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阅读

2024-08-31

中国建筑的特征阅读(共14篇)

1.中国建筑的特征阅读 篇一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美育渗透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难点:

1.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3.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

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

本文作者是中国现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早年就读清华大学,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间,特别是为发现、研究、保护中国古建筑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由这样一位专家来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并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

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

(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

(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三)至

(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

(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六)至

(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

(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

(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

(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指出同一性质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

【明确】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结构,便于读懂课文。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中间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明确】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

(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

(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

(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明确】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2.中国建筑的特征阅读 篇二

一、说教材, 说学情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第五册中的课文, 是自然科学小论文, 具有观点明确、论证严谨、文笔生动的特点。

本课论述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总结了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并提出了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可译性”的问题。

本课的教授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经过一年的积累,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必修三社会科学小论文又为他们打下了基础, 因此学习此文并不困难。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脉络, 了解文章内容。2.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比较法。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 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科普文章的特点。

三、说教法, 学法

导入新课采用情境法, 感知课文采用朗读法, 分析课文采用问答点拨法和讨论探究法, 同时以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学法上, 主要培养学生的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堂上动笔圈点、抓关键词的习惯, 课后练笔写作和阅读名家名篇的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 导入。

利用多媒体, 展示各种建筑的图片, 请同学说说这些都是建筑的什么部分, 有什么特点。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后进入新课。

环节二, 解题。

由学生介绍作者、课文写作背景。这是对课前预习的检查。

环节三, 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本环节落实教法。朗读之前, 把要求打在大屏幕上:理清文章线索, 概括各部分内容。带着问题读课文, 指向明确, 目的性强, 效率高。

环节四, 分析课文, 解决重难点。

问题1:理清文章脉络, 概括各部分内容。

可指导学生从题目入手。“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什么?九大特征为一个整体 (3—13) , 是文章的主体;此前属于概说、总括部分 (1、2) , 为引论;第14 段要把握关键词“这一切, 我们可以叫作‘文法’”开启下一部分建筑的风格 (14—19) 。方法:最后一段为结束语, 揭示“为什么的问题”, 进一步深化主题。

问题2:作者在介绍建筑的特征时, 按照什么顺序展开。这个顺序有何特点?为什么要按照这个顺序展开?

本题考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品结构的能力。 (一) (二) 两部分从总体角度介绍建筑的特点; (三) (四) (五) 为结构特征; (六) (七) (八) (九) 属于装饰特征。它和人们对房屋的观察顺序是一致的。由此得出科普文“论证严谨”的特点。

问题3:对于这九大特征, 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特征, 谈谈理由, 并说说它是怎样体现“中国式”的。

此题需小组讨论, 确定一个观点。九大特征中, 作者着重说明了 (二) 平面布置 (三) 结构方法 (四) 半拱 (六) 屋顶 (七) 色彩。由此得出科普文“观点明确”的特点。

问题4:中国建筑的“文法”“词汇”各指什么?在说明建筑的文法的“拘束性”和“灵活性”时,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此题培养筛选、概括能力。文法指建筑的风格和方法, 词汇指建筑构件。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说明文法的拘束法和灵活性, 通过人们熟悉的文章来解释建筑, 生动形象, 易于被人们接受。由此得出科普文章具有“文笔生动”的特点。总结科普文章具有“理趣与情趣”的特点。

问题5:联系实际, 谈谈你对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理解。

此题没有标准划一的答案, 既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及灵活运用情况, 又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

环节五:拓展探究。

作者用文法来解释建筑, 生动形象, 通俗易懂, 你还能用其他艺术形象来解释建筑吗?如把故宫里一根红漆柱子紧接两扇窗子比喻成音乐中的四三拍, 强弱弱, 说明建筑也可以具有音乐性。学生自由畅谈。

环节六: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通过这篇文章, 我们了解了中国建筑的特点, 同时也了解了科普文章的特点, 受益匪浅。

作业:学习用通俗的东西解释抽象艺术的写作方法, 写一篇用文法解释音乐或绘画艺术的小文, 300 字。

板书:一座小房子, 分上下四层左右两格, 分别写着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科普文的特点。

环节七:反思。

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三

科学类文章的教学常常重视了文章的工具性,忽视了文章的人文性,其结果是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厌烦。如果发掘这类文章的文化性,以文学性的方式授课,也是一条不错的教学途径。本文在重点探究科学小论文的学术价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民族情怀。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掌握文体特点。

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结构层次;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树立科学意识;热爱传承中国建筑文化,领悟作者寄寓文中的拳拳爱国心与浓浓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

对文中部分术语和主要观点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幻灯片显示岳阳楼图片)这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享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而今天我们走近它,是去品一品这座名楼里蕴含的中国建筑的味道。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课堂活动一:

(幻灯片显示岳阳楼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来复述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用文学作品中的诗句文句或成语来印证九大特征,说明九大特征在社会生活中的深远影响)

2.课堂活动二: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哪些特征属于结构特征?哪些属于装饰特征?

3.课堂活动三:

播放视频(中国古建筑视频4:节选与斗拱相关内容),再次巩固中国建筑的部分特征。

4.课堂活动四:

一段视频,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文章在描述九大特征时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文章可不可以到此结束,为什么?

如果是一篇说明文,它写完九大特征可以结束。但这是一篇科普作品,属于建筑学小论文,它就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那么它的学术价值或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又何在呢?

(三)合作探究,完成重、难点

学术价值1: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

合作探究一: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也具有独特的个性,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举例:乔家大院和北京四合院的不同风格,来说明“灵活性”与“千变万化”。

教师再以四合院为例,帮助理解。“正房、厢房、游廊、垂花门”等是构成四合院的“词汇”。词汇和词汇的组合构成四合院这篇“文章”。而词汇之间的组合不是随意地、随机的,是有规则的,这种规则就是“文法”。

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种价值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是智慧的结晶,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财富。

学术价值2: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合作探究二:

1.什么是“可译性”?“可译性”可能给各民族建筑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呢?

用“语言和文字”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的形式却有很大的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影响:从利的方面讲可以促进本民族建筑风格、建筑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建筑风格和文化的交流,让本民族建筑特色发扬光大,走向世界;从弊的方面分析,这也可能导致本民族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被其他民族建筑的风格和文化替换而至于消失。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这个问题?

梁思成并非一味复古之人,他一生致力于追求“为中国创造新建筑”的宏伟事业。在这篇小论文中,他并不是孤立地封闭地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而是将建筑“特征”的外延延伸到文化的层面,拓宽到“各民族的建筑之间”,拓展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进行对照联系。并在理论上提出“可译性”概念,辨证地看待世界建筑的共性和个性。深入探究“可译性”的内涵,可从中感受到梁思成作为一代建筑宗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语)的大文化观。

学术价值3:中国建筑要有中国特色(民族情结)

合作探究三:

1.作者提出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最终目的是什么?

【明确】文章第20自然段写到: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

作者希望“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在创新时不能忘根,只有“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才能在创新中尽可能融入中国元素,保持中国建筑的特色,我们的建筑才能在世界建筑史占一席之地。足见他对中国建筑的酷爱。

2.作为一篇科技论文,科学、严谨的说明是为文的基本要求,作者主要的任务是介绍科学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可本文有很多句子带有浓烈的抒情成分,找出这些句子,品味作者的情感。

全文的2、17和20段。(投影)

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

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这些句子表达了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建筑的满腔热爱,无比自豪。

过渡: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梁思成先生的生平,就知道这种热爱其实由来已久,而这篇文章的写作,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3.老师补充:(知人论世)

一个长久热爱着建筑,把自己一生最好的时光都献给了它。这是一个因为对中国古代建筑错误的做法而义愤填膺的人。梁思成先生守护的,不仅仅是一座城,更是一种悠久而辉煌的建筑艺术,是一份独具魅力的东方文化。

“中国文章”怎么写,是梁思成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问题。面对如今我们中国建筑中高耸的大楼,同质化的住宅,这个问题显得是那么鲜明和尖锐。令人稍许欣慰的是我们的一些古建筑被保存了下来,还有一些建筑师在践行梁思成的建筑美学思想。

4.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篇四

1、学情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已经学过《宇宙的边疆》等自然科学小论文。因此,学生对这种科学小论文已经有必须的了解,明白其论述的严谨性,和语言的简介性。但对于文中提出的诸如“文法”、“可译性”等新概念,对其的准确理解还需要引导。

2、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关于必修5册实用类文本的有关叙述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资料,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资料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潜力。

知识教育目标:①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中国国建筑的特征。②根据分层,归纳概括“文法”“可译性”等重点词句的含义。

潜力培养目标:①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②透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资料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潜力。

情感培养目标:透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潜力。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

根据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将本文的重难点制定如下: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整体结构,理清思路,掌握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以及中国建筑的“文法”。

教学难点:一,对建筑术语如“所”“斗拱”“举架”的理解。二、对作者提出的新概念“文法”“词汇”以及“可译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

㈠教学方式:

学习说明文,主要让学生了解文章所讲述的资料,学习说明文简洁明了的语言,并把学到的技巧运用于平时的写作中。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潜力。为了使本文的教与学到达最佳的效果,本文主要采取以下的教学方法:

1、三读:透过在预习的基础上浏览、精读、研读三步让学生逐渐深入地掌握课文知识。

2、设置情境:在课堂上,利用课件和视频增强直观性,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说明对象。

3、问题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课外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和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建筑,比较他们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㈡学习方法:

精读研究法:学生透过仔细阅读揣摩课文,深化对中国建筑的特征的认识。

比较学习法:把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西方的建筑进行比较,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视频。一段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特征的视频,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㈠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资料。

2、了解作者。

㈡课堂教学

1、导入:

利用视频《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唐代木亭模型》来引入全文,并且让学生更加鲜明地感知“斗拱”这一概念,以及明确中国建筑的发展脉络以及现代的传承。

利用幻灯片展示各种建筑导入本文,揭示课题,并交代文体,指出其与记叙文的不同。而且简要地介绍作者。这样做有利于增强学生和直观感受,对学习说明文有极大的好处。

这一个步骤所需时间不多,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到学习本文与过去学习记叙性文字有了区别,明确学习目标,初步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

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归纳全文思路。速读之前,老师予以指导:这其实就是给文章分段,然后总结段意。明确本文先写什么,然后写什么,之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个问题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能快速、独立解决。

3、精读课文,思考探究

我们了解了本文的行文思路,但是“中国建筑的具体特征”却还扑朔迷离。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务必分析每一段的具体资料。鉴于此,我给大家出了两道思考题,透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第一组研究第一题,第二组研究第二题,给大家3分钟时间,同桌互助合作完成这项任务。

这两道题是:

1、请把梁思成先生所总结的中国建筑的9大特征,再从3个角度高度概括一下。并据此,复述中国建筑的特征。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设计过程及目的】

在学生讨论的时候,老师巡视教室,透过询问了解状况,给予点拨。在学生回答的时候,遇到分类归纳不准确的状况时,能够人物为例来类比指导;在学生复述的时候,大屏幕出现故宫图片,创设情境,启发诱导,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多表现为表述嗦、拖沓,这就需要老师提前明确方法;

关于文法问题,老师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出方法指导:那里运用了比喻手法,那么只需找出对应的本体,就解决问题了。学生的问题更多表此刻不够全面,表述比较混乱,逻辑性不强,我就事先强调学生用笔写出来。从而,在与同桌的讨论中探究中保障答案的全面性,在书面的调整中加强语言的严谨性。透过这两道题的设置,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对文本信息筛选和加工潜力,不仅仅让学生明确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加强了文化厚度;而且锻炼了学生对使用类文本的归纳概括潜力,提高了做题技巧。至此,学习目标基本达成。

4再读课文,揣摩语言

这篇文章出自科学大师之手,除观点确实、叙说严谨之外,文笔也兼有理趣和情趣。例如本文之中就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句,请大家找出来,并结合上下文,说说运用比喻说明的表达效果。

【设计过程及目的】:

这个问题是学生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就掌握的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准确性,那里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性、流畅性。最后,引导学生归纳答题模式。(老师首先板书答题模式:即①把……比喻成……②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这个过程旨在引导学生透过对一些精彩比喻句的赏析,让学生体会本文叙述说明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

5、比较探究:

利用幻灯片展示西方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让学生分析它们不同的建筑特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的认识,以及中国建筑发展中的兼收并蓄问题。

6、检测目标

本着考察学生对文本资料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潜力的学习目标,制定以下检测题目。

1、阅读第8自然段,思考:中国建筑中,斗拱的作用有哪些

2、阅读文章倒数第2自然段,思考: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7、课外拓展:

5.《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篇五

韩丽丽

一、教材分析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个单元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小论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本文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况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普遍兴趣不高,学习本课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本课将抽丝剥茧主要选取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分析,培养学生透视关键语词抓取语言信息的能力,对说明文阅读和写作,是十分有益的。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建筑与文化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建筑九大特征,列出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理清文章建筑九大特征的具体内容,学习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探讨中国建筑与中国文化的相关性。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提高对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同时激发自己对我国建筑文化的热爱之情。

探讨中国古代建筑在现代社会的存留问题,引发学生思索面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

2、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中国建筑九大特征的分析,学习和领会科普文章语言特色。2.积极探究和体会中国建筑的特征,挖掘中国 建筑背后隐含的人文内涵,激发对我国悠久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导入:建筑是无声的语言,建筑是优美的音乐,建筑是经典的诗篇,它凝结着美学的追求,铺陈着文化的结晶,透露着人生的哲理。通过观察图片,同学们猜猜这是哪国的建筑?

【学生谈】美国白宫、罗马竞技场、悉尼歌剧院、日本东大寺、韩国景福宫,这些伟大的建筑已然成为各国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而中国的故宫太和殿、黄鹤楼,这些建筑一看就是中国制造。

这是一座垂花门,它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无不透露着浓郁的中国味,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走进这扇门,探寻中国建筑神秘而精彩的世界。2.作者简介

提起中国建筑史,有一个人不得不提,我们可以称它为“熟悉的陌生人”,不了解的人可能会称它为“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的丈夫”,我们来看看他的三重身份:开创者、设计者、保护者。3.信息筛选提炼训练。

提问:

1、用简洁的词汇概括九大基本特征,并且分条概述每一特征的要点或作用,使用的说明方法。

2、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明确:分小组讨论,每组确定中心发言人。请找出关键词、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归纳这些特点。

注意:把“长文章读短”,筛选主要信息,提炼勾画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并加以概括

(一)单个建筑由立体结构分三部分。

(二)平面布置:建筑群(“所”)、轴对称、主屋朝南、有庭院

(三)木材结构:立柱横梁形成“间”,墙门窗设置自由。

(四)斗拱:柱梁交接处,层层挑出,斗是方形,拱是弓形,减少剪力,有装饰性。显著特征。

(五)举架形成屋顶斜坡弯曲面。

(六)屋顶:有四面坡,四角翘起,有壮丽的装饰性。主要特征。

(七)朱红彩绘,用色最大胆。

(八)结构部分成为装饰。

(九)建筑材料的装饰性(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4.小结:九大特征的顺序安排。

问题: 作者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明确】:作者从总体特征说到结构特征说到装饰特征,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

5精雕细琢纵深探究

提问: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中国建筑、劳动人民乃至中华民族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文章几处表达情感的地方,学生齐读,体会作者民族自豪感,这种感情来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提问:深入探讨中国建筑与中国文化的相关性。注意:合作探究,自由发言。

明确:

1、群体建筑特征,便与情感交流,也体现中国儒家礼教等级制度,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男女有分。

2、房屋或庭院的平面布置左右均齐匀称

一是整体美观。二是跟中国人审美有关,我们中国人一贯喜欢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符合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3、主要的房屋一般地都采取向南的方向

取得更多的阳光。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一向讲究方位,在坐北朝南的宫室南向为最尊,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

4、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为什么?

四角翘起,不但扩大采光面,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态美。整体上翘起飞檐与坡顶、正脊构成柔美曲线,成为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使得中国建筑轻盈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5、屋身的主要颜色用“朱红色”

古代色彩也有等级之分,此外朱红色还代表热烈忠心,具有富贵的象征,杜甫有诗句讽刺为富不仁者“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文本内容课外拓展

提问:这么符合中国人生活习惯、文化内涵的中国建筑在现代社会保存如何? 明确:在现代文明发展的今天,我们被禁锢于钢筋水泥的森林之中,人与人变得冷漠隔阂。

提问:我们应该如何发扬优秀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明确:立足传统,展望未来。

建筑与人血脉相连,息息相关,它绝不是冷冰冰的存在,有的设计者找到了最好的解决方法。(播放视频资料)院落,是在张扬传统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也是在验证一种理想——无论在什么高度,有人分享的生活才是美丽的。作业布置:

6.中国建筑的特征阅读 篇六

《课程标准》中关于必修5册实用类文本的有关叙述是: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

文本分析:

《中国建筑的特征》隶属必修五第四单元,是自然科学小论文,属于实用类文本。在文章中,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是独特的,接着,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无论是从全文来看,还是从每一部分来说,都条分缕析。所以,理清思路,归纳概括文章的要点,是突破本文的关键。

另外,本文中作者所提出了诸如 “文法”、“可译性”等新概念,对它们的准确理解不同于文学类文本,根据《课程标准》以及实际情况,须从局部内容的分层归纳上去解决问题的。

学情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已经学过《宇宙的边疆》等自然科学小论文。因此,学生对这种科学小论文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其论述的严谨性,和语言的简介性。但对于文中提出的诸如“文法”、“可译性”等新概念,对其的准确理解还需要引导。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抓住关键词概括并说出中国建筑的特征和其中蕴含的逻辑顺序,能够解释“文法”“词汇”以及“可译性”概念的含义,说出本文的写作意图。

2、根据自然科小论文富在文学性的特点,能够找出本文运用的比喻句,结合上下文说说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抓住关键词概括并说出中国建筑的特征和其中蕴含的逻辑顺序,能够解释“文法”“词汇”以及“可译性”概念的含义,说出本文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1、对建筑术语如“所”“斗拱”“举架”的理解。

2、对作者提出的新概念“文法”“词汇”以及“可译性”的理解

评任任务: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结果展示,完成文本研读部分的第1、2、3、4等四问题,来达成学习目标一。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结果展示,完成文本研读部分的第5题,来达成学习目标二。

学习内容:

7.浅析中国古代建筑画艺术审美特征 篇七

一、古代建筑画中人的参与的亲历美

最早的描绘建筑的图像,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春秋末期,其后历朝历代都有。对建筑物和建筑活动的欣赏、赞美,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和对人类自身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成就自豪。人物与建筑地结合在画面中的出现,反映了中国人知山乐水的圆觉之境。如图一明代王谔《江阁远眺图》,这幅画描绘的隔江远望的平远景象。松林石壁前临大江,江边有水榭楼阁,远处隔江对面,云雾弥漫之中,峰峦起伏,山城环抱,楼船停泊江岸。中间一片江波浩渺,水天空阔,横无涯际。近岸的水中建水阁一座,阁前平台上一文士静立远眺,欣赏山水美景。近景的楼榭和远景的山城遥遥相对,画面气势开阔,意境幽美。湖中水波细密,前重后淡形成高远空阔,水天相接之势。对岸远山,晕染清淡,和近景中的浓墨重染形成对比,整幅作品用笔细劲,是学宋朝马远一派。画中有山有水有屋,正是古代人所向往的可游可居的山水环境。山、水、人、建筑、树、船等这种参与式的图画,是中国古人自古向往游乐于自然之中,物我两忘的美好境界。

二、古代建筑画中的的建筑造型美

造型是建筑最显著的特征,也是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古代建筑画中的建筑不是作为单独的作品出现的,只是依附于山水画之中,作为山水画画面构成的一部分,但建筑在画面的重要性是不可缺少的,体现了古人安家乐业的愿望。纵观古

代建筑画,建筑式样有宫廷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楼阁建筑、寺庙建筑。

1、宫廷建筑

此图描绘一大型皇家园林景致。图中山峦起伏,林木葱郁,河道萦回,其中气宇轩昂的楼、阁、亭、台、廊、桥星罗棋布,有的建造于山中或河岸平地。气派宏大雄伟,富丽堂皇。画中游人悠闲风雅又热闹欢快,虽然熙熙攘攘,却如人间仙境。体现了唐代宫廷及贵族阶层悠闲而奢华的生活。同时也体现了唐代的繁荣富庶以及园林建筑的极高水平。画中笔法谨细,尤其建筑物及人马的描绘更是精细周到。敷色艳丽多彩,在整体的冷色中,朱砂、粉色等更为鲜艳夺目,加上勒金的光彩,使画中之景更显出金碧辉煌的富贵气象。

2、住宅建筑

(图四)五代卫贤《高士图》描绘汉代隐士梁鸿与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画家把梁鸿的居所安排在山环水绕的大自然中,全幅上半部为巨峰壁立,远山苍茫,下半部为竹树蓊郁,溪水潺潺。人物活动在画面中部,恰是观者的视觉中心:梁鸿端坐于榻,竹案上书卷横展,孟光双膝跪地,饮食盘盏高举齐眉。主人公神态坦然平和,虽房舍简陋、粗食布衣,但高人隐士志在山野的高洁志趣令人油然而生敬意。此图虽为主题人物画,实则集山水、人物、建筑画为一体。山石多用干笔。整幅画的构图严密,勾线劲挺,屋舍以界画法刻画准确、精细,山石及树木的皴笔密集,近树精心勾画,远树则勾、点结合,重在以墨色由淡至深层层烘染,显得质感凝重。尤其是石凹处的浓墨干点,则为前所未有的独创。水流的勾线柔和顺畅,绵密有序,恰如微波皱起。图中人物与山水似乎平分秋色,这与此前唐代的以人物为主、此后北宋的以山水为主相比较,清楚地体现出典型的五代时期绘画的承上启下特征。这幅《高士图》几乎是将人物、山水与楼阁并重来画的,而且结合自然巧妙,没有斧凿痕迹。此画的画法浑厚严密,所绘建筑清晰、切近,可以明显地看到建筑的式样与特色。这无疑比一般山水画中所表现的建筑更清晰、突出,对于后世研究当时建筑形象也更有意义。

3、园林建筑

(图五)是文徵明《东园图》两部分,这幅画描绘的是江苏南京的东园实景,这是一处环境非常优美的私家园林。图中画古松苍桧,梧桐修竹,绘湖石绿水、厅堂榭阁,更有木兰石经,景色优美。在优美的建筑与景观之中,有赏画、对弈的文士,以及来往侍候的仆从,各有其形,各观气态,自然而生动。尤其是人物,都按其不同的身份,对其行为动作进行巧妙安排。

4、寺庙建筑

(图八)五代李成《晴峦萧寺图》画面可分为上、中、下三段,分别对应远景、中景和近景。中国山水画本就有“卧游”的功能,让画家和观者足不出户而能游历于山川之中,澄怀味象。此画亦然。本幅以直幅形式画冬日山谷景色,画中群峰兀立,瀑布飞泻而下,中景山丘上建有寺塔楼阁,山麓水滨筑以水榭、茅屋、板桥,间有行旅人物活动。山石雄伟而秀美,皴染用笔多有变化,兼具关仝之雄浑与李成之清润。《晴峦萧寺图》上半部两座高峰重叠,左右山峰低小淡远,当中一座楼阁突出,萧寺下及寺右边三四座小山冈,皆有树生其上,画的最下处是从山中流出的泉水而形成的溪水,一木桥架其上,山脚下有亭馆数间,人群来往。用笔坚实有力,画山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勾勒而形极层迭,皴擦甚少而骨干自坚,都有李成画的特点。此图高峰耸立于画面中心,下藏深沟巨壑,山间瀑布飞流直下,萧寺亭台隐现于山间倔曲如爪的寒林之中。构图气势雄伟,用笔苍劲娴熟,皴法居多,渲染较少。亭台楼阁利用界尺画成,工整严谨,细致稳健。

通过对古代建筑画中建筑式样的分析,我们可看出古代建筑画中的建筑造型体现在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适应性很强。这个体系以四柱二梁二枋构成一个称为间的基本框架,间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屋顶构架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无论哪一种,都可以不改变构架体系而将屋面作出曲线,并在屋角作出翘角飞檐,还可以作出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单体建筑的艺术造型,主要依靠间的灵活搭配和式样众多的曲线屋顶表现出来。此外,木结构的构件便于雕刻彩绘,以增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美,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结构美。

三、古代建筑画中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美,就是说艺术作品通过形象的描绘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这种境界和情调往往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是要靠欣赏者用心去感受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的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美。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此山水之不置也”有了如此精心、得意的布置,美妙的意境也就自然而现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向往与追求,在古代建筑山水画中有着显著的体现。

1、意境清远的五代、宋元绘画

五代宋元时期,禅宗盛行,禅宗关于通过直觉、顿悟以求得精神解脱、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的理论,对当时绘画影响很大。王维(701~761)晚年的诗歌和绘画被认为是禅宗美学思想的最早体现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佛教法师兼诗人皎然的《诗式》,把佛学思想应用于诗歌理论,提出明显体现禅宗思想倾向的“闲”、“达”、“静”、“远”诸体。

(图六)宋范宽《雪景寒林图》,该图整体气势磅礴,境界深远,动人心魄,生动地描绘出秦地雪后山川、林塑如诗景象,为其代表作之一。笔墨浓重润泽,层次分明,皴擦、渲染并用。他以粗壮的线条勾勒山石、林树,结实、严紧,用细密的“雨点皴”表现山石的质感。皴擦烘染时,注意留出坡石、山顶的空白,以强调雪意。此外还应注意画出林木浓密、枝桠锐利的感觉。此图画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深谷寒柯间,萧寺掩映;古木结林,板桥寒泉,流水从远方迂回而下。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出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势。笔墨浓重润泽,皱擦多与渲染,层次分明而浑然一体,细密的雨点皱于苍劲挺拔的粗笔勾勒,表现出山石和枯木锐枝的质感。

2、清扬雅致的明代绘画

明代画家在绘画风格与意境表现上,虽然不如元代的飘逸、潇洒,但也较为清扬雅致。

(图七)明唐寅《落霞孤鹜图》此画描绘的是高岭峻柳,水阁临江,有一人正坐在阁中,观眺落霞孤鹜,一书童相伴其后,整幅画的境界沉静,蕴含文人画气质。画家自题云“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表示他羡慕《滕王阁序》作者王勃的少年得志,为自己坎柯的遭遇鸣不平。在表现技法上,近景的山石多用湿笔皴擦,勾斫相间,用墨较重。全画墨色和悦润泽,景物处理洗练洒脱。

唐伯虎曾经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于是画下这幅画,《落霞孤鹜图》是唐寅山水画苍秀一路的代表作。画高岭耸峙,几株茂密的柳树掩映着水阁台榭,下临大江。阁中一人独坐眺望,童子侍立,远处落霞孤鹜,烟水微茫,景物十分辽阔。画法工整,山石轮廓用较干笔皴擦点染,线条变幻流畅,风格潇洒苍秀,构图不落俗套。画上自题诗曰:“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3、细腻工整间意境的清代绘画

清代绘画意境来说,没有明代的清样卓越,也没有宋元的悠远虚淡,在设色上较为浓重富丽。

(图九)清刘度《白云红树图》此画是一幅没骨青绿山水画。画法工细,色调明丽,具有较强的装饰美感。群山以石绿为主,最远的山峰石青、石绿相间,山头丹色点以绿苔。飘浮的白云不是用传统的勾皴方法表现,而是用花青与白粉晕染而成,且浓淡变化丰富,有的留有边白,增强了画面静中有动的韵味。山下,河畔边的五株老树有的点以红叶,有的点以绿叶,有的绿、黄叶杂混,树干均用淡墨兼赭色填涂。另用淡墨、淡赭画小树丛,兼设赭白叶和花青叶。临近的水榭楼台,错落参差,在山水的环抱中显得幽雅别致,勾描工细而不僵滞;里面的人物造型准确,神态,哈然;一边溪水里的水草亦各色相杂。整幅画作虽色彩浓重艳丽,但无半点甜俗之气。

4、古代建筑画中的和谐美

通过对古代建筑画的亲历美、造型美、意境美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一直在实践着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一树、一草、一人、一山、一亭、一舟凭借中国画家卓越的构图、色彩的设计在尺绢之内就能构成一幅完美的理想家园。

8.阅读教学中有效生成的内涵特征 篇八

关键词:阅读教学 生成特征

一.有效生成的内涵

阅读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围绕文本进行的互动交流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成是极其重要的。

“生成”即生长、成为,是发展之意,《哲学大词典》认为,生成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处于由非存在到存在,或者由某种质到另一种质的过程中的事物或现象,生成是非存在与存在的统一。二是指德国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作为时代主流的思维方式,“生成”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成论在当今方兴未艾,人学、生存哲学、文化哲学等的鹊起,控制论、系统论的王者之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层出不穷,乃至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加剧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物和体现。”在“生成”性思维视野中,“一切都是生成的,都处于永恒的变化过程之中,不存在一个预定的本质。”生成性思维的特征在于:重过程而非本质;重关系而非实体;重创造而反预定;重个性、差异而反中性、同一;重具体而反抽象主义。看见,“生成”这一概念的含义包括“成为”、“生长”、“形成”等,它含有“发展”、“变化”等辩证法思想。

二.生成性教学的特点

1.动态性。它要求教育工作者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看待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方式的非预设性,教学路径的非直线性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等。

(1)非预设性。预设性教学方式的确有非常多的好处,譬如,在课堂教学中遵照执行起来省心省力,而且它的动作成本和结果风险都是偏低的。但预设性教学方式成功的前提是对学生起始能力和学生需求的准确把握。如果说学生起始能力尚可以把握的话,那么学生的需求往往是不确定的,存在不可预设性。

(2)非线性。课堂教学系统的推进大部分具有非线性的特征,也就是说教学的演化是多变的,我们应以生命性时空观取代以往机械物理性时空观,借助针对线性演化规律的手段来认识其特有的规律,彻底摒弃以往的线性思维,在揭示人的潜能的意义上都进行教学统筹。

(3)开放性。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环境表面出单一性、封闭性,它形成了学生被动、接受型的学习方式,这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不应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某种固定不变的程式。

2.生成性。要使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特别需要强调教学的活动性,主体性和交互性。

(1)活动性。活动是学生的天性,活动也是课堂教学的载体,以活动为中介通过内隐与外显活动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人的主体性。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活动既参与。

(2)主体性。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卷入性、自为性、创造性。课程作为教育的载体,必须有人的主体参与才能顺利完成。叶澜指出“这种动态生成是由参与活动者的生命力得到充分发挥后创造出来的”。课程运行中的学生主体卷入到整个过程中,自发自为地参与,必然调动学生个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仅使课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而且也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交互性。交互主要表现为主体参与教学行为的依存性、共振性。课程实际上就是主体间多元互动的结果,师生、生生互动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场。在这个“场”里,不仅教学的各要素这之间相互依存,而且教学活动与社会其他活动也是相互依存的。它强调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性,使课堂教学出现和谐的“共振”。

3.真实性。教学情境的真实性是社会的需要,是做人的需要。它能产生运用欲望,情感投入,调动已知,充分发挥才能。传统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虚假交往现象”:在交往内容上,教师以自己的思维、语言、行为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忽略学生的内心感受;在交往的对象上,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教师只关注极少数所谓的优生;在交往的导向上,教师是交往中的主动者,扮演着“法官”的角色,学生是消极的受动者。理想的教学交往应该是以真、善、美为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为指向。真正的课堂教学交往应该具备如下特征:平等对话,互相尊重,彼此评判,共享“智识”,讲求实效。平等、开放、差异性、独特性,是交往的天然要素,是课堂教学真实性所在。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堂教学中高效性生成的策略研究》(GS[2014]GHB008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9.中国近海建筑砂矿床特征 篇九

中国近海建筑砂矿床特征

分析研究了我国现已探明的近海建筑砂矿床勘查资料,对建筑用海砂矿床进行了地质分类和工业分类:对我国已探明的近海建筑砂矿床的分布、矿体特征和矿石特征进行了综述.并就不同类型近海建筑用砂矿床矿例进行了解剖,为今后建筑用砂矿的`找矿及资源评价工作提供了依据和借鉴,对建筑用海砂矿床的对比研究以及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作 者:曹雪晴 谭启新 张勇 姜玉池 原晓军 CAO Xue-qing TAN Qi-xin ZHANG Yong JIANG Yu-chi YUAN Xiao-jun 作者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刊 名:岩石矿物学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年,卷(期):26(2)分类号:P619.22+8关键词:中国近海 建筑用海砂矿 矿床特征 地质分类 矿体

10.中国建筑的特征阅读 篇十

①在20世纪之前,世界上的建筑基本都是砖石结构的,除了我们已经熟悉的西方建筑,印度和伊斯兰建筑也都是砖石结构的,只有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包括日本、朝鲜、越南等受中国影响的国家)建筑,千百年来一直是以木结构为主,把木材的性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②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远古时代,除了少数的特殊地区,黄土高原上从未存在过森林,就是华北平原也少有森林。一个并不盛产木材的国度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木结构建筑的奇迹,这实在是一个历史之谜。香港建筑师李允鉌在他的名著《华夏意匠》中有一段精彩的解答:木结构与砖石结构相比,各有优点,但总的说来木结构形式的建筑在节省材料、劳动力和施工时间方面,比砖石结构形式的建筑要优越得多。

③斗拱是中国早期木结构建筑特有的语言。本来中国建筑外檐的柱廊也是由柱础、柱身和柱头组成的,因为要防止柱身下沉和木柱的朽烂,柱础往往是石质的。柱身往往也像希腊的石柱一样向上略微收缩而具有“弹性”,甚至也知道像帕台农神庙那样向内微倾,纠正视觉偏差。但是再往上,在柱头的部分,中国人渐渐摆脱了简单的梁柱承托方式,创造了为东方所特有的形式一一斗拱。

④斗拱在砖石结构形式的建筑中从不运用,在东方木结构形式的建筑中却得到了普遍运用,它不仅支撑着粱枋和屋顶,也传达出优美的节奏。斗形的木块与肘形的曲木在柱头上层层叠加,在梁柱与屋檐间搭起紧密有力的“骨架”,把木柱强大的托力逐层向上传递、扩散,布满上面每个需要支撑的点。与希腊柱式相比,斗拱是晚熟的建筑语言,一直到盛唐才走向成熟,那时候它就像多立克柱式那么古朴、雄浑、率真。由于唐代建筑房基低矮、木柱粗短、屋顶平缓,硕大的斗拱占据了建筑最显眼的位置,把建筑结构的“筋骨”毫无遮拦地展露出来,那真是把木材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无意于雕饰的斗拱却成为东方建筑艺术的主旋律。

(选自《建筑科学与文化》,有改动)

6.木结构建筑中的斗拱是怎样发挥支撑作用的?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4分)

答:

7.阅读第②段中加方框的语句,说一说文中将木结构建筑与砖石结构建筑相比较有什么作用。(4分)

答:

8.文中画线句中,删去“略微”后,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句简要回答。(4分)

答:

9.为什么说“斗拱是中国早期木结构建筑特有的语言”?请概括说明。(4分)

答:

6.斗形的木块与肘形的曲木在柱头上层层叠加(1分),在梁柱与屋檐间搭起紧密有力的“骨架”(1分),把木柱强大的托力向上传递、扩散(1分),布满上面每个需要支撑的点(1分)。

7.突出木结构建筑的三大特点:节省材料、节省劳动力、节省施工时间(4分,每少一点扣除1分),也解释了一个并不盛产木材的国度创造木结构建筑奇迹的谜底(这一点不影响学生得分)。

8.删除“略微”后,就表达不出“向上收缩”很微小的意思。(4分)若只回答“略微”,表示程度不够的意思,修饰“向上收缩”。(2分)若只回答删除“略微”后,表达不准确。(1分)

11.当代建筑立面设计的肌理视觉特征 篇十一

【关键词】肌理;立面设计;表皮化趋势

当前,在我国的建筑设计领域中,肌理视觉特征的立面设计理念逐渐兴起,这种设计方式在建筑设计中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设计模式,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中也有着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它能够十分直观的将建筑自身的曲线形式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创造出一种比较细腻的设计效果。

1.机理与公共建筑立面的关系

机理最开始应用在艺术设计领域,如果站在字面意思的角度去分析,肌就是指物体的表皮,理就是指表皮上的一些有规则的纹路,在相关著作中对肌理的解释是比较适用于建筑设计的,肌理就是一种可观存在对策一种物质的形式(注重表面)这一著作中写道:任何一种物质,其表面都存在着自身独特的肌理形式,正式因为物质肌理形式的存在才使得人们能够对该物质有更加清晰和深刻的理解,所以对于人类来说,认识一个物质首先就要对其肌理形式进行充分的了解,站在某一个角度上来说,肌理是建筑结构立面当中一种固有的表现形式,肌理给人们传达的视觉特征也是人们认识建筑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在建筑立面结构中,肌理和肌理的视觉特征与传统意义上的特征也产生了一定的差别,它有了新的含义,肌就是指建筑立面当中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形状、颜色和质地等。理是指建筑立面中的各个元素在人为影响下所呈现出的不同的布置和设计的特征,在视觉效果的展现方面通常就是在肌的基础上通过理对建筑立面的视觉感官进行冲击,给人们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2.促使肌理设计在当代成为趋势的原因

实际上建筑結构的立面特征是随着建筑风格的发展和演变一直存在的,但是将这种特征应用在建筑立面设计中还不是十分常见,立面的设计实际上也能更加充分的反映出建筑空间和形式上的众多变化,使得建筑更加符合美学的要求,所以在当代这样一个追求美展现美的时代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但是在这一要素应用在建筑立面设计的过程中,形式美法则也就更多的被当成设计的原则在设计工作中得以应用,所以这种设计方式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建筑结构的表现手法,同时也成为了建筑设计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趋势。虽然在这种现象产生的过程中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体现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起直接推动作用的则是当代建筑立面设计中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建筑立面表皮化发展趋势的增强。

2.1当代建筑立面的独立与艺术化趋势

建筑立面在经历了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时期后,立面终于脱离了自然和功能的束缚获得了独立,并由此产生出平面化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科技的进步和大众审美意识的觉醒是使当代建筑立面出现独立与艺术化趋势的两个主要因素。首先,在物质层面上,科技的进步一方面使当代建筑立面在完成其基本外围护功能的同时,比现代主义时期更进一步摆脱了平面、结构、重力的束缚,变得更加轻薄自由、灵活多样;另一方面,建筑几乎能够适应任何自然环境,建筑立面的形式可以并且也能够摆脱场地环境的束缚。这种“内”(自身)与“外”(环境)的双重解放,为当代建筑立面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立面的艺术化趋势提供了条件。其次,在精神层面上,当代大众审美意识的觉醒使艺术走下了神坛,成为大众可以消费和决定的对象。人们开始突出自身价值和个性,强调曾经被忽视了的美好的情感体验。这种“美好的情感体验”反映到建筑上就是要求它们首先要有一个充满感情的美的外表,即艺术性的立面。这种变化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大众审美意识开始觉醒的初级表现。立面的意义也就是在这时上升到一个新的设计高度。建筑师们把重心更多地投入到建筑立面的艺术化设计中来。

2.2当代建筑设计的表皮化趋势

使肌理设计成为趋势的原因除了当代建筑立面的独立与艺术化趋势外,当代建筑设计的表皮化趋势也是另一诱因。表皮化趋势虽然是建立在当代建筑立面的独立与艺术化基础之上,但使其成型的直接原因却是当今“读图时代”。的社会实际和功利性的商业运作。首先,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当代社会的信息不仅不像过去那样是稀缺资源,反而呈现出过剩的状态。这种情况促使大众不得不更多地依靠直观视觉图像来捕捉眼前转瞬既逝的信息,从而适应这个飞速变化的信息社会,大众由此进入了“读图时代”。而建筑作为当代社会最主要的视觉形象之一,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读图时代”的洗礼。每天各式各样的建筑通过大众传媒变成图像信息大量涌入大众视野,这时大众所关注的既不是建筑的空间组合也不是建筑的设计理念,真正吸引众人目光的只有建筑的表皮图像而已。建筑师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表现为图像化地获取建筑信息与建筑设计上的表皮化倾向。其次,投资商看准当代社会的动向与这种大众心理,成功地以之为导向引导大众消费,这就是促使当代建筑设计平面化趋势形成的另一大原因—功利性的商业运作。

由以上两个直接因素发展产生的表皮化发展趋势使得当今大众逐渐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了建筑外立面当中,所以这也给视觉肌理特征和建筑立面设计的有机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它也能够更好的促进这种发展趋势的稳定,同时也推动了肌理视觉特征设计法在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广泛应用,所以站在某一个角度上来说具有肌理视觉特征的建筑立面设计也是当今建筑设计发展中的一个必经之路,它的出现也一定会给建筑设计领域注入新鲜血液,使建筑设计领域更具发展的活力。

3.促使肌理设计在当代形成趋势的条件

3.1建筑构造技术的更新与发展

当代的建筑构造技术正在大步前进着。大量新技术、新工艺被广泛且迅速地应用于建筑立面的设计之中。如利用光电技术形成的屏幕立面、数字立面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幕墙技术的应用,建筑师甚至将幕墙构造设计交于幕墙施工公司。它将立面从沉重的混凝土和砖石承重墙体中解放出来,使它获得了实体形式的自由。建筑构造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使以前只能存在于图纸上的立面设计方案最终能够付诸实践,并使当代大众清楚地看到在具有肌理视觉特征的立面设计趋势中,建筑立面在保持了它轻巧、极具视觉效果等特点的同时,一样具有传统立面所应该具备的所有功能要求。

3.2建筑材料科学的发展与新材料的应用

由于建筑材料科学的不断更新发展,使得可用于建筑立面的材料种类越来越丰富,除了钢材、混凝土、砖石、玻璃的大量应用之外,连一些之前不可能用于建筑的材料如纸、织物、塑料等也开始出现在立面设计之中。现代材料种类的不断翻新使可用于立面设计的素材越来越多,这就使建筑立面的肌理视觉特征越来越明显,为这种肌理设计的趋势提供了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条件。

4.结语

在当今时代,人们在实际的生活中更加注重对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也同样体现在了建筑结构的立面设计中,肌理视觉特征设计形式使得我国的建筑设计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出现的过程中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与创新,为我国的建筑设计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日)朝仓直巳著,林征,林华译.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12.中国建筑的特征阅读 篇十二

所提问题也主要是为了考察学生的而记忆力,不但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提问主要围绕在段落大意、分段、结构以及写作方法等基本的知识进行提问[1],这种问题完全是从经验性的描述角度提出的,不是基于学习的基本理论和目的,没有涉及有效问题的本质。我国现阶段对于有效问题的提问有很多的研究,但大多都流于表面,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那么如何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提出有效问题呢,本文从有效问题的四个本质特质出发,探讨如何才能深入到提问行为的内部,全面、深刻、丰富的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完成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

一、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问题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理解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脱离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完成对阅读理解题目的解答,那么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对于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首先要思考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只有想明白这个问题,才能在课堂实践中有更好的管理课堂,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阅读教学中有效问题的提出要能够培养学生一个或者多个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一个问题举一反三,明白其他的同类问题的解答。这就需要教师要弄明白阅读教学的课程目标和教学效果,在完成这些逻辑的基础上,提出有效问题,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问题的本质是注重教学内容

面对语文阅读,教师总有很多的教学内容进行讲授,如段落大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作者情感等,这个时候面对短短的45分钟课堂时间,教师要有所选择的进行讲解,充分注重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教学需要熟悉的知识,然后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了解和掌握主要内容,最后结合全文进行“持久性”的理解[2],教师问题的设置要围绕这些教学内容进行提出,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回答教师的问题,来完成对于一篇文章的初步理解。另外,随着课程的进行,对于同一篇文章,教师要结合学科知识和学生个个体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文本中的细节问题,让学生通过字词的辨识去判断字里行间隐藏的阅读信息,通过连贯的段落的阅读和理解让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对阅读文本的对照区扩展和丰富课外知识,从而能够对整篇文章有自己独立的评价。

三、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问题的本质是使学生参与多种认知水平的互动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对于有效问题的构思过程中,不仅要对希望学生答案中所包含的内容了然于胸,而且还要清晰的了解希望学生运用的思维类型或过程,有意识的运用目标分类学的研究指导教学目标积极促使学生参与多种认知水平的互动。这种互动主要是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明确的认知类别的指向,比如某段文字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某个段落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通过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同认知水平的思维操作,并且了解不同的思维操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有效的提出问题,而且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个回答问题的角度,让学生通过思考的语言来回答教师的有效问题,同时获得思考自身思维、监控自身思考过程的认知水平。

四、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问题的本质是简明清晰的提出问题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之后,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简明清晰的措辞来提出问题,这里的简明清晰包括对问题的词语和句式都有一定的质量要求。通过实践证明,在对学生提出问题是,其问题的措辞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所提问题的意思,能否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转化为自己的语言[3]。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的每个词语都要有一个清晰的含义,且应该最少的单词来表达问题所想要表达的意义,降低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难度,最后还要注意所提出的问题中涉及的成语、句式要和学生的学习内容、年龄、成绩水平和文化背景要相适应,并且每一个问题只应该关注一个主题,实现一个目的,同时将问题的主干和背景要分开,让学生充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问题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结束语

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通过问题来体悟文章所蕴含的真理和情感,把握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问题的本质特征,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求,简洁清晰的对学生提出问题,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其他认知水平的参与,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教学中,更加自由、更加简单地完成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代顺丽,王荣生.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问题的本质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14(8).

[2]任爱芬.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13.中国建筑的特征阅读 篇十三

A.美籍华裔建筑家贝聿铭的话表明,吴良镛在中国建筑行业的成就与地位少有人能企及,而且社会活动频繁,认识结交的人非常多。

B.少年时代的生活,对吴良镛以后的职业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战乱和流离的生活使得他决心从事建筑行业,让人们能够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C.尽管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吴良镛在生活中并不如意,加之有恩师的邀请和祖国对建筑人才的需求,于是他就立刻决定回国。

D.吴良镛对现代缄市建设中的标志性建筑痛心疾首,明确地指出现在城市文化建设的误区,并揭示了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长官意志。

E.本文撷取了吴良镛人生中的若干片段,详细地描写了他对祖国、对人民、对自己的事业深深的爱,表现了一位建筑大师高尚的品格。

(2)吴良镛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吴良镛在建筑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吴良镛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影响人才成长的因素的看法。(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分)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A项,说他“社会活动频繁,认识结交的人非常多”,不准确,原文只是强调他的社会影响大;C项,说他在国外“生活并不如意”不恰当;D项,理解错误。文中是在谈对“不讲究工程、不讲究结构合理、不讲究文化的地标性建筑”的看法。)

(2)(6分)①他是一个心忧天下的人,为了人民而走上了建筑这条路,为了国家而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②他是一个尊师重教的人,遵从老师的教导,接受老师的邀请回国,在老师因坚持理想而遭遇困难的时候,他坚决地站在老师的一边。③他是一个有坚定个性的人,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不屈从,对于生活中违背建筑规律,劳民伤财的事情,敢于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④他是一个执着坚韧的人,为了能尽快战胜病魔,他刻苦锻炼,早日回到自己的岗位。(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3)(6分)①与梁思成合著《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使许多中国古典建筑在战火中保存;②在美国完成重要设计项目而且获奖;③参与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工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新北京的规划工作;④对于城市建设中文化灵魂失落的现象,敢于指出其错误的根源。⑤致力于教育事业,努力培养建筑界的后备人才。⑥保护大江南北的古城。(要点不分先后,每点1分,共6分)

14.中国建筑的特征阅读 篇十四

摘 要:“主问题”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能从学生整体参与的角度或者对教学内容整体理解的角度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提问或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能达到“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能够有效简化、优化教学思路,避免随便的连问和简单的碎问。

随着“主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认同,以及阅读课堂上运用 “主??题”教学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 “主问题”的文章越来越多。教育界和学术界对 “主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了 “主问题”的概念、特点、功能、设计原则、设计策略、设计角度、优化策略、注意事项等方面,这些研究论文还进一步对小学、初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进行了研究,甚至还有细分。但是,高中生的语文基础薄弱,课堂教学参与度低、效果差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改善和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笔者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和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读,再结合高中语文教育的特点,进一步明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的内涵及特征。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内涵;“主问题”特征

“主问题”这个短语从语法上来说它的中心语是 “问题”。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提出了一个鲜明的概念,即 “学习性问题”,强调 “学习性问题”的首要特点就是 “存在矛盾的信息或情境”。而在完全不同的语境下的发问只会造成那种无法激发思维的阻碍和困难。老师的作用在于从中能看清客观矛盾并善于激化矛盾,可以将学习矛盾转化为学生意识中的认知矛盾,转化为学生自己的问题。

从学生的学习上来说,问题必须是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并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东西。它必须满足这样几个条件:首先,它必须是学生还没有彻底弄明白的,是学生在探求未知的过程中所不能迅速地、自然而然地实现的目标,因此要诱发学生在认知上的疑难困惑感和内心深处的急切感;其次,它必须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并能引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能快速深入地探究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最后,它必须与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相联系,让学生感觉到它与自己的已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只要在现有认知的基础上经过自己一定的努力就能达成的目标。

那么,对于我们语文教学来说,每一篇文本都有许多问题,例如: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这里的每一个点都可以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问题,但是学生不同、文本不同、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所要针对的问题就会不同,而且每篇文本可能不止一个教学问题,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语文知识全部涵盖,必须有所取舍。这就需要处理几个教学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出能起到领导作用的问题,即“主问题”。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主问题”呢?

从“主问题”的作用上来看,“主问题”是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或“话题”。或者说,“主问题”是能指引学生认真细致地阅读文本、思考文本的主要问题、重点问题或核心问题。或者说,“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能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者学生整体参与的角度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提问或问题。

从备课的环节上来说,阅读教学的“主问题”应该是教师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学生的学情以及语文阅读文本而确定了学生学习知识点以后设计的,是建立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上的、能够把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不断引向深入的主导问题或主线问题。

从教学的完整性、整体性上来讲,“主问题”是与某些老师在课堂上问得过于随意、问得过于简单和问得过于琐碎而相对的。它所指的是能从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上以及全体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整体参与度上而设计的、能够引领和指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的重要问题或关键问题,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

从功能和作用上强调,能够引导和调节学生汇报阅读成果的问题,发散式思维的问题,或是能够引导学生比较深入地梳理课文的内容,提炼知识,增强能力的是主问题,也可以称为文章的核心问题。

综合上述,“主问题”要着眼于学生对文本学习的参与度、对文本的阅读方式,还要着眼于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笔者参考一些老师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分析,把主问题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力”。

一、主导力

主问题的 “问”中有着丰富而充分的知识暗示,学生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循着暗示进行阅读文本、思考问题、分析归纳知识、有效答问,在主问题的主导下,整个教学思路和教学层次都很清晰,学生探求的热情也能最大限度地被激发。

二、凝聚力

主问题教学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所有学生都可以尽情地享用这个平台所带来的学习乐趣,充分展现自我的才华。因此要形成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凝聚力,提高全体学生参与课堂阅读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能够长时间地沉浸在研读课文的乐趣之中。

三、牵引力

主问题可以规避以往教学中所提问题的弊端。它是设计者在着眼于文本整体内容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而设计出来的具有很强概括性的教学问题,它对文本的阅读教学具有极强的牵引力。它犹如网纲一般把散落在文本各处的知识点按照内在的逻辑性依次提起,使得整个阅读教学活动紧凑、清晰而且高效。

四、支撑力

设计主问题的最初目的就是试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来阅读文本、理解文本,解决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教学持续时间短暂、对文本理解只浮于表层而不够深入的学习现象,每一个主问题的呈现都能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较长时间的阅读、理解、分析、讨论和交流,每一个主问题的教学活动都是较为完整的教学活动板块,它对文本的阅读教学活动具有极强的支撑力。

五、扩张力

在阅读教学中所设计的主问题,是与文本的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阅读教学具有极强的扩张力,能促使学生细心阅读、积极探索、踊跃思辨。主问题可以引领课堂的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了强大统领作用。

总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文、勾画句段、思考讨论、辨析归纳、举手发言,整个课堂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其中。基于它的统领而串联起对整个文本的教学,使得整个课堂教学思路清晰、过程紧凑,也使学生不仅学有所得,更是在学习中获得精神的愉悦。

作者简介:

上一篇: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工作指导意见出台下一篇:温馨父亲节祝福语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