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屈原

2024-10-27

评论屈原(13篇)

1.评论屈原 篇一

描写屈原的诗句-关于屈原的诗句

屈原的爱情诗句

屈原简介资料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东周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省秭归县)人,他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继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汨罗江(一说丹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关于屈原的诗句:

01夜坐弹《离骚》

〔元〕耶律楚材

一曲离骚一碗茶,个中真味更何加!

香销烛尽穹庐冷,星斗阑干山月斜。

02屈原卜居图

〔元〕王 恽

用舍行藏圣有余,却从詹尹卜攸居。

乾坤许大无容处,正在先生见道E。

03屈原对渔父

〔元〕王 恽

国既无人不知我,秋风泽畔一湘累。

君臣大义明如镜,抵用渔翁辩fr。

04读《离骚》

〔元〕王 旭

诗到东周雅颂亡,词兴南国自流芳。

天门日暮灵修远,瑶草春深佩服香。

奸骨百年尘共朽,忠名千古日月光。

呼儿掩卷还倚枕,风雨无边夜正长。

05吊屈原

〔元〕侯克中

怀襄为主子兰卿,何必逢人话独醒。

长恨忠良多坎坷,颇伤辞语太丁宁。

致君自合宗三代,作法谁能过六经。

千载英魂招不得,楚江如练楚山青。

06题《离骚.九歌图》

〔元〕柳 贯

紫贝东皇席,青霓北斗旗。

究观神保意,皇恤放臣悲。

有客传芭舞,何人执a吹。

楚巫千载恨,凭向画中窥。

07屈子行吟图

〔元〕黄

丈夫生不遇明时,故尔行吟楚水湄。

今喜太平歌既醉,不须多和独醒辞。

08题《屈原渔父图》

〔元〕王 沂

屈原水之仙,妙在远游赋。

餐霞饮沆瀣,所述非虚语。

孰云葬鱼腹,聊以辞渔父。

眷眷乡国心,靳尚终莫语。

沅湘流不极,鼓ぞ购未Α

日暮悲风多,萧萧满枫树。

09端午漫题

〔元〕胡 助

老罢离骚读,青铜雪鬓双。

久贫交易绝,多病酒难降。

节物薰风馆,归心夜雨窗。

当时萧艾盛,吾欲驾涛江。

10读《离骚经》

〔元〕张 昱

三闾楚同姓,怨生于所爱。

谗人在君侧,绳墨日帘场

虞兹宗社陨,繁辞冀收采。

反复三致忠,九死犹未悔。

灵修终不察,遂投汨罗内。

斯文幸未丧,风雅接三代。

岂惟南国士,汲汲仰沾溉。

11小重山 端午(元・舒E)

押阳韵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12双调拨不断(元马致远)

酒杯深,故人心。

相逢且莫推辞饮,君若歌时我慢斟。

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

13江城子 嵩山中作(金末元初・元好问)

众人皆醉屈原醒。笑刘伶。酒为名。

不道刘伶,久矣笑螟蛉。死葬糟丘珠不恶,缘底事,赴清泠。

醉乡千古一升平。物忘情。我忘形。

相去羲皇,不到一牛鸣。

若见三闾凭寄语,尊有酒,可同倾。

2.由屈原诗词解析屈原的抗争精神 篇二

关键词:屈原 抗争精神 《楚辞》 《离骚》

“诗赋词曲最怕读《离骚》,读之泪眼潸然;悲痛忧愤皆缘吊屈原,吊之心潮涌焉。”这是我曾经写的一副对联。每逢提到屈原,总是千思万绪,涌堵心头,不得要领。中华五千年史,不乏仁人志士,惟有屈原,最为难读。

唐诗宋词,不乏名篇,更多佳句,后人不吝赞誉,但均失于文体短小,一篇之中不能承载太多的精神内涵,故而读之,或生慷慨,或感悲怆,但总不及《离骚》震撼人心。《离骚》两千四百字,字字菁华,句句瑰丽,通篇称为“空前绝后”的伟大史诗,不为过也。陆游其人,是南宋时最似屈原的诗人,读陆词《卜算子·咏梅》时,每到“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和“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时,便心生共鸣,有扼腕之慨。但是读《离骚》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与“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处,那种心灵共鸣的强烈程度已然难以承受,不忍卒读。每一次,读过“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时,则掩卷而泪盈双眶。正是“诗赋词曲最怕读《离骚》,读之泪眼潸然”。

那种震撼人心的感受是什么?是无比之悲,为剜心之痛,有淹没之忧,兼喷血之愤。靳尚之徒当道,三闾大夫却被放逐,正是“艾萧太盛椒兰少”(毛泽东七绝《屈原》)。屈原“博文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但遇菹醢之世,竟不为容,而至于怀沙沉江,岂不让人既悲且痛?悲痛忧愤,糅合于胸,正是“悲痛忧愤皆缘吊屈原,吊之心潮涌焉”。

除此“悲痛忧愤”之外,还有一种感慨郁积于胸。屈原自沉之前,曾自叹“国无人莫我知兮”,死后虽被民间奉为神灵,每逢农历五月五日,南方诸省有龙舟“竞渡”的风俗,但看到划龙舟的人们嬉闹欢笑的场面,却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屈原以一死之悲壮,使其文章千古,使其人格不朽,虽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褒扬,其文采刘勰称之为“惊采绝艳,难于并能”(《文心雕龙》),其人格司马迁赞之为“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但透过那些赞词褒语的表面,在两千三百年之后,又有几人真正理解屈原精神中最为菁华的东西却是“反抗”二字?

最近重读《渔父》时,忽然有所感焉。渔父之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已是广为人知,其中固然有孟子引用“孺子歌”的缘故,但不也从其中可以窥察世人的“渔父”心态吗?而屈原真正的心声,“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却不为普通人所知,岂不可叹?岂止普通人,历代的大家巨匠,乃至后世的屈原研究者们,也很少见有赞屈原的“反抗”精神者。

班固在其《离骚序》中曰:“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洁狂狷景行之士。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在班固的眼里,屈原的绝世文采及高峻人格,竟成了“露才扬己”,屈原的忧国忧民之言,竟成了“责数怀王”的罪状。班固,封建卫道士者而已,怎能期望他会理解屈原的“反抗”精神?

班固之论不足道哉。再看司马迁,一方面称赞屈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另一方面“又怪屈原以彼之才,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想来司马迁并不理解屈原写“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时的心情(《楚辞·橘颂》)。纵观太史公其人,虽受腐刑大辱,而其能发愤著书的精神实为可嘉,但与屈原以死抗争的精神还是有所差异,也难怪乎其有如是之言。

此刻,不禁让人想到“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这是后世之儒赞“息夫人”的一句名言。“息夫人”,即息妫,容貌丽绝,初为息国君主的妻子。后楚国灭息,楚王遂将息妫据为己有,息夫人虽为楚王生儿育女,但不与楚王交言,《左传》载息妫“未言”,王维的《息夫人》诗云:“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息夫人“不共楚王言”式的忍辱负重,深获后世之儒的同情与赞誉,因为息夫人的行为与儒家的处世思想不谋而合。不过,以笔者观点,息夫人的忍辱负重远不及徐君宝妻的以死抗争来得壮烈与有意义。徐君宝妻,“被掠至杭,其主者数欲犯之,辄以计脱,主者强焉,告曰:‘俟祭先夫,然后为君妇。主者许诺,乃焚香再拜,题词壁上,投池中死。”(见《词宗》卷二十五)笔者写到此处,默咏徐君宝妻《满庭芳·题壁》中的“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魂断千里,夜夜岳阳楼”句,犹感慨万千。息夫人的“未言”或许让楚王有一种“欠债”的感觉,但“欠债”之后,未必不可以再次“借债”。惟有君宝妻那举身赴池的动作才会给掠人之妻者的内心以重重一击。在笔者眼里,屈原的自沉汨罗,好比徐妻的壮烈,司马迁的忍辱负重,犹如息妫的“未言”。

扬雄在其《太玄赋》中说:“屈子慕清,葬鱼腹兮……,我异于此,执太玄兮。”这是老子“和其尘,同其光”式的逃避抗争的处世态度,以此态度处世,岂能求之抗争不平,又岂能理解屈子的一片衷肠?

纵观古今的读书人,若是怀才不遇,大概不出三种选择:一为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二为道家的“和其尘,同其光”;三则最为下,那便是孔子称为“德之贼”的“乡愿”,什么是“乡愿”呢?孟子解释说:“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以此观人,则司马迁落于儒,扬雄流于道,渔父则在二者之间矣,至于第三等的大大小小的“乡愿”们,更是恒河沙数,不知几多矣。上下五千年,能如屈原般“独立不迁,上下求索,好修为常”(袁行霈《论屈原的人格美》),且怀沙沉江,不惜葬身鱼腹而抗争者,古今有几?

同样的怀才不遇,同样的被馋遭贬,即便与屈原有着相似经历的贾谊,虽也在《吊屈原》中“造讬湘流,敬吊先生”,且感慨“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但最终流露出对屈原“斑(般字少一撇)纷纷其离此邮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的不解,是为司马迁之同类。而在《服赋》中又有“乘流则逝,得坎而止”之句,可见毕竟不想“跨过那道坎儿”了,则又与渔父为同一路了。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对屈原甚为仰慕,曾说:“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有一诗一赋(《屈原塔》和《屈原庙赋》)凭吊屈原,但终也没有看出屈原以死抗争的精神,他在《屈原庙赋》结尾处感慨:“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全身远害,亦或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

宋代大学者朱熹,在“疾病呻吟之暇”定《楚辞集注》八卷,迄今仍为研究《楚辞》的最为重要的参考书。1972年,毛泽东主席就曾将一部《楚辞集注》作为礼物,赠送给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笔者读《楚辞》,也是靠着这部《楚辞集注》才读懂的,从中不难看出朱熹的学问之大,以及朱熹对屈子的理解之深。在《楚辞集注》的《序》中,朱熹讲:“原之为人,其志行虽或过于中庸而不可法,然皆出于忠君爱国之诚心。”朱熹一方面肯定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已经比那些汉代文人高出了一大截,但另一方面仍然认为屈原过于偏激,不可以学习。由此可见,朱熹仍然没有读出屈子的伟大抗争精神。

时至近代,自从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赞誉屈子等人“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时,人们对屈原的注意力便聚焦在屈原的人格或性格上。屈原虽有“内美”之人格,但惟人格与性格是瞻,则无疑会低估屈原投江自杀的悲剧份量,也会淹没屈原伟大的“抗争”精神,仿佛屈原自杀的原因仅是由于有这样或那样的性格和人格造成的。梁启超说:“彼自杀实其个性最猛烈、最纯洁之全部表现,非有此奇特之个性,不能产此文学,亦惟此最后一死,能使其人格与文学永不朽也。”(《梁启超国学讲录》)可谓这种观点的典型。

以人格论看屈原的自沉之死,最高的只能将其视为“人格的一次升华”,或者把屈原视为一个高尚的殉道者,低者甚至去分析所谓屈原的“自恋人格”,而落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境地。

国学大师郭沫若及闻一多,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审视屈原,为屈原精神赋予了“人民性”的因素,自有一番道理,但对屈原自杀的理解依然没有走出“殉道”说的樊篱。郭沫若在其《屈原研究》中说:“他自杀的原因倒是因他的理想和楚国当时的现实相隔太远,不能不使他失望,因而他便只好演出一幕殉道者的悲剧了。”甚至可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都讲:“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见,感动后世,非力非强。”以致“孤伟自死,社会依然。”(语见鲁迅《摩罗诗力说》)

行文至此,笔者一路评说诸位先贤没有读出屈原以死“抗争精神”的缺憾,却并没有正面论述何以看出屈原的“抗争”精神来。正好借着评论鲁迅之言,谈及此话题。

翻开《楚辞》,果然“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见”吗?非也。笔者觉得不见屈原之“抗争”,是因为没有深究屈赋中的一个句式,一段话及一个字。

所谓一个句式,是指《渔父》中的一句:“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这一先“安”后“宁”的句式,包含着一种强烈的主动性的意味,正是“抗争”的前奏。

所谓一段话是为《惜往日》中的“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廱君之不识。”朱熹注曰:“不死,则恐邦其沦丧,而辱为臣仆,故曰祸殃有再,萁子之忧盖如此也。”笔者觉得朱熹对“祸殃有再”的注释未必正确,屈原虽然对楚国的政治失望之极,又岂知假如自己不投江而死,则楚国一定亡于自己的有生之年?退一步讲,即便楚国速亡,对于一个不为现任而是已被放逐的旧臣,何辱之有?萁子佯狂,为避纣辱,至于纣王丧邦之后,反而受到武王的尊敬与优待,难道屈原是害怕楚王再去侮辱自己吗?朱熹之注,显然回答不了如上问题。笔者认为,所谓“恐祸殃之有再”正是屈子以死抗争的目的,愿以自己之死,唤醒“众人皆醉”,换来“举世皆清”,恐如自己一样忠而被疑、贤而被逐的故事一再重演,这样的心情,“惜廱君之不识”。

所谓一个字,就是指《怀沙》一文中“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一句中的“让”字,此处的“让”字,正如“当仁不让”中的“让”字,表现了抗争者的无私、无畏与无悔。每当读到这句时,总会忆及“六君子”之首谭嗣同的一句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其实,“一段话”中“不毕辞而赴渊兮”中的“辞”字,也含同样的意思。

屈原因性格而自杀之说不足道哉,为“殉道”而死的说法也很勉强。同为自杀,“殉道”与“抗争”不同,缘由在“殉”与“抗”的差别上,不妨简述笔者知道的两个故事以之说明。张女士与丈夫开了一片小店,有一个5岁的男孩,夫妻之间举案齐眉,感情和谐。但天有不测之风云,张女士的丈夫竟遇车祸而亡,张女士哀楚异常,先将儿子送回爷爷奶奶处,于“七七”之期在丈夫的坟头用剪子自刺心脏而亡,此为“殉”,“殉”者,爱之极而愿与之同归也。苏姑娘,遇到了一位很有地位的有妇之夫,有妇之夫答应离婚后再娶她,苏姑娘信以为真,不想九年之后有妇之夫仍未兑现诺言,而且想和苏女断绝关系,其言斩钉截铁,其行寒若坚冰,苏女失望之极,一日终于在负心人的家门前碰壁而死,此为“抗争”,抗争者,怨之深而愿惩其心也。

可见,“殉”与“抗”的区别在于,“殉”因“爱”之极,“抗”因“怨”之深,追随理想则能“殉”,失望之极则会“抗”。那么,屈原面对“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的“溷浊”之世,是“爱”呢,还“怨”呢?“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楚辞·离骚》),难道其中表现的不是屈原对楚怀王的极度失望吗?这些问题非常简单,屈原非为“殉道”而是“抗争”的事实也甚明了。

屈子怀沙,“孤伟自死”,屈子死后又果然“社会依然”吗?笔者认为不是,即便鲁迅先生自己也对此事游移不定,以致后在他的《汉文学史纲》中对屈原又有了新的评价,认为屈子之死激励着楚国人民在楚亡之后“誓言三户必亡秦,于是江湖激昂之士,遂以楚声为尚”。

还有一个故事,一位臣子得罪了皇上,皇上命人将此人的头摁入池水中,过了一会儿又提起来,皇上问:“你在水中看到什么了?”那位大臣禀到:“我头一入水,就看到屈原了。”皇上大惭,于是便放了那个大臣。这难道不也是屈原以死抗争而影响后世的一个例子吗?

正因为屈原的“抗争”精神,才会出现革命者爱屈原的现象。革命者就是有理想的抗争者,未有革命者不爱屈原的,因为什么呢?抗争者与抗争者惺惺相惜也。据说毛泽东就爱读《楚辞》,也爱屈原。他讲:“屈原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

行文至此,“赴身清流”的屈原的形象又一次浮现于笔者的眼前,不觉喊出:“不朽的屈原,因其抗争精神而更加伟大!”

参考文献:

[1]安敏.“路”与屈原的精神世界[J].中国文化研究,2007,(03).

[2]殷光熹.屈原的爱国思想、人格精神和悲剧结局[J].中国文化研究,2007,(03).

[3]霍雅娟.试论《史记》强烈的抒情性[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3.屈原 篇三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过屈原的《离骚》,从中感受到作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二、常识介绍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3)湘水神的传说,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三、讲解诗歌。

(一)教师范读课文,强调字音。

(二)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疏通课文。

(三)内容评析。

1.师问: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

生答:湘君和湘夫人,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2.师问:诗歌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答:讲的是湘君和湘夫人的神恋故事,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悲剧。3.师问: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生答:幽怨 哀婉

4.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个幽怨、哀婉的苦恋故事的?

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师问:这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诗作,现在我们朗读第一段,看看诗人是怎样“融情入景,以景染情”的? 生答:“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师问:第一段中“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是什么意思?在表现情景关系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比兴手法,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这是比喻湘夫人终于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

生答: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师问:第三段中还有这样一句,找出来? 生答:“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麋鹿为什么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3)香草美人,寄予理想。

师问:我们学习《离骚》知道,屈原诗歌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喜欢用香草美人的意象,试找出诗中出现的香草意象?

生答:白薠 白芷 兰草 辛夷 薜荔 杜衡 杜若 石兰„„ 师问:“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多香草,为什么要采香草送给姑娘? 生答:对爱情坚贞不渝,对理想执着追求。5.主题研讨

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诗歌反应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渗透了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板书】 情景交融

歌颂爱情 追求理想

4.屈原爱国故事 篇四

屈原爱国故事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而且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愤怒,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说是让爱国活动

鱼甲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另一说是鱼就看不出来了,屈原就能吃到了)。一位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有些地区,则在端午节在门上插菖蒲和艾草,这固然是因为蒲艾有解毒的功用。不过,关于这项艾习俗的起源,民间则有一种说法。插菖蒲,艾草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你为什麽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於难。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5.“愤老”屈原别传 篇五

小屈同志的可怕念头

屈原年纪很轻就出名了,惹人嫉妒,一个坏人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进谗,于是怀王“怒而疏屈平”。不过我想没那么简单。怀王真要这么没水平,想来当初也不会如此重用小屈。小屈根子上的问题可能还是不了解“外交是内政的延续”的道理,犯了不讲政治的路线错误。

犯错误不要紧,谁不犯错误呢?只要检讨深刻,领导和组织总会原谅你的,再加上又根正苗红。哪怕他对组织的决定保留意见也好,但屈原同志的年少得志使他过于自负了,他坚信并到处宣扬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组织和领袖才是荒唐的。由于他坚持这种可怕的念头,他一次次和回头是岸的机会失之交臂,最后在孤愤中“自绝于人民”。

他的文学才华使他充满人生困惑,顺带顾影自怜、发牢骚的言论流传后世。我心情不好的时候阅读,总会觉得那种口吻非常熟悉。

一把年纪了,还在成长中烦恼

我有一个哥们是办青年杂志的,他跟我说,在杂志社里最头疼的差使就是给派去主持“知心大姐”一类给年轻人回答人生困惑的栏目,比被派到昆仑山上一个人看雷达站还痛苦。把他们杂志几十年以来的旧刊翻来看一看会发现,从著名的“潘晓讨论”到现在让年轻人困惑的问题,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条。刚从学校出来,好不容易刚变成熟一点,悟出了埋头赚钱才是人间正道,工作又逼着你思考所谓人生问题。用上三五年时间把这些困惑都思考一遍,人也快疯了。于是撤下来,再换一个愣头青上去。又有一批年轻人到了思考人生问题的年龄,接招的还是那些关于人生诱惑和原则之间的选择问题,只不过:主语从高加林、潘晓变成了吕日周、上海宝贝;宾语从该不该拍生产队长的马屁换成了该不该拍公司经理的马屁?谓语从应不应该削尖脑袋进城变成了应不应该削尖脑袋出国?

像我刚才说的那种杂志是专给青春期有点“成长的烦恼”的年轻人看的。屈原同志绝就绝在,他很早就出来混了,什么场面没见过,都一把年纪了,要是现在的人都该面对“59岁现象”了,他还在为那些小儿科的问题想不开。

人世间的游戏规则是造物主睡眼惺忪的时候制定的,他在制定这一切的时候就把它的合理性也写入宪法了。只有不怕虎的初生牛犊,才敢追问,这世道凭什么这样?当然他很快就会受到教训,因为跟上帝较真,烦恼和吃亏的只能是自己。郑智化的一首歌里唱道“头脑坏掉,才能活得很好。”

那个时代的“弥赛亚”情结

回过头来看,屈原所向往的“美政”假设今天真要实行起来,恐怕充其量不过是类似萨达姆、金正日一类领袖,对其子民“慈父般”的统治。但这并不重要,就好像柏拉图、欧文和圣西门,他们在头脑里构造的理想社会其实不适合现代人居住。但他们凝视未来时心之所善、九死未悔的执着却被人千古传颂。

我有时候在想,之所以某一群猿最后变成了人,除了马克思解释的它们爱劳动以外,一定是它们中有一批不安分的家伙,不停地骚扰同类的宁静生活,喋喋不休地告诉大家,不要满足于祖祖辈辈的习惯,除了爬在树上摘鲜果,彼此抓虱子放在嘴里嚼以外,还有另一种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可能,值得大家去追求。

在我们的先民还没听说过《人权宣言》,不知民主、科学为何物的年代,他从没把自己看作君王的奴仆,他用“芳草、美人”来比喻自己的才华情操和君王的赏识,以至于被学术界联想丰富的同志嗅出了同性恋的气息。他自居君王和国家的领路人,用后来学术界时髦的话来说叫“弥赛亚”情结。所以他被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用很多诗来歌颂自己的高风亮节。

当遭遇打击,他没有在生活的惯性中沉沦,更没有转而匍匐于权威面前,像文革中的我国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夹起尾巴,低头认罪,以苟延残喘。经过痛苦的反省,他选择对时代进行激烈的思考,提出真实的异议,捍卫忠于自身认识的权利。

另一版本的屈原

历史是人写的,而且是成熟的大人们写的,大人们总是希望孩子以听话的好孩子为榜样,作母亲的最爱教孩子唱的歌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于是各朝各代的统治者和他们编纂的教科书善意地把我们的屈原同志塑造成了忠君爱国的楷模。掩盖了他更是我国历史上追求个性解放、勇于特立独行、坚持独立思考的先驱。今天真实的屈原被遗忘了。只有粽子和爱国留下来。

如果可怜的屈原知道这些,他在天之灵一定恨不得再跳一遍汨罗江。

我在想有一天当自己有了孩子,我该做什么?我会给他做好吃的粽子,给他讲另一个版本的屈原的故事。爱国是要的,但我还会告诉他:

要坚持原则,但要自省,什么才是你自己的原则?不要拘泥于别人告诉你的那些伪原则。

有无数格言为人生提供答案,这些答案你不妨多记一些,可以用来教导别人,但自己千万别太当真,当你遇上问题,这些答案都没有用,你必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一遍。

当然面对妥协不妥协的选择还是要慎重,这是你唯一必须要注意的,因为所有代价都需要你自己一肩承担,就像屈原爷爷一样。

6.《屈原列传》教案 篇六

《屈原列传》教案

四、[自学检测]

(一)通假字

离,通“罹”;反,通“返”;见,通“现”;指,通“旨”;绌,通“黜”;内,通“纳”;从:同“纵”,合纵;“质”通“贽”,见面礼。

(二)重点实词

属:①连缀,引申为写作②通“嘱”,嘱咐

③隶属,属于④若属,你们这些人 伐:①夸耀,自夸 ②动词,声讨 ③动词,战胜,打败 ④名词,功业 志:①名词,意愿 ②记。③名词,志趣 ④记。⑤动词,记述 害:①动词,嫉妒。②损害。③名词,祸害。

(三)词类活用

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作名,听力。

⑵谗谄之蔽明也

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

...⑶邪曲之害公也

形作名,邪恶小人。

⑷方正之不容也

形作名,端方正直之人。

....⑸明道德之广崇

形作动,阐明。

⑹蝉蜕于浊秽

蝉:名作状。

..⑺厚币委质事楚

名作语,用厚币„„„ ⑻泥而不滓

名作动,涅niè,染黑。

...⑼其后楚日以削

名作状,一天天地。

⑽时秦昭王与楚婚

名作动,结为婚烟。..⑾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名作状。

⑿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形作名。....⒀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形作动。⒁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使动用法。..

(四)句式特点

五、[精讲点拨]

(一)研习课文第一部分(1—3节)

1、课文一二两节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

2、第一节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这段介绍,十分清楚,重点突出,但也非常概括,为什么?

明确:作者之所以把屈原得志时情况写得如此简约,是因为作者为屈原作传的重点是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和发愤著书情况。

3、屈原为什么作《离骚》?第三节议论有什么作用?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纳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下文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汨罗。

4、概括段意:屈原见任——屈原被疏——屈原为文

(二)研习课文第二部分(4—10节)

1、这一部分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教案

明确: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心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聩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汨罗。

2、有关史实:

据《史记〃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赂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讴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3、第九节的议论体现了屈原的什么精神?

第九节写屈原见放却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屈原处江湖之远,依然心忧祖国。虽然怀王“终不悟”,但屈原的“存君兴国”之志从未泯灭。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屈原却无论是否在其位都要谋其政。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屈原则是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的爱国之心既不会因个人的荣辱而动摇,也不会随楚国的治乱而改变。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内在精髓。

4、概括段意:屈原被绌,张仪行骗——怀王被惑,纵仪归秦——诸侯击楚,楚兵大败——怀王赴秦,客死异乡——屈原被放,心系怀王——子兰使奸,屈原被迁

(三)研习课文第三部分(11—12节)

1、这一部分着重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对话描写,揭示屈原“见放”是时代的悲剧;表现屈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再次强调屈原高洁的人品、决不向世俗妥协的意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抗争精神。这段对话实际上是关于人生哲理的精辟议论,即明屈原之志,亦抒作者太史公之情。

2、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明确:第11节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12节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3、概括段意:江畔答问,绝望自沉——文泽后世,德威众杰

(四)研习课文第四部分(13节)

从传文来看,屈原至死不离楚国,司马迁是同情和肯定的,但此段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如此“何国不容?”,屈原又何必“而自令若是”。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这种矛盾的说法?

司马迁的这一矛盾反映了写史和评史的不同出发点。写史,他是从人物的客观实际出发。屈原所处的历史条件及他在楚国的地位决定他不可能离开楚国,司马迁肯定这一点,是尊重客观事实。而评史则是从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高度出发。司马迁从汉初“大一统”的观点看待战国历史,便觉得屈原事秦事楚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要让贤才发挥作用。

六、[突破难点]

“传评结合”的写法

这篇史传与我们以前学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传记有些不同。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而本文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离奇完整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人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教案

物的一生,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史太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大致有四:

其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

其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

其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其

四、“评议”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

七、[课文小结]

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明线:屈原的命运(见任——见疏——见绌——见迁——自沉)。暗线:楚国的命运(被骗——被袭——客死——灭亡)

八、[达标检测]

7.屈原 篇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和通假字;正确理解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品味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习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梳理文章,学习并归纳课文中的文言字词句。

2、研读课文,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课文简析】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也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读《屈原列传》,我们必会被屈原那种为了国家而置个人利益荣辱于度外、存君爱国之情生死以之的伟大爱国精神所深深感动,更会被他出淤泥而不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所深深折服。而这些正是当前的社会和青少年应继承和弘扬的。【教学设想】

本文篇幅较长,疑难字词较多,因此本文应在老师的指导讲读下进行;同时让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解决力所能及的一些问题,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就屈原身上所体现的和被作者寄寓的一些精神和感情,着眼于建构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

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大段的夹叙夹议之文。【教学难点】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在文中作用以及文中所蕴含的作者感情的理解为难点。【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讲读 【教学准备】

请学生提前预习并尝试翻译文句。【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研读1—3段,梳理文言字词句,理清该部分的行文思路。

一、导入新课:

由曾学习过的《离骚》一文导入,请学生介绍屈原生平及作品,老师稍作补充。

二、结合课前预习,梳理文章,解决文言字词句。

(一)研习第一段: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封号得氏的。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

明于治乱 偏义复合词,偏在“治” 以(之)出号令 省略句

(二)研习第二段:(1)文言字词句: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制定

屈平属草稿未定 连缀,引申为写作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更改 屈平不与 同意

平伐其功 自夸、夸耀 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认为

(2)行文思路: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正直的品格,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

(三)研习第三段:(1)文言字词句: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作名,判断力

谗谄之蔽明也 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

邪曲之害公也 形作名,邪恶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 形作名,方正之人

离骚者,犹离忧也 通“罹”,遭遇

人穷则反本 处境困窘,走投无路 通“返” 故劳苦倦极 疲困

明道德之广崇 形作动,阐明 治乱之条贯 条理

靡不毕见 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 简约 含蓄精深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通“旨”

举类迩而见义远 事物近通“现”,表现,表达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通“浊” 泥浆

蝉蜕于浊秽 名作状,像蝉脱壳那样 形作名,黑暗社会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洁净 同“涅”,名作动,染黑 污浊

(2)行文思路: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是主旨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最终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三部分所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四部分所写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最终自沉汩罗江。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1、尝试翻译下面的文章。

2、背诵第三段,思考: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研读4—13段,梳理文言字词句,理清该部分的行文思路。

一、导入。

二、检查背诵情况。

三、梳理文章,解决文言字词句。

(一)研习第四、五、六、七、八、九段:(1)文言字词句:

屈平既绌 通“黜”,罢免官职 齐与楚从亲 通“纵”,合纵

厚币委质事楚 名作状,用丰厚的礼物 通“贽”,见面礼 遂绝(于)齐 省略句 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快意

如楚,又因厚币(赂)用事者臣靳尚 到„„去 省略句 而(靳尚)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状语后置 顾反 通“返”

时秦昭王与楚婚 名作动,结为婚烟

秦,虎狼之国 名作状,像虎狼一样 奈何绝秦欢 友好

亡走赵,赵不内 逃亡 跑 内:同“纳”,接纳,收留 复之秦 动词,到。

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眷念 挂念 通“返”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侥幸希望 一旦,一经 全部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思念 使动,使„兴 翻转过来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无论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忠、贤,形作名,忠诚的人贤能的人

自为、自佐: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使动,使„灭亡,使„破败 连着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名作状,在朝内,在国外。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名作状,像客那样 表被动

(2)行文思路:四、五、六、七、八、九段写屈原被放逐后,仍关心朝政,系心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且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 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聩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汩罗江。

(二)研习第十、十一、十二段:(1)文言字词句: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形作动,说短处,诋毁 被发行吟泽畔 通“披” 颜色憔悴 脸色

形容枯稿 形体容貌

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变化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定语后置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尔 通“长”,长流即江水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表反问,怎么„„呢?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名作动,效法,模仿 言语举动适度得体(2)行文思路:前两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三段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三)研习第13段:(1)文言字词句:

悲其志 痛惜 适长沙 到、去

同生死 意动,认为„相同

轻去就 意动,以„为亲轻,轻视

被贬在野 在朝为官

(2)行文思路:(关于司马迁的政治遭遇)全文中的议论部分都寄托着作者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内,而以这段议论最突出。

四、小结。

五、作业。

1、总结本文的文言现象,理清本文的层次脉络。

2、找出文中出现的一些成语或典故。

3、背诵第11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梳理文章层次脉络;

2、研读重点语段,了解屈原的志向,品味作者寄寓的情感。

一、导入。

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1、背诵。

2、总结文中出现的一些成语或典故。

a、怀瑾握瑜:语出《楚辞·九音·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王逸注:“在衣为怀,在手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b、博闻强志:语出本文。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又作“博闻强记”“博闻强识”,《礼记·典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

c、随波逐流:语出本文。比喻无原则、无立场地与世相沉浮。

d、弹冠振衣:语出本文。整洁衣冠。

e、与世推移:语出《楚辞·渔父》。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

二、梳理文章层次脉络。

1、文章结构:

课文内容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1):简介屈原以及楚王对他的信任。

第二部分(2—3):英才遭谗被疏,穷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第三部分(4—9):屈原遭罢黜后楚国日衰。

第四部分(10—12):屈原的放逐和自杀,以及屈原死后楚国被秦所灭。第五部分(13):司马迁对屈原的赞词。

2、感受文章,找出记叙屈原一生遭遇的五个词语:

任——疏——黜——迁——投 第一部分(1)任 第二部分(2—3)疏

第三部分(4—9)黜——迁 第四部分(11)投

3、重点研读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段(11)。

【明确】 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体会作者流露出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而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渔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对比,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A、承上启下,紧承“顷襄王怒而迁之”, 也为后面屈原的投汩罗江自尽埋下了伏笔。

B、表现屈原“志洁行廉”.三、艺术特色。

和前面刚刚学习地《高祖本纪》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后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附:关于史传“变体”:

我们读完《屈原列传》之后总觉得和一般的传记不同,这篇传记用了大量的议论,和前面《高祖本纪》相比较就能明显地感觉得到,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法来写呢?

A、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司马迁看来,他与屈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为主上服务。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却受到极不公正的惩罚。他和李陵本无交情。李陵被俘投降时,他因李陵平素颇有“国士”之风,又因李陵被俘前,只凭五千人的兵力,就跟匈奴数十万兵力连战十余天,转战千余里,最后才因矢尽道穷,救兵不至被俘,就揣想李陵也许是想暂时保全自己,然后再找机会报答汉朝。加上他又看不惯那满朝文武的丑态,当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兴,就争着奉觞上寿,现在李陵投降,看到武帝恼怒,就又争说李陵的坏话,于是就想为李陵说几句公道话。这一来,就触怒了武帝,被下狱治罪,被处以腐刑。在封建士大夫看来,受腐刑,这是极大的耻辱。他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后,发愤写出《离骚》一样。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传》中寄托自己政治幽愤的原因。

B、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焚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四、小结。

五、作业。

8.认识屈原,始于鲍方 篇八

饮水尚且思源,享受着如此美味便格外念及屈原大夫——认识他,却是从香港的那部经典电影《屈原》中,从鲍方先生的精彩演绎中。

有多久了呢?说不清,只是当年鲍先生饰演的屈原依旧乌发精健,婵娟——鲍方的女儿鲍起静饰——也自绿鬓粉腮,桃笑李妍。

而今天,斯人已去,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催肠断。

犹记得婵娟出场,纤辫垂鬟,春光满面,轻拢慢捻,歌振琴弦——便是那首《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大夫听了,捋须微笑;宋玉在旁,如聆仙音;我在幕前,衷心欣羡。

想起一个有趣的插曲:看电影时听婵娟把“兮”唱作“鸥”,那时小,尚不懂这是古代的发音,还以为是演员唱了别字,如获至宝般告诉父母,以为自己高明,洋洋得意不已。今日想来,黯然惭愧。

颀长挺拔的鲍先生,瘦削坚韧的身型极有楚国大夫风采,经常若蹙的浓眉有忧国忧民的潜影,铿锵激昂的陈词有敢为天下先的神韵——看了他,才识得了被放逐的三闾大夫;看了他,才萌发了研究《楚辞》的念头;看了他,才体会了忠义的表里如一。那之后,无论鲍方先生出演什么角色,都把他看成正义的化身,都仿佛看到头戴珠冠、手持圭臬、满目忧愤、霹雳问天的屈原大夫。

最爱婵娟。天生丽质犹在其次,难在她区区一柔弱女流,始终追随先生,至死不悔。记得屈原把那樽酒给冒雨探望他的婵娟暖身,不料婵娟喝后痛呼:“先生,这酒……有毒……”而面容惨白、嘴角一丝鲜血红得刺目的她却仍微笑着断续地说:“能为…先生…而死,婵娟……高兴啊!”——此镜头惊刻心中,数年不褪。

之后爱煞鲍起静,所以由她主演的《白发魔女传》上映时,抢了张前排的票,看得过瘾。她的眼睛有一种忧伤的深邃,配以香港第一小生高远(饰卓一航),珠联璧合。提起高远,又要说点题外话,此人清秀端正,玉树临风,实是少见的英俊小生。因此当时香港虽有三大美女,配戏的男主角却通常只有他一人:《画皮》(与朱虹)、《董小宛》(与夏梦)、《审妻》(与朱虹)、《抢新郎》(与夏梦)、《假婿乘龙》(与朱虹)等等,一力担纲,独挑大梁。

好了,回来再与《屈原》把酒言欢。不过喜欢并记得的人物也就是屈原、婵娟师徒了,厌恶的倒着实非少。

观罢电影,极憎恨的人物是南后郑袖(香港当年三大“美女常青树”之一朱虹饰)和公子子兰,还很鄙薄弃主求荣的宋玉。

公子子兰不但落井下石,而且欲对婵娟图谋不轨,当然讨厌;宋玉在危急时刻离主求禄,一般可耻。不过这二人的饰演者倒都是翩翩少年,稍稍能挽回些印象。

虽是人生自古谁无死,可究竟有几人能如屈原大夫般留取丹心照汗青?赴水的人物也多名垂千古,却又有几人能得全国民众包裹了美粽投入汨罗相祭?而纵如此,屈原大夫在水晶宫里可得安息?

无生无能,难吟古诗;权堆此文,遥祭屈大夫,怀念鲍先生。(请作者见刊后与本刊联系)

人物简介

鲍方(1922.11.13-2006.9.22),原名鲍继焕,人称鲍方叔,香港国语电影明星,电视剧演员、导演。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江西南昌,广西大学法律系毕业。鲍方家族是香港著名电影世家,夫人刘甦,女儿鲍起静,女婿方平,儿子鲍德熹均为香港电影圈名人。

1942年在欧阳予倩主持的广西省立艺术馆担任演员,演出话剧《旧家》,参加西南八省剧展。1944年日寇南侵,随艺术馆转移广西桂平一带,继续宣传抗口。抗日战争胜利后返桂林,任艺术馆编导组主任,演出话剧《裙带风》等,并于1947年在广西大学毕业。

1948年到香港,参演的首部影片是永华影业公司拍摄的《国魂》,后在独立制片公司主演《仲夏夜之恋》等影片。1954年加入凤凰影业公司,后成为“凤凰”、“长城”公司的主要演员。1963年任“凤凰”公司专职导演,1978年任编导室主任。

从影以来,演出影片60余部,塑造了多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鲍方的表演朴实、细腻。

1983年,鲍方由香港“凤凰”、“长城”、“新联”二公司合并成立的新机构“银都机构有限公司”退休,应香港无线电视有限公司聘请,担任演员。10余年来,演出电视连续剧《京华春梦》、《万水千山总是情》、《倚天屠龙记》、《晚情》等,甚受海内外观众欢迎。

鲍方工作热情,一贯勤勤恳恳,作风朴实,深为同行和观众所敬重。1993年,鲍方获中国电影艺术表演学会颁发的“特别荣誉奖”。

鲍方在1993年获得中国电影艺术表演协会颁发的“特别荣誉奖”,1995年获得“中华影星荣誉奖”。 第5届香港电影金紫荆终身成就奖。

9.屈原列传教学案 篇九

《屈原列传》教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4.解释下列词的古今义:

1、明年:

2、颜色:

3、形容:

4、从容辞令:

5、设诡辩于怀王:

6、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三)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一、检查预习1.文学常识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年),名,字,时期我国伟大的主义诗人,代表作为抒情长诗《》。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天》等。汉代把它们合编成《楚辞》。2.给加点的字注音。

属()草稿惨怛()帝喾()靡不毕见()濯()淖()蝉蜕()滋垢()浊秽()皭()然 泥()而不滓()既绌()商于()既咎()眷()顾被()发渔父()憔()悴()哺()育啜()泣罹()难()3.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乃令张仪详去秦

3、靡不毕见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6、屈平既绌

7、齐与楚从亲

8、亡走赵,赵不内

9、被发行吟泽畔

10、厚币委质事楚

5.解释加点的词:

1、娴.于辞令

23、屈平属.草稿

45、屈平不与.67、可谓穷.矣89、一篇之中三致.志焉1011、臣请往如.楚1213、短.屈原于顷襄王1415、王怒而迁.之1617、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1819、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206. 判断文言句式:

1、“离骚”者,犹离忧也

23、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5、求人可使报秦者67、是以见放89、兵败地削,亡其六郡、争宠而心害.其能、平伐.

其功、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其文约.,其辞微.、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厚币委.

质事楚、人君无.愚、智、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其存.君思国而欲反覆之、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身客死秦,为天下笑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史记》选修《屈原列传》班级姓名日期出题人:沈国英审核人:林珍

二、课堂探讨

1.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2.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分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3.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分析: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离骚》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4.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2)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难句翻译: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3.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5.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10.有关屈原的诗歌 篇十

篇一:屈原

青青竹叶包裹粽子的香甜

很容易使我们想起从前

当五月阵阵龙舟竞渡声声传来

我们便不觉乘上历史之船

回溯到很久远的时代

三闾大夫 你与楚同姓

出身豪门委以重任

你怀瑾握瑜 终不得志

皱纹之间

便常常有了放逐的记忆

其实多亏了放逐

你才有了与人民接触的机会

你的诗歌才真正有了生命

天问九歌 离骚九章

自你口中汩汩流淌

看着祖国周围狼烟四起

流放的你却无能为力

那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常常渗出浓郁的鲜血

悲愤中我们的诗人怀石投水

然后成了汩罗江中

最浪漫的鱼

屈大夫 你浪漫的形象

一如你长发般潇潇洒洒

很令我们神往

而长发飘飘如岁月之河

我们的龙舟

年年在上面竞渡

篇二:屈原

您是真真正正的贵族

终生穷困,精神富有的贵族

可能会有人羡慕您与楚怀王当初的关系

也许有人不理解以您的才干怎会常常被小人暗算

以致长期过着流放生活

哪知道,您的抱负在九天

早已把地位、权力、财富、荣耀视为粪土

您勤于自修

也并不是说一定要成为天下的贵族,千秋万代的榜样

爱国爱民就够了

在鱼与熊掌的取舍上您实现了对生命永恒的超越

您早已下定决心要与楚国共存亡

您虽头发散乱

面容枯槁

但您把汨罗江作为自己生命的归宿

起码江水一定是清清的您选中的沉江石,即使不是玉石

也一定是纯净的您知道吗

自从您投身汨罗江

汨罗江就与天河连接起来

里面住满了星斗

供后来人世世代代仰望

篇三:屈原兮

你的浪漫当世无人懂,后世漫天赞。

你的爱国遭排挤,只因生不逢时。

后世悲伤你的遭遇。

你郁郁投江,楚人端午祭。

屈原兮,往事已成灰,屈原兮,浪漫有人赏,屈原兮,楚人生活美。

屈原兮,屈原兮,是你吗?

在离骚中吟唱。

11.一评:屈原伟大 篇十一

1.毛泽东说“屈原是中国一个伟大的诗人”

毛泽东是一名伟大的诗人。他对两千多年前横空出世的伟大诗人屈原尊崇有加,高度评价说“屈原是中国一个伟大的诗人”。

著名汉学家费德林在《我所接触的中苏领导人》一书中,回忆了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年与他谈中国古典文学《诗经》和《楚辞》,谈屈原的动人情景和精彩话语。费德林于1943年以论文《屈原的生平与创作》获得博士学位。他与毛泽东关于屈原的对话尤其珍贵。

众所周知,毛泽东对苏联人的这段谈话,发生在新中国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特别是他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去苏联访问的途中列车上。作为人民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日理万机之时,他同一个外国人津津有味地谈起了屈原,谈起了中国的文化名人,只能说明屈原为代表的一系列传统文化经典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之重。

这是迄今为止所知的毛泽东有关屈原的最完整最精辟的论述,处处流露出他对屈原最真挚、最深切的感情和精神共鸣。他从《诗经》谈起,突出地谈到屈原的诗、屈原的人、屈原的风格。他说:“《诗经》是中国诗歌的精萃。它来源于民间创作,都是无名作者”;“《诗经》代表了中国最早的美学,这种诗感情真切,深入浅出,语言很精练。”

对屈原,毛泽东则深情地说:“屈原生活过的地方我相当熟悉,也是我的家乡么。所以我们对屈原,对他的遭遇和悲剧特别有感受。”

毛泽东分析屈原所处的历史时代说:“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变革都会产生一些悲欢离合的故事。至于屈原,政治变迁是他个人的不幸。屈原艰苦地走过他的时代。他忧国忧民,力求挽救楚国的危亡。”“连年战乱使国家凋敝、民不聊生,楚国灭亡了,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接着开始了另一个历史过程,就是把那些分散的、互相争权夺利争战不休的诸侯王国统一起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最后,它以秦始皇统一中国而告终,从而形成第一个集中统一的帝国。这对中国的命运产生了重要作用。这是事情的另一个方面。”

《文心雕龙》赞颂“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山川无极,情理实劳。金相玉式,艳溢锱毫”。鲁迅称赞屈原“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屈原为什么伟大?毛泽东曾经阐述说:“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屈原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创造了伟大的文化典籍。

也正是这个意义上,毛泽东曾经称颂“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在毛泽东眼里,那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贡献的历史人物,是值得崇敬的。屈原,就是毛泽东所崇敬的一位中华文化史上的伟人。

2.毛泽东说“屈原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

毛泽东是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对伟大的爱国者屈原抱有深厚的情感,曾高度评价说“屈原是中国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在一千五百年前写了许多爱国的诗”。

那是1954年10月26日。毛泽东在会见访华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时说:“屈原是中国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在一千五百年前写了许多爱国的诗,政府对他不满,把他放逐了。最后屈原没有出路就投河而死。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就把他死的一天作为节日,这一天就是旧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在这一天,人民吃粽子。粽子是把糯米用一种叶子包起来制成食品。人民把这种食品投到河里喂鱼,使鱼吃饱了不伤害屈原。”这一番话,饱含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开创者之一的屈原的深情厚谊,充满了对伟大爱国者的褒扬和崇敬。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志存高远,心系国家,忧虑民生,以身许国,为国尽忠,追求美善,构成屈原精神的主体,凝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成为激励中国人民的精神动力。

的确,湘楚大地钟灵毓秀,它培育了屈原,也培育了毛泽东。两位相距两千年的伟大爱国者和诗人,情感相投,精神相通,意气相随。

毛泽东在1920年9月的文章中就说:自有中国,就有湖南。湖南在古为蛮地,在周为楚国。春秋时,荆楚崛兴,几欲和中原大国挈长较短。然声光赫濯,得发展一部分之特性,较之奴隶于专制黑暗的总组织者,胜得多多。毛泽东呼吁后代湖南人,发扬“湖南人生气勃勃”的精神,“实施新理想,创造新生活,在潇湘片土开辟一个新天地”。

明末大思想家王船山在《楚辞通释·哀郢》中,说屈原“为楚之社稷人民哀”,是“忠臣之极也”。王船山也是毛泽东的精神导师之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毛泽东用整齐的楷书抄录的这一屈原的名诗名句,视为座右之铭,可以用来作为毛泽东一生奋斗不息的真实而生动的写照,也可以作为毛泽东求索创新精神的精辟概括。所以,毛泽东曾经设问和宣告:“我伟大祖国哪一天能由黑暗转入光明,我亲爱同胞哪一天能过人的生活,能按自己的愿望选择自己的政府,依靠我们的努力来决定。”

屈原之伟大,体现在他志清行廉、耿介峻洁的人格风范,对真理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对黑暗现实的不屈争斗以及他深沉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本主义情怀,千百年来树立了中华民族的人格典范。他不愧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风的先河,他的爱国情怀深深地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毛泽东对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情操的人,一直给予高度的评价。例如,他说:“李清照,不仅词写的好,而且很有爱国思想。”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仁人志士,讲求气节,体现骨气。屈原的正道直行、志洁行廉,刚直不阿、正言果行,是出类拔萃的。如果说,庄子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种自由精神的范例,屈原则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种伟岸人格的象征,从屈原开始,我们进入了一个崇尚伟大心灵、修养纯粹而光明人格的时代。

正因为如此,中国屈原学会的专家把“儒、道、屈”界定为中华民族和文化精神的“三根支柱”。他们认为,屈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在于深层次,不在于表层,在于观念,不在于形态,在于心理情感,不在于理论言辞,具体表现为人格意识、忧患意识、民族意识,特别是在心理、意识、情感层面,屈原特立独行、别开生面。当民族危亡之际,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在前代历史中寻找榜样时,往往自然而然地找到了屈原,公认屈原是一个光辉的榜样。其结论是:屈原是少数几位中华文化精神最杰出代表。

后人捧读、吟诵屈原的《离骚》,就像是与一个伟人的心灵对话,其诗句气势宏伟博大,意境辽阔深远,词藻委婉隐约,流动回旋之间,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宣示了屈原追求真理的执著;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揭示出屈原超凡脱俗的气质。

魂兮归来!屈原的伟大心灵,屈原之魂,屈原之诗,如诉如啸,岁月的弦歌在悠久而绚烂的华夏文明里,随着奔流不息的湖波江水,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淌金流银,川流不息。

启示之一:毛泽东对屈原是“中国一个伟大的诗人”和“一名伟大的爱国者”的定性、定位評价,既权威界定了屈原的历史地位、文化影响,

12.屈原诗词 篇十二

你开启的诗歌之河

雄风浩荡

你奠基的辞赋殿堂

巍峨堂皇

你才华的闪电点燃了

诗歌瑰丽的光芒

你创造的霹雳震撼了

辞赋恢弘的磁场

你是诗歌的成吉思汗

你是辞赋的凯撒大帝

你是文学的高原

你是美学的殿堂

你把流放凝成了《离骚》

徘徊结晶成《涉江》

求索喷薄成《天问》

忠贞镌刻成《国殇》

在你的笔下 5.诗歌是一种美丽的宗教

你诗歌的华彩

穿越了珠穆朗玛的雪光

诗歌和辞赋的并蒂莲

让甲骨文活色生香

蔓草和芦苇的水袖

舒卷成古今诗词的华光

你想象的天马千骋

就幻化成哲思的云海

你诗思的闸门一开

便澎湃成文化的大江

项羽的《垓下歌》

哭碎末路英雄的脸庞

刘邦的《大风歌》

啸出天汉雄风昂扬

杜甫的肩上

扛着你的担当

李贺的锦囊

装满了你的意象

毛泽东剑裁昆仑

环球同此热凉

郭沫若笔挟雷电

勾勒你高蹈的形象

闻一多的歌哭和你的歌哭

穿越千年掀起血的回响

余光中的乡愁与你的国愁

洞穿沧海勾起心底的怅惘

千秋骚魂

在中华血脉里流淌

万古诗心

在寰宇精神里传唱

静静的顿河浩浩的长江

诗歌的浪潮同奔流

滔滔的泰晤士悠悠的汨罗江

文明的江河共流淌

今天

你的诗笔挺拔成傲岸的民族脊梁

今天

你的诗魂传唱成不朽的人类华章

当我拨亮辞赋的天眼

魑魅魍魉何处躲藏

当我高扬诗歌的大纛

13.《屈原列传》教案 篇十三

1.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掌握“令”、“伐”、“疾”、“使”等多义词。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认识屈原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 作斗争的精神。

3.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4.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屈原的不幸遭遇和历史事实,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爱国精神(第三段)

教学难点: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读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背景简介:

1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史记记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两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史”,大多数沿用《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史记》不但是一部史学名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名著。它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语言简洁生动同时富于抒情性。它在叙述史实时,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仅见的长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通篇洋溢着爱国热情和为坚持真理、理想而斗争的精神。

2简介屈原的生平和影响:

屈原(约前340~前27幻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

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六十二岁时,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泪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屈原的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的诗作的基调。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颂千古的原因之一。

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

三.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二)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日:„……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自读点拨】

理清文脉。

第一部分(第1-3段)

屈原见任——屈原被疏——屈原为文 第二部分(第4-10段)

屈原被绌,张仪行骗——怀王被惑,纵仪归秦——诸侯击楚,楚兵大败——怀王赴秦,客死异乡——屈原被放,心系怀王——子兰使奸,屈原被迁

第三部分:(第11、12段)

江畔答问,绝望自沉——文泽后世,德威众杰

明线:屈原的命运(见任——见疏——见绌——见迁——自沉)。暗线:楚国的命运(被骗——被袭——客死——灭亡)

(说明:此设计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屈原列传》的大致内容,这也是理解屈原形象的前奏。)感受屈原。第1、2段叙述屈原才能卓越,为国操劳,因小人使奸而被怀王所疏。第3段着力评述屈原创作《离骚》的根由:“忧愁幽思”。屈原因“穷”生“怨”,因“怨”为文,而此“穷”此“怨”皆因奸佞蔽明。屈原的美政之梦光明磊落,然而被谄被谤,孤独无援,此时“不平则鸣”实乃自然之事。其文“以刺世事”,文如其人。屈原“志洁”“行廉”,为保持自己良好的道德操守,“自疏濯淖污泥”“蝉蜕于浊秽”“浮游尘埃之外”“泥而不滓”,其高尚的美德真可“与日月争光”。屈原一生,傲骨坚挺,皆因他的“方”与“正”。

第8段写屈原见放却仍“眷顾楚国,心系怀王”。屈原处江湖之远,依然心忧祖国。虽然怀王“终不悟”,但屈原的“存君兴国”之志从未泯灭。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屈原却无论是否在其位都要谋其政。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屈原则是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的爱国之心既不会因个人的荣辱而动摇,也不会随楚国的治乱而改变。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内在精髓。

第11段写屈原江畔答问。屈原被放,“行吟泽畔”。他在吟什么?屈原仍在“吟”其志,他是为了其“志”而“颜色憔悴”到如此“枯槁”之状,颓废的外表之中仍透露着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著。渔父明知故问其见放之因,屈原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渔父建议屈原“与世推移”,没有必要“怀瑾握瑜”,屈原则用形象化的比喻(“弹冠”与“振衣”)表明自己誓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一句可见屈原的矢志不移,宁弃生求死,不坠青云之志。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惟一手段。

综上所述,屈原形象就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

(说明:本设计重在通过重点段来窥探屈原那高尚的灵魂,抓住了重点段也就抓住了品味人物的关键。)

突破难点:“传评结合”的写法。

这篇史传与我们以前学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传记有些不同。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而本文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离奇完整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史太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可能有四:

其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

其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

其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

如第3段评述屈原作《离骚》的原因,其中就含有司马迁个人的怨愤。他和屈原一样才华横溢,品格高尚,只因李陵之祸惨遭宫刑之辱,屈原幽愤而为《离骚》,司马迁也是基于垢辱而作《史记》,也是有感于自己身世而为此传。司马迁高度评价屈原“志洁”“行廉”的人格,这也是自身人格的立场与持守。

第8段写屈原流放异地却仍心念怀王。其实司马迁亦是如此,他饱受耻辱仍心系汉廷。第9段借评屈原之失导致楚国日衰来警示汉廷当心“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若“不知忠奸之分”则可能“亡国破家”而“为天下笑”。

其四、“评议”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

如通过文首叙述屈原踌躇满志却遭忌恨这个简单的概括,屈原的个性品质、政治见解等只能给人以大概的印象,单凭此寥寥几笔无法使形象丰满,所以第三段用大量笔墨评议屈原为文的根由,从而展示了屈原在忠奸、公私、正邪斗争中的鲜明立场和敢于抨击黑暗的斗争精神。司马迁还通过评“文”来展现屈原“方正”不屈的性格。如此这般,屈原的形象就会更深入人心。

在历叙楚国败事之后,司马迁又评论楚国日衰的因由,这就是:忠奸不分,用人不智,从而证明,屈原本人牵系祖国安危,其浮其沉就意味着楚国之兴之衰,屈原的高大形象由此而现。

在叙述屈原江畔答问之后,司马迁对其死也有一番议论,可能由于有些矛盾课文就没有选进来。

(说明:此设计重在从主客观两方面来探讨此传必须“评议”的理由,而探讨则主要抓住文中的评议性文字来进行,这些文字是基点,它既能表现屈原的性格,也能透露作者的心理。)

发散思维训练。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之尾有这么一段评论:

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从传文来看,屈原至死不离楚国,司马迁是同情和肯定的,但此“评议”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如此“何国不容?”,屈原又何必“而自令若是”。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这种矛盾的说法?此外,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沉”这种解脱方式?

参考理解:

如何看待司马迁思想上的自相矛盾?

司马迁的这一矛盾反映了写史和评史的不同出发点。写史,他是从人物的客观实际出发。屈原所处的历史条件及他在楚国的地位决定他不可能离开楚国,司马迁肯定这一点,是尊重客观事实。而评史则是从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高度出发。司马迁从汉初“大一统”的观点看待战国历史,便觉得屈原事秦事楚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要让贤才发挥作用。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沉”这种解脱方式?

上一篇:英语写作方法调查问卷下一篇:朱自清作品阿河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