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前赤壁赋赏析(12篇)
1.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篇一
壬戌之秋,七月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后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同?嘱?劝人饮酒)少焉(不一会儿)。,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离开)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在这个时候)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倚(循)歌而和(同声相应)之。其(使动,使…舞动)幽壑之潜蛟,泣(使动,使…哭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正襟危(端正)坐而问客曰:然(这样悲凉)也(宾语前置)??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望夏口,东(名作状,向东)望武昌,山川相缪(缭,盘绕)者乎?方(当)其破(进攻)荆州,下(攻占)江陵,顺流而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本来)(宾语前置)?况吾与子,鱼虾而友(意动,以…为朋友)以(来,连词)相属。寄蜉蝣于,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来,连词)骤得(多得)。?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往)也;盈(满)虚(缺)者如彼,而卒(到底)莫消长(增减)也。盖(表假设语气,如果)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竟然)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如果)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用)。?
客喜而笑,洗盏更(重新)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凌乱)。乎(在)舟中(介宾结构后置),不知东方之既白。
1、壬戌 ( rén xū ) 10、酾酒( shī )
2、桂棹 ( zhào ) 11、横槊( shuò )
3、余音袅袅( niǎo ) 12、渔樵( qiáo )
4、幽壑 ( hè ) 13、扁舟( piān )
5、嫠妇 ( lí ) 14、匏尊( páo )
6、愀然 ( qiǎo ) 15、蜉蝣( fú yóu )
7、山川相缪( liáo ) 16、无尽藏( zàng )
8、舳舻千里( zhú lú) 17、狼籍( jí )
9、旌旗 ( jīng ) 18、枕藉( jiè )
通假字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 (缪,通?缭?连结、盘绕)
4、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5、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
一词多义
1、望:
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遗响于悲风(给)
7、而:
羽化而登仙(表承接)
扣舷而歌(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
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
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
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
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
8、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消独)
9、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之小舟)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 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使动 使……端正,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 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 以……为伴、以……为友)
文言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结构后置句)
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结构后置句
3、何为其然也(疑问句宾语前置句)
4、而今安在哉(疑问句宾语前置句)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而又何羡乎(疑问句宾语前置句)
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10、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结构后置句)
12、相与枕籍乎舟中(介宾结构后置句)
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6、东方既白:指天亮了。
2.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篇二
一、自然情景中的苦闷沉思
文章开篇的场景引人入胜, 月光对美景、美酒逢佳朋, 作者的欢快陶醉之情溢于言表, 于是展开了“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的神奇想象。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既如道家仙境, 亦与禅宗自然闲适的审美境界相契合。清风微拂、明月徘徊, 在轻纱笼罩的江面上, 一叶小舟随风飘荡, 作者携几位好友对酒当歌, 无拘无束, 何等惬意。此时的苏轼在清风明月中摆脱了尘世的喧嚣, 陶醉于自然, 浑然忘我, 飘然欲仙。
文章第二段开始描写对往事的回忆及当前的心情, 作者的心境也一下从超然之乐跌入了现实的空虚苦闷之中。那“倚歌而和之”的凄凉箫声实际上正是苏轼的心声, 他在哀怨什么?在眷恋什么?为何哭泣?又在倾诉什么呢?接下来的诗句“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表明了自己志洁行芳, 不随波逐流的品行, 尽管屡遭打击, 但他忠君报国, 悉心为民的思想没有改变。但此时只能“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因此, 当客吹起洞箫, 并“倚歌而和之”的时候, 苏轼不禁感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二、达然超脱的人生境界
这篇散文表面看是记游写景, 实际上却是在阐释事理。文章用了很多篇幅写景、记游, 只是“形”而已, 真正的“神韵”在于说理。文章的主旨是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 所以主色调是“喜”的, 因而我们就不难理解文章开篇作者纵情山水的欢快和结尾处表现出的放浪形骸之态。作者这样布局, 在行文上也收到了铺垫照应, 浑然一体的功效。
文章在说理方面可谓独具匠心, 先用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引出客人心中的无限之悲。曹操这句诗的本意是对人才的思慕、渴求, 而在这里之所以触动了客人的心绪, 是因为客人有着心系朝廷、建功立业的情怀。但曹操是“一世之雄”的大人物, 自己至今还是“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小人物, 不足称道, 于是心中涌出了无限悲凉。而接着作者就用“而今安在”一句反问, 在对古人的缅怀中, 自然引起了对人生、宇宙的思考:“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而苏子的回答极富哲理, 他以超然的智者心态, 用道家的自然观、宇宙观进行自我宽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已然跳出了自己的坎坷际遇, 跳出了凡俗, 以超脱的心态笑对人生, 在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
三、灵活的表现手法和文章的审美意义
在具体表现手法上, 文章运用了对比、对话的形式。作者飘飘欲仙、快乐齐天的“喜”与客人神情戚然、满腹幽怨的“悲”形成了鲜明比照, 他们虽头顶同一轮明月, 身处同一方江水, 感受清风的沐浴, 但却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心境。文章的第二层比照是把“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的一代英豪曹操与“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的常人对比, 并在此基础上把个体的人与整个宇宙自然对比, 显现出个体生命的渺小, 这就更增添了客人心中的悲凉色彩。文章最后一层对比是通过客主问答, 凸显出两种对立的世界观, 表明了客人思想境界的局限性, 映衬了作者思想境界的高远。
从文化审美角度来看, 整篇文章展现出一种图画美和音乐美:天上明月高照, 地下江水长流, 江中小舟如苇, 舟中人语喧哗, 觥筹交错。远眺“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近感“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真所谓“人在画中游”。
3.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篇三
《赤壁赋》分三层意思展开,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述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喜”,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
文章第一层描绘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微波荡漾,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面对迷人的景色,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情不自禁地“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都一下子抛于脑后,他进入到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实质上反映了苏拭在贬谪初期寻求超脱现实的强烈愿望。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给他带来了舒畅心情,酒酣耳热后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使他从水的流逝、月的盈虚中领悟到物的变与不变。“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虚盈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水在流逝,月有盈虚,是变;但是前浪虽去,后浪再来,流水仍在,月也始终没有盈亏,这又是不变,也没有变。而随着水与月的长存无穷,每个曾经伴着长江与明月的生命也一样都会长存,都属无穷。这就是所谓的“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读文至此,我们难道不觉得文章的意蕴是积极的,揭示的人生境界是达观的么?
文章第二层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刻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文中由曹操“而今安在哉”引起的怀古伤今的苦闷,以及“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之人生无常的悲叹,都是作者消极出世思想的表现。但最终苏轼还是从悲观颓丧的消极情绪中振作起来,自己否定了虚无的人生观,以旷达乐观的态度对待现实,身处逆境却忘怀一时得失,仍然热爱生活。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
文章第三层写客人被苏轼说服了,满面春风,换却愁颜。“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这次更加欢快,不免开怀畅饮,直到“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客人解决了思想问题,心情舒畅,无所忧虑,于是同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一枕好睡醒来了,一宿晚景过去了,一次赤壁之游结束了,一篇《赤壁赋》也随之收尾了。在无挂无碍、宠辱皆忘的乐观情绪中结束,表现了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从文章的结尾,我们既要看到作者在拥抱自然中寻求解脱的旷达乐观,又要看出这旷达乐观中所蕴涵着的忠君用世而不可得的无奈。
总览全文,由“乐”到“悲”到“喜”,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第二段的“悲”是对第一段的“乐”的否定,第三段的“喜”是对第二段的“悲”的否定。始游赤壁时主客二人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固然得到了遗世独立之乐,但这只是存在于一瞬间的快乐,并没有从精神上摆脱现实处境的束缚,所以立刻由乐转悲。主客辩论后,终于体悟了人生的意义,从肉体到精神都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之中,这是确认了生命价值之后思想上的升华,当然是一种比遗世独立之乐更高层次的喜悦。
4.苏轼前赤壁赋多少字? 篇四
游于赤壁之下 (状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
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定语后置(被动句)
知不可乎骤得——倒装
固一世之雄也 “也”为标志的判断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非”为标志的判断句
(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省略句
(其声)舞幽壑之潜蛟 省略句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苏轼 前赤壁赋译文
2.苏轼的前赤壁赋
3.苏轼前赤壁赋的赏析
4.苏轼前赤壁赋的人生观
5.《前赤壁赋》习题及答案(高中)
6.《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译文及赏析
7.高二《前赤壁赋》阅读理解教案
8.苏轼《前赤壁赋》名句归纳
9.前赤壁赋原文 苏轼
5.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大问题 篇五
苏轼《前赤壁赋》中,借客人之口,问了一个古今一切人物都要回答的大问题:即是人生之意义的问题。曹操一世之雄,其生命、其事功,皆已随水东流,了无余迹,而吾人身为匹夫,没有如此功业,孓然一身,面对永恒与无限的宇宙,这样短暂而渺小的一生,何以有其在永恒而无限的层面的意义与价值?
苏子诚一世高才,他说:“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此是说天地与吾人之生命,其为永恒或暂时、无限或渺小,皆在观者之视角,其本身则无所谓本质上的永恒与无限,生命之真正意义,在于获得其自身限度内的幸福,对于他与客人,则是享受此刻天地自然所给予我们的享受——清风明月、良辰美景。
苏子之意境诚美矣,但他毕竟没有正面去为生命寻永恒之价值,还是退回去了,从反面去消解这价值,叫人不必求这价值,虽然亦说得通,然而终究不是正视人生的`困境。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吾人登山,但觉自小而已,然而孔子却有这气魄:以自己一渺小的个人,能小了鲁国,小了天下,这是何等的精神?须知孔子之能以鲁国为小,不是因为他位高权重、可与鲁国之君臣上下分庭抗礼;其能以天下为小,亦不是因为他能在物质生命上和天地比寿。孔子只是一个人,但是他以一个人,却在精神上参通了天道。天道是宇宙中无限的,永恒的,绝对的,超越的力量,因这力量,他可小了鲁国的君臣上下,小了天地间一切流转的万事万物。
但是孔子又告诉我们:道不远人。一普通的个人,他的人性中就生来蕴含了这弥沦天地的道,只是需要我们去开启和发现。因此孔子是小了天下,却同时又成就了天下,因为这足以小了鲁国、小了天下的道,却是一个多么普通的个人,无论他从事何种职业,都生来可以获得的。这就是人性中永恒而无限的价值。孔子成全了人性这永恒的价值,与人性相关的万事万物,其应有之价值亦得成全。
苏子提出来的问题是所有人都需要面对的,这问题真正究竟的解决,必有待于孔子儒家的教诲。中国人欣赏苏子之潇洒,却最终必宗孔子为圣人,就在其能解决吾人生命中这大问题,无躲闪,无迂曲,至大至刚,直下承担。此中并不神秘,儒家亦非宗教,孔子只是叫人在生命的一个个当下,把生命真实如是的光明俊伟呈现出来。至为理性而平实,也最叫人信服。
《诗》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以我们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孔子之教,自古未尝有负于这民族,今天的我们又何忍辜负了圣贤呢?
前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作品赏析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
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
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赤壁赋》练习
1. 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
(1) 苏子愀然 愀然:
(2) 山川相繆 繆:
(3) 酾酒临江 酾酒:
(4) 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哀吾生之须臾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B.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逝者如斯,而未尝 往也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是造物者之无 尽藏也
D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4.用选文原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客”由眼前所见联想到历史英雄,他们尚且如此渺小,何况“(1),(2)”的常人。进而,“客”以“(3),(4)”形象的表达出对生命短促,个人渺小的感叹。
《赤壁赋》参考答案
(1)忧愁的样子 (2)盘绕 (3)斟酒 (4)享有
D
况且天地之间,万物都有各自的归属,假如不是属于我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索取。
(1)渔樵于江渚之上
(2)侣鱼虾而友麋鹿
(3)寄蜉蝣于天地
6.前赤壁赋赏析 篇六
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在”乌台诗案“结案后不久,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作者以往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而东坡的不少散文,却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7.《前赤壁赋》所表现出的旷达情怀 篇七
《前赤壁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 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 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 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 到怀古伤今的悲咽, 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文章由游起兴, 由景生情, 由情入理, 为我们展现了苏轼由乐生悲, 再由悲生乐的心绪过程, 这也是作者思想由平静到苦闷, 再由苦闷到达观的发展过程。
《前赤壁赋》开篇, 作者就带我们走进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图之中。苏轼“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与朋友一起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 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 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 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 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 水天一色, 浩浩渺渺, 茫无际涯。尽情与美景之中, 兴之所至, 情不自禁举酒吟诵《诗经·月出》。与《月出》诗相回应, “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 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 天光、水色连成一片, 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都一下子抛于脑后, 因而“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乘着一叶扁舟, 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 随波飘荡, 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 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 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 仿佛进入到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 融情入景, 情景俱佳。
作者饮酒乐极, 扣舷而歌,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桂棹”、“兰桨”是文人的自喻, “美人”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是理想君主的象征。苏轼“扣舷而歌”的喜悦背后隐藏着一抹哀愁———一个不被重用反遭迫害的落魄文人的幽怨。借客之箫声, 他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心曲,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如潜蛟舞于幽壑, 如嫠妇泣于孤舟。一曲洞箫, 凄切婉转, 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 从而给原本优美的景色涂上一层淡淡的悲哀, 作者的感情也骤然变化, 由欢乐转入悲凉, 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 文气一振, 为下文的主客问答奠定了基调。
值得注意的是, 赋文中的主客未必是两人, 问答本身兴许就是苏轼内心的自我剖白。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 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 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 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主人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 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 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 战船千里相连, 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 趾高气扬, 在船头对江饮酒, 横槊赋诗, 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 也只是显赫一时, 何况我辈!因而, 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 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 希望与神仙相交, 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 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 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表达自己政治上失意后所产生的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的真实流露。这样说来, 似乎与前文有些矛盾, 其实不然, 苏轼睿智之人, 七情六欲自然丰富于常人, 对景生情, 触发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时消极情绪, 亦属自然。最为可贵的是, 他能从此消极情绪跳出来, 转入理智和超然。此段文字, 文气充沛, 感情深沉, 为逼出下文主人对客人的劝慰作了充分的准备。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接下来的这段精辟的阐述, 可谓是苏轼走出其心灵阴霾的真实写照。客曾“羡长江之无穷”, 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 提出“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 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 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 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 因此, 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 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 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 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 山间的明月有色, 江山无穷, 风月长存, 天地无私, 声色娱人, 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 玉山自倒非人推”, 进而深化之。
最后, 苏轼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 转悲为喜, 开怀畅饮,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 极写游赏之乐, 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 而文境邈不可攀, 良由身闲地旷, 胸无杂物, 触处流露, 斟酌饱满, 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 即使子瞻更为之, 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任何作家的作品都是他生活的映射, 心态的折光。正如蔡仪所说:“作品风格形成的‘最内在的原因’是作家在作品中表现什么样的生活和他如何评价这种生活。而作家之所以要持某种看法评价这种生活, 归根结底仍在于作家有着某种与之相对应的思想。”马银华认为, 苏轼的人生哲学是多元的和实用主义的, 可分为三个层次:苏轼与儒学的关系构成他人生哲学的最表层, 即处世方式;与庄子的关系构成他人生哲学的居间层, 即哲学背景和思想基础;与佛学的关系构成他人生哲学的最深层, 即生活心态。正所谓“以儒治世, 以佛治心, 以道治身”。苏轼融儒道佛三家思想于一体, 儒家思想是其思想的主导核心, 谪居黄州后, 为了摆脱仕途的失意和精神苦闷, 他主动倾向佛老, 寻求解脱。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 他只有忘怀得失, 胸襟坦荡, 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总览全文, 通篇紧紧围绕着明月江水之景, 进行叙述、描写和议论, 在叙述中议论, 使文章富有思致和理趣, 在叙事、描写、议论中抒情, 使文章情趣顿生, 使全文达到了情、景、理的完美而和谐的统一。同时文学构思新颖, 层次井然, 波澜起伏, 首尾呼应, 奔放而又自然, 流畅而富于变化, 情景交融, 如诗如画, 极富美感, 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8.苏轼《赤壁赋》 篇八
作品简介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这两篇赋。这个时期,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9.解读苏轼的《赤壁赋》 篇九
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伽修行者……(林语堂评苏轼)
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至黄州,做团练副使。其间他数游赤壁,之后写下了这篇《赤壁赋》。文章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借赤壁之景,抒乐观之情,以水、月为喻,言人生之理,景、情、理,融合一体,可谓文采灿烂,字字珠玑。
开篇,绘赤壁之景,抒畅快之情。时维七月,泛舟与客同游赤壁,清风明月,对酒当歌,景随时变,情随景迁。一“浩浩”、一“飘飘”,连用二喻,表现出苏子欢快舒畅,飘逸洒脱的情怀。因为是朗月高照,故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广阔空灵之境。在这广阔空灵的氛围之中,苏轼怎能不敞开怀抱歆享自然呢?“故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飘逸洒脱,自由不羁,飘然若仙,沉醉其间。
情因景生,乐之所至,扣舷而歌。苏子因乐而歌,然同游之客却吹起了哀切之乐,为何?此一段紧扣首段之景,同时为下一段主客对话设以悬念。这里我们不能不惊叹苏子对箫声的描绘:“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连用比喻,摹其声、绘其形,借以想像、夸张,传神地描绘出了音乐的表现效果。
苏子之问,客人之答,道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箫声之哀,缘何?客以曹操这样的旷世英雄为例,言说其由。一句“而今安在哉?”道出了人生无常的悲哀,而后由曹及己,“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道出了人生短暂,生命卑微以及欲不可得的苦痛。
10.苏轼-赤壁赋的教学反思 篇十
因谤讪朝廷受贬黄州的苏轼非但没有消沉于世、徘徊嗟叹,反而处变不惊,逍遥洒脱,日与僧道为伍,出入山林,饮酒作诗,用豁达的胸怀笑看风云,感受自然,用一颗无为之心笑拈佛花。虽然从湖州太守贬为黄州团练,职位上的变动不可谓不大,但是在这个人生的最低谷,苏轼却没有自暴自弃,没有让他的敌人狂喜,而是用生花妙笔写就了古今一等一的好文章──《赤壁赋
》。那么,是什么给予了苏轼如此精妙的灵感呢?通过教学,笔者认为莫过于自然。
秋日的风霜把赤壁矶的穿空乱石渲染得更加高奇与悲壮,两岸鸟兽的啼吼也夹杂着浓浓的悲怆之意,此时的长江流水更是在清凉得近于寒冷中随着江风的节奏时而悠闲时而急躁地拍打着这巍峨峭壁悬崖,周遭混合的声响彷佛是烈士亡魂在这个传说中的千古战场中哭泣,让人感觉的到历史之沉重与沧桑。就在这个沧桑的季节,赤壁矶迎来了同样正经历着沧桑的苏轼,一个在政治斗争中失势的不幸文豪。
他不是衣衫褴褛的出走,而是骨格清奇的架舟而来;他不是茕茕孑立的自我放逐,而是侣僧友道的潇洒出游。赤壁矶的皓月在旧历的每月十六显现得更加圆润和高远,伴着幽幽的箫声和悠悠的江水更显得哀怨,哀怨,哀怨;清风徐来的远阔江面,让体物敏感的苏轼分不清天上人间,冥冥之中是一种羽化登仙的幻觉;山高月小之下,是主与客的问答,是参禅,是悟道,是谶语,是诗篇。究竟是英雄伟大,还是神仙可羡?答案是英雄不好做,神仙也不好当,人生就是悠悠天地之间的寄生蜉蝣,就是茫茫沧海之中的微微谷粒。今夕何夕,英雄安在?飞仙何往?凡人难成英雄,成飞仙更是痴人说梦──我的一堂研讨课满满一舟的困惑早已乘着幽幽的箫声飘飞得无有寻觅处。
然而,苏轼却是酒不醉人人亦不自醉,独自清醒。人生的磨难,官场的磨砺加上人格的高尚,促使他对世界的洞察力度十分深远:天地的一瞬和物我的无尽皆是佛缘,哪能够意马心猿,哪能够刻意寻求,哪能够徒然羡慕。人间的事,孰是孰非,皆有定论,何必自寻烦恼?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若取之有道者,则但凡周遭世界,世人共适。左手书何羡,右手写共适,一吐口整个文人赵宋,人生的天机奥妙尽在苏轼的飘飘美髯和朗朗笑声之中。
苏轼的感悟是精妙独到的,是他原本就潇洒豁达之心的全然显露,当然更是自然的恩赐。赤壁矶的萧然秋夜,清澈高远,把苏子衬托得仙风道骨,与众不同;古战场的传说更是把主客拉入历史的轮回,启发对人生的思考。在整个游赏过程中,苏轼先是览月喜极,扣舷而歌。美人英雄尽在窈窕之章之中──这是自然在愉悦苏轼,何等逍遥何等自在;再是萧声悠然,静听客答。问答之间,客有三悲──英雄不在,人生短暂,欲仙不能,何等凄凉,这是自然启发苏轼对历史的思考;最后是苏轼的独自参禅,得出何羡而共适──我的一堂研讨课这是自然引导苏轼对宇宙与人生的思考,体现他旷达一世的胸怀。
写游记,苏轼同样用赋的形式;但他把文赋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得淋漓酣畅,有其他文学
题材达不到的效果,既详尽又到位。苏轼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散发出哲学之光。从骚赋到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最后到文赋,赋的发展历程也是夹带着历史的风霜和千古文人的体温,不简单。然而,在浩瀚文赋海洋之中,能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双重特点的当首推《赤壁赋》。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可谓文采斐然,千古第一。这样的好文章在新课标教学中可以说是重中之中。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学生学习特点和古文审美水平,引导他们从体现新课标精神的角度暨感悟自然中理解课文,从而体会自然与人关系的密切。那么,怎样使学生在学习中理解自然关照下的苏轼情怀呢?笔者认为可以补充简介中国古代文人和自然的关系,比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之汨罗悲秋
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之南山归隐等。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和人的关系是始终是人们讨论和关注的哲学命题:儒家提出天人合一;道家提出道法自然;佛家提出佛性为万物之本原。总之,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所以自然是人类生存的母体,更是文人获得解脱的动力源泉,屈原陶潜如是,苏轼更如是。所以,感悟自然是教学目标,是新课标的精神之一,也是当下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精神的诉求,把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一起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任务中是素质教育的进步。
11.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篇十一
迷茫。数不清的疑问,向我席卷而来:多少次被贬还未磨灭他朝君忠君的心?既知“宇宙无穷,人生短暂”还没堕入尘世庸碌无为吗?
“是什么让你遭贬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是什么让你坚持关心朝政,而不甘沉沦?”
“是信仰,是理想。”另一个声音响起,我突然释然了。你曾说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曾讲过:“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亦曾劝慰:“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焉?”……在你清苦的一生,别人没有同情你,而你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因为,你有你的信仰。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与物与我皆无尽也。”我想你不变的不只是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肉体吧?还有你的信仰,你坚持的信念吧?
你仕途失意后怀念得失,身处逆境也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必能从人生的怅惘中解脱出来,实属难得!我想这就是你,或者是你精神的最值得我们敬仰的地方。“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你旷达之中的超然物外,是我所敬仰的。
我不知你的苦楚,但我明你心理的落差,前后境域差距无疑给你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冲击;我不懂你的难处,但我看见了你的洒脱豁达、安之若素,听之任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从《赤壁赋》读苏轼,文章中他与客人的对话,其实是他内心自己内心的挣扎,他没有被消极的心理打败,而是志向远大,眼界广阔不拘泥于眼前的困苦艰难。我从《赤壁赋》读苏轼。文章中的他与客人谈笑,面上,淡如清风,内心超然物外,让我感叹他的品性淡然。
乌台一语流几载?任与清风明月饮?就像一只断了翅膀的了鸟,会向上拼搏挣扎。苏轼也是这样,他写了很多诗,他一心心系朝廷,从未停止过对朝廷的政事的关心,他没有怪过君主,他一直在远方偏远的地方寄情于物,他希望为君分忧。
我看到的苏轼,他就像一支淡然的莲花,独立于世俗之外,不染纤尘。不屑与物,但他有一个理想,所以他寄情于物,写了很多诗,他想要辅佐君上。
12.前赤壁赋原文赏析 篇十二
《前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散文。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原文】
★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 辛弃疾鹧鸪天·戏题村舍赏析
★ 戏题盘石,戏题盘石王维,戏题盘石的意思,戏题盘石赏析
★ 榴花/题榴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 题红叶原文翻译及赏析
★ 戏问花门酒家翁原文及赏析
★ 戏题山居,戏题山居陈羽,戏题山居的意思,戏题山居赏析
★ 芍药 作文
★ 《题西林壁》苏轼原文及赏析
【苏轼前赤壁赋赏析】推荐阅读:
前赤壁赋优秀教案07-22
后赤壁赋及其赏析09-17
前后《赤壁赋》比较赏析09-22
《前赤壁赋》读后感800字09-17
《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阅读答案与翻译10-29
赤壁赋公开课教案06-26
赤壁赋优质课教案07-18
赤壁赋默写训练题08-20
赤壁赋教学设计09-16
高一赤壁赋原文及翻译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