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中考英语试题答案解析(精选10篇)
1.2023北京中考英语试题答案解析 篇一
中考英语语法:北京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北京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由留学编辑整理。
On a Friday night in New York, a poor young man called Jay stood near the subway station, playing this violin. The music was so great that many people slowed down and put some money into his hat.
The next day, Jay came again. He tool out a large piece of paper and laid it on the ground. Then he began playing. It seemed more pleasant to listen to. Before long, many people came, looking at the paper. It said, Last night, a gentleman named George Sang put an important thing into my hat. Please came to claim (认领)it soon.
Seeing this, people wondered what it could be. After about half an hour, a middle-aged man rushed through the crowd to the young man and said, I’m the George. I knew you’d surely come here!
Then George explained the whole story. He bought a lottery ticket a few days ago. Yesterday he found that he won a prize of $500,000. He was very excited. On his way home, he felt the music was so wonderful that he took out $100 and put it on the hat. However, the lottery ticket with his name on was also thrown in.
Jay was a student at an arts school in Paris. He had booked the flight and would fly that morning. However, when he happened to find the ticket holder had won the lottery, he cancelled (取消)the flight and came back to the subway station.
Later someone asked Jay, Why didn’t you take the lottery ticket for yourself? He said, Although I don’t have much money, I live happily; but if I lose honesty, I won’t be happy forever.
54. On a Friday night in ___, Jay played his violin near the subway station.
A. New York B. Paris C. Hong Kong D. London
55. Jay went back because he wanted to ____.
A. his violin B. a piece of paper C. 100 dollars D. a lottery ticket
56. Jay went back because he wanted to ____.
A. return the lottery ticket B. make more money
C. go to the arts school D. Perform for people
57.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xt could be ____.
A. A poor Young Musician B. The Price of Love and Honesty
C. A Story of the Subway Station D.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Honest
C
As we know, it is not easy to build a satellite. Building a traditional normally takes years. The costs can be as high as $250 million or more. Most members of the design reams have worked in the field for a long time. They hold advanced degrees in math, science, or engineering.
But things are changing. High costs, unusual educational requirements and long start-up times are no longer an obstacle to space exploration. The scientist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have developed a new type of tiny inexpensive earth-orbiting satellites that go from ideas to launch (发射)in a year.
So far, college student have built and launched several cube-shaped satellites, or CubeSats. At least 15 more are ready to go. Those already in orbit (轨道)take pictures, collect information and send it back to the earth, just as regular satellites do.
But you might not even have to wait until you get to college to start designing and building your own satellite. A new program called KatySat aims to get teenagers to take part. Once kids understand what satellites can do, says Ben Yuan, an engineer at Lockheed Martin in Menlo Park, Calif, the kinds of applications they’ll come up with may be countless.
We’d like to put this technology(技术)in your hands, he tells kids. We’re going to teach you how to operate a satellite. Then we want to turn it over to you as a sandbox for you to play in. We want you to take the technology into new directions that we haven’t thought of yet.
Education isn’t the only goal of CubeSats. Because these tiny, technology-filled boxes are relatively inexpensive to build and can be put together quickly, they’re perfect for testing new technologies that might one day be used on major space tasks.
Nowadays, colleg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getting a chance to learn what it takes to explore in space. Someday- perhaps a lot sooner than you imagine- you might get to design, build and launch your own satellite. If you do, you’re sure to have fun. And you might also get crazy about science for life.
58.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ones, the new satellites ____.
A. need long start-up times B. are low-cost and small-sized
B. An imaginat
C. are very hard to operate D. collect more information in orbit
D. An aim to achieve in the near future.
[北京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2.2018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篇二
一、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6道小题,每题1分,共16分)
1.(1分)(2018?青岛)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 是()
A.菜刀生锈 B.葡萄酿酒 C.食品发霉 D.瓷盘摔碎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解:A、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食品发霉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瓷盘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1分)(2018?青岛)下列燃料燃烧时,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是()
A.氢气 B.柴草 C.酒精 D.汽油
考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 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即是在反应过程中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氢气、柴草、酒精、汽油等常用燃料的生成物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解:A、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产生二氧化碳,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故选项正确.B、柴草燃烧的主要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不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故选项错误.C、酒精汽油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故选项错误.D、汽油燃烧产物主要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故选项错误.3.(1分)(2018?青岛)光导纤维是由二氧化硅(SiO2)制成的,二氧化碳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考点: 有关元素 化合价的计算.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Si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 解: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4.(1分)(2018?青岛)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 B.称量固体药品 C.读取液体体积 D.加入粉末状固体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从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挨试管口去分析解答;
B、从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应把砝码放在右盘,药品放在左盘去分析解答;
C、从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去分析解答;
D、从在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试管口或试管壁上去分析解答;
解答: 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挨试管口,故正确;
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应把砝码放在右盘,药品放在左盘;故错误;
C、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故正确;
D、在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试管口或试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故正确;
由于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故答案为:B.点 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5.(1分)(2018?青岛)下列化学用语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一致的是()
A.Co﹣﹣﹣1个一氧化碳分子 B.3Fe3+﹣﹣﹣3个亚铁离子
C.2SO42﹣﹣﹣﹣2个硫酸根离子 D.4N2﹣4个氮原子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A、元素符号有大小写之分;
B、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C、1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氮元素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1个氮原子.解答: 解:A、Co表示1个钴原子,或表示钴元素,或表示钴这种物质,不能表示一氧化碳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3Fe3+表示3个铁离子,不能表示3个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2SO42﹣表示2个硫酸根离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D、4N2表示4个氮气分子,不能表示4个氮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6.(1分)(2018?青岛)2018年青岛世园会园区内设有许多直饮水要,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
考点: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 空气与水.分析: 根据除去不溶物的一般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 解:超滤膜可以除去不溶性的杂质,所以步骤②对应的操作是过滤;
7.(1分)(2018?青岛)最适宜小麦生长的土壤pH为6.0﹣7.0.某土壤(pH=7.5)种植的小麦长势较差,在施用某农家肥后生长很好,这说明该农家肥的pH()
A.小于7 B.等于7 C.大于7 D.无法判断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 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土壤(pH=7.5)种植的小麦长势较差,呈碱性,施用某农家肥后生长很好,根据酸碱相互中和的性质,说明所施农家肥的为酸性,据此解答.解答: 解:土壤(pH=7.5)种植的小麦长势较差,呈碱性,施用某农家肥后生长很好,根据酸碱相互中和的性质,说明所施农家肥的为酸性,pH小于7,观察选项,故选A.8.(1分)(2018?青岛)调查统计表明,很多火灾伤亡事故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下列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吸排油烟机排气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 化学与生活.分析: A、在扑灭电器着火时,应注意预防触电事故,并小心被烧热的电器遇水可能发生爆炸;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是隔绝空气灭火;
C、根据高楼着火的急救方法分析;
D、可燃性气体煤气与空气混合达一定浓度时,遇火就会产生爆炸,为避免泄漏的煤气发生爆炸,应降低空气中煤气含量.解答: 解:A、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切断电源可以防止触电或火势进一步蔓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可以防止有水时电器发生爆炸,故说法错误;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是隔绝空气灭火,方法正确;
C、高层住房着火时,应从安全通道逃离,不能乘坐电梯逃离,以防断电被困,故方法错误;
D、煤气泄露,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关闭阀门防止煤气继续与空气混合,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空气与煤气的混合浓度,这样做都可以防止混合气体产生爆炸,而不是点火检查,故说法错误.9.(1分)(2018?青岛)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不断研发新型材料,用途广泛的不锈钢是一种()
A.非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D.金属材料
考点: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 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解答.材料主要包括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金属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解答: 解: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不锈钢是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10.(1分)(2018?青岛)生产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
B.降低新装修房屋内的甲醛含量,最好的方法是紧闭门窗并在房间内放一盆水
C.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提倡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考点: 白色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 A、根据焚烧废弃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解答;
B、根据为降低居室甲醛含量,应该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C、根据化肥、农药要合理使用,以避免污染水体解答;
D、根据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解答.解答: 解:、A、为减少“白色污染”,集中并露天焚 烧废弃塑料袋,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错;
B、降低居室甲醛含量,应该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故错;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以避免污染水体,是可取的,故对;
D、提倡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错.11.(1分)(2018?青岛)如图是某品牌牙膏包装盒上的部分说明,这里的碳酸钙和水都属于()
A.盐 B.氧化物 C.单质 D.化合物
考点 :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 物质的分类.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碳酸钙属于化合物中的盐,水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解答: 解:A、碳酸钙属于化合物中的盐,水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不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钙属于化合物中的盐,但不属于氧化物,水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钙和水都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钙属于化合物中的盐,水属于化合物中的氧化物,因此它们都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12.(1分)(2018?青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I),具有“智力元素”之称.健康成人体内的碘元素含量为25mg~50mg.已知碘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28 B.53 C.74 D.103
考点: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 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解答: 解: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已知碘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13.(1分)(2018?青岛)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洗涤剂常用来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C.工业上常用稀硫酸除去铁锈,是由于稀硫酸能与铁反应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是由于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考点: 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 A、根据氮气做保护气的依据考虑;
B、根据洗涤剂去除油污的原理分析;
C、根据稀硫酸与铁锈反应考虑;
D、根据干冰升华吸热考虑.解答: 解:A、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可用氮气作保护气,故说法正确;
B、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故说法正确;
C、稀硫酸能与铁锈反应,故工业上常用稀硫酸除去铁锈,故说法错误;
D、因为干冰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水滴,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故说法正确.14.(1分)(2018?青岛)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A、从泥水不是溶液去分析解答;
B、从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去分析解答;
C、从不能增大物质的溶解度去分析解答;
D、从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是指在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10g硝酸钾,溶质质量为:110g,溶剂质量为100g去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泥水不是溶液,没有溶质和溶剂;故错 误;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正确;
C、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但不能增大物质的溶解度;故错误;
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是指在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10g硝酸钾,溶质质量为:110g,溶剂质量为100g,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故错误;15.(1分)(2018?青岛)下列对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并读出pH
B.收集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已集满二氧化碳
C.向鸡蛋清中滴加几滴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
D.将 碘水滴加在馒头片上,出现蓝色
考点: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 A、根据PH试纸在使用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然后将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PH值解答;
B、根据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解答;
C、根据浓硝酸能使蛋白质变性考虑;
D、淀粉溶液遇碘单质显蓝色,将碘水滴加到含有淀粉的食品中会变蓝.解答: 解答:
A、pH试纸在使用时,不能用水将pH试纸润湿,若用水润湿则将溶液稀析,测得的结果不准确,故错;
B、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已集满二氧化碳,故对;
C、浓硝酸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变成黄色,蛋清中含有蛋白质,所以向蛋清溶液中滴几滴浓硝酸,微热,出现黄色,故正确;
D、面包中含有淀粉,碘遇淀粉变蓝色,故碘水滴在面包片上,出现蓝色,故正确.16.(1分)(2018?青岛)按元素周期表(局部)提供的信息,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铍(Be)和镁属于同一个族
B.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C.铝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3
D.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A.处于同一纵行的元素为同一族;
B.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C.原子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D.Na+和Mg2+都是失去了最外层电子数形成的离子,故Na+和Mg2+核外电子数相同;
解答: 解:A.处于同一纵行的元素为同一族,铍和镁处于同一纵行属于同一个族,说法正确;
B.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说法正确;
C.原子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铝原子的原子序数=13,但核内中子数不一定为13,说法错误
D.Na+和Mg2+都是失去了最外层电子数形成的离子,故Na+和Mg2+核外电子数相同;
二、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本题共6道小题,每题2分,共12分)17.(2分)(2018?青岛)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的发现使得化学科学由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原子的数目 D.元素的质量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 解: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一定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18.(2分)(2018?青岛)镁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目前使用的镁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流程如图:上述转化过程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 从各种反应类型的特点去判断流程图中出现的化学反应是哪一类反应.解答: 解:从流程图中可知有下列反应:氯化镁和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Ca(OH)2═Mg(OH)2↓+CaCl2;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个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镁和氯气,其化学方程式为:MgCl2 Mg+Cl2↑,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是“一变多”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BC.19.(2分)(2018?青岛)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C.通常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考点: 碱的化学性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 A、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
C、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D、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解答: 解: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不是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虽然没有金属阳离子,但是属于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3.2023北京中考英语试题答案解析 篇三
第一部分 选择题(12分)
1、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CO2 B.O2 C.NaCl D.NaOH 【答案】A 【解析】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A。
2、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2SO4 B.Al2O3 C.NO2 D.P2O5 【答案】B 【解析】Al2O3含有金属铝元素。故选B。
3、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油污净(12~13)B.西瓜汁(5~6)C.洁厕灵(1~2)D.橘子汁(3~4)【答案】A 【解析】溶液pH>7,显碱性。故选A。
4、下列金属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的是()A.Ag B.Fe C.Zn D.Al 【答案】A 【解析】Fe、Zn 和Al都比Cu活泼,都可以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u比Ag活泼,Ag不能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选A。
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故选D。
6、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A.Cl2 B.2Cl2 C.2Cl D.2Cl 【答案】B
-【解析】Cl2表示一个氯分子、氯气;2Cl2表示两个氯分子;2Cl表示两个氯原子;2Cl表示两个氯离子。故选B。
7、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Fe B.CO2 C.Fe2O3 D.NaCl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CO2+2NaOH= Na2CO3+H2O。故选B。
8、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2中得到H2 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 【答案】D 【解析】电解水时,试管1得到是H2,试管2中得到O2;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2:1;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O元素组成;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O2。故选D。
9、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 【答案】C 【解析】红磷燃烧,产生白烟,说明氧气支持燃烧;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说明反应放热;水槽中液面下降只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减少;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空气中氧气占总体积的1/5。故选C。
依据下列20℃时的实验和数据回答10~11题。
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
10、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⑤ 【答案】C 【解析】根据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判断②、⑤中含有未溶解的NaCl和NaNO3,即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故选 C。
11、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①<② B.溶液质量:②<④
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 D.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 【答案】D 【解析】根据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和88g判断溶质质量:①=30g<②=36g;溶液质量:②=136g<④=160g;溶质质量分数:①=③=(30g/130g)x100%≈23%;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88:100=22:25。故选D。
12、氨催化氧化是制小时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会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D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化学方程式:4NH3+5O2
4NO+ 6H2O。甲NH3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乙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x2=32;两种生成NO和H2均为化合物;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选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3分)
(生活现象)
13、补齐连线。从12-A或13-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13-A计分。
【答案】
【解析】A:干冰升华降温,可以冷藏食品;熟石灰呈碱性,可以中和酸性土壤;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14、干热岩是地层深处的热岩体。下图为利用其发电的示意图。
(1)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
(2)从微粒的角度分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答案】(1)水/水蒸气;(2)分子间间隔。
【解析】(1)据图判断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水/水蒸气;(2)从微粒的角度分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水分子的分子间间隔增大。
15、H2O2可作增氧剂。常温下,用4%H2O2溶液进行实验,研究pH对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右图。
(1)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分析右图得到的结论是。
【答案】(1)2H2O2=2H2O+O2↑;(2)在常温下,当pH值在8-12之间时,随pH值增大,溶氧量先增大后减小,且在pH值在10-11中间时,溶氧量达到最大值。【解析】(1)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在常温下,当pH值在8-12之间时,随pH值增大,溶氧量先增大后减小,且在pH值在10-11中间时,溶氧量达到最大值。(科普阅读理解)
1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其储量有限,不可再生。《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由上图可见,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燃料,示意图右图。
随着科技的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例如,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点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骑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2)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该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复合热点薄膜电池中Bi2Te3由 种元素组成。(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 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
【答案】(1)常规能源煤炭、石油等比例降低;(2)CO化学;(3)两(或2);(4)ABD。【解析】(1)据图判断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多,常规能源煤炭、石油等比例降低;(2)根据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中CO属于氧化物;该过程是化学变化;(3)Bi2Te3由Bi、Te两种元素组成;(4)根据材料和图判断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故选ABD。(生产实际分析)
17、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焦炭、空气等,转化过程如下:
(1)②中,反应为CO2+C
高温
2CO,其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2)③中,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C或碳元素;(2)。
【解析】(1)CO2中C的化合价为+4,O的化合价为-2,C单质的化合价为0,CO中C的化合价为+2,O的化合价为-2,即该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2)工业炼铁的反应方程式:。
18、为保护绿水青山,可将工业残留的钡渣(主要成分为碳酸钡(BaCO3))进行无害化处理,制取化工原料;硫酸钡(BaSO4)。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BaSO4难溶于水,氯化钡(BaCl2)可溶于水。(1)粉碎钡渣的目的是。(2)反应釜1中的气体X为。
(3)反应釜2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2)CO2;(3)BaCl2+H2SO4=BaSO4↓+2HCl。
【解析】(1)钡渣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其充分反应;(2)BaCO3+2HCl=BaCl2+CO2↑+H2O,即气体X为CO2;(3)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Cl2+H2SO4=BaSO4↓+2HCl。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19、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填序号)。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火柴燃烧 【答案】(1)蜡烛熔化,掉落(或火柴燃烧);(2)AC。
【解析】(1)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说明铜具有导热性;(2)酒精、火柴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体现物质的化学性质;蜡烛熔化,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发生物理变化,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20、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木炭遇O2燃烧时,现象为。【答案】(1)
;(2)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解析】(1)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无色气体。
21、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取CO2。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
【答案】(1)CaCO3+2HCl=CaCl2+CO2↑+H2O;(2)CO2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其他反应。
【解析】(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2)因为CO2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其他反应,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22、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设计B、D的目的是。
(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填序号)。
【答案】(1)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2)C中白磷不燃烧,D中白磷燃烧;(3)A。
【解析】(1)白磷是可燃物,B图温度为20℃,通入氧气,白磷不燃烧,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图温度为80℃,通入氧气,白磷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设计B、D的目的是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2)C中温度达到80℃,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由于没有氧气,白磷不燃烧,而D中,通入氧气,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3)B、D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C、D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A不需要做。
23、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能产生气泡的是(填序号)。(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答案】(1)BD;(2)红色溶液变为无色;(3)Cu的活动性排在氢后,所以不与稀盐酸反应。
【解析】(1)Mg、NaHCO3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故填BD;(2)滴有酚酞的澄清石灰水的溶液为红色溶,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当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说明发生反应;(3)Cu的活动性排在氢后,所以不与稀盐酸反应,A烧杯中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科学探究)
24、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 + H2SO4 = CuSO4 + H2O + Cu 【进行实验】
实验1:取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g,进行实验。
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1)配平化学方程式:□C+□CuO
高温
□Cu+ □CO2↑。
(2)实验1—2中,证明产生CO2的现象是。(3)实验1的目的是。(4)实验2的结论是。【反思与评价】
(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
【答案】(1)1 2 2 1;(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探究木炭与氧化铜的受热面积对其反应的影响;(4)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12是恰好反应,因此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1:12;(5)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13时,氧化铜已过量;(6)稀硫酸。【解析】(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方程式:C+2CuO
高温
4.2023北京中考英语试题答案解析 篇四
一、基础篇
1、企业文化
主讲:朱莹莹、刘明霞
培训内容:
第1课时:企业发展历程概况主讲人:朱莹莹
(1)观看最新企业宣传片,首先在大体上了解公司
(2)培训罗欣从创业至今的发展历程,增加礼仪人员对公司的了解。包括:商业公司、股份公司、产能扩建、裕欣分厂、恒欣分厂等公司所有重大历程。
第2课时:企业精神文化主讲人:朱莹莹
精讲罗欣标志、企业精神文化。首先做到“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讲述。
第3课时:学习《罗欣“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讲人:朱莹莹
第4课时:学唱《罗欣之歌》主讲人:朱莹莹
播放《罗欣之歌》音响,跟唱、学习。
《罗欣之歌》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集中体现罗欣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礼仪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企业的外在展示,有义务带头将《罗欣之歌》学好、唱好。
第5课时:公司所获平台、荣誉及相关奖项等内容培训主讲人:刘明霞
该部分内容的培训,不仅能增强礼仪人员的企业自豪感,也能使礼仪人员在有关场合与客户交谈时言之有物。
2、临沂文化培训
培训临沂地区的历史概况、资源优势、人文地理、目前发展趋势、各大风景点等内容。
主要风景点内容培训:临沂滨河风景区(南坊、橡胶坝、书法广场、凤凰广场等)、临沂市城市规划馆、王羲之故居、竹简汉墓博物馆等。
二、提升篇
礼仪培训:
第1课时:观看周思敏礼仪教程
第2课时:礼仪精讲 主讲:朱莹莹
(1)基本礼仪:正确走姿、坐姿、站姿、蹲姿、欢迎客人、请客人入座、正确引领客人、与客人道别的正确姿势,电梯内的礼仪、引领客人上、下楼梯的正确做法等。
(2)交往礼仪:握手礼、拥抱礼、鞠躬礼、名片交换、介绍客人、正确地交流视线、合适的交谈距离等。第3课时:礼仪提升:
(1)接待一般客人的礼仪要点。主讲:朱莹莹
(2)接待政府官员的礼仪要点。主讲:刘明霞
(3)酒桌文化礼仪。主讲:刘明霞
三、技能篇
第1课时:交谊舞视频学习
第2课时:交谊舞学习
第3课时:交谊舞练习
5.北京中考英语作文答案 篇五
A happy family is important for everyone, To build a happy family, family members should love, understand and help each other. They should be willing to spend enough time together, sharing happiness and sadness.As a child, I respect and trust my parents. When I have some problems, I always talk to them and listen to their advice. I also try to take good care of my parents when they are ill.Of course, there is more that I should do. For example, I should do more housework, such as washing dishes and cleaning the room.
6.2023北京中考英语试题答案解析 篇六
思想品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1.2017年___月___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网络安全的专门性综合性立法,提出了应对网络安全挑战这一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方案。A.6
1B.7 1
C.8 1
D.10 1 【答案】A
2.2017年11月1日___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我国首座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称号的城市。A.武汉 B.长沙 C.衡阳 D.南昌 【答案】B
3.2018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技奖励大会。获得2017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
A.吴良镛 谢家麟 B.张存浩 程开甲 C.赵忠贤 屠呦呦 D.王泽山 侯云德 【答案】D 【解析】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
4.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2.7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
%。A.7.1 B.6.8 C.6.9 D.7.3 【答案】C 【解析】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
5.2018年2月9日,第二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开幕。A.法国巴黎 B.韩国汉城 C.韩国平昌 D.英国伦敦
【答案】C 【解析】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
6.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推动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详细部署。作为中学生,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 ①向学校寻求帮助 ②向居(村)民委员会和教育主管部门寻求帮助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直接外出打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公民享有受教育权,国家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当公民的这一权利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通过诉讼或非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不受侵犯。依据所学,观点①②是在通过非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的实现,观点③是在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符合题意;观点④的做法是不妥当的,是不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权的体现,也没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A。7.欣赏下边的漫画《宅童》。你最想对“宅童”说的是
①封闭自己,脱离现实世界,会使自己陷入孤立
②这种我只想待在家里,把自己“宅”起来、闭锁自己的做法,会使自己的人际关系萎缩 ③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接触更多的人,让友谊之树枝繁叶茂 ④走出虚拟世界,积极交往,才能形成良好的性格,人生才更精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漫画中的“宅童”是把自己封闭起来的表现,这样做会使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萎缩,不利于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我们应该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接触更多的人,让友谊之树枝繁叶茂。所以观点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本题选择D。考点:克服闭锁心里的危害。
8.激动人心的拔河比赛,绳子每拉动一寸都凝聚着整个团体的力量;步调整齐如一的仪仗队,靠的是全体 2 队员无数次的训练和配合。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 ①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②个体力量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 ③无数个体力量的相加就是集体的力量 ④依靠集体团结的力量就能完成一切事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和集体关系方面的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集体的力量不是个体力量的相加,所以③说法错误;④完成一切事情,说法绝对化错误。排除错误,故答案选A。
9.据中国青年报2017年3月19日报道: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制度性安排,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今年将首次覆盖全国,此前已督查16个省份,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12.4万余份,约谈6300多人,问责6400多人,罚款66.3亿元。实施环保督察制度 ①是政府部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②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③必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④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宜采用排除法。实施环保督察制度,是政府部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①②④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③的说法错误,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此项应排除。故该题选C。
10.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下列表现了“喜”的语句是 A.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B.怒发冲冠,凭栏处 C.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答案】C 【解析】A体现的情绪是悲,B体现的情绪是怒,C体现的情绪是喜,C是正确的,D体现的情绪是惧,所以C是正确的,故选C。
11.2018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十年励精图治,如今的汶川勃发英姿。汶川灾后重建取得了巨大成就原因有 ①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②以人为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的支撑 ③完全是汶川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的成果
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支持灾区重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汶川灾后重建取得了巨大成就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①观点正确;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②观点正确;源于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援以及汶川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③观点太片面,错误;④观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12.在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因缺“芯”(芯片)受制于人,我们要改变科技落后的状况,必须要 A.立足于引进外国技术,消化吸收 B.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 C.把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D.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答案】D 【解析】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在坚持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上,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文明成果来发展我们自己,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A、B观点错误,D观点正确;我国现在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点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我们要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13.曾经有人问英国著名诗人塞缪尔·约翰逊:“是男人聪明还是女人聪明?”约翰逊回答:“你说的是哪一个男人,还是哪一个女人呢?”约翰逊的回答告诉我们 A.男孩比女孩聪明 B.女孩比男孩聪明
C.男孩和女孩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D.男孩和女孩一样聪明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男生和女生各有其自身的优势;男女生的优势互补构成社会美妙的图画男女之间由于生理、心理、成长环境及社会角色的不同,在智力特点、体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4 所以正确答案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男生、女生的特点和优势。
14.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不少未经授权的“免费”网站纷纷推出他的电子书。读者只要输入“莫言电子免费”等关键字,就能下载到他的作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免费网站侵犯了莫言的商标专利权
B.电子书不存在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 C.文学是无国界的,免费下载合情合理
D.免费网站侵犯了莫言的著作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智力成果权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题文中莫言的作品属于莫言的著作权,不经莫言授权私自使用下载,侵犯了莫言的智力成果权,所以正确答案选D 考点:智力成果权
15.下边漫画《“低价”与“高价”》中餐厅经营者的做法
①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 ②侵犯了消费者的依法求偿权
③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④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犯罪行为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保护消费者权利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漫画中的经营者点菜低价,结算时高价,是欺诈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所以正确答案选A,其中②不符合题意;④观点绝对,是错误的。考点:消费者的权利
16.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全面落实支持非公 5 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发展小微企业,需要 ①政府要出台多种有利于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②支持创业者和小微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③国家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④创业者要注重科技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有重要作用,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①②观点正确;公有制经济是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③观点错误;小微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创业者也要有责任意识,注重科技创新,提高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④观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点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17.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前进,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须作出的抉择。这面旗帜是
A.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教材知识点,我们知道,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共同理想,而要实现这一理想,首先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所以选择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旗帜。
18.北京同仁堂上海分店营业员小周,由于疏忽给买药的顾客报错药剂量。当小周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后,便在《新民晚报》上登出紧急寻人启事,终于找到了买药的顾客,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事故。小周这样做 A.表明他对别人负责,对自己不负责
B.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过失 C.是对他人负责,勇于承相责任的表现
D.是为了逃避自己的责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题文中的小周在发现自己的过失后主动寻找顾客,这既是对自己 6 负责任也是对顾客负责任的表现,说明他的责任意识强,C观点正确,A、B、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19.我国自古就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之说。这从侧面告诉我们的 A.永远不接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B.关爱他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C.接受他人帮助是丧失自尊的表现 D.只有缺乏自爱的人才会接受他人的关爱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这句话说明了做人要有骨气,也从侧面警示我们,即使是关爱他人也要注意方式,不能 伤害被帮助者的尊严。B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CD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应排除。故该题选B。20.下列关于图中选民证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本次选举为间接选举
②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③选民依法享有选举权
④体现了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颁发选民证就是要进行投票选举的,属于直接选举,①是错误的,选民积极行使选举权,说明了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说明了选民依法享有选举权,②③是正确的,④没有体现,排除,故选B。
21.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 7 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你认为以下观点能说明上述材料内容的是
①国家权力必须“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②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③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总书记的这句话说明了应该怎样规范权力的运行,①②③④四个选项分别说明了国家权力行使的范围和程序,即必须用制度来规范权力、约束权力,说法都是正确的,且符合题意,都应入选。故该题选D。
22.2017年、中央文明办发布“中国好人榜”。经各地层层推荐、宣传、评议,共有128名荣登“中国好人榜”。普通平凡的身边好人,以无言真情、无私奉献奏响了一曲曲“平民英雄”的时代赞歌。这些“平民英雄”
①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美好品德如同一盏盏明灯,指引我们的人生之路 ②书写道德信条,有自己的道德信条并格守它 ③有为了他人、国家、民族而奉献的人生之大德 ④天生具有英雄模范人物的品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道德品质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题文中的中国好人榜等,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但是这种道德品质是培养的,不是天生的,所以排除④。正确答案选A 考点:道德品质
23.许多学者对金钱与幸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无例外地得出两者的相关度仅为0.25,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幸福与金钱的相关度并不大,幸福没有统一标准,也无法进行比较 B.有吃有喝就一定很幸福
C.腰缠万贯、有钱有地位就一定能获得幸福 D.拿高工资、挣大钱是进入幸福大门的唯一门票
【答案】A 【解析】从题文中的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幸福与金钱的相关度并不大,幸福是一种主观性的感受,没有A观点正确;统一标准,也无法进行比较,好的物质条件有利于我们产生幸福感,但并不是幸福的唯一条件,有的人追求的是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得到满足同样会有幸福感,B、C、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24.周末与同学结伴去KTV唱歌,有人提议买烟酒进去活跃气氛,这时你应该 A.为了维护同学间的友谊,给予保密 B.明哲保身,少管闲事 C.出于好奇,参与进去 D.劝说制止,必要时进行举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拒绝不良诱惑。我们要增强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中学生不得吸烟、喝酒,这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当有人建议买烟酒进去活跃气氛时自己应拒绝,并且还应该劝阻同学的行为,或者向老师、家长反映情况,必要时进行举报,D观点正确,A、B、C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25.“吸毒一口,掉入虎口。”吸食毒品的危害是
①危害吸毒者人体机理 ②对毒品产生心理和精神上的依赖 ③造成社会财富的损失和浪费、引发犯罪,危害社会④引发家庭矛盾,破坏家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问考查吸食毒品的危害,是对拒绝不良诱惑相关知识的考查。毒品是使人上瘾的麻醉剂和精神药品。吸毒的危害性极大,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吸毒容易导致倾家荡产,并引发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①②③④观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6.随着2018年全国高考、中考的结束,即将迎来暑期出行高峰。为避免交通事故,加强自身交通安全,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案】①学习交通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素质,养成文明通行的习惯;②防范交通安全事故,主动抵制各种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做到安全出行,文明礼让;③增强交通法制和安全意识,培养事故应变能力。【解析】本题考查加强自身交通安全的正确做法,是对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知识的考查。学生可围绕了解交通法律法规、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角度作答。
27.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由于患运动神经元病,霍金肌肉萎缩,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困在轮椅内,但他凭借非凡的智慧和毅力,在黑洞和宇宙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成就,是当代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1)我们要学习霍金的哪些优秀品质?(2)霍金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应怎样面对挫折?
【答案】(1)意志坚强、直面挫折、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乐观向上。
(2)面对挫折,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我们要向霍金学习,迎难而上,勇于战胜挫折。有着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掌握应对的科学方法,走出挫折。
【解析】(1)回答本问需结合题文中霍金的言行来分析,霍金在身体肌肉萎缩的情况下没有放弃,取得了很大成就,说明他有坚强的意志、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没有退缩,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2)本问考查正确对待挫折的方法,是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考查。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可围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学会自我疏导等方面组织答案。
28.材料一: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上的主旨讲话中再一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他说:“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材料二: 2018年2月10日,构建人类命道共同体理念在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会议上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国理念成为国际共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贡献。
(1)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间体理念成为国际共识,说明了什么?(2)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建设美好和睦地球村做些什么?
【答案】(1)①中国声音富有正义、原则性和建设意义。②以其充满自信和富有原则性的独特声音,向世人彰显着当今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及原则立场。③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国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响应和支持。④中国声音代表着13亿爱好和平,负责任、守承诺的大国。⑤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2)①努力学习,自觉承担社会责任;②树立和培养平等、开放、参与的全球合作意识;③关心国际问题,10 关注全球性的重大问题;④关注和平,反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⑤尊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肤色、不同国籍的人,积极与他们友好交往;⑥爱护环境,节约资源。
【解析】(1)本问间接考查正确认识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间体理念成为国际共识,说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在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体现了中国是一个合作、和平、负责任的大国。
(2)本问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回答本问抓住关键词“美好和睦”,作为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然后学生可围绕要有社会责任感、有远大理想、有全球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环保意识 等角度组织答案,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三、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29.材料: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回到长春。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为中国地球物理学料培养了大批人才,并率领研究团队创造了多“中国第一”,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万米科学站——地壳一号,自主研制出地球物理数据分析一体化的软件系统,提高了国家深部探测关健仪器的制造能力,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有的同学看了黄大年的事述,认为科学家有巨大的潜能可以开发,而我们只是普通人,没有多大的潜能可开发。
请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答案】(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①潜能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未被使用的能力。人的自身蕴藏着一笔丰厚的财富,这就是人的潜能;②研究表明,每个人至少有七个方面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③潜能犹如一座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④由于怯弱、自卑没有开发潜能或者只开发很少的一部分,大量的潜能资源处于沉睡闲置状态,而那些有效开发了自身潜能的人就是那些成功的人、杰出的人。⑤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可以通过磨炼、自问等方法善于把它们发掘出来。(3)综上所述,潜能并非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人的特权和专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蓝藏无穷、价值无比。我们要全面认识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努力挖握自身的潜能。
【解析】本题为辨析题,首先应分辨观点的正确与错误,然后再说明正确和错误的理由,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人是不断发展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人的潜能犹如一座有待开发的巨大金矿,蕴藏丰富,价值连城。每个人都具备这样或那样的潜能,但许多人对自己的潜能并不了解。我们要做有心人,善于把它们发掘起来。题文中黄大年属于开发了自身潜能的人,所以是成功的人、11 杰出的人,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同学“我们只是普通人,没有多大的潜能可开发”的观点是错误的。
点睛:解答辨析题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辨别正误,就是在阅读分析材料和观点的基础上,判断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是部分正确还是部分错误;第二步,分析道理,就是结合教材知识阐述观点对或错的理由,这是解题的关键;第三步,总结观点就是强调正确的观点,正确的做法,或指出错误观点的危害。在总结时,语言要精练概括,做到首尾呼应,观点一致。
30.张强自从进入中学就像变了一个人,做事只按自己的观点来。爸爸妈妈的话如同耳边风。他说:“我妈妈一天到晚念叨的就是好好学习。一听到地‘唠叨’我就烦躁,进而疏远回避她,甚至与她‘唱反调‘‘对着干’”
祝捷认为,与父母“唱反调”“对着干”的心理很不正常,并且不能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这样既给自己的生活蒙上极大的阴影、又影响了亲子关系,简直无药可救。
你赞同祝捷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1)不赞同祝捷的说法。(2)①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②从某种意义上讲,逆反心理是走向成熟的一个关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过好这个关隘。③如果过得不好,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影响自身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家庭和谐等,给自己的整个人生道路蒙上阴影。④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逆反心理,要培养多向思维,设身处地地分析;与父母坦陈意见走出逆反所带来的困境。⑤学会耐心倾听,父母的“唠叨”也是对我们的关爱。
7.高考英语试题答案解析山东卷 篇七
语法和词汇知识
21.B 本题考查一组副词的用法。根据题意,此处要表达的意思是“可是我想去。”故选择though。此处though为副词,意为“不过、可是”,常置于句末。
22.D 本题考查交际用语。此处是回答对方提出的请求,故选择With pleasure。
23.B 本题考查了冠词的特殊用法。第一空将专有名词转化为普通名词,表示“某一位John Lennon”, 其前可用不定冠词a; 第二空用定冠词the,表特指,意为 “但不是那位著名的John Lennon”。
24.B 本题考查一组引导状语从句的连词的用法。根据题意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才意识到真相。”此处连词的本意为“在……之前”,故选择D before。句型为“It was +一段时间+ before …”
25.D本题考查了两个知识点。其一是主谓一致:根据quantity的用法,quantities of +复数名词, a quantity of +单数名词,故排除 A、B项;其二考查了语态,土壤是被冲走的,故选择D。
26.C本题考查了引导名词性从句的连词的用法。四个选项中只有what和which可以在从句中充当主语,而which 在名词从句中意为“哪一个”,因此在本题中意思不对,故选择C。
27.B 根据题干,可知应选用非谓语动词,故排除A项。此处非谓语动词作结果状语,不定式作结果状语时,仅表意料之外的事情,而此处表结果状态,因此选择B。
28.B 由题干中的than可知,应选择比较级。a +比较级+名词意为“一个更。。。的人/物”,而the +比较级意为 “两者中较……的一个”。根据题意,可知答案为B。
29.A本题考查一组动词的用法。此处动词意为“忍受、经受 ”,因此选择A。
30.C本题考查的是“介词+关系代词”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用法,因此排除B、D两项。根据题干,此处which 指代前面整个主句,因此介词应选用 after, 意为“他在当地的一所语法学校接受教育之后,又去了剑桥。”
31. C本题考查了强调句的特殊疑问句,重点考查了疑问词。根据答语可知问的是“他是怎样得到这个消息的?”故选C。
32.A本题考查短语动词的用法。give out意为“用完、用光”。
33. B 本题考查交际用语的用法。此处回答的是别人的建议,意为“好啊,当然”,应选择B项Why not?
34. A本题考查虚拟语气中情态动词的用法。根据题干可看出此处句意为“他本来可以免费入场”,因此应用could have done。
35. B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结构的理解。考生很容易误选A或C , 误理解为be used to doing 或be used to do。而此题中be used to的宾语为 the country life, he was used to为定语从句,修饰the country life。我们选择的应该是主句的谓语动词。因主语为the country life ,因此谓语动词 应选用has changed。
完形填空
36.C 由第三段可知,作者的父亲是位lawyer
37. C 由上下文的语境可知作者要表达的是“父亲是与众不同的`”
38.A 由前文中的never criticized us,可知此处应用criticized的反义词,故选择praise
39. C 本文是作者的回忆,故应选remember
40. B 由句意可知作者是说别人的坏话,与下句中的unpleasant是同义词,答案为unkind
41. C 句意为“任何时候……”。故选any
42. B 此处介词的意思是“在。。。身上”
43.D 此处短语意思为“作为回报”,因此用in return
44. D 本句意为“遵循这个原则”,故答案为 follow
45. A 由下文的例子可知,此处的形容词意为“父亲总是理解的/宽容的。”
46. A 此处短语意为“占用、占据(时间)”, 应用短语take up
47. D 由下句 “stay in school or leave to work on my magazine” 可知,此题意为“选择 ”
48.B 此题意为“正如”,选择as
49. C 根据上文可知此处意为“说服我去……”,故选C
50. A 根据上下文可知,作者的父亲对此“一直”很后悔,因此答案为always
51. B 表转折
52.D 由上文可知,句意为“没有追求自己的‘梦想’”
53.C 选择形式主语,故答案为it
54. B 由上文可知作者创办的是一份杂志
55. D 此处动词与前句中的bring up同义, 故选择raised
阅读理解
56.B由文章第一段可知,他们的目的是为女儿挑选一所合适的大学
57.C 由第四段得出
58. C 由前句Mahoney所说的话及后句所列事实可推知,此处buy的 意思是“相信”
59.B 第四段中的the honest ones 指代的是其前句中提到的Colleges must report crime statistics by law, 故答案为B
60. D 主旨归纳题。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人们对校园犯罪问题的关注
61.B 由文章第一段可知
62.C 由 文章第四段可知
63.C 由文章最后一句可推出结论
64.A 由加拿大政府对三位学生的研究的支持,可推测出政府支持对不同文化的保护
65.A 由文章第二句中的from the valley floor可知
66.C 由第二段和第四段可知
67.B 由文章第三段最后两句得出该公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overcrowdness
68. A 由文章倒数第二段最后一句和最后一段可得出此举为“环保组织”所为
69.D
70. A
71. D
72. A 从第二段第一句可知
73. D从第三段可知
74. C从第四段可知
8.北京市2023中考作文参考 篇八
故宫博物馆
故宫,也称紫禁城,但我更喜欢“紫禁城”这个名字,既喻为紫宫,又是禁地,故称“紫禁城”。
站在午门前,我仰视着这座威严气派的大门,不禁心生敬畏,这座大门有三座门洞,中间最大的那座在以往,只有皇帝才可使用,而如今,物是人非,游客们也可以从这座门洞中随意出入。
前面的三宝殿,气派非凡,但我最喜欢的并不是这里。往后走,东西六宫便没了三宝殿般的威严,这里是后宫嫔妃们居住的地方,千姿百态的假山,各式各样的阁楼,不亚于苏州园林。夏日里,御花园的各种奇花异草已开遍满园,无处不是赏心悦目的绿,衬着万春亭和千秋亭两座精致的小亭,也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但走着走着,我总觉得缺了些什么,放眼望去,宫墙外还是宫墙,仿佛所有的一切都会淹没在这望也望不到边的宫墙内,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都被因道道朱红宫墙,而淡化、消失,随之带来的,却是仇恨,和对权利与金钱的热切渴望。
最后走出神武门外,隔河回望,东西两座角楼,宛如两位美丽少女正在梳妆打扮,她们的影子投在清澈的河面上,一阵清风吹来,吹乱了她们乌黑的发丝,河面上的影子也模糊了……
别了,神武门。别了,故宫。
烟袋斜街
傍晚的火烧云衬着紫禁城朱红的城墙无疑是北京城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漫步于什刹海地区无疑也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在这里,你能看见这座古城的繁华。
相传,烟袋斜街原来叫鼓楼斜街,因清末时,这里开起了一家家烟袋铺,便改名叫烟道斜街。
后海波寒柳雾凉,一根烟袋点残阳。
银桥可载西山重,老店犹飞爆肚香。
梦落鼻壶闻烂醉,魂游瓦巷转悠扬。
斜街更比烟竿短,几
9.考研英语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篇九
41. The period of adolescence is much longer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because ________. [A] the definition of maturity has changed [B] the industrialized society is more developed [C] more education is provided and laws against child labor are made(C) [D] ceremonies for adolescence have lost their formal recognition and symbolic significance 42. Former social ceremonies that used to mark adolescence have given place to ________. [A] graduations from schools and colleges [B] social recognition [C] socio-economic status(A) [D] certain behavioral changes 43. No one can expect to fully enjoy the adulthood privileges until he is ________. [A] eleven years old [B] sixteen years old [C] twenty-one years old(C) [D] between twelve and twenty-one years old 44. Starting from 22, ________. [A] one will obtain more basic rights [B] the older one becomes, the more basic rights he will have [C] one won’t get more basic rights than when he is 21(C) [D] one will enjoy more rights granted by society 45.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it is true that ________. [A]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dividing line between adolescence and adulthood no longer existed [B] no one can marry without the permission of his parents until the age of twenty-one [C] one is considered to have reached adulthood when he has a driver’s license(A) [D] one is not free from the restrictions of child labor laws until he can join the arm 33. D Examples of stress-inducing events in the life of a young person are death of a pet, pressure to achieve academically, the divorce of parents, or joining a new youth group. 年轻人的生活中,能够带来压力的事件,包括宠物的死亡、学业的压力、父母的离异,或者加入新的年轻人群体。[D] event来自拉丁语evenire发生,e-出.外+venire来,发生出来的事就是“(比较重大的)事件”。而句子表语部分恰恰罗列了种种较为重大的事件。[A] evidence n. 明显,显著,明白,迹象,根据,[物]证据,证物;[B]accident n. 意外事件,(造成一定伤亡或者损失的)事故;[C] adventure n. 冒险,冒险的经历。 34. B “学业上取得成就”用achieve。[A] acquire和[C] obtain作“获得”解时,作及物动词,后及宾语。[D]fulfill vt. 实践,实行,完成,达到,侧重“履行”之意。 35. A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individuals respond to stress may bring healthful or unhealthy results. 人们对压力做出的不同的反应方式,可能会带来有益于健康,或者不利于健康的后果。[A] respond(常与to连用)反应,回报,对……有反应,对……起作用;[B] return vt. 归还,回报,(经济)收益;[C] retort v. 反驳,反击;[D]reply vi. 答复,回击,报复,答辩,回答。 36. C One person experiencing a great deal of stress may function exceptionally well while another may be unable to function at a11. 在巨大的压力下。有的人可能会应对非常自如,但是另一个人就完全无法正常发挥。[C] while此处是一个表示转折意义的连词,表示“虽然,但是”。例:You like tennis, while I’d rather read. 你爱打网球,但我爱看书。类似用法的连词还有whereas。例:Some people like fat meat, whereas others hate it. 有些人喜欢肥肉,相反有些人讨厌肥肉。
10.北京中考英语作文答案 篇十
Dear Tom,I’m writing to invite you to visit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next Saturday. We are going to meet at our school gate at 8:00 am. In the museum, we can see many exhibitions and gain scientific knowledge. We can watch robots give performances and learn how the machines work. And we can also do some experiments by ourselves. When we are in the museum, we should talk in a low voice. Besides, eating or drinking is not allowed in the exhibition halls. Please come and join us. I’m sure you will enjoy the trip.
【2023北京中考英语试题答案解析】推荐阅读:
2023年北京中考时间10-19
北京中考语文试题09-01
2023中考英语解析08-02
2023中考语文句子排列与衔接试题及答案07-16
北京历史中考试卷11-12
北京中考作文题07-29
北京中考范文600字10-25
2024年北京中考数学10-29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赏析:凝聚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