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赏识教育心得

2024-10-07

读赏识教育心得(10篇)

1.读赏识教育心得 篇一

读《教你如何赏识孩子》心得体会

在百万公众网络学习活动中,我在贵州数字图书馆网上看了很多关于教学的书籍,其中《教你如何赏识孩子》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我反复阅读,这本书告诉我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太感谢了!感谢这次读书活动,感谢这书本给我知识与力量,感谢在我需要时专家给我开启心智的钥匙。

《教你如何赏识孩子》这本书中讲了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利用传统教育中赏识的巨大能量,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周婷婷也是在赏识教育的氛围中走向成功的典型。她自幼又聋又哑,但在父亲周弘“赏识—成功”法的教育下,在老师的帮助下,周婷婷走出了无声的世界。她不仅能言善辩,而且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享受了更多的人生幸福和成就感。

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它能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地表扬加鼓励,而是一种心态教育。赏识教育是从生命的角度切入,为孩子的生命而自豪。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塑造好孩子的感觉。

作为一位教师,说实话,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充满噪音,充满疲惫的。为了教学质量,为了班风班纪,为了各项评比,为了一份责任,为了一种良知……我们的每一天都工作得尽心尽力。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又容易烦心上火,于是批评学生、教育学生就会在所难免。批评学生,搞得学生、自己都没了好心情。

赏识,就是抓住了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你真棒!”“你很出色!”“这办法真妙!” “我真为你骄傲!”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它符合孩子那种希望得到他人肯定和欣赏的心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欣赏,赞美和鼓励便是助孩子飞向成功彼岸的翅膀。

赏识教育的本源是爱,如果我们的老师、家长都能用爱的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正确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点,那我们的孩子或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你能行”,“你真棒”,在老师、家长的鼓励下,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快乐中改变,在快乐中成长。赏识性语言与动作带给孩子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其奥妙就在于它卸掉了压在他们心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就象火山一样爆发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不少孩子有这样的体验,因为在某次考试中考出了好成绩,从此就爱上了该门课程;反之屡遭失败,就可能引起孩子对该门课程的憎恶。可见,成功意识对青少年的成长多么重要。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赏识是引导孩子走向成功的阶梯。作为老师、家长,应该学会赏识孩子。

因而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孩子都需要不断的激励。再也后的工作中,我会把赏识教育融入教学中,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健康成长。但也要防止走入误区,不能把赏识的目标定位于狭隘的成功,如第一名、考重点大学等,而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爱心,充满自信,全面发展的新人。

2.读《赏识教育》的体会 篇二

读《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塑造你的孩子,天才就在你身边。这是赏识教育最根本,最需要,也是最难掌握的一组三字经,说它是最根本的,因为它直接联系着教育的本质;说它是最需要的,因为这是每个无形生命应该具有的权利;说它最难掌握的,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操作技巧,更是一种教育智慧,应该说它是一切教育方法的前提。

“哪怕世上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们的孩子,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生命而自豪。”赏识教育为何能激发出这么大的潜力?原因就在于它满足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吃饭、穿衣、身体健康只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内心世界的满足和愉悦是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求,是一种高级需求,就孩子的无形生命而言,他们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到人世间的。

可是,我们有的家长忽视孩子的无形生命,不知道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他们认为,只要在物质上生活上对孩子尽量满足,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是最好的,对孩子来说,就足够了。这也正是他们苦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却并不领情的原因。

孩子的潜能需要星星之火的点燃。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赏识本身是孩子最渴望的精神需求,而家长在实际操作中把赏识仅仅理解为表扬加鼓励,于是走进了误区--为赏识而赏识。那么赏识教育到底能不能批评孩子呢?

3.赏识教育培训心得 篇三

北代中学

贾希淼

为期一天的培训转瞬即逝,时间虽短,但我在感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收获,收获着这来之不易的一天。刘教授的发言如此精彩,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使我们每一个学员收获很大、受益非浅。他们带着经验和方法跟我们一起来到课堂帮我们研究如何搞好赏识教育,帮我们解决了许多困惑和困难,我们也即将在专家们的理论引领下带着反思与反思后的策略回到教学岗位,走向实践。在精英与精英、经验与经验、智慧与智慧的交流和碰撞中,我们不仅如饥似渴地汲取着营养,更多了一份压力与激励,多了一份鞭策与自省。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学中我们知道的太少了,给学生的太少了,以前我总觉得自己付出的很多得到的甚少,现在觉得我们错了而且是大大的错了,一个人只有放开眼界去交流沟通才能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然后知不足。

赏识就如精神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是人性最本质的需求。赏识虽不是万能的,但不赏识是万万不能的。那么生活中该怎样赏识孩子呢?听完刘教授的讲座之后,我就自身而言,有几点浅薄的见解。一提到赏识,很多父母便习以为常地把它理解为表扬、奉承,其实这是大错特错。赏识教育既反对一味地指责、抱怨,也反对一味地表扬、夸奖和奉承。赏识的本质,用俗话说,就是看得起,适时地予以肯定。

天才,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与莎士比亚、爱迪生、贝多芬一样,每个正常孩子都有着一段潜能蕴藏,有望成为天才的时期,而开发与否,大抵决定于赏识与否。因为就算孩子们表现再出众,如果没有人赏识,他们就会疑虑这样做是否有意义、有价值,就不会持之以恒,形成燎原之势。

赏识的前提是爱孩子,但不是溺爱,对优点予以赞扬,对缺点也不能姑息迁就。老师们要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自己的权利,教师还要懂得发掘孩子身上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要信任自己的学生,正确的发展每个孩子的独特个性。要发现孩子们的长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短处,都有缺点,作为教师要正确提醒并用适当的方法来教育,每个孩子都免不了犯错,老师要遵循“士可杀不可辱”的原则来对待。

老师是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按照孩子成长的生理、心理特点,不拔苗助长,也不守株待兔,让孩子们在赏识的沐浴中快乐成长。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孩子就像一盏即将熄灭的小油灯,批评是风,风吹大了,必然灭掉,表扬是油,如果往灯里加一点油,你就会越烧越旺。因而我们不想过多指责孩子的缺点,更不想用棍棒来树立教师的权威。只想通过用心的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自己赏识自己”。刘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提到了我们要学会“赏识学生”、“赏识同事”、“赏识领导”、“校长与教师之间相互赏识”等之外,我认为“自己赏识自己”也很重要。一个老师也只有赏识到自己,对教育事业有信心,相信自己能教育好学生,相信自己能做到“赏识学生”,“赏识教育”才会成功。如果教师缺乏“赏识自己”的这种能力,那他也就不会用“赏识”的眼光去“赏识”学生了。

通过本次的学习,让我明白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知道了,赏识教育必须持之以恒,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教师要不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善于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而加油呐喊,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感受中,把这种外在的激励化为其内在的发展动力,并把这种感受到的赏识,进一步升华到赏识自我,赏识他人。

4.周弘赏识教育心得 篇四

前段时间看了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讲座感受很深,他的赏识教育让人感觉就像被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让人看到了一种新的希望。赏识,它所给予人的是信心,是力量,是希望,一个有信心的人,一个能看到希望的人,他的生活就过得有阳光,过得很充实。希望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让夜行人找到前行的方向;希望,犹如在洪水中遇到一方木板,让人们能看到生命的招手;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给予的赏识,能让孩子在我能行的自信中一直走向成功。周弘老师只是一个很朴实的残疾女孩父亲,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却能做到如此,我们无论从家长的角度还是教师的角度出发,都应该好好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做法。

反思一年来的工作,尤其是接了班主任工作之后,我更加深刻的感悟到班主任要想把一个班集体建设好,发挥好自己的引领作用就必须得到同学们的信赖,需要我们做到的就是 “爱”我们的孩子。赏识我们的孩子是爱孩子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一年来,孩子们在我的关爱、赏识、引导下也逐步发生变化。在紧张有序的生活中适当放慢我们的脚步放松我们的心情,把我们的视野放宽些去发现孩子们的可爱之处与个性所在;当孩子遇到疑惑、彷徨时,用我们的耐心与方法和他们共同解决;当孩子们做错一些事情时,用我们的理解和宽容去正确引导。在孩子的学习中、生活中不要吝啬我们赏识的语言、赏识的眼光、赏识的动作,它可以帮孩子树立信念、增强自信。

5.教孩子学会赏识自己教育心得 篇五

开学第一周的周末,我给学生留下了这样一篇作文:写一写自己的优缺点(优点不少于十条,缺点不少于五条),题目自拟,格式不限。我的目的显然而知,是想让孩子们通过这篇作文来正确认识自己,优点要发扬,缺点要改正,尤其这个学期是小学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学期,如果孩子在开学初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加以改正,我想这将是一篇非常有意义的习作活动。也是因为时间关系吧,布置作文的时候,我并没有做任何的解释和引导,只是把它写到黑板上了,因为我相信这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一篇作文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他们应该明白老师布置这篇作文的目的。

作文本交上来了,我认真阅读着孩子们的每一篇作文,果不其然,班内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十分详细认真地写出了自己的优缺点,并且写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如何去改正自己的不足。而且我也看见很多孩子在自己的作文里都写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更完美。”,这也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可是也有这样几个学生,交过来一篇不完整的作文,里面缺少的都是优点。有两个学生说自己的那些优点不值得一提就不写了,有一个学生写了优点一词,干脆就空那儿了,询问了半天说是不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所以没写。我搬了把椅子让他坐在那儿,说:“宝贝,你怎么能没有优点呢,你看老师问你作文为什么没有写完整,你能老老实实的回答问题,这不就是一个优点吗?下课后,能和伙伴们友好相处,互相帮助,这不也是你的优点吗?老师经常看到你和班里几个同学一起专注的`打篮球,会打篮球,爱打篮球,这不也是你的优点吗?还有很多呢,仔细想想,怎么可能没有优点呢?虽然你学习成绩不好,但你很努力,这不还是你的优点吗?……”看着孩子逐渐舒展的眉头,我知道孩子的自信心算是回来了,十分钟后孩子便交过来一篇完整的作文。

再次看到孩子的作文不禁让我陷入了沉思。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一直是自己有一颗赏识孩子的心,也曾经给家长们说要多赏识鼓励自己的孩子,可是我忽略了孩子其实也应该学会自己赏识自己的。于是我走进班级又给学生上了一堂课,内容是教孩子学会自己赏识自己。

主要是围绕三点让孩子们学会赏识自己。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就像我们班里的同学说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即便是十分优秀的学生他也有不足之处。其次我们的优点不只是表现在学习上。学习中我们的优点很多,比如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整洁,能主动预习、复习,学习成绩优秀等;生活上我们也有优点,比如懂事孝顺爸爸妈妈,不挑吃穿,主动做家务,和小伙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等;性格上我们也有优点,比如有坚强毅力,做事有恒心,遇到困难主动克服,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等;另外我们也有自己的特长等。最后是用赏识的眼光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有了这些优点,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努力做得更好;有了这些缺点也不可怕,我们要改正,可以以此为起点采用多种办法自己改正,也可以在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改正,争取更完美。也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时时扬起自信的风帆,才能处处承受挫折,坦然地面对困难和失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看到同学们眼中闪耀着智慧、坚毅的光彩,我相信这节课已经发挥了它的作用。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能够坚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自己,那么他们将来也一定会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6.读赏识教育心得 篇六

坚决不做教书匠的管建刚老师说:每个学生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赏识。上天给每个人一份才能,有些人看似没有才能,只是因为那份才能隐藏得深,隐藏在不为人知的某个角落。教师,无疑是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潜力才能的开发者。无数失败的教育案例向我们表明,对后进生,越是用粗暴的教育方式,得到的教育效果越是令人失望,这就是所谓的“破罐子破摔”效应。对后进生,首先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尊重他们,欣赏他们,让他们从老师那儿获得自信和尊重的信息。帮助他们找回做人的尊重,基于这样的教育,是学生喜欢的、向往的教育。[2]衷心地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学会欣赏他们,尊重他们。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若与我们的潜能相比,我们只是半醒状态。我们只利用了我们的肉体和心智能源的极小一部分而已。往大处讲,每一个人离他的极限还远得很。他拥有各种能力,就看能不能唤出它们。而慷慨的赞美就是唤出它们一部分的一个有用方法。

有一个普通的父亲叫周弘,他用了的生命探索出了一套赏识教育的方法,他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在他赏识理念的培养下,成长为一名留美博士,这个被誉为“第一位发现孩子没有错的教育家,说他要“让赏识理念走进中国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企业和团队。赏识理念能促进每个人的自身和谐,夫妻间的婚姻和谐,家庭中的亲子和谐,企业中的团队和谐。它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

当然,我们应该承认个体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我们应该在尊重差异的同时,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贴近孩子的生活,去了解他们的爱好、他们的需要,让他们充满自信,让他们自我满意,这样才能获得教育的满足感。赏识与激励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认为自己能行,他们将在激励与赏识中获得自由与不竭的动力。

作者:思荣

7.读《赏识你的学生》有感 篇七

近日,我又翻阅了《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书中中多次提到陶行知先生教育名著,他的教育思想和理论震撼着我,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行知先生理论体现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

陶行知先生说:“爱满天下”。“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陶行知先生是多么伟大啊,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孩子是稚嫩的,孩子是天真的,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需要我们精心地护理,爱孩子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积极情感,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

读了陶行知先生文章后,我感到正是陶行知先生有一颗博大、无私、奉献的爱心,更让我体会到要成为一名好教师,不仅要爱事业,更要爱孩子,爱是教书育人的源泉,我们更应敞开爱的大门,用爱接纳每一个孩子。

8.读《赏识你的孩子》有感 篇八

赏识你的孩子一书其主要的精神,诚如书名一样赏识孩子,其实,每个做父母的都有同样的经验,当孩子呱呱落地的时候,每位父母一定对自己爱的结晶既满意又兴奋,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用鼓励、满意、欣赏的眼神注视着他们,当孩子第一次对着你笑、当孩子会翻身,会站起来,会走路,会说爸爸,都会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叫“好棒”、“好厉害”。

不过曾几何时,我们开始挑剔自己孩子,吃饭的速度太慢,做功课慢吞吞,那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懒惰不会帮忙做家事,只爱看卡通不爱看益智性的节目,这是你的孩子没错呀!但怎么变得这么不够标准”呢。

什么时候亲子间疏于对谈,当你认为孩子长大了,应该自己洗澡,我们已经失去每天和他如此亲密接触的机会。什么时候孩子听不进去你说的话,可能从不再讲故事给他听,当孩子兴奋的挑一本图画书要求你讲故事时,你借口说爸爸上了一天班,累死了,你自己看。

你从孩子多大时就认为他们应该自己看书,美国福音馆创办人松居直从孩子很小的时后开始,一直念书给他们听,他念的书范围很广,从图画书到儿童文学作品都有,孩子们也因此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孩子因为经常听父亲念书,似乎也体会书是多么有趣的,而许多父母亲想传达给孩子健全的人生态度和想法也藉书本告诉孩子,他们可能没有察觉父母亲的说教,这些的经验给我们一个思考亲子之间的关系,常在这些微妙中起了变化。

要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应从回到原点开始,从亲子关系开始有了微妙变化开始,从不要拒绝孩子开始,继续拥抱孩子开始,再用专情的眼神看你的孩子开始,不断练习亲子熟悉的亲密的关系,莫忘初衷,他们曾经是那么可爱。

教育从回到原点开始,因为你对他一片痴情,教育从赏识开始,因为你从他们身上发现很多优点,教育从喜欢开始,因为你全然接纳,无怨无悔,教育从发现开始,因为会在他们身上发现惊喜。

当你赏识你的孩子你会在他们身上发现惊奇,诗人柯勒芝称惊奇为人类所有感知的活力与主要原动力,在这个老是听到早就知道了,早就做过了、和随便的世界里,在孩子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惊奇,在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有无限的容量和可能。

有一位喜欢昆虫的学生,在校外教学时总是让老师伤透脑筋,因为他随时可能失踪,或许是路边的锹形虫或金龟子,当同学惊声尖叫时,他会拾起被高年级折磨致死的蜥蜴,而且小心翊翊地埋葬它,问他以后想做什么?他很兴奋的说想当观察家,在孩子身上你可以发现一些自然天成的惊奇,老师要像教练一样,让这些惊奇成真。

孩子的潜力是无尽的,正如向日葵种子能长成一株株娇艳的太阳花,当我在教室上课,面对一群睁大眼睛,仰着小脑袋瓜的纯稚脸庞时,让我想起家乡的春天,一片寂寥的向日葵花田,乍看之下,什么都看不到,但其实花农已撒下万千种子。

经过一段时日,只要雨水、土壤和阳光的条件适当,这片田野将会开满一朵朵饱满的黄色向日葵,花农播下种子的时候已经知道花将会绽放,因为他们知道种子的潜力,也明了种子成长、开花需要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教师也要像花农一样,学习如何提供种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提醒我们认真和去观察和培养孩子的天赋,懂得欣赏孩子所具有的潜力,并鼓励他们去发挥潜力。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学习欣赏另一半、朋友、同事,敬重自己的父母,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试着扮演那个充满信心、最具启发性的亲友角色。

9.读民主与教育心得 篇九

——又读《民主与教育》心得体会

洋北第四小学李修祥

李镇西,男,四川乐山人,1958年8月生,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曾荣获四川省成都市优秀专家、2000年“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提名奖。现任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副校长。另外有同名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院院长的信息。内容简介

《民主与教育》主要内容:某小学一年级十几名学生因为上课说话,被班主任用不干胶封住嘴巴;某小学9名小学生被班主任强迫用剪刀,小刀当众刮脸。李镇西敏锐地看到,校园恶性体罚事件的始作俑者竞然是被冠有各种荣誉和头街的“好”教师,而受害孩子和他们的同学居然大都认为“老师做得对”!2003年,李镇西考上了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的教育哲学博士研究生,《民主与教育》是他的博士论文。

《民主与教育》追溯梳理了古今中外教育家们的民主教育思想,继承先辈教育家特别是陶行知民主教育的思想,结合中国基础教育实际进行现象解剖和实例分析,将民主教育与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联系在一起。把民主教育的实践引入校园、引入课堂、引入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

同时,《民主与教育》的阅释、引证、推导细致而严密,有大量的实例分析,追求一种理性、激情、形象的和谐统一,文字理易朴

素,夹叙夹议。寓思想于实例,给实例以思想,被视为教育科研论文的典范。

《民主与教育》在广大教师中影响极大。如果说,《爱心与教育》让广大读者接受心灵洗礼,重燃工作激情,《民主与教育》则使千百万教师振聋发聩,思考肩负的使命。

读后心得:

我很庆幸是一名教师,教师职业能够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几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做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教师的的真谛——走近学生,成为学生的忠实朋友。教师的快乐,自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教育家,在教育工作中的与,让了最大的与快乐,而这正是走近学生所的硕果。读了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透彻了,对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我的学生,去身上的优点,寻

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收获硕果的快慰。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的下水作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了充实与。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教师的崇高,来自学生,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学生的尊重,教师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做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和开发。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节目,没想到这个举措竟然让我了意想不到提高了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个错,学生都会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的为学生唱一首歌。“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平起平坐,的心理也就了平衡,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无比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崇高,正是我在任教工作中所的最大的收获,这是师德!这是师魂!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认识教师?要教好的学生,就是认识学生?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人。

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总结:做人贵在“求真”。“真”才是美,“真”才会善。我的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我就以教育家的经验为借鉴,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一位教师应该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五、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10.学生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篇十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从本身性质来说,就是面对学生极易受伤害,极其脆弱的心灵,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在校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的交流。孩子每每受到表扬和肯定后特有的自豪感是我这个当老师心中再也熟悉不过的风景,这恰恰证明了孩子渴望被人赏识。

于是在教学时我努力去赏识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哪怕是相貌平平,能力一般,不好表现出于弱势的孩子们,开始时,我觉得真的很难,我发现自己的耐心真的有限,于是我一次一次告诉自己可以。随着我的不断的坚持努力,随着“偏见”这面有色眼镜的摘除,在赏识的眼光里,我很快就发现这些平时并不能引起我们注意的孩子们其实很不“简单”,有的孩子调皮好动,但爱动脑筋,有很强的思维想象能力。有的懒惰贪玩,可是头脑灵活,心思活络,动手能力很强,有的脾气倔强,爱钻牛角尖,但做事很有毅力,完不成任务决不罢休。要赏识这些并不出色的孩子我该如何做起呢?我认为首先应接受孩子的全部,其次重视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最后多加以鼓励和表扬。就象照镜子一样,在我的赏识和赞美声中,这些处于弱势的孩子们,渐发现自己的美好形象,他们不再自卑,不再胆怯,对自己充满信心。

书中谈到:“孩子的成长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身上缺点的克服,只有调动和领先孩子自身积极因素才能真正做到,而且克服缺点的目的正是为了发扬优点。”那么作对老师而言就是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因此在教学时我首先是肯定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退步。该指出的问题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胡的。但是会实事求是,不过分夸大注意掌握好分寸。这以后,凡遇到学生有点滴进步时我都很关注并适度地鼓励,表扬。让有缺陷的孩子逐渐找回了自信。

上一篇:我们班的姐妹帮下一篇:感动在那一刻绽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