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六年工作总结

2024-10-02

大学生村官六年工作总结(精选14篇)

1.大学生村官六年工作总结 篇一

“大学生村官”2010年年度工作总结

涞水县九龙镇镇厂村书记助理 王云辉

2009年12月,经过层层选拔,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转眼之间,一年已经过去了,回想起这一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这一年来,在九龙镇镇厂村书记助理的岗位上,我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经历过酸甜苦辣,也在不断的磨砺中逐渐成长起来。下面我就自己这一年来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要想赢得村民的尊重,首先要吃苦耐劳

还记得刚刚来报到的时候,村支书还以为我们只是暂时下来锻炼的大学生而已,忍受不了农村的艰辛和寂寞,很快就会放弃。而村民们更不相信,大学生会到农村来工作,会长久扎根农村。在他们的眼神里,我读到的是尊重但并不信任。我意识到,取得村干部和群众的信任是我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村民们不是认为我忍受不了艰苦的工作条件吗?那我就要像村民一样能吃苦,不怕累,才能赢得他们的认同。无论是烈日骄阳、和风细雨还是大雨滂沱,我都始终和村干部们一起进家入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护林防火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即使偶尔身体不舒服,我也从不推脱。渐渐地,村干部们都认可了我,认识我的村民也多起来了,很多人都主动和我打招呼。就这样,我顺利地走过了那个阶段,从一开始的“信任危机”到现在的认同肯定。

二、要想当好村干部,首先要当好村民

记得有一次村内的自来水管冻坏了,村干部组织村民进行维修,作为书记助理,参加劳动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来没有干过体力活的我不知道从何做起,技术活做不了,那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吧。于是就干起了抬水管,递工具等小活。当我和一个村民抬着钢管路过街心时,有位村民对我说,你是村干部,怎么能干体力活呢,指导指导,发发号施令就行了,没有必要自己干吧。再说你是上边派下来的干部,累坏了怎么办?我对他说,既然组织上录用了我,让我当咱们村的书记助理,就是对我的信任,村里的事就是我的事,再脏再累我也能忍受。在村里,我不把自己当干部,我只把自己当成村民的一份子,要想当好村干部,首先要当好一名村民,希望大家以后也别把我当成干部来看待,大家能把我当成村里的一份子,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肯定。

三、要想做好工作,首先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工作一年来,我自忖没有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我也知道在农村工作,也遇不到什么大事,但要想做好工作,不能因为事情小就不做,要摆正心态,从点点滴滴做起。刚参加工作,无非是复印材料,做做记录,每天面对的都是些琐碎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使我得到了锻炼,熟悉了村内的各项业务。由做记录员到现在分管党建工作。由对农村工作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政策宣传员、党员电教员、民事调解员。镇里下达的任务,大多都让我独立完成。工作一年来我负责起草了《两委干部任期目标责任书》《村规民约》《“三位一体”调节制度》《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等方案及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各阶段总结等党建汇报材料;协助两委干部开展了护林防火、禁牧、第六次人口普查等工作。这一切成就都是从点点滴滴积累得来的。支部书记对我的工作成绩也十分肯定,每逢有的村支书抱怨村内工作尤其是党建工作不好开展时,我们的书记总是说:“我们村的工作好干,因为我有助理”

我深知自己所做的有限,与其他优秀村官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还有很多亟待提高的地方:

1、在工作方法上还需要更加扎实,更加细致,把原则性和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增强创新意识,学会统筹兼顾,提高工作质量;

2、人的情绪难免受到外面世界的干扰,我坚决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如止水。

3、学无止境,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完善提高。在工作中,我时常感到能力和知识的欠缺,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提高文字水平和综合素质,争取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

2.大学生村官六年工作总结 篇二

一、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成果

党和国家推行“大学生村官”政策是不仅仅是为了缓解严峻大学生就业压力, 更是为了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高素质人才短缺的问题。要缓解城乡二元差异, 缩小城乡差距, 农村发展需要一大批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 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大学生深入农村开展工作, 正是把新观念新思想带到乡村, 转变当地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把新技术新科技新成果带到农村, 应用于农村, 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带领农民致富,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从而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由此可见, 大学生村官能够“一心为农”, 脚踏实地的为农民着想, 为农村建设出力, 直接关系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成果。这其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又是其中的关键, 只有思想上扎根了农村, 才能在行为上切实为农村服务, 才能实实在在的为新农村建设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智。

2.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基层开展工作的平台, 是保证农村稳定的一线平台。由于农村特殊环境的限制, 大大限制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行, 弥补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缺陷, 也为党在农村基层的党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加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生力量的代表, 他们具备了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 思想开阔, 具有创新精神, 他们敢想敢干, 他们的加入给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年轻的大学生也有自身的一些不足, 在工作岗位上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对于大学生村官自身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思想上存在误区, 无法真正扎根农村

首先, 把大学生村官作为逃避就业压力的避难所。由于高校扩招和金融危机的影响, 近两年,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报告2008年底, 全国有100万名大学生未能就业, 2009年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不排除有部分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选择投身农村, 所以内心并不热爱这份工作, 所以思想上很难真正稳定。

其次, 把村官工作作为谋求未来好工作的跳板。在报考村官的大学生中也有部分人是奔着选聘以后的相关优惠政策而来的, 是为了到任后能优先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在考研中加分。大学生村官网有一项关于2009年到期的北京大学生“村官”去向的在线调查, 共有1437人参与调查, 其中选择考公务员的占46%, 续签、继续留在农村工作的占12.87%, 政府推荐工作的占16.7%, 自谋职业占到10.51%, 考研占到4.18%。由此可见, 大学生在选择服务农村基层工作中, 更多的是作为晋升的阶梯。持这种心态的大学生村官不是把自己当作建设新农村的主人翁, 而是把自己当作农村的匆匆过客, 因而在工作中不认真负责, 得过且过。

最后, 对“大学生村官”这个职位本身缺乏正确的认识, 导致不能给自己正确定位。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 现在又是“干部”感觉自己高人一等, 自视甚高, 轻视农民和农村干部, 认为农民愚昧落后, 农村干部素质低下。由此, 他们在工作中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动辄满口洋文, 摆出一副“救世主”的姿态。所以难以和基层干部群众相处, 工作自然难以开展。

2.对农村复杂环境缺乏了解, 不能很好适应工作环境, 遇到困难思想容易动摇

众所周知,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 农村情况极其复杂。受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 中国农村的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 差别巨大。对于一直生活在学校的大学生而已, 农村复杂的现实状况、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艰苦的生活条件是他们不能想象的, 加上大部分报考大学生村官多为应往届毕业生, 所以大部分缺乏工作经验。即使是有过工作经验的, 也因为农村情况复杂而难以应付。这就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很难进入角色开展工作, 遇到困难挫折就容易产生离开农村的想法。

三、加强对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是我们一切行为活动的导向。综合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不难看出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思想方面的问题, 只有思想上切实认识了自我和现实才能确保大学生村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干事业。以下我们着重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来提出解决对策, 确保他们在农村能稳定的展开工作。

一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帮助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观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 反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教育。切实把这些内容具体贯彻到在对“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 通过定期举办相关讲座, 大学生村官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选择农村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以及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和承担的责任的重大性, 才能帮助他们在工作中认清自我, 正确定位, 从而艰苦奋斗做出成绩。

另一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大学生村官心理素质的锻炼和培养。大学生村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从单纯的校园生活来到一个完全不熟悉的艰苦环境中, 他们所面对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对象以及工作任务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特别是对于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而言, 适度有效的心理疏导教育显得尤其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关注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 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压力和挫折, 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才能帮助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应对繁杂工作。

大学生村官只有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树立扎根农村的思想, 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和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就一定可以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有所成就, 就可以在为农村发展做贡献的同时, 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宫敏.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课题—大学生村官[J].法制与社会, 2009.9 (下) .

[2]林善炜.大学生村官研究综述[J].中共福州市委党校.

[3]田晓超.论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培训教育, 2009.9 (下) .

3.大学生村官六年工作总结 篇三

一、认识与做法

北京工商大学依据北京市“两办”和市委组织部等10部门的有关文件,高度重视选聘大学生到京郊农村任村官助理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和2007年我校共有126名大学生(其中有88名在房山区农村)任村官。这里值得关注的:一是在126名村官中北京生源毕业生占50%;二是两年来应聘毕业生的总数名列非农林院校前列。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通过认真学习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一是选聘大学生担任京郊农村村官助理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后备干部,促进高校毕业生健康成长,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建功立业的重要举措,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宣传动员和推荐应聘工作;二是动员一定数量的大学毕业生积极报名应聘,走向京郊农村,并愉快上岗、乐业勤业、服务人民,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三是此项工作效果如何,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一次检验,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次考验,是对毕业生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一次考察;四是切不可以认为有了优惠的政策,自然就会有人去农村当村官,高校必须承担宣传发动、教育引导的责任,要有为而治,要保质保量。

2.客观分析,明确目标

在该项工作开展之初,我校就客观地研究分析了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就业观念,查摆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其中,有利条件主要有: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策待遇吸引力强;二是学校各级领导认识到位,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较强;三是毕业生有较好的思想政治基础,素质较高。不利因素主要有:一是城乡差距大,农村条件艰苦,学生对农村缺乏全面认识;二是学生就业期望较高;三是村官助理是项新生事物,无经验可以借鉴。通过分析,面对有利条件我们坚定了信心,面对不利因素我们细化了工作安排,实事求是地确定工作目标,明确要通过积极的宣传动员、政策鼓励、人文关怀和利用学校良乡新校区的优势,力争能有10%以上的毕业生报名应聘,确保有50名左右毕业生应聘并成为村官助理。经过努力,2006年和2007年,我校上述目标已全部达到,应聘成功者约占房山区首批村官助理的20%左右。

3.立足教育,加强引导

在开展村官助理应聘的专项工作中,我校特别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和引导工作:一是由学校领导直接面对毕业生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学校有关主管领导先后4次面向毕业生开展宣传动员,与毕业生沟通交流。二是注重宣传教育的全面性和科学性。首先宣讲建设新农村的意义、内容和重点;其次分析毕业生到农村可以干什么,如何建功立业,鼓励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树立远大理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三是与毕业生共同探讨大学毕业生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如何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做好职业规划,走好人生之路。四是注重加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06年我们还专门从平谷区请来了原北京林业大学的毕业生,现为平谷区的3位村官助理与毕业生座谈;2007年我们请我校的首批大学生村官回校与毕业生交流,讲他们在农村的实践,谈他们当村官助理的体会,收到良好效果。五是严格宣讲政策,既讲政策中鼓励引导的条款,也讲毕业生的义务和责任,同时注意不作无根据的许诺和注释,强调贡献在前、享受在后,服务第一、报酬第二。

4.兑现承诺,延伸关爱

高校是大学生村官的“娘家”,“扶上马,送一程”是人之常情,也适合于村官助理的选聘工作。为了表示学校对毕业生应聘村官助理的关心和支持,也为了加大对这项工作的力度,学校明确承诺,在配合落实北京市有关村官助理的政策待遇之外,要在本校毕业生村官助理进村之后,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做好后援工作。其中包括:一是帮助村官助理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二是与房山区合作或学校独立开办村官助理进修学校或研修班;三是对村官助理开放学校图书馆;四是欢迎村官助理回学校业余学习和开展文体活动;五是通过在校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帮助村官助理所在村开办村民学校和开展文化科技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等。

我校的以上承诺使报名应聘毕业生深受感动,进一步坚定了他们报名竞聘的决心和信心。他们说,还未走出校门,已经感受到了母校的温暖。背靠母校,走进乡村,有当地人民和母校师生的双重关爱,我们就不怕任何困难,一定会也一定能树立大学生村官助理的良好形象,为今后更多的大学生走向农村基层贡献青春和智慧当好开拓者,为促进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到目前为止,学校正在逐步兑现承诺,体现延伸关爱,促进成长。一是帮助成立村官助理俱乐部,方便村官助理与学校和学生间的交流沟通;二是为村官助理发放学校图书馆借书证;三是通过落实市委教育工委开展红色1+1的活动,已和20个村官助理所在村党支部建立了对口交流和互助关系,并正常开展活动;四是积极帮助有的村官助理所在村营销产品,互助合作;五是组织编印了村官助理的感言集《乡村十月》。今后,我们还要兑现村官助理业余学习、知识培训、科技成果推广、农村文化建设等承诺。此外,我们还积极协助房山区“村官办”做好村官助理的思想稳定工作,帮助解决村官助理的实际困难。

二、体会与思考

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关键环节有:敢报名,下得去,留得住,起作用。其中首先是要保证每届毕业生都有人报名,因此宣传动员工作必须具有针对性。

1.贴近实际,入情入理

4.大学生村官六年工作总结 篇四

2017年,是大学生社区干部出成绩的一年。勤奋学习,谦虚谨慎,踏实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完善自己的知识不足,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将主要做好一下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注重培养自己的知识水平。

不断加强自己的学习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修养,作为一名大学生社区干部,更应该加强自己的学习观念,掌握更多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针对我自己,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习:

开拓进取,创新工作。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社区干部更应该以昂扬的斗志、拼搏的干劲、饱满的激情投入到社区、街道的各项工作中来,不断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最新大学生村官工作计划

看着如流水般的时间,总是在追赶着它的背影,连感叹都来不及抒发。其实,我们的生活随着时间一秒秒的前进,如同车水马龙的道路一样,各行其道,遵守规则,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大学生村官工作计划。

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1、加强对各种党的方针政策理论学习。积极向镇、村干部学习农村工作方法,向书本学习农村理论知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2、利用信息等优势,努力帮助村民寻找致富路。深入考察研究符合村民意愿的和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同时带头学习,研究市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带领更多群众发家致富。

3、努力参加各种实践,增强基层工作业务水平。多角度、多渠道与外界接触,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增强解决纠纷技巧。

二、具体工作安排: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党的惠民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及时、经常为群众提供各类农业技术信息。准备利用远程教育加大宣传农业新技术,尤其侧重新华村本身的特色水果和大棚油桃生产,继续鼓励引导群众养殖鸡、鸭、羊、猪等,形成产业链,提升养殖规格和规模。

3、“三边三线”卫生清理辅助。响应上级党委政府“三边三线”卫生清理工作,辅助村两委班子做好新华村卫生大整治工作,为美好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完成村道路硬化建设。村主副干道全部实现硬化,新一年,村两委将投入大笔资金,陆续完成村道路的硬化和绿化建设,方便村民出行。

5、致富创收。利用信息优势,加大技术培训,利用流动党员的双向带动和外出务工群众的力量,积极引导推动新农村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1、组织村班子学习和民主生活会。与村“两委”班子共同商讨新华村建设发展方向,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2、继续贯彻落实惠民工程建设。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对村里的特困户给予更多关心和帮助,宣传带动更多党员同志帮扶队伍中来,并继续深入农户,了解更多农户的实际 困难,使更多贫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形成良好的氛围,推动新华村的持续快速发展。

5.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 篇五

2008年以来,**县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把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服务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和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着力从政治上、经济上、学习上、工作上和生活上为大学生村干部扎根农村、敬业奉献营造宽松的环境。目前,已陆续聘任25名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

一、基本情况

**县有135个行政村,共有大学生“村官”25名,(其中2008年聘任5名,2009年聘任8名,2010年聘任12名),覆盖率为18.5%;大学生村官中,女生共9名,占36%,男生16名,占64%;中共党员22名,占88%,非党3名,占12%;本科学历25名,占100%;任村党组织副书记3名,占12%,任支部书记助理12人,占48%,村主任助理10人,占40%。

二、主要做法

(一)着眼于提高素质,建立经常性教育培养机制。坚持“全面、具体、实效”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切实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力度。一是明确方向,加强思想教育。在培养方向上,参照农村“双强”型干部的标准,对大学生“村官”有针对性地向行政管理型、致富带头型、科技服务型方向培养。采取邀请县乡领导、专家集中授课,组织优秀大学生“村官”现身说法,经常性开展参观、交流等多种方式,重点培训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现阶段农村社会经济形势、农村工作方法和新农村建设知识等。县委组织部定期召开大学生“村官”情况汇报会、座谈会,交流体会,推广经验。二是因地制宜,加强实践锻炼。各乡镇和村“两委”结合大学生“村官”的能力特长,安排他们从事宣传、档案管理、公文写作、计算机操作、远程教育管理等工作,不仅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又弥补了村级组织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同时,积极安排大学生“村官”参与中心工作、处理村内矛盾和问题、组织参观县内外工业企业、重点项目、新农村建设,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积累工作经验,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工作能力。三是搭建平台,加强交流提高。通过编发简报、利用网络新闻媒体等,及时宣传优秀大学生“村官”在工作、创业和服务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先后在党建网、组工信息、县政府信息网等发布多篇大学生村官信息,充分发挥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工作水平的作用。

(二)着眼于发挥作用,建立多层次联系帮扶激励机制。把做好帮扶引导,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作为落实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一是乡村齐抓共管,真帮实扶。积极探索建立了“3+1”帮扶机制。即:乡镇领导、乡镇包村干部、村干部同时联系帮带一名大学生“村官”。以乡镇领导为“思想导师”,定期不定期约谈,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思想动态等,帮助其健康成长;以乡镇包村干部为“工作讲师”,通过政策指导、信息引导,传授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帮助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以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为“实践教师”,引导鼓励参与村级事务,熟悉了解村情民意,尽快适应农村工作。通过结对帮扶,使大学生“村官”尽快进入角色,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本领。县乡两级在召开表彰大会时,都会表彰奖励在服务农村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大学生“村官”,激励和鼓舞大学生“村官”立足本职、干事创业。二是落实政策,体现人文关怀。县乡两级严格执行和落实大学生“村官”待遇、足额发放相关补贴,同时,要求乡镇党委、政府尽力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关心关爱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和生活,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各乡镇给大学生“村官”参照乡镇干部定期补助交通费。同时,县委组织部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发放慰问品等形式,对大学生“村官”开展慰问活动,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一条山镇石门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祁常鑫在工作中意外骨折,县委组织部得知情况后,及时进行了慰问。三是委以重任,促其成长进步。为了使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2010年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中,县乡两级因势利导,在充分尊重民意,严格选举程序的基础上,使一大批大学生“村官”走上了村“两委”班子的岗位,进一步调动了他们服务农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坚定了安心农村、服务“三农”的信心。目前,已有22名大学生“村官”进入了村“两委”班子,其中,当选村党组织副书记的3名,担任其他村“两委”委员的19名。四是鼓励引导,放手施展才华。**乡**村大学生“村官”***,针对村级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没有农家书屋,村上的剧院年久失修,村级道路没有硬化,留守老人无活动中心等问题,通过对接国家扶持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依靠争取项目支持来改善基础设施薄弱,2010年8月份,和村“两委”班子争取省财政厅国家财政一事一议项目在**村顺利实施,项目共投入资金34万元,新建了占地664平方米的农家书屋;2010年12月份,又争取省民政厅村级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项目落户**村,该项目共投入建设资金15万元。**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在村“两委”帮扶下,依托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建成标准化鸡舍28栋,从宁夏引进海蓝褐优质种鸡6000只,带动了全村养鸡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县已建立由大学生“村官”领办和协办的致富项目8个。

(三)着眼于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动态管理考核机制。为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和跟踪考核,不断建立健全管理考核机制。一是制定考核办法,规范考核工作。制定了《景泰县大学生村官管理考核办法》,从招聘派遣、任职待遇、培养使用、管理监督、考核奖惩、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要求,为切实做好大学生“村官”管理考核工作提供了依据。各乡镇也结合实际,积极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平时实绩、现实表现和年终综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使考核工作更加客观公正。二是县乡村三级共管,实行全面考核。年终,先由村“两委”组织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及村民代表大会,让大学生“村官”进行述职,由党员和村民代表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评议。在此基础上,由乡镇党委政府结合对村“两委”干部的年度考核,根据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进行绩效考核,作出优秀、称职、不称职的等次评定。乡镇党委将考核结果报县委组织部备案,经审核把关后记入大学生“村官”个人档案,并作为选拔聘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通过考核,使大学生“村官”看到了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三、初步成效

(一)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新的力量。通过选派大学生“村官”,为农村汇集了一批高素质人才。经过实践锻炼,他们大多数成为农村新观念的传播者、新技术的推广者、好项目的示范者和先进文化的引导者。目前,大学生“村官”已帮助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25多个,帮助引进资金150多万元,推介优质良种6000多亩,帮助发展养殖户、种植户300多个;培训农民1.2万余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有22名大学生“村官”依法进入村“两委”班子,占大学生村干部总数的88%,其中3人当选为村党组织副书记,在村里挑起了大梁、唱起了主角。各级党组织积极发展大学生“村官”村官入党,现有22人加入党组织,其他3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三)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搭建了新的平台。通过实践锻炼,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干部从农村工作的“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被当地村民称为科技致富的“小专家”、农村工作的“多面手”、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县委组织部积极为他们考取公务员、参政议政、评优评先搭建舞台。

(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新的经验。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大学生是家庭的希望,通过选派大学生“村官”,既减少了城市里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造成的不稳定因素,又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增添了积极因素。三年多来,他们共调解各类纠纷300件次,帮扶贫困户50户,开展便民服务全程代理事项600件次,为“和谐村”、“文明村”、“小康村”建设做出了积极努力。

四、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村官”从学生转换为“社会人”,从被管理者转换为管理者,生活上还需要进一步适应,工作上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思想上不够成熟、心理落差较大,生活的理解能力,生活适应能力差。作为80后的“村官”如何适应艰苦的农村生活是一个严峻的课题,要适应乡村生活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农村和农业技术知识匮乏。农村的生产方式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是陌生的,大学所学知识和实际是有很大差距的,关于三农的知识、实践、经验都不足,很难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农村和农业知识的匮乏,导致他们指导农村工作无从下手,无法对农民提供有效的帮助,降低了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认可度。

(三)工作上找不到着手点和着力点。农村工作既琐碎又繁复,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许多事情都是周而复始的小事,这已经成为大学生“村官”的迷惘,这给想干一番大事的“村官”们泼了一头冷水。农村本身比较落后,农村工作的开展有农村具体的方式,很多解决办法与其他工作不一样,而大学生“村官”学生味很浓,仅凭一股闯劲,没有深入接触过农民,没有深入了解农村,就很难将与农村管理结合起来,做出一番成绩。

(四)大学生“村官”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一是大学生“村官”没有明确的身份。部分大学生村官将这项工作作为跳板,等有工作经验后享受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加分优惠。况且三年聘用期满后出路等与其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没有明确规定,使他们感到前途渺茫,有后顾之忧,缺乏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热情。二是大学生“村官”期满的出路不明晰。虽然已明确提出了大学生“村官”聘任期满后的“五条出路”,但就现状而言,如果没有政策上的保障,大多数“村官”数年之内将面临的是考不上、选不进、留不住的现实状况,合同期满后,他们将像大学刚毕业那样,进行第二次择业,当初的满腔热血或将“付之东流”。由于对期满以后的安置问题,心里都没底,大学生村官表示担心和迷茫,直接加剧了“村官”不安心、不稳定工作的情绪,使他们难以扎根农村、深入工作,同时也使村干部、村民觉得村官到农村工作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拉开了村民、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之间的距离,使双方不能更加融洽的融合到一起。

五、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任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大学生“村官”选拔、任用机制。在选任时,尽量能选配“涉农”专业的大学生,在分派时尽量根据大学生村官所学专业、个人特长及农村发展需求、大学生村官居住地等合理安排分派。同时,积极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双向流动机制等。二是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鼓励“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留村任职。对工作优秀的大学“村官”实行发展党员优先、选用支书优先、推荐荣誉优先等激励措施,并积极对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的进行帮扶,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努力创造优良的环境,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舞台,使他们热爱“村官”岗位。

(二)加强服务管理,提高“村官”履职能力。一是生活上贴心。坚持关心、关爱、关怀精神,切实关心大学生村官的生活,争取大学生村官享受在福利方面的有关待遇,让大学生村官无后顾之忧,努力工作。二是服务上热心。及时了解掌握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困难问题,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通过谈心活动和经验交流活动,帮助他们面对新情况,增强工作信心,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三是政治上关心。村级党组织积极做好大学生“村官”党员发展工作,把他们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群众信任并自愿在基层工作的,可通过法定程序进入村领导班子。

6.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 篇六

在这几个月的工作中,自己在调整磨合中不断地适应着农村工作,在与乡领导和村干部的不断接触中逐渐地熟悉了乡土民情,也逐渐地对这份工作充满了乐观和自信,体会出了“广大农村,大有作为”这八个字的深刻内涵。按照“会干、苦干、善干“的要求,以全乡的工作大局为重,以全乡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立足自身岗位,不浮躁、不蛮干、不怕苦、不怕累、不计个人得失,踏踏实实地干工作。“农村村官”、“天之骄子”,这两个名词看似不协调甚至矛盾。但是,只要有心,只要能够在磨合期积极调整情绪,在成熟期积极投入工作,一定能够在农村这块舞台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认为,大学生要在农村有所作为必须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而我们只要做到了这两个转变,便能够顺利的度过工作的磨合期,成为农村工作的一块有用之才。

首先,我们要实现从“同学”到“同志”的转变。作了十几年的学生,主要工作是学习知识,吸收知识,然后再通过考试强化知识,检测所学知识。而深入基层,当一名“村官”则意味着要运用知识,要利用所学知识帮助所负责工作的顺利和高质量的完成;学生时代,一般是以自己为中心,以学业为重点。但是作为“村官”,更加需要注意的则是与周围班子成员以及村民关系的和谐。没有和谐的关系,没有村委会成员以及村民的支持,自己的创新和点子就会没有施展的平台,就会失去发展的根基。

其次,我们要适应从‘城区’到‘农村’的转变。农村的各项娱乐措施以及各项基础设施远不及城区便利齐全。工作伊始,这种落差会引发我们的失落感,影响我们的工作情绪。只有适应落差,消除失落感,才能够安心的投入到农村的工作中。一方面,我们要积极调整心态。农村条件虽然相对艰苦,但农村工作是一项光荣的事业。适应并利用好相对艰苦的条件,不仅是对自己素质和能力的一种磨练,更是人生难得的一笔财富。另一方面,我们面对现实,适应环境,转变自己以往的生活方式,要以充实的生活内容来弥补这项落差。学生时期,基本上以娱乐打发时间;而在相对贫乏的农村,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读书、锻炼,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不仅能够使我们顺利地解决失落感,投入到农村工作中;而且有利于我们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我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硬件条件。当逐渐地适应了农村的工作生活环境后,我们也成功地由“磨

合期”进入到了“成熟期”,如何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促使所在乡村和谐发展便成为最为重要的课题。

我觉得一名称职的大学生村官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继续学习,永葆学习的热情。

学习乡镇领导总揽大局,全方位处理好错综复杂事情的能力,一个村就像一个乡镇,事情千头万绪,要顾全大局,果断有力,有总的大政方针,也有小的变通权宜之计,事情圆满解决就是最好的结果。有问题,有困惑,在与乡镇领导平时的谈心谈话时要大胆的提出来,及时解除心中疑惑,及时解决好问题。学习村干部们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化解矛盾、善于带领群众致富的硬功夫,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把农村工作干好干实,不断提升干事立业的能力。向老干部、老党员学习,学习他们人生积累下来的精华,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给与自己奋进前行的力量和精神给养。向创业能人学习,他们既然能创业致富,带动一方,必有他们的过人之处,要学习他们不怕吃苦、大胆探索、善于积累、眼光独到之处,不断提升自己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能力,成长成才。不断学习农村的政策法规,做好普法工作,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

二、学会做人与处世。

人际关系是决定人生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做人处世是一门真正的学问。农村工作中,为人处事做得好,工作做起来就相对容易。在执行一些国家政策的工作中要讲求方法,灵活处事,因地、因时、因事、因人而异地开展工作,比如我们今年的林权制度改革就是一项比较棘手的工作,少数村民对政策持不解和反感态度,对乡镇政府、县政府工作人员抵触性很大,工作不好开展。那么,

作为村官,在村民和政府人员都在场时,要慎用言辞,让村民感觉到你是实实在在为他们着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甚至换位思考地将利害关系向他们讲明,要让他们知道你是真心为他着想,不是在欺骗他更不是要害他。这样,只要让村民们明白你的良苦用心,复杂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几句适当适时的话语就可避免一个难解的矛盾甚至冲突的发生。

三、牢记一个根本任务,那就是引领村民增收致富。我们应该明白,

作为一名国家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大学生村官,寄托了党和国家和人民太多的期望,我们要不甘平庸,把“村官”当作一项事业而不是职业来做,将自身的优势全面发挥,勇于创新,敢于拼搏,为农村进步、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个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目标贡献最大的力量和激情。

那么,怎样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呢?我认为,第一,通过对农村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长久以来村干部、村民都形成了一种因循守旧、思想保守的习惯,我们要用自己的热情和创新打破这种沉滞的僵局,从精神和思想上增添他们的活力,帮他们树立起干事创业的信心。第二,结合当地实际,找准致富项目。拿我自己所在的村为例,山高坡陡,地势辽阔,充分具备了种植烤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号召村民大力发展烟业,不仅能促使村民人均收入上一个新台阶,更能促进我村的经济发展。第三,在稳定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宽致富渠道,加强同外界的联系,利用网络、媒体、人脉等各种渠道捕获各种新鲜的市场、政策信息,鼓励各种外来资金进入农村,拓宽农村经济增长点。

7.大学生村官六年工作总结 篇七

2008~2012年河北省招录大学毕业生村官近2万名, 是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进行的, 时间一般为3年, 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一般安排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团支部书记。工作期满后可以自主择业, 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为了解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效果以及他们的工作、生活现状、聘期满后择业情况等,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个别座谈、电话访谈等方式, 选取了河北省不同地区的县、乡政府机关、村委会、村民、大学生村官及应往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调查及走访。

(一) 应聘动机调查。

在对大学生当村官的动机调查中, 有25.2%的人选择了“响应政府的号召, 想为农村发展作贡献”;35%的人选择了“缓解就业压力, 作为过渡时期”;21.3%的人选择了“为享受公务员或研究生考试优先政策”;13.1%的人选择了“听从家长的引导”;认为农村发展有广阔前景的仅占5.4%。

(二) 工作开展效果调查。

调查显示, 大学生村官在协助村“两委”宣传国家的政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推进村务民主进程、协调村民矛盾、提高村民计算机应用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发现一些地区的大学生村官不能及时到基层工作, 存在被乡镇政府截留, 或被其他部门借调的情况。还有不少的大学生村官虽然到村任职, 但被束之高阁, 没有分配什么工作, 又没有人监督管理, 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现象并不在少数, 并没有发挥大学生村官应有的作用。

(三) 工作评价调查。

经调查了解, 初到农村基层几乎所有的大学生村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应问题, 城镇户口的大学生村官更明显。在对工作中认为最大的困难的调查中, 15.1%的人认为是“所学知识用不上”;30.4%的人认为是“村里人际关系很复杂, 难处理”;5.5%的人是“生活上不习惯”;而认为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不被村民认同”的占34.5%;此外, 还有认为“工作无法开展”的占5.5%;“对前途感到迷茫”的占4.5%;“经济收入拮据”的占5%。在对自身工作效果的评价调查中, 只有10%的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发挥的作用很大;35%的认为作用较大;55%的认为作用一般或不大。在对工作满意度的评价调查显示, 只有20.7%的人群选择“满意”;47.9%的选择“一般”;6.5%的选择“不满意”;24.9%的选择“说不清”。

(四) 生活待遇调查。

调查显示, 大学生村官对工资待遇满意度不高, 选择“非常满意”的仅占5%;选择“满意、一般”的占55%;选择“不满意”的占到40%。

(五) 任期届满后意向调查。

在关于“任满后有何打算”的调查显示, 40%的被调查者选择考公务员;5%的选择考研;25%的选择继续做好农村工作;15%的选择自己创业或外出工作;15%的选择没想好。

二、河北省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生村官身份尴尬。

在调查中发现, 34.5%的大学生村官认为不能被村民认可是工作中的最大困难。目前, 大学生村官并不具备村民身份, 这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很多的尴尬。大学生村官非官非民, 这种身份上的模糊不清, 导致部分大学生在进行村务管理时, 感到名不正言不顺。还有的大学生村官被束之高阁, 没有分派什么事情, 感到不被人重视, 处境非常尴尬。

(二) 大学生村官行为的短期性。

大学生村官的任期一般是三年, 期满后面临着新的就业选择。因此, 很多大学生都把担任村官的经历看成就业的缓冲期, 缺乏长期扎根的思想准备。在现实工作中很多村官并没有归属感和事业心, 很多人上班就是复习考研或考公务员, 在这种心态下开展工作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 与目前农村政治民主生活如何融合的问题。

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体现就在于村官是由村民民主选举出来的, 只能由村民来管, 村里的任何决策都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一些地方采取了变通的手法, 给大学生增设了村党支书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 这样可以使大学生村官在“空降”的同时, 不至于有破坏村民自治的嫌疑。因此, 大学生村官还存在与目前农村政治民主生活如何融合的问题, 这需要从制度上加以确定。

(四) 大学生专业不对口和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由于大学生村官毕业前一直在学校读书, 脱离农村生活, 对农村基层工作并不了解。加上农村生活条件艰苦、人际关系复杂, 工作烦琐, 大学生村官需要一段较长的适应期。而在大学生村官招聘的过程中并没有对所学专业有特殊的要求, “来的不需要”、“学的用不上”的矛盾在基层日渐突出。

(五) 考核培养机制不健全。

目前, 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权在乡镇, 但又不能以乡镇干部的要求去管理和考核。有些地方, 大学生村官成了政府机关的临时工和廉价劳动力, 没有利用并发挥好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所学专长。同时, 相应的考核机制也没有到位, 很多单位对大学生村官也是本着“不是自家人, 早晚要离开”的观念, 缺乏有效的培养, 考核敷衍了事, 不能对大学生村官形成约束和激励。

三、健全大学生村官培养考核机制

(一) 减少大学生村官对政府的依赖性。

目前, 大学生到村任职的主要组织实施者是政府, 吸引报名主要是优惠政策, 市场机制相对缺位。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尚不完全具备接纳大学生就业的软硬件支撑。因此, 政府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 确有必要采取行政推动的办法。而发达地区的农村, 已经基本具备了接纳大学生就业的条件, 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运作、双向选择的方式配置大学生“村官”资源, 形成由市场因素主导的自主流动机制。

(二) 明确定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职责。

大学生村官刚开始到村任职时, 大部分都是担任助理等职务, 最主要的职责是服务:为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提供服务, 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服务。服务的过程就是大学生了解农村、融入村民、学习管理、锻炼能力的过程。

(三) 适当区分大学生村官和村干部的工作领域。

由于大学生村官大都是中共党员, 所以可以把党务领域定位为其主要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参与村党组织选举, 优化农村党员队伍, 推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转型升级, 形成新老村官之间的公开良性竞争。

(四) 处理好上级考核与群众考评的关系, 增强考评的科学性。

大学生村官主要在基层工作, 考核也应该侧重于基层。基层广大的村干部、党员、农民群众都应该成为考评人。要重点考察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实绩, 由当地村干部、党员和村民进行评价。对于考核结果优秀、合格、不合格的人员在待遇上要有所区分。

(五) 坚持差别化培养, 增强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多样性。

由于专业、能力、特长的不同, 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差别较大, 大学生生村官的培养目标也应是多元化的。要采取差别化的培养模式, 因地制宜地引导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 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大力支持和扶持, 需要建立全方位的培养考核机制, 落实现有村官待遇, 健全保障机制, 多渠道拓展村官未来出路, 保障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丁.河北生大学生村官模式为何失败[J].村治视野, 2006

8.大学生村官六年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 社会工作;文献计量分析法;人大复印资料;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C916;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2003109

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保障人类生存福利、维持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问题,将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放在重要位置上,可见社会工作这一专业的重要性。[1]社会工作的发展为社会工作的研究提供土壤,社会工作研究能够反映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引领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会工作研究,越来越多的专业研究成果以论文、报告、专著等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从2009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简称《人大复印资料》)推出了社会工作专题期刊。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09年至2014年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总计722篇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进行我国社会工作研究进展的分析,其中2009年141篇,2010年125篇,2011年132篇,2012年121篇,2013年114篇,2014年89篇。

选取《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为统计源,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人大复印资料》在我国学术界是最具影响力的二次文献资料之一,被誉为“全国四大索引之一”, 兼具论文的收集和评价功能, 在反映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水平方面具有客观性、公正性,汇集了人文社科领域的历史成果和最新信息。因此, 《人大复印资料》对于论文及期刊的评价,被认为是学术研究工作的重要评价尺度。[2]第二,《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追踪社会工作领域的理论前沿,综合反映现阶段社会工作学科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体现了学术界的取向,在中国社会工作学术研究领域起着标杆性的作用。因此,研究《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全文转载的诸多特征,对了解国内高水平的社会工作研究动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

(二)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Bibliometrics Analysis)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分析法是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文献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统计结果来呈现文献的外部特征,分析其变化趋势。本文运用Excel和SPSS 软件对《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转载文章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确定的文献研究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阐释其中所包含的结论。[4]

首先,对2009—2014年收录的所有文章从论文题目、论文摘要、关键词、作者情况等方面进行归纳汇总。

其次,根据统计需要,对初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再处理。参考《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杂志分类标准将论文研究领域分为25项,分别为社工实务、理论探讨、社会政策、专题聚焦、分支学科、国外社工、经验交流、社工方法、社工教育、机构建设、台港澳之窗、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社工机构、社会调查、组织建设、本土社工、社工组织、特别推荐、中外比较、社工人才、社工制度、社会组织、研究评述、制度建设;将作者所在地区按省份重新归纳;将作者所在单位按所属一级单位重新归纳。

最后,对汇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关键词的统计分析来考察近六年研究对象的分布排行;通过对研究领域的统计分析考察近六年研究领域的分布排行;通过对各个年份的关键词、研究领域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重点、研究领域逐年变化的情况;通过对文献作者所在地区、所在单位的统计分析来考察各个地区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以及不同单位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现状。采用频次分析技术和图表分析技术,通过定量分析来研究社会工作文献的外部特征,通过定性分析来阐述数据外部特征背后的原因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以全面揭示国内社会工作研究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态势。

二、统计结果

(一)研究对象分布情况

首先,将2009—2014年《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载文所有关键词进行归纳汇总;其次,采用SPSS软件频数统计的方法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统计结果;最后,由于不同作者对相同涵义的关键词用词不相同,使得关键词分布较分散,不利于得出科学的统计结果,所以又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重新的划分归类得出新的关键词分布排行,截取排名前二十的关键词得到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 除社会工作以外,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各以62 篇、58篇、49篇分别占到总体的3.4%、3.2%、2.7%。其原因是社会工作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当前的中国发展社会工作,必须密切关注社会政策,有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社会工作才能茁壮成长、稳步发展。

另外, 对农村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社会救助、本土社会工作、居家养老等对象的研究也较多,这非常有利于拓宽研究思路、丰富研究视野, 体现了社会工作研究正在向多元化和纵深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工作的学科框架。

(二)研究领域分布情况

参考《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杂志分类标准,并结合统计的实际情况将论文研究领域分为12项,通过对研究领域的频数统计得出近六年研究领域的分布排行情况,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杂志中刊载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关于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占到总数据的972%,其中理论探讨领域的研究论文共196篇,占总数的271%;有关社工实务的研究论文共190篇,所占百分比为263%;社会政策领域的研究居第三位,共99篇,占总数的137%;对国外社会工作相关领域的借鉴与探讨也占相当的比例,为28%。

理论探讨领域的论文数量所占比例最多,是因为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学习国外的社会工作理论、借鉴国外社会工作的实务经验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国外社会工作是中国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研究者必不可少的任务。要汲取国外该学科理论与实务的精华,并挖掘本土社工理念,打好理论基础,更好地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社工实务领域的研究论文位居第二,原因有两个。首先,在中国,社会工作刚起步,研究以往的社工实务对社会工作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社会工作是一门注重实务经验的学科,社工实务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石,有实践才有发言权,对社工实务的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统计数据的进一步梳理,发现学者们比较关注对老年人、儿童与残疾人的研究较多,同时对社会政策领域的研究兴趣有增无减。社会工作研究的主体情况是宏观研究有余,微观领域的个案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的研究不足;中国的研究较多,国外的研究较少。

(三)不同年份研究重点分布情况

对各个年份的关键词、研究领域分别进行频数统计,得出不同年份的研究重点、研究领域的排行,选取排行前十,归纳统计结果绘成新表,具体统计数据见表3、表4。

从表3、表4中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推进、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研究的重点也与时俱进,不同年份的研究重点领域的前三名分布较稳定,均为社工实务、理论探讨、社会政策领域,但研究重点却逐年变化。

从表3中可以看出,自2009年以来,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在近六年的研究重点中均位居前三位,可见社会福利、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研究者们需要格外关注的对象;从2010年起,社会工作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化、本土化方面的研究论文日渐增多;随着社会工作者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渐渐被社会大众所认可,灾难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也应运而生,占到2010年关键词总数的1.3%。

从表4中还可以看出,理论探讨领域的研究一直都是社会工作的重点研究领域,中国的社会工作刚起步,社工教育、机构建设作为发展社会工作的基础领域,研究者们对其关注度未曾下降;同时,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汲取国外成功经验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国外社工、经验交流领域也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对本土社会工作的挖掘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2012年开始出现民族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论文。

为了更清晰地反映研究重点的变化趋势,以2009—2014年各年份排名前三名的关键词为数据源,绘成折线统计图,如图1。

由图1可知,变化趋势较清晰的是关于社会福利、政府购买的研究。自2009—2013年,对社会福利的研究逐年下降,虽在2014年有小幅度的增长,但从总体看,呈下降趋势;而关于政府购买的研究在2009—2013年期间所占比例最少且态势平稳,但从2014年开始快速上升。

为了更清晰地反映2009年至2014年重点研究领域的变化趋势,以2009—2014年各年份排名前三名的研究领域为数据源,绘成折线统计图,如图2。

图2显示,对理论探讨领域的研究所占比例在各个年份均为最高,虽在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但其总体呈上升趋势;社工实务领域的研究所占比例一直都处在第二名的位置,在2010年有所上升,从2012年起,持续下降;关于社会政策领域的总体研究趋势较平稳。

(四)作者所在地区分布情况

通过对文献作者所在地区的频数统计得出统计结果,选取排行前十名地区得到图3。

期刊论文的地域分布不仅反映了期刊的地域分布特征, 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科专业研究在各个地区的发展程度, 反映出各地专业人才储备的状况。[5]《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收录的文献为二次文献, 其原文期刊的地域性即反映了《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收录的地域分布特点。根据统计结果可知,722篇标明期刊所在地的论文中包含了25个省市和地区,说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收录的期刊论文有丰富的来源,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域;从地域分布特征来看, 却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数据结果显示,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位居前三,它们具有三个共同特征。首先,这些地区的经济较发达,属于我国一线地区,拥有适合社会工作成长的土壤。其次,汇集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众多学术研究基地,其研究队伍和力量远远超出其他地区。最后,北京是首都,是我国的中心城市,上海、广东处于沿海地区,毗邻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等社会工作发展较完善的地区,交流便利、充分,拥有前沿的社会工作发展的信息与资源,促使这些地区的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势如破竹,发展迅速,从而推动了该地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数据结果显示, 除西藏、青海外, 中国大陆其他省份(自治区)都有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专辑转载, 排名靠后的为内蒙古、新疆、贵州,这些地区对外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同时,由于这些地区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晚,相应的社会工作的学术研究基地较少,其发展社会工作的土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也反映了地理位置与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密切联系。

(五)作者所在单位分布情况

通过对载文作者所在单位的频数统计,得出作者所在单位的排行榜,见表5。

作者所在单位的统计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单位的科研水平;单位的地域分布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工作学术研究的地域分布特征,分布越集中,表明学术的区域发展越不平衡。[6]

表5的统计结果显示,论文主要来源于北京、上海等地区的高校,少数单位集聚了较多的作者, 突显了地域分布不平衡的特征。在排名前20位的单位中,有12所是985、211院校,共占作者单位来源的33.7%,充分表明985、211院校在社会工作领域的科研能力较普通高校更强。

排名前三位的中国人民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大学, 共占作者单位来源的13%,显现出科研水平的集聚效应。同时,一些科研院所也是作者单位的重要来源,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占到总体的1.2%。

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单位集中在少数几个单位。这一方面,有助于集中优势力量,促进高水平的研究;另一方面,说明普通高校在社会工作领域的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而推动社会工作研究在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三、讨论与分析

(一)社会工作热点研究对象分析

在研究对象中,除社会工作以外,最受关注的5个研究对象是社会政策、社会福利、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救助及农村社会工作。

第一,众多学者热衷于社会政策的研究,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不少社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从长远来看, 必须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 形成公正合理的社会结构,针对居民可能具有的不同社会需要,[7]来进行政策设计和制度建设,这样才能为中国社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努力推进社会政策体系的建设。[8]因此,开展社会政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为了社会热点,也成为了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对社会福利的研究也备受关注,原因有二。其一,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福利制度随着经济发展其弊端也逐渐凸显,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必须要进行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而对社会福利的研究是社会福利改革的必经之路。[9]其二,社会工作是落实社会福利政策的有效方法之一,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关系密切,要发展社会工作,对社会福利的研究必不可少。因此,学者们把更多的目光投放到了社会福利领域。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的逻辑地位的具体表现见图4。[10]

第三,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社会工作得以发展的基础。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国内外以往的经验证明社会工作在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政府大力倡导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政府的倡导使得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成为研究热点。在中央政府大力倡导建立一支专业和数量巨大的社工队伍的形势下,中国社会工作已渐渐融入到许多政府职能部门,同时专业岗位的建设也在这样的融入中日渐完善。另一方面,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是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个利他专业,是协助个体发挥潜能,并促进个体与社会和谐互动的一门技术,要求社会工作者拥有较高的政治觉悟、道德水准和专业技能,只有不断努力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11]因此,学者们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热情有增无减。

第四,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实现社会救助,促进社会的和谐。社会工作起源于“济贫”,而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舒缓贫困、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积极作用。社会救助是社会工作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研究热点。[12]

第五,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结果显示,中国从事农业的人群占国家人口总数的56%,[13]“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将是长期面临的问题,农村问题不容忽视。因此,研究者们对农村社会工作的关注度较高。

(二)微观与宏观并重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不难发现,我国社会工作目前的研究热点多集中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关注具体问题和具体方法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这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历史有紧密关系。

纵观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两种发展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它是发达国家历史文化的产物,其核心指导思想是由资本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新教伦理和个人主义构成的西方思想。由此,发达国家社会工作更多是一种基于个人主义原则的概念和理论。二是发展中国家社会工作,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多为结构性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以一种群体性方式呈现,因此,更加需要一种政策性导向的宏观社会工作。前者致力于专业化且偏向微观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旨在谋求一种“个体性福祉”,而后者则诉诸于本土化,客观上需求一种宏观政策指向的社会工作,旨在满足基本的“群体性福利”。[14] 这也正好解释了中国社会工作研究所存在的宏观社会工作有余,微观社会工作有待进一步发展的研究现状。

当然,这种研究现状除受到国际社会工作宏观的发展趋势的影响以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微观社会工作研究不足还有其独特的原因。第一,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宏观的研究为其指明发展方向,关注宏观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由于中国有着“家丑不外扬”的传统文化,大众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有待提高,大多数的人们拒绝将个人、家庭问题暴露在社会工作者面前,使得没有足够的实务经验供研究者研究。第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建设还不够完善,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一线的实务工作者将微观的实务经验升华为研究论述方面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中国社会工作的国际化之路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会否认社会工作走向国际性的大趋势。甚至有学者指出,国际性社会工作应该被定位为一门专业学科,可以通过国际性社会工作促进跨国知识和经验的交流与对话,促进平等与正义,共同协作致力于人权与社会发展。[15]

鉴于社会工作国际化的要求,社会工作的国际化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宏观社会问题的解决,也要通过国际社会工作这一平台,借鉴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在微观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成功经验,并扎根中国本土现实、总结本土经验、提炼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微观社会工作模式。另外,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具中国特色并广受社会关注的“个人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迫切需要这种工作模式。当然,所有的前提都是不放弃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当中的宏观社会工作发展势头较为良好的优势。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理论、方法和经验,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的国际化进程。

四、反思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和思考,发现了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一,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的重点研究领域也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养老、留守儿童服务、残疾人福利、灾后救助等,为了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研究者密切关注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这也是社会工作研究的重要标志。但是,也必须正视:载文中关于微观领域具体社会工作方法运用的研究所占比例较少。在我国运用社会工作专业解决社会问题、协助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微观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被认为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社会工作研究者们应当更加关注该方面的研究。[16]

第二,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 对自身发展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在对载文内容的进一步分析中,发现有关社会工作对自身发展研究包括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社会工作研究综述、社会工作发展历程等方面的论文较少,通过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与专业方法,分析并解决社会问题的研究论文居多。然而,社会工作对自身发展的研究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与指导的意义,因此,学者们也应更加关注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与研究。

第三,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更多还是以从西方传入的社会工作的框架和模式为前提,通过调整、改良与调适使其适应本土社会,在对本土社会工作的挖掘与创造方面依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例如,社会工作教育问题: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专业化经历了至少百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历程;社会工作教育也历经了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培训发展到后来的“本、硕、博”三个层次的学历教育。中国希望通过引进社会工作来缓解甚至解决本国社会问题,并未仔细检视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与存在问题,也未深入论证社会工作与本土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的契合性和排异性,忽视了本土社会工作的挖掘与创造,在短暂的时间里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和职业,大规模地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这背后也潜藏着诸如专业性不足、社会认同偏低、社会工作学生难就业等问题。可见这种大跃进式的发展路径不利于社会工作的发展。因此,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也应关注本土社会工作,这种研究视角并不排斥专业社会工作,而是要扎根本土、汲取专业社会工作的有利元素,形成“个性化的社会工作”[15]。

第四,由于经济、地理等诸多因素的作用, 论文的产出有着地域上的巨大差异, 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在社会工作论文地域上极度不均衡的背后,将是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学生就业资源等各项工作发展的不均衡,对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相关部门应该对相对落后的地区给予政策上的指引与支持,促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均衡、健康发展。[6]

[1]冯元,彭华民.治理与服务: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功能定位[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1):27-32.

[2]杨宜苗.国内市场营销研究进展分析——基于人大复印资料《市场营销(理论版)》(2008—2013)的数据统计[J]. 中国流通经济,2014(12):84-92.

[3]张晶,周曰卿. 《人大复印资料·体育》(1995—2001)的统计与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2(3):67-68.

[4]张永保,周学荣. 2001—2005年《人大复印资料·体育》载文情报源的统计与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6(4):57-59.

[5]白崇远. 《人大复印资料》(1996—2000)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论文全文转载状况计量分析[J]. 泰安师专学报,2002(2):103-106.

[6]李勇勤,郑国华,李帅. 近10年《人大复印资料·体育》载文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0):35-38.

[7]利爱娟. 社区服务视角下的社区居民需求层次研究——以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为例[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1.

[8]尚晓援. 中国社会政策面临的挑战[J]. 人民论坛,2010(5):35-37.

[9]方舒. 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反思与前瞻[J]. 天府新论,2010(6):87-91.

[10]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2.

[11]徐毅.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路向探索[J].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9(11):4-8.

[12]胡绍雨. 刍议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运行与完善[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2):47-52.

[13]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2-29).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2/t20160229_1323991.html.

[14]利爱娟,白萧娟. 小组工作对低收入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减压功能研究[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4):17-22.

[15]卫小将. 国际社会工作发展路径的回顾与前瞻[J]. 学术论坛,2014,12:19-25,96-101.

[16]王国渝. 玛丽·艾伦·里士曼生平著述及对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J]. 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6):71-75.

9.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 篇九

1、完成村官日常工作。重点抓好远程教育站点管理、村级网页维护更新、先锋网信息上报以及党建资料、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四议两公开等整理工作。此外将北山村网页改版并增加新农村建设、北山风采、选派选聘三个板块,将北山村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村容村貌进行展示。完成“无挂钩一承诺”季度考核工作要求。

2、协助村两委开展北山村千亩土地流转工作,目前北山村同意流转土地多亩。现流转土地的租金已下发。

10.大学生村官六年工作总结 篇十

大学生村官工作心得:乡村体验“三心合一”做“村官”

作者/ 童 燕

2011年,我大学毕业后,背着行囊,回到家乡浙江省建德市寿昌镇,自信满满地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村官生活。

村干部的关怀让我感动

到村委会报到时,我做了一番略带书生气的自我介绍。当村里得知来了大学生村官,村干部不仅为我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而且还配备了新电脑、打印机等设备,为我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有时候工作忙不能按时回家吃饭,村会计看在眼里,给我买来一箱方便面并关切地说:“工作是要紧,但也不能饿肚子。”听完后,一阵暖流涌上心头。每天我骑着电动车上下班,村干部都会叮嘱我骑车要注意安全。我知道,在他们眼里我还是个孩子。

村民们的坦率让我难忘

从当“村官”的第一天,我就告诉自己,作为服务农村的基层工作人员,就应该俯下身子,接接地气,不仅要走进群众的家里,更要走进群众的心里。除了跟着村干部走村入户了解民情以外,在村间小道、或是回家的路上,一支笔、一本民情日记,与村民们聊聊家常,没有特殊的准备和要求,反而少了一分顾虑,多了一分真诚。在与村民的交谈中,深深体会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天,69岁的陈贵松急匆匆赶到村委会,向村委会反映自家房屋年久失修,墙体已有裂痕,部分墙面脱落等情况。随后我便与村会计到陈贵松家中查看,拍下房屋的现状,还询问了其家庭成员的情况。离开时,看着陈贵松无助的眼神,心里很不是滋味。

工作者的.认真让我敬佩

背着双肩包、手拿相机、头顶草帽、脚穿雨鞋,与征地拆迁工作人员一道,爬山头、踩泥地,用相机记录征地拆迁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累了大家就坐在田埂上歇一歇,热了就把树叶当成扇子,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我学习的榜样。回来之后立即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成通讯报道或是调研材料,把所拍摄的照片配以文字,发布在村级官方微博上,让更多人知道村内动态。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因为带点“土气”才能让我更好地融入农村,适应农村工作,这些成长经历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做好大学生村官要“三心合一”

一是要细心。向村民收发各类证件时,要尽早在各村贴出公告,绐那些长期在外工作的村民留有准备时间,还要注意做好登记和保管工作;村委会决定召开党员或村民代表大会时,要提前2―3天通知,对不能参加会议的村民在备注栏里标明原因;还要花心思总结农村工作方法,在农村上门做工作要“赶两头”,一头是早晨、一头是傍晚,白天村民要起早外出工作,所以作息时间很有规律,要在不打扰村民生活的前提下把工作做好。

二是要耐心。(工作体会 )在给村民解释各类政策之前,自己要先将有关文件精神吃透,同时,认真倾听村民诉求,理解他们的难处,学着换位思考。在征地过程中一些失地农民会担心没了土地以后吃什么,觉得没了依靠。通过给他们细致讲解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标准的政策后,许多村民的态度有了明显改变,最后同意签订解除土地承包合同。在农村把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好、引导好,对转变村民思想观念大有好处,也有利于工作开展。

三是要用心。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用心对待。现在的农民不仅仅局限于为家中的“一亩三分地”而忙碌,他们开始注重生活,对村庄环境、饮用水、业余文化活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村干部要深入基层、仔细观察发现村民的需求,并想办法满足,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的发展与村民积极配合密不可分,只有与群众走得近了,心才会往一处想,劲才能往一处使。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大家庭,要让每个成员都有归属感、幸福感、满足感。

11.向大学生村官致敬! 篇十一

也许青锐本期关注的大学生村官并非都是“一颗红心,满腔热血”的党员,但是在这个最“接地气”的行业里,每个人都在田间地头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向他们致敬!

“书记必须操心!”

2008年的夏天,杨丽即将从西南科技大学毕业,偶然的机会从高中同学那里听说了“大学生村官”这个新名词。年薪两万一千元的铁饭碗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杨丽就抱着试一下的心态给同学发了简历和材料,请他代为报名。经历几轮考试、面试、审查,她“意外”地考上了。

“复审要看你是不是党员,在学校获得过哪些荣誉,本科学历也很重要,大专招的特别少。我在大学里一直是班干部,成绩是专业里的前几名,得过奖学金、

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支书,国家励志奖学金,参加过很多演讲比赛、辩论赛。大三成为预备党员,大四刚毕业就转成正式党员,很幸运时间刚刚好。”

2008年9月,杨丽成了陕西省第一批大学生村官。那一年有一万多人报名,最终录取了2000人。根据报名,会将每个村官分派到各个街道办事处,再由街道办分到下属社区。经过两年地努力打拼,2010年9月杨丽被调到明德门北社区任居委会党支部书记。

明德门北社区有4000多户,共有居民14000多人,是个老龄化的大社区。社区不比街道办,工作繁琐复杂,家长里短,是非矛盾各类问题都有可能遇到。居委会的15个工作人员清一色是“娘子军”,而且大多是高中学历,杨丽自觉和她们交流起来有点困难,“有时候有些事明显是她们错了,自己却听不进去,我就需要想点办法。”

有一次杨丽和社区的一个同事在说工作的事,同事拒绝了杨丽给安排的工作,两人因为说话语气不好,大吵一架,“她骂人,我开始没理,后来她朝我摔东西,我没忍住俩人就动起手来,旁人拉也拉不住。”事后杨丽非常后悔,“我作为书记,作为一个管理者太不应该了,我的工作就是维护社区的和谐安定团结,遇到这种事必须忍。当时可能是以前受的委屈一下子在那一刻爆发了。”回到家杨丽哭了一晚上,委屈到想辞职,“人家在社区怎么就顺顺利利,为什么困难老来光顾我呢?!”思前想后,杨丽第二天组织开会专门向那为同事道歉,并指出了两人都有不对,“作为管理者,考虑问题必须全面,操心是必须的,书记不操心,难道等下面的委员来操心吗?”

上任不满一年,杨丽做出的成绩可真不少。

评优秀模范社区时,因为同事的电脑知识和文字水平比较差,准备的资料都不符合要求,还得她重新做一遍,“我就想还不如自己辛苦一点把所有东西都弄好,就忙了三个星期没有休假,最后审查顺利通过。”付出总会有回报,杨丽坦然地说,“之前受的委屈都不算啥。

明德门北社区是西安第一批科普示范先进社区之一。独有的科普大学会请老师每星期二给社区居民讲一些课程,普及知识。“今年还有电视台来我们的科普画廊和科普宣传栏拍宣传片,要给国家上报,听说反映还不错。”

不仅积极参与评选各种先进,杨丽更加注重社区群众的生活,和群众打成一片。

“我们社区有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队、锣鼓队和秦腔艺术团,跟其他社区相比算是一大特色。我就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前不久还在离我们社区很近的城墙上搞了一个‘庆五一,迎世园’的文艺汇演,演出整整有六个小时!群众反响特别好!居委会还掏钱做了横幅、展板,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是我们明德门北区的艺术团体。”

明德门北社区老人很多,杨丽觉得老年人成天坐在麻将桌旁对身体不好,今年4月初联系了车,组织老人去野外看桃花,虽然去的时间有点早,桃花还没开,但老人们还是很开心地和杨丽合影留念,“老年人年纪大,出去的机会少,拉他们出去活动活动,接触大自然,有益身心健康。”

现在是杨丽任村官的第三年,面临续签或者另行择业的选择问题,她决定继续在这里干下去。对她来说,社区虽小,但包含的东西太多太多,这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遇到的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非常锻炼人。“刚毕业时很容易害羞,见了生人不知道怎么交流” ,现在杨丽走在小区里,可以很自然地和每一个居民打招呼。经过三年的基层锻炼,她得到了很多人认可,群众都说“书记年纪虽小,工作一直都很踏实认真”,社区的姐姐对她的工作和生活都很关照,刚来时偶尔犯错误的时候会很包容地给她指导,甚至给她介绍对象,“我很感恩!”

“村民想招我当女婿”

“村民们都对我很友好,大娘们总想把我招为女婿呢,”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南方村的大学生村助理苏伟安下村已经半年了,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适应了村里的工作,更用自己的能力赢得了村民的认可,而在前不久的村“两委”换届过程中,学生味还很浓的“村官”成为换届选举工作的主力成员,从“门外汉”变成了村民心目中能干的“小书记”。

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系的苏伟安是南方村的大学生村助理,半年来,俨然已成为村民眼中的“红人”。苏伟安说,虽然自己是本地人,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村里的工作还是让他觉得不适应,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其实,苏伟安有一手绝活,就是会修多种电器,如电脑、电视、打印机等。凭着这门技术,他从一开始维修村委会的电脑、打印机,到上门为村民修理各种家用电器,很快他就和村民拉近了距离,成为村民口中的“小书记”,不仅村民之间的纠纷找他调解,村委会也很放心地让他独立完成各项工作。

苏伟安刚开始当村助理也犯了很多错,像采购时买了无用的东西;在公告文件中画蛇添足地增加几个字,结果给村委会惹上麻烦,“但是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和村民们包容了我,我也从这些错误中学到很多。”

苏伟安目前感到最自豪的事是村里不久前发生失窃事件,村委会为了增加治安人员和巡查班次而发愁。后来采纳了他的建议,配置了一套先进的治安监控系统,这样才花费两万多元,省去了增加治安队员的庞大开支,而且只需要三个人轮流巡查就行,效果更好。

“两个人改变了我”

彭琳被选聘到机场村任主任助理,到村里的第一感觉就是路远、人穷。当村官,最初她只为积累工作经验,计划踩着大学生村官加分等优惠政策跃过龙门,考上公务员,就混天过日子了。但是,一件件事情慢慢地改变了她的思想。

那是第一次到村里工作,中午下班的时候,彭琳见到一个农民:烈日当头,他就只为了卖掉那两斤多土豆,被太阳晒得漆黑而粗糙的手拿着一个冷馒头在津津有味地啃着,眼睛还四处张望着看有没有人会买他的土豆……彭琳和他聊了会儿天,知道他家就靠种地为生,菜不卖出去,生活就会成问题,而且,这都中

午十二点过了,他还没有吃早饭,为了节约钱,也只是买了一个几毛钱的冷馒头暂时应付一下。那一刻,彭琳仿佛被什么东西深深的刺痛了,原来农民朋友还生活在这般困难的境地。

刚到村里不久,彭琳经常跟着党支部书记何书记去处理一些矛盾纠纷,老书记的威望、老练、处事艺术都深深地让她折服。一次偶然,彭琳和一个村民聊天聊到何书记,这位村民跟她说,“我们的老书记到了买养老保险的年纪,却因为积蓄不够而要向别人借钱才能买。”我真的感到很意外,区区几千元钱书记怎么会缺呢?但是看看书记的老房子,看看书记平时简朴的穿着,再看看其他村的书记主任个个开小车、住好房,彭琳心里更多了一份敬仰。

12.大学生村官六年工作总结 篇十二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推行, 作为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 向乡村组织植入新的人力资本。根据中国农业大学《2009年度大学生村官发展调研报告》, 截止2008年年底, 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人数达到13万人以上, 分布在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381个县 (市、旗) 的20%以上的村民委员会;其中, 有247个县 (区、市) 已经实现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西部13个省 (区、市) 大学生“村官”的平均拥有量最高, 每100个村民委员会平均拥有30名大学生“村官”。[5]然而, 作为一股注入农村土壤的新生力量, 这些80后、90后是否适应了新的环境, 他们的生存现状如何, 有什么困惑或需求?地方政府通过对这群大学生“村官”的培训, 是否达到了激励他们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培训效果怎么样?这些问题的回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需要做大量的实际调查研究。

2010年, 作者所在课题组利用陕西省150位大学生“村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培训的机会, 对这群大学生“村官”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基本上覆盖了整个陕西省, 其中, 关中地区调查样本为77个 (西安、咸阳、杨凌和宝鸡各15个, 渭南7个, 铜川10个) , 陕南地区为45个 (汉中、安康和商洛各15个) , 陕北地区为28个 (延安13个、榆林15个) , 一共回收150份有效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了对大学生“村官”个人基本信息、生存现状、参加培训的感受与评价、培训需求及其他政策需求等信息。

一、陕西省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基本现状

1.基本特征

基于150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 大学生“村官”的平均年龄为24.5岁;受教育程度平均为本科学历层次;在性别上, 男性83人, 女性67人, 男女比例为1.2∶1。

从专业分布来看 (如图1) , 50%的大学生“村官”来自于人文社会学艺术类 (文学、语言学、法学、教育学或艺术类等) ;来自经济管理类的 (经济学或管理学) 占26%;来自农学 (或农业技术学类) 专业的占18%。然而, 来自于工科、自然学科、医学等学科专业的大学生“村官”非常少, 加在一起仅仅占6%。

2.职位特征

(1) 大学生“村官”职位类别特征。

大学生“村官”的职位主要有:村委副主任或村支部副书记、主任助理或书记助理、团支书 (见表1) 。从职位分布来看, 大学生“村官”多集中在助理这一层次。其中, 52%的职位集中在主任助理, 38%的职位集中在书记助理, 村委副主任以及村支部副书记职位共占7%, 团支书约占3%。可见, 大学生“村官”很少能进入到村级主要领导职位, 90%的大学生“村官”在村庄管理活动中主要扮演了助理的角色。目前大学生“村官”主要工作包括:写材料或送材料、开会服务、国家政策方针宣传、科技知识宣传、村民访谈、计算机文字处理相关工作、村民纠纷调解、代办文书等, 实际上扮演了“打杂、跑腿”的角色。

(2) 不同职位上的性别分布特征。

在团支书岗位上, 男女比例为1∶1;村主任助理岗位上, 男女比例为1.36∶1;在村支书助理的岗位上, 男女比例为0.93∶1;然而, 在副书记或副主任的岗位上, 男女比例为4.5∶1。可见, 男女性别在职位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高职位之上 (村级副书记或副主任) , 男性大学生比女性大学生拥有绝对优势, 而在一般职位 (助理职位或团支书职位) 上, 男女性别差异不大。而在这150位大学生“村官”中, 女性有67人, 即占了约45%, 由于性别上的劣势, 女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地位更加尴尬。因此, 如何调动这些“半边天”在农村工作中的积极性, 对于农村稳定、和谐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数据来源:2010年, 作者所在课题组对陕西省150个大学生“村官”的调查。下同。

二、当前大学生“村官”的困惑

根据对调查对象的访谈及其问卷调查, 笔者所在课题组考察了新时期大学生“村官”面临的种种困惑, 提问内容是:“您认为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困惑是什么”。各选项的响应度情况统计结果如表2。从响应度来看, 大学生“村官”最主要的三项困惑依次是:

1.实际工作上, 大学生“村官”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困惑

根据实际调查及其数据反映, 大学生“村官”普遍感到农村工作经验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此外, 由于专业的局限, 大多数人掌握的农业实用技术或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较欠缺, 从而难以为村民提供良好的服务。加上大学生“村官”作为外来人, 被排斥于熟人社会之外, 角色扮演更为尴尬。

2.面对创业, 大学生“村官”遇到的主要瓶颈是资金不足

在西部广大的农村地区, 村集体常常表现为吴毅所描述的那样“既无经济资源, 也无村治资源”, 加上乡镇政府财政捉襟见肘、国家相关创业支持政策遥不可及的种种现实约束, 大学生“村官”创业之路及其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愿望难以实现。[6]

3.对于职业前景普遍存在对个人期满后前途的担忧和迷惘

在访谈中, 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人预期未来都要离开农村, 但是, 何去何从?目前仍较迷惘。因此, 为大学生“村官”做职业规划便显得尤为必要。

三、大学生“村官”的培训效果

如表3所示, 大学生“村官”最喜欢的培训课程依次是:现场教学或观摩教学 (响应度79%) 、大学生村官论坛或讨论 (响应度75%) 、乡村管理与涉农法律法规 (响应度74%) 、主导产业选择与一村一品 (响应度70%) 、新农村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 (响应度65%) 、惠农强农政策解读 (响应度65%) 、农村工作基本方法及农业科技专业新技术 (响应度近60%) 。这说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村官”培训课程设置上比较注重开拓学员视野, 教学方法多样化、趣味化, 教学内容专业化、实用化, 培训效果受到了学员的认可。

四、大学生“村官”的培训需求

1.亟需 “充电”的知识

目前, 大学生“村官”队伍多数来自文科类, 比较欠缺农学、理工科等专业背景, 对乡村治理等经验知识也非常欠缺。通过调查发现, 大学生“村官”最亟需“充电”的知识 (如图2)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依次为) :农业科学知识 (响应度85%) 、农村工作基本方法 (响应度80%) 及农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响应度74%) 。

2.亟需提高的五项技能

从“大学生‘村官’急亟需提高的能力”一项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 (如图3) , 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及协作能力这五项能力均得到了较高程度的响应。其中, 响应度最高的是创新能力 (响应度为82%) 。调查还发现, 大学生“村官”普遍感觉到要进行创新性工作非常艰难, 除了客观条件限制外, 自我创新能力不足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因此, 创新能力需提高;其次, 亟需提高的是实践能力 (响应度80%) , 大学生“村官”普遍认为, 书本上的知识拿到农村现实中适用的非常少, 加上大学生“村官”“眼高手低”等缺点, 具体实践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很低;再次是管理能力 (响应度74%) 亟需提高,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工作的对象是农民群众, 管理的事务是农村事务, 而面对这些新事物、新情况, 大学生们显得“无所适从”;排在第四和第五位亟需提高的是交际能力 (响应度67%) 和协调能力 (响应度58%) 。大学生“村官”要与农民、政府打交道, 需要较高的管理艺术或较强的协调能力、沟通管理能力。因此, 未来大学生“村官”培训重点应放在对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和协调能力的提升和拓展。在培训课程设计上也应注意内容的趣味性、启发性及形式上的多样性。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1.主要结论

通过对陕西省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的平均年龄为24.5岁, 受教育程度平均为本科学历层次;在性别上, 男女比例为1.2∶1;男女性别差异仅仅局限于较高职位, 一般职位上的性别差异不明显, 但90%的大学生“村官”无法进入到村级主要领导岗位, 主要扮演助理的角色;大学生“村官”面临的三个最主要的困惑依次是:实践能力不足、创业资金不足及对未来出路的担忧;从培训效果来看, 现场或观摩教学、“村官”论坛、涉农法律法规、主导产业选择与一村一品、新农村建设热点难点问题、强农惠农政策解读、农村工作基本方法及农业新技术培训的效果较好, 依次成为大学生“村官”最喜欢的课程;从培训需求看, 需要加强对农技知识、农村工作方法、农业政策等培训, 并重点加强大学生“村官”创新能力的开发与拓展。

2.政策建议

(1) 激励女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

利用女大学生“村官”的性别特质, 发挥她们在代办文书、关怀空巢老人与留守妇女儿童及调解村民纠纷等事务中的作用。

(2) 政府应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这是激活农村人力资本与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关键一环, 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还能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 帮助大学生“村官”制定未来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大学生“村官”个人主、客观条件, 帮助他们进行短期工作规划与长期职业规划, 使其对当前农村工作及未来人生规划有个较为准确的定位。这对于大学生“村官”个人及农村发展都将带来双赢效果。

(4) 未来培训重点、方向的确定。

大学生“村官”培训重点应放在对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和协调能力的提升和拓展, 创新能力提升应作为重中之重。现场教学或观摩教学、大学生“村官”论坛、乡村管理与涉农法律法规、主导产业选择与一村一品、新农村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惠农强农政策解读、农村工作基本方法及农业科技专业新技术的培训应成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当然, 在培训课程设计上须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启发性以及形式的多样性。

(5) 其他配套性的制度设计与安排:

①建立科学的进入与退出机制。通过建立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 使那些愿意且有能力的高校毕业大学生进入“村官”队伍;并在设计制度的时候, 保证大学生“村官”能够顺利地退出, 避免在户籍、党团关系等方面出现障碍。科学的进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可持续性运行。②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与考评机制。科学的管理与考评制度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具有监督作用。如何制定日常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 将影响到大学生“村官”制度安排的实际政策绩效。③制定合理的大学生“村官”工资标准。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标准应考虑到大学读书的成本回收问题及其机会成本问题, 适度合理地提高现有工资标准, 以有利于激励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Fama, EugeneF.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the Firm[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0, (02) .

(2) Kreps, D.Multi-period Securities and the EfficientAllocation of Risk:a Comment on the Black-Scholes OptionPricing Model[C].The Economics of Uncertainty andInformation, J.McCall e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3) 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4) Grossman, Sanford J.Hart, Olive D.The Costs and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Integr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04) .

(5) 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村官”研究课题组.2009年度大学生村官发展调研报告[R].中国农业大学, 2010.

13.大学生村官工作个人总结 篇十三

一、思想觉悟不能放,时事动态要跟上在思想政治方面,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领会省、市、县、镇党委、政府文件和会议精神,扎实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材料和文件精神。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坚定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信念,坚定自己服务农村、建设农村、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了解时事动态,关注民生,经常关心时事、要事、重大事,跟着党中央的脚步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紧跟时代步伐,用党中央领导的正确经验指导工作。

二、组织纪律不能忘,严于律己放心上在组织纪律方面,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定和上级组织部门的纪律要求,按时上班,按时参加学习、会议,没有出现无辜缺席现象: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认真、踏实、尽职尽责的做好各项工作。

三、理论学习很关键,实践真知出成效理论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得到的宝贵经验系统,死板的理论并不能真正指导不同环境中的实践工作。只有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找出适合形式的理论为指导,回到实践中去,在工作中,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不断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来处理问题才能出成效。

如何将学校所学为工作所用,结合业务认真学习工作业务知识,重点学习公文写作及公文处理和电脑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做到在重点中找重点,抓住重点,并结合自己在公文写作及公文处理、电脑知识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办公室业务工作能力。

四、工作积极是基础,创新思想是提高在工作方面,我严格要求自己,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村领导和同事的指导下,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服务农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认真地做好镇、村交待的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不辜负领导信任,不愧对同事的支持和帮助。我本着“把工作做得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服务分内分外。积极做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工作。

通过不断的深入宣传,逐步使广大民众了解该项政策的实惠,发动广大村两委及党员起好带头作用,努力并顺利完成此项工作。

响应国家惠民政策,积极作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事宜,做好信息录入工作,让广大群众切实得到实惠。扎实开展本村党建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活动阵营地建设,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踏踏实实做好党员远程教育的播放工作,努力开创农场党员和群众的第二课堂。

14.驻村大学生村官工作总结 篇十四

在村官这段经历里,这位大学生通过工作总结方式写下当中的点滴„„ 从去年八月份参加工作以来,由刚参加工作时的满腔热情,到面临驻农村工作的实际困难,再到工作上一步步就位,这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我觉得自己经历了很多。

工作后,我担任长江镇柘塘村村支书助理,从了解掌握本村的基本情况,到制定工作制度,详细记录工作笔记,会议记录,学习记录,心得体会,工作一步步得以开展。衡山县委组织部以及长江乡镇府的领导也对我们这批大学生村干部格外关怀,经常组织我们学习有关农村的各项政策法规,和如何做好远程教育工作,并对我们的住宿和吃饭问题十分关心,说今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有困难都要及时提出,及时解决。这让我的心里一片温暖,再艰苦的环境也不觉得苦,要下定决心干好本职工作。大学生村干部驻村后主要任务就是要在村里的党建,远程教育工作上多下功夫,多想办法,做好村民们的联络员,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在平时工作上我也注意与其他村的大学生村干部们搞好团结,多交流,在交流中认识到自己工作上的努力与不足,再针对本村的实际情况上切身为村民们着想。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慢慢地,我也摸索出了一些干农村工作的方法要领。农村工作比较复杂,但要想干好也不是没有方法可寻,最重要的就是把心贴近老百姓,想他们所想,真正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这样他们也就能够积极配合你的工作,并协助你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下面就对我自己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进行一下简要的小结。首先概括一下我对农村工作及大学生村干部这一角色的认识。

关于农村工作,说实话来之前我并不是很了解,但不了解不代表我对农村、对农民没有感情。我是很爱农村这片热土的,不仅仅因为在农村有我的亲人,更因为村里人比城里人多了几分纯朴,多了几分真诚,多了几分厚道。我爱戴更敬佩父老乡亲们的忠厚善良。来柘塘村工作之后,才发现做农村工作需要懂得东西太多太多,也明白农村工作远不如自己想得那样简单,农村工作包含极大的复杂性、矛盾性。村民和村委会、村民之间关系盘根错节,息息相关,处理问题必须知村情、解民意、体民情。对于我一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来讲,困难的确很大。但就在一步步的摸索学习中,我同时感受到了做祖国最基层的工作——农村工作原来也是如此的神圣和伟大,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稳定与和谐,关系到我们民族的繁荣与昌盛,我们每一个农村犹如一个个微小的细胞,支撑、构建起我们祖国这样一个强大而优秀的母体。如果说祖国是一个花园,那么农村就是花花草草,争相开妍,姹紫嫣红,盛开了满园春色。作为一名“村官”,是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直接接触国计民生,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为百姓排忧解难、致富谋发展,就是为国家排忧解难、为国家谋发展,这才是真正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尽一份绵薄之力。曾经也许因为我的年轻,总想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实现鸿鹄之志,殊不知做好点点滴滴的小事、实事,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其实就是在成就一番大事。正如毛泽东主席曾说的一样:“农村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在那里会大有作为的1的确,在已成白炽化发展的城市,面临人才饱和的现状,我们也许很难有成就一番事业、大显身手的机会,但在相对落后,各方面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农村而言,我们这些拥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满腔热情的年轻人,恰好找到了一个展示才华、释放激情的机会。面对着急待发展的村庄,面对着一张张真诚而朴实的面孔,我在心中暗暗承诺,为了这些善良而淳厚的老乡,为了给我机遇、给我以希望的乡村,即便是用尽全部青春也无怨无悔。

第二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农村。来到农村工作,才明白自己所学的知识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够广博,尤其在某些方面如关于农村的法律法规、党风廉政建设等知识还十分匮乏,因此我意识到,自己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还必须不断充电,学习各种关于农村工作的知识,方能胜任今后的工作。好在村里定有各种报纸杂志,这样就方便了我及时获取各种时政信息和国家、省内的各种相关政策和动向。还有就是村支书对我的引导和帮助,从我进村工作的第一天,书记就经常教我一些理论上的知识和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不仅教我知识,更引导我怎样为人处事,怎样同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打交道,这对我进行工作真的有很大的帮助,看到书记这样支持我的工作,我心里由衷的感动。在处理一些日常工作中的问题时,村主任也时不时的指点迷经,让我不至于走很多弯路。

第三我总结一下来村里之后我主要负责和参与的一些实际工作。来到村里也有几个月了,倒是参与了很多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情,但人生其实就是由无数点点滴滴的小事汇集而成的,而人生的价值也体现在点滴小事之中。“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嘛1来村之后由我独立负责的工作主要是党员远程教育接收站点,主要负责远程教育器械的管理和对相关资料的总结学习,还要组织村内的党员干部学习相关课程和做好远程教育学习的记录。在日常工作中,我主要就是协助书记和主任处理一些文件和文字方面的事情,起草一些文件、申请、规划,方案,完善各种资料、档案。除了这些日常的行政工作,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娱活动。在团县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村成立了“柘塘舞蹈班”,让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来一起参与,活动办得红红火火的,还引起了《衡山电视台》和《衡阳晚报》的宣传报道。在此基础上,我们在09年的元旦还成功举办了“柘塘村“迎新春,庆元旦”文艺晚会”,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通过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来提高村民的思想积极性,同时让各方面的素质也能够提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思想。

在此我特别感谢书记、主任对我工作的指导和支持。书记给我理论上的帮助,主任给我实践的机会,两委成员又对我很照顾,我能遇到这样好的领导和同事,让我觉得很荣幸,也很温暖,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父母,我丝毫没有一点孤独无助的感觉,是他们让我感到家的温暖。

上一篇:励志自信的格言下一篇: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