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电源啊设计方案(精选3篇)
1.机房电源啊设计方案 篇一
第1章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2
1.1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介绍..................................................2 1.2 机房环境监控的项目和内容...........................................3 1.3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功能..............................................5
第2章 机房环境集中监控施工组织方案.......................6
2.1 工程实施规范..................................................................6 2.2 施工工艺流程..................................................................7 2.3 导线、电缆规定及穿线技术要求...................................7 2.4 设备安装技术说明..........................................................8 2.5 施工中注意的问题..........................................................9
第3章 机房动环监控方案设计与功能实现...................9
3.1 主设备配置......................................................................9 3.2 温、湿度监测配置........................................................10 3.3 UPS联动监控配置.........................................................11 3.4 烟雾探测器配置............................................................11 3.5 水浸监测配置................................................................12 3.6 数字电力监测配置——电力监测.................................13
第4章 机房布线图纸概览.............................................15
第1章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1.1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介绍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是一个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新型传感技术等构成的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基于集中管理监控模式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率的技术手段,系统监控对象主要是机房动力和环境设备等设备(如:配电、UPS、空调、温湿度、漏水、烟雾、视频、门禁、消防系统等)。
1.2 机房环境监控的项目和内容
1、配电系统
主要对配电系统的三相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线电流、有功、无功、频率、功率因数等参数和配电开关的状态监视进行监视。当一些重要参数超过危险界限后进行报警。
2、UPS电源(包含直流电源)
通过由UPS厂家提供的通讯协议及智能通讯接口对UPS内部整流器、逆变器、电池、旁路、负载等各部件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视,一旦有部件发生故障,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将自动报警。系统中对于UPS的监控一律采用只监视,不控制的模式。
3、空调设备
通过实时监控,能够全面诊断空调运行状况,监控空调各部件(如压缩机、风机、加热器、加湿器、去湿器、滤网等)的运行状态与参数,并能够通过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管理功能远程修改空调设置参数(温度、湿度、温度上下限、湿度上下限等),以及对精密空调的重启。空调机组即便有微小的故障,也可以通过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检测出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空调机组进一步损坏。
4、机房温湿度
在机房的各个重要位置,需要装设温湿度检测模块,记录温湿度曲线供管理人员查询。一旦温湿度超出范围,即刻启动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调整空调的工作设置值或调整机房内的设备分布情况。
5、漏水检测
漏水检测系统分定位和不定位两种。所谓定位
式,就是指可以准确报告具体漏水地点的测漏系统。不定位系统则相反,只能报告发现漏水,但不能指明位置。系统由传感器和控制器组成。控制器监视传感器的状态,发现水情立即将信息上传给监控PC。测漏传感器有线检测和面检测两类,机房内主要采用线检测。线检测使用测漏绳,将水患部位围绕起来,漏水发生后,水接触到检测线发出报警。
6、烟雾报警
烟雾探测器内置微电脑控制,故障自检,能防止漏报误报,输出脉冲电平信号、继电器开关或者开和关信号。当有烟尘进入电离室会破坏烟雾探测器的电场平衡关系,报警电路检测到浓度超过设定的阈值发出报警。
7、视频监控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集成了视频监控,图像采用MPEG4视频压缩方式,集多
画面测览、录像回放、视频远传、触发报警、云台控制、设备联动于一体,视频系统还可与其他的输入信号进行联动,视频一旦报警,可同时与其它设备进行联动如双鉴探头、门磁进行录像。
8、门禁监控
门禁系统由控制器、感应式读卡器、电控锁和开门按钮等组成(联网系统外加通讯转换器。读卡方式属于非接触读卡方式,系统对出入人员进行有效监控管理。
9、消防系统
对消防系统的监控主要是消防报警信号、气体喷洒信号的采集,不对消防系统进行控制。
1.3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功能
监视/监控功能:
传统的机房管理采用的是每天定时巡视的制度,比如早晚各一次检查,并且将设备的一些核心运行参数进行人工笔录后存档。这样取得的数据只限于特定时段,工作单调而且耗费人力。而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功能可解决此问题。
系统具有通过遥信、遥测、遥控和遥调,所谓“四遥”功能,对整个系统进行集中监控管理,实现少人值守和无人值守的目标。
系统可实时收集各设备的运行参数、工作状态及告警信息。本系统能对智能型和非智能型的设备进行监控,准确的实现遥信、遥调、遥控及遥调等四遥功能。即既能真实的监测被监控现场对象设备的各种工作状态、运行参数,又能根据需要远程地对监控现场对象进行方便的控制操作,还能远程的对具有可配置运行参数的现场对象的参数进行修改。
系统设置各级控制操作权限。如果需要并得到相应授权,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对系统监控对象、人员权限等进行配置;系统值班操作人员可以对有关设备进行遥控或遥调,以便处理相关事件或调整设备工作状态,确保机房设备等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告警功能:无论监控系统控制台处于任何界面,均应及时自动提示告警,显示并打.第2章 机房环境集中监控施工组织方案
2.1 工程实施规范
遵循或参照标准: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
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86)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91 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98 行业表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1995 《建筑防雷》IEC1024-1:1990
《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ITU.TS.K21:1998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73-91:1991 2.2 施工工艺流程
线缆敷设→各类传感器、探头、电量表等前端采集模块安装、接线→各类信号采集转换模块安装→监控控制主机安装→系统调试验收培训→竣工文档整理。
2.3 导线、电缆规定及穿线技术要求
1)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2)电缆敷设时应根据设计图上各段线路的长度来选配电缆。避免电缆 接续,当 必须中途接续时应采用接插件。
3)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4)电源线宜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
5)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 伤。
6)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7)电缆敷设完成后应用万用表检测电缆的屏蔽层与线芯是否绝缘,线芯是否 接地。
2.4 设备安装技术说明
在施工前,应对图纸、现场情况、材料设备的到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具备条件时才可施工,施工中应做好隐蔽工程的施工验收,并做好记录。管线敷设时,建设单位应会同设计、施工单位对管线敷设质量进行随工验收,并填写“隐蔽工程随工验收单”。施工时应配合相关专业。
(一)系统组成
机房监控系统一般由前端探头(温湿度传感器、漏水探头、电量表)、信号采集转换设备(智能设备通信转换模块、串口网桥、开关量采集模块等)、控制主机、监控软件平台、报警系统等部分组成.(二)设备安装
1)烟感传感器安装在机房发热设备比较密集的房顶位置,安装 应牢固,接好温湿度电源线及信号线,用万用表查网线是否完 好及通断;
2)安装漏水感应线探头前要将地面打扫干净,安装漏水感应线要 紧贴地面,在可能出现漏水的地方(如空调排水管等)密布感应线探头,安装漏水控制器及引出线,接漏水系统电源线及信号线,用万用表查网线是否完好及通断。
3)电力传感器安装牢固,美观,接线标准无误。使用ø2.5m㎡的电 线,以及电线的颜色,采用国标点线。分清互感器正负,倍率,确定互感器一端接地良好。不能带电作业,不能没有通过甲方的同意私自断开电源。事情做完注意清扫,清除工作中留下的杂物。
4)信号采集转换设备安装注意电源12V不能接反正负,RS485 线﹢﹣不能接反。输入端COM1接入时232设备时使用RXD、TXD和 GND,3线制。干节点要接2根线,一根是DI0或DI15,另一根接GND,GND为16个DI信号共用。串口9针头要焊牢固,C802串口RXD要与UPS设备的串口TXD相连,串口一端发另一端收,不能错。现场如果通信不上,可以把2、3脚反过来试一下。
2.5 施工中注意的问题
1)设备安装的位置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征得甲方代表同意,做好接线盒的预埋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测量工作;
2)为了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线缆的续接造成的信 号衰减。
3)巡更信息点的安装要牢固。
4)注意电气安全和人身安全。
5)所监控的智能设备要求先安装到位并开机才能调试
第3章 机房动环监控方案设计与功能实现
3.1 主设备配置
嵌入式、免维护;
1U高度机箱,纯铝前面板,钢制带侧通风孔的金属板材机身; 双路宽压、宽频AC220系统电源热备,断电监测报警接口; 1路工作站自主采集通讯RS-232/485.1路以太网转RS-485,DC12V
供电三合一接口;
8路RJ11环境变量、设备状态监测信号输入端口兼传感器供电端口;
4路晶体管控制DC12V输出; 2路磁保持续电器干接点控制输出; 2路DC12V电源输出
3.2 温、湿度监测配置
配置RZ-TH6L温、湿度传感器,每个机房一台;实时采集监测机房各温湿度采集点的温度与相对湿度,当机房内温、湿度超出预警温度值或告警温度值的持续时间超出设定值,即按用户设定策略进行本地报警和手机短信报警;以免过高的温度危及设备安全、信息数据安全甚至成为火灾诱因。
RZ-TH6L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技术指标:
量 程:-20℃--85℃,0—100%RH 传感器:进口温湿度一体化探头 精 度:<±0.5℃(0--50℃), <±3%RH(at 23℃,25—90%R) 长期稳定性:<0.1℃/5年,<1%RH /5年 响应时间:小于1S 输 出:RS485 供 电:12VDC 储存环境:-40℃-90℃,0---95%RH(不结露) 精度高、低漂移、响应速度快、 探头抗结露;
前端液晶显示
3.3 UPS联动监控配置
配置UPS整合监测通讯模块,结合厂商通讯协议,定制化实现UPS整合监控,融智9600系统可动态图示反映当前UPS遥测信息量的实时状态,按UPS厂家协议开放情况,一般包括:UPS市电输入电压、UPS市电输入电压最大值、UPS输入电压最小值、UPS输入频率;UPS输出电压、UPS输出电流、UPS输出频率;UPS单相负荷率、总负荷率、UPS输出功率;UPS旁路电压、电流、频率;实时反映当前UPS主要元件工作情况,全面反映UPS各项运行参数的遥测信息;针对异常情况,如市电停电UPS输入掉电、电池充电以及放电量、UPS负载量不平衡等,及时告警,同时记录告警信息,以备查证;实时记录UPS主要监测量的历史数据,并以曲线、报表等方式汇总,以便汇总报表打印,从而形成更为详细机房设备维护记录。
3.4 烟雾探测器配置
配置烟感探测器,当检测到有烟雾时,进行本地报警和手机短信报警,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对机房做出相应处理,保障中心机房服务器等设备的安全运转。
烟雾探测器技术指标:
工作电压:DC 12 V 静态电流:≤8mA 报警电流:≤35mA
工作温度:-10℃ to +50℃ 环境湿度:≤95%RH 报警输出:继电器常开/常闭 探测灵敏度:Ⅱ、Ⅲ级
3.5 水浸监测配置
针对每个机房的普通空调漏水隐患点,分别配备线式水浸传感器一套,对空调周围进行实时的水浸监测,一旦空调有跑水、管道水漏水等水浸状况发生,系统可立即报警,严禁水浸状况危及机房安全。水浸报警灵敏度可调,即可有效防止误报、频报,又可对必要水浸情况可靠报警。
水浸传感器技术指标:
供电电源: 12-60VDC 灵敏度范围: 档位1 0 – 250KΩ(惰性档) 档位2 0 – 600KΩ(低灵敏档) 档位3 0 – 5MΩ(中灵敏档) 档位4 0 – 50MΩ;(高灵敏档) 输出形式:干接点,常开; 告警输出参数: 阻抗<50Ω, 负载电压:<60V, 负载电流:<30mA; 静态电流: <50mA; 告警电流: <70mA;
工作环境:-10 55℃,10~98%RH 变送器尺寸: 95x 37x 52 mm 探测线尺寸: 1-30m
3.6 数字电力监测配置——电力监测
配置RZ-9033D数字三相电力监测仪,实时监测机房内双路市电输入的电压(V)、电流(I)、频率(F)、有功功率(P)等,以数据形式反映当前市电监测量的数据值,实时反映当前市电情况;对于市电各种异常情况,如市电停电、供电公司供电频率不稳定、单相负载量过高等,及时告警。
数字电力监测仪技术指标:
三表法准确测量三相三线制或三相四线制交流电路中的三相电流、三相电压(真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正反向有功电度、正反向无功电度等电参数。协议、MODBUS-ASCII、MODBUS-RTU。
电磁、光电隔离,电压输入、电流输入及输出三方完全隔离。
三相交流50/60Hz电压、电流。输入频率:45~75Hz。 电压量程(相电压):10V、20V、50V、60V、100V、200V、250V、300V、400V、500V可选。
电流量程: 1A、2A、3A、5A、10A、20A、(50A、100A、200A、500A、1000A)等可选。
信号处理:16位A/D转换,6通道,每通道均以4KHz速率同步交流采样,模块实时数据为1秒的真有效值(每秒刷新1次)。
过载能力:1.4倍量程输入可正确测量;瞬间(10周波)电流5倍,电压3倍量程不损坏。
测量输出数据:
三相/相电压:Ua、Ub、Uc; 三相电流:Ia、Ib、Ic;
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功率因数:PF; 频率:f、各相有功功率:Pa、Pb、Pc; 各相无功功率:Qa、Qb、Qc;正向有功电度,反向有功电度,正向无功电度,反向无功电度。
输出接口:RS-485 二线制 +15KV ESD保护、或RS-232 三线制 +2KV ESD保护。
通讯速率(Bps):1200、2400、4800、9600、19.2K 通讯协议:多协议,一模块同时有ASCII码格式和十六进制格式LC-02协议,或其他协议可选。
测量精度
电流、电压:0.2级 ; 其它电量:0.5级。 隔离电压输入-输出:1000VDC。电流输入、电压输入、AC电源输入、通讯接口输出之间均相互隔离。 安装方式:开口型高精度互感器、DIN导轨卡装; 工作温度:-20℃~70℃ 相对湿度:-5%~95%不结露
第4章 机房布线图纸概览
布线特别说明:所有信号线采用6类双绞线传输;其中烟感需从天花板上穿管走线到墙面至静电地板下方,温湿度需从静电地板上方1.4M处安装传感器,1.4m需安装联塑线槽。
2.机房电源啊设计方案 篇二
关键词:稳定,高效,基础设施,系统的需求,电源设计
1 概述
电源系统, 作为通信机房的基础保障设备, 电源系统在整个通信系统的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通信系统的供电系统应包括市电供电系统、UPS电源供电系统、应急供电系统和接地四大部分构成。如何将这四大部分有效地连接为一个整体, 为系统提供稳定、高效的电力环境是每个设计人员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2 系统建设位置选择
电源系统一般由于其线缆长度会影响系统整体的成本以及电力的损失, 因此一般其建设位置不会距离上级低压配电系统太远。出于对一般电力设备的自重, 尤其是UPS电池组重量较大的考虑, 系统应放置在一楼或者地下室为宜。系统的房间应保持清洁, 尽量选择防尘性较好的房间, 有条件的可在房间内加装新风系统和空调系统以维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3 系统设计
3.1 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是每一个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子系统之一,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现在笔者的接触而言, 一般使用的接地方法有联合接地和单独接地两种。所谓的联合接地是指的直流地、交流地和保护地使用同一个接地铜排进行接地;单独接地是直流地、保护地和交流地以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设备使用不同的接地系统进行接地。从效果来看, 单独接地的效果明显优于联合接地的效果。但是, 在工程成本上来看, 联合接地的成本远小于单独接地的成本。
一般来说, 在建设核心机房时都是使用的单独接地。单独接地中有一点要注意的是特殊设备或核心设备电源的单独接地。这一点在雷电多发区尤为重要, 在2007年山东省中部经历过一场较大的雷雨性天气, 在这一段时间过去后, 朗讯———程控交换机生产供应及服务商———曾一度要求将其所有程控交换设备的接地改为独立接地。原因就在于其设备在与其他设备共地时受到影响, 引发了交换机的故障。在制作接地系统的过程中, 应注意根据接地系统所处区域的地形以及土地状况选择接地所需的材料和制作方法。传统方法制作的接地棒适合于周围土壤状况较好的环境状况, 在周边地形及土壤状况较复杂的情况下, 传统接地效果并不是很好, 而且使用时间越长, 其效果由于使用铁棒表面被氧化的缘故变得越差。针对这种状况, 现在有一种新型的粒子接地棒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这种接地棒在埋入地下后本身会向周围的土壤中扩散导电的粒子, 因此, 随着其使用时间的增加, 其接地效果是越来越好的。只是这种接地棒成本较传统接地极较高, 如果不是周围接地环境很差的情况下或在工程成本被控制很低的状况下, 一般不使用这种接地极。
3.2 市电供电
通信机房的市电供应最好是双路市电通过ATS或STS等自动切换装置组成互为热备的市电系统。这里提到的双路市电不应当是来自同一个变压器或低压配电室的市电, 应当是来自不同干路, 最好是两个完全无关联电力干线的市电。这两路电力干线的关联性越小, 机房在范围性停电事故中所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小。选择的市电应当是较为稳定的电源, 机房中大部分使用市电的设备一般能够承受的电压波动范围为380V±10%左右。应当接入市电的设备应包括UPS设备、机房空调、新风系统、机房照明系统、各类维护用插座 (排) 及其他非核心类设备。这类设备一般功耗较大, 因此, 在敷设电缆时应选用质量较好的电力电缆, 且由于这类电缆一般是一次性敷设到位, 因此, 在选择电缆规格时应适当为未来扩容负荷做出考虑。电力电缆敷设入机房时, 如配电设备在通信类设备附近时, 应有一定防护措施, 有条件的应在电缆外包裹屏蔽层, 以减少其对设备的干扰。市电接入ATS或其他自动切换装置后最好加装进电的监控单元, 避免市电缺相、断相、相位不平衡等其他非断电类因素给机房设备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当某一路市电不稳定时, 应将自动切换功能关掉, 改为手动控制电源切换, 以避免设备频繁进行电源切换引发机房供电不稳和设备机械故障。
3.3 UPS供电
UPS电源即不间断电源, 它的作用就是在外来电源 (一般为市电) 被切断时, 保障其接入设备使用其储存电力继续进行工作。现在的UPS除了保障应急供电外, 也负担了一部分市电逆变整流的功能, 使得其接入设备得到更加稳定的电力供应。在为机房选择UPS时, 一要注意选择的UPS的容量, 二要注意选择UPS主机的入网方式。UPS的容量决定了它为机房持续供电的能力, 一般其容量越大供电持续能力越强, 但出于对成本、电池占地以及功耗几方面的考虑, UPS的容量并不是越大就越好。过度轻载运行虽有利于降低逆变器的损坏概率, 但可能造成市电停电时, 电池放电电流过小而放电时间偏长, 在电池保护装置故障时, 电池组被深度放电, 而遭永久性损坏。UPS容量不宜过小, 使其长期处于重载运行状态。这样虽可节省一部分投资, 但由于逆变器处于重载运行, 其输出波形将发生畸变, 输出电压幅值抖动过大。这样既不能为负载提供优质电源, 还极易造成UPS逆变器的本级驱动元件损坏, 即使从经济角度讲也是得不偿失。根据目前一些UPS厂家推荐, UPS负载量不宜长期超过其额定容量的80%。UPS接入供电系统的方式对接入的设备有着直接的影响。UPS除了保证电力的供应能力之外, 对精密设备来说也有着电流稳压、整流的功能, 一次, 在对UPS进行选择时应当结合实际的机房设备状况来进行。一般来说, 电网中经常存在差模噪扰和共模噪扰, 这些噪扰对计算机正常运行存在着不同程度干扰。另外, 零线电位的偏移也会对计算机运行造成影响。所以在考虑UPS供电方案时应采取措施把这些影响减少到最小。传统的UPS通过内部的工频输入及输出变压器来实现负载和电网间的电隔离和电压匹配, 抑制来自电网的共模及差模噪扰电压, 使其不致耦会到计算机电源。此类UPS的输出零点是取自隔离变压器次级Y型绕组的中性点。为保证输出零点电压不偏移, 应从通信机房的交流工作接地排上单独引线至该输出点。为了解决通信机房面积窄小及楼板荷载能力不足问题, 近年来, 出现了采用高频链结构的不含输出隔离变压器的UPS。由于采用了高频变压器代替工频变压器, 其体积重量明显减小, 但因为其输出直接通过变换元件输出, 一定程度上存在直流高压过人负载的危险, 而且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情况下, 还存在电压零点偏移问题。中性线与地线间的电压可达十几伏甚至更高, 大大超出一些计算机厂家的要求。所以对于大型计算机网络等比较重要的负载, 应尽量采用带工频隔离变压器的UPS系统。摆放UPS系统的地方最好有一个较大的空间, 使得UPS主机、电池柜 (架) 、配电机柜及墙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使得系统能够得到良好的散热空间并保证设备在维护时人员的作业空间。UPS主机应当维持清洁, 避免灰尘进入主机内部和附着于散热风扇出气口处。
3.4 应急供电
这里提到的应急供电系统并不是指的UPS类的不间断电源系统, 而是指的具有独立发电能力的供电系统。这类系统通常状况下并不会被使用到, 但是遇到自然灾害、战争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供电长时间内无法回复的状态时, 却是系统最后的保障, 一般常用的设备为柴 (汽) 油发电机。由于其在应用上的特殊性, 因此, 这一系统应单独放置于安全性高的地方, 并且定期维护。由于其工作时有大量废气排出, 所以, 应为其选择通风性较好的工作场地。
4 结束语
电力系统是真个通信系统的心脏, 是为整个通信系统提供动力支持的关键所在。通信机房一般来说都有在建设好一段时间后就有设备扩容的需求这一客观规律存在, 因此系统在设计时一定要在考虑现有设备及客观环境的情况下, 兼顾未来发展的需求。为整个信息机房的负责提供稳定、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3.机房温湿度标准要求设计要求方案 篇三
机房温湿度标准要求有哪些温度高了对机房有什么危害和湿度大了会对机房造成什么影响呢大家知道为了确保机房内数据设备可靠的运转除了严格的控制温度以外还应把湿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以内。如果环境湿度过大不仅影响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寿命而且工作人员容易感到烦倦。
机房的定义 机房旧时为手工、丝棉织业的工作场所和生产单位的通称现在通常指电脑学习室在IT业机房普遍指的是电信、网通、移动、双线、电力以及政府或者企业等存放服务器的或电力设施为用户以及员工提供IT服务或电力的场所。一般电信和电力机房以无人职守居多。温度和湿度对机房影响 在我国的南方气候湿润空气潮湿尤其在夏季常见高温、高湿、雷暴等极端天气将直接威胁着机房的安全运行问题。
高温 大多数机房和数据中心都建有冷却系统或空调以保证其内部温度低于安全上限的22℃。但是夏季突然高温可能引发这些系统出现异常情况而且机房和数据中心的内部温度比平均水平每升高10度数据中心“融化”的风险将提高5。在高温环境下机房的将使线路老化加快甚至烧毁电路与器件造成机房设备运行瘫痪。因此机房的温度在夏季高温时期应该调低调至15℃为宜。
解决方案安装空调设备。
潮湿 空气的湿度与其温度有关在绝对湿度不变的情况下相对湿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温度降低而升高。例如在我国东南地区的四川在春夏季节空气湿度较大由于白天湿度偏高相对湿度约为80而在同一天由于温度偏低其相对湿度则可高达100。通常当相对湿度低于40时空气被认为是干燥的而当相对湿度高于60时则认为空气是潮湿的当相对湿度为100时则空气处在饱和状态。当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60时物体的表面将附着一层厚度为0.001-0.0lum的水膜当空气湿度到达饱和时水膜的厚度可增加到10um。
在相对湿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水蒸气对机房设备的影响越大。这是因为水蒸气压力增大水分子易于进入机房设备的内部。相对湿度越高水蒸气在设备元件或电介质材料表面形成的水膜越厚造成导电小路和出现飞弧。有些塑料及橡胶产品由于吸水产生变形甚至损坏。当相对湿度由25增加到80时纸张的尺寸将增加0.8。
同时雷暴和潮湿对机房也是严峻的考验如缺乏有效应对的措施机房随时有瘫痪的危险。在多雨水、多雷电的夏季恶劣天气更加考验机房设施的工作能力与管理能力。而如何正确处理机房这些因热而产生的问题成为了机房运营与服务水平高低的最好体现。将提升机房运营商的竞争力。
机房防潮四大方法
一、通风
即通过空气的对流与外界干燥的空气进行交换达到降低室内与房间的防潮目的措施是开窗或者安装排气扇开窗时间也是有讲究的需要在上午10至下午5点的这个时间段因为早晚的空气也是较潮湿的种子方法的缺点在于当外界空气也是潮湿的时候或阴雨天气就不能实现防潮目的了。
二、干燥剂
即通过购买干燥剂如石灰粉、木炭、化学吸湿产品等把干燥剂放在需要防潮的房间内通过干燥剂具有的吸附功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使空气变得干燥。其不足之处在于速度慢当干燥剂吸附到饱和状态时就没有吸湿功能了需要经常关心进行更换。
三、空调
一说到防潮很多人就会想空调也能除湿就用空调防潮就行了。的确现在很空调都具有除湿的功能但除湿效率低只能对空调周围小范围防潮。另外用空调除湿将增加空调的负荷缩短空调的使用寿命因为空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温度的对除湿效果并不明显这也就是大部分办公室和家庭安装了空调还要购买除湿机防潮的原因。
四、除湿机
除湿机是一种专门用于改善潮湿环境的电器产品具有电脑全自动控制功能能将空气中的水份与空气进行分离变成水排走能达到彻底解决机房潮湿只需要将除湿机放到需要防潮机房内即可而且湿度可以自己自由进行调节能实现无人管理除湿机是也是目前最好的机房防潮措施。在此需要告诉大家的是除湿机选型需要根据实际机房的要求和空间面积等而定不同的面积和要求我们选择的除湿机是不样的比方说机房面积为15㎡湿度要求在50左右我们应该选择除湿量为26升左右的家用型除湿机就能够满足我们机房的防潮要求了。
《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温湿度要求
1开机时机房内相对湿度
A级:45-65% B级:40-70% C级:30-80%
2停机时机房内相对湿度
【机房电源啊设计方案】推荐阅读:
开关电源的PCB设计经验总结10-11
信息中心机房设计原则11-15
浅谈无机房货梯设计10-18
学校机房布置方案08-15
机房空调施工方案08-03
机房综合布线设计及典型产品介绍06-11
机房消防系统解决方案07-01
机房温度监控系统方案10-26
校园多媒体机房方案11-19
电信IDC机房维护保障方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