的一些观点,这对于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专业理论的拓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生物教研组全体教师要珍惜参加各种培训的机会,及时撰写培训反思,并汇总起来,教学中将这些教学反思与培训心得及时运用于平行班或下一届的教学中,就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整个教研组的教学水平。

四、反思在研读各级各类美文时

对于生物教师而言,《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以及一些综合类教育期刊都是需要认真阅读的。这些期刊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经过编辑们从大量来稿中认真筛选的,其中有的是介绍生命科学最新发展动态的,有的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理论,还有的是解决中学教师迷惑与不解的。经常研读各级各类教研美文,并及时加以归纳和反思,无论是对我们的生物课堂教学,还是对自身的专业成长,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在读书时还做有心人,不仅在读书笔记中摘抄名人名言和教学理论,而且还摘抄能为自己所用的教学设计和优秀的谚语、诗句和口诀。摘抄的同时,笔者还积极撰写研读反思,在不断的阅读与反思中完善自己、完善教学。

6.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六

教学反思:教师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主要内容:

1、教师反思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2、教师反思的对象和内容(反思什么?);

3、教师反思的视角与策略(怎样反思?);

一、教师反思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1、什么是专业化教师?

一个职业真正专业化的条件和标准是:专业训练、专业知能、专业自主、专业伦理、专业发展。

基于这样的标准,我们思考教师的职业特点,反思我们的成长历程,很容易知道教师应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无论是社会发展对老师的要求,还是本身的专业成长需要、为了提高教师在社会在的地位的需要等,教师这一职业必须实现专业化。

2、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3、教师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的实现只能靠自己(自主而非被动)

由于每一位教师自身的条件不同,他所身处的教育环境(社区环境、学校环境、班级环境、教师群体环境等)不同,更重要的是他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也是不同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每一位教师所走的专业化道路也就不同。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应形成自主专业化发展的能力。

另外,教师培训不可能是针对某个教师的单独行为,特级教师的也是不能复制的,政府、学校等培训机构和行政部门在某种程度上虽然有助于我们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随着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时代需要我们教师走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道路,我们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现也因而也就只能靠我们教师自己去实现。

4、教师持续、自主的专业发展需要其不断地开展根植于实践的行动研究。

很多中小学教师往往以为搞教育教学研究是教育专家、大学研究者的事情,这是我们认识上的一种误区。的确,大学研究者的专门化研究不同于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我们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目的是改善实践,是对我们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是在实践中进行的研究,也是为实践改进的研究,而大学研究的目的更多是建构和验证教育教学理论。

因此,我认为我们的研究应把研究的目光着重放在我们的课堂上所发生的故事,放在我们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所发生的问题,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个性,形成一些个人的教育教学理论。

也就是说,我们教师的研究应放在我们自己的行动研究上,而行动研究的核心要素是对实践的反思,是我们教师对本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深层次的、观念上的反思。

二、教师反思的对象和内容(反思什么)

1、反思教育教学技术与行为(“我是怎样做的?”)

比如课堂教学中的某个问题是我是采用什么方式呈现的?在课堂提问时我都提问了哪些层次的学生的哪些问题?我是如何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我是如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是如何处理的?课堂上出现了哪些生成性的教育教学资源?我是如何利用的?等等。我们所做的反思,其根本目的在于方法上的积累、交流与进一步完善,以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2、反思教育教学观念(“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个问题我为什么需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为什么要扮演一个巡警和法官的角色?如果扮演其他角色效果会如何呢?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我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处理?等等。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必须从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去进行反思,以更新与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使自己过一种理性的教育教学生活,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3、反思教育教学背景(“我的行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我们知道,很多所谓正确的理论都有它特定的适用背景,相比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也不存在绝对正确与错误,只有在某种特定的背景下才能对它进行判定。因此当我们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时,必须考虑当时事情发生的具体背景,在我们写反思时应该也必须对当时的背景进行描述。

三、教师反思的视角与策略(怎样反思?)

1、自己作为学习者和教师的视角。

这是我们所常用的一种方式,如在日常的教学中写一些教学日志与札记,教师学习审计、角色模型简介、生存忠告备忘录、教学录象......。

在反思时要尊重自己的经验,看重自己,同时也要怀疑自己,学会欣赏他人,想想自己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方法与别人的方法相比效果会有什么不同,对他人的优点与方法不妨来点“拿来主义”后进行思维的加工与实践验证。

2、学生的视角。

这是我们老师很清楚它的巨大作用但又往往不愿意去做的方式,因此很多时候学生的视角只停留在学校的统一行为上。事实上如果我们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多征求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行为等方面的意见,那么不仅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而且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高效。

因此,需要我们教师蹲下来与学生对话,理性的重视学生建议。

3、同伴等重要他人的视角。

这也是我们常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但可惜的是这种方式往往因为渗透了过多功利性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它的作用大打折扣。平时我们都参与听课,课后也进行评课等,但很多时候由于我们听课者没有给自己设计观察课堂的视角,被听课的老师也没有对听课者提出一些帮助自己解决某类问题的建议,因而在课后交流中也就没话可说,或者有话说时都是千篇一律,尽说一些正确的废话,没说到问题和问题解决的点子上,更没有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见议。我认为这样的听课是无效的,至少对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帮助不大的,对听者、特别是被听者的专业化成长也是帮助不大的。

同时,我们也可以参与一些网络上的交流,在网上与其他教师、专家进行面对面的对话。

但必须注意的是,在对话与交流时一定要有针对性与目的性。

4、理论文献的视角。

常常,当我们进行反思时,当我们想进行某种教育教学改进与尝试时,等等,我们总感觉不到有理论知识的支撑,因而不能在深层次去反思,教学改进与尝试不能理性的进行,有时更不敢作一些根本性的改变。为此需要我们平时多阅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书籍。

理论有助于我们理性的分析教育教学实践,而教育教学实践可以验证理论与完善理论,它们是相互相承,互相促进的。

7.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七

一、做题、学题——教师专业成长的开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高考试题的类型复杂多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许多题型是新的、陌生的,因此教师通过做题可以及时了解和熟悉各种新题型。

教师做高考试题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教研组的统一安排下,对近三年的各省市高考试题或一些期刊上的试题分类整理,集中做某个专题,这样,教师就为下一步给学生讲解此类专题、展现思维过程做好准备。这是从“点”方面做题。第二种,教师完整地一份一份做高考试题。这样,教师不仅可以提高自己解题能力,拓展自己解题思路,并且能体会到命题者对一份完整高考试卷的命题意图,还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学科框架、从微观上掌握知识技能、感悟学科思想方法和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做完试题以后,教师就更容易理解学生高考时的心理,了解学生解题时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会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多加考虑。

每个学年度之初,教研组根据学期计划给每位教师布置任务,教师根据任务从近三年高考试卷特别是本省的高考试卷中选出相关题目。例如,语文教研组每学期都要求教师从近三年高考试卷中选题,首先是必选试卷,即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其次是适当选择一部分试题的高考试卷,即江苏省以外的其他省市(含全国)的高考语文试卷。选题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学题,教师应对选出的高考试题从以下几个角度学习:高考试题的背景、概念的描述、考查的知识点、考查的能力点、情境的设置、试题的优点等。在学题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学习关于高考命题方面的理论书籍,这样,教师不仅学到命题技巧和方法,还掌握命题方面的理论,并且能在专业理论上有较大的发展。

二、命题、说题——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命制试题,从小的方面说,可以大大提高教师命题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从大的方面说,是教师人生中的一次历练。命制试题前,教师需要明确高考要求,梳理高考考点;命制试题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试题中突出高考常考的知识点,需要注意考点最好不要重复出现,需要把握试题的难易区分度,等等;命制试题后,教师需要适当回顾试题命制全过程,并及时总结得与失。经历多次命制试题后,教师就知道在教学中应该围绕哪些知识点重点讲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命制试题应根据教学需要由教研组统一安排,在做题、选题和学题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研组具体要求自主命制试题。

说题,就是教师按照审题、分析、解答和反思的思维过程对命制出来的试题在教研组集体活动时说出来,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校本研究形式,出现的时间较短,教育研究者对它研究深入的程度远远不够,各地对说题包含的环节还不统一。例如,对于数学学科,浙江省宁波市教研室的杨一丽认为它的基本环节是六个,即说背景、说题目、说解法、说思想、说延伸和说反思。[1]刁成海认为数学说课一般有以下程序:一说试题命制背景;二说试题考查目的;三说试题讲评方法(教学设计);四说试题的解题的思路分析;五说试题的一题多解和变式引申;六说试题小结或解题后的反思。学科不同,说题环节也不尽相同,不过,各学科说题环节的基本内涵还是一样的。综合各地研究成果,结合近年来对说题,特别是语文学科说题的研究实践,笔者认为,说题应主要包括五个环节:说背景、说题目、说解法、说延伸和说反思。说背景主要是说试题的出处、试题涉及的相关知识;说题目,指说出题干提供出哪些信息和要求,试题的重点难点在什么地方;说解法,即说出试题解决的过程;说延伸,说出题目的变式和结论的推广和拓展等;说反思,主要说出两方面,一是试题本身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二是教师对解法中的一些困惑。说题的关键是阐述试题解决的过程,从深层次上揭示试题背后的潜在问题,突出学科本质。

说题,主要是从理论上进行阐述,重点是全方位研究探讨试题,促使教师进一步掌握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教学策略,它促进了教师专业思想和理论的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三、研题、赛题——教师专业成长的继续

研题,即研磨试题,包括教师自主研磨和教研组集体研磨。教师自主研磨试题,主要是研磨试题自身的科学性合理性、试题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试题主要考察的知识点和能力、试题应用的范围以及价值分析等,应在试题命制之后开始,并在说题环节之前完成。

教研组集体研磨试题更为关键,因为它能全面发现试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应在教师自主研磨试题之后进行。教研组集体研磨试题时,命制试题的教师先说题,教研组其他教师接着试做该试题,他们向命制试题的教师提出做题感受,主要谈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学生能否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评价该试题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讨论、交流该试题的考察目标、主要特点和使用范围等;最后,教研组全体教师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思路。命制试题的教师在广泛听取教研组其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对试题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由学校教研组或上级行政部门教研室举行的学科命题比赛,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命题能力,为教师研修搭建平台,还会极大地激发教师命题的热情,从而在校园内形成学习试题、讨论试题和命制试题的良好风气。首先,教研组或教研室下发通知,对命题的主题、范围、要求以及活动组织方式等提出要求;然后,本学科优秀教师和教研专家从众多的试题中按照比赛要求评出优秀、良好等第;第三步,获优秀评价的教师现场回答专家对试题所提的问题,诸如命题意图、考查目的和难度预测等,同时专家根据教师回答穿插对试题的点评;最后,学校教研组或上级行政部门教研室当场对获得优秀、良好评价的选手颁奖。赛题活动,可以提升教师对试题的理性思考和分析,可以推动教师不断地反思,还可以促进教师深入理解新课标内涵、准确把握学科价值,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

当然,反思应贯穿试题研究全过程。从做题、选题、学题、命题、说题、研题一直到赛题,教师都应进行反思。反思是从试题研究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教师在每个环节结束后,及时分析总结成败,重新认识和做出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的措施。反思,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得到升华,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加强高考试题研究必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由“专业新手”成为“专家型教师”。

参考文献

8.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八

关键词:教学反思;方法策略;教学提高

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本身,尤其是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参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为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反思

1.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学反思的几个方面

一方面,反思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初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

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我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16~17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2.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是物理教学反思的主要方向

物理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在老师的专业成长中具有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反思有利于形成新课程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和调整,无疑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对教育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教学反思的过程是质疑、学习、创新的过程。在反思过程中,要把观念的学习反思放在首位,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自觉研究课程理论的宏观发展趋势,领悟新课程理念的创新,优化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掘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学生个性健康的促进者,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使新课改理念落到实处。

2.教学反思是“学会教学”、全面成长的过程

任何一个教师,哪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结果进行“追问”,对目标行为和成就进行质疑,由果索因,进行深思,促进教学经验的总结,促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反思中,教师就能不断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实施反思性教学,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必将促进教师全面成长。值得提及的是,课程不仅是预设的,也是“生成”的。课堂生成是一种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教学思想,它意味着学生生命的唤醒与欣赏,它关心人的生命的完整性、丰富性、自主性、独特性,关注人精神的成长与人格的健全。丰富繁杂的生成性问题普遍存在于真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应对“生成”,鼓励和促进开放与“正向”的生成,纠偏“反向”“无意义”的生成,唯有教师不断反思以找到应对策略。

教师开展自我的行动性研究是内在的、自发的行为,而诱发教师行为研究的“催化剂”则是教学实践和学习交流中引动的教学反思,对教学中具体问题的直觉反思是平时养成的反思习惯的基础。在此前提下,不断拓展教学反思的领域,逐步形成理性的认识和批判性的观点。通过这样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由实践到理论的循环往复的反思,逐渐使自己不但成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和探索者,还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

3.教学反思是产生集体智慧的过程

反思的过程也是专业引领、同行互助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在专家报告、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示范课等。换一个角度可以更加全面而准确地认识自己。相互学习讨论,也才有思维碰撞的火花产生,进而产生集体智慧。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之间相互切磋、互相交流,能避免漫长的摸索过程,在最短时间掌握实践性知识,并融会贯通于教学中。

希望我们的教师行动起来,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成为一代名师,真正地实现向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转变。

9.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九

【摘要】教学高效的含义:从成本观念上看,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效率的最大化。从全面发展的观念上看,其高效性就是教学三维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主题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效益的最优化。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作为数学老师,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究其原因,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为此,我开始有意识的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评价,试着按照漳河中学高效课堂的十字原则“全体、还位、控时、活动、达标”去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下面谈一下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一、在高效课堂教学实践反思中不断成长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内容的重要部分,是促使教师个体乃至群体由教学者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的催化剂。教师的反思能力应在自身的反思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反思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群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有计划地自我培养和自我提升,教师应把教学反思这一过程努力把握好,真正为提高课堂高效而努力。现举例如下:

1、从生活出发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在生活中,用刀去切物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是一件非常生活化的事件,与生活息息相关。如 练习册中有一个“截一个几何体”的练习学生有一定难度,在讲这一题时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采用“还位”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星期天在家里用萝卜、土豆等材料切成正方体,然后用刀去切物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切截,他们都得到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的截面,但有些同学却没有发现五边形、六边形的图案,到校后教师引导、启发他们运用面面相交得线的理论知识来解析实践的结果:截面为三角形因为截面经过了三个面,截面与经过的三个平面相交成三条线,相交线围成了三角形图案。截面为四边形因为截面经过了四个面形成四边形。在这样的理论指引下再去实践,学生们很快地截出了截面为五边形、六边形的图案。教学内容就在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得以延伸,有效利用了高效课堂中提倡的自主式、发现式、体验式、参与式教学方法。

2、学科的融合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魅力和综合式的学习

创新设计可让学生积极向上。在学习了4.1.1几何图形一节后,让学生上网查询,在老师精心指导下,成功地进行了“我是小小设计师”的课堂活动:以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设计一幅图,并说明你想表现什么。与美术学科结合起来,由两位学生作为这节课的主持人,其他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说明自己的创意。最后,美术、数学老师作为特约指导,对学生的几何图形图案设计及创意、发言等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再自己进行小结、反思。在班上办了一期学习园地板报,附了一副对联:加减乘除谋算七(2)学业,点线面体描绘漳中蓝图。整节课学生体验了图形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现代数学观,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学会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同时这也是跨学科综合学习的一种尝试。

3、巧用顺口溜加强记忆

几何图形一节有一题是将正方体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问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正方体的展开图种类繁多,形状各异,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教学中,先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并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共得出11种类型,然后根据图形特征,师生共同归纳,编制了顺口溜:“一三二”“一四一”,“一”在同层可随意。“三个二”成阶梯,“二个三”“日”字连。异层“日”连,整体没有“田”。使学生读起来上口,用起来简洁,教学效果较好。

二、细致评课,体现了教师对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度

1、听了黄老师《一次函数》一节复习课后,从以下几方面体现高效课堂的特点和意识:(1)能体现高效课堂的思想和观念,目标意识明确。(2)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老师能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3)教师在教学流程中,有意识的进行学法指导,注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4)老师在教学中反馈意识较强,教学过程注意有的放矢。概括为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

2、严老师《随机事件》一节课在故事、游戏活动中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三维目标的教学。值得商榷地方,由于老师第一次上本节内容,深度把握不够,若能放得更开一点,将会使课堂教学更加完美。

三、高效课堂活动感悟

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活动已经进行近一年,也听了几十节课。11月区教研室领导到我校指导高效课堂工作,各科进行了听评课活动,对我校的教改工作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听完后受益匪浅。我们分析一些成功的课堂,不难发现,学生具备下列学习状态时,学习效益最高。

1、当学生富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2、当学生处于悱愤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3、当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多样时,他们学得最好;

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5、当知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时,他们学得最好;

6、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7、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

8、当课堂学习知识让学生产生共鸣时,他们学得最好;

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1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高效课堂教学,既重在教师高效的教,更重在学生的高效的学,教师的教如何让学生实现学习的高效,是我们老师们长期实践研究的问题。

四、高效课堂问题思考

1、现阶段我校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形式比较单一,可以实行在备课组内进行同课异上进行研究,多轮一课研究,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中来,展现他们的教学风采。

2、不同学科的课堂效益体现不同,因此评价的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使得评价更加客观更加公证。

3、教育需要教师站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教育永远充满感悟,充满遗憾,需要永远的探索。

10.加强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成长 篇十

加强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成长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创建特色化学校和落实课程改革各项目标的重要措施,开展校教研是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能否实现观念的更新、角色的转换,是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把加强教师培训,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来抓,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与新课程合拍的教育理念;必须具有丰富扎实的德才学识;必须具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的进取精神。

1.注重集体培训

培训时,注重在形式上抓“活”,即将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单科培训、年级培训相结合;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培训相结合;外出培训与校内培训相结合;观看名师讲座与听后讨论相结合;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在内容上求新,即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学校要求教师边培训、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高,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2、大力提倡教师外出学习

汲取先进理念,以便在教学中少走弯路。

3、从分发挥电子备课作用

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接受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自我培训。

4.不断反思,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为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养成"实践、总结、反思"的习惯,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冷静的分析和反思,以达到一步步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学校坚持开展“七个一”活动,即要求教师每学期交一份高质量案例,每月交一份高质量教学反思;每月交一份优秀教学设计;并要阐述自己的设计构想;每学期读一本理论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每学期上交一个优秀课件。在学期末进行展评,分类汇编成册,载入教师成长档案,纳入期末“一评三考”考核范畴。

5.重视校内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作用

教师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积极开展“参与式”、“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教研,达到互助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一是集体备课。把各学科以年级组为单位划分若干研究小组,由每组小组长负责开展活动,教师采取研讨形式,针对教学内容谈自己的想法,旁听者可补充,在教学上扬长避短。在备课中,力求做到八备: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和方式;备优化教学过程的大体设想;备教法学法的选择,备教学手段的运用;备教学效果的预测、反馈、调控,体现了个体化的教学风格。备教材分析,弄清本课在本册本章教材中的编排意图;备学情分析,指出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备教学目标及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措施等。

6.鼓励教师阅读大量的教学书籍

通过研读他人经验,力图在解读别人的同时认清自己;在借鉴别人的同时发展自己。培养教师养成博学、善思、勤写的习惯。通过广博的学习,尽可能多地搜集和教材有关的资料,课堂上厚积薄发,从而焕发课堂的生机和活力。要学会思考,一是对课堂的思考;二是对教育现象的理性思考;三是在阅读中思考,并敢于质疑。

二.加强校本教研是学校课改的永恒动力。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成为教研者。教学研究应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教研的“立足点”放在解决课堂教学实际的问题上,把“切入点”放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上,采取集体研究、微型教研,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1.形成良好的教研工作氛围

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学校要努力把教研组打造成为教师教学创新的心理安全港和精神加油站。一是把教研组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学团队;二是加强专题研究。通过“上课、听课、研讨、反思、评价”的研究过程,有力的促进校本教研工作;三是提倡微型教研。即小范围教研,使教研突出目标多样化,思路清晰化。

2.按学科分组开展教研活动

如:教学能手示范课,学科带头人研究课,骨干教师观摩课,新上岗教师汇报课等。每次课后都按照执教者自评(反思)——教师互评——领导点评——执教者谈体会——听课教师谈感受的步骤,认真评课,达成共识,资源共享。要加大推广听课的力度,随时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随听随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效果。

3.开展师徒结队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大力挖掘学校资源优势,让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要求他们互相学习、研究、咨询。积极开展系列教学活动。

4.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实现双向交流

请教育专家进行专业引领,指

导学校教研工作,同时,校际之间进行教研交流活动,让教师走出去,充分彰显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魅力。

11.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十一

在2010年时,我们教研组共17位教师,其中新教师2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1人,骨干教师1人,师资总体水平不高。教研组根据实际情况,为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头作用,促进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特制定了《教研组“磨课”制度》。“磨课”制度按照“集体备课——同课同构——对比引领——再度实践——案例反思”五个步骤进行。

一、集体备课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就是“集体效应”,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也应进行集体协作。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集体备课,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使之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在一路跌跌撞撞中“摸着石头过河”,逐步摸索出符合本组实际的操作流程。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1.准备活动。在活动前,主备教师(通常是执教老师)需提前钻研教材,搜集相关信息,设计教案,打印成文,在集中讨论前两天把教案发给组内每位教师,并准备好主讲内容,交给备课组长。辅备教师在活动前要熟悉教材,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认真阅读主备教师的教案,提出自己的观点,为组内集中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2.集中交流。集中交流的第一环节是备课教师结合主备教案阐述主讲内容;第二环节是组内辅备教师针对主备教案、主讲内容各抒己见,进行讨论交流。交流后由学科骨干教师对教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诊,给予教师专业引领性指导。

3.网络研讨。主备教师参考组内教师有价值的意见对教案进行第一次修改。改后的教案于第二天上传瑞博平台,组内教师上瑞博继续交流。

为了使集体备课更扎实、有效地开展,我们对主备教案、主讲内容进一步进行了规范。主讲内容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突破、练习设计等。我们教研组强调备课要突出“一课三习”,把课前、课中、课后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有效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

二、同课同构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流后就会有多种思想产生。”教师的教学也如此。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如果教师间能交流彼此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就可以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在教研组中,怎样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让新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我们采用了“同课同构”的方法。

“同课同构”旨在通过“师师沟通”、“资源共享”等过程,达到以下目的:

1.小中见大,小中求得。针对新教师第一轮上课中出现的问题,全体组员进行分析;届时将有另一位教师来同构这一课,以使新教师学习他人对课堂生成内容的处理及课堂的调控能力,做到一课一得。

2.倡导教学个性化。同构的目的是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等构建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

3.发挥团队精神,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共进。我们通过集体研修教材,由骨干教师引领能力水平相对薄弱的教师,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以便取长补短,实现教育教学资源、智慧资源的共享,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其效果的目的。

三、对比引领

教学问题来自于课堂,也必然通过课堂来解决。我们将同课同构的两个不同案例进行比较研究。首先是审视课堂,提炼问题。在教师上公开课时,组员根据分工审视同伴的教学行为,分析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围绕主题提炼相关问题。然后,教研组通过对比分析,引导教师更直观地发现自身存在的教学问题,同时为教师解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四、再度实践

在观察、分析、调整、反思的基础上,教师认真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把握课堂生成动态,提高课堂调控能力,再度试教;要求其他教师进行新一轮的行为跟进。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全体组员的共同探讨,执教老师的教学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更正,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他教师也从中得到启发,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水平。

五、案例反思

学会反思是每位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美国一位教育家说:“那些喜欢反思,并且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老师,也会成为胜人一筹的教师。他们可以指导其他教师的成长。”一次有价值的案例分析活动不在于是否有热热闹闹的场面,而在于参与者思考的力度。教师对案例的反思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环节的简单设计上,而必须将课堂教学放在更为理性的背景中去解读,让教师准确找出各自的教学问题。只有实践没有反思,那么教师的进步将十分有限;然而,光反思不实践,则无异于海市蜃楼,将是没有意义的反思。

一次次研修活动,犹如珠贝一般,美丽地闪烁在教师的教学和生命历程中。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让教师在教学中得以快速提升,从而能够诗意地奔向专业化成长之路。

12.重视教学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篇十二

一、课后反思的意义

1.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有效措施, 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在反思与评价中不断优化各种策略、方法和观念, 才能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2.课后反思能及时记录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学心得和课堂教学的效果, 并将它补充、修正和完善在以后的教案中。

语文教师要学会每天反思、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 及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这样, 既可以对本节课作出正确的评价, 又可为下一轮的教学提供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资料, 还能防止某些教学失误在今后的教学中重现。教学与反思相结合, 教学与探究相结合, 能帮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 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专业素养。

二、课后反思的方法

1. 对使用的教材反思。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 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 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 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 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所以, 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 更是教材的建设者, 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如发现教材中有的生活场景的选择、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是很贴近学生的生活, 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时, 教师就应该跳出书本大胆质疑, 自选认为更适合学生的篇目, 并在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

2. 对教学的不足之处反思。

在上完每堂课后, 教师要静下心来找找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 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等。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 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 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汲取的教训。同时,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 找到了哪些解决的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 写出改进的策略和教学的新方案。从而不断强化自己有效教学的意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对精彩的片断反思。

每上完一节课, 语文教师都要不失时机地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与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亮点。有时在课堂教学中, 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 师生的思维发展和交流的融洽, 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瞬间灵感, 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 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的机会去捕捉, 便会因时过境迁而消失。如, 哪个教学程序安排得富有科学性, 哪个问题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等。

4. 对学生的独到见解反思。

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 都有这样的经历:下课后我们总是乐于把本节课上学生的独特解法、精彩回答、创新思维等与同事们交流, 让他们共同分享其中的喜悦。这种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 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 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 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 帮助学生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同时, 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提高教学水平。所以将其记录下来, 完全可以作为以后教学中的第一手材料。

13.加强业务管理 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篇十三

宁南县机关幼儿园 冷 静

摘要:青年教师是幼儿园的新鲜血液,是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有灵活的头脑、灵敏的触觉、鲜活的思想,勇于创新,乐于进取,专业技能好,能给幼儿园新的动力,给幼儿产生更新的影响,但经验欠缺,缺乏保教技能与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因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至关重要,是关系幼儿园发展的关键。在幼儿园业务管理中必须根据她们的特点,柔进人文化、柔性化、能本化、民主化、信息化等管理方式,促进青年教师群体的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加强 管理 促进 成长

俗话说:“一位好园长就是一所好幼儿园”。同样,一个好的业务园长,必将带领出一班好的教师队伍,业务园长只有懂管理、会管理、善于管理,才能有效地促进青年教师的群体成长。

一、把握现状,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业务指导者,首先要清楚本园保教工作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了解青年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技能及业务水平。只有准确把握青年教师的现状,才能确定较明确的工作方向;只有清楚青年教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业务工作的指导才能具有针对性,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工作才会见成效。

下班听课看活动、与青年教师促膝交谈、访问家长、开展家长问卷调查、青年教师填写自我分析评价表等都是了解教师现状的有效途径。

二、优化环境,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整洁的园所,良好的设施,固然对人的精神状态、个性陶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更主要的还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回顾管理科学发展的历程,管理主要出现过三种类型,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人文管理。在知识经济的大趋势下,人们更推崇人文管理。人文管理,管理者是育人型的,更关注培养、激励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社会的不断需求,青年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高,知识越来越丰富,因此对他们的培养,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既要对其严格要求,更要百般呵护,沟通与他们的感情渠道,彼此交流。

在业务管理中,应注重良好园风的建设,在处理各类问题时以工作为重,以个人情感为次,尽量做到多一点商量,少一些命令,将自己溶于教职工之中,营造一个人人平等、宽松、融洽的人际氛围,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教师才能发挥积极性,奋发进取。

三、分层指导,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

(一)多方引导,帮新教师上路。

新教师上岗,往往信心十足,希望有用武之地。业务园长若能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启发帮助,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稍有疏忽,就有可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造成后患。为此,业务园长要做到:一是思想上疏导。青年教师,特别是新上岗教师由于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事先认识不足或受外界环境影响,思想会有波动,造成工作不安心。因而要多与之谈心交流,沟通情感,请优秀教师谈心得,帮助青年教师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使之安心工作。二是业务上指导。青年教师虽然有满腔热情,但由于经验不足,在实践中难免会碰这样那样的钉子,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必须给予他们业务上的指导,如新老教师结对、开展活动观摩等。

(二)加强训练,促青年教师入门。

新教师上了路仅是起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还必须具备过硬的基本功。为了全面提高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可广泛开展练兵活动,让他们尽快入门。

(三)适时加压,给骨干教师添码。

幼儿园应当创设多途径发展的空间,给教师健康个性的张扬提供足够的舞台,对一些教学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要适时加压,让他们挑起教学改革的担子,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对有一定教

学研究的青年骨干教师,我们应及时让他们参与有关课题研究,使之挑起教学科研的重任。这样才能使他们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四)开展竞赛,使优秀教师冒尖。

在传统管理中,“家庭型”、“人情化”、“官本位”的消极影响根深蒂固,管理的效率必然较低。现代管理则应“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使庸者下、弱者让、能者上,给能人提供展现才华的舞台。竞争是一种催化剂,它激发人们勤学苦练,奋发向上,多作贡献。因此,业务园长应恰当地引进竞争机制,为不同层次教师提供各种不同层次的学习与展示机会,引导大家把握机遇,并通过教学观摩活动、环境创设评比、制作教玩具比赛、区角活动观察记录与实践交流、师德师风演讲比赛、评优评先等活动,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

理论和实践有力地证明:人才需要竞争,竞争涌现人才。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我们应该坚持竞争,强化竞争。但必须制定科学的竞争标准、合理的规章制度,开展积极的、公平的、良心的竞争。

竞争,使青年骨干教师迅速地脱颖而出!

四、以研兴教,促进青年教师全方位成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专家型、科研型教师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只有激励青年教师涉足科研,向科研型教师发展,创出教育科研新成果,幼儿园才能有生命力,才能适应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形成人才环境

首先,要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具有较强科研能力、业务水平的骨干教师,并通过他们之间的互相影响,形成一种学术氛围。业务园长要在园内造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以此激励青年教师奋发努力。其次,要从组织上为人才环境的形成提供保障。作为业务园长要“任人唯贤”,坚持按标准选才,惟贤是举、惟贤是用。幼儿园成立了教科室,选拔有才干的青年骨干教师担任教科室主任及研究员,学习理论、进行科研活动;成立了年级组,选拔有组织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人担任年级组长;建立了班主任选聘制度,把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推到班主任的位置上,人尽其才。

另外要强调对教师的培养,培养教师持续发展的能力。德国企业的培训经费超过德国整个高等教育的投入,因此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为教师的培训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在职进修,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使他们更具有发展的后劲。

(二)畅通信息环境

幼儿园是一个具有很高开放度的组织系统,与外部环境有很多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必须建立开放性的信息系统。为此一要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教研活动,特别是外出考察活动,不断充电,拓展思路;二要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各方面的信息;三要订阅多种教育报刊,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四要加强园与园的横向联系,了解教育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对信息储存加以整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

(三)拓展活动环境

主要是拓展教科研的活动领域,使教研活动走出幼儿园,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五、创设心理时空,促进青年教师健康稳步地成长。

幼儿园的一切活动既要服从幼儿的认知和身心规律,也要服从于教师的身心规律,使教师以饱满的精神、充沛的精力、健康和谐的心理和孩子们快乐地在一起。要让教师“爱园如家”首先要使幼儿园具有“家”的温馨与活力。为此,幼儿园必须改革教师管理模式,变程式化、事务型的管理为人性化的管理,以更贴近人的心灵世界、更贴近人的职业心态。对业务园长而言,需要具有良好的个人风貌、基本气质、优雅谈吐。一个邋邋遢遢、衣着不整的人,是难以赢得教师的好感与认同的。一个萎靡不振、遇事避让的人,是不可能获取教师的尊重与爱戴的。一个口吐秽语、举止粗俗的人,是不可能得到教师的欣赏与服从的。一个心胸狭隘、斤斤计较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教师的推崇与敬仰的。业务园长应做到:

(一)进行换位体验

在对教师的调查中,老师们提得最多的就是:少一点压力。在很多幼儿园都能听到同样的呼声,老师们都觉得业务园长给教师们施的压力太大。

业务副园长如果能在布置或检查工作时作一番换位思考,就会改变许多粗暴生硬的操作方式,就会置身于被管理者的位置去思考,设法使每位教师自觉地去选择与幼儿园发展目标相一致的目标;就会给每个人均等的条件,发挥其各自最大的潜力,同时又使其摩擦系数降低到最低,从而获取最大的合力;就会给每个人充分的自主权,以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灵活性,充分地利用其智慧和才干,开展其正当竞争,以择优汰劣作为工作的动力和压力,就更能体会到教师的甘苦。这样可接近业务园长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使更多的教师愉快地完成业务园长的各项工作任务,也才会有更多的教师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让教师工作得轻松、工作得愉快。

(二)注意倾听交流

作为业务园长应注意倾听青年教师的反映,要善于从与青年教师的交流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了解青年教师在想些什么,需要什么,他们为什么而困惑,为什么而烦恼,为什么而焦虑。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地结合起来,瞄准青年教师的“穴位”和“兴奋点”予以激励。业务园长只有成为青年教师的知心朋友,才能赢得理解、支持,才能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收到增大效应的明显效果。

(三)满足成就需要

每一位教师都有其闪光的地方,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渴望被认可、被赞扬、被发现、被重视,业务园长要充分满足每一位青年教师成才的需要。要善于搭台子、铺路子,让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成功的机会,显露身手的空间。要充分肯定青年教师的热情与创造,要积极引导青年教师立足岗位成才,在平凡中求创新,要鼓励他们战胜暂时的失败与挫折。当青年教师的成就感被充分激发的时候,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与探索将是自发的、自觉的,因而,他们的创造性成果也将是令人惊叹的。

(四)倡导适度宽容

情绪能使人的行为积极,也能使人的行为消极。因而作为业务园长要以优良的作风去建立融洽的上下级关系,要创设民主、宽松、平等的管理时空,充分信任,大胆使用青年教师,特别要能宽容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不足与缺憾,要学会赞赏每位青年教师的特长和优势,通过业务园长真诚的赞赏,让他们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激励他们跟懒散、脆弱、自卑等心理问题作斗争。

真正的人才观应该是:培养人才,要扬长补短;使用人才,要扬长避短;评价人才,要扬长容短。实践表明,越是鼓励、越是赞赏、越是适度宽容,不但不会纵容他们的缺点,反而使青年教师加深了自我反省的意识,会使他们对自己的人格品德及业务素质等方面的自我完善的愿望更强烈,他们往往会自加压力,把外部管理要求内化为自我发展的客观需求。

青年教师是幼儿园的生力军,是一个幼儿园教师队伍现代化的象征。只有具备现代化教育思想能力的青年教师才能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因此,成功的管理者一定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明、恽跃荣主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2、《幼儿园管理大全》阎水金主编,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

14.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十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基于这种教育理念,我校对教师专业成长、职业幸福工作进行了探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多元培训,提升素质

在培训模式上,我们着眼于教师的自主发展,按需施训,因人施训,做到分类别、分层次、多样化培训。

1、教师全员远程培训

根据县教育局的统一安排,学校组织全体教师按时参加远程培训。学校配有电子阅览室,方便教师上网学习,并给予学习指导、检查。做到人人过关。

2、信息技术培训

随着班班通进入班级,为使教师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学校多次开展了“班班通”使用培训以及课件制作培训。现在我们学校的教师在上课时基本上都能用班班通辅助教学。在上级主管部门举行的电教作品比赛中,我校有25人获奖。

3、开展新课标培训

新课标出台后,学校为每位教师订阅了一册;派出骨干教师到外地培训学习新课标;学校还利用暑期培训班,集中学习培训,让教师围绕课标来组织教学,提升学生素质。

二、搭建成长舞台,发挥引领作用

1、开展丰富多彩的“擂台比武”活动

在教师培养中,学校特别针对40岁以下青年教师提出严格要求,开展了“教学之星”评选,从参与说课的74人中,评出的20位优秀教师参与讲课,最后曹春华、刘梦瑶、桑献、范军、刘连进、张巍、李婧、万娟、汪春丽等有9位教师获得教学之星荣誉称号。

学校定期举办教师常规课大赛、教师基本功大赛全员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每年开展最美班主任、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所教学科,本着自愿的原则结对子。骨干教师从教育思想、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基本环节等方面对青年教师搞好“传、帮、带”,落实培训计划,亲自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听预讲课,课后面对面地总结得失,进行传、帮、带,使青年教师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3、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记录成长历程。具体内容有:每学期每位教师有一份个人发展计划和一份总结,听课不少于15节,写心得体会之类的文章4篇,设计出自己最满意的说课稿1篇,必读一本教育教学书籍,并做好读书摘记。

4、走出去,请进来。

为提高业务能力,学习外地经验,我校教师近三百人次到衡水中学、昌乐二中、毛毡厂中学、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地学习培训。同时,学校还请合肥师范学院陈宏友教授、山东课改专家王炳新、张苗等到我校讲学。

由于学校视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教学评选活动中,我校教师取得了优异成绩。陈彥、孙克环、李婧、胡 晓莉、万娟、吴芳、杨昆鹏、许莉娟、丁振芳等教师在市县优质课大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王晨老师每年在省级报刊发表文章10多篇,我校教师论文每年有100多篇在县、市级获奖;目前,我校有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骨干教师5名,县教学能手10名。

三、区域协作、联片受益,我们学校是六中协作区的牵头单位,学校利用这一优势,通过开展优质课、演讲比赛、“同课异构”公开教学周、教师素养大赛等活动,锻炼了教师,实现了优势资源共享。比如在我校举办的“六中协作区同课异构”公开教学周活动,邀请在六中协作区各校优秀教师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并请县知名专家组织评课活动,做到一人讲课,百人受益。

四、构建四类课型,搞好五项建设

为打造自信高效高堂,学校近年来抓好常态课,上好课改过关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学校将一周所听的课进行综合评比,推出本周课改之星,该教师为本课改的候选人,并让该教师下周上一节精品课。学期结束进行总结,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同时,活力科室、魅力年级组、和谐教研组、美丽班级、生态小组五项建设让学校充满生机与活力。

五、丰富文化生活,提升职业幸福

1、落实“三进”,提升品味

书香进校园、经典进课堂、品味进人心。学校图书馆对教师开放,班级建立图书角,学校定期开展读书论坛,让阅读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让教师的生活更有品味。

2、实施“健康工程”,做阳光教师

早晨学生有晨训,教师有团体太极拳表演 ;学校还定期开展教师篮球赛、乒乓球赛、拔河比赛等活动,教师的身体得到锻炼,也增强了教师的团队精神、培养了教师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3、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15.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篇十五

1. 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

(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就是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做法。每一个教学活动都会有一些精彩的片段或独具匠心之处, 比如巧妙新颖的引入, 教学难点的突破等。对于这些“亮点”, 我们要以科学的眼光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总结, 努力使自己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感悟, 从偶然的收获走向必然的成功。这样不仅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能力, 还能为以后教学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资料。

(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败笔”。课堂教学是一门充满缺憾的艺术。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难免会有疏漏失误之处, 再好的课堂教学也难免存在不足。比如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 处理不当的教学方法等。对于这些“败笔”, 我们更需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深刻的反思、剖析、梳理, 找出原因, 探究解决策略, 总结经验教训, 在以后的教学中引以为戒, 避免重蹈覆辙, 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日臻完善。

(3)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偶得”。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再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不可能写出教学活动中的每一句话, 更不可能百分百地预见孩子的思维活动、发展状况及师生思维共振、情感交流的情况。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资源, 往往能成为擦亮课堂的神奇火种, 使教师产生一些教学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突如其来, 若不及时利用反思去捕捉, 便会转瞬即逝, 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如果将这些灵感及时记录下来, 它们就会像是串连起来的一条美丽的“教学智慧”项链。

(4) 反思学生学习中的“妙想”。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反应, 对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 总会有奇思妙想出现。学生人多而学法不一, 往往会从多角度、多方位提出问题。这些奇思妙想往往可以拓宽师生的思路, 有的还可以把教学引向高潮, 补充和完善教学。教师应该合理驾驭这些奇思妙想, 及时反思、记录, 为以后的教学补充一些新鲜的“血液”,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 教学反思的具体形式

(1) 在理论学习中提升自我。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教师的思维方式只有在理论的支撑下才能得以改善, 反思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升。思辨力是制约教师反思力的重要因素。可以说, 有什么样的思辨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反思效果。要激活思辨力, 教师就要如饥似渴地学习和钻研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掌握思维方法, 并自觉地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就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

(2) 在教学交流中反省自我。教学离不开交流。反思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行为, 也需要群体的支持。俗话说:“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每个教师都各有所长。教师要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对方如何组织课堂, 或者可向别人请教自己教学中碰到的问题, 看看他们在教学中是如何处理的等。通过同事之间的帮助来促使自己去反思, 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同事为“镜”, 在教学交流中反思自己的教学, 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3) 在勤思多记中完善自我。反思的最好方式, 就是诉诸文字。撰写教学日志就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在每一堂课结束或一天的工作后, 都应该用文字形式记录下自己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倏忽火花、点滴感受。这些都是反思的果实, 也是今后系统性反思的基础。写日志进行反思是灵活多样的。撰写反思日志是我们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它能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 不断提高。

总之, 反思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对一个教师来说, 其专业成长的历程就是不断反思自身教学实践的过程, 经常性反思可以获得熟练的教学技能, 从而获得专业教师所独有的专业智慧。

参考文献

[1]张立昌.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1 (7) .

16.加强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十六

关键词:高效课堂;反思;备课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70-1

一、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做到万无一失

1.备教材。

教材是众多专家、前辈智慧的结晶,体现时代发展对学生培养的需求与发展。在准备一节课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因为这是我们开展教学的方向,也是课堂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之一,如果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都没有实现,何来的有效和高效的课堂呢?其次,不同版本的教材,都会具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初中物理“苏科版”围绕物理课程目标,着重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做了整体性考虑,即:通过每个章节内丰富的自然、科技、社会等图片,使学生保持好奇心,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满足感和兴奋感;以教材为媒介,通过教材的信息传递让学生学会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通过一系列有序的探究活动,如:“探究科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的变化对质量大小的影响”等等,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使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并在解决问题或做出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与科学研究方法;同时。教材通过设置“生活·物理·社会”栏目来引导学生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使之能独立思考,培养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勇于创新,并有根据地怀疑、尊重事实、大胆想象,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有真正地吃透教材,理解教材,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把握课堂,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2.备学生。

教学,有些人把它理解为“教”和“学”,这里,我偏不这样去理解,我认为教学就是“教学生怎么去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有些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有些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弱,有些学生对概念等书本知识采取死记硬背,有些学生喜欢在做题中理解并运用,有些学生上课好动,有些则好静等等,如何让一节课变成高效课堂,就要求在备课时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制定一系列措施,发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这样才能保证一堂课的课堂效率,并且不落下每一个学生。

3.备教学资源。

就物理这门学科来说,教学资源包括相关的实验器材,实验视频、图片、录音等等,包括对多媒体资源的运用,还包括相关物理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应用以及相关科学的发展前沿。只有把一节课上所需要的资源全准备好,课堂才会有所凭借,才能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达到高效的目的。

二、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要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必须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学习过程中,只有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主观需求时,才会对所学内容产生直接兴趣,形成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要以物理实验等有趣现象为基础,让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感性体验,然后激发其思想感情。其次,优化课堂结构,创造学生自主学习条件,建立主体性物理教学模式,避免教师“一言堂”,提高物理课堂学习的吸收率。最后,实验探究课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实验探究,主动地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同时在比较困难的地方给于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实验探究。对于学生提出的意义不大的问题和明显不正确的猜想,不要简单地否定。应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指出其合理的成分,使他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参与意识。

三、及时解决学生的课堂问题,甘当学生的活字典

不管是一般课堂,还是高效课堂,我们的目的都是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消除疑问,如果一节课下来,学生还对课上的内容有疑问,还有没掌握的东西,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真正的高效课堂。为保证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达到我们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所以必须有相应的检测,这里必须注意,不能让检测流于形式,有些老师课上可能只喜欢检查一些好学生,认为他们达到要求全班就达到要求了。其实不然,在课堂上我喜欢检查那些成绩差点的同学,这样既可以起到检查课堂的效果,还可以对成绩差的同学起到一个提醒,给他们一个老师对他很重视的信号。有时候,不如将这样的检查让学生自己去做,在课堂上,随即抽取几个同学,让他们准备问题,去提问那些他们认为还没有掌握这些问题的同学,然后采取小组竞争的方式给每个小组加分,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起到一个检测的目的。

17.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篇十七

城关镇建设小学 纪伟丽 2014、1、20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城关镇建设小学 纪伟丽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呢?下面我就把自己通过学习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在这方面的认识,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积极的心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

积极的心态,就是一份对工作的热情和热爱。就以我们国家一些教育专家或比较知名的校长为例,像魏书生、李烈等,当然还有好多在教育方面有巨大成就的教育专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没有把教书单纯地当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把教书当作一种乐趣,把工作看作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凭着对工作执着的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超乎寻常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在写工作总结时,都会这样写: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对学生认真负责,工作勤勤恳恳。对学生认真负责,工作勤勤恳恳,大部分教师还是能做到的。但是如果要说发自内心的“热爱”教育工作,我想就廖廖无几了。如果,教师能把每一节课,当成是检验自己教学能力的场所,或是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的话,那么你就会发现,原来讲课也会变得有趣起来。你就不会再抱怨:今天的课怎么这么多?你也不会再抱怨:××同学怎么这么笨?你会走近他,寻找他的长处和闪光点,选择适合他的教育方法,和他一起成长。

二、以培训为契机,开展多样化的校本教研。

多样化的培训可以提高培训活动的实效性,也能全方位地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如可进行以下培训: 1.理论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2.个体学习与集体培训相结合 3.外出培训和二次培训相结合。

三、以教师为本,教学为中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工作。校长要了解教师的需要;做到知人善用,用其所长;对教师一视同仁;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尊重教师的工作,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2、以教学为中心,落实教学六认真。完美缘于细节,成绩贵在常规。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测试、辅导、总结等方面要用制度来加以规范,争取在常规中形成专业的价值取向。

3、适时加压,促进成长。给教师制定恰当的目标,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他们提出要求,培养奉献精神,培养进取精神和严谨治学的优良风尚,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4、开展活动,给教师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学校内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如赛课、论文、教学设计、反思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进一步激发工作的热情。

5、制定激励机制,形成良性竞争。学校要制定各种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同时注意教师的公平竞争,为教师加强业务能力提供场所和机会,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有利条件。对一些教师提出的不切合实际的要求要耐心解释说服,避免空洞说教。同时,要多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以此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四、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全方位的能力。

1、自我“充电”,提高素养。学校组织和鼓励教师自主学习,让学习成为教师形影不离的朋友。通过学习,提高学科知识素养和专业知识素养,实现“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的目的。

2、加强校本教研,形成学校常规。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学校要多开展观摩听课、课后评议等教研活动,形成教师合作互动、经验分享的格局,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的目的。

3、开展教研评比,激发教师热情。鼓励教师将教研心得、思考写下来,形成教研报告,定期评比,加以奖励。同时,在全体教师中进行交流,使教师有成就感,激发出工作热情。

4、参与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基础,是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之间取长补短的过程。集体备课中要求参与人员必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是中心发言人个人的意见,需要备课组长引导、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它也不仅仅是集中讨论,需要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因此,教师个人必须首先钻研、熟透教材和大纲,在参与中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最终完成对课堂教学高质量的构思和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

5、课例研究,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

课例研究可以说是教师教学能力生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开展课例研究为其最佳形式。通过课例研究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转变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但在实际工作中,课例研究重形式、走过场的较多,为此学校要扮演督察者、引导者的角色,要求参研教师应做好个人研讨的记录,保证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在“研”上做工夫,明确每个人在活动中的具体任务,积极主动地分担起参研者的责任,并努力将研讨建立在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引领上,让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收获快乐,收获成功,收获经验,收获成长。

6、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成长。

教学反思是回顾、诊断、监控自己教学的行为表现,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适应教学实践需要,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必要环节。因此,自我反思应当视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态度和组成部分,应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促使自己对教学活动更为深刻的理解,对教学中存在的利与弊、成功与不足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后培植起反思的意识,能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总结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

7、抓好听课、评课活动。

任何一次公开课教学是一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对能力、启发引导学生等各种能力的展示,也是一位教师教学理念、基本素养的体现,因此任何一次公开课对教师自身能快速成长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教研组要充分重视每一次公开课,认真组织好听课、评课活动。对于组内的青年教师的开课设想要认真听取,对其初稿的可操作性能做出客观的评价,再稿时还对各种细节问题提出忠告。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客观地评价他这堂课的成功和失败之处,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对于有一定教龄的中老年教师,既要看到他们的长处,又能实事求是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怎样做更好、更合理一些,不要让评课活动成为表扬会或批评会,让评课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已不再是单纯的任务执行者,而应是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创新者和需要不断发展的专业工作者。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终身过程。“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让我们共同努力,优化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促使每位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

上一篇:端午节简单而富有诗意的短信祝福语下一篇:校外顶岗实习月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