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汇(精选14篇)
1.创业故事汇 篇一
马永超毕业返乡后,他把守业方向定位在生猪养殖上。在歉收镇政府的赞助下,他投资4万元盖起了250平方米的猪舍,当年出栏生猪100头,纯支出4.5万元。守业胜利,更坚决了马永超继承开展生猪产业的自信心,第二年他又扩张了养殖范围,投资2万元新建一栋120平方米的猪舍,置办母猪,开端自繁自养。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模式,就是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指导他们选取好的大学生创业项目。3年多来,他的养殖场共出栏生猪420头。尽管这几年生猪价钱不稳,但纯支出仍到达10多万元,成为外地著名的养猪大户。
为了完成“多条腿走路”,往年年终,马永超把眼光放在了远景更看好的肉羊养殖上。他购回了80头羊,当起了“羊倌”。在他的带动下,外地村落民衰亡了一股“养殖热”。如今,他又责任为村落民当起了养殖技巧指示,哪里有技巧难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创业故事汇 篇二
兰宁羽,1981年生。17岁开始创业,他玩过音乐,搞过发明,是几项发明专利的拥有者,也曾担任过主持人,有着7次以上的创业经历,最后一次创业创办了天使汇——中国第一家众筹融资平台,这时,他是一个创业者。2014年,因滴滴和快的两家打车公司的补偿式竞争,滴滴打车为人熟知,而它最早则是在天使汇平台上完成了千万美元级别的融资;黄太吉,从一家只有13张小桌子的小店为人熟知,遍布大街小巷,它的第一桶金同样来自于兰宁羽。类似的项目还包括女性私密社交工具大姨妈、专业移动医学应用杏树林……这时,他是一个投资人。
近日,《财经界》记者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南端的天使汇大楼找到了兰宁羽。上身一件黑色T恤,下身一件灰色大裤衩,瘦瘦的,眼神真诚,一口的京片子。
在这个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创业大街上,兰宁羽创办了众筹融资平台天使汇。过去一年来,这条街上出现了600多家创业企业。创业大街的平均融资额为500万元人民币。开街之前,200米长的创业大街上都是书店和小餐馆。如今,行走在这条街上的,不是创业者就是投资人。
天使汇于2011年11月11日11时11分正式上线,定义为“让靠谱的项目找到靠谱的钱”,在兰宁羽看来,天使汇的本质是一个解决创业者融资过程中所有痛点的平台。
今年年初,天使汇联合深交所在创业大街上设立的创业新地标——天使汇大屏幕,闪耀夺目,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考察中关村时也曾驻足观看良久。
这块屏幕上,不仅闪耀着创业者的梦想,也闪耀着兰宁羽自己的梦想。
采访中,兰宁羽对《财经界》记者表示,“最开始上线时,天使汇基本上每天都会有一两百个项目进入审核列表,而现在,基本上每天都会有四五百个,接近10% 的项目会进入下一个流程,再有1% 的项目会融到资。”兰宁羽以升级打怪的比喻形容没有进入挑选的企业将会得到的帮助,也即,即使没有被挑中,企业也会在天使汇得到额外的帮助,而且,在没有得到融资的情况下,所有的服务都是免费的,经过磨练,创业者还可以重新提交众筹申请。
在过去的五年里,金融回报型众筹在全球快速增长。目前在美国、英国和中国,金融回报型众筹的市场价值已经超过了10亿美元,且还有快速扩张的趋势。从行业来讲,兰宁羽认为,众筹是一个刚刚开始的行业,“因为无论是从政府的鼓励程度来看,还是从行业的热度来讲,都是很不错的。”他补充着,“当前,众筹属于早期的发展阶段,我们在过去几年做的探索,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依据这些经验,我们已经开始在制定一些规则和标准,包括天使汇参与制定的天使众筹领投人规则,第一个合格投资人资格,第一个天使成交规则……”
在这个即将百花齐放的阶段,众筹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也都呈现着各自不同的形态,有做股权众筹的,有做补偿性众筹的,有做公益性众筹的,有做消费类众筹的,也有做店面众筹的……甚至还有做演唱会等相关众筹的。如果,“能够专注于其中一个或者某几个细分领域,并且做好,都会有不一样的机会。”谈及此,兰宁羽信心满满。
目前,天使汇主要采取天使合投的方式解决创业者融资难题,兰宁羽认为,“从大的方面讲,这是一个所有权更高效配置的领域。”天使汇关注的项目则主要以TMT(以互联网为主)、O2O、尖端技术型创业领域为主。
中小企业的活跃度,体现了一个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因为他们往往是技术创新的先锋。在美国,如今的IT巨头微软、苹果,无一不是从小型企业起步,经过激烈的技术竞争、市场竞争脱颖而来。德国同样以数目众多、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中小型企业而闻名。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曾表示,真正支撑德国经济结构的不是西门子、大众等跨国公司,而是中小企业。
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表现在整体层面,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一个企业变得可以盈利之后,投资机构、VC/PE就会抢着给创业者投资,“包括银行也会主动借钱给创业者,企业走上正轨之后,其实就很好继续了,但是,最难的,往往是刚刚起步的时候。”
而天使汇做的就是扶持创业者的这第一步。“很多的创业者,即使有很好的创业,很好的项目,但是他并不知道要怎样打动投资人,因为缺乏经验,所以在融资阶段就被搁浅。我们在这几年间,摸索出了一条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用兰宁羽自己的话来说,天使汇就是要倾尽全力帮助创业者获得投资,帮助他们成长。
兰宁羽解释道,“其实中小企业融资并不难,因为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当然,“我们最开始的时候会去判断,判断它有可能会成功,我们就会去投资它。”包括这个团队,是不是有创业热情,并且这种创业热情是不是持续的,它有没有韧性,有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想法,是不是有一定的钻研精神,是不是有很好的执行力,这些都是观察一个企业的基本的东西。“如果这些基本面真的很不错的话,我们就认为它应该获得投资,应该有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它应该有实现梦想的权利。”
在这期间,天使汇会帮助创业者如何找到第一个投资人,给投资人讲故事,如何去定位,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组织自己的团队……“我们开设了创业公开课,并且也邀请了成功融资的小伙伴们来讲经验。我们的闪投平台也在积极调动投资人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有自己的孵化器,第一关没过,没关系,我们的孵化器会持续指导,直到企业融到资。”
此外,天使汇汇聚了一定数量的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并且敢于冒险的中国优秀的天使投资人,目前,天使汇平台上认证投资人将近2500个,他们全部经过严格的审查,“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天使汇的天使投资人。”兰宁羽说。对于投资人,天使汇是要约见的,天使汇对投资人的考察主要来自其实力和影响力,草根投资在天使汇是行不通的。
3.“绿色创业汇”的群英会 篇三
经过8月1日、8月2日两天的激烈角逐,来自全国各地的21家环保企业集聚北京,经过专业导师们的评审,最终评选出入10家企业。这10家环境影响力突出的企业也是节能、水资源管理、绿色生活、污染物防治与废弃物管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环保领域的优秀代表。
推动中国经济绿色转型
“绿色创业汇”周期100天,将围绕绿色创业企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厘清绿色商业模式与发展方向,借助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12年来在创业融资对接、商业能力建设和绿色创新方面的丰富经验,通过集中案例教学、导师专业化辅导、企业交流考察等形式,针对企业发展中的难题提出解决思路与方向,帮助企业摆脱成长桎梏。
“绿色创业汇”关注初创期或成长期的早期企业,选拔企业不光注重其成长性,更看重企业的特质: 一是创始人具备绿色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意识;二是要符合三重底线原则(兼顾经济、环境与社会表现)。
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机构主任葛勇在提到“道和为什么要帮助环保创业企业”时,解释说:“在辅导企业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为企业植入绿色基因,推动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
基于对环保产业新趋势的敏锐察觉,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提出了“环保+”的概念,即在生产、生活的每个环节,通过新技术、新解决方案、新观念的运用,控制产生污染和资源浪费的源头。长期来看,环保产业未来的发展必将走向“由治转防”。
助力企业实现绿色梦想
今年的“绿色创业汇”入选企业各具特色,这其中有能降低现有能耗80%的存储技术,有把建设节能整体设计施工思路从公共建筑应用于家庭的模式创新……
水资源管理的企业代表开发了一套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行业相比可以将投资成本节省15%,运行成本节省50%。坚持环保技术创新改变环保生活,将环境废物资源化。
绿色生活的企业代表研发了产品数字身份证的技术,通过智能设备和云平台进行动态赋值,记录和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所有数据。可用于农产品的防伪和追溯,很好地保护了产品的品牌和消费者利益,让坚持做绿色农业的农户有了保障。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企业通过运用生态农业模式缓解了太湖面临的水污染问题,以种地的形式将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三产业,通过产业延伸调整的生态农业模式将传统农业亩地均收入800元/年提升到10000元/年,净利润提高20%,同时产业的延伸也解决了社区居民收入。
4.儿童故事汇 篇四
儿子五岁了,非常喜欢看故事、听故事,听故事是他睡觉前的必修课,每天晚上给儿子讲着故事,小家伙往往都是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看着孩子甜甜的入睡,心里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幸福,我希望儿子的童年是快乐的、幸福的,当然我也希望所有的孩子每天都生活的快乐,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我在努力把给儿子讲过的故事都敲在我的日志里,让大家都能看到,我会尽力做到一天一个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今天就开始敲第一个故事吧。
第一个故事是《生气云》:
波波熊跟妈妈赌气,一个人离家出走了。
走呀走呀,不知什么时候,波波熊的头顶上,升起了一朵云,它像影子似的,老是跟着波波熊。波波熊走到东,它就跟到东;波波熊走到西,它也跟到西;波波熊停下来,这朵云就安安静静地停在他的头顶上空。好奇怪的“跟屁虫”云呀!
波波熊碰以小猫。小猫指着天上说:“快看,你的头顶上有一座城堡。”波波熊抬头看,头顶上果然有一座漂漂亮亮的白色城堡:石墙、高楼、宫殿、白塔„„
“没什么,你一定是看花眼了,”波波熊说,“它只是一朵云呀!”
波波熊碰到小狗。小狗指着天上说:“快看,你的头顶上有一座花园。”波波熊抬头看,头顶上果然有一座鲜花盛开的花园:玉兰、桅子、玫瑰,所有的花都是洁白的,瓢出淡淡的花香„„ “没什么,你一定是看花眼了,”波波熊说,“它只是一朵云呀!”
小猴子看到了牧场,洁白的绵羊在吃草,还咩咩地叫呢!
小狐狸看到了北极,北极熊在雪地上走来走去„„
波波熊离家越来越远了,他的心情变得很糟,头顶上的云也变成了一朵乌云。
小兔子一看见波波熊,吓得赶紧逃走。“你的头顶上有一个妖怪!”她一边跑一边喊。波波熊抬头看,妈呀,乌云变成了可怕的黑妖怪!
小松鼠一看见波波熊,吓得赶紧逃走。“你的头顶上有一片森林!”她一边跑一边喊。波波熊抬头看,天哪,乌云变成了可怕的黑森林!
因为谁也不愿让路,波波熊和小河马打起来。不好啦!波波熊头顶上的云分成两片,也打起架来,直打得电光闪闪、雷声轰轰,最后“哗啦啦”地下起了大雨。小河马躲进小河里,波波熊也淋成了“落汤鸡”。
“哇——”波波熊哭得好伤心哦!
“孩子,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一只年老的狮子问。
“我,我„„反正大家都对我不好„„”波波熊哭着说。
“你太爱生气了,你生出来的气体,在天上凝成了一朵云。这朵云会一直跟着你,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老狮子说。
“我,我不该跟妈妈赌气,我要回家„„”
波波熊一口气跑回了家。
院子里,熊妈妈把波波熊搂在怀里。波波熊一抬头,发现头顶上的云不见了,他看到了美丽的、蔚蓝色的天空。
怎么样,《生气云》的故事好看吗?希望你们天天都是快乐的。要不要今天再来一个?!《最动听的乐曲》:
5.《红色故事汇》观看体会 篇五
最近,由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红色故事汇》开始热播,其融艺术性、观赏性和感染力于一体,表现形式生动活泼,制作手法精益求精,打造了党员教育电视片成功范例,是党员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对党员教育形式和载体的有益探索,对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院党委的号召与统一部署之下,我通过江西卫视认真观看了《红色故事汇》,深受教育,倍受鼓舞,感慨万千。
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一艘简易的小船,一次会议的召开,一个组织的成立,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中流砥柱而屹立。共产党员,一个响亮的名字,永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始终与热血、奉献、执著相伴,大浪淘沙而愈精。
近代以来,为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无数仁人志士不懈奋斗,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引和坚强的组织领导,是为根本。9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先进理论的指引下,不计其数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抛头颅,洒热血,求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危急时刻,在险要关头,共产党员要擦亮牌子、扛上红旗、冲锋陷阵。因为只有共产党员冲上去了,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普通群众才能跟上,共产党员冲不上去,人再多,也无异于一盘散沙。
1998年抗击长江等流域特大洪水,冲在最前面的是共产党员;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冲在最前面的是共产党员;2008年春节前后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冲在最前面的是共产党员;2008年汶川大地震开展现场救援及灾后重建工作,冲在最前面的是共产党员。哪里有共产党员,哪里就有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哪里有共产党员,哪里就有主心骨。是什么让共产党员不计个人安危,舍生忘死,冲在最前面?是理想信念的感召,是优良作风的传承。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铮铮誓言响彻耳畔,永不退色,更添时代风采。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代代相传,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绽放时代光芒。
6.创业故事汇 篇六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现在的阿拉尔确实处在南疆的中心位置上,然而,要怎样凸显她真正意义上的中心作用呢?笔者认为,文化,是重中之重。因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充分肯定了兵团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兵团的新定位、新要求,是兵团当前和今后开展工作的重要原则,也为兵团的电视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2015年,围绕第一师阿拉尔市党委打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的核心工作要求,阿拉尔电视台精心策划了一档文化类栏目,《阿拉尔故事汇》就此而生。
文化类的电视栏目作为高品位的栏目是地方电视台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塑造文化类栏目的品牌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当然,还要受众易于接受。那么,如何把曲高和寡的文化类栏目做得通俗易懂,让观众接受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找准栏目定位
现在,所有的电视栏目都在讲故事,因为,这个时代已经是个娱乐的时代,对任何事物,人们只有好奇,才会关注,而故事最大的功能就是娱乐大众,能吸引人的关注。所以,《阿拉尔故事汇》的栏目定位为“讲故事的文化电视节目”,一个月两期,每期一个故事,时长20分钟。《阿拉尔故事汇》将昆仑文化、西域文化、丝路文化、屯垦文化、军垦文化、绿洲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宗教文化等,整理成神学故事、古代故事、屯垦故事、军垦故事及现代故事等,通过演播室主持人与观众互动的方式录制。主持人以讲故事的形式,将高深难懂的历史文化,用大众的语言讲述,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
2 要有鲜明的地方烙印
电视观众最感兴趣的永远都是离自己最近的东西。《东方时空》曾经有一句经典的旁白:“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贴近观众让它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么,作为地方台来说,覆盖人群本来就很有限,论软硬实力,地方台和中央台以及省级卫视根本就没有可比性。所以,地方台只有做到更加贴近,让栏目有鲜明的本地特色,才能撬动观众的好奇心。为了让栏目有地方个性,《阿拉尔故事汇》在开播前做了精心准备,征集到的所有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故事情节或是故事的主人公都与阿拉尔有关。3 600年前,阿拉尔被称之为昆岗,意思为眺望昆仑的山岗,许多资料都证明,阿拉尔的文化是昆仑文明体系的重中之重。《阿拉尔故事汇》以阿拉尔市为中心,围绕差异性做文章,体现本土元素,向四周辐射。运用人、情、景、事、物的叙事方法,融合多种电视语言表现手段,先从昆仑文化中的诸多神话故事开始讲起,从2015年4月6日开播以来,取得了不俗的社会反响,获得了当地电视观众中的认可。
3 合适的主持人非常关键
《阿拉尔故事汇》中的许多故事都是历史典故,那么,这就要求编导和主持人都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造诣,以阿拉尔电视台现有的人员来说,显然水平还不够,但其可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来参与节目的制作。在阿拉尔,塔里木大学和三五九旅精神研究所,有一批多年专门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阿拉尔故事汇》目前聘请了塔里木大学西域文化研究院院长廖肇羽和三五九旅精神研究所所长任新农为栏目的主持人。首先,对于阿拉尔本地的观众来说,两位主持人在阿拉尔本身就有很高的知名度,他们上电视讲故事,本身就是栏目的一大看点;其次,类似他们这样的主持人,都是专家学者,所讲的故事,许多都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讲起来比一般的主持人要更加得心应手。
4 大众化的叙事风格,雅俗共赏
《阿拉尔故事汇》刚开播的前几期讲述的都是与阿拉尔有关的神话故事或是历史故事,而主持人从前也没在电视上主持过节目,所以,讲述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普通观众无法理解的学术用语。征求到观众的意见后,栏目组及时进行调整与主持人进行沟通后,把所有语言变成大白话。为能更好地呈现节目,电视台要求主持人,灵活地运用倒叙、顺叙、插叙和论证的方式表现。考虑到历史文化故事,时间漫长、空间跨度大、人物众多的特点栏目组在后期制作上下了很大功夫,利用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对故事讲述进行艺术补充,增加栏目的趣味性和可看性。
地方电视台自己的优势就是本土文化。因此,地方台应将本地的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结合本地资源和观众的审美需求习惯来打造自己的特色节目,让地方台讲坛类节目成为传播地方文化的桥梁和纽带。这种方式不但为地方台寻求到了好的节目资源,也满足了本地观众对本土文化的求知欲、谈论欲,激发起观众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4月29日在五家渠市主持召开兵团座谈会,他指出,兵团的存在和发展绝非权宜之举,而是长远大计。新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让兵团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汇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7.太古汇,一个慢故事背后 篇七
同样是在2004年,已经逐渐扩展到全国的万达广场开始从商业广场向城市综合体的形态过渡,作为培训的一部分,万达会定期组织员工到香港太古广场参观。在深圳,华润集团开出了很可能是当时中国内地水准最高的商业综合体万象城,参照对象是太古广场和太古又一城。
直到2012年,当隋颂伟离开北京三里屯Village,南下接替郝继霖成为太古汇第二任负责人时,才算是这个项目筹备期正式结束的标志。“坦白讲,十年并不是我们觉得做一个项目需要花费的时间,”太古地产中国区行政总裁白德利(Guy Bradley)说,“十年太长了。”
在太古,让前期团队完成开拓任务,然后让善于经营的团队整体接手,是多年来形成的一条规矩。只是谁也没曾预料过,太古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第一步,也是它们试图打造的旗舰项目,会让人等如此之久。
1972年成立的太古地产隶属于老牌四大英资洋行之一的太古集团,在香港它最著名的项目包括了太古广场、港岛东以及已经出售的又一城,它们不仅仅是购物中心,而是含写字楼、酒店、公寓甚至住宅等多业态在内的综合体。香港有限的土地和它本身长期持有的运营模式让太古并不像传统地产商那样依赖于销售。从2002年至今,每年它来自各类物业的租金收入占营业总额保持在6成以上,除了2003年到2005年外的其余年份,比例都高于85%。
相比于香港其他地产商如新世界、和记黄埔、恒隆等,直到太古汇出现之前,太古一直难以找到合适的机会进入内地。从2001年3月第一次签署投资意向算起,太古汇到2011年才正式开业—那还只是购物中心和写字楼部分;到今年1月,文华东方酒店开业,而项目整体规划中的文化中心目前还处于内部装修阶段。
这个总面积约35.8万平方米的综合体位于广州的天河东路,周围沿着约2.8公里长的天河路兴建的商业区被统称为天河商圈。这是广州最为繁华、购物中心最为集中的区域。十年之中,广州像中国其他的大城市一样,成为商业地产蓬勃发展的土壤。一份由德勤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这方面的年投资增速从2008年的15%提高到2010年的30%,其中购物中心正在以每年300家的速度增长。大量地产商涌入到这波潮流中,共同推动起惊人的发展。
也是在这十年中,太古地产在北京三里屯联合收购并改造了一个旧项目,诞生了三里屯Village。他们也尝试和内地开发商合作,在北京、成都和上海开始筹建另外三个商业项目。
相比这种高速节奏,太古汇的这十年也让人们对太古的评价两极化。一边是“动作太慢”、“错过黄金机会”之类的不看好,另一边则称赞它“充满着英国绅士般的优雅和缓慢”。只是作为一家贡献过不止一个商业项目范本的公司,人们还是对它有所期待。
广州开始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回到2000年,太古汇所在的这片土地当时属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所有,后者计划在这里兴建新的总部大楼以及广州市图书馆和市民文化广场。这个主打文化的项目得到了当时市政府的明确支持。但广日集团很快发现,这样一个项目必然需要一些商业开发和运作来获得收入,比如增加一个商场,他们开始寻找合作者。帮助广日集团和太古地产搭线的是珠江恒昌,这家地产顾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是香港测量师界知名的廖胜昌。
太古地产显然对这个机会感兴趣,但同时也很谨慎。现任世联地产首席技术官的黎振伟当时是珠江恒昌总经理,他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实际上广州并非太古当时的首选,论投资环境和增长前景,他们都认为上海是最适合的,最具国际性;第二是深圳,离香港近;第三个才是广州。”
跳过前两个选择直接来到广州,这个项目跟它的发展目标是不是吻合,太古都需要想想。他们付给珠江恒昌一笔可观的咨询费,让其提交一份具体报告,同时还找了另外一家英国顾问机构做相同的事情。
两个月后的结果是,珠江恒昌从宏观数据到具体的商场品类分布论证了项目可行,当时天河区是广州规划的新中心,而整个广州也缺乏一个高端商业体。但英国机构持相反态度。太古对双方报告的每个数据进行了重审,最终的决策花了一个半月,他们认可珠江恒昌对本地的了解并决定合作,但提出整个项目得由太古来运营。这个要求后来得到了满足,正式签约已是一年后的2002年4月,太古地产与广日集团分别持股55%和45%,项目命名为“太古汇-广州报业文化广场”,初定2006年前后落成。
在那之后,太古就意识到事情一直在变。开始一段时间是与广日就设计方案的谈判,随后广日内部发生人事变动,然后是SARS。到2004年,太古找到淡马锡基金,将总投资增加到46亿元并增持股权到97%,地块也正式归到了太古名下。这年年底,太古才得以办完用地手续,宣布动工。这时,最初的文化项目已经变为了高端商业综合体,太古需要推翻之前的所有设计。他们找到了美国知名的建筑设计师事务所Arquitectonica,后者认为,这个项目能在2008年落成。
在失去广日的协作之后,太古汇真正成为太古在内地第一个自己发展的物业项目,他们也开始独立学习如何在中国内地做生意。这种适应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接下来几年里工程进度缓慢,因为对多年积累的商业经验和行事准则的坚持,太古承担了更多的时间成本。
与广州地铁公司之间的分歧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最早做定位时,太古看重这个项目并非它靠近体育中心或附近商圈,它最看重的是这里的地铁,”黎振伟说。当时广州市规划将在2005年开通地铁3号线,它将南北贯穿广州的新中轴线,而这个项目正好位于其中的石牌桥站。不过,等到太古汇2005年动工时,地铁公司只给他们留了一个出口,这对太古来说难以接受—他们在香港的所有类似项目都是基于“地铁上盖物业”,讲求四通八达,拿共七层的又一城来说,其中就有三层可通向地铁,一层接驳公交站。
“太古当时坚持做一个商场必须有多个地铁接驳口,不断跟政府要求,也没有走其他的途径。”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广州地产界人士回忆说,“太古知道要做好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所以他们就是坚持。”
关于地铁出口的谈判一直持续到2008年年底,广州地铁公司终于同意了改动,太古汇获得了两个直通石牌桥站的出口,并且还被允许修建一条300米的隧道连接到最近的地铁1号线体育中心站—直到那一刻,太古汇才进入实质开发阶段。
“政府对地铁其实也有很多实际考虑,特别是地铁站已经营运的情况下,任何新的接驳施工都可能会对地铁安全造成影响。而太古当时做的就是不断去跟主管部门解释这个设计对整个街区的帮助,包括太古汇的结构能够连接周边很多地方,如何把人流疏导到地下,减少路面上的人和车的数目,如何提供方便性并鼓励更多人使用地铁。”香港梁黄顾建筑师事务所广州分公司董事陈晓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梁黄顾从2008年起担任太古汇项目的执行建筑师。
太古同时主动将太古汇停车场接入广州交通信息系统,告诉开往天河的车辆太古汇还有多少空车位—尽管它总共只有860多个车位,但这是当时周边停车场都没有提供的。“这种互动是太古去获得各方面支持的一个方式。”陈晓说,在香港,太古为此会将旁边的商铺买下自营或重建,甚至自己掏钱在周边修路。
与此同时,太古汇的设计一直在进行当中。虽然仍旧是定位高端综合体,但此时外部环境跟2001年时早已不同。广州已在2004年出现了第一个高档购物商场丽柏广场,它位于越秀区,并引进了LV、Hermès、Prada、Dior等国际品牌。
为了能够验证设计效果,2006年,太古开始在广州东北角的龙洞租下一个地方,在那做一些跟实际大小一样的样板模型,包括商场外墙、中庭、商铺结构、地板选料、灯光颜色等。“大型商业项目时不时会这么做,但太古的量要大得多。太古不会冒险,宁愿事先做好每一步监控,在前期就能控制最后的成品。”陈晓说。
他举了商场各层楼板的镂空椭圆为例。这些椭圆形状不一,斜度和弧度也不同,设计中要为它们贴上木皮,从选材、施工工艺到木板间缝隙的宽窄,他们都试了很多种。“从图纸或电脑模型看缺乏现场感,你大致上能感受到那种气氛,但并不是很准确,特别是一些细节,”陈晓说,“真实的模型能够尽早发现问题,包括施工的成本还有其他你想不到的问题。”
这种风格使得尽管太古汇在2010年初已经封顶,但对外亮相还要再多等一年。郝继霖后来把太古汇称为是太古在香港三个综合体项目后的第四代产品,那时候三里屯Village南北区均已开业,但因为是旧项目收购,在设计上太古可发挥的空间并不大。不过,在这个耗时长久的项目上,前三个项目积累起来的经验仍然留下明显痕迹,其中最密集的体现就是购物商场。
太古对购物中心的理解是,尽管人们的购物习惯在变,但没有改变的一点是,体验依然是最重要的,即使最终消费者没有购物,他们依旧看重逛商场的过程和感受。最终的价值都在于“客户的重复”。
无论是对地铁入口的争取还是别的方面,太古都在试图朝着这个目标做事。比如对停车场来说,除了车位数量,还有对车位大小和停车场环境的要求。太古汇在设计时还引入了一个智能系统,能引导你找到空的停车位,还能在购物后帮助你回到车位。当时在广州只有花城汇也用了这个系统,都由香港的“兰桂坊之父”盛智文运营。
进入商场之后,太古惯用的、也为后来很多内地开发商效仿的方法就是更多地引入自然光,它能在减少压迫感的同时制造出一种“行街铺”的感觉,并且节能。太古汇的外墙和顶层采用了大量的多层玻璃,有三个大门入口都设计成玻璃盒子的形状,在设计中还要考虑到阳光的线路,只能照到地面而不会影响到商铺。太古汇商场共有5层,其中两层在地下,为了让自然光能到达那里,太古汇在中间每层都贯通了7到8个镂空椭圆形,这也与太古汇对动线的设计有关。动线引导着顾客流向—顾客往往是被动的,这对商铺来说至关重要。
太古汇选择了一个东西向长南北向窄的十字动线,这很大程度上跟它的地形相关。虽然各层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大部分的商铺分布在东西向达300米的长线上,一些大牌和面积大的店则摆到南北短线。这条长线并非笔直,而是有点弯曲。“如果望过去太长会让顾客有一种太累的感觉,而且这种处理也突出了商铺。”太古汇公关经理陈润生说。它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走廊面积很大,长线走道有12米宽,并且没有柱子,那些椭圆大部分也位于长线上。在太古眼中,这种开阔带来的舒适感和商铺的可见度让他们愿意牺牲空间的利用率。
这些被称为平面动线,而在垂直动线上,太古汇仅设置了一部升降电梯,而大量使用扶手电梯。还有一个是外部动线,交通接入是一部分,另外一个重要部分是整个综合体的内部连通。在香港,太古广场曾做过统计,商场的顾客更主要的是邻近的25万白领,其中有很大的一个群体每星期会来三次,每次消费2000元。
但无论是灯光、动线还是交通等的设计,它们除了制造舒适感之外,太古最终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创造出更多的“地面层”或者“一楼”—在传统商场中,一楼往往意味着最多的人流,最好的铺位以及最高的租金,之后越往上租金越低。运营者需要想方设法为其他楼层增值,而太古的做法是,以太古汇最低的负二层为例,“它直通地铁和公交,使人流下车就可以到达,而自然采光使得人们在负二的中庭往上望时,不会有一种在地下的感觉。”隋颂伟说。又拿太古汇的顶层即地面三楼来说,太古在这里建造了一个8000平方米的露天平台花园—足足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从二楼或者是地面都可以直接上到这个平台,同时它连通着旁边两栋写字楼。功能上这里是消防失火时的疏散平台,但同时它也是最初市民广场概念的一个延续,太古希望把它做成“CBD中的空中花园”。
就像这样,更多的“一楼”能够吸引更多租户。实际上太古的招商已经要比许多同行轻松,2001年他们将在广州开一家高端商场的消息传出时,许多国际品牌已经跃跃欲试,但等到正式的公开招商已是2009年。
一个高端商场最开始都得先搞定LV这样的大牌,当它们有意向的时候,其他的品牌就会跟进。但即使和多年合作的LV,太古前前后后从讨论到落实也要花上一年多时间。太古将面向天河路的两间大铺给了LV和Prada,分别位于南门入口的两边。其中双方要协商的一个是外立面,太古的要求是要干净利落,他们采用了低调的转石墙来融入周边街区,没有任何广告,而这两家品牌则希望采用展示个性的橱窗玻璃。各个环节的人,建筑师包括商务都要一起开会讨论,“互相迁就”。
南门原本是一个正方体玻璃盒子,但LV和Prada觉得租的地方这么大—LV店面有两层,一共1800平方米,是它在内地最大的店面—提出需要一个更大的门面,而当时一楼已经差不多建好了,在沟通后太古最终答应缩短玻璃盒子的宽度,这意味着得重新设计。
“太古先有大概的想法,也已经考虑了里面要有些什么商铺怎么分布,然后租户来看,是否有意向,又打算怎么修改。通常说是先招商再设计会比较好,但事情未必都这么简单。”陈晓说。
在大牌之外,太古对品牌组合也有自己的想法,更多时候是按照自己的需求去招商。比如为了引进水果捞,扩大了后者的面积并降低了租金,而一些品牌即使愿意支付高租金进驻,如果不符合要求也只能继续排队。而一旦合作,“从橱窗的设计,甚至餐饮的菜单,我们事先都会看过,都会去了解并提意见。”隋颂伟说。
2011年9月23日,太古汇商场正式开业,这时候它的地下两层已试营业了4个月。在总共亮相的180多个品牌中,至少有70个品牌是首次到广州。郝继霖终于松了口气,10年前他被派来广州建立办事处,组建团队,然后跟这里的政府、社区、合作伙伴以及各类租户打了10年交道。“实际上郝继霖有压力,当时太古上一任老板支持他花这么长时间,但后来的高层觉得这个项目拖了太久,报表上不好看,压力很大。太古并非完美,它也有内部要面对的问题。”上述广州地产界人士说。
郝继霖留给隋颂伟一个不错的开局。今年2月交接时,太古汇商场的出租率已经是99%,写字楼也租出了一半。“我的任务就是保障营运正常,不出什么大的问题。”隋颂伟说,此前他是三里屯Village北区负责人。
现在隋颂伟每天会去巡三次场,他要求团队的人要同所有租户保持紧密沟通,一个月起码要跟一个租户见一次面。太古汇现在租金采取“底租+提成”的方式,这样一方面跟租户一起承担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到租户真实的销售状况并帮忙改进。如果长期低迷,那么就需要寻找新的品牌来代替,“市场转变很快,我们的团队需要经常打开眼睛和耳朵,去考虑什么时候什么品牌进来会有新鲜感,更丰富,顾客也会觉得这更好。”隋颂伟说。
隋颂伟还要求属下要从租户那了解清楚顾客的购物模式,比如他们从哪里来,是本地人还是周边城市还是外省人。人们对太古汇一个最常见的怀疑是,讲求实惠的广州人已经习惯也更愿意去香港买同样一款奢侈品,太古汇如何去应对这个问题。而太古和这些品牌的一个回应是推出一些特别版,只在一个区域甚至只在这家门店里销售。
但隋颂伟觉得更能吸引人们来购物的还应该是体验,而不仅仅是价格。前期的设计已经打下根基,而到运营阶段太古则在推广活动上花心思,除展览之外,平台花园常常有音乐演出,比如圣诞的时候是儿童合唱团来中庭唱诗。“当顾客第一步进到商场,就感觉到以往不会出现的感觉,特别一点,这就是我们做活动想要的。”隋颂伟说。太古汇的一个统计是,去年12月活动期间客流量同比增长了40%。
而说到带来人流,对太古汇来说一个意外则是“方所”。郝继霖最初邀请“例外”的创始人毛继鸿过来开一家服装店,正好那个时候毛继鸿想做一种书店的新形式,便跟郝继霖要了2000平方米。但直到太古汇开业那天,方所还没有交出最终的设计图纸。那时候,连郝继霖在内,人们根本不知道方所是什么。直到2011年年底开出来之后,它几乎成为了太古汇的一个景点。
方所几乎每周都会请一些文化界的名人来做讲座,通常是两三百人挤在方所的一条过道里,但有些嘉宾人气太高,顾客会把方所围得密不透风。去年有一次是柴静,后来由于队伍太长,太古汇不得不停止了方所附近的所有扶手电梯,而一些商铺因为这些人挡住了他们的门面甚至报了警。“它的书店、餐厅、超市、活动都跟广州现有的商家不一样,在这些方面太古有自己的追求,”黎振伟评价说。
在一份2012年全国购物商场的销售排名中,广州的正佳广场和天河城分别以60亿元和55亿元的销售额排在第二和第四名,它们都同在天河商圈里。目前无法从公开数据中找到太古汇的销售额,但从长期来看,这对太古汇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这十年也让我们学习了在中国做项目必须要了解的东西,然后也更加了解广州这个市场。北京颐堤港项目用了4年半开业,从10年到4年半是个巨大的进步,成都也是,如果按现在的时间表看,将会比颐堤港花费的时间短。”白德利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颐堤港在去年9月开业,成都的项目位于大慈寺,上海的大中里项目位于南京西路,加上原有的太古汇和三里屯Village,在进入中国内地12年后,太古地产进入了4个大城市的核心地段。
8.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篇八
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红色故事汇》开播以来,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红色故事汇》真实生动,感人肺腑,精神上再一次受到了洗礼。单位组织党员观看,并讨论观后感。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重温红色经典,始终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荡漾在我们每个党员心中,红色文化是激励我们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不懈动力。红色故事是学习党史的好作品,是提升党员教育培训水平的高质量教材。看了《井冈母亲——曾志》后我感到,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史为镜,经常思考“入党为什么、人生做什么、身后留什么”,使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渗透到每一名组工干部的思想深处,成为工作中的一种精神理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工作常态。看“长征渡船记忆”,让我想起当年为了解放江南,我们这些船工们为帮助解放军渡江做战,冒着枪林弹雨和惊涛骇浪在长江中奋力地摇橹划桨情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为了祖国富强、人民解放,身先士卒。作为党员,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崇高品格,继承优良传统,发扬优良作风,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9.《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篇九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弘扬江西红色文化,3月7日,市**局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集中观看《红色故事汇》专题片,通过观看“大钊精神”“战神粟裕”等短片,大家在学习中感悟革命先烈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忠于事业的坚定信念、质朴崇高的品格操守、无私无畏的革命气节。
此片以巧妙的构思、曲折生动的讲述、真实感人的再现,努力打造全国党员教育精品教材,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一份丰盛的红色文化大餐。大家一致认为,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智慧,从党的优良传统中汲取营养,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辈的崇高品格中汲取力量,是学习党的作风的良好机会,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履行职责,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凝聚“维护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正能量,奋力开拓质监工作新局面。
随后,大家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表达了向革命先烈学习的决心,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找自身不足,积极改进,努力在实践中提升精神境界,锤炼道德操守,砥砺党性修养。
10.创业故事汇 篇十
开展前日就有车主下单
本次三城联展第一波小高潮其实发生在车展之前。开展前日下午,荆州站各参展车商正忙着布展,吉利展厅迎来了一位姓马的女士。马女士钟情吉利车型已久,听说千城特卖汇这次落地荆州,估摸着肯定有优惠,电话咨询荆州当地吉利4S店销售顾问,得到肯定答案后就急匆匆赶往车展现场。听完销售顾问介绍的优惠政策,加之心中早已有数,马女士没做犹豫,果断入手,成为了本次三城联展第一位车主。
六旬老人爱上霸气牧马人
15日一大早,年过六旬的李大爷来到车展现场,被霸气的JEEP牧马人给震住,坐上主驾东摸西看,连连称赞。李大爷看中的这款红色牧马人原价447000元,车展现场直降35000元,颜色有蓝色、黑色、金色、红色多种。李大爷本来有一辆代步小轿车,但是开了七八年,想换换。他说:“路上看到很多年轻人开好车,我也想追下潮流。牧马人看上去就很霸气,绝对是好车,耐磨耐跑。”
老夫妻逛展上瘾只看不买
在荆门站现场,有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妻在车展现场逛了好几圈,走走看看,很是满足。老先生叫黄健生,今年61岁,他是自己开着车带老伴一起来看车展的。黄先生说:“退休后,我就喜欢出来走走,荆门一有车展,我都会和老伴一起来逛逛。”黄先生上世纪80年代开过一段时间的货车,对汽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荆门车展也挺多的,但他几乎一场不落。他说:“就喜欢到车展现场来,也不买,就是看看各种新车,和销售人员聊聊车子,心里就特别满足。”
1小时闪电出手
首日开展不到1个小时,来自荆门沙洋的袁先生就果断入手了一辆昂科威,成为荆门站首个下单的车主。袁先生从事与公路工程相关的行业,2009年就买了一辆皮卡,以方便平常去工地现场。考虑到家庭用车,他准备再买一辆SUV。上个月举办春节车展时,袁先生曾经来看过车,在两款车型之间犹豫不决。回去后,袁先生又对两款车进行了比较,询问家人、同事和朋友的意见,开展首日一大早,他就来到车展现场,直奔别克展厅提走一台昂科威。
人气旺拍一张没有人的车子真的好难
千城特卖汇车展人气大旺当然是件好事,但要想拍一张只有车子没有人的照片却需要破费周折。记者想要拍一张新车的全身玉照需要完成以下一整套“规定”动作:现在人流不断的情况下选好大致角度,对好焦,然后等上一段时间,看人流渐稀,向前方比划个暂停手势,然后赶紧拿起相机……咔,结果往往是在你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又有冒失鬼从另一个方向闯进镜头。如此重复几个来回,才可能拍得一张想要的照片
买车理由很无奈,没车孩子不上学
“现在的孩子攀比心怎么这么重啊?”荆门的赵女士说起来看车买车的理由满脸的无奈“孩子还在上小学五年级,吵过多次,说是班里好多同学都是父母开车接送,我们家里再不买车他就不上学了。”赵女士和丈夫都是上班族,本打算再过一两年经济宽裕点再买车,但经不住孩子要求,就和丈夫商量,还是提前买了吧,趁周末车展一家三口就来看车了。马女士在现场看中几款SUV,表示要收集好资料,回去好好商量后再下手。
大三学生靠兼职加奖学金赚足首付
车展现场,既有祖孙三代组团来看车的,也有单枪匹马,一个人孤军来战的。独自一人来看车的大三学生黄强也许是本次车展最年轻的车主。黄强家是荆门的,在武汉上大学。大学三年下来,靠兼职和奖学金赚了3万多元。目前在荆门一家企业实习,打算毕业后回荆门创业。得知千城特卖汇落地荆门,特意到现场看看,计划首付一款10万元以下的轿车,为毕业后的创业之路提供“动力”支持,“我有信心两年之内把余款付清。”
11.《红色故事汇》观后感精选 篇十一
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红色故事汇》开播以来,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大家认为《红色故事汇》真实生动,感人肺腑,精神上再一次受到了洗礼。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重温红色经典,始终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荡漾在我的心中,红色文化是激励我们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我深深缅怀老一辈革命先烈,他们这种精神一直鼓舞和感染着我。作为一名财务人员,《红色故事汇》的播出,把红色文化渗透于赣鄱大地,使党的恩情、国家的恩情、社会主义的恩情根植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中,激发起人们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奋斗的强大信念。
看红色故事汇,我知道更多红军和革命先辈的故事:重上井冈山、小平小道、胡耀邦与共青城、为了红军的儿子、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个个红色故事带给了我们一堂堂生动的党史党情教育课,坚定了自己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光彩,为建设南昌大学后勤集团做出更大的贡献。
12.创业故事汇 篇十二
护理部 施翠芬
怀着对革命先烈们的崇高敬意和无限钦佩之情,我认真地观看了江西卫视播出的《红色故事汇》栏目,栏目以故事汇的形式集中展示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赓等革命先烈在江西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历史足迹,他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和永不泯灭的战斗精神,他们在战斗中表现的崇高革命理想和坚定的战斗信念,让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跨越时光的旅行,许许多多红色革命故事再现在我们眼前,“送瘟神”、“重上井冈山”、“小平小道”、“为了红军的儿子”、“吃水不忘打井人”等等。在这段时光的旅程中,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克服重重困难,在夹缝中求生存,在逆境中谋求发展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八一军旗在我们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升起,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里编织,共和国的雏形在这里孕育。生活成长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我们,是不是更应当秉承革命先烈的坚强意志,承担起党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呢?
陈赓将军,《红色故事汇》报道的一位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和南昌有着四次不解之缘。一进南昌:婉拒蒋介石留用,逃离险境。1927年,蒋介石南昌叛变,陈赓险遭不测,逃入武汉。二进南昌:参加起义,撤离时身负重伤。1927年8月,南昌起义,从起义起至退出南昌止,陈赓和李立三担任肃反工作,1932年冬,在战斗中负重伤,返沪医治。三进南昌:又见蒋介石,誓不相从。1933年春,不幸被捕,押解南昌,蒋介石亲自见陈赓劝降,他始终不屈。四进南昌:虽为座上宾,却不以胜利者自居。1949年5月22日,陈赓兵团所属的第十三军解放了南昌,但他并不抢占功劳,而由第四野战军接收成果。陈赓四进南昌城,有三次陈赓是以亡命客或阶下囚入城,只有第四次以胜利者姿态入城。
在这波动曲折的历程中,陈赓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表现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陈赓将军作为第一期毕业的黄浦高材生,如果想要富贵权势,如果贪生怕死,如果没有对革命的理想信念,那他是不能够坚持到胜利的。相比之下,作为当代的一名共产党员,在困难、挫折、名利、权势面前,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是像陈赓将军一样,不为名利所动,还是被糖衣炮弹腐化呢?所以,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学习优秀的革命先烈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迎难而上的勇气,培养高尚品德,好好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科学知识,发挥共产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对党、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转化为建设美好家园的实际行动,为祖国、为江西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13.天天故事汇的开头及结束语 篇十三
周一:天天故事汇,每天都精彩!美德剧场,心灵震撼!掌声有请某某班级带来的美德剧《》。
周二:天天故事汇,每天都精彩!大家好,精灵有约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来自xx班的xxx,今天我(们)要谈的话题是……
结束语:精灵有约,下周再约,谢谢大家!
周三:天天故事汇,每天都精彩!佳作欣赏,我的作文请您评。
结束语:佳作欣赏,喜悦共享!谢谢大家!
周四:天天故事汇,每天都精彩!大家好,故事擂台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今天的故事大王,来自xx班的xxx。今天我(们)给大家讲的故事是……。
结束语:故事擂台,敬请期待。谢谢大家!
(周四 “信”福绿园)天天故事汇,每天都精彩!“信”福绿园,读信读心!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封信,题目是……。
结束语:“信”福绿园,幸福满园!谢谢大家!
周五:天天故事汇,每天都精彩!绿园论“见”,我有我观点。大家好,我是来自xx班的xxx。
结束语:绿园论“见”,下周再见,谢谢大家!
德育处
14.《红色故事汇》观后感 篇十四
为响应全党的的学习《红色故事汇》的号召,最近我也在网上观看了江西网络卫视的《红色故事汇》栏目,《红色故事汇》是由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电视台共同主办的大型党员教育系列片,对于寻访先辈足迹,重温红色经典,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对于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热爱江西、建设江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目前身在江西的共产党预备党员,更加应该积极学习,学习我们的党的革命领袖和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及高尚的品质,深切缅怀了我们的革命先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所建立起来的丰功伟绩,成为传承井冈山精神、红军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凝聚人心,进而激发起人们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奋斗的进取心,这也是组织、宣传部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党爱国教育很好的形式,一段段耐人寻味的红色记忆,记录下一个个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感人瞬间,最终以真实、生动的力量打动了我的心。
《红色故事汇》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党情教育课,我深深缅怀老一辈革命先烈,他们的这种精神鼓舞着我,坚定了我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其中的《红色故事汇》之胡耀邦与共青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共青城,一个响亮的名字,共和国历史上镌刻着这一页——1955年10月15日鄱阳湖畔九仙岭下开时的第一支志愿垦荒队便是98名上海热血青年。岁月沧桑,风雨共青路上,谁能想到,五十八年前,这里是一片荆棘丛生的荒山滩涂。“共青城”的崛起与胡耀邦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他生前先后两次亲临这里,看望新老垦荒队员,三次为共青人题词,倾注了他对共青事业的关心、支持和鼓励。胡耀邦同志生前的遗愿:“我死之后,埋在青山绿水间,就是共青城。”他逝世后,骨灰也安葬在这里,永久安息在共青城的青山绿林之中。共青城,知青之城,共青城,精神之城,共青城,生命之城,共青城,希望之城!走向共青,即是穿越昨天的历史,走向共青,即是走向知青的心灵,走向共青,即是耀邦的归宿之地。
还有值得赞扬和学习的那些无数志愿奉献自己的青春的共产党员,那时候共青城的垦荒队里面,这样我就把她带到胡耀邦,我说她也是我们垦荒队员,胡耀邦一看,她个子又矮,岁数也小,她当时来是1938年出生,也只有十六七岁,他说你也是垦荒队员?我以为你是当地江西老表的小姑娘。后来他跟她握手,他这样单独握手,可能分量就热情一点,重一点,他一握,她缩,他就问怎么了,她手上有泡,我们每个人都有泡,开荒挖山的。他就问,哎呀小姑娘,你这么多泡,痛不痛?她讲我不痛,他说你不痛是假的,是不怕痛,这胡耀邦同志讲,他说你们是有这种精神,是不怕苦、不怕痛,我们大家讲,我们每个人都不怕痛,都有泡,都给,统统手竖起来给耀邦同志看。他说好好好,你们是我们当代的一代垦荒者,你们是勇敢的。这些话时刻在我的心里回荡,激起我的无限敬仰和钦佩,感受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业的艰辛;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崇高情怀,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对国家的发展和对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作为党员队伍的一份子,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崇高品格,继承优良传统,发扬优良作风,好好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科学知识,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对党、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转化为建设美好家园的实际行动。
徐扬
【创业故事汇】推荐阅读:
创业故事:时代不止,创业不止07-19
茶生意创业故事08-22
励志真实创业故事11-05
创业故事的书里的故事09-26
天涯的创业真实故事09-01
单亲妈妈的创业故事10-31
霍英东的创业故事08-30
女孩子的创业故事10-17
大学生辍学创业故事10-21
农村姑娘成功励志创业故事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