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制造行业发展前景(精选8篇)
1.玻璃制造行业发展前景 篇一
我国日用玻璃行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发布时间: 2009年12月31日 发布人: 静候轮回
日用玻璃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有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以来快速发展,行业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高兴地看到新型窑炉技术得到广泛应
用,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一批骨干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经营主体、以集团化为发展模式、以循环经济为发展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行业氛围和发展格局。就行业整体而言,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日用玻璃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当前,日用玻璃行业的外部发展环境较好。原因有二:一是日用玻璃行业对外依存度较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较校2009年上半年日用玻璃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76.2亿元,同比增长17%,月工业总产值环比逐月提升,6月份又有大幅提高,其运行轨迹不仅与金融危机前大致相同,而且6月份实现了新的突破,发展势头强劲,说明日用玻璃行业已经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二是日用玻璃行业的下游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今年以来,医药业、酒制造业、饮料食品业、化妆品业在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的推动下,表现都比较抢眼,酒制造业、饮料业、化妆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分别增长了17.2%、22.8%和6%,玻璃包装市场需求增加,为日用玻璃行业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煤等原材料价格下调,对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当前,日用玻璃行业又面临严峻的竞争。一是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日用玻璃传统产品市场受到冲击。近年来,国内不锈钢真空器皿发展迅速,已经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出口创汇4亿美元的新兴行业。不锈钢真空器皿产品的兴起,将蚕食传统的保温瓶市场,其产品以自重轻、防爆裂、抗挤压等优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金属包装、新型塑料包装也在向玻璃包装挑战,替代了部分传统的玻璃包装市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二是下游的集团化企业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投资兴办玻璃包装企业,打乱了原有的市场布局,这些企业一般都具有规模大、技术装备新的特点,又有投资企业的包装需求作保证,表现出很大扩张性。这些企业的加入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也加速了行业的竞争。
二、日用玻璃行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日用玻璃行业近十年来快速发展,2003年以来其年产量每年以百万吨的速度递增,产业
规模不断扩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行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整体水平还不高,一些企业追求短期效益,低水平重复建设,低价格冲击市场,行业正常的发展环境受到威胁。可以说,就行业整体而言,我们还没有摆脱传统发展方式的束缚,过度的价格竞争削弱了行业的赢利水平,使很多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行业的面貌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观。
上述问题具有普遍性,是束缚各行业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特别是生产包装制品的玻璃企业,不仅有同业竞争,还承受着下游企业转嫁生产成本的压力,生存环境一般都比较差。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整顿行业秩序,一要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二要加速淘汰行业落后产能,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创造有利于行业发展的环境。行业的主要任务:一是要努力争取产业政策的支持,争取把淘汰落后产能列入政府工作目录,提高工作力度;二是现有企业加速转变发展方式,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上寻求突破;三是加强企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树立环境友好、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形象。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一定要把日用玻璃行业的发展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循环经济体系中进行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产业政策支持,行业才能够赢得持续健康的发展。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发达国家已经把控制碳排放作为经济评价指标,由此产生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原则是,将各种生产活动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实行总量控制。这个崭新的理念将节能环保摆在了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必将带来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上面我提到的要“把日用玻璃行业的发展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循环经济体系中进行规划”就是要把握住这个发展趋势,超前做出部署,赢得先机。
“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实现方式是循环经济,资源再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日用玻璃行业要进入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循环经济体系就要解决废玻璃回收,构建循环产业链,这是一个战略选择。现在业内一些企业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如深圳华晶玻璃有限公司,他们生产原料中废玻璃比例达到了8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此还不够,要把现在的企业的行为变为全行业的行为,全面提高原料再利用率,还要变为国家的产业政策。在座的各位代表中有一些是业内的技术专家,希望大家结合日用玻璃行业实际,做一些“低碳经济”方面的研究,按照生产过程能源消耗和原材料循环利用后的碳排放水平进行评估,研究应对策略,突出玻璃物理性能稳定,保质保鲜安全可靠,可再生重复利用等特点,扬长避短,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策划,为行业的发展造势。
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造纸行业的成功经验。大家知道,造纸行业是耗能大户,也是污染大户,长期以来背着高污染的坏名。在节能减排中,经过行业自身的努力,由国家发改委发布了
《造纸产业发展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证,由此行业发展进入了快行道。近年来,淘汰了3万吨以下的小造纸厂和落后产能,行业的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他们把推广林纸一体化发展模式取得的促进林木种植,增加林木覆盖的成果进行总结,大张旗鼓地宣传,在社会树立了绿色环保的行业形象,赢得了更多的产业政策的支持。
三、日用玻璃行业的发展建议
我国日用玻璃行业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是我国的石英沙储量丰富,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国内日用玻璃生产技术越来越成熟,与国外的差距在不断缩校二是世界发达国家由于环保、劳动力成本等原因,加快了产业转移的速度,我国资源和市场优势明显,成为主要的承接地。三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对玻璃制品的需求加大,玻璃制品的物理性能稳定、安全卫生,性价比好,其他材料无法替代。四是日用玻璃应用领域很广,开发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是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些地方的玻璃器皿产业集群式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优势,发展势头强劲,出口市场潜力很大。目前的问题是工艺水平不够高,缺乏品牌影响力,渠道建设也落后于产业的发展。如果仅凭企业的力量去做,显然是不够的,没有发挥产业集群应有的作用,借鉴其他行业产业集群建设的经验,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和渠道开发都可以纳入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由地方政府和协会组织,集中力量办大事。产品开发,要研究产品出口国的文化,在产品中融入更多的文化要素,贴近当地市场的需求。玻璃在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开发空间也很广阔,目前主要是市场开发的力度不够。玻璃包装行业的竞争早已进入了微利阶段,扩大生产规模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手段,但是玻璃包装制品受制于下游企业的需求,并受到运输半径的限制,扩大生产规模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需要在改变产品结构上做文章,根据企业区域特点改变产品构成,实现产品多样化。
促进日用玻璃行业的发展,需要拓展发展思路。就市场而言,不同行业的产品应用领域总是相互渗透,互相争夺,而行业最活跃的部分往往是新开发的市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对传统产品领域深度挖掘,更要培育新兴市常现在的情况是业内企业在传统产品市场上拼杀得刀光见影,利润越来越薄,而新兴市场偶有涉足,原因很简单,就是市场风险大。
当行业从竞争发展到竞合的阶段,仅靠企业单枪匹马在市场上打拼是远远不够的,社会的发展已经把行业紧紧地连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行业的发展水平和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决定了企业的生存状况。我们的企业家要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上审视问题,把促进行业的发展作为己任,在促进行业发展中谋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在座的都是行业骨干企业的代表,是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借鉴其他轻工行业的经验,建立企业间的联系机制,共同研讨行业发展中的问题,承担起共同促进行业发展的责任。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轻工业的负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从轻工业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轻工产品出口下滑,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延续,保增长的任务还很重。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轻工业中的多数行业上半年产值(量)逐月增长,表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整体上进入了恢复性增长阶段,预计全年可实现10%以上的增长,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低谷,进入新的发展周期。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我们强调,要客观地看待当前行业存在的问题,不要把出现的问题全部归咎于金融危机,而忽视了对自身存在的问题的总结和对错误的修正。特别要加深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重要性的认识,争取对经济发展规律有更加科学的把握。当前,轻工行业遏制经济下滑的目标基本实现,行业整体进入恢复期后,工作的侧重点将会从保增长逐步转移到调结构上来,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会随之加大,我们要认清这个形势,安排好工作。
2.玻璃制造行业发展前景 篇二
2014年1~10月生产平板玻璃6.78亿重量箱, 同比增长3.5%。同期房屋新开工面积14.77亿平, 同比降低5.5%;房地产开发投资7.72万亿, 增速12.4%。汽车产量2 069万辆, 产量增速9%。这几项需求增速低于2013年, 玻璃需求增速下滑。目前全国重点企业浮法玻璃均价在64.59元/重量箱左右。浮法玻璃价格走势前高后低。全年均价68元/重量箱, 同比下跌8元/重量箱。价格下滑是两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 一是13年大量投产的生产线给今年的供给带来很大的增量, 二是地产和汽车增速的下滑, 带来边际需求的下跌。
对2015年玻璃行业的判断预计2015年点火加复产给全年带来的产能增量在5~7%之间, 而冷修带来的产能减少在2.5%~4%之间, 总的产能变化为增加1%~4.5%之间。中性判断为增加2.75%左右。
预计2015年玻璃行业需求增速在4%~6%。我们预计2015年行业成本稳中有降, 价格前低后高, 明年下半年开始玻璃行业盈利能力将回升。
3.浅析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趋势 篇三
关键词 机械制造 发展现状 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无论制造业总量还是制造业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机械制造业从产品研发、技术装备和加工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却不多。例如:海尔、TCL等企业的品牌虽然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去买空调时,导购会告诉你空调来自日本,再去买冰箱时,导购还是会告诉你冰箱也是来自日本。通过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的分析和研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的机械制造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了将近30多年。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机械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它的发展已经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想跟上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潮流,必须将其放在战略首要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和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说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令人堪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资带来的忧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技术和技术装备使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担忧。2006年4月,执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之牛耳的徐工集团与美国凯雷投资公司的并购计划基本敲定。美国凯雷亚洲投资公司以3.75亿美元收购了徐工集团下属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85%的股份。虽然6月份由于三一重工的介入使得控股过程出现波折,但这宣告我国很多经济学家所担心的“卡特彼勒通吃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计划暂告一段落。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进军杀入国内机械工业市场,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工电器、文化办公设备、仪器仪表、通用机械和工程机械等领域,这几个行业约占机械工业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80%。
二、存在着许多技术问题
中国的机械制造业除了面临“外敌”之外,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机械行业存在一个巨大的技术“黑洞”,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近几年来,中国每年用于固定资产的上万亿元设备投资中,60%以上是引进的。作为窗口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有57%的技术源自国外。据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目前工业发达国家新产品贡献率为52%,我国仅为5.9%。在“核心技术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克隆产品较多。这样的结果除了自主创新能力削弱之外,还容易遭到侵权指控。即使出现了自行研制的技术,也很容易被指责为“剽窃”。整个工业制造设备的骨干都是外国产品,这暴露了我国工业化的虚弱性。
三、国家扶持的支点偏离
国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来忽视了发展机械行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都出现了偏差。
国有企业对创新人才的产权激励基本上没有实行。一方面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创新者的贡献没有得到产权确认。企业研发的技术和产品,要么被国家无偿拿走,要么被其他的企业无偿抄袭。
我国已加入WTO,机械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新的机遇。因此,我国机械制造业不能单纯的沿着20世纪的刚性自动化发展,而是要全面拓展,面向五化发展,即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自动化、绿色化。
总的说来,我国在机械制造领域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传统机械加工方式仍占主导位置。从整体上讲水平还较低,在先进制造系统与技术的研究上,尚处在跟踪阶段,创新不多,但在具体技术研究中,创新思想还是不少的。遗憾的是,为什么有些是我们首先提出或发明的东西很快被别人超过呢?其原因一是整体国力有差距,二是中试支持体系没有形成,一些可以申请专利的东西也没有钱去申请国际专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人首先提出或发明的东西在国外开花、结果。因而造成我国虽有不少好的学术成果,但整个工业还十分落后。我们应抓住机遇,了解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把握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使我国现代制造业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平,站在世界的前列,引领世界制造业的发展,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晓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2002(3).
[2]王世敬,温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石油机械,2002(11).
[3]松浦寿幸,元桥一之,藤泽三宝子.机械制造业的全球化极其对生产率的影响,2007(4).
[4]武永利.机械制造技术新发展及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3(1).
[5]李平.范联进.李传章.郑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
[6]刘淼.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5).
[7]曾家驹.机械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玻璃制造行业发展前景 篇四
我国集装箱运输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集装箱制造业的繁荣。中国现已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化出口国,占据了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的三分之一。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虽然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欧美债务危机蔓延、发展,但是,并未对我国集装箱出口造成明显的影响,出口仍然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2011年1-11月,我国集装箱进出口总额106.09亿美元,进出口同比增长73.4%,进出口数量301.34万只,同比增长37.9%。其中,我国集装箱出口总额105.99亿美元,同比增长73.7%,出口数量300.98万只,同比增长38%;集装箱进口总额489.97万美元,同比下降49.2%,进口数量同比下降23.1%。
2012年,我国集装箱进出口总额84.35亿美元,进出口数量247.97万个。其中,集装箱出口额84.22亿美元,出口数量247.64万个,集装箱进口额1300.66万美元。2013年1-6月,我国累计出口集装箱138万个,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7%,累计出口金额达41亿美元,同比下降3.6%。
伴随着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市场需求的继续平稳回升,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的集装箱产销量仍然会保持上升态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新的足以取代集装箱运输的产业进而取代集装箱的产品还没有显露出诞生的迹象,因此,集装箱行业依然是前途光明,方兴未艾。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市场调研与领先企业经营分析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集装箱的定义、种类及集装箱运输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集装箱运输业和集装箱制造行业的现状,并对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然后具体介绍了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和特种集装箱的发展。随后,报告对集装箱制造行业做了关联产业发展分析和未来前景趋势分析,最后分析了国内20家重点集装箱制造企业的运营状况。
5.玻璃制造行业发展前景 篇五
正文目录第一章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发展分析
一、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
二、殴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三、2015-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趋势预测第二节行业政策环境发展分析
一、行业“十二五规划”分析
二、行业政策走势及其影响
三、行业其他相关政策分析第三节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一、国内技术水平现状
二、行业科技创新主攻方向第二章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第一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生产规模分析第二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产销分析
一、行业产成品情况总体分析
二、行业产品销售收入总体分析第三节2010-2014年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第三章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财务状况具体分析第一节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一、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总资产对比分析
二、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企业单位数对比分析
三、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对比分析第二节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经济效益分析
一、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产值利税率对比分析
二、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资金利润率对比分析
三、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对比分析第三节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效率分析
一、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资产负债率对比分析
二、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对比分析第四节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结构分析
一、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地区结构分析
二、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所有制结构分析
三、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结构分析第五节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二、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三、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2010-2014年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四章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产销运行状况分析第一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产成品分析
一、产成品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成品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产成品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成品比较第二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总销售收入分析
一、总销售收入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销售收入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销售收入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比较第三节2010-2014年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分析
一、销售收入增长率发展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比较分析第四节2015-2019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第五章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资产负债情况分析第一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总产值分析
一、工业总产值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五、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比较第二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总负债情况分析
一、总负债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负债分析
三、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总负债分析
四、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负债比较第三节2010-2014年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
一、资产负债率趋势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资产负债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资产负债率比较分析
四、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资产负债率比较分析第四节2015-2019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资产负债率预测 第六章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运行成本费用分析第一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产品销售成本分析
一、销售成本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成本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成本比较分析第二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销售费用分析
一、销售费用总额分析
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费用比较分析第三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管理费用分析
一、管理费用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管理费用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管理费用比较分析第四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财务费用分析
一、财务费用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财务费用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财务费用比较分析 第七章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资产运营状况分析第一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应收帐款净额分析
一、应收帐款净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应收帐款净额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应收帐款净额分析第二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分析
一、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分析第三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分
一、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分析第四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总资产分析
一、累计总资产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累计总资产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累计总资产率比较分析 第八章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分析第一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一、利润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第二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销售利润率
一、销售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第三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一、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第四节2010-2014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产值利税率分析
一、产值利税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第一节2010-2014年华东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运行情况
一、华东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产销分析
二、华东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三、华东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四、华东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财务指标分析第二节2010-2014年华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运行情况
一、华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产销分析
二、华南地区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三、华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四、华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财务指标分析第三节2010-2014年华中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运行情况
一、华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产销分析
二、华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三、华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四、华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财务指标分析第四节2010-2014年华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运行情况
一、华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产销分析
二、华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三、华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四、华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财务指标分析第五节2010-2014年西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运行情况
一、西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产销分析
二、西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三、西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四、西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财务指标分析第六节2010-2014年西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运行情况
一、西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产销分析
二、西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三、西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四、西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财务指标分析第七节2010-2014年东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运行情况
一、东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产销分析
二、东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对比分析
三、东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亏损企业单位数及亏损金额分析
四、东北地区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第十章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重点企业分析第一节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重点企业A
一、企业概况
二、财务数据分析
三、企业发展战略第二节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重点企业B
一、企业概况
二、财务数据分析
三、企业发展战略
内容。第三节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重点企业C
一、企业概况
二、财务数据分析
三、企业发展战略第四节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重点企业D
一、企业概况
二、财务数据分析
三、企业发展战略 第十一章2015-2019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投资价值与投资策略分析第一节固体饮料制造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固体饮料制造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二、固体饮料制造行业盈利能力预测
三、投资机会分析第二节固体饮料制造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
二、竞争风险
三、经营风险第三节固体饮料制造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一、重点投资品种分析
6.玻璃制造行业发展前景 篇六
2013-2018年中国民用飞机制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与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中国民用飞机制造行业发展综述 24 1.1 民用飞机制造行业概述 24 1.1.1 民用飞机的概念 24 1.1.2 飞机制造的概念 24 1.1.3 民用飞机的分类 24 1.2 民机制造行业周期特性 26 1.2.1 影响行业周期的因素 27 1.2.2 行业现阶段周期分析 31 1.2.3 行业现阶段景气分析 33 1.3 民机制造信息化分析 36 1.3.1 信息化技术应用状况分析 36 1.3.2 自主研发的三大支撑平台 38 1.3.3 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案例 39 1.3.4 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分析 39 1.4 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40 1.4.1 民航工业管理体制调整 40 1.4.2 民航工业投融资政策 40 1.4.3 民航工业外商投资政策 42 1.4.4 民航工业财政政策调整 43 1.4.5 民用飞机制造主要政策 45 1.4.6 民航工业发展规划分析 53 1.5 行业宏观经济环境 55 1.5.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 55 1.5.2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66 1.5.3 行业宏观经济环境 72 1.6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74 1.6.1 国外竞争格局分析 74 1.6.2 国内竞争格局分析 76 1.7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78 1.7.1 国外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78 1.7.2 国内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82 1.7.3 MBD技术的应用分析 84 1.7.4 民机客改货技术分析 86 1.7.5 数字化民机制造的发展 87 1.7.6 民机行业技术差距分析 88 第2章:中国民用飞机制造产业链分析 91 2.1 民用飞机制造产业价值链分析 91 2.1.1 中国航空产业链分析 91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2.1.2 中国航空产业价值链 92 2.1.3 欧美民用飞机产业价值链 92 2.1.4 中国民用飞机产业价值链 95 2.2 民用飞机制造上游产业链分析 96 2.2.1 航空材料行业的发展分析 96 2.2.2 航空零部件行业发展分析 97 2.2.3 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分析 97 2.2.4 机载设备行业的发展分析 99 2.3 民用飞机制造关联产业分析 100 2.3.1 航空运输行业发展分析 100(1)航空客运行业发展分析 100(2)航空货运行业发展分析 102 2.3.2 航空机场行业发展分析 103 2.3.3 航空租赁行业发展分析 104 2.3.4 航空维修行业发展分析 104 2.4 民机制造企业物料采购分析 105 2.4.1 企业物料采购发展分析 105 2.4.2 企业物料采购存在问题 105 2.4.3 优化企业物料采购措施 106 2.4.4 企业物料采购保障措施 108 第3章:中国民用飞机制造行业运营状况分析 109 3.1 中国民机制造行业发展概况 109 3.1.1 民用飞机制造行业发展历程 109 3.1.2 民用飞机制造行业发展概况 111 3.1.3 民用飞机制造行业发展特点 112 3.1.4 民用飞机制造行业经营情况 113 3.1.5 民用飞机制造行业供给情况 120 3.1.6 行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121 3.1.7 民用飞机制造行业瓶颈分析 124 3.1.8 国内民机制造企业面临的挑战 125 3.1.9 民用飞机制造行业发展新模式 127 3.2 民机制造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129 3.2.1 民用飞机制造行业出口情况 129(1)行业出口总体情况分析 129(2)行业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130 3.2.2 民用飞机制造行业进口情况 131(1)行业进口总体情况分析 131(2)行业进口产品结构分析 132 3.3 民机制造行业主要基地建设 133 3.3.1 上海飞机制造基地建设分析 133 3.3.2 天津“航空城”建设分析 134 3.3.3 珠海航空产业园建设分析 135 3.3.4 南昌航空工业城建设分析 137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3.3.5 济南航空工业园区建设分析 137 3.3.6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138 3.4 民机制造行业未来发展分析 139 3.4.1 民机制造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139 3.4.2 干线飞机制造发展前景展望 139 3.4.3 支线飞机制造发展前景展望 140 3.4.4 民用直升飞机发展前景展望 140 第4章:全球民用飞机制造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142 4.1 全球民用飞机市场概况 142 4.1.1 全球航空格局变化状况 142 4.1.2 全球民用飞机市场概况 142 4.1.3 全球主要民用飞机市场分析 143(1)美国民机制造业发展态势 143(2)欧洲民机制造业发展态势 143(3)巴西民机制造业发展态势 144(4)俄罗斯民机制造发展态势 145(5)加拿大民机制造发展态势 146 4.2 全球民用飞机市场分析 147 4.2.1 全球民航客运市场分析 147 4.2.2 全球民航货运市场分析 148 4.2.3 全球通用航空市场分析 149(1)全球通用航空机队规模分析 149(2)全球通用航空业务结构分析 150(3)通用飞机交付量和成交金额 151 4.3 全球四大民机制造商竞争分析 155 4.3.1 空客公司竞争力分析 155(1)空客公司飞机订货量分析 155(2)空客公司飞机交付量分析 156(3)空客公司经营业绩分析 157(4)空客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158(5)空客公司竞争战略分析 159(6)空客公司发展动向分析 161 4.3.2 波音公司竞争力分析 161(1)波音公司飞机订货量分析 161(2)波音公司飞机交付量分析 162(3)波音公司经营业绩分析 163(4)波音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164(5)波音公司竞争战略分析 165(6)波音公司发展动向分析 166 4.3.3 庞巴迪公司竞争力分析 166(1)庞巴迪公司飞机交付量分析 166(2)庞巴迪公司经营业绩分析 167(3)庞巴迪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167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4)庞巴迪公司发展动向分析 168 4.3.4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竞争力分析 168(1)巴西航空工业公司飞机交付量分析 168(2)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经营业绩分析 168(3)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169(4)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发展动向分析 170 4.3.5 波音与空客的经营业绩比较 170 4.4 跨国公司在华市场竞争分析 172 4.4.1 波音公司在华市场竞争分析 172 4.4.2 空客公司在华市场竞争分析 173 4.4.3 庞巴迪公司在华市场竞争分析 174 4.4.4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华市场竞争分析 174 4.5 全球民机制造对中国的启示 175 4.5.1 行业管制的规范与放松 175 4.5.2 网络化扩张与联盟化竞争 175 4.5.3 全式服务的提供与创新 176 第5章:中国民用飞机制造行业产品市场分析 177 5.1 中国商用飞机需求市场分析 177 5.1.1 支线飞机市场需求分析 177(1)支线航空市场概况分析 177(2)支线航空市场地位分析 178(3)支线航空机队规模分析 179(4)支线飞机市场发展潜力 180(5)支线飞机市场需求分析 180(6)支线飞机采购政策支持 181(7)支线飞机市场最新动向 182(8)支线飞机市场需求预测 182 5.1.2 干线飞机市场需求分析 183(1)干线航空市场概况分析 183(2)干线飞机市场需求分析 183(3)干线飞机采购策略分析 183(4)干线飞机采购政策支持 184(5)干线飞机市场最新动向 185(6)干线飞机市场需求预测 185 5.1.3 商用飞机运营需求分析 185 5.2 中国通用飞机需求市场分析 186 5.2.1 中国通用飞机总体需求分析 186(1)通用飞机发展现状分析 186(2)通用航空机队规模分析 188(3)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188(4)市场需求结构特点分析 189(5)通用航空飞机缺口分析 190 5.2.2 中国农业用机市场需求分析 191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1)农林作业市场特点分析 191(2)农业用机发展瓶颈分析 192 5.2.3 中国工业用机市场需求分析 193(1)工业航空服务特点分析 193(2)工业服务盈利能力分析 194(3)海洋石油服务市场分析 195(4)空中救援市场需求分析 195(5)工业用机市场前景预测 196 5.2.4 中国私人消费市场需求分析 196(1)私人消费市场特点分析 196(2)私人消费细分市场分析 196(3)中国私人飞机市场分析 200(4)私人消费市场前景预测 203 5.2.5 通用飞机制造企业分析 203 5.3 中国分类型民用飞机市场分析 204 5.3.1 运式系列飞机介绍 204(1)运7系列飞机 204(2)运8系列飞机 205(3)运9系列飞机 205(4)运10系列飞机 206(5)运11系列飞机 206(6)运12系列飞机 206 5.3.2 新舟系列飞机市场分析 207(1)新舟60飞机的研发 207(2)新舟60的使用情况 207(3)新舟60订单量分析 208(4)新舟600的研发进展 208(5)新舟600订购及使用情况 209(6)新舟600产能及需求预测 209 5.3.3 ARJ21飞机市场分析 210(1)ARJ21的研发情况 210(2)ARJ21的市场定位 211(3)ARJ21的竞争优势 211(4)ARJ21存在的局限 213(5)ARJ21订单量分析 214(6)ARJ21项目的意义 214 5.3.4 ERJ145飞机市场分析 215(1)ERJ145的生产情况 215(2)ERJ145的使用情况 215(3)ERJ145的订购情况 216 5.3.5 C919大型客机市场分析 216 5.4 中国大飞机核心部件市场分析 217 5.4.1 大飞机核心部件结构分析 217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1)机体部件价值量分析 217(2)机载设备价值量分析 218(3)发动机价值量分析 218(4)标准件及其它部件价值量分析 218 5.4.2 大飞机核心部件供应商分析 218(1)机体部件供应商分析 219(2)机载设备供应商分析 219(3)发动机供应商分析 221(4)标准件及其它部件供应商 223(5)大飞机材料供应商分析 223 5.4.3 大飞机核心部件采购需求分析 224 第6章:中国大飞机制造行业发展战略及建议 225 6.1 中国大飞机发展概况分析 225 6.1.1 中国大飞机相关概述 225 6.1.2 中国大飞机市场概况 228 6.1.3 中国大飞机产业布局 229 6.1.4 中国分类大飞机市场 229(1)巨型民用飞机市场 229(2)宽体民用飞机市场 230(3)窄体民用飞机市场 230 6.1.5 大飞机产业发展困境 230 6.1.6 大飞机产业发展瓶颈因素 233 6.1.7 对中国大型民用飞机的思考 234 6.2 国外大飞机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236 6.2.1 大型民用飞机产业的世界格局 236 6.2.2 国外大型民机发展的成功经验 236 6.2.3 国外支线飞机产业的成功经验 240 6.2.4 国外大飞机产业发展的失败教训 243 6.2.5 各国大飞机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 245(1)政府扶持产业政策 245(2)大飞机的重组整合 245(3)市场导向战略定位 246(4)自主创新科研体系 246 6.3 大飞机产业竞争力要素条件 247 6.3.1 大飞机产业的竞争力理论 247(1)大飞机的竞争优势理论 247(2)大飞机产业的竞争优势 248 6.3.2 大飞机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249(1)生产要素条件分析 249(2)产业市场需求分析 249(3)相关辅助产业分析 250(4)产业竞争战略分析 250(5)政府政策支持分析 250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6.4 中国大飞机产业的战略选择 251 6.4.1 中国发展大飞机产业的意义 251(1)优化重组航空工业产业结构 251(2)推动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 252(3)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252 6.4.2 大飞机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253(1)新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框架 253(2)产业发展的基本影响因素 254(3)产业自主创新与技术能力 255(4)产业发展的影响机理模型 255 6.4.3 大飞机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256 6.4.4 大飞机国际合作搏弈模型 258(1)国际合作搏弈模型建立 258(2)国际合作战略结果分析 259 6.4.5 大飞机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260 6.4.6 中国大飞机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263 6.5 中国大飞机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67 6.5.1 强化政府扶持职能 267 6.5.2 整合重组产业组织 269 6.5.3 构建市场化经营体制 270 6.5.4 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272 第7章:中国航空工业重组整合分析 274 7.1 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阶段 274 7.1.1 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 274 7.1.2 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阶段 275(1)中国航空工业基础建设阶段 275(2)中国航空工业发展黄金阶段 276(3)中国航空工业曲折前进阶段 276(4)中国航空工业全新发展阶段 277 7.2 国外飞机制造重组启示 278 7.2.1 区域或洲内并购涌现 278 7.2.2 空客公司重组案例分析 279 7.2.3 波音公司重组案例分析 280 7.2.4 对中国航空工业重组的启示 281 7.3 中国航空工业重组的背景 282 7.3.1 产业资源及研发水平分析 282 7.3.2 产业链及规模背景分析 283 7.4 中国航空工业的体制改革 284 7.4.1 中国商飞公司的成立 284 7.4.2 中国商飞公司的股权结构 285 7.4.3 商飞公司启动大飞机项目 286 7.5 中国航空工业的重组整合 287 7.5.1 新航空工业集团的成立 287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7.5.2 新航空工业集团的资源整合 288 7.5.3 新航空工业集团的发展战略 295 7.6 中国航空工业结构调整 298 7.6.1 中国航空工业结构性矛盾 298 7.6.2 中国航空工业的结构调整 298 7.7 中国航空工业重组整合的影响 299 7.7.1 中国航空工业重组整合的意义 299 7.7.2 中国航空工业重组整合的投资机会 300 第8章:中国民用飞机制造行业转包业务分析 301 8.1 民机制造业转包业务的兴起 301 8.1.1 波音公司转包业务的发展 301 8.1.2 空客公司转包业务的发展 302 8.1.3 其他公司转包业务的发展 302 8.2 中国民机转包业务现状分析 303 8.2.1 中国民机转包业务概况 303(1)中国民机转包业务的发展 303(2)中国民机转包业务的优势 303 8.2.2 中国民机转包业务的阶段分析 304(1)民机转包业务的阶段划分 304(2)中国民机转包业务所处阶段 304 8.2.3 中国民机转包业务市场格局 305 8.2.4 民机发动机行业转包生产分析 306(1)发动机行业国际转包生产现状 306(2)中国一航发动机转包发展模式 307 8.3 中国民机转包业务的层级提升 308 8.3.1 民机转包业务效益分析 308 8.3.2 民机转包生产制造技术提高 308 8.3.3 中国民机转包业务的层级提升 309 8.4 中国民机转包业务的发展前景 310 8.4.1 中国获得民机转包业务的影响因素 310 8.4.2 2025年中国可获得的转包额估算 311(1)根据国内干线飞机市场需求估算 311(2)根据国际航空制造业市场变化估算 312(3)中国民机转包业务盈利能力及趋势 313 第9章:中国民用飞机制造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分析 315 9.1 中国民用飞机整机生产企业经营分析 315 9.1.1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分析 315(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315(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15(3)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316(4)企业产品结构及新产品动向 317(5)企业研发与生产能力分析 317(6)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318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7)企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318(8)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319 „„另有11家企业分析。
9.2 中国民用飞机制造研究院发展分析 376 9.2.1 贵州贵航飞机设计研究所 376(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376(2)企业研究领域分析 376(3)企业技术能力分析 377(4)企业资质水平分析 377(5)企业主要产品分析 377 „„另有4家企业分析。
9.3 中国民用飞机核心部件生产企业个案分析 383 9.3.1 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83(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383(2)企业组织架构分析 384(3)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 384(4)企业产品结构分析 385(5)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385(6)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385 „„另有11家企业分析。
第10章:中国民用飞机制造行业风险分析及前景预测 430 10.1 中国民机制造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430 10.1.1 航空发动机行业政策风险分析 430 10.1.2 航空发动机行业竞争风险分析 431 10.1.3 航空发动机行业技术风险分析 431 10.1.4 航空发动机行业运营风险分析 432 10.2 中国民用飞机制造行业投资分析 433 10.2.1 民用飞机制造行业投资特性 433 10.2.2 民用飞机制造行业投资规模 436 10.2.3 民用飞机制造行业投资机会 436 10.2.4 民用飞机制造行业投资动向 437 10.2.5 民用飞机制造行业投资策略 438 10.3 中国民用飞机制造行业融资分析 440 10.3.1 民机制造行业融资结构分析 440 10.3.2 民机制造行业银行贷款授信 441 10.3.3 民机制造行业融资租赁市场 442 10.4 中国民用飞机制造行业投融资前景 443 10.4.1 民机制造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443 10.4.2 民机制造行业融资前景分析 443 10.5 民用飞机制造市场前景预测 444 10.5.1 全球民用飞机制造市场前景预测 444(1)全球分线路民用飞机前景预测 444(2)全球分市场民用飞机前景预测 446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10.5.2 中国民用飞机市场前景预测 447(1)中国民用客机市场前景预测 447(2)中国民用货机市场前景预测 447(3)中国通用飞机市场前景预测 448 图表目录
图表1:国际民航组织对民用运输机的分类(单位:海里/小时)26 图表2:民机订货量具有极强的周期性(单位:架)27 图表3:世界分地区GDP增长情况(单位:%)27 图表4:世界分地区RPK增长情况(单位:%)28 图表5:RPK增速与GDP增速的线性关系(单位:%)28 图表6:RPK增速与GDP增速的相关性(单位:%)29 图表7:运量增量与干线飞机订单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单位:10亿RPK,架份)29 图表8:历年干线飞机淘汰率(单位:架份,%)30 图表9:历年航空公司净利润与飞机订单的关系(单位:10亿美元,架份)31 图表10:历年航空公司净利润率与飞机订单的关系(单位:架份,%)31 图表11:历年累计未交付量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点(单位:架,%)32 图表12:历年干线飞机订单与占订单占机队规模比例(单位:架份,%)33 图表13:历年干线飞机交付量与占交付占机队规模比例(单位:架份,%)33 图表14:历年干线飞机交付增速滞与全球GDP增速比较(单位:%)34 图表15:历年干线飞机占机队规模走势与全球GDP增速比较(单位:%)34 图表16:历年全球民机订单量与交付量走势比较(单位:%)35 图表17:历年波音民机部门雇员人数走势(单位:人)35 图表18:历年波音公司的订单量/交付量数据(滚动12个月)36 图表19:《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立法后评估规定》 53 图表20:十二五民航发展主要指标(单位:亿吨公里,亿人次,万吨,万小时,小时/天,公斤,万架次,个,架,万人,%)55 图表21:2006-2011年美国GDP同比、环比折年率走势图(单位:%)56 图表22:2005-2011年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势图 56 图表23:2005-2012年美国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持续领取失业金人数走势图(单位:人)57 图表24:2006-2012年欧洲PMI指数走势图(单位:%)57 图表25:2007-2012年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势图 58 图表26:2007-2011年欧元区CPI指数走势图(单位:%)58 图表27:2011年12月欧元区CPI分项指数走势图(单位:%)59 图表28:2007-2011年欧元区M3同比走势图(单位:%)59 图表29:2005-2011年日本消费者信心指数走势图 60 图表30:2007-2011年日本消费者信心指数分项走势图 60 图表31:2005-2011年日本进出口同比增长情况(单位:%)61 图表32:2007-2011年日本出口分区域增长情况(单位:%)61 图表33:2007-2011年日本CPI、核心CPI指数走势图(单位:%)62 图表34:2008-2011年韩国CPI同比走势图(单位:%)63 图表35:2009-2011年印尼CPI同比走势图(单位:%)63 图表36:2009-2011年巴西工业生产指数同比走势图(单位:%)64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图表37:2009-2011年巴西工业生产指数环比走势图(单位:%)64 图表38:2009-2011年俄罗斯CPI同比走势图(单位:%)65 图表39:2009-2011年俄罗斯失业率走势图(单位:%)65 图表40:2008-2011年俄罗斯基准利率走势图(单位:%)65 图表41:2009-2011年菲律宾CPI指数走势图(单位:%)66 图表42:2010-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单位:%)66 图表43:2010-201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单位:%)67 图表44:2011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单位:%)68 图表45:201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单位:%)69 图表46:2008-2011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69 图表47:2010-2011年中国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单位:%)70 图表48:2010-2011年中国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情况(单位:%)71 图表49:2005-2012年中国制造业PMI走势图(单位:%)71 图表50:2007-2012年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走势图(单位:%)72 图表51:2010年中国三大航空集团客运市场份额(单位:%)76 图表52:高速铁路对航空业产生冲击(单位:km/h)77 图表53:基于MBD技术的数字化制造流程 86 图表54:航空产业链的构成 91 图表55:航空产业链价值链分析 92 图表56:全球民机产业的价值链 93 图表57:欧美国家飞机配套件生产厂商 93 图表58:未来10年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份额(单位:%)99 图表59:2011年1-11月份与2010年1-11月份航空客运数据对比(单位:%)101 图表60:2029年全球各地区航空旅客周转量分布及预测(单位:万亿客公里)102 图表61:2029年全球各地区航空旅客周转量预测(单位:万亿客公里,%)102 图表62:2011年1-11月份与2010年1-11月份航空货运数据对比(单位:%)103 图表63:中国民用飞机发展历程 111 图表64:2006-2011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114 图表65:2008-2015年中国民航业发展指标及预测(单位:亿吨公里,万人,万吨,%)115 图表66:中国各航空公司机队拥有情况(单位:架)115 图表67:2008-2011年中国民航客流量同比增速(分区域)(单位:%)117 图表68:2007-2012年中国民航客流量同比增速(单位:%)117 图表69:2010-2029年中国客机需求预测(单位:架,亿美元,万亿客公里,%)118 图表70:1989-2029年中国各类型客机机队规模(单位:架,个)118 图表71:2008-2011年中国民航货邮同比增速(分区域)(单位:%)119 图表72:2007-2012年中国民航货邮量同比增速(单位:%)119 图表73:中航商飞供应链新模式 123 图表74:中国商飞新的主制造商-供应商关系 123 图表75:中国商飞公司股权结构(单位:%)124 图表76:民用飞机制造推动式供应链模式 128 图表77:民用飞机制造拉动式供应链模式 128 图表78:民用航空制造业供应链结构 129 图表79:2010-2011年民用飞机制造行业月度出口额走势图(单位:亿美元)130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图表80:2010-2011年民用飞机制造行业月度主要出口产品结构表(单位:架,吨,万美元)131 图表81:2010-2011年民用飞机制造行业月度进口额走势图(单位:亿美元)132 图表82:2010-2011年民用飞机制造行业月度主要进口产品结构表(单位:架,吨,万美元)132 图表83:2012年1月国际客运市场同期比较(单位:%)148 图表84:全球主要国家通用航空机队规模(单位:万架)149 图表85:全球通用航空业务结构分析(单位:%)150 图表86:美国通用航空各用途飞行时间(单位:百万小时)151 图表87:全球各类通用飞机交付量&成交金额及增长情况(单位:架份,十亿美元,%,)151 图表88:全球通用飞机交付量及成交金额(单位:架份,百万美元)152 图表89:全球各类通用飞机交付量(单位:架份)153 图表90:全球各类通用飞机成交金额(单位:百万美元)154 图表91:全球民用直升机交付量和金额(单位:架份,十亿美元)155 图表92:2000-2011年空中客车分机型飞机订单情况(单位:架)156 图表93:2000-2011年空中客车飞机交付情况(单位:架)157 图表94:2003-2010年波音飞机净定单情况(单位:架)162 图表95:2003-2011年波音飞机交付情况(单位:架)163 图表96:波音与空客民用飞机订单量比较(单位:架)170 图表97:波音与空客民用飞机交付量比较(单位:架)171 图表98:波音与空客在民用航空的经营业绩比较(单位:架)171 图表99:2010-2020年波音空客干线飞机市场需求预测对比 172 图表100:支线划分 177 图表101:支线航空运输量在民航运输中的比例(单位:%)179 图表102:中国民航运输机队的构成(单位:%)179 图表103:支线航空对支线机型的分类需求 181 图表104:2000-2010年中国通用航空年作业量(单位:小时,%)186 图表105:2010年中国通用航空作业量结构(单位:万小时)187 图表106:中国通用航空细分市场作业量分布结构(单位:小时,%)187 图表107:中国主要通用航空企业作业飞行小时(单位:小时)188 图表108:中国通用航空各项飞行小时比例(单位:%)189 图表109:中国通用航空作业时间结构(单位:%)190 图表110:美国通用航空作业时间结构(单位:%)190 图表111:中国部分空中作业通用航空飞机缺口(单位:架)191 图表112:中国农林作业飞行小时比例(单位:%)192 图表113:中国农林作业飞行小时对比(前十省)(单位:小时)192 图表114:中国工业航空服务飞行小时(按项目分)(单位:%)193 图表115:中国工业航空服务飞行小时对比(前十省)(单位:小时)194 图表116:石油服务飞行时间比例结构(单位:%)194 图表117:三大通用航空公司海上石油直升机服务市场份额 195 图表118:国际主流公务机型号与价格(单位:人,KM,亿人民币)197 图表119:中国公务机公司运营规模及发展情况(单位:架)198 图表120:2003-2011年中国公务机市场规模(单位:架,%)199 网 址:
7.玻璃制造行业发展前景 篇七
《规划》开篇对行业做了基本定位, 即:日用玻璃行业是消费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消费品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 与百姓日常生活和上下游产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是具有创新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是循环经济中的绿色产业, 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
“十一五”期间, 日用玻璃行业各项指标年均增长都在20%以上, 而在“十二五”规划中, 发展目标大大下调, 基本定在年均增长10%左右。“十二五”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上, 力促产业转型升级, 不单纯追求扩大产能, 而要从“量”转向“质”, 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 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的关系。
《规划》提出, “十二五”期间, 规模以上日用玻璃生产企业日用玻璃制品及玻璃包装容器产量年均增长8%~10%, 到2015年产量达到3000万吨左右;玻璃保温容器产量年均增长2%~5%, 到2015年产量达到7.3亿个左右。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12%, 到2015年达到2200亿元左右。利税总额年均增长10%~12%, 到2015年达到215亿元左右。主要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12%~15%, 到2015年达到80亿美元左右。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千克标煤/吨产品) 累计下降13%左右;单位产品CO2排放 (千克CO2/吨产品) 累计减少18%左右。科技投入达到年产品销售额的4%~6%;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0%以上。
日用玻璃行业市场化程度很高, 企业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规划》中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只是导向性的。“十二五”期间, 行业将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比如:经济增长的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强化,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加大;低成本优势弱化, 生产要素成本在波动中攀升成为常态;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技术力量薄弱, 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 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世界经济增长缓慢, 国际贸易摩擦频发, 贸易壁垒增加等。所以,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任务还是非常繁重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速度,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才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针对日用玻璃行业长期存在产业集中度低, 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 《规划》中提出鼓励和支持大企业有规模、有市场、有效益地发展, 鼓励和支持企业发挥优势, 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和战略联盟, 促进企业集团化发展, 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 支持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协调配套, 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 做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 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促进全行业协调发展, 共同进步。
针对日用玻璃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产能相对过剩的问题, 《规划》提出规范日用玻璃行业投资行为, 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加强对现有生产能力的技术改造,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同时重点发展高质量、高档次、高附加值、高技术、节能环保、市场前景好、有发展潜力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日用玻璃制品。如大力发展轻量化玻璃瓶罐、棕色料啤酒瓶、优质医药玻璃、高硼硅耐热玻璃器具、高档玻璃器皿、水晶玻璃制品、玻璃艺术品、无铅晶质玻璃、特殊品种玻璃等。
为了解决在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利用率低、能耗高, 熔窑寿命、玻璃瓶罐轻量度以及碎玻璃的利用率低等难题, 《规划》中特别提出要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玻璃窑炉, “十二五”末, 节能环保型窑炉推广应用比例要达到55%以上。大力发展玻璃瓶罐轻量化制造技术, 到“十二五”末, 轻量化玻璃瓶罐产量约为玻璃瓶罐总产量的30%。同时大力发展废 (碎) 玻璃回收再利用, “十二五”末, 推广应用计算机自动化配料系统的生产量占总量50%以上, 废 (碎) 玻璃平均加入量增加20%以上。
8.玻璃制造行业发展前景 篇八
对供应链生态来说,我们应该研究供应链生态背后的驱动力量和影响因素。促进或颠覆一个产业的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一是技术,二是商业模式,三是政策。
大家已经意识到了,整个垂直的产业链目前并没有真正做到的一点是——协同,整个供应链需要从过去的人治向今后的法治过渡。
供应链生态正发生变化
从国际层面看,跨国采购更加分散化。中国目前仍是全球无与伦比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但近年来越南对美国、日本的出口份额增长非常快,2015年,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为9.26%,日本为9.51%,而且可以预期它未来会持续增长。在欧盟市场,中国的出口量排第一位,但土耳其、孟加拉的市场份额正逐年上升,都超过了10%。
从供应链生态的国内层面来说,中国的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特点。比如消费者从仅仅关注产品本身,变为开始关注消费体验。一些新的消费模式随之产生,包括定制、跨界融合。另外,纺织品服装消费正在向二三线、三四线城市下沉。此外,供应链生态还有很多新的变化。
长尾效应。如今,随着网络经济的发达,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叫做“长尾效应”。过去,一些个性化的产品由于信息不对称,得不到很好的市场响应,现在由于网络经济发达,“长尾效应”让一些个性化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分享经济。全球的分享经济在近些年发展迅速,2010~2013年全球分享经济的投资额为43亿美元,到了2014年、2015年分别为85亿美元、142亿美元。分享经济有一个特点——催生了大量市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中国的分享经济目前也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预计今后会达到40%的增长速度。
分享经济在纺织行业也开始了大量试水。无论从产品的分享,到产能的共享、创意的共享,还是资本层面的股权的众筹、网络的借贷,都是一种分享经济的模式。
泛娱乐化现象值得关注。比如大众关注较多的超级IP、现象级产品、网红经济等。这种泛娱乐化的大趋势为意见领袖、网红提供了大量机会和平台。
2015年,淘宝平台有近一千家网红店铺出现,他们拥有近5000万个粉丝。如何通过网红来沟通感情,如何把它变成一种商业模式,就要有一个非常好的供应链,既高效又柔性才能使流量变现。纺织行业已经开始在慢慢试水,实际上,纺织供应链已经不仅仅是生产环节的闭环,而是一个向消费延伸的开环。
关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实际上不仅仅应用在生产环节,在设计、研发、营销、服务等各个领域都有所渗透,包括国际上一些重要活动中,人工智能都开始有所表现。无论是纽约大都市的时装庆典,IBM机器人设计的礼服,还是优衣库在悉尼旗舰店里通过设备来分析消费者的脑电波,得出消费者在服装选择上的一些意向,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都开始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劳动力成本是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劳动力成本在整个生产环节中的相对成本是在下降的。相对资本和技术较密集的产业链一端,全球的成本正在趋于扁平。也就是说,在中国纺纱和在美国纺纱成本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人工成本还有重要作用。
基于以上这些变化,我认为对于行业的发展来说,亟须寻找新的动力。这个动力,其一就是市场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会为纺织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做一个相对静态的估算,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收入都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按照这个目标来测算,它同步地将给衣着类消费带来7500亿的增量。按照国际上相关机构的测算,到2020年中高收入阶层的消费将以17%的速度增长,为中国城镇消费贡献1.5万亿美元的增量,这些都会对纺织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
另外,就整个纺织行业来说,纺织服装行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的企业共200多家,应该说对于资本市场,目前纺织行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纺织行业的产融结合的空间潜力非常大,别的行业需要去杠杆,我们需要加杠杆,促进与资本市场的融合。
云制造是制造业的必然选择
供给侧改革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所谓的供给侧改革,首先要完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有效的供给。而云制造则是“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下的一个必然选择。
当前,新旧技术不断地转换更迭,对行业下一步发展来说,智能制造或者说云制造将会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云制造就是将自身制造能力虚拟化、将供应链制造资源分散化、将制造模式服务化。
云制造对行业来说具有非常现实和长远的意义。首先,行业目前并没有纳入到国家所谓过剩行业的政策控制之中,但我们仍有部分行业有阶段性的产能过剩问题。如何使信息对称,让一些过剩的产能发挥更好的作用,促进行业更好地分工,如何通过汇聚各方力量来形成一种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些都是云制造可能会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云制造的实现路径首先是完成服务体系。第一,要明确建设的主体,以及推动方;第二,标准要先行;第三,要建立一个信用体系。对于行业来说,其实就是推动我们的社会责任建设,所以明确建设主体、推动标准先行以及履行社会责任,这是云制造能够取得下一步发展的先决条件。
对于云制造,还要在能力提升方面进行完善。首先从生产层面来说,要提高装备能力,要用装备智能化来提升;第二提升运营能力,整个生产过程要提高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第三提升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更多具有软性环境创造的特点,无论在质量体系、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产品开发管理体系方面都要同步跟上。
另外,云制造要完善它的创新模式。创新模式一方面是组织模式的创新,要把供应链从闭环转为开环,要从过去的合作层级结构变为一种社交网络结构。另外,在盈利模式方面,工厂从过去靠卖产品,今后可能要靠租赁产能,从加工资源转化成一种共享资源,从生产型企业变成服务型的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一种职能、功能上的转换。
最后,云制造还要有一个重要的丰富主体。云制造不仅仅是传统生产环节的协同,还要有大量服务于这个生产环节的服务型行业的进入,包括设计环节、物流环节、检测检验、技术管理咨询、科技孵化、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这些行业要全面地进入到传统的生产制造业中来丰富云制造的主体。
【玻璃制造行业发展前景】推荐阅读:
国内玻璃行业发展状况07-04
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分析09-15
2024年中国玻璃钢行业市场调研及战略规划投资预测报告07-15
绿色制造发展趋势11-19
汽车制造业的发展07-26
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论文09-06
从《中国制造2025》看中国机械发展09-10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论文4208-08
绿色制造-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08-21
保定市汽车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