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的研究

2024-09-16

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的研究(3篇)

1.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的研究 篇一

关键词: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

20世纪末, 随着团体决赛“6-3-3”赛制的实施, 以及国际体联鼓励单项型选手参加比赛的政策, 世界体操场上不再是年轻运动员一统天下的局面, 许多30岁左右的老将仍能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像意大利的切尼、保加利亚的约夫切夫、匈牙利的乔拉尼等人以30岁高龄仍能统治吊环、跳马或自由体操等项目比赛, 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

众所周知, 我国体操运动员运动寿命过短, 保持最佳竞技能力的时间不长, 多是昙花一现。探索和掌握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竞技年龄结构变化的规律, 建设合理的年龄组合队伍, 无论对新世纪体操理论的创新, 还是对指导运动实践的发展, 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利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2001至2005年间奥运会、世界体操锦标赛和世界杯体操总决赛个人全能决赛前8名和个人单项决赛前8名的运动员的年龄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世纪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的新变化与新趋势

对2001至2005年间奥运会、世界体操锦标赛和世界杯体操总决赛个人全能决赛前8名和个人单项决赛前8名的运动员的年龄参数统计和处理, 结果发现目前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呈现以下特点:进入到21世纪, 每届世界大赛优秀体操运动员的平均竞技

如表1, 表2所示。

年龄基本都稳定在24岁左右, 期间共七项重大比赛, 平均年龄达到了24.58岁24岁和25岁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29.4%, 而21岁以下和28岁以上只占总人数的16.41%和17.03%。这一结果表明, 21世纪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的竞技年龄集中区在22~27岁之间, 而且体操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离差较大, 分布范围很广, 从16岁到34岁, 跨度达到了19岁。最小者为巴西的伊波利托, 仅有16岁;而最大者则是意大利的切尼, 这位老将摘得雅典奥运会吊环铜牌时距其35岁生日仅仅只有一个月。

2.2 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与分析

通过表3、表4可以看到, 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的年龄普遍偏小, 平均竞技年龄仅为21岁, 其中2001年第35届世锦赛我国体操运动员的平均年龄更是达到了历史最低的16.4岁, 而且我国体操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离差较小, 从16岁到25岁, 跨度仅有10岁, 最佳竞技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1~23岁这个狭小的范围, 24岁以上的运动员就相对较少, 只占总人数的13.34%, 二十七八岁接近三十岁的运动员根本就没有。

2.3 当今我国与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的比较分析

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所表现出的最佳竞技年龄区间为22~27岁, 21岁之前及28岁以后各占17%左右, 总体呈现出比较合理的正态分布。而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表现出最佳竞技年龄范围主要集中在21~23岁之间和20岁之前这两部分, 并且出现在25岁戛然而止的现象。从运动员的年龄结构来看, 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年龄离差较大, 分布较广, 而我国运动员的年龄离差较小, 相对较为集中。由表2、4可看出, 我国运动员的最小年龄和世界运动员的最小年龄相同, 但最大年龄要比世界小9岁。

3 结论与建议

(1) 21世纪初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是最佳竞技年龄明显增大, 最佳竞技年龄区间为22~27岁, 平均年龄达到了24.58岁;竞技年龄离差较大, 分布范围很广, 从16岁到34岁, 跨度达到了19岁。

(2) 我国20岁以下的年轻运动员层出不穷, 主要集中在21~23岁这个狭小的区间但大龄运动员尤其是25岁以后运动员出现断层, 这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正值自己运动生涯的黄金年龄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3) 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在竞技状态的保持、运动寿命的延长等方面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我们要以国外运动员的成才年龄和表现最佳竞技年龄的特点为借鉴参考, 尽量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为在以后比赛重铸辉煌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竞技体操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男子冰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篇二

关键词:男子冰球运动员;前五种运动损伤;提高防伤意识

中图分类号:G80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0931-02

On Male Ice Hockey Players’ Top Five Sports Injuries

MA Jin-yu,YANG Hua

(P.E. College,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Male ice hockey players’ top five sports injuries in three team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re researched. The top five sports injuries are muscle Fasciitis in waist and back,acute synovitis in knees,meniscectomy injuries,ankle ligament injuries,and kneecap damages. Among 127 players,there are 102 injured players (80.32%). The main reasons of injuries are the violation of rules,turning cross sliding,sudden stop,dash,and back cross (95.36%). Injuries often occur during match time. Therefore,we should let players abide by rules and rais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prevention of injuries,and let medical staff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injuries,first aid,and improving training methods.

Key words: male ice hockey players; top five sports injuries; rais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prevention of injuries

通过对黑龙江省男子冰球队专业运动员进行的运动损伤调查,了解男子冰球运动员各种损伤的患病率、主要致伤因素等,并探讨运动损伤的原因、发病机理和预防措施,以减少和避免冰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黑龙江省哈尔滨冰球队、齐齐哈尔冰球队、佳木斯冰球队共64名男子冰球运动员,其中健将级12名,一级34名,二级18名;平均身高181.26cm、平均体重80.44kg、平均年龄21.32岁,专业训练年限5~14年,平均8.64年。文化程度:高中以下占60%,专科占36.84%,大学本科占3.16%。

1.2研究方法对2006年4月全国冰球锦标赛期间,所有参赛男子冰球运动员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了解既往史时,对运动员从事专业训练以来所患的各类运动损伤进行登记,对损伤发生的原因、致伤动作、病程、受伤程度以及损伤发生时期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诊断标准:按统一标准,进行临床检查,疑难病例由齐齐哈尔第三医院外科专家金承男主任医师会诊作出明确诊断。所有诊断标准均依据曲绵域教授等主编的《实用运动医学》中的运动损伤作临床诊断。

2损伤种类与分析

2.1男子冰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种类和患病率

从表1可见,运动损伤患病率前五位的分别是腰背部肌肉筋膜炎(25%)、急性膝关节损伤性滑膜炎(17.18%)、膝关节半月板损伤(15.62%)、踝关节韧带损伤(12.5%)和髌骨损伤(9.37%),均与冰球运动的技术动作特点有关。

第一位是腰背部肌肉筋膜炎,男子冰球运动员滑行时腰部负担过重、不正确的击球动作、与训练比赛后没及时保暖有关;冰球运动中脊柱屈伸与旋转的动作特别多,腰部是受力的较大环节,受伤机会多,急性腰损伤治疗不及时或没彻底恢复就投入训练和比赛,击球动作不协调,准备活动不充分,加之训练后不注意保暖,就会逐渐导致劳损。腰背部肌肉筋膜炎是冰球运动员各种损伤的首位。

第二位是急性膝关节损伤性滑膜炎,该病多为急性暴力所致,说明在冰球训练或比赛中,尽管有护膝保护,膝关节过度收展与旋转仍可能导致内外侧副韧带、交叉韧带损伤以及髌骨的损伤。因上述损伤均可波及血管或骨髓引起膝关节积血,导致急性损伤性滑膜炎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三位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男子冰球运动员在滑行中追球转向或急停转身时半月板处于不协调的运动之中,此时,在行进中的队员从侧方撞来,就可能使膝关节扭转和内翻动作,半月板受到挤压造成撕裂而限制了膝关节活动范围。

第四位是踝关节韧带损伤。多与滑行中下肢力量分配不均使身体失去重心,或冰面不平有裂缝有关。踝关节承受的力是全身所有的力之和,每一次进攻和防守都离不开踝关节的参与,每一次加速、变速、变向都将强度作用在踝关节上,力量不足或缺乏比赛密度、强度的训练是引起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

第五位是髌骨劳损。一般认为与膝部在半蹲位反复过劳有关,也有学者认为与膝关节一次性扭伤有关,其中也不排除软骨骨折继发软骨软化变性的可能,这些都是造成膝部受伤的主要原因。

2.2男子冰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致伤动作浅析从表2可以显示出,男子冰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为:阻截、压步转弯滑行、急停等。从中可以看出,冰球项目的几个主要动作均可导致损伤发生,因此研究各种受伤规律与技术动作的关系十分必要。

2.3男子冰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浅析

从表3不难看出,损伤发生原因中,违反规则占首位,冰球比赛中的犯规动作包括撞人、绊人、用膝顶人、用肘顶人、举杆过肩和用冰球杆戳人,这些动作都是导致损伤的直接暴力。冰球运动是在高速移动中进行的拼抢对抗性很强的运动,对运动员各方面要求很高,自我控制、规则的掌握等,如果运动员平时没有防伤意识,比赛中很容易出现犯规,导致自伤或他伤。

在调查中得知,冰球运动员中本科学历的仅占3.16%,专科学历占36.84%。受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的影响,运动员缺乏必要的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仅凭勇猛与顽强只会增加受伤的可能性。

表3可见,男子冰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如下:

第一位是违反规则,用力不合理,如非法冲撞、将运动员挤压在板墙上,或用球杆碰撞、或被摔撞在冰上、绊、勾等。

第二位是准备活动不充分,这是所有运动项目中共同面临的问题。有些运动员对准备活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准备时间不充分,动作幅度不到位,这种现象在平时训练中表现更为突出。

第三位是技术动作不正确,冰球运动是一项对全身肌肉力量、协调性要求很高的竞技项目,若不重视基本技术和体能的训练,在完成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时,就可能因错误动作而致伤。

第四位是伤后急于训练,各项运动员都存在这类情况:排球的赵蕊蕊、速滑的叶乔波、花样的赵宏博等等,这些运动员是世界顶尖的运动员,他们的恢复应该比一般人更需要长的时间,因为他们的技术动作难度更大、强度更高,冰球运动员比其他运动员伤病恢复更应引起足够重视才对。

第五位是教练员应特别注意的:掌握合理的运动负荷是衡量教练员是否称职的尺子,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因人而宜,不能想当然,必须遵循客观实事求是,科学安排运动量,防止运动损伤,稳中求进。

2.4男子冰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程度

统计结果表明,中度伤占首位,38人次;轻度伤34人次;重伤4人次。急性损伤45人次,慢性伤31人次。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比赛中,其次是训练中。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从上世纪70年代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许多变革,技术有很大进步,速度更快,冲撞更激烈,对运动员力量、耐力、速度、技术、果断和勇敢等方面素质有更高要求,在技术上要求队员精益求精,在战术上更强调整体的配合,由于比赛是在高强度下进行的,因而,比赛受伤明显高于训练。以上一方面提示应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提示人们对比赛现场运动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和必要的急救措施。

3结论与建议

1)男子冰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多为比赛时的急性创伤,且与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有关,因此,建议运动员加强规则的学习,减少违规动作。比赛期间做好医务监督和急救工作,及时、合理的处置受伤运动员各种伤病,避免急性损伤最佳治疗时机的延误,发挥队医在防伤治伤与改进训练方法中的作用;加强体能监测,合理安排好运动员的伤后训练;重视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避免着凉;提高队医的责任心和医疗技术水平。

2)男子冰球运动员要加强学习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运动保健学等方面的知识,大力加强基本技术训练及自我保护动作训练;教练员和运动员要提高防伤意识,训练时要注意在肘部、膝关节、腰部和踝部使用保护支持带,腕部用弹力绷带;比赛时应穿戴好各种护具,防止意外伤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曲绵域,高云秋,浦钧宗,等.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20-938.

[2]赵秀云.普通高校滑冰课的损伤调查及其预防[J].冰雪运动,2003(4):66-67.

[3]曹蔚.体育专业一年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26-128.

[4]李建敏.冰球运动员损伤的预防和现场处置[J].冰雪运动,2004(5):21-220

3.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的研究 篇三

1 跆拳道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和得分情况

在跆拳道比赛中,使用允许的技术,准确、有力地击打得分部位:使用踝关节以下脚的部位攻击躯干部位被护胸包裹的部分、锁骨以上头颈部位(包括颈部、双耳和后脑在内的整个头部),击中躯干有效得分部位,得一分;击中头部有效部位,得三分;用旋转技术击中躯干有效得分部位,得二分,击中头部有效部位,得四分。

横踢、侧踢、旋转及下劈技术是全国跆拳道锦标赛中男运动员运用的主要技术,双飞、推踢等为辅助技术。在总体的使用情况和得分情况上,旋转技术使用了155次,使用率为12.30%,得分率为23.13%(见表1),在整个比赛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旋转技术是身体重心在原地旋转360°,动作难度较大,重创对手的主要技术之一,它既可以主动攻击对手的头部以及腹部,又可以阻碍对手的进攻。在比赛中,高难度的旋转技术使用,提高了比赛中的精彩性以及观赏性,在允许使用的技术上,分值较大,使得比赛更加精彩,增加了更多悬念。

2 跆拳道比赛旋转技术的使用情况

后踢技术是跆拳道比赛中较为重要的得分技术之一,后踢技术在实战中有着很强的突然性,具有较大的杀伤力,是阻止对手进攻使其具有心理压力的一种实用腿法;后旋踢属于一种转身弧线攻击腿法,其特点是充分利用自身髋、躯干、脚掌的转动力为发力源,以攻击对手头部为主,是重创对手的主要手段之一;旋风踢即转身360°的横踢。这三种旋转技术在允许使用的技术上,都可攻击对手的头部以及躯干部位,给对手带来重创,获得较高的分值。

如表2所示,旋转技术在2014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男子运动员中的使用排名分别是后踢、后旋踢和旋风踢,使用率分别是50.97%、40.00%和9.03%;得分率和使用率成正比。由此可以看出,旋转技术在比赛中的使用情况以后踢技术为主,其次是后旋踢技术,最后是旋风踢技术,旋风踢技术在比赛中的使用情况还有待加强。

3 跆拳道比赛旋转技术的战术运用情况

跆拳道战术是根据我方和对手的具体情况,为取得比赛胜利而采取的计谋和手段。使用合理的战术,可以在比赛中扬己长、克彼长,营造出有利自己的比赛局面,掌握比赛的主动权。常用的战术一般分为:进攻战术、反击战术、迎击战术。进攻战术是积极主动,以我为主、先发制人的使用技术攻击对方;在跆拳道比赛中,进攻和反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反击战术是指在躲避或者防守对方进攻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技术动作来攻击对方;迎击是在比赛中,对手还没有完全完成进攻动作时,瞬间几乎与对方同时完成攻击动作,从而达到得分效果,具有攻守兼备,攻中带守、守中带攻的战术特点。

观察得知,旋转技术的战术运用情况以迎击战术为主,在使用率以及得分率上都较高于进攻战术以及反击战术。说明运动员在复杂多变、紧张激烈的跆拳道比赛中,能及时准确的观察对手的情况,预测和判断对手的行动,随机应变、及时迅速地制定和实施自己的行动方案。

3.1 进攻时旋转技术的使用情况

同为旋转技术,后踢技术的使用率53.13%高于旋风踢技术37.50%和后旋踢技术9.38%,其原因是在进攻战术中,后旋踢技术和旋风踢技术的启动弧度比后踢技术要大,隐蔽性不强,整个发挥过程较长,容易被对方躲避,造成空档被对手反击,相比后踢技术更容易失误。

在进攻战术时,后踢技术更受运动员们的青睐,运用的较多。然而从得分率来看,后踢和旋风踢技术各占50.00%,而后旋踢却为0。通过视频观察,后旋踢不适宜在进攻中使用,因其动作幅度过大,很难击中对方头部,且易被对方反击,所以后旋踢技术不宜在进攻中使用。

注:(使用率=使用次/总使用次;得分率=得分数/总得分数。下同。)

3.2 反击时旋转技术的使用情况

反击战术是指先躲避或格挡防守对手的进攻,然后根据对方进攻的技术做出应对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表5可以看出,在反击战术时,后旋踢技术的使用率高于后踢技术及旋风踢技术,成为跆拳道比赛旋转技术在反击时所采用的主要技术。通过视频,可以看出运动员们在比赛中,边防守对手进攻边进行攻击,使用后旋踢技术击打头部有效部位得分。在后旋踢的使用和得分率上,运动员应在平时的训练中更加的着重加强,克服后旋踢启动幅度大及隐蔽性较差的缺点,使后旋踢技术在以后的比赛中更加运用自如。

如表4、表5所示,旋风踢技术在进攻时的使用率还占37.50%,但在反击时的使用率却为4.26%。说明旋风踢技术的启动幅度较大,反应较慢,容易造成空隙给对手反击自己的机会,这表明在2014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中男子运动员多将旋风踢技术用于进攻战术。

3.3 迎击时旋转技术的使用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在迎击战术里,后踢的使用率最高,占56.58%,其次是后旋踢,占43.42%,得分率依然呈正比,后踢与后旋踢的得分率分别为55.56%和44.44%。在迎击时,后旋踢技术难度较大,重心移动也较大,踢完动作易倒地,会迫使裁判给予提醒或者警告;后踢技术在迎击时,不仅可以阻击对手的进攻,还可以对对手进攻时的重心造成严重的破坏,在迎击时,后踢技术动作的蹬击力量与对方运动员进攻动作快速前行的重心激烈相撞,两个相向而来的力量比一个单向力更具破坏性,从而把对方运动员击倒在地甚至KO,得到躯干二分或者头部四分的分值。

从以上数据得知,在迎击时,后旋踢技术的使用率略低于后踢技术,在得分率上,后旋踢技术也是迎击战术时的主要得分技术,主要原因还是击中头部的分值要高。这些规律告诉我们,旋转技术的得分价值应该遵照战术形式的合理运用,哪种技术在哪种战术中得分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在今后的训练比赛中作为得分标准的参考。

4 对跆拳道比赛中运用旋转技术的几点建议

(1)在日常训练中,应多加强旋转技术的练习,特别是在迎击战术中,后踢技术较为实用,不但易得分,且能有效阻击对手,给对手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2)三种不同旋转技术有着不同的较合理的运用方法,如进攻宜使用旋风踢技术,迎击宜使用后踢和后旋踢技术等。

(3)跆拳道比赛场上技战术的使用变化多端,瞬息万变,运动员应根据不同的比赛情况,瞬间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这就需要运动员日常训练中养成良好的技战术运用的方法,从而达到比赛的胜利。

摘要:该文以2014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男子运动员1/4半决赛和1/2决赛各级别比赛中,跆拳道旋转踢的技术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录像观察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该次比赛中男子运动员运用旋转踢技术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旋转技术在比赛中的使用率和得分率比重较大,该技术的实用性较强。

关键词:跆拳道,男子,旋转技术,特征分析

参考文献

[1]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117-119.

[2]王大庆.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现状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上一篇:河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下一篇:15课北伐战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