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的教学反思

2024-10-31

《给予树》的教学反思(共11篇)(共11篇)

1.《给予树》的教学反思 篇一

《给予树》是一篇有浓浓人文情怀的课文。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给予树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给予树教学反思1

《给予树》是人教版三年级第八单元事物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均围绕“爱的奉献”这一主题,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人间真情。《给予树》主要写了圣诞节前夕,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赞扬了金吉娅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课文的感情基调是深情而舒缓的,通过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熏染学生的审美。

学习课文,我们被善良、富有同情心的金吉娅深深感动着。我选择了“金吉娅”这一人物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她的言和行、从妈妈的情感变化体会她的美好品质,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知识,实现读与写最基本的结合。

新课伊始,我先通过幻灯片展示圣诞节的美景和孩子们收到礼物的欣喜场景,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然后通过师生赛读,把孩子们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过来,同时我也通过朗读把一些情感的处理埋下了伏笔。接着通过问题①写谁?②她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紧紧地抓住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特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人物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先试画出能体现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句子,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生从金吉娅的语言、动作神态能表现出人物的特点。从妈妈的思想变化体会金吉娅的特点是课文的难点,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步我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给钱让孩子买礼物前、金吉娅只买了便宜的棒棒糖、听了解释,紧紧地拥抱金吉娅时妈妈心情的词语,然后抓住这些词语,让学生在课文里找出妈妈担心、生气、高兴的原因,最后顺理成章地引出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明白妈妈高兴的是:金吉娅送给了哥哥姐姐(棒棒糖),妈妈更高兴的是,金吉娅还送给我们(仁爱和善良),妈妈最高兴的是金吉娅送给小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最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升华情感,此时再要求学生帮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就有“瓜熟蒂落”之感啦!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本课书的教学,我力求把语言文字的运用落到实处,营造浓浓的语文味,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合,美中不足的是还是显得粗糙,“教”的味道犹存,这是以后要努力探索的一个方向。

给予树教学反思2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脉脉温情的故事。课文以爱贯穿始终,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教学由质疑课题出发,由学生提出问题,总结两个主导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这两大问题。学生正是随着问题解决的过程,一层一层地感知文本,理解文本。

一、把握课文主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本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课文中有多种爱:金吉娅给予母亲的爱,给予哥哥姐姐的爱,给予陌生女孩的爱。而课文主要表现的是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即理解和同情,因此我以此爱作为重点深入文本。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详则略之,略则详之”,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主旨,亦是灵魂。我提出“这棵树除了可以叫给予树,还可以叫什么名字?”,让学生多元地、多维地、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引领学生层层剥笋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

二、抓住文本,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当金吉娅站在这样一棵神奇的“给予树”下,看到女孩的卡片,她想到了什么呢?设计这个环节主要出于这样的目的: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领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主人公的行为,感受文字中所体会的情感。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领悟力,对于金吉娅心中的想法不可能一气呵成。所以我将这个环节根据课文中金吉娅的语言,行为分成了几步。第一步:当看到卡片上小女孩的心愿,金吉娅第一反应是什么?第二步:思考金吉娅为什么说话时声音低,为什么会难过?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站在给予树下还想到了家人。第三步:金吉娅最终选择了女孩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内心的决定。这个心理活动的描述是充分联系了课文的文本,最后我出示“联系课文想象”,告知学生进行想象的方法。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以课文为载体进行合理、完整的想象,效果不错。

三、说写延伸,升华情感

说的拓展和延伸,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写的拓展和延伸,是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阶梯。语文教学就要体现“听,说,读,写”的训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些说与写的环节。当理解“一直盼望”这个词语后,我出示句子“早晨,她盼望——;中午,她盼望——;晚上,她盼望——;……(什么时候,她盼望)”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从而理解一直盼望的含义,进一步体会小女孩渴望有娃娃的心情。在学习课文后,我让学生进行一个小练笔,让学生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这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深化作用,同时也升华了情感。我还设计了一个句式“当什么时候,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联系自己说说自己给予了别人什么,然后将不同人写的内容连成一首小诗。学生很喜欢做。

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一个课堂就是一个心灵共舞的家园。”我还想说,一个课堂就是一棵给予树,这树上种满了师生相互探究、相互探讨的无穷乐趣;这树上也将结满师生共同进步和成长的累累硕果!

2.《给予树》的教学反思 篇二

师:今天这节课, 将由易老师来陪伴大家继续走进第31课。请齐读课题。

(生齐读)

师:听说上节课你们已经读过这篇课文了, 那易老师来检查一下。我的检查有三关。第一关, 初级关。这些词语谁会读? (出示:兴高采烈、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生读。)

师:谁能够通过读, 让人一听就能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还记得吗, 在这个故事当中, 兴高采烈的是谁?

生:金吉娅的哥哥姐姐们。

师:沉默不语的呢?

生:沉默不语的是金吉娅。

师:那么, 如愿以偿的又是谁呢?

生: (齐) 陌生女孩。

师:恭喜你们顺利通过第一关! 接下来进入第二关, 我要听写词语, 请大家拿出作业本。

(生听写词语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订正)

师:现在进入第三关, 高级关。这些句子, 谁会读? (出示)

让我担心的是, 家里并不宽裕, 我只攒了一百美元, 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 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 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 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师:第一句, 谁来?

(生读)

师:这时, 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担心。

师:妈妈为什么担心呢?

生:妈妈给大家的钱不多, 她担心孩子们买不到很多很好的礼物。

师:简而言之, 就是为买礼物的事情而担心。第二句, 谁来读?

(生读)

师:这时, 妈妈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妈妈的心情是生气的, 因为金吉娅给家人买的礼物居然是那种很便宜的棒棒糖。

师:还是因为礼物的事情。第三句谁来读?

(生读)

师:这句话中, 没有直接描写妈妈心情的句子, 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词语呢?

生:激动。

师:是啊, 激动也是因为圣诞礼物。你们看, 担心是因为礼物, 生气———

生: (齐) 也是因为礼物。

师:最后激动———

生: (齐) 还是因为礼物。

师:这篇文章就是围绕圣诞礼物展开的, 而金吉娅送给大家的礼物是———

生: (齐) 棒棒糖。

师:这到底是一些怎样的棒棒糖?这节课, 我们就从这耐人寻味的棒棒糖开始今天的学习。 (板画棒棒糖简笔画) 请大家默读课文, 用横线画出带有“棒棒糖”的句子。

(生默读课文, 圈画句子。师巡视、指导。)

二、汇报交流, 走近“棒棒糖”

1. 让妈妈有些生气的“ 棒棒糖”

师:都画好了吧?咱们来交流一下。第一处含有“棒棒糖”的句子是——— (生汇报, 师出示。)

透过塑料口袋, 我发现, 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师:咱们一起来看看。想想妈妈此时的心情, 你觉得该怎样朗读呢?

(生朗读)

师:老师感受到妈妈的生气了。这个句子其实挺有意思的, 值得我们好好品味。老师把这个句子改一下, 你们看, 发现了什么? (出示少了“只”字的句子)

生:老师, 少了一个“只”字。

师:这个“只”字可以少吗?为什么?

生:不能少!因为少了这个“只”字, 就看不出金吉娅到底买了什么。

生:这个“只”字, 说明金吉娅除了买了一些棒棒糖之外, 没买任何其他礼物。

师:是啊, 金吉娅居然只买了棒棒糖, 妈妈当然有些生气了。带着你的体会, 读读这个句子。

(生朗读)

师:老师把这个句子再改一下, 你们看, 又发现了什么? (出示去掉破折号及后面内容的句子)

生:老师, 你把破折号和破折号后面的那句话去掉了。

师:是啊, 这个变化很明显。那么, 你们觉得这后面的内容可以去掉吗?

生:不能去掉!

师:为什么呢?

生:后面的内容说明这些棒棒糖很便宜, 是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师:对呀, 破折号后面的内容就是强调了这些棒棒糖的便宜。妈妈原本希望大家送出像样的礼物, 而金吉娅居然买了这么便宜的棒棒糖, 当然有些生气了。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朗读)

师:与金吉娅相比, 哥哥姐姐送出的礼物一定会好很多。因为金吉娅是最小的, 所以他们送给金吉娅的礼物可能就是———

生: (齐) 最好的。

师:你们觉得, 他们可能送给金吉娅什么呢?

生:他们可能会送给金吉娅一个漂亮的布娃娃。

生:还可能会送给金吉娅一些巧克力。

生:可能会送给金吉娅一个发卡。

生:可能会送给金吉娅一条围巾。

师:这真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那么, 他们送给金吉娅的是一些怎样的布娃娃、巧克力、发卡、围巾呢?谁能也用破折号补充强调一下? (出示)

生:大哥送给金吉娅布娃娃———那种会唱歌的布娃娃。

生:二哥送给金吉娅巧克力———那种很甜很甜的巧克力。

生:大姐送给金吉娅发卡———那种带花边的发卡。

生:二姐送给金吉娅围巾———那种又长又漂亮的围巾。

师:而相比之下, 金吉娅给大家买的礼物却是一些棒棒糖, 还是———

生: (齐) 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师:这当然让妈妈有些生气了。一切的生气、一切的不解, 都因为这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板书“———五十美分一大把”) 这是第一个含有“棒棒糖”的句子。第二句, 谁找到了?

2. 让金吉娅有些难过的“棒棒糖”

生:我找到的是“我的钱就…… 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

师:真好!其他同学也找到这个句子了吗?

生: (齐) 找到了。

师:好的, 那咱们一起看看这个句子。书上说, 金吉娅说这句话的时候, 声音比较小。你们觉得该怎样读好这个句子呢?

(生小声读)

师:有点感觉, 谁再来?

(生小声地、慢慢地读)

师:刚才咱们关注到句子中的破折号, 在这个句子当中, 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标点符号。

生:省略号。

师: (板书“……”) 大家看看, 如果去掉这个省略号, 这个句子还通顺吗?

生: (齐) 通顺。

师:既然是通顺的, 作者为什么要加上这个标点符号呢?

生1:加上这个省略号之后, 说明金吉娅说话时有些结结巴巴的, 因为她有点难过。

师:难过?说说。

生1: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给家人买到像样的礼物。

师:她说得真好, 给咱们开了一个好头, 老师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 (在省略号后板书“难过”) 其他同学继续说, 从这个省略号, 你读出了金吉娅当时怎样的心情?

生2:她有些内疚, 因为哥哥姐姐都买了很好的礼物, 而她自己却没有买像样的礼物。

师:这个词用得真好! (板书“内疚”)

生3:金吉娅当时一定还有些担心, 她担心妈妈会责骂她。

师:是啊, 家里并不宽裕, 而自己却把大部分钱给一个陌生女孩买了礼物, 所以, 她有些担心。 (板书“担心”) 来, 老师要请刚才三位同学读读这句话, 读出自己的体会。

(三位学生分别朗读句子)

师:让我们一起读出金吉娅的难过、内疚、担心。

(生齐读)

师:为什么金吉娅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妈妈不是给了二十美元吗?事情的经过到底是怎样的?

生:金吉娅原本是准备给家人买礼物的, 可是她后来发现给予树上有一张心愿卡, 她为了满足那个陌生女孩的心愿, 就把大部分钱给那个小女孩买了一个洋娃娃。

师:是啊, 文章有一个部分写出了事情的经过, 找到了吗?

(生浏览课文)

生:第4 自然段。

师: (出示第4 自然段前半部分) 同学们请看看这段话。这么长的一段话, 其实里面藏着三个词, 让它的条理变得非常清晰。你能发现是哪三个词吗?

生:本来、后来、于是。

师:其他同学同意吗?

生: (齐) 同意。

师:真棒!咱们三年级的同学, 读较长的段落时, 只要理清了条理, 就能整体把握内容了。现在, 谁能不看课文, 用这三个词来说说事情的经过?

(生复述事情经过, 全班鼓掌。)

师:说得多有条理呀!他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复述了一遍。其他同学也能学着他的样子来说一说吗?

( 生根据“ 本来…… 后来……于是……”练习复述事情的经过)

师:原来, 金吉娅把大部分钱给一个陌生的女孩买了洋娃娃。所以, 望着这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金吉娅只好难过地对妈妈说———

生: (小声齐读) 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

师:孩子们, 老师有些不明白了, 金吉娅明知道妈妈可能会生气, 为什么还要给一个陌生女孩买洋娃娃呢?

生:因为金吉娅认为, 我们有这么多人, 已经可以得到许多礼物了, 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师:是啊, 这是金吉娅做这个决定的理由。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出示:可是妈妈, 我们有这么多人, 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 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生读。)

师:是啊, 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啊!想一想, 我们过圣诞节的时候可能会得到什么礼物呢?

生:一件漂亮的衣服。

生:一个崭新的魔方。

生:一台最新款的ipad。

师:而那个陌生的女孩, 她有漂亮的衣服吗?

生: (齐) 没有。

师:有崭新的魔方吗?

生: (齐) 没有。

师:有最新款的ipad吗?

生: (齐) 没有。

师:她真的是———

生: (齐) 什么都没有。

师:她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啊!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读出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同情?

(生读句子)

师: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她真的什么都没有。但是, 她有一个愿望, 一个梦寐以求的愿望。

生: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师:什么叫作“一直盼望”呀?

生:就是没有停止过, 长时间地盼望。

生:就是以前盼望, 现在依然还在盼望。

师:是啊, 白天盼望———

生:晚上也盼望。

师:去年盼望———

生:今年也盼望。

师:你们看屏幕。 (出示)

白天时, 她盼望洋娃娃陪她一起玩。

生:晚上时, 她盼望洋娃娃能和她一起睡觉。

生:难过时, 她盼望洋娃娃能听她倾诉。

生:寂寞时, 她盼望洋娃娃能陪着她。

生:高兴时, 她盼望洋娃娃能和她一起分享。

师:白天盼望, 晚上盼望, 难过时盼望, 高兴时也盼望, 这就叫作———

生: (齐) 一直盼望!

师:为了让小女孩如愿以偿, 金吉娅毅然将大部分钱给小女孩买了洋娃娃, 然而剩下的钱就只够买一些棒棒糖了, 那种———

生: (齐) 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师:所以, 望着这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金吉娅只好难过地说———

生: (小声齐读) 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

3. 让妈妈无比高兴的“ 棒棒糖”

师:多么善良、多么体贴的孩子呀!同学们, 此时此刻, 当妈妈知道事情的经过之后。你觉得, 在妈妈眼里, 金吉娅给予我们的仅仅只是棒棒糖吗? (指板书)

生:不是!

师: (擦去学生听写的板书“棒棒糖”) 仅仅只是那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吗?

生:不是!

师: (擦去板书“———五十美分一大把”) , 仅仅只是那让金吉娅难过、内疚、担心的棒棒糖吗?

生:不是!

师: (擦去板书“……难过、内疚、担心”, 黑板上剩棒棒糖简笔画。) 在妈妈看来, 金吉娅除了送给我们棒棒糖, 还送给我们什么呢?

生: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师:看来, 最后一个含有棒棒糖的句子该登场了。一起读! (出示:这个圣诞节, 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 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生齐读。)

师: (在棒棒糖图下画四条横线) 知道这里需要写什么吗?

生:知道!

(一生上台板书: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师:你们觉得, 妈妈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高兴的, 激动的。

师:好的, 请你读读这句话, 读出妈妈的高兴、激动。

(生1 读句子)

师:老师已经感受到妈妈的高兴和激动了。你们觉得, 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妈妈的心情呢?

生2:自豪, 她为自己有一个这样的女儿而自豪。

(生2 读句子)

生3:妈妈此时一定非常兴奋, 她觉得金吉娅太善良、太懂事了。

(生3 读句子)

师:我发现还有很多同学想读。那么, 就让我们一起读出妈妈的高兴、激动、兴奋、自豪吧!

(生齐读句子)

师: (指板书) 是的, 金吉娅不仅送给我们棒棒糖, 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板书画笑脸) 现在, 谁能结合板书把这段话背诵下来?

(生跃跃欲试)

师:这么多同学会背吗?好的, 咱们一起来吧!

(生齐背)

三、小结课文, 升华“棒棒糖”

师:同学们, 在这个温馨的节日里, 在这个普通的家庭里, 金吉娅给予家人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其实, 无论是家人还是陌生女孩, 金吉娅给予他们的就是一个字, 那就是———

生: (齐) 爱!

师:今后在圣诞节的时候, 在生活中的每一天, 你们将给予大家的又是什么呢?

(生沉思)

师:下课!

【专家评析】

看似“陌生”实则有益的阅读教学改革

为了改变充斥熟悉的教学内容、熟悉的教学视角、熟悉的教学套路、费时多而收效微的阅读教学, 易志军老师苦苦求索, 大胆实践, 提出了“陌生化教学”这一阅读教学的新主张。

“陌生化教学”, 就是教师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之中, 引起强烈的阅读期待;就是教师从一望而知的文本内容中, 发掘新的语言训练点、阅读生长点, 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疑难困惑, 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探究兴趣;就是教师改变教学视角, 使学生“在熟悉的地方看到陌生的风景”, 学会多视角阅读;就是教师创新教学方式, 使学生习得种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就是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 都有挑战性, 都充盈智慧, 都学有所获。

听完易志军老师执教的《给予树》一课, 我的总体感受是:让人感觉熟悉的是扎实、高效;让人觉得陌生的是易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和对教学的处理。到底哪些地方让我们觉得陌生, 或者说让我们觉得有新意呢?

首先是词句教学的陌生化

上课之初, 易老师让学生读词语, 体味词意, 听写词语, 读句子, 理解文本中人物的心情。这样的词句复习是有价值、有新意的。在小学阅读教学中, 词句教学始终是一个重点。特别是词语的理解、积累、运用, 以及句子的理解、积累和句式的运用。然而, 在平时的课堂上, 我们看到比较多的是读词语, 听写词语。从易老师的课上, 我们或许可以受到一些启发。他稍微变换了一下教学方式, 就把词语的复习巩固, 把对文本的初步理解, 把对人物内心的感悟有机地整合起来了。不是就词论词, 就句论句。这种变换虽然简单, 但会给学生带来新鲜与别致的感觉, 深深地吸引着学生, 唤起学生投入的视野和期待的张力。

第二是教学线索的陌生化

本课教学中, 易老师抓住了一个事物, 也就是“棒棒糖”。这个词语在文中只出现了三次, 但它的每一次出现正好是这个故事矛盾与情节的焦点, 并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易老师独具慧眼, 引领孩子们围绕这个“棒棒糖”来展开学习, 由此带出对内容的理解, 对文字背后情感的体会, 对一段话的理解, 以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很好地体现了深度的阅读。

第三是教学视角的陌生化

在这节课中, 体现得比较突出的是标点符号。例如在学习第一个含有“棒棒糖”的句子时, 易老师抓住了句子中的破折号品词析句, 了解标点的作用并尝试运用, 让学生运用破折号说说大哥、二哥、大姐、二姐会给金吉娅买什么, 这就是运用, 而且没有离开文本。又如学习第二个含有“棒棒糖”的句子时, 易老师引领学生关注了省略号背后主人公的内心活动, 领悟其表达效果, 并再次引导学生运用, 这就是深阅读。

第四是教学方法的陌生化

例如, 在学习第4 自然段的时候, 易老师并不是采用“读内容、说意思”的常规套路, 而是推陈出新, 引导学生理出这段话叙述的顺序, 找出“本来”“后来”“于是”这三个最能体现文段条理的词语, 并借助词语复述故事的经过。这对孩子们今后的有序表达是大有裨益的。又例如, 在积累语言方面, 这是我们低、中年级的阅读课常做的一件事。易老师非常巧妙地把最后一段文字与板书结合起来, 并让学生借助板书背诵、积累, 非常巧妙, 也非常有效。

3.给予树教学反思 篇三

一、把握主线,个性解读

《给予树》是一个妈妈以第一人称写的,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变化。在教学中,我围绕着妈妈的心情变化的主线,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文本语言,透过语言文字走进金吉娅的内心,感受金吉娅的善良,其间通过情境创设、通过情感的共振,深入体会文本。

二、感悟“给予”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金吉娅的爱心和善良的品质。我努力创设情境,进行拓展与延伸,走进文本。课文中没有介绍那个小女孩在卡片上具体写了什么,为了使学生和文本的主人公金吉娅产生心理共鸣,创设情境,出示心愿卡,配上音乐让学生读读上面的内容,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情的语句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在此基础上,再去读读金吉娅怎么做的句子,说说新的体会,在说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动,与金吉娅产生了情感共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升华情感

4.给予树教学反思 篇四

本篇课文,我用了一节课和同学们学习,学生参与度较高、教学目标达成度却不是很高。究其原因,在于我把两课时的内容融在了一节课里,就像姬燕老师所说的课堂容量大,是一节很完整的语文课。但正因为如此,哪一点都想接触,可又难把每一点都体会透彻。

在这堂课中既有《铃儿响叮当》的情境导入,又有字词的识记、课文朗读检查,还有课文的整体感知,更有人物的解读,在最后还有情感的升华。但是对于三年级三班的学生来说,这几点要想在一堂课上全部掌握却很难。本节课我的生字实际环节就用了将近10多分钟,检查课文朗读又用去将近10分钟,加上课前的情境导入、课文链接,那品读课文时间就只有10分钟左右了。因此在品读课文时我把自己的位置放错了,学生自主品读的时间少了,我说的多了,指导朗读的时间少了。

因此,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设计我修改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梳理那个脉络,分享初步阅读感受。第二课时:学习全文,练习朗读,在朗读感悟中体会金吉亚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另外要有金吉娅的爱延伸到文中的母爱、手足之爱。还可以展开想象,联想陌生的小女孩的生活境遇、愿望卡上的内容、收到礼物后的来信等,进行说和写的训练。

5.《给予树》教学反思 篇五

课文是一篇有浓浓人文情怀的课文。围绕“给予”展开教学,从而体会“爱”是本躺课的教学主要特点。在设计教学时,我重点放在了凭借文本体验课文蕴涵的人文精神。

一、激趣导入

课前,我用说一个日子猜节日的方法来导入课堂,创设与故事北京想融合的教学情境。

二、紧扣课题,展开教学

教学由质疑课题出发,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总结两个主导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这样的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这两大问题。学生正是随着对问题解决过程一层一层的感知文本,渗透情感。

三、层层递进,品位“给予”

品味“给予”的过程正是他们受到爱心教育的过程。教学中,我安排了三个步骤:

(一)初品“给予”。

理解“给予”这个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接的感知,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来初品“给予”:一是凭直观感觉,揣摩“给予”;二是结合生活经验,说说“给予”;三是联系课文,理解“给予”。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在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默读课文,找到文中的相关句子,展现人物间的相互给予。如从“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可以看出这是妈妈对孩子的给予;从“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可以看出这是兄弟姐妹间的相互给予等等。最后学生自然初品出“给予”就是“送、给”的意思。

(二)细品“给予”。

在解决问题“‘给予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描写给予树的句子。引导学生对“一直盼望”一词展开想象:小女孩为什么盼望得到洋娃娃?她希望洋娃娃能陪她做些什么?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出:“因为小女孩很贫穷,买不起洋娃娃,所以盼望得到洋娃娃。”“因为她喜欢。”“因为她很孤单,她希望洋娃娃能白天黑夜地陪着她,和她玩耍。”从而感受小女孩那种盼望得到洋娃娃的急切之心。紧接着,我让学生再次想象“小女孩会在卡片上写些什么?”进而对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同时也深一层地感受“给予”的另一层含义――让人如愿以偿。当金吉娅所剩的钱只够买一些便宜棒棒糖的时候,她的心情怎样?我让学生通过重点词句“沉默不语”、“低着头”想象金吉娅此时会想些什么,体验金吉娅作出选择时艰难矛盾的心情。从而品味“给予”不仅仅是送、给,让人如愿以偿,还意味着放弃、失去。

(三)再品“给予”。

这一环节,是通过精读最后一自然段来完成的。读完本段后,先让学生体会妈妈拥抱时的心情,比较妈妈前后的心情变化。接着提出了三个问题:小女孩得到了什么?金吉娅得到了什么?我们得到了什么?层层递进,在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中总结“给予”所折射的深层含义:给予不仅是送、给,不仅仅是让人如愿以偿,不仅仅是意味着放弃失去,也不仅仅是得到,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上完此课,总觉得这节课的内涵不够丰厚。尽管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有着深刻的体验,暴露了本节课最大的不足:在人文内涵上费时,用力过多,以至挤占了语文训练的时间。尤其对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读”的落实不够扎实。整堂课问多读少,学生对文本虽有体验,但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体验。情感由文本生发,但却没有回归文本。

6.给予树课后反思 篇六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富有浓浓的人文情怀的课文,爱的教育是本篇课文的教学主题。围绕“爱”字展开教学,是本堂课的主要特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忘掉语文本体,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要做到扎实,并要跟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由质疑课题出发,由学生提出问题,总结两个主导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这两大问题。学生正是随着问题解决的过程,一层一层地感知文本,理解文本。

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当金吉娅站在这样一棵神奇的“给予树”下,看到女孩的卡片,她想到了什么呢?设计这个环节主要出于这样的目的: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领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主人公的行为,感受文字中所体会的情感。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领悟力,对于金吉娅心中的想法不可能一气呵成。所以我将这个环节根据课文中金吉娅的语言,行为分成了几步。第一步:当看到卡片上小女孩的心愿,金吉娅第一反应是什么?第二步:思考金吉娅为什么说话时声音低,为什么会难过?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站在给予树下还想到了家人。第三步:金吉娅最终选择了女孩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内心的决定。这个心理活动的描述是充分联系了课文的文本,最后我出示“联系课文想象”,告知学生进行想象的方法。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以课文为载体进行合理、完整的想象,效果不错。

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一个课堂就是一个心灵共舞的家园。”我还想说,一个课堂就是一棵给予树,这树上种满了师生相互探究、相互探讨的无穷乐趣;这树上也将结满师生共同进步和成长的累累硕果!

7.《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给予、担心、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最后一段话的含义。过程与方法方面:

1、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人物内心。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培养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2、懂得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能献出自己的爱。【教材分析】:《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圣诞节到来之前,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让女孩如愿以偿,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这个美丽的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其审美价值不仅仅在语言上,更重要在精神上,美的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课应成为孩子“精神的天堂”,以“情”为纽带,着眼于学生精神的唤醒,并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通过鲜活的学,灵动地进入文本角色,借助多种生活情境的创设,再现文本情境,把握文本主人公的形象,做到以文启人,以情动人。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上课,同学们好!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

2、师配乐朗诵《爱是什么》。

爱是鲜花,爱是阳光,爱是雨露。爱创造奇迹,爱改变世界,爱是永恒的。爱能使沙漠变成绿洲,爱能使枯木变得枝繁叶茂。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从这首小诗中你听到了什么?【爱】

3、师:是呀!爱是这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31课,去认识一棵给予树.师:同学们,请你们拿起笔,在课文空白的地方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请大家注意,“给”是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念?(gei)谁来给“给”找个朋友?(送给、还给),第二个字是生字,读“yu”。这个“予”字不太好写,注意上面要写的紧凑些,竖勾要写的舒展一些!

“树”字是左中右结构,写的时候应该紧凑一点。写好了吗?写好了的话请把你写的给你的同桌看,如果你觉得他写的好,请你给予他一个大拇指,如果写的还不够好,你就给予他一点点点地提醒。写完的同学,坐正示意我。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是送,给,使某人得到,给某人以帮助的意思。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你发现了吗?请从文中找一找、划一划。

圣诞节前,妈妈给了每个孩子孩子二十美元。这是妈妈对孩子的一种给予。孩子们相互赠送礼物。是相互的给予。

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送个一个陌生的女孩。是一种爱心的给予。

看了文章标题,你们有什么问题么?(1、“给予树”是什么样的?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2、课文主要讲什么?)同学们问题提得都很好,让我们从课堂中去得到答案。我相信大家都提前做了预习吧。从文中找出描写给予树的句子。开始找吧,看谁的眼睛最灵。谁找到了这句话,请读给大家听。(生读)

师:就是这就一句话描述了援助中心的给予树。给予树树上挂着卡片。但是读了这句话你明白什么是给予树了吗?还不了解吧,要想了解给予树,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圣诞节,你们对圣诞节有哪些了解?(生交流)

师:你们了解的非常清楚,请翻到课后126页的资料卡。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最美好的日子,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相当于我们中国的——(生答:春节)小朋友们可喜欢这个节日了,因为不仅可以围绕着圣诞树唱歌,还可以收到许多——(礼物)在你们的眼神中,老师看出来你们也非常喜欢收到礼物。但是,一些贫困的小孩,就没有这样的福分。于是,一些慈善结构、援助中心在这个节日来临的时候,就会让这些没有得到礼物的孩子,将他们的愿望做成卡片挂在树上,让有爱心的人帮助他们。这棵树就叫做:(生:给予树。)没错,这就是给予树的由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那么,在圣诞节,这个西方国家最美好的节日里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自由快速读课文,还要做到划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读吧。

1、自由读课文 温馨小提示 A.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注意有感情的朗读。b.读后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带着问题阅读。

2、同学们自己读了,再让我们听一听别人是怎么朗读的。放录音,在请5位学生读5个段落。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课文了,你能告诉我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几个学生讲)

生:金吉娅去买圣诞礼物,却给一个小女孩买了洋娃娃,妈妈知道后被感动了。

生:圣诞节快到了,金吉娅去买圣诞礼物,在援助中心看到一棵给予树,她用妈妈给的钱为一个穷苦的小女孩买了一个洋娃娃,妈妈知道后很感动。

师:你们觉得他们两个谁说得更好?为什么?(请同学点评)

【你很会评价。说明你认真听了他人的发言,而且听的时候还在思考,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的确如这位同学所说,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还有事情的发生、发展还有结果来说,事情就完整了,显得很有条理。】

这么短的时间里你就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真得很棒,根据同学们概括的主旨,我们来填一下空。在()前夕,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送给了一个()的女孩,妈妈知道后感动极了。

3、检查词语 接下来让我们来检查词语朗读的情况。(出示词语生读个人读、齐读)

我发现大家在读课文的时候对几个字词有疑惑,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它。比如说:这些词你们读懂了吗?

(出示)

给予 圣诞 诚挚 宽裕 分享 猜测 买卖 棒棒糖 逛街 担心 援助 盼望 立即 仁爱 体贴

(开火车读,注意字音,再齐读)

师:援助这个词,援是帮助的意思,助也是帮助的意思。我们再来看看这三个成语

出示:兴高采烈 沉默不语 如愿以偿

师:我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就让你来读(生读)最后一个字是翘舌音,再读一遍。谁还想再来读读看。看来大家都会读了,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这三个成语的意思谁知道?

“兴高采烈”表示你做了一件好事,特别开心。“沉默不语”表示不说话

“如愿以偿”就是指你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会读了吗?那我考考你。老师将部分词语放到句子中,你会读吗?出示句子认读:(个别认读)

◆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尝的笑脸。

课文读了很多遍,谁能告诉老师,谁兴高采烈?谁沉默不语?谁如愿以偿?(金吉娅的哥哥姐姐兴高采烈,金吉娅沉默不语,陌生的小女孩如愿以偿)师:为什么哥哥姐姐兴高采烈,还是金吉娅沉默不语,还是陌生小女孩的如愿以偿。【哥哥姐姐买到了心仪的礼物,所以(兴高采烈),金吉娅买给哥哥姐姐的礼物太寒酸所以(沉默不语),这个陌生的小女孩收到了礼物,所以(如愿以偿)】

师:请同学用兴高采烈、沉默不语、如愿以偿造句。

三、精读品赏,导学悟情。

1.直奔重点,品读感悟,学习第3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觉得爱是什么?或者说课文中那些什么地方表现了爱?{母爱,兄弟姐妹之间的爱,还有一种金吉亚对陌生小女孩的哎,这是一种无私的爱,是一种博大的爱}是的,爱是金吉娅为这个圣诞节送上的一份爱心礼物,打动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仔细感悟一下这份爱。

请大家读一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其他兄弟姐妹都兴高采烈的,只有金吉娅默不作声。谁能告诉我,金吉娅到底给哥哥姐姐买了什么礼物让她沉默不语?(棒棒糖)课文中怎么写的?谁能找出这句话?(出示)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请你轻轻地读,这棒棒糖是给谁的?买了那种棒棒糖?(给哥哥姐姐的,是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作者的话真啰嗦,其实可以这样说【(出示)她买了一些棒棒糖】作者为什么要说: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她只买了一些,说明数量很少。五十美分一大把说明价格很低,很便宜。)是啊,数量又少,价格又便宜。我们一起读,读出你们的理解。(生读)

从你们的语气中,我们感受到了,金吉娅给哥哥姐姐买的礼物又少又便宜。这个时候,金吉亚沉默不语,她到底在想什么呢?他为什么沉默不已【交流:她在想着什么?】因为金吉娅只给家人买了一些棒棒糖,所以沉默不语。愧疚,因为金吉娅觉得对不住家人,所以沉默不语。担心妈妈骂自己。因为金吉娅担心妈妈责怪她,所以沉默不语。在这种沉默中,金吉娅的心情是难过的。

师:通过“沉默不语”联系上文,我们走入了她的内心。她沉默不语,所以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心里还想着家人,体贴家人。这么体贴,为什么只给家人买了棒棒糖?让我们再来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援助中心是带给人帮助的地方。

说一说,她把这些钱用去干嘛了?【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陌生的小女孩。】

可是,金吉亚给自己最亲最亲的哥哥姐姐送的是——【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大家思考一下金吉娅为什么要这样做?

(出示)她一直盼望着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师:什么叫一直盼望?【就是每天每天都在。天天想着】是的,前年的圣诞节,她在(盼望),去年的圣诞节,她也在(盼望);今年的圣诞节,她依旧在(盼望)。这就叫(一直盼望)。你再看,这个盼望的“盼”字是什么旁,(目字旁),就是说,用眼睛在看,旁边是什么?【分】分分秒秒都在用眼睛看,这就叫一直盼望。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生读。)

四、重锤打磨,真情体验

师: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因为那个小女孩什么都没有,而我们已经得到许多礼物了。】

(出示)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师:圣诞节,金吉娅能收到很多礼物。想一想,金吉娅可能会收到什么礼物呢?也许,哥哥会送给她(洋娃娃),姐姐会送给她(裙子),妈妈会送给她(发夹),还有可能收到亲戚朋友的(各种玩具)。而那个小女孩呢?没有哥哥送的(洋娃娃),没有姐姐送的(裙子),没有妈妈送的漂亮的(发夹),也没有亲戚朋友送的(玩具)。她真的是什么都没有。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再读读这个句子。(生读)对呀,她什么都没有。请你听老师读这两个句子。从这两个句子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她的眼神?她的样子?

小女孩心里想的都是洋娃娃,所以,面对这样的小女孩,金吉娅要不要送?【要】可是,如果金吉娅的钱拿去买洋娃娃,那她怎么跟哥哥姐姐还有妈妈交代呢?她是不是没法交代啊?那她为什么还买了呢?【相信妈妈哥哥姐姐会理解他的】如果你是金吉亚,那你还愿不愿意送?【愿意】

师:你真是慷慨的好孩子,真了不起。

看了课文,我们可以看出金吉亚是一个怎么样的女孩。【善良,有爱心,有同情,仁爱,体贴】

同学们,当我们自己拥有的不多的时候,心里还能想起比我们更加可怜的人,这才叫真正的善良。

五,拓展升华,布置作业 师:(音乐)孩子们,圣诞节来了,圣诞的钟声响起,那个小女孩往外一看,远处出现了一个【圣诞老人】这个圣诞老人就是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办的,她要给小女孩送礼物。这份礼物就是她朝思暮想地【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师:当她收到这份礼物的时候,她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如果她知道这份礼物是一个叫金吉娅的8岁女孩用大部分的钱买来的,会怎么想呢?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想象现在你就是那个收到礼物的小女孩,顺着“亲爱的金吉娅,——”往下写。

写完生交流。【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写出来】

师:等到我们自己也有能力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份善良,传递下去。我们不能只做一个接受别人善意的人,而是要把这份善良传递下去。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要种下一棵

生:给予树。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被金吉亚的故事感动到呢?请回家把金吉亚的故事讲述给爸爸妈妈听,好么?

8.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八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习生字 指名分段再读课文。

邀请5位同学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思考:文中都写了谁?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金吉娅)

她做了什么事给大家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呀?

三、深入理解课文

过渡:是呀,她为什么送给家人棒棒糖?却要送给一个陌生的小女孩洋娃娃呢?让我们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一)文中的“我”(母亲)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1、自由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句。

2、在你感受深的地方写写体会。

(二)、小组合作

1、读你画的词句

2、谈你的感受。

(三).全班交流。“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1.担心,读读原文中的句子。

2.在回家的途中,我的心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气)是谁惹妈妈生气了?(金吉娅)

3.此时的金吉娅在做什么?生读描写金吉娅的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理解沉默不语

你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也可以查字典。

指导读:带着这样的体会,谁再来读读这句话?一名学生读。师:如果我们和哥哥姐姐高兴的样子对比着读,就更能读出金吉娅此时的心情了,自己先来试试?

师:哥哥姐姐兴高采烈是什么样?那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呢?一边想象一边读。谁再来试试?指一名学生读。我看到了一个心事重重的金吉娅。

金吉娅既然有那么多担心,为什么还给陌生的小女孩买洋娃娃呢?我们每个同学都来找找答案。

(1)(出示:“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没有。”)理解没有和什么也没有的区别。

什么也没有就是一丁点都没有,一丝一毫都没有,什么都没有。上课前,我们都说了,最喜欢过圣诞节的就是孩子们。(出示课件)你们看,孩子们能得到许多很好的礼物。孩子们唱啊,跳啊。浸在幸福之中,可这个小女孩呢?却什么都没有。(课件)想想她没有什么?(关心、没有礼物、没有人爱、没有圣诞节的乐)

师:在金吉娅的眼中小女孩什么都没有。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2)

是啊,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在圣诞节前夕什么都没有。(课件)如果你就是金吉娅,走到了这颗挂满心愿卡的给予树下的时候,小女孩的心愿卡深深地吸引了你。来,把它摘下来,小女孩写了什么?

生读:快乐的圣诞节又要到了,可是我总想哭。我一直盼望着有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我要做她的妈妈,不让她孤单,请好心人帮我实现这个愿望。

师:哦,小女孩一直盼望着有一个洋娃娃呀!白天,她一个人孤零零的的时候,她盼望着;晚上,面对漆黑的屋子,她一直盼望着,甚至连做梦,小女孩都在想着洋娃娃。金吉娅,读了小女孩的心愿卡,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要帮助她。)

师:多么有同情心的孩子啊!

师:可是,这是妈妈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她希望你和哥哥姐姐一起分享圣诞节的快乐。你确定要帮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小女孩吗?你可要想清楚了。(我也感受到了你们对小女孩的同情心和你们想帮助小女孩的决心啊!)带着这样的体会,谁再来读读这段话?指一名学生读。

是: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金吉娅对小女孩的同情。谁再来读读?指一名学生读。

3、品读第五段,理解句意。

师:同学们想一想,金吉娅送给小女孩的仅仅是一个洋娃娃吗?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吗?还有什么?(善良、仁爱、同情、体贴。)还有心灵上的温暖。

听,圣诞的钟声敲响了,(课件)一个小女孩的梦想,在金吉娅的帮助下终于实现了。用课本中的一个词,就叫——(如愿以偿)

我现在就是金吉娅的妈妈,我曾经担心过,生气过。可是我现在高兴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课件)

如果你也是金吉娅的家人,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呢?把你的心情带到这句话中,填上合适的词语读一读。

我(高兴)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我(激动)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我(自豪)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我兴奋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2)感悟朗读,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作为妈妈的我高兴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因为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地笑脸”

师:作为哥哥的你自豪极了一男生读这段话。师:作为姐姐的你激动极了?一女生读这段话。

师: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也感动极了。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9.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题质疑

1.同学们,今天咱们要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仔细看老师板书课题给予树。予是我们今天要写的生字,仔细观察,它跟我们学过的什么字很像?又有什么区别?师范写予,谁来读一读课题?给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jǐ,再读一读课题,能读得更好吗?(指名读生齐读)

2.看了课题,心中有没有疑问?(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引: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课文,在课文中理解。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

1.下面,我们就来好好读读课文,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2.刚才看到大家读得这么认真,老师真喜欢!所以,老师就赶紧带来了这课的词语与大家见面了。

圣诞节 宽裕 分享 沉默不语 棒棒糖 到处逛

援助中心 卡片 仁爱 如愿以偿

⑴ 指名读齐读。

⑵ 我知道读词语难不倒大家,聪明的你,能猜出老师这儿的字谜吗?

丰衣足食打一个字

师范写裕,生举起右手写写这2个字,字要写好,姿势也很重要。

同桌写对了打一颗星星,又对又漂亮,打两颗星星。

3.刚才我们认识了生字和难写的字,现在把这些生字词送回课文,相信大家能比刚才读得更好!请同学们再次轻轻地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反馈:

前夕, 用20美元买了 送给 ,却买了 送给 。

4.下面,我们就来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也可以拿起笔来在书上划一划。

5.在课文中,你找到了哪些给予?你能说说课文中谁的给予给你印象最深刻吗?

三、直奔中心,感悟金吉娅对女孩的给予

1.读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金吉娅对小女孩的给予。

2.交流,:

后来,我看到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他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他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⑴齐读。

⑵这么重要的句子,读一次两次显然是不够的,要反复地读,细细地读,不放过一个字,读着,读着,你会发现有一个词突然跳入你的眼帘,你要抓住它,想想这个词告诉了你什么?

⑶ 预设援助中心

联系你的生活经验,结合你平时在书本上、电影里看到的,想想哪些人需要援助?

师总结:援助中心就是指为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的一个服务机构。

⑷ 还有其他的词语跳出来吗?

预设一直盼望:理解,指导朗读。

⑸想看看挂在给予树上的卡片吗?

音乐响起,课件打出根据课文内容写成的小卡片,指名学生读。

亲爱的圣诞老人啊,您在哪儿呀?又到圣诞节了,我还是什么都没有。六岁的.我没有见过爸爸妈妈,更没有得到圣诞礼物。我多想拥有一个梦寐以求的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呀!请您满足我的愿望吧!

爱您的小爱丽莎

此时此刻,你就是站在这样一棵神奇的给予树下的金吉娅,你会想些什么呢?最想做的又是什么?

3.她和大家想的一样,但真的就这样简单的作出了决定吗?当金吉娅买了一个洋娃娃,所剩的钱只够买一些便宜的棒棒糖的时候,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4.出示句子:

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⑴齐读

⑵理解沉默不语。

⑶他为什么沉默不语,她当时是怎么想的?

5.现在你还认为给予仅仅是如愿以偿的意思吗?给予还意味着什么?

6.来,让我们深情地读一读这一段金吉娅说的话,体会一下她内心艰难的选择。

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他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四、总结给予,升华情感

1.面对女儿金吉娅做出的选择,课文中的妈妈前后又是怎样的态度呢?我们留着下节课再来探讨。

10.《给予树》教学设计 篇十

1、学习课文,理解“沉默不语,善良,仁爱,如愿以偿”等词义。

2、体验感悟“给予”,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给予”,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揭题《给予树》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1、给予树》。

二、复习旧知,整体理解课文

1、师:我们上节课知道了“给予”就是──(送,给)

2、联系课文,理解“给予”:

课文中讲了谁给予谁什么?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深入理解“给予”

1、读重点句,提出思考问题:

师:请小朋友读一读课文的3、4自然段,找出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⑴ 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

句子一:

后来,我看到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理解“援助中心”:

援助就是帮助,资助,赞助。援助中心就是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希望的地方。

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到的或者在书本上,电影电视上看到有哪些人需要援助。

句子二:

“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① 感受到了什么

② 小女孩却什么也没有。你能想象她没有什么

③ 是啊,她就是这么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小女孩!情再读一读。

④ 小朋友们看,──小女孩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大冷天,还那么的单薄。没有父母的疼爱,没有温暖的家,在凛冽的寒风中,孤独地坐在冰冷的石阶上,一双大眼睛无助的望着远方。贫穷,饥饿让她失去了本属于一个孩子应有的快乐……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⑤ 再次指导朗读。(指名,齐读)

⑵ 可怜的小女孩呀,她一直盼望着有一个洋娃娃:

师引读:白天,她盼望洋娃娃陪她玩耍;夜晚,她盼望__;当她__时,她盼望__;当她__时,她盼望__;

⑶ 朗读句子:“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再读读这个句子。

⑷ 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着重理解“礼品区”。

2、学习第三段:

⑴ 还从哪里看出金吉娅的体贴,善良:

出示: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① 读出高兴的语气。

② 可金吉娅却一直沉默不语,这是怎么回事呢?

⑵ 再次感悟和朗读课文的重点段:

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① 师:谁愿意来读读这段话。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永远记住这个善良,可爱的金吉娅。

② 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③ 总结:

“给予”不仅仅是送,给,不仅仅是如愿以偿,“给予”更是──善良,仁爱,同情,体贴。

四、写话,延伸情感

1、引导:

师:孩子们,金吉娅经历了多么复杂而艰难的选择,一边是亲爱的妈妈和哥哥姐姐,金吉娅多么爱他们啊,多么想送给他们精美的圣诞礼物,真诚的圣诞祝福;一边是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她多么可怜,只是想得到一个洋娃娃,多么微小的愿望。最后金吉娅选择──

2、送贺卡,写话:

请认真写下你想对她说的话吧!并贴在给予树上。

全班写,写完后请几个学生读读,并把手中的贺卡挂在给予树上。(音乐)

五、总结

师:在圣诞前夕,金吉娅给我们大家上了宝贵的一课,送给了我们许多美好的东西,让用善良,仁爱,同情,体贴来浇灌这棵给予树,将它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上吧。

【板书设计】

给予树

援助 如愿以偿

善良 同情

11.三年级语文《给予树》教学反思 篇十一

孩子在初步感知课文的情况下,找出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同时也引导他们更深一层地感受“给予”的另一层含义――让人如愿以偿。当金吉娅所剩的钱只够买一些便宜棒棒糖的时候,她的心情怎样?我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领悟力,对于金吉娅心中的想法不可能一气呵成。所以我将这个环节根据课文中金吉娅的语言,行为分成了几步。第一步:当看到卡片上小女孩的心愿,金吉娅第一反应是什么?第二步:思考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低着头、说话时声音低,为什么会难过?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站在给予树下还想到了家人。第三步:金吉娅最终选择了女孩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内心的决定,体验金吉娅作出选择时艰难矛盾的心情。从而品味“给予”不仅仅是送、给,让人如愿以偿,还意味着放弃、失去。课堂上,每个孩子似乎都被金吉娅爱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震撼了,大家都在理解中感动,在感动中理解。

另外,我紧紧抓住语言文字的感受和运用,凸显课堂浓浓的语文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思考、朗读、讨论、交流,把字词教学渗透于教学的各环节中。如在体会小女孩渴望得到这份礼物的心情时,从理解“盼望”入手,想象“小女孩为什么盼望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什么叫‘一直盼望’?为帮助孩子理解“一直盼望”这个词语,我出示句子“早晨,她盼望——;中午,她盼望 ——;晚上,她盼望——;……(什么时候,她盼望)”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从而理解一直盼望的含义,进一步体会小女孩渴望得到这份礼物的急切心情。如在理解金吉娅为什么给陌生的小女孩买洋娃娃时,让学生体会“什么都没有”到底没有什么,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怜;又如理解课文金吉娅对家人关爱的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时,我紧紧抓住“沉默不语”的意思,并教会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探究“沉默不语”背后的金吉娅的内心。

上一篇:从此我不再自大初二作文下一篇:十二怒汉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