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赏析翻译

2024-07-09

春江花月夜赏析翻译(共11篇)

1.春江花月夜赏析翻译 篇一

古诗简介

《月夜》是被禁于,望思家的有感之作。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全构想新奇,情真意切,深婉动人。

翻译/译文

今的圆圆的是多么皎洁美好,妻子却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希望相公快点回来!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思念在的父亲,还不能理解对月怀人的心情。夜露深重,你乌似的头发被打湿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倚着窗帷,仰望,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

注释

⑴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的家属在鄜州的羌(qiāng)村,在长安。

⑵闺中:内室。

⑶看,读平声。

⑷怜:想。

⑸未解:尚不懂得。

⑹香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望月怀人的形象。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谓:“未尝有香,而无微之诗云:‘香云淡觉微和。’云未尝有香,而卢象诗云:‘云气香。’今按: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如诗‘和香九重城’,则以香借形也。梁章隐《咏素馨花》诗:‘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⑺清辉:诗《咏怀·其十四》“明月耀清晖。”

⑻虚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

⑼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⑽泪痕:诗《叹疆场》“泪痕犹尚在。”

赏析/鉴赏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吟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不能为她分忧。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还小,并不懂得想念,但不能不念。从小孩的“不念”更能体现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激起了作者结束这种痛苦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采用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感情,这种方法尤被后人当作法度。全词词旨婉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没有被束缚的痕迹。

2.春江花月夜赏析翻译 篇二

一、以乐造景, 让学生置身诗境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不少作品具有诗情画意, 意境优美。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 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 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 将这些画面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美好世界中, 与诗人产生共鸣。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上课一开始, 我先播放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 伴随着古筝优雅的旋律,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 你来到江边, 在你面前是浩渺的江水, 在你头上是一轮孤独的明月, 在你耳畔拂过的是和煦的春风, 在你的身边是月光笼罩下的梦幻般的花林。在这样的氛围之中, 我问:“大家步入春江花月夜了吗?”学生回答:“有些感觉了。”

这一环节, 我借助音乐和想象, 先营造了一种诗意的氛围, 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为迎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做好了准备。

二、以诗释诗, 让学生表达难以言说的内容

在赏析诗歌内容时,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 感觉诗歌写得很优美, 但美在哪里?怎么表现这种美?却又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我想, 如果将新接触到的诗歌用学生已经学过的诗歌来解释, “以诗释诗”, 唤起学生已有的赏析体会, 也许就能让学生将那些不可言传的内容表达出来。

因此, 我在引导学生赏析《春江花月夜》第一部分“月之景”时, 先让学生自由回答最喜欢哪一句, 当说到“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一句时, 学生一时回答不出, 我便让他们思考一下, 我们有没有学过类似的诗句, 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那句“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两首诗有相同的意象“海”和“明月”, 有了海的映衬, 明月更加空灵、气势更为壮丽。而且学生还主动比较了两者的差别, 《春江花月夜》的气势更为恢宏, 因为这里的月是随着潮水一同涌现。借助想象, 便可以领略到月共潮生的壮丽画面。另外, 这两首诗里还有一个相同的动词是“生”, 而不是“升”, “生”字体现出了月和海潮活泼的生命热情。因此, 有了张九龄的这句诗, 学生不但理解了《春江花月夜》中这句诗空灵壮丽的意境, 而且通过比较不同点, 还能更深入地理解本句诗宏伟的气势。

在赏析《春江花月夜》的第二部分“月之感”时, 我觉得首要的是唤醒学生的思维共鸣, 因为有些道理,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 是诗人还是普通人, 都是共通的, 即面对自然界中永恒的东西, 如明月、江水, 人往往会引发哪些感慨?学生马上把苏轼的那句“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背了出来, 有了这个共同的感情基础, 即对“宇宙无穷, 人生短暂”的感慨后, 为了让学生明白本诗感慨的独特之处, 便于得出结论, 我挑选了曹操《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和曹植《送应氏》中的“天地无终极, 人命若朝霜”这两句诗来与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这几句相比较, 思考两者在人生态度上有何区别?学生经过比较, 发现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这句表现出了生命的传承, 比前者多了生命的希望和热情, 少了颓废和绝望之情, 由此读出本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

《春江花月夜》的最后一部分“月之情”, 是古代诗歌中最为常见的离愁别绪, 因而能唤起学生共鸣的句子就更多了,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这一部分我们关键是领悟诗人如何展现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

我让学生重点赏析思妇的思念之情:“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装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我问学生:“这是怎样的思念呢?我们有没有类似的诗句可以相映衬呢?”一个学生立刻想到了李清照《一剪梅》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说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思念之情。能够说出这句诗, 表明学生已经能够明白这是怎样的一种思念了。那是一种往复回环的思念, 是一种诗意的痛苦, 可谓“不思量, 自难忘”, 又可谓“剪不断, 理还乱”。学生随之慢慢步入了这样一种感情氛围之中。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这种愁思, 我还展示了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等。不同的诗句, 相似的愁思, 让我们体会到了那种缠绵哀怨的诗境。但这首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 诗情中如何体现这点呢?我抓住了“愿逐月华流照君”这一句, 这又跳出了哀怨的范畴, 让我们想到了苏轼的那句“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 像轻梦飘过, 却又笼罩心头, 哀而不伤, 具有永恒的普遍性。最后, “落月摇情满江树”, 浓浓的离别相思在美景之下, 化为淡淡的哀愁。

通过以诗释诗, 先把这首诗的感情普遍化, 再引导学生体会本诗的独特之处, 使其在领悟这首诗意境的同时, 又深化了对此诗的理解, 还可以把难以言说的感情用恰当的句子表达出来, 这也是拓宽学生思路的一种好办法。

三、以文释诗, 深化意境, 提高写作能力

本节课最后的大环节是写作实践, 它是课内知识的课外延伸与检验。让学生将感受到的意境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可以由景到情或者由景到理, 力求文句语言优美, 有自己的见解。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 为了使学生深入体会并流畅表达出诗歌的意境, 为了了解学生对诗歌的把握程度, 我让他们把自己设想成诗人张若虚, 或是诗中的一个人物来写诗歌的意境, 这样不仅写起来简单, 而且角度新颖、容易出彩。还可以带入现代思想, 进行比较, 说一下古今的不同。

为了让学生明白我的目的, 我还示范写作了一小段:月点春水, 漾起阵阵涟漪;月洒花林, 闪耀点点银光;月满江树, 勾起缕缕情思。站在水边尽情欣赏, 心情顿觉舒畅。抬头仰望月儿, 它还是那样无私地奉献着, 为黑夜增添光明, 为人间营造宁静和谐。它孤独但快乐着。

有了抛砖引玉的段落, 再让学生本着“孤句 (孤段) 压全篇”的精神, 力争写出一些亮点, 不用很多, 但要有深度。写作压力小了, 学生的写作热情就比较高涨, 也就会对这首诗作更为深入的思考, 并写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3.《春江花月夜》结构赏析 篇三

这首诗歌以月为线索,以春、江、花、月、夜为明珠的链式结构,是很明显的。它描写了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从整体结构上看,全诗分为三层,从写景入手,到借景抒情,再到情景交融,即景——情——情景,层层递进,前一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作铺垫和衬托,后一个阶段又是前一个阶段的发展和回应,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第一层写景,从“春江潮水连海平”到“皎皎空中孤月轮”共10句,描绘了春江、花、月夜之美;第二层抒情,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可怜春半不还家”共20句,抒发了在如梦如幻的月夜美景中作者对爱人的相思之苦;第三层从“江水流春去欲尽”到“落月摇情满江树”共6句,把抒情与第一层描绘的景再次结合起来,情感也从作者对爱人的个别情感进一步升华到天下有情人之间普遍的思念之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回味无穷,震撼心灵。

全诗结构首尾呼应,浑然天成,更重要的是每一层的结构编排也独具匠心和特色。下面,我们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层结构安排,作者首先由点入手,然后通过想象扩大到面,然后再回归到点的描写,即点——面——点的结合,将全诗的景物描写在空间上作了合理安排和布局。作者从目光所触及的江、月等具体景物入手,描写了春江、明月共生的瑰丽景色,但这样的景色尽管绚丽精致,如果不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下呈现,不免失却磅礴气势。接着,作者笔锋一转,通过“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两句,把当前的月色引入到广大的空间中,从而使一幅气势磅礴、恢弘的春江月景图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后,作者的目光又从深远回到眼前的景物,对月夜下的春花、江天等景物进行了细致生动地描写,为这幅春江花月夜美景图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这种结构安排的妙处在于,所描写的景色真实而不失灵动、宏大而不失精致,让读者既能体会景色之美,又有广阔的想象空间。试想,倘若文中没有第3、4句空间的想象,那么整个景色的描写就会局限在作者视力所及范围之内,无论景色多美,都难激起读者的激情和想象力,更不能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样,如果没有对景物细致、生动的描写,景色就会显得苍白,从而失去吸引力。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几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如果说,第一层的结构安排体现了空间上的布局特色,那么第二层结构安排则体现了时间上的布局特色。

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在抒情阶段,作者一开始就以历史探寻的目光,把读者从眼前的美景带到了遥远的过去,“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然后从古远的过去慢慢回到现实—月色中孤独的我以及同样远在天边的爱人。由于现实难以如愿,作者把眼光又返回到过去的梦境之中,“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在过去——现在——过去的反复穿越中,在虚——实——虚的往复变化中,诗歌把读者带到了一个过去与现在交织、虚与实变幻的情景与理性无穷的想象与探索之中,让人深思,叫人回味。

第三层虽然只有6句话,但其结构脉络也是非常清晰的,景色和情感的交融体现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即由景、及我、到人人的过程,可以表示为:景——我——人人。前两句“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主要是景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还没有联系到人;中间两句“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就把景物与我具体联系到了一起,但局限于我;而最后两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则从我联系到普天下同我一样漂泊在外的游子对爱人或家乡的思念,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从而深化了主题,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总之,《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结构严谨、独具匠心,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全诗既有空间的广度、历史的厚度,又有哲理的高度、情感的深度,使其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典绝唱。

4.春江花月夜赏析翻译 篇四

作品简介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作品原文

月夜忆舍弟⑴

戍鼓断人行⑵,边秋一雁声⑶。

露从今夜白⑷,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⑸,无家问死生⑹。

寄书长不达⑺,况乃未休兵⑻。

词句注释

⑴舍弟:家弟。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⑵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⑶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⑷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⑸分散:一作“羁旅”。

⑹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⑺长:一直,老是。不达:收不到。达,一作“避”。

⑻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白话译文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作品鉴赏

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使人觉得合乎情理,这是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上两联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英汉对照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REMEMBERING MY BROTHERS ON A MOONLIGHT NIGHT

Du Fu

A wanderer hears drums portending battle.By the first call of autumn from a wildgoose at the border,He knows that the dews tonight will be frost....How much brighter the moonlight is at home!

O my brothers, lost and scattered,What is life to me without you?

Yet if missives in time of peace go wrong--

What can I hope for during war?

作者简介

5.《春江花月夜》赏析 篇五

诗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以月轮的运行为线索展开。从起句到“皎皎空中孤月轮”,写了月亮升起时江边花林景象,描绘出了一幅轻彩淡痕,澄明恬静,神韵飞动的水墨彩图。图中,春潮涨起, 与大海相平, 一轮明月冉冉而生,月光随波流动,轻洒银辉,于是,春江景物笼罩在月色之中:江流环绕芳野, 花林闪着银 光; 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 不见飞动; 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一片, 江天共一色纯洁无瑕,明月皎皎在清空中孤单清静……

静穆的月,引发了诗人一连串诗意的哲理性问题, 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 “但见长江送流水”,正是诗人对月的苦苦思索,年年岁岁,月是终古不变,而对月之人却代代更替,上演了无穷无尽的一幕又一幕。宇宙无限,而人生有限, 由无数个有限人生组成的延续不断的人类,如长江水一般长流不逝,而个体的人生却是如流水匆匆而逝,这明月就始终永恒地注视着一切,静默不语, 它在期待何人呢?……想到这里,诗人的视线追随着一片白云,飘于青枫浦上,他又起了一种感慨:生命短暂,应该珍惜,而天下,又有多少思妇游子,在重复着千百年来的两地悲愁呢!于是,很自然地,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开始,诗歌转入到了抒写离情。这其中,前半部分写思妇,她在楼上徘徊,月光如思情相随而形影不离,照着她的妆镜台,照着卷帘,照着捣衣砧……让她想随月光飞去离人身边,然而鸿雁不可传书,鱼龙不可捎信,皆因路途太遥远,它们帮不上忙。

后半部,则写了游子的悲愁,他在梦中见春花凋零,悲伤青春过半,归期未卜,梦醒时,落月西斜,徒然映照着似流逝青春的东去长江水。春江花月夜将尽了,斜月藏入海雾中,天南海北,无限路途,游子的心坠入了人生的迷雾中,他怆惘不知,这样的月夜中,有几人能幸运归去?而他只有看着落月,将满怀愁情借落月余辉洒在江边的树上……诗在绘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入墨,在叹幽忧别情中收尾,抒发了对人生有限的无可奈何的感喟,又交织着对生活的期待和哲理性的思索,景、情、理水乳交融,别有一种清丽雅致的神韵。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6.《春江花月夜》全文赏析 篇六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价值是多方面的:生活气息浓郁,跨越了宫体诗题材狭窄的小圈子;语言清新,音调婉转,韵味无穷,洗净了六朝宫体诗的浓脂腻粉……但在构成诗的艺术美的诸多要件中,至关重要的是这首诗的意境。

诗贵意境。一首诗具有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韵律是不够的,如果意象枯涩,意境平庸,那么那些美的东西不过是破碎的残片。《春江花月夜》的意境,是张若虚惨淡经营的艺术结晶,是诗人受大自然之惠、精神世界得到洗礼而传达出来的内心感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诗人一开篇,就在一个开阔的背景上勾勒出春江月夜的总貌和气势。紧接着,诗人极力状写春江花月夜的静谧美:滟滟的江波,皎皎的明月,似霰的花林,如梦的沙汀……这幅迷人的“春江月夜图”,展示了大自然明丽纯美的景色。但诗人没有不加节制地尽兴铺陈,而是以“皎皎空中孤月轮”

为写景作结。句中着一“孤”字,渗透进淡淡的惆怅,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二句推出。这两个问句是全诗的关眼,打开了由景入情、入理的通道,凝聚着沉重的沧桑之感,是诗人的历史性慨叹,为下文点化出一片哀怨无边的诗境。在绝妙的转换之后,诗人切入“春江花月夜”的传统内容——抒离愁、诉闺怨,用疏朗的笔致、丰腴的辞采、醇厚的情味,将自然之景,思妇之怨、诗人之情水乳般地交融在一起,牵引读者的思绪疏离世俗的空间,进入一个空灵美妙的清纯世界。更可贵的是,诗人在情感婉转回荡的咏叹中交织着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人生的感慨。透过许多富有哲理、蕴含着美的遐思的诗句,读者仿佛洞穿了厚重的历史云烟,看到了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真谛。

7.春江花月夜赏析作文 篇七

我是偶然间读到《春江花月夜》的,词句虽不能全部理解,但一边读,一边就被这玲珑的诗句带入到一种美丽、朦胧又夹着淡淡忧愁的境界里去了。只是没想到,今夜,江边,我会再次与之蓦然相逢。这时,景物在月光下更加明晰了,万物更笼罩着一层如霜雪般的月光。江边的开着花的树林被江水环绕,映着月色与江水一起闪闪的发着光,静谧的空气中夹着花香。天地融为一色,只有头上的一轮孤月静静的照着。

看到皎洁的孤月,我顿时生出一种孤寂渺小之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啊,明月和人都是从什么时候就有的呢?这江畔的明月,年年都是一个样地挂在天上,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人,在守候着约定。只看见江水一年又一年地送去流水一去不返。便使人有一种“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卑微感。心中不免慨然而叹,人的短暂生命中的坷坷绊绊,哀哀乐乐,起起伏伏与这永恒的明月比起来不值一题。我们何必费尽心机着追逐声色犬马,使身心俱疲?然而在渺小感中又生出一丝希望,“人生代代无穷已”,虽然个体的人不能有所作为,但人的种族必将代代延续,替我们解答我们想知道但又无能为力的事情。

人活一世,总有些情思相绊。“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年轻的女子在思念着自己离去的丈夫。月亮似乎懂得她的寂寞,在她的阁楼上徘徊,又将月光投射到她捣衣的砧上。“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不来。”这时这位女子是多么希望随着这月光将她满心的思念和惆怅倾洒在他爱人的身上,可是鸿雁都飞不过这月的光影……

8.春江花月夜歌曲赏析 篇八

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名《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亦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约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片段1)。 第二、三段,表现了“月上东山”(片段2)和“风回曲水”的意境。 接着如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唉乃归舟”,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唉乃”,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

9.春江花月夜原文翻译 篇九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只相似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一作:落花)

唐代古诗词《春江花月夜》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10.春江花月夜翻译成散文 篇十

两岸由旷野转入山峡,视野顿时狭窄了许多,映入眼帘的是银月之下的郁郁山林。山势高峻,水势也变得激荡,冲击在山石上,发出一阵阵壮声,船夫不得不更用力的划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知先达是否寂寞,才与山水心意互通。月光被高大的两岸遮住,一片漆黑,大似《水经注》之三峡日月。幸而这里没有哀猿啼鸣,只有我的箫声和鸟儿的欢鸣,在天地间交织、融合。

一曲清箫起,万籁俱无声。船夫唱起家乡小曲,与箫声一唱一和,月光下,银须白发飘然而动,如仙风道骨,恍惚之间误以为身处极天之境,与仙人共饮。江水清冽,月光倒映在水面之上,硕大的明镜在江心铺展,花香袭人,春草皆绿,醉眼朦胧间,两人浮游天地,一叶扁舟中,四方水陆前,夫复何求。遥想黄州赤壁,不知苏子何然?

花瓣如雨,落在我的脸上,睁开眼,只发觉周围桃花开遍,杏花争艳,身上只有箫与剑做伴。琴声从花林深处响起,却觉得似曾相识,就像曾出现在生命里的那个女子。琴箫曼舞处,花落知多少?恍然如梦,惊起长嗟,才发现,此刻已经月上中天。万籁俱寂,独自一人坐在舟头,看涟纹缓缓,听心内之声。也许,所有的游乐,最后都会引出潜藏的孤独,不论是圣哲,抑或是凡人……

苏子有《行香子》一词曰:“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世间何人不想做个闲人,怎奈何不能尽脱红尘,终有所累之事,牵绊一生。此刻的泛舟,此刻的恬静,此刻的春江花月,难道不是人生难得的吗?

东方既白,日光倾城,昨夜的月已经隐匿,春江仍然缓缓东流,桃花依旧盛开,天边的一抹云也在慢慢地飘着。船夫也醒了。“师傅,我们回去吧。”“好嘞”,在清风徐来中,舟头调转……

11.古诗春江花月夜赏析 篇十一

初唐诗人张若虚是广陵人,他的传世名作只有“孤篇横绝”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诗虽纤美,却是从容大气,充满诗情画意。

写于大唐初始的《春江花月夜》,既雍容又纯洁,展现在眼前的是那么富有生命活力的纯洁诗意。今天,车行润扬大桥,桥下的长江依然阔大,江面上征帆点点。只是,一切都是那么工业化,真的很难再寻找那份初始的纯美。

瘦西湖公园亭台错落,美景如画,一簇簇的游人穿行其间。对着“锦泉花屿”,有着宛转碧水和鲜花青草的水岸,我不胜喜爱,试图想象诗中的“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那样如诗如梦的美景。今天的花屿和昔日的芳甸也许还有些相似,那么花屿的边上还找得到当初江边那个思恋情郎的女孩吗?我不禁恍惚了。

《春江花月夜》的`场景日日在瘦西湖边上的舞台上上演着,今日的扬州人以此炫耀。夜晚,我穿行在东关古街的熙攘人流。今晚没有月光,所谓的“春江花月夜”此刻只有“夜”还在。然而,长长的街市,灯火璀璨,如明澈的月色,如繁花盛开。人们享受着这人间盛景。

上一篇:关于酒水销售人员月度工作总结下一篇:社区党总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