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十年回眸

2024-10-10

经典教育十年回眸(共9篇)

1.经典教育十年回眸 篇一

在**脚下演绎信息化建设的华美乐章

---***分公司十年建设与发展回眸

岁月回望 信息化彩虹飞越雅鲁藏布江;十年奋进 “添翼”振翅翱翔任重道远。

巍巍珠峰,举起盛情的酒杯,滔滔年河,捧上吉祥的哈达。***,是一座古老的城市, 也是一座年轻和富有活力的城市;全地区所辖**个县(市)风光各异,脍炙人口的民歌,久负盛名的歌舞,名胜古迹众多,自然资源丰富。淳厚的民风民俗,蕴涵着举世无双的文化底蕴,传达出温馨美丽的***别样的风情!无论是**的雪山,还是**的壁画,无论是亚热带浓密覆盖的丛林,还是**这片土地的神奇,这一切都拥有丰富的**元素,都全部印证了久远的历史与岁月的匆匆?然而,这片美丽的热土,十年前,依然是信息闭塞,在县城拥有手机、安装固话简直就是奢侈品。更别说农牧区的农牧民了,信息不通,发展无望,致富无门。

当年,一批年轻人怀揣梦想,来到雪域高原的***,他们有激情也有实干精神。***分公司首先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在****地委、行署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按照**公司的总体部署,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基本建成了以*** 市为中心,连接**个县(市),辐射广大农牧区,形成沟通**和全国各地的现代化通信网,以良好的社会形象服务于**人民,以优良的服务品牌雄踞市场,并发挥着电信通信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初,为解决**地区占90%以上的广大农牧民群众通信问题,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进程,**分公司经过精心组织和筹划,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建设光缆传输系统、无线接入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建成了以**为重点,辐射农牧区的现代化通信网,形成了一批多网覆盖,稳定解决城乡人民群众通信困难的典型工程。农牧民和外界信息交流更为便捷,真正为农牧民插上了致富奔小康的翅膀。****年,**地区**个县(市)已全部开通光缆并进入本地网,其中“十五”农话卫星通信工程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牧民向拉萨和内地的亲人打电话已不再困难,部分农牧区农牧民上网也不再是梦想。

如果把十年分为两个阶段,那么在这个时间的坐标上,前五年,他们在探索中走出了一片沼泽地,后五年,他们的成功来自于坚守坚持。

前五年,***地区已开通**个县(市)**的光缆并进入本地网,通信光缆线路总长达5000公里以上,在“十五”农话卫星工程建设上,农村电话超过5万户,全地区****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和****个乡镇“乡乡能上网”。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大跨越。分公司不但建成了以***市为中 心,以各县乡镇为重点,辐射农牧区的现代化通信网,而且网络规模、技术层次、服务水平也有了一个大跨越。

后五年,企业转型、全业务发展与时代主题相互辉映,紧密契合。其中好易通移动业务在通信消费市场呈现出异军突起之势。伴随着西藏跨越式发展的步伐,**分公司经历了艰苦创业和市场经济的洗礼,实现了业务收入翻七番,用户数达**万户的历史性跨越。

天翼3G业务覆盖世界最高峰—*****峰。*****年*月**日,天翼3G业务在珠峰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电信天翼3G业务到达世界最高峰。***分公司员工自豪地说,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天翼3G触手可及。

为了配合全省所有地市、县同步推出天翼3G业务,日喀则分公司抽调精兵强将连夜奔赴珠峰。4月25日,副总经理**受命带领有关技术人员前往珠峰,紧锣密鼓地筹备天翼3G开通工作,他们一行到达**后,立即展开紧张的安装测试工作,在短短的5天时间里,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月*日,顺利开通了天翼3G,经测试网络覆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月*日现场发展3G用户**户,其中包括边防、公安和媒体记者。经技术人员现场演示和技术解读,手机上网和电脑上网效果俱佳,用户对3G使用效果非常满意,他们现场还向国外登山队发送一份邮件。在此 期间,他们还通过登山协会在**人民广播电台汉语频道*月*日上午10:00对3G业务使用进行了交流沟通。

天翼3G无线宽带业务覆盖珠峰后,一开始就受到国内外登山队员、游客、边防部队及当地乡政府的的青睐,为他们在综合办公,生活、娱乐、工作等多个方面提供了很多便利。

充满激情魅力和创造力量的青春,总是与时代的发展进步紧密相连。回溯十年前,历史不会忘记那些衣褛蓝衫,艰苦创业的人们。

十年前,***市区及县里大多没有自己固定和象样的营业及办公场地,有的只能靠租靠借。一代又一代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员工从零开始,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改造、新建和扩建了营业厅和办公房屋,彻底改变了企业的形象和面貌。网络建设步伐快速切入,新的业务量丰富,视频会议系统全面开通,实现了通信光缆覆盖全地区的目标。**地区**个县(市)通信管道线路延伸建设计划基本完成,本地网宽带扩容及县的宽带延伸工程建设完备,光缆敷设长度达****余公里。“十五”农话卫星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无线固话、接入网和450D好易通等形式覆盖的基础上,他们立足县城,向偏远的乡镇覆盖,多方兼顾交通要道、人口密集的工矿区、旅游景点、寺庙和边防连队哨所,确保了通信服务各行各业 特别是服务“三农”,以信息化助力农牧民从牧场走向了市场。在城镇电信服务方面,**电信智能公用电话安装形成了数个一条街,成为街区一道亮丽的景致。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他们从金色的秋天走来,他们又一次在新的起跑线上聚集,所有的拼搏都在极限里完成。站在过去和未来的交汇点上,回首一幅幅壮丽的画卷,那是盛开的格桑花、飘香的麦穗、那是城乡的日夜繁忙、以及苏醒的沃土,曾经燃烧起一代电信人所有的激情和梦想!******,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分公司发展做出贡献的拓荒者!

十年磨砺,亮剑雪域。用行动诠释信念,用行动检验效率。理性加创新,激发一个团队的原动力。

十年岁月弹指一挥间,***分公司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在整合网络资源中服务社会,在着力改善企业内部环境中建设和谐企业,在激情与梦想中推进转型实践。

在适应市场中强化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在服务规范化建设中,分公司把向大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向商业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向公众客户提供标准化服务作为赢得市场、赢得客户的重要手段。在规范化管理中,理顺业务流程,后端全力支撑前端,建设与维护并重。在实践中不断打破原有的藩篱,建立新的业务价值链,加快市场的反应速度和应变 能力。正如该公司总经理***所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做为信息服务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在企业服务转型期,我们坚持把以信息化为“三农”服务放在首位,不断创新客户服务,在提高和扩大应用上下功夫,在适应市场中满足市场。

面对复杂的市场态势,**分公司把转型做为企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在大市场化的格局中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蜕变。在固定电话、移动通信、数据通信领域出现新一轮有效竞争的态势下,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的探索中,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年初夏,分公司召开了由306位大、公、商客户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发放了《用户满意度征询函》,针对用户提出的缴费困难,及时在***市区及时设立了12个营业社区。同时,把服务宣传工作常态化,每月策划一个主题并加强宣传力度,向客户展示了企业实力,宣传了电信业务,加强了与用户面对面的沟通,拉近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他们全面发展公用电话业务,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扩大代销点范围,向社会各个层面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和标准化的信息服务。各县电信局打出“农牧民足不出户,办理电信业务”的口号,为努力建设和服务农村通信市场做出了开创性努力。

舞台大,挑战更大。枕戈待旦,快速反应,续写着他们的担当和责任。两千公里边防线上,**电信为边防哨卡插上 “千里眼”。

今年*月*日下午6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惊动了即将下班的**分公司运行维护部全体员工,电话那端是驻**某部边防哨所官兵焦急的声音,对方求援说,哨卡监控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请求尽快予以修复。

时间就是命令。

***分公司技术部门顾不上休息,连夜召开会议,分析故障原因,协商解决方案。*月*日凌晨6点,***分公司派出以动力技术人员组成的抢修组,带上仪器和设备零配件,趁着灰蒙蒙的夜色即刻前往哨卡故障点。当下正值高原隆冬时节,滴水成冰,寒气逼人,更何况海拔*****多米的哨卡。大雪纷飞,天地一色,白茫茫的一片,狂风夹杂着雪花扑面而来,别说工作,就是向前行进,亦是阻力重重,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抢修组一边前行,一边借助挖掘机和推土机清除积雪,硬是在雪地上开辟出来一条抢修通道。路,这那里是路啊,车辆在冰雪路面上缓慢行进,一不小心就有掉入山沟的危险,几小时下来,队伍只行进了不到10公里路程,在离故障点只有12 公里时,由于大雪封山,车辆无法行进,为了节省时间,缩短故障处理时限,技术人员顾不上旅途劳累,依然决定徒步前往故障点,他们顶着肆虐的狂风暴雪,在零下40 度的严寒下,背着沉重的仪器和设备,一步一步向哨卡走去,抢修组经过13 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到达目的 地。在海拔6 千多米的哨卡,技术人员顾不上喝一口热水暖一下身子,就立即着手故障处理工作。通过现场分析判断,技术人员确定故障主要是负载过重,逆变器继电器形成自保护而导致输出端口关闭状态,致使监控设备无法正常运行,他们迅速拿出解决方案,立即分头开展故障排出,经过12 个小时的连续检测排障,最终监控设备恢复正常,经测试所有设备运转正常,图像稳定,画面清晰。带着疲惫的身子,他们匆匆吃了口饭,踏上了返回***的路。像这样的排障,他们不知已经历了多少次。

行胜于言。全业务运营***分公司天翼团购全员行动,发展势头强劲,服务永不落幕!

****年春天,***分公司结合当地实际,对客户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以天翼团购为突破口,采取以点带面的营销策略,推动全业务有效益规模发展。他们提出早部署、早发展、早受益的原则,结合**公司全年重点工作部署,出台了全员天翼团购和综合信息业务营销方案,员工的营销潜能得到了有效发挥。分公司与45家单位签订天翼业务团购协议,不到两个星期,就发展移动用户3800余户,在激烈竞争中有效占领了新增移动市场份额。

在此基础上,他们通过基层调研、互动交流、电视电话会议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经营单位的指导力度,就好易通签转、积分兑换、天翼团购、信息化等业务开展重点培 训,为团购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因势利导,突出卖点,灵活运用,从中高端用户和企事业单位入手,因地制宜地开展针对性营销,积极推介宣传“天翼”套餐的优惠及全业务经营的优势,推动团购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创业艰难,守成不易,新的一轮开疆拓土更具挑战,团队的决策者有忧思,有对当下发展的困惑,有对未来前景的展望。

**分公司总经理***意味深长地谈到,在未来的岁月里,***分公司必须依托世界屋脊的旅游亮点,全面审视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视困难,把握好一些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一是要秉承“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把消费者的通信需求作为企业永恒的主题,清晰业务定位,把握商机,积极寻找新的业务空间,促进全业务有效益规模发展。二是要优化资源配臵,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好开拓现有市场和潜在市场的关系。三是要实现员工、企业、社会共赢,为员工营造阳光做事,快乐工作的环境,努力构建和谐和昂扬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四是要提高非话比重,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培育宽带业务和增值业务市场,稳固发展农村市场,为边防建设维稳保通护航,为打造安全信息屏障,蓄势全力服务日喀则,让***人民检阅中国电信不可或缺的服务。

2.经典教育十年回眸 篇二

党的十六大以来, 是社会建设提速、社会进步更加显著的十年, 是我国社保体系建设迅速推进的十年, 一个具有中国特色、覆盖城乡居民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形成。

从无到有实现“零”突破

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国社会保障系统扶植进入快车道, 扶植速度、公共投入力度均史无前例。作为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面临世界上最为繁重的社会保障压力。无论是建章立制还是扩大覆盖面, 无论是提高保障水平还是增加保障投入, 中国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保障之路。

十年来,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众多“零”的突破:2007年, 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启动;2009年, 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启动;2010年, 《社会保险法》出台, 填补了我国社保立法空白;2011年,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启动, 填补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最后的空白;2012年, 国家提出了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到年底实现制度全覆盖的目标, 这标志着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制度将全部建立。

从陌生到熟悉, 医保改变了生活

陈奕迅有首歌唱道:“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 你不属于, 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 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 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虽然这首歌说的是恋人的聚散离合, 但也唱出了许多人从无社保到有社保后生活的转变。福州的郭女士就是其中一个。

1999年, 郭女士是某省直机关单位的临时工, 每个月除了包吃住以外还有一千多元的工资, 在那时这样的收入也算不错。但是因为是临时工, 所谓的退休金以及看病报销等无从谈起, 人们对社会保险也是毫无概念。那时候的人们看病基本由自己全额支付, 家庭条件较好的则会为自己买份商业保险, 以防天有不测风云, 家庭条件不好的则别无他法, 生病意味着陷入贫困。而这不幸恰恰降临在郭女士身上。

1999年的冬天, 郭女士还记得那天从医院看到检查报告后心里的那份焦虑与无奈。原来郭女士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 医生建议采用手术治疗, 但是手术费用高达万元, 这对像郭女士这样年收入不过三万元的家庭而言简直就是“灭顶之灾”。考虑到治疗费用以及孩子还小, 丈夫如果放下工作照顾自己那么家里则少了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别无他法, 郭女士只得选择了药物控制。尽管如此, 一直不能彻底治愈的病情, 还是让郭女士感到压力重重。

有幸的是福建省在2001年全面实施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这成了郭女士一家的救命稻草。在单位给郭女士办理了医疗保险之后, 2003年郭女士终于在医院顺利完成了手术, 并且大部分的医疗费都得到了报销。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刚刚实施的陌生, 到如今对各项社会保险了然于心的郭女士而言, 算是真正见证了我国社保体系一步步完善。“现在我不仅有医保, 还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 以前只有吃皇粮的才能享受到的社保已经降临普通百姓家了, 现在我全都享受到了。现在我只要拿着医保卡, 不管是大病小病, 购药或者买营养品都非常方便。相信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保障工作, 老百姓的生活也一定越过越好。”郭女士幸福地说道。

老有所养, 情暖夕阳

老有所养一直都是我们党和政府努力的方向。但是由于缺少社会保障, 一段时期以来, 不管有钱没钱, 国人总是对生活充满不安全感, 焦虑症几乎成为我国各阶层的通病。“50岁之前靠双手, 50岁以后靠老天”的担忧折磨着人们的神经。

群众的感受正是国家决策者的关切所在。2002年以来, 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城市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农村低保、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农村五保供养等制度建设, 并开展了新农保试点等工作。

根据新农保政策的规定, 年满60岁的农村老人, 无需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即可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年近70的闽侯县老人陈云开谈到新农保可是啧啧赞美。“我现在每个月都能领到55元钱, 你别看这数字不多, 但对我的生活可是有大大的影响。因为自己种菜, 每个月的生活成本不算很高, 这55元足够满足我生活所需了。为了方便联系, 孩子给家里安装了电话。你看, 不打电话每个月都要交10元钱, 想想就心疼啊。再算上电费十几元, 一个月二三十元, 这已经是我最大的生活开支了。所以这‘区区’的养老金足够我一个月的生活开支了, 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国家对我们老人群体的关心和关怀, 55元钱是小, 分量可是非常大的。”

说到国家对养老工作的重视, 福州的洪茂欢可是深有感触。1993年就提前退休的他当时每个月只能拿300元钱。“自从2002年以后, 这十年都不变的退休金是每年都在增加, 现在我每个月都能拿到一千多元钱了。”

从就业人员扩大到非就业人员, 从城市扩展到农村, 我国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养老保险体系。根据资料显示:到2011年末, 我国居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84亿人, 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达到4.73亿人。如今, 随着社保范围的扩大和待遇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开始走出“为后半辈子发愁”的阴影。国家为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

育有所补, 关怀备至

女性群体作为社会的“半边天”, 不仅担负着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重任, 还承担着人类自身繁衍的社会责任。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 因为用人单位不愿承担女职工生育所带来的成本负担, 在人员招聘时有意地避免招收女员工, 甚至还有的在得知自己的女员工怀孕后将其开除, 或者逼其早日归岗。女性朋友不仅就业困难、工作不稳定, 还常常因为产假没能得到很好的修养, 落下病痛。

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实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 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 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 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说起《社会保险法》, 已是准妈妈的陈爱珍兴奋不已。陈爱珍就职于莆田一家私企公司, 原先公司并没有给其办理相关的社保, 准备在龙年生个龙宝宝的陈爱珍可犯愁了。因为生孩子, 陈爱珍就要面临失业的危险。“说实话, 本来和老公打算在龙年生一个龙宝宝, 但是因为没有生育保险, 心里还是十分担忧。觉得现在自己这份工作也算不错, 工作内容也挺适合我的, 产假回来后这个岗位还是不是属于我的还是个未知数, 如果被调离原先岗位, 这无疑给我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心里的顾虑, 生孩子和保工作让陈爱珍处于两难的境地。好在2011年实施了《社会保险法》, 陈爱珍所在的公司也在第一时间给员工办理了社保。这一下, 陈爱珍心中的石头总算是落下了。现在陈爱珍已经如愿地怀上了龙宝宝, 预产期刚好赶在龙年之末。而自己的社保也刚好交满一年不久, 完全可以享受到生育保险带来的各种利好政策。

同时生育保险不止针对女性朋友, 男性同样也是其保障的范围之内。男性参保人的妻子没有工作, 如果生孩子的话, 同样能够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其妻子因为生孩子而产生的医疗费用, 将按照生育保险的相关规定进行报销。不过, 对于生育津贴其妻子是享受不到的。

编织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网

过去十年,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的长足进步有目共睹, 对于今后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建成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 人口多, 底子薄,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民众对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期许水涨船高。比如, 城镇化提速, 呼唤打通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转换路径, 深度破解城乡社会保障二元结构;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 要求增强我国社会保障的资金支撑能力, 提高农村养老保障质量;公务员、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间的社会保障水平仍不均衡, 对在一元网络中强化各类人员社会保障提出新要求;新农合存在死角, 并与群众实际需求距离较大, 如何提高保障水平, 不让一个农民置身体系之外,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需要整个社会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需要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监管, 需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责任重于泰山, 事业任重道远”, 虽然这句话是指国家大方向的未来发展, 但对于社会保障事业同样如此。

3.石柱县妇女儿童发展十年回眸 篇三

----石柱县妇女儿童事业十年发展回眸

县统计局 谭丙武 王克胜

2010年是全面完成《2001年—201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目标的终期年。十年来,县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坚持“构建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调动全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强措施、添方法、重落实。实现了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发展同步协调发展,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大为改观,基本圆满完成妇儿十年规划目标,为下一个十年规划的顺利起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外部环境翻天覆地

随着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石柱县抢抓机遇,围绕“绿色经济生态强县”和“渝东枢纽门户”建设目标,充分运用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切实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十年来,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为妇女儿童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动力。

(一)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4.81亿元,十年年均增长15.7%,超过全市水平2.0个百分点以上;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15319元,是2000年的7.4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33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5元,分别为2000年的3.0倍、3.6倍,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54.35亿元,是2000年的6.6倍,年均增速高达20.7%。

(二)人口得到有效控制,资源需求压力缓解

2010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53.96万,较2000年增加3.74万人,十年人口累计增长7.45%,大大低于上一个十年的10.96%水平;十年来,计划生育经费由2000年的102万元增加至2010年的2209万元,增长20倍以上;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效,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少生、优生已逐步成为社会的共识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出生人口得到有效控制并逐年下降,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由2000年的9.30 ‰下降到了2010年的4.72 ‰。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对有限资源的需求压力,为妇儿事业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三)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和谐社会进程加快

石柱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广大妇女儿童在医疗、卫生保健、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保障质量得到明显加强。2010年,医疗卫生经费投入12853万元,是2000年的近19倍,十年来,全县医疗设施设备质升量增,医疗卫生机构覆盖面扩大,村级卫生点实现全覆盖,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环境大幅改观;我县狠抓妇女儿童保健与疾病控制,经费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其中妇幼保健经费由2000年的仅为20万元增长到2010 年的394万元,经费增加近19倍。疾病预防控制经费2010年为210.6万元,而2000年仅为35万元,增加超过5倍;教育方面,特别是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00年27.1%上升到了2010年的80.2%,高中阶段学生由2000年的3419人增加至2010年的13200人,增加近3倍,我县教育已由初级教育正向中级教育快速转变;城镇登记失业率由2000年的6.8%下降到了2010年的3.1%,城镇经济单位中女性就业人数增长速度快于男性,城乡医疗保险覆盖面超过90.0%,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全面启动并加速推进。

二、妇儿事业成效显著

十年来,按照《重庆2001-2010年妇女发展规划》和《重庆2001-2010年儿童发展规划》,我县认真组织开展事关妇女儿童发展的各项工作,制定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将妇女儿童规划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和督促检查,逐级落实责任,层层抓好落实,取得了可喜成绩。经济、卫生保健、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妇女参政议政、法律保护等各项事业不断进步,与之相关的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指标稳步提高,社会、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妇女充分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使男女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领域进一步得到实现;在儿童健康、教育、法律护障、生存环境等全面优化了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一)妇女发展大为改观

1.积极投身经济建设。运用各种积极手段,全面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决策和建设权利。拓宽妇女就业渠道,提高就业层次,促进妇女职业选择的多样化,保障多元化分配形式中的男女同工同酬,减少贫困妇女数量。2010年城镇单位就业女性人员0.85万人,较2000年增长51.8 %,增速超过男性8.1个百分点。

2.平等参与政治管理。我县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妇女民主参与的渠道,注重妇女在基层民主参与中作用的发挥;倡导妇女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保障了妇女与男子平等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权利。2010年,我县的县人大女性代表人数为32人,县政协女性委员为44人,县委、县人大、县政协均有一名以上女领导干部,县管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女性比例达30.2%,明显高于重庆市20.0%的目标。行政村女牧业技术人员配备率达100%,每个村上都配备至少一名以上的女性牧业技术人员,达到重庆市目标。

3.教育层次提升较快。《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指出:国家的人才发展战略要体现男女平等原则,将妇女教育的主要目标纳入国家的教育发展规划。十年来,我县学前教育发展良好,在校在园人数逐年增加。2000年为9532人,2010年为16217人,女性儿童同步增长;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中小学女性适龄儿童受教育人数明显增多;特别是高中教育发展迅猛,200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为27.1%,2010年达则达到80.2%。高中阶段学生由2000年的3419人增加至2010年的13200人。女性占比由2000年的 33.3 %提升到了2010年的34.6 %。成人妇女识字水平稳步提高,文盲率进一步降低。2010年我县成人妇女识字率、青壮年妇女 识字率分别达到99.3%和99.7%以上,分别高出2000年19.3、5.7个百分点。

4.社会保障日臻完善。十年来,通过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障权利得以充分实现并日臻完善。2010年我县生育保险覆盖率达98.3%,在2000年基础上提升了27.2个百分点。2010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女性职工人数为19412人,在2000年基础上净增了9610人,增长98.0%,增速高出全部参保职工11.2个百分点;2010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女性人数为21.62万人,覆盖率超过90.0%。

5.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在提高健康服务质量和维护妇女健康权利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妇女在整个生命周期享有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2010年我县孕产妇产前检查率提高到了95.2%;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2000年的40.0%上升到了2010年的89.0%,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率达到95.2%;孕产妇营养补给加强,孕产期中绝多大数孕产妇营养与健康得到有力保障,2010年孕产期中、重度贫血患病率下降至2.45%;农村妇幼保健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明显加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2000年的31.3%增加到了2010年的86.5%,提升了55.2个百分点;2010年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

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保护妇女生殖健康并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服务,一是广泛宣传新型生育观,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对农村独生女户给予多方面的扶助;普及生殖保健知识,提倡男 女双方共同参与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一直保持在95.0%以上,2010年为96.2%,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由2000年的85.0%上升到2010年97.2%。二是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优质服务。开展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指导育龄群众选择以长效避孕措施为主的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方法,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成果。2010年,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达到95.0%;加强计划生育技术规范化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避孕节育技术和方法,大力降低手术并发症。2000年,节育手术中出现的并发症16例,2006年至今没有新发病例。

6.生存环境加速改善。一是妇女人身权利保障有力。十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保障妇女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保护妇女免受一切形式的不法侵害,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公安机关大力查处强奸拐卖妇女等犯罪行为,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自2000年来破获强奸案数累计达91起,解救拐卖妇女儿童人数累计达77人;二是妇女脱贫进程明显加快。加大对扶贫方面的财政投入,由2000年841万元增加至2010年的6028元,完善低收入妇女群体的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减少至49315人,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不断增长。2010年启动的16个整村脱贫村共实施项目25个,其中已完工验收20个,完工待验收2个,正在建设3个;仅2010年,扶贫培训达20856人次;三是妇女居住质量加速改善。2010年,共投入资金3740万元改水改厕,是2000年的12倍;农村使用卫生厕所户数由2000年仅仅的300户增加到2010年45255户,增加了44955户。农村改水受益率、自来水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97.0%、89.6%、34.8%,把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精力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妇女生存环境大为改观。大力治理环境污染,保障人民生存自然环境。2010年我县用于环境污染方面的财政投入为17500万元,为2000年的13倍。城镇污水处理率为100%,做到不让一滴有害污水影响干净清洁的生活环境;城市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2010年新安装果皮箱425个,添臵新式垃圾收运箱70个,配套车厢可卸式垃圾收运车10辆,新增压缩式垃圾收运车4辆,新添臵1辆环卫机械清扫车,1台吸污车,新建垃圾中转站8座。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4.0%;市容环境进一步美化,成功取缔人力三轮车运营,整治主干道临街面的晴雨棚、报亭电话亭、蜂窝煤炉灶、乱排油烟等违规行为,拆除遮绿、破旧、有碍观瞻的广告等;园林绿化上档升级,改造花台96个,新开工建设关门岩和体育公园,实现鲜花上街。2010年城镇绿化覆盖率为44.3%。

(二)儿童事业焕然一新

1.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一是 “优生”水平提升。加强孕产期医疗检查,全程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医治胎儿病情,新生婴儿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由2000年的17.1‰下降至了2010年的2.42‰,下降了14.68个千分点;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由2000年7.8%下降至2010年的0.37%,下降了7.43个百分点;2010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0;2010年婴儿死亡率下降至了9.67‰。二是 “优育”质量提高。2010年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0.14%,仅为2000年的1/10; 婴儿母乳喂养率94.94%,高于“85%”的国家目标和“80%”的重庆目标;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以县为单位达到98.1%以上;卡介苗、麻疹接种率均达到100%;脊髓灰质炎、白百破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率均在99.0%左右,基本实现每个儿童得到预防疾病接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为90.5%。

2.教育质量显著提升。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教学条件,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培养儿童健康成长的抓手,完善了教育教学督导评估制度,从办学方向、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常规、教学质量等方面对学校实现量化考核评估,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十年来,我县学前教育发展良好,在校在园人数逐年增加,由2000年的9532人快速上升至2010年的16217人;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中小学适龄儿童受教育人数明显增多。2010年,我县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8%;小学五年保留率为到达95.53%;初中教育稳固发展,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9.6%,初中三年保留率达94.0%;高中教育快速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27.1%提高到了2010年的80.2%。高中阶段学生由2000年的3419人增加至了2010年的13200人,我县教育已经由初级阶段过渡到了中级阶段。

3.儿童权益保障有力。我县政法部门在实施两规划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一是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和打击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把侵害儿童人身安全、拐卖儿童等违法犯罪活动,作为“严打”惩治的重点,有效地遏制了暴力侵害儿童和拐卖儿童犯罪的势头,维护了儿童成长的合法权益。2008年来,累计破获拐卖儿童案10起。二是建立、完善法律援助机构,积极开展儿童法律援助,维护了儿童应有的合法权益。

4.成长环境不断改善。报刊、电视台等各类媒体加强了对保护儿童的法律法规的宣传,社会各界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辅导,广泛传播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呼吁全社会关注关爱儿童的健康成长。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大了对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的监管力度,有力地保护了儿童的安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及网吧等娱乐场所的整治,净化儿童生存环境。“儿童优先”原则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做表率,为儿童办实事”的良好社会氛围业已形成。特别是我县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创新模式取得明显成效,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平台。

三、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十年来,我县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成绩是可喜的,成效是明显的,但由于我县发展基础差,区域区位优势仍相对较弱,在发展进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

(一)女性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女性就业层次相对较低,再就业压力大。妇女就业数量和就业层次总体上低于男性,2010年,我县城镇经济单位就业人员女性比重为34.6%,低于全国及重庆40%的目标。即3个就业人 员中只有1个女性。女性就业多集中在相对技术含量较低,收入水平不高的行业,对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妇女经济社会地位形成一定制约。

(二)女性婚前检查没有进展

新的婚姻法登记条例出台后,受经济条件和人们意识等原因的影响,我县婚检工作仍然面临严峻挑战,目前尚未开展此项工作,远远低于重庆“60%”的目标。婚检工作不能得以落实,这必然对婚姻生活质量和下一代优生优育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出生人口质量。

(三)女性干部配备仍然偏低

在县级政府领导班子中女性人数为0人,低于重庆目标“1”人标准,乡镇领导班女干部配备率81%,而重庆目标为100%,离“每个乡镇领导班子中至少有1名女性干部”的要求还有差距。

(四)留守儿童问题仍需重视

据人口普查初步统计,2010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口达十二万人以上,大部份为农村人口,其中有小孩的青壮年约占90%。留守儿童保健、心理辅导、计划免疫、义务教育等应如何管理,仍是全县儿童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问题。

(五)社会问题影响儿童成长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就业渠道虽然增多,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城镇待业、下岗失业人员绝对数并未明显减少,职工失业必然使一部分家庭在一个时期内生活水平下降,给这些家庭的儿童生活、学习和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城市失业职工家庭贫困,直接导致该地儿童的生活、学习、健康水平下降。此外,离婚率的攀升使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儿童数量不断增多,这些儿童的成长也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六)农村居住环境有待提高

传统农村厕所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滋生病菌苍蝇,影响身体健康,容易引发疾病。我县农村改水、改厕仍处较低水平,农村“脏乱差”的卫生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性转变,离干净、环保、卫生的生活环境差距明显。2010年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34.8%,距离实现“40%”的目标还差5.2个百分点。

四、强措补漏再展辉煌

(一)加大两纲宣传力度

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新“两纲”。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宣传实施新“两纲”的意义和各项目标任务;宣传有关妇女儿童的法律法规、国际公约;宣传党和政府有关妇女儿童工作的方针政策。各妇儿工委组织成员要将学习、宣传“两纲”作为近期工作的重点,作出具体的安排。为全社会都来了解、支持并积极投身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来。

(二)调动妇儿主动参与

做好两纲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对一些起伏较大的指标,要专题研究,分析原因,找准突破口,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妇女儿童是实施纲要受益的主体,也是参与纲要实施的重要力量。要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儿童挖掘自身潜 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参与实施纲要的过程中,求得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三)强化女性就业培训

有关部门应将女性就业问题纳入议事日程,鼓励社会团体和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创业培训。相关部门要实行联动工作机制,组织实施女性创业免费培训,扩大女性创业免费培训的覆盖面,根据知识女性、下岗创业女性、返乡创业女性等不同层次创业者的需求,进行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女性培训,增强女性创业能力。

(四)启动妇女婚前检查

应将妇女婚前医学检查进行立项,多方筹措资金,立即启动妇女婚前医学检查工作,为妇女提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促进婚前医学检查率的提高,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协调和沟通,共同配合,齐抓共管,认真落实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

(五)提升儿童卫保水平

全县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合理安排和增加妇幼卫生、疾病控制等基本卫生服务经费的投入,重点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的建设和规范化服务,特别是急救、产儿科建设,创造安全分娩的必要条件,提高农村孕妇住院分娩率,切实抓好母婴安全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两大工程。同时继续推广适宜的医疗保健技术,保证卫生保健知识在妇女儿童中的有效普及;并大力推行医疗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健康保障制度,提高儿童享受保健和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六)巩固义务教育成果

在完善教育投入机制的基础上增加义务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有效降低农村辍学率,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精神。

(七)重视流动人口子女

对城镇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儿童逐步实行保健管理,提高流动人口中儿童的保健覆盖率;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完善他们的就学制度,特别要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向城镇转移后的就学需求。

(八)新建儿童福利机构

重视失去家庭监护、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人抚养的儿童弃婴和残废儿童的生存与成长环境。对无人监护或长期流浪在外,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这些儿童,建议由民政部门举办,国家给予经费新建符合发展纲要的儿童福利机构,保护儿童的公民权利及生存、生活和受教育的权利。

(九)提高农村居住质量

4.经典教育十年回眸 篇四

2012-08-27 09:53:00 来源:金黔在线

参与互动(0)

收藏打印字号: T|T

农村改善 农民致富特色城镇批量形成——贵州省推进城镇化建设十年回眸

数字为证随着多年的不懈努力,我省各地城镇基础设施得到持续改善,城镇住房保障力度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全省的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从发展数据看,2002年,全省城镇化率仅为24.01%,2011年为35%,增长了11%,与全国相比,差距在逐步缩小。10年来,我省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400亿元,超过新中国成立后50年的累计投资规模。

10年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大幅增加,高速公路的发展成为我省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至201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4.98万公里。已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超过4000公里。

全省县城以上城镇污水处理量达到32137.46万立方米,累计消减COD4.59万吨,供水质量公示指标达到了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燃气的普及率也同步提高。

同时,我省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随着一批重点镇、特色镇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小城镇人口承载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的前提是让人们居有其屋。近年,我省大力推动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建设工程项目。解决了农民工进城住房难的问题。以2010年为例,这一年,新开工廉租住房81582套,经济适用住房开工18043套;公共租赁住房开工10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8647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实物安置1839套;林场棚户区改造2009套。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农业省份,由于自然条件、历史等多种因素制约,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群众居住条件差的状况比较严重,一是数量大。2008年以前,全省共有危房户192.48万户,占农户总数831.2万户的23.16%;二是分布广。全省1449个乡(镇)都有危房;三是涉及困难群体多。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等特困农户达125.84万户,占全部危房的65.38%。借2008年5月,我省被确定为全国首个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省份之良机,全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先后开展了“万户试点”和“扩大试点”。从2009年2月起,在全省全面启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通过“整县(市、区)推进,带动全省农村危房改善工作,至2011年,全省35.61万户农民住上了新房,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李克强副总理视察贵州时指出:“贵州以解决农村危房改造为切入点的民生问题取得

新的进展,贵州的农村危房改造为全国提供了新鲜经验。”

生动实践一:城镇规模不断扩张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10年前,当人们外出到“珠三角”、“长三角”,往往惊异人家小城镇建设的成就。宽阔的马路,平整而干净的文化广场,丰富的夜生活,反观贵州的不少县城,昏暗的灯光,杂乱无章的市容市貌、狭窄零乱的道路交通,更遑论那些因投入匮乏而多年失修的乡镇政府所在地。

10年后的今天,我省许多城镇建设令人刮目相看。走进遵义县城南白镇,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了由于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变化。一条条柏油路干净平整,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增添了都市气息,各色各类的商铺开满了大街小巷。一位叫王玉全的居民告诉记者:“以前南白镇就是那么几条小街,现在县城(长大)了,走一圈要好几个小时。家门口还有文化广场,唱歌、打球、比过去的日子安逸多了。”

遵义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提供的一组数据表明,城镇化建设有力地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及条件。至2011年10月,遵义县城建投资13.69亿元,为“十五”期间城建总投资的1.5倍;“十一五”期间,商品房开发面积近800万平方米,城镇基础设施近20亿元,两项均为“十五”期间的10倍。

地处黔中腹地的平坝县,近年来,结合“整脏治乱”、“旧城改造”等活动,投入巨资维修道路、改造和新修公厕、农贸市场等,投资上亿元,修建东门综合客运站工程、迎宾大道及高新区文化广场等。

县城“长大”了,小乡镇更繁华了。通过城镇化建设带领作用,类似遵义南白镇、平坝县城发生的巨变,以及激发出的干事激情,在黔贵大地上处处可见可闻。

生动实践二:小城镇建设有声有色拉动特色产业的形成,为农民转移进城创造了条件多年来,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是个绕不开的考题。缺少就业岗位,农产品交易走不出内循环的怪圈,自产自销,少与外界发生关联。地方经济结构单一,增长乏力。

是近10年来的大力推进的城镇化建设,为各地进行的特色小城镇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各地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为进城农民转移进城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六盘水市围绕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做“煤炭文章”。从2000年至2011年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10%以上。该市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把发展煤化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此举不仅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且为城镇化率的提高夯实了基础。有“人类灵魂的最后栖息地”之称的黔东南,把产业规划纳入了城镇规划范畴。镇远、雷山、剑河等一批以特色旅游资源支撑的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大批农民通过家门口就业,鼓起了“钱袋子”。

遵义市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如遵义县乌江镇依托乌江,把城镇建设与旅游产

业发展、红色文化相结合,融资1.47亿元,通过旧城改造,初步建成乌江豆腐鱼饮食一条街;虾子镇山辣椒产业带动城镇化发展,如今有万余人从事与辣椒产业相关的工作。类似的乡镇成了区域性节点。

新兴产业的崛起,为我省的城镇化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产业所产生的强力磁场,吸引了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哪里有活路,我们就奔向哪里!在惠水长田工业园打工的毕节农民工小许告诉记者说。工业项目带动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生产的迅速聚集,凡是有工业园区或重点工程项目的乡镇,人气和财气的吸附能力都呈现惊人的跃进。

生动实践三:创新思维,推动了政策和资金两大支持机制的形成这10年,我省已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无论是城镇化水平、城镇规模都超过10年前。

贵阳市城镇化率已达38%;遵义市和毕节提出了城镇化率年均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的城市化发展规划,是“十二五”期间城市化推动的主要区域,六盘水市、安顺市也制订城镇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的发展目标。

近10年贵州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得益于解放思想,打开视野、创新工作机制,在政策和资金上形成了强大的支持机制。

2012年8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通过省委十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的审议。当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运用开发性金融的理念,加快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自2002年成立后,至目前,累计向贵州投放1300多亿元贷款中,涉及城镇化领域的比例达40%以上。对于我省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位居省内金融行业之首。近年来,国开行贵州省分行与全省9个州市相继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坚持融资优势和政府组织的协调优势相结合,最大程度整合并放大了政府、金融、市场的力量,搭建规范的投融资公司,最终以市场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地方政府实现城镇化发展目标。近年来,国开行贵州分行已引入上百亿元省外资金用于贵州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创新开发出结构性银团产品,解决了贵州二级公路建设融资难题。向贵阳市提供80亿元贷款,支持16个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帮助地方政府首次引进社保资金入黔。在推进银行合作的过程中,坚持规划先行,通过积极支持和参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十二五”规划编制,把开发性金融服务理念植入地方发展规划和融资策划中,放大其支持作用。

城镇化建设离不开用地问题。省国土厅通过争取增量、盘活存量、节约集约用地等,为我省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提供有力的用地支持。除争取国土资源部追加奖励2.13万亩土地指标外,2010年,又使我省获得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5000亩,使全省周转指标达1.6万亩。同时清理出22万亩存量建设用地。据介绍,2010年,我省建设用地指标创历史新高,全年用地达36万亩,占到国家指标的9.9%。

10年来,全省上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既改善了民生,又促进了发展,用大量实践活动,生动诠释了科学发展的理念精髓之

所在。

小城镇“长大” 农民“钱袋子”鼓了

5.十年经典诗歌 篇五

时间是一个个小圆点

顶着昏黄的记忆在梦里逗留

一连串的沉默,缅怀着哪个笑脸

我无力举起的左手

承载着谁的思念

在泪光朦胧中重生。又死去

我转身便看见自己

拉耸着背影对着黑夜哭泣

不与人道说的疼痛在心里打结

一圈又一圈,打转了无数昼夜

等不着漫天雪花飘零

心里的抑郁早已冰冻三尺

那么轻的.呼唤

摇摇欲碎的梦境

在风里如此禁不住推敲

曾几时,我试着在星空记录岁月

一圈一圈的满是苦涩的年轮

十个春秋的思量打不动一颗心的青睐

一阵风的呼喊却是弥久的芳香

十年一路向前

我的身影越来越长

嘴角开始凝结成月牙

无论春暖开花

秋实叶落

十年。那是种坚持

是种嘲讽

风吹了十年没有老

黄昏依然娇艳如昔

而谁的青丝长出了彷徨

我躲在四月的秋风里

和料峭的雨丝一样

为十年画一个圆点

是休止符

亦是未完待续

6.唐山大地震经典报道回眸 篇六

关于唐山大地震的新闻报道, 恰逢“文革”、“批邓”和批所谓“右倾翻案风”的高潮阶段, 多种一言难尽的因素使然, 此次重大自然灾害中国媒体阻止了灾难信息的流动。报道爱站在“人”如何同灾害作斗争的角度, 肯定人的精神与力量;著名新闻学者、复旦大学王中教授谓之“灾害不是新闻, 抗灾救灾才是新闻”;灾害报道向着更加偏激主观和模式化的方向发展。唐山大地震的死亡人数为242419人, 至少有3600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到约120亿美元。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多人的报道, 是1979年根据中国地震学会提供的确切数据而公开披露的, 时间在事实发生近三年之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教授张威认为, 这种惊人的延宕和负面事件正面报道实际上背叛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是对读者不负责任的做法。

但笔者近日通过翻阅唐山大地震期间的“老新闻”发现:中外记者笔下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好新闻, 不少堪称“经典报道”。

一统天下的新华社通稿

新闻通稿是国家通讯社的拳头产品和金字招牌之一, 通稿的影响和普及力遍及所有媒体用户和广大读者, 通稿的潜在受众是任何一家媒体都无法比拟的。

之一【新华社1976年7月28日讯】我国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一丰南一带, 7月28日3时42分发生强烈地震。天津、北京市也有较强震感。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 这次地震为7.5级, 震中在北纬39.4度, 东经118.1度。 (笔者注:据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 7月28日新华社播发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的消息。姚文元一再“指示”新华社、《人民日报》, 报道不要太多, 太集中, 注意其他方面如批邓、促生产报道。)

之二开滦煤矿万名井下工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 绝大多数在地震发生的当天就陆续撤离险区, 返回了地面。新华社记者就此在1976年8月17日自唐山发出了长篇事件通讯《奇迹是这样创造的开滦煤矿万名井下工人脱险记》。《河北日报》刊发的若干好稿

之一《解放军舍生忘死救亲人》 (1976年8月3日) 副师长李向谦自己的三个孩子压在楼里, 可他从倒塌的楼房中脱险后, 不顾自己的孩子, 立即跑到前边, 组织部队抢救群众……

之二《毛主席派人送来恩情水》 (1976年8月3日、由北大中文系新闻进修班赴唐小分队采写) 8月1日上午, 一辆辆带有“慰问灾区人民”标志的载水汽车, 驶入市区, 送到了暂时断水的居民点, 居民们激情满怀, 一片沸腾。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端起一碗恩情水, 看了又看, 瞧了又瞧, 热泪夺眶而出……

之三读者 (唐山市制镜厂工人梁凤华) 来信《毛主席恩情比海深社会主义无限好》 (1976年8月10日)

之四《两个婴儿的诞生———抗震救灾速写》 (1976年8月12日) ……地还在震动着, 天又下着雨, 王桂秋、张淑荣就要生产了。唐山市委机关的一个女干部, 唐山钢厂的一个青年女工, 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 把她们转移到市委大院的小汽车上。一个原来陪同女儿来医院生孩子的魏大娘, 在汽车上为王桂秋和张淑荣接生。

中午一点钟, 一个小生命哇哇地呼叫着降生了。

又过了两个多钟头, 又一个小生命来到了人间……

之五《冲向胜利的带头人记开滦赵各庄矿老工人陈树海带领阶级兄弟奋战十五昼夜的事迹》 (1976年8月24日)

《解放军报》的事件通讯

《一分不差北京部队某部一排清理唐山新华中路银行金库纪事》 (1976年8月26日) 北京部队某部一排接受了一项光荣任务:清理人民银行新华中路办事处的金库。

金库被强烈地震震塌了, 里面埋着现金九十一万五千一百五十元零九分。

越是往后, 钱越难找。……又经过三个多钟头的过细搜索, 只差五分钱了。

排长于春荫说:“财经工作上允许百万分之一的误差, 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却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误差!”

银行工作同志为战士们的精神所感动, 再次清点数目, 又查到三分钱。

新战士张志良爬在内间的小洞里摸索。他扒开已经不知扒了多少遍的泥土, 搬开在墙根的乱砖头, 手指探进砖缝去, 触到了一个硬子儿。他一阵兴奋, 抠出来用手电一照, 正是一枚两分的硬币, 已经和泥土同样颜色了。

外国传媒如何报道唐山大地震

法新社报道中国地震区军民展开抗灾救灾斗争记者弗利波在7月29日发自秦皇岛的电文中说:救灾工作在非常有纪律、十分镇静地进行;所有外国目击者都对中国人表现的冷静和镇定有深刻印象。

法国《震旦报》7月31日和8月1日一期 (合刊) , 以《一国人民为最坏的情况作好准备》为题, 发表菲·贝尔内的文章, 说中国人民有组织、忘我、沉着勇敢、办事有效率, 为世界树立了榜样。

我首都的抗震救灾工作组织得好 (此标题为《参考消息》编者所加) 【法新社香港8月1日电】今天从北京到达这里的外国外交官一致说, 中国首都的人民在7月28日的地震以后保持了镇静, 一切“非常有秩序”。

中国人民应付突然灾难的能力给外国人以很深的印象【安莎社北京8月2日电】北京以及特别是离北京150公里的唐山、丰南地区的人, 第五次感到地震至今已经五天了, 现在仍保持着非常状态。

据外国旅客说, 在中国东北最大城市沈阳的机场与地震灾区之间已经组织了空运, 撤退伤员, 输送食物和急救用品。

在北京, 中国人民———无论是当局还是百姓———应付突然的灾难的能力给外国人以很深的印象。

美国《纽约邮报》8月3日刊登一篇报道, 题目是《两个美国人谈中国地震》, 摘要如下:上星期三住在天津崭新的友谊饭店的雅各布·贾菲和他的夫人伊尔玛, 昨天结束了他们在受到地震侵袭的中国的不幸的旅行, 回到了他们在布朗克斯的贝切斯特区的家中。

贾菲夫人说:“甚至在地震期间, 中国人把我们当作尊敬的客人那样来接待, 他们竟然想到回那个旅馆去取回我们这些无谓的行李, 这实在使我惊讶。”

当他们坐在英国俱乐部里等待关于他们何时可以离开的进一步消息时, 贾菲夫人问一个中国陪同人员说, 他的国家如何能够完成所有必要的重建工作。

这位陪同人员告诉她, 如果某个东西“仍可使用, 那就保留它, 但是那么多的工厂和建筑物陈旧了, 这将是一个建造新东西的机会。”

贾菲夫人说:“我的上帝, 我想他们永远是乐观主义者。”

菲律宾《时代日报》8月4日刊登题为《中国人以伟大的坚忍不拔精神对付不幸》的文章说:团结、勇敢、坚韧和忍耐, 这就是中国人战胜他们的灾难性地震的方法。尽管别的国家表示愿意提供援助, 但是他们几乎完全是依靠自己进行救灾和恢复的。他的政策是自力更生。 (笔者注:自力更生, 拒绝外援, 中国人此举令世界惊讶又不解。)

【共同社东京8月5日电】题:恢复工作进展顺利, 地震后物价也未上涨自地震发生后, 卖有关食品和粮食的商店继续营业。在街上的帐篷群中, 开设了一些卖食品的小铺子, 此外还有不少流动货车。市内的饮食店成了大量生产主食馒头的工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物价同地震前丝毫没有变化。

【时事社东京8月9日电】题:奇迹般地消除震灾, 开滦煤矿部分矿井重新出煤

日本《长周新闻》8月7日刊登一篇文章, 题目是《中国河北省的大地震, 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有条不紊地进行救灾工作》, 摘要如下:目前, 中国在政府和共产党的领导下, 动员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干部等各界人民, 正在大规模地而且秩序井然地进行河北省大地震所造成的灾害的救援工作和生产活动。

【时事社东京8月16日电】题:北京700万居民返回住宅中国当局15日深夜说“北京地区不大可能会发生强烈的余震”。这事实上是解除了地震警报。自7月28日以来, 在公园和街头过着帐篷生活的700万居民, 16日早晨开始拆除临时搭起的窝棚, 准备回家。

这一天北京居民喜气洋洋, 充满了活力。

另外, 在各国大使馆内避难的外国人, 也开始回到建国门外和三里屯等处的公寓。

唐山丰南抗震救灾先进单位、模范人物代表会议【路透社北京9月1日电】今天当大约五千军人和平民从中国遭到地震的河北省到达北京时, 军队和警察将北京火车站围了起来, 这些军人和平民受到了相当于一位国家元首所受到的欢迎。

街道两旁的中国人用不同的姿势向到达的人挥手, 并说这些人是从震中地区来的。

火车站正面悬挂的一条大的红色横幅上写着:“向战斗在抗震救灾前线的英雄们致敬!”

数百名穿着颜色鲜艳服装的姑娘跳着舞、挥动着花束, 伴随着鼓号声响齐声高喊“欢迎, 欢迎”。一行行服装整齐的军人和平民从火车站一直排到守候着的一排排大轿车。

一队队大轿车将到达的人员载送到位于首都中心的人民大会堂。

7.生命教育回眸与展望 篇七

周才芳

内容摘要:本文从国内外对生命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综述,展望生命教育应从身心健康角度、生存与死亡的角度、宗教和社会的角度、生命安全的角度和生命价值的角度出发。

关键词:生命教育;回眸;展望

一、国外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

生命教育最早开始于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Herman Feifel于1959年发表了第一部死亡教育的代表著作《死亡的意义》(The meaning of death)。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在加州创建阿南达学校,关注反吸毒、预防艾滋病、自杀、暴力等。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在美国大学里开设了正规的生命教育的课程。1963年,Robert Fulton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大学里首次开设了美国大学的第一门正规生命教育课程。1970年,第一次死亡教育的研讨会在明尼苏达州的哈姆莱恩大学举行,随后生命教育逐渐受到重视。据统计,1973年美国已有六百多所大学开设死亡教育课程。而发展至1976年,除了有一千五百所中小学实施死亡教育课程外,还成立了“死亡教育与谘商协会”,这是美国最重要的死亡教育专业组织。此外,死亡教育与咨询协会还建立了“死亡教育师”(Professional Death Educator, PDE)与“悲伤谘商师”(Certified Grief Counselor, CGC)等专业执照。1979 年在澳洲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 LEC), 该中心现已发展为一个国际性机构, 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防制。日本的上智大学自1982年以来一直坚持举办死亡教育讲座, 通过对死亡知识的传播, 倡导人们珍惜生命, 热爱生活, 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日本从1989年修改的新的《教学大纲》中针对学生的自杀、杀人、破坏环境、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也明确表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的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英国的生命教育中心创立于1986年, 主旨也在于防治药物滥用。1990年英国政府把生命教育课程规定为跨领域课程, 它的开设意味着生命教育开始受到英国政府的重视,2002年8月开始,生命教育被英国政府纳入国家和学校的正规教育 1

课程, 在国家正式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成为英国重要的教育改革政策, 乌克兰2001年开始开设生命科学基础课。

二、国内关于生命教育现状的研究

国内开展生命教育起步较晚,中国台湾地区教育界将死亡教育和生死教育整合,称为“生命教育”。港台地区的生命教育在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96年我国台湾地区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 并把2001年定位“生命教育年”, 生命教育在台湾开始蓬勃发展。20 世纪末香港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其生命教育从宗教的角度开展,内容涉及宗教教育、德育、伦理、公民教育等二十几个科目, 开办了“宗教与人生—优质生命教育的追寻”等网站, 出版了《香港的生命教育》等专著, 取得了一些成果。2002 年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明确提出以生命教育整合公民教育及价值教育, 并在多所学校推广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课程, 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 增强抵抗逆境的能力。

这种理念开始在港台地区传播,近几年传入内地,但如何传播生命教育相关知识和合理有效设计生命教育课程,一直是最近在努力尝试和借鉴中。

从教育的最初目的是关注人的生命。21 世纪的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多的学者感到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认识生命的价值。虽然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为滞后, 但可喜的是近年许多学者和学校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 逐步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提出了一些生命教育的见解。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意见》中, 特别强调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2003 年4月8日,湖北省召开了“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辽宁省教育系统2004年12月23日开始在全省启动生命教育工程,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预防艾滋病、远离“死亡游戏”、培养健康心理的生命教育内容。2004年4月在杭州召开的“两岸三地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上,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香港、台湾等地的40多位专家教授纷纷呼吁,必须重视校园“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这一教育理念, 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校园。2006年全国两会专栏报道所载, 针对大学生轻生、自杀所暴露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开设“生命教育”课,打造心理长城。2006年12月28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 教育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联合支持的以“优化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

来自全国15个省市区、28个城市的代表和北大、清华、人大在内的67所学校, 及来自香港、台湾等200多名专家及教育界人士参与探讨了生命教育在中国的现状、必要性及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体系和模式, 并积极讨论了社会热点问题和分享生命教育案例。在“5.12汶川地震”后,2008年9月1日全国中小学生开学的第一天,第一堂就对四川中小学生进行了生命教育的课。面对灾难应该如何逃生,及时对灾后的心理,身体受到严重的创伤,如何疏导、防治心理疾病的发生。

三、生命教育展望

近些年来在国内外对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从身心健康角度、生存与死亡的角度、宗教和社会的角度、生命安全的角度和生命价值的角度出发。

第一,身心健康的角度。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恶化、能源危机、核战争等一系列问题威胁着人生命的存在。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加剧所导致的压力感加重;生活节奏加快所带来的紧张感增加;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引起心理失衡;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造成心理上的困惑;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这些问题导致了青少年中他杀与自杀现象严重。这是目前国内外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了解人体生理结构,生命的孕育、成长发育的知识,以增进健康、预防疾病、面对危机的技能以及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比如美国的生命教育系列教材就叫做《Health & Wellness》,包括五大单元,分别是:心理、情感、家庭和社会的健康;成长与营养;个人的健康和安全;药物和疾病预防;社区和环境的健康。澳洲的生命教育意在对吸烟和吸毒的预防,以及将酗酒和吸毒的危害减到最低;英国的生命教育在反毒教育的基础上,更是学校进行课程整合的资源,促使青少年对多方信息全面地接受;美国的生命教育协助孩子从事学习以外的学习和休闲课程,帮助孩子做出有益健康生活的选择。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疾病防治教育、成长教育、环境与健康教育等。通过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正确的姿势,积极的锻炼、适量睡眠),杜绝不良行为对生命的伤害,主动避开环境危害和戒除不良嗜好(如戒烟、戒酒、不乱用药品、缺少运动、嗜好高脂食物、不良进食习惯),使学生养成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身心健康教育,要教育学生认识、尊重和珍惜

生命,切不可透支生命。据专家介绍,生活作息不规律、工作高强度、食物没营养等等都会造成身体免疫力低下,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青春期是青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异性兴趣、异性交往也给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负担,甚至产生不良行为。

因此,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工作和休息,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同时,也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向大学生传授或提供各种缓解压力的方法与技巧, 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生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及和谐交往的人际关系,让他们自己有能力来面对压力,缓解压力,防止他们采用错误、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培养青少年自尊、自信、自爱和维护基本权利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第二,生存和死亡的角度。以生存教育为重点,培育健康生命的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重视生存教育,以增加大学生对复杂影响的抵抗力。它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与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同时学会和掌握基本的生存本领和生存技能,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远大理想、抱负和坚定信念的人。

死亡是生命的最终过程,是生命回归自然的必然过程,任何生命都经历孕育、生长、生病、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而且是不可逆转的。人不仅有必然的生老病死,还有可能因各种变故造成不正常死亡。在美国、英国,70年代末开始重视死亡教育,开设了“临终关怀与咨询”(dying care and counseling)、“哀伤谘商”(grief counseling)已愈见繁荣。美国从幼稚园到大学都逐步开设了这门课程, 医院和社会服务机构也有相关座谈会、研习会。死亡教育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死亡的意义、本质、以及学习如何充实地生活与有尊严地死亡。生死并不神秘,有生必有死,正是“死”更能突出生命之宝贵、生命之短、生命是不可逆转的。

第三, 宗教和社会的角度。宗教取向的生命教育重视让人相信神的存在,感受神的恩泽, 并能根据教义了解人的生、老、病、死, 遵循神的旨意去做, 从而使人获得神的接纳, 并能最终回归神的国度, 以求灵魂的安顿, 起到净化人心, 引人为善的作用。另外, 要关注人的社会性发展, 重视社会能力的培养, 使个体能成为一位德行与学问兼备的人。

第四,生命安全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提高他们保护生命的能力,是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讲究生命的价值首先是基于生命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才能发展和提升生命的价值。但大力提倡见义勇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倡救人的科学方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1955年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划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要要。把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归属于最基本的需求,而这两种需求主要是维持生活之根本,生存是必然。只有生命得到安全,才能成就自己。

第五,生命价值教育。认识和尊重自然生命的基础上,更多应对生命价值的启发和引导,对生命价值作现实地、清楚地解析,让他们真正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首先,生命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承诺,是一种责任。在任何挫折与不幸面前,个人和他人都没有任何权利草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其次,生命是一个过程,自然会遇到许多艰辛和挫折,学会挑战苦难,磨练生命坚强的意志,生命才会有价值。最后,个体生命的存在客观上影响着社会和他人, 这种影响是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指标。

生命的最高价值的真实写照正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活在世上,就要活得有意义、有尊严,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参考文献:

①石中英,王卫东:《生命化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②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教育科学出版社 ③[台]张淑美.中学“生命教育”手册[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5.21.④ 雷静.近十年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 J].教育探索, 2005

8.背包十年经典语录 篇八

 天堂,不过是灵魂自由的人来来往往。

 他告诉我世俗的眼光不重要,自己内心的声音才重要;他教会我要去细致观察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视角。

谢谢你,文森特•梵高。

 我们要相信,自己在某个领域是块真金,这是我们战胜生活磨难的底牌。

 无论是否有信仰,只要能够日日自持,控制欲望,善良而不贪婪,怎样将都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 我们来丽江,就是为了能好好地哭一场或者醉一场。

哭过醉过之后,一切都可以重来。

 对我来说,简单与自由同义。

大多数人,一直在做加法,积累了很多,想要放下时,发现自己变成了温水中的青蛙,想跳已经没有力气。

而我因为没有负担,才能越飞越高,越走越远。

 在妈妈心中一定有一张世界地图。

那地图上没有国家,没有城市,只有我走过的每一步路。

我也知道,我的每一步都踏着她的担心。

 旅行者和街头艺人之间有着相通的本质。

街头艺人粉墨登场,对他们来说,处处是舞台。

而旅行者虽然素面朝天,可在我看来,处处都是人生。

 我喜欢和有天赋的人一起旅行,那是在路途之外,另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

 风筝能否高飞,梦想能否实现,关键不在于线有多长风有多大或者有多少外力的支持与帮助,而在于我们自己的态度。

是否乐观,是否坚定,是否专注。

 如果把英语比作基本武器,把浅尝辄止地突击学习其他语言比作秘密武器,那自助旅行者打通语言关的终极武器就是微笑了。

 相同的地方,相同的人,相同的事情,但是对不同人施加的影响截然不同。

这是别人的旅行无法被复制的.原因,也是旅行的魅力所在。

 加尔各答修道院里的义工身份多样,有法国来的学生,有加拿大的司机,来自荷兰的银行家。

大家朗声言笑。

给某个相熟修女起个无伤大雅的外号,抱怨加尔各答出租车宰客的无良,讨论着两周后即将开始的非洲旅行。

大家来这里工作,不但没有任何报酬,还要搭上机票、伙食费、住宿等各项开支。

但仍义无反顾地来了,因为大家都明确地知道,帮助别人即是帮助自己,爱别人即是爱自己。

 原来,每一个旅行者真的只是一颗孤独行星。

原来,孤独是自由的另外一个名字。

 我曾经做过八份各种各样的工作,原来我最喜欢最擅长的却只是旅行,然后把旅行记录,再和朋友分享。

如果这算一种职业,我能做得比任何人都要敬业和出色。

 原来凤凰提供了这样一个地方,让人把遗忘的时光重新品尝。

 他用他的舞步,他的歌声,他的极致,他的独行,把自己的传说变成传奇,把传奇变成神话。

其实MJ永远都不会走,在爱他的人心中。

 旅行应该是美学建筑学历史学,而绝对不应该是经济学。

如果把在巴黎转机就算去过法国,那我绕地球一圈,哪用的了3000美元?

 所谓坚强,不是在灾难面前不哭,而是要笑着面对以后。

 真正的奢华并不仅是指硬件设施的品牌与造价,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服务态度。

后者虽然看不见,却能让人感受得到。

 摄影应该像写作一样,是对一瞬间所见所感的记录,是对一个人成长的记录,永远不要追求被大多数人认可。

当一个人自信力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建立自己的审美体系和价值标准的时候,还有谁会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评价?而在这样的时候,你的信念你的坚持已足以把别人感动。

9.外婆十年祭经典美文 篇九

不知道何时起,我喜欢上了讲故事,一些难掩于岁月的故事,一些并不欢乐的故事。十年了,看着眼泪依旧婆娑的母亲,我想有些事情终究无法用时间抚平。

十年了,第一次来到外婆的坟前。矮矮的小土坡,埋着母亲的挚爱,也埋着我一生的遗憾。天有点冷,跪着的膝盖格外潮湿,看着墓碑上显眼的字,依旧觉得这就是一场梦。可是一把黄土相隔,便是永别。

母亲和小姨们趴在地上放肆的哭泣,宝宝恐慌的抱着母亲,问奶奶怎么了。母亲指着外婆的坟,说奶奶没有妈妈了!宝宝的小手慌张的擦着母亲的眼睛,满眼的怜惜。

我的外婆是个美人,一双大眼睛里全是慈爱,腿脚不便的她总是趴在窗户边看外面的天空。每次去看望外婆,还没来及打招呼,便看到她微笑的眼睛。她欢喜的向我招手,急忙下了土炕出来迎接外孙的到来。每次去外婆家,她总是特别忙碌,简单的米面被外婆做出新的花样,别提有多好吃。尤其是外婆做的麦穗饭,谁也比不上。

外婆有双巧手,绣的鞋垫像是艺术品。母亲至今珍藏着几双,想念外婆的时候拿出来看看。我们小时候的棉衣、鞋子都是外婆做的,密密麻麻的针线全是她的`爱,多好的鞋子都没有外婆做的舒服,至今也只有怀念了。

苹果成熟的季节,总会提一袋子给外婆送去。她用欢喜的微笑迎接我来,用不舍的眼神目送我离开。不管走多久,总会看到她伸着脖子,痴痴地在门口张望。

后来外婆突然病重,卧床不起,所有人都猝不及防。面对以前的小病小痛,大家习以为常。外婆日渐憔悴的脸色,母亲和小姨们开始恐慌,然而只有我不知道,因为那年我高三。面对巨大的高考压力,他们选择了隐瞒。每天忙碌在书山题海的我,很久没有去看望外婆。听到的一直是安好的消息。

因为爷爷奶奶早逝,和外婆一起生活的原因,对她有特殊的依赖。我问外婆什么时候可以来看我,外婆说等我考上大学,一定要来祝贺。一说到考上大学,她的语气比我激动,叮嘱我别太累。我诉说着高考的迷茫和害怕,外婆耐心的一件件劝导。至今我都觉得,亲情是这个世界上治愈一切的良药。

高考前一个月,外婆去世了。我只能躲在学校的厕所里哭泣,没有时间参加葬礼,没有时间送外婆一程。那段时间我的情绪莫名的失控,眼泪止也止不住。心里空空的,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我想我必须考上大学,才是对外婆的交代。

那天鞭炮四起,身上挂满了红绸,我接受着所有亲朋好友的祝福,唯独我和母亲满脸忧郁。因为外婆没有等到这一天,终究带着遗憾离开了。而我,也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我的喜悦没法给最珍爱的人分享,这个遗憾让我终生难过。如果外婆多等我两个月该多好。

匆匆背着行囊去上大学,来不及去坟前给外婆磕头。只是朝着外婆沉睡的方向烧了一沓纸,跪着告诉她我没让您失望。这一别便是十年,奔波而忙碌的十年。

十年了,经历了曲曲折折的求职历程,经历了亲人的病痛离去,目睹了社会的复杂,感受着人心的浮躁。我想我在努力的成长,我也不再是弱不禁风的小姑娘。可是来到外婆的坟前,和当年一样,情绪崩溃了。我看着墓碑上熟悉的名字,往事在心头翻涌,泣不成声。

一把黄土阴阳相隔,时间冲不淡对亲人的想念。逝去的人留在了梦里,活着的人渐渐老去。这十年如果外婆还在,她的子孙一定能多尽孝的。可是眼前只是一座矮矮的坟,把所有人的心掏空。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是外婆一生的教诲。母亲拉起哭泣的我,说我们努力好好生活、踏实做人是对外婆最大的安慰。逝去的亲人无法挽留,活着的人要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人生不易,爱惜亲友。

上一篇:支部综合鉴定材料下一篇:两会精神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