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管导论期末复习总结

2024-06-26

信管导论期末复习总结(2篇)

1.信管导论期末复习总结 篇一

(2008.12.16)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文本)

注:09年最新复习指导中央电大未曾公布,这里转载08年的以资参考。

《中国文化导论》考试说明

目前,中央电大正在积极全面推进考试改革工作,为此,我们对《传统文化导论》的考试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考试时间由原来的120分钟改为90分钟。

二、试卷分量和原来相比减少了。

三、试卷题型有以下三种:

1、单项选择题,2、填空题,3、简述题。

四、试卷各题要求与分值分配:

(一)单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小题,计2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计20分。

(三)简述题:每题15分,共4题,计60分。

五、试卷题目范围全部属于课程教学大纲里的内容。

六、考试方式为闭卷。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分为100分,平时形成性考核占总分的20%;期末终结性考试占总分的80%。总成绩60分为及格。

七、必要的说明:

《传统文化导论》课程主要依据历史线索,学习由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一直到近现代的文化状况。就教学目的及任务而言,是要使学员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并能够熟练的运用各种相关资料,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在学习中扩展思维空间、增强感受效果,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

试卷涉及的内容最主要的是文化基础知识,包括最有影响的典籍,文化名家,重要文化思想与重要文化现象。

在考试答题时,要注意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重点突出,条理分明。对问题进行阐述说明时要充分具体,全面周到。

本课程的网上课堂里有复习题,请注意练习掌握。

传统文化导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

A

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B

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

C

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

D

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2. “恕”的本意是指()

A

原谅别人的过失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严格地要求自己

D

严格地要求别人

3.在先秦跟儒学一样的显学,墨家思想中最强调的一点是()

A

B 仁

C

博爱

D 兼爱

4.儒家从一开始为中国知识分子选定了人生的最佳道路是()

A

吾日三省吾身

B 学而优则仕

C

自强不息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在儒学中,作为天人共通契合点的,是()

A

B 道

C

君子

D 仁

6.先秦诸子中,法家本着历史进化的观念,提出了()等规范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观念。

A

仁、礼

B 无为

C

兼爱

D

法、术、势

7.关于八卦的起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是()

A

《河图》所出的形状

B

上古时期结绳改书契时留下遗迹

C

是一种生殖崇拜

D

是一种占卜的方法

8.下列诸子人物中,不是军事家的是()

A

吴起

B

孙武

C

苏秦

D

孙膑

9.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

A

B

西汉

C

东汉

D

10.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

A

《诗经》

B

《春秋左氏传》

C

《史记》

D

《庄子》

11.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创造性地发挥了二程以来的()思想,并将之视为最高范畴。

A

天理

B

天命

C

天人感应

D

天人合一

12.琴在古代中国之所以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根本性的原因是()

A

古代只有琴这样一种乐器

B

古代帝王对琴有特别的喜爱

C

琴作为原始图腾代表着上天的意志

D

自古以来,乐教即被视为至神至妙的统治术,而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13.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

A

魏源

B

冯桂芬

C 孙中山

D

郑观应

14.“心性本觉”是()佛教的思想

A

印度

B

西藏

C

中国

D

南亚

15.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

A

东北亚文化圈

B

中原亚文化圈

C

南方亚文化圈

D

西北亚文化圈

16.在封建社会里,清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下面所说正确的是()

A

封建社会里清官是一种普遍现象

B

封建社会里清官是压迫者的心愿

C

封建法制不健全

D

封建法制十分健全

17.自然山水在古代文化中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

A

天人合一的思想

B

山水本身的秀丽

C

热爱祖国的情结

D

没有必然的联系,山水人文气息是近现代人加入的。

18.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

A

在善地停止下来

B

停下来即是至善

C

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D

到了至善之境就停止下来

19.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A

先秦时期

B

秦汉之际

C

西汉时期

D

两汉之际

20.我国历史上文化南移经过了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

A

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兴起

B

唐代的“安史之乱”

C

永嘉之乱

D

靖康之难

21.古老的仙文化在后来跟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究其源头,却可从多个方面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下面所列,不正确的是()

A

先秦时期神仙之说就已广泛流行

B

仙文化与原始天文学有关

C

仙文化表现出万物有灵的思维,是道教所不具备的。

D

仙文化中有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的迹象,跟先秦道家学说很不一样。

22.在隐逸文化中,所谓“大隐”是指()

A

远避于深山老林与世隔绝

B

出仕朝廷随波逐流

C

身在市朝却保持着隐退的情怀

D

因为隐居而出大名

23.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是()

A

苏轼

B

林逋

C

陆游

D

辛弃疾

24.中国封建时代运用“外儒内法”的统治术是在()就开始的。

A

先秦

B

C

西汉

D

东汉

25.从本源上讲,炼丹是()的思想

A

道家

B

道教

C

神仙家

D

佛教

26.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六家之中,对后世影响甚巨的是()

A

儒、墨、道、法

B

儒、墨、道、名

C

儒、道、法、阴阳

D

儒、道、墨、阴阳

27.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A 太宗对道教的崇奉

B

科举制的实施

C 武则天的圆融三教

D 韩愈的排佛

28.佛教在中国民间流行起来的时间是()

A

两汉之际

B

魏晋时期

C

东汉末年

29.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

A 敦煌

B 洛阳

C 河北

D 长安

30.体现元杂剧抒情性特征的手段是()

A 唱

B 念

C 做

D 打

31.明代市民文学的主体象征——小说,发源于()

A

唐诗

B

宋词

C

元曲

D

32.关于我国古代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历朝统治者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制

B

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封建法律只针对百姓而不对官吏

D

封建法制是相当严密的,只是与现在相比显得落后了。

D

隋唐时期

宋元话本 5

33.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以示与汉学区别。

A

理学

B

道学

C

考据学

D

宋学

34.清代时,清儒推尊汉儒,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呼其学为(),以示与汉学区别。

A

理学

B

道学

C

考据学

D

宋学

35.最初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人是()

A.郑关应

B.冯桂芬

C.薛福成 D.魏源

36.作为现代新文化运动标志的书刊是()

A

邹容的《革命军》

B

陈天华的《猛回头》

C

陈天华的《警世钟》

D

陈独秀的《新青年》

37.新文化运动的两大主题是()

A

民主与博爱

B 和平与民主

C

民主与科学

D

自然与科学

二、填空题

1.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

2.“自强不息”一语出自。

3.“礼”在先秦时期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作为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指

的阶段,第三阶段是指。

4.古代中国对人的区别,主要有两大类,即君子和小人。如果在面对现实时取

就被视为君子;否则,如果取以私欲为重,就被视为小人。

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君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基础,就在于“君”背后有一个巨大的不可抗拒的。

6.汉代对先秦儒学进行全面清理与升华的人是。

7.秦汉时期对外文化非常发达,除张骞出使外,另一重要事件是

率众出海东渡。

8.古代的中庸之道,从消极的方面看,它扼杀了

,但另一方面,它又维护了传统的,在封建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尽管在后来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也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9.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导致了

的出现。

1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的融合;其二是

的融合。

11.佛教把一切现实世界中引发人内心欲望的东西,都称为。

12.唐代儒学复兴最初是以

的形态和

的形式出现。

13.针对不断涌来且表现出高势能文化特性的西学,明代的科学家在经过深入思索之后提出了

的命题。

14.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

15.剑文化原本跟侠文化的关系不大,但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趋势,第一种就是跟侠文化结合起来,第二种就是跟

结合起来。

16.禅宗宗旨主要有两点,即单刀直入、。

17.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

。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

18.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有僧侣的士大夫化倾向,也有士大夫的僧侣化倾向,其中士大夫僧侣化常被称之为。

19.如果说琴是沟通天人的工具的话,那么,棋就是

彼此沟通的工具了。

20.中国书法所负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形象思维和。

21.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融合道教的太极理论,配置出太极生化万物之图,还专门写下了《

》来阐述其思想。

22.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改革,都会受到保守派的极力阻挠,作为其依据的,就是所谓祖宗家法前所未有,与所传之

相悖不能相容。

23.“安土重迁”意即安于故土,不轻易搬迁的意思,作为中华文化一种重要的特色,它体现出来的是

、的特征。

24.宋代理学的建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其开创期的代表人物是、邵雍,发展期的代表人物是张载、、。集大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25.宋学的理论体系是以

作为宇宙最高本体和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

26.宋代理学家强调个体道德修养必须经过由内圣达于外王的过程,他们一般将这个过程分为修身、齐家、、等几个步骤。

27.明代朱载堉用“新法密律”建立起科学的,其科学性至今仍得到肯定。

28.明代市民文化的发达,为我国

作了准备。

29.明代以来,人文的潜流不断壮大,思想家

将“国家”与“天下”区别开来,以前者为一家一姓的封建王朝,以后者为万民共有之天下,这种思想到清末由梁启超概括为

八个字。

30.清代商业经济已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有些士子亲自投身于商业大潮之中。这些人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一类阶层,即

阶层。

31.统一的清王朝为了对四周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统治,创造性地在中央设立了。

32.名士跟隐士不同,名士虽也视

为人生第一要义,但仍心存兼济之志,其价值观显然与隐士不同。

33.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除具有地域特性之外,还形成了独特了文化群体,从某种程度上。

34.在清末思想启蒙运动中,提出了“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深刻命题,他翻译的《天演论》中,阐述了

的进化论思想。

讲,茶正体现着

的审美情趣。

35.中国人办报始于林则徐组织人员编译的。

36.作为近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除梁启超、张君劢师徒二人外,还有熊十力、、冯友兰等人。

37.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知识分子接受西学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它们是:首先表现出从物质文化方面接纳西学,即洋务运动;失败后,又开始从

方面接受西学,即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之后,才转到

上,于是掀起了狂飙突进式的“五•四运动”。

38.西方的“博爱”可以说是先秦

思想的最好对译,它还脱去了西方“博爱”的宗教色彩。

39.爱国的表现有多种多样,首先表现在天下为公,其次表现在,再次,表现在,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

40.“五•四”运动时喊出的 口号,为几千年封建文化鸣响了丧钟。

41.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仅要

,更重要的任务是还要促其前进,使之。

42.是官商知识分子对西学入侵理性应对,太平天国和

则是贫民百姓对西学入侵的应对。

43.从文化学的角度透视毛泽东思想,它有两个来源,一是进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是。

三、简述题

1.简述文化原典对现代的影响。

2.简述西周时期神本文化转向人本文化的表现。

3.简述春秋时期士的崛起有哪些原因。

4.简述诸子百家主要学派及其基本特点。

5.简述秦汉时期出现中华文化大一统局面的原因。

6.简述“百家”学派共同的文化特征。

7.简述古代中国文化南移的过程。

8.简述董仲舒思想学说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9.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士大夫在民族融合中的作用。

10.简述魏晋时代“人性的自觉”的文化特征。

11.简述唐代科举制的特点。

12.简述唐代文化的主要成就。

13.简述唐文化开放性的意义。

14.简述南宋文化中心南移的表现。

15.简述宋代理学的发展过程。

16.简述宋代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7.简述宋型文化的特点。

18.简述宋型文化的现代影响。

19.简述明代知识分子对西学传入的几种不同态度。

20.简述明代封建专制主义走向极端的表现。

21.简述明代市民文化发达的主要表现。

22.简述新儒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23.简述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及其意义。

24.简述洋务运动的实质。

2.护理导论复习总结 篇二

1.护理:护理服务的对象是整体人,是协助人们达到其最佳的健康潜能状态。

2.护理学:是健康学科的一门独立的应用性学科,以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为基础,研究如何提高

及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及发现规律。

3.护理专业性工作:指范围广、复杂多变、无章可循的护理工作,它要求护士依据自己的专业知

识及能力,敏锐的观察、分析及解决护理问题。

4.健康:WHO在1948年给健康所下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5.亚健康状态:当一个人的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

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下降,表现为身心疲劳,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症状

时,这种生理状态为亚健康状态。

6.生存质量:也叫生活质量,是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多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事情的有关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4个方面。

7.患病:指患者本人或他人对其疾病的主观感受,常常是患者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厌恶、不愉

快或难受的一种自我感觉和体验。

8.疾病状态:是对自我感觉或他人认为患病的人的各种症状进行测量或测定的一种表述,或者是

用病理生理等各种医学术语概括及解释的可观察、可感知的现象。9.一级预防:有成病因预防,是从病因上防止影响健康问题的发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

采取自我保健方法和特殊保护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10.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健康问题,即“三早” 预防。

11.三级预防:又称临床期预防,即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并采取各种促进身心健康的措施,以防

止疾病进一步恶化或出现伤残,最大限度的恢复健康,即把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压缩到最低限 度。

12.心理性休克:一般发生于突患某病或病情加重时,表现为发呆、茫然、言语行为无目的、无真 实感。

13.需要:是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

观需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14.人的基本需要:是个体生存、成长与发展,维持其身心平衡的最基本的需求。它是人类所共有 的,必须满足的基本需要,如果缺乏可导致机体失去平衡而产生疾病。

15.自我实现需要:指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理想和抱负的需要。自我实现是最高层

次的需要,是在其他需要获得基本满足后,才出现并变得强烈,其需求的程度和满足方式有很

大的个体差异。16.刺激的需要:在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层次之间,包括性、活动、探索、操纵和好奇。17.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自尊指个体渴求能力、自信、自主和成就等;他尊是

个体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认可、重视和赞赏。

18.成长: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改变,是

量的变化,可用量化指标来测量,如身高、体重、骨密度、牙齿结构的变化等。19.发展: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的、可预测的功能改变,包括身、心两个方面,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变,如行为改变、技能增强等,是质的变化,往往不易被测量。

20.时序年龄:指个体自出生之日起计算的年龄。21.发展年龄:代表身心发展程度的年龄,包括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精神年龄、道德 年龄等。

22.意识:个体直接感知的心理活动部分,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部分,如感知觉、情绪、意

志和思维等,被形容为海平面以上的冰山之巅部分。

23.潜意识: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心理活部分,通常主要是不被外部现实和道德理智所接受的

各种本能冲动、需要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被形容为害平面以下的冰山部 分。

24.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主要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的货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

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又能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被形容为介于海平面上下的冰山部

分,时隐时现。

25.本我:处于潜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与原始的欲望组成,其中性本

能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是人类非理性心理活动的部分。26.自我:大部分存在与意识中,小部分存在于潜意识中,是人格中理智而符合现实的部分。27.超我: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是人格中最具理性的部分,由良心和自我理想两部分组成。28.道德发展:指个人在社会话过程中岁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学到的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照标准去

表现的道德行为。29.认同危机:即个人在自我认同过程中,心理上产生的危机感,导致角色紊乱,迷失生活目标、彷徨,可能出堕落或反社会的行为。30.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作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排异性的生理紧张性

反应状态的过程。

31.压力源: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

32.全身适应综合症:指无论任何因素侵犯人体恒定调节系统时,都会引起一定的反应,也就是相

同的应激反应群。

33.疲溃感: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工作所造成的一种无助、无望的心理体验。

34.认知评价:指个体觉察到情境对自身是否有影响的认知过程,包括对压力源的标定、思考及期

待,以及对自身应对能力的评价,主要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思考、推理机决策等。

35.危机:是一个人重要的生命目标遇到障碍,利用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无法解决问题时,引

起的日常生活的混乱及瓦解。危机是人体的平衡状态突然遭到破坏后的反应 36.发展性危机:是成长的各个阶段所面临的困难或危机,一般是可以预测的。

37.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实践中,个体为满足自身的我发展及生存的需要,通过一定的交往媒介与

他人建立及发展起来的,以心理关系为主的一种显在的社会关系。

3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他人、自己及人际关系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的推测与判断过

程,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

39.心理方位:是人际交往的双方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上的主导性及权威性的程度,是评价及

衡量人际关系的基本指标。

40.心理差位关系:是指人际交往中一方从心理上具有主导性或权威性,彼此之间具有心理上的上

下之分的关系。

41.心理等位关系:指双方在交往过程中么有心理上的上下之分关系。

42.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彼此注意、欣赏、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 的接近以建立感情的过程。

43.护患关系:是指护患双方在相互尊重并接受彼此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相互学习和促进的

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44.首因效应:即日常生活中的第一印象或“先入为主”的效果。45.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社会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46.晕轮效应:即人际关系中光环效应,是人际交往中队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印象后,以此

来推测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47.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互相作用的过程。

48.科学思维:是人类智力系统的核心,是人类在学习、认识、操作和其他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理

解、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推理、讨论等所组成的综合思维。

49.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形式对客观事物间接、概

括的反映过程,是科学思维最普通、最基本的形式。

50.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情景中,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

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

时候,能够正确地进行取舍。

51.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或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是循证医学在护理专业中的应用。52.护理程序: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目的是确认和解决护理对象对现存或

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同时也是一个综合、动态、决策和反馈性的思维及实践过程。53.护理评估:是指有组织、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及判断的过程。它是护理程序的

第一步,又贯穿于护理程序的全过程,也是最基本的步骤。

54.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诊

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55.护理计划:是以护理诊断为依据,设计如何满足患者的需要,增加患者的舒适,维持和促进患

者的功能和促进患者康复的动态决策过程。

56.护理评价:是将患者的健康状况与护理计划中规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并作为判断的过程,通过评

价发现新问题、作出新诊断和计划,或对以往的方案进行修改,而使护理程序循环往复的进行 下去。

57.潜在并发症:需要护士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并运用医嘱和护理措施共同

处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的问题。

58.护嘱:又称护理处方是指护士运用护理知识和技能可独立完成的护理活动。

59.文化:是在某一定群体或社会的社会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60.主流文化:是统治阶级和主流社会所倡导的文化,代表了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61.亚文化: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流文化的某种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

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

62.文化休克:又称为文化震撼或文化震惊,特指生活在某一文化环境中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不熟

悉的文化环境,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

神紧张综合症。

63.跨文化护理:通过文化环境和文化来影响护理对象的心理,使其能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利于疾病康复。跨文化护理根据护理对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了解护理对象的生活方式、信仰、道德、价值观和价值去向,向护理对象提供多层次、多体系、高水平和全方位有效的护 理。

64.理念:是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包括相关的知识、价值观以及信念。国际护士协会对理念的定义

为“理念为指引个人思维和行为的价值观与信念。

65.护理理念:是引导护理人员认知和判断护理现象和本质及其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和信念。66.护理理论:护理理论是指护理现象及其本质的系统的、整体的认识,用以描述、解释、预测和

控制这些现象。

67.护理模式:是使用独特的框架结构,以笼统而较为抽象的方式阐述护理的实质:是护理理论的

雏形,需要用科研及实践不断检验、总结及明确,以发展为完善的护理理论。

68.完全补偿护理系统:患者完全丧失自护能力或自护能力绝对受限,不能才承担执行自我照顾的

角色,需要护士进行全面帮助,以满足患者的自我需要。

69.护理伦理:是指护士在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及规范 的总和。

70.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

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71.举证倒置:是指当事人提出的主张,由当事人否定其主张而承担责任的一种举证分配形式。

72.健康教育:是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

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73.健康促进:是指以教育、组织、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干预那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

境,以促进健康。

护理学导论 总结:

1、护士的角色:护理者、决策者、计划者、沟通者、管理者及协调者、促进康复者、代言人及保

护者、研究者及著作者、权威者。

2、护理学的任务:维护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病痛。

3、护理学的范畴:(1)医院护理、(2)社区护理、(3)护理教育、科研及管理主要的工作场所为学校。

4、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1)良好的人生观和职业动机。(2)敏锐的观察及感知能力。(3)精确 的记忆力。(4)良好的分析及评判性的思维能力。(5)稳定的情绪状态机积极地情感感染力。(6)

坚强的意志力。(7)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8)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5、常见的患者角色适应不良有哪些?答:患者角色行为冲突、患者角色行为强化、患者 角色行为缺如、患者角色行为异常、患者角色行为消退。

6、影响健康的因素:

(1)生物因素。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生物性致病因素;一类是生物遗传因素导致的人体发育

畸形、代谢障碍等。

(2)心理因素。主要是通过对情绪和情感发挥作用而影响人的健康。(3)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7、目前普遍引用的致病模式主要有三角模式和轮状模式。

8、促进健康的护理活动内容: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通过健康教育手段和医疗保 健手段更好地控制、干预和预测人的健康问题,诱导和激励公众的健康行为,去除或减少不良

健康行为。

9、初级卫生保健的特点:普及性、综合性、整体性、参与性和持续性。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公平、可获得性、充能、文化感受性、自我决策。

10、医疗护理服务中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从病因上防止影响健康问题的

发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主要采取自我保健方法和特殊保护措施,防治疾病的发生。二级 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健康问题,即“三早”预防。三级预防,又称临床期预防。即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并采取各种促进身心健康的措施,以防

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和各种伤残,以达到最大可能恢复健康,即把健康问题的严重程度压缩到最

低限度。

11、需要的分类:生理的需要社会性的需要情绪性的需要智能的需要精神 性需要

10、影响需要的因素:

(1)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因素、情绪因素、认知因素以及其他个人因素等。(2)外在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

11、需要的特征:(1)需要的动力性及无限性(2)需要的共同性与独立性(3)需要的整体关联性

(4)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12、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顺序,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即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13、需要理论对护理的指导意义:(1)识别患者未满足的需要(2)领悟和理解患者的行为和情感

(3)预测患者即将出现或未表达出来的需要(4)识别患者需要的轻重缓急

14、成长发展的基本内容、规律、影响因素。内容:成长与发展的6个方面包括:生理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精神方面、社会方面、道

德方面。

规律:可预测性、顺序性、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关键期 影响因素:遗传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

15、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

主要要点:认为人的本能是追求生存、自卫及享乐,而刺激人活动的原动力是原欲或称性本能,原

欲是人的精神力量,也是性心理发展基础。其学说包括意识的层次、人格结构和性心理发 展阶段3个要点。

人的心理活动分: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

人格结构的分析: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人格发展的主要时期:口欲期:0~1岁 肛欲期:1~3岁 性蕾期:3~6岁 潜伏期:6~12岁 生殖期:12岁以后

16、压力及其应用

压力源的种类:躯体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

压力的积极作用:适当的刺激是维持正常人体活动的必要条件 适当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适当的刺激能使机体处于应对刺激的紧张状态

17、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席尔认为人体面对压力源产生一般适应综合征,也叫全身适应综合征。同时,还出现局部适应综合征。压力的反应按照一定的阶段性过程进行,分为3期:警告期、抵抗期、耗竭期。

在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中,认知评价包含3种方式,即初级评价、次级评价、重新评价。

18、个体在压力源面前常用的应对方式:(1)去除压力源(2)增加对压力的抵抗力(3)运用心理防卫机制(4)采用缓解紧张的方法(5)寻求支持系统的帮助

19、危机的分类:

发展性危机——是成长的各个阶段所面临的困难或危机,一般式可以预测的 情景性危机——是不可以预测的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机 20、危机的特征:普遍性、时限性、循环性和综合性。

21、适应的层次: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技术4个层次。

22、压力的预防及应对原则:(1)减少压力刺激(2)正确认知评价压力(3)减轻压力反应(4)寻求专业帮助

23、人际关系的特征:人际关系的互动性、心理性、明确性、渐进性、多面性、动态性、复杂性。

24、社会认知的特征:知觉信息的选择性;社会认知的互动性;认知行为的一致性;社会认知的评估性。

25、社会认知的常见偏差: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固定印象

26、按照心理方位关系确定的方式,简述其基本类型:

法定权威性——确定交往的双方心理方位关系的因素是社会地位后角色关系决定的,是外因性的。精神权威性——将往的双方的心理方位关系的确定来自于双方心理上的共同认可,是一种没在的认可关系。

27、人际关系心理距离的等级划分:根据人际关系心理距离、行为指标及交往模式,将人际关系分为9级。(1)正性心理距离。有近及远分4个等级:分别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其中四级最近,限于知心朋友;三级很近,局限于好朋友;二级较近,局限于朋友;一级心理距离一般,为初次相识的人。(2)零级。心理距离无所谓,关系如匆匆过客。(3)负性心理距离。有近及远分为4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其中一级距离稍远,为“对手”;二级较远,为“冤家对头”;三级很远,为“劲敌”;四级最远,为“宿敌”。

28、常见的人际吸引规律:相近吸引、相似吸引、想不吸引、相悦吸引、仪表吸引、才能吸引。

29、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适度原则:自尊适度、表露适度、忍让适度、热情适度、信任适度、谦虚适度、幽默适度、期望适度、频率适度

人性原则:交互原则、真诚原则、理解原则、守信原则、人道原则、平等原则、互利原则、文明原则

选择原则:择善原则、调衡原则

30、护患关系的特征:护患关系是以治疗为目的的专业性、帮助性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是一种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关系;是一种多方位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是一种治疗关系;是一种短暂性的人际关系。

31、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主动-被动型知道-合作型共同参与型

31、护患关系的分期:观察熟悉期、合作信任期、终止评价期

32、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创造良好护患关系的氛围 与患者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 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为患者树立角色榜样

健康的工作情绪,良好的工作热情

33、常见的引起护患冲突的原因:因角色模糊或定位不当而产生的关系问题 因责任冲突产生的关系问题 因权益差异出现的关系问题 因理解分歧产生的关系问题

34、预防及解决护患关系问题的策略:消除角色不明确的影响 消除责任冲突的影响

自觉维护护理对象的合法权益 加强护患沟通及理解

35、沟通交流的层次:一般性沟通事务性沟通分享性沟通情感性沟通共鸣性沟通沟通的基本要素:沟通的触发体、信息发出者、编码、信道、译码、信息接受者及反馈人际沟通的基本方式:语言性沟通好非语言性沟通

人际沟通的特征:双向性、情景性、统一性、整体性、客观性 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1)信息发送的最佳方法

(2)促进人际沟通向纵深发展的技巧包括:沉默、自我暴露、触摸、接纳及容忍不同价值观念、幽默

(3)保证信息准确无误的技巧 核实、小结、倾听的技巧

36、护患关系中常用的沟通技巧:(1)治疗性的会谈技巧概念:是护患双方围绕与护理对象健康有关的内容进行的有目的性的工作会谈。过程:包括计划与准备会谈阶段、开始会谈、正式会谈、结束会谈(2)日常护患沟通技巧:

设身处地的为护理对象着想,理解护理对象的感受,体谅护理对象。尊重护理对象的人格,维护护理对象的权利。对护理对象的需要及时作出反应。

随时向护理对象提供有关的健康信息,并进行健康教育。对护理对象所提供的信息保密。

37、护理工作常见的错误:突然改变话题;虚假的、不恰当的保证;主观判断或说教;信息发出的量及速度超载;言行不一;急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过度发问或调查式提问

38、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和物质属性。科学思维的方法有观察、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

科学思维的形式包括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数理思维、评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的组成主要包括智力因素、认知技能因素和情感态度因素。

39、临床护理决策分护理对象决策护理对象决策、护士决策模式、共同决策模式。临床护理决策的类型:确定型、风险型、不确定型临床护理决策

临床护理决策的步骤:明确问题、陈述目标、选择方案、实施方案、评价与反馈

询证护理的步骤: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收集信息并列出证据、评价证据、使用最有效的证据、评价应用证据后的效果。

发展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实践反思法、归纳性思维的教育模式教学法、苏格拉底询问法、采用促进评判性思维的九个问题。

40、护理程序的特征:目标性、个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动态性、互动性、普遍性。护理程序的步骤: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

护理诊断的三部分陈述方式包括P、E、S,分别指护理诊断、相关因素、症状和体征。护理诊断的组成:名称、定义、诊断依据和相关因素

护理诊断的分类:现存的护理诊断、潜在的护理诊断、健康的护理诊断、综合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的形成过程:分析资料;确认健康问题、危险因素和护理对象的需求;形成护理诊断收集资料的途径:护理对象、护理对象的亲属及有关人员、病历和记录、其他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文献。

护理计划包括:排列护理诊断的顺序;确定预期目标;制定护理措施;护理计划成文

41、文化休克:

原因:沟通交流;日常生活活动差异;孤独;风俗习惯差异;态度和信仰不同 过程:蜜月阶段;沮丧阶段;恢复调整阶段;适应阶段。表现:焦虑、恐惧、沮丧、绝望等。

预防:预先了解新环境的适应情况;针对新文化环境进行模拟训练;主动接触新文化环境中的文化模式;寻找有力的支持系统。

42、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模式:

莱宁格的“日出模式”:世界观和文化与社会结构层;文化关怀与健康层;健康系统层;护理照顾决策和行为层。

43、文化背景对护理的影响:文化背景影响疾病发生的原因 文化背景影响疾病的临场表现

文化背景影响护理对象对疾病的反应 文化背景影响就医方式 文化背景影响死亡的原因

44、帮助护理对象融入医院的文化环境:帮助护理对象尽快熟悉医院环境 尽力少用医学术语 掌握文化护理的技巧

45、提供适合护理对象文化环境的护理: 理解护理对象的求医行为 明确护理对象对疾病的反应 尊重护理对象的风俗习惯 寻求支持系统

注意价值观念的差异

重视护理对象的心理体验和感受

46、护理理念的基本要素:人、环境、健康及护理。护理理论;理论的组成:概念、定义、假设和现象。

理论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操纵或控制现象。护理理论的分类:

按照护理理论的抽象程度及其实践指导意义分:护理理念、护理模式、护理理论。

按照护理理论的着重点不同分:以需要及问题为中心的理论;以护患关系为中心的理论;以系统为中心的理论;以能量源为中心的护理理论。护理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1)护理理论与科研(2)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3)护理理论与护理管理(4)护理理论与教育

47、奥瑞母自护理论

奥瑞母自护理论包括3个相关理论结构:自护理论结构、自我护理缺陷理论结构和护理系统理论结构。

护理系统理论结构:全补偿护理系统、部分补偿护理系统、支持-教育系统 奥瑞母自护模式中对护理学的4个基本概念的阐述:

人:护理的对象主要是服务对象及潜在的、可能患病的人。健康: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理、精神与社会文化的完美状态。

环境:“存在人的周围滨河影响人的自护能力的所有因素”均为环境。

护理:护理是一种科学、艺术与技能想结合的学科,是预防自我护理缺陷发展并为不能自护者提供治疗的活动,是帮助人获得自护能力的过程。

48、罗伊的适应模式对护理学4个基本概念的阐述:

人:罗伊认为人作为护理的接受者,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社区或社会人群。人是具有生物、心理和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是一个适应系统。健康:是个体“成为一个完整和全面的人的状态和过程。”

环境:是“围绕并影响个人或群体发展与行为的所有情况、事件及因素。护理:是帮助人控制或适应刺激,以达到良好的适应状态的科学。

49、健康教育程序:评估、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效果评价。50、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保健”的目标建立 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的需要 执行预防为主的保健方针,降低发病率和医疗费用。

51、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为护理对象提供大量有关健康的信息(2)帮助护理对象认识影响健康的因素(3)帮助护理对象确定存在的健康的问题(4)指导护理对象采纳健康行为

52、健康教育的原则:

科学性、可行性、针对性、启发性、规律性、通俗性、直观性、行政性。健康教育的程序:包括评估、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及效果评价

上一篇:煤矿“一通三防”活动工作总结下一篇:那一只春天的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